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2024-04-15

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共12篇)

篇1: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龙潭乡中心学校食物

中毒报告制度

一、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当及时向主管领导和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二、细心观察学生身体状况,特别是对在校就餐的个别学生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要给予关心,及时到医疗部门进行检查,作好记录。

三、发现学生在校就餐后有3人以上有腹痛、腹泻、头晕、恶心、呕吐且症状相同等,及时送就近医院检查治疗并作好记录,同时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

四、通过医生检查确认是食物中毒后,马上向校领导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乡镇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中心学校打电话通报情况,然后写出书面报告。

五、学校食堂立即对食物样品封存,积极协助、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六、成立事故处理领导班子,统计中毒人数和中毒情况,建立中毒学生医疗记录档案。

七、跟踪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的进展和中毒人员的康复、救护情况。

八、事故报告电话。学校:8381044卫生院:8081021

篇2: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一)食物中毒的发生表现为爆发在某个地区,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有共同的食物史;没有人传人的现象。此时必须采取的紧急措施有:

1、立即组织前往医院(与就近的医院联系;分清轻、中、重,重的先送;要懂得催吐在食物中毒抢救中的重要性)。

2、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留样,保护现场(就餐地点的剩余饭菜,中毒病人吃过的饭菜;盛装过可疑饭菜的容器,用过的刀具、砧板等;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

4、稳定情绪(健全的组织指挥系统;有条不紊的工作;注意工作方法,统一披露信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不瞒报,不漏报,同时注意不夸报)

(二)食物中毒报告

1、食物中毒报告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时控制食物中毒的蔓延和事态的扩大,便于确定中毒原因,分析发生的规律,采取防制措施,调查取证,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有效地减少的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2、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是法定食物中毒的报告人。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包括造成食物中毒的单位和中毒病人发生的单位,尤其是集体性的食物中毒病人往往集中在某一个单位,当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时,肇事单位与中毒病人发生单位(受害单位)就是同一个单位。受害者(中毒病人)及其知情人的举报,虽然不是法定的报告人,但也是报告的一个重要途径,往往是在与肇事单位进行赔偿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再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中毒时间早已过去。

3、食物中毒报告人应当在了解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后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最常用的报告方式是电话,要求在4小时内报告。对100人以上集体性食物中毒或有死亡病例的重大食物中毒要求逐级上报,在48小时内报至卫生部。在卫生监督统计报表中有专门的食物中毒个案表,在进行计算机电子邮件报告的同时使用统一的报表是目前逐级报告中常用的方式。

4、食物中毒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中毒单位、地址、中毒发生的时间、中毒人数、可疑中毒食品、主要的临床症状和病人所在的医疗机构名称、地址等。要求报告的内容尽量详细,为开展调查提供线索。在食品的生产经营中,从业人员要做到体检培训,操作做到原料新鲜、烧熟煮透、生熟分开、现煮现吃,环境做到整洁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合理使用抗生素 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内埠镇中预防学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4页 免费

9、李大小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2页 免费 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3页 免费

太安小学2013下期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暂无评价 3页 1下载券 嵊泗中学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4页 5下载券 更多与“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相关的内容>> 今日推荐

78份文档 笑翻神图

爆笑图片集锦

搞笑图片乐翻人

cs3简单制作动态搞笑图片

216份文档

2015全国两会专题

傅莹:“史上最严环保法”对污染表示“零容忍”

俞正声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环境治理成两会建言热门:宁要绿水青山

240份文档

2015小学生寒假作业

小学五年级趣味语文题

小学假期趣味题目综合小学四年级趣味数学题 您的评论

240发布评论 用户评价 暂无评论

©2015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3 下载 0 下载券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 以下结果由提供:× 百度翻译 百科词条:× 百度百科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微信 评价文档: /20 下载券

内埠镇中预防学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我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即适应对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订《内埠镇中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维护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减少教师和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维护社会的高度稳定,充分认识到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师生的职责。(一)成立预防食物中毒应急小组

成立预防食物中毒应急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组员由政教处、后勤处、食堂管理员、各班班主任等组成,具体情况如下: 组

长: 布战胜 副 组长: 段兴伟

员: 于正强

刘占通

陈风暴

张向阳

各班班主任(二)健全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制度

学校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法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三)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学校要广泛深入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形式,普及下载有关食品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 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发生。(四)前期工作:

1、严格把好食物、食品原料进货关。

学校食物、食品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原料进货关,要定点采购,确保采购的食物、食品原料符合食品卫生条件,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原料进货关。

2、严格把好食物、食品贮存仓库、食堂关。

学校食物、食品贮存仓库、食堂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专门保管人,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物、食品贮存仓库和食堂,定期对食物、食品贮存仓库的原料进行检查,对发现霉烂、变质、过期的,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好炊具、装盛食物的器具的消毒和食物留样关。

对学校食堂、厨房的炊具、装盛食物的器具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食堂、厨房的炊具、装盛食物器具的清洁卫生,防止因交叉感染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食物留样,取每餐的饭菜100克,放在已经过消毒好的器具内,密封好后放在食物留样专柜内保存24小时。(五)做好消毒及保洁工作。

1、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厨房的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再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污染。食堂、厨房的工作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堂食品、厨房的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及时调换其工作。

2、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采取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霉烂、变质。

3、杀灭病原菌。采取高温杀灭病原菌的措施,各餐的熟食品和剩饭,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在销售或使用前必须充分加热。(六)突发性事件的处理

1、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立即停止食堂的一切生产活动,并于第一时间内向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市教育局和市食品卫生公共监督所报告,并保护好现场和留样的食物。

2、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积极配合协助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

4、积极配合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留样食品样品。

5、落实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6、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7、对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 分析判断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可疑中毒食物、食品进行消毒处理, 根据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做出现场消毒预防处理措施。(七)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食物中毒原因情况之前,对可疑中毒食物、食品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食物中毒原因情况,确定食物中毒源后,可采取煮沸15分钟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 炊具、装盛食物的用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液等进行消毒。(八)根据查明食物中毒事故的原因,向上级领导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对所有从事食堂食品、厨房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引以为戒,并对导致食物中毒的责任人、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如故意破坏造成的中毒事故,将当事人交司法机关处理, 如果因工作疏忽造成的中毒事故,视情节的轻重,对当事人进行扣发工资、辞退或进行行政处分的处理。(九)事故报告、处理联系电话

人民医院:

镇卫生院:

68060120 镇中心校:

68062059 总 指 挥:

布战胜

现场保护:

段兴伟

刘占通 通讯联系:

于正强

食物封存:

陈风暴

张向阳

内埠镇中 2011年9月

下载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由校长xxx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向医院汇报中毒情况及中毒人数,并安排教师在校门口接应“120”救护车,在“120”救护车赶来救援时迅速带领“120”救护车到出事现场。

二、抢救组

在“120”救护车未来之前,由校长xxx担任现场总指挥,带领政教处人员以及中毒学生的班主任和部分学生,首先封锁现场,并保留学生吐泻物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根据中毒学生的人数迅速组织车辆,配合救护车以最快速度把中毒学生送市医院抢救。

三、报告组

由xxx副校长向区教育局和卫生局汇报学生中毒情况,积极配合区教育局和卫生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具体预案如下:

一、处置食物中毒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

长:

xxx(校长)副组长:

xxx(副校长)成员: xxx,xxx,xxx,xxx,各班班主任

二、应急处理程序 :、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校医室,由校医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师生。)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3)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 或者与附近医院(xx卫生院、xx区医院)联系救治患病师生)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收集相关病情信息、食物及原加工材料,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区教育局主管部门汇报,指挥以下部门工作:

(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由校医负责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

(3)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校医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政教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学校制定专人接受新闻部门采访;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xx小学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切实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立即启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有关工作,对食物中毒、疑 似食物中毒的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二、学校立即停止所有食物的销售,立即封存所有的食物及食品,以备查 验。

三、学校立即上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报告发生 食物中毒的时间、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应实事求是的报告,不得隐瞒事实。

四、学校立即对有关人员进行隔离。

五、学校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并上 报。

六、任何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七、学校认真调查、分析食物中毒原因,并制定食物中毒预防办法。

八、北碚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联系人员:张捷(68298023)

九、北碚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联系人员:陈鹿鹿(68283550)

十、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签名):

副组长(签名):

成员(签名):

重庆市北碚区大磨滩小学 2012年9月

篇3: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关键词:食物中毒,调查,流行病学,卫生学

2010年9月15日14:30, 南通市卫生监督所接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报告, 反映南通市宏光机械厂35名工人因发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后来该医院就诊。接到报告后, 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 并向领导汇报。根据《南通市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要求, 迅速分组赶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南通市宏光机械厂食堂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实验室检验, 认定为一起原因不明细菌性食物中毒,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南通市宏光机械厂共有350人, 中、晚饭在厂就餐有200人左右。每餐标准三菜一汤, 主食随意。2010年9月15日, 198人在厂食堂用午餐, 开饭时间为11:45, 13:15上班。14:00起, 陆续有工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并先后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 共有35人发病。不在工厂就餐的工人无一人发病。发病人员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补液、治疗后第二天痊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病例调查 本次共调查35名就诊患者, 从约14:00开始有工人感觉恶心, 后剧烈呕吐, 最多者7~8次, 上腹疼痛, 接着腹泻, 为水样便, 2~3次, 体温不高, 个别人37.8℃, 均无其他特殊症状或体征。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14:00, 最后一例发病时间为16:00。

2.2 临床表现 35名发病人员潜伏期为2.25~4.25 h, 平均为3.25h。主要症状:恶心、剧烈呕吐, 最多者7~8次, 上腹疼痛, 接着腹泻, 为水样便, 2~3次, 体温不高, 个别37.8℃, 均无其他特殊症状或体征。

2.3 患者进食史 2010年9月15日午餐食谱为:主食:白米饭、馒头;菜:红烧锅鸡腿、炒芹菜、冬瓜汤、肉片茄子。经查发病的35人午餐全部在工厂就餐, 早餐在各自家中食用;不在工厂就餐的工人无一人发病。发病者中餐菜全部食用, 并未发现有何异常, 主食是馒头, 食用少量米饭。

3 卫生学调查

3.1 现场卫生勘验 该厂食堂三防设施不全, 操作间有蟑螂, 功能区不能正常使用 (洗碗与洗菜池混用) ;餐具蒸汽消毒, 所有菜肴原料均为当日购买, 有索证资料。米饭上午加工, 馒头凌晨加工后部分供应早餐, 中餐开饭前重蒸加热。

3.2 从业人员健康情况检查 食堂共有员工8人, 均持有效健康证明, 近期没有腹泻和化脓性皮肤病, 只有一人感冒已经好转。

3.3 现场控制措施 对所有剩余食品及原料、食品工 (用) 具、容器等进行了行政控制。

4 实验室检验结果

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剩余食品、患者呕吐物、排泄物、食堂工人手拭、肛拭均未检出致病菌, 一员工咽拭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5 分析与结论

本起事件中, 35名发病者9月15日中午均在工厂就餐, 有共同进食史, 而不在工厂就餐的工人无一人发病。虽然一员工咽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 但不能认定此食物中毒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1], 按照国家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规定, 可认定为一起原因不明细菌性食物中毒。

6 行政处罚意见

6.1 该厂食堂三防设施不全, 操作间有蟑螂, 功能区有不能正常使用 (洗碗与洗菜池混用) 的行为, 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四项,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二款,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三项的规定,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四项,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 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6.2 该厂发生食物安全事故后未及时报告的行为, 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条,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 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7 防控措施与建议

7.1 责令该厂食堂彻底打扫室内外卫生, 对所有剩余食品进行销毁处理, 餐具、食品容器、设备等用1%~2%碱水煮沸或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擦拭、清洗消毒。

7.2 责令该厂完善防蝇防尘卫生设施, 做好除“四害”工作。

7.3 责令该厂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7.4 要求该厂建立并执行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7.5 要求该厂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卫生知识的学习培训。

7.6 卫生监督员对该厂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后, 应及时复查整改落实情况。

参考文献

[1]吴坤, 孙秀发, 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篇4:一起学生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报告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7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79-02

2012年4月23日,我区某镇中学发生一起因呋喃丹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事件发生后,在市、区级政府领导及多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及时采取了救治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卫生宣教等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中毒事件发展。目前学校已恢复上课,所有患者完全康复、出院,无新病例发生,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结。现将处置此次食物中毒的工作总结如下:

1 事件的概况

2012年4月23日中午12点20分,我区卫生局指示,某镇卫生院防保科报告该院陆续救治多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例,接到指示后,我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赴医院、学校开展调查处置工作。经调查,某中学先后有40余名学生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症状、潜伏期以及药物使用的情况综合分析考虑,初步判定为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并于4月23日18时24分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原因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经市疾控中心对某中学疑似食物中毒采集的样品检测,患者呕吐物及洗桶水2中检测出含有呋喃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成分分别为2.0mg/Kg、2.3mg/Kg。其他食物、水样、物表样均暂未发现阳性指标。市、区卫生部门立即组织临床和疾控专家进行会诊,对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40余名学生中部分学生仅出现轻微的症状,且实验室检查中胆碱酯酶在正常值内,经过市区专家组多次反复研讨,最终确认此次食物中毒病例为22例,4月24日对某镇中学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恶心、呕吐等症状进一步主动搜索过程中,无新的病例发生。因此确认此次食物中毒系因呋喃丹(氨基甲酸酯类)污染了食物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级别确认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次食物中毒中22例留院观察学生已无其他不良反应,身体各项指标全部正常,截止4月28日下午17时已经大部分出院,且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搜索,无新的病例出现,因此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终止。

2 领导高度重视,启动应急预案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副市长电话询问相关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指示;区委书记、区政府等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赴某镇,现场指挥,并召开药监、教育、卫生、公安部门会议,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食安委、卫生局、教育局、公安局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处置工作。区食安委、卫生局、教育局、公安局部门主要领导在一线组织调查处理。区委区政府定期对此次食物中毒事件进展情况在其官方網站进行通报。

3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3.1 基本情况 某镇中学位于某镇人民东路,学校设有班级18个班,其中初中一年级5个班,初中二年级6个班,初三年级7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50多名,全校学生数950人左右,教职工72人。学校设有一所食堂,位于学校北侧,共有6名工作人员,每天约有286名学生就餐,教职工20人。该食堂供应早餐、中餐、晚餐饭次。根据调查,4月23日中餐有米饭、辣椒炒百叶、紫菜蛋汤、萝卜烧排骨、大白菜烧肉、韭菜炒肉丝。

3.2 现场流行病学分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22名病例均为初中学生,男生10名,女生12名,发病前都有在食堂就餐史。

3.2.1 病例发病时间发布 22名病例发病时间在4月23日11时45分至14时10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乏力、呕吐等症状。

3.2.2 病例的班级分布 22名病例中初中一年级14例,其中初一1班4例,初一2班2例,初一3班1例,初一4班7例;初二年级5例,其中初二2班2例,初二6班1例,初二4班1例,初二5班1例;初三年级3例,其中初三1班1例,初三2班1例,初三4班1例。

病例均集中于低中年级,罹患率为7.69%。其中初一年级14例,罹患率为4.94%;初二年级5例,罹患率为1.76%;初三年级3例,罹患率为1.06%。

3.2.3 住校生/走读生 22名病例全部为住校生,走读生因未在食堂就餐而未发病。

3.2.4 患者性别分布 患者中男性发病10例,女性12例,男女性别比0.833。

3.2.5 患者年龄分布 年龄集中在13至16岁。13岁病例占4.5%(1/22);14岁病例各13.6%(3/22)、15岁病例占45.4%(10/22);16岁病例占31.8%(7/22)。

3.3 卫生学调查 事件发生后,卫生监督所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对该食堂的现场进行了控制,封存原料、剩余食物和留样;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取证;对学校及食堂的管理人员、部分原料及蔬菜的供货商进行调查询问了解。该学校食堂主要存在以下卫生问题:

3.3.1 食品索证索票情况 所采购原料登记不全;大米、豆制品(豆腐、百叶)及色拉油、无批次的检测合格报告;蔬菜由集镇菜场的批发零售商专供,有供应登记(该批发商销售的白菜、青椒、罗卜采购于市级蔬菜批发市场,但韮菜采购于无名个体散户,当日只供给了顺河中学食堂,未零售)。

3.3.2 备餐间未正常使用 内放有工人吃饭的餐桌及其他废旧铁锅、电风扇等;供应学生的菜肴经加工后于上午十一时前直接从烹调间送进餐厅;学生餐具为自备,但食用的菜肴未分餐。

3.3.3 食品加工过程 该学校共有6名从业人员,4月23日上午7点钟左右开始上班,由5人进行蔬菜的拣理、清洗、切配,8点多钟由1名厨师开始烹制,至11点多钟烹制结束,后由2人在烹调间对菜肴按年级、餐桌进行分装,并留样;分装后由4人将分装好的菜肴直接送至餐厅。

3.3.4 外环境情况 加工场所内外环境不整洁,操作间有整包的大米和盛装清洗后的蔬菜篮直接放置地面;纱门纱窗防蝇设施不齐全。该校无地下水,食堂使用水源为镇中心水厂的水。

3.4 溯源性外环境调查 根据线索对学校食堂相关样品进行采样,包括留样食品(4月23日)、水样、餐具样品、洗涤剂样品、病例腹泻物等,共计21份,其中留样食品4份,自来水2份,洗涤水2份,韭菜洗前后各1份,大白菜1棵、鸡蛋1个、米饭1份、青椒1份、紫菜1份,呕吐物6份,经检测除呕吐物外,其余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4 流行病学分析结论

4.1 所有病例均有在食堂就餐史,走读生未在食堂就餐均未发病。

4.2 病例发病时间较为集中,高峰为4月23日12时左右;病例主要来自在食堂就餐的初一、二年级部分学生。

4.3 实验室从采集到标本的患者呕吐物及洗桶水2中检出含有呋喃丹农药成分。

4.4 食堂饭菜制作都在食堂制作间进行,食堂就餐及外环境比较简陋。

此起事件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因呋喃丹农药污染食品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但污染途径不清。

5 预防控制措施

5.1 积极救治病人,控制事态发展 区卫生局组织某镇卫生院对患病学生进行初步治疗处理,安排区医院专家赴某卫生院指导诊治,并安排患病学生陆续送往楚州医院进行诊治,初诊为有机磷的复合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邀请市一院专家进行会诊,会诊意见与原初步诊断意见一致。通过对胆碱酯酶偏低的患者给予阿托品常规处理,并加以补液、补充电解质治疗。约3小时后22名留院患者症状逐步消失,病情稳定,4例胆碱酯酶较低患者也基本恢复正常。

5.2 开展卫生学调查,查找中毒原因 事件发生后,区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立即对该食堂的现场进行了控制,封存原料、剩余食物和留样;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取证;对学校及食堂的管理人员、部分原料及蔬菜的供货商进行调查询问了解。该校食堂持有效卫生证,直接操作的6名人员有健康证,但操作场所较简易,索证等措施不到位。

5.3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毒原因 此次食物中毒患病学生均先后在该食堂进餐,均进相同食品,发病时间先后、发病症状相似,且所有的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并通过对食堂使用食物、水、容器以及患病学生呕吐物进行采样送检,经市疾控中心对农药35个项目进行检测,检测出患者呕吐物及洗桶水2中含有呋喃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成分,其他样品无阳性指标。

5.4 开展外环境调查核實工作 区疾控中心再次对学校食堂、宿舍环境进行排查核实,4月21日学校后勤部门按照要求对学校校舍、教室进行外环境消毒,使用“84”消毒剂、食醋进行消毒,未使用呋喃丹等农药消毒;食堂负责人核实食堂未开展消毒,且食堂内无呋喃丹等农药储藏,通过走访核实基本能排除外环境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5.5 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此次食物中毒后,目前在全区各中小学校范围内开展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活动。

6 效果评估

6.1 事件危害性评估

6.1.1 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评估 由于学校食堂卫生条件一般,食堂管理欠规范,受到呋喃丹农药的污染,从而引发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病人发病以后由于救治及时,病人脱离了危险,得到了康复,各种综合性防控措施采取得力,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无新的病例发生。

6.1.2 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评估 病人多为轻、中型病例,未发生死亡病例,对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6.2 事件处置评估

6.2.1 事件应急准备处置 各医院均设立腹泻病门诊,配有抢救箱及消毒药械,发现可疑病例能够得到规范性地处置。区疾控中心、各镇卫生所应急处置常抓不懈,平时做好应急物资贮备,组织应急技能培训和演练。

6.2.2 事件处置的及时性评估 医院发现可疑病例,及时进行报告。区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6.2.3 事件处置的有效性评估 接到报告后,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工作,全力做好病例的救治工作,加强食物中毒相应知识宣传,提高意识,事件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

6.2.4 事件处置的风险评估 通过领导高度重视、病例救治、事件控制力度,食物中毒很快有效地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由于目前仍为春夏交换季节,污染来源未明确,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仍然存在,要引以为戒。要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落实关键性措施,切实保护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7 经验教训

7.1 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培训,在各项措施落实后,各个部门要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7.2 学校的食堂管理欠规范,发生食物中毒报告与管理需进一步加强指导,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及缺勤缺课监测。

7.3 针对夏季季节性特点,有目的地开展学校食物中毒相应知识科普宣传,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对食物中毒的意识。

7.4 强化信息通报意识,加强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与部门工作职责。

篇5:学校食物中毒疫情报告制度

食物中毒危及生命健康与安全。为便于在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时对中毒师生采取及时有效救治和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妥善处理,特制定食物中毒疫情报告制度。

一.报告纪律

1.学校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必须及时报告。

2.任何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不得迟报、瞒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对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按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

二.报告程序

1.中餐服务人员一旦发现因食堂就餐而引发的师生群体性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必须立即报告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2.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报告区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防疫及其行政部门,必要时向公安、工商、保险部门报告。

三.报告内容

1.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的时间;

2.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源性疾患的学校名称、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

3.造成食物中毒或疑似食源性疾患的可疑食物或原因;

4.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

5.报告人与报告时间。并填写报告记录。四.处置措施

1.立即启动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全力实施救治中毒人员的措施办法,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2.立即停止饭菜食品供应并保留封存造成或导致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篇6:食物中毒与疫情报告应急处理制度

1、食物中毒与疫情报告应落实专人负责。

2、在墙上明显处张贴食物中毒与疫情报告电话。

3、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与疫情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当地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学校应报教育局及学校领导)。

4、报告时应说明地点、发病时间、中毒或发病人数、主要症状等。

5、立即将凝似中毒或传染病人员送入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6、封存可能引起中毒或传染病的食品或用品,严禁销毁。

7、限制相关人员的活动,及时发现后续发病人员。

篇7:食品中毒报告制度

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乡(镇)卫生院、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篇8: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基

肠道增菌肉汤,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MM),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GN增菌液,亚硫酸铋琼脂(BS),SS琼脂,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所,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 试剂

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所,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沙门菌属诊断血清,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材料

腹泻便2份,呕吐物1份,剩余食物1份。

1.4 检验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T4789.4~2008进行。腹泻便和呕吐物分别接种于肠道增菌肉汤增菌37℃24h;剩余食物接种于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MM)42℃24h,进行增菌和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37℃24h,进行增菌。腹泻便、呕吐物和剩余食物分别接种GN增菌液37℃24h。各种增菌液划线分离于BS平板上37℃48h和SS平板上37℃24h,观察生长的菌落,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试验和血清学鉴定试验。

2 结果

2.1 生物学特性

肠道增菌肉汤和(MM)增菌液中呈均匀生长,GN增菌液些许浑浊。BS平板上有圆形光滑灰绿色的菌落,SS平板上无色半透明、光滑、圆形、中等大小的菌落。革兰染色阴性、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无芽孢无荚膜。

2.2 生化反应结果

挑取可疑菌落接种鉴别培养基三糖铁,37℃24h培养斜面(-)、底层(+)、产气(-),硫化氢(-);赖氨酸脱羧酶(-)、PH7.2尿素(-)、氰化钾(-)、靛基质(-)。根据肠杆菌科分属生化结果,符合沙门氏菌属特征。

2.3 血清学鉴定结果

A-F群O多价血清(+++)凝集,生理盐水对照阴性;O因子血清2(+++)凝集;H因子血清第1相(+++)凝集。

根据形态学特性,生化实验,血清学结果判定致病菌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3 讨论

沙门氏菌属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病原微生物,它广泛存在于温血动物、冷血动物以及外环境中,人感染后可引起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副伤寒甲、乙等。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严重卫生问题,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每年都在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现状警示我们,公共卫生正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和监测系统加大监测监管力度,对食品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进行食品卫生教育,提高食品卫生意识和责任感,采取综合治理减少食品中毒的危险因素,控制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实验室检验。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T4789.4~2008进行。结果 在呕吐物中检出一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

篇9:集体聚餐食物中毒1例报告

关键词食物中毒乡村聚餐报告

近年来,由于会议、庆典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不断增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多人聚餐,成为发生食物中毒的高危场所。农村的聚餐,是食物中毒的多发环节,也是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现将扎赉特旗小城子工作部发生的一起聚餐食物中毒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食物中毒经过及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经过:2007年7月1日扎赉特旗小城子工作部所在地一饭店搞开业庆典宴请亲朋好友及各位乡邻等,151人在饭店聚餐,11时左右开餐,就餐约1小时后开始有人出现腹痛、腹泻、腰痛,有视力不清等神经症状,中毒人员在第2天早8时陆续到工作部所在地医院就诊。10时所在地医院向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电话报告发生食物中毒情况。中毒人数共32人,在工作部所在地医院医院治疗10人,在旗医院治疗22人。7月3日,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

临床表现:发生食物中毒的32人中,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其中28人有头痛、关节痛、眼眶痛,15人视力不清伴有腰痛,所有患者临床血象正常。

流行病学调查

现场调查:饭店为砖木结构平房,地面硬化处理,厨房墙面硬化,一切用具摆放有序,因是新开业室内粉刷一新,餐具为新购置。所食用肉、菜均从正规渠道购进,菜肴饭店厨师自己烹制,所制熟食(猪头肉、猪耳、口条)在院中临时立灶前1天煮熟,为防止烟筒倾倒用一农喷洒用农药箱支撑,院内有散在农药商标。

可疑食物的调查:所有中毒人员均食用猪头肉,及用猪耳和猪口条做的凉拌菜有关,

中毒人员调查:发病人群中性别分布为男22人,女10人,年龄4~65岁,患者均为农民。潜伏期最短为60分钟,最长为360分钟。

临床检查:血压无明显变化,体温不高,血象正常。

实验室检查:对采集到的剩余食物细菌培养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肉毒杆菌。

在剩余的猪头肉及猪耳和猪口条上,有机磷快速检测试剂卡检测有机磷试验强阳性,其他菜肴有机磷试验阴性。

讨论

32名中毒患者在72小时内惟一的共同就餐史,就是6月30日11~15时食用的猪头肉及用猪耳和猪口条做的凉拌菜;对32名中毒患者的回顾调查和就诊病历记录发现,其临床症状表现基本一致,个案彼此间无传染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技术处理总则》,可以判断为一起共用食物引起的原因不明食物中毒。

农村历来是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近年来,由于家庭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不断增多,卫生部在《2006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情况》中明确指出,从2006年的食物中毒分析结果看,食物中毒在农村地区、集体食堂、学生中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较多。因此,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迫在眉睫。

篇10: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突发卫生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特制定以下制定: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做好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工作是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认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建立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对未履行报告人职责,造成疫情扩散和危害进一步加大追究其责任。

二、报告的时限和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任报告人是机构指定信息的信息报送员。

当发生学校食物中毒或患病学生异常增加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该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当地卫生疾控部门;一旦确定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填写相关报告卡。

柳林镇中心学校

柳林镇中心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在同一班级,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发现食物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报出相关信息。

5、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县教育局报告。

柳林镇中心学校

柳林镇中心学校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提供留样食物,以便检验。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1、初次报告。学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在第一时间(事发后2小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初次报告。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可直接报告省教育厅值班室和体卫艺处。

2、进程报告。在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处置中,学校应当每天将事件变化情况报告主管教育部门。

3、结案报告。事件处置结束后,应在一周内将事件处理结果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省教育厅。

三、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制定适合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必要时组织学校师生按照学校制定的预案进行演练,以保证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11: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

一、学校总务处杨仕、校医魏彬责成食堂负责人刘太鸿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确保食堂食品卫生质量的同时,积极向学生宣传不要到校外随便乱吃东西,避免病从口入。

若发现就餐人员食物中毒时,要立即通知校医到场,向总务处汇报。由学校安全办公室向镇、区卫生疾病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汇报。

患者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联系。

二、立即将中毒病人送医院抢救治疗。校医、食堂负责人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并做好记录。

三、通知食堂立即停止供应。

四、学校保卫人员与食堂负责保护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五、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六、食堂、校医、学生处及学校相关部门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篇12:预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

2、严格食物验收制度,未经验收签名不得入账,不符合幼儿卫生的食物坚决退换。

3、厨房人员分食物必须穿戴好工作服。

4、对成品存放做到生熟分开,分切,并要清洗干净,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并留下样品以备检验。

5、保持厨房清洁卫生,餐具、食具应洗涮干净,一餐一消毒。

上一篇:《马燕日记》读后感下一篇:龙广小学书画大赛获奖名单书法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