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事故预案

2024-05-01

食物中毒事故预案(精选8篇)

篇1:食物中毒事故预案

食物中毒事故预案

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地方,也是食物中毒的易感场所,因此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及联系电话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具体职责

1、总指挥:校长

2、副指挥:副组长

3、报告:分管校长及向区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发生情况和初步处理意见

4、负责救治:卫生老师、总务主任及有关人员

5、保护现场:总务处、食堂工作人员

6、解释工作:学生处

7、协助调查:校长、学生处、总务处及其有关人员

8、调动人员:学生处、团委、总务处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预防工作

1、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每天做好晨检及体温自测工作

3、坚持正规渠道进货,做好货源检验工作

4、做好验收、验发检查登记工作

5、做好台帐记录

6、做好食品留样、登记工作

7、做好消毒工作

8、做好生熟分开工作

9、做好冰箱的生、熟、半成品分开存放及清洁工作

10、食堂人员如发现“五病”,立即调离岗位

11、与街道警署联系共同管理,制止校园周边的小摊贩向学生出售食品

(二)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网络,卫生教师、班主任、校长、等领导立即到场,迅速组织人员,积极采取措施,使病人能及时得到抢救治疗。

2、立即向区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中毒发生情况和初步处理情况。报告内容包括:

(1)报告中毒人数和发生时间、死亡人数

(2)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落实抢救情况

(3)患者的涉及范围

(4)目前正在处理的主要工作

3、向家属告诉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一般情况

4、密切注意新病例发生,并及时落实抢救治疗措施

5、在未查明中毒食品前,对剩余食品、留样食品、原料、半成品的处理在做到:

(1)不出售

(2)不继续加工使用

(3)不继续食用

(4)不销毁

(5)原样保存

6、在卫生执法人员到达前,不对食堂进行特殊的清扫,不对餐具进行消毒处理

7、如实向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中毒事件情况,主动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8、根据中毒发生的原因,切实采取正确性的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9、在查明病因后,对中毒场所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彻底消毒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储存食物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如:餐具、用具、抹布采用煮沸的方法,时间不少于5分钟。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用75%酒精擦试用或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2)对化学性食物中毒、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过的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食品进行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绣惠镇中心小学

2009年1月

篇2:食物中毒事故预案

应急预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减少与杜绝食物中毒及污染事故在我县餐饮环节发生,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相关要求,特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如下:

一、目的

为提高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各专业队伍协调作战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二、组织领导

永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防制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小组,由局长向丹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朱致文任副组长,财务室、办公室、餐饮监管股、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餐饮股负责演练的组织和效果评估。财务室和办公室做好车辆及经费保障。

组 长:向丹

副组长:朱致文

成 员:财务室、办公室、餐饮监管股、食品药品稽查大队

三、应急准备工作

1、物资准备 1.1相关行政执法文书:《食物中毒事故调查登记表》、《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意见书》、《样品采集记录表》、《样品确认通知书》、《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查封扣押物品决定书》、《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封条》以及记录本等。

1.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准备各类重大食物中毒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卫生防护的用品、采样器材和《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等。

1.3×医疗救治机构配备必要的抗菌、解毒药品和抢救设备; 1.4后勤保障组搞好车辆及所需各种经费保障;

2、参加演练人员在演练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各类事故。

3、资料组拍摄图片、进行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照相机、摄像机)

四、应急处臵步骤:

1、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人,中毒病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同时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学校和救治医院在2小时内尽快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和卫生局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发生食物中毒单位、地点、时间、中毒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疑中毒食物、危害范围、中毒原因的判定、危害范围及采取的主要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等。

报告方式:电话报告。

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详细记录和核实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同时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泻物。核实后,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及时报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和×食品安全委员会。

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股接到通知,立即启动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携带有关行政执法文书、调查与取证工具等1小时内到达现场调查处理。保护事件现场,开展调查、取证和控制工作。对剩余食品、食品原料及可疑中毒食品,填写行政文书,予以封存。对已售出的可疑食品,设法追回。对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等,责令其彻底清洗消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股根据调查、取证结果提出监督意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行政处罚建议,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决定,并执行处罚决定。

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启检验快速通道对采集样品进行检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束后,撰写技术分析报告,并按规定报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卫生局。

5、现场调查处理有关要求 5.1 流行病学调查

(1)了解72小时的食谱,特别是共同饮食食谱,有无续发病例,对与中毒病人有共同饮食史而未发病的人,人群中有对照意义的健康人同样也要做好个案调查。

(2)向病人和接诊医生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以及事件相关的情况,病人的症状、体征,发病人数、经过,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特别是首发病例的情况。

(3)调查内容一般应由患者自述,病重或无力表达者,可由其监护人代述。

(4)应尽可能对所有中毒患者进行个案调查,中毒人数不足100人时,至少应调查80%以上人数;超过100人时,至少应调查60%以上人数。《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完成后,由两名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分别签字。

5.2 样品采集与送检

(1)采集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中毒病人发病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选择发病者中未用药或较晚用药的病人采集肛拭样品。必要时可做动物试验,观察毒性强度及主要受损器官和临床表现。

(2)对剩余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分别取样,对熟食间操作台面,存放熟食品冰柜、熟食,常用工具、刀具、容器,熟食操作人员的手、肛拭、使用的抹布、可疑昆虫等视情况采样检测。所采集的样品在冷藏条件下,4小时内送达化验室;无冷藏条件的,于采样后2小时内送达化验室。化验室在检样送达后必须立即进行化验。

(3)对疑似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应尽可能进行现场快速检测。

5.3现场调查

(1)对中毒餐次食品加工场所进行勘验,了解中毒餐次的菜谱、食物来源、原料质量、加工方法、储存条件、存放方式与时间、操作场所的卫生与消毒情况,并做好现场笔录。

(2)检查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特别是在中毒发生前3天内人员变动、患病情况,有无不卫生习惯及操作过程的不卫生行为。

5.4 食物中毒诊断,按《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的规定执行。

5.5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中毒标本的初步检验结果,初步认定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依法采取行政控制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继续发生和蔓延。

5.6确定为化学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原料,采取深埋销毁,严禁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动物饲料使用。

5.7对中毒场所应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对接触化学性中毒食品的容器、设备等责令学校彻底清洗消除污染,必要时予以销毁。

六、应急处臵报告、总结

各有关单位,对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总结,评估内容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种类和性质、事件对社会、经济及公众心里的影响、应急响应过程、调查步骤和方法、对患者所采取的救治措施、调查结论等。评估内容应包括有关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评估总结应报本级人民政府。

对在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食物中毒应急处臵流程

电话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教育局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接到报告人员核实情况后,向有关领导汇报,通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餐饮股、疾控中心赶到现场调查处理,通知×医院准备救治病人,并派车到现场运送中毒者。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和食安办报告。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携带相关文书、仪器等赶到现场调查处理。120救护车到达现场。

现场调查结束,中毒食品、原因初步查明,对现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责令该学校对中毒现场采取消毒措施,要求对所有餐具、容器、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销毁引起中毒的食品。×医院根据中毒症状、特点,对症治疗,中毒病人病情得到了控制。

篇3:食物中毒事故预案

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化学品泄漏造成的突发职业性化学中毒,一直是危害人们健康甚至生命的重要因素,也是常见的突发灾难性事件,具有群体发病、致死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1]。据有关报告,从1991至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报告的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近40起,数百人中毒或死亡[2]。特别是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光气、氨气泄漏等突发性职业中毒事件,不仅给劳动者和人民群众造成健康损害,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整个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系统中最为基础和根本的一环——应急预案,能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将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于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从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泄漏事件后,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于此类问题及应急工作都进行研究,安全、卫生、环保等专业学科的学者们也极大关注,对应急预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关急性职业中毒防治、职业与灾害医学、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重大工业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论文和专著日渐增多。本文对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进行全面、系统的概述,以利于编制出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和谐社会的快速建设。

2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应用与研究概况

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是国家、社会及企业都相当关注的一项社会性减灾防灾工作。我国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非常重视,不同部门、行业和领域从各自的特点和角度出发,设计了相应的应急系统,也给出了比较具体的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1986年原化工部(86)化生字第1078号文发布“化工部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1990年卫生部下达了“急性中毒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方案”研究课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毒救援组织,设立了全国及地方的中毒控制中心。原化学工业部于1994年在上海成立建立了应急救援网络和指挥系统,并对有关企业提出了化工急性中毒应急预案及毒物登记、健康监护等措施,为在突发事故时采取相应的现场抢救及医疗救援提供了技术方案[3] 。1997年原化学工业部发出了《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 [1997] 459号)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岗位应编制应急救援方案”,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提供了法律保障。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5年颁布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这些组织机构或法规保证应急预案能及时处理突发职业中毒事件起到了一定作用[4]。但是,就整个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系统而言,在实际应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中,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针对性较差,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不能为应急响应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目前,国内关于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一类是对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另一类侧重是对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的研究。

2.1 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的编制概况与存在问题

目前针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内容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角度对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方法提出见解和具体的编制方法。如1996年,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就开展急性职业中毒防范和救治预案研完的内容和方法提出见解,认为急性职业中毒防范和救治预案按实际作用分为区域和单位两类。区域预案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区域急性职业中毒分析、预案组织系统和工作程序、信息和专家咨询系统、化学侦检、医学救援,兼有经常性监督和事故处理两方面功能。而更具有直接作用的单位预案,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单位生产情况和工艺流程简述、生产过程有毒物质列表分析、单位组织系统、技术措施、辅助设施和现场应急救援[5]。

有的还认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措施具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主要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有毒有害因素造成众多人员突发急性中毒或发生其他较大危害的作业岗位,专业特点是突出抢救受害人员,现场安全措施与医疗卫生措施并举的预案[9]。杭州市卫生监督所也于2004年也对生产单位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研究,探讨了预案的前期准备和主要内容等[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6年对医疗机构应对大型突发化学品中毒事件预案探讨[11]。广州疾病控制中心对广州地区重大化学危害中毒应急医疗技术预案库制备进行了研究[12]。

这些学者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针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总体而言,我国由于机构和职能的划分,对于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研究,各部门是在本部门的职责基础上,建立了各自领域的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的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往往强调的是现场的医疗急救,安全领域和企业的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则更关注的是火灾、爆炸、人员疏散等安全措施方案,缺少对人员的现场急救措施的方案,这些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在指挥和协调上,没有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因此,一旦发生事故,需要医疗卫生、安全、消防等部门共同应急时,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往往不能事故的及时、有效响应。有些企业常常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消防灭火作战预案代替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是根据事件的特点、以往应对类似事件的经验、对事件结果的预测分析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13],而实际事故现场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不同企业的生产过程繁简不一,所以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而目前许多企业未编制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即使在编制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提到职业中毒应急预案,但预案的编制未能充分明确和考虑自身可能存在的重大突发职业危害及其后果,也未能结合自身应急能力的实际,对应急的一些关键信息如潜在重大突发职业危害及后果分析、支持保障条件、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等缺乏详细而系统的描述,在组织机构、分级预警、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生硬照搬上级预案,导致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不强,特点不突出,与开展职业中毒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指导突发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应该主要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有毒有害因素造成众多人员突发急性中毒或发生其他较大危害的作业岗位,专业特点是突出迅速抢救受害人员,现场安全措施与医疗救护措施并举的预案,具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2 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的实施与存在问题

许多地区和企业纷纷编制并发布了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但在不同的突发危机事件实际应对过程中,应急预案所起到的作用与功效却是千差万别。确保应急预案通畅、及时、有效作用的内在逻辑原因是什么?各种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是影响预案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突发职业危害可能会有多种类型,但应急资源是共同和有限的。如何针对多种突发职业危害类型进行应急预案的系统规划,保证企业的各应急预案之间以及与所在地区的协调性,形成完整的预案文件体系,避免预案之间的矛盾和交叉,在编制应急预案前必须总体考虑并予以明确。目前有些针对可能的事故编制了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孤立或单独的应急预案,在应急组织机构职责、指挥以及响应程序等方面不仅带来了预案不必要的内容重复,而且极易引起矛盾和混乱,对预案维护、职责清晰和资源高效利用等带来一系列问题[14]。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的规划应体现出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既要避免预案编制时内容的重复,职能的交叉矛盾,同时保证预案体系的开放性。即在共性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明确的事故类型,编制其专项预案,对需要特殊考虑的内容予以细化,以保证应急预案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实现统一完整的预案的文件体系。

3 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趋向预测

根据上述概述,可以发现,尽管学术界、政府以及企业在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方面已经开始有研究积累和实际操作经验,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都有一定的片面性,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应急预案有效应急的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我们认为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尚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研究。

3.1以灵活性预案弥补事故应对中的不确定性环节

进行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具体的应急处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部分或因素, 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降低破坏性(含破坏威胁) 、变化不确定(含信息不对称)和时间紧迫性(含资源有限性)三个方面来增加预案的实效性,以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性危机事件。每个事故的具体破坏方式和破坏程度都不相同,应对这些新型的不确定性危机事件,主要从两个方面做出降低破坏性控制,一种是降低危机事件本身的破坏性;另一种是提高危机事件中的人、财、物的抗破坏能力。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如何使得预案的相关措施能降低破坏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

3.2 增强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的实施有效性

目前已发布的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大多是一个几页纸的文件,尽管制定过程中通常进行了事件发展过程和后果假设,但由于实际现场因素通常非常复杂,预案的假设不可能完全与事件实际发展状况相符,用于处置突发事故的应急方案不可能按照应急预案直接地加以应用等等。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应急预案仅是从自己行业的角度出发,对应急救援的有关组织机构与职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一些规定,而应急预案中其他所应包括的核心要素和内容都未能全面反映,在指挥和协调上,没有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对应急预案的要求认识模糊,在应急预案与应急条例上相互混淆。实际上,突发职业危害应急预案是针对所面临的重大突发职业危害风险及其应急救援体系的客观反映,是完整的系统化文件体系,应能完整地反映可能面临的潜在突发职业危害以及相应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在目前的预案基础上,通过系列分析过程,根据已有经验、以往案例、现场状况,甚至科学模型对事件发展状况进行新的判断和调整,引入案例、经验、模型、现场信息、知识库等的综合信息,对现有预案的处置方法进行改进,进而形成用于处置突发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方案。

4 总结

篇4:从事故预案说起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从产品的设计、施工、生产流程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广大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工作上的安全操作规程都能了解和掌握,这些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但是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随着国企改革的步伐加快,随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一些工矿企业人员的安全自我防范意识逐步淡化,安全生产责任心逐步松懈,安全管理的手段逐步“落伍”,使之在一些生产、检修等诸多场所出现安全生产“真空”、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翻开近年来一些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由常规现象而造成事故的发生,一些由新情况、新问题而产生的事故起因占全部安全事故的一定比例。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何墙上挂有规章制度、纸上写有防范措施、人员也懂安全条例,为何还是事故不断分析起来,其主要原因就是人员的麻痹思想、习惯性违章在作怪。因此,不少单位在抓安全管理上就出现了“婆婆嘴”、严考核的现象。

上述企业所采用的每天抓一个事故预案做法,对安全管理是行之有效的。一、有利于管理者“有的放矢”地抓安全。由于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班组他们每天的生产、管理、检修等工作任务各不相同,因此,每天安全生产的重点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我们的班组长在布置任务时,有侧重点的交代安全工作的注意事项,对生产经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做好防范预案的交底,做到防范于未然;二、有利于人员提高安全警觉意识。工作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预案的分析,这会给生产人员敲上警钟。工作中,使他们在检修时、工作上处处小心、事事预防,一经发现安全问题,就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預防事故预案的目的;三、有利于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综合协调管理。由于个人、班组、车间有重点地对每天安全预案进行布控,从而使企业的决策层有更多的时间制定安全管理的决策工作;更多的时间来抓安全生产的“大政方针”,从而为做好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处理预案

1.发现食物中毒立即报警:

在园区如发现任何人士有中毒情形,无论是误服或故意服毒,各岗位发现事故的第一人(物业工作人员),需采取以下措施:要用电话或其它方式,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给物业办公室。由办公室视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向上级报警。

1)办公室电话:58717524;

2)报告中毒情况:将中毒发生的部门地点、自己所在的部门及姓名报告办公室。

2.接到报警后的措施:

1)接报人员要详细记录报警人的姓名、部门;

2)冷静详细的了解中毒发生的单位、地点、和人员数量;

3)由办公室将中毒情况报告项目部经理;

4)由项目部经理迅速做出是否报120急救的决定,同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5)拨打急救电话:120(急救中心电话);

6)及时将事故情况、领导命令通报给各部门主管;

7)配合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现场取证。

3.各相关部门的任务:

1)办公室:留一人值班外,全体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抢救中毒人员,如医护人员没有及时赶来,中毒者又有生命危险,要将中毒者送附近医院抢救。

2)保安部:接受领导命令及时向公安部门的联系;保护中毒者所在现场,不要让任何人触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及食物、呕吐物等);清理园区道路,确保道路畅通;安排好人员引导救护车辆到达现场。

篇6:食物中毒事故预防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协调

1、成立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小组,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在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预案,学校领导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到位,争取时间,积极救治患者,统一协调,实施“事件”处理。

2、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1)组长:校长

(2)副组长:总务主任、政教主任

(3)成员:由班主任、食堂主管、校医组成

3、各成员职务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协调处理“事件”的一切事务

(2)副组长:协调组长处理事件;负责组织联络和传递信息工作;根据“事件”态势,如实向有关部门汇报;协调处理相关课程的调整等。

(3)各班班主任: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必要时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临时控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做好学生及家长的稳定工作;维持校园稳定等。

(4)校医: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初步的抢救工作;收集“事件”发生的可疑中毒食物,并将可疑食物送医院化验检查,以便确定中毒原因;联系相关的救治医院;统计患者人数及病情,及时向领导汇报事件动态情况;向新闻媒体和卫生执法部门公布事件的真实情况等。

(5)总务和德育主任:及时调动交通工具接送患者去医院救治;做好患者家长接待等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在校学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及时与中毒学生家长联系;必要时可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执法部门汇报情况,配合这些部门的处理工作。

二、处理流程

学校有关人员和食堂主管在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达之前,应保护好现场,并采取以下措施:

1、在情况未判明前,禁止继续食用和销毁剩余的可疑食物;对可疑食物进行现场封存。

2、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处理。

3、联系救治医院并及时转送。

4、搜集可疑食品及中毒者排泄物交调查人员检验。

5、逐级上报有关部门。

三、报告制度

篇7:食物中毒事故预案

目 录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1.5 食物中毒事件的分级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2.2 领导小组工作责任 3 信息报告与信息发布 3.1 信息报告 3.2 报告内容 3.3 信息发布 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的具体处理措施 4.1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中毒情况 4.2 迅速将中毒学生送往医院 4.3 确保学生的情绪稳定 4.4 检查事故的原因 制定整改方案,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应急保障 7 附则

皇甫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校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规范和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蔓延和事态的扩大,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省、市、县各级政府的相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突然发生的、群体性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1.4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体师生对食物中毒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食物中毒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关成员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

(3)依靠科学,加强合作。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培训,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提供技术保障。

1.5 食物中毒事件的分级

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 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100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99人及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张发贤

副组长:严宏君 马成栋 陈润菊

组 员:王小舟 徐建平周永明 杨生荣 王 亮 2.2 领导小组工作责任

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工作,启动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快速而有效地解决事故场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其中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如下工作:

总务处:(1)组织人员对食物中毒学生及疑似食物中毒学生进行检查、救治,并对中毒学生及疑似食物中毒学生设立档案。

(2)及时投入抢救现场,并尽快把中毒学生或疑似食物中毒学生送到医院。

(3)了解可疑食品,以备卫生监督所同志的到检、鉴定。(4)检查并准备相关物品供应商有关证件的复印件,以备交付疾控中心,追检有毒物品的来源及货商的责任。

(5)追查出事根源,追究有关人员责任。(6)制定整改方案。政教处:

(1)组织、安排年级级长带领本级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回到各自教室、宿舍,了解学生食物中毒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安稳学生情绪的工作,并对食物中毒学生及疑似食物中毒学生设立档案。

(2)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突发事件,稳定学生情绪,另一方面宣传鼓励学生发扬互帮互助精神,协助老师、学校迅速完成中毒事故的处理工作。

综合办公室:

(1)负责把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即时上报教育局、卫生局,并把上级有关批示传达学校各部门,使应急处理工作能尽快、准确的开展起来。

(2)在处理中毒事故过程中,做好各部门、各级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组织、协调的工作更顺利。信息报告与信息发布 3.1 信息报告 3.1.1 初次报告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半小时内)向教育局和县医院进行初次报告。

3.1.2 进程报告

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每日报告县教育局。3.1.3 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3.2 报告内容 3.2.1 初次报告内容

必报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造成伤害的人数等。

3.2.2 进程报告内容

事件控制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3.2.3 结案报告内容

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3.3 信息发布

未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许可,学校或者个人不得自行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的具体处理措施 4.1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中毒情况

当食物中毒事故出现时,事故处理领导小组长必须及时向教育局汇报事故情况,并与上级部门保持联系,随时汇报中毒情况,包括中毒时间、中毒人数、可疑中毒人员症状等。“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即时启动。

4.2 迅速将中毒学生送往医院

发现第一个中毒学生的时候,即时汇报给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随之开始运作。

4.3 确保学生的情绪稳定

政教处展开宣传和教育工作,稳定师生情绪。

(1)组织各年级级长带领班主任、科任教师到各自的教室、宿舍,把有食物中毒现象的学生和疑似食物中毒学生进行登记,并协助送中毒学生到医院,以便及时检查、救治。

(2)了解学生中毒原因,并及时回馈信息,为追查中毒源提供依据。

(3)对中毒学生或疑似食物中毒学生的主要情况(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班级、住址、联系电话、最近饮食的物品种类和名称、中毒时间、中毒后的身体表现、感觉)登记起来,以备存查。

(4)及时与学生接触,消除学生紧张情绪,稳定校园气氛。4.4 检查事故的原因

事故发生后,总务处立即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1)对可疑食品及原料、辅料和生产加工的有关环节样品进行重点采样、检查、保存,以送给卫生检疫部门检验。

(2)对其它食品及原料的来源、卫生状况及流向作调查。(3)对产品配方、加工过程和环境卫生、生产加工数量和时间进行了解。

(4)对各操作人员的健康、卫生习惯以及生产操作过程进行检查、记录。

(5)检查并准备相关物品供应商有关证件、复印仵,以备交付疾控中心,追检有毒物品的来源及货商的责任。

(6)追查出事根源,追究人员责任。5 制定整改方案,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严格遵守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以及食品卫生和肉类采购管理制度。

(1)搞好食堂内外卫生,执行每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清洁卫生制度。

(2)在加工食品蔬菜时,坚持采用“一洗、二浸、三烫、四煮”的安全食用制度,防止吃了含有残余农药的蔬菜中毒。

(3)库房、操作间的生、熟食品要分开,防止交叉感染。(4)餐具、盛放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餐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放回储物架上,保持清洁,做到“一冲、二洗、三消毒、四保管”。

(5)主食品和副食品原料要分开存放,各种原料要分类,各种调味品要有盖子的容器存放。

(6)做好“除四害”(防鼠、苍蝇、蟑螂和蚊子)的杀灭工作,厨房有防蝇、防蚊、防尘等设施,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整洁卫生。

(7)操作间的销售台、橱柜等要保持干净卫生,并装好防蝇、防蚊、防尘等设施,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整洁卫生。

(8)食堂要有“卫生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包括“健康证”、“上岗培训合格证”,每年体检一次。

(9)操作间要专设有盖垃圾桶,每天午、晚清倒垃圾两次,并要把垃圾桶洗于净。

(10)食堂工作人员要讲个人卫生,勤剪指甲,穿戴工作帽、工作服,洗手上班。应急保障

(1)学校应成立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按规定设立卫生室,具体负责突发性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2)学校应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3)学校要按照统一调度、分工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要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演练。附则

(1)本预案是学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文件,各年级组、处室应严格遵照执行。

(2)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中,对有突出表现的个人予以鼓励和表彰;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依据有关法规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8:食物中毒事故预案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和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机会大大增加。有报道称至2008年3月10日,已登记化学物种类已经达到34,155,289种。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种新化学品问世[1]。生产性毒物所造成的环境和健康的危害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作业活动中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的危险不断增大,各类重大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已经给社会和企业员工的健康带来较大威胁和影响。生产和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各种场所导致发生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情况下导致的突发事件发生,由于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的特点不同,导致的后果也大有不同。事故类型主要是窒息、中毒和腐蚀等。由于有些危险化学品同时具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导致发生事故的后果可进一步加重。据文献报道,危险化学品导致的中毒是我国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卫生部2000-2009年公布的职业病统计数据,分析总结我国危险化学品中毒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职业中毒是仅次于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危险化学品导致的职业中毒占职业病总数的12.8%-18%,在危险化学品中毒病例中,其中的急性职业中毒占22.4%-39.6%。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占前两位的化学毒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初步统计占40%左右;而多以一氧化碳居首位,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硫化氢急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工、煤炭和机械等行业或在检修维护活动较多的市政等行业的工作中,如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爆炸泄漏事件。近些年对于高风险油气田的开发和利用也带来了新的中毒风险。如2004年发生的开县井喷硫化氢中毒事件。近些年为规避风险和减少管理成本,企业普遍采用雇佣或转包给运输公司运速危险化学品的的方式带来公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如京沪高速公路氯气泄漏事件等。每年都会有多起由于维护下水管线导致的硫化氢中毒,救援不当导致多人死亡等案例的发生。事故发生时由于情况紧急和条件的限制,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在实际环境中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很难准确掌握,并因可能受到气候和地理等情况的影响,泄漏的毒气扩散和蔓延等发生连锁反应,影响范围大,损失严重,对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不良影响。

突发危险化学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快速有效处置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管理和响应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 应急预案编制中应明确的基本内容

在应急预案中首先应该明确本企业有关的危险化学品导致急性工业中毒事件的目标和种类。并在综合预案中有相应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方面描述的内容。如急性工业中毒的物质种类、数量、性质和生产工艺等情况。可能发生危险的各种情况和形式,可能扩散的范围和影响的人群和后果,周围社区、气象、地理等信息。

对于上述危险的各种分析结果应作为应急资源和能力配备的主要依据,另外还应考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有些标准规定的对于一些储罐为防止泄漏带来的扩散还应设置防护围堰等要求。应急能力强调的既有物质方面的准备,还有管理上的要求,如对于持续保持应急状态的管理。使应急设备处于应急状态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切实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比较重视应急工具和物质的配备,但是对于是否能够满足应急响应时的需求还不甚了解和重视。对于企业能够达到的基本响应需求的数量和种类,应以在事故发生时进行初级响应能够控制事态进展的最低需要为宜。例如现场救援是为控制泄漏作处置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那么需要配备的呼吸防护用具最少应有两具,并且应有醒目标志和放置在易于获取的位置。

除以上能力外,对于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通讯系统及时准确的能力、指挥人员的协调和组织和控制等能力也属于考虑的范围。

能力的评估和相应的准备贯穿在应急管理全过程,即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突发危险化学品和工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事故后果严重。在应急预案的描述中应考虑应急活动各个阶段的需求。应急管理是对于全过程的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并且是动态的过程。应急准备针对过程中每一个关键环节,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2],包括建立健全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和落实各项职责,组织指挥机构[3]中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如针对接触毒物的员工应急队伍的培训、有关可能发生有毒物质泄漏或中毒的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等具体问题的落实。没有相应的应急准备情况下,当一员工处理污水管道被硫化氢有毒气体熏倒时,救援时想找一个有效的呼吸防护用品和一根能有效救援的绳子都难以实现!因此应急准备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要素是保持突发危险化学品和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所需的相应的应急能力。

3 应急处置原则与分级响应

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其处置过程也不相同,氯气泄漏与硫化氢泄漏的处置过程因为其伤害的方式和部位不同采取的救援也有所不同。硫化氢气体是典型的窒息性气体,属于高毒物质,在高浓度情况下接触可以立即致人死亡,迅速使中毒人员脱离危险场所接触空气或给氧缓解中毒是重要的,但救援时救援人员的安全也是应需要重点考虑的事项,因此合理配置和会使用有限的救援工具和护品是必须要做的是事情。而氯气是典型的刺激性气体,高浓度可导致呼吸道粘膜水肿甚至发生死亡,例如同样是氯气泄漏,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处置过程有很大的区别。人口稠密处泄漏后在有风的情况下会迅速扩散,影响周边人群的安全,带来社会公共安全危机,救援时迅速疏散人群和救护受害者脱离危险环境都是必须考虑的事情。人烟稀少处主要以现场处置为主。总之,在应急响应处置中的重要原则应考虑人员安全优先原则,无论对于救助者还是被救助者,另外,救援过程中防止和控制事态发展及带来的公共安全影响也应是重要考虑内容。有些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除中毒外还会有火灾爆炸的情况发生,现场人员由于爆炸冲击波的影响受到的伤害就更为复杂,烧伤、骨折、出血等情况都会发生,救援时采用适宜的救援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救援时的原则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进行,如有大出血和骨折同时存在时,必须立即止血挽救生命,然后再送医院进行骨折的处理。在进行应急预案的描述时这些场景的假设一定要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准备和人员方面的演练和培训。

同种类型的突发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如果级别不同,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是根据突发职业危害事故的机理对事故进行分类分级。一般企业针对于火灾爆炸等的事故的分级考虑比较全面,但对于急性中毒事故引起的后果和可能带来的公众影响方面常常考虑不足,因此在应急的措施和准备上也就很难到位。对于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的充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这种风险的识别和据此采取的有效的应急控制措施。职业中毒事故的分析应充分考虑其具有的扩散的脆弱性分析[4],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危险源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后,其周边哪些地方或哪些人员容易受到破坏或伤害。应主要包括:受事故严重影响的区域(脆弱区),脆弱区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型,可能遭受的破坏影响等。因此在进行分级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毒物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具体划分企业内部不同响应级别和进一步扩大的响应级别。中毒事件发生时,企业进行初级相应,目的是尽快控制事故,减少影响。当险情已经超出了厂界时,企业的响应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必须及时预警和同时向上一响应级别的应急组织请求及时提供相应的救援。在行业主管和当地救援组织中可以同时报告和求助,但行使的职能有所不同,远在外地的上级行业主管很难提供直接的救援,上级主管部门更多的是提供附近的资源调配和给与重要决策时的授权等,如需要放弃或实施某些设备的救援活动及操作授权。而属地的救援则要提供更直接的救援力量,如组织周围群众疏散、消防启动、警戒治安、运送伤员、疏散人群安置等等一系列问题。在预案编制中应有明确的表述。

4 危险化学品中毒响应若干注意事项

针对危险化学品中毒应急预案编制主要是从该有毒物质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考虑,对某种危险化学品中毒特殊风险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地描述,有些物质在具有有毒有害的特点的同时也有火灾爆炸的风险,在发生事故时,可能是先有火灾或在发生爆炸后导致的管线或设备中的物质泄漏,进而带来的中毒风险。描述应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表述,以场景为中心进行的应急程序的描述是正确的选择。在制定医疗救援程序时,应明确下列内容:有明确参与现场医疗救援的人员;明确救援的方法;参与现场救援的人员需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救援的车辆登记和管理、伤员的去向和持续的跟踪等。

扩散具有社会公共卫生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要考虑到事件演变带来的影响。如对于社区人员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可能导致危机事件的各种场景的表述。

指挥系统建立的作用和正确理解:现场处置预案中重点对于应急核心功能进行描述。指挥系统在现场处置中的重要作用是事态控制。现场救援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快速响应。发生事故后何时需要报警和以何种方式救援也需要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例如某企业发生一起存放易燃和有毒气体的储罐发生小的泄漏,现场有三名工人作业时发现了,本应立即进行处置,但在应急程序中描述的是发生这类事故后第一时间应报警,并在得到上级指挥系统的指挥命令下进行相应的救援,结果三名工人担心不立即报警会承担责任,因现场没有电话,派其中一人跑去报警,回来途中罐爆炸了,并导致有毒气体泄漏,导致了严重后果。其实在发生事故时大多数现场是不会有应急指挥第一时间在现场的,在写应急指挥的功能时重要的是强调指挥系统控制事故的能力和与之相关的程序。事故发生时,如有时间进行报警后处置可以按照程序要求执行,如来不及进行报警后得到指挥系统命令再进行救援时,现场人员必须首先按照救援的程序进行,如不这样进行时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应急预案中应对于现场没有应急指挥存在时,指挥系统动态、具有冗余度的描述。如在现场三名同等身份的员工现场救援时谁承担临时指挥组长,以何种条件作为优先选择,应给与明确的界定,一般原则应取决于事故本身的需求,或以年龄、或以经验、或以技能。这些原则必须给与足够的责任和明确执行程序,在救援时才有可能不僵化的理解和发挥应急指挥系统的作用。

另外,如需要使用的防护用品的种类、存放方式和地点、人员疏散后迅速恢复基本生活状态的后期的安置、安置中可能遇到的场景包括冬季的保暖和夏季的防蚊、临时作为男、女卫生间使用时的围布等细节都要考虑。

涉及到运输中有各类化学品车辆,应注意对于流动状态的各类危险化学品车辆的应急管理。运送的车辆中由于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也不同,需要的应急力量和资源也有所不同,应明确统一指挥、联络方式和组织协调调动等方面内容。如明确与社区的联系及合作方式、需要配合和援助的方式和具体执行部门及人员。

5 预警系统

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关键技术中还包括发现事故隐患时,及时开展调查并继续跟踪监测,开展对毒物浓度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预警应遵循以下原则:准确敏感地反映危险源的真实状态的灵敏性;客观科学性;以公认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为依据;具有动态性反映事故发展的趋势的能力,可操作性强;能反映现状和预示未来的指标预见性。

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4种级别(Ⅳ、Ⅲ、Ⅱ、Ⅰ级)。蓝色和黄色应用价值最大。一般情况下,根据不同情况应发出不同级别预警信号。级别的确定应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需要制定,应明确哪一个级别是与社区应急响应相衔接的。事故应急情况进一步扩大,依靠本单位和当地消防部门的力量难以控制时,应向社区甚至更高一级的政府组织请求支援。

因此,需要明确对事故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的责任部门和方式。要在制定应急预案中明确这部分的描述。对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的技术措施应包括:对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检验纪录;对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设备、设施,应设置安全连锁装置等设施;根据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部位、场所,设置必要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企业在确定预警行动时,应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以及信息发布的程序。

了解突发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点和应急响应中的关键技术,对于减少事故带来的人员伤害影响和减轻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徐桂芹.2000—2009年全国职业中毒状况规律分析和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5):96-100 Xu Gui-qin.Analysis and control proposal of occupational poisoning from2000to2009in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5):96-100

[2]闪淳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2):26-28 SHAN Chun-chang.Study on the Emergency Mechanism of Major Public Event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2):26-28

[3]李胡生,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研究进展及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6-9 LI Hu-sheng,LIU Tie-min.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on emergency preparedness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6):6-9

[4]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与程序[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5-8 LIU Tie-min.Basic respond principle and procedure of the major incident[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3):5-8

[5]刘铁民,周建新,任智刚,等.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分级与分级监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4):6-10 LIU Tie-min,ZHOU Jian-xin,EN Zhi-gang,et al.Re-search on work safety accident risk rank and inspection based on rank[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4):6-10

[6]邓云峰,郑双忠,刘功智,等.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6):35-38 DENG Yun-feng,ZHENG Shuang-zhong,LIU Gong-zhi,et al.Study on city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 nology,2005,1(6):35-38

[7]邢娟娟.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与预案编制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8]刘铁民,李湖生,邓云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平战结合[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5(1):5-9 LIU Tie-mini LI Hu-sheng,DENG Yun-feng Public inci-d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both peacetime and wartim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 nology,2005,1(5):5-9

[9]邢娟娟.事故现场救和与应急自救[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

[10]伍彬彬,李竞,冀铮,等.毒气泄漏事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5):54-57 Wu Bin-bin,LI Jing,JI Zheng,et al.Study 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platform of toxic gas leakage accident situation[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5):54-57

上一篇:新立城镇开展道德大讲堂工作情况下一篇:在区属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