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

2024-05-08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通用6篇)

篇1: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

“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

二○一六年七月

目录

前言..............................................................1

一、发展基础......................................................2

二、机遇与挑战....................................................7

(一)发展机遇.....................................................................................................7

(二)挑战与问题.................................................................................................8

三、发展战略思路.................................................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发展目标...................................................................................................10

(三)发展思路...................................................................................................11

四、重点战略任务.................................................14

(一)一流人才培养...........................................................................................14

(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16

(三)一流学科建设...........................................................................................18

(四)一流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20

(五)一流国际化办学.......................................................................................23

五、战略支撑体系.................................................25

(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25

(二)全面增强综合保障...................................................................................27

(三)全面促进文化建设...................................................................................29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32

六、战略规划实施.................................................35

(一)建立规划体系...........................................................................................35

(二)完善实施机制...........................................................................................35

(三)加强评估监督...........................................................................................36 结语.............................................................38 附:“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39

I

前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济大学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优良传统,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核心要求,提出了“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愿景。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同济大学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的五到十五年,是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是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攻坚时期,也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时期。按照国家经济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学校制定《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进一步聚焦学校发展的关键战略主题和战略支撑要素,努力提升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质量与水平,着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不断深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发展基础

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紧紧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1.发展战略更加明确清晰

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将同济大学的发展置于学校历史传统、全球发展趋势、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明晰了未来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到2050年建设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愿景,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校园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2.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完善

努力提高治理能力,以深化学校章程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同济大学章程》于2014年5月获教育部核准,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战略与定位,厘清了党委、行政部门、学术组织、群众组织等各方面的关系,构建了现代大学治理架构,对教职工与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经费、资产与后勤,外部关系,学校标识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同时,不断完善学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包括领导体制与决策体系、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制度、与学校制度相衔接的基层和部门规章等,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

3.学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不断完善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建设了四大学科群,形成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补充、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态势,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全国排名第一,6个排名前三,13个排名前十,23个进入前30%。至2015年有8个学科领域进入了ESI前1%。在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中,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400,其中2个进入世界前50。在2015年US NEWS学科排名中,学校的工程学科列全球第36名。

4.师资队伍建设有所优化

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依托国家、地方的各类人才计划,实施了同济特聘教授计划、基础学科高水平领航人才计划、青年英才计划,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涌现出一批学术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了若干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至2015年,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79人(含青年千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8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4人,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5.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培养资源和保障条件建设,紧密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能力拓展,全面构建协同性、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招生生源不断优化,本科“质量工程”实施成效显著,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与建设。获

得3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顺利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试点工作。人才培养质量获社会好评,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6.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技工作发展迅速,学校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组建高等研究院,同时发展文科智库。科研经费连年递增,继续保持在高校前列。新增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领衔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新增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重大项目承担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牵头主持国家973项目16项,累计达到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均获批数超过400项,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十位左右。“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和省部级一等奖5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量稳步上升,一批高水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

7.社会服务特色继续凸显

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创新优势,尤其是优势学科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特色,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参与非盟会议中心、港珠澳沉管隧道、泰州长江大桥、上海中心等重大工程建设。学校产业规模与效益位于国内高校前列,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评估获得优秀。与杨浦等城区共同探索“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15年产值达到305亿元,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积极参与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区援建,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新疆大学等成效突出。与广西、天津、四川、云南、福建、中国商飞、中国建筑等地方政府和大中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文化传承创新开拓新局

初步形成了由文化导向引领平台、文化环境培育平台、文化载体

支撑平台和文化影响传播平台构筑的大学文化格局。以文化导向引领平台建设为前提,着力弘扬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精神,加强同济精神传承。以文化环境培育平台建设为基础,弘扬同济独特文化气质,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以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建设为依托,开展艺术节等活动,繁荣大学文化。以文化影响传播平台建设为作用机制,积极发挥大学文化引领辐射作用。加强文化交流和互访,开展“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国际快车移动课堂”“中国周”与“同济日”等活动,促进了与境外大学和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

9.国际交流合作深度发展

按照“强欧拓美、辐射亚太、联合国际组织”的思路,基本形成了“有特色、全方位、主动型、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体系。进一步深化8个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基本实现双学位培养和海外访学的“3个600计划”和“3个300计划”,学生出国(境)率达到了近40%。实施“模块化专家”引智计划,引进海外高端专家成绩显著。发展完善来华留学生预科部,“留学同济计划”顺利实施,留学生规模达到5200人,留学生结构与质量显著优化,位于国内高校前列。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合作承办4所孔子学院。

10.校园条件建设明显改善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嘉定校区功能不断完善。一批体育场馆、实验平台与学生公寓等设施陆续建成,校园环境日渐优化;教学大楼、学生宿舍等场所陆续完成修缮和空调设备安装,师生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信息化建设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可持续校园建设成绩斐然,2012年获得国际可持续校园联盟授予的“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稳定、保密工作、精

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成果显著,2011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既存在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在国际与国内形势快速变化的时代,学校需要积极抢抓各种发展机遇,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全面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资源强国和教育强国;国家正在进一步深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在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也都有许多机遇,正在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

扎根中国大地,借鉴国际经验,遵循教育规律,国家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同时,上海市实施了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一批优势学科率先建成高峰学科,巩固提升一批潜力学科形成高原学科,持续支持一批建设目标明确、对接社会需求的亟需学科。相关决策部署,对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有力支持。

3.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国家和上海市正在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目前,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已经全面部署,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将为学校“十三五”和中长期发展释放新的制度“红利”。

4.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也提供了学校发展难得的机遇。

(二)挑战与问题

学校在实力、质量与水平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依然较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依然任重而道远。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仍需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尚不突出,通识教育模式尚未有效确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增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培养质量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2.师资队伍瓶颈问题突出

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优秀青年人才储备不够,创新团队建设力度有待加强,教职员工的建设体系、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良好的用人环境需要进一步营造。

3.学科整体优势不够明显

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整体优势不够明显,学科整体发展层次与建设水平高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科的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各学科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学科间相互交叉、协同与集成不够。

4.创新服务能力差距较大

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较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有待加强,创新基地的核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有组织的科研与社会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5.国际化深度与广度不足

国际化办学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合作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合作重点伙伴和重点项目不突出,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相对较少,国际合作各项工作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学校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深化改革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不足,二是追求一流的学术创新力不足,三是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执行力不足。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全校师生员工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直面问题与不足,牢牢抓住“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的新机遇,不断深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三、发展战略思路

面向未来,学校要发扬同舟共济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推进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推进内涵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坚持“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研究学术,服务社会,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推动与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使命,学校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与目标。

1.发展愿景

到2050年前后,学校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成效显著,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广受重视,形成若干世界拔尖水平学科,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声誉卓著,对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突出,为人类知识、文明的积淀与传承发挥更加重要的作

用,建设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

2.中长期规划目标

到2030年前后,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总体上进一步凸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若干学科冲击国际顶尖水平,学科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在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快速提升,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3.“十三五”规划目标

到2020年,学校基本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特色,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及文化逐步完善,争取2-3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10-15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学科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积聚创新团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国家与社会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思路

要实现学校发展的愿景与目标,必须用世界一流标准来衡量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全面提高内涵发展水平上作出更大的努力。

1.坚持把提升办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

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自觉将提高质量融汇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大学功能之中,尤其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大

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基础,必须将人才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依托,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把人才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以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专职科研队伍和高水平管理队伍为重点,明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显著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3.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学校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校发展进入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化解新的难题、突破新的瓶颈、激发新的活力、推动新的发展,都需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系统推进各领域协调发展。

4.坚持把优化结构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着力规划学科、专业的布局和发展重点,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优化师资队伍配置,合理定位校区功能,重点理顺涉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结构关系,为高质量实现学校各项功能提供保障。

5.坚持把强化特色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方向 走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特色发展道路,巩固传统优势,培育和打造新的亮点,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地位的学科高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6.坚持把制度完善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 要立足基本校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提高治理能力,理顺学校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咨询系统、监督系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重点战略任务

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学校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与思路,学校将着力推进一流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国际化办学等五项重点战略任务。

(一)一流人才培养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培养模式,推进质量工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与培养满意度,大力培养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十三五”期间,学生的培养总规模控制在3500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130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5000人左右,进一步优化各专业与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与培养结构,提高培养质量。

1.促进与完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理顺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围绕“学生素质发展”和“学生工作保障”两方面维度,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核心价值引领、综合能力拓展、身心素质发展、职业发展教育、精细化资助、信息化服务和辅导员队伍等工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重视体育工作,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育人方面的特殊功能,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巩固优势体育项目的国内地

位,发挥足球在引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更为重要的作用。

2.加强与深化招生选拔制度建设

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招生选拔机制,以高质量的生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和保障,发挥招生对于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优化招生计划分配量化指标,引导学科与专业建设,鼓励交叉与联合培养。完善生源选拔机制,突出创新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奖助体系,改革奖学金评价标准,逐步推动建立校院两级的分层奖助体系,分类强化质量导向。

3.开展专业大类的综合配套教学建设

加强专业负责人、教学基层组织及教学学术活动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负责人的职责,建立促进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的机制和激励政策,明确教学学术活动的内涵。

推进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将专业标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通过建设,让每个学生能选到、学到满意的3-5门核心专业课程。

4.实施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通识教育”建设

完善核心通识课程建设。梳理当前课程体系、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完善通识教育体系规划与构建,全面推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建立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进行公共基础课的整合与提升。加强基础课程教育研究,对十二大类公共基础课进行系统梳理与建设研究,按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深入探索更加适应专业教育需求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

发挥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推进第一和第二课堂联动,创设艺术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5.突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大实践平台”建设 建立科教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大实践平台。持续建设“本硕博”贯通、对外开放、教师指导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同时建设跨学院与跨学科的交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推进创业专业试点建设。通过转专业形式为确实有志向、有潜质、创业成功的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让立志自主创业的在校学生能获得相应的学位。

6.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

以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教育为目标,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完善工程专业认证与职业准入衔接、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导师队伍及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保障等培养质量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建设。

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建立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定期对招生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主动参与专业、学科的国际评估和国际教育质量认证。

(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突破队伍建设瓶颈,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队伍支撑一流大学建设。通过“十三五”建设,专任教师队伍的结构与质量进一步优化,规模稳定在2800人左右,其中博士学历达到80%,海外博士比例达

20%,高端人才达200-250人。

1.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构建科学、精细、规范的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

全面实施基于学科发展规划的人才队伍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围绕学科发展规划进行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建设(包括设岗、遴选、聘任、薪酬、考核等),优先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优秀学术带头人,形成优秀人才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探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新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集聚一批活跃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科技精英;实施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以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2.探索建立长聘制,带动职称、岗位、薪酬及评价体系的升级 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式的系统改革。进一步明确岗位设置的标准与原则,强化岗位控制。提高学术标准,严格评审程序,完善以代表性成果为主的学术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专任教师的质量与水平。

提升准入门槛,完善教师考核续聘办法,探索建立同济特色的长聘制。通过薪酬体系的优化和岗位聘任的完善,逐步实现校内培养人才和校外引进人才的管理与服务并轨。通过分类管理,形成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科研服务型等不同类型教师队伍。

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完善教师招聘管理办法,加大力度吸引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及学术潜力较强的年轻博士进入助理教授队伍;通过推行年轻教师“助课制度”,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水平。

3.完善高等研究院机制,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专职科研队伍 继续实施并完善高等研究院“基础学科高水平人才领航计划”;鼓励招聘和使用专职科研人员,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层次合理的专职科研队伍,争取达到500人左右;实施特殊的薪酬制度和岗位制度,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促进一批创新团队的形成;完善招聘程序,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专家评审方式,保证人才引进的质量。积极推进博士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博士后队伍的总体规模与学术产出质量。

4.优化教辅队伍建设,促进思政教师及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改革实验技术教辅人员定编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实验技术优秀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进一步细分教辅队伍,实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将实验教学教师纳入教师岗位,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技术工人纳入实验技术教辅岗位;明确以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平台的层次、规模、服务范围及质量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进行整体实验技术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支持。

构建思政教师长效发展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培养培训、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监督约束、激励发展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职业化与专业化管理队伍。

(三)一流学科建设

结合学术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立学科追求卓越自我驱动机制,以人为本,以质量、水平和贡献为导向,着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集中力量进行一流学科和一流学科方向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1.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布局,实施学科的分类指导与分层建设

努力巩固和突出工科优势与特色,实现理科和医科重点突破,形成文科发展特色。按照“工、理、文、医”四个大类,对工科、理科、文科、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科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四大类学科的规模与结构。

按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内涵提升与潜力培育等不同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建设和发展一批学科。妥善处理好学科规模和质量、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等关系。

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从实际出发,对现有学科的布局、结构和规模进行必要和适度的动态调整,着力优化学科整体布局。

2.强化学科集群,促进学科交叉与发展

以学术前沿、科技发展需求为牵引,通过优势学科和优势学科方向的建设,深化城市建设与防灾学科群、交通运输与装备学科群、海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群、新兴学科群四个学科群建设。

发挥各学科群特色优势,按照“单学科-跨学科-学科群”的交叉协同发展模式,建立有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造多样化的学科交叉科研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支撑,引领各学科协同发展。推动各类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方向或交叉学科方向,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形成若干国际领先的学科方向。

实施“先导计划”,促进学科交叉,打造战略目标导向的学科“亮点”和发展新的学科方向。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做好战略性新兴学科布局工作,抢先占领制高点,力争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3.加强规划与评估,建立学科追求卓越自我驱动机制

通过建成和完善以学科规划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新机制,建成和完善以学科规划为导向的竞争上岗、动态调整、分类指导、绩效考核的评估调整机制,形成学科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学科国际评估制度。以5年左右为一个周期,聘请国际知名学者对学科发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考核结果对队伍、资源投入进行及时动态调整,推动学科的更新和发展。

发挥院系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学科追求卓越自我驱动机制,面向一流,做好学科布局和规划,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通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探索新的学科建设模式,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

(四)一流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

加强协同创新,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按照“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1.瞄准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强化科研顶层设计

面向未知世界和国家战略需要,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要为牵引,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要领域与方向,例如未来城市与绿色建筑、工业4.0与新能源汽车、干细胞与转化医学、水环境与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适时建立科研平台或研究机构,主动策划、加强组织、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超前部署重大科学研究,引导和支持教师积极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的能力。

坚持高起点、有特色、抓重点,把重大项目与重点学科群、国家重点科研机构、高水平研发平台以及优秀团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大资源和政策支持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2.持续加强基地平台建设,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统筹科研布局,持续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做好战略规划,依托学科优势,着力布局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研究,按照“以理引工,以工促理,多学科交叉,理、工、医、文协调发展”的思路,全面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协同国内外领先科研团队,全方位、多形式地提升基地平台建设水平。积极筹建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和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筹划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力推进国家级新型科研基地建设,以国家重点基地重大平台为纽带,以重大基础性、战略性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科整体发展。

推动文科跨学科研究,确立在若干重要跨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提高决策咨询能力,力争成为国家和上海地区重要“思想库”;进一步推动文科学术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着力培育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标志成果,推出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在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重要领域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获批项目进入全国高校前列。

着力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推进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保证持续稳定的人员与经费投入,为提高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建立与完善多元的学术评价体系,完善科研服务体系 以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为重点,以激发研究活力为根本,以提

升研究质量为导向,通过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制度,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措施,构建多部门协同的服务体系,形成分类指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催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开展全链条式的科研创新模式。对高水平研究成果,充分尊重研究成果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鼓励学术研究合作,破除学术合作的制度壁垒,建立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

完善科研管理机构设置、加强院系科研管理人员配备、健全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学校统筹科研资源的能力,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科研服务与管理办法。

4.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鼓励教师和研究团队参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研发、应用与决策,承担为国家和地区各级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课题,利用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全面提升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更好服务社会需求。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面向企业、政府、社会各界的知识学习和培训体系。

加强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推动学校科技资源与产业及资本的结合,搭建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紧密联系的协作平台,探索具有同济特色的技术转移运行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模式、建立产学研合作团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深化“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继续联手杨浦、嘉定、普陀等地方政府,以四平路校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嘉定校区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沪西校区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其产业能级和竞争力。

(五)一流国际化办学

进一步完善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战略布局,在保持对德合作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欧盟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合作,拓展对美合作,重视与“一带一路”地区和周边国家交流,进一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有重点、有聚焦的合作格局,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服务。

1.优化国际化平台建设,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在完善对外合作布局的基础上,优化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学院等相关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加强平台的辐射作用,探索平台与学院合作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支持平台发展,争取资源,理顺机制,丰富内涵,提升高层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际科研合作的水平。

聚焦国家战略、上海市战略和学校学科布局,在重点发展及部分急需的专业和领域,高起点、高目标地建设一至两个高水平、引领示范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按需完成若干个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推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为传播文化和促进人文交流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设计创意学院进行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为试点,搭建学校公共服务平台,落实政策,以系统引智的方式,引入国际通行的高等教育运行和管理模式,通过国际标准教学环境建设,逐步实现教学、管理与国际接轨,理念、规则、文化与国际相通。

2.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学生国际交流,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掌握一些将来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继续推进学生的国际交流,提升学生“走出去”的质量和内涵,与教学计划更加紧密结合。适度扩大学生的出国(境)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学生的出国(境)率至50%以上。以学分互认、学位互授与联授为主要抓手,优化学生出国(境)交流的质量,大力发展博士生的联合培养。重点促进校际交流生的国际交流。

切实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生源和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留学生的招生制度改革,完善留学生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和保障留学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制度。着眼于优化留学生的生源结构,提高学历学位生的人数和占比;积极推进“趋同化”管理,试点中外学生同住;努力建设全英语教学专业的课程和培养体系;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规模;加强留学生校外文化体验基地的建设;进行留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培育以及校友工作的开展;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卓越人才和青年精英,做出“留学同济”的特色。

3.加强引智工作,促进国际科研合作

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提升引智质量。引进专家团队建设一流学科,进行引智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成组配套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团队,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扩大长期专业外籍教师比例,强化师资的国际化背景,积极支持和促进师资的国际交流,培养教师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

聚焦并加强与我校国际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重点建设40-50个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合作伙伴,做到教授、院系、学校领导等三个层面有效沟通与合作,争取中外政府的支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促进共同申请国际课题,鼓励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发表学术论文;支持和促进举办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

五、战略支撑体系

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战略保障体系,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增强综合保障、全面促进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和保障学校的发展。

(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与瓶颈,争取到2020年,完成综合改革任务,进一步实现学校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改革法人治理结构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针对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行政与学术、学校与院系等方面的关系不够清晰的问题,加快推进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改革要点包括:实施《同济大学章程》并完善学校治理与管理体系;在部市共同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框架下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推动实现多元外部力量参与办学的治理机制;分类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完善学校学术治理体系。

2.改革师资人事制度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未有效建立、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突破队伍建设瓶颈,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队伍支撑一流大学建设。主要改革要点包括:构建教职员工精细化分类管理体系;实施教职员工分类建设机制;

建立教职员工分类评价标准;开展教职员工收入分配与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员工培训、服务与支撑体系。

3.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壁垒、教师投入教学的制度保障不健全、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度不高等问题,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导向,推进体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主要改革要点包括:开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学生德育与通识教育改革;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与深化“一拔尖、三卓越”培养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改革。

4.改革学科建设机制与优化科学研究管理体系

针对学科布局不够合理、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支撑不足、科研组织模式不能很好适应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科研成果评价与处置机制不科学等问题,以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为导向,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完善交叉学科建设机制与科研评价体系,构建“大科研”管理体系。主要改革要点包括: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设置与调整;创新交叉学科建设机制;推动学科建设的国际合作机制改革;完善医学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科学研究成果多元评价改革;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深化服务社会体制机制改革。

5.改革资源管理模式与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针对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失衡、利用效率不高、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办学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进一步推动政府完善办学经费的投入机制,完善预决算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资产调配与处置机制,同时积极拓宽学校自身的筹资渠道。主要改革要点包括:实施一体化资源配置模式;改革校园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与基建管理方式;改

革房屋空间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完善教育发展基金会运作机制。

6.改革行政后勤服务体系与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

针对学校行政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宏观管理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智慧校园与可持续发展校园建设缺乏有效统筹等问题,梳理行政职能,整合行政机构,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构建与一流大学相匹配的行政与后勤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主要改革要点包括:优化机关行政部门职能与设置;完善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机制;改革完善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推进智慧校园与可持续发展校园建设。

(二)全面增强综合保障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满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需要为核心,加强各方面保障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全面增强综合保障能力与水平。

1.多渠道筹集各项办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努力增加教育事业收入。将专项拨款与日常拨款相结合,统筹考虑学校发展。适当控制基本建设投入与设备购置开支,稳步增加人员经费支出比例。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提高房屋资源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对校办产业管理,稳步提高校办产业对学校的利润分配比例。

扩大对外合作与社会参与,主动筹措各类社会资源,形成获取大额捐赠的长效机制。完善校友工作体系,加强校友会、基金会工作。发挥董事会在筹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院两级筹资机制,与国

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国际化的筹资渠道。

2.优化校园功能布局,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

制定校园中长期建设规划,进一步合理布局与优化各校区功能,统筹学科发展、队伍建设和空间资源,形成“整合校园、拓展园区、面向城市”的校园战略布局,努力实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适度开展基本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落实嘉定校区工程教育与科创中心、彰武路研究生公寓、阜新路教学科研用房与临港基地等建设项目的推进。

以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为目标,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以资源的高效循环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打造能源高效集约利用、绿色空间有机生长、绿色科研活跃领先、绿色文化普及推广的全球绿色校园发展典范。

3.加强信息化工作,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

以“一网、两中心、三平台”(校园网、数据中心、应用中心、社交平台、资源平台、计算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成校园网体系架构的改造,将进一步提升校园网安全、可控、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校园无线网的覆盖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无线网使用的满意度。从制度建设、管理方式和技术装备等方面强化校园信息安全工作。

建立学校数据标准,规范并统一学校各业务领域数据的定义及口径;建立数据实时与批量交换平台,为校内数据共享提供高效的通道;建立数据仓库平台,为学校管理与服务提供强大的统计分析及综合决策支持。

建立应用服务开发与运行基础平台,引入先进、强大、易用、稳

定的应用服务开发与运行平台。建立基于公有云和私有云并重的社交化协同云平台,基于云平台为师生提供基础资源服务、一卡通、邮箱服务以及多媒体教育教学服务等,建设覆盖全校公共服务的云桌面管理系统,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安全、便利、高效的支撑平台。

4.构建平安与和谐校园,强化后勤保障服务建设

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切实落实责任制,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和应急措施,有效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深入开展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确保校园和谐、安全和稳定。提高保密意识,重视保密工作,加强保密管理与培训,落实保密责任制度,确保保密工作常态化管理和运作。

认真解决广大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加广大师生员工的获得感。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善和稳步提高教职员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强化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保障促进师生员工身心健康的条件建设。

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强化后勤保障服务建设,拓展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保障校园环境、交通、物业、饮食等服务系统高质量和高水平运转,促进师生员工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

(三)全面促进文化建设

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弘扬“同舟共济”的精神,突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理念,以同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通过文化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营造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影响卓著和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1.面向师生的同济文化“内涵系统”

构建面向师生员工的文化凝聚和浸润的同济文化“内涵系统”,继续推进“文化导向”“文化环境”“文化载体”“文化影响”四大平台建设,促进同济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内涵不断丰富和提升,为学校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凝聚精神动力。

依托文化导向引领平台建设,实现文化育人。实施理论学习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实施人文教育工程,开展专业的人文艺术教育教学,推进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培养文理兼容、科学与艺术教育并重的卓越人才。实施校本文化工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史校情教育,讲好同济故事、传播同济精神;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开展可持续发展系列教育和实践;培育“同心济世”的校友文化。

依托文化环境培育平台建设,塑造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涵养一流大学文化。配齐文化设施,为各项文化工作开展提供硬件支撑,建好用好学校博物馆,升级完善校史馆,丰富拓展“闻学堂”,新建、改造提升学生活动演出场地,进一步发挥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的育人作用和文化辐射作用。凸显同济特色文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推动创业谷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营造“和而不同”国际文化氛围,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营造“身心健康”的生活文化氛围,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

依托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建设,形成平台-活动-成效的文化工作载体链。举办主旋律系列、高雅艺术系列、社团文化系列、院系文化系列、学生社区系列等五大系列文化活动,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成体系、高品质、有成效。实施110周年校庆文化专项、嘉定校区文化建设专项、教工文化建设专项、校友文化专项、学科文化专项等五大文化专

项,推动相关文化工作制定专门规划、开展专项建设。建好专业文艺团体、建好群众文化社团、培育文化名家和文艺骨干精英等三支文化队伍,以高水平文化人力资源产出更高质量的文化成果。

依托文化影响传播平台建设,增强同济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辐射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推动微信、微博并行发展,开发电子报、APP等,完善立体综合传媒平台。实施同济文化出版计划,制作音视频宣传资料,促进同济文化可视化、数字化传播。推动文化产品设计制作,丰富同济文化承载手段。建设两个校区均衡分布的多元展览体系,实现“全年不间断、月月有展览”。积极发挥学科文化展示场馆育人作用,推动学科文化展示场所建设。按照“两台戏、三个晚会、四个品牌活动”思路,演好《同舟共济》和《李国豪》两台戏;办好每年的校庆毕业晚会、迎新生晚会、新春音乐会;办好“同济大学艺术节”“闻学堂”“体育节”“毕业季”等品牌系列活动。

2.面向社会的同济文化“外延系统”

依托校内四大文化平台,实现大学文化对社会的辐射,发挥“文化接续”“文化引领”“文化共享”和“文化创新”四大功能,构建同济文化“外延系统”。

文化接续,对师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师生传统文化修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保存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孔子学院和对外合作办学平台等,积极传播中华文明。

文化引领,通过各类文化艺术作品感染人、激励人,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励师生见贤思齐,调动师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师生以更大热情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文化共享,通过推进同济文化进社区、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向周边居民开放、国内国际展演等,为社会提供更多文化产品,促进社

会大众共享同济文化资源,促进同济文化全球传播。

文化创新,着眼引领可持续发展,推动师生积极进行理论和技术创新,促进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难题;积极传播同济学者思想、启迪民众智慧,体现同济人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文关照。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努力提高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完善党委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突出党性党风锻炼。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切实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着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把握大局、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方向、善于领导、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集体。认真贯彻民主

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依规治校。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落实院系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统筹干部资源,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女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工作从严从实的常态化机制。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扩大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式,使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工作更加紧密结合。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五好”党支部建设活动。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做好师生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发展海归教师和学术骨干入党。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选拔配备和教育培训。落实党建保障措施,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检查落实。

4.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制度建设水平,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纪律审查,严惩违纪违规行为。加大问责力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5.凝心聚力,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统战工作大格局,坚持和完善情况通报、民主协商等制度,鼓励和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层次多渠道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加强党外人士的培养教育和选拔任用,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委工作的领导,注重发挥关工委和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进一步发挥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六、战略规划实施

本规划是学校“十三五”及中长期的发展蓝图,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举全校之力,集全校师生员工之智,建立规划体系、完善实施机制、加强评估监督,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一)建立规划体系

建立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院系规划共同组成的学校“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体系,将“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的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落实到学校各部门、各院系的工作中。

各部门和院系需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直属高校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围绕学校“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的发展目标,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

学校“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直接领导下展开。各责任部门牵头制定德育工作、教育教学、体育工作、科技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产业和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校友工作、信息化建设、校园与基本建设等“十三五”及中长期专项规划。由各学院(系)的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制定院系“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院系规划应与“十二五”规划加强衔接与协调,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完善实施机制

明确实施责任。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加强目标管理,完善目

标体系,明确各单位的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控。学校根据使命和长远战略制定“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关键发展指标,同时对关键发展指标进行目标分解,落实到执行部门。

重视政策协调。各职能部门根据学校的关键发展指标制定本领域更有指导意义的具体工作目标,根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有关政策制度加以修订或调整。院系则根据学校的关键发展指标并结合院系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建设目标和发展指标,协调好院系发展目标与学校战略规划、教师职业发展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强化宣传动员。加大对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宣传力度,使全校上下能清晰地理解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工作任务间的关系。各部门、院系要在内部对规划进行全面的组织学习和讨论,使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凝聚起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加强评估监督

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监督。根据“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的总体目标,将关键发展指标分解到每个年度,依此在年初制定学校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将此作为年度考核的最主要依据。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加大监督力度,针对实际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强化数据集成和跟踪分析。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统计工作,强化数据集成。对于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各责任部门、院系要加强评估,保持跟踪分析并及时向学校报告进展情况,确保学校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

组织定期评估。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要纳入各职能部门、各院系

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要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定期自我评估,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办学质量白皮书》《教学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全面分析检查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注重社会参与。及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状况,主动接受师生、校友、家长、社会参与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将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

结语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的编制过程是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统一思想、逐步完善的过程。

学校从2015年1月校领导班子寒假务虚会起就着手进行规划编制讨论和部署,随后全面启动了“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全校各单位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全面动员、专题调研、文本编制、征求意见、专家评议、修改完善与审议审定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院系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过程汇集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形成了面向未来的共同愿景和发展蓝图。

全校师生员工要胸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远大理想,坚持育人、创新、服务与传承,同舟共济,改革创新,奋勇争先,追求卓越,为实现学校“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附:“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

1.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大学内涵建设计划 2.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 3.先导学科建设计划 4.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5.教师队伍分类管理与建设计划 6.专职科研队伍建设计划 7.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8.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计划 9.一流人才培养质量工程 10.国家与区域重大需求服务计划 11.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计划 12.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

13.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国际合作伙伴建设计划 14.留学同济计划 15.校园基本建设计划 16.智慧校园建设计划

17.大学文化建设与学校声誉提升计划 18.一流大学党建工程

篇2: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

划全文内容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学习十三五规划全文内容》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十三五规划建议纲要在重点领域、重大政策的制定方面可谓“众望所归”,未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迎接挑战、完成规划。

1、十三五维持中高速增长。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产业迈向中高端。专题十三五(4)中已详细讨论了政策、转型、实际三者之间的关系。政策底线与目标均不低,而转型倾向于更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实际稳增长政策面对的则是累积不确定性。

2、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中居于首位。包括:(1)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将互联网+、分项经济、大数据战略等写入公报;(2)产业方面,以“中国制造2025”构建新的产业体系;(3)涉及金融业的要求表述为“有利于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4)价格领域提出“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3、将协调、绿色发展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城乡区域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物质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富国与强军统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面,热门思想汇报对环保的要求更加鲜明,构建美丽中国与四大格局(城市、农业、生态、自然岸线),建立绿色低碳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实施严格的环保制度等。

4、规划共享的社会目标更加明确,全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坚守底线、注重公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科学的工资

水平决定机制。其中包括保险的全民统筹、健康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食品安全战略、全面二胎应对老龄化等具体政策措施。

5、提出更高水平的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具体还包括培育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化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等。同时规划与十八大、国企改革一样,同样强调党的领导,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网站消息,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党组学习扩大会和全体党员大会,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何立峰强调,编制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发改委当前

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总结发改委已经成立《纲要》起草小组,专项规划已报国务院。

受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委托,何立峰在传达学习会上强调,全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委党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到发展改革具体工作中。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学习贯彻。全会《建议》及说明等有关文件将逐步公布,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已经制订印发的发改委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学习,逐字逐句理解,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二要勇于担当尽心尽责,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好《纲要》,是发改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改委已经成立《纲要》起草小组,专项规划已报国务院。必须把《纲要》研究好起草好,同时高质量高效率编好专项规划,加强与《纲要》衔接。

三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做好今年余下两月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做好今年最后两月工作至关重要。必须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十二五”战略目标,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四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为落实好全会精神提供坚强保障。切实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篇3: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提出,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 要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 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开展农业国际合作。

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 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 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 发展智慧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完善农产品价格和收储制度,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中国“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六大机遇

辜胜阻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

“十三五”时期, 中国经济面临六大机遇。一是人口城镇化。从需求端看, 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加速消费升级。从供给端看, 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 人口城镇化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今后我国应努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包括养老、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等领域。三是发展绿色化。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四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 对冲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五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 突破发展瓶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节能降耗减排, 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六是经营国际化。未来5 年, 中国进口将达10 万亿美元, 出境旅游会超过5 亿人次;未来10 年, 对外投资将超过1.25 万亿美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十三五”规划

董锁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地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八大就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 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资源环境各个方面, 这次要写入“十三五”规划, 形成一个可操作、可度量、可实施的总体方案, 这是世界的一个潮流, 大势所趋, 也是中国资源和环境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难题的迫切需求。这是保障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保障“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大战略选择。

为什么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呢?主要的问题是, 我们的资源环境问题很大, 比如雾霾现在已经在华北地区大中城市出现, 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水污染问题影响到人们的水源;土壤影响到人们的食品安全、食物安全。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 它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人类向自然索取、破坏自然这样的发展提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形态, 它不光是个生态建设。有一个误区, 有些人把这个生态文明建设就列入到生态建设里, 这实际是非常狭隘的。

生态文明建设, 中央规定它有主要的四项任务:第一, 建立与自然环境承载力相符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第二, 建立主体功能区主导的优化空间结构。第三,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四, 建立生态文明的规章制度, 像生态屏障、生态红线, 自然资源资产都要管好、控制好。

我们该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呢?这个“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提得比较明确, 它提出“绿色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实际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它提出六个方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几个方面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规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任务和要求。

“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的“六重”

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重新理念。“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设计, 是建立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基础之上的, 因此, 涉及到农业的许多项目, 每一个项目设计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这五个新发展理念。其中, 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能逐步实现的项目之中, 如“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就分别体现了“创新”“、绿色”的农业发展新理念, 这有助于让新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生根结出硕果。

重地位。在《纲要》专门论述农业发展的章节中, 第一句话就强调了农业地位, 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这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政上看,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目标, 农业被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地位, 使得农业地位更稳固, 更具有战略性和现实性;二是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上看, 要实现“中国梦”, 必须实现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短板”, 补齐这块“短板”, 才能完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在现代化中的地位。

重可持续。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既为当代服务, 也为子孙留下一个青山绿水, 有助于创造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格局。《纲要》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要求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如采取“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等等, 都是在可持续上下功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重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水平”, 都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关系到农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杀鸡取卵”的农业生产方式“利在暂时, 祸及子孙”, 农业发展需要转方式, 转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重质量。质量是农业的生命线, 是关系到“舌尖上安全”的头等大事。《纲要》提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这一点抓住了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牛鼻子”。农产品质量安全攸关国人的身体健康, 我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 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民众更加注重吃的是否健康, 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让民众吃的放心、安心是农产品供给必须过的关。今后, 农产品的生产要在保障一定数量的基础上, 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 没有质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将寸步难行, 农业发展将逐步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安全, 确保国人身心健康。

重体系。《纲要》提出“农业生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这是以往《纲要》未曾系统提及。“三大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三驾马车”, 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 缺一不可, 是农业命运的“共同体”, 只有三个体系都实现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纲要》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这是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创新的新空间, 是一种新业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仅是提供农产品, 而且提供其他产品, 与二产、三产高度融合, 在高度融合的过程中, 农业才能得以增殖, 农业发展才能获得新动能。

篇4: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

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审查并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纲要》提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理念和重大举措,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描绘出清晰的蓝图: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届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这将是实现“中国梦”的首个目标。会议认为,《纲要》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此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决议;诞生了我国首部《慈善法》,为中国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依法行善和依法监管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全面实施将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崭新面貌。

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

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部署。

《意见》提出了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90%以上重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临床短缺用药供应紧张状况有效缓解;产业绿色发展、安全高效,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显著改善;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

《意见》明确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二是加快质量升级,促进绿色安全发展;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四是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医药诚信体系;五是紧密衔接医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六是深化对外合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七是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

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

城市公交运输服务等36项被纳入购买内容

3月8日,财政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规范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承接主体、购买内容和程序、资金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等。

《意见》明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服务的主体为各级交通运输行政单位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承接主体是具备提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依法在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应划入公益二类或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

根据《意见》,在购买服务内容方面,部分事项将逐步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在公路服务事项中纳入了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政府收费还贷(债)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等。公共航道维护性疏浚、清障扫床等被纳入水路服务事项。在运输服务事项中包含了农村客运渡口渡运服务、城市客运场站枢纽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运营管理等。

有利于促进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运输领域治理、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积极性,构建多层次、多方式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服务市场供给体系。

开展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

明确仿制药质量和疗效需与原研药品一致

国务院办公厅3月5日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品,要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品能够一致,临床上与原研药品可以相互替代。

《意见》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

《意见》强调,药品生产企业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主体,应主动选购参比制剂开展相关研究,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与参比制剂一致。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已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仿制药,可以国外注册申报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按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药品上市,批准上市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在中国境内用同一生产线生产上市并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药品,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对节约医药费用,提升我国制药行业发展质量,保障药品安全和有效性,促进医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项金融政策支持西藏发展

支持和完善西藏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3月7日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提出“十三五”时期金融支持西藏的24项政策意见。

《意见》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扶贫开发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等多方面给予西藏差异化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在西藏的组织布局;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基础设施、“三农”、小微企业、特色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意见》还要求,支持西藏企业、金融机构通过多层次股权市场发展壮大、通过债券市场拓宽资金来源;支持保险机构根据西藏实际开展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西藏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等。

此举旨在更好地服务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保监会拟修改险资运用管理办法

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

3月8日,保监会下发《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明确提出允许险资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允许险资投资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以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

《征求意见稿》还增加了险资对于重大股权投资的规定。如险资对于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实施控制、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实施控制且投资金额较大、对拟投资企业未实施控制,但投资金额或比例达到相关标准以及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时,险企需要报请保监会进行核准。

篇5: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

1、现代农业

【1】 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2】 积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建立规模化海外生产加工储运基地,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跨国公司。

【3】 扶持发展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 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5】 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促进农商联盟等新型经营模式发展。

【6】 发展现代种业,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

【7】 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2、网络经济

【8】 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结合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9】 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业务服务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10】 支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杭州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11】 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3、大数据

【12】 建设统一开放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数据集开放,鼓励企业和公众发掘利用。

【13】 推进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14】 提升健康信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能力,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

4、智能制造

【15】 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16】 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

【17】 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化。

5、高端装备

【18】 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产业化。

【19】 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

【20】 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重点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及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获机、精密播种机等粮食作物装备。

6、新兴产业

【21】 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磷化铟、碳化硅等下一代半导体材料。

【22】 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建设标准统一、兼容互通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

7、环保产业

【2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

【24】 加快发展中东部及南方地区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

【25】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26】 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27】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改造、水泥行业脱销改造。

【28】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气化工程。

8、海洋经济

【29】 扶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

【30】 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

【31】 发展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9、创意文化产业

【32】 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3】 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

【34】 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扶持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

【35】 支持实体书店发展。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10、旅游业

【36】 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

【37】 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11、健康服务业

【38】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39】 加快中药标准化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水平。

【40】 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服务。

【41】 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加强足球场地、健身活动中心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42】 加快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服务。

12、医疗器械

【43】 开发应用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

【44】 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诊疗设备。

13、银发产业

【45】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46】 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支持面向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护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

【47】 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养老智慧社区建设,推进长期照护体系嵌入社区。

14、现代金融

【48】 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

【49】 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服务。

【50】 加快发展保险再保险市场,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

【51】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15、现代物流业

【52】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

【53】 完善农村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和“快递下乡”工程。

【54】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推动传统商业加速向现代流通转型升级。

16、新型城市建设

【55】 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56】 加强市政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

【57】 建设智慧城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

【58】 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与调蓄设施,支持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等建设。

17、特色县域经济

【59】 促进农业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

【60】 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

18、美丽乡村建设

【61】 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

【62】 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县乡道提级改造、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

【63】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64】 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逐步实现未达标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师资标准化配置和校舍、场地标准化。

19、道路交通建设

【65】 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66】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67】 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

【68】 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0个以上。

20、公用事业

【69】 面向社会资本扩大市场准入,加快开放电力、民航、铁路、石油、天然气、邮政、市政公用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篇6: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发改委:加速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附名单)

2017年8月25日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今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公布“2017年下半年工作重点”,要求全面推进“十三五”165项重大工程项目。

2017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是深入推进补短板工作。

抓紧推进各领域补短板实施工作,协调各牵头部门指导各地区抓紧做好省级层面实施工作,加快各领域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执行进度。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坚持定期调度、年终报账、竣工销号,督促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三是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多管齐下加大PPP项目推动力度,促进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四是着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制定出台《企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出台《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利用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向金融机构、民营企业推介重点项目。五是全面推进“十三五”165项重大工程。

督促有关方面按照统筹推进“十三五”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关要求,建立任务清单、细化实施方案、健全协调机制,动态跟踪督导各工程实施进展。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审批、用地、融资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举措。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165项重大工程项目 专栏及名称 序号

工程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专栏3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重大科技项目 1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无 2 深海空间站 无 3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无 4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无 5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无 6 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无

重大工程 7 种业自主创新 无 8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无 9 智能电网 无 10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无 11 大数据 无 12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 无 13 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无 14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 无 15 健康保障 无

专栏4 重大人才工程 16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设一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7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培养;每年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优秀人才到国外一流大学深造,进行定向跟踪培养。18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栏4 重大人才工程 19 “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提升工程

引进能够从事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20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21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万名高技能人才。专栏5: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22 金融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满足实体经济投融资需要的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金融市场。促进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地区性中小金融、普惠型农村金融和特惠型扶贫金融发展。23 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完善利率市场化,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强化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指数。建立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机制。疏通本外币政策传导渠道。24 实施金融稳健对外开放

构建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跨境交易平台。建立国家金融安全审查和反金融制裁机制,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系统。25 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创设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建立覆盖所有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础设施、各类投融资行为、互联网金融和跨境金融交易的综合统计、风险监测与管理体系、应急响应与危机救助机制。构建大数据征信体系和多层次支付体系。26 加强金融法治建设

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打破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依法处置信用违约。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作用,完善问题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置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强化金融犯罪处罚,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专栏6 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 27 高标准农田建设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优先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开展农田灌排设施、机耕道路、农田林网、输配电设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实施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工程。28 现代种业

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重点加强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细胞工程与染色体工程、高效制繁种、种子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种子质量检测等能力建设。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9 节水农业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工程节水、品种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加快实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30 农业机械化

突破水稻机插、油菜机播机收、棉花及甘蔗机收等瓶颈,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农机和轻便、耐用、低耗中小型耕种收及植保机械,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31 智慧农业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监测分析预警体系。32 农产品质量安全

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农药化肥使用减量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疫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实现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农兽药残留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创建示范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示范社、产业化示范基地、示范服务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实施现代青年农场经营者、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3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融合发展模式和业态,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领军型企业,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专栏7 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35 航空航天装备

突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核心技术,加快大型飞机研制,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产业化。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提高民用飞机配套能力。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实现宇航关键元器件核心技术突破应用。36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发展深海探测、大洋钻探、海底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等装备和系统。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开发和工程化。重点突破邮轮等高技术船舶及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37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研制先进可靠的轨道交通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增强向用户提供系统全寿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建设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8 高档数控机床

研制精密、高速、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轴承、光栅、传感器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39 机器人装备

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高精密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40 现代农机装备

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重点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及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获机、精密播种机等粮食作物装备,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机械。41 高性能医疗器械

重点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诊疗设备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开发应用医用加速器等治疗设备及心脏瓣膜和起搏器、介入支架、人工关节等植介入产品。开发应用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42 先进化工成套装备

依托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聚焦煤炭分级、煤炭气化、净化合成、能量利用和废水处理等关键领域,推动成套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快研制炼油化工一体化及下游石化产品深加工关键设备,提高装置配套能力。专栏8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4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 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44 生物产业倍增

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建设网络化应用示范体系,推进个性化医疗、新型药物、生物育种等新一代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发展。推进基因库、细胞库等基础平台建设。45 空间信息智能感知

加快构建以多模遥感、宽带移动通信、全球北斗导航卫星为核心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形成服务于全球通信、减灾防灾、资源调查监管、城市管理、气象与环境监测、位置服务等领域系统性技术支撑和产业化应用能力。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46 储能与分布式能源

实现新一代光伏、大功率高效风电、生物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装置等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分布式新能源技术综合应用体,促进相关技术装备规模化发展。47 高端材料

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磷化铟、碳化硅等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碳纤维、钒钛、高温合金等新型结构材料,可降解材料和生物合成新材料等。48 新能源汽车

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建设标准统一、兼容互通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完善持续支持的政策体系,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专栏9 信息化重大工程 49 宽带中国

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扩容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部署第四代移动通信(4G)及后续演进技术,在有需求的区域实现全面深度覆盖。50 物联网应用推广

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推进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和模式创新,丰富物联网应用服务。51 云计算创新发展

支持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提升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推动制造、金融、民生、物流、医疗等重点行业云应用服务,不断完善云计算生态体系。52 “互联网+”行动

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以及电子税务、便民司法、教育培训、科普、地理信息、信用、文化旅游等行动,不断拓展融合领域。53 大数据应用

建设统一开放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数据集开放,鼓励企业和公众发掘利用。推动政府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推进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54 国家政务信息化

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用,完善审批监管、信用信息、公共资源交易、价格举报信息等平台。加快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应用。55 电子商务

支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创新和融合应用。推动杭州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56 网络安全保障

实施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及产业化支撑水平。实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大科技项目,突破核心芯片、基础软件、关键元器件及重点整机系统等关键技术,构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保密技术保障体系。专栏10 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57 高速铁路

加快完善高速铁路网,贯通哈尔滨至北京至香港(澳门)、连云港至乌鲁木齐、上海至昆明、广州至昆明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北京至香港(台北)、呼和浩特至南宁、北京至昆明、包头银川至海口、青岛至银川、兰州(西宁)至广州、北京至兰州、重庆至厦门等高速铁路通道,拓展区域连接线。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58 高速公路

加快推进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提高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密度和服务水平,推进高速公路繁忙拥堵路段扩容改造。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59 “四沿”通道

基本贯通沿海高速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和沿江高速铁路,加快建设沿边公路,建设和田至若羌铁路、东北沿边铁路和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推进与周边国家跨境通道和“一带一路”沿线通道建设,建设乌鲁木齐、兰州重要节点城市铁路国际班列物流平台。建设深中通道。60 民用机场

打造国际枢纽机场,建成北京新机场,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加快建设哈尔滨、深圳、昆明、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国际航空枢纽,强化区域性枢纽机场功能。实施部分繁忙干线机场新建、迁建和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郑州等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0个以上。61 港航设施

优化提升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加快长江、珠江—西江、淮河、闽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沿海港口集装箱、原油、液化天然气等专业化泊位建设,稳步推进海南凤凰岛等国际邮轮码头建设,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62 城市群交通

建设城市群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主骨架。实施市域(郊)铁路示范工程。专栏10 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63 城市交通

完善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300万以上人口城市轨道交通成网,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集约化停车设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畅通城市道路与对外公路繁忙出入口,具备条件的城市规划建设绕城公路。64 农村交通

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推进联网,加强县乡道提级改造、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班车。完善农村和西部地区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实现村村直接通邮。65 交通枢纽

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机场等为重点,打造一批开放式、立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同台换乘、立体换乘,加强城市内重要客运枢纽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减少换乘距离和时间。建设一批多式联运货运枢纽,提升换装效率。鼓励依托交通枢纽建设城市综合体,推进整体开发。66 智能交通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完善故障预警、运行维护和智能调度系统,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化。推动铁路、民航、道路客运“一站式”票务服务系统建设,建设综合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交通大数据中心。

专栏11 能源发展重大工程 67 高效智能电力系统

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龙头水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等优质调峰电源,推动储能电站、能效电厂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多种电源和储能设施集成互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及运行效率。68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鼓励用背压式热电机组解决供暖,发展热电冷多联供。提高煤炭用于发电消费比重。69 可再生能源

以西南水电开发为重点,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统筹受端市场和输电通道,有序优化建设“三北”、沿海风电和光伏项目。加快发展中东部及南方地区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建设宁夏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积极推进青海、张家口等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专栏11 能源发展重大工程 70 核电

建成三门、海阳AP1000项目。建设福建福清、广西防城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山东荣成CAP1400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一批沿海新的核电项目,加快建设田湾核电三期工程。积极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论证并推动大型商用后处理厂建设。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加强核燃料保障体系建设。71 非常规油气 建设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贵州毕水兴等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加快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云南昭通、陕西延安、贵州遵义—铜仁等页岩气勘查开发。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商业化试采。72 能源输送通道

建设水电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通道,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12条输电通道基础上,重点新建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电力外送通道。加强西北、东北和西南陆路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以西气东输、陕京线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73 能源储备设施

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启动后续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成品油储备库建设。建设天然气储气库,提高储气规模和调峰应急能力。在缺煤地区和煤炭集散地建设中转储运设施,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扩大天然铀储备规模。74 能源关键技术装备

加快推进煤炭无人开采、深井灾害防治、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深海和深层常规油气开发、低阶煤中低温热解分质转化、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第四代核电、海上风电、光热发电、大规模储能、地热能利用、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应用。提升第三代核电、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高效锅炉和高效电机等装备制造能力。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材、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专栏12 水安全保障工程 75 大型灌区

完成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建设嫩江尼尔基、吉林松原、四川向家坝、湖南涔天河、江西廖坊、海南红岭、河南小浪底南北岸等大型灌区工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76 引调水

建设吉林中部引松供水和西部河湖联通、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陕西引汉济渭、贵州夹岩、甘肃引洮二期、云南滇中引水、青海引大济湟、内蒙古引绰济辽、福建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等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77 重点水源

建设西藏拉洛、浙江朱溪、福建霍口、黑龙江奋斗、湖南莽山、云南阿岗等大型水库。推进安徽江巷、四川李家岩、贵州黄家湾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开工建设。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加强中型水库等区域骨干水源建设。78 江河湖泊治理 建设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新疆阿尔塔什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加强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干流防洪,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黄河下游堤防建设和上中游河道治理,新一轮治淮和治太骨干水利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加快叶尔羌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基本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44条重要河流治理。做好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鄱阳湖水利枢纽、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工程前期工作。专栏13 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 79 “三个1亿人”城镇化

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依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以县城和重点镇为支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80 新生中小城市

以镇区常住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经济规模等为基准,加快一批符合条件的县城和特大镇综合功能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81 特色小城镇

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通过扩权增能、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等专业特色镇。82 智慧城市

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专栏13 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 83 绿色、森林城市

推广绿色建筑,普及绿色交通,推广分布式能源、浅层地热能等新型能源供应体系,加快推进公共交通电动化,开展绿色新生活行动,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地和森林面积,建成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84 海绵城市

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与调蓄设施,支持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等建设。85 地下管廊(网)以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为重点,结合旧城更新和地下空间开发等,推进干线、支线综合管廊建设。实施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和城市电网、通信网络等架空线入地工程。86 美丽乡村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清洁能源示范村镇。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开展农房抗震改造,基本完成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推进13万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设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推进农村河塘整治。专栏14 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 87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行动

规划建设一批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水利枢纽、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支持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88 民族地区奔小康行动

推进人口较少民族整族整村精准脱贫。对陆地边境抵边一线乡镇因守土戍边不宜易地扶贫搬迁的边民,采取就近就地脱贫措施。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风情小镇。支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89 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行动

实施沿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实施产业兴边工程,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实施民生安边工程,实行动态边民补助机制。专栏14 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 90 资源枯竭地区转型

支持资源枯竭城市重点发展一批接续替代产业,吸纳失业矿工、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再就业。加大力度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支持矿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接续替代产业平台改造和建设,对地处偏远、资源枯竭、不适人居的部分独立工矿区实施搬迁安置,基本完成100个左右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任务。91 产业衰退地区振兴发展

在具备条件的老工业城市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全面开展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统筹推进企业搬迁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支持工业污染土地和废弃地治理,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基本完成100个以上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92 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转型发展

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的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完成750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任务。支持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有序实施居民避险安置,推进土地复垦、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完成450万亩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任务。专栏15 海洋重大工程 93 蓝色海湾整治 在胶州湾、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厦门湾、北部湾等开展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增加人造沙质岸线,恢复自然岸线、海岸原生风貌景观,在辽东湾、渤海湾等围填海区域开展补偿性环境整治和人工湿地建设。94 蛟龙探海

突破“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建造关键技术,建造深海移动式和坐底式实验平台。研发集深海环境监测和活动探测于一体的深海探测系统。推进深海装备应用共享平台建设。95 雪龙探极

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初步构建极地区域的陆—海—空观测平台。研发适用于极地环境的探测技术及装备,建立极地环境与资源潜力信息和业务化应用服务平台。96 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

统筹规划国家海洋观(监)测网布局,推进国家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和海外观(监)测站点建设,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加强对海洋生态、洋流、海洋气象等观测研究。专栏16 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重大工程 97 全民节能行动

推进节能产品和服务进企业、进家庭。以六大高耗能行业为重点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计划,支持500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效综合提升示范。组织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绿色照明等重点工程。98 全民节水行动

开展节水型社会综合示范。在100个城市开展分区计量、漏损节水改造。鼓励中水替代、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推进五大高耗水行业和园区节水改造。实施100个合同节水管理示范试点。推广节水器具,鼓励居民更换不符合节水标准用水器具。实施海岛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实施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工程。99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健全调查评价技术体系,建立涵盖城市、开发区、高校、村镇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国家级数据库,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100 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着力推进技术、产业和管理模式创新,引领传统矿业转型升级。在资源富集、管理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选择50个重点地区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101 循环发展引领

推动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在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局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城市废弃物在线回收、园区资源管理、废弃物交易等平台。专栏17 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 102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印染、氮肥、制糖等行业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进行改造。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项目。限期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改造、水泥行业脱硝改造。淘汰高汞催化剂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103 大气环境治理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开展石化及化工企业、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实施国Ⅵ排放标准和相应油品标准。推进油罐车、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专栏17 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 104 水环境治理

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实施重要江河湖库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完成重要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太湖、洞庭湖、滇池、巢湖、鄱阳湖、白洋淀、乌梁素海、呼伦湖、艾比湖等重点湖泊水污染综合治理和长江中下游、珠三角等河湖内源治理,推进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开展京津冀晋等区域地下水修复试点。整治主要河口海湾污染。105 土壤环境治理

开展土壤污染加密调查。完成100个农用地和100个建设用地污染治理试点。建设6个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做好化工企业安全环保搬迁后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深入推进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106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开展全国危险废物普查,加强含铬、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抗生素菌渣、高毒持久性废物等的综合整治。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107 核与辐射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建成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加快建设早期核设施退役及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和1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理地下实验室,建设高风险放射源实时监控系统,废旧放射源100%安全收贮。加强国家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专栏18 山水林田湖生态工程 108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

推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脉、祁连山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南岭山地地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滇桂黔喀斯特地区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地区生态修复治理。109 国土绿化行动

开展大规模植树增绿活动,集中连片建设森林,加强“三北”、沿海、长江和珠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储备林及用材林基地建设,推进退化防护林修复,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连接各生态空间的绿色廊道,形成国土绿化网络。专栏18 山水林田湖生态工程 110 国土综合整治 开展重点流域、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损毁土地、工矿废弃地复垦,修复受自然灾害、大型建设项目破坏的山体、矿山废弃地。加大京杭大运河、黄河明清故道沿线综合治理。推进边疆地区国土综合开发、防护和整治。111 天然林资源保护

将天然林和可以培育成为天然林的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全部划入天然林保护范围,对难以自然更新的林地通过人工造林恢复森林植被。112 新一轮退耕退牧还林还草

实施具备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稳定扩大退牧还草范围,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和退化草原补播改良,恢复天然草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开展毒害草、黑土滩和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113 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实施北方防沙带、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坡耕地综合治理、侵蚀沟整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114 湿地保护与恢复

加强长江中上游、黄河沿线及贵州草海等自然湿地保护,对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湿地进行综合治理,开展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115 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

保护改善大熊猫、朱鹮、虎、豹、亚洲象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开展拯救繁育和野化放归。加强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植物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生境恢复和人工拯救。专栏19 脱贫攻坚重点工程 116 特色产业扶贫

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动行动和“互联网+”产业扶贫,实施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17 劳务输出扶贫

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施劳务对接工程,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通过与区外劳务需求对接引导青壮年劳动力输出,实现1000万人转移就业脱贫。专栏19 脱贫攻坚重点工程 118 易地扶贫搬迁

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支持新建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有业可就、稳定脱贫。119 交通扶贫

实施“双百”工程,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园区路建设;推动国家干线交通网连接贫困地区的百个重大交通项目建设。120 生态保护扶贫

针对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流域)的贫困人口,重点采取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措施,提高收入水平,创造更多就业岗位。121 教育扶贫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资助救助力度。继续实施“雨露计划”,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122 健康扶贫与社保兜底脱贫

对因病致贫人口提供医疗救助保障,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全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贫困县的对口帮扶。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123 金融扶贫 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专项债券筹集资金,支持扶贫开发。设立扶贫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财政贴息、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小额信贷。健全保险服务网络,完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专栏20 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 124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

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逐步实现未达标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师资标准化配置和校舍、场地标准化。125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增加中西部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使中西部贫困地区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基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126 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重点保障中西部农村适龄儿童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城镇新增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专栏20 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 127 产教融合发展

支持百所高职院校和千所中职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设施;支持本科高校改善教学实验实训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支持校企合作方式建设服务现代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128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继续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129 发展继续教育

支持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为进城定居农民工、现代职业农民、现代产业工人和退役军人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认证平台。130 教师队伍建设

支持师范教育发展,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补充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和贫困地区中职教师。每年安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逐步扩大到10万人。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实施中西部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和高校高水平教师引进计划。加大特教教师培养力度。131 教育信息化

加快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建设国家级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以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为重点,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132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施留学行动计划。继续办好孔子学院。专栏21 健康中国行动计划 133 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逐步扩大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病、疑难杂症防治能力,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加强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血站、卫生监督能力建设,支持儿科、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精神病、传染病、职业病等重点薄弱领域建设。134 妇幼健康保障

免费建立母婴健康手册,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为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扩大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范围。强化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新增产床8.9万张,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专栏21 健康中国行动计划 135 出生缺陷防治

将唐氏综合症、耳聋、地中海贫血等20种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检测列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方案,力争覆盖范围内可知、可干预,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136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以中西部贫困地区为重点,每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含县中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加强并规范化培养住院医师50万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137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改善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支持中医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中药民族药标准化行动计划。138 智慧医疗

全面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益民服务,建设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行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建设一批区域临床医学健康数据示范中心。139 全民健身

加强体质测试与健身指导服务,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乡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加强足球场地、健身活动中心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140 食药安全

健全检验检测等技术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监管系统,建立食品药品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实现各级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全面提升治理能力。专栏22 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 141 公共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寄宿生生活补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中职国家助学金、中职免学费、普通高中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等。142 劳动就业

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见习服务、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农民工培训、12333电话咨询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143 社会保险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保、居民基本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服务等。

专栏22 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 144 卫生计生

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残疾人健康管理和社区康复、慢性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社区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干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疾病应急救助、基本药物制度、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药品安全保障等。145 社会服务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养老救助、老年人福利补贴、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基本殡葬服务、优待抚恤、退役军人安置、重点优抚对象集中供养等。146 住房保障

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游牧民定居等。147 文化体育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公益性流动文化服务、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读书看报、应急广播、少数民族文化服务、数字文化服务、参观文化遗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全民健身服务等。148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度无业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基本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和保险待遇、基本住房保障、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支持等。专栏23 促进就业行动计划 149 劳动者素质提升行动

实施高技能人才工程和新成长劳动力技能提升、在岗职工技能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劳动力技能提升等计划。150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 健全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就业见习等就业服务。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151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订单、定向和定岗式培训,对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累计开展农民工培训4000万人次。专栏23 促进就业行动计划 152 特殊就业人群职业培训

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大龄失业人员、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和残疾人等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力度,按规定提供培训补贴,对农村贫困家庭学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员给予生活补贴。153 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设立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县级就业创业服务设施全覆盖,加快部门间数据共享。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专栏24 社会关爱行动计划 154 关爱儿童健康发展

为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等服务。提供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关爱,加强儿童福利、未成年人保护等设施建设,“儿童之家”覆盖90%以上的城乡社区。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155 青少年发展

深入开展青少年群众体育活动,青年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加强服务青年发展的阵地建设。加强学校结核病、艾滋病防治。156 扶残助残

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对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配置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给予补贴;支持日间照料机构和专业托养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护理照料;实施重点康复项目,为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157 敬老养老

加强老年养护院、医养结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康复辅具配备。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养老智慧社区建设,推进长期照护体系嵌入社区,推动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开展适老化设施改造试点。实施老龄互助关爱工程。专栏25 文化重大工程 158 公民道德建设

扎实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宣传学习,实施诚信社会、诚信中国建设行动,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修订完善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社会规范。159 文化精品创作

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影视精品工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优秀剧本扶持工程、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工程等,加大对原创精品扶持力度。专栏25 文化重大工程 160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改善市县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设施条件。提高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功能和使用效率。贫困地区县县配有流动文化车。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强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重点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和译制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实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推进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平安故宫”及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等国家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档案馆库设施。161 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

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完善相关保护利用设施。实施国家记忆工程。推进山东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强考古工作,推进二里头夏朝遗址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等重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2 传统戏曲传承和传统工艺振兴

开展戏曲剧种普查,资助数字化影像化保存,扶持京剧、昆曲、地方戏等开展“名家传戏”,建设区域性演艺中心,加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扶持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163 中华典籍整理

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基本完成古籍普查工作,推动古籍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推出300种国家重点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支持《中华续道藏》、《大藏经》等宗教典籍整理抢修。加强修史修志。实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系统整理出版近代以来重要典籍文献。164 传播能力建设

加强重点新闻媒体建设,打造融媒体运行平台。加强重要网站内容建设,发展政务新媒体。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网上传播。统筹对外传播资源,扩大高端覆盖、本土化覆盖、口岸覆盖。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队伍。165 全民阅读

上一篇:毛泽东实践论观后感下一篇:市场营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