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

2024-04-10

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共6篇)

篇1: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

月日—日,市财政局专题学习考察组一行人赴北京市宣武区、西安市雁塔区财政局就加强财政管理,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学习考察,两区的生动实践为做好我市财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基本情况

北京宣武和西安雁塔两区主要基础数据情况如下:

×区名

×行政

×级别

×××年亿元

×××年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对财政收入贡献率

×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人均财政收入万元

×三条保障线人

×财政局机关情况

×总人数人

×其中

×内设科室

×在职人员

×教育人

×政法干警人

宣武区

地师级

雁塔区

副地师级

常德市

地师级

从表中可以看出,常德与宣武区在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长幅度上大体接近。与两区的主要差距在于,一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常德不足两区的五分之二,反映了常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经济发展不足。二是财政供养人口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常德不足宣武区的十分之

一、雁塔区的八分之一,反映了常德仍然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财政自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二、主要做法

(一)宣武区突出完善了三项管理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完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市、区两级实行了彻底的分税制。严格分事、分权、分税,按照区域属地原则,将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列为区级固定收入。××年,区级固定收入为亿元,约占一般预算收入的。将项主要税种列为市、区两级共享税种,除所属区域内城市建设维护税市里集中之后,市与区五五分成外,其余所属区域内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项收入,市区一律五五分成。××年,实现共享税收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此外,区级征收管理行政性收费、国资经营收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仅亿元,约占一般预算收入的。二是扶植重点骨干税源。从年起建立了部门领导与驻区单位联系制度,优化驻区内的中国福利彩票中心、中国安全印务公司、北京供电公司等家重点单位的周边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吸引和留住本地重点税源。三是促进收入平衡增长。在保护重点税源的同时,平等对待其他驻区企业,鼓励公平竞争,市政府统一取消了税收返还政策,每年根据增长水平,确定左右的均衡增长比例,防止收入在市、区之间调剂和陡增陡降。对于超均衡增长比例部分,市里拿走超收的,年终结算时直接扣除。

⒉完善资金统筹机制。积极探索全口径预算管理方式。从年起就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将事业性收费纳入专户管理。从年起实行综合预算、收支统编,并取消了收支挂钩,以上年收入完成数作为确定当年收入任务的基础,对于收支脱钩后完不成收入任务的单位,政府责成单位主要负责人说明原因,并扣减单位预算拨款。从年起实行严格意义上的部门预算,各单位的公共设备设施配备和公用经费严格执行定额标准,财政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后给单位一个控制数,部门只准报送一次。由此造成的项目资金不能到位,完全由单位负责。到今年八月底止,财政预备费没有对各预算单位办理一次追加,对于年底超收的安排主要用于确保法定支出的增长和加大政府公益性项目的投入。从今年月日起,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统一了单位的津补贴和奖金发放标准。

⒊完善风险监督机制。清理出各种直接或显性债务亿元。从××年起,每年主要从土地出让金、地价收入部分中筹集预算偿债资金万元。今年对土地取消了协议转让,及时提请政府不搞政绩工程,并结合本级财政收支情况,正在抓紧测算、寻找财政资金风险临界点后,向政府进谏,出台控制债务办法。

(二)雁塔区初步建立了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设置预算控制备查薄。财政总会计每月拨付预算单位经费的同时,向会计核算中心下达预算执行指标(调整预算时随时追加追减预算指标),会计核算中心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指标,结合拨款单,建立预算单位预算经费执行情况表。内容包括各预算单位年初预算数,截至当月累计指标数以及执行数。预算单位支出一旦接近累计指标,核算中心就及时预告预算单位。超过累计指标,则无论该单位账面是否有余额,一律停止报账,从根本上保证了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

⒉严格控制借款。原则上对单位一律不预借资金,对于有特别规定,需要特事特办的项目,督促单位限期偿还或履行报批程序后列支,往来一律不结转下年。

⒊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先按提取政府调控资金,然后再综合预算,同时对收入实行动态监控,化解支出风险。

三、主要体会

本次学习考察总体上感觉收获颇丰。两区不仅在专门课题上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在其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两区特别是宣武区的很多工作走了在我们的前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⒈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比较高。宣武区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上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底子摸得清。通过《单位基本数字表》,可以对人员编制、车辆编制、办公自动化、办公取暖面积、租用面积及办公桌椅等情况一目了然。如预算单位电脑,细化到了台式机和笔记本,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到机型,打印机细化到了针式、喷墨、激光打印三种类型,所有设备均有购置时间。每一个单位的基本数字都非常明确,由此可见,他们的基础工作是非常扎实的;二是表格设置比较完善。每个预算单位填列张表,即部门预算汇总表、人员支出预算明细表、公用支出预算明细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明细表、一次性专项支出预算明细表、单位基本数据表。这些表格的设置与我市基本相同;三是定额标准严格明确。该区制定了四大类标准,即:人员经费定额标准、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安排的经费标准和公共设备设施配备标准。有的标准定得非常严格,如对计算机的添置,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每人一台,每台计算机最高限价元,窗口部门服务大厅可配备液晶显示器,最高限价元。因特殊需要配备笔记本标准为:人以下的单位原则上不配,至人单位配备台,至人单位配备台,人以上单位配备台,且每台笔记本电脑最高限价元。计算机仅满足一般办公配置要求,不配语音录入、音箱、耳机、移动硬盘、调制解调器等配件,使用年后方可申请报废更新。对复印机的添置,一般行政单位配备台,公检法最多不超过台,数码复印机最高限价万元,特殊单位最高限价万元,使用年限达年或印数达万张方可申请报废更新。再如办公用房的粉刷标准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再次粉刷年限不少于年,装修标准为新的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旧的装修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再次装修年限不少于年等等。一个的区级部门预算编成多页的本书,重达公斤。

⒉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比较活。北京市、区两级严格执行分税制并停止返税后,市、区两级的招商引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一味减免税费招商转为统一税费政策,优化办事环境,诚心留商。

⒊支出管理比较规范。宣武区的人员经费比较透明,干部除正常工资外,福利、津贴和奖金实行了统一。公用经费标准普遍比我们要紧,额度比我们要低,有的只有我们的。如对车辆严格按编给钱,且档次较低(每台排气量以下,单价含牌照费、附加费、第一次保费万元以下),用于车辆的经费每年每台万元包干,包括燃料、修理、养路、过桥、停车等费用,保险费平均每台每年元,另由财政统一安排。对车辆的购置,每年由财政部门按使用年后更新原则,提请书记、区长研究一次,同步实施政府采购。会议费除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外,一般不安排会议费。电话费按内设机构及领导职责核定电话部数,每部电话每年控制元,且暂不安排上网经费。单位办公用房严格按标准在区政府审批同意的基础上核实面积后予以安排,不足面积可通过租赁解决,房租按标准审核后安排。对专项支出管理特别规范,区政府不直接接收单位申请资金的报告,一律转财政局受理,除极为特殊情况以外,一律年底视超收情况集中研究处理。

⒋防范财政风险准备比较充分。宣武区的各种建设性负债有近亿元。从去年起,每年从有关专项资金中拿出万元以上筹集偿债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筹集亿元。雁塔区对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资金按筹集调控资金,两年约筹集万元。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抓好财政工作的认识。首先是财政系统全体干部统一认识,坚定抓好财政工作的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压头和厌倦情绪,自加压力,扎实工作。系统内部之间应加强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管理合力。其次是积极宣传。多宣传常德与外地在财政基本状况上的差距,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包括预算单位对财政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形成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氛围,坚持少搞或者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压缩高档消费性支出,形成财政与领导之间、财政与单位之间既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又千斤重担千人挑的局面。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一是参照宣武区做法严格制定统一的比较科学的支出定额标准和公用设备配备标准,能从紧的坚决从紧,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二是做好细化预算的各项工作。在已确定报送人大送审个单位基础上,对适应国库集中支付要求细化预算的单位由个增加到个,对各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搞准,底子要澄清,信息要共享,并做好四本台账(人员基本情况台帐、公用设备情况台帐、专项项目情况台帐、预算外收入情况台帐)等基础性工作,督促各预算单位按轻重缓急排列细化后的专项,在考虑财力可能的情况下,突出工作重点;三是严格控制或减少年中追加,维护和保证部门预算的严肃性。除天灾人祸、抗洪救灾等支出外,一律不搞年中追加。

(三)进一步理顺区、县(市)财政体制。建议从××年起,对区、县(市)财政体制实行适当调整:一是取消市驻区、县(市)企业流转税超基数分成办法,全部留归区、县(市);二是取消市驻区、县(市)企业城建税集中的政策;三是取消对区、县(市)屠宰税收入集中的办法;四是市驻区、县(市)企业所得税部分全部下放区、县(市),但中央、省驻区、县企业所得税政策不变。

(四)进一步健全支出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规范的设备购置、更新、调剂、报废等制度;二是建立统一的津补贴制度;三是建立严格的预算指标控支制度,硬化预算约束。正常情况下,所有预算支出都应与时间进度挂钩,发现超支苗头,会计核算中心(国库集中支付局)应提前预告单位,采取相应控支措施。

(五)进一步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象抓招商引资一样,加强与现有骨干财源的联系,建立市领导挂帅、各工作部门包点联系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尽快做大做强。

(六)进一步防范和化解财政的潜在风险。建议市委、市政府从××年起,开辟筹集偿债资金来源渠道,一是预算每年安排万元;二是从城建税收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三是从市本级教育费附加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四是从国土出让收入中每年安排万元。四项合计每年可筹集万元的偿债资金,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做好必要的准备。

篇2: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

一、基本情况

XX与XX区在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长幅度上大体接近。与两区的主要差距在于,一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常德不足两区的五分之二,反映了常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经济发展不足。二是财政供养人口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常德不足宣武区的十分之

一、雁塔区的八分之一,反映了常德仍然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财政自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二、主要做法

(一)XX突出完善了三项管理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完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市、区两级实行了彻底的分税制。严格分事、分权、分税,按照区域属地原则,将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列为区级固定收入。××年,区级固定收入为亿元,约占一般预算收入的。将项主要税种列为市、区两级共享税种,除所属区域内城市建设维护税市里集中之后,市与区五五分成外,其余所属区域内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项收入,市区一律五五分成。××年,实现共享税收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此外,区级征收管理行政性收费、国资经营收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仅亿元,约占一般预算收入的。二是扶植重点骨干税源。从年起建立了部门领导与驻区单位联系制度,优化驻区内的中国福利彩票中心、中国安全印务公司、北京供电公司等家重点单位的周边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吸引和留住本地重点税源。三是促进收入平衡增长。在保护重点税源的同时,平等对待其他驻区企业,鼓励公平竞争,市政府统一取消了税收返还政策,每年根据增长水平,确定左右的均衡增长比例,防止收入在市、区之间调剂和陡增陡降。对于超均衡增长比例部分,市里拿走超收的,年终结算时直接扣除。

⒉完善资金统筹机制。积极探索全口径预算管理方式。从年起就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将事业性收费纳入专户管理。从年起实行综合预算、收支统编,并取消了收支挂钩,以上年收入完成数作为确定当年收入任务的基础,对于收支脱钩后完不成收入任务的单位,政府责成单位主要负责人说明原因,并扣减单位预算拨款。从年起实行严格意义上的部门预算,各单位的公共设备设施配备和公用经费严格执行定额标准,财政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后给单位一个控制数,部门只准报送一次。由此造成的项目资金不能到位,完全由单位负责。到今年八月底止,财政预备费没有对各预算单位办理一次追加,对于年底超收的安排主要用于确保法定支出的增长和加大政府公益性项目的投入。从今年月日起,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统一了单位的津补贴和奖金发放标准。

⒊完善风险监督机制。清理出各种直接或显性债务亿元。从××年起,每年主要从土地出让金、地价收入部分中筹集预算偿债资金万元。今年对土地取消了协议转让,及时提请政府不搞政绩工程,并结合本级财政收支情况,正在抓紧测算、寻找财政资金风险临界点后,向政府进谏,出台控制债务办法。

(二)雁塔区初步建立了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其主要做法是:

⒈设置预算控制备查薄。财政总会计每月拨付预算单位经费的同时,向会计核算中心下达预算执行指标(调整预算时随时追加追减预算指标),会计核算中心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指标,结合拨款单,建立预算单位预算经费执行情况表。内容包括各预算单位年初预算数,截至当月累计指标数以及执行数。预算单位支出一旦接近累计指标,核算中心就及时预告预算单位。超过累计指标,则无论该单位账面是否有余额,一律停止报账,从根本上保证了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

⒉严格控制借款。原则上对单位一律不预借资金,对于有特别规定,需要特事特办的项目,督促单位限期偿还或履行报批程序后列支,往来一律不结转下年。

⒊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对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先按提取政府调控资金,然后再综合预算,同时对收入实行动态监控,化解支出风险。

三、主要体会

本次学习考察总体上感觉收获颇丰。两区不仅在专门课题上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在其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两区特别是宣武区的很多工作走了在我们的前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⒈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比较高。宣武区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上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底子摸得清。通过《单位基本数字表》,可以对人员编制、车辆编制、办公自动化、办公取暖面积、租用面积及办公桌椅等情况一目了然。如预算单位电脑,细化到了台式机和笔记本,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到机型,打印机细化到了针式、喷墨、激光打印三种类型,所有设备均有购置时间。每一个单位的基本数字都非常明确,由此可见,他们的基础工作是非常扎实的;二是表格设置比较完善。每个预算单位填列张表,即部门预算汇总表、人员支出预算明细表、公用支出预算明细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明细表、一次性专项支出预算明细表、单位基本数据表。这些表格的设置与我市基本相同;三是定额标准严格明确。该区制定了四大类标准,即:人员经费定额标准、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安排的经费标准和公共设备设施配备标准。有的标准定得非常严格,如对计算机的添置,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每人一台,每台计算机最高限价元,窗口部门服务大厅可配备液晶显示器,最高限价元。因特殊需要配备笔记本标准为:人以下的单位原则上不配,至人单位配备台,至人单位配备台,人以上单位配备台,且每台笔记本电脑最高限价元。计算机仅满足一般办公配置要求,不配语音录入、音箱、耳机、移动硬盘、调制解调器等配件,使用年后方可申请报废更新。对复印机的添置,一般行政单位配备台,公检法最多不超过台,数码复印机最高限价万元,特殊单位最高限价万元,使用年限达年或印数达万张方可申请报废更新。再如办公用房的粉刷标准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再次粉刷年限不少于年,装修标准为新的办公用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旧的装修每平方米最高限价元,再次装修年限不少于年等等。一个的区级部门预算编成多页的本书,重达公斤。

⒉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比较活。北京市、区两级严格执行分税制并停止返税后,市、区两级的招商引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一味减免税费招商转为统一税费政策,优化办事环境,诚心留商。

⒊支出管理比较规范。宣武区的人员经费比较透明,干部除正常工资外,福利、津贴和奖金实行了统一。公用经费标准普遍比我们要紧,额度比我们要低,有的只有我们的。如对车辆严格按编给钱,且档次较低(每台排气量以下,单价含牌照费、附加费、第一次保费万元以下),用于车辆的经费每年每台万元包干,包括燃料、修理、养路、过桥、停车等费用,保险费平均每台每年元,另由财政统一安排。对车辆的购置,每年由财政部门按使用年后更新原则,提请书记、区长研究一次,同步实施政府采购。会议费除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外,一般不安排会议费。电话费按内设机构及领导职责核定电话部数,每部电话每年控制元,且暂不安排上网经费。单位办公用房严格按标准在区政府审批同意的基础上核实面积后予以安排,不足面积可通过租赁解决,房租按标准审核后安排。对专项支出管理特别规范,区政府不直接接收单位申请资金的报告,一律转财政局受理,除极为特殊情况以外,一律年底视超收情况集中研究处理。

⒋防范财政风险准备比较充分。宣武区的各种建设性负债有近亿元。从去年起,每年从有关专项资金中拿出万元以上筹集偿债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筹集亿元。雁塔区对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资金按筹集调控资金,两年约筹集万元。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抓好财政工作的认识。首先是财政系统全体干部统一认识,坚定抓好财政工作的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压头和厌倦情绪,自加压力,扎实工作。系统内部之间应加强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管理合力。其次是积极宣传。多宣传常德与外地在财政基本状况上的差距,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包括预算单位对财政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形成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氛围,坚持少搞或者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压缩高档消费性支出,形成财政与领导之间、财政与单位之间既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又千斤重担千人挑的局面。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一是参照宣武区做法严格制定统一的比较科学的支出定额标准和公用设备配备标准,能从紧的坚决从紧,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二是做好细化预算的各项工作。在已确定报送人大送审个单位基础上,对适应国库集中支付要求细化预算的单位由个增加到个,对各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搞准,底子要澄清,信息要共享,并做好四本台账(人员基本情况台帐、公用设备情况台帐、专项项目情况台帐、预算外收入情况台帐)等基础性工作,督促各预算单位按轻重缓急排列细化后的专项,在考虑财力可能的情况下,突出工作重点;三是严格控制或减少年中追加,维护和保证部门预算的严肃性。除天灾人祸、抗洪救灾等支出外,一律不搞年中追加。

(三)进一步理顺区、县(市)财政体制。建议从××年起,对区、县(市)财政体制实行适当调整:一是取消市驻区、县(市)企业流转税超基数分成办法,全部留归区、县(市);二是取消市驻区、县(市)企业城建税集中的政策;三是取消对区、县(市)屠宰税收入集中的办法;四是市驻区、县(市)企业所得税部分全部下放区、县(市),但中央、省驻区、县企业所得税政策不变。

(四)进一步健全支出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规范的设备购置、更新、调剂、报废等制度;二是建立统一的津补贴制度;三是建立严格的预算指标控支制度,硬化预算约束。正常情况下,所有预算支出都应与时间进度挂钩,发现超支苗头,会计核算中心(国库集中支付局)应提前预告单位,采取相应控支措施。

(五)进一步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象抓招商引资一样,加强与现有骨干财源的联系,建立市领导挂帅、各工作部门包点联系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尽快做大做强。

篇3: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

一、基本情况

呈贡区财政局分别于2011年5月和2012年6月开展了两次财政专户的清理整顿工作。2011年5月清理工作前纳入财政专户清理范围的账户包括各科室、各财政所管理的36户财政专户, 通过清理到2013年6月:归并账户10户、撤销账户14户, 撤并后共保留账户12户, 余额50076万元。

(一) 财政专户归并撤销情况

1. 归并因业务取消没必要存在的财政专户1户 (呈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 ;

归并一年内未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但仍有债权债务业务的财政专户4户 (呈贡县财政借款基金专户、呈贡县县乡企业开发公司专户、呈贡县支农周转资金专户、呈贡县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专项借款专户) ;归并社保基金专户2户 (呈贡区财政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呈贡区失地人员社会保障金专户) ;归并其他专项账户3户 (呈贡区财政局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呈贡区农民补贴一折通专户、呈贡区失地农民保障金专户) 。以上专户资金余额都归并到相应的账户里进行分账核算。

2. 撤销一年内未发生资金往来业务的专户2户 (呈贡县水利建设资金专户、呈贡县国债基建拨款专户) ;

撤销因呈贡乡镇并更为街道办事处, 财政所职能转变的专户9户 (呈贡县斗南镇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呈贡县斗南镇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专户、呈贡县龙城镇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呈贡县马金铺乡财政所预算外资金专户、呈贡县大渔乡财政所预算外资金专户、呈贡县大渔乡财政所预算内账户、呈贡县洛阳镇财政所预算外资金专户、呈贡县吴家营乡财政总预算经费专户、呈贡县吴家营乡财政退耕还林专户) :撤销因业务取消的账户1户 (呈贡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户) , 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户1个, 汽车、家电下乡补贴专户1个。

(二) 财政专户保留情况

截止至2013年6月呈贡区共保留财政专户12户, 其中:社保基金专户3个, 预算外资金专户2个,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财政专户1个,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专户1个, 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专户1个, 粮食风险基金专户1个, 固有资产收益专户1个, 核算基建拨款资金农村民居防震建设资金和失地农民保障资金专户1个, 核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农民补贴一折通资金专户1个。

(三) 整改情况

按照财政专户归口管理的要求, 已将核算基建拨款资金、农村民居防震建设资金和失地农民保障资金的昆明市呈贡区财政局专户纳入国库科统一管理。

二、形成专户长期存在的原因和问题

(一) 现阶段国库科人员较少, 事务繁杂

除了按照财政专户归口管理的要求, 将核算基建拨款资金、农村民居防震建设资金和失地农民保障资金的昆明市呈贡区财政局专户 (中国建设银行呈贡支行53001898338050534406) 纳入国库科统一管理, 其余保留的专户暂时没有纳入归口管理, 仍由各业务科室依据相应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办法对专户资金的收支、记账、档案管理的归档等具体事务进行管理, 财政资金账户开设、审批由综合科具体负责。

(二) 从财政部门内部来讲

专户分别由农业、经建、社保、教科文等业务科室按职能分别管理分配, “重拨付、轻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根本无暇顾及。

(三) 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和监督

当前, 融资渠道繁复, 资金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 行政主管部门各管一摊, 项目和资金来源渠道很难形成整体规划与统一投入, 监督管理困难。另外主管业务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往往以拨代支, 事中监控弱化, 财政局国库科无法替代各业务科室事前、事中监督管理, 平时只是应付上级财政突击性和专项行为的检查。

(四) 会计核算不规范

由各业务科室管理专户, 不是由国库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得不到保证。

(五) 财政专户监督缺位

一是由于人员少, 日常监督管理少、事后专项突击检查多流于形式。二是行业主管部门重项目审批、轻监督管理, 放松甚至忽视对下级专户的监督管理。三是横向管理监督缺位。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专户的监管力度, 但针对下级部门的多, 同级部门之间的资金监管相对较弱。

(六) 呈贡区财政局尚未将所有财政专户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三、加强财政专户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一) 严格控制财政专户的开设

进一步加强专户开设审核工作, 各类财政专户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监管要求开设。结合清理整顿财政专户中发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建立健全财政专户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和基础性工作规范, 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财政专户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 提高认识

强化财政领导干部的管理意识, 把加强专户工作从思想观念和行动上, 融入到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之中, 并作为考核财政工作一项重要指标, 加强财政专户管理人员的自身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遵循“规范、统一、高效、精简”的原则, 在提高财政专户资金管理水平, 确保财政专户资金科学、规范、安全运行的同时做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的准备。

(三) 要让财政主管领导充分认识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管理、使用过程中的困难和管理漏洞

现阶段财政局国库科人员少, 力量较为薄弱, 事务繁杂, 尚不具备将全部财政专户转归国库科统一管理的条件, 下一步在完善财政专户管理制度的同时, 逐步增加人员, 尽早将所有财政专户纳入国库统一管理。与此同时也减轻了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让各部门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四) 积极与市财政局对接

篇4:对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财政税收 深化 现状 对策

一、当前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财政税收工作改革的深化,财政税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财政支出结构体制得以不断优化,税制转型形势良好。高效、科学的财政税收工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深入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及保障民生方面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社会分配收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方面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新形势新环境下,也对财政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税收工作全力开创财政税收工作的新局面,成为需重点探讨的问题。同时,财政税收工作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受市场经济建设过渡性因素的影响,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不到位,或由于工作方法及手段科学性的欠缺,影响了财政税收工作应有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有序运行。财政税收工作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与挑战,深化财政税收工作,提高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紧迫性。

二、深化财政税收工作的思考

财税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基础,进一步做好、抓好财政税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急剧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大背景下,相关部门更要坚定信念和立场,从我国客观实际和基本国情出发,进一步深化我国财政税收工作,切实提高我国财政税收工作水平,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进一步深化财政税收工作改革的意义,深刻分析当前财政税收工作面临的全新形式,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认真贯彻与落实国家、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给予财政税收工作高度重视,做好战略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对财政税收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主动积极加强自身学习,对于财税相关专业知识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等,熟练掌握,拓宽领导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加强财政税收领导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财政税收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各级干部要切实认识到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在财政税收工作中要本着客观性原则,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量力而行,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要杜绝不顾财政状况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现象,各级部门要做好认真调研,因地制宜。

其次,要明确财税部门在整个组织架构中的地位,做好本部门的“份内事”。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整合力量,共享信息与资源,部门间相互配合与支持,形成共抓齐管的良好局面,创造财政税收的良好环境。

第三,深化财税队伍自身建设,强化部门职责。财税部门要根据部门特色及发展规律,做好部门建设规划,真正地打造出一支具有良好业务技能、职业道德的财税人员队伍,为财政税收工作改革的深化和改善提供基本保证。以人为本,创新培训活动载体,拓宽学习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在财经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财税人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内部刊物、标语、横幅、简报等,激发财税队伍学习与追求先进的主动性,营造共同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支学习型的财税队伍;强化岗位责任和使命,通过讲座、讨论等形式让全系统财税工作人员更深刻地认识到财政税收工作的本质和内涵,财税工作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起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于社会与大众,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强化财政税收工作科学化、法制化管理

完善财政税收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努力提升财政税收管理的制度化,尽量减少财政税收工作的人为主观性因素,实现管理的流程化和规范化。进一步贯彻执行厉行节约的相关规定,注重使用效益,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在狠抓增收环节的同时,加大节支力度,进一步加强财税的基础管理,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创新财税支出方法,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的分配职能作用。更加重视资金绩效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效果。

加强财税法制建设,确保财政税收工作能够真正地做到有法必依,提高财税工作的依法理财水平。坚持依法理财,严肃国家的财经纪律,坚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规范行为,如偷税、骗税,要加大打击力度。

加强财政税收监督,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实现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事后检查相结合,提高监督水平与效果。强化专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监查力度,及时全面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加强资金安全管理。

三、运用财税手段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篇5:对**区财政工作的考察

广州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

(2016年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转移支付制度与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相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广东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转移支付是指市财政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对区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转移。转移支付资金包括市本级财政安排,以及中央、省下达的资金。

第三条 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转移支付方式包括:返还性支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一)返还性支出包括对区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其他税费返还等,由区财政统筹使用。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指为均衡地区间财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的财力性补助资金。主要包括:体制性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补助、企业迁移预算划转补助、结算补助等,以及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专门领域未指定具体使用项目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对有指定使用范围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应按规定使用。

(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指市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无偿给予区政府,由接受转移支付的区政府按照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的资金。

第四条 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专项转移支付分为委托类、共担类、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等五类。

(一)委托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省或市政府事权,上一级政府委托区实施而相应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二)共担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省或市与区共同事权,中央、省或市将应分担部分委托区实施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三)引导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区事权,上一级政府为鼓励和引导地方按照上一级政府的政策意图办理事务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四)救济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区事权,上一级政府为帮助区应对因自然灾害等发生的增支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五)应急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区事权,上一级政府为帮助区应对和处理影响区域大、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第五条 对区的转移支付方式,按以下原则确定:

(一)对中央、省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按中央、省规定的转移支付方式转下达区。

(二)返还性支出由市财政部门负责纳入对区的转移支付预算,并按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下达区。

(三)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对各区转移支付数额或标准固定的,以及以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为资金分配依据,原则上采用因素法、公式法分配的经常性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市财政部门按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下达区。

第二章 管理责任

第六条 市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我市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审核转移支付资金的设立和调整,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清理、整合转移支付资金,审核转移支付项目预算及资金分配方案,办理转移支付资金拨付,组织实施转移支付资金财政监督检查和总体绩效评价等。

第七条 市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申请转移支付资金的设立和调整,编制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使用方案,申报转移支付资金预算,负责监督转移支付资金的预算执行,审核指导及监督转移支付资金具体项目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等。

第八条 区财政部门负责贯彻落实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拨付,对转移支付资金定期开展自查,负责转移支付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等。

第九条 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转移支付资金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包括组织、指导和监督项目的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

第十条 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单位应对资金的使用安全和管理全过程负责,包括项目的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

第三章 设立、调整和撤销

第十一条 转移支付资金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立、调整、分配、拨付、使用、管理资金。

(二)明晰责任。属于市级事权和委托区的市级事权项目,由市财政负担资金;属于市与区共同事权的项目,由市财政按相应事权的市区两级政府支出责任划分比例分担;对属于区事权的项目,由区财政负担资金。结合各区完成经市、区人大通过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市政府分解目标情况,可以给予区一定的扶持或奖励。

(三)注重绩效。市对区转移支付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对以落实具体政策为资金使用目标的,将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适当挂钩。

(四)公开透明。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分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管、绩效评价等按规定公开和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纳入年初市本级预算支出的项目,执行中如需转移支付至区,市业务主管部门必须报市政府审批。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市级财力安排的转移支付项目无需报批:

(一)现行法律法规要求设立且明确管理规定的项目;

(二)按国家、省、市规定和要求设立且明确管理规定的项目;

(三)现行财政体制已明确规定计算或清算方法的项目;

(四)根据国家、省、市现行专项政策设立且按因素法、公式法安排用于个人或单位补助的项目。

第十三条 专项转移支付经批准设立后,市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该专项转移支付政策目标,部门职责分工,资金用途,补助对象,分配方法,资金申报指南、条件,资金申报、审批和下达程序,实施期限,绩效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做到政策目标明确、分配主体统一、分配方法一致、审批程序唯

一、资金投向协调。需要发布申报指南或者其他与资金申报有关文件的,应当予以明确。

第十四条 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预算实行“一年一定”,不再固化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有明确的实施期限,且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拟长期实施的委托类和共担类专项除外。

第十五条 市财政部门每年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对现有的转移支付项目资金进行清理和整合,对到期项目、一次性项目、按照新形势不再需要设立的项目予以撤销;对重复交叉、方向类同的转移支付项目,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投入的方式进行整合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转移支付方式,不断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定期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市级财政部门每年编制年度预算前,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评估,区分情形分别处理:

(一)不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予以取消。

(二)因政策到期、政策调整、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等已无必要继续实施的,予以取消。

(三)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予以取消;可由市场竞争机制逐步调节的,规定一定实施期限实行退出政策,到期予以取消。

(四)绩效目标已经实现且项目不再产生持续性效果、绩效低下、绩效目标发生变动或者实际绩效与目标差距较大的,予以取消或者调整。

(五)委托类专项具备由市级直接实施条件的,调整列入市本级支出。

(六)属于区事权的专项转移支付,可以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区统筹安排的,适时调整列入市级一般性转移支付。

(七)政策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予以整合。

第四章 预决算管理

第十七条 转移支付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市级财政部门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省、市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编制转移支付三年滚动规划。

第十八条 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按照中央、省和市规定的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编制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项目、分地区编制预算,准确列入收支分类科目。市业务主管部门应按年度预算编制管理的要求,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一并编制转移支付预算随同部门预算报送市财政部门。

第十九条 一般性转移支付原则上采取因素法、公式法分配,科学设置分配的因素及权重,充分考虑转移支付性质和各区实际情况,促进实现地区间财力分布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十条 专项转移支付可以采取因素法、项目法、因素法与项目法相结合等方法分配。

因素法是指根据与支出相关的因素并赋予相应的权重或标准,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分配的方法。

项目法是指根据相关规划、竞争性评审等方式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到特定项目的方法。

市本级向区级分配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当以因素法为主,涉及国家重大工程、跨地区跨流域的投资项目以及外部性强的重点项目除外。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采取因素法的,应当主要选取自然、经济、社会、绩效等客观因素,并明确相应的权重或标准。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采取项目法的,应当主要采取竞争性评审的方式,通过发布公告、第三方评审、集体决策等程序择优分配资金。采取第三方评审的,要对第三方进行规范,明确第三方应当具备的资质、选择程序、评审内容等。第三方应当遵循公正诚信原则,独立客观发表意见。

第二十一条 除委托类专项有明确规定外,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

第二十二条 对部分转移支付资金实行提前下达、年中(终)清算制度。清算时间根据年度预算编制时间或决算时间具体确定。

(一)返还性资金由市财政部门按全额提前告知区;涉及市与区财政年终结算的项目,由市财政部门按预计数提前告知区,年度终了后清算,清算资金通过批复决算下达。

(二)对市财政审核确定纳入预算的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如预算资金已细化分配至各区,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按100%的预算金额提前下达区;对预算资金虽已细化分配至各区,但需在年终(中)清算的项目资金,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按不低于预算70%的比例提前下达区,执行中再根据清算情况追加下达剩余的转移支付资金。其中按因素法分配且金额相对固定的转移支付提前下达的比例达到90%以上,区应将提前下达资金编入区级预算。

(三)提前下达时,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明确下一年度拟实施的具体项目;对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可不规定具体的项目,但应规定任务目标及绩效考核目标。

(四)市财政部门每年应于12月31日前完成提前下达区的下一年度转移支付项目资金指标工作,资金在下一年度拨付。

第二十三条 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原则上在预算编制时应细化至各区,对确无法细化的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市业务主管部门应在市人大批复预算之日起60日内,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下达预算。

市财政部门自发文下达区转移支付项目指标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拨付资金。

第二十四条 对省提前下达我市的转移支付资金,涉及到转移支付区的,中央、省对资金拨付时间有明确规定的,按中央、省的规定执行;中央、省没有规定的,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对省已明确安排补助区金额的,市财政部门应在收到省下达指标7个工作日内转下达区。

(二)需由我市制定分配方案的,市财政部门会同市业务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省下达指标的30日内制定分配方案并转下达区。

(三)省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如下达时间较迟导致市财政无法在当年列支的,由市财政部门统一办理结转,并参照第(一)、(二)款的规定将项目资金转下达区。

第二十五条 区财政部门应将市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报同级人大审批,将市追加的转移支付资金列入本级年度决算并报同级人大审批。

第五章 资金使用

第二十六条 转移支付区的资金由市财政部门统一拨付,市业务主管部门不得自行对区的各部门拨付资金。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违规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从国库转入财政专户,或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付到预算单位实有资金银行账户。

第二十七条 除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可以分期下达预算或者先预付后结算外,市对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市人大批准预算后30日内下达到区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60日内下达到区级财政。区级财政接到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后,应在30日内正式下达到相关业务部门使用。

第二十八条 对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或具体项目的转移支付资金,区应按规定使用;对没有规定使用范围或具体项目的转移支付资金,由区统筹安排支出,但应优先用于关系社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底线民生项目以及其他民生实事支出。

第二十九条 对市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如区已先动用本级财力预安排了该领域或该项目的支出,下达的资金由区统筹使用。第三十条 对市补助给企业的转移支付资金,如被补助企业已注销或搬迁至外市或经各区资金主管部门确定无法发放资金的,区财政部门应将该项资金上缴市财政。

第三十一条 区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清理盘活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预算尚未分配到区业务部门的,由区财政部门将资金缴回市财政部门;已分配到区业务部门的,由区级财政部门在年度终了后90日内收回统筹使用,并在下一年度3月31日前将使用情况汇总报市财政部门和市业务主管部门备案。未满两年的结转资金,区级财政可在不改变资金类级科目用途的基础上,调整用于同一类级科目下的其他项目。对被统筹使用的转移支付项目资金,若该项目需继续开展的,区财政部门应在以后年度预算中用本级财力重新安排支出。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三十二条 除涉密项目不予公开外,区财政部门应按规定将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的情况向社会公开。第三十三条 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市财政部门负责对区财政部门实施不定期巡查监督和重点抽查;区财政部门负责定期开展自查,并向市财政部门报送自查情况。

第三十四条 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预决算管理。包括提前下达资金编入预算的完整性、年度追加资金编入决算的完整性。

(二)资金分配。包括资金分配的及时性、合理性和公开性,以及对上级资金分配方案的执行情况。

(三)资金使用。包括资金的使用范围及方向,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拨付资金情况,以及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资金使用绩效。包括指定使用范围的投入保障情况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五)是否虚报项目以骗取转移支付资金,或故意拖延项目进度以回收结转资金供区本级财政使用。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对违反上述第(五)条的,应责令区财政部门将转移支付资金退回市财政。违反上述第(一)、(二)、(三)、(四)、(六)条的,应责令区财政部门予以整改。

第三十五条 市财政部门每年对区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资金到位率、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资金使用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效益等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通报,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六条 市审计、监察、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年度计划安排,每年有重点的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实施审计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对中央、省已制定专门管理办法的专项资金,按照中央、省的规定执行。在执行中,如本办法与中央、省新出台的关于转移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则按中央、省的规定执行。

篇6:*区城镇化工作考察报告

一、所考察地区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基本情况-http://

通辽市坚持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繁荣的思路,统筹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按照大城市、大产业、大框架的构想,突出中心城区的提质扩容,抓好新城区建设。通辽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是实施产业带动,用产业支撑城市发展,有效地搭建信用平台,以企业的资金打造城镇。重点规划了两个品位高、面积大的工业园区,而且引进了一大批企业进驻园区,诸如通顺铝业、霍宁炭素、梅花味精、金锣火腿等。一批具有农畜产品加工、能源转化和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工业园区逐步形成规模,通辽市正在由农牧类型为主的农业城市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城市迈进。

赤峰市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城市的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推进工业化和发展服务业为依托,强化产业支撑,科学规化,合理布局,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旗县城镇,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2004年,全市城镇总人口达到145万,城镇化率为31.6%。在抓好市区建设的同时,逐步建设形成了建昌营、八里罕、汐子、热水等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赤峰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一是高品位规划新区,园林、广场等规划特色鲜明;二是向国内外企业招标,设计、建设了一批高水准的高楼。这些企业不仅高质量地完成设计和建设,也为当地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建筑、销售理念;三是广泛融资,搭建发展平台。

呼和浩特市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利用区位、资源、科教等优势,着力培育壮大乳业、电力、IT制造业、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充分发挥首府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作用的同时,加快了市辖旗县的小城镇建设步伐。特别是和林格尔县高起点、大手笔地规划建设了盛乐园工业园区,现在36平方公里的园区已实现道路、管网等配套,引进了蒙牛、蒙羊等一大批企业。并且内蒙古师范大学新校区也落户园区,为园区的发展注入科技活力,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鄂尔多斯市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目标,坚持“三化”互动发展战略,优化城市体系,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目前,全市城镇人口达到73万,城镇化率达到50%。该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是投融资渠道抓得实,市政府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采取企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康巴什新区开发建设中,一次性征用32平方公里土地,通过城投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融资12亿元投入新区,供水、雨水、中水、污水、供热、排污、供电、通讯八种管网一次性下地,道路系统一步到位,将“生地”变成“熟地”,实现了土地的增值。目前土地挂牌价格升到20万元/亩,预期收益30多亿元。并且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大胆地把市政府所在地迁到康巴什新区,带动新区的发展。该市新成立了城市发展公司,通过经营开发工业区,城镇新区新的经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瓶颈,步入以城建城的良性发展。同时,加快了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全市中心城区和旗县将公用设施进行公司制改造,筹集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改善了经营管理。

二、收获与启示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城镇化的重要前提

从我们考察的地区来看,凡城镇建设有大手笔、大气魄的地方,都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地方。各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完善思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如通辽市跳出了就资源论资源的圈子,巧妙地将技术、资金、环境、资源等有机地进行整合,以产业化推动城镇化,搭建信用平台。他们所上的一些产业,好多原料基地并不在本地,而当地党委、政府敢于大胆开发利用,铝厂和奈曼旗的化工产业均是这样形成的。有了这些产业的支撑,有力地促进了通辽市的城镇化进程。再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两地在城镇化投资体制上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胆负债建设,有效解决了资金“瓶劲”问题,步入“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了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搞好城镇规划是城镇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方向的指南,良好的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是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此次考察的几个城市中,凡城镇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都是城镇规划好的地方。他们的规划不但舍得投入,而且理念开放,并与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例如赤峰市在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仅规划设计费就投入近1500万元,鄂尔多斯市在规划设计方面投入近5300万元。他们的规划不单是就规则论规划,而是树立了大规划理念,将工业产业布局、城镇布局、人口布局、资源及外部条件、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重要要素都纳入了城市规划体系,所有的规划成龙配套,而且规划起点很高。像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就采用了国际招标,保证了规划的上水平,上档次。赤峰的城市建设处处体现了当地的特有文化内涵。

(三)产业支撑是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城镇化与之相适应,没有城镇化的相应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失去依托、受到制约。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牧民进城,不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城镇化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镇发展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通辽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通过产业的集聚,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扩充了城镇的规模,提高了城镇水平,有效地加速了“三化”互动进程。

(四)优化发展环境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环境也是生产力。从近几年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投资与否,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的选择。若有利于企业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企业就会投资;农牧民如果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会自觉进城。反之亦然。在我们考察的这些城市中正是用这样的环境优势和利益导向机制吸引企业投资、农牧民进城。在这方面,优惠政策最特别的是鄂尔多斯市。当地对各类企业制定了优惠政策,从税收、规费等方面均给予了极大优惠,不仅调动了企业投资积极性,也扩大了地区影响力。同时,鄂尔多斯市在对失地农牧民给予补偿的基础上,还参照转制企业职工入保的办法,将失地农牧入纳入社保,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进城农牧民的后顾之忧。

(五)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城镇容纳力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城镇化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在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城镇容纳力。城市的规模上去了,城镇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城镇综合竞争力才能增强。从我们考察的城市来看,赤峰新区基础设施投入14—16亿元,鄂尔多斯新区投入12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接纳更多的要素进城聚集创造了条件。

三、今后我旗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纵观我旗的城镇化工作,近几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创新不足,有所作为、勇于作为尚有差距。二是规划和定位工作明显滞后,尤其是可操作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以及功能区规划等有待于尽快解决。三是受财力等因素制约,城镇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由于跑项目前期经费少,加之力度差,全旗上下跑项目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四是小城镇的经济基础、特色主导产业等还需要加大培育力度。特别是在引进非资源性项目上有差距,没有树立“立足资源,不唯资源”的理念。五是小城镇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还需下大力气完善和提高。六是在经营城市方面理念不新、方法不活,尤其在城市建设用地、收储方面和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方面差距很大。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们的城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要围绕“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这一目标要求,抓住“十一五”期间的良好发展机遇,重新审视和定位旗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紧盯国家、区、市对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倾向,坚持“三化”互动,举全旗之力,用城镇化带动我们即将全面实施的“生态保护,收缩转移”战略,用城镇化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用城镇化带动工作的发展。精心打造“草原边贸旅游城”,把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作为旗域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努力构建以海流图镇为中心,以甘其毛道口岸、金泉工业园区、中心集镇、小康村建设为辐射的一体化旗域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旗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步伐。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拓宽推动城镇化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办法,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城镇化进程。今后,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次考察成果,用四市的发展事实,教育引导全旗各族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认真查找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差距,进一步解决想不想干的精神状态问题、敢不敢干的思想观念问题、会不会干的发展思路问题、能不能干的工作作风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危机意识和实实在在做事的思想,要破除在发展上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要破除封闭保守的落后意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好旗内旗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破除盲目自满、固步自封的思想,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总结新经验;要破除“官本位”思想,营造“有为才有位”的用人环境,力戒“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意识。从明年开始,旗委、政府将重新定位工作考核的项目指准,要重点对四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考核,一是新上项目;二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情况;三是养殖业;四是生态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城镇规划,进一步提高城镇品位

实践证明,城镇化发展,规划必须先行。一个全面、科学、合理、超前的规划,不仅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也利于吸引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集中,促进社会经济更快发展。在城镇规划方面,我们还没有引起足够重度,没有真正树立规划是最大节约的理念。虽然从去年开始我旗陆续拿出123万元规划费,聘请有关专家修编完成了《海流图镇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甘其毛道口岸建设规划》、《开发蒙古国资源、铁路、公路、支线机场等交通规划》和《金泉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及各种产业规划》、《海镇新区建设2平方公里的控规和0.5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详规》,但这些

规划与所考察地区的规划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我们的规划不成龙配套,我们只做了一个层面的规划,就规划论规划,规划设计的深度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要加大规划投入力度,不仅要修编总体规划,还要搞好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以及城市设计。要跳出就规划论规划的思维模式,用我们经营农业的经验去谋划城镇,把工业化、产业化等有机纳入总体规划,用一张图去指导工作的开展。要有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镇发展的新趋势和我旗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出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几十年不落后。重点要对海镇的道路、排污、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统筹规划,使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平面布局与立体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等协调统一,做到分区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要结合海镇新区开发建设工作,把党政部门综合办大楼、以整合上市公司为主的商务楼、政府广场、人民广场、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到新区,真正把海流图镇建成体现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和人文特色的舒展、生态、宜居地区,增强吸引力,精心打造草原边贸旅游城。甘其毛道口岸要根据互市贸易和利用蒙古国资源的特点,重点完善配套物流服务功能。要本着“经济重心”向山前转移的原则,把德岭山镇、乌加河镇定位在建设重化工基地和实现农牧业产业化这一目标上,来搞好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特别是重点服务功能设施要有超常规的建设力度。

(三)加大融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展城镇的容纳力

城镇建设的难点是缺乏资金的投入,没有投入上的保障,就难以取得较快的发展。而依赖等、靠、要,城镇建设也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把城镇建设与招商引资、盘活土地资源等有效结合起来,既可以通过政府的投入引导,也可以靠市场机制和优惠政策。今后,在融资渠道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争取上级的城建投资项目和资金;二是争取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三是经营城镇重点是搞好土地的收储和招拍挂;四是财政挤一部分,特别是要将各种规费和城建维护税全额用于城镇建设。在资金使用上,要突出重点,不能撒胡椒面,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按照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将一些项目整合打捆,重点用于海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将甘其毛道口岸的一些贸易功能也转移到海镇。在融资方式上,我们主要依靠国有资产营运公司,按照“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大力实施“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发财、滚动开发”的模式,努力改善城镇的环境,扩大城镇的容量。按照这些思路明年我旗城镇基础设施重点实施七项工程,计划总投资10545万元。主要是投资735万元新建改造4.9公里道路;投资150万元完成5公里配套给排水设施;投资80万元种植400亩城防林和对新修改造街道两侧进行绿化;投资300万元改造1万平方米的海流图广场;投资4000万元实施集中供热工程;投资250万元统一实施人行道硬化工程;投资360万元实施给水工程;投资700万元实施路灯改造工程;投资4000万元实施房地产开发工程。

(四)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的驱动力,以引导建筑企业投资和农牧民进城创业

我们属于边境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人口规模小,基础薄弱。要想推进城镇化建设没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显然是不行的。年内我们制定以下三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要给建筑企业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税收和规费的收取上要给予一定的优惠,以促使其开发更多的经济适用性住房和廉租房来满足进城农牧民的需求。二是要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户建设的原则,在城镇区域内划出一定的土地,分户标准建成住宅园区,以激发大家投资建房的积极性。三是要为农牧民进城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重点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保障等方面要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实现由“离土不离乡”向“离土又离乡”,“人随户口走”向“户口随人走”,“先买票后上车”向“边上车边买票”的历史性转变。今后,我们要结合正在实施的“收缩转移”战略,重点对牧区的牧民实行分批次的一次性转移。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实行“三三三”制的发展方式,即三分之一的牧民转移到适宜地区从事种养业,促进传统畜牧业方式的转变和产业转移;三分之一的牧民加入城镇户,从事二、三产业或加入社保,为城镇经济的发展聚集人气;其他三分之一的懂经营、擅管理的牧民有偿使用退牧户和流转户的草场,实行保护性措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实行“三三三”制,最终达到老年牧民入社保、中年牧民转产业、贫困牧民入低保、学生保入学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五)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产业立城建镇,进一步提升城镇的经济力

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农牧区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只有繁荣经济,小城镇才能永续发展。与此次考察的四市相比,我旗的产业化可以说是相形见绌。虽然我们资源丰富,但产业化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大气候。今后,我旗要坚持“立足资源优势而不唯资源”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制定相适应的政策,推动一些产业在城镇区域内集聚,形成产业聚集区,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海镇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并整合口岸的贸易功能,力争把海镇建成商贸旅游名镇。德岭山要做好与工业园区的对接工作,要把镇区与园区的规划统筹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工业强镇。乌加河建成经济重镇,石哈河镇建成绿色产业特色经济镇,甘其毛道口岸建成西部地区向蒙古国开放的国际大通道。

(六)加大城镇管理力度,促进城镇健康和谐发展

在城镇管理方面,今后,我们一是要严格规划管理。科学的规划一但通过,大家都要按规划办事,坚决杜绝

上一篇:管理学作业4答案下一篇:冬至节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