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2024-04-25

上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共8篇)

篇1:上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杨俊和.txt26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2011.03.02

今天是应ZWICK/ROELL公司的邀请去看他们建设的实验室。第一站是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学院,ZWICK/ROELL公司的楼经理和郭总接待了我们,在给我们介绍了实验室的机器的情况后,郭总还请来了材料学院的杨俊和院长给我们介绍了材料学院的其他实验室的情况。杨院长人不高,大约只有一米六的个头,长得跟谢严和林振联都有几分相像的。我靠,这个材料学院牛X的机器不要太多,什么原子显微镜、扫描电镜、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全都是巨贵无比的宝贝,更要命的是这个实验室才花了两年的时间就建立起来了,力学的是与ZWICK/ROELL公司合建的,化学的是与PE公司合建的,涉及材料的各个方面的仪器全是用的世界上最好的厂家的。在给我们介绍上海理工的历史时,我们才知道原来材料学院也是两年前建立的。能在这么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建立这么完备的实验室,看来这个杨院长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果不其然,其在讲到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时认为有三个步骤:

1、与实验设备生产厂家共建实验室。国外的实验设备生产厂家都愿意以很低的价钱把试验机卖给学校,或者与学校共建实验室,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培养出大批会使用他们的实验设备的人才,他们到企业中去之后,需要用到这些实验设备时就会优先选择原先使用过的厂家的机器。所以,与学校共建实验室,厂家虽然挣得少或不挣钱,但却培养了许多的潜在客户。

2、与生产型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实验设备可以报企业的国定资产(当然,这是虚拟的),相关合作的师生也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员工,这样一来企业就一跃而为高新技术企业;而老师也获得了研究的课题以及企业提供的研究经费。研究成果学校与企业共享,在申报成果时,单位是企业排杂第一位,个人则是老师在第一,这样一来企业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老师也有了研究成果。

3、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而实际是为企业服务的人才招聘方式。很多的在国外干得不错的人才,之所以不愿意回来进企业工作,是因为担心企业的退休问题。现在以学校的名义招回来,人事关系挂在学校,但实际上是为企业服务,工资也是由企业发或者从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中拨款,研究成果还挂学校的名义,这样一来大家都有好处。

另外,杨院长还讲到了学院老师的竞争机制,不再采用过去的工分制,而是采用三年考核的末位淘汰制,每个老师课题经费给你,前面两年不管,第三年考核,淘汰掉考核最差的10%。这样一来,老师就不再是个铁饭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那被淘汰的10%,被淘汰之后,他就只能去差一些的学校了。这样就能刺激老师们努力作出成果来。另外,定期都会有实验设备厂家派人来培训材料学院的学生,拿到某台机器的操作证书后,就可以来借用这些机器。而老师则是每人分配两台机器,负责机器功能的开发,而且可随意使用实验室里的所有的设备,这样就大大方便了研究的需要。

后来,杨院长请我们在学校食堂的会客厅吃午饭,并给我们介绍了一位搞力学的潘教授,在海外呆了十几年,最近刚从日本回来的,也是做钛材研究的。

篇2:上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XP428

2、课程名称(中/英文):生产实习/Industry Practice

3、学时/学分:108/6

4、先修课程:

5、面向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6、开课院(系)、教研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教材、教学参考书: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

生产实习是理工科学生培养过程中加强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安排在学生已完成教学实习、全部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即将开始学习专业课时进行。通过在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与材料专业相关企业单位的实习,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工业生产中地位和重要性,并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企业的组织管理、典型产品及生产过程;扩大和丰富专业生产知识、工艺知识,了解与材料相关企业的生产发展动态,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及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开拓视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并为今后踏入工作岗位做好一定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材料领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博、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优秀人才。

三、实习基本要求

1.较为全面地了解材料行业的分类和特征,以及企业的发展情况

2.了解有关企业的主要产品、生产批量、生产条件及组织管理方面的特点,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2、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生产及工艺流程。

3、熟悉主要的材料制造和加工方法(炼钢、轧制、铸、锻、焊接及热处理等)工艺流程及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4、了解新材料研制及开发原理及过程。

5.建立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安全、环保等大工程意识。6.了解企业的安全和保密教育。

四、实习方式与时间安排

1.以学院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为主,例如:上海宝钢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安排40~60名同学)、轻合金国家工程中心等实习基地等。除此之外,鼓励学生自行联系与材料相关的生产企业进行实习。接收单位应基本满足我院生产实习大纲的要求,要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活动,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纪律进行考核和监督。

2.实习时间:二~八周。

五、实习纪律

1.实习期间,学生应遵守校纪校规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严格考勤制度,不得无故缺勤,迟到和早退,有事必须事先请假。

2.在企业实习时,学生要讲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要处处维护学校的荣誉,服从所在实习企业和指导教师的安排指导,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学习。

3.实习期间,学生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要严格遵守所在实习企业的安全条例和生产操作规程。

4.进入企业生产现场后,学生不准打闹嬉戏,不得乱拉开关、闸门,不乱动各种生产设备。

5.实习期间,男女学生一律穿长裤、不得穿凉鞋、塑料鞋,女生需戴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主动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如发生事故,必须马上报告有关部门。

6.离开实习企业前,学生要办清一切手续,归还所借的图纸、资料及其它物品。

7.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做好实习日记,记录实习与讲座内容。

六、实习考核

1.提交实习日记和和报告

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认真纪录实习所见所闻和讲解内容,按指导书规定内容认真整理,分析其中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独立完成生产实习报告,在规定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2.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的表现,独立工作能力,劳动态度,与他人的合作关系,遵守纪律及出勤率等情况,写出评语。对于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必须由实习单位在实习报告的评语页加盖公章后寄回学校。3.考核

根据实习报告的质量和出勤率、实习态度及实习指导教师评语等给出实习成绩。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实习过程中严重违反纪律,造成不良影响;或无故缺席,出勤率低于80%;或不按时完成实习报告者的成绩为不及格。考核不及格的学生将随下一届学生重新实习,实习的一切费用自理。

七、其它

篇3:上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1 项目情况

1.1 基本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为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为办公生活区,西校区为教学科研实验区。本次新建的教学中心楼位于西校区的西侧,系拆除原址的教学楼后重建,主要功能为教学、实验、科研以及办公,是学校主要教学实验楼,承担学校大部分教学实验任务。

1.2 总体布局

针对地区控制性详细城市规划对思南路周边建筑的控制要求,教学中心形成了“裙房+主楼”的布局方式。拟建教学中心和东侧“老红楼”,南侧图书馆形成了一个半围合交流广场,而主楼正好位于这个广场的西侧终点,形成视觉焦点,突出了教学中心的标志性。

在思南路上形成了退台式建筑体型,24 m的裙房高度既满足规划要求,同时也减小了教学中心的体量对于相对狭窄的思南路的压迫感。北侧裙房与“老红楼”高度相当,形成一个完整的界面。

基地周边设有环通的校园道路,兼作消防环道,其中最窄为4 m。南侧设置一块15 m×8 m的消防登高场地。教学中心退北侧用地界线11.0 m,退西侧思南路道路红线约6.8 m,距南侧住宅区

16.0 m,距东侧“老红楼”9.0 m。

1.3 功能设计

教学中心总建筑面积22 526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 000 m2,地下建筑面积5 526 m2),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教学中心设地下2层,主要为解剖教学实验室和地下车库(局部兼人防);裙房地上5层,高度为24.0 m;主楼10层,高度为45.0 m。地上1层~7层主要为公共教学区,8层~10层主要为科研实验办公区。

1.4 建筑造型

本建筑在造型处理中,充分考虑到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内部建筑特色,同时也充分突显医科大学校园建筑的个性。在整体造型处理时采用局部退台的处理方式,既达到舒缓对周边环境压力的目的,又丰富了建筑体型(见图1)。

裙房:对主楼形成两面合围,北立面与“老红楼”北立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园入口。立面造型提取了“老红楼”的三段式处理,并且在材质上与之保持统一,由于“老红楼”北立面相对较呆板,东西向长度达到60 m,如果再采用同样处理方式势必造成极大的压迫感,使原本局促的校园更显拥挤,因此在立面窗户处理上形成有节奏感的凹进凸出,形成丰富的韵律,在统一中寻求变化。

主楼:教学中心楼为10层,高度达到45 m,建成后势必成为医学院西校园的最高点,因此塔楼的造型直接决定了教学中心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在塔楼造型处理中,采用四面对称的方形体量,简洁有力,立面加上虚实相间的竖向线条,增强了塔楼的挺拔感。

2 对教学中心楼设计的几点解读

1)从风格着眼:确认“身份”。

新建的教学中心楼作为一座校园建筑,这一特殊身份决定着其兼有文化性和时代性,也就是说,它要担负起既强调文化传统和校园文脉,又体现时代特色和功能需求的“双重使命”。无论是在拟写设计任务书的过程中,还是在与设计单位研讨设计方案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教学中心楼的“身份特性”至关重要。该教学中心楼的定位一开始就面临着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由于地处上海市思南路历史风貌保护建筑区,建筑高度、容积率都受到严格控制。同时,如何保持校园文脉的延续性,既强调保持校园文化的统一性,又能以新的姿态融入老校园,实现新旧校园环境的自然对接,是设计师必须考量的问题。

该建筑在设计方案构思之初,就找准了定位。例如,周围环境的客观限制使教学中心楼在外形轮廓上不宜变化过多,于是在设计时转向寻求造型中的“减法”,再加上拉伸、穿插等手法,创造出虚实结合、层次丰富而有个性的入口空间(见图2)。又如,在主入口“灰空间”上部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使入口后退的立面保持相对的连接性和完整性。总之,它选取了传承和创新的手法,在建筑体量、风格、材质和尺度上把握得当,实现了与周边建筑的有机统一。

2)从细部入手:表达“情感”。

教学中心楼只是一座位于较为重要位置上的普通校园建筑,对它本身的设计不可能做太多修饰。设计师通过在一些细微之处的精心处理,运用经济而简便的方法来表达建筑的“情感”。

在该教学楼设计中,除了建筑风格、材质和尺度的统一外,设计师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手法,那就是从细部入手,保留二医大老建筑中优秀的形式特征,例如,采用三段式的构图,运用拱券,选取红砖材质(见图3)。对老建筑形态语言进行提炼、加工和重组,挖掘校园建筑的一些细部处理手法运用在新建筑上,去掉繁琐的装饰构件,简化重复的线脚和雕饰,对之进行重塑。注重壁柱、檐口等细部处理,使新老校舍产生对话和亲切感,使新建筑产生了一种“归属感”。强化符号,细部节点的做法,对校园文化进行暗示和隐喻。运用现代的空间理念和后现代的设计手法,塑造这座砖与石材的精美建筑,力求演绎医学院校园建筑的新篇章。

在材质上,教学中心楼外墙与老红楼一样都采用了红色偏暖的面砖贴面(见图4)。但它在窗间采用深灰色铝合金斜纹板,形成以两层为一组的装饰带,将外墙上的窗进行构图上的组合,而这竖向窗的宽条带又与主楼外墙上竖向条带的线脚变化相呼应。

“光”这种无形的“材料”在这里也获得了充分的利用。东入口处透空的大框架在侧墙上投下的阴影,形成了一种阳光投射角度变化的动态景观,为整座建筑增添了情趣(见图5)。阴天和晴天、白天和夜晚、下午和上午的景观差异,也使建筑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它的多重“情感”。

3)从整体构思:塑造“性格”。

在确定自己的“身份”之后,建筑单体表现“性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追寻。原西校园东西干道两旁分裂的6座教学科研建筑既是“大家庭”中的6个成员,有其体量、色彩、材质、风格上的相似性,但也应有各自的个性和可识别性,而不是“外貌”及“性情”过于接近的“六胞胎”,新大楼建成后应该成为西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它将与老红楼图书馆形成一个新的建筑围合。这也是我们在要求设计单位重新整合西校园建筑群关系时的另一主导思想。“朴素、清新、典雅、统一中有变化”成为我们设计教学中心楼这座校园建筑时寻求的“性格”特征,做到既要融入群体,又能体现“性格”,设计师为此可谓煞费苦心。

例如,在东侧通过矩形实体墙面向外拉伸而产生大片玻璃幕墙与花岗岩石墙的虚与实、轻盈与厚重的对比;而挺拔的矩形墙面又与会议厅的弧形挑台形成直与曲、纵向与横向两种视觉上的反差,整座建筑在这些对比与反差中寻求新的平衡和协调。

纵观教学中心楼的设计和建设过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建筑单体的设计应超越用地的限制而在总体环境的广阔视野上统一构思。首先,明确单体建筑在环境中的“身份”,在满足环境协调及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进入“角色”,再进一步发挥自身“性格”的魅力并恰当地表达“情感”。以上是我对这座建筑设计的些许感悟,这一解读与教学中心楼本身一样,都真诚期待着专家和公众的评说。

参考文献

篇4:上海大学巴黎时装学院等

在3月25日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本次比赛的第一轮角逐应运而生,成为该博览会的亮点之一。来自全国独立服装设计工作室及院校的40多位新锐设计师汇聚北京争夺“中国十佳创意服装设计师”的桂冠,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拥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能和很高的名望,甚至一些是来自国际顶尖服装学院,已经是达到了国际水准的成熟设计师,然而我院两学生——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25岁的郭顾凯和21岁的颜欣彤同学初生牛犊不怕虎,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抱着能从这次比赛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心态参加了这个大赛。

神木于瞳

如木守护如眼看顾神木与瞳为你而活唯一摇滚男女二人组。

这个二人组合的团名来自两个人的名字,赖铭伟的原住民名为Yuming,是为了纪念一位对他影响重大的兄长,因此沿用兄长的名字,而Yuming这个名字也是村中一棵大树的名字,黄美珍则是从小有个小名叫小瞳,连她的歌迷也自称「瞳学」,因此便将中文团名取为神木与瞳,而英文团名Y2J则是来自Yuming和美珍的英文名Jane,2则代表着「二人组」。由于两人对摇滚共同的喜好,音色的互相搭配,唱片公司决定将两人合体,成为台湾唯一一个摇滚男女二人组。发行第一张专辑「为你而活」。

神木与瞳,有如两人对音乐坚定的信念,向下扎根,向天伸展,向更远处了望,从这个名字开始。他们将携手勇敢向前,不再是「业余」的参赛者,而真正的比赛和考验却才正开始!

施华洛世奇施艺彩亚洲首家旗舰店惊艳上海

篇5:上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草 案)

钟 华

(二零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代表:

我受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第八届研究生会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提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工 作 回 顾

材料学院第八届研究生会于2010年5月26日由第八次材料学院研究生“双代会”选举产生,并于2010年9月9日进行了招新,使研会成为拥有46名成员的大家庭。研会同学广泛分布于各个支部,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自新一届研会开始运作以来,研会同学以“全心全意为全体研究生同学服务”为宗旨,在材料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的指导下,团总支的领导下,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院研究生同学的积极配合下,开拓进取,踏实做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干部

本届研究生会注重研究生会队伍建设,着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我们在往届研究生会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坚持和改进了研究生会例会制度,做到定期召开研会全体例会,并做好的如会议记录、考勤等制度的落实,每次例会都邀请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到场指导。第二,在日常工作中,发扬民主精神,集思广益,相互交流,让更多同学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研究生会的具体工作中,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第三,落实部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部长的作用,以部长带部员的方式,加强对部员的培养锻炼。第四,加强学院内部交流。通过举行新年“党、团、学”干部联谊晚会等活动,促进研会同学和学院其他学生干部的沟通,增进了了解,培养了友谊,为共同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上述举措让材料学院研究生会的各位成员在服务同学的同时获得了提升自我的机会,在第四期材料学院研究生骨干培训班队伍中,有一半同学来自研会。

二、搭建各种平台,展现材料学院研究生风采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研。第八届研究生会配合材料学院建设全国一流的综合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同时也为满足广大研究生同学们的实际需要,积极推动研究生的学术交流,继续坚持和发展材料学院“学术论坛”。从2010年9年至2011年5月,“学术论坛”共开展14场报告会,有院士1人、特邀1人、博士4人、博后4人、在校硕士31人走上的讲坛。平均每场报告会的参与人数达到80人以上,并严格规范学术卡盖章制度。学术论坛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材料学院培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材料学院研究生会还组织了首次上海大学材料学院和同济大学材料学院的学术交流互访,在听取学术报告,参观实验室的过程中分享学术心得体会,加强了两学院同学间的友谊。此外,还开展了“绚丽科研-博士的经验分享”的访谈活动,邀请了两名博士分享其学术心得,就如何搜索文献,如何有选择性的看文献,如何安排自己的实验,如何发表论文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别样的科研生活。

在学术活动以外,为丰富广大研究生同学的课外生活,材料学院研究生会主动配合共青团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会的工作,完成研究生三大节的宣传以及活动组织等相关工作。材料学院同学积极参加三大节的各项学校以及兄弟学院的各项活动,调节了生活,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术节期间取得的成绩有:第五届“正言杯”上海大学研究生辩论赛八强,学术作品展三等奖,趣味知识竞赛三等奖;消防黑板报大赛一等奖

体育节期间取得的成绩有:上海大学体育节开幕式太极拳大赛一等奖,并体育道德风尚奖,开幕式趣味运动会一等奖,“自强杯”研究生足球赛冠军,羽毛球个人赛三等奖;同时材料学院研究生会还认真组织研究生同学参与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参加了标枪、4X100接力等项目,为材料学院代表队做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节期间取得的成绩有:艺术节开幕式研究生歌咏比赛优胜奖,计算机文化竞赛三等奖,研究生十大歌手优秀奖

同时,本届研究生会组织了很多特色文体活动,力求让更多同学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在运动场上释放热情。用艺术点亮科研,用体育强健体魄。在这一年中,研会与影视学院合办“材料影视杯”4*100米障碍接力锦标赛;研会文艺部

先后组织参与了国庆文艺晚会演出 “世博志愿者庆功大会”文艺演出,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和外联部一起筹备了与同济联谊晚会节目。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研会宣传部联合材料学院工会,学生会举办了“在阳关灿烂的日子里”大型摄影比赛,共收到来自学院老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各类摄影作品57件,通过专业评选,决出了各个奖项,在学院老师和同学中取得了较大的反响。

三.以同学为本,全心全意服务同学

研究生会作为广大研究生同学的自我组织,我们在工作中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哪里需要我们的服务,哪里就会有我们的身影。开学始伊,为新同学精心专门制作了新生手册、入学流程图等实用资料,在迎新过程中,研会同学为新生提供咨询答疑,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努力解决新生遇到的相关问题。在当晚举行的入学典礼中,研会同学负责了物品采购,会场布置,入场安排等工作,为典礼的成功举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学校研究生三大节中,研会对各支部参加情况都进行了记录和备案,及时为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和后勤保障。重要活动安排了专人进行追踪和后勤服务。如体育节太极拳大赛,艺术节合唱比赛,都安排了专人进行全程服务,为参加同学购买水果,解决餐饮,组织拉拉队到场助威;

除了尽可能关心同学之外,我们积极组织了多项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广受同学好评。2010年12月,研会组织同学参加了消防演习,实地使用了消防器械,2010年1月,我院选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代表团出席上海大学第二十八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用我们的选票参与选举第二十八届校研究生联合会委员会,并提交了两项提案,保障了同学们的权益。

工 作 展 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为用辛勤和汗水收获的累累硕果自豪,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研究生会工作远非完美。研究生会的职责需要更加明确,我们的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团队凝聚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的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坚持。

希望本次大会选出的下一届材料学院研究生会各骨干成员,继续以“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为宗旨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协助好学院做好各项工作。材料学院研究生会一定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动我院研究生工作的快速健康开展,开创材料学院研究生工作的新局面。进而为把我院建设成“各美其美、美人所美、成人之美、合和共美”的四美学院做出自己的贡献。

致 谢

最后材料学院第八届研究生会全体成员感谢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材料学院党总支、团总支的悉心指导,感谢材料学院研究生会全体同学兢兢业业的奉献和广大研究生同学的理解与帮助,同时也感谢校研会和各兄弟院校研究生组织的支持,我谨代表我本人,向所有支持过帮助过我们研会的人道声“谢谢”!

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篇6:上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评选奖项材料清单及说明

一、关于评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申报材料:

1.活动总结一份(不少于1200字)(word文档);

2.调研报告一份(若为非调研项目则可不提交,不少于1500字);

3.有效活动照片至少10张,鼓励提供活动影音资料(“活动照片”文件夹内,照片以“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命名);

4.“我在实践中成长”主题千字文征文两篇以上(“征文”文件夹内,征文以作者姓名命名);

5.项目完成情况表(word文档);

6.队员核定表(word文档);

7.活动中信息报送情况(“附件”文件夹内,包括队员活动日志、行程安排、趣事、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附照片为佳,适当分二级文件夹;活动中已经报送给二级学院,但请在总结材料中再次汇总申报)。

二、关于评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材料包括(请参考“先进个人申报材料”文件夹提供的模板):

1.申报人的主要事迹(不少于1200字);

2.活动效果评价(附相应材料);

3.相关活动照片5张以上,鼓励提供个人活动相关影音资料;

4.本人撰写的“我在实践中成长”主题千字文征文一篇。

三、关于参与2012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摄影大赛(请参考“摄影展作品”文件夹提供的模板):

1.作品(电子版),照片数量不设上限;

2.参赛作品必须附上基本信息与作品说明,其中基本信息包括: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和标题;作品说明必须结合团队实践活动,反映作品的立意和拍摄内容,字数限定在150字~200字。

四、关于“我在实践中成长”主题千字文评选优秀征文的要求(请参考“征文”文件夹提供的模板):

1.紧密围绕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育人方面的功能;

2.深入社会实际,紧密贴近生活,3.字数在1200字以上。

篇7: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学院基本情况】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同年12月被教育部和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毕业生综合能力获得业界普遍认同。被教育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软件工程学科队伍现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讲师11人,博士生导师11人。师资队伍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9%,3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在海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1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学院研究方向比较全面,在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服务、实时与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软件系统等方向均有一支稳定的研究与教学队伍,并有与之相结合的软件工程管理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在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技术方形有较高国际影响力。

2006年以来,软件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多项,科研经费近4000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在国际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6项;出版学术专著11部。软件学院建立了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中有8位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6位国际学术期刊专辑的特邀编辑、3位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的编辑;7位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指导委员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主席,有12人次作了国际会议的大会特邀报告;主办/承办了7个国际学术会议,是3个国际合作计划的中方代表;接待海外学者100余人次,有30余人次出国进修访问;有2位分别担任IEEE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 V3)联合主编和领域编辑,1位为中国首位获IEEE认证的软件专家(CSDP)。

学院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根据学科特点确定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特点及个性化发展需要制定培养计划,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及业界实际需要,实施高层次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战略。五年来学院授予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246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8门。

【毕业生去向】

软件学院历届毕业生均受到国内外著名IT企业的普遍

欢迎,在参加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逾半数的同学直接进入

世界500强公司的研发中心、国际一流软件企业,主要从事

与软件相关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等工作。

软件学院毕业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即使在全

球经济遭受金融海啸沉重打击之际也不例外。历届全日制硕

士毕业生的月平均起薪始终保持在8000元以上,且有逐年走

高的趋势;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队

伍的骨干。逾九成毕业生成功落户上海,几乎所有毕业生在华东地区就业。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人才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科方向】

一、形式化方法方向

形式化方法是软件学院的传统研究方向,在孙永强教授的长期坚持下,该方向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水平。学科带头人傅育熙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亚洲软件基础学会委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指委计算机专业分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负责过973一级课题、863重点等二十多个省部级项目, 目前负责一项自然基金重点。

该方向现有教师6位,其中4位为教授兼博导,其研究领域涉及程序语言、计算模型、模型验证、算法、可靠性。在程序语言理论领域,解决了-演算、-演算和ambient演算之间关系的两个公开问题;在程序语义领域,提出了统一的模型理论;在模型验测领域,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自动机模型检测方法。这些结果发表在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IEEE Transactions、Mathematical Structures in Computer Science、ICALP、CONCUR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团队的研究能力与国际同领域团队接轨。

2006年以来,形式化方法方向的教师先后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如APLAS 2010)、多个国际会议(如ICSE 2006、CONCUR 2011)的程序委员会成员;一人担任国际著名期刊Mathematical Structure in Computer Science的编委,一人担任国际学术期刊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的副主编。与十年前相比,该方向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下设实验室:

BASICS实验室:http://basics.sjtu.edu.cn/

二、软件工程技术方向

该方向致力于软件工程和相关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其中有3人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学术带头人赵建军教授在面向方面软件工程、软件架构、并发程序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被他引700余次;其在软件体系结构复杂性度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在Pressman所著的著名软件工程教科书(Software Engineering-A Practitioners Approach)中设有专节论述。沈备军副教授担任IEEE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 第三版)的联合主编,为中国首位IEEE认证的软件专家(CSDP)。

2006年以来,该方向的教师在软件工程著名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上发表论文1篇,在著名会议ASE、ISSTA、ICSE、AOSD、FASE、ICSM、ICST、ISSRE、ICSP、PASTE上发表论文15篇。承办了“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of Distributed Systems(SDMDS 2006)”、“The Thi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cure Software Integration and Reliability Improvement(SSIRI 2009)”、“The Eighth Asian Symposium on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Systems(APLAS 2010)”等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

近五年,该方向团队主持了8项国家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承担了1项973、1项863重点,及2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

该方向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机构在软件工程及程序语言研究领域开展了合作。

下设实验室:

高可靠软件实验室:http://cse.sjtu.edu.cn/page/index.htm

三、服务软件方向

服务软件是软件工程学科中应用驱动特色最显著、并已取得较大应用技术突破的研究方向。该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学科带头人曹健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服务计算;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服务计算、开放系统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专家,曾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王东副教授兼博导是上

海市科委“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首席专家和上海市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秘书长。

2006年以来,该方向团队始终坚持应用驱动研究。主持建成了“上海张江RFID应用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和“上海RFID演示中心”;自主研发了已在多家医院推广使用的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医疗物联网应用系统;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精益制造管理平台,该项目的成功研发及应用成为船舶行业软件系统国产化的典型案例;与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零售业ERP系统,该系统已稳定运行三年。

该团队主持了10项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7项上海市科委项目、23项横向应用实施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在IEEE Transactions、World Wide Web等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下设实验室:

信息系统技术实验室: http://ist.sjtu.edu.cn/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与RFID实验室:http://rfid.sjtu.edu.cn

四、实时与嵌入式系统方向

该方向致力于实时网络、CPS、嵌入式系统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施。现有教授/博导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其中2人是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学科带头人胡飞教授是航空信息技术、国防测试技术领域的专家,教育部计算机科学教指委软工委委员,先后主持了国防基础研究、飞机型号工程等2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1000余万,目前主持的项目包括科技部关于下一代大飞机核心技术的 “AFDX下一代航空总线技术研究”。

该方向团队开发了基于二进制翻译技术的异构虚拟平台CrossBit,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群体智能的研究工作。在实时系统、航空测试领域解决了航空试验铁鸟台加载技术、分布协同虚拟试验技术和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的研究,成果在某型飞机、试飞平台等多个型号工程中得到应用。

2006年以来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7项,省部级、各类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2011年获2项自然基金项目资助。在国际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Industrial Informatics、Journal of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等。与美国卡内基〃梅隆、马里兰、加拿大麦基尔、蒙特利尔理工大学开展了博士生联合培养,并成功申请到科技部的中外合作研究项目。

下设实验室:

嵌入式实验室:http://202.120.40.124/index.php/Main_Page

实时与互操作实验室:http://202.120.40.80/rtio/index.php/Main_Page

五、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该方向致力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并结合影视动画、游戏娱乐、展览展示、教育训练、数字医疗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团队现有副教授2人,讲师3人。学术带头人杨旭波副教授在混合现实与数字娱乐领域的研究成果被他引400余次,在流体动画与投影增强现实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前沿水平,担任中国图学学会计算机图形学专委会副主任、虚拟现实与娱乐教育领域两个国际学术期刊的专辑特邀编辑、ACM Computers in Entertainment期刊评委等学术兼职。

该方向团队在图形学与虚拟现实领域开展了国际水平的研究,提出流体动画细节模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建立复杂表面的投影增强现实新算法与系统,提出虚拟手术软组织建模高效算法。这些研究先后得到6项国家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和10余项其它项目的支持。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IEEE 计算机学会旗舰期刊Computer、IEEE Transactions、Eurographics、Pacific Graphics、Computer Graphics Forum、ISMAR、ProCams、IJVR、IJCAR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并由Springer出版了英文学术专著。

该方向团队结合应用,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所研发的多套互动新媒体装置已成功应用在地方博物馆和美术馆,并获优秀展品奖;所研发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被集成到国际知名医疗器械公司的软件产品中。

下设实验室:

数字艺术实验室:http://dalab.se.sjtu.edu.cn//

自适应分布计算实验室:http://202.120.40.97:8002/adc

医疗物联网实验室:http://202.120.40.193/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官方网站:http://se.sjtu.edu.cn

篇8:上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建于1954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而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则是一所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建校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院校,至今学校已走过十年风雨。众所周知,上师大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其教育学院下设5个系,即教育系、初等教育系、学前教育系、心理系和管理系,包含2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以及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分别是: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上师大小教专业分为小学教育(文科)与小学教育(理科)。天华学院教育系下设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即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与艺术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小学文科课程方面的师资。2013年9月,天华学院决定撤销教育系行政建制,成立教育学院,专业设置上并无变动。上师大小学教育专业是同类专业中的标杆院校,自2010年天华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成立以来一直都是学习甚至效仿的对象。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就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而言,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错位竞争发展的要求,天华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确定了“具有国际视野文科见长的应用型小学师资”的专业定位,最初的人才规格就是培养应用型的小学语文教师,从2013级开始将培养方向分为小学语文师资和小学英语师资。而上师大小学教育专业希望培养出同时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与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将人才培养分为两大方向,分别是:小学教育(文科)专业与小学教育(理科)专业,文科方向对人才的培养强调掌握文科方向的基础理论、小学文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小学(文科)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的能力,理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则强调掌握小学理科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具备小学(理科)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能力。文科专业旨在输出具备小学(文科)两门以上课程教学能力的师资。根据以上专业发展定位的说明,一个作为同领域的标杆院校,希望培养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一个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校,希望培养出综合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过硬的师资人才。就天华学院小教专业提出的人才规格国际化而言,基于天华学院美国太平洋大学博士班教师的师资注入小教专业的优势,以及2015年教育部批准的与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合作办学的项目启动,天华小教国际化的目标将慢慢达成。

三、专业课程设置

关于具体课程的设置,就公共必修课程而言,两所学校小教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设置并无多大区别。关于专业必修课程,从数量上来看,上师大小教专业必修课比天华多了七门,学分多了九个。就课程设置和课程名称而言,两校之间还是存在相当的差异。首先,上师大小教的专业课程更加细致。其次,上师大小教的课程名称更加专业,名称直接指向小学师资素养的需要。再次,上师大小教的专业课程设置更加丰富与饱满,有些课程天华小教专业从未开设过。关于限定选修课程两所学校的学分与学时几乎一致,课程均从第三学期开设至第七学期,设置目的都是为了小学语文、小学英语与小学数学方向的划分以及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与丰富。以2011级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文科)为例,所有的限选课程共三十一门,被划分为四大类课程:教育心理类、艺术类、专业方向类(一)和专业方向类(二),其中专业方向类(一)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关的课程,而专业方向类(二)则是与小学英语教学相关课程。上师大小教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之间必须选择且只允许选择一个作为专业方向限选课程。相比之下,2011级天华小教限选课程只有十二门,被分为语文方向与英语方向课程,学生一样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方向修读。由于学生人数偏少与师资问题,2011级天华小教并未施行学生限选,全体40名学生,一起修读了小学语文方向,限选方向从2013级开始顺利施行。从整体教学计划实施上看,天华小教专业规定了每学期开设限选课程的名称,而上师大小教只是在教学计划表中规定了每学期限选课程的数量及应修学分。相比之下,只规定开设数量与应修学分而不指定开设课程的做法更加灵活机动,不管是对教学安排还是学生选课都给予了更大的空间。其次,上师大小教开设的限选课程覆盖面广、专业性高,贴合培养人才需要,如开设了天华学院小教所没有的审美教育、中外儿童文学比较和小学教师技能实训等专业课程。

四、教学实践环节

教师职前教育计划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肩负起教育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操作的桥梁作用。在本科培养中,实践性环节的充实与高效是培养对象是否符合期望人才规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两校2011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为例,实践性环节所占学分均超过总学分的10%,基于天华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强调,小教专业的实践学分更是高达总学分的15%。但是,伴随着实践能力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的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演变,两校的实践学分都在不断增加,所占有总学分的比重也愈来愈高。

上师大小教专业的教育见习为每学期一次,为期一周,本科阶段一共四次,分别在第三、四、五、六学期,每次学分为0.5,一共2个学分。四次见习共有四本不同内容的见习手册,随着见习次数的增加,见习手册的难度及深度也在递增。天华学院小教专业的教学计划表中一共有三次见习,分别在第四、五、六学期,每次为期两周,学分为2,一共6个学分。与上师大操作方式类似,每次见习使用一本与之前不同的见习手册。从见习手册内容上看,两校小教专业的见习内容与作业深度并无多大区别,但就见习学校数量与质量而言,上师大小教专业的见习基地比天华学院小教略高一筹。具体而言,上师大小教的见习学校大概有二十所左右,几乎都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比较好的小学,虽然天华小教专业规模较小,但见习基地都局限在上海市嘉定城区,数量上也仅仅在5至8所小学左右。

教育实习持续十二周左右,两所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基地相比于见习基地并无多大变化,但是组织形式上仍有很大的差异。天华小教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学校,如此操作原因有两个:第一,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实习学校;第二,缓解学校实习实训工作压力。而上师大小教在专业规定的十二周内强制将学生安排在学校的实习基地,好处在于确保实习质量以及便于校方管理。而第八学期,学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学校的实习基地,也可以寻找自己需要的学校。学生实习期间需要完成实习手册,实习手册中包含以下内容:实习纪律、实习作业、实习学校反馈以及专业内部反馈。上师大小教实习手册内容注重学生在实习期间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成就,如同课异构环节,而天华小教则更家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教室环境创设、班级活动组织等。

五、结论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合理借鉴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学习同专业标杆院校的人才培育优势。但是,仿效上师大小教模式并不适合以及不利于天华小教的发展。由于学校性质、专业发展历史、师资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两所高校小教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实践安排的差异。在明确这些差异不可避免的同时,也促进天华小教明确了需要进一步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寻求专业错位发展,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与师资整合优化课程设置,扩大实训规模与改善实训条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宏.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建构——以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改造为案例.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8-22.

[2]李艳红,张艳丽.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6:21-22.

[3]马云鹏,解书,赵冬臣,李业平.小学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探究.2008,4:39-45.

[4]秦启轩.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2-3.

[5]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上海,2010.

[6]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2011级本科生课程简介.上海,2010.

[7]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2012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上海,2011.

[8]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师范大学2012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上海,2011.

[9]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师范大学2012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上海,2011.

上一篇:华德福幼儿园活动下一篇:发廊最新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