《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4-04-29

《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年、月、日》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今天上课的日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让学生观察年历,结合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知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注重让学生自主建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在进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自主探究、尝试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已从预先准备年历卡上去观察和发现,然后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达到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一开始使用2009年的年历寻找天数,所以在观察年历,探索发现时,不少学生都忽视了自已准备的其它年份的年历,以致于不知道2月到底有多少天。

三、尊重独立的思维,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引导学生得出“闰年的公历年份除以4都没有余数”这一规律时,我设计了很多铺垫环节。如我设计了一张1993~2000年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规律,自己发现闰年年份与4有密切关系。又出示各年份除以4的不同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闰年的公历年份和4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虽然比直接把规律告诉学生要费时、费力,但却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若探究不出时教师指导,这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忆的多种多样,有拳头记忆法,形象又直观,有口诀记忆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在指导歌诀“7个大月心中装,7前单数,7后双时有点急躁未说清12个大月中有7个大月然后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的巧妙方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巩固了大月小月,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存在的不足:

一、对课堂的掌控不够。我虽然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内容,为他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但是,我课堂上没能很好把握引导的角色,没有很好组织学生,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是本科内容没有如期完成。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缺乏激情,讲课的语气和语调没有变化。我以前听别的教师上课,他们的语言幽默,抑扬顿挫,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没有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这样就没有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多看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结合自己,多钻研教材,让自己在不断学习与反思中进步。

篇2:《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认识年月日》,我将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

(1)认识年历;

(2)认识大月小月;

(3)认识日(星期)。

在认识年历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猜谜导入,紧接着出示年历表,要求学生快速掌握年历知识,能够说出今年是,去年是,前年是,明年是,并且知道一年有12个月,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如:平丁是7月出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一年又12个月,但不知道哪些是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鉴于智障学生善于机械记忆,而意识记忆比较欠缺,教师通过发放年历表和台历,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并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比较31天和30天的多少。学生知道了31>30,得出有31天是大月,30天是小月,28或29天是特殊月(特殊月不做重点讲)。鼓励学生将台历表上的31(天)和大月先圈出来,师板书大月(31天)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7个;再将台历表最后一天是30(天)的和小月圈出来,师板书小月(30天)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共4个。教师接着发放的年历表让学生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大月小月分别圈出来,小部分学生圈不完整或将大月的30天和31天同时圈出来。个别学生需要教师辅助来圈。待到学生熟练圈出大小月的时候,教师寻求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识记方法:

(一)左拳记忆法;

(二)歌诀记忆法。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左拳记忆法,只有3名一层学生能够掌握,其他学生不太理解;歌诀记忆法,比较适合有口语的学生,班上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念出歌诀来记忆大小月。在教学日(星期)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端午节、劳动节、清明节、春节等等)和国外的节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来教学,教师先出示9月10日教师节,引导学生去查找,9月10日是星期几;接着出示10月1日国庆节,引导学生去查找,10月1日是星期几。几个回合下来,学生比较熟悉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报告给教师,教师再汇总并板书出来。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日期+节日+星期几。我告诉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日期或星期几。学生们频频点头说好,接着是做趣味找日期或找节日的游戏。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贴,填一填的方式完成练习。

篇3:《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思考1】在处理“如何判断公历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时, 方法是看公历年份是否为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 要看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在实际教学中, 无论是非整百公历年份还是整百公历年份到底是平年还是闰年, 学生在判断时速度很慢, 不能很快口算出得数。

在学习“年月日”知识时, 三年级的学生才刚刚学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而公历年份是四位数, 用它来除以一位数, 对于初学除法计算的学生来说, 一下子加大要求, 有点勉强;而判断公历年份是整百数年份的时候, 困难就更大了。因为在小学教材编写中已经取消了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除法”只在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中研究过, 而三年级学生大多是靠感觉去猜或者蒙出来的, 却很少有学生会计算。

【建议】教材在编写时可改成:判断一般年份时, 看公历年份的末二位组成的数是否为4的倍数即可;判断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年份, 用年份的前二位, 即先缩小100倍后, 再看是否为4的倍数。这样一来将较大数转化成较小数, 将未学知识转化成已学知识, 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提高判断能力。事实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运用这种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思考2】在处理“四年一闰, 百年不闰, 四百年再闰”问题时, 教材通过列举多数年份的2月份日历,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每四年里有3个平年, 1个闰年。事实上这又恰恰与理论相矛盾, 忽略了“百年不闰、四百又一闰”这一个现象。教材在编写时用了两个不确定词“通常”与“一般”, 轻轻一带而过。事实上, 这一问题给学生留下了许多疑惑, 为什么这里只能用“通常”与“一般”, 而许多教师对这个问题也只是“书云亦云”、知之甚少, 学生就当然更不知其原因了。

【建议】在教材编写此节内容里, 可增加“你知道吗”这一环节 (内容如下) , 解释造成“百年不闰、四百又一闰”这一现象的原因。用事实资料说明情况, 让学生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关于公历闰年是这样规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叫做一回归年, 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因此, 公历规定有平年和闰年, 平年一年有365日, 比回归年短0.2422日, 四年共短0.9688日, 故每四年增加一日, 这一年有366日, 就是闰年。但四年增加一日比四个回归年又多0.0312日, 400年后将多3.12日, 故在400年中少设3个闰年, 也就是在400年中只设97个闰年, 这样公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就相近似了。由此规定: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例如1900年、2100年就不是闰年。

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 也就是365.2422天。为了方便, 一年定为365天, 叫做平年;这样每过四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 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 这一年就有366天, 叫做闰年。

通常, 每四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 一般都是闰年。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 百年不闰, 四百年再闰。

【思考3】在处理“农作物生长期”的问题时, 在课后练习中, 教材编写了计算农作物生长期的天数。例如:水稻, 播种日期 (5月5日) , 收割日期 (10月16日) , 生长期是 () 天。

该问题笔者在未教三年级的时候,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就遇到了, 课后教研时, 教师的观点各不相同, 生长期到底从何算起、从何结束, 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的理由, 每一个结论的提出, 总立即被反驳了。教师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记着的:“在计算农作物的生长期时, 可根据当地的习惯, 统一规定算两头还是算一头。”那么, 当地习惯又是由谁来制定的呢?

【建议】像这类习题, 要么统一规定, 要么不要编写在教材上。

【思考4】在“实践活动”的设计时, 实践活动设计了以“生日快乐”为主题的一个活动。

在农村, 人们往往是以农历来庆祝生日的, 孩子一出生, 家长就记住了孩子是农历哪天出生的, 每年给孩子过农历生日。因此, 很多学生常常不知道自己公历年的生日, 只记住农历年的生日。所以, 在这里设计用公历年份来教学, 有点脱离了农村生活现状。

【建议】教材编写时, 增加活动:调查自己的身份证日期与妈妈口中的生日时间, 比较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增加“你知道吗”环节, 介绍“农历的由来”知识 (内容如下) 。农历融阴月阳年为一体,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很多节日是按照农历来庆祝的, 增加此内容很有必要, 让学生了解农历的知识, 拉近数学与生活关系。

农历, 又称夏历、阴历、旧历, 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 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 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 的变化特征, 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 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 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 所以称为夏历。

农历有个辅助部分——节气。节气如果也算历法的话, 就是完全的太阳历。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 和月球无关。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 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 约365.2422天。根据太阳的位置, 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 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农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 六十年周而复始。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 总共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 大月三十天, 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个月大, 哪个月小, 年年不同, 由计算决定。平年全年354~355天, 闰年全年383-384天。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 所以采用设置闰年 (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 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

篇4:浅谈“年月日”的教学

一、用谜语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快又最慢,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

学生: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小钟的动画)

教师:对,我认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我之所以认为它宝贵,是因为时间一直在往前跑动,一刻也不停留,它不会因为你慢吞吞而停下来等你,它总是来去匆匆。所以,如果你懂得珍惜时间,就可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做很多的事情。那么,无论在工作上或学业上,你都能获得成功;相反的,如果你随意浪费时间,每天都以为还有明天,那么到头来什么都会落空的。古人有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由此可见,时间是多么宝贵,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做时间的主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点位?

学生:时、分、秒

教师:除了时、分、秒,我们还有其他的时间单位吗?你最盼望的是哪一天?中国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举办过奥运会?开幕式间是什么时候?……(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A:08年对中国来讲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喜忧参半,有成功举办奥运、神七成功发射实现太空漫步之喜,也有汶川大地震的历史悲痛、三聚氰胺毒奶之悲。2009年10月1日的到来,中国将迎接建国60周年的大日子,在风风雨雨兼程60年,一个从贫穷落后的大国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实体的经济大国。

学生B: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开幕

学生C:……

教师:记载这些时间用了哪些单位?

学生:年、月、日。

教师:我们学习过的时、分、秒是较短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教师同时板书:年、月、日)

教师用谜语引入新课,又不露痕迹地完成了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二、媒体辅助,探究新知

(1)年、月、日的认识

教师出示课件:一年、一月、一日的规定。“三球”即太阳、地球、月亮。并配音解释,这是多么神奇的宇宙啊!同学们们知道吗,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大约是一月,地球自己旋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

师:请同学们观察2008年日历,教师同时用课件课件出示几年的二月的日历,然后问:

1.一年有几个月?

2.一年中哪几个月是31天?

3.哪几个月是30天?

4.二月有多少天?

5.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二月28天或29天,一年有365天或366天。紧接着教师还可以提问一些敏感的日期,比如:2008年的5月12日,2008年的8月8日,2009年10月1日等等。

(2)教学大月、小月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

师:想一想,把有30天的月份起个什么名字?

师:二月份既不是31天,又不是30天,那我们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能自己想想办法吗?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几个巧妙的记忆方法。

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3)教学平年、闰年

师:我们通过观察不同年份的二月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然后教师指出: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根据这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

师: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师: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万年历,把1993—2004年中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师:根据2月份的天数查一查2000—2009年这些年中,哪几年是闰年?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将闰年的年份涂成红色。

师:闰年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教师补充小知识: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断一下,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往前推算,哪一年是闰年?

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师:这就是说,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下面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课件出示计算结果:

1876÷4=469 1936÷4=484 1894÷4=473……2

1996÷4=499 1900÷4=475 2005÷4=501……1

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查万年历发现1900年是平年。在与一般规律发生矛盾时,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注释,认识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特殊情况。(教师补充小知识: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所以科学家又作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三、课堂总结

篇5:《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1)班 关立群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 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书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 一年有几个月? 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 ④二月份有多少天? ⑤一年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平月)

2、计算平年全天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2)31×7+30×4+28=365天

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

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哪月是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1)左拳记忆大小月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2)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三十整。带领学生读儿歌。

练习: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3、认识平年、闰年

2003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别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04—2005年2月份的月历表)

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在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出示1993—2004年2月份的月历)

闰年的公历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计算1989年到1994年各年份除以4,看看发现什么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的一般规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年有多少天?

2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4、填一填

(1)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2)5月1日的前一天是(4)月(30)日(3)8月30日的后一天是(8)月(31)日(4)四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

(5)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7)月和(8)月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五、作业

课本P56的第5、6题。

六、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30天)

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七、教学反思:

篇6:《初步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6页至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教学难点: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猜一猜,我在黑板上写的是什么?

师:是的,我写的是今天的日期,那是因为今天有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年、月、日是一个比时分秒稍大一些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师:大家可别小看这三个朋友,它们总是帮咱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快乐的、难忘的甚至是激动的事情,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坐上时光快车,去到那些快乐、难忘的日子里看一看好不好?(ppt出示照片)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或者是叫你难忘的日子?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年历

看来大家对年月日挺感兴趣的,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年、月、日,我为大家准备了不同年份的年历表,它就在你的抽屉里,请把它拿出来吧!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师:大家可别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火眼金晶看年历,自己先观察,然后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它记录下来!

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是火眼金睛队!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发现?师根据生反馈板书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还有什么发现吗?我们把他们记录下来!

师:请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那一年中哪些月是31天呢?哪些月是30天呢? 师:大家知道吗?每月有31天的这些月还有个名字呢,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的月份。大月、小月我们是看年历表知道的,那如果不看年历表有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大月和小月?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这个好长啊!老师用2句话就能概括。(PPT出示:七前单月大,八后双月大)

师:谁愿意来解释一下?(生反馈)把大月记住,小月就好记了,特别提醒:还有一个二月

别忘了。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都记住大小月了吗?那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吧!。

四、课堂小结:

篇7:《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没有填鸭式地灌输给孩子这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请他们动手,在玩中发现奥秘,比如说月中多少天这个难点,我用一句歌谣简单概括,并且请他们来检查我说得对不对,在他们检查的过程中,他们理解这句歌谣并且加深了印象。对于这个活动,虽然还有个别孩子没有完全掌握,但是我能肯定的是,能掌握的孩子这一辈子都能记住这个难点,并且还能把这个歌谣传播给其他孩子。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我发现刚开始有指错的现象,但是练到第5、6个节日的时候,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还很迅速呢!刚开始指是一组中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带头,后来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现在交换一下,让刚才还没有动手指的小朋友先指。这下,小朋友们玩得更热火朝天了。

篇8:《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理念:大面积地解放学生

好的数学课堂, 应该大面积解放孩子们的手、口、脑, 使每个孩子都成为知识的学习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教师应该兼顾个体差异, 切不可以自己或部分优等生的视野遮蔽全体学生的视野, 遮蔽真实的学情。

例如,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中, 可以设计以下环节:

(1) 复习有关“时分秒”的知识;

(2) PPT课件出示一个钟表, 随意将指针画到一个整点的时间, 让孩子们快速说出对应的时间;

(3) 说说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圣诞节分别是什么时间;

(4) PPT课件出示2015年全年的月历表, 引导学生找出大月、小月和平月;

(5) 自己编口诀记住大小月, 也可按照书上的口诀进行记忆。

这样的设计由易到难, 螺旋上升, 容易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记忆和思维。 优等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记住大小月, 而学困生完全可以用现有的口诀记住大小月, 如大月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这样的设计必将大面积解放学生, 而不是仅仅照顾优等生。 好的课堂设计要充分兼顾到个体差异, 切不可让所谓的学困生无所事事。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而言, 大面积兼顾所有学生的意义就在于:它所面对的学生学习层次愈多, 那么, 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数学版图就愈开阔, 而身处其中的师生也就愈能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二、师生:大面积地自主合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 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何为“有效”? 最起码, 自主的程度要大、合作的效度要高、探究的深度要实。

仍然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 可以设计以下环节:

1.认识年历:这是一张2015年年历卡, 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请大家从年历中找出一些问题我们进行研究。

(1) 小组分工:一组专门找大月, 并编出如何记住大月的口诀, 另一组专门记小月? (2) 找找规律, 根据所看到的给12个月分类。

2. 分组认识2 月。 (1) 出示2014 年到2015 年的2 月份的月历; (2) 找规律:哪几年的二月份是29天?

3.互相考考:一年中哪月是几个大月? 几个小月? 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1) 儿歌记忆大月: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2) 找规律:7月以前的大月和7 月以后的大月有什么规律? (儿歌记忆) 七个大月你记住, 七八两月挨着数, 七月以前找单数, 七月以后找双数。

(3) 同桌两个人互相用 “拳头记忆法”记住大小月, 再次基础上, 投影出示左拳图, 指着左拳图, 带着学生一起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环节, 切不可围绕着老师进行, 不论是口诀出示, 还是同伴对话;也不论是年历卡的“寻找”, 还是互相考考, 教师都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权利和更大的空间:口诀自编权、图表观察权、动手操作权……放手让孩子们大面积地自主合作, 孩子们必将在“年月日”的探索中, 厘清有关时间的更多概念, 同时其思维和身心也必将得到多重锻造、解放和滋养。

三、课堂:大面积地创设情境

叶圣陶先生曾颇有感触地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这话虽说的是作者在写文章时的感觉, 但同样适用于数学学习。 数学课堂不能在纯理论中“空转”, 不能在枯燥乏味的单向灌输中“隔空对话”, 而应该在新颖别致的情境化活动中向前挺进。

仍然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 教学伊始, 可以出示谜语情境:“有个宝宝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 最后剩下一张皮。 ”教学末尾, 可以设计猜生日游戏:

1.小强:“妈妈的生日比国庆节早一天。 ”

2.小红:“我的生日是教师节的前两天。 ”

3.小青:“我爸爸的生日比儿童节晚三天。 ”

3.小伟:“爷爷的生日是劳动节这个月的最后一天。 ”

4.小林:“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八天。 ”

5.16岁的小红只过了4个生日。

创设情境的方法和契机很多, 课堂引入时、知识疑难处、举一反三时、课末延伸处……只要有益于孩子们思维的发展, 教师都可以大胆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 对于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而言, 唯有那些夺人眼球的情境, 才是点燃兴趣之火的“助燃剂”, 就像罗杰·冯·伊庄所说:“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 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 ”借用此话, 我们可以说:“活用情境, 就是数学老师所需的态度。 ”

但愿新世纪的数学老师能够以这样的态度, 让 “以生为本”成为数学课堂的常态, 但愿这样的“常态”能够延续到数学课堂的分分秒秒中。

摘要:好的数学课堂, 必须大面积地解放学生, 大面积地自主合作, 大面积地创设情境。如此, 方能打造出高效、厚重和精彩的数学学习时空。

关键词:数学课堂,解放学生,自主合作,创设情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蛀虫的木头作文下一篇:读者征文读后感6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