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

2024-04-13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精选6篇)

篇1: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2000年5月被省人大常委会任命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遵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将我任职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常委会作如下述职。

第一部分两年来的履行职责情况

1997年之前,我一直从事保障工作,后调任中江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机构改革后,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任命我当厅长。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讲,公司经营良好,国际市场已经打开,市场份额首次进入中国外经同行第九位,全球同行100位之列。而劳动保障工作此时正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一是在我省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近二十亿并日趋扩大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到每一个离退人员手中的工作压力;二是在下岗失业人员空前增多,就业局势日趋严峻,资金筹措困难的情况下,必须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和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并促进再就业的工作压力;三是在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劳动关系调整纷繁复杂、上访人员增多的情况下,必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压力。总之,劳动保障工作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说实话,当时再回劳动保障厅工作,从个人考虑,思想上曾犹豫过。但作为一名老党员,服从组织决定是天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选择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和期望。我必须以对党、对人民无比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挑战困难和压力,尽忠职守,竭尽全力地做好新时期的劳动保障工作。

两年多来,我团结班子全体成员,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充分发动和依靠全系统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切实措施,使“两个确保”得到巩固,就业局势得以稳定,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工作作风和行风建设有了明显改进和加强,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坚持以完成主要任务为调控目标,身体力行,扎实做好各项劳动保障工作

任职两年多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对我从事的劳动保障工作倾注了关爱和支持,每年都把促进就业、控制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和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以及为民办实事的德政之举和民心工程。省人代会期间,每年都把这项工作列为重大专题听取意见并提出要求。省人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财经委等委员会领导十分关心,多次和我们研究劳动保障工作,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问题。作为本人来讲,如何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忠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如何使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和服务、服从于全省经济工作中心,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始终是我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工作的着力点。两年多来,我坚决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紧紧抓住目标不放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努力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促进其再就业。

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一项硬性任务这也是我上任后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我认真按照“三三制”原则,积极筹集下岗保障资金。2000年至今年8月,共筹集2944亿元,保证了4158万名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通过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增强失业保障能力。今年8月末,全省4708万名失业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已成为企业分流人员的重要保障形式。

保生活是前提,积极促进再就业才是根本。在抓好保生活的同时,我更是把工作着重点放在积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再就业上。一是大力拓展个私经济和服务业就业渠道。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通过建立政府购买岗位的办法,开发公益性和社区服务岗位,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的常规制度。三是建立政策公示、联合办公、再就业“绿卡”、检查通报等制度,保证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实践证明,采取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1—8月,共促进2753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再就业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的目标以内。去年全省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均比上扩大了一倍左右。

(二)全力确保养老金发放,加快社会化管理服务步伐。

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问题历来是一件难事。过去作了很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但还时常发生新的拖欠。这也是我上任后必须首先要解决的要事。为此,我作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并制定了“省补助资金加大提早、有条件的市给予支持、各县(市)兜底保发放,省补助资金和县(市)工作挂钩”的方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通过加大省对苏北、苏中确有困难市县的支持补助力度,及时变省补助资金由事后补拨为事前预拨,促使养老金保发放和社会化发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确定省级重点补助的困难市县,由去年的22个增加到31个,省补助资金由427亿元增加到7145亿元,占

地方资金缺口的三分之二。8月末,全省社会化发放人数22021万人,社会化发放率达9953%,比2000年5月提高595个百分点,全省进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已达20多万人。

(三)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也是保发放的关键措施。但近年来,参保职工每年都呈下降趋势。为此,根据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我提议并经厅务会议研究决定,明确了工作的重点。通过狠抓个私企业、三资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自由职业者的参保,开展执法检查,实施目标管理和情况公告等措施,促使扩面征缴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今年8月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职工69268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4456万人。1—8月,征缴养老保险费95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499亿元。在全国参保和缴费“双下滑”的情况下,取得了“双增长”的良好效果。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2206万人,完成覆盖770万人目标的938%;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204亿元,同比增长138%。所有市、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先后启动实施。8月末,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96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289万人,比去年底增长305%,增长数居全国第一,超额完成全年覆盖530万人的目标,基金征缴率达943%,与去年同比高出22个百分点。今年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普遍认为,我省参保覆盖率在不断扩大,基金收支平衡,政策逐步完善,医保运行呈良好的发展态势,改革是切实可行的。

(四)加大劳动关系调整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随着体制的转换,劳动关系纷繁复杂,导致了纠纷时常发生。根据这一新特点,我主动提请省委、省政府同意,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年”活动,加大了劳动关系的处理力度,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并在全省选择156户企业,实施定点联系制度,对劳动关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实行动态监控,及时指导企业制定工作预案和应对措施,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使各类劳动纠纷下降了25%。

二、坚持以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为重点,促进职能和作风的转变,加大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力度

近年来,劳动保障工作改革的力度超过往常,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加快劳动保障立法的步伐十分紧迫。为此,我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法规的修改完善工作。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出台后,原《江苏省职工失业保险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及时组织调研,反复修改论证,代省政府草拟了《江苏省失业保险规定》(审议稿),述职报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结合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清理,向省政府、省人大汇报建议废止《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办法》,得到采纳,省人大已于5月12日公布废止。针对经济组织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的新情况,组织对《江苏省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办法(试行)》和《江苏省劳动监察规定》贯彻执行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方案并报省政府。

二是抓法规的制定出台工作。针对当前劳动关系纷繁复杂的情况,为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我向省人大、省政府汇报,要求加快《劳动合同条例》、《企业工资支付管理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规规章的出台。经商省政府法制办,上月下旬,我们已联合开展立法调研。

三是抓法规规章的清理工作。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去年,我主持按时完成了对79件劳动保障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我厅制定的1005件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根据省审改办的要求,今年又主持召开厅务会议,对56件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取消4件,下放1件,降格审批1件。

四是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管理公示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将执法的依据、制度、程序和结果等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依法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对确实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对下级劳动保障部门合法的行政行为给予积极维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年多来,省政府、劳动保障部和地方法院对以我厅为被申请人和被告的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全部都维持了我厅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一起因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而被变更或撤销。

三、坚持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为窗口,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000年,我厅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51件,去年52件,今年达75件。为切实做好代表议案以及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每年我均主持召开建议提案交办会,并从“领导、网络、质量”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做到从我及各位分管副厅长、职能处室处长到每一位承办工作人员都从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办理工作的重要性,坚持“认真办理,及时答复,要办实事,解决问题”的原则,对难办的建议提案,由我直接督办,办理意见提交厅长办公会或厅务会议讨论。

二是健全网络。建立了厅党组成员、办公室、有关处室、具体经办人四级承办网络。采取分级负责、分工办理、专人经办、责任到人的办法。明确各业务处室是办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处室主要负责人是承办的第一责任人。凡事关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全局的建议、提案,我直接抓;凡涉及到劳动保障某个方面的,由分管厅长牵头办理。

三是保证质量。针对每件建议、提案,我要求不能满足于书面答复,要本着高度负责、重在落实的精神,力求使每个代表和委员都满意,对一时难以落实和解决的,讲清道理,求得理解。建议、提案答复前,必须与建议人、提案者取得联系,征求对答复意见的意见。对重点建议、提案加强调研和沟通,把握代表、委员的意图,做到重答复,更重落实。

四、坚持以加强学习、廉洁自律为准绳,重视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勤政廉政形象

两年多来,我一直把加快建设一支能切实承担新时期繁重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的干部队伍摆上重要位置,着重从“思想、队伍、勤政、作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特别是结合广泛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对各方面反映的问题,深挖根源,逐条进行整改落实。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带头并要求全厅深入学习江总书记“7·1”讲话和“5·31”讲话精神,既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又开拓进取,增强信心,营造全厅和劳动保障战线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的氛围。切实加强党组中心组学习,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倡导思想交流,开展谈心活动,增进了解,形成讲真话、办实事的氛围。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我刚到劳动保障厅时就面临机构改革。为激活用人机制,我明确提出处级干部全部实行竞岗并作为今后提拔任用干部的一项制度,把干部提拔任用权交给群众,以充分体现干部选拔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有效防范干部选拔任用中腐败现象的滋生,使这项制度深入人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干部职工热情高涨,工作积极性高。同时,结合今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契机,以改进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抓好队伍的建设。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结合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具体制定了廉洁自律“三十九个不准”及违反的处罚规定,制定了贯彻省委、省政府“四项规定”的具体意见。重点对出国、出差、出书、办班“三出一办”等进一步作了制度性规定。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并要求党组成员以身作则,树立表率作用。坚持建立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困难企业。在开展调研时,我尽量安排去困难企业和乡镇基层劳动所,掌握第一手资料,体现对企业和基层应有的关心。

第二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纵观两年来的工作,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

一是抓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和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劳动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很多,由于政务公开还不够,部分群众还不够了解。有关政策的宣传、执行还缺乏一定的力度和透明度。劳动保障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两个确保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解决弱势群体再就业的工作力度还不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力量比较薄弱,有时执法还不严。

二是对目前明显滞后的有关政策法规研究解决还不够。在贯彻执行有关劳动保障工作的政策、法规时,有时存在简单化倾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保障工作缺乏坚持不懈的探索,结合江苏实际创造性不够强。有的贯彻意见注重了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造成基层在执行过程中难以把握,使贯彻效果和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对劳动保障前瞻性的探索还不够。当前劳动保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际上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自己常常忙于处理应急事务、文件和会议,主要精力放在应对“两个确保”中的具体问题,应对工作中的突出矛盾,这虽然是必要的,但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缺少深入、广泛和系统的研究分析。

四是学习还不够系统全面,对信息技术等新兴学科的学习重视不够。知识更新速度还不够快,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在劳动保障工作业务知识的学习上,运用理论指导业务工作还不够。

五是干部交流的力度还不够大,业务处室重要岗位的科级干部交流更不够。干部交流中还需进一步加强部门、单位班子结构优化配置,使之更趋合理,更有生气,随着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及机构改革的深化,干部交流的有关规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干部的教育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虽然根据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党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但有的落实、检查、督促不够,没有完全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对干部接受吃请等现象已有遏制,但还存在。对干部的教育、培养、监督还不够。重使用,轻帮助教育,忽视管理的现象还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通过这次述职,从思想上查找和分析原因,认真进行整改,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再创我省劳动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7·1”及“5·31”重要讲话,理论联系实际,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指导实际工作,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团结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困难企业,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诚心诚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全面、系统、有序地安排系列经济、法律、现代化办公手段等学习内容和专题辅导,健全干部学习、培训档案,促进干部学习管理规范化,全面提升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素质,真正把劳动保障部门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服务部门、责任部门、法治部门。

(二)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在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符合江苏实际、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意见,保证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提高决策水平这个核心环节抓起,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集体智慧,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三)切实抓好劳动保障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注重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加强谈话戒勉等廉政提醒工作,加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及管理约束机制。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同时强化班子内部监督。

(四)全力抓好各项劳动保障工作的落实。继续巩固两个确保,重点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待遇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的力度,健全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网络。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预防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工作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以上述职,不妥之处,请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各位委员批评指

篇2: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

会保障工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乐益民在全厅干部

职工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发布日期:2009-05-08

作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乐益民

一、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决定上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我省组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不再保留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同时,成立省公务员局,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一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一)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决策,要求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研究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为贯彻落实好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去年国务院进行了以大部制为特征的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其中亮点之一。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对地方政府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提出了8个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统一管理,完善就业、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体系。省级政府是我国政权结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其机构设置与国务院基本对应,可以更好地搞好上下沟通,有利于工作开展。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的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将坚持上下衔接作为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原则,职能调整和机构设置与国务院改革相衔接,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和强化的部门及职能,我省予以对应落实。组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我省建立与国务院组织框架总体协调的行政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措施。

当前,我省正处在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落实“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关键在于改革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正是促进政府管理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构建有利于我省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有效途径。人事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政府重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都是围绕一个“人”字开展工作的,处理的是人的关系,调整的是人的利益,体现的是人的价值,解决的是人的矛盾,促进的是人的发展,两家的工作有着内在的联系。人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权益维护等工作都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长期以来,我们将人才和劳动力分开管理,建立了人才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两个不同的体系。随着人力资源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推进,这两个相互分割的体系,已逐渐成为制约许多工作开展的瓶颈。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能,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制,就是要从制度创新的层面,为落实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三)组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客观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行的政府管理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部门职能交叉不同程度存在,权责关系不够清晰,协调配合难度较大;机构设置不尽合理,部门分工过细,行政成本过高,等等。这一问题在人事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也同样存在。由于机构分设,人为地造成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政策难以很好的有效衔接,制度创新不易统筹兼顾和协调推进。将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两个部门合二为一,原来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难以协调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有利于统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有利于统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整合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有利于统筹全社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这次的机构调整,不是对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削弱,而是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两个重要部门的强强联合,通过搭建统一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

从省委宣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的领导班子以后,原省人事厅、劳动保障厅的历史使命就已经完成了,两厅原有的职能由新厅来行使。新旧更替,千头万绪,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实施我厅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把机构设置好,把职责界定好,把人员安排好,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平稳地推进。厅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科学界定部门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合理配备使用人员编制,妥善安排现有人员,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实现两厅职能的有机统一和彻底整合,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通过组建,努力达到“四个形成”:“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中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整个机构改革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到6月底前基本结束,力争用二个半月的时间完成。

(一)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厅党组确定了四条原则:一是按照新厅的职能,也就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社会保障的新职能进行整体设计;二是尽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尽量减少职能交叉,坚持一件事由一个处室负责;四是尽量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业务司局对口衔接。根据上述原则,两厅综合部门不重复设置,业务处室原则上不作大的调整,职能相近、业务交叉的处室重新整合。

(二)组建省公务员局(副厅级)。按照统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原则,省公务员局实行半实体化运行体制。业务相对独立,党务、人事、财务、后勤及纪检监察等工作统一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

(三)整合厅直属事业单位。对于原两厅直属事业单位的整合问题,坚持统筹考虑、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原两厅所属信息中心与机关机构改革同步先行整合,其他事业单位原则上待机关整合完成后进行。

(四)优化配置现有人员。厅党组确定了四条原则:一是人员不分流。为实现两厅整合的平稳过渡,只要编制允许,现有人员原则上不作分流,保持机关和队伍稳定。二是力争不减编。两厅原有行政编制力争不减少,通盘考虑和合理分配现有编制。三是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凡是机构未作变动的处室,原则上干部不作调整。凡是职能调整的处室,原则上人随事走。合并、调整和新设的处室,同时考虑原两厅的干部。四是机构改革期间,两厅现有处级干部原则上按原职务安排。

(五)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机构改革工作的领导,厅党组决定成立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机构改革期间的临时性工作机构,在厅党组的集体领导下开展工作,下设四个工作小组:一是“三定”方案起草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新厅和新局的职能、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的研究拟定工作。二是人事工作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提出新厅和新局人员安排的建议,研究解决人员安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综合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新厅组建期间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协调解决工作运行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拟定新厅亟需制订的有关制度,负责协调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负责信访和稳定工作。四是财务资产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原两厅财产、固定资产统计造册,拟制新厅各项财务制度,研究提出办公用房的分配方案。

(六)明确几点要求。我厅这次机构改革,既涉及机关各处室,又涉及直属各单位,既要科学界定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又要妥善安排人员,确保平稳过渡,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严肃工作纪律,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实施好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贯穿整个机构改革的始终。对这次机构改革,大家都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前段时间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明显增强,总体比较平静。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实施,一些同志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心态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这也是人之常情,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以正确引导。原两厅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积极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释疑解惑,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眼前和长远的关系,以集体、整体和长远为重,坚决服从改革需要,自觉与厅党组保持一致。这次机构改革是对干部职工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党性的一次检验。厅班子成员和各处室、直属单位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确保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

二要严格落实责任。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的“三定”方案起草组、人事工作组、综合组和财务资产组等4个工作组,将具体负责职能界定、机构设置、人事安排、资产管理及业务运转等各项工作,责任尤为重大。各工作组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省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厅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站在全局的高度,主动超前谋划,周密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重视研究解决机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积极为厅党组当好参谋助手。各工作组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论证,无论是“三定”方案拟定,还是人事安排,都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各单位和全厅干部职工要支持配合各工作组开展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为厅机构改革建建言献策。

三要严格执行各项纪律。纪律严明是顺利推进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保证。要严肃政治纪律。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部署,所有人员不得擅自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特别是与省委、省政府精神不一致的言论。同时要坚决贯彻厅党组的决定,维护厅党组的权威,对厅党组作出的决定,各单位都要认真抓好落实,不能打折扣。遇有新闻媒体采访,要由新闻宣传部门统一归口负责。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机构改革过程中所涉及的人事安排,厅党组将严格按照干部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集体研究决定,每位同志都要服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和事业的需要。要严肃财务纪律。机构改革期间严禁私分财物,严禁借机突击花钱,严禁擅自处理、转移设备、资产和流动资金,绝不能因机构变动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财务资产组,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登记、财务清算、资产移交等工作,做到清楚明白,经得起检查;要切实加强管理,提前预防,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另外,要加强有关文件、文档、报告等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特别是一些涉密的文件档案,要落实专人负责,不要因机构、人员的变动造成一些重要资料的缺失和泄密事件的发生。

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民生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特别是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目标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人事和劳动保障工作,把就业、社会保险扩面列入省政府十个方面实事,多项工作列入了省政府的一、二类工作目标。今年年初,原省人事厅和省劳动保障厅分别印发了全省人才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年的工作任务。新厅组建后,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振奋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做到机构改革与推进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我省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局势相对平稳。但世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经济运行触底反弹尚无定论,下滑趋势还未彻底遏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增速减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二是企业经济性裁员和破产关闭压力依然存在;三是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应该说,今年是我省近年来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调动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就业再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就业人员60万,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就业目标顺利实现。

省政府已连续第六年将就业问题列为十个方面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负责就业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做好就业工作就是为全局作贡献,就是为省委、省政府分忧,就是对人民负责”的共识。一是继续稳定和扩大总体就业容量。实行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并举。认真贯彻国家三部委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文件精神,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经济转型中扩大就业,在保增长、扩内需中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施意见》,切实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确保促进就业再就业资金落实;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进一步完善落实面向不同群体的创业就业政策,重点在市场准入、企业设立和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统筹安排三大重点群体就业。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抓就业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高校毕业生这个重点,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要统筹做好城镇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工作,组织大规模的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四是积极探索就业的新方式新途径。紧密联系我省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实际,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要勇于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把发展灵活就业作为一项战略抉择,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灵活就业创造良好环境。五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各类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六是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加强职业中介机构管理和市场运行监测,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取得新成效。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撑。特别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保持和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今年我省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一是减轻企业负担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矛盾。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我们下调了用人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对五项社会保险企业缴费统筹部分进行了统一缴征,对困难企业实行了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基金增收面临困难,一些困难地区的基金支付能力有所下降。二是参保人群减少和社会保险扩面存在矛盾。由于当前停产关闭企业和失业人员增多,社会保险扩面势头趋缓,新的参保资源出现萎缩,中断缴费人员不断增加,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面临新的困难。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问题仍然突出。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在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会更加迫切,一些没被现有制度覆盖的人群需要尽快建立制度,一些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正确对待,迎难而上,积极做好各项社保政策的贯彻实施。一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在积极落实企业减负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扩面征缴纳力度,认真核对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切实作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二是完善和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要配合医改方案的实施,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尽快将大学生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研究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之间的政策衔接问题。要抓紧研究制定各类参保人员流动时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实现形式和具体办法等。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这三项改革试点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群众性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四是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基金监督,确保基金安全。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强国之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力。如果说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减震器”的话,那么人才则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人才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向中的突出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和发展重点,适度提前进行相关战略人才的储备和开发,以前沿技术领域人才的超前集聚优势来开拓和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今年,省委、省政府将编制出台《浙江省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09-2020年)》,并将召开第二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作为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主线和根本任务,以高层次、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越是经济低迷,企业裁员越多,人才流动的速率和规模就越大,人才引进的成本就越低,人才潜力的发挥与人才创新创业的意愿就越强。这种人才流动配置和经济周期反向涨落的关系,为我们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以世界眼光和超前思维进行人才战略储备,培养和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浙服务,为浙效力。同时,要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深入实施省151人才工程,积极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高端服务业人才培训。二是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积极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大力实施“钱江人才计划”,继续对来浙留学人员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资助。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建设。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表彰和激励等政策措施,开展我省首次“首席技师”和“钱江技能大奖”评选活动。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困难企业职工、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及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四是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外国专家工作,努力提高出国境培训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创新引智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引智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公务员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是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以组建省公务员局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一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各项配套法规,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二是坚持凡进必考,继续推进依法考录、科学考录、公平考录,不断加大从基层考录公务员到党政机关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工作。三是严格队伍管理,稳慎推进公务员法参照管理审批工作,加强公务员分类管理,强化公务员监督约束工作,健全考核工作机制。四是加强“四类培训”,大规模培训行政机关公务员,注重能力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以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五)深化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省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但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虽已全面推开,但实质意义上的聘用尚未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工资收入分配领域依然存在着分配机制不健全、分配秩序不规范,地区、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突出问题。我们要继续按照总体规划、分类管理、综合配套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运行机制。要加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推行力度,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坚持能力业绩导向,探索建立“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办法。要抓紧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好。要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统筹协调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认真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逐步建立起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六)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劳动关系将进一步多样化、复杂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目标,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抓紧制定我省的贯彻实施意见,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二是积极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加强劳动人事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平台,坚持以协商、调解等柔性方式化解争议,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人事关系。三是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加强难点问题的日常检查、热点问题的专项检查和法律实施的重点检查,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案件尤其是群体性案件,组织开展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工资清欠等专项行动。不断完善工资支付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和农民工记工考勤卡制度,健全保障企业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四是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落实和完善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鼓励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依法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七)扎实做好信访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今年是建国60周年,重大活动、敏感节点比较集中。特别是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并相互叠加,维稳的任务异常艰巨。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把抓发展与保稳定统一起来,切实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维稳工作,努力做到矛盾纠纷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积极主动地为省委省政府分忧解难。一是加大治理信访突出问题的力度。要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加强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信访问题的处理。要更加注重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改革发展重大举措要认真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防止因决策不当、政策措施不周全影响社会稳定。要认真查找原因,与时俱进地调整完善政策,有效地解决和减少信访问题。要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严格依法依规和按照政策办事,既不随意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也不欠账留尾巴。二是全力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三是完善维权维稳工作制度,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机制,确保社会稳定。

(八)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尤其是新厅组建后,新的职能、新的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把加强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二是要廉洁自律,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三是要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努力构建高效、务实、和谐、廉洁的机关文化。

篇3: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引领科学发展

问:自从在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中开展以“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以来, 公务员职业道德问题已成为广大公务员和社会热议的话题, 请问刘厅长, 开展这次教育培训的重大意义和现实需要有哪些呢?

刘京州:百行德为首, 德为官之魂。历数党内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德好才能气正, 气正才能风清。现在很多公务员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 而主要是出在德上。因此,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是新形势下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 是贯彻落实“四个重在”“两转两提”要求, 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 对增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其现实需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 要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评选表彰道德模范, 学习宣传先进典型, 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 肩负着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 行使着公权力, 这种身份和职业特点, 要求公务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职业道德水平体现着党的执政形象, 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的管理水平, 是人民群众评价党和政府的焦点, 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 在党和国家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2011年11月初,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 提出“十二五”时期, 将对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轮训一遍。这既是对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战略部署, 又是一项事关公务员队伍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 我们责无旁贷, 必须尽职尽责地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二是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召开, 为河南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 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为标志, 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建设中原经济区,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肩负着组织实施、引领推动的重要使命, 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力量, 能否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主要看公务员能否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尽职尽责。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持续提升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正是适应了这一战略任务和宏伟目标的需要。三是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需要。目前, 河南省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 是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党和人民充分信赖的队伍。但也应该看到, 在一些公务员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宗旨意识淡化, 关心群众不够;责任意识淡化, 推动工作不力;廉洁意识淡化, 自我要求不严等现象。加强以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为主要途径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就是要着力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开展教育培训, 使广大公务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河南省政府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高度重视, 王铁副省长亲自出席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启动暨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 并以“职责”为题, 从“要深刻认识职责、要切实弄清职责、要认真履行职责、要严厉实行问责”四个方面为骨干班学员讲授了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很强的第一课。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厅厅长、厅党组书记郭俊民同志在部署这项工作、围绕如何树立公务员良好职业道德形象问题时强调“党性就是水平、敬业就是能力、公道就是威信、廉洁就是资本、团结就是力量”, 要求各地、各部门把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持续深入开展下去, 丰富内容, 创新形式, 抓出成效。

●内容新、形式活, 标准高、实践性强

问:这次教育培训有哪些特色呢?

刘京州:这次教育培训的鲜明特色,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 突出河南特色。除国家公务员局下发的《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的内容外, 又充分发挥河南厚重积淀的文化资源优势, 把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三平”精神作为必修内容, 认真践行卢展工书记要求的“对人民负责、推动工作、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形象和忠诚履职、尽心尽责的职业道德形象。二是在方法上, 灵活多样。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不仅举办了职业道德骨干培训班, 而且还通过河南省公务员网络培训学院开设了职业道德培训课程, 供公务员学习。各地、各单位还将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 进行全员轮训。三是在活动开展上, 贴近实际。这次培训教育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 又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宣誓活动、岗位练兵、廉政教育、演讲比赛等活动。四是在增强活动开展的效果上, 突出典型带动。教育培训与选树职业道德楷模相结合, 在开展培训教育的同时, 把各地、各部门涌现出的恪尽职守、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先进人物选树出来, 用身边的真实人、真实事来激励和带动全省公务员, 通过培训教育与选树相结合, 使得教育培训更具有现实性。

●明确6项评估标准, 确保扎实有效推进

问:教育培训启动仪式后, 各地、各部门进展如何?下一步怎样推进教育培训的扎实开展?

刘京州: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启动暨骨干班举办后, 各省辖市、省直各单位都高度重视, 迅速行动, 及时结合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郑州、新乡两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方案, 培训对象由行政机关公务员扩大到全市公务员。洛阳、焦作、鹤壁市已经举行了启动仪式。大多数省直单位, 采取不同形式已经开展了培训工作和相关实践活动。总的来看, 这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正在有序推进。

为了推动这项工作扎实开展, 河南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中开展以“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 具体明确“六项指标”作为开展这项工作的基本评估标准。一是看组织领导是否坚强有力。看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统筹计划、督促指导、协调推进的作用发挥得怎样。二是看培训方案是否科学周密。看培训方案的阶段划分、内容安排、方式方法、相关要求等, 是否科学严谨、结合实际、灵活多样、严肃认真。三是看工作推进是否有力有序。是否做到了有安排部署、有检查督促、有信息反馈、有整改落实, 是否按方案、按步骤、按时限、按要求整体有序展开。四是看质量效果是否扎实明显。看培训对象和参训率是否符合要求, 看受训人员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敬业奉献、业务水平、廉洁自律和服务群众态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明显改进, 推动本单位工作的能力是否得到明显提高, 落实“两转两提”要求是否更有成效。五是看特色亮点是否鲜明突出。看本地、本部门积累创造的经验和做法, 是否具有示范性、实用性、鲜明性、持久性。六是看整改问题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看对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原因, 是否清晰明确、客观实在, 所制定的整改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约束力。除此之外, 还将组织人员到市、县和省直单位跟踪督导, 加强宣传, 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问题, 确保这项工作扎实开展, 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坚持育德、科学考德、注重用德、强化管德, 形成重德修德育德的良好导向

问:我们看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在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中开展以“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这次教育培训集中在今年4月至12月开展, 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是不是到年底就结束了?

刘京州: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形成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 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既需要公务员个人以学立德、以行修德、以才润德、以廉养德, 更需要各级公务员管理部门坚持育德、科学考德、注重用德、强化管德, 形成重德修德育德的良好导向。因此这次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只是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序幕, 下一步要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抓手, 运用到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

一是坚持育德, 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列入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 长期坚持下去。二是注重考德, 公务员职业道德将作为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把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作为各地、各部门年终考核内容, 以及公务员个人考核、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通过培训教育与考核、晋升相结合, 使得教育培训更具有持久性。在平时考核基础上对个人职业道德做出客观准确评价。把职业道德作为奖励表彰等工作的基本要求, 恪守职业道德的公务员一定要得到肯定和鼓励。通过表彰楷模、宣传典型事迹等活动, 推动在全体公务员中形成“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背离职业道德为耻”的良好风尚。三是科学用德, 把“德”作为公务员考录、竞争上岗的重点考查内容, 建立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 促进公务员恪守职业道德。四是强化管德, 切实遏制道德堕落。对那些突破职业道德底线的公务员, 要严厉惩处, 绝不姑息。要在加强机关内部考核和监督的同时, 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实行社会监督评议;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员制度, 引入服务对象评价机制, 积极接受媒体舆论监督。

篇4: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

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考核任务,全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据介绍,广东“十二五”环保工作成绩显著,全面超额完成国家污染减排、大气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等考核任务,全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污染减排方面。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分别全面超额完成国家减排目标。与此同时,环保促进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广东GDP年均增长8.5%,全省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均下降近50%。

去年,“南粤蓝”频频刷爆朋友圈,全国每月十佳空气优良城市,广东经常占据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全省环境质量呈稳中向好态势,收获群众点赞。

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PM2.5和全省PM10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基数下降25.5%和13.6%,提前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改善考核目标要求。2015年,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灰霾天数降至近21年来最少,空气质量指数(AQI)提高到91.1%,PM2.5和PM10年均浓度下降到34微克/立方米和51微克/立方米。

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全省主要江河水质总体良好,城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100%达标,水质优良率和水质达标率大幅提升了6.5和12.2个百分点。重点河流整治成效初显,龙岗河西湖村、坪山河上垟、观澜河企坪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下降了54.1%、74.2%、77.1%。

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据统计,全省铅、汞、镉、铬、砷排放量分别较2007年减少28.2%、20.4%、22.2%、17.9%和28.5%,7个重点防控区已有5个实现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的目标,非重点防控区全部实现了2015年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的目标。

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鲁修禄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环境保护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十三五”期间,全省环保工作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践行“两山论”,努力当好绿色发展排头兵。到201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稳定下降,大气和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全面达标;到2020年,大气和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升,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国家“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确定的各项环保目标圆满完成。

为了确保2018年广东“两个率先”目标顺利实现,全省环保部门要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做到五个坚持。一是要牢固树立务实意识,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环保工作核心。二是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持以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三是要牢固树立协同意识,坚持建立健全党政同抓、部门协同环保工作机制。四是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持以改革创新作为破解环保难题引领环保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五是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坚持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环境问题。

2016年,广东将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确保实现良好开局。要不断强化环保规划引导,抓紧开展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编制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在深入推进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的基础上,开展重点区域流域总氮、总磷控制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开展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负面清单管理试点”,大力支持低碳环保产业园建设和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试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化。

大气治理上,将以VOCs和氮氧化物治理为重点,加快推进石油化工、印刷、家具制造、制鞋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推动企业优化采购和使用低VOCs含量的材料,在东莞、中山、顺德、深圳和江门等市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开展VOCs治理示范,控制和减少VOCs排放。续推进黄标车淘汰,推进工业锅炉淘汰治理和工业积聚区集中供热,会同交通、海事部门强化港口和船舶污染控制,重点做好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快重污染流域、城市黑臭河涌污染治理,争取到2020年基本实现消除黑臭水体目标,将水环境整治成果转化为广东省资源优势。会议要求,鉴江江门口、榕江龙石两个断面2016年水质必须从Ⅳ类提高到Ⅲ类,潭江的牛湾、梅溪河的升平等2个断面务必在2018年前达到优良水平,茂名、揭阳、江门、汕头等市要尽快开展达标治理。

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以重点流域、重要饮用水源地周边、生态发展区为重点,集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推动建成一批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的美丽乡村。分级分类治理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巩固和深化韶关大宝山、汕头贵屿等重点防控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试点,解决一批土壤污染历史遗留问题。

深化环保领域改革,

推进监测监察执法垂管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广东将通过持续深化环保重点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逐步解决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将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平稳、有序地推进。”省环境保护厅负责人介绍。同时,按照国家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珠三角地区上半年要率先完成县级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联网,年底前要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联网。

“强化地方政府治污主导责任。”省环境保护厅负责人介绍,“十三五”开局之年,广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改革小组审议通过的 《环境保护督察方案》,建立相应的环保督察工作机制,对全省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处理突出环境问题、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等有关情况开展巡视督察。

此外,全省还将大力推进环评“瘦身”工作,积极推进环评登记表备案制度试点;创新“三同时”管理,推行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引入第三方进行过程监管,探索环保“三同时”验收备案制;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证制度等。

篇5: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

发布日期:2011-08-08

(2011年8月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人保厅、省财政厅、省编办联合召开全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成兴常务副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谢茹副省长亲自主持会议,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医改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如何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作一发言。

一、明确任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严格人员准入,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核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近年来,我省稳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国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之后,省人保厅会同卫生、发改委、财政、编委办联合下发了指导意见,加快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为全面如期完成医改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进程距省委省政府要求、距人民群众期望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各级人保部门要明确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认清医改形势,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实际行动参与医改、支持医改。

二、抓住关键,努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关键抓好四个环节:

(一)科学设置岗位。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各地要在核编的基础上,科学规范设置岗位,确定岗位结构比例。根据江西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种类别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院长(主任)1名,副院长(副主任)1-3名;一般卫生院设院长1名、副院长1-2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岗位为主体,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占总岗位的比例乡镇卫生院不得低于9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低于95%。鼓励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实现社会

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在具体岗位的任职条件上,从严设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

(二)开展竞聘上岗。竞聘上岗是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的重要方法。一是公开选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在全县(市、区)范围内,择优选聘。二是推行人员定岗竞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其他人员要按照核定的岗位数量和要求,采取考试考核方式竞争上岗。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无相应空缺岗位,可以高职低聘、转岗聘用。三是实行全员聘用制度。竞聘上岗后,受聘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竞聘上岗要做到岗位设置、任职条件、竞聘人员、竞聘程序、竞聘结果“五公开”。要严格执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要合理安排医疗卫生工作,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确保竞聘期间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停。

(三)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国家和我省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政策性安置和涉密岗位外,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次,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增编制5800个。在预留定向生和“三支一扶”等人员编制基础上,今年准备拿出一定数量岗位定向公开招聘,其中70%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人员,30%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我厅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具体考试时间初步定于9月。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其目的是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各类人才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提供竞争平台。人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考试组织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进人员选得准、留得住、用得好。

(四)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妥善安置分流竞聘落岗人员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平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正式职工分流安置采取系统内调剂、非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岗、三年过渡安置、鼓励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等五种办法进行。非正式职工分流安置采取给予经济补偿、落实相关保险、视情推荐聘用等三种办法进行。我省的安置分流政策考虑了历史因素,兼顾了现实需求,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以人为本,科学制定具体安置工作方案和工作预案。要抓住综合改革这一契机,把人员分流同优化基层医疗卫技人员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庸者下,能者上。

三、加快进程,认真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相关工作

各级人保部门要做好三个相关工作:

一是加快完成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国务院和省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到目前,全省有96个县(市、区)批复了实施办法、96个县(市、区)兑现了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其中95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兑现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未批复实施办法的县(市、区)均预发放了部分补贴。为了加快工作进程,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情况进行督查。重点督查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情况。没有批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地方要尽快制定方案、尽快报批、尽快兑现,不能拖全省的后腿。

二是充分发挥医保补偿作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鼓励参保人员到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就诊,在医保支付比例上给予倾斜。确保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85%以上。积极推行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建立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甲类药品和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将国家基本药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

三是加紧制定乡村医生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方案。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紧研究,采取政府补助的方式,积极引导乡村医生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切实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已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方要尽快开展此项工作。目前还没有实行新农保试点的地方要摸清底数,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四、精心组织,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任务艰巨、情况复杂。人保部门要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这次会议的要求,强化“三个加强”,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各级人保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当好参谋,做好工作。要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妥善解决矛盾和问题。

二是加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社会讲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内容、程序、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三是加强调度。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要会同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实施细则,报设区市备案。要加强工作调度,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时限,狠抓落实。

篇6: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述职报告

【文 件 号】吉政办发[2001]44号 【颁布部门】吉林省政府 【颁布时间】2001-07-30 【实施时间】2001-07-30 【时 效 性】有效

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社保公司《关于规范和完善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七月三十日

关于规范和完善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

(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社保公司

二00一年七月二日

为了深化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退休费用市县统筹体制,解除在职职工后顾之忧,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对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现就规范和完善全省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市州、县(市两级政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

目前,全省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从总体上看还比较平稳,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自1987年以来,我省陆续实行了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以市州本级和县(市为单位的社会统筹。截止2001年5月,集体企业参加社会统筹覆盖面达到77.7%,参保职工34.8万人,离退休人员11.5万人。通过制度改革和费用统筹,为在职职工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本上保证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但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有相当一部分集体企业关闭、停产或半停产,职工下岗和放长假的人数增多,单位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能力减弱,欠缴保险费和欠发养老金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部分地方和企业退休人员上访,影响社会稳定。

对当前全省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省政府曾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综合各种因素看,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以市县为单位统筹,符合当前我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的实际状况,近期内还要稳定这种统筹体制,并加以规范和完善,逐步创造向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过渡的条件。各市州、县(市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本地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领导,坚持不懈地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抓好集体企业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规范和完善工作。各市州、县(市政府应对集体企业市县统筹负全部责任,政府主管领导要亲自抓,劳动保障、财政、民政、经贸、工商、地税、总工会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通过加大养老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力度、动用市县统筹养老保险基金积累、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等措施,切实解决和弥补养老保险金的收支缺口,力争做到对当期统筹项目内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以前拖欠的统筹项目内

养老金,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逐步予以补发。对少数特困企业中的特困退休人员,因企业无力缴费而难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的,地方政府要予以特殊关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按月发给一定数量的养老金,应急施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完善统筹办法,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市县统筹正常运行。

二、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对集体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资格进行清理认定

(一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8号要求,对尚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集体企业,区别情况,妥善处理。对于生产经营正常或基本正常且有缴费能力的,要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及时纳入市县统筹;对于停产多年且无缴费能力的,不再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其退休人员直接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二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厅等部门贯彻国家关于提高三条保障线水平等有关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1999〕34号的有关规定,对以前曾参加过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但从1995年7月以后,长期停产或半停产,既不报表,也不缴费的集体企业,视为自行退出社会统筹,经市县政府审核认定后,及时办理企业注销社会养老保险登记手续。对原来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费和属于企业责任欠发的养老金,应由企业负责补缴或补发;对其已参保的在职职工个人养老保险帐户予以保留。个人自愿续保的,可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个人缴费窗口办理续保手续;对其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不中断社会养老保险关系,继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

(三要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把规范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纳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去,各市县要认真贯彻省劳动保障厅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对欠缴社会保险费企业管理的通知》(吉劳社发〔2001〕7号,抓紧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依法制裁拖欠养老保险费的行为,对有缴费能力而不缴、故意拖欠的企业要严肃处理,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三、逐步规范集体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市县统筹办法

各地要在不减少养老保险费征缴额和不扩大养老金收支缺口的前提下,规范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近期的重点规范内容:一是将缴费基数由工资总额

和退休费总额的双基数,逐步改为工资总额这个单基数;二是将适用于单位的多个缴费比例逐步调整为统一的缴费比例;三是进一步规范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帐户,将2001年个人缴费比例尽快调至本人缴费工资的6%;四是逐步规范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五是逐步将养老保险基金结算方式由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在规范工作过程中,各地不得盲目增加统筹项目,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标准。

四、强化基础管理,规范“收、管、发”环节,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

在养老保险费征缴环节上,要由管到企业变为管到人,实行养老保险关系跟踪制度。要理顺征缴程序,完善制约机制,有条件的市县应尽快改“专管员制”为“柜员制”。在基金管理环节上,要完备手续、简化程序、规范标准,做到帐、表、卡、册齐全,建立健全数据库,并及早实现微机化管理。在养老金发放环节上,要建立与审核、收缴互相制约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规定的计发办法、标准和程序进行退休审批,推行退休审批公示制度,杜绝以改年龄、改工种、开假诊断等方式违规办理提前退休的行为,杜绝冒领养老金问题。严格执行基本养老保险金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要规范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要求,疏通发放渠道,逐步改企业发放为指定的金融机构、邮局代发。有条件的市县要逐步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由社区进行管理的办法。

五、有条件的市州可试行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由县(市统筹向市州统筹过渡

为了增强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统筹的功能,将选择具备条件的市州进行由县(市统筹向市州统筹过渡的试点。参加试点的基本条件是:已在市州范围内将各县(市的统筹办法基本调整一致;基金积累水平较高,支撑能力较强,收支平衡具有可持续性;管理工作完善,业务程序规范;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记载完整。具备条件并有积极性的地方,可由市州政府提出申请,经省政府批准后进行试点。试点地区增加的支出由市州统筹调剂,省里视情况给予适当支持。

上一篇:高中环保作文600字下一篇:初中时间顺序写景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