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2024-04-27

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精选7篇)

篇1: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这个暑假,我去参加了爸爸单位组织的海港夏令营,时长三天,共走了三个地方:南京、江阴和常州。我与其他营员们一起度过了这快乐的三天。三天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了

我们首先到了南京,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立交桥盘来盘去,可惜就是人少,桥上人并不多。导游介绍道:“别看南京现在繁华,从前可是有过一段屈辱史,它曾被三次屠城过。分别是魏晋南北朝中的宋朝的刘诞、太平天国时的湘军和清朝的日军(民国时吧)。现在我们就要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过一忽(会)儿,车就停了,我们下了车,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幢墨黑墨黑的房屋,上面用金色材料(可删)写着8个(镏金)(大)字: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了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坑,都用鹅卵石填满了,在中央立着一个大大的十字架,上面写了遇难者人数:300000。还有遇难日期等等。(我的心一顿,仿佛阳间的人,一下子接近了冥界,无数颗饱受冤屈的魂灵,正在无声诉说,那是什么呢?)(怀着沉重的心情)接着(慢慢地、静静地)向里面走,(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觉都是这样)。来到了第一个馆:万人坑遗址,那是日本人残忍杀害我们祖国同胞的一个地方,日本鬼子把杀害的人们丢到那个坑中,有些甚至还是活的,直接被扔进了坑中,活埋了,这实在是太残忍了。(我的内心霎时充满了愤怒,不,简直是怒发冲冠了!简直是禽兽!猪狗不如的东西!人性何在!天理何在啊!)接着(删)(怀了一颗无法平静的心,和同行的伙伴们)走进第二个展厅,那里阴森森的,中间的一个坑中,堆满了白骨,再加上昏暗的灯光,有些胆小的人甚至尖叫了起来。我看着也有些怕怕的(我的心一阵发抖,那就是人间地狱啊!日本法西斯亲手建造的人间地狱!)。沿着走廊走,墙上都是图片,它们记录了日本人的种种罪行,(令人发指,令人无法释怀!)。接着来到第三个展厅,那里放映的是一部纪录片,人太多,没咋么停留就走了(可删)。第四个展厅异常安静,厅里一片漆黑,只有几支蜡烛在发着光,还有一面墙,墙上写着:思过。许多人面对这这面墙,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默默地站在这面墙前,我想这时,他们一定(和我一样无法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无法从中走出来吧!)是思绪万千吧!(删)

走出了纪念馆,我的心情异常沉重,难道我们中国人就这么无能,让日本鬼子明目张胆的来到我们的地盘撒野,难道我们就是生来让人欺负的么?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一人吐一口痰都能淹死他们,可还是被他们占领了祖国的江山,我想,这只能怪我们自己吧,是我们自己太懦弱,而且也没有足够先进的武器,才让人家给打进了自家。回到宾馆,我还在沉思中。

总评:记叙干净,条理清晰。但尽量要避免流水账。

篇2: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2、总统府

3、中华门

4、中山陵

5、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11、江南水师学堂遗址

6、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

7、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8、励志社

9、雨花台陵园

10、矿路学堂遗址

12、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

中华民族的痛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而在七十年年前的那场战争中,无数的中国人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亲人同胞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胜利了,然而那段用鲜血染红的历史,那段用无数中国人的生命书写的历史,需要我们铭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天,我去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我想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看一看的地方。纪念馆那庄严肃穆的建筑,一个个瘦骨嶙峋、表情痛苦的雕像,以及那一个醒目的数字300000,这是我对纪念馆的第一印象,我知道在纪念馆没内展现的是近代中国的噩梦,是真正的人间地狱。30

万,他们大多都不是军人,而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在他们之中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有十月怀胎的孕妇,有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然而在丧失人性连禽兽都不如的日本侵略者眼中,他们只是自己想杀就杀的玩物,面对老人、妇女、孩子他们赶尽杀绝,面对这些人的哀求他们没有丝毫的悲悯之心,奥,我忘了,他们是禽兽,不对,应该是连禽兽都不如,怎么能要求这样的一群杀人恶魔发善心呢?

当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无端的杀死,自己的孩子被无端的杀死,自己的妻子被侮辱而死,自己的同胞像待宰的羔羊一样被玩弄,被杀害,家破人亡,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死去却又无能为力,人时间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屠杀、强奸充斥着南京城,死了的人横尸街头,活着的人在悲痛和恐惧中等待着噩运的降临。我看到一座母亲和孩子的雕像,母亲和她怀中的孩子已经死了倒在街头,而孩子还含着母亲的乳头,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来描写这样一个场景,我心里有的只是悲痛与愤怒。

进入到纪念馆内,昏暗的灯光,黑白的照片,深色的墙壁,让我似乎走进了那个被屠杀与强奸充斥着的南京城,走进了那段黑暗的历史。看到无数的中国妇女被日寇轮奸,日寇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令人发指,使人胆寒。正如一位外国人在当时目睹这一切的时候,在日记中写道:“强奸,强奸,除了强奸还是强奸。” 一种屈辱感在心中涌出,这是中国人的耻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然而残剧还远非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持续了六周,机枪扫射、活埋、火烧、刀砍,各种手段,只要能想出来的杀人手段日寇都用在了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身上,一时间尸横遍野,尸山血海。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是尸体,尸体在阳光下发黑、发臭,金陵古城成为了真正的人间地狱。看到那一堆堆的尸体,我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屈辱

与愤怒,更多的是一种仇恨。

(注:在进入纪念馆后因禁止拍照,故没有纪念馆内的照片)走出纪念馆,看到外面耀眼的阳光,感觉就像是重见天日一般,之前的悲痛、屈辱、愤怒与仇恨归于了一种理性的思考之中。为什么日寇在占领南京后如此的肆无忌惮,他们也有父母、儿女,为什么会如此的灭绝人性,惨无人道。我想在他们眼中根本没有把中国人当做人,他们把中国人当做在战争中宣泄压力和欲望的工具,他们之所以无视国际法,无视中国政府,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对抗这一切,中国只不过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中国根本不堪一击。因为从1840年开始他们看到,这个所谓的天朝上国也不过如此,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更是证明了这一看法,并逐步实施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一步步走到吞并中国这一步。总之简单说来,日本早就想入侵中国,而敢于入侵中国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国家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纵观历史成王败寇,话语权总在强者的手中,把自己国家的命运寄托在所谓的国际法与人道主义的基础之上注定要食其恶果。终于在经历了鲜血与死亡的洗礼之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开始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可能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只有这样才能不在屈辱与恐惧中活着,终于我们的先辈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在经历了巨大的牺牲之后,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以3500万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历史的教训是沉痛而又血腥残忍的,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绝不能让这一惨剧再次上演。在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鲜血与战争,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也绝不应该忘记那段用无数的生命谱写的惨痛的历史,因为唯有牢记耻辱才能奋发图强,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拼搏未来。

篇3: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一、翻译的概念及其标准

在分析误用之前, 我们有必要首先探讨一下翻译的概念。

笔者认为连翻译是何都不明白的人无法称得上合格的翻译者, 他们更没有资格来评述翻译。

之所以说探讨翻译的概念而不是明确强调, 是因为关于翻译的定义实在太多。如季羡林老先生就曾在其《谈翻译》一书中这样写道:“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1) 以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而闻名的林少华则在其《落花之美》中称“翻译是间谍”。他认为, 若想译得好, 必须当间谍。“至少像间谍一样尾随其后钻进那扇秘门后面的黑乎乎的地下室, 并让眼睛尽快习惯黑暗, 看他看什么、摸什么、鼓捣什么, 继而他看什么我看什么……当然最重要是进而猎取他的灵魂信息, 随他一起潜入他的灵魂深处, 迅速捕捉其灵魂哪怕稍纵即逝微乎其微的闪烁和震颤。一句话, 就是把他的魂儿偷出来!世界上有军事间谍, 有经济间谍, 有爱情间谍, 翻译则是灵魂间谍。” (2) 另外, 一代翻译宗师傅雷将翻译比作“舌人”, 杨绛女士将翻译称作“一主二仆”, 等等。这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 仅简单举例以说明翻译到底是什么。

关于翻译的标准也是众说纷纭。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译事三难, 信, 达, 雅。”自此, “信、达、雅”一直被奉作翻译的普遍标准。这三字之中, 尤以“信”最为重要。没有“信”、“达”、“雅”就如同无本之木一般无法生存。翻译, 首先是要忠实地还原原作的意思, 然后在其基础上追求“达”和“雅”。对于纪念馆文字翻译来说, “信”的标准尤其重要。因为对于文学翻译来说或许还有润色的必要, 但纪念馆的文字翻译则只需要把原文的意思忠实地表达出来, 即达到“信”的标准。

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文字翻译中的误用

刊登在2008年第2期的《日语学习与研究》的《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铭文的误译问题———中文“遇难者”与日文[遭難者]之语义分析》一文中, 作者详细从日语的语义角度分析了“遇难者”与[遭難者]。文章指出, 中文“遇难”的意思是遭遇灾难或因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 而遇难者即所谓遭遇灾难的人或因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的人。无疑, 纪念馆石壁上的“遇难者”的词义应为“因迫害而死亡的人”。因为迫害多指由非法暴力引发的事件, 而意外则多指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天灾或人身事故。这里指遭受日军的非法杀戮而死亡的人。而日文[遭難者]的意思为:遭遇灾难, 特指在登山或航海等活动中遭遇危险 ([日本国語大辞典]) ;遭遇灾祸、遭遇灾难, 特指登山、航海等场合 ([広辞苑]) ;在山中、海上遭遇事故 ([新明解国語辞典]) 。由此可见, 日文中[遭難者]一词多指在登山航海等活动中, 遭遇人力所不能控制的天灾或发生事故而深陷危险或死亡的人, 没有中文遇难中所包含的“因遭受日军非法暴力残害而死亡的人”的意思。这个严重的翻译用词错误导致其意义变化为:1937年末到1938年初, 死于日军杀戮下的300, 000中国死难者, 其死因是遭遇了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天灾或发生了人身事故。这是对生者的不尊敬, 也是对死者的亵渎。

此外, 笔者根据实际调查发现,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诸如此类的翻译错误不胜枚举, 而且这种错误属所犯错误中比较高级的错误。在此举几例以作说明。

在解说语中有一句“残害无辜平民百姓”, 其中的“无辜”一词就直接被翻译为[无辜]。经过查阅字典笔者发现, 日语里根本就没有[无辜]这个词,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無実]。这种把中文词汇直接挪作日文翻译的例子还有很多。诚然, 日语中的汉字是从中国借鉴的, 日语中的很多词汇也是和汉语同形的, 但还有很多汉字经过改造后已经和中国汉字不同, 很多词语和中文也不一样, 可以说同形的只是少数。翻译者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因为日语词汇借鉴汉语词汇甚多, 就可以直接将汉语词汇当作日语译词使用。

在解说词中还有“南京城内”这个说法。在现代汉语里, “南京城内”指的是南京城市内, 而非郊区。而在日语中, [城]则指堆砌的防备壁垒、或用城墙围起来的天子或国王的住所或城堡。 ([広辞苑]) 比如[大阪城]等。因此, 日语译词[南京城]就成了南京城墙或者是名叫“南京”的城堡。这显然与汉语要表达的南京城内和城外———也即市里和郊区这一概念不相吻合。笔者认为此处应将南京城内翻译为[南京市内], 这样才能和中文要表达的意思想吻合。因为根据[広辞苑]等日本权威字典, [市内]是和[市外]相对的概念, 前者指城市的内部, 后者指城市的外部, 即郊区。

此外, 在汉语解说词中还出现了“甲午中日战争”这个历史名词, 而日语翻译则直接译之为[中日甲午戦争]。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 日语里是没有这一说法的。据当时一起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日本人类学工作者田川女士介绍, 在日本只有研究中日关系的人才能明白[中日甲午戦争]的含义, 普通的民众基本搞不清楚这是哪次战争。我们知道大屠杀纪念馆是面向全体民众开放的, 这其中包括研究中日关系的人, 同时也包括日本平民。让所有的人都能看明白文字翻译是翻译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但许多参观的日本平民甚至弄不明白屠杀发生在哪次战争, 就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翻译失误了。在日本, 对“甲午中日战争”这一战争的正确说法是[日清戦争], 只要简单地查一下字典就会发现其正确日文翻译, 可是纪念馆的翻译人员没有这么做, 而是想当然地进行了直译, 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三、造成误译的原因

在《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铭文的误译问题———中文“遇难者”与日文[遭難者]之语义分析》一文中也分析了造成这种严重误译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翻译者敬业之心不足, 闭门造车”, “其次是因为纪念馆有关人员敬业之心不足, 玩忽职守”。文章说, 如果译者自觉日文水平有限, 可以查阅辞典, 可以询问其他懂日语的人, 也可以请教日本友人。如果做到其中任何一点, 这些错误恐怕就不可能发生。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如果能慎重对待翻译一事, 多方征集译文样本, 并且郑重征集日本友人的意见, 这种错误恐怕也不会发生。

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本文着重论述的是翻译工作者的工作态度。

季羡林老先生在其《谈翻译》中指出, “坏”译本与“好”译本的关键在于“信”或“不信”。对于译而不信这个问题上, 他也提出了两个基本条件, 即外语水平和工作态度。

他认为, 学习外语至少应该有两个认识, “一不要认为外语很神秘, 简直无法学好, 因而望而却步。二不要认为外语很容易, 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掌握”。 (3) 因此, 我们必须认为外语能够学好, 但又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当然, 外语水平与翻译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外语水平的高低在一次翻译中基本处于不可变因素, 因此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季羡林老先生也谈到了工作态度问题。他认为工作态度不是天赋问题, 而是认识问题。他指出:“有的人缺乏自知之明, 当自己还是一条鱼的时候便傲然认为自己已经成了龙。本来查一查字典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他连字典也懒得查了, 但其结果并不好。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是, 原文有的地方看不懂, 他自己心里非常清楚, 可是却一不请教人、二不查字典, 胡译一通, 企图蒙混过关, 或者干脆删掉, 反正没有人来核对原文, 马脚不会露出来的。” (4)

笔者认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日文翻译者就存在着季先生所说的这种工作态度问题。首先对自己的外语水平没有正确的认识, 用季先生的话说就是缺乏自知之明。他们对自己的外语水平有盲目的自信, 本来查查字典确认一下就不会发生的错误, 却因自己的盲目自信而变成现实错误。这是一种极不严谨的工作态度。笔者认为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应该极力避免之。别说对自己的外语水平没有正确的认识, 就算有正确的认识且水平确实很高, 只要有拿不准的地方都应该查字典或请教专家来确定。那种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可以蒙混过关的人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

四、解决方法探讨

金圣华女士在《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中有过非常生动的描述:

翻译就像一座桥, 桥两端, 气候悬殊, 风光迥异。两端之间, 原隔着险峻的山谷、湍急的溪流。两旁的人, 各忙各的, 世代相传, 分别发展出一套不同的习俗风尚以及语言文化来。

有一天, 这不同文化习俗的人, 忽然想起要跟对岸打个招呼。怎么办?要渡过峡谷, 不得不架一座桥…… (5)

如金女士所说, 翻译就如同一座桥梁, 把两个不同的国家、说不同语言的人民连接起来, 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可见翻译工作者肩上所负责任之重。翻译工作者, 不论是文学翻译还是应用翻译, 都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所在。只有明白自己使命的重要性, 才能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对待翻译, 哪怕只是一个词语。古有“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的说法, 对于当今的翻译工作者来说这种精神尤其必要。

读者是翻译工作的最终服务对象, 对原作进行翻译就是为了让不懂源语的目的语读者能够借助翻译来欣赏、阅读原著, 因此在翻译活动中读者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俞佳乐在《翻译的社会性研究》一文中举出了几个大家预先设定读者群的例子。如茅盾把读者分为一般读者和文艺学徒, 鲁迅将读者分为受了很多教育的、略能识字的和识字无几的。面对不同的读者类型, 翻译家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也肯定不同。当然这些针对的主要是文学翻译。但是对于纪念馆翻译来说, 这样的工作必不可少。前来纪念馆参观的肯定不止是某一特定阶层, 而是涵盖了各国人, 以及从事各行各业的人群。所以, 预先有了这么个设定, 翻译就会让各个知识层次上的参观者都能明白———不仅让中国人明白, 还要让日本友人能明白;不仅让日本的专家明白, 还要让普通民众明白。有了这样的想法, 笔者认为上述的一些错误就可以避免了。

总之, 翻译工作者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鹦鹉学舌的“舌人”, 而是肩负着及其重要的沟通责任。在翻译工作中, 翻译工作者应该抱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这样才能避免诸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大量误译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2]林少华.落花之美.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6.

[3]金圣华.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4]俞佳乐.翻译的社会性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篇4:南京大屠杀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南京这座历史名都陷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里。到处尸骸遍野,人血染地,南京成了一座血腥的人间地狱。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从军记者铃木二郎记述道:“我随同攻陷南京的日军一道进城,在城内待了四天,目击日军无数暴行。”“十二月十三日,在中山门附近城墙见到极其恐怖凄惨的大屠杀。俘虏们在二十五公尺宽的城墙上排成一列,许多日本兵端着插上刺刀的步枪,齐声大吼,冲向俘虏们的前胸或腹部刺去。一个接着一个被刺落到城外去了,只见飞溅的血雨喷向半空,阴森的气氛使人汗毛直竖,我站在那里,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可是,俘虏们有人脸上浮泛着冷笑,有人若无其事的大笑,等待着死亡。”《朝日新闻》从军记者今井正刚说:“我于十二月十五日夜间,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办事处前面马路上,看到数千人头攒动,一望无际的中国人群,被赶赴下关屠杀。在天色微明的扬子江畔,一片黑黝黝的尸体堆垒如山,在尸山里蠕动着人影,总有五十人乃至一百人以上,他们在日军刺刀的逼迫下转来转去拖曳着尸体,丢向江流里去。作业完毕,苦力们被排列在长江岸边,哒!哒!哒!一阵机关枪声,只见仰面朝天、翻身仆地、腾空跃起,——都跌落江中,被滚滚波涛卷走。”据在场作业的一个日本军官说:“这里被杀害的中国人大约是两万人。”

据统计,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28案,包括被集体枪杀与活埋的计19万余人;零散屠杀858案,仅被收埋的尸体就有15万多具。日军在6周内共屠杀南京市民和放下了武器的中国官兵30余万人。曾在长江岸边参加毁尸灭迹的日军少佐太田寿供述,经他与安达少佐在南京下关码头处理的就有10万以上的尸体,其中掩埋、焚烧的约3万多具,其余投入长江去了。南京市崇善堂在难民区内组织了“崇字掩埋队”,世界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从12月22日也开始收埋尸体,由于被杀害的人太多,他们的工作陆续做到第二年夏天还没有完结。

篇5: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我们坐的是动车,四五个小时就到南京了。一下火车,一阵幽香扑鼻而来,我们伴随着幽香,坐上大巴,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在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座古城墙,导游说那是明朝皇帝修的,南京易守难攻,所以每个朝代一开始就占领南京,再向外开拓。

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列雕像:僧人为被炸弹炸死的小孩做祷告,一位母亲死于“恶魔”屠刀之下,她的孩子坐在一边放声大哭…。我们从入口进去,只见有很多像星星一样的石头铺在小路的两旁,我觉得这一个石头就代表了在日本鬼子侵略南京所杀害的老百姓中的一人,总共有30万个这样的小石头。进入纪念馆,一片黑暗,犹如置身在黑洞之中。我们是自由观看。我看到了日本人用飞机把中山门炸了一个大洞的照片;日本人当时侵略南京时使用的炮弹,手榴弹和步枪;日本人群杀我中国同胞的图片;日本人用火烧死我们的同胞;在冬天把我同胞的衣服扒掉后用水往他们的身上浇,活活把我同胞冻死。还有当时被炸死的我同胞的骨骸和当时日本人用老百姓的尸体做训练刺刀技术用的活靶子……。

怀着悲愤的心情参观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深感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他们到处滥杀平民百姓,强暴妇女,丧尽天良,同时也感到国家弱小必被外强凌辱。

篇6: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感

南京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在近代南京又是一个悲哀的城市!时间的冲洗已经洗刷了七十多年,仍然无法洗涮曾经的哀嚎声!

首先要说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来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什么目的,我看见不少同学在纪念馆里嘻嘻笑笑,与参观动物园无异,肆无忌惮的讲话,手里拿着钟爱的零食。这样的参观只能平添几分悲伤!或许其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也只不过出现在宣传栏和数量众多的铜匾上,离真正的深入人心还有好长一段时间要走!

或许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只有种在旁边的一颗古老的枫杨才能深刻体会到这种深入骨髓的民族哀痛,因为只有它的根时时刻刻都接触到流淌在泥土中的无数同胞的血。未进入纪念馆之前看到的是几座精心制作的塑像,表面粗糙以表现出普通民众逃跑抗争的形象,每一个都诉说着一个悲哀的故事,不可否认还有更多的日军暴行被永远的尘封在无数同胞不闭的双眼里。简单的小道配上两块高耸的巨石,行走其间给人巨大地压抑之感,黑色的大理石倒映出每一个参观者的身影,记录下每个人对遇难同胞的哀悼。

纪念馆之行不仅是了解史实的好方法更重要的一点是纪念馆能够启迪未来珍爱和平!

09年以来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摩擦不断,两国网民

互相谩骂,游行示威等各类活动层出不穷,两国关系又被推向了国际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两国人民应该以史为鉴冷静处理问题,以谈判促和平,而不是被某些大国加以利用,损害两国的利益。日本方面应该认清国情,提防国内的右翼分子再次崛起,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机遇,尊重历史,更正对待二战日本战犯的态度,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反思,如实教育下一代,另外加强与中国的政治交流,改变政冷经热的不平衡状况,加强合作互利共赢,为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罪恶的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两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给日本本身也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战争双方而言并没有真正的胜利国,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错误的统治阶层,以自己的阶级意志强加于各种国家行为之中,不顾人民利益,将人民绑在历史的战车上恣意妄为,最后却不能承担历史的沉痛责任!

篇7:观《南京南京》有感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成为网络焦点已经很久了,强大的实力派演员阵容和庞大的场面效果在中国已然算是大片了。整部电影一直采用黑白效果,因此很多人说陆川是盗版《辛格勒的名单》。不同的是,《辛格勒的名单》主要集中于一个人的视角,而《南京南京》却从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出发,各自叙述着那一段沉重的历史。从陆剑雄翻身飞跃的残垣断壁,姜老师疾步走过的安全区,小江那勇敢的手后的灰暗教堂,我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那种被死亡包围,身处废墟之中挣扎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感觉。我们用“把什么什么拍活了”或者“把什么什么演活了”来形容一个作品的真实度,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觉得陆川把南京给拍“死”了,一个确确实实的死城,一个尸横巷井的瓦砾堆。

“大屠杀”三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与这个字眼同时出现在脑海的一定还会有“南京”和“日本”这两个词。这是一段世世代代中国人心中都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和悲愤。中国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是灰色的,如同这部电影一般,失去了生命的色彩。镜头遍及之处,尽是残垣断壁,横死在街头巷尾的中国人的尸体。似乎连鲜血的血红色对这段历史都过为奢侈,三十万中国人只能这样灰色的,黑白的,毫无血色和尊严可言地死在南京,当时的国都,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一个历史的名城,一个民族的骄傲!

影片开始不久,就出现了国民党军队逃兵出逃的场面,好不壮观!这些手持各式武器,身穿戎装,脑袋顶上顶着国徽,失去了抵抗勇气的青年,壮年,不顾自己的使命,荣誉,和责任兵锋一转突破了自己人的防线,向城外做鸟兽状散去。可是,他们身后的百姓呢?那些手无寸铁的贫民呢?老弱妇孺呢?如果连这群全副武装的军人都无法保护自己,那么谁又来保护他们呢?每一个逃兵活命的代价却是南京几倍百姓的伤亡,几倍妇女被玷污,国都被占领,中国的历史被永永远远地记录上了这耻辱的一刻。如果他们坚持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发子弹,面对这三十万军民的血债,我们至少还能对别人说,我们的士兵抵抗过,他们抵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抵抗直至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被日军的枪弹打得只剩下一个旗

杆!可是事实呢?他们为了活命,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幕,最为惨烈和血腥的一幕。当他们冲出城门的那一霎那,是否想过军人的职责何在?男人的血性何在?

有人质疑陆川为什么将慰安妇这一敏感题材插进电影,这几乎是网络上最大的争议。难道这不是历史么?难道我们中国男人只能虚伪地说,我们在二战中最终战胜了日本,却不能勇敢地面对我们中国的妇女被日军作为发泄兽欲工具的事实吗?当看到一具具裸尸在街头,在装满尸体的小车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愤,一种什么样的伤感,喉咙里顿时失去了感觉,心被拽到谷底。当那些幸存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妻女被日本人强行拉走,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怎样的自责?怎样的无能为力?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我们只能默默地举起双手,将武器高高举过自己的头顶。投降,只有投降,即便我们知道下一刻等待我们的是集体的屠杀,是黑压压的弹雨,是充满汽油味的滚滚烈火。我们像古代奴隶一般被日本人绑住双手由他们来清点数目,我们像羔羊一般困在铁丝网中,任由他们一批一批地宰杀。这些投降的中国军人如果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们是否会咬咬牙,有尊严地握着枪死去呢?这样至少当敌人将我们通通杀害后,他们至少不会轻蔑地说,“看,这就是奴隶!”当那些军人临刑前大声喊出“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话语时,他们是怎样期盼。一颗颗弹壳弹出,那是一条条人命灰飞烟灭,那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栽倒在血泊之中。当活埋我们的土壤,那曾经养育我们的土壤一铲一铲地盖在我们身上,我们除了无奈,就真的连痛快地冲向敌人的刺刀的勇气都没有吗?

影片后期,安全区必须要牺牲一百名女性来换来整个安全区一冬的生活必需品,那又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就好像是犯了烟瘾的瘾君子,明知不对,却不能不做。当小江自愿地举起手时,那是奉献,那是牺牲,那是比那些可耻逃兵高贵万倍不止的曙光。一个地位低下的烟花女子在关键时刻却担负起了那些自称为“男人”们的士兵的责任,牺牲的责任,这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吗?可她苍白的牺牲又能换来几斤米,几根柴呢?但是这或许就能让安全区中的孩子度过哪怕寒冷的一周。可是她却如同蜡烛一般燃烧在璀璨的光环之中。你们看到她眼

上一篇:掘锚队岗位责任制1下一篇:《精彩人生路法律伴我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