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2024-04-29

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共14篇)

篇1: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某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科学技术创新意识,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研究氛围,学校研究生部、研究生会特筹办某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具体如下:

一、论坛主题:技术创新报告

二、报 告 人:

三、参加对象:

某大学研究生导师、青年教师、在校研究生

四、论坛时间:12月17日

上午09:00-11:30 下午15:00-17:30

五、论坛地点:学术报告厅

六、主办单位:某大学研究生部 承办单位:某大学研究生会

七、论坛形式:

1.报告人作学术报告 2.报告后现场互动交流

八、论坛流程:

1、校领导致词讲话,并介绍报告人

2、报告人做学术报告

3、现场互动交流

4、报告结束合影留恋

5、参观校情展室

6、其他活动

九、其他事项:

1、前期宣传筹备工作(海报—报告人简介、横幅)

2、论坛场地申请与布置

3、报告人礼品准备

4、报告人食宿安排与准备

5、论坛新闻报道工作安排

6、论坛总结及资料存档

7、论坛期间学生志愿者工作安排

8、其他注意事项

九、经费预算

礼 品:300元

场地布置:100元 宣 传:200元 食 宿:1000元 其 他:500元 总 计:2100元

某大学研究生部 某大学研究生会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篇2: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 承办单位:烟台大学

论坛主题: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与法律制度创新

论坛宗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意见和《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精神,以“启迪智慧、激发兴趣、激励创新”为宗旨,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学术自由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广大研究生追求真理、学术争鸣、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和学术专家、顾问的指导作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创新思维交流平台,通过论坛活动,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形成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营造良好的创新学术环境,大力推进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论坛徽标:

内容安排:

凡涉及“社会转型与法律制度创新”的论文、调研报告等均可参加本次论坛论文征集。

论坛下设六个专题:

1.转型期的司法制度问题研究; 2.转型期的犯罪预防问题研究;

3.转型期海洋经济发展财税金融法律问题研究; 4.物权法制度及适用问题研究; 5.侵权法制度及适用问题研究; 6.婚姻法制度及适用问题研究。活动形式:

1、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作大会学术报告;

2、专题论坛学术论文交流;

3、专家对论坛学术活动进行点评;

4、学术论文书面交流与张贴;

5、评选论坛优秀交流论文。

全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关学科的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自由申请,经导师同意向论坛学术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提交论文,由学术指导委员会评选审定参会交流论文100 篇左右。

成果奖励:为进一步调动广大研究生参与创新及论坛活动的积极性,论坛学术委员会将评选部分论坛优秀交流论文,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发给奖励证书,其余论文由论坛组委会发给大会交流论文证书(烟台大学代章)。

论坛组织:为保证论坛顺利进行,提高论坛学术质量,实现学术论坛举办目的,成立“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法学分论坛”组织委员会和学术指导与咨询委员会,负责论坛的相关组织与学术工作。论坛组织委员会

主 任委员:房绍坤 烟台大学校长 副主任委员:郭善利 烟台大学副校长

杨欢亮 烟台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金福海 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

戴东风 烟台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 论坛组织委员会秘书处 秘书长:杨欢亮(兼)

副秘书长:范李瑛、毕朝辉、秦连杰、段志国、张仁旭

成 员:贾维军、郭静、刘志国、林忠华、秦少峰、乔羽华、张波 论坛学术指导与咨询委员会

名誉主任委员:郭明瑞教授 烟台大学 主 任委员:房绍坤 烟台大学

齐延平山东大学

副主任委员: 陈金钊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徐祥民 中国海洋大学

金福海 烟台大学 委 员:梁茹霞 山东经济学院

李光禄 山东科技大学

王圣颂 青岛大学

袁兆春 曲阜师范大学

李 响 青岛科技大学

王 宏 山东师范大学

朱伯玉 山东理工大学

于大水 鲁东大学

汤 唯 烟台大学

范李瑛 烟台大学

活动经费:由省教育厅与烟台大学各提供部分资助,为参会人员提供食宿费、论坛邀请专家所需费用、各种会务及资料印刷费、场地费等;参会人员的交通费自理,由所在单位资助。

与会人员:

1、正式参会人员:选定参加论文交流的研究生100人左右;学术指导与咨询委员会成员,组织委员会成员;

2、各单位带队人员1人;

3、会务人员;

4、其他经申请和组委会批准的可参会人员,由会务组统一安排食宿,所有费用自理。

举办时间:拟定2011年10月23—24日,学术活动时间为两天。

重要日程:

1、邀请函发出时间: 2011年7月

2、会议回执(附件2)及论文提交开始时间: 2011年9月10日

3、会议回执(附件2)及论文提交截止时间: 2011年9月20日

4、论文录用通知书发出时间: 2011年10月5日

篇3: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邓楠在报告中指出, 当前, 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把握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问题, 邓楠提了三点看法。第一, 要充分把握好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变外部压力为内在发展动力;第二, 要充分利用好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当前的有利条件, 切实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第三, 要积极、科学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准确把握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

本次论坛以“新中国成立60年的回顾与展望——和谐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等单位的13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院士、专家围绕论坛主题作了大会报告。

会议还设立了应对全球变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法、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老龄社会的住房保障问题与对策四个专题论坛。来自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人居环境、水资源等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专题论坛。170余名代表围绕上述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篇4: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本刊讯作为2016年市社科联学术前沿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6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市社科联资助、北京市档案局(馆)主办、市档案学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学术委员会承办的“2016学术前沿论坛·档案与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在市档案馆举行。论坛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马素萍主持,市社科联副主席李翠玲致辞,市档案局(馆)局(馆)长程勇到会并讲话,80余名来自16个区的有关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市档案学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市档案局(馆)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冯惠玲教授以“北京记忆:档案与文化资源的数字再现”为题,讲述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北京记忆”网站建设情况,介绍了目前网站与北京市档案馆合作项目“京张铁路”的进展情况。北京市水务局副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进怀围绕“档案与北京水文化”,讲述了市水务系统实地调查北京5大水系水文化遗产方面的一些情况,阐述了人类在治水、管水、用水、乐水等方面的价值观、自然观和实践观,档案与水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水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同时简单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些情况。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讲师李扬博士的演讲题目是“新中国建筑文化与城市景观再造——以1950年代的北京为例”,他以档案资料为依据,挖掘了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筑及其景观对北京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的影响。

最后,市档案局(馆)局(馆)长程勇讲话。他指出,在保护好北京“金名片”、延续城市文脉方面,档案工作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应尽的职责任务。市档案学会要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发挥好联结纽带作用,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社会影响力和自身的生机活力,档案部门要创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工作,市档案局(馆)要和相关部门共同构建相对完备的信息资源体系,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价值,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支撑。

篇5: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各研究生:

经过三个多月的稿件征集,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共收到105篇投稿论文,车辆系44篇,动力系26篇,制造系28篇,基础部7篇。经过各系老师的推荐共评选出20篇优秀入围论文,其中车辆系8篇,制造系4篇,基础部2篇,动力系6篇。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组委会将于11月18日和11月19日两天举-----坛,通过答辩的形式从中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

----论坛(---系分场)

时间:2017.11.18上午9:00-12:10 地点:--报告厅

答辩选手:--评委老师----

---分论坛(---部分场)

时间:2015.11.18下午14:00-16:10 地点:---报告厅

答辩选手:1----评委老师:1----

---分论坛

时间:2015.11.19上午9:00-11:40 地点:---报告厅

答辩选手:----评委老师:---

评选规则

本次优秀论文评选包括评委老师打分和现场观众投票两个环节,具体步骤日下:

1.每个分场的8/6/6位论文作者依次上台通过PPT的形式展示入围论文(PPT讲述限时10分,5/9分时提醒,后有5分钟老师和观众提问环节),2.评委老师在每一个作者展示完毕以后打出分数,最后按照平均分的大小给出本分场入围作者的老师打分排名;

3.所有作者展示完毕以后,现场观众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评选出4/3/3位优秀论文作者,按照支持率的高低给出本场入围作者的网络投票排名。

4.老师打分排名×0.6+网络投票排名×0.4就得到每位作者的最终排名分数,最终排名分数最小的4/3/3位作者为优秀论文获奖者(如果分数相同,允许并列)。例如A同学的老师打分排名为2,网络投票排名为4,那么A同学的最终排名分数为2×0.6+4×0.4=2.8。

网络投票:每位观众通过扫码进入投票网站,参与投票。另外中场休息会有有奖问答环节,奖品为U盘。

篇6:XX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策划书

—XX学院研究生分论坛策划书

第一部分

论坛概述

一. 活动背景

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强学术交流,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由XX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在总结近年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举办“XX大学2013年第八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借此契机,我院将于2013年11月上旬举办以“XX”为主题的学术创新分论坛活动。

二. 参与单位

主办单位:XX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XXXX学院

三. 活动主题

“科学管理理论与创新”

四. 活动目的

提高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进一步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为同学们搭建一个高水平的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交流,丰富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师生交流,进一步整合各学科科研力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精神,产出更多的高层次成果。

第二部分

论坛的组织

一. 活动地点和时间

时间: 待定 下午14:00-18:30 地点:XX学术报告厅

二. 活动对象

XX学院全体研究生

三. 活动形式

1、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征集

前期宣传与筹备。研究生会学术部、宣传部和各年级的班委以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此次活动,提高该活动在学校、院系的影响力,加深广大师生对创新论坛的理解。做好研究生学术论文的收集与整理归类,并做电子版的汇总。

2、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的召开

经通过导师、相关专家初步审定的优秀论文其负责人须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创新科研成果。

3、优秀研究生学术论文的编辑和汇总

报告会结束后,研究生会学术部负责将优秀论文装订成册,并做好电子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整理成果之后将在学院公示创新论坛风采录的展板,提升论坛的知名度,并邀请获奖个人召开学术交流会,增强学术学习氛围。

四. 活动具体流程

具体流程如下:

1)13:00-13:30院系研究生会成员布置会场,检查设备,安排领导、专家老师座位。

2)13:30开场大屏幕ppt和音乐的播放。

3)13:35宣讲人进入会场,拷贝并检查自己的学术报告ppt。

4)13:40—13:50安排所有学生就位并签到以及负责秩序维护工作,并在签到后给到场所有学生分发评分表。

5)13:50——14:00院系领导、相关专家等入场。

6)14:00——14:15院系领导老师致开幕词,论坛正式开始。7)14:15——14:50专家发表讲话。

8)14:50——16:00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以及导师专家进行评审,宣讲人控制在3-4人(具体步骤:优秀论文负责人宣讲——学生提问——问题回答——专家老师评审)

9)16:00——16:10中场休息时间:播放参与学术论坛全体学生集体ppt。10)16:10——16:25学术有奖抢答活动:主持人提问,安排5个左右的问题,全体观众均可参与抢答,抢到并答对者,分发小礼品一份。

11)16:25——17:40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以及导师专家进行评审,宣讲人控制在3-4人(具体步骤:优秀论文负责人宣讲——学生提问——问题回答——专家老师评审)

12)17:40—17:50收集全体到场学生的评分表,并汇总得出结果,此时可以重复播放ppt照片。

13)17:50——18:00宣布评选出该分论坛的“最佳论文奖”、“最佳宣讲人奖”、“最佳提问奖”和“最佳点评指导教师”各一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14)18:00——18:15颁奖活动。由领导和专家老师给获奖优秀论文负责人颁发奖品。

15)18:15——18:30参赛者、获奖者与专家老师合影留念。

五. 活动人员安排

学术论坛主持人:负责论坛活动的活动中的主持工作等

研会全体工作人员:布置会场,安排领导和专家座位,会场清洁等

研究生会学术部:负责纸、笔、评审系列表格,以及抢答环节问题的准备等 研究生会宣传部:负责宣传页面的绘制和放置,论坛简讯的报道,活动中提问环节、抢答环节话筒的传递等

研究生院文体部:负责开场大屏幕ppt和音乐的播放,中场休息ppt和音乐的播放,拍摄论坛视频以及活动中的照片采集

研究生会纪检部:负责组织人员入场和签到,分发和收集学生观众的评分表,以及维持会场的纪律,并协助文体部完成活动的照片采集工作等

研究生会生活部:负责评审结果计算和统计工作,活动中抢答环节奖品的分发、以及最后颁奖活动中奖品的分发工作等

六. 活动预算

预计预算支出约X元,其中包括专家评审费以及论坛举办费用等。会场布置费用 :X元 奖品和奖状费用 :X元 其他费用支出:X元

七. 激励方式

1)分设: “最佳论文奖” “最佳宣讲人” “最佳提问” “最佳点评指导老师”,提交学校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2)分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四名,并颁发奖品和奖状。

3)将优秀论文收集整理为论文集,分发给大家学习和借鉴,并作为优秀作品的留存。

八. 注意事项

1.与大学生创新中心工作人员提前取得联系并获得支持。2.加强对学术论坛的宣传工作,保质保量收集研究生学术论文。3.做好院系领导和评审专家的邀请和沟通。

4.活动中注意提问环节和抢答环节话筒传递人员要足够。5.活动力求公正公平,核分环节认真对待。6.活动开始和中间环节的ppt播放要做好。

篇7: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11月28日,江苏大学第三届中外研究生学术论坛财经管理分论坛在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是江苏大学第三届中外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组成部分,由江苏大学学工处、海外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主办,财经学院承办,管理学院和科信所协办。邀请了吴梦云、吕彬、陈樱花等三位专家对七名中外研究生展示的经济管理学术成果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征集学术墙报近四十份,有两百余名中外研究生到场参加。

论坛于上午8:30开幕,吴梦云教授作了专家报告。陈文娟,Antwi Samuel,朱冰心,Yiranbon Ethel,苏文成,姚远,王艳菊等七名中外研究生在家族企业的成功、证券交易所、可持续发展、中国医药人才的创新能力、数据分析、专利知识的地位、企业模型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学术论文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半场茶歇时,中外研究生阅读了论坛征集的近四十份学术墙报,并与墙报作者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吴教授的报告、评委们专业的点评、研究生发言者先进的研究成果让到场中外研究生耳目一新,收获颇丰。上午11:30,论坛各个环节均已完成,顺利闭幕。

学术论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由财经学院承办的财经管理分论坛作为江苏大学第三届中外研究生学术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研究生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认识,砥砺学术钻研精神,对于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影响力以及我院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8: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1 征文内容

本次学术会议分论坛的主题是:现代军事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发展。欢迎大家就以下内容深入探讨并踊跃撰写论文:

(1) 军事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2) 军事医学与生物电磁学; (3) 野战外科与临床医学工程; (4) 战伤修复与再生医学; (5) 战伤急救与生物材料; (6) 灾害环境条件下生命搜寻、信息采集与辨识; (7) 军队医疗卫生信息化; (8) 军队卫生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9) 军事康复医学工程; (10) 军事生物医学工程教育; (11) 航天生物医学工程; (12) 航空生物医学工程; (13) 潜水生物医学工程; (14) 海上医学救援; (15) 非战争军事行动与多样化军事任务医学救援; (16) 核化生特种作业医学防护与环境监测; (17) 民族医学、药学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 (18) 其他。

2 征文要求

(1) 应征论文应未在其他刊物或学术会议上正式发表过。特别欢迎有创见的论文和有应用前景的论文。

(2) 稿件要求论点鲜明、内容新颖实用, 数据可靠, 条理清晰, 文字简洁通畅, 图文清晰。

(3) 稿件格式请按《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的格式投稿。稿件正文以3 500~10 000字为宜。务必附上第一作者简历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 、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稿件的具体要求也可参阅《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网址:http://www.ylwszb.com或http://ynws.chinajournal.net.cn上的要求。

(4) 请用电子投稿方式投稿, 请将Word格式的文件发到:ylwszb@tom.com, 请注意接收会议组织机构发出的收稿确认电子邮件。如果不方便上网, 也可从邮局邮寄到本刊编辑部, 并随论文附光盘。

(5) 请务必在信封或者Email标题上注明“论坛征文”字样。

3 征文说明

(1) 论文经专家评审录用后, 除将评选优秀论文外, 还将全部录用文章以《医疗卫生装备》杂志增刊 (会议专版) 形式发表。

(2) 凡参加会议者将由学会提供国家级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书。

4 截稿日期

2010年8月15日 (以当地邮戳为准)

5 投稿地址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106号《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社

邮编:300161

联系人:李玉坤

电话:022-84656750

本次征文一律投至专用信箱:ylwszb@tom.com

篇9: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13日上午,开幕式在河西学院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名誉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鑫辉教授,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保平,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邓铸教授,甘肃省心理学会理事长、西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周爱保教授,以及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心理学工作者和河西学院师生代表3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杨鑫辉教授在开幕式上指出,心理学在社会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心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连续成功举办15年,充分显示了心理技术应用的旺盛生命力。甘肃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保平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组委会将第十六届论坛放在甘肃召开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心理学的作用已经日趋明显,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更高层次的追求。幸福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关注人类的生存质量,致力于研究人的幸福生活和精神品质,指导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幸福指数的生活。

河西学院副校长张有明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及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最热忱的欢迎和最真挚的感谢。在简要介绍了河西学院地域特点、历史传统、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服务地方与发展规划后,他由衷地说,在河西学院举办全国性大型心理学学术活动,能够请来全国知名高校和甘肃省心理学界的各位专家学者,是对河西学院工作的莫大鞭策和鼓励,也是河西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活动。本次会议确定的心理学为人民大众健康生活服务,为课堂教学创新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主题非常好。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推动河西学院心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13日全天的论坛上,共有8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报告,为与会代表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杨鑫辉教授以“心理技术学与创新型社会”为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广泛的社会应用是心理技术发展的根基,心理技术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建立创新型社会的要求。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邓铸教授代表论坛主席傅宏教授做了题为“心理学对老龄化社会的关照”的主题报告,他以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为例,探讨了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心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建立老年心理健康研究团队、产业团队与关爱团队的构想,以及正在努力推进的几方面重要工作:(1)整合资源,借他山之石,建立工作保障机制;(2)立项研究,以学科优势,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库;(3)承接职能,用前瞻思维,制定养老机构心理学标准;(4)共建基地,培育志愿者,开拓心理学就业新领域;(5)创新技术,孵化产业,推动老年事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建平教授做了题为“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和应用”的主题报告,以强迫症与社交障碍治疗为例介绍了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与最新进展,与会专家和学生感到很受启发。清华大学心理系陈绍建教授做“幸福心理学与和谐社会”的主题报告,着重报告了心理学为什么要研究幸福、什么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幸福。他指出幸福就是具有积极的态度、乐观的性格、快乐的心情、愉悦的感受和满意的成就。陈绍建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分享了对积极心理学的感悟,与参会者的积极互动及讨论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郭永玉教授做了题为“网络集群行为研究”的主题报告,就网络集群行为的界定、理论以及网络政治集群行为问题的效应进行了讨论,其对网络集群行为的深入探讨和独到见解对和谐社会建设及管理很有启发。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余嘉元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和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报告,就网络时代大数据的类型、分析方法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为与会者开启了心理学研究的一扇窗口。复旦大学心理系博士生导师张学新教授做了题为“对分课堂:基于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创新”的主题报告,就对分课堂的发展过程、操作方法、效果展示、深层理念和最近进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为高校教学的有效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如此高密度的高层论坛,让在场的与会者倍感“过瘾”。从上午8:30开始,持续到晚上19:00,整个会场始终座无虚席,这与国内各种规格学术会议的情况相比,实属罕见,充分表征了此次论坛的成功。

13日晚在河西学院第三、第九教学楼成功举办了八个心理学工作坊,主题分别为“哀伤心理辅导与咨询技术”“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领域及功能”“意识之旅——催眠体验”“心澄之旅——团队角色探索工作坊”“心理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内观治疗技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EAP”“数据结构模型分析与软件应用”等。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师生、全校班级心理委员以及张掖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代表近500人参加了这些工作坊。

14日下午,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全体教师、部分参会代表共60多人齐聚教师教育学院会议室,参加了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新教授的“对分课堂工作坊”,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大顺教授主持。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这样,在讲授和内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课堂讨论过程。在对分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张学新教授的工作坊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他让每个小组提出与对分课堂教学法有关的问题,各小组教师互相回答并探讨,并通过播放相关的案例视频、展示学生作业等方式,提高参加工作坊的教师的认识。这个工作坊充分体现了对分课堂的理念与要求。

此次会议召开期间的6月12日晚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还邀请有关专家组成心理技术产品鉴定小组,对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联合江苏卓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卓顿心理实验智能云平台”“卓顿心理健康智能云平台”进行了技术鉴定。

篇10: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主办单位:兰州理工大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承办组织: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会

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会学术就业部

2017年10月18日

一、活动目的

为在广大研究生群体中营造和保持良好的学术氛围,整合各学院优秀的学术资源,本学期,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继续依托研究生学术论坛支持开展研究生日常学术活动。

二、论坛内容:

(1)优秀研究生的求学历程和科研成果的分享。(2)时事政策和重大理论的解读。

(3)研究生学术沙龙,研究生创新创业及就业等。

三、论坛时间及地点

(1)时间:待定(2)地点:待定

(3)参加对象:研一全体同学及部分研

二、研三同学

四、讲座相关事项

(一)前期准备

安排3名报告人,要求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其他方面有突出成绩者。要求研一的研究生必须按时参加,学术就业部要对本院(部)参会人员进行考勤,学生听后要能对学术工作有一个主观层面的较清楚的认识。

1、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主要由学生会宣传部负责,包括海报,横幅等各种宣传方式。(1)海报四张:分别贴在中式楼一楼、七号楼宣传栏、研究生公寓13号楼、研究生公寓14号楼的粘贴栏,提前三天张贴;

(2)横幅:用于会场的布置;

(3)学术部干事提前通知所有在读研究生(特别是研一同学)。

2、材料准备

讲座所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包括:

(1)制作的横幅用来布置场地,悬挂在黑板上方;

(2)设备:提前借好教室,试用多媒体设备、录像设备(由学术部负责准

备及使用),务必保证不发生意外情况。

3、人员选定

(1)活动主持人:由学术部从全院研究生中选出来担当,在活动之前和院里联系好,确定姓名并准备好台词等相关文件。

(2)现场工作人员:从各个部门选出,要求工作能力较好,责任心强,由各部长推荐名额,学术就业部汇总工作人员名单。

工作人员具体分工:3个人负责布置会场(包括设备试用),1个人在会场门口做考勤工作,1个人负责主讲人的茶水,2个人负责现场活动的秩序,2个人负责照相和摄像(由学术就业部部员担任)。

注:分工没有界限,每个人需要互相配合。所有人员确定需要在论坛开始一周前完成。

4、现场布置

活动场地在论坛开始一周前,由学术部干事相关部门负责活动地点的申请。现场布置工作在论坛开始前提前一个小时完成。(二)讲座流程

(1)到会人员考勤(主要针对研一同学);

(2)报告会开始,主持人介绍主讲人、报告主题等并欢迎主讲人;(3)主讲人作报告,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4)现场互动环节,时间大约十五分钟;(5)主持人简要总结并致谢,散会并清理会场;(6)完成活动总结和报道,并反馈给研究生处和主讲人。(三)注意事项

(1)提前一周联系主讲人;

(2)提前一周申请会场并发送请柬给主讲人;

(3)提前两天再次联系主讲人,并拷贝主讲老师的PPT等材料,提前一天到论坛教室试放,确保正常放映;

篇11: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2014-10-27

2014年 10月19日至24日,由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协作委员会主办,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研究生教育联盟承办的“第四期长三角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在合肥举办。来自三省一市高校的54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参加研修。

本期研修班的举办,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促进长三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联动发展。

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袁雯、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安徽省研究生教育联盟常任主席、安徽大学校长程桦等出席开班典礼。

李和平代表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办公室对出席开班仪式的三省一市的教育厅(教委)领导表示感谢,对来自三省一市高校的研修班学员表示欢迎。

李和平指出,长三角地区是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不断创新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区域教育协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长三角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既可以说是合作机制,也是协作发展取得的成效。

李和平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最高层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很高,研究生教育能否主动适应或者支撑目前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推进深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而研究生教育事业改革成效是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研究生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工作者,能否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远意义,能否深刻领会并创造性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这也是本次研修班主要目的之一。李和平希望参加研修的学员充分享受研习过程,进一步交流理念,拓宽自己的视野,认真研习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举措,把学习体会融合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为长三角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袁雯、殷翔文、程桦分别致辞。

黄宝印作了首场报告,他详细解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出台的有关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全面阐述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方法举措以及重要意义。黄宝印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机制要尽快实现“四个转变”,即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的转变,这既是本次研修班举办的目的,也是其意义所在。

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家平、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安徽大学副校长牛立文分别作了“省级统筹下研究生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的几点思考和探索”、“坚定不移地将人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等主题讲座,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了交流与探讨。

研修期间,学员们参观了安徽大学校史馆、实地考察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大学与舒城县人民政府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基地,就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23日,学员围绕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监督机制、研究生教育深化合作开放等议题分组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三省一市的学员代表分别在结业典礼上作了交流发言。

篇12: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5月5至6日,一场主题为“信息・碰撞・共进――信息化时代的中国语言文学”的省级学术盛会在南师大仙林校区举行,江苏省内八所高校的`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齐聚展开学术探讨。

本次学术论坛以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由南师大文学院倡导并主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八所高校文学院联合举办。论坛组委会面向全省组织主题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到各高校提交的论文196余篇。经过论坛评审委员会遴选,其中20余篇优秀论文被定为大会宣读论文。

论坛包括专家讲座、论文宣读、文化考察、学术讨论等环节。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个人写作中的民间资源》的讲座。

据了解,江苏省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是省内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集中聚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二次举办。(通讯员:吴雨蒙 王秀良 记者:袁涛)

篇13: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

中广联负责人主持召开了西部学术研究基地换届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西部学术研究基地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中广联理事、学术委员,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宏生教授当选为第二届西部基地主任委员,西部11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台)协会及高校相关领导朱天、安思国、罗·麦尔根、仁青侃桌、刘炘、胡劲涛、童万才、韩辉、周云锋、胡德怀、张铁、冯梅、李珮担任西部基地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各地宣传处处长及协会秘书长担任基地副秘书长,朱天兼任基地秘书长,秘书处设在四川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

2014年5月29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更名改制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并在京召开了联合会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是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更名改建的基础上组建的,有近30家总局主管的一级协会加入,其中有17家电影专业社团。中广联西部学术研究基地于2001年10月在四川大学成立,是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全国设立的最早的区域性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机构。

西部学术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书长朱天教授在第一届基地工作汇报中说,作为中广协在全国最早设立的区域性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机构,西部学术研究基地在西部地区广电媒体的支持下,依托西部地区的广播电视传播资源,协调、整合了西部地区媒体和高校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力量,开展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及实践推广工作,在机构建设、学术研究、组织活动等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一步扩大了西部基地在全国广播电视学术方面的影响力。

当选为新一届西部学术研究基地主任委员欧阳宏生教授在讲话中部署了未来五年的工作,强调基地的定位及职责是组织基地成员单位开展广播电影电视研究、学术研讨、业务交流和人才培训等工作,认真履行中广联章程所赋予的工作职责任务,同时更需从西部广播电影电视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学术理论研究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广播电影电视理论工作队伍建设,整合学术资源,充分发挥理论人才优势;加强重点课题攻关,促进常规化理论研究;建构西部广播电影电视理论研究平台,积极主动为西部广电事业发展服务;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合中广联开展相关评奖活动;办好每年一次的学术年会,推动西部地区广电理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改革转型、内容创新、产业经营、节目栏目建设等方面的主题,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专题研讨会,保持基地学术活动的常规性。并决定从2015年开始,分别在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等举办学术年会。

欧阳教授指出,《西部广播电视》作为西部学术研究基地的主要理论平台,需要重新定位,突出研究特色,特别在区域性、针对性、应用性等方面下功夫,使杂志能够很好地服务于西部及我国广播影视业的发展,真正成为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的广播影视研究的理论平台,成为西部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希望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办刊的质量、品味、风格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争取进入国家核心期刊方阵,拓展《西部广播电视》的影响力。这项工作也希望得到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把这一理论阵地当成自己的平台来建设。

中广联副会长杨波代表中广联对当选为新一届基地领导成员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提出西部学术研究基地的成功换届,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符合新形势与新任务需求的新闻宣传与传媒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广电传媒理论研究与传媒实践工作的重要举措。他对西部基地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一是做好西部传媒理论研究,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的大众传媒具有支持作用的理论研究平台;二是把握好发展机遇与特色研究方向,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推进广播影视与新媒体融合论坛上,中广联理事、学术委员、总局宣管司司长高长力结合当前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中的典型案例,提出体制问题是制约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转型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面对新技术、新应用缺少改革动力和冒险精神,传统媒体机构很难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杠杆”,用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的传播能力,推进广播影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甫教授以媒体融合的微思考为题,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从央视国际总公司剥离、升格为台直属企业为切人点,论及广播电视领域台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就央视网而言,升格为台属一级公司后,获得了央视对新媒体的投入,争取到了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理顺了台网产权关系,解决了持续盈利和关联交易问题,突破了思维方式、金融市场、机构和内容生产等诸多瓶颈,可为其他广播电视机构提供借鉴性思路。在新媒体方面,王甫教授重点介绍了已跃升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五大应用的手机视频,他认为未来视频发展的最大市场在移动端,由于广告在手机应用中所占比例很低,大部分是其他应用服务获得的收入,因此可以建构以有线网为支点、以用户为中心、以APP为手段的大视频服务生态系统。对传统广电媒体而言,要适应从封闭割据到与新媒体的合作,将自身定位从电视频道传输商转移到融合业务运营上,以主导产业链或加盟产业链扩大竞争优势,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藉产业重组加快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广联学术部主任张君昌做了传统广播电视的转型与突破的主题报告,他首先提出了当前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政策背景,比如中央领导同志非常重视网络宣传工作和媒介融合工作,国务院出台“宽带中国”、产业政策助推网络媒体发展等政策,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2013年一号文件”强调“台台并重”,要求传统广播电视台台长兼任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台长,将传统广播电视机构中的节目创意策划人员充实到网台,就是看准了未来传媒的生长点在网络。其次,张君昌主任也提出,与政府层面的极端重视不同,当前传统广电媒体则对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发展认识不足、动力不足、后劲不足,严重制约了自身的产业转型与全面发展。因此,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要提升互联网思维,充分尊重受众需求,以用户体验出发,以尊重、民主、开放、包容、草根的思维指导体制改革,同时要改变对既有优势的盲目乐观,以互联网思维提升传统广电媒体的内容和管道优势,加强战略同盟的建立,以主流媒体生产主流题材,实现赢利。第三,在前两点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要探索符合市场竞争的广电媒介融合的商业模式,突出传统广播电视网络的价值,增加与新媒体谈判的比重。

在下午的推进广播影视与新媒体融合论坛中,重庆市广电协会副会长张铁、云南省广播电视协会会长周云峰、四川省广电学会副会长冯梅、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协会会长童万才、内蒙古自治区广电协会常务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罗·麦尔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山、甘肃省广播电视台研发部主任魏文楷、青海省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郑惠农、重庆市广电集团(总台)新媒体发展中心副主任朱万文、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王炬教授等先后发言。

各位的发言均提及西部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新媒体的挑战,即面对各种传播技术汇聚交融、各种传媒介质有机组合、各种媒体终端互为兼容、各种表现形式综合运用的数字化全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都必须回答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媒介融合等问题,都必须变革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生产组织与传播方式,向集成服务发展。总体而言,他们的发言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推进,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危机意识,深知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与必须性。

参会者基本认同的是,当前,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媒体的信息生产已经从“一次生产、一次利用、单一发布”向“一次采集、多次发布、多次生成、多媒体传播”的全媒体模式转型,在传播形态、运营模式、传播接受等方面实现了高度融合。对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而言,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向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转型,建设全媒体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传播领域、创新传播业态、延伸传播链条,实现信息生产、发布、传播、共享一体化,打造以现代传播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信息内容为核心,以增强立体传播能力为目的的全媒体平台,跳出传统的媒介限制,吸引更多的受众,构筑网上舆论引导新高地,通过新媒体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是参会者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当前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情况。

各位参会者都表示,当前,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总体状况不佳,正如云南省广电协会周云峰会长所言,人民网发布的《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出,2014年1至4月,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在微博、微信、聚合客户端、媒体自有APP等移动传播平台的影响力评估的“电视频道移动传播三十强”、“电视节目移动传播百强榜”和“广播频道移动传播三十强”榜单中,东中部与西部地区差异显著,比如广播频道移动传播上榜媒体和节目虽涵盖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其中北京有15家(含国家级广播电台),广东11家,山东、江苏各10家。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上榜媒体也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湖南卫视一家就囊括了10个节目,且有三个节目位居前十,云南的广播电视均榜上无名。此报告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能充分代表当前西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落后现状。

当然,由于西部地区民族资源丰富,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基础,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有效拓展其传播空间与影响力,比如,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自1997年上星以来,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具规模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蒙古语卫视频道;正在建设中的青海网络电视台藏语网络建设发展较快,已经成为目前全国藏语新闻量最大、藏语视频内容最多的网络媒体,四川康巴卫视新闻节目和西藏藏语卫视新闻节目加盟青海藏语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合作协议即将在2014年8月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点击青海藏语广播电视网络,很多是旅居世界各地的藏胞,平均每天点击率近2万人次,极大提升了青海藏语广播电视节目在海外的传播能力和维稳能力,将成为第一大藏语媒体和共享平台。

三是在积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时,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要牢牢守住自身的竞争优势,开展双方的深度融合。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仍然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如品牌优势、内容优势、原创优势、权威优势和公信力优势等,因此,无论新媒体如何发展,技术如何创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都无法取代彼此,双方需要的是探讨如何融合发展的问题。对于传统广电媒体而言,一定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新节目形态,提高节目质量,同时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发挥各自特色,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从管理方而言,则应强化传媒内容监管,促进网上网下、新旧媒体良性互动与良性发展。对于新媒体而言,则要加速形成有效的营销规模、资源储备以及较为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展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

西部地区占了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具有疆域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多样的显著社会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西部独特的广播电视文化景观,更为西部区域性大众传媒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和资源,西部学术基地换届会议意义重大,未来的五年中,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的领导下,在西部基地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学术研究基地必将发挥其应有的组织、研讨和培训作用,为西部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及学术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与组织保障,实现其学术研究和实务探索的双重飞跃。

篇14:长白山学术论坛综述

延边大学副校长陈铁致开幕词。吉林省教育厅科研产业处副处长多晓蜜,吉林省社科院副院长、吉林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刘亚政先后致辞。多晓蜜副处长强调说,围绕国家和地方急需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是高校贯彻吉林省“高教强省”战略和国家“2011计划”的重要举措。聚焦朝鲜半岛问题,发挥吉林省的区位特点和跨界多民族人文交流及研究历史深厚等优势,开展前沿性、战略性、全局性研究,建设特色高校智库,是我省高校更好服务于吉林省和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而刘亚政先生则更强调本次论坛的意义,他说本次论坛充分利用我省搭建的平台,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半岛研究新型智库,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更是智库意义上的对话。朝鲜半岛形势复杂多变,应开展对话合作,加强经济交往,逐步推进朝鲜半岛的稳定、和平、合作和发展。我省朝鲜半岛研究具有地域、专家队伍水平和研究成果积累等特色优势,专家学者要用理性思维、长远目光和积极建设性对策,把朝鲜半岛放到国家大安全的视野中研究,形成全国有影响的朝鲜半岛研究学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国际关系》主编林利民在会上做了“关于东北亚安全的几个问题”专题演讲。林利民先生首先肯定了延边大学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研究方面具有更前沿、真实、全面的深刻的优势特色。然后,又从目前朝鲜半岛的最新动态、美国战略界目前对朝鲜半岛问题新的战略考虑、朝鲜和朝鲜半岛几个重要问题、中国的朝鲜半岛战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随后,吉林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郑刚、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所所长巴殿君、延边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金强一、长春师范大学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维公等做了会议发言。

在综合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中朝关系新动向与中国战略”的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深入交流了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共同探讨了协同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就创新机制、协同攻关等达成共识。

吉林省教育科技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唐洪丰致闭幕词,他说此次会议为深化高校与其他行业、产业的合作,更好推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搭建了平台。他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发挥吉林省东端中朝俄交界区位优势、跨界多民族人文交流、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研究深厚等特色,整合优质资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吉林风格的新型智库,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更好地服务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带一路”等战略。

上一篇:纪检队伍建设年方案下一篇: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