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今天又一次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影片,看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胸中纵使有着千言万语,有着万千感慨和思绪,怎奈何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此时此刻沉痛、哀伤、悲愤的心!

在电影中陆川曾对战争做过描述: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在我看来,战争就是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的争斗与厮杀,是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争斗与厮杀,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利益或保卫利益。争夺的一方为侵略者,保卫的一方为保卫者。同样战争没有对与错,没有是与非,有的只有成与败。因为只有胜利者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才是战争的受益者,才是历史的谱写着。

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日军枕戈待旦,全身凝住,而城里是到处慌忙逃跑的军人和百姓,南京城门下是仅剩不多真正的战士们,还在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在堵住城门,陆剑雄领着士兵对着冲过来的残兵败寇大声疾呼:“不准逃跑!不准弃城!”但我们听到的回答却是:“当官的都跑了!”于是一群胆小而无知的败兵向有着真正军魂和职责的战士扑去,践踏他们的脊梁,蹂躏他们的心脏!当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心在愤怒,我的心在滴血,中华泱泱大国,从古就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古训,但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在南京城真的需要士兵战士的时候,看看我们引以为傲的士兵在干些什么?难道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混饷?为了上司?兵,勇也。当我们的国家主权遭到侵犯时;当我们的民族受到威胁时;当我们的人民惨遭屠戮时;士兵不上谁上?哪怕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义不容辞。

再看这样一幕镜头,一个仅有五个日军士兵组成的小队,小心翼翼行进在南京城内残破的街道上,而路的两旁到处是被绑缚和吊死的人;赤条条的女性尸体;触目惊心的悬挂人头、、、、、、再看当他们发现教堂的动静时,便迅速的向教堂行进。当教堂沉重的大门打开瞬间,他们惊呆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心跳加速!那是成群的妇孺儿童畏畏缩缩地站在他们面前,人群静的出奇,当看到日本士兵时惊恐的向后挪去。日军向前挪,他们就向后退。渐渐的,当有第一双手举过头顶,还是拿着枪的手,曾经的士兵的手,紧接着就有无数的手,双手握着枪举过头顶。而日本士兵的五人小队也吓懵了,日军小队长慌忙的喊道:“要救援!叫救援!”当看到这些,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我们作何感想?尤其当看到一双无知懵懂的小女孩也跟随着大人举起双手时,这就是作为父母长辈给她上的人生的第一课吗?------以自己心甘情愿投降来换取自己想象中的生存。当面对敌人时,连拿起自己的武器,用自己的拳头,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人,一点血性都没有的人,一点反抗信念都没有的人。等待他们的只有嘲笑和无情的屠杀!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尊严放弃自己的勇气放弃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做人做事时是如此,在面对敌人的侵临,在面对民族的危机时,在面对国土的沦丧,在面对主权的践踏时,更是如此,只有真正敢于用自己一腔热

血去拼搏的人,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才有生存的权利和机会,才能更好地生存,只有这样的民族才能永远的屹立不倒。

当看到留守南京城门的将士,这些仅有的血性的中国人,还有坦克中那个受伤的无名英雄,在敌人为所欲为的前进时,坦克与人发出了他们的怒吼!高楼里迸发出他们最后的尊严!这才是中华儿女的本色,才是中华民族的怒吼。短暂的战役,短暂的胜利。当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后,随着坦克的被炸,高楼的坍塌。当以为士兵对着还在坚守的战士们说道:“兄弟们,守不住了,都散了吧。”我看到了他们脸上写满了沧桑与坚韧,儿童,屠夫,农民,警察,还有仅剩的国军战士,没有人走,因为这就是家乡,这就是他们最后地方,这就是他们中华儿女的职责,这就是他们日夜所坚守的信念。他们是最后的战士,最后的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信念和无所畏惧的力量。

当所有的战俘,无论是平民,士兵,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以各种方式惨遭屠戮,那一句“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是他们全体呐喊出自南京沦陷以来最大的吼声!那是他们最后的尊严!密集的枪声,死者的呐喊声,贫民的叫喊声,妇女的凄惨叫声,士兵的麻木呼喊声,楼房坍塌的喘气声,还有歌女麻将桌旁叫糊声、、、、、、这就是真正的南京城,屠杀的残忍只会变本加厉,人们的呐喊只会更加的寂静无几,麻木与不仁只会更加的凝聚在一起,我们自问中华民族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血性我们的勇气哪里去了?

《南京!南京!》激荡着我们的心灵和灵魂。当我们面对国土的沦丧,主权的践踏,民族尊严的侮辱时,我们不能选择逃避,不能选择妥协,不能选择听天由命。我们不仅要面对,还要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拿出破釜沉舟信念,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决心,然后击溃他打败他征服他,最后勇敢的站起来,抬起我们的头颅,挺起我们的胸膛!

读书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明鉴。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铭记我们曾经的失败,曾经的屈辱 ,曾经抗日战争中的血和泪,让它时时刻刻的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学院:医学工程学院班级:制药工程12—2班学号:2012215008姓名:赵斌

第二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

——观后感

今天观看了电影《南京!南京!》,我感触深刻。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史的一幕! 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但扣心自问。

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这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影片最初的震撼是在于那些逃亡的士兵,一个个惊惶失措的往城门口爬去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阵急促的呼吸声,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真实!

最让人感动的是德国牧师“拉贝尔”临行前的那一跪,其深深的为不能保护那些难民而感到无奈,其善良的一面让我们很难跟其它德国纳粹分子联想在一起。不过,想不到中国人竟然要靠德国人的庇护,想想还真是一种悲哀!

最让人揪心的是唐先生跟其妻子离别的那一刻,那是一种生死之间的离别,那是一种英雄就义的场景,那是一种肝肠寸断的画面,那是一种淡薄生命的描绘。 我想说的是对于日本,我们是应该记住这场仇恨,但或许我们更应该以德报怨,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战争是少数决策者的错误,而并非是整个发动国所有人们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怨恨发泄在所有的日本人身上,对于那些死不悔改的人,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加以惩戒,而对于那些有良知并为慰安妇而打抱不平的人,我们应该以礼相待。请相信日本也有好人,比如影片中的“角川”,正如中国也出汉奸,比如影片中的“唐先生”。

回想整部影片,整理脑中的近代史资料,我们如今能做的,就是时刻将祖国放在心中,勿忘国耻,要有知耻而后勇的精神。

让我们一同从历史的河流中吸取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奋发,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更美好,让她站在世界地位之巅上。

第三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凉的死城,它弥漫着死气沉沉和绝望的气息。

电影开始了,电脑上显示出了四个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过了一会儿,电影上出来了几行书法字,上面写着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6个星期内,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苏省南京市,将南京的老百性一个也不放过地给残忍地杀了。他们以枪杀、刀砍、焚烧、活埋,水溺等许多残忍的酷刑对待我无辜的市民,日本人们将烧光、杀光,枪过作为口号,向我国的南京人民进行大屠杀。他们将五万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赶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机关枪,对着那些痛苦的人群扫所射„„除了个别的幸存者外,绝大多数都躺在了满是血腥味的血泊里,连一幢大多数完好的楼房也没有,都被可恶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将南京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可怕极了!日本军队还齐心协力将孙中山的雕像用铁链拉起来推倒,扔到大江深处。再看看一些勇敢的人们: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小江的勇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一批人死前,他们大大声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看完了电影,我的心情沉重,这刻苦铭心的国耻,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不会亡!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街道中心小学四年级:***

第四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序: 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电影。

很小的时候,就从课外书上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小时候只是一味地咬牙切齿,还不曾有更多的感受。之前看过两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一部《屠城血证》,一部《南京大屠杀》,前者对屠戮和奸淫着的笔墨更多,后者在故事流畅性和具体场面掌控上更好(小学看的片子,草鞋岭一段印象很深,陆川在机枪屠杀段落时机位上似有借鉴),但给我的感觉并不比书上更具体,尤其是两个都试图以一对中日夫妇的悲剧作主线,太矫情,其实思路并不必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时拍的《一盘没下完的棋》高明多少。但当看完《南京!南京!》,我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看见马路两边密密麻麻的人和车辆,忽然有种陌生感。这就是我刚才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个满目疮痍的城市?我不知道其他人看这电影时会不会这样,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先不管这电影其他方面怎样,至少成功地将氛围调适到位了。或许客观来说,影片本身在血腥和残酷上在我看过的电影中,离极点还远,但也许是我不停自我暗示“这是我脚下的城市、这是我脚下的城市”的作用吧,看完之后真的感到害怕。倒不是怕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的伤害,而是不知道自己如果进入这样的绝境,我能做什么。

看完了,有很多想表达的,但纠结着,一直说不出来。这两天,情绪其实一直很低落。感谢版上还有人自告奋勇供我调戏,如果不是在这些节目上的宣泄,恐怕我更难摆脱这种情绪。我对自己影评的要求是:拒绝感性描述。但在脑中回放这部电影时,很难跳出来冷眼旁观。而且不仅仅是感情,历史、时政以及关于这部海量的信息与八卦,都在我眼里滚来滚去。好罢,把这些抒情的废话宣泄掉,我开始说话了。

一、开头先批结尾的败笔

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有问题的,尤其是结尾。

如果纯粹按照影片的情节来理解,结尾是合理的:角川的角色设置一直是良知未泯,所以他放人合理;在受了很多刺激后,对慰安妇百合子的个人感情某种意义上是唯一寄托,但百合子也死了,这成了压垮骆驼的唯一稻草;两个中国人死里逃生,重获希望,笑一笑也没什么不对;整个片子最后还是应该给人一点希望的。

下面一条条细说,其实不仅涉及结尾,也会涉及很多影片整体上的问题。

是的,如果按照角川这个角色设置的逻辑往下走,他的结局非常合理。以角川视角为事实的叙事主线,遭到很多人诟病,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反而算是填补一个空缺,问题在于,除了伍迪·艾伦的《战争与和平》,我从没见过这么纯情到幼稚的角色。陆川的意思其实不是让人糊涂,而是过于明白了,想来人性人性,但问题在于,这样做幼稚到可笑。其实,即使角川这个角色性格及各方面不修改,参照《桂河大桥》中亚力克坚尼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最后含义暧昧的扑倒,他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角色的塑造上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如果有人要以历史真实vs艺术真实来较真一下,那这段的说服力就更差了,日军在战争中不乏自杀者,但因厌战情绪而自杀的,在自杀者中大约只有1/4000(感谢puma兄提供的资料)。更何况,这还是处在日军战事顺利的战争初期。

两个中国人逃生后的反应是上述幼稚的延续,陆川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个比角川的自杀更加离谱,角川之死的设置至少还符合影片逻辑,而两个中国人的笑和嬉戏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试问如果有人刚刚从连绵数月的死亡威胁中脱身,而且前途未卜,他能彻底放松吗?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幸存者直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心理阴影,何况当时刚刚脱身,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段被诟病是纯粹活该。

结尾单从技术论,拍得尚可,远景中角川同乡孤零零地竖在那,构图很好,也算是影片中难得的静谧。但是,在压抑了两个多小时候,即便你想“希望”一下,忽然来一段风格上反差如此之大的收场,即便是再热爱和谐本性善良的观众,也难以转过弯来啊。

之所以点这个结尾,就是想说陆川在谋划剧本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绝望中展现希望。完全的绝望是不可取的,倒不是因为那些关于艺术的目的应该怎样怎样的文艺理论,是这部电影涉及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表现,很难被接受,不仅如此,在艺术创建上,除了一味哭诉,也难有什么发展。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制作,要面对市场的,和这段敏感历史如此纠结的时候,选择完全绝望,几乎是绝路。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观影时,我常有这种感觉:这段不能这么写,这么拍是不对的,但真要想想看应该怎么拍,我发现我也很难给出什么答案。面对这个难题时,陆川给出的答案,以结尾为代表,就不太好。其他各处呢?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比如那段“中国不会亡”,比如唐先生有些做作地说“我太太怀孕了”。陆川太想表达那种希望了,结果陷入了俗套中。其实角川之死还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但就是这么久远的角色也远比角川要丰满复杂得多。这就像一个困局一样,陆川太想表达希望,甚至牺牲了角色和一些合理性,但最后却谁都没法讨好。其实,在零星的角落表现一下就够了,小豆子对刘烨笑了两次,既有着战友间的默契,又带着些无奈和坦然(特别是第二次),这个细节虽然笑,但是够分量的,遗憾的是陆川让他笑了四次„„

二、是冲突还是纪录?分裂的南京。

前面有文提到过,《南京!南京!》的剧本是失败的,因为其过于散乱的情节,几乎都无法形成构架,最终成了一堆历史的“景片”。

这话对了一半。根据陆川的访谈,看《南京!南京!》的创作过程,陆川自己提到过,他原来写好一个剧本,后来拍的时候,根据拍摄情绪不断修改,删了、加了很多戏,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以这种方式做电影,除非你是掌控力极强的导演或制片人(赛尔兹尼克这种),或者本身就期待影片以散文化或者碎片化方式出现(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否则陷入杂乱的状态是很难避免的。作为导演的陆川,掌控力显然还不够。剧本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拍摄走,到最后,剧本的整一性就会丧失。但根据陆川提到的原来那个商业味更重的剧本来看,在影片中仍然能看见一些影子,但戏剧冲突往往只是出现在单个场景里,而且还时常戏剧性相对不足或者失当,等到整个来看时,就显得乱了。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常常会觉得穿越,时而明显感觉到戏味,时而又觉得戏味不足像战场纪录片——没有谁能够有这么好的适应性能够随时在两种风格中转换自如的,作为导演的陆川自己也不能,所

以在需要纪录性的时候,他却总不合时宜地大特写(前1/3)。

这种分裂还表现在他对角色塑造的问题上。陆川自己谈过这部电影和《拉贝日记》的区别,后者按照其标榜和宣传片来看,基本是传统情节剧,陆川刻意要让《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划清界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更倾向于全景式纪录的。如果是《拉贝日记》给拉贝很多仰角和大特写,我不会奇怪,因为本身就是要塑造英雄,塑造一个star,给他聚焦是应该的。但《南京!南京!》既然是要追求一种更朴实和平视的角度,那么即便为票房考虑使用一些明星演员,最好也让他们在镜头前“消失”(参考《黑鹰降落》)。但很遗憾,即使是拍得还不错的战斗段落,陆川也没少给刘烨大特写——他的脸被抹了再多的灰,观众也不会认同者是名普通的国军军人,而会因为明星的突出而瞬间出戏。而后给刘烨设计的那段带头赴死,就更有问题了——如果你要让刘烨成为英雄,那么这个桥段设计得不够英雄;如果你要让刘烨是牺牲者之一,又干嘛非让他突出一下?至于唐先生的角色设置,可以看成一条保持尚可的戏剧冲突线,但他最后的死仍然让人感到莫名。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对前面所犯罪过的救赎感和政治正确,唐先生必须去死,但至少得有个明确的理由,难道陆川是想用唐先生的死来证明日军暴行的完全无理性?与其说这段看起来是日军的无理性,不如说是陆川编剧时的无厘头。

说到这里,又想起陆川在访谈中曾提到的日军屠杀实际上并非个人暴行的叠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实际上是军队指令的。顺便回应一句前两天讨论看待南京大屠杀和屠犹问题,那天一时忽视掉了,证明这种组织化的屠杀并不只是动机理性与否问题,如果是个人暴行,那只是军人自身的事情,说不好听,就像党卫军对美军俘虏的屠杀放大一些,如果是来自上层的组织,这就上升到了国家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屠犹,还有纳粹同样臭名昭著的枪毙政委、饿死乌克兰等政策。那段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好,但在电影中,很遗憾,他试图表现,但也在这冲突和纪录的游移中草草了事。能看到的,只有似有组织的机枪扫射和占领军头目关于征集慰安妇的提及。不错,从拍摄上而言,屠杀场景,陆川在

四、五个场景间平剪,然后再来一个大摇臂,把屠杀残忍程度的震撼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从对问题的追溯来看,陆川对屠杀的表现,仍然停留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两部影片水平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点仍然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三、堵门、祭典——两处神来之笔

1、开场的堵挹江门很好。比之日军很难给观众心理代入感的攻城,挹江门场景很能镇得住人,作为定场戏非常好。从静到动,转换得非常快,冲击力极强,同时也给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一个突袭——所有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没有一部有这种气魄。

更重要的是这个段落是过去谈及时常常语焉不详的,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表现出来,非常好,只是有一点——真实发生的,比电影上呈现的这段,要残酷很多。

2、整部影片,祭典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

不仅因为它可以看做是对日军气焰的一种宣传,而且还在结构上突兀了一下,很多人看不

明白。

但我觉得,这是影片拍得最好的一个场景,因为这是他最放得开手脚的一个场景,没有考虑太多的票房与现实顾虑,也没有像之前绝望之余仍然想处处留点面包屑做希望(实际扔下去的是馒头),他拍得很纯粹,很干净,镜头剪切得非常流畅,做足了功夫。

他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他要刺激观众。陆川拍摄此片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我们当年那个对手有多么强大,尽管最后我们赢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本国首都被人烧杀抢掠仍然不够耻辱的话,陆川选择了这种招魂般的庆典。这已经不是肉体上的冲突了,而是在精神上的压迫。日本人为什么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这是陆川想回答的问题。而这段就是他想给出的答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没什么比这种看起来回归蛮荒状态的祭奠更能表现这种可怕的意志。

但是,在这意志可怕之余,它也会反噬。这个是我想到的,是我根据影像推演的,那就是祭典段落将近结束处角川带有绝望和茫然的吼声。这种意志力其实是非人的,它在摧毁对手的同时,也会让己方的个体消失,出现的只有这一个怪物。丧失个性的民族,必将在盲目中走向毁灭。

然而,陆川选择这种方式,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我感觉他参考了《意志的胜利》的拍摄法,对那些写着部队番号的招魂幡和强壮鼓手的大仰角,极其规整的构图,配上紧张的鼓点,使这段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倒不担心他因为这个被骂汉奸——那些言论虽然无知,但也没什么害处——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与《意志的胜利》相仿的蛊惑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吃不消,就像传说中当年北影教授不愿意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意志的胜利》一样。不过世上只有一个三岛由纪夫,而且还死了,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四、《南京!南京!》与历史

这个问题是逃不开的。

前面在谈角川的角色问题时,我已经谈过了,那基本就是我的观点:看得出来,影片确实是建立在相对严格的考证基础上的,没有太明显和太过分的史实错误,但陆川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历史,而是在艺术真实可允许范围内的故作幼稚。当整部影片都是在以接近史实或者号称接近史实的名义下进行时,如果非要捣鼓出类似于角川这种日军战争前期出现几率微乎其微的角色,对戏剧化情节帮助不大(因为太俗套了),而且还会伤害影片的因“史”之名。

关于拉贝的问题,别看陆川在访谈中言辞似乎挑衅味道很足,从影片来看,其实并没有对拉贝进行怎样的丑化,影片中的拉贝,已经做到了他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只是影片没有将他作为叙事中心罢了。

关于市中心的孙中山像,确实1942年新街口才竖立起孙中山像,如果严格按照史实,这

里就穿越了。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自由了,我看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军士兵羞辱一尊孙中山铜像(可能是中山陵的,具体记不清楚了),这说明类似事情是存在的,稍微转移下时地,并且给国都的沦亡带上些象征性意味,没什么不好。素以考证为长的李敖,写作《北京法源寺》时,不也为了艺术的考虑,把住法华寺的袁世凯穿越到了法源寺?同样理由,可以解释城中那场不曾有过的祭典。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我觉得大问题不是史实上的,是对历史的把握。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段历史?是要去了解其成因,关注其过程,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动机。《南京!南京!》既然已经基本放弃了整一的情节,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仅仅因为敌人的强大?强大了,打败我们了,我们就理应被屠杀?因为敌人兽性,所以我们被屠杀?那么既然创造了角川这么个有良知的角色,以及将日军日常生活表现得这么“正常”,那么这些“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人类的事情?如果说电影表现哲学议题有难度,那么为什么当教堂中发现了甚至多过日军巡逻队的中国士兵时,所有人都选择了举枪?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大部分乖乖被杀?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激动,说要拍抵抗之城,但从影片来看,零星的抵抗归抵抗,屠城归屠城,二者是割裂的。其实挹江门一场如果后面接好了,完全可以解释上面这些,但散乱化的表现,让这些问题很难留下满意的答案。偷懒的人可能只是想着“日军是屠夫、国军太懦弱、百姓太麻木”就收场了。勤快的可能还会留个解释文,但如果要靠解释才能说清楚事情,还要电影干吗?

五、关于陆川

女朋友看完《南京!南京!》,留下一句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陆川的为人,对他的导演水准也持保留意见,但我赞同她的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当初看到过报道,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圈里最会哭穷的导演,他的投资都是哭诉拉来的。如果只是开玩笑的话,我觉得陆川上这个榜也挺合适的。他很能说,也很会说,而且很爱来事。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不忘记哭诉下血泪史,包括当初写《黑洞》剧本被剥削之类的。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此番《南京!南京!》的运作,他虽然没有傻到像高群书那样玩道德绑架,但仍然四处放噱头,比如挑衅《拉贝日记》,而事实上,这电影除了题材,几乎也没跟拉贝冲什么。后来他又豪言票房过一亿四,他就跟韩三平裸奔。这放在他自己也倾情对待的电影上,多少是让人有些反感的。我虽然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不是小成本,8000万的投资,是要用票房说话的——但对他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无所不用其极。

但陆川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只在炒作上如此,在对待电影上,他也是如此。拍《可可西里》时 的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南京!南京!》。他也没有因为票房的顾虑而彻底放弃在影片中的一些尝试,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中国影坛,他的每一步虽然迈得锣鼓喧天,但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的问题在于,一个好导演,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导演,不应该是每次都靠题材和拍摄内容才能赢得喝彩的。《可可西里》如是,《南京!南京!》亦如是。拼命固然可贵,但水平不上

去,总有一天会被遗忘的。

六、尾声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还算是评论得比较客气吧。纠结得狠了,心里非常乱,一股脑就涌出来了。其实,心里纠结的,还是那段历史,无论这电影有多少缺点,不能不承认,影像带来的直接冲击,比印在纸上的统计数据要强烈得多。从这个角度讲,《南京!南京!》已经成功了。

第五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 观后感 南京!南京! 》

电影《南京南京》在制作中和上映后均受到了极大的 关注,各界媒体对其褒贬不一:对电影内容,对制作规模, 对演员阵容……提到南京大屠杀,对和平的追求、对日本 右翼的谴责、对战时人民的悲悯却是人们心中不变的主 题。 本以为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看完后却有欲哭无 泪之感。 引起最大争议的角色角川同样是给我最大感触的人 物:日军士兵其实也是人;过去,我们习惯称呼他们“日 本鬼子”……这种“美化”日本侵华军人的行为受到了很 多人的批判,却在同时受到了很多的称赞,我属于后者: 侵华日军的暴行是绝对的,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其中一些尚 存善心的军人。 《南京!南京! 》的英文片名为 City of Life and

Death,这

中,有人在战场上丧生,有人战败后 回国却终生受到内心的谴责,有人被俘后接受改造,走出 了黑暗,倾尽毕生致力于反抗右翼……他们的亲人们也承 受着莫大的磨难。 无论如何,受难不能掩饰加难。即使是日本的左翼人 士,他们也很难从加害者意识上要求和平。只有认真反思 过去,正确面对过去,只有真正尊重受害者的权益,才能 消除战争给两国国民带来的隔阂,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中 日友好。 暂且不谈在战争中日军的行径,同为二战战败国,德 国认真履行了赔偿义务,并将持续到 2030 年,而日本却

3

逃脱了赔偿责任——至此,便不得不提这样一个国家—— 为了在亚洲建立所谓的“远东反共基地”而进行了一系列 动作的美国。而最令我个人所不齿的则是战后美方为了得 到日本侵华期间进行细菌人体实验的材料,竟然帮助细菌 战的始作俑者、日军 731 部队队长石井四郎及所有队员逃 脱了包括东京审判在内的所有军事审判。或许有更匪夷所 思的:对战争应付最大责任的裕仁天皇未受判决;强掳中 国劳工的策划者——岸信介,甚至在 50 年代成为日本首 相。 熟悉当时情况的人也应记得:中国——在世界反法西 斯战斗中历时最长、牺牲最大、苦难最多的国家——甚至 未被通知参加对日和会。在这一切背后,就是美国这只黑 手在操控着。 我的思考更不能止于此。在世界承受一战、二战的摧 残后,利比里亚、波黑、索马里、安哥拉、扎依尔(刚果) 、 也门、黎巴嫩等国家的内战,海湾战争,车臣危机,巴以 冲突,双伊问题,战火依然燃烧不止。恐怖主义猖獗,邪 教组织泛滥,种族冲突不断…… 曾一度穿梭在叛乱国家地区的记者,获得“普利策新

4

闻奖”的凯文.卡特,这位习惯了流血、死亡的勇士,却 在汽车里自杀,他留下了一张字条: “真的,真的对不起 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快乐。 ”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用日本空调是不是忘却?”当我 们刚刚从《南京!南京! 》的浪潮中走出后,新的问题又 出现了。我们确实需要铭记历史,也需要《南京!南京! 》 这样的作品让我们不断思考。 希望我们在战争中承受的,不要依然在此刻承受……

特诊科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5

上一篇:农商银行演讲稿范文下一篇:农信社工作报告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