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烈火中永生有感

2024-04-28

观烈火中永生有感(共13篇)

篇1:观烈火中永生有感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烈火中永生》。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感触很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8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感到大势已去,开始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镇压。共产党员江雪琴(江姐)的丈夫被敌人杀害,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后来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为了尽快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疯老头华子良主动接受了这个任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逃脱了。敌人在死亡前夕疯狂屠杀政治犯,江姐和许云峰也英勇的牺牲了……

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感受到了江姐是一位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一位饱受牢狱酷刑仍坚贞不屈,在新中国的黎明前慷慨就义的巾帼女英雄!江姐曾说过:“你们的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却是铁做的!”她这种爱国精神让我敬佩!还有小萝卜头这个小英雄,年仅周岁时就与妈妈一起被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了牢里。但他还是刻苦的学习,渴望着自由。比起小萝卜头的生活,我们可要好得多了。

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一个个坚强不屈的身影,他们——这些革命英雄们,为了中国的解放而奋斗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通过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幸福的生活是要靠我们辛苦的付出与努力的创造,而不是坐享其成。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革命先烈们,使他们为我们创造出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这种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篇2:观烈火中永生有感

“哪里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当革命的枪声再次打响,是他们冲锋陷阵;当敌人的脚步声弥漫整个世界,是他们坚持不懈;当鞭子无情地抽打在身上,是他们忍辱负重守口如瓶。他们?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影片《烈火中永生》中的重庆地区地下党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英勇斗争,献出宝贵生命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坚贞不屈的伟大爱国精神,这便是红岩魂,他们就是一群具有红岩魂的英雄。

影片中最令人痛恨的人是甫志高。他本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的利诱下背叛了党,背叛了相信他的人。为了所谓的职位,断然放弃自己本心,自己的初衷,自己的尊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在他身上荡然无存,他无耻地先后出卖了江姐和许云峰,如小狗一般在日本人前低头哈腰,阿谀奉承,其行径令人不齿。俗话说得好,恶人终有恶报,他最终死在双枪老太婆的枪下,死后如秦桧遗臭万年。

而被甫志高出卖的江姐和许云峰,则与他截然不同,可谓是天差地别,丝毫不能相提并论。

江姐,在被关进监狱后,特务们自认为她是一个突破口。且她还离开过重庆,于是他们便集中“火力”准备攻破她。一开始特务们先给她放糖衣炮弹,在他们的认知里觉得利益的诱惑是没有人能够抵挡的了的,尤其是位女性,江姐会答应的,可谁知道江姐说了句:“上级的名字我知道,下级的名字我也知道,但我就是不告诉你们。”特务们气急败坏,利诱不成,就施行酷刑。他们将十根竹签字插入江姐的指甲缝中,十指连心,这是何其的痛,可江姐硬生生得挺了下来,不曾透露出任何信息给敌人。她说“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的意志你是永远也打不倒的。”

同样的许云峰在他被抓后。特务们用怀柔政策拉拢他。先是贿赂他,带他去吃饭,请上座,敬香茶,把他奉为上宾。但许云峰不为所动,他洞悉敌人想干什么,坚持不服从,特务没办法最终也将他投入到监狱里。“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这是许云峰的执着信念。在解放前夕,特务头目亲自来找许云峰,告诉他国民党将用TNT炸毁整个重庆,而他,许云峰也会被处决。可是许云峰并不害怕、恐惧,而是淡淡一笑道:“在人民的保卫下,山城你毁灭不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是呀,在江姐、许云峰身上所展现出的便是红岩魂,一种坚贞不屈的伟大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正是红岩魂,正是具有红岩魂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普通民众,中国战胜了新冠状病毒,等来了春暖花开时。

篇3:观烈火中永生有感

第一个案件, 即潘肖为老大作的无罪辩护。王警官在法庭上指控老大涉嫌盗猎珍禽, 故意杀害执法人员。他的证据是一份录音和车上发现的阿拉泰隼的毛。任何犯罪都必然在现场留下蛛丝马迹, 起诉方起诉的依据就是找到了这些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线索或者证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证据分为七种, 即物证, 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 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在本案中, 老大的反侦察能力极强, 作案时及其小心谨慎, 带着手套作案, 没有在现场留下指纹;将阿拉泰隼拿走, 将执法人员当场撞死, 因为案发无人区, 便无人能作证。因此, 面对王警官激愤的指控, 潘肖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不明白, 你所谓的证据和我当事人有什么关系, 这份录音中始终没有听到我当事人的一句话, ”因为缺乏相关性, 王警官提供的录音 (视听资料) 并不能证明老大和执法人员的死有直接关系。而发现阿拉泰隼的毛和老大这次一定实施了盗猎阿拉泰隼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潘肖进一步指出, “王警官, 你认为, 你断定……那些都只是线索, 线索是不能作为证据的”。因此, 尽管王警官骂“事实什么样, 你心里清楚, 别在这胡说八道”, 但是, 这个案件因为证据缺乏相关性即缺乏证明力, 所以潘肖成功的为老大作了无罪辩护。法庭是讲证据的, 证据不足不能定罪。也就是说, 客观真实只会存在于亲历者视角之下, 被说服者即法官眼里的真实只能是法律真实。在法律的世界里, 没有什么本来是事实的东西, 没有什么绝对真实, 有的只是在法律程序中所确定的事实, 而这种法律真实只能由证据呈现, 且证据是以裁判者视角 (即法官) 为标准的, 而不是以亲历的者或者半亲历者 (如本案中王警官) 为标准的。

古往今来, 任何诉讼机制都伴随着求取事实真相的愿望, 刑事诉讼也是如此。运用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过程, 可以说是重构“历史”的过程。但证据就像是打碎后的花瓶碎片, 因为无法找到所有的碎片, 从而重新拼起一个完整的花瓶一样, 案件事实与客观事实或多或少的差别总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完整的证据链或者缺乏关键性的证据, 法官是不能作出有罪判决的。

第二个案件, 即潘肖在撞倒老二后逃逸甚至毁尸灭迹, 企图在“无人区”不留下任何证据, 当然这是徒劳。影片展示了潘肖复杂的心理过程:他过失撞倒老二, 先试图救醒他, 把老二放在车后座上, 一路狂奔想找到有人的地方。当潘肖真的到达有人的地方, 即影片中的“夜巴黎”修车厂时, 他发现老二血流不止, 从车座上摔下来, 他以为出了人命, 他开始胆怯, 起初的理性告诉他, 应该马上报警。然而当他鼓起勇气拨打“11”, 还没有按下“0”时, “卫星电话”老板娘的笑声惊醒了他, 他想到报警电话打完后, 他一片光明的前途也就毁了, 他惊慌失措的挂断了电话, 从此走上了隐瞒证据的种种煎熬和费劲心思之路。尽管影片中, 潘肖对老大说, “我觉得, 我们不是一种人”, 然而, 在这桩案件中, 他还真的和老大成了一种人。本案中, 潘肖的主观状态从过失逐渐转变为故意, 因此这桩案件的性质也从交通肇事变质为故意杀人, 虽然影片戏剧性的让老二醒来, 但是, 这个案件中潘肖已构成故意杀人 (未遂) 。虽然影片中潘肖的处境让人同情, 但是, 他在交通肇事后, 带着伤者逃逸, 并在伤者身上浇汽油, 试图将尸体烧毁, 这种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作为律师, 潘肖深知证据的重要性, 因此试图毁尸灭迹, 想来个“死无对证”, 然而还是留下了一系列的证据, 如遗落在事故现场的潘肖的眼镜;“夜巴黎”修车厂滴落的老二的血迹;藏进潘肖车厢里的女孩 (余男饰) 等等。本案中, 在这么多证据面前, 潘肖将是难以逃脱的。

第三个案件, 即老大为拿回鹰隼并贩卖, 实施的多起故意杀人。作为一个贩卖国家珍禽的老手, 老大作案时凶残且狡猾。在撞死修车厂老板儿子后, 他伪造犯罪现场并报案, 试图制造是潘肖驾车并撞死死者的现场假象;他把女孩放在麻袋里, 引诱修车厂老板过去探个究竟, 然后从背后将他杀死;他挖坑试图将女孩活埋以除去“人证”, 他用枪杀死前来救助潘肖的货车司机。当然, 这回在犯罪现场残留了大量的证据:枪支, 大量的人民币, 被害人尸体, 证人 (女孩) 等等, 这次老大是难逃天网了。影片最后让老大死去, 这样所有的这些证据也就失去意义了, 刑事诉讼法规定, 被告人死亡是不起诉的法定理由。虽然老大无恶不作, 罪孽深重, 但是随着他的死亡, 这个案件和所有的证据也就自动失去意义。

影片由潘肖和老大的同归于尽而告终, 然而它留给我们很多思考, 如起诉, 犯罪构成, 证据等方面的问题, 而给我留下最多思考的正是证据方面的问题。在影片中, 潘肖为老大作了无罪辩解后, 两人在帝豪大酒店吃饭。老大想拖欠潘肖的律师费用, 潘肖说, “我在这个账单上签了字, 它能证明我点了这瓶酒, 但是谁又能证明我喝了它呢?”他言外之意是, 他在法庭上将执法人员的死归结为案发当天中午, 王警官和死者在大福地餐厅的“一顿豪饮”, 潘肖提供的证据是两人当天中午在大福地餐厅的消费账单———一份烤羊腿, 一瓶宋庄特供, 四瓶啤酒, 这份书证证明了执法人员的死是因为自身醉酒而导致的交通意外, 并非老大的故事杀人。而潘肖在老大企图拖欠他的律师费时, 再次提到这份证据, 暗示这份书证的重大纰漏:“死者点了酒, 可是谁能证明他案发当天中午就一定喝了酒呢?”因此, 人们不禁会对证据制度产生疑问:它真的能证明真相吗?

当然, 证据裁判主义可能存在各种不足与缺陷, 它无法缝合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之间裂缝, 但是, 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选择了证据裁判主义。现代司法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为后盾下, 依仗多如牛毛的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营造了“法律空间”, 一定程度上隔绝了“生活空间”, 远离了甚嚣尘上的“市井生活”, 借助专业化的运作延续了其固有的权威。当下的证据裁判和自由心证制度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从非理性的神示证据到僵化的法定证据, 再过渡到现代的证据裁判和自由心证制度, 尽管有不足, 但是在人类理性可能达到的范围内, 它是最好的选择。

当人们对事实产生了各种众说纷纭, 必须需要一个具有权威力量的第三者给出一个快刀斩乱麻的确定结论。这个具有权威力量的裁决者就是法院的法官。然而, 法律是“一个带有许多大厅, 房间, 凹角和拐角的大厦, 在同一时间里想用一盏灯照亮每一个房间, 凹角, 拐角是极为困难的, 尤其是由于技术和知识, 经验的局限, 照明系统不适当或至少不完备时, 情形就更是如此了” (博登海默语) 。当考虑证据问题的时候, 人们很容易误入的歧途是认为, 与正义, 惩罚犯罪相比较, 证据的不足是次要的, 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才是首要的, 从而觉得在一个案件中由于证据的证明力不足而将罪犯无罪释放是避重就轻。确实, 我们必须牢记一点,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作用, 它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法律的目的和价值追求是多元化的, 有些价值是一致的, 如自由, 正义, 惩罚犯罪;有些价值是背离的, 如正义与效率,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在各国的立法中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建立在证据裁判基础上的自由心证使得裁决尽量趋于中立, 客观。现代司法的重心绝不是单纯的发现真实, 现代司法的重心应在于中立的定纷止争。为了实现中立性, 运用证据说明案件事实, 尽管并不完美, 但是确是最好的选择。我们承认它的不足, 并不会导致社会混乱, 法律权威丧失, 而是思考未来如何更好的完善我们的证据制度。

参考文献

[1]姚莉.两岸刑事案件调查取证协助中的冲突及解决——以两岸证据制度的比较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 2014 (3) :29-36.

[2]罗浩.刑诉法修改后对证据制度的完善[J].改革与开放, 2013 (11) :37-38.

篇4:烈火中永生

死,并不是战斗之火的熄灭

让他永不泯灭的忠魂

在青翠的歌乐山嵮

仰望黎明

1949年的11月27日,185位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含恨饮弹,血染歌乐山,从大屠杀中侥幸脱险的只有35人。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57天,距离重庆解放仅差3天。

黎明前的屠杀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进渣滓洞。但是,胜利与牺牲同时到来。

在蒋介石“清理积案”的指示下,11月26日晚,徐远举从毛人凤手中接过了经过批准的大屠杀名单。歌乐山上有条小路,从白公馆通向松林坡,那里的3个大尸坑已经挖好了。

27日,眼见朝夕相处的难友将被屠杀,悲愤的革命者只能拿起手中的笔。

“兄弟,不要颤抖/大踏步跨出号门——他的嘴咧开,轻蔑地笑笑/‘啊,多么拙笨的蠢事/在革命者的面前/死亡的威胁是多么无力’……”

写下这首诗的人叫文泽,一位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政工干部。诗稿刚刚完成,文泽就听到特务叫自己的名字。

罗广斌在解放后的回忆材料中写道:“我和谭沈明,文泽,宣灏三人隔着窗子握了手说:‘安心去,你们先走一步,再见。’他们的手都是温暖的,没有冷,也没有抖,喊着口号,唱着歌,从容地大步向前走了……”

是夜,白公馆27位革命者殉难,还剩19人。那时渣滓洞已杀害了两拨革命者,还剩下150多人。刽子手们心急火燎,已经不想按原方案分批屠杀了。

特务和军警都赶去渣滓洞了,白公馆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被争取过来的看守偷偷把牢房钥匙和一把铁锤交给罗广斌,说“我先出去看看有没有人,没人的话,我在楼上跺三下脚,你们就跑!”

出门望风的时候,这名看守又顺便告诉白公馆周围的警卫说“共军进城了”,警卫们一听,连忙逃走了。罗广斌把人分成5组,看守的信号来了,罗广斌打开牢门,19个人跑出白公馆,爬上山梁。

白公馆生还19人,渣滓洞脱险15人,以及身中3枪仍活着、从尸坑中爬出来的谭谟,大屠杀中只有这35人活了下来。

11月28日,解放军攻下南温泉,打开了重庆南大门。

但是,屠杀到了29日仍在继续,关押在重庆“新世界监狱”的32名革命者被分3批押往松林坡。那时,距离重庆解放仅差几个小时。特务行凶后,连尸体都来不及掩埋便仓皇逃走。

不息的英魂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车耀先的女儿车毅英独自一人跑向歌乐山。多年以后,她这样描述当日的所见所闻:“白公馆里人去楼空,渣滓洞的余烬还在冒烟。渣滓洞楼下的8问牢房里堆满了烧焦的尸体,没有头,没有足,只有一块块焦黑的躯体。围墙的缺口处,房前屋后,厕所内,另有20多具尸体躺在那里。松林坡上三个大坑,里面尸体枕藉,血水横流。看见一个个死难者睁目仇恨的眼神,紧握的拳头和流出的鲜血,我说不出一句话。歌乐山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可怕的寂寞,一片荒凉。”

1949年12月1日出版的重庆《大公报》以“蒋匪灭绝人性屠杀革命志士”为题,记下惨绝人寰的一笔:

“一位青年妇人,正抱着她的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那里痛哭,找她丈夫的尸体。天!这怎么找得到!都么多焦尸,已没有一个还像人样,没有一个能认清面目……”

12月1日,解放军冲进了渣滓洞,白公馆。在刚刚经历了与胡宗南部队和罗广文残部的生死厮杀之后,那些流血不流泪的战士们此刻也失声痛哭“我们来晚了!我们来晚了呀!”

两天后,从大屠杀中侥幸脱险的人们跑回歌乐山。罗广斌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带着大家冲进白公馆,冲进平二室牢房,撬起屋角的一块木地板,五星红旗还在!那是狱中难友们听说新中国成立后用被面,草纸和饭米粒制作成的红旗。攥着它,几个人抱头痛哭起来。

革命志士惨遭屠杀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中央人民政府立即指示重庆军管会查明详情,收敛遗体,清理遗物。经过数日的清理、挖掘,在歌乐山集中营范围内,共发现遗体332具。

全城最好的棺木都被调集到歌乐山下。每位烈士两斤酒精消毒,一丈白绸裹尸。刚刚解放,物资极度匮乏的重庆竭尽全力,却也只能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收殓烈士的遗体。

篇5:观电影《在烈火中永生》有感

最近,新冠病毒在国际上全面爆发,我宅在家中看完了根据抗日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

这部影片讲述了1948年到1949年发生的故事……通过描写许云峰领导工人运动,江姐、双枪老太婆开展华蓥山武装斗争,成岗办《挺进报》等情节,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方兴未艾、此起彼伏的盛况。同时,又以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两处国民党的秘密监狱为背景,讴歌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在被捕后,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

国民党为了摧毁重庆地下党组织,将共产党员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等监狱,并施以最残酷的刑罚。他们认为这样,就能获得想要的共产党机密,但是他们错了,错得离谱!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一个战士倒下,千万个战士起来!

影片里最让我敬佩的人是——江姐。她忠于革命,不仅具有坚持不懈、宁死不屈的精神,还具有关心同志,爱护同志,帮助同志的优秀品质。当丈夫的头颅被挂在川北的城门上时,她并没有大声哭泣,而是化悲愤为力量,立誓要为丈夫报仇。在渣滓洞里,江姐的手指被敌人用竹签钉上,忍受着五指连心之痛,血水飞溅……江姐遭受的种种非人的酷刑,牵动了我们读者的心。可是,她宁死也不透露上级与下级的通讯地址。

最让我厌恶的就是叛徒——蒲志高!他原来是沙磁县区委的委员,接到命令后,开了家“沙磁书店”当联络站。由于工作失误,他把一个特务雇进了书店,导致他自己被国民党反动派捉了。受刑后,他就叛变了,吐露了自己掌握的所有党的机密。结果,许云峰﹑成岗﹑刘思扬﹑余新江和江姐等人被特务捉去了。他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了同志和自己的信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衣冠禽兽!

篇6:读《在烈火中永生》有感

高县逸夫小学五年级二班:马武杨

指导教师:罗红莉

读了《在烈火中永生》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书中主要讲了1952年10月11日,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埋伏在391高地距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第二天中午,几架敌机飞来巡逻,扔下了几颗燃烧弹。邱少云被熊熊烈火烧成了一个火球。邱少云身后就有一条水沟,只要他向后滚动,就可以在水沟里把火熄灭。但为了不暴露整个部队,为了战友们的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最后被活活烧死了。

当我读到“其实,邱少云身后就有一条水沟,他„„这样就会被山顶上的敌军发现,暴露目标。为了„„在燃烧的烈火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我的脑子里便出现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样子:他咬紧牙关,五指用力地抓着草地,非常的痛苦。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生命,邱少云坚持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想到这些,我心里就很惭愧。因为我上课的时候,不是和同学讲话,就是在搞东西,我连这样短短的、毫无痛苦的40分钟都坚持不住,怎么可能比得上在烈火中坚持这么久都一声不吭的邱少云呢?

篇7: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火焰让凤凰浴火重生.烈火让一个民族重生,让一个个灵魂在火红的光影下永生...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懦弱的人在刑具下失去了脊梁,但坚强的共产党员却要打破这个迷信。无法在许云峰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敌人便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轻蔑地看着敌人,在无数摧残下,咬着牙,用行动向敌人反抗。撬不开的唇,诠释着共产党们的无畏。

屏幕中黑白的影象继续闪动,胜利似乎已经向他们招手,疯老头——华子良受党的指示,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一次借着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一部分党员逃了出去,但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枪声响起,在他们的眼里,不是面对死亡的畏惧,望着前方,似乎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去了,去迎向敌人的枪口,去为祖国未来奋斗;他们也留了下来,留在历史星河中成为闪亮的明星,留在我们心灵深处成了那点坚守的美好„ „

好象已过了一个轮回,当几十个春秋悄然滑过,当天翻地覆的祖国充满着无穷的生机之际,是否还记得几十年前激情而悲壮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些实现了“为革命斗争到底”这个诺言的已逝的灵魂;是否还记得皮鞭打在共产党身上,迸发出来的那宁死不屈的耀眼火光„ „

老一辈革命家把报效祖国和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人格风范,高山仰止,世代传诵,与日月同辉,似江河长流!他们将在烈火中永生!

篇8:观烈火中永生有感

北极阁广场给人的第一感觉, 就是荒凉, 地处闹市区的它, 应该有那种坐拥黄金地段却不失“闹中取静”的气魄, 仿佛古体诗词中所描绘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般。实则却不然, 熙熙攘攘的游人, 仿佛都无心留恋此处的风景。远观, 北极阁的确是称得上是优美大气, 然而细细推敲却让人产生疏远感。乍眼一看有种气势磅礴的视觉冲击, 但整体功能性的把握上却不够周到;它的设计讲究现代与复古的融合, 可在假山与实际山体的连接上略显生硬;它独具匠心的错层设计恰到好处, 却在设计细节与人文关怀上未免大意。这无疑反映, 景观不仅是用来观摩的, 更在于它与人类行为的融合。北极阁广场慕名而来的人实则不多, 白天大多是一些晨练的老人, 夜晚开放了水幕喷泉, 则会引来周边居民前来散步。我们可以通过北极阁的设计方式来探讨人类行为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 北极阁的景观分布略显空旷而缺乏私密性。虽然, 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市民广场中, 人们寻求的是一种开阔自由感, 但在属性上还是得对空间有较为完整和明确的分割。环境心理学家曾提出社会向心与社会离心的空间概念,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是一个相对性而言的概念。如城市广场、公园之类的公共空间, 虽然草坪要尽量开放, 但却不能一览无余, 可通过一些树荫树冠的合理遮挡, 让游人有遮阳避雨的地方。或设置几处相对僻静的角落, 让人们可以读书、静坐、交谈等等。当然, 在此提及的公共环境中人对私密性的需要, 并非指去设计一个完全闭合的空间, 那样反而会显得压抑, 而是能利用植物去营造静谧, 像通过合理布置分散排列的树或绿色屏障便能提供私密。这类设计方法倾向于使人聚集靠拢, 促进人的相互交往。所以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 北极阁广场的过于空旷, 正是人们不愿意在此逗留太长的时间的原因之一。

其次, 北极阁在人文关怀上考虑欠缺。如果说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市民广场, 那么它必须顾虑到各个社会群体, 广场的高差处运用了的阶梯式步道, 错落有致而又简单大方。然而, 它却忽视了残障人士或行动障碍老人的需求。虽然阶梯左侧设置了一条无障碍通道, 但宽度较窄, 有些体量大的轮椅无法通过。景观设计是服务于人类的, 所以一定不能忽视了人的行为与心理要素, 尽量把人体工程学的细节融入到设计中去, 即使是很小的一个细节, 都是体现景观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

再次, 广场功能性单一、给人以距离感。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两种。北极阁广场的主体山石的设计则为后者, 这类人为景观相对于自然而言, 人工痕迹太重, 正由于它不如自然风景那样有如天工开物的精巧。则该把优势体现在功能上。去过北极阁的游客都知道, 或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广场内有专职的安保人员, 督促游客不准接近水幕山石前的围栏。其实, 人类作为一种天生好奇的动物, 很多东西都有探索碰触的欲望。因此, 既然在广场内出现了令人远观的大幅景观外, 出于平衡性的考虑, 同时也应设置一些安全的供游人参与、互动的景观体系, 使人在与景的互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

最后, 景观仅仅只局限于实用功能是不够的, 它还必须是美的、赏心悦目的、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热爱的心理。植物在景观中所带来的美化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北极阁广场内, 树木的数量并不少, 但形式单一。为了满足人类对景观多样性的要求, 可以通过群植、丛植的方式, 把植物的形状、线条、色彩、质地等要素组合以及合理的尺度, 加上不同绿地的背景元素的搭配, 既可美化环境, 为景观设计增色, 又能让人在未意识的审美感觉中调节情绪, 陶冶情操。

一个优秀的广场环境设计, 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里需求两方面的。对于前者, 设计师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精确数据和手段来实现, 而对于后者, 则需要设计师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 发掘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 让设计与之和谐。景观的成功, 不在于它投入了多大资金, 不在于表现了多么崇高的艺术境界, 而取决于它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景观是一种用心的艺术。

当今社会, 环境景观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人类所享用是环境景观的功能主义目标。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 但殊途同归, 它总是关系到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造室外场所。就犹如北极阁广场一样, 如果它能够把调和人的行为心理作为设计的初衷, 将人文关怀与人的行为心里融合到设计中, 必定能够吸引更多游客, 在南京这座古城立足长远。

摘要:通过对南京北极阁广场的考察, 反映出人类行为活动对景观设计尤为重要, 正确掌握人对景观环境的心理需求, 关注设计细节, 体现人文关怀, 是现代景观设计必不可少的精神。

关键词:北极阁,行为心理,景观设计,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车生泉, 郑丽蓉, 著.园林[M].园林杂志社, 2004.

篇9: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1952年10月12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邱少云所在连队执行一次潜伏任务,敌机投下的燃烧弹将邱少云身边的荒草点燃。大火迅速蔓延,烧到了邱少云的身上,但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始终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邱少云无可争议地成为令人崇拜的偶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英雄邱少云的传说却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甚至引起许多争议。

当然,不管是出生之谜,还是牺牲之谜,也都无损于这个令人敬仰的英雄形象。

川娃子:伙夫当了志愿军

1931年,邱少云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现属重庆市)关溅乡玉屏村。关于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人们知之甚少,后人对他的回忆大多是从1949年12月他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开始的。

其实,邱少云也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13岁时就外出做雇工,后来被川军刘义的18团抓去当了兵,做了一年零四个月的国民党部队的伙夫,直到1949年12月解放军八川。成都战役后,邱少云做为补充的新兵源,参加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

据邱少云的战友们回忆,邱少云当时只有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头,人长得很结实,但不爱说话。新兵入伍要参加培训,但邱少云的表现不算很积极。参加劳动时,他不愿意把自己的一把好鐵锹换给别人用,还跟一名老兵为争铁锹竞打了起来。为此,连队副班长还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

一段时间培训后,邱少云参加了四川的剿匪斗争。有一天,执行任务途中,战士们发现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顶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站着一位中年妇女和一名10多岁的男孩。有人问:“这房子怎么这么怪,会不会是土匪的观察哨?”邱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家。”那个妇女和男孩正是他的妈妈和弟弟。战友问他:“想不想回家看看?”邱少云答:“想!”但是,剿匪时期不能暴露家人目标,邱少云只能远远地望了望亲人和家乡,眼里溢满了泪水。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邱少云所在部队改为志愿军,从四川奔赴朝鲜参战。

进入朝鲜后,部队加强了训练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邱少云进步很快。他对武器特别有悟性,部队装备的苏式武器如转盘冲锋枪、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会,成为了一名标兵。

1952年10月,志愿军准备攻打上甘岭,把战线往南推移,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要取得战役胜利,必须炸掉敌军增援必经的康平桥,而要炸掉康平桥,又必须先拿下金化西边的391高地。

391高地半山腰的敌军不仅火力强大,还构筑了坚固的地下碉堡,强攻是不可能的。指挥部决定派一支部队秘密潜入敌军阵地后面的山腰,等第二天发起战斗的时候,迅速抢占391高地。邱少云所在的一排担起了这个重任。

这次行动特别重要,上级对纪律要求十分严格。进入阵地后,待命的战士们只能将脸埋在地上,双手趴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因为这里距离敌人阵地最近不到60米,稍微发出点声响,就可能被发现。

战前动员时,战士们很激昂,纷纷表决心,写战书,可邱少云却一声不吭,因此连里对他很不放心。指导员王明世找他谈心,给他讲了许多道理,最后,他向指导员表了态:就是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也不暴露目标,暴露目标就是革命的罪人。

第二天,邱少云向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表示:为了战斗胜利,愿贡献自己的一切。

茅草丛:烈火中的沉默战士

部队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袭,拔掉391高地。

那一天,天还没亮,邱少云和战友们悄悄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慢慢升起来之后,他们发现前面60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眼皮底下的潜伏者。这时候,如果有谁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战士们分成小组散布开来,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茅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山坡上的草一同摆动,露不出一点马脚。战友李元兴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他又看了看趴在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也是全身伪装,隐蔽得非常好。

据邱少云的另一位战友曾纪有回忆,那天刚下完一场雪,四周很寂静。也许是太沉静了,敌人反觉得不安,怀疑我军搞什么名堂,可是又不敢出来巡逻,就不时地对周围地带进行骚扰。“敌军先从碉堡里打出十几发烟雾弹和毒气弹,我们戴上口罩,敌人没弄着我们,反呛着了自己,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他们的咳嗽声和咒骂声。下午2时左右,敌人又向周围打出数百发炮弹,其中不少落在了我们的潜伏区,一些人受伤了,也有人阵亡了,但我们还是纹丝不动。”

约下午4时,敌人又打出来数十发燃烧弹,埋伏区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其中的一发,正落在了邱少云身边,火很快烧着了他身上的草。李元兴突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的整个身子包住了。

李元兴就埋伏在邱少云身后5米的右方,他看得清清楚楚,心提到了嗓子眼:这怎么受得了呢?他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但是,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的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眼睁睁地看着邱少云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慢慢变成一具焦体,李元兴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

黄昏时候,战斗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军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炮击。5分钟后,炮火转移了,埋伏的战士们>中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用了不到20分钟。

李元兴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牺牲时,年仅26岁。

战斗结束后,连队给邱少云报请了三等功。据邱少云生前战友林炳远后来回忆说,那次战斗半个月后,进行了战斗总结,他和邱少云的指导员王明世一同到师里去汇报。当时,一位组织部门的干事要求王指导员举个具体的人或事来谈谈,王指导员就提到了邱少云。那位干事听了王明世的介绍,非常感动地说:这样的英雄行为,太感人了,三等功不行,应报特等功!于是,29师政治部立即起草报告,报请志愿军司令部批准。

这份报告引起志愿军司令部领导的重视。起初,一些领导认为,邱少云不过是战时特殊死亡,算不上英雄,三等功就可以了。但更多的同志认为,邱少云严守纪律,为了整体牺牲自我的精神难能可贵。后来,意见终于统一,少数服从多数。1952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邱少云为特等功臣。

1953年6月1日,志愿军领导机关再

次授予邱少云“一级英雄”称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接着,朝鲜方面遑赠邱少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一枚,并建立了邱少云烈士纪念碑。

争议点:英雄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个发现和报道邱少云的人,是当时的随军记者郑大藩。

在邱少云被迫授为特等功臣的那年年底,郑大藩到邱少云所在师采访,组织座谈。郑大藩就邱少云的牺牲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燃烧弹落在什么地方?是打中头部死亡还是一点一点烧死的?二是他身边有无水沟?谁看见了邱少云牺牲的全过程?邱少云的战友李元兴回忆说:

“燃烧弹打在邱少云前方两米左右,燃烧液溅到了他的身上,是一寸一寸烧过来的,从头烧到脚,当时我伏在他身后5米左右,亲眼见到大火一点一点把邱少云活活烧死。”

李元兴和其他战友还证明,邱少云右面3米处有一条小水沟,如果邱少云愿意,只需侧向滚即可活命。

面对这些证明材料和见证人的描述,郑大藩感动了,他含泪写下了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1953年5月18日,《人民日报》用整版篇幅发表了这篇通讯,邱少云的事迹随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后来,根据此文缩写的同名通讯,以及李元兴的回忆《我的战友邱少云》先后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邱少云成了无数青少年心目中顶天立地的志愿军英雄。

不过,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邱少云生前的排长曾纪有对邱少云牺牲时的情况有不同的记忆。据曾纪有介绍,他在国内时为邱少云所在的3班副班长,入朝作战后任邱少云所在的1排排长,也是当时阵地上最高指挥官。

曾纪有回忆说,占领主峰后,他向空中发射了三颗传达胜利的信号弹,突然,一个暗堡里射出一排子弹,他中弹倒下,左手腕处被打穿,颈部也受了伤。战斗结束后,他被送往国内的医院治疗。在疗伤的日子里,护士经常读报纸给他听,他从中知道了邱少云的事迹。

曾纪有很快注意到,一些报道邱少云的描述中有一些误差。比如,说邱少云身上背着爆破筒,其实当时邱少云并没有带武器,只拿着把大钳子,他的任务不是;中锋杀敌,而是扫除铁丝网障碍。有报道说,邱少云身边有一条水沟,他若滚进沟里就能活命。曾纪有说:“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在半山腰,哪来水沟?即使有水沟,在寒冬也没有水。”

还有文章说,当时志愿军有一个营500多人潜伏到敌方前沿阵地,有些士兵为救邱少云,向连长程子英请示打响战斗。“这是不可能的,当时阵地上最高指挥官就是我。我们的任务就是埋伏待命,谁也不准乱动,话也不能说一句。”曾纪有回忆,“就52个人,也不是潜伏到敌方前沿,而是后山腰。这项任务极为秘密,不可能派那么多人去。师部单线直接和我联系,除了我和师部领导,谁也不知这项任务。当时师部还派了一名干部来协助我,可惜还没进潜伏地,这名干部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伤撤下了。”

曾纪有说,他不知道是谁提供这些材料的,因为他与战友们已失去了联系,部队也没人知道他活了下来。后来他了解到,那场战斗后,1排只有几名战士活了下来,但他无法与活着的战士联系上。

1958年,曾纪有带着三级伤残证书转业了。1997年春节,在广西全区老军人座谈会上,身为南宁市长冈路烈士陵园顾问的曾纪有认识了周秀全,原来两人同是3营的战友1找到一个战友,曾纪有便想打听他那个排的战友的情况。周秀全给了他一本15军军史。他翻开一看,1排只有邱少云一个人的名字。“可能档案在部队调动过程中丢失了。战争年代,档案丢失是难免的事。”曾纪有老人说。

出生地:是铜梁还是简阳?

抗美援朝结束后,邱少云获得了巨大的荣誉。

1959年,铜梁县建立邱少云纪念馆,铜梁县关溅乡更名为少云公社,现为少云镇。几十年来,朝鲜方及我国领导人不断到邱少云的故乡慰问邱少云的家人。在中朝两国,邱少云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故事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但是,多年之后,邱少云的战友曾纪有却提出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说法:邱少云的故乡不是重庆铜梁,而是四川简阳!据他所知,邱少云是四川省简阳县(今简阳市)养马河(镇)山茶村人。而且,邱少云也并非像报刊上所说的家中有父母和3个兄弟,他的父亲早已去世,家中只有母亲和弟弟。对于报刊上关于邱少云在国民党军队当过伙夫的记录,曾纪有说他也从未听邱少云提起过。

多年来,曾纪有几次试图解开这个谜。他从课本上看到,文章的材料提供人为邱少云的战友李元兴。曾纪有对李元兴还有记忆,他确实是邱少云的战友,自然也是他的战友。当时李元兴是邱少云的副班长,也是四川人,“按说他应该对邱少云很了解的,怎么会弄错呢?”曾纪有有些不解。他曾写信去四川省民政厅,请求帮助查找李元兴,民政厅回信说:查无此人。

得知铜梁县有个邱少云纪念馆,曾纪有便去信提出他的疑问。纪念馆支部书记王星富回了信。信中说:经四川省民政部门多次调查,邱少云确实是铜梁县关溅乡(现改为少云镇)人。信中还告知,李元兴已死于“文革”中。

本刊记者就此曾向报道过曾纪有的广西同行秦兴旺、杜明礼求证,他们说,曾纪有的确对邱少云的出生地持有不同看法,但老人同时表示,不论邱少云怎样牺牲,他的故乡在哪里,他都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他的英雄事迹已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不容置疑。

58年后,邱少云所在部队官兵再次受到国人的关注。

2010年8月7日18时,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官兵驱车千余公里从玉树地震灾区返回驻地,仅8个小时后,又接到赴甘肃舟曲救灾的命令。次日早上6时许,首批派出的1300多名官兵和111台车辆经过短短1小时准备就全部到位,火速向灾区进发。经过9个多小时的急行军,于当日15时30分抵达舟曲展开生命搜救。

9月2日,榮获“全国玉树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的邱少云所在部队副政委杨志昆和该部一营营长王书恒做客全军政工网,共同接受新华网等8家网络媒体的联合采访,激情讲述他们带领部队官兵深入灾区一线展开抢险救援的难忘经历。

篇10:《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是我最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在我脑海里,给印象最深的是江姐这位女中豪杰。她在熊熊的烈火当中表现的是那样的坚强、勇敢。江姐的这种精神可佳,我对江姐的敬佩之情由然而生,永远也不会抹去的,虽然江姐已经牺牲了,但她会永远地活在我心中。江姐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定:她的丈夫在与敌人战斗的时候壮烈牺牲了,当江姐路过城门时,看到敌人把自己丈夫的头颅悬挂在城楼上时,心如刀绞,但她依然忍着悲痛,继续战斗。最后她因叛徒出卖而被逮捕,她被关在重庆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的集中营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宁死不屈。最终在1949年11月14日这一天,江姐被特务秘密枪杀,当时,江姐仅仅只有29岁。

有许许多多像江姐一样的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做有力的贡献。这部电影令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所以,我爱看这部电影。

篇11: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电影缓缓的打开了剧幕,我们似乎慢慢地融入了那个黑暗的年代。在一座宽阔而有繁华的城市里人们却饱受着痛苦的煎熬,那全是因为有那些贪图名利的小人、特务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在一艘船上,江姐出现了,江姐名叫江雪琴,她的丈夫名叫彭咏梧是地下党重庆市委委员会,因为工作关系他们分开了,在不一样的地区为祖**亲的明天奋斗着。

在一个阴雨天,江姐又是因为工作需要去找彭咏梧同志。在彭咏梧同志工作的地区的城门前,她看见了一群人围在一个墙角,墙角贴着一张布告单,在那布告单上清楚的写着:地下党委员彭咏梧被捕。她愣住了,雨水与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她深情的看了布告单上丈夫的照片最终一眼,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开了。她哭了,她要求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再一次意外中讲解被捕了,特务们用最狠毒的毒刑审江姐,用烈火烧江姐,但江姐只说了一句话:“上级的姓名地址我明白,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明白,可是这是党的秘密,我不能告诉你们!”敌人被江姐的意志打垮了,敌人只能顺着他们做人质,但江姐他们从来没有忘记一件事:他们要越狱,要出去!在小英雄小萝卜头和地下党委员的帮忙下他们成功的越狱出去了!民族解放了!五星红旗在总统府上冉冉升起。

篇12: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当我看到敌人对江姐残酷的用刑时,我的心随着江姐的身体吊了起来。这是,凶残的敌人竟然用竹签扎江姐的手,逼江姐说出党的机密,但江姐硬是忍住了疼痛,只字不提。敌人发怒了,他拿起货真价实的皮鞭,狠狠地往江姐身上抽,但江姐仍然一脸正气的怒视着敌人。看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江姐的心声:想让我松口?没门!我是不会告诉你们党的一切机密的!随后,敌人疯狂的折磨着江姐。等到审讯结束时,被油锅烤晕的江姐早已汗流浃背、血肉模糊。可见,敌人是多么凶残啊!

其他被抓的好人看到江姐如此虚弱,都纷纷把自己的水贡献出来。然而,就在送水的路上,战士被打伤了,但他仍然顽强的把水送到了江姐的牢房前。就在松手的一刹那,他自己也牺牲了。由此可见其他人是多么拥护江姐呀!居然能用自己的生命送水!

最令我感动的是“小萝卜头”。当江姐审讯结束时,他伤心的问江姐伤口疼不疼。他因为从小在监狱长大,营养不良,导致他头大、身子小,完全就是抗日时期的“大头儿子!”一双大眼睛黯淡无光。在死之前,毫不知情的他居然兴奋地对江姐说:“我要去好远好远的地方玩,坐飞机!我在那里等你,一定要来陪我!”看到这里,我又为小萝卜头的命运担忧。

江姐、小萝卜头、许海峰、战友是多么善良、刚强;敌人、日寇是多么凶残!

篇13:观烈火中永生有感

为了能使理论上的认知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 并产生积极的作用, 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校特邀山东省两位名师执教示范课:一节是由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英语学科主任杨老师执教的7B Unit4, 授课内容是一般过去时语法;另一节是由山东诸城名师刘老师为我们示范的8A Unit6Reading。两节课风格各异, 但共同之处值得关注:教师由台前到了幕后, 在教师的积极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分小组合作, 均能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而且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精彩的课堂让作者回味无穷, 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在海门, 在我校, 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践这一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作者认为:要想让“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顺利实施, 必须重点做好三点。

一、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没有目标, 哪来的劲头?”山东两位名师示范课的最大的亮点是:对教学目标的处理与往常不同。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 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是神秘的, 它只出现在教师的教案本上, 抑或在教师的脑海里, 它是领导或者专家考量教师能否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指标。因此, 在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的夸夸其谈, 却见不到学生的昂扬斗志, 从而出现了“填鸭式”“满堂灌”等效率低下的教学模式。但在这两节示范课中, 教师首先展示了三维目标, 并认真仔细地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同时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统一学习目标, 自主思考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引下, 学生能够有的放矢, 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把课堂学习的成果最大化。

二、高质量的预习导学案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预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在以高效课堂为目标的“学程导航·能仁课堂”教学范式中, 学生的预习工作被提升到了极其重要的高度, 课堂上很多活动的开展都要依托学生的预习, 学生通过预习对整节课的相关内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以期在课堂上达到“打有准备之战”的效果。这一教学环节也是“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学生的预习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高质量的预习导学案是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根据导学案的相关要求, 有针对性地对所学内容加以初步学习, 深刻思考并提出有效的问题, 学习中这样的“未雨绸缪”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程导航”中的预习导学案在示范课中也通过预习卡片的形式得以充分体现。

无论是杨老师的语法课, 还是刘老师的阅读课, 均配备了一份质量较高的预习卡片, 学生凭借这张卡片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搞清楚教学的重难点。杨老师的导学案层次分明, 逐层深入;刘老师的导学案则充分体现了李阳“疯狂英语”的特色:课前大声朗读单词, 课中大声朗读重要句型, 巩固学生瞬时记忆, 为成功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

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以及高质量的预习导学案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基础知识积累。科学合理地优化学生的分组则是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 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体现。与以往的小组分配不同, 为了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进行更科学的分工。

1.要做到“教师到学生中去, 问题从学生中来”

教师要起到总策划的作用, 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 仔细了解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情况, 帮助学生解决在小组合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帮助他们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并不是学生的表现越“活跃”越好, “热热闹闹”的课堂并非就是高效课堂。学生在积极思考时会很安静, 教师在做出指导时也并不喧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 学生在集中思索, 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有效的“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学和探讨的时间, 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独立思考和练习, 所以高效的课堂应是热烈而有序的。

2.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小组分工, 引导所有学生共同参与

在评课过程中, 来自山东诸城的刘老师详细解答了“如何更科学的分组”这个问题。首先, 分组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其次, 分组时要充分考虑组与组之间的总体水平是否一致, 为组与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帮助教师更精细化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以4人小组为例, 小组成员最好由1名优等生, 1名“学因生”和2名中等生组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相应的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因素, 基本确保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当, 以形成良性的竞争。当然, 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 也可以适当调整小组成员以达到更优化的效果。教师需要特别提醒学生:不是只有组长才能归纳小组同学的发言, 而是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机会作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这样一来, 既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又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向高一级水平发展。水平相当的学生在全班交流中擦出了思想的火花, 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习兴趣提升了, 教学效果自然无须教师担心。

总之, 两位名师的示范课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精彩, 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推行一个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很多人在实践中摸索, 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在坚持以高效课堂为目标的“学程导航·能仁课堂”教学范式的基础上, 坚定不移地贯彻“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 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觉得学好英语是一件简单的事。

参考文献

[1]杨光.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探讨[J].素质教育论坛, 2010 (3) .

上一篇:对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下一篇:描写人的日记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