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2024-04-29

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乍浦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2011年乍浦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港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港区劳动人事局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创**市创业型镇为主线,以实现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镇辖有10个村、11个社区,总人口54599人,总劳力33575,就业率达到99.37%。

2011年全镇新增创业主体752家,新增个体工商户574人,累计企业数量5235家,个体工商户3605人,新增就业2300人,完成计划115%,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87余人,完成计划108%,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5个,完成计划18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余人,完成计划106%。

征集创业典型事例38个,树立典型5个,征集创业项目54个,协助组织创业培训215人。

全年共办理40、50失业就业登记571人,协助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432人,389.78万元。

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缴收费693人,新增406人,办理退休领养484人,退保371人。办理职工养老保险补交7043人。发放退休人员体检券7833张。

新增职工养老保险9478人,新增医疗保险2584人,完成目标任务258%;新增工伤保险参保1646人,完成目标任务329%;新增生育保险2412人,完成目标任务482%。

二、工作特色

(一)加强机构平台建设

乍浦镇下辖10个村,11个社区,拆迁多、任务重,情况较复杂。如何及时正确贯彻上级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劳动社会保障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机构平台建设,打造一支精神饱满、业务过硬,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的工作队伍。

1、做好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设。

(1)今年村(社区)进行换届选举,给我镇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为保障最基层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效开展,我们要求各村(社区)不仅要及时调整并充实劳动保障协理员,更要提高劳动保障协理员的素质,优化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和经验结构。目前我镇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共有大专以上学历15人。

(2)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坚持每季一次工作例会制度。进行思想沟通、业务辅导、情况汇报、经验交流和工作布置。

(3)组织参加职业指导员资格证培训考试。并在10月份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在提高队伍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提升队伍业务能力。

(4)开展年终考核评比工作。将年终考核与奖励经费挂钩,提高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工作热情。

2、加强工作平台建设,改善劳动保障各项软硬件设施。到目前,8个社区和8个村都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

3、镇保障所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

(1)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将所内工作进行细化分工。

(2)充实所人员。今年招录一名大学生工作人员,借调了一名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到所工作。

(3)改善办公环境、增设便民设施。增加办公室一间,建立便民服务窗口,新配电脑2台,文件橱2个,(二)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

为创建**市创业型镇,我们举办了“**港区创业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申报推荐,初步筛选十名候选人,通过**在线网络投票和专家现场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共评选5名“**港区创业之星”。

(三)落实《社会保险法》,积极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1、继续实施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2011年新**乡居保406人,收交年缴费693人,办理城乡居保养老保险退休领取484人,退保371人。

2、精心组织,全面开展职工养老保险补交工作。由于此次补交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我们多次召开会议,邀请各级专家对全镇协理员进行政策讲解和业务操作培训,通过镇劳动保障所和个协理员的努力,目前已办理申请7043人。

3、积极推进企业职工参保。截止2011年12月16日,我镇辖区内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18014人,新增2436人;参加医疗保险17522人,新增2584人;参加工伤保险25181人,新增1646人;参加生育保险17753人,新增2412人;参加失业保险17783人,新增2413人。

(四)贯彻《劳动法》,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5月份组织开展了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春暖专项行动”,共印发文件250余份,上门检查企业126家,促进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此次行动督促企业补签合同600余份,规范了企业工资支付,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10月份,安排各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进行了全面的企业工资发放检查,共排摸企业246家。

11-12月份,加强对重点欠薪企业的监察,共上门检查18家,督促其发放拖欠工资300余万元。

2、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

指导辖区企业开展港区劳动关系和谐创业创建工作,共有30家企业申报。

3、做好劳动关系投诉处理。

全年共受理劳资纠纷投诉12起,所有投诉均进行了成功调解。处理了一起老板逃逸事件。

4、做好租赁企业欠薪保证金的收缴工作。2011年,收取欠薪保证金7家,共35万元,累计收取46家,共217万元,已返还9家,34万元。

(五)多措并举,促进就业。

1、开展“**市创业型镇”创建工作,整合各种资源,浓厚创业氛围,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举办创业培训3期,培训215人。2011年,全镇新增市场主体752家,累计5235家。新增个体工商户574个,累计3605个,新增就业岗位2300个。

2、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就业者素质。

2011年共举办各类培训210期,培训6113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4181人次,今年实施技能培训补贴43人,共17900元。

3、抓好学历教育,继续办好镇电大班。全年毕业24人,目前在册学员211人。

4、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目前村级开发公益性岗位155个,镇级89个。

5、积极开展职业推荐工作。今年各级职业介绍推荐254人次。虽然今年我镇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不足。

1、便民窗口条件差,信息以及办事流程不够透明。

2、工作人员业务熟悉程度有待提高。

3、工作台账有待完善。

4、对村(社区)协理员队伍的指导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好经验,充分认识工作中的进步和不足,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1、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工作效率。一是要加大各项资金投入,改善便民服务窗口工作环境。二是要加大人事投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所内人员各项职责分工。

2、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素质。一是要加强自身学习,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工作人员要跟得上时代步伐,对社会新环境和各项新政策要有充分认识,做好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工作。二是要加强对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的业务指导。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最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业务能力。

3、落实考核,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将考核更多的倾向于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尤其是劳动保障管理软件的应用,及时更新各项数据,保障与区、镇得信息联络畅通。

4、强化宣传,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以镇劳动保障所和各村(社区)劳动保障站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参保的各项好处潜移默化地推向各界群众,5、加强监察,进一步推动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有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篇2: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近年来,东阳渡镇坚持以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突出劳动力转移、职工维权、扩面征缴等中心工作,大胆实践,真抓实干,开创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落实“三个到位”,确保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我镇始终坚持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做到领导到位。年初充实调整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并配齐配强了镇劳动和社会保障站和重点厂企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在23个村(居)都设立劳务信息员,形成了镇村企管理服务网络,确保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做到经费到位。镇财政设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经费专户,逐月结算,把工作人员工资纳入财政发放,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拨出专款,加强了“两所一校”(劳动保障所、职业介绍所和职业培训学校)”建设,重点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的硬件设施,并设立了信息发布栏,积极为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培训和劳务输出服务。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做到责任到位。制订完善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职责、办公制度和办事程序,并制作了高标准上墙板面。实行党政领导帮包责任制,把保险扩面征缴等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突出“三个重点”,确保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实效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紧紧围绕区局下达的目标任务,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镇坚持突出“三个重点”,狠抓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落实:

一是突出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始终坚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导向谋划发展,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镇于2010年6月20日、9月8日两次协助区就业局在火车站举办现场招聘会,发挥现场招聘效应,解决了120余人就业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当上了工人,实现了就业。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劳务输出的主体作用。各村、场、社区所积极配合镇劳动保障站,组织专门队伍到输入地劳动部门和用人单位联系,或与各级政府驻外机构建立关系,在张家港、南京、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地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和驻外联络机构,形成劳务输出的对外“窗口”,广泛、及时搜集劳务信息,落实用工岗位。

二是突出优惠政策落实,千方百计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功能。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和先进典型,协调工商、税务等单位部门认真落实减免政策,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观念,鼓励其自主创业。还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求职意向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向他们提供合适的专业培训及就业岗位。为方便广大村民办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我镇利用两个月的时间,组织专门人员依次下到全镇各村落,向村民宣传新农合的相关政策及办理新农合相关手续,受到村民们的广泛好评。截止2010年底,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24000人,收缴参合费用达72000元,比去年新增5%。

三是突出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劳务输出层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好信息对接、输出前培训和跟踪服务,积极开展法律、公德、安全等知识的培训,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型”订单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受训人员素质,提升了劳务输出层次。我镇于2010年6月至11月共主办生猪、葡萄、钳工等十期培训班,培训技能人才1200人,送市培训中心参加电脑、创业培训120人,协助市欧姆龙公司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60人,保证这些人员成功转岗就业。

篇3: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一是千方百计保证就业局势稳定。健全完善具有福州市特色和长期化、普惠化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 进一步强化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争取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近15万人, 全市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约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落实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各项政策, 拓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试点范围, 用足用好小额 (担保) 贷款、税费减免、职业介绍补贴等扶持政策, 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服务一条龙创业服务, 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做大做优大型公共就业服务招聘会品牌, 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系统, 为劳动力供需“两头清”、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打下基础。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广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 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 对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难以就业的各类群体实施重点援助。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 引导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加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服务, 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扎实抓好我市技校整合重组升级有关工作, 进一步创新技工学校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等办学模式, 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工人。健全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努力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扎实推进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 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量身制订就业培训计划, 引导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就业困难群体培训后就业。建立健全失业预警制度, 认真做好失业动态监测报告试点工作, 努力预防和减少失业, 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二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做好养老金新计发办法的组织实施和2009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 稳妥推进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移交地税部门办理有关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市直和各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办法, 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 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市属困难集体企业、街居企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 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涨幅情况, 适时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 确保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三大功能。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 继续大力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 探索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工作。

三是切实保障劳动用工领域和谐稳定。大力开展服务企业百日行动, 切实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系。健全劳动关系调处应急反应机制, 积极稳妥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单位评选活动, 建立劳动诚信档案。健全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和网格化执法模式, 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主动预防。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 积极开展创建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及劳动合同制度示范企业活动。完善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强化工资支付监控, 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贴近企业、基层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 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各类重大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篇4: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关键词】劳动和保障农民工就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民阶层也开始迅速分化和迁徒,农民工以乡镇企业为跳板异军突起,义无反顾、势不可挡、坚忍不拔地行走在城乡之间,并以工人阶级后备军和城市居民预备队的姿态,执著而耐心地等待着社会的认可。农民工,现均称外来务工人员,有的地方称外来建设者,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具备农业户口的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三农”问题从被提出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央和地方的广泛关注,其中,农民更是“三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农民工本身又就是农民的一部分,理应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而现在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难、讨薪难等问题已摆在全社会的面前,劳动和保障部门应当以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为己任,寻找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寻求解决的途径。

一、农民工就业难的社会原因

1、社会大环境大趋势影响。国际金融危机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直接诱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储蓄不足、消费过度的矛盾充分暴露,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目前,大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正常运行,不得不裁减员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形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影响。2、人们的意识存在弊端。一直以来,农民工从事的一直是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收入低、时间长的工作,人们对他们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人称农民工是生活在“流汗,流血,流泪,忍受着衣着华贵者的屈辱”的现实中。3、城镇失业率逐年提升。城镇失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失业人口流入社会,使农民工本来就不多的工作岗位受到他们的冲击,致使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减少,就业难度加大。

二、农民工就业难的自身原因

自身文化条件、文化素质低。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但是不管他们处于哪个年龄段,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所受教育程度低,大多为初中毕业生,而他们的文化水平与社会岗位的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较低的文化素质水平使他们在寻求就业机会时缺乏自信,这就增加了他们在得到就业机会的难度。

三、针对农民工就业难应采取的措施

(一)全方位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在当今社会,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是“燃眉之急”。要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应积极建立技能制培训基地,开设业余培训学校,让农民工能自愿积极地加入到学习知识的队伍中来。让农民工学会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引导与服务。一是加强宣传与就业引导。目前60%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与同乡近邻获得就业信息,信息往往不是很准确。大批农民工是先进城,后找工作。在当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要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避免农民工在没有就业意向的情况下盲目进城。二是加强就业服务。劳动就业部门要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搭建用工信息共享平台。大力开展“春风行动”,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便利。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规宣传等服务。三是鼓励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目前养老、医护、家政、物业、废品回收、家庭维修等行业还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劳动保障部门应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原则,大力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加强指导,清理限制措施、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转岗的机会。

(三)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也能享受到失业保险和城市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妥善处理好他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问题。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执行贯彻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能够应缴尽缴,全力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劳动和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用我们的实际工作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用信任的眼神、礼貌的话语温暖他们的心灵。断了根的花迟早会枯萎,希望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把温暖送给城市的建设者,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更力和谐。

篇5: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底府办发[2007]9号

珙县底洞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意见

各村民委员会、圣浦社区,镇属各部门:

底洞镇2007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及珙劳社发(2007)3号文件精神,按照“强认识,重基础,优服务,严管理,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务实创新,力求实效,确保我镇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提高劳动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提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群众知晓面。

二、加强村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与村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运作,在社区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延伸服务机构,服务重心下移,便利群众。

三、强化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管理;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与职业高中、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联系;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就业能力增强和素质提高;提升培训档次,打造培训品牌。

四、统筹城乡就业。搞好各村和社区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情况

调查;开发岗位和输出并重,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整合力量,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大格局机制的建立;着力抓好“4050”、“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

五、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的宣传力度,积极督促各企业厂矿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缴纳;进一步完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六、严格社保资金和再就业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对各

项社保资金和再就业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七、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完善招用

工登记备案制度;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八、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涉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热

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九、加强镇机关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管理,规范办事程序,提

高办事效率,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提高镇机关干部为民服务水平。

二00七年三月五日

主题词:劳动社会保障2007年意见抄送:珙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珙县底洞镇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3月5日印

篇6:XX镇2008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维护劳动者权益、保证社会安定的中心思想。XX镇政府劳动保障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统一部署下,按照充分发挥政策的牵引力,部门联合的促动力与组织领导的催生力。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合力,上下思想统一,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现就我办2008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民培训工作。我镇按照“人才兴镇、机制创新、形象宣传、强化手段和重点突破”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能,充分发挥农村现代教育网络的重要作用,以农民增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重点,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和信息传播服务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品行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对拟转移农民就业前的培训。

今年我办共牵头组织培训了1620人,我办今年主要负责的是电工、焊工、冷作工培训、特种行业起重机培训和针织培训等,大都推荐到本地的船厂和针织厂去,农民转岗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二、社会保险覆盖面工作。针对当前各类保险工作的征缴工作,我镇积极发动XX镇各企业要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通力配合,全面落实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为企业职工解决好后顾之忧。今年扩面工作任务相当艰巨,但是我镇迎难而上,强化监督,加强检查,对各项保险没有落实的企业进行了宣传和沟通,争取完成任务。

总的来说,今年的保险扩大覆盖面工作完成情况良好,工伤保险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都名列全县领先地位,其他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覆盖面工作也扎实推进,位于全县中列。累计完成社保扩面3160人,其中,养老保险227人,失业保险149人,医疗保险 271人,工伤保险341人,生育319人,被征地养老保险285人。

三、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经过强化学习和广泛地宣传动员,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先导,以规范行为、创设条件、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的监管,认真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依法严惩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同时,经常性走访各大船厂和各企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力度,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

我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积极开展各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履行职责为企业员工争取利益,利用劳动用工年检和劳动执法全县大检查的时机,调查企业有无不良用工情况。

今年我办牵头成立了企业参与的劳动纠纷处理机构,及时有效地解决劳资纠纷和工伤纠纷等矛盾,共处理各类纠纷40余起,金额涉及200多万,处理率达100%。

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城乡统筹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积极稳妥地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机制。

今年新增就业岗位970人;公益性岗位开发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达240人,其中困难人员75人;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930人;网上开介绍信290人。社会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明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加强劳动法和监督法的宣传。把涉及民工切身利益的有关的法律条文印成小册子,由用工单位购买发到每一个民工的手中,让农民工了解自身的权益,并知道了解怎样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做好各类培训计划安排。按照“做事、造势、务实”的要求,认真总结农民培训的效果、先进经验和农民通过培训科技致富的典型案例,扩大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的宣传,营造关注、关心、支持和积极参加农民培训和农广校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认真贯彻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政策,关系到众多企业和广大职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广开就业渠道,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多方位地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竭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新岗位,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四、做好社会保险征缴制度。针对明年新出台的外地民工保险制度,对企业进行宣传和发动,务必使明年的工作顺利开展。

XX镇政府

上一篇:带发字的成语下一篇:加强廉洁自律修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