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综招

2024-05-08

同济大学综招(共3篇)

篇1:同济大学综招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专业】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招生网站-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分数线

学校全称: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学校代码:14206浙江省招生代码:0185校址:浙江省嘉兴市商务大道168号邮编:314051办学层次:本科办学类型:独立学院

一、学校概况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一所按新机制、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由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位于嘉兴市商务大道168号,校区占地面积830亩,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完备。

二、学历、学位证书凡取得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学籍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学校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国家统一电子注册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三、招生计划2014年学校面向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安徽、甘肃、河北、四川、天津、辽宁、江西、湖北、湖南、北京、重庆、山西、内蒙古、陕西、吉林、黑龙江、河南、广西、海南25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收本科生2525人。分省(市、自治区)分专业招生计划及说明以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四、录取规则1.按照教育部要求,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男女生一视同仁的原则。2.招生录取时在第一学校志愿(含平行志愿)考生生源不满招生计划数时,则录取非第一学校志愿(征求志愿)考生,非第一学校志愿(征求志愿)的考生只能录取到本校前一志愿录取后未满额的专业。3.学校在浙江省的所有招生专业按照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规定安排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在其余省份按照各省(市、自治区)考试院(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批次招生。4.学校对录取新生的健康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执行。5.学校专业录取规则按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高考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专业志愿顺序在前者优先录取;高考投档成绩相同且专业志愿顺序相同的考生,理科录取以数学(依次外语、语文)成绩、文科录取以语文(依次外语、数学)成绩高者优先录取。未能满足所填专业志愿的录取范围的考生,对填写服从专业调剂的将随机调剂到未满计划的其他专业录取,对填写不服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从专业调剂的将予以退档。6.学校对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有关加分政策均予认可。7.学校今年招生的各专业均无加试要求。8.学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只开设英语课程。9.英语、德语专业要求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

五、收费标准1.学费 2014年入学新生实行学分制收费。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学费标准预交第一学年学费,以后按年度结算,具体标准如下:专业收费标准建筑学27000元/生·年土木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23000元/生·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会计学20000元/生·年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医学影像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18000元/生·年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英语、德语、审计学17000元/生·年2.住宿费 1500元/生·年,学校按照新生专业分布和实际房源情况统一安排住宿。

六、其他1.学生除享有国家提供的各项奖、助学金外,还有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在校学习优秀者。同时还设有多种专项奖学金。2.学校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优先申请。

七、招生咨询、联系方式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商务大道 168号

邮编:314051电话:0573-82878536 0573-82878529传真:

0573-82316672E-mail:zjxyzsb@tongji.edu.cn 网址:

http://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报考指南: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招生计划: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篇2:同济大学首届工科毕业生

1912年, 在德国工商界人士的倡导以及中德两国政府和我国工商界人士的支持下, 同济大学的工科教育由德国工程师中国联合会主席、特许工程师贝伦哈尔德贝伦子 (Bernhard Berrens) 始创。1912年6月, 同济工科历史上的第一次开学典型举行, 当时仅有机电科一个班级, 黄伯樵、刘荫楏、舒震东、曹省之、王道周、朱家骅六名学生, 一名教师, 一名工厂实习老师, 他们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 开始了同济工程教育的百年树人之路。1914年, 日本打败德国占领青岛, 20世纪初德国和中国合办的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被迫停办, 30名土木科学生被转至同济, 学校专门增设了土木科。1916年首届工科学生毕业, 其中土木科有武培明、韩嘉椹、钱廷櫆、胡振声、谭文庆等5名, 机电科为黄伯樵、刘荫楏、舒震东、曹省之乐宝琳、沈观宜等8名, 共计13名。

一、中国现代化先驱朱家骅

朱家骅生于1893年, 在清末动荡的政治时局中接受了传统和新式两种启蒙教育, 启发了他的现代政治理念和国家民族意识。他少有主见, 14岁时剪去象征“满人之奴”的长辫, 被称为“小革命党”。1908年, 15岁的朱家骅在同济德文医学堂的招生考试中被录取, 进校学习德语, 受到严格的德国式教育。1911年, 19岁的朱家骅跟同学邵骥等人组织了反清革命的秘密行动团体“中国敢死团”, 在民立报、申报等刊物刊登“中国敢死团”广告, 广招团员, 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辛亥革命结束后, 朱家骅返回同济校园继续学业, 1912年工学堂创建后, 朱家骅由德文科转入工科, 是首届六名学生之一。

就读两年后, 受工科教务长贝伦子先生的影响, 朱家骅对采矿工程产生了浓厚兴趣, 经贝伦子介绍, 1914年3月赴德自费留学, 先到盖尔森教堂城的荷兰矿场实习半年, 同年10月入柏林矿科大学采矿工程学系攻读。1917年初回国任职于北京大学, 是北大最早的德语教授, 也是中国第一代德语教授, 被称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以学者身份参加五四运动。1918年公费留学, 赴瑞士伯尔尼大学地质系、瑞士沮利克大学地质系、柏林工科大学地质系学习研究, 1922年获柏林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 1923年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英文和经济学研究。1924年朱家骅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于1925年6月3日领导北京学生为上海“五卅惨案”罢课游行, 受到北洋政府的通缉后南下, 先后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校长, 为这两所大学学术地位的奠定打下了基础;1932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 注重教育改革, 努力促进中国教育制度的现代化;1933年任交通部长, 锐意革新, 全力发展邮政、电政与航政, 对于抗日战争军事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任浙江省主席, “躬行新政”, 发展地方经济;1940年继蔡元培之后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直接负责中央研究院十八年之久, 对中国现代学术研究事业的振兴, 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44年再任教育部长, 1948年任“行政院副院长”。

朱家骅被誉为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外交界的耆宿,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 与中华民国政局的演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影响现代中国甚巨, 他也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德关系的重要人物。

二、舒震东与“舒式打印机”

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 商务印书馆选送的中文打字机获得乙等荣誉奖章, 此台获奖的中文打字机的发明者便是同济首届工科毕业生舒震东。舒震东1912至1916年就读于同济工科, 毕业后就职于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之一的商务印书馆, 在前人周厚坤的基础上发明了被称之为“舒式打印机”的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中文打字机。1922年, 舒式中文打字机申请了专利, 经农商部批准, 特许专卖。此后, 商务印书馆一直以商务品牌生产制造发售舒震东发明的中文打字机。可以说, 这款中文打字机的技术原理, 拥有完全独立的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

1920年, 商务印书馆为了推销中文打字机, 让美工人员万籁鸣兄弟为其制作能活动播放的广告片。万氏兄弟反复摸索, 制作出了电影广告《舒震东华文打字机》, 供电影院于放映正片前播放, 成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同时, 随着批量生产运用, 商务中文打字机成为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的打字设备,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还能在出版社找到它的身影。

发明中文打字机后, 舒震东任商务印书馆总工程师, 不久到德国、法国、美国考察。在美国期间和回国之后, 又对中文打字机做了多次改进。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掌门人张元济很重视世博会, 精心挑选展品、培养人才, 希望在世博会中展示自己, 改变西方人认为中国落后的印象。

三、中国铁路事业的先驱黄伯樵

黄伯樵生于1890年生于江苏太仓, 13岁时父母双亡, 随兄长迁居上海, 后入读江苏陆军小学德文班, 获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选派, 进入同济德文医学堂预科学习。辛亥革命时, 和同学朱家骅一起参加青年敢死团, 支援革命。辛亥革命后, 返校继续学业, 转入工科学习, 是同济电工机械科第一届优等毕业生。

黄伯樵毕业后, 最初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 接手完成未编完的《德华字典》, 任中华职业学校铁工科主任兼附属铁工场工程师。1920年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深造, 专攻工业管理。1922年, 33岁的黄伯樵在德国获工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担任中华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总经理, 兼任中华职业学校校长。后升任陇海铁路汴洛局总务处长、交通部路政司总务科长、汉口市工务局长、汉口市政委员会委员、上海电报传习所监督、杭州市工务局局长、京沪、沪杭两路铁路局局长、行政院驻沪办事处主任。他曾发起“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中国国家铁路公司”等, 是中国铁路事业的先驱之一。1927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 任首任市公用局局长。1936年任中国工程师学会总会会长。

黄伯樵任职于铁道部时, 实行提存营业进款以备还本利息, 使得铁道债券在伦敦股票市场上股价剧增, 不仅将沪杭铁路借款还清, 还筹集资金, 主持完成衔接宁波与杭州的曹甬段铁路的建设, 兴造钱塘江大桥, 计划兴建京沪铁路双轨, 整顿吴淞机厂, 加强机车能力, 提高行车速度, 开办上海与南京之间的快速列车。

1937年抗战爆发后, 京沪、沪杭甬、苏嘉铁路先后沦陷, 黄伯樵因病移居香港, 受命为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国外贸易事务所所长、交通部驻港航空货运稽核处总稽核、资源委员会“中央钢铁厂”筹备委员, 发起组织“中国经济建设协会”, 研究并计划战后经济各部门的建设, 对战后全国铁路提出设立“中国国家铁路公司”集中分区管理的计划。香港沦陷后, 回上海主持编译“德华标准大字典”。

黄伯樵在抗战胜利后帮助上海市政府接管上海公用事业各行业, 任“长春铁路公司”理事、“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总经理, 经营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两年, 开办三厂, 为战后中国的经济的复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48年因病逝世, 享年59岁。

四、中国铁合金先驱杜殿英

杜殿英出身于山东省潍县进步家庭, 自幼秉承家学, 受父辈进步思想熏陶, 勤奋好学, 立志工业救国, 1912年考入清政府与德国合办的国内第一所合资学校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1914年一战爆发, 学校被迫关闭, 杜殿英与其他同学全部并入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1916年, 杜殿英大学毕业,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系。德国的机械工业以精密著称于世, 杜殿英经刻苦学习攻得博士学位, 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学成回到祖国。归国后首任胶济铁路工程司司长, 对该路的机务工作进行了多项改造, 后任北宁铁路皇姑屯机厂厂长兼唐山材料厂厂长, 对当时的东北铁路交通发展贡献颇大。随后在铁道部门工作, 对我国铁路网总体筹划尤著劳绩。

1935年, 杜殿英回母校同济大学任教务长。随后, 江西钨铁厂筹建在即, 当时全面掌握国有工矿企业枢纽的“国家资源委员会”物色厂长人选, 因钨铁是战略物资, 设备为德国进口, 杜殿英又曾在德国修习机械专业, 被选为厂长的最佳人选。后因抗战延及江西, 杜殿英负责全力筹建的江西钨铁厂于即将建成时被迫停止, 设备拆卸后运至香港暂存。

抗战期间, 杜殿英先后任“国家工业处”处长、“全国高普考试”典试委员。抗战胜利后, 日本作为战败国须赔偿我国战争损失, 当时的政府成立了“日本赔偿物资委员会”, 派出一批国内高级技术人员到日本考察技术设备, 杜殿英即其中一员。当时中国方面开出的第一批拆迁日本赔偿物资清单总计48万吨机械设备, 由于美国处心积虑要恢复日本军工企业, 用各种方式阻挠设备拆迁, 导致一场空欢喜, 最终仅仅运回2000台机器, 与应赔的数目相差甚巨。

杜殿英一生克勤克俭, 公正无私, 专注于民族工业建设。

五、第一代留学博士经济学家沈观宜

同济工科第一届毕业生里, 还有一位来自首任船政大臣、“中国海军之父”沈葆桢家族的沈观宜。沈观宜1895年出生在福州市, 受家族的正直、清廉、安贫乐道的家风影响, 他从小树立了“工业救国”的理想, 他认为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战胜列强的侵略, 非要发展工业不可, 这也是他选择同济工科的原因。在同济机械专业毕业后, 沈观宜考取官费留学德国, 并获得了福州船政局的留学生资助。在德国, 他先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学习, 准备攻读机械学博士, 由于他亲眼目睹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萌发了从宏观上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规律, 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想法, 于是转而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转学到西方研究经济的中心、闻名世界的法兰克福大学经济系就读。1924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获得“最优秀博士论文”, 是我国第一代留德博士。

此后, 沈观宜一直投身于研究中国工业化的问题, 抗战时期, 在著名的《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有关中国战时经济问题, 以及如何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战略策略问题的文章。

作为一个有着机械专业背景的经济学家, 沈观宜在军工领域也有独特建树。他曾任海军造船少监、福州船政局制机主任, 于1927年5月1日和巴玉藻发起成立全国性的学术团体——海军制造研究社, 发刊《制造》杂志, 对20世纪20年代的影响极大, 使福州船政房成为研究舰艇、飞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中心, 使马尾成为学术研究最活跃的地方。抗战爆发后, 他利用自己的特长为抗日服务, 进入兵工署, 负责筹建第五十一兵工厂, 制造枪炮武器杀敌。1940年沈观宜回母校同济大学就任于机械系教授兼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长等职。后在云南大学、东方语专、华中大学、福建大学、福建农学院等校任教, 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工业、城市和农村建设, 乃至文史、艺文等等, 均有涉猎, 特别是在经济学方面卓有建树。

篇3:大学大学,我的大学

北京沙尘暴,松林门口的树被拦腰吹断,走在学校里处处要当心被风卷落的树枝。博实大叔门口飞沙走石,我现在已萌生了穿羽绒服的想法。

又干又冷,晚上的未名湖畔不知还有没有那么多相拥的情侣。希望再冷一点,就可以在上面溜冰了。可是,那时候,有快要回家了吧。

这儿和家里不一样。日子很慢,也很快。有時候一下午,会空虚而无聊,把飞信、校内、qq全挂着,甚至想张罗着学打三国杀;有时候也会一天十二节课,只能吃早上一顿饭,晚上还要为了“一二·九”排合唱到十一点,饿着一天的肚子,回到宿舍还要打开充电台灯赶着复习和预习。有时候,时间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就像谁说的一句很经典的话:时间很瘦,指缝很宽。我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专业课又上了好几课,视听作业上交的截至时间又快到了,图书馆借来的书还没怎么翻又该去还了……

一切的一切,都靠自己。不管你曾经怎么样,不管你将来会怎么样,这个大学这个社会,他只看着你的现在,仿佛很不公平。我也不能想像,自己是怎么洗第一盆衣服;是怎么在晚自习下课后自己一个人走夜路;是怎么在这个布局诡异的校园里找到剧组隐蔽的招新地点;是怎么在网上交错作业之后忐忑不安地给老师发邮件解释;是怎么奔波在两个遥远的教室之间……

但是我确实做到了。大学仿佛一个催熟剂,已经慢慢浸透在我的思想里。虽然我还是班里惟一一个未满18岁的小孩,但是这是资本也是缺陷。我明显感觉到自己不能还沉浸在顾城那童话般的诗里,我要走进这个社会,要摆脱所谓的依赖感。

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一个高手云集的环境中动摇。我身边的同学,很多是自招和保送的,他们有长长的7个月的假期,有很牛的直系学长和学姐,还有很多北大清华的同学。我学会了独处,也学会了不让自己孤单。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变得这么随和,不过心情不好的时候知道不能随便对谁发脾气,回到宿舍的时候知道要考虑另外3个人的感受,上通选的时候知道别人睡觉自然有睡觉的理由和资本,而现在的我必须睁着大大的眼睛,记住老师说的话。

我到这里,很开心过。当我来到未名湖边,站在那永远都不会沉没的石头船上,看着对面的博雅塔在静静的湖水中映出秀美的倒影,我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卑微,却又幸福地卑微着。因为,面对这样深刻、这样自由、这样博大的殿堂,我愿意卑微而虔诚的仰视他,而这时,心里是藏满了幸福的。当我在“百团大战”时路过三角地,听到北大剧社“我不是戏子……如果我是戏子,就要在剧场中生,在剧场中死”的慷慨宣言,毅然加入了剧社,当时我只想:人的青春怎么也要在最美的时候燃烧一次。那时的我,也很激动。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阅兵式上的花车展,安徽和北京并排列在第一时,相片中的我,也很幸福……

但是,我难过的时候却没有哭。我纠结于西语非人类的发音,跟着录音一遍又一遍地模仿,还是不能听到老师说muy bien的时候,很难过;第一个周末,宿舍同学都出去到亲戚家或和原来同学一起玩,并到深夜2点才回来时,我一个人在宿舍也很难过;第一次在网上交作业,因为不会用那个系统,延时40分钟,虽然后来没有什么关系,可是还是影响了我的心情;上课时就看看电影听听歌的视听课,留下的听写几句话的作业让我整整听了5个小时,虽然最终得了一个perfect,但是我开始知道大学,到了大学,一切归零;有时会熬夜到2点,只为了做出一份让老师满意,自己也满意的作业;班里的某个不熟悉的男生突然对你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有时也会搞得心情乱乱的,不似平时那样舒畅。

有时候我就会想为什么我要来北大呢,为什么呢?突然觉得高中时的一些想法很幼稚、也很可笑。曾经以为,不是很努力,也可以很轻松地拿高分;曾经以为,到了理想的大学,我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儿;曾经还以为,到了大学,会穿一袭白色长裙,在某一棵香樟树下偶遇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呃,很可笑,但我一点也不后悔曾有过这些想法。还记得我在高三的夜晚常听那首《未名湖是个海洋》,当北大开迎新会的时候,我坐在东操场上,旁边全是北大大一和研一的新生,这时我的耳边突然想起了这熟悉的旋律。我的同学在笑在问:这是什么歌?我没有办法回答,脑海中只有高三时的一幕一幕,像电影慢镜头一样一点一点走过,喉咙很哽。那时我才知道,我的高中,虽然看起来很单调很无趣甚至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我真的没有浪费掉,真的没有浪费……

不过,类似于为什么要来北大这些纠结的问题貌似没有人可以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有人说,分够了就来呗;也有人说,难道你要去清华不成?更有人说,不上北大去哪呢?是啊,梦想了这么久,甚至没想过退路,不到这儿去哪呢?

但是,来了以后,我要干什么呢?很多人纠结于这个问题,甚至会讨论人生。我倒觉得我在西语,没有必要有什么过多的考虑。大一学习,大二考级,大三出国,大四回国再考级,然后就是工作保研或考研。人生真的很奇妙,一个月以前,这些事都还离我有十万八千里远,而现在,我却一一考虑,而且是极其深刻的考虑。

我在得不出答案的时候会很苦恼,极其的苦恼。打个比方,就像在身处黑暗之中,有人告诉你有一条路是可以走到终点的,但是你什么都看不见,就只能摸索,还会不停地走入歧途再返回。我想大学的竞争就是看谁走的歧途少。其实也无所谓歧途,因为人生也可以没有终点,但是我需要一个目标,需要一个方向。当我身边的人找到而我找不到的时候,就会莫名地急躁。不过还好,一中的学长学姐都很帮助我。王韵涵,总是说出一大段一大段很残酷却又很深刻的话,让你一个人去体会;王凤翔,不很爱说话,却总是在帮我处理很细节的东西;田正阳,居然会在我作业做得好的时候说你真棒(这个有点让人受不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用自己曾经迷茫的经验来安慰我,引导我。

我也慢慢发现,我们那个安徽籍的老师对我可好了。我也感觉到,5个小时的听力作业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我也发现,西班牙语无愧于“与上帝对话的语言”的美称。

路还很长,我要做的还很多。我很渺小,但我的心充实而沉稳。我不会再让妈妈担心,不会再想过去的无法改变的事。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上一篇:食用菌试题与答案下一篇:感恩时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