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探讨

2024-05-06

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探讨(精选6篇)

篇1: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探讨

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探讨 ——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

刘 俊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中国红十字会等非营利组织不断爆发的丑闻,引发了人们对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思考。通过对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试图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自律机制、建立行业互律机制、构建多元的监督体系等方面强化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承担。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中国红十字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3.10.038

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和公共责任高度契合,对非营利组织而言,承担公共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2011年的“天价饭费事件”和“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质疑。本应承担公共责任的非营利组织,却屡屡爆出丑闻,引发了人们对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深层次思考。

1 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内涵

何谓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国内外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表现为法律责任、财务责任、绩效责任、职业责任和道德责任等。范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上的责任,即非营利组织对委托人(政府、捐赠者等)承担责任;二是对下的责任,即非营利组织对服务对象的责任;三是对外的责任,即非营利组织对外部专家和同行所承担的责任;四是对内的责任,即非营利组织对专职雇员和志愿者的责任。在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中,尤其强调职业责任和道德责任,即非营利组织以公益为首要目标,成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并且组织成员在行动过程中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2 中国红十字会承担公共责任的现状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中国红十字会自1904年成立,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非营利组织。它有215.6万名志愿者,11万个团体会员,9.8万个基层组织,2 658万名会员,其中1 775万名青少年会员。

作为中国最大的非营利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在承担社会公共责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备灾救灾、卫生救护、青少年教育、宣传筹资等领域更是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中国红十字会率先奔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通过各地的红十字会组织,筹集物资和资金,进行地震的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又如在艾滋病防治领域,中国红十字会通过网络媒体、现场宣传、活动日等各种方式,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并卓有成效。总而言之,在公共责任领域,中国红十字会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其承担公共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困境和危机。

“天价饭费事件”、“郭美美事件”使得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2011年8月,《联合早报网》以“郭美美事件之后你还会给红十字会捐款吗?”为题,开展了一项读者投票,调查结果显示当中有高达77.67%的读者表示“不会再捐款,会选择其他渠道”,有10.75%选择“视情况而定”,仅11.58%的读者表示“依然信任红十字会”。据有关媒体报道,自从郭美美事件爆发以来,红十字会的捐款数额大幅下降,有些地方红十字会的捐款逼近零,红十字会公信力严重丧失。

3 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3.1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现有的法律法规远远不能满足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的需要,非营利组织运作与管理不断遭遇法律空白,无法可依,发展严重受阻。如《基金会管理条例》中规定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地向捐赠人说明善款使用情况,但可控性和操作性不强。“郭美美事件”之后,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中国红十字会开通了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试运行)。但各项资金数据也只是一个归类和总数,并没有具体的明细。善款的使用情况,大部分捐赠人无从知晓。个人捐款不知去向,更不必说跟踪报告,就连捐款查询也是10万元以上才能查询,10万元以下却不能知晓。

3.2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1)政府管制不足。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即有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管理,严重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挥,而且由于两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相互推诿,使得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存在一些真空地带。

(2)社会监督不够。一方面,社会监督意识淡薄,公众主动对非营利组织监督的行为很少,主动去了解其财务和资金使用流向的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舆论监督乏力,我国的新闻媒介往往是在政府监督部门或其他监督机构发现问题并处理后进行报道,通常是报喜不报忧,这极大限制了其监督职能的发挥。虽然近年来,网络舆论兴起,在“郭美美事件”中,网络舆论给了红十字会极大的压力,但要真正实现有效的舆论监督,还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3)第三方评估机构尚未真正建立。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全意义上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即独立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专业的民间评估机构,其随时对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状况、财务状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客观和公正的披露,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3 内部自律机制缺乏

内部自律通常建立在道德伦理和责任认知的基础上,从内部强化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实现。内部自律系统往往比外部制度建设影响更加深远。目前国内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严重缺乏,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思想觉悟较低、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低下。尤其是官办色彩浓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层大多由政府部门官员兼任,非营利组织成为领导退居二线、发挥余热的重要场所。这些一方面导致非营利组织专业能力低下、管理理念落后,另一方面组织内部人员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操守及公益精神不同程度缺乏,与组织的宗旨和使命严重背离。

3.4 慈善行业垄断

慈善行业的垄断在提高组织专业化水平、降低慈善成本、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但由于缺乏竞争也造成了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淡薄、公益精神与使命感缺失等问题。官办色彩浓厚的非营利组织能筹集大量的善款,但善款没有及时用出去,或者偏离了公益领域;这类的非营利组织没有筹集资金的压力,因而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保障资金的高效使用,保障捐赠者的知情权,维护组织的公信力。

4 强化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途径 4.1 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1)利益相关者权利制度化。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捐赠者、受益人、民众等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权力和责任。捐赠者有权对非营利组织运作状况、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如果非营利组织违反捐赠者意愿,捐赠者有权通过一定途径督促非营利组织实现特定公益目旳。受益人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服务对象,若非营利组织违反合同约定使其利益遭受损失,法律规章中应有特定的条款规定帮助受益人进行维权。此外,社会大众、媒体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也应得到具体的保障。

(2)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或缺乏操作性,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捐赠人、受益人、社会公众的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监管权利难以保障。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应注意三点:一是信息披露途径多样化。拓宽信息披露的渠道,包括政府登记管理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披露、非营利组织自觉披露、第三方评估机构披露、网络和媒体等社会大众披露等。二是信息披露内容的明确和具体。即对哪些内容进行披露、披露内容指标的设置和操作化等。三是信息披露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即对可能进行披露的内容进行详细制度安排,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2 建立良好的自律机制

(1)道德驱动的自律。道德驱动的自律是以价值观、人生理想、社会责任感和事业感为基石的自律。它主要依靠信仰、习惯、良心和社会舆论等来维护和保障实施。道德驱动的自律使非营利组织成员在完成组织使命的过程中具有正义、平等、民主、诚信的优秀品质,并强烈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尤其在面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的窘境时,能够顾全大局,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2)信用文化的自律。非营利组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依靠组织宗旨和使命凝聚志愿者。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和其他各种诱惑的影响和侵蚀,也存在着志愿失灵。非营利组织只有依靠先进的组织文化和信用文化,吸引和凝聚更多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4.3 建立规范的行业互律机制

(1)同行互律。非营利组织的同行互律机制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行业联合会或公益组织机构等,对组织成员实施监督和约束,保护组织成员。行业互律有以下三种形式:行业认可制、行业赞许制、行业规制。同行互律是依靠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力量对组织行为进行互相监督,节约了监督成本。同行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共同发展,形成网络式的互律机制,规范和约束非营利组织的行为,从而逐步形成同行领域的共同道德、共同意识和共同规范,以相互制约的形式促进非营利组织履行公共责任。

(2)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有效的评估是非营利组织行业互律的基础。评估机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先期可以考虑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下,组建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权威的评估机构,开发形成合乎中国国情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机制的引入实质上是改变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业务直接管理为监督管理的模式,提高监管的效率,增强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随着评估机制的引入,逐步培育有条件和有能力承担政府部分管理职能的非营利组织,实施对其他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真正实现非营利组织的自我管理。

4.4 构建多元的监督体系

(1)完善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理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应该从严格限制转变为逐步放松规制。主管部门管理的重心不再是严格的准入审查和日常事务的管理,而是宏观管理和监督,积极培养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改革传统的年检制度,完善监督和评估标准;实行公益托管制度,加强政府在监管中的权威和刚性约束。

(2)强化社会监督。要进一步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保障公民的社会政治地位,如开通领导信箱、电话投诉、网络曝光等。一方面拓宽公民监督渠道,让公民监督有更多的路径选择。另一方面政府要保障公民监督权,保证其合法的监督主体的地位。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媒体监督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媒体报道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更易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公民的更多信息来源于媒体,这会对非营利组织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参考文献 1 闫宏伟.第三部门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12)2 金世育.非营利组织服务动机的公共性:困境与对策[J].求实,2011(2)3 颜琳.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机制[J].济宁学院学报,2011(1)

4 徐敏宁,李阳.提升公信力是我国非营利组织走出困境的有效路径[J].唯实,2010(10)

5 陈旭清.中国NGO社会责任及实现模式[J].晋阳学刊,2010(1)

6 孙录宝.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浅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0(4)(责任编辑 晓 天)

篇2: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探讨

那么,下面让我来对这本书的内容以及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做一个回顾。

一、作者及学术背景简介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著作成果

德鲁克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德鲁克著述颇丰,计有15部管理学著作,13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问题著作,2部小说,1部自传。他的著作被译成了20多种文字,畅销于世界各地。他卓越的学术成就给他带来了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作为管理学界的“智叟”,德鲁克年逾九旬而不辍耕耘,目前仍执教于加州克莱蒙特研究院,并不断解深刻的著述。代表作有《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公司的概念》、《有效的管理者》、《后资本主义社会》、《旁观者》、《剧变时代的管理》等。发明成果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写作背景及内容概要

本书出版于2007年,其写作动机源于过去40年间非营利组织在美国的蓬勃发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卫生保健机构,如美国心脏协会;或公益服务社团,如分布为全球最大的少男少女组织的美国男童军和美国女童军;又或是在迅速变化、浮躁不安的美国已开始成为社会活动中心的其他承销斐然的非营利组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非营利性部门已成为美国的“公民社会”。然而,如今非营利组织却面临巨大而不同以往的挑战。

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为非营利组织量身定做的领导和管理理论。大多数管理理论都是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发展而来的,很少关注非营利组织与众不同的特征和特殊的关键性需要。另外,关注非营利组织活动的资料更为匮乏。因此非营利组织迫切需要大量总结经验、关注其实际情况和焦点问题的资料。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非营利组织虽然赋予并增强个人旅行公民义务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虽然志愿者们并不满足于有偿工作,希望从无偿奉献着获得更大的满足,但仍然需要把他们当做义工加以管理。因此,德鲁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别阐释了应该如何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也就诞生了这本书。

本书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 首先确立使命:领导者角色

第二章 从使命到结果:市场营销、创新和基金发展的有效战略

第三章 绩效管理:绩效定义与测评

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关系网络:职员、董事会、志愿者和社区

第五章 自我发展:个人、管理者和领导者

在每一章中,首先阐述主题,紧接着是对一两个在非营利性领域获得卓越成就者的访谈。每一部分均包括一个简短的、以实践为中心的总结。

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根据我的查阅,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六种:理论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数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试验分析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而在该书中,我认为德鲁克主要运用了其中的四种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

全书内容理论分析方法贯穿始终,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出套用企业管理方法管理非营利组织是行不通的观点。又从非营利组织本身及其成员(义工、志愿者等)的本质和特点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理念:

首先,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要确立具有指导意义和长远意义的组织使命,并根据使命确定阶段性的目标,以使组织内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此过程中,强调领导者要担负起领导角色,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保持组织的精干、热情和创新能力,要树立榜样;

其次,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战略,非营利组织需要营销战略来把客户和使命整合起来,概况起来有如下几点:非营利组织需要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战略;非营利组织还需要制定弓箭捐赠者基础的战略,需要发展捐赠团体;非营利组织战略的下一步工作是人员培训,包括对员工和志愿者的培训;战略也要求非营利组织进行自我调整,放弃那些不再有效的措施、方案和服务,充分利用面临的机会并把握好时机;

再次,说到绩效和成果的问题。书中德鲁克的一个观点我十分认同,绩效是任何组织的最终检验标准。德鲁克也指出,绩效可能是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最重要的区别。非营利组织必须确定在每个关键领域的绩效,美好的愿望、合理的政策和准确的政策都必须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工作需要时机的行动和踏实的人来完成,需要让人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需要经过培训的人来完成,需要哪些对结果负责的人来完成;

接下来,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观点:人力资源决定了组织的绩效。从乔治C·马歇尔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学到:首先应该关注组织成员的优势,在制定严格的标准要求,然后花时间和精力去评价组织成员的绩效。非营利组织的一个优势是组织成员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理想而工作,为了保持追求理想的激情,不要让工作变成例行公事;

最后,德鲁克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提出自我发展的观点。追求卓越是非营利组织管理者自我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将带来满足感和自尊。而自我发展的最佳方法是自我评估,我们须在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适合的是什么之后去承担责任。

从整体思路和观点的阐述上看,大体与一般的管理理念如出一辙,但书中所有的实力已经阐述角度确实是从非营利组织出发的,书中德鲁克将非营利组织及其员工以及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一起视为一个系统(整体),按照目标-过程-结果的顺序分别阐述了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分析之后提出最优解决方案,每个阶段德鲁克都列举出很多发人深省的实例,在之前我从没想过这些表面现象之后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给人启示的管理学意义。如前所述,每一章都有两篇德鲁克对相关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访谈录,他从访谈录中总结出更有实践性的结论,给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指导意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德鲁克是应用了资料分析方法。而贯穿始终的还有比较分析方法,德鲁克一直将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和政府做比较,这也是很多人关心但疑

惑的方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确是看到了非营利组织与上述两者之间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区别,我认为,理论上的清晰辨认是展开实际工作的基础,明确区别才不至于生搬硬套,才能另辟蹊径。

我想,正是因为德鲁克将这些研究方法交叉运用,才不至于使这部管理学著作枯燥乏味。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美国学者波兹曼(Bozeman)和史陶斯曼(Straussman)认为,各种非营利组织必须进行战略管理,才能解决非营利组织中所发生的问题,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效率。战略管理包含着处理组织的外部环境、使命和目标,战略管理途径有三个主要的特征:即界定目标和目的,提出能够协调组织与环境的行动计划,设计有效的执行方法。

我国学者王名认为,非营利组织本身的使命决定了组织的业务相对稳定,而且非营利组织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回报董事,而是满足公共利益,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非营利性这个特征的约束,因此用战略管理的策略来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我国学者成志刚和周批改认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同属公共部门,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互补的社会治理职能,研究非营利组织管理能为改善政府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同时,研究非营利组织管理可以使政府充分了解各类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方法和运作模式,让政府更有效地制定与实施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与服务水平。

三、我的观点

不得不承认,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还非常不成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建立设有很高的门槛,这就导致很多非营利组织非法运行现象的出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的很多非营利组织都是由国外传来的,本土组织则非常少。我认为,社会发展至此,我们应该鼓励非营利组织的建立,以弥补企业和政府在一些方面的不足,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程度逐渐加深,我们也要这个方面有所发展,虽然我们与美国的体制不同,但是在建设初期我们还是可以从美国获取很多已有的经验,比如彼得·德鲁克的很多观点,我认为对于我们国家在该方面的建设就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我个人之所以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非常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我现在就任职于全球最大的学生组织AIESEC,AIESEC是一个由高校或更高学术机构在校学生和新近毕业生运营的全球性、非政治性、独立、非营利性组织,先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1700多所大学超过50000名志愿性成员组成。因为身在其中,所以想对这类组织有更多的了解,而且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很多问题。这次有机会读完德鲁克的这本著作,也让我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步骤有了一个更为深

篇3: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探讨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布莱森 (John M .Bryson, 2009) 认为, 战略规划可以被界定为一种规制的努力, 它可以做出一些具有根本性的决定和措施, 以决定和说明组织 (或其他主体) 到底是什么, 它的责任是什么, 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些。并且他用一个ABC程序来对整个战略规划进行了总结:A表示组织的处境, 包括组织的使命和命令、结构和体系、交流、项目与服务、人与技术、预算和支持;B表示组织的目标, 包括任务和命令、结构和体系、交流、项目与服务、人和技术、预算和支持;C则表示如何来实现目标, 包括战略规划、信息和人力资源规划、交流、招聘和培训、重构与重建和预算分配。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对整个战略性问题进行规划、阐明和解决的同时就了解了A、B、C的含义——根本的政策性选择或是组织必须面对的挑战, 并且对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更深更明了的认识。从A到B, 再到C包含了对组织的预想、使命及其目标的确定。从A到C是一个战略构想的过程, 而从C到B则是战略实现的过程。如果能够充分掌握A、B和C的含义及内在联系, 那么实现组织的目标便是指日可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战略规划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事物, 而是一系列概念、程序和手段的综合。

那么非营利组织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规划呢?首先我们先来看战略规划的如今发展现状: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 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被很多发达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所应用, 并迅速得以普及和推广。战略的本质便在于利用和动用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而企业在其运作过程中必须考虑成本和利润, 效率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战略规划对其拥有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调配, 使得资源能够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作用, 从而实现组织营利的目标。而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通常不以营利为目的和导向, 使得它们对自身的资源缺乏合理的使用方案, 因此往往不重视对自身战略目标的规划。但事实上, 由于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大多数为政府和企业难以涉足的公共领域, 其存在的意义和担负的使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 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同样有着自身的目标, 同样需要战略规划对其定位和使命责任进行规制。美国学者马克·穆尔 (Moore, 2000) 用很简洁的一句话将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的作用概括为“帮助公共和非营利组织创造公共价值”。布莱恩 (John M.Bryson, 2009) 教授认为, 公共价值的创造是属于个体、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的责任。创造公共价值就意味着在企业、政策、项目、方案、服务以及基础设施 (物质的、技术的以及社会性的) 等方面的产出, 可以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提升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

其次, 使命对于一个组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使命是一个组织的脊梁, 是支撑整个组织生存的强大支柱, 也是推动组织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更能够在组织面临危机困难的时候, 通过对使命的强调和传达, 使组织重新焕发生机;而如果组织对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 很容易导致组织纪律涣散, 失去活力。而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因此经常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非营利组织在成立之初, 团队成员满腔热忱, 希望为整个社会公共价值的创造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时间一长, 由于组织没有利润可以分红, 所以对于组织成员而言, 那些看得见、摸得到的物质性回报相对企业而言较少, 往往会导致他们迷失方向, 认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没有价值。在这种情况下, 就更需要对使命进行重新阐述, 从而凝聚人心, 提高组织成员创造社会公共价值的积极性。而对非营利组织使命的确认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 使命说明了这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对内可以提高组织成员对自身所在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外可以发挥着宣传的作用, 使社会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该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意义, 增强对它的认可。

最后, 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有着潜在的好处, 这个优势虽然不是立竿见影, 但却有着深远持久的作用。那就是促进整个组织的战略思考、行动和学习, 尤其是通过主要角色之间的交流和战略沟通。通过系统地收集组织内外环境以及各个角色的利益关系的相关信息、探究组织成败的原因、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组织的行动纲领、注重对知识和技术的获取, 这一切都能够促进战略思考、行动和学习。简而言之, 战略规划可以用来帮助那些认为要有所变动但同时又期望能保持最佳状态的组织来统筹和管理高效的组织流程改造。此外, 战略规划有利于提高决策制定的质量, 这也是战略思考、行动和学习所带来的优势。战略规划关注的焦点在于组织的关键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这些能够帮助关键决策人物明白该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 能帮助他们借助决策的未来可能结果来作出当前的决定, 能够帮助他们为决策的制定打下具有逻辑性而且坚实的基础, 以配合各个层次和职能部门的最后决策。还能够帮助他们在组织控制的范围之内最大可能地形式他们的判断力, 并且影响那些在组织控制之外的活动及其结果。因此, 战略规划能够帮助组织进行构想并清晰地向相关人员传达他们的战略方向和意图, 同时也会真难找战略意图进行实践活动。而促进组织的战略思考、行动和学习, 以及决策质量的提升, 会进一步使组织的运作效率得以提高, 对组织使命的达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关于战略转变循环

布莱恩 (John M .Bryson, 2009) 教授认为, 战略转变循环是战略管理的程序之一——而不仅仅是战略规划过程——用来练习规划和实施以及对组织在行进过程中的战略管理。它吸取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专门适用于公共和非营利组织。

战略转变循环的整个设计有助于组织参与, 为战略干预提供创意, 建立一个优胜联盟。这个战略转变循环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程序战略, 决策制定的程序模型, 或是以行为为基础的战略观。在此情况下, 由领导层来管理整个过程的主要活动而给其他人留下大多数的个案战略内容。这十个步骤分别是:

2.1 发起和达成战略规划过程的协议;

2.2 确认组织的训令;

2.3 阐明组织的使命和价值;

2.4 评估内外部环境以确定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2.5 确定组织面临的战略性问题;

2.6 制定应对这些问题的战略;

2.7 审查和采纳战略或战略规划;

2.8 设立有效的组织愿景;

2.9 发展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

2.10 战略及战略规划过程的再评估。

这十个步骤应该都要贯彻行动、结果、评估和学习。一定要强调, 行动、结果、评估和学习应该出现在整个程序中的每一步。而且, 行动、结果、评估和学习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可以说是战略循环中的“子循环”, 并且各个步骤之间也不是存在线性的先后顺序的。换句话说, 执行和评估不应该不应该等到程序的“结尾”, 而应该是整个程序内在的和必需的部分。

在小的组织中, 那些战略规划信息完备的团队熟悉并信赖战略规划程序, 它们通过两到三天的交流会就可以完成大多数步骤, 再在三到四周后用一天的回忆来审查战略规划的成果。战略规划的准备工作可以委派给团队中的规划者, 或者由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来负责起草规划。其余的时间可能需要关键决策者的评定和审批了。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关键决策者的评定和审批了。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获取关于规划的某些特殊方面的信息和建议, 尤其是被认可的战略。对于大型组织来讲, 同样的程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适用于网络社区时, 所耗费的时间则相当长, 因为会有一定规模的领导和组织以及社区中的公民。

关于战略规划的十个步骤, 限于篇幅, 不能一一加以解读。我在这里选择其中几个比较关键的步骤加以解析。

步骤1:发起和达成战略规划过程的协议。

步骤1 的目的是在关键的内部 (可能还包括外部) 决策者之间或是各持己见的领导者之间达成关于整体战略规划活动以及关键规划步骤的谈判协议。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要想获得成功, 来自关键决策者的支持和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再者, 对于公共和非营利项目来讲, 如果战略规划的实施牵扯到多种团体和组织, 那组织外的关键决策者的参与对于成功通常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 实施这个过程需要一部分人或者群体来发起。发起者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明确认定关键决策者的角色。第二个任务就是确定哪些人、群体、单位或组织应该参与其中。这两部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初始协议至少由一些决策者、群体、单位或组织来进行协商。在实践中, 一系列的协议基本上都要涉及各种团体, 需要关键利益相关者和决策者的签字以支持整个进程。对于公共和非营利组织、网络或是社区来讲, 如果有很强大的政策制定团体来指导并监督整个行动, 那战略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就没有太大的阻碍了。

初始协议应该包括的内容主要有:1、行动的目的;2、程序的优先步骤;3、报告的形成和时间;4、任何被授权来监督整个行动的组织或委员会的角色、职能和成员资格;5、战略规划队伍的角色、职能和成员资格;6、推动行动进程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保证;7、相对于行动的任何重要限制或边界。要想知道谁将参与到一系列初始协议中, 只需要做一些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工作。利益相关者可以被界定为那些能影响到一个组织 (或其他主体) 的关注、资源或产出或者被其产出所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政府的利益相关者通常为公民、纳税人、服务对象、管理对象、雇员、协会、利益群体、政治团体、财经界、其他行业部门或是其他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有委托人或客户、第三方支付者或出资者、雇员、董事会、志愿者、提供补充服务或项目风险共担的其他非营利组织、控股贷款抵押的银行以及供给者。

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成功的关键就是令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满意, 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是组织的决策制定者和规划团队成员将他们子自己纳入到环绕在组织周围的网络和政治的一条途径。对于这种关系的了解有助于确认组织的环境, 能为战略要点的明确和发展有效战略提供珍贵的线索。从这个角度看, 由于实际的和伦理规范的原因,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相当宽泛。许多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会把顾客的需求告知它们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尤其是组织在试图进行自我改造, 业务再造, 或是继续推进程序的时候。

战略规划的组织者应该利用几项关键技术, 包括一些组织使命的基本分析方法。这一技术需要战略规划队伍为列出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名单而群策群力, 要明确这些利益相关者评价组织绩效的指标 (即他们在组织或是其产出上的利益的定义) , 还要确定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 组织绩效相对于标准的高低程度。如果时间允许, 还要考虑其他一些步骤, 包括研究和了解利益相关者影响组织的途径, 确定组织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比如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支持等) , 以及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确认。前瞻性地看来, 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将帮助组织决定其是否需要制定各种任务或战略以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是否需要探索改变自己的训令以及什么是战略要点等问题。

步骤3:阐明组织的使命和价值

正如前文所说, 组织的使命提供了组织存在最重要的理由, 也是组织前进发展的关键动力。使命或组织目标的确定要比组织生存的保证更为重要。目标的明确可以抵消组织内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还能更有成效地引导辩论和行为活动。目标协议也界定了组织开展合作或竞争的范围, 至少从大致的轮廓上为组织的未来发展制订了计划。目标协议在这里起到了一种初级纲要的作用, 可以对辩论的可靠性和可接受性有所限定。目标协议还可以提供一种假定控制, 来约束思考、学习和行动, 甚至包括其合法性。还有, 对于关键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雇员来讲, 一项重要的社会正当使命就是行动的源泉和指导。事实上, 一个组织在关键利益相关者没有就某项使命达成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能否获得成功或荣耀还是值得怀疑的事情。由此, 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分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详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工作应该在既有使命陈述的形成或修改前进行, 那样就可以通过思考“为了谁”的目标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问题上。如果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没有实现, 组织很有可能陷入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的境地。使命陈述本身可能非常短, 也许只有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但使命陈述的讨论和形成和讨论应该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要讨论组织的认同、组织的长远目标、关键利益相关者所期望的反应、组织哲学与核心价值以及组织的伦理标准。这些探讨可能也会为组织的未来规划或成功愿景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步骤4:评估外部和内部环境

规划队伍应该研究组织外的环境以确定组织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还应该研究组织的内部环境以确认组织的优势和劣势。从根本上讲, 外界因素不在组织的控制之下, 而内部因素则在组织的控制之下。

在确定和评估外部的机会和挑战时, 组织的管理成员 (尤其是那些被选举出来的) 通常要比组织的雇员强。这部分是由于管理层在联系组织和外部环境上的责任, 反之亦然。不幸的是, 无论是管理层还是雇员通常都没有在外部审查方面做出系统性的或是有效的工作。结果就是大多数组织对外界的信息接收处于十分封闭的状态, 出现的各种结果都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雇员还是管理层成员都应该将他们的非正式努力补充到某种意义上的正式外部评估过程的原因。外部评估技术相对比较简单, 可以让组织以较为低廉的成本有效地密切关注发生在更大世界中可能会对组织和组织使命有所影响的实务。从根本上讲, 组织采取以下三个步骤:审视环境以鉴别关键趋势, 分析这些趋势以解释其重要性并确定问题, 汇编对规划和决策制定有用的报告。

对机会和挑战的关注, 加上利益相关者分析, 能帮助组织识别关键的成功因素。这些成功因素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与训令相重叠, 即这些都是组织必须要做并且以其为标准的,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关键利益相关者严重的成功, 尤其是那些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相关者。

要确认组织的内部优势和劣势, 组织需要监督资源 (投入) 、当前战略 (过程) , 以及绩效 (产出) 。大多数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都有很多关于它们的投入, 比如薪酬、补给、有形设备以及全时制工作人员的信息。然而, 很少有哪个组织对它们的组织哲学、核心价值、特殊竞争力、文化、一系列保证问题和管理变革的投入等有清楚的想法。

对于组织优势和劣势的考虑也有助于了解组织自身的特殊竞争力, 或是最近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与能力。这些是组织最强的实力、最有效的战略和行动, 或者是最好的资源, 在此基础上, 自然会有好的绩效。让这些实力具有特殊性, 就是其他组织, 就是其他组织无法简单地替代它们, 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这种替代局面, 那也是因为它们之间彼此存在着内在联系。

3 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非营利组织起步晚, 但发展速度很快。进入九十年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被写入宪法, 民间企业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 各种非营利组织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据统计, 我国目前已经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已经达到了5000 家, 并在可预见的时间 (三到五年) 内能够达到一万以上。如此数量庞大的非营利组织却普遍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问题:非营利组织数量众多, 但大多数知名度不高, 许多品牌比较小众、名声不够响亮, 不能为社会所熟知;非营利组织缺乏详细明确的训令和使命阐述, 导致其没有强大的发展动力, 甚至某些组织生存都出现了危机;机构冗杂、效率低下、分工不明确、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一直都是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通病, 导致它们难以创造公共价值;公共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绝大多数的资金来源还是政府补助, 使得它们在很多业务和项目上受到来自政府的限制和束缚, 并且“等靠要”的问题十分突出。

对于我国公共机构 (在我国主要表现形式为事业单位) 和非营利组织而言, 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非营利组织要想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要通过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 对组织本身到底是什么、责任是什么、以及怎样去实现目标等方面有着宏观全面的说明。具体包括:1、对组织的训令和使命进行重新的强调和阐述, 增强组织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提高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对组织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状况的评估, 能够让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组织面临的战略性问题有着清晰而准确的认识;3、为未来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愿景, 使组织成员得到了明确、合理的指导, 能够让他们明确自身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 推动组织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4、对组织实施战略规划, 明确组织存在的意义和需要达成的目标, 让组织成员就某些关键性的战略问题达成一致和共识并迅速开展工作, 使组织回归良性发展的轨道之上。并且战略规划在我国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组织的独立性, 使它们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取、调配和利用资源, 为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整合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梁清.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J].NGO理论, 2005 (9) .

[2]常丽.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初探[J].管理天地, 2006 (5) .

篇4:公共政策与非营利组织治理

笔者认为当前最亟待解决的是,运用公共政策将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真正实现政社分开。只有这样,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才能够避免由于越位而造成责任的虚化。

1.构建非营利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四维”合法性政策

要真正实现政社分开,激发非营利组织活力,就必须首先解决非营利组织生存之基础,即“合法性”的问题。这里所指的合法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合法性,而是指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四个角度的合法性,即:政治合法性、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首先,政治合法性是指非营利组织成立的宗旨、意图和使命等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其次,行政合法性是指非营利组织是否具有完善的组织、科学架构、合理制度、严格规范的组织框架和组织运行机制。再次,社会合法性是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生存,取得社会公众认可的根本,它是指由于符合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民间规范而具有的合法性,是社会和公民对非营利组织的认可,是其存在和开展活动的基础。最后,法律合法性就是非营利组织的成立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

从公共政策的决策者角度,各级政府部门应从“四维”合法性的不同角度出发,通过政策制定的方式,从而确保非营利组织从成立之初就在宗旨、使命层面符合我国社会治理的要求;确保非营利组织在成立之初就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组织体系,使其具有能够承担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确保非营利组织在成立之初就能够准确定位在社会公共需求的领域,使其能够真正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确保非营利组织在成立之初就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能够真正依法自治。

2.完善非营利组织运行与发展的资源获取政策

非营利组织开展活动和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源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资金,二是志愿者资源,三是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公共政策决策部门应加强这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制定相关的公共政策。笔者认为具体的政策体系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非营利组织资金获取的政策制定,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产品的政策体系,具体包括:制定政策、完善制度;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模、领域和对象范围;设计制定竞争性、开放独立的购买 模式。

在制定政策、完善制度方面,由于2003年实施的《政府采购法》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采购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政府应该尽快制定相关的公共服务非营利组织购买的政策,并完善其运行制度。

在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模、领域和对象范围方面,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和产品都还是少量和有限的,特别是主导性公共服务领域购买更少。目前中国公共服务购买主要是以养老、社会服务、已承接政府部门的部分职能为主,而在公共卫生、教育、文化等主导性公共服务领域还不多见。

在开展竞争性、开放独立的购买模式方面,应该尽快建立按照明确的公共服务标准的、契约双方主体独立的购买模式,并坚持公平竞标的一般性原则。但当前中国大部分的公共服务购买都是以非独立性购买,或者被称为形式性购买模式出现的,就是政府购买服务多是直接委托下属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或者政府为了承接自身的某些职能,通过自己设立非营利组织,承接自身的部分服务和管理,并以项目的形式给予资金和资源,从而形成了形式上的公共服务购买。

第二,完善志愿者组织管理政策。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鼓励具有丰富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的中青年积极参与志愿者组织,改变当前我国志愿者来源单一的现状:规范志愿者招募、配置管理,避免滥用志愿者情况的出现;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技能;制定保护志愿者合法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要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志愿者的权利,赋予志愿者一定的权利和权限,保证他们在处理工作时能够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在赋予的权利和权限的范围内,志愿者可以为实现规定的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法律,激发和鼓励志愿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对志愿者来说,管理层便由管理者变为协助者。志愿者从而感觉在工作中增加了自由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容易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果。

政府要指导和监督非营利组织建立分层管理的志愿人员管理机制。当志愿人员管理者把志愿项目工作授予志愿者之后,便存在不能按预定目标运作或者失控的可能。因此,管理者的困难在于:既要赋予志愿者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保证他们按照预定的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又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把赋予他们的权利收回来。这是志愿者管理机构所面对的难题。而这一难题的解决就需要政府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志愿者管理机制进行设计、制定、决策和监督。

第三,规范非营利组织中专业管理人员的相关政策。由于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以及高等教育中缺乏专业设置和专门性培养机制,我国非营利组织中的专职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除了由政府创办和主导,享受事业单位编制的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团体能够保证一定的经济待遇。大部分非营利组织的专职人员待遇较低,非营利组织难以招募到高素质人才。因此,需要政府在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制中,制定相关政策,以人才培养为端点,加大社会公益性专业教育和职业培养的改革政策。同时要加快规范和提升在非营利组织中专职工作人员的待遇、职业发展和保障的政策体系的设计与制定,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篇5: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探讨

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制度的发展和近年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上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其审计逐步得到重视。本文从非营利组织审计的概念、理论和制度出发,分析了审计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非营利组织审计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值得关注的领域,并对非营利组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审计任务、加强治理和提高人员对非营利组织审计的认识并加强对其的责任感提出了建议。

一、非营利组织审计的概念、理论及现行制度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是有别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的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总称,是为了解决政府无暇做或做不了、市场不好做或者交易成本太高的事情,它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强调个人奉献、成员互益等价值观念,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非分配约束性等重要特征。

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等背景不同,世界上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方法有较大差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根据与营利组织的对比,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符合以下特征的实体: 该实体从捐赠者处获得大量的资源。但捐赠者并不因此而要求得到同等或成比例的资金回报;该实体经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该实体不存在营利组织中的所有者权益问题”。美国“非营利组织”概念,既包括税法中列举的所有“非营利机构”,也包括各类政治组织。

我国于2004 年颁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借鉴了美国的定义。指出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同时具备以下特征: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另外,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事业单位即西方的公立非营利组织。2004 年修订后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指出,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由此可见,事业单位是担负着国家某一方面事业任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物质生产单位。与民间非营利组织类似,,事业单位一般不生产物质产品,大多以服务的形式满足人们的需要;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某一方面的事业任务;国家的注资

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国家对事业单位拨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事业单位完成国家赋予的事业计划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具体包括现有的政府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

(二)非营利组织的审计理论

目前,中外学术界已普遍认同将代理理论用于解释企业外部审计。我国学者近年也将这一思想延伸到企业内部,尝试对内部审计进行解释。委托人和代理人就所代理事项之间形成的关系称为代理关系。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代理人有时的行为不可观测性,委托人无法观测到代理人各种代理行为及其对所代理事务的实质影响,也不可能根据代理人工作的各种不同可能进行支付报酬,加上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代理人就可能消极工作,或利用代理权利牟取私利,给委托人带来损失,即代理成本。为了降低代理成本,维系代理关系,委托人可能采取监督措施,而审计正是基本监督手段。同样,代理问题也存在于非营利组织,因此,非营利组织资源的提供者为委托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为代理人。虽然非营利组织不存在企业的剩余索取权问题,但是非营利组织资源的提供者依然要了解组织的经营情况,要监督管理者对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使用情况。

非营利组织的财产所有者属于社会公众,捐赠人、受赠人、受益人三方并不是非营利组织产权的完全所有者,以其作为审计委托人显然并不适宜。非营利组织旨在实现公益使命,没有与组织利益相关的股东、董事、理事等,没有像营利组织一样的利润和相应的业绩考核。如果直接照搬营利组织的风险导向审计,并不能完全发挥审计的功能。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审计,不仅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并纠正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而且应对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审计,从而促使非营利组织提高绩效和社会公信度,避免责任缺失和败德行为,推动非营利组织健康和谐发展。

(三)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审计制度

非营利组织的信息公开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都必须遵循特定的会计报告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如美国全国慈善信息局制定了慈善组织行为准则,规定了董事会治理制度、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制度、报告制度、审计制度等,实质内容就是会计和审计制度。负责监督非营利组织的政府部门是国税局。国税局每年会抽查或对一些重点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审计,对严重违反规定的组织将取消他们的免税资格。英国政府的慈善委

员会提出了慈善组织的年报要求。德国的非营利组织每年要向财政部门提交详细的表格和财务报告,财政部门每三年进行一次财务检查,以确保该组织遵守其章程所规定的非营利性原则。日本《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规定,政府原则主管机关有充分理由怀疑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可以要求该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就业务活动状况或者财产状况提交报告,也可以派政府主管机关的官员进入该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的事务所或者场所,并检查其业务活动状况、财产状况或者账簿、文件和其他资料。

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在发展之中,借鉴国际惯例,利用我国已经走向世界成熟的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队伍,制定并执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和审计制度,进而建立、实施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制度,将会大大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关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审计,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级管理暂行条例》中第二十二条规定①,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等级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审计存在的问题

在对非营利组织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师应树立公共问责导向审计理念,重视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以提升组织的责信度、信息透明度为核心,强化监督机制,促使非营利组织以更周全的责任标准来实现公益性使命。借鉴美、日、德、英等国做法,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建立财务报告三审制度,即实行非营利组织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三种审计制度的治理模式;实现由内向外、内外结合、内外同治,从而提高社会捐助的热情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一)非营利组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问题

按照财政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接受非营利组织委托审计时,要以《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下文简称会计制度)为会计标准、以《中国注册会计师 审计准则》为执业标准提供审计报告。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会员缴纳的会费、接受服务对象缴纳的服务费等,其会计报表列报和披露应当满足捐赠人、会员、服务对象、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报表审计应合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这就是非营利组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目标。

①国务院令[1998]第251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就我国现有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规章制度来分析,我们发现存在问题:不利于提高审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民间非营利组织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附注应予披露的主要内容等,由本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单位自行规定。这种默认“两套账”的方式有些“换汤不换药”以及鼓励两套账行为的成分存在,不利于审计师对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加大了审计工作量,而且不利于会计人员提供透明度和可信度高的会计信息。具体来说,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核算不规范

如收入、成本费用挂往来科目,不及时结转收入和清理;固定资产采购未及时准确确认原值,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和业务活动成本计量的准确性;发放工资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导致资产价值和净资产价值的高估,也低估了业务活动成本和费用。这一切导致财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调整。

2.会计计量基础存在问题

会计制度在坚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如捐赠、政府补助等,引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基础。实务中,部分单位对取得的捐赠、政府补助资产未按规定以公允价值入账,而是由会计人员随意估价入账,未能真实反映这部分资产的真实价值。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被审计单位估价的方法、依据,必要时应获得专家帮助。

3.取得捐赠的账务处理不正确

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中,捐赠和政府补助往往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根据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捐赠应当确认为收入,并在业务活动表中予以反映,以完整地反映其收入来源和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各项收入应当按是否存在限定区分为非限定性收入和限定性收入进行核算。①注册会计师应该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捐赠收入按照使用时间和用途的不同的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4.成本费用的分类不正确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业务活动表的主要功能是用以评 ①财政部.第六十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价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绩效。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中应当严格区分业务活动成本和期间费用,以便正确评价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绩效。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按会计制度规定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二)非营利组织内部审计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旨在实现公益使命,没有与组织利益相关的股东、董事、理事等,没有像营利组织一样的利润和相应的业绩考核。如果直接照搬营利组织的风险导向审计,并不能完全发挥审计的功能。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审计,不仅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并纠正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而且应对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审计,从而促使非营利组织提高绩效和社会公信度,避免责任缺失和败德行为,推动非营利组织健康和谐发展。

内部审计是委托人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监督费用,早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用于协助管理当局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降低公司的成本支出。从而最大化公司的利益。美国1973 年的《反国外贿赂法》着重强调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以保证经理内部报告的真实性。至此内部审计的责任转移到组织的评价功能上。2002 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更是将“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作为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内部审计也是一种守约成本。为了向委托人证明其有效、诚实地履行了代理职责,代理人需要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以使委托人充分了解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从而降低委托人对管理报酬作出逆向调整的风险。在相对有效的市场环境下,内部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矛盾并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价值,这也是目前西方企业普遍应用内部审计的原因所在。

我国审计署成立后就一直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1994 年颁布的《审计法》明确规定: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从而在法律上确立了内部审计在事业组织的地位。1998 年,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使包括事业组织在内的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的内审机构走上了职业化发展的行业自律管理。并于2003 年发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国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及一系列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建立了我国内部审计的职业规范体系。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非营利组织的内部审计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 首先,一些

组织特别是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本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资金数量少使它缺乏内审的需求动力。但对那些有一定规模的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其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外部监管必然出现“真空”的现象。因其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也不属国家重点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所以不属于政府审计的范畴,也不是市场经济部门,不受强制性社会审计。这样民间非营利组织就势必游离于外部审计监督的监管之外。如果没有内部审计,势必会造成委托代理中的监管失控。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审计与其治理结构是紧密相关的。在我国,政府作为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主要通过国家审计的形式进行监督,近年来的“审计风暴”及审计公告制度均说明我国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在逐年加强。但“审而不计”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多由理事会来管理,监督组织任务的完成、制定政策与计划、拟定财务政策与方案等也都是该理事会的职责。理事会的大多数理事不是被经济利益驱动,许多人本身还是捐赠者,当选可能是由于政治的或财务的原因,而不是由于本身具有管理才能和组织能力。这就造成了经营管理者责任不明,监管失控。

(三)非营利组织政府审计的问题

自1997 年以来,财政部陆续制定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有关特殊行业会计制度,2004 年财政部又颁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已颁布的相关会计制度对非营利组织公开其财务状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的工作报告,经业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检查。工作内容包括:本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依照本条例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情况。

但是,制度的制定只是在表面上解决了财务披露“有法可依”的问题,还有很多非营利组织并没有做到“有法必依”。为社会公众实现知情权而公开披露其财务状况对于许多非营利组织来说似乎是一种单方面的“恩赐”行为,而不是法定的义务和责任。与此相联系,提升财务透明度也就不被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份内职责,而成了非营利组织的一种权利。财务信息公开的主动权掌握在非营利组织自己的手中,公开什么,公开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公开,对什么人公开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众对此缺乏请求权和强制公开的权利。同时,规范公立非营利组织即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与制度

都制定于上世纪末,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实际执行中财务披露质量难尽如人意。不少非营利组织对组织资金的投向及其资金使用效率等社会公众极为重视的信息披露不尽详实;很多非营利组织只有简单的簿记会计,不能提供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方面的有用信息,财务报表附注和相关说明内容过于简单,没有融入更多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低,主要源于财务透明度衡量标准缺失、财务信息披露方式单

一、缺乏有力监管、法规制度不健全。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提升机制构建路径选择应当基于这一现实。首先,提高财务透明度需要制定良好的透明度标准,否则,财务透明更多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相关部门忽视透明度标准的设计,从而为财务不透明提供了酝酿与发生的土壤,透明度标准的建立已迫在眉睫。其次,财务透明度要求保证公众对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方式过于单一,财务信息难以获取,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大量财务数据、财务报告和分析以内部文件形式出现而没有公开发布。只有社会公众能通过多种渠道方便地获取财务信息并进行分析以便评价非营利组织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财务透明度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再次,非营利组织所运作资产的产权基础是特殊的公益产权,它来源于社会并用之于社会,运作管理要接受社会监管。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公益腐败现象,反映出我国非营利组织没有一个严格规范的监管环境。非营利组织财务没有强有力的审计制度进行规范,仅靠会计制度来规范其财务信息披露,维持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是不够的。最后,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透明度问题将越来越多地交由法律法规制度的力量去解决。财务信息披露与法律责任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相关性。我国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屡见不鲜。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内在逻辑要求。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审计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

第一,我国非营利组织审计及会计制度尚不够健全,且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没有起到规范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履行向捐赠者及受益者报告的责任。

第二,非营利组织内部的财务监督职责不明确,没有建立起审核-监督-报告体系。

三、非营利组织审计的对策建议

针对非营利组织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非营利组织的现实发展需求,笔者认为以下几

种方法能够有效进行对非营利组织的审计,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公众对于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的了解和信任。

(一)健全与落实非营利组织审计制度

首先,为严格规范非营利组织的审计工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建立财务报告三审制度。所谓“三审”是分别由三类机构来执行审计,即非营利组织编制出来的财务报告经由组织内部审计委员会的“一审”、会计师事务所的“二审”后,最后再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一审”由内部审计委员会来完成可以发挥组织自我控制的能力,进行自我评价;“二审”由独立于组织的会计师事务所来执行,可以确保工作独立,避免实质的或明显的利害冲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三审”由国家审计机关来进行抽查审计。与其对每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实际上做不到的全面审计,还不如进行随机抽查审计并对重点的非营利组织(如一些有违规前科的组织、一些规模较大的组织特别是大的基金会,或有经营活动的组织)进行重点审计,一旦发现问题,对经劝告不改者进行严厉的处罚,甚至取消其免税资格。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除了关注财务报表的披露是否符合规定外,还应对以下方面进行重点审查:营利账簿非营利账簿是否分立;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章程;财产投资是否合理;对管理人员和员工所支付的报酬是否合理。

其次,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来形成非营利组织财务不透明的法律责任追究和惩戒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财务透明度,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透明度提升机制。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主体主要包括两大类,即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管理人员对其提供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审计人员对其发表的审计意见负责。与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与管理不甚规范,财务信息质量较低,且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没经过审计人员的严格审计,财务透明度会计审计的法律责任界定模糊且责任弱化。对此应完善有关法律条款和具体法律解释中对其法律责任的界定,因为这将直接涉及责任追究。如果非营利组织出现了财务信息披露不透明的现象,应分别追究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对两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方式要有明确的量化规定,使各种形式的财务不透明现象得到应有的制裁。作为制度和规则的建立和维护者,政府有效发挥其职责和作用是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政府是强制性制度的供给者,可以通过法规、制度的制定、实施来影响与决定非营利组织行为模式的选择。基于中国国情,在非营利组织相关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政府应当设定严格的和可实施的惩罚机制,严厉惩罚财务不透明的组织。无疑,这样会加大政府的成本。但是博弈论的分析表明,一个短暂而严厉的执法过程的效果可能大大高于一个投入同样力量进行的长期而温和的执法过程。事实上,这样才可以使得财务披露的不透明行为向透明行为转变,其本质在于故意制造风险,让这个风险大到违规者难以忍受,从而迫使他们提升自身的财务透明度。

(二)完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

非营利组织应当建立控制权制衡机制,即治理机制的内在基础。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可包括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人员。而构建治理结构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各种机构的设置与安排,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在内部治理结构中,会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在组织治理中决策的内容包括:决定组织的重大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理事会;批准组织中、长期财务预决算;决定组织的清算合并等战略.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采用建立审计委员会的办法更好地达到内部审计的目标。可以借鉴美国非营利组织审计委员会的一般制度:

1.非营利组织审计委员会的组成

(1)委员的任命

审计委员会应由来自董事会的3-5 名成员组成,其成员由董事长进行委派并独立于组织管理层。

(2)委员的基本条件

主要包括:①了解组织所在行业的情况及影响该行业的政治、经济法律、税收等因素。②具有牢固的管理、财务、税务等知识基础,并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内部控制问题。③具有健康的怀疑态度。④愿意并能积极花费时间和精力从事该项工作。

2.民间非营利组织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与活动

民间非营利组织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会员缴纳会费以及纳税人缴纳税款等,其应对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负责。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与出资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商业基础上,而是信誉基础上的,所以良好的信誉对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十分重要。信誉一旦失去,将很难重获。审计委员会应勤勉工作以维护组织信誉,促进组织健康发展。

(1)审计委员会的两大职责

①帮助董事会监督和复核组织的内部控制是否恰当建立并一贯遵守,组织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所进行的会计估计、判断是否正确适当,所出具的财务报告是否及时并

符合规定。②鼓励和促进董事会、管理层、内外部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以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准确传递。

(2)审计委员会应从事的具体活动包括

①向董事会推荐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②复核外部审计师的整体工作计划,着重考虑计划的重要性水平。③如果组织中设有内部审计部门的话,对其人员和业绩进行监督。④对内部控制结构进行监督,保证其恰当建立并一贯遵守。⑤与外部审计人员讨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复核关键的会计和审计判断,复核审计过程中确认的差错水平,并要求管理层对仍未调整的差错说明理由。⑥同外部审计人员一起复核审计结果。⑦解决审计人员与管理层之间的分歧。

3.民间非营利组织审计委员会会议

与公司审计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三次会议的规定不同,民间非营利组织审计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即审计前会议与审计后会议。根据每次会议的具体议程,部分董事会成员、管理层成员、内外部审计人员将会被邀请参加会议。至于会议召开时间则大部分取决于组织审计活动的时间。

(1)审计前会议的基本职责

①同内部审计主管复核和评价内部审计的计划。②同外部审计人员复核外部审计师的整体工作计划,着重考虑计划的重要性水平。③检查重点审计领域,如组织当年的筹资活动等。④同外部审计人员讨论重大新增和未决会计原则、财务报告实务或审计事项。⑤如需要的话,复核管理层对于外部审计人员基于上年审计出具的管理建议书所做出的反应。⑥获取并复核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情况的报告。

(2)审计后会议的基本职责

①同外部审计人员复核当年审计工作情况,并讨论一些重要事项,如新增披露、会计政策变更或者可能的变更对财务报告的影响。②复核审计委员会要求内外部审计人员予以调查事项的完成情况。③复核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底稿。④获取外部审计人员提交给审计委员会的报告。⑤获取外部审计人员基于审计向管理层提交的管理建议书。⑥以秘密会议形式,分别与财务人员、内外部审计人员私下会面。

(三)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

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建设是动态的,它会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元素缺少到元丰富的过程,这一切将得益于对该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在探索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

建设的道路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对规模较大,资金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其次,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有内审机构,但却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使内部审计只能是国家审计的延伸,而国家监管力量与监管的任务悬殊过大,致使监管工作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事件出现漏审。其实政府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不仅是预算拨款审计,还应包括社会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基建投资审计。如前所述,事业单位以服务社会,创造社会效益为宗旨。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以经济效益审计和内控制度审计为重点并综合考虑其社会效益。

最后,一些大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独立。这不仅表现在内审机构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内部审计人员方面。目前事业单位内审机构或者与纪委监察机构合一、或者与财务部门合一。机构设置不独立,主管领导级别低,使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从审计人员来讲,事业单位特别是规模大的高校、医院,内审人员往往在经济利益、行政关系、血缘关系上与被审计单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在具体审计项目上就会或多或少受到来自单位负责人、被审单位或相关人员的影响,审计人员不独立会严重影响审计质量。鉴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应改善目前内审机构不独立的现状。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如高校、医院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设置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审计的领导机构,内审机构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负责、报告。一方面提高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改善了内部审计受制于管理层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内审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提高审计质量。

(四)发展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审计

随着国家公共开支的增长和公营企业的涌现,经济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尖锐,一些西方国家的审计机关已从单纯的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发展到开展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成为现代政府审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对绩效审计的定义目前虽无统一的界定,通常的观点认为,对一个组织的绩效审计主要包括对资源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和工作的效果性的审计。笔者认为对政府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应从这些单位自身的改革入手。事业单位要求其自身有一套健全的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在内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学者在关注企业改革、政府治理的同时,却很少把目光投向这些非营利组织。近年来政府虽然进行了事业单位改革,但过去的改革是把事业单位“推

向了市场”。大多数事业单位建立的目的是提供公共服务,创收的驱动会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一些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因为没有建立起更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财务责任制度,致使这些单位管理上有较多漏洞,舞弊行为时有发生的现象得不到遏制。为了改善公共服务,我国需要进行全面、协调的事业单位改革。就绩效管理和财务制度而言,一方面应建立并有效实施绩效管理合约。在政府内部中央政府可以为各部委、地方政府和单个事业单位建立服务标准,包括明确每一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和最低服务标准。在事业单位和负责监督事业单位绩效的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资源协议,明确绩效标准,明确预算和自筹资金的使用规则,包括预算和财务管理。另一方面应强化财务责任制度。将所有的公共资源投入,包括土地、固定资产、各种政府补贴、税费优惠、无形资产等,都包括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和报告制度之中,以便正确地反映在特定时期内到底有多少公共资源投入到了某一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将为绩效审计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比较而言,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健全为其绩效审计创造了较好的制度环境。会计信息为审计提供了基础,但要进行绩效审计我国还需加紧制定绩效审计准则,作为绩效审计的依据和标准。应借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和其他国家审计机关倡导的最佳实务,同时考虑我国的国情。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绩效审计准则时,应考虑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殊目的。在评价一个项目或活动时,除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之外,还要注重平等与社会效益方面。平等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公平与公正地使用公共资金;社会效益是指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成果要能被社会所承认、所接受。只有当关于平等与社会效益的审计发现影响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之一时,才应当被审计人员关注。

在审计主体上,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应从国家审计为主逐步扩大到部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由于政府事业单位的特殊地位,由国家审计机关实行强制性的审计监督较为适宜。但随着事业单位活动的日趋复杂和单位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分工越来越细等因素影响,国家审计的力量有限,必须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补充作用,将一部分二级、基层事业单位交由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组织进行绩效审计,从而发挥审计体系的整体功能。就民间非营利组织而言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引入第三方评估(认证)和公示制度。如美国慈善信息局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机构,每年四次公布对全国基金会的评价结果。公众往往根据它的评价结果来决定对哪个基金会捐款。这样,通过第三方的评估及评估结果的公示,可以使非营利组织的活动接受公众监督,帮助非营利组织降低成本,以改变权力寻租、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为其今后全面实施绩效审计奠定基础。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审计仍然处于逐步探索的阶段,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三者结合的审计体系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借鉴其他国家的解决方案后提出了健全审计制度,提升非营利组织对自身财务活动的监督,完善治理结构,引入绩效审计的方法,以加快我国对非营利组织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公共体育课组织形式的探讨论文

摘要:针对现行体育课组织措施上的突出问题,突破采用传统的行政班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提出按素质状况和技能水平分班教学。据此对130名大学生进行实验性研究,即按体能优劣分班教学,以此为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公体课体能分班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全国不少高校相继试行了按体能分班上课,实践证明,按健康状况和体能分班上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组织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我省大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还是采用传统的行政班组教学的组织形式。从教学实践看,此种形式存在诸多弊端。为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笔者于9月一2月对安徽机电学院机械系和工美系99级130名大学生进行实验性研究。即按体能优劣分班教学。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实验组为机械系99级男生,采用按体能优劣分班上课;对照组为工美系99级男生,仍按原行政班上课。

2.2分班原则

实验组按学生100m跑和立定跳远入学测试成绩的优劣,并综合考虑1500m跑和引体向上等项成绩。其技术水平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为了便于对比,在统计分析时亦将对照组学生按入学测验的成绩和技术水平相应划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

2.3实验条件

本文除实验因素―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外,其它如教材内容、课时.、课外辅导时间等非试验因素,两组学生基本保持一致。两组学生实验前的初始平均成绩基本相近,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别(见表1)。

2.4统计指标

100111和立定跳远成绩均系以期末考试形式测得。

2.5研究方法

采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比较法”对两组学生成绩提高均值的差别进行显著性检验。

3结果与分析

从两组2项素质总成绩均值来看,100m成绩实验组(0.74)是对照组(0i)的21倍;立定跳远成绩实验组(14.1oc)是对照组(4.78c)的2.95倍。2项成绩提高均值的差别,均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见表2)。

如按学生实验前初始成绩划分的“差”3个等级小班的提高均值来看,除“好”、“中”、差”班外,无论100m跑还是立定跳远成绩,实验组的“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好”、“中”班(见表好”、“中”3)。

2组2项素质成绩的.比较,“实验组”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3.1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体育教学过程中,对象的年龄特征、身体健康水平、运动技术水平、教材性质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技能上升所需的时间、上升坡度、最高阶段的高度、延续时间以及承担急剧变化的负担能力均有所不同。但在高校普体课教学中,习惯采用行政班组的形式。虽然强调要注意从实际出发,贯彻个别对待原则,但具体到一节课中,由于身体条件、技能水平的差异与承担负荷的差异,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体能处于中间状态的部分学生的一般要求上,而忽视了两头,抓了一半,放了另一半。教学中出现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形象语言就是对此而言的。按体能优劣分班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使学生体能得到相对一致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各等级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3.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实践中看,行政班组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身体条件的差异所引起的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练习方法的简单与复杂,运动量的大与小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很难在一节课内做到满足全班学生或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难免出现松垮、懒散的现象。而按体能优劣分班后则可避免类似现象发生。由于身体条件相近,教学内容、法和手段更能符合实际,课堂组织严密而紧凑,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3.3有利于教学改革

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质量。还能使教师根据学生体质的实际情况,重点发展其较为薄弱的环节,让他们的身体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3.4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定

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使各等级组别有各自的侧重点,在同一体质水平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效果如何,通过信息的反馈与对比可得到确实的反映,从而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小结与建议

(1)按体能优劣分班是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可以采用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值得推广。

(2)在具体分班时,反映身体素质优劣的数据尽可能全面,应以loom跑为主。反映技能水平应在田径和球类中各选一个项目技评。划分等级可视全系班级人数多少而定,一般以2一3个等级为宜。

上一篇:科学实践发展观心得体会(供热站)下一篇:【热门】授权委托书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