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和小鱼的说课稿

2024-04-26

水草和小鱼的说课稿(通用9篇)

篇1:水草和小鱼的说课稿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动画片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

2、感受识别两段性质不同的音乐,尝试为小鱼和水草的动态画面进行相应的匹配。

3、能大胆运用各种方式表现小鱼和水草的不同形象。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水族馆》音乐、动画VCD、磁性画板、颜色标记、皱纸、塑料带、裙子、绸带等。

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动画内容并进行讲述。

三、活动过程:

1、律动“小海军”入室,要求做出解放军的威武气势。

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特征:

(1)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提问:你们听到的音乐有什么变化?

(2)幼儿再次完整欣赏并用不同颜色的标记记录音乐的几次变化:

(3)展示个别幼儿的画板,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问:你发现音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这些颜色来表现?

3、欣赏消音动画片,提出为动画片匹配音乐的建议,引导幼儿为动画片进行相应的匹配:

(1)引导幼儿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情景并完整欣赏动画片:

提问:动画片可以分成几段?第一段说了什么事?第二段又说了什么?第三段呢?

(2)引导幼儿寻找音乐与动画片的同构点,并为动画片进行相应的匹配:

提问:哪一段音乐和哪一个画面最像?

(3)为动画片配音并完整欣赏,感受音乐与画面的协调一致。

4、分段欣赏配乐动画片根据情节变化创编相应的动作表现小鱼和水草的不同形象,并随配乐动画片自由表演:

(1)欣赏A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的旋律是怎么样的?你仿佛看见小鱼和水草在干什么?

(2)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水草在舞蹈,小鱼在游……

(3)欣赏B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和前面一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小鱼和水草会发生什么事情?

(4)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水草和小鱼在玩,捉迷藏,说悄悄话……

5、幼儿自由借助道具随配乐动画片完整进行表演,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

篇2:水草和小鱼的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6和7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6和7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因为,务必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虽然对6、7已有初步的认识: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两个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教学难点: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打算采用: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

新课标还指出: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设计学法具体如下:

1、自主学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新知,并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带给学生成就感。充分体现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起探讨问题,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提高、拓展延伸五个环节。

篇3:关于正弦定理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

首先, 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如下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中的位置

《正弦定理》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5册 (必修) 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知识,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二、新旧教材对比

1. 教材顺序

新、旧教材中正弦定理都是在已讲完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之后来学习的, 其原因是正弦定理是三角函数知识与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交会应用.

2. 教材内容

相同点:新、旧教材中均运用归纳思想, 在直角三角形中揭示边角关系:asinA=bsinB=csinC并进一步进行探索, 证实在斜角三角形中此关系也成立.

不同点:旧教材正弦定理利用向量运算推证的证法较新颖, 同时又作为向量知识的应用, 但证明过程比较繁琐, 学生入手比较困难, 其特点在于知识的迁移与联系;新教材以“等量关系”为突破口, 利用边与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在斜角三角形中构造直角三角形寻找等量, 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这种证法简捷, 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并接受, 容易对证明过程进行发散, “还可以怎样做”体现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不断探究的创新意识.

基于以上分析制定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证明定理的方法.

(2) 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2. 能力目标

通过证明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创新思维, 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 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研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正弦定理揭示了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客观规律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也是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因此, 本节课重点内容是正弦定理证明与基本应用.

难点:证明方法推导的多样性.在证明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研讨, 对知识的挖掘多角度地证明定理.因此, 本节课难点的内容是证法的多样性.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课程.

实例引入

1. 为何实例引入: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确定探索方向引出新课.

2. 为何选择较复杂的图形:

图中展现出3个三角形的类型, 分别为Rt△ADB, 锐角三角形ACD, 钝角三角形BAC.强化我们在解三角形问题时应注意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设置问题1的意图:通过演示变化过程, 认识到边与角的变化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问题2的意图:引导学生如何实现边角关系的互化.联系所学内容, 使学生掌握实现边角互化的手段———三角函数的定义.从而达到应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实现边角互化的目的.

接下来, 通过学生的研讨我们运用归纳的思想从直角三角形中揭示边角关系:a=b=c,

sin Asin Bsin C

于是就斜三角形进行探索发现这一关系.

在这一环节中, 为何先从直角三角形中归纳关系的意图在于:首先在初中时我们已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过边角关系;其次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 我们一般归纳结论都从特殊情况出发“发现”结论再推广到一般情况, 进而实现归纳结论的目的.

于是我们下一环节通过学生充分的研讨来证明这一结论.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证明正弦定理常见的方法有6种, 以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分析以下四种方法较易被学生采纳. (我们以锐角三角形为例进行证明)

法一: (等高法) .

思路:构造Rt△ABC和Rt△ADC, 通过高相等建立等量关系, 从而证明等式.

思考用等高法的原因在于:归纳时我们是应用直角三角形得此等式的, 从而学生很容易想到在斜三角形中构造直角三角形, 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找等量关系达到证明的目的.

另外, 在证明时容易漏掉对钝角三角形的讨论, 因此老师点拨要强调思维的严谨性, 注意分类讨论.

法二: (等积法) .

思路:通过面积相等证明等式, 实质上等积法与等高法是同一种证法, 只是从代数的两个不同角度来寻找三角形中的等量关系进行证明.

法三: (外接圆法) .

思路:将锐角三角形ABC转化成Rt△ABD, 利用三角函数定义证得等式.

方法是:从几何的角度构造直角三角形, 通过等量 (直径) 达到证明目的.

法四: (投影法) .

思路:从向量知识入手, 通过A#$B, A#$C在A#$D上的投影相等证得等式.

法五: (突破法) .

思路:利用分析法寻找思路, 用综合法进行证明.

总结:以上五种证法在本质上都是同一证法, 只不过是从代数、几何与平面向量的几个角度构造直角三角形, 通过寻找等量关系达到证明等式得目的.

其中, 法五是不常见的方法, 我们下节再着重分析这种方法.

篇4:《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相关知识的基础。经过第一学段及本单元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开展有效教学,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节课对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学生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来获得。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验证结论的意识;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学习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在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导出过程,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啊?

(二)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学具: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角器和剪刀。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理念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主要采用情境激趣,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猜想验证等方法组织教学。首先,我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在经历感知、验证、理解到概括总结的过程中,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啊钡慕崧邸U庋冉谈搜剿髦兜姆椒ǎ痔逑至硕质导⒑献鹘涣鞯刃碌难胺绞剑治暮笮按蚝媚芰 =翁没垢顾钦嬲晌翁媒萄е兄匾牟斡胝哂氪丛煺摺?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探究的欲望,我设计了一个隐含矛盾冲突的情境: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在争论谁的内角和大?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这样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之中。在学生强烈的质疑、争论中进入了下一个学习环节。

(二)自主探究,操作验证

1.通过前面“谁的内角和大”这一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学生猜测后,鼓励验证猜测。我将引导“三角形有无数个,要想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埃迷跹プ瞿兀俊贝耪飧鑫侍猓柚延械闹督辛硕淘莸慕涣鳎懒丝梢酝ü掷嗬囱橹ぃ矗喝窠侨切危苯侨切危劢侨切巍H缓螅攀秩醚ゲ饬咳切蔚娜鼋牵⒓扑愠鋈鼋堑暮汀T诩扑愕墓讨校岱⑾郑蛭饬恐谢岢鱿治蟛睿饬康慕峁皇呛茏既罚蛔阋灾っ鹘峁N医徊揭肌坝忻挥懈玫陌旆ɡ囱橹つ兀俊狈攀秩醚俅翁致邸⒉僮鳌⑻骄俊⒔涣鳎岱⑾滞ü簟⑵础⒄鄣确椒ǘ伎梢匝橹と我庖桓鋈切蔚哪诮呛投际?80€啊5贸鼋崧酆螅俜垂唇饩隹吻啊八哪诮呛痛蟆钡奈侍狻;乜壑魈猓由盍硕浴叭魏稳切蔚哪诮呛投际?80€啊!闭飧鼋崧鄣睦斫狻?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我把放手让学生操作和引导有机地结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从不同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的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运用提升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以下题目:

1.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

(设计意图:两个三角形在拼成大三角形时,有两个角不再是大三角形的内角,所以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仍然是180€埃皇?60€啊8徊嚼斫夂凸塘吮窘诳蔚慕崧郏靼兹魏稳切蔚哪诮呛投际?80€罢庖豢蒲Ы崧邸#?

2.他们说的对吗?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埃?

任意锐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正好等于90€埃?

等腰三角形沿高对折,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啊?

【设计意图:本题是判断题,根据不同三角形的特点和内角和去判断对错,既是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

3.拓展练习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埃蟪鏊谋咝巍⑽灞咝蔚哪诮呛汀?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一个拓展练习,通过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就可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既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四)互谈收获,分享成功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也是总结。学生可自由发言,收获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对学到的数学知识的梳理,也可以是对学习探究方法的总结等等。)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充分体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形散而神聚”的教学理念,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设计有层次性,让学生在经历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5:《皮皮和汪汪》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课文——《皮皮和汪汪》。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小猴皮皮和小狗汪汪在摘椰子时分别遇到了困难,后来两人通过合作,各自发挥优势,终于摘到椰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学会与别人合。本篇课文我一共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随文学习生字、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良好习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二、三自然段,将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第二课时学习四、五自然段,,随文学习会认字,会写8个字,着重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进一步理解做事要学会与人合作。

现在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授课。

根据低年级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创设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融入童话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里,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引导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接着,我设计了有趣的活动,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正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活动中学会学习。

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皮皮(出示图片)……”,并且出示教具,小河、小岛、椰子树、又大又圆的椰子。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自然段,并通过游戏,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动脑、动手、动口,以趣促思,发展了多种能力。在学生弄清椰子树的位置以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问题着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己阅读的强烈愿望。

然后,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明确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才会成功的道理。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平常是怎样要做的?最后,我安排了带表演性质的游戏,要求同学间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本课的识字教学我采用了随文学字、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词。学生识记巩固生字的方法是复现。我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字,同桌合作记字,然后教师带读,去掉拼音练读,开火车读,再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的词语中读。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脑多种感官,既充分利用了他们的无意注意,又有效地发展了他们的有意注意。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生字,积累了词语。

篇6:《北风和小鱼》说课稿

1、教材简介

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五课。文中球迷爸爸非常爱看足球赛,却把球赛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弃自己喜欢看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这是老人的慈爱;看见妈妈的疲劳,我们都提议关掉球赛,让妈妈听音乐看舞蹈,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关切,当然,也有“我”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关爱。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时的学习重难点。

二、说学情

在低年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尚有欠缺,所以在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借助拼音来完成。当然,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的识字量也大有增加,也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所以在识字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识记生字,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时教师采用教法为朗读教学法、质疑、解疑。让学生与教师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识字,并感受到快乐。学生的学法则采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朗读感悟。让学生在合作中识字,互相介绍自己识字的好方法,和同学一起成长、进步。

四、教学过程简记

一、趣味导入,揭题。

1、猜谜语。(板书:电视)

2、谈话:你喜欢看电视吗?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板书:看)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画面,指导看图。

这一家人在做什么?你能猜想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吗?这家人看电视啊,可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读课文吧。

2、学生自由拼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自由读,并圈出生字。)

3、多种方式认读生字。(齐拼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去拼音抢读,重点指导认读“赛”字。)

4、分小节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5、齐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三、朗读课文,感悟亲情

1、听读课文。

2、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3、说说这家人看电视的“奇妙”表现在哪些句子中?

4、全班解疑。

5、用“因为……所以……”说话。

A、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B、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C、因为我们都爱妈妈,想让妈妈,所以。

四、小结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爱,都能互相关心、体贴家人,所以我们家才会变得如此幸福、温馨。学到这里,老师也被这一家人的谦让、关爱给深深感动了。在感动之余,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想送给他们,同时也送给你们,你们想听吗?)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诗。

五、拓展

课外了解爸爸妈妈等家人爱看什么节目。

六、说预期效果和教学反思

1、预期效果:本课时预期学生能认识14个生字,但会在识字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换”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予[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 ]以点拨指导。同时也希望学生通过朗读能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感受到全家人之间的这种关爱与体贴,从而在幼小的心灵种下情感的种子。

2、教学反思:

在授课中,基本上能按预定的流程来完成教学,和学生共同学习,认读生字,朗读课文。同时介绍了“因为……所以……”这一说话句式。在情感上,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同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但在整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认读生字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认读情况检测不力劝仅仅只有部分学生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认读了生字),另外,在给生字找朋友时,担心时间不够,没给足充分的时间,每一个生字也只让学生找了一个朋友。第三,课件制作粗略,在出示生字这一环节中出现一处错误,把“音”写成了“间”,教师竟没有发现,还是学生发现后提醒教师,教师才发现并更改。

【《北风和小鱼》说课稿】相关文章:

1.北风小鱼的说课稿

2.北风和小鱼说课稿推荐

3.北风和小鱼教案

4.《北风和小鱼》教案

5.语文《北风和小鱼》教学反思

6.课文《北风和小鱼》教案

7.《北风和小鱼》教学反思

篇7:云彩和风儿的说课稿

一.说意图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云彩和风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小朋友们开始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生活中的各种自然景观,对孩子们特别有吸引力。诗歌《云彩和风儿》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彩的变化,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中的奇妙变化。儿歌的语言简单有趣,形象突出,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将幼儿带到了室外活动区,让大家亲身观察大自然,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彩像什么。活动时首先让幼儿随音乐进行观察体验,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自由观察、交流、探究。接着引导幼儿探索使云彩变化的秘密,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然后结合看图片,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最后分角色做游戏,并仿编散文诗。这样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大胆地创作,表现,进行想像,在这一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活动推向高潮。幼儿的思维积极活跃,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幼儿能积极的想象,说一说天上的云彩看起来像什么;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出自己想让云彩被风儿吹成的样子;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游戏,和教师一起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4、幼儿尝试仿编散文诗。

《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过程的设计上,我把“说一说天上的云彩像什么。”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幼儿虽然对大自然很感兴趣,但由于受到能力、经验的限制,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不敢大胆坚持、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我把“幼儿尝试仿编散文诗。”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三、说教法

从幼儿的心理角度、认知特点出发我采用:

1.创设情境法。

2.激发兴趣法。

3.交流讨论法。

4.互动法。

让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激发幼儿说的欲望,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教具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需要准备以下的内容:

篇8:《大气压强》一节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以便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本节教学目标是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本节教学内容特点确立的。

1.知识目标

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能力目标

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通过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利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本节教学的重点: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的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二、说学生

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容易被人们忽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使学生能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说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通过情境创设,启发学生设疑。

2.演示教学法

通过演示“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

3.实验法

利用饮料瓶分组实验,想办法再次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实验视频进行无法演示的托里拆利实验。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进行“覆杯实验”的演示。即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杯,杯口覆上硬纸片,倒置,纸片不下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形成学习疑问。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本过程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

第二部分:首先,利用“覆杯实验”的演示,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分组实验再次证明。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台前模拟“马德保半球实验”,并提出疑问,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

第三部分:分组探究,估测大气压。

安排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利用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值。教师根据学生计算大气压值的偏差,因势利导,引出托里拆利实验,得到标准大气压值。由于条件有限,托里拆利实验需要视频演示。

第四部分:知识拓展延伸。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活中测量大气压的工具,并能利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长白山上温泉水沸腾为什么煮不熟鸡蛋?

3.学习反馈

教师出示生活现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从而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

4.回顾小结

先组织学生再次阅读教材,结合板书,归纳所学知识,以便学生系统掌握。

篇9:《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1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说课。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面积单位,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之后学习的,它将为学生以后计算物体的体积做下铺垫,同时,也为学生利用体积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基础。

对于这节课,教材是借助两个大小不同的牛奶包装箱,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两个问题,逐步学习体积的含义和体积单位。

学情分析: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教学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生活经验去进行教学,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生活中对物体的“体积”有了初步的感知,通过学习面积单位已积累了探究“体积单位”的方法。并且,五年级的孩子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还需要我们适时的引领和指导。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如下:

1、理解体积的含义。借助教具,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的观察、分析、操作和概括能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需要准备的教具是:两个一样的杯子、水、石块、木块、沙子,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等教具。可以采用直观演示为主、谈话交流为辅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技能,让他们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感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4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提供的情境图,让学生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要探究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体积。

首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做两个实验,先让学生读一读出示实验要求再动手,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实验有目的、思考有方向,通过实验得出石块和木块占有空间。

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占有空间?在学生交流汇报中感知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有大有小,从而揭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接着试一试: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物体,谁的体积大?

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知物体体积的大小。

第二个问题:体积单位。

当不能直观判断两个物体体积大小时,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探究的第二个问题,这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测量面积的方法来测量体积,可以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开始采用大小不一的小正方体来摆,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

得出要采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对于体积单位的问题,我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然后汇报交流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是:

接着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感知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大小。而1立方米的大小我借助教具围成正方体框架,让学生感知它的大小。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或1立方米。

这样,(总之,我借助直观观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新知以后,还需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加以巩固。下一环节

第三环节:自主练习。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3个练习题:

2.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

微波炉的体积大约是40。

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

设计目的:形式不同、分层设计,既有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对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的过程中巩固提高、深化理解。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本环节我采用问题引领式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的收获是什么?在学生回顾交流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积累,还有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技能上的提升。

板书设计:

重点知识写在主要位置,便于学生整体了解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概括。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敬请指导。谢谢!

集装箱的体积大约是40()。

文具盒的体积大约是200()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区分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不同,同时让学生理解立方米和立方分米是较小的体积单位,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

3.把正方体(棱长5厘米)礼品盒装到箱子(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里,最多能装多少盒?(材料厚度忽略不计)

这是一道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目。

这道题主要考察: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1.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说一说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实验一要求:

1.准备盛有半杯红色水的玻璃杯和用绳子捆着的石头一块。

2.用手提绳子将石头浸入玻璃杯的水中,观察放入石头后水位有的变化情况。

3.说说观察的结果,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二要求:

1.准备2个同样的杯子。第一个杯子装满沙子,第二个杯子空杯。

2.将一块木块放入第二个杯子中,然后从第一个杯子向第二个杯子中倒沙子,倒满为止。

3.说说观察的结果,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体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作答)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2、“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

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二、揭示体积

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吗?

手机影碟机电视

学生回答后,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概念)

三、列出体积单位。

1、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单凭观察,难以比较)

2、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后,学生很快就确切的说出:左边的长方体体积大于右边的长方体体积。(因为左边长方体有16个小长方体,而右边的只有15个)

说明: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是用线段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那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用正方体来表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

四、认识体积单位。

1、“请你猜一猜1cm3、ldm3 、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讨论后让生看着实物共同小结:

棱长是I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手指尖);

棱长是ldm的正方体,体积是ldm3(粉笔盒);

棱长是l 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一台洗衣机)。

2、“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4cm3)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五、课题练习

(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借助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让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教学中,我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3

一:总体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说教材

1、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目标:通过《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教学,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5.教学准备:烧杯、石块、体积单位、课件。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法和自学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物体 占空间]{板书}。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说明:通过2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橡皮、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生齐读。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火柴盒小的物体吗?[说明: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学生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

请生数一数,告诉老师谁的`体积比较大?

学生汇报(注意让学生说出数的方法)。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读一读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自学要求,“v自学课文15页内容。

v自学体积单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请生分小组自学“体积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上台汇报自学成果。[说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开展讨论和交流,并让学生自我展示自学成果,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

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们在计量物体的体积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体积单位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师出示图。师:已知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它含有多少个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请生说一说。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生操作:

请你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还能摆成其它形状吗?它们的体积又是多少?[说明:这里的操作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认识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二是可以通过摆小正方体看体积,为后面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准备。]

4.反馈

( 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位,哪个是体积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课本中练一练的作业)

[说明: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三):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

师: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棱长1立方分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立方米:棱长1立方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4

一:总体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同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协助同学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同学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同学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同学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说教材

1、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同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协助同学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目标:通过《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教学,(1)让同学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同学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

4.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5.教学准备:烧杯、石块、体积单位、课件。

三:教学战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法和自学法发挥同学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同学的协作能力。

4.采用同学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物体 占空间]{板书}。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说明:通过2个实验培养同学的小组学习、协作能力,锻炼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橡皮、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同学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生齐读。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火柴盒小的物体吗?[说明:体积的意义十分笼统,同学难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让同学通过观察、考虑、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同学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协助同学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同学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括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

请生数一数,告诉老师谁的体积比较大?

同学汇报(注意让同学说出数的方法)。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读一读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自学要求,“v自学课文15页内容。

v自学体积单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请生分小组自学“体积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同学上台汇报自学效果。[说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让同学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开展讨论和交流,并让同学自我展示自学效果,极大地发挥了同学的主体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同学的协作能力。]

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们在计量物体的体积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体积单位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师出示图。师:已知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它含有多少个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请生说一说。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同学操作:

请你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还能摆成其它形状吗?它们的体积又是多少?[说明:这里的操作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认识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二是可以通过摆小正方体看体积,为后面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准备。]

4.反馈

( 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位,哪个是体积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课本中练一练的作业)

[说明: 通过比较,有利于同学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三):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

师: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棱长1立方分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立方米:棱长1立方米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5

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玻璃杯、水、石子、书包、橡皮擦等教法学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将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讲解故事的大概意思。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来说明吗?

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

师: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

生激动地:放大的石子。

师:为什么要放大石子?

生:大石子占的位置大,水上升得快。

二、合作探究

(1)建立体积概念。

出示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实物演示:橡皮擦、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三、学习而新知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橡皮擦小的物体吗?

师:出示书中插图,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鞠躬)我是小学数学组几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体积和体积单位》,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5页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作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现阶段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规律和空间观念,根据这一特点,结合以上教材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玻璃杯、水、石块、细沙、米尺、多媒体课件等

二、说教法

“教学无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原则,采取以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操作体验、合作交流的方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我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石头放进瓶子里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很快学生就会从童话故事中得到启发:石头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这时我会告诉学生,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石子的体积。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体积的知识。(板书:体积)

通过童话故事开始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会到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是紧密相联的。

(二)实验演示 探究新知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一下几个活动:

1.实验演示,建立体积的概念

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为了让学生直观感知这一意义,我采用分小组做实验的方式,分两个实验,

实验一:用一个杯子装满细砂,然后倒出细砂,放入石块,再倒入细砂,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实验二:把一大一小的两块石块放入盛有同样多水的玻璃杯子,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思考为什么?

第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物体时占有一定懂得空间;第二个实验,让学生形成物体所占空间是有大有小的表象,帮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体积的意义。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概括出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这一概念。之后,我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多媒体出示常见的物体,如冰箱、电脑、手机等等,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使学生对体积意义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游戏操作,形成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体纸盒,要求学生判断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由于无法判断,我在这里引导学生回忆,计量单位的长度、面积时,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顺利地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板书:体积单位)

接着多媒体出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那么,你们想知道它们大概有多大吗?我请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有多大,在头脑中对它们形成模型,并根据头脑中对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表象用手指比划。接着举例生活中一些物体如1颗蚕豆,手指尖的部分,计算机键盘的按钮,小骰子等物体接近1立方厘米;一个粉笔盒,纸盒(自制)等物体是接近1立方分米。从而进一步巩固并建立了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而对于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我采用游戏操作的教学策略:借助三把米尺,做成一个护城直角的架子,我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有多大,它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在通过大家估计一下它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让学生钻进1 立方米的框架内,看能站进多少人,来感受1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通过游戏操作,学生从直观上感知体积单位,从而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中玩,玩中悟的过程中获得新知,从而使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设计是巩固新知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基础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是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练习:填一填体积单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实际物体的大小;并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 畅谈收获

小结归纳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课堂小结我将采取提问方式: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有关体积的什么知识呢?你又有哪些收获呢?接着,我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整节课的知识脉络,起到归纳知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的又一次发展,也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二、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体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过程和方法目标:1、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理解体积的含义。

2、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8、39页中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我要回答以下2个问题:1、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的重难点是什么?2、突破重难点的策略是什么?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的重点: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接下来我分三点来阐述确定这一课时重难点的依据。(一、是凸显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需要。二、是发展空间观念整体目标的需要。三、为避免学习后期因计算而淡化空间观念的问题)

一、是凸显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需要

第一点:原来知识结构里面:学生学习了线段的长度面的大小,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在第一学段学生通过学习习近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从形的角度培养发展学生的三维空间,初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但本课时要学习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是由一个具体的量来决定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打破了原来的认知,从量的角度来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见,两者是有区别的,所以要揭示其本质属性。

二、是发展空间观念整体目标的需要。

第二点:《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由认识一维点线,到认识二维面,发展到认识三维空间体,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可见,教材在每一个学段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为避免学习后期因计算而淡化空间观念的问题

第三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刚接触体积时,对于什么是体积倒还能有一个模糊的表象,知道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即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三维体。可是学到后来,当学生学习了体积的计算公式后,他就会套用长*宽*高的公式来计算体积,对体积的认识又回到原来的一维二维上,什么是体积?线段*线段*线段,因此,这一阶段学生往往因计算而将体积的表象模糊了。因此学生刚接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理解他们的意义成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套用公式的现象,为后阶段学习计算公式的意义打下基础。

下面我回答第二个问题:突破本节课重点的策略分别是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对比交流。突破本节课难点的策略分别是对比交流,迁移类推,举例,想象

下面介绍我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我是怎样使用这些策略,又是如何进行使用后的一个提炼。

一、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对比交流理解体积的意义,突出重点。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体积的意义

对于体积概念建立,我分二层进行教学:物体占有空间,物体占的空间有大

小。

这里我请学生观察自己和同桌的抽屉,说一说抽屉里有些什么?抽屉还能放些什么?能放多少?〔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引导学生直观演示,让学

生体验抽屉里有“空间”,物体是要占一定的空间的。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

2.实验操作,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

出示两个杯子,盛满(有)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头,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让学生说一说一块石头占的空间大,另一块石头所占的空间小。由此让学生感知物体占的空间有大小。

3.对比交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物书包、铅笔盒、橡皮让学生观察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小,进一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是有大小的。对体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物体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二、运用迁移类推,举例想象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突破难点。

1.迁移类推,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

出示两个体积大小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铅笔盒,要求学生判断哪个铅笔盒的体积大。由于无法直接判断,我在这里引导学生回忆计量物体的长度和面积时,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学生自然会由前面的知识想到,计量物体的体积也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引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和体积单位的字母表示法。用迁移类推引出学习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这里我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由“空间”到“物体要占空间”,再由“物体要占空间”到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理解体积的意义,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帮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观察感知,对比交流,初步形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表象

由于学生在平时对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相对接触到比较多,先教学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我分别出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感知1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空间大小。再同时出示这两个模型,进行一个对比交流,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3.游戏操作,想象举例,进一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空间观念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cm3和1dm3有多大,在头脑中对1立方厘米

和1立方分米形成建模,并根据头脑中对1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表象用手指比划。举例生活中一些体积接近于它们的物体,如一颗蚕豆、手指尖的部分;一个粉笔盒,进一步巩固建立1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对于1立方米空间观念的建立,学生比划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我游戏操作的教学策略。我借助三把米尺,我让几个同学和我一起,在教室的一个墙角共同来做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我让几个同学站到我们做的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学?(这里学生的身高已经超过1米,我会在一旁引导他蹲下去一点,头部不超过米尺的高度,让学生初步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是与长宽高有关的,但这里不要做出解释,只是一个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估一估1立方米的空间可放多少物品?”通过一个量的刻画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和观察思考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策略之一。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形成空间观念的。

上一篇:《吸血鬼日记》经典台词下一篇: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