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

2024-04-10

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

篇1: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

看完《南京》后,我不禁仰天长叹,我中华帝国自满清入关以来,满清贵族不思进取,只图享受,卖国求荣,以致积弱、积贫。邻国日本奋发图强,经过明治维新,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一个以往出类拔萃,远远超出世界其他民族的民族,一个泱泱大国,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躏!为什么

原因仅有一个: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他们能够征服中国,但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在的抗战中,中华儿女冒着日寇的炮火,前仆后继,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和刚强的躯体,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日寇。70年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今日,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此刻只能做的就是从国力上超过日本,赶上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惨遭劫难的30多万冤死的灵魂。

可悲的是,我们这个号称大国的人们中,此刻有许多人早已忘却历史,这是多么可悲啊!一个民族,一个遗忘历史的民族,终究也会被历史所唾弃!当年落后就要挨打,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

其实,我很期望日本向我们道歉和认错,可是,日本到此刻都没有道歉和认错。我们是不是也应当反思一下,我们对待日本的态度,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会思考!

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这两个民族在二战中受到的迫害与虐待几乎不相上下,但犹太人对迫害他们的纳粹,进行了穷追猛打的审判和彻底的清算。我们有没有这样做呢我们高唱中日友谊,永不再战。这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这是一个弱者对强者的哀求!强者怎样能理会弱者乞求呢就象南京大屠杀中,手无寸铁的百姓,乞求日寇不要杀他们的亲人,他们会答应吗不会!坚决不会!南京大屠杀,他用血流成河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仅有拿起武器,才会让强盗服首称臣!

我不强求日本向我们道歉,我只期望我们能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启示!日本为什么能从明治维新,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我们中国为什么和它同时学西方,却是以失败而告终一个领土是日本的近40倍,人口是好几倍的中华帝国,却一失琉球,二失台湾,三失东北,四失半个中国。不是全民抗战,岂能挽救中华!

可见唤醒全民意识,调动全民进取性是多么重要啊!日本实行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一向认为“洋为中用”,“祖宗之法不可丢”,什么是“祖宗之法”,说白了,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人莫非臣民”的“唯我独尊”的独裁专制的思想和制度。怎样能唤醒全民意识,调动全民进取性呢

这又是一个难以入眠的夜晚,我多么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祖国能变得更加的强大,让全世界感到中华民族是不可觊觎的,谁觊觎,谁就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让全世界明白: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但我们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战争贩子的!

 

篇2: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

南京!南京!屏幕中出现了这四个字,黑白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尸横遍野的画面,足以把人带进1937年的南京城。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闯进南京城。国民党当官的都跑了,只剩下一小部分爱国军人,顽强抵抗。城内的军人们用自己的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可这样都无济于事,很快就被日军冲跨了人墙,他们大肆的进城。所有的战俘都被抓起来,被带到海边。鬼子用机关枪疯狂地向他扫射,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

日本鬼子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总统府前,用钢丝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搬倒,在地上拖着游街。鬼子开始对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进行了大规模的血腥屠杀。手段何其惨忍!看见妇女就强奸,把小孩穿在刺刀上挥舞,用机枪直扫人群。还挖了又大又深的坑,把绑着的百姓一个个往里推,活活埋在土里。把活人绑在木桩上,用来练枪靶子。看得我咬牙切齿,恨不得冲进影片中,把刽子手杀个片甲不留!日军鬼子,我跟你誓不两立!

影片中最感人的情节,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去当慰安妇,为安全区www.99zuowen.com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每一只高举的手,就像一支支燃烧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她们像电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南京城!

凄惨的画面中,呈现出一位位鲜活的人物,一桩桩感人的事迹。

陆剑雄,国民党军官。有着中国军人的本色,视死如归。面对失守的南京城,他仍然带着剩下的士兵和鬼子对抗,最后还是英勇牺牲。

拉贝,德国医生,一位典型的国际爱国人士。他在难民营里救治了许多中国人。他用正义感从鬼子手中解救了好多中国人的生命。拉贝最后被逼回国,临走之前,他跪在难民营门口,深深的鞠了一躬。他无奈,再也无能为力保护难民了。

姜淑云,一位勇敢的中国女教师。和拉贝先生一起与日军抗争,尽全力保护难民营。在最后为了多解救一名中国人,而被鬼子抓走,最后死在鬼子的枪口下。她宁愿牺牲也不让鬼子污了身体,士可杀不可辱!

唐先生,拉贝的秘书,和拉贝共同负责难民区的安全。妹妹被送进慰安所,女儿被活活摔死。他原本有生的权利,他却让给了别人。在刑场上,他拒绝蒙上眼睛,还笑着说:我老婆又怀孕啦!这是他临终前的胜利誓言。他的从容淡定,让鬼子不敢正视。

看完(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我的心在流血!南京城里的哭墙下没有微笑,只有仇恨!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南京城的万人坑和哭墙,时刻告诉我们勿忘国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捍卫我们的祖国!

篇3: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不胜枚举,但国人导演独立执导的却也屈指可数。相对于纪录片的客观性,故事片更多掺杂了导演的思考与个性。曾在电影及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的有1987年中国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故事片 《屠城血证》、2009年陆川执导的饱受争议的《南京!南京!》和2011年“国师”张艺谋“为国出征”奥斯卡的《金陵十三钗》。本文将从这三部影片的浅析着手,试论述中国导演的苦难意识的变迁。

一、视听语言上的直观刺激

视听语言元素是影片叙述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三部影片来看,导演在视听语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从视听上还原了南京大屠杀残酷。

第一,在影片《屠城血证》中,仅从片名来看就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名字,便不难揣测出其充斥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民族仇恨的感情基调。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似待收割的麦子一样一茬一茬倒下的枪杀镜头、残暴成性的日军用刺刀挑起婴儿的镜头、图书馆内丧心病狂的日军赫然公众强奸的镜头及纵火活埋等镜头鳞次栉比,整部影片如其片头一样呈现出血淋淋的观影感受,视觉画面上追求直观刺激,对于残暴场面的渲染不遗余力。除此之外,导演还使用了大量象征色彩浓重的视听符号,如图书馆中轰然倒塌的书架,影片结束处展涛被烧死时敲响的警钟等来加深观众的印象。[1]把这一苦难描摹得浓墨重彩、掷地有声。

《屠城血证》对于这个一触即发的民族性苦难题材的处理着重表现在对于苦难的影像化再现。在视听语言上对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暴行做了直观的巡回式的宏大展示,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对日军惨绝人寰的罪行所做的控告与批判,出离愤恨的情绪溢于言表。由此奠定这部影片纪实性的风格, 但同时也将主题的表达止步于对苦难情景的宣泄和再现。

第二,《南京!南京!》的视听语言,首当其冲的便是其黑白色调的处理。费里尼曾说过,观众在看一部黑白电影时,并没有感觉到画面是黑白的,影片让观众体验到影片里的事物各有适合其自身的色彩,观众用自己的情感为影片着色。[2]而本片中黑白色彩处理的运用除了技巧上的高度,对于苦难的叙述也相得益彰。

再怎么拍怎么处理,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画面必然都是血淋淋的。但过多的展现其血红的残暴场面,很容易像《黑太阳南京大屠杀》一样沦为一部打着“大屠杀”名义展示各种视觉奇观的重口味变态电影,对观众来说,无论视觉还是心理上都将喧宾夺主的成为讨论焦点而湮没导演思想性的表达。 《南京!南京!》里所有的惨烈在滤去色彩之后留下的就是毁灭性的真实和侵略者近乎变态的残忍。拉远了观众与残酷的距离,在历史和讲述者之间、电影和观众之间、正常和扭曲之间把握到了恰到好处的分寸。[3]褪去先入为主的愤怒情感基调后,黑色色调的选择对于客观冷静的反思角度的构建、同情毁灭的情感基调的建立、灾难当中生命力的歌颂以及触及人性的理解与剖析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金陵十三钗》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女人的性感。除了原小说中对这群秦淮歌妓的精彩刻画,善于运用色彩的导演张艺谋更是这段历史描摹的活色生香。影片中十四个妓女一出场,便极尽展示了她们身体的性感:波浪摇曳的烫发、诱人的黑色丝袜、娇艳欲滴的红嘴唇,步姿婀娜、身情摇曳,浑身上下无不充满了诱惑。她们谈笑风生的场面成为叙事主角儿书娟,也是观众对金陵城中这群秀外善中的妓女们最唯美的记忆。

战争场面也一反以往影片中惯用的暗色调,穷尽色彩对于视觉的冲击力,突出地表现教堂色彩斑斓的窗户玻璃,艳丽的旗袍以及教堂对面被炮火炸得漫天飞舞的彩色纸条,其唯美效果展现的同时亦将战争烘托的更加惨烈、悲壮。[4]

整个改编的剧本中,南京城混乱的场面被隐去,集体惨遭屠杀的屈辱和惨烈也被屏蔽,整部剧都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的“美感”。这种美感的刻意营造正体现了张艺谋一改人们对待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灰暗记忆,雕琢了没有阳光角落里的关于人性的光辉与美好。《金陵十三钗》给了张艺谋个人美学风格再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也为苦难题材创作的打开了一扇美轮美奂视觉风格及至故事主题的艺术之窗。

二、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

每部影片中都通过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达导演个人对困难历史的深入的反思和叙述。三个导演塑造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反过来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故事的发展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屠城血证》中,个体的存在感和思维感受都不受重视而致使影片在人性挖掘上的亮点一直被掩盖,但导演对于多方面人物形象复杂性的塑造也可谓苦心经营。

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对于日本军官笠原形象的塑造上。 导演罗冠群一反上个世纪抗日电影中正面人物高大全、反面人物凶丑恶的普遍性惯例,尝试着契合历史真实与人性真实,可谓是对苦难启蒙性的反思。罗冠群不仅大胆将日本军官作为主角之一,更将其塑造成一个生性仁慈不愿手染鲜血的“好人”,他面对屠杀有着深重的同情和反思,最终却亲手开枪打死了自己挚爱的中国恋人,不过这点也反映了导演在反思方面只是开了头,最终没有突破日军的负面形象,更没有善良人性的得胜,不像《南京!南京!》中的角川用自杀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影片《屠城血证》中较为单薄的叙事并没有很细腻的展现出笠原心理的转变过程,但至少在尝试着呈现一种复杂甚至矛盾的人性的融合体,可谓是导演罗冠群对于个体在组织面前的弱小无力所造成的悲剧的触及和对战争致使的人性扭曲的呈现,包含了个体的苦难、人性扭曲等精神层面上的苦难。不能不说是导演罗冠群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思想高度。

其次,《南京!南京!》对人性和理性层面的反思体现在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精心雕琢上,这里主要讲唐先生和角川。

用幡然醒悟的“汉奸”形容唐先生貌似有点过分,因为陆川为他设置了一个完全合理而又细腻的转变剧情。为保护家人而出卖同胞却亲眼目睹背信弃义的日本人摔死自己的儿女、强暴并杀害自己的小姨子,懦弱的性格终于在残酷的现实和内心的罪疚感面前逆转成英雄主义的大无畏,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自己慷慨就义,完成了其在人性上的转变。这个角色的设置虽算不上创新,但其细腻化的处理还是值得称道,寄托了陆川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善良无畏人性的激发的探寻。

关于角川角色的讨论显然是最激烈的。影片公映以后网络上评价严重两极分化,赞赏者络绎不绝地将其抬高至大师级;批评者苛责他为了赶上艺术时髦,有意无意地将个人的艺术观凌驾在了民族的历史观之上,掉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5]朱成山先生却认为从历史资料的角度来说这个角色并不出格。

滤去政治方面的对抗,分析一下这个角色的具体塑造, 我们可以看到陆川在深入反思上的深刻修为及艺术塑造上的精雕细琢。角川在教会学校里上学,在基督教教导而不是军国主义传统的日本教育环境中长大,显然比其他的日军富有更多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于占领帝国的土地,他没有过多的张扬和跋扈,对于升职没有太多的兴奋,更多的反而是思乡;第一次跟日军慰安妇接触便打定主意要娶其为妻。会请求姜老师赠送手链而不是抢夺;对慰安妇百合子倾心相付却遭其机械式的冷漠;把小江错认成百合子心生怜惜却目睹其被轮奸至死,种种迷惑之后,角川看不到生命的意义而最终饮弹自缢。摘掉国别和加载在他们身上的判断,日本人不是鬼而只是人。除去法西斯的铁血政策,他们也是个体化的人, 拥有不可分割且最具普遍性的人性,他们的人性在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中被残忍的扭曲,也是战争的受害者。陆川对苦难的反思、人性的挖掘还是值得称道的,毕竟苦难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

最后,影片《金陵十三钗》导演深入地雕琢人物形象。《南京!南京!》舍弃第一主角的惯用手法转而是塑造大屠杀中人物群像的做法可谓匠心独具,但《金陵十三钗》又别出心裁地拾起其中一种角色———妓女———展开故事。

《南京!南京!》在人物性格的剖析上以多而广的视角上取胜,《金陵十三钗》 却用深入而美好的人性挖掘上闪出亮点。故事采用虚实交织的叙事策略,正是一部历史框架之下的剧情片。影片一开头,十三位极尽艳丽的妓女从天而降且毫无逃难的狼狈之感不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影片结尾处陈约翰男扮女妆的剧情也可谓很雷。尽管叙事上颇有破绽,但迎合展现人性的光辉与苦难的救赎焦点的虚实结合的叙事策略依然可圈可点。

故事没有太多的枝蔓,从妓女与学生的争战开始直到妓女为救女学生踏上不归之途。玉墨妩媚、性感,却不失智慧与大气,自小生活在教会学校,看到金陵女子学院里一群清新纯洁的女学生不免对自己清纯的少年怀念不已,到最后生死攸关时刻率领十二位肮脏污秽出身的秦淮歌妓挺身而出,完成了对女学生的救赎及自身的自我救赎。

三、三个导演苦难意识的社会环境

三部同样讲述的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但是导演的讲述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每部电影的讲述都有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作用为其背景。

(一)《屠城血证》苦难意识的大背景

将《屠城血证》全然拍成一部甚少艺术反思而只是单纯泄恨的历史片也不能全部归咎于导演罗冠群。纵然忽略它带有“政治任务”特殊使命,毕竟在民族仇恨记忆依然十分清晰的1987年,即便导演能够超越时代和史料的局限对苦难中的个体加以重视与剖析,那个时代的大众也必然不能接受。

刚刚经历过“文革”的中华大地,思维依旧沉浸在“非此即彼”、“你是我非”的二元对立模式之中,很难抛却民族的宏大立场,理解贪生怕死的“汉奸”行为乃是人特别是中国人所不可逃脱的本性。但即便不苛责那个时代狭隘的思维方式, 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苦难的昭然史实,中华民族显然是被欺压和凌辱的弱势一方,拥有着不可撼动的正义性。《屠城血证》让沉默多年的往事重新发声,勾起了人们心中的愤怒, 让南京大屠杀成为了数亿国人共知的“国耻”,从这点来说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电影。[6]

(二)《南京!南京!》苦难意识的社会环境

诞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逐渐风靡于中国文化界。它取消判断的价值取向,要求赋予不同的话语以平等的权力;从根本上消除了终极价值的可能性,对传统哲学持续运用二元对立逻辑追求确定性非常反感,对本质与现象、中心与边缘、主体与客体、真题与谬误间非此即彼的确定性加以严正拷问;追求多元的方法论,强调文本多义性、解释的无限性[7]等的理论原则渐渐融化了我国思想界的二元对立的思想桎梏,给了陆川反思历史的社会化大环境。

从历史真实和人性真实的角度来看,人生本就是一本苦难集,时代的苦难也是由生活在期间的个人的苦难所积聚起来的。终于逃脱了文化大革命那种一味弘扬集体力量的时代,我们的时代对个体命运与苦难的关注倾向越来越明显。 陆川聚焦小江、唐先生、角川等个体的命运悲剧不仅是导演个人反思的高瞻远瞩,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集中化体现。

(三)《金陵十三钗》苦难意识的社会化环境

《金陵十三钗》极力彰显了英雄化叙事和好莱坞式的讲述,使得这部影片带着更多西方苦难叙事的血统,融入了救赎与自我救赎的苦难升华。

西方文学的研究中很少会有关于“苦难意识”的字眼,因为作为一种意识,苦难早起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想及其信仰当中。以基督教为宗教文化背景的西方对于原罪的深入认识让他们自然而然把人生当做是一场历难的旅程。相对比下,中国文化在福乐观念支配下,很难会有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入剖析和对于救赎与自我救赎这一西方老生常谈话题的涉猎。

苦难对于人生来说不可避免,苦难中挣扎的人民也必然需要救赎,但毕竟如果张艺谋将这部片子的主题落脚于宗教救赎精神的弘扬,而非人性升华的自我救赎,恐怕我们也将看不到它的公映。这也正说明了中国导演苦难意识的变迁终究离不开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和包容度。

四、结语

南京大屠杀不再仅是电影题材的一处富矿了,而成为一摞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国导演们从上个世纪类似《屠城血证》 的纯粹性苦难展、火药味浓厚的夹壳中挣脱出来,苦难叙述模式的逐步健全,有了《南京!南京!》将叙事视角从主流历史的宏大叙事细腻到个人历史的微观叙事,其后现代主义的人道人文反思的探索超越了国别的局限,并对真实多样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为这重灾难重新着色。到《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将南京大屠杀蜕化成单纯的故事背景,赋予沉重的题材以美善化表达,焕发出如梦如幻、光辉四溢的人性之美,并在苦难的叙事上探索着救赎这一在西方世界无限风靡而在中国大陆才露小荷一角的反思题材。

借助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中国电影导演苦难意识的变迁,我们可以对苦难题材中国电影导演苦难意识变迁做一个管中窥豹的解读。

苦难是不能够被注销的,现实世界中的种种人生苦难四处弥漫且无处可避,略带人生反思的电影都会对苦难意识进行或多或少的涉及。当代电影人在创作苦难题材电影时关注点愈来愈从各种社会性、时代性、物质性的苦难细腻化到个人性、精神性的苦难。但当代苦难电影绝不应该止步于对苦难的宣泄,而应发掘出一种对苦难的升华。通过历史的实证和小说等艺术作品的描绘我们发现:苦难是可以战胜和超越的。

中国电影导演的苦难意识变迁应该还需要经历一段相当漫长的磨砺与洗濯,而当代电影导演们怎样用苦难与个体、人性、救赎、宗教、审美等之间关系为中国电影的内涵思想注入生机,可谓任重而道远。

摘要: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导演们审视苦难的焦点愈来愈从对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意志及英雄人物勇猛无畏、坚韧执着等以贯之文化品性的单纯弘扬,转向对时代阵痛中平民阶层各色形象与各色性格的刻画、社会变革中普通百姓的艰难与苦痛的展示及身历苦难的人对救赎与自我救赎的寻求,由此也表现出中国导演们的苦难意识里逐渐渗入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情怀,谨慎严肃的思考、对人性的基本尊重和叩问以及精神层面内涵的羽化和丰富。

篇4: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新历史影视剧就层出不穷,不断受到市场和民众的追捧,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影视复古热潮。这些电影要么指向遥远的历史深处,叙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与人生感悟,要么将目光投向普通个体,书写他们在坚硬历史境遇中的苦难、挣扎和期许。这些新历史影视剧对历史真实和规律性持怀疑态度,采取历史叙事的民间立场和边缘视角,试图对主流历史进行补充或颠覆,其中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真实可查,但情节更多为虚构想象。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试图从人性的角度表现战争的苦难与残暴,展现个体与历史的关系,主体的自我救赎等特征。

一、主体与历史的关系

福柯在研究世界与主体关系问题时的一番话,对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体的关系有诸多启示,他说:“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立即向我们呈现的方式,是一种考验。这一点必须从两个意义上来理解。一是体验意义上的考验,即世界被认为是我们得以体验自身的东西,是我们得以认识我们自己的东西,是我们得以发现我们自己的东西,是我们得以揭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且,在此意义上,这个世界,这个bios(生活),也是一种训练,即根据它,通过它,由于它,我们将会培养自己、改变自己,迈向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直至完美的境界。”[1]对主体与自我问题的关注,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哲学课题,福柯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主体的个人在世界(即生活或历史)中所遭受的权力规范抑制着作为自由主体的形成,然而,认识自我要从认识世界与他人开始,主体的觉醒与建构要在与世界(即生活或历史)的不断相遇中进行,这种相遇如同训练,完美的自我主体性将在这种训练中完成。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型理论与此相通,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超然主体的存在,而更乐意突出主体的不稳定性、可塑性(fashioning)、历史性和协商性(negotiation)。在格林布拉特看来,主体的产生绝不是自觉、自动的完全自我塑造过程,而是文化、权力和意识形态合力的产物。或者说,自我的产生纯粹是一个历史事件,它在丰富多样的历史语境中会有无数种可能,它是发展变化的,总是趋于主体之间不断的敞开与遮蔽、不断被驯服与颠覆、不断被他者及自我影响和塑造之中。因此,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个体与历史的关系就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往往被坚硬如磐石的历史撞得头破血流,然而对于自我塑造的完美境界的追寻,却成为稍有良知的现代人坚守的立场和理想。如果我们从这个视角去理解饱受争议,却仍旧给人心灵震撼的电影《南京!南京!》,也许会有新的体会。

影片主角角川一开始就被战争拉扯着显得神情恍惚,在猛烈的日光照耀下睁开疲惫而茫然的双目,他仿佛听到有人在叫唤,双腿便不假思索而迟钝地循声而往,显然他是一个被动的战争参与者和暴力的执行者,他并没有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抉择生死的权力,他始终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游离在战争的边缘。这时角川的主体意识并没有觉醒,他被战争或历史这部机器拖曳着漫无目的地往前走,个体与历史的关系完全处于屈从、驯服阶段。这个阶段的角川表现出的只是一个睁大惊恐的双眼,麻木而机械地执行命令的战争工具,主体是历史的奴仆,主体的建构和塑型还未开始。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角川在巨大的恐惧和自我保护的本能中开枪打死了数个躲在门后的无辜女孩,瞪着眼前成堆的年轻尸体,他那被遮盖的良知和人性第一次显露出来,他语无伦次地说着“我不是故意的”,并试图用金钱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是他那被战争摧残的麻木人性的第一次觉醒,但已经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恐惧、矛盾和焦虑的主体。如果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看到角川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他是一个象征符号,代表着每一个人性未泯的现代主体如何在坚硬的历史存在面前艰难自处。回到新历史主义的自我塑型理论,格林布拉特说:“新历史主义的中心点就是对主体性的质疑和历史化”[2]“……放弃自我塑型就是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就是放弃对自我的固执守护(尽管这个自我有可能是虚构的),就是死亡……我觉得完全有必要保持这种幻想,即自我还是我自己的主要建构者。”[3]人类主体一开始就显得不自由和顾虑重重,总是要受到历史、他者、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束缚,更不用说战争、杀戮、罪恶对自由与完美主体的戕害和摧残。这似乎要引领着我们走入绝望的深渊,然而在死亡与仇恨之外,还有活着的喜悦、关爱的温暖、生命的尊严和自我救赎。在主体与历史的博弈中,不应放弃努力和希望。影片中的角川便是一步步从人性的麻木走向觉醒,最后以结束生命获得灵魂的自我救赎。

二、主体的自我救赎

随着影片的继续推进,主体面临的考验越来越残酷。在角川灰色的视界里只有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的街道,倒悬的头颅、裸露的尸体,茫然而绝望的世界。看到那些在眼前消失的生命,角川的眼睛里分明有着些许同情和疑惑。这种同情和疑惑在同样是战争受害者的随军妓女百合子那里得到不断的强化,百合子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并成为他获得温暖与慰藉的暂时港湾。当他看到与百合子长相相似的江香君被强暴至死时,他的心灵再次遭受震撼,埋藏在心底深处那丝不灭的人性也再次流露。变疯了的少女周晓梅被他的同乡上级无情枪杀时,角川先表示无比震惊,继而似乎觉悟般地说出了“她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令他自己都无法置信的话。周晓梅的死无疑再次呼唤起他心底的同情与怜悯,更激发起他对死亡的思考,他驻足不前,想着死亡并不是件坏事,起码是一种解脱。

角川对死亡的看法也随着影片的发展而变化。当为了多救出几条人命,不断蒙上头巾去冒领“丈夫”,最后平静而从容赴死的姜老师请求他杀死自己时,角川果断地开枪了。姜老师的死给他上了一堂无比沉重的道德课,他曾要求姜老师把代表仁慈与救赎的十字架送给自己,而最后他却不得不用杀死她的方式去拯救她,这无疑让他切身感受到了“死的伟大”和“生的耻辱”。如果说他当初拿起十字架是想要获得上帝的谅解和怜悯,为自己及同伴的罪行找到支撑的话,此刻的角川已经意识到他们已被牢牢钉在了死亡的十字架上。在战争中,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杀戮,而杀戮又剥夺了人生存下去的权利。面对战争,个体显得如此渺小和柔弱,然而又如此凶残和暴戾,战争使人性变得扭曲,变得异化。

影片最后庄严的祭祀典礼是导演安排给角川的一次对所有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的祭奠,当然包括他自己,他压抑而狂乱的情绪发展到顶点——“活着比死更艰难吧!”是他心境最好的表述。角川陷入难以自拔的自我矛盾与纠结中,一方面,人性的觉醒已无法让他继续面对战争和杀戮,另一方面,作为军人的职责与无法抗拒的命运只会让他再次举起枪来,这时惟有死亡才能结束这一切,惟有死亡才是自我救赎最好的方式。他无可回避地将枪对准了自己,尽管难以压制痛苦与恐惧的泪水,他还是选择在杀死自己的同时获得灵魂的救赎与安宁。影片至此已经完成一次对复杂和充满悖论的人性窥视,特别是在战争的极端历史境况下,人如何自我救赎。

三、从人性立场超越民族悲情

一个有着太多苦难记忆的民族,当这种苦难太过沉重、太过惨痛,我们宁愿不去触碰它。选择遗忘并不是真的要遗忘,而是为了战斗,为了重生,为了暂时告别恐惧,去点燃希望的火焰。就如张颐武所说:“由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太过于沉重,中国人在自己的民族悲情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中国还处在贫弱状态下和面临严峻的挑战的时刻,往往并不刻意地揭开历史的伤痛,而是将自身的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作为自身文化的主题。”[4]可是说80年代以前的中国抗战片所宣扬的便是这样一种文化立场:歌颂人民英雄的伟大,控诉帝国主义的残暴,揭露卖国贼的卑鄙和无耻,诸如此类成为战争题材影片的永恒主题,而影片的最后革命必定取得辉煌的胜利,敌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观众随同影片主角一道高高扬起革命乐观主义的旗帜,心灵获得极大的宽慰与满足。一方面,这是经历过长期深沉的苦难折磨而取得革命胜利后,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喷发;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来抚平伤痛,还难以做到直面血淋淋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其中最令人不堪回首的苦难记忆,正因为这场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人类浩劫如此惨绝人寰,对它哪怕是丁点的叙述都牵扯到整个民族脆弱的神经,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当影片《南京!南京!》提出要“提供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力图颠覆一直以来抗战题材的影片叙述模式,加入导演对历史的自我理解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也许导演是想通过“换位思考”来客观展现一段历史,却不免有人要怀疑这种转换的可信度,就如有学者言及:“当你进入敌人的内心时,你凭借什么相信自己是在批判而不至于转而认同对方呢?当陆川想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敌对的他者时,这个‘他者’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角川到底是一个历史中的真正的日本兵,还是仅仅是70年后中国导演一厢情愿的自我投射所幻化的影子?”[5]显然这种质疑有其合理之处,然而这也是影片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以往大家心目中的中国人的“哭诉”形象和日本人的“妖魔”形象。

此外,影片的市场效应和国际影响力也是导演要考虑的对象,导演选择人性的视角是站在一个国际交流的立场考虑问题,并试图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运用这样一个比较客观的人人都可接受的视角去反映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疑能被世界,特别是被西方世界和日本的年轻一代所接受,因为他们并不知晓其中的过程和它的残酷程度。根据影片后来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情形,说明陆川的这一目的确实达到了。

结语

影片《南京!南京!》不仅关于战争、屠杀,更主要的是关乎人、人性、人的命运与自我救赎历程,而战争只是导演要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人性救赎等主题的有效背景。中国当代的新历史影视剧试图突破传统宏大历史视角,转而从普通人性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的苦难与残暴,甚至通过敌对一方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往,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达成主体与历史的和解。历史也同时脱去了冷硬的外表,变得更为灵动和温情起来。

[1](法)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M].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05.

[2]生安锋.透视文化、重构历史:新历史主义的缔造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2010(3):1-4.

[3]Stephen Greenblatt.The Improvisation of Power.In The New Historicism Reader[M].H.Aram Veeser ed.London:Routledge,1994:76.

[4]张颐武.直面惨痛的历史记忆[N].北京青年报,2009-05-09.

篇5: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

影片《南京!南京!》,简直像一部科幻片。别误解,我不是说南京大杀害是遐想的,毫无疑问,我从不疑惑这段历史的实在。然而,我们必要的「实在」不但是Yes和No的答案,我们还必要「为什么」和「怎样样」,必要「谁」和「什么时候」,只有这么,我们的反省和议论才有真正的根基,我们得出的推断和结论才有真实的价值和含义。我们要以史为鉴,史之不明,何以鉴之?

但是,这些问题,在影片《南京!南京!》中,整个找不到。我说《南京!南京!》像一部科幻片,是因为,整部影片像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时空,一个浮动在昏暗太空中的舞台,不曾前史,不曾周边,不曾上下文。片中展现的人没著名字,不曾来头,不曾生计,不曾灵魂,不曾与其所在世界的任何关系。即便是导演偶然试图描画的人物心理运动,也是断裂的、碎片的。

动机甚至都不存留。日军为什么屠城?或许下放到单个,一个日本兵士为什么会杀人如麻?人们为什么不抵挡?同样地,下放到单个,一个一般市民,为什么不抵御?我要的,不是「抵挡」这个结论,我要的是「为什么」,他们的心理运动是怎样的?他们怎样面临自我的生计和性命?怎样面临一场要夺去自我和至亲良友性命的战斗?怎样面临一支和我们同样面容和体质却像恶棍般行动的人马?

影片预设了这一切,即日本人马的嗜血、凶残、无人性,是无需阐释的。影片同样也预设了,中国人即使麻痹的,是时时待宰杀的,是命如蝼蚁的。影片中的日本兵士(除角川外)即使用来杀人的。一同,片中的中国人,即使用来吃qiāng子的,用来成片地倒下,用来迅速、高效地到达导演的预期。他们像麻袋一样,被堆叠在洪水之前,面无神情,亦无性命。这和我们多年来习性的只有整体、不曾单个的干流历史观,有何不一样?

许多人提到了《南京!南京!》片中对「人性」的描画。是的,「人性」是有的,但只赐予了一个主角。但即使如此,这个叫角川的日本兵士,不曾身份,不曾军衔,不曾部队番号,不曾年纪,不曾降生地,除非他妈妈做的火锅很好吃,你不知晓关于他的一切。影片粗野地免掉了任何在理的交待,角川不曾任何来头,不曾关于这个「人」的任何背景。因而,固然角川有了去路――自杀,但也无法隐瞒这个全片单一被真实「刻画」了的人物的惨白与空泛。

甚至我们只被告诉他姓角川,连名字叫什么都不知晓。遐想一下,这还是全片主角的待遇。至于陆剑雄(估摸你也不知悉这人是谁吧?)、姜老师、拉贝,这些配角甚至更不配取得交待。至于南京城,影片基本就无暇顾全了。导演期望我们有一些新的了解,但领会什么?用什么去领会?

《南京!南京!》投合了干流的受害者控诉心理,这与从前的主旋律影片不曾实质不一样,差异只是韩国大片式的声画结果,以及一个导演遐想出来的日本兵士的视角。是的,我说它像韩国式的大片,而不是好莱坞式的大片,因为它学会了在电影中运用众多惨烈与血腥的镜头,但连好莱坞那种穿过现成套路造出涵养的技术都不曾把握到。

至于导演空想出来的日本兵士视角,这是挨次革新,我必须认可,这总归突破了从前以“魁梧全”的英豪人物来异化战斗的主旋律做法。但它仍旧是遐想出来的,角川缺失的人格和身份,与我们的教科书对「董存瑞」和「雷锋」的刻画方法一脉相承,内心挣扎而后自杀的角川,但是是导演从受害者的角度去空想施暴者的心理,从而取得弥补。

严厉说来,痛楚的角川是一个被疏离了的围观者,他连施暴者都不是,除非偶然的军事行为和只言片语的对话,你甚至不知晓角川和其余日本兵士的牵涉。导演真实去试图打听施暴者吗?一一己、一个人马、一个国度,为什么会充斥戾气、乃至变成恶棍?施暴的历程中,他们内心是怎样的?施暴尔后,他们如何面临自我恶棍的那一段历史?

愧疚,这些问题,看来都不是导演陆川想要供给的。《南京!南京!》一片,减肥产品排行榜:,只供给了一个叫做「南京」的地方,它甚至连城市都算不上,因为它只有一个兵营、一个难民区和一个教堂,甚至连兵营和难民区的描画都是缺失的。

历史也是缺失的。南京,堂堂中国首府,为什么会陷落?市民为什么无法脱逃?日军的暴行动什么不曾人干涉?在影片中,一切皆只有果,不曾因。角川的死,神似有因,但却是被强行施加了导演愿望尔后的因,是被粗野剥离了若干资料尔后的因,因而也是不全面的因。这就像,当我们耳闻某大学男生跳楼自杀尔后,我们万一只想知晓他是为情所困,因为一个他喜爱的女孩谢绝了他,从而寻了短见,那这只会是小报新闻,或称社会新闻。我们可能无法对每个自杀的孩子充斥探因溯源的动力。但,我们对历史的领会,不能逗留在小报水准上。

《南京!南京!》,把一切都变成了记号,进犯者、中国兵士、被杀害的平民、施救者,包罗南京这个城市,以及杀害本身。

但是,任何一个事物,若变成了标记,它的深度和关于它的严正议论便会被消解。而当历史事件和人物被记号化了,便会变成一个不可言说、不可探求的主题。而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最大担忧正是,我们对历史仍旧是扭扭捏捏的态度,实话依旧混杂着空话,并且阻止让人去议论和识别。一同,我们的干流历史观仍旧只有总体,不曾一己,这种视角和思维方法维系了两千年,至今未变。南京大杀害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惨剧,它必要我们去勇猛地直面和公布地议论,必要我们恢复历史事件本身残酷的缘故和历程,也必要我们复原里边的每一个单个,每一个被数字替代了的人。但我担忧,《南京!南京!》只会推进新一代人沿着旧的惯性前行,让我们延续难以真实去琢磨和反省。

2。陆川标榜的所谓对同题材影片的超出,万一是指添加了一个日本人视角、倍增了“支那”散兵的抵御、增添了一些患难中的善人好事以及一个“叛徒”的转化、添置了少儿不宜的强奸写实镜头的话,我认为,这些在平面上的加料,谈不上超出,提炼一下,无非是日本军国主义可爱、中国人可敬、中日两国民众都是战斗受害者这些早已牢不可破的干流屁话,并不能深化或转变观众对南京大杀害这一历史杯具的认得:该抹眼泪的还是抹眼泪,该意淫东京杀害的还是意淫,该为日本人辩白的还是辩白。

我并不以为南京大杀害是一个不曾价值的题材,固然这个题材的影片都一无除外拍成了活报剧。这个题材,十分有价值,但只有放到一个扬州十日、奥斯维辛、红色高棉、这一样一条纵向的语境里拍,才干真实拍出含义,潜力叫做超出。这么题材的电影,应当回复这么的问题:人为什么要屠杀同类?在什么状况下,一个受过教导、通情达理的人会变成野兽?施暴的人为什么失掉了应有的悲悯和良心?

我认为如能超出详细的时代、民族国度背景去深长反省打着正义旗号的团体犯罪,那这么一部影片才是真实有价值。拍南京大杀害,是为了反省惨剧产生的社会历史政治起源,反省人性之恶与人性之善的精辟内在矛盾。最大致的,应当展示出日军暴行背地的逻辑。

即便是暴行,也是有缘由,有逻辑扶持,甚至是功德声援的。这个逻辑即使:施暴者预先将受害者记号化、非人格化,从而取得了暴行的正义性,才脱敏了暴行本身所带给施暴者的难受感,才挣脱了日情理况下良知和功德的制约。这种“正义施暴”“有道伐无道”的逻辑,在陆川的影片中是看不出来的,陆川的人物和情节,不曾逻辑,只有列举。

这么的逻辑实用于一切群众性、法度性的暴行:从古代中国的人殉,到玛雅人的血腥祭祀,到纳粹的“完全处理”,到“古拉格”群岛,到南京大杀害。将某个阶级、某个社会团体、某个民族帖上“非我族类”的凶恶标签,对适宜能够不被视作人类,对其杀害,就能够卓越荣耀准确、相符历史进展的客观法则,暴行就成为一种义举,在这种意识形态中,人性固有的恶取得充足的开释,却又披着善的外衣,而人性固有的和善、同情、理性等等,都统统失灵。

这才是莫大之杯具,比庞大的人身伤亡更大的杯具。

篇6:观看电影《南京!南京》后有感

带着沉重而悲痛的心情,我看完了这部有关中国南京屈辱史的电影—南京!南京!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南京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看着影片中那一幕幕同胞被杀的景象,我的眼泪禁不住的流了下来,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部艺术创作啊!可是历史不是艺术创作,可以随导演或编剧的嗜好,创造一个完满的结局来迎合“大团圆”的口味。对历史最大的尊重,就是还原历史。前师不忘,后事之师。

当我看到国民党军队准备扔下城池离开时,我充满了愤慨,恨他们当了逃兵,扔下了成千上万的手无寸铁的亲人。丢失了军魂,在祖国最危险的时候做了懦夫,吃着国家的俸禄,却不为国家„„我有点心痛。然而当我看到八路军的残部在明知道守不住的情况下仍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的时候,我感到的是一种安慰,尽管他们战败了,但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军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让我看到中国军人勇于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坚强决心,让我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我国。我国不会灭亡,光明即将到来。

穿过被炮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城墙,我看到日本鬼子在城中搜寻没有逃走的中国人,当他们打开被炮弹炸了一角的教堂的大门时,我惊呆了,里面成千上万的中国同胞,竟被几十个拿枪的日本鬼子,吓得都举起了双手,连其中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还面带微笑的跟着大人们把手举了起来。他们没有反抗,结果让一个日本鬼子去报信,招来了一大群禽兽,把他们赶到了郊外,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那一幕幕都让我感到心痛,如果他们当时一起冲上去,就能把那几十个小鬼子给压死,也能为逃跑赢取一定的时间,即使逃跑不了,至少也死得其所。看到他们麻木的举起双手,我感到更加的心痛。

在日本鬼子的残忍的大屠杀下,安全区是唯一可以苟延残喘的地方,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的难民,然而当日本鬼子发现安全区内有大量中国人的时候,那一份宁静被打破了,日本鬼子来索要100名女人去做慰安妇,在他们的威逼下,妓女小江第一个站出来,以她特有的方式证明着中国的顽强!

拉贝先生被迫回国,安全区终于不保。唐先生,一个为保护自己一家人而出卖安全区的男人,在小妹和女儿的死之后,从一个胆小的男人,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让他从日军的幻想中醒来,他将跟拉贝先生一起离开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而自己留在那里被杀害了。在他死之前,他对日本军官说:“我老婆又怀孕了。”那代表什么呢?代表着日本鬼子是杀不完中国人的。

姜老师,为挽救中国人而与日军勇敢周旋的柔弱女子,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每个女人只可以带回一个男人,而她却蒙着头,冒死领了一个又一个男人。最后被发现之后,将要被带走之前,她用英语说让角川杀了她,角川杀了她,她以最美丽最不屈的方式,震撼了日军,证明着中国人的尊严。

角川,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日本军人,他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的一员,他的双手也不免沾满了鲜血。当心爱的百合子死后,他终于救赎了自己,在放走小豆子们之后自杀了。

看了这部有关我国屈辱的影片,我们可以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我们把祖国建设的强大起来,才不会被侵犯。每个人都可能犯错,有的错可以被理解!和原谅,但是有的错不能被原谅,正像南京大屠杀一样,它将是中国人心头的一块伤疤。

篇7: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400字

电影主要讲日本人企图吞并中国的领土,弄的中国人不得安宁,日本人还 在那里犯下了滔天大罪。他们不但杀了大人,就连刚刚来到世界的小生命都不放过。他们见人就杀,杀人不眨眼。他们为了自己开心杀人,不开心也杀人,把杀人当作一种游戏来娱乐。我对日本法西斯的兽行真是恨之入骨。

影片在放的途中还 说,这部电影是在那时候有一名专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下来的,我敬佩那位记者的勇敢和伟大,有了那位记者的勇敢,才能让我们今天了解这悲惨的历史,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罪行。

我们要严厉批评日本人那些残酷的行为呀!一下子就牺牲了中国几十万同胞,其实,我们不但要斥责日本人,还 要斥责那些残酷的行为。 想到那位记者那么勇敢,而我们连上学都要父母送,睡觉都要父母陪,我们简直太幸福了。

篇8: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

电影《南京!南京!》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1937年12月在南京城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力图使观众在冷静的思维视角下重温历史画面,重审历史事件。作为一部历史战争类题材的作品,电影《南京!南京!》在视觉语言艺术表现上与同类题材电影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同时也体现着导演陆川的个人风格,这也使得这部影片不仅表达出了深沉的民族情感、对战争中流离失所人们的同情,同时还充满着对人性的剖析以及对国际人道主义的赞扬。在下文中,将对影片《南京!南京!》的视觉语言艺术及其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研究。

一、 黑白色彩在影片《南京!南京!》中的运用及情感表达

色彩是电影视觉语言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它不仅仅是构成电影画面的视觉要素,更能以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来渲染影片的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情绪,对影片的情感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黑白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

电影中的色彩以其不同于行为语言的独特叙事魅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渲染整部影片的氛围。电影《南京!南京!》再现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痛的历史,因此选择了历史战争片所偏爱的黑白色彩,以一种低沉、悲痛而又冷静的方式讲述了整个故事。

影片全部画面仅使用黑、白、灰三种色彩,其余没有任何色彩。影片一开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遍是无情的炮火、残缺的城墙、遍野的尸体、逃亡的官兵和难民。然后紧接着是激烈的枪战。也许是这种血淋淋的画面太过触目惊心、太不堪回首,陆川导演选择用黑白色彩来再现这一幕幕的历史场景,从而拉远观众与残酷的距离。但是,整部影片也因为黑白色彩的呈现而更加真实,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种种恶行依旧非常清晰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他们变态的杀人方式、对妇女的凌辱依旧给观影者带来了强烈的压抑感。[1]影片不仅在这些残酷的画面上使用黑白色彩,日本攻占南京城后举行祭祀以庆祝胜利的场面依旧沿用了这种色彩,一切的鼓乐、足舞在黑白色彩的呈现下都显得苍白无力,这也表现了这场胜利背后的迷惘和正义的缺失。黑白画面正是对这场非正义之战的反思和控诉。

(二)黑白色彩对影片情感的表达

黑白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也对整部影片的情感表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陆川导演在用黑白片的艺术样式讲述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悲惨的历史事件,既表现出了战争中的绝望与希望,又对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进行了拷问。

战争本身就会给人们带来绝望,更何况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的的大肆屠杀,而黑、白、灰这三种色彩又最能体现毁灭与绝望,但是光影背后的明亮画面则又体现了绝望之后的希望。例如日本侵略者对以陆剑雄为代表的中国军民进行屠杀时,黑白色彩的使用使得每个人脸上的绝望更加清晰可见,遍野的尸体亦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绝望感,但是伴随着成千上万新的呼声“中国不会亡”,整个画面又变得明亮起来,这是将要赴死中国民众在绝望中发出的希望,这种绝望与希望相交杂的情感也使观众的观影体验更为深刻。

影片中所有人物的衣服、妆容也都只是黑、白、灰三种颜色,包括妓女鲜艳的口红。影片着力表现的几个人物角川、唐先生、陆剑雄、姜老师、妓女小江所体现的便是战争背景下那纷繁复杂的人性,而黑白色彩的运用则是对人性的种种拷问。唐先生是战争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心中怀有良知与民族大义,却又懦弱无能,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违背国家与民族。影片透过黑白色彩来表现唐先生的种种言行,对其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进行了拷问,也使得观众在冷静的思维视角下对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进行思考。

二、 景别在影片中的呈现及情感表达

景别是指电影拍摄时,由于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不同,从而拍摄出范围不同的画面,可分为特写、近景、中景、远景以及全景五种,不同的景别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一)景别在影片中的呈现

电影《南京!南京!》虽是一部以历史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但并不仅仅是对战争的宏观描述,还对战争背景下的人和事作了细致的描绘。因此电影《南京!南京!》不仅使用远景及全景对战争场面、屠杀场面进行宏观式的表达,还使用了大量的特写和近景对战争背景下的人作了重点式的表现,而且特写、近景与远景、全景不断交插切换,运用得十分自如。

电影《南京!南京!》主要以日本军官角川的视觉再现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因此使用了大量的近景以及特写镜头来表现角川。影片一开始采用了特写镜头来表现仰躺着的角川,他无法直视阳光,眼睛一直处于半睁半合的状态。然后随着角川的起身,镜头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对其进行特写式的表达,而是使用远景对角川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表现。整部影片也就随之展开,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接着便是全景式的南京城墙以及不断发出的炮火。

影片的前半部分重点表现了以陆剑雄为代表的中国官兵与日军所展开的激烈枪战,与其他影片重点表现中国官兵不同,陆川导演在使用远景、全景表现双方的激战,使用近景、特写表现中国官兵的同时,还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对日军进行了表现。而在影片日军屠杀中国军民时的场景中,陆川导演则选择用全景镜头和特写镜头相互切换的方式来表现南京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每个人的面部表情。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如在妇女中挑选慰安妇的场景、日军强奸中国妇女的场景等。

(二)景别对影片情感的表达

不同的景别呈现也会传达出影片不同的情感,电影《南京!南京!》中的全景及远景主要展现了整个战争场面的残酷下和屠杀场面的惨烈性,而近景及特写则表现了每个人对这场战争与屠杀的心理感受及情感体验。

影片对日本士兵角川进行了重点的表现,使用了大量的特写以及近景镜头,影片开始角川无法直视阳光,眼睛一直处于半睁半合的状态,这也表现了在这场战争中角川的迷惘心态,而他无法正视阳光也从侧面体现了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接着便是全景表现残破的南京城墙、以及无情的炮火攻击,昔日的都城不复当日的繁华,映入眼帘的是遍野的尸体、悬挂的头颅以及残破的废墟,使观影者产生了无限的悲凉感。

在表现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场景中,影片首先对将要被屠杀的人群进行了全景式的表现,表现了这场大屠杀的惨烈感。随后影片又对每个人的面部表情进行了特写式的表达,即使这些人物并不是主角。这些人行色各异,但面对将要到来的屠杀,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惊慌或是恐惧,甚至说并没有任何表情。这种没有表情的面孔,极致地表现了战争背景下人们的绝望,是对自己无法改变自身命运的绝望。但是他们虽然丧失了自己的家园,心中却仍有对祖国的那一份希望,因此在将死之时,喊出了“中国不会亡,中国万岁!”的强音,这时,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又都是坚毅的,观影者便能在这种坚毅的表情中体会到强大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感。[2]全景镜头与特写镜头的来回切换,也使得观众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 场景设计在影片中的体现与情感表达

电影中呈现的场景是指故事情节在其中展开和发展以及人物所处环境的总称,电影中的场景设计不仅要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应体现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场景设计在影片中的体现

电影《南京!南京!》的场景设计不仅力图真实地还原1937年12月的南京城,还极大地体现了导演陆川的个人风格,具有舞台化与仪式化的特点,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据介绍,为了还原真实的南京城,剧组在吉林长春斥资3000多万元,极大程度上复原了这座溃败的南京城。从影片整体的呈现效果来说,剧组的良苦用心是非常值得的。昔日的六朝古都在影片的呈现下仿佛是人间地狱,断壁残垣、遍地瓦砾、浓烟滚滚,面对此番景象,观影者也好似回到了那个悲痛的时刻与城市。还有耸立于瓦砾之间的中山像,在这城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刻成为了极大的讽刺。巍峨的南京北城墙挹江门下发生的更是令人异常悲痛的事件,日军还未出现,城内的防军便与宋希濂部的国民军就出城与否产生了激烈的对抗,死伤无数。在这样的场景设计下,影片具有极大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同时,影片的场景设计还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具有舞台化、仪式化的特点。所谓舞台化就是把电影中发生的故事地点转化为舞台场景,例如日本士兵举行祭祀以庆祝胜利的场景,这时的南京城外不再像是一个地点,反而成为了日军表演的一个舞台,抛开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民族情绪,日本士兵表演的鼓乐、足舞的确具有极大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而仪式化指的是讲有特定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程式化的处理,如难民营中选取慰安妇的那个场景就极具仪式化,一个个瘦弱的手掌缓缓举起,在明亮的光影中变成了一种神圣的仪式。舞台化和仪式化的场景设计使得整部影片的意蕴更加深刻。

(二)场景设计对影片情感的表达

电影《南京!南京!》极具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场景设计,使得整部影片的情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表达,观众得以在一个真实而又充满意蕴的环境中体会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

昔日的六朝古都南京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摧残下成为了一片废墟,影片对残败的南京城进行了极大的还原,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对这座古老城池的惋惜,以及对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巨大同情。曾经高高耸立的中山像,也在日军的暴行中轰然倒塌,与之一起倒下的还有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而那巍峨的挹江门也阻挡不住逃窜的中国军民,这是对战争背景下人们苦难的描述,也是对战争背景下人性的拷问。在这样的场景设计之下,观影者仿佛亲自经历了那场战乱,无数的观众也因此留下了悲痛的泪水。

而日军祭祀的那场戏,虽如舞台上的歌舞表演一样极具观赏性与艺术性,但在死伤无数的南京城里,却成为了极大的对比与讽刺。侵略者可以在欢声笑语中载歌载舞,失败者却只能任人宰割。难民营中为获得过冬的物资,100名中国妇女举起了自己瘦弱的双手,明亮的光影中,这一双双举起的手,成为了一种神圣的仪式,代表的既是失败后的绝望,又是在绝望中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看到这里,观影者也不免被那些市侩而又伟大的女人深深地感动,在国破家亡的时刻,作为女人,她们不能拿枪作战,却依旧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承担起了国家与民族的重担。

结语

《南京!南京!》作为一部历史战争类题材的电影,使用了战争片所偏爱的黑白色,而在景别、场景设计等方面则体现了青年导演陆川的个人风格。陆川使用独特的视觉语言艺术,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全新的诠释,既表现出了浓浓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感,又引导观众在冷静的思维视角下对这场战争与屠杀进行重新的审视,对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进行纵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高楠.色彩赋予电影艺术的视觉语言与情感语言[J].戏剧与影视,2013(12):111-112.

篇9:《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500字

说实话,如果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这部片,这部片是一部好片,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如果以愤怒或者更加过激的心态看这部片,那这部片就是一部垃圾。

让我来顺一顺这部片每个人物的感受吧,我觉得片中日本兵是这部片的第一男主角,所有什么高圆圆、刘烨都是配角,虽然影院的宣传海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刘晔,而角川只是躲在一个角落里,但那应当是全为商业炒作所的噱头罢了。本片的主线是角川在进入南京后,经过在生死之城几个月所见、所做、所感的一系列事情之后,最后饮弹自尽。

角川,我认为是一普通的正常的人。进入南京之前,他没有杀过平民百姓,他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甚至可能没有谈过恋爱),他没有对生命的绝望,他只是一名受过教会学校教育、笃信基督却被军国主义征调的年轻人,而进入南京之后一切都变了。误杀平民。虽然他的误杀对于后面他所亲见亲历的事情来说几乎可以称为微不足道,但第一次杀害平民还是让他惊慌失措甚至落荒而逃,内心充满了愧疚。

角川的第一次性经历。在一种充满了恐惧和强烈孤独感的氛围下,第一次经历温存的角川,在受到百合子的安慰后,他自然的爱上了对方。孤独、恐惧、迷茫是会使人疯狂的,而百合子的温存却给了角川在无限黑暗中唯一的一丝光明,他把自己的一切全都寄托在了这个女子的身上。这是由单纯的性引发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不单是本能的动物,而是从本能中寻求到了精神的归属,从而上升到人性光辉的高度。角川所面临的情况却使他更为痛苦、倍受煎熬,在百合子(包括小江)那只有十五分钟限制的温存中,他自认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其它时间,他却在从事者兽性野蛮的行为,完全将人类对爱与和平的追求丢弃,或者说被逼迫着丢弃。他眼睁睁看着那成千上万横倒江畔的尸体,他眼睁睁看着新兵进行的活体刺杀训练,他眼睁睁的看着一锹一锹的黄土掩埋了一个个的生命,他眼睁睁的看着比纳粹屠杀犹太人还要更为残忍、更为无所不用其极的杀戮。这是完全丧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性的行为。而在这兽行与温存的煎熬之间,当温存的寄托也荡然无存时,作为人所能保留地也许只剩下绝望.

篇10:观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800字

观看《南京南京》,了解历史,并不是为了让人们彼此憎恨,让仇恨一遍遍上演惨剧。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抗日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700字

我和爸爸一起在电脑上看了《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看完让我气愤填膺。但为什么南京30多万人,怎么就一点反抗也没有,就任意的让日本鬼子去折磨? 要是你们有一点反抗,让日本鬼子打30多万的人,早就把他们的子弹打光了就算打也要打上个几天几夜都打不完呀!我只要轻轻闭上眼睛,就会浮现那南京大屠杀的情景,大火连天、惨不忍睹,把南京的三分之一的房子都给烧光了。更让人气愤的是有的日本鬼子活埋、强夺、杀人、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在日军长达6个星期的野蛮大屠杀中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同时中国文物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

我不想再看下去,我不想再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同胞倒下。屠杀、抢劫、强奸等一系列的罪恶行为,却被那血腥的日本人当成是一场游戏。仅仅六周,日本鬼子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三十万人以上啊!南京大屠杀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屠杀行动,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为了自己的野心,让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成为刀下亡魂,那流的可是我们中国人的血啊!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反抗?难道中国人是这样的懦弱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有不甘啊!去年,日本海军把中国钓鱼岛的渔船船长囚禁了起来,日本这个东瀛小国是在向我们中国挑衅,还以为我们懦弱,不堪一击,他们错了,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就如那睡醒的雄狮,一声长吼必定惊天动地。

走过的六十几年,中国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忍受了多少痛苦,即使在文革十年中,顽强的中国人也没被吓倒。中国在苦难中磨砺了意志,在失败中找到了自我。生于忧患,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个曾经让世人瞧不起的国家--中国,逐步发展,日夜腾飞。岁月的蹉跎,洗不净日本人手上的血腥;时间的流逝,抹不去中国人心中的仇恨。中国人啊!请记住南京大屠杀中所受过的一切屈辱,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抗日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700字

在争议声中把"南京南京”看完了。在看片之前我避免去看该片的评论,以防先入为主。现在我信手涂鸦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肯定陆川在本片中的拍摄技术。镜头、音效和叙事的节奏,营造出的气氛。很对我的胃口。问题是剧情好多地方让我迷惑不解。

一、天降大任给陆川,他掌握了大量的资源,有责任把1937年南京发生了什么告诉世人。可惜陆川做得很不到位。

1、南京大屠杀是元凶----朝香宫。这个天皇的叔叔,是他越过松井石根下令日军屠杀的,他逃脱了东京审判。之前没有那部同一题材的电影反映过,陆川也没有。遗憾!难道还要让他继续逍遥法外吗?不应该把他揪出来让世人诅咒吗?

2、日军从上海到南京途中残暴的屠杀已经开始了,不是到了南京突然变成了魔鬼。陆川没有反映。

3、南京保卫战指挥不当,造成大军不能及时撤退,致使十几万中国军人惨死。还给日军找到大屠杀的借口:因为中国军人混进平民中了。这难道不值得展示出来让后人(特别是军人)总结经验教训吗?可惜这也被陆川忽略了。

4、还有陆川对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揭露不够,即使这会使我们看了很难受。比如把杀中国人作为竞技比赛的百人斩;用不断地砍中国人的头来试他那把牛X的武士刀的中岛等等,难道回避这些现在的日本人就能够接受这部电影?不解。

还好上面1、2两点《拉贝日记》替陆川做了。

二、影片中的一些情节让我迷惑

1、在到处尸横遍野充满着中国人惨叫的南京城里,居然还有市民在路边摆摊做生意,还有小孩在无忧无虑的玩耍,这些小孩还能和日军一起玩操兵游戏。这合理吗?这同日军拍的用于欺骗世界的,“日军和中国人民相处的多么和谐’的宣传片有什么区别?

2、日军态度很好的和唐先生作香烟生意,请问陆川:日军有这个必要吗?他们完全可以随便挑一户人家,破门而入先杀死男人,女人先奸后杀,然后把屋里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这出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不然干脆把唐干掉,直接把他的钱拿走就行了。这难道也是日军的宣传片表明日军同南京市民进行着自由的贸易?不解。

3、角川为什么自杀?理由充分吗?日本人是擅长自杀的,不过是在失败后。在那个把日军变成魔鬼的环境里,他良心发现自杀了,至少我不相信。如果战争结束,他幸存下来,回国后再变回正常的人,再良心发现自杀,这个我才会相信(就像《天与地》)。

4、还有日军祭祀那段,有人认为他如何的好,可以上升的某某高度,我水平不够,看不出来。我认为这部影片要上高度,要从是什么把在和平环境里正常的日本人变成魔鬼的原因进行剖析研究(这方面我看过的影片中《野战排》做得最好)。陆川这方面做得很不够,仅仅是日军恐惧(这点我觉得描写的有些夸张)和刚入城时遭到了零星的对抗。

总之我对投入巨大的这片感到失望。抗日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700字

我不知道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看完这部影片,与其说是影片,我觉得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它很真实,真实得可怕!

对于南京的所经历的那些事儿,我不曾忘却,我想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不曾忘却的(但也许小部分的我们已经忘却),或者作为日本人也该不应忘却(但也许大部分的他们没有这样做),历史却是永远不会忘却,它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也曾看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小时候的我,似乎对于那些一幕幕血腥的,残忍的,悲惨的场面,感到很可怕;如今长大了的我,了解过那段历史的我,看过许多关于那段历史的我,再来看这部影片,感觉到了一阵寒颤,寒颤之后是对那段历史中的人的哀悼,哀悼之后是对现在和平时期的我们的庆幸。

电影很真实,它由一个个扮演者叙述着这段历史的外国友人的真实经历,穿插着一个个经过那段历史的人的口述,加入一张张真实得可怕的照片,加入了一段段真实得如在眼前的片断,这一些由真实再真实不过的历史组成了一部这样的电影。

我承认,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在反映当时的帮助过南京难民的那些外国友人,神父,医生,女子大学的院长……南京的人民感谢你们,我们感谢你们。如果不是这些存在着善心的人们,当时被他们所救护的二十五万南京人民,当时可能也惨遭杀害和蹂躏了。

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看到的,更是那段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那段历史。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那些可以让人悲愤不已的恶行,那些过往伤心的泪水,在这个寒冬的季节里,更是感到一阵又一阵的寒意。我记得电影中有一位口述人,她在那时只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为了让爷爷和自己能够活命,含着血泪忍受着日军的强暴,还有那位口述者所说的母亲,在临死的那刻忍着身上无数的刀伤还抱着自己的小儿子喂奶……一幕一幕的真实由话语转化成了我们脑中的画面,一点一点他们的伤疤化成了我们脸上的泪水。

从来都不曾感到自己活在当世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但在那短短的一个小时又三十分钟却十分庆幸自己能够活在现在,一个和平的时期,是有些地方还有战争,是有些地方还有流血,但是至少我的方圆百里之内没有像当时那样有人会突然把我抓去当成练刀的靶子,强行抓我去当慰安妇……也许我该知足了,至少我不用经历当时那段可怕的历史,只是需要记住它。

电影在快完的时候,它问了一个问题,“我讨厌日本人吗”?我也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不讨厌日本人,请各位在看这句话的时候不要咒骂我,我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已。我不讨厌日本人,甚至我还喜欢某些日本的东西,像是我的电脑,我的照相机,我的DV,都是索尼的;我只是讨厌当时侵华的那些日军,残忍对待我们同胞的日军,那些没有人性的日军,那些仍然执迷不悟的军国主义者,那些无视历史修改教科书的败类!前两个月,我的家教小孩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那是一个韩国的小孩,我给她讲过日本侵华的历史,她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也说过同样的话,我对她说,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上一篇:2017年度女职工工作总结下一篇:房前屋后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