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三部曲读书笔记

2024-04-09

茶人三部曲读书笔记(共9篇)

篇1:茶人三部曲读书笔记

《茶人三部曲》读书心得体会

我在今年阅读了王旭峰所著的《茶人三部曲》这一系列小说,小说包含《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和《筑草为城》三部,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说说我的感悟,这三部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当面对艰难困境时,人该做何选择,是选择坚持本心,还是屈服现实。这本书里有正面形象的代表,也有负面形象的代表,最让人动容的就是无论世道多么艰险、家族危机多么深重,有这么一群人始终选择坚守自己干干净净的灵魂,在纷杂惨痛的生活里仍能静心品茗,并且永远像杯中茶汤一样澄澈清明,不染尘埃。

作者王旭峰将故事背景放在西湖畔茶商杭家的忘忧茶庄,时间线贯穿清末至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及杭家子孙们在各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生选择。

茶是中国人历来不可缺少的饮品,中华民族的性情中也时时体现着茶的感觉:淡雅宁静却又坚忍不拔,与世无争却又坚持道义。王旭峰将茶的儒雅、温厚,茶的顽强、执着赋予到杭家子孙身上,以这一群人为代表刻画了那些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为家国兴亡、为民族大义而辛苦奔波甚至奉献生命的有志之士,让我看到了在民族危机时刻,有一群人会选择妥协退缩,而大多数人却始终心怀仁义、坚持本性、勇于斗争,以一己之力为家国平安无悔付出,这些英烈之辈给人带来精神上无比强烈的震撼,也指导着现世的我们如何坚守正确的价值观。

杭家本是茶商世家,靠着祖传的金字招牌忘忧茶楼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时局动荡,国运堪忧,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杭家人始终满怀希望、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救国行动中。第一辈的吴茶清入太平军,失败后投身茶行,本可以小老百姓的方式安稳终身,却在老年时的光复杭州战役中主动请命去送劝降书而不幸遇难;第二辈的赵寄客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在革命活动中失去左臂,因指责日本暴行而被软禁在孔庙,最后为了保护孔庙而撞石身亡;第三辈的杭嘉和、杭嘉平两兄弟均是意气风发之辈,有着远大的救国梦,哥哥杭嘉和看似温和,实则坚韧,被日本人威逼对弈时自断手指以明气节,当日本人占领他祖传的房屋时,他毅然放火烧掉家产以示反抗,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失去了一个又一个亲人,却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并全力维持家族的生存,弟弟为了革命而四处奔走,最后沉淀在茶行用实业为革命提供经济支持;第四辈的杭忆本是文艺青年,看到家国破碎毅然投笔从戎,最后与妻子在游击战中不幸牺牲,杭汉投身茶学研究,为祖国的茶叶事业发展贡献了毕生力量;第五辈的杭得放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了坚守正义不幸遇难,杭得茶潜心研究茶叶历史,为新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不懈努力……

作者塑造的这群人物,正如作者常用的那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经管世道沧桑,却总有仁人志士挺身

而出,发出救亡的呐喊。杭家人物乃是作者虚构,但这些情节、故事却又那么真实,我相信她写的是那些从晚清时期至新中国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不怕牺牲的所有英烈,那些在危机时刻敢于呐喊敢于呼唤正义的有识之士。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了巨大的磨难,但是让世人震惊的是中华民族并没有倒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我们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建设出了繁荣富强的国家。是啊,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总有人能看见黑暗之外的光明,总有人在用思想和行动驱散黑暗,把宝贵的光明带回神州大地。

如今,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我们这一代人已远离了风雨飘摇的年代,远离了侵略和战争留下的疮痍,可每当我读到这样的故事,内心总会波澜起伏,我为那些在乱世中阻挡洪流的人而感动,我为那些在沧桑世道中坚守正义的人而感动,我为那些在朝不保夕的岁月里依然能够坚持本心的人而感动。正是这样的中国人守护着我们的国家度过劫难,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一方明朗的天空。感恩、感动之外,我想说学习和继承,虽然我们生在和平年代,可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有的责任,需要我们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珍惜现世的和平,在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里用我们的品德、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如先辈们那般勇敢,也如我们民族的茶那般纯粹。

篇2:茶人三部曲读书笔记

某个周末的早晨,闲来无事,我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开始翻阅,一页,两页……第30页,60页……作者的文笔犹如魔法中的魔杖一般将我深深吸引。终于明白,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育人三部曲》依然魅力四射。它的魅力源于它不是枯燥的教育书,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我们很多教师都在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那里有“幻想角”、“童话室”……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不可思议;那里有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热爱学习的学生;那里有不管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总会被一群孩子主动围上前的校长 和老师……

对比我们现在的校园和课堂,学生学习的地方是那么的狭隘;学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们期盼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许多老师追随着“立规矩,收骨头”的陈旧教育理念,对学生严加管教,使学生们害怕,课余时间看到老师甚至会逃跑,等等。

在《育人三部曲》中,苏霍姆林斯基突破了这些传统的刻板教育模式。他坚信人的正确认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因此他设计各种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孩子自己在实践中经历磨练,增长才干,得到体验,而不是只靠片面的灌输。

他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积极因素,通过发扬这些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他也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且善于培养这种积极因素。

他热情鼓励孩子树立自信,把这种自信看做克服困难、挫折,抵御不良诱惑的强大动力。

他对孩子充满爱,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也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育孩子的爱心。

他不仅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告诉他。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教育需要智慧,教师需要思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自己。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最初认识他的书是《给老师的100条建议》,给新老师多好的启发建议,受益匪浅,教学过程中处处有用,使我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添了翅膀,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部《育人三部曲》,该书由三部名著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二是《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三是《给儿子的信》。 我通过阅读收获到了很多未知的东西,有些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他不但给老师提供了教育的理论指导,也给家长指了一条教育的明路。我从中充分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对教育真诚而持之以恒的爱。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部《育人三部曲》,我对“教书育人”又有了新的理解。他的所谓“和谐教育”意味着:一是处理好认识世界(即理论学习)与改造世界(即实践活动)这两者的关系,使之处于相互促进的和谐之中;二是处理好各个表现领域的和谐关系,使每个学生在其天赋所在的一切领域中(而不只限于学习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且出类超群;三是使学生因某事取得成功而带来的自尊、自信、自豪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并取得同样的成功。总之,要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确认自己是“大写的我”,以此找到并打开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个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成了每一个学校最响亮的口号,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一生的每一天的具体实践。

全书语言生动,精湛的教育思想通过丰富的事例层层展开,使本书具有了通俗易懂的特点。读着他的书,情不自禁地被这位教育同仁景仰的老人的教育机智和教育灵性所打动。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充盈于字里行间的、那浓浓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对孩子真挚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他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初也只不过是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的确应该反思自身,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得更好的成长。

他对孩子对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的一颗纯真透明的赤子之心。他对孩子没有半点私心,他对教育没有半点功利之心。从没有想过要通过孩子来发财,从没有想过要通过教育来谋取教育之外的东西。教育就是他的宗教,孩子就是他的上帝。他对孩子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纯真的人,面对纯真的孩子,从事着纯真的事业,从没有想过要借教育而名扬天下,流芳千古,但他的名字和事业却因此而不朽。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所谓“教育”,并不教师单方面地往学生空荡荡的大脑中灌注“美好的思想道德”,而是尽量设法点燃儿童心灵深处“想做好人”的愿望;甚至他认为儿童心中本身就蕴含有许多美好善良的道德萌芽,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扶持,让其茁壮成长。

在他那里,这种教育决不是教条口号式的灌输,而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润物细无声”一般的潜移默化。我们应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不能把科研的目光老盯着“上面的精神”,而应该把教育科研的目光对准具体的学生,对准学生的心灵。

篇3:茶人三部曲读书笔记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策划:浦睿文化

出版时间:2015年1月、4月、5月

定价:32元、32元、32元

松浦弥太郎,被公认为亚洲最懂工作,最懂生活的人,也是亚洲最受欢迎的工作生活哲学家。自18岁辍学后,他先后做过工人,创立了日本最有个性的“Cow Books”书店,担任过殿堂级生活杂志《生活手帖》的总编辑,如今的他是理想生活的实践家和多本畅销书作者。在“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三部曲中,他将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最新感悟娓娓道出,为陷入苦闷中的人带来一道强而有力的治愈力量。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在看不见的地方也要保持天真”是松浦弥太郎让生活保持新鲜的秘诀。小时候,我们都是爱发问的孩子,长大后却重复着“大概就是这么回事”的单调生活,忘掉了陪伴成长的好奇心。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心变得硬邦邦,不妨读读这位“理想生活观察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书中的众多语录已被无数人分享和收藏,慢慢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谢谢你》——“谢谢”是句魔法咒语,不管是碰到纠纷、相互伤害、双方情绪激动的场合,都具有包容一切的力量。松浦在书中分享了许多自身经验,都是他从生活中发现的融洽人际关系的宝贵智慧,为人们提供了一本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与人融洽相处的教材,引导人们过上充满“谢谢”的生活。

篇4:巴金三部曲读书笔记

过去不会是一个沉默的哑子,总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读前人的书,了解他们的经历,总会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帮助,我想这也是我们读书的重要原因。今年暑假暂且读了四本书,分别是复活、家、活着、昨夜星辰昨夜风。下面我就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简要论述,并就自身经历谈一谈体会。

复活

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常常善良多于残酷,智慧多于愚蠢,活力十足多于冷漠疲沓,或者相反;但是说一个人善良或者智慧而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蠢就不对了。然而我们却总是这样将人分类。这是错误的。人就像河流:每天河里的水都一样;但每条河都会这里狭窄,那里更湍急,这里缓慢,那里更宽阔,有时清澈,有时浑浊,有时寒冷,有时温暖。人也一样。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每一个人类品质的萌芽;有时候显示出一种品质,有时候是另一种,而他则常常变得不像自己,但同时却仍然始终是同一个人。

这是一段文中的原话,描述的是文中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多年前聂赫留朵夫由于自己的年少轻狂引诱了在姑妈家一半是仆人一半是女儿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从此离她而去,留下的只有100卢布,而这一百卢布,不是为了她,不是因为她可能需要钱,而是因为这就是通常所应该做的。玛丝洛娃不得已接受了这100卢布,从此她的厄运接踵而来。先是由于怀孕,不能再把家务工作做好,最主要是由于她的服侍不能再使收养她的聂的两位姑姑满意,于是她们讲她扫地出门,之后她去找她的姨妈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她姨妈让她所做的工作实在是让她不堪重负,不得已她离开了,去到一个接生婆那里,没想到那个接生婆只知道讹诈她的钱财,根本不顾孩子的生死,不幸地,孩子夭折了,而她的100卢布也所剩无几,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在她想要摆脱穷苦日子的心理下,她选择了去做妓女,在那里她可以不用再做繁重的工作,不用再受男人对她的蹂躏,因为从她离开姑妈家开始,她的生活陷入了一片黑暗,虽然原来在姑妈家的生活是劳累不堪的,但至少生活里不会有这些无耻的好色之徒来侵扰她。她想与其不让人知道的受人糟蹋,不如光明正大的接受它而且可以不用再回去过苦日子。就这样过了很多年,直到她被牵涉进一起杀人案,她再次遇见了20年前那个她爱的最深也伤她最深的聂,从此聂踏上了他的忏悔之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净土,只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很多事明知不对,可还是要自欺欺人,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不受道德的谴责心安理得的度日,不然他们可能没法活下去。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伤口被人触碰的人,觉得仿佛别人故意要来触碰自己的痛处,但其实这只是因为只有痛的地方才会感觉到别人的触碰。小时候,看一个电视剧,总会问,他或她是好人还是坏人,仿佛人只有两种类别或只能这样分类似的,随着自己渐渐长大,阅历的加深,我也逐渐明白其实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我们也不要用这些模式去看它到

底适用哪些人或事,凡事并不是绝对的,只能说它在某种程度上一方面强于另一方面。而托尔斯泰把人比作河流这一说法的确是深深震颤了我的心,每个人代表着一条河流,可能它的长短不一,湍急程度不一,不论它清澈也好,浑浊也罢,它就是一条河,是与其他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河,而人也是如此。

通常人们总以为偷、杀手、间谍、妓女会承认自己的职业是邪恶的,会对此引以为耻。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凡是由于命运或自身的过失和错误落到某种地位的人,不论该地位有可能是多么的不正当,都会对人生总体上抱有一种可以让他们的这种地位看上去又好有可以接受的观点。为了保持他们对人生的这种观点,这些人总是本能的依附一些圈子,圈子里全是那些对人生和对他们自己在人生中的地位持有和他们相同观点的人。每当小偷显摆他们的伎俩,妓女吹嘘他们的堕落,凶手夸耀他们的残忍时,这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不已。然而,这之所以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只是因为这些人生活在其中的圈子和圈子里的氛围都局限在狭小的范围,而且更主要的是我们都身处其外。当有钱人夸耀他们的财富—掠夺,军事长官自夸他们的胜利—谋杀,统治者吹嘘他们的权利—暴力时,难道我们不能发现同样的现象吗?我们之所以看不出这些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中的颠倒反常,只是因为他们所构成的圈子更大一些,而且我们自己也属于这个圈子。

女主玛丝洛娃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人,而且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人物,这就是她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可以让她对自己感到满意,甚至对自己的地位引以为豪,因此她会竭力维护自己的这种观念,不让别人把她引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即使这个世界是光明的。这一段话也让我深受启发,以前面对很多自己觉得不可思议 的事情时,想法一般比较狭隘,不能容忍别人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但现在心中有些明朗,了,明白之所以对别人的所作所为感到不理解,是受自己思维的局限造成的,因为我们只是在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去度量他人,而那个人也可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也许两套价值观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对错之分,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因为总有一套为大众所接受的普适价值,只是当我们今后在面对与自己不相符甚至是背离的观点时,走出自己的思维圈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他或她的出发立场,去感受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甚至不许别人这样做,无非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这些人当作人来看待,他们的心目中没有对这些人 应负的责任,而只有他们的官职和规章制度,他们把这些看得高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拿我个人来说,可能没有所描述的那么严重,但确实也有这种倾向。当我们占据某种职位时,我们只是在做一个机器人,在履行这个职位所赋予我们的权利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当不带感情的在做着某些事情时,我们常常显得铁面无私甚至冷酷,这样做可能使我们很好的完成了我们的角色任务,但其实我们心里并没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喜悦,因为我们也是社员中的一员,也希望在既完成任务的同时处理好人际关系,但往往两者不可兼得,因此这也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但其实这个选择对大家来说并不困难甚至也许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会想我们并不是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才去做这样一件事情,而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的同时伴随着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而这样也是一个常常令我很头疼的问题。在我们中国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处理任何问题人情关系都显得尤为重

要,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当上司施加压力以便工作能有效率的完成时,上司又会考虑到这样对待下属,是否会使我在公司中被同事孤立,想得更远一点来说,是否会影响我的评优问题,等等皆如此类。而我想,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每一个人的角色意识,要意识到我们不是为了做这样一件事情而做它,而是为了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我们就会自觉的去完成它。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用担心为了公事影响人际关系,反而这种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的工作环境更有助于我们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但往往真要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觉悟是很难办到的,就拿现在的大学生选专业的问题来说吧,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根据的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而是以将来怎样好就业,就业以后是否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作为选择的标准,这样做固然有它的道理,毕竟现实是残酷的,而在这里我也并不是要批评这样一种选择,只是在想,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改变或者努力来改善这一现状呢?我想这也是众多大学生的共同心愿吧。不仅如此,在这一现状下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影响也是尤为深刻,而这受影响的其中一个方面就与我以上所及的一个问题产生了联系,当人们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出于现实条件被迫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甚至不擅长的专业,假若选择了一个不感兴趣但还是在能力范围内的专业,这对社会的影响还算是小,但如果让一个平时数学不及格的学生,选择一个需要精密计算的学科比如会计学或者让那些没有生物学知识基础的文科生去学护理给病人打针,这境况着实令人堪忧啊,难怪现在的护士给病人打针时一针打错,连打好几针的都有,这景象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啊。而我们面对这一现象,不能仅仅只是感叹一番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解决它,因为谁也说不准哪一天你也会碰上这样的事情,因此,改善社会这个大环境人人有责。可能你正因你选择了一个热门专业而欣喜,可能你的父母也因你做了一个在他们看来较为明智的选择而倍感欣慰,但我想说的是,你是否有信心承担起这份专业所赋予你的责任呢。

人身上的野蛮的兽性真是可憎,不过,当它以赤裸裸的面目出现时,我们还可以从精神生活的高度去看它,藐视它,于是,不论一个人是倒在了它面前还是抵制住了它,他还是和原来一样。然而,当这种兽性蒙上了一层充满了诗意的美丽的外衣,要求我们崇拜它时,我们就会整个被它吞噬,对他敬若神明,再也分不清好坏。人都有欲望,只是有些人把这些欲望显露在外,以正大光明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有些人,表面上对这些欲望嗤之以鼻,实则比那些显露在外的人更加贪婪。

如果他没有试图赎罪,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罪孽有多大。不仅如此,她也一样,永远无法感受到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多么恐怖。照此看来很多事情做与不做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即使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当你真正切切去做某件事时,你的感受也许会随着你做这件事的过程而改变,所以凡事不要轻易下结论,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很多时候,看见一些很让人无法忍受的情景时,我们会感叹说,如果我处在他或她的位置,一定坚持不下去,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人都有一种适应能力,当你处在一种你无法改变而不得不忍受的境况中时,你会选择接受它,并且能够很好的胜任它,但前提一定是当你别无选择的时候。所以,人的潜能是超出我们想象的,适时开发一下自己的潜能,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阔。

世界上有各种宗教信仰,就因为人都相信别人,而不相信自己。我对宗教并不是很了解,对宗教的形成,发展,以及至今它仍然备受推崇的原因也不十分清楚。但托尔斯泰的这句话,的确让我有所感触,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有宗教的身影,很多信徒不惜千里迢迢,越山涉水,三步一拜九步一叩的前往他们心中的圣洁之地,只为心中的信仰。固然人都需要有信仰,信仰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但将心中的信仰寄托在神明而不是自己身上的行为也让我深感不解。就像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个自己难以抉择但对自己而言又相当重要的决定时,我们也许会采用抽签等方式,并对自己这种听天由命的不作为态度冠以上帝之名,而不是再经过自己的慎重思考重新做决定,假若我们答对了,我们会感谢上苍对我们的眷顾,还有的甚至会去寺庙、教堂还愿,从此便有了自己对神明的信仰。而如果我们答错了,我们就会将其归咎于自己的坏运气,这会儿似乎就没想到神明了,不免有些可笑。我想信仰自在我们的灵魂之中。

篇5:《激流三部曲》的读书笔记

本以为对觉慧的印象应该是最深的,可没想到到头来却是觉新。或许悲剧人物比较可以抓住读者的心。

总感觉对觉慧的印象自“家”以后就慢慢淡下去了,只是怀有一种欣赏,一种敬佩。大概是因为后来的“春”“秋”里面觉慧不大出现了,或者只是从几封信里面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所以注意力就渐渐地被觉新和觉民引过去了。还有后来出现较多的淑英和淑华。

不明白觉新为什么一直那么懦弱,因为他的懦弱,他又一次失去了心中所爱。慧表姐和梅表姐一样,一样成了封建的牺牲品。明明那么鲜活的一个的生命,转眼就成了烟云。如果觉新可以说出口,如果觉新可以用行动来阻止慧表姐那场悲哀的婚姻,也许慧不会死的那么悲惨,也会有很幸福的生活。我这样讲可能太片面了,我也知道把责任都归给觉新是不对的,毕竟他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事实上就连觉民也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更何况是觉新呢。可是真的好气愤,气他的没用,气他没有行动,气他的妥协,同时也为他感到悲哀。尤其是看到海臣突然发病的那一章,我看的心都纠起来了。(本来,我以为海臣会是高家最后的希望,会是觉新最后的依靠,毕竟海臣那么聪明,那么懂事...我甚至读到那儿都不敢往后翻了,就怕看到说海臣死了,可就算再怎么不愿意,还是会看到。看到一个我不想看到的结果——海臣死了。说实话,我很难过,甚至眼泪都在打转了。那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巴金先生要这么残忍呢,既然塑造了这么可爱的一个海臣,为什么还要让他死去呢,还那么突然。)觉新一直是那么矛盾的一个人,气愤之余,更多的是同情吧。作为封建家族的长房长子,他的担子本来就比别人重,正如他说的,觉慧和觉民闯祸了,有麻烦的是他。他只会逆来顺受,以至习惯成自然。“习惯成自然”在我看来是很恐怖的,尤其放在觉新身上看,更是如此。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是可怜的;一个有思想而不能坚持的人,是可悲的。而觉新,两者皆有。谁能拯救他呢,也许只有他自己和自己挣扎了。

一直盼望着他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当看到最后翠环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点点的欣慰吧。虽然翠环以前只是一个丫鬟,可至少有这样一个人真心关心他也是好的,至少他以后不会再是一个人,而且,破除封建,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两个人,根本不存在身份的差别。关于觉新的将来,书中有这样一句他自己的话“我的上进之心并未死去”。也许是可以期待的吧。(前不久看到巴金先生在书中提到,觉新的原型——他的表哥,其实是在要把家春秋给他看之前就自杀死了,很悲惨地死去了。他还提到如果他的表哥能看到这三部书,或许不会那么早的死去......还是很庆幸书中的觉新有一个不算很好的好的结局。)

谈到觉民,应该是羡慕吧,因为他活得那么自由,那么精彩。当然也有为觉新的不平。因为有时候,觉民并不了解他的大哥。而且也因为有觉新,觉民才可以更加的自如。他一直以为自己了解觉新,其实不然。每个人对弱者都会带有一定的同情,但对于亲友之间,仅仅是同情是不够的。为什么觉民不可以再尽一点力呢,或许可以早点把觉新从封建的沼泽中拉出来,不至于看他越陷越深。(也许是带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吧)。其实有时候我们也很像觉民。当努力后没有成效的时候,就想要放弃了,不想再执着了,因为觉得就算再怎么努力都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还不如花时间去做别的事。人之常情吧!觉民曾很惋惜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哥,你有这种牺牲精神,为什么不用来做点正经事情”。是觉新的悲哀吧,旧家庭的空气已经把他薰得不像一个正常人了。

收起我的个人情感,正视觉民,毋庸置疑,他依旧有很多闪光点。他,有太多幸运了。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拥有心心相印的红颜,拥有充实意义的人生…他比觉新清醒,比觉慧冷静,或许在这三兄弟中,很多人都看好他。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觉民是个有思想的人,所以才不至于在封建旧势力的压迫下屈服。至理名言,“我思,故我在”。一个会思考的人,并能够坚持自我,,崇尚真理,即是一个成功的人。这是他与觉新最大的不同吧。觉民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因子,但在行动上,他讲究策略,更重行为结果。这即是他与觉慧最大的不同。有人说,在“家”中,他也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的一个物。(例如,觉慧临走之前请求他关注报社,觉民却犹豫不决,在觉慧的再三请求下才答应。)如果说在“家”中觉民的反抗思想是受觉慧的影响,那么在“春》秋”中,他的思想已经被彻底激发了,少了犹豫,多了果敢。或许也是有觉慧在激励着他吧。

读完“家”的跟同学争论了好久,对于书中觉慧这个人物,我们的意见不一。我同学认为,书中所描写的觉慧不如觉民。觉民勇于争取自己的幸福,而他却让鸣凤最终投湖自荆也许只要他能够坚持,鸣凤就不会死,然而我认为在那一个夜晚,如果觉慧知道鸣凤即将被-迫出嫁,绝对不会让悲剧发生。也许注定要错过,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也只能是遗憾。而且毕竟是在那样一个家庭,独自一人承担的压力实在太大了。觉慧作为新青年,不可能只顾着自己的儿女情长,他的责任不是只有鸣凤一人。而且,在当时那样的情景下,可以说鸣凤的死是必然的。鸣凤一死,才可以彻底的把觉慧心中反封建的思想全都激发出来,并且没有什么可以顾虑了。文中隐约透露,觉慧曾对琴表姐有所好感,可最终没有向她表露。这一点也是我那同学所批判的。可我觉得也许这才是觉慧明理之处。毋庸置疑,琴是一个出色女性,所以,觉慧对之有所好感也是正常的现象。他明白觉民与之才是一对,所以也努力地为他们俩的事而奔波。自己已经有了遗憾,他不想自己的哥哥也和他一样。

觉慧是属于激进派的吧。好多读者都认为觉慧是一个大胆而幼稚的人。大胆之于他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是投进高家这个死气沉沉大家庭的`一颗活种,他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毫不顾忌、毫不害怕、毫不妥协。幼稚之于他对周围的一切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认为旧家庭里的一切就是一个复杂的“结” ,没有办法把它解开。不管怎样,觉慧始终是我们的榜样。在现在的社会,或许我们也很需要有像觉慧这样的人才。收起几分激进,大胆做自己想做之事,坚持真理。

很高兴在这激流三部曲中可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女性。在书中书所描写的环境下,她们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比如琴,淑英,淑珍,程鉴冰….同时也告诉我们幸福真的要靠自己争龋尤其欣赏的是琴。她是觉民的红颜,和觉民一样,她也有自己的思想。在对待觉新问题上,她比觉民多了一份女性特有的温柔,更多的体谅。

回想“家”“春”“秋”里面,似乎每部中都有人死去,“家”里面印象最深的是鸣凤,梅表姐,“春”里面是海臣,慧表姐,其次还有剑云(值得好好说一下);“秋”里面是淑珍,枚.......每次看到有人死去,就感觉特别的压抑,特别的愤恨封建。吃人的礼教,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耗失殆尽了。很庆幸现在的环境,相比之下,我们幸福太多了。时而提醒自己应该珍惜,只有懂得珍惜,才能有更加完美的人生。不让自己在遗憾,眼泪中渡过。

篇6:《激流三部曲》的读书笔记

终于看完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家》,《春》,《 秋》,我发现自己都快要融进巴金笔下的封建大家庭了,在看的过程中,我的心随着故事里面情节变化而变化,有感动,有悲愤,有喜悦,有忧愁。有感动是因为看到觉民,觉慧他们为了推翻旧制度,为了和旧制度反抗到底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我为他们的勇气而感动,因为在一个有浓厚封建气味的大家庭里能够不惜一切地进行斗争是多么的不容易。

有悲愤是因为我看到许多年轻有活力的生命被白白地断送了,我悲愤那腐朽的旧制度,我恨不得自己就是生活在那时,然后我会毫不犹豫地与其进行斗争,把它推翻。我有忧愁,是因为我看到许多渴望得到帮助而又得不到帮助的人被折磨而死。像鸣凤,梅,惠,倩儿还有淑?和枚少爷,他们都是旧制度给害死的。

我有喜悦时因为看到觉民他们一步一步的取得胜利,而旧制度一天一天地被腐化。我好赞成琴说过的一句话:秋天不会永远存在,秋天来了,不久就是春天。是的,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是证明。突然之间我感到好幸福,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都拥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篇7:高尔基三部曲读书笔记

首先不得不说,高尔基的记忆力确实惊人,因为他能把小时候发生的那么细小的事情记得如此清晰,让我们这些读者能透过这些细小的事情了解到高尔基的童年、打工和求学之路,同时也对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在那个时代,贫穷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基调。

高尔基的命运是多舛的,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只能带着他搬到外祖父家去住。在外祖父家中,他见识到了两个舅舅的卑劣,也忍受了外祖父的毒打,但同时也找到了他可以依靠的人--外祖母。在外祖父分家后,母亲去了别处寻找生活,高尔基和两个老人相依为命。无奈外祖父放贷破产,原本积累的财富很快耗尽,高尔基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高尔基说自己踏入了人间。

在人间的路也是不那么好走的,在店铺当徒弟需要忍受掌柜的捉弄和他堂兄的敌意,而在自己亲戚家里学画画又要忍受两个妇女的各种讥讽和谩骂。相比之下,高尔基更喜欢在轮船上当帮手,他也认识了几个对他格外照顾并且在精神和思想上点拨他的大朋友,帮助他看清了这个社会的真实面目。不过,除了他的外祖母之外,对高尔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心目中的“玛尔戈皇后”。正是因为她,高尔基见识到了真正的美,不光是外表,也是内心。玛尔戈皇后让高尔基有机会读到很多可以冲洗灵魂的著作,这些书清除了贫穷和痛苦的现实生活留在心中的印象糟粕。正如高尔基所说:读了这些书以后,在我的心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孤单,不会走投无路。从此以后,高尔基便开始找各种机会读书,这个并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人正是通过读书和同底层人民的生活中逐渐成长了起来。他已经不再对别人的恶意中伤感到那么痛苦,无论面对什么他似乎都能接受,物是人非,太多的变化接踵而来。高尔基感到生活是乱七八糟的,荒谬的,显而易见的蠢事太多太多,可悲的是,当他把这些告诉别人时,别人常常感到无比诧异。

在我的内心世界里生活着两个人。一个人对种种卑鄙下流的事情见得太多,故而有点胆怯;又因为了解生活中种种可怕的事情而感到压抑,开始对生活,对别人抱着不信任的怀疑的态度。他怜悯所有的人,也怜悯自己,但又束手无策。这个人幻想一种宁静安详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只与书本为伴,不与他人交往。他所向往的地方是修道院,是林中的看守小屋,是铁路线旁的小岗棚。他想去波斯,希望在城郊的某个地方谋个守夜人的职务,人越少越好,离他们越远越好。

另一个人读过充满智慧的好书,受过书中神圣精神的洗礼。他看到世俗生活中可怕的东西拥有难以抵御的势力,感觉到这股势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砸破他的脑袋,用肮脏的脚底踩碎他的心,于是,他就紧张地自我防卫,咬紧牙关,握紧拳头,随时准备应付所有的争执和搏斗。这个人满怀爱心,他的恻隐之心常常见诸于行动,就像法国长篇小说中见义勇为的英雄那样,遇有情况,顿时就会拔出鞘里的长剑,进入战斗状态。

这恐怕就是高尔基在人间时最深的感悟。

秋天的时候,高尔基听从别人的话,去了喀山,他告诉自己必须要求自己有所作为,否则就完了。所谓的我的大学,其实是高尔基在喀山和一群大学生交流思想并相互学习的日子。在这段时期之中,高尔基接受到了很多激进的思想,警察的盘问,见识到了朋友的被捕或者死亡。他尝试过自杀,但却幸运的活了下来,事后他才意识到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在我看来,这段时期的高尔基更多的只是对这群大学生的好奇,而对于他们的思想似乎并没有多往心里去,觉得他们有些不切实际,至于生活中见识到大学生的一些行为,甚至产生了一种对大学生的憎恨。至于那些受大学生追捧的神父,在高尔基的眼中反而是厌恶。逐渐,他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知道了无形的线对人们的影响。这条无形的线以沙皇为中心,通过各部大臣,各级官吏层层下来,无所不通,无所不包,人民就生活在这条线的阴影之中。最终,在村庄失火后,高尔基离开了那里,也告别了他的大学生涯。

很显然,整本小说中最精彩的还是《在人间》的这一部,作者也花了更多的篇幅来细细讲述这段经历。可以料想的是,高尔基以后的生涯和这段时期接触到的社会息息相关,高尔基三部曲读书笔记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底层的劳动人民,和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正是由于高尔基干过很多职业,无论是店铺学徒,家庭佣人,船员,抓鸟偷木材这些他都体验过,也都和那些人们交谈过,他的人生得以丰富,也得以有如此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显然这对他未来的成功来说是决定性的。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高尔基的外祖母也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在高尔基看来最完美的女性,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外祖母,高尔基连活下来都不太可能。

相信很多人看完这三部曲都有自己的感悟,记得当年自己看完《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曾有种冲动要把自己以前的生活整理并写出来,但后来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的事可写。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是太幸福了,幸福的有点单调,每一步怎么走好像都已经被安排的好好的,到了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情,就是这样。显然,我们从生活中感悟到的达不到像高尔基那般深刻,估计没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说出像高尔基一样的话:我刚刚十五岁,但是有的时候我会感到自己已经上了年纪。我的经历,我读过的书籍以及我忐忑不安考虑的各种问题一起积压在心头,因此,我的内心仿佛膨胀起来,变得十分沉重。探察一下,我发现我的内心世界犹如一个非常拥挤地堆满各种物件的储藏室,挤满了各种观感印象,而要把这些东西理出一个头绪,我既没有力量,也不具备能力。

篇8: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读书笔记

这,是一条路,一条浸淫着无数女性血和泪的路,一条满是冤屈的路。

《激流三部曲》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旧社会的摧残下消逝,她们有些就像一朵花苞,还未盛开在最美的芳华中就已凋零。淑贞,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女孩,在父母的打骂和制度的束缚下选择用一口深不见底的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究竟藏着多少哀愁,在跳井的那一刹,那到底有几分愤怒,几分幻灭在她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心,在瞬间轰然坍塌。古代的女子们让三寸金莲剥夺了自由的权利,让愚昧的思想成了限制思想的枷锁,更是被制度摧残了原本能生活在沃土雨露中的芳华。

一个个女子重蹈覆辙,一缕缕芳魂随风而逝。

愿天堂,是你们的一方净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青年们睁开了自己蒙蔽的双眼,尽一己之力推动历史的车轮,迎接早春的来临。书中梅的时代即将泯灭,取而代之的是琴的时代,是许倩如的时代。

惊鸿照影的窈窕身姿只是她的附属,而渊博的才学在她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那一颗早已埋下的种子,在她心灵的沃土上逐渐萌芽:不顾周围人的冷嘲热讽,选择和男学生们一起读书;加入周报社,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畅所欲言;与周围的人齐心协力,共同把即将面临泯灭的淑英于水深火热之中及时拉出,将她送入了光明的春天。在琴的身上,映入眼帘的是她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她的未来必然一片光明!

篇9:《激流三部曲》的优秀读书笔记

书中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亡,将那吃人的礼教血淋淋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看着那些被摧残的生命,让人惋惜,更让人心痛!

从黑压压的乌云中,闪出一丝光亮(巴金总是给出希望,尽管还有些渺茫),那就是热血青年的激情和反抗。他们为了理想,为了光明,甘愿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带着坚定的目光向腐朽的封建制度发出挑战。

觉慧,觉民和琴就是这样青年的代表。他们的言行,也就是旧礼教中的叛逆,往往给人巨大的感召力,让读者的心与他们的一同跳动,特别是青年。在家庭束缚下,他们毫无惧色,并且相信那不过是一层“纸老虎”罢了。他们怀着崇高的信仰,从事着高尚的事业。对他们,我只有敬佩。觉慧到上海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绝不受家族中任何人的摆布;觉民留在家中,他从不向旧势力低头,也不惧怕任何人,牢牢把握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梦想;琴和觉民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经营着报社,宣传新思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年应有的“叛逆”,胆识和激情,也看到了觉民和琴之间那纯洁的爱情。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青年——觉新。觉新是个“老好人”,他总是一味的谦让,一味的向礼教低头,幻想着通过个人的牺牲能换来大家的“和睦”,看着至爱的人一个一个的离他而去,只有在寂寞中品尝着由“作揖主义”酿造的苦水。本应该充满活力的青春,内心却一片干涸。他那悲惨的遭遇让人怜悯,但他的软弱又让人气愤!

有时候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似的。心里压着一股劲不知道怎样释放,看着书中同样是青年的觉民和觉慧挥洒青春,真是羡慕。读到觉慧和觉民的慷慨激昂的言论时,经常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步入大学已经将近一年了,回想一下自己大一的生活,真是太平淡了,与开始预期的大相径庭。

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为了分数而努力,我们浪费了多少美好的时光,现在终于换来了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正是为我们的将来真正积蓄力量的时候,我们应该充满激情的度过每一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茶人三部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读书三部曲范文05-19

育人三部曲读书摘记09-05

反腐三部曲04-26

恋爱三部曲范文05-20

作文训练三部曲04-26

春雨三部曲作文04-30

木偶三部曲作文05-12

紧张三部曲作文05-14

新人成长三部曲05-15

读人生三部曲有感06-26

上一篇:事业单位在职证明范本下一篇:以镜为话题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