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

2024-05-04

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精选14篇)

篇1: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

我们班人虽不多,但奇人异士可不少。现在打开班级相册瞧一瞧吧。

第一页:

“笑面虎”唐钊:他每天都是一副笑哈哈的模样,再加上人长得胖嘟嘟的,故同学们称之为“笑面虎”。每次组长检查作业时,“笑面虎”咧开嘴笑哈哈的说:“嘿嘿,忘带了”。组长被弄的哭笑不得,伸手不打笑脸人,组长又能说什么呢?

第二页:

好班长——张坤:班长不仅学习棒,而且还助人为乐,这不,他看见王柯正为一道数学题发愁,就走过去说:“来,我们一块向拦路虎进攻吧!”一会儿他们就把“拦路虎”消灭了。班长拍拍胸脯大方的说:“只要以后有什么不会的题只管来找我。”王柯长叹一声:“佩服!佩服!受在下一拜”说着学着古人两手抱拳,很真诚地晃了晃。班长幽默的说:“免礼!免礼!快快请起。”

第三页:

捣蛋小子——张哲。他可是捣蛋上的大款,学习上的乞丐。一天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爱戴”造句。只见张哲把手举的高高的,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老师惊喜的让他回答。张哲高声回答道:“夏天我爱戴太阳帽。”一秒钟之后,同学们的脑子经过360度转弯后,全部大笑起来,连“林妹妹”张茜也不顾往日的淑女风范和大家一起狂笑起来。笑细胞终于死光光了,班上安静下来。此时,老师怒气冲冲的瞪着张哲。几分钟后张哲说:“老师,你别再和我玩斗鸡眼了,我输了,I真服了YOU,顿时,笑细胞又复活了。

篇2: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

相册上有好多人,有爸妈、姑姑姑父,还有我们兄弟姐妹。有些照片我还记得在什么地方拍得,但是有些却不记得了。其中一张,我坐在公园的阶梯上,姐姐抱着我,正分享着一个梨。

还有一张,背景是一群蝴蝶在空中飞舞,妈妈躲在我后面扶着我,我拿着一把太阳伞,脸上的表情真是很嫩。后来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那照片是我很小的时候在昆明的一家照相馆拍得,那时我才两岁。

照片上的爸爸穿着笔挺的西装,黑白领带,黑色皮鞋,靠着一个高高的花篮,背景是一辆灰色轿车,看上去很帅气。——怪不得我妈会看上他呀。

还有一张爸妈的合影,看起来真是名符其实的郎才女貌啊。——可是现在的爸爸比照片中的苍老许多,连头发都没有以前丰盛了。

连照片上的哥哥姐姐也很小,哥哥抱着我拍了一张照片。那时的我可真小,才刚学会走路吧。还有我的弟弟,好像才刚出生不到几个月,就被抱来拍照了。照片上的弟弟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一副苦瓜脸,看起来好像快要哭了。

相册里还有一张我们大家的合影,照片上的姑姑牵着我,姑父抱着弟弟,妈妈拉着姐姐,爸爸站在哥哥的背后,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那场面感觉好温馨。

篇3:翻开老相册:远山的回忆

那年三月我受命赴大兴安岭,生平第一次进山,眼见的森林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浩瀚,山丘一浪接一浪的。树木也不是很粗壯,到处可见采伐后的痕迹。那里人烟稀少,林业工人们看到我们女知青很是惊诧,因林区是青一色的男人。

我们百十号知青在几位有经验的老领导的带领下,在森林深处分三处安营扎寨了。三月的大兴安岭仍是冰天雪地,营房里的床铺架起一米来高。大油桶做的炉子,烧木柴时火红。上半夜烧火时在床上热的发懵,盖不住被子,可床底下冰还没融化,后半夜炉火灭时冻得我们缩成一团。宿营地不远的山涧小河是我们的唯一水源,做饭、洗菜、洗衣服全靠它,刚去时冰雪还没有融化,只能凿冰化水使用,(天热方便了,晚上先是女知青洗衣服、简单地擦洗,然后就变成男知青的天然浴池。)我们克服了生活困难,很快安置就绪,投入了采伐任务。

一个多月后我回团参加师党代会,七天会议结束后,我独自带着两大纸箱贵重药品坐上了开往甘河的列车。看了一天资料,天黑后不知不觉睡着了。惊醒后车厢内静悄悄的,人们都坐在乘椅上东倒西歪地入睡了,我赶紧向列车员询问,告诉我说过四站了,我懵了,第一次单独出远门,这可怎么办?已经是夜里一点多了,列车员说:再停下车吧,明早有车可返回甘河。我顺从地下车了,可下车后又傻了,这个小站没有票房,也没有路基,好像是临时站,感觉中就是一片荒凉。那是个漆黑的深夜,没有月光,走了几步有原木堆成的小山挡在面前,在我不知所措时,好像是刚下车的人隐约地出现了。我象是抓着了救命稻草一般欣喜,迎上去赶紧问:师傅这里有旅店吗?那人说了声:跟我走吧,于是他好心地帮我提起了那个最大的药箱,我连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号都没划,跟在他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好半天,这才看到有微弱的灯光闪烁。透过客店昏暗的灯光,我看清领路人是个中年男子,那家小旅店已是人满为患,被参加扑山火的队伍塞得满满的,过道都摆满行军床。那人好像与服务员很熟,他与服务员说了好多好话,服务员才答应在唯一的女间里加一张床,我被安置下来了,可我不敢再睡了。等到天刚有点放亮,就背着包、扛着箱子奔向车站,生怕再误了火车。这时才认清所在之处的真面目,这里是四处环山,一条铁路蜿蜒在山间,空旷的林区清晨万籁俱寂,偶尔听见山禽的叫声。我不知道什么是害怕,独自一人在药箱周围跺步以驱走寒意,急切地等待着返回的列车。一声长鸣使我喜出望外,没与那位好心的中年男子道声谢谢就登上了列车。

到了甘河后乘坐森林小火车到达我们安营的第一站:信号点,这是我们的周转站,只有几人驻守,离我们连部很远,我与卫生员(大我两岁)吃完午饭马上启程了。我们走的路是小火车的轨道,只能踏着小枕木前行。我们走了三个多小时后又渴又累,终于看到一片小溪,急忙俯身用手捧着甘泉般的溪水狂饮一顿,随后象摊泥般软软地粘在地上了。过了许久,当卫生员坐起来时,一声惨叫惊醒了我,我定神一看,离我们不足50米处的林中钻出一只大黑熊,坐在那足有1.5米多高,在用屁股慢慢挪动。卫生员拽起我就跑,我还想看看黑熊的模样,她说你不要命了,于是我俩忘记疲劳,跑得上气接不了下气的,终于在傍晚前赶到了宿营地。连长看到我俩惨白的脸,急忙追问了情况,吓的他后悔不已。事后听说熊在冬眠中是舔掌度日,五月初大兴安岭的阴山背后冰雪尚未消融,也许是因为熊掌还嫩,不敢踏地奔走?也许是这只熊从来没见过女青年,不知道我们是何物种?也许是吝惜我们这两名20左右的姑娘,才没肯下嘴?不管怎样它善待了我们。

大兴安岭的春夏季节总是姗姗来迟,盛夏如春。六月的一天,经验丰富的总指挥领着连部的几个人去踩新点,我们观顾了原始森林那片令人难忘的处女地。那是我第一次享受到的美景,深深地被那迷人的气息陶醉:密密的森林遮天蔽日,那种绿好象是画家调色出来的翠绿和嫩绿,阳光从枝繁叶茂的树尖上泄下,还要经过层层遮拦,地面几乎享受不到阳光的灿烂,年年积叶腐烂编织成松软的地毯,充足的水分滋养着这片绿茵,连地上也是绿葱葱一片,这里是绿色的海洋。我拼命地呼吸着湿润的、清新的空气,真是异样的感觉,好清新好畅快啊!我的同伴放声大喊,回声也不同一般,更加铿锵浑厚。真想在绿地毯上打个滚,那一定会变成满身绿藻的出水人。还没走几步鞋已经湿透了,我们全然不顾,还想往里走再好好享受享受,可总指挥喊住了我们,他说:不能走的太远否则会迷路的,翻过这座山就到边境线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按原路返回了。离开很远了我还回首眺望,祈祷这人间美景千万别被践踏,让完美永驻人间。

进山不久我们就组建了女子采伐排,我们女知青抬木头,连林业工人们都刮目相看,男知青们也暗暗叫劲,每天抬木头时喊出的号子声如同男女生对歌的赛场,在森林中回荡,加上伐木时树倒方向的提示喊声,激活了这片沉睡已久的山林。日进度天天刷新,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和先进帮后进的结对子活动发挥了效应,涌现出后进青年变先进并加入共青团的典型;一帮一,一对红的样板等。我们的干劲冲天,凭的是青春热血和一颗红心,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们的生活是艰苦的,那个年月物质不丰富,林区气候寒冷,光照时间短,农作物基本不生长,加之运输条件差,副食品很少,偶尔下山时遇上罐头买点回来算是幸运,因山下的商店食品货架上经常是空的。我们只好就地取材,下套子打猎物 ,什么野猪、四不象(牛头、马面、驴蹄子、象尾巴)等,用这些野兽的肉改善伙食。维生素的缺乏只有靠采摘野果补充了。我们驻地熊瞎子果很多,长得比枸杞子大一些,紫葡萄色又酸又甜的很好吃,只是吃后嘴上留有紫色痕迹。我们一有时间就采点留着晚上回宿舍吃,这是大自然赏赐的无公害鲜果,不仅吃出味道也吃出了乐趣。

在我们的工作出成果、生活安顿也理顺了的同时,发生了不幸,一次下山时一位天津知青的左臂被咕噜码子(一种林中专用的轨道铁车)压断了,造成终身残疾;食堂司务长的齐齐哈尔知青在伐烧火柴时,树杈击中太阳穴,因救护不及时而献出了生命,年仅21岁。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汲取了教训继续拼命地工作着。

那年上秋后还经历了森林大火的洗礼。我们接受了林区党委的统一调遣参加了扑救森林大火的战斗。虽然不是熊熊大火,可是我们足足战斗了十多个小时。因为火光就是命令,我们没来得及带上饮用水,只带了食堂剩的一包干馒头就出发了。林区小火车把我们接到火场,工具是就地取材,男知青们在前面用带树叶的枝条打火,女知青大部分在后面踩地上的余火苗。有的抡不动了就脱下衣服扑打火苗。好在风不大,我们迎着火头打。不到半天我的手起泡了、流血了也全然不顾,太累时用脚踩,当成是休息。火舌在我们穷追不舍的追打下,终于低下了罪恶的头,我们胜利了。在我们奋力扑灭火灾后,才感觉到一个个饿得肚子嗷嗷叫,可是谁也咽不下干馒头。嘴唇干得快裂了,嗓子直冒烟,都沙哑的说不出话来了。抡树枝的手几乎都起了水泡。刮破口的,磨破皮的疼痛感都来了。衣服裤子刮破了、烧坏了,几乎没一人幸免,好多人鞋子邦和底分了家。再看看一张张小脸蛋,被烟熏火烤的都变了样,汗迹、碳迹都画在脸上,要是演李逵都不用化妆了。因为我们的衣服被火蛇吞噬了,所以晚上冻得直哆嗦。大家一边观察着火场的动静,一边休息着等待小火车的到来。在确定不可能再复燃的情况下,我们才疲惫地返回十几里外的宿营地。我们的表现受到林区党委的表扬,被授予锦旗一面。我们为兵团战士争了光。

篇4: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

深夜淡淡,院子中的梧桐树静静的休憩着,宁静带走了喧哗。我听着MP3,拿起桌旁的相册,一张张儿时的照片映入眼帘。

打开第一页,呵,我那时才几岁啊!戴着用毛线织成的凤冠帽,独自一人站在学步车里,像个假小子,嘴咧得快到耳朵后头了。那时的我是多么快乐,就像一颗粉色的水蜜桃,总是那样香香甜甜。

这一张大概是我6岁时的吧!头上扎着两支紫色的发卡,和哥哥们一起在楼顶疯玩。童年的记忆真可谓最快乐、最灿烂、最纯真。没有烦恼和痛苦,只有幸福与欢笑,那,真好。

翻开下一页,我已经成为青少年,那时,我会为自己的作业而苦恼,会为自己的衣服不美丽而和妈妈闹别扭,会为一件件小事流下咸咸的泪水

嗯,这一张就显得成熟多了,没有稚嫩的笑颜,没有扬起的嘴角,脸庞上只是增加了一道浅浅的忧虑。其实,我很明白,那只是一份短暂且痛苦的礼物,眼眶里那一抹淡淡的忧伤,是时间老人遗留给我的痕迹。

在最后的一张照片里,我已经很忧郁了,一点叛逆、一点不屑、一种疲倦

嘬上一小口牛奶,合上相册,回望这条成长道路上的纹络,像那树影的斑斑驳驳,记载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梦的芽快乐生长,梦就是我心的方向

篇5: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

我有一本封面精致的小相册,里面记载着我的成长录。它收藏了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盘点了我的苦与乐。每次翻开它,我总是心潮起伏,勾起我一些美好的回忆。

今天,我又习惯性地打开相册,扉页是一张珍藏版的“百日”照:黑油油的眼睛,胖嘟嘟的脸蛋,樱桃般的小嘴,甚是惹人喜爱。第二页是“沙滩嬉戏图”:火红的太阳,金色的沙滩,蓝色的大海边一个小姑娘正在戏水。记得那是六岁时的照片,爸爸妈妈带我去海边玩,我们玩得正欢时,一个浪头劈头盖脸地打过来,打湿了我的衣服,海水也溅到了我的嘴里。我天真地问爸爸:“海水可真咸啊!是不是有人往海里撒了盐?海水可真苦啊!是不是有人往海里撒了药?是不是喝了海水就不会生病?”爸爸笑着说:“傻丫头!海水就像生活,酸甜苦辣咸,我们要适应它。”当时听爸爸那番话,我一脸的茫然。当翻到相册的第四页,出现在眼前的是我四年级的照片:我已是一米五多高的大姑娘了,脖子上系着红领巾,手里拿着“三好学生”的奖状,脸上带着几分成熟。在学龄四年的时间里,在老师的耐心教育和精心培养下,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的阶梯上攀登。再翻过一页,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页空白,这里将会添上一笔什么内容呢?我期待着,那将是努力进取、奋力拼搏的一页! 翻看相册是我的至爱。我好好地珍藏着它,因为它给我留下了粉红色的回忆,也将承载着我的奋斗史。

篇6: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

首先看到的是奶奶小时的照片,全是黑白照片。我惊讶的发现奶奶穿着的是补丁的衣服,大大小小有四五块补丁,黑一块,白一块十分显眼。只见奶奶家的房子的墙壁是泥土筑成的,屋顶是瓦片,家里根本没有电器,真是太简陋了。

我继续翻,看见了爸爸小时的照片时,照片已经是彩色的了。爸爸的服装十分朴素,但上面没有补丁了。房子是用硬的青砖砌成的,是平底屋顶,家里的日光灯一闪一闪,一台十几寸的电视,看来已经迈入电器时代了。

我继续翻,看我小时候的照片,是奶奶给我拍艺术照。照片中我穿着背带裤,戴着小领结,脸上洋着幸福的笑容,一派神气的模样。照片中的风景也十分引人注意,旁边是五彩缤纷的花朵,后面是一排高大的景观树。我不禁想起来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在家中,地板是用大理石铺成的,光滑整洁。有各种各样的电器:如供我们娱乐的电脑电视、给我们保鲜食材的冰箱、在夏天给我们带来冷气的空调……

篇7:翻开尘封的记忆

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里讲了个精彩的小故事。天津卫最有名的手艺人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这人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这人正是泥人张。

这是中国老城灵动的一瞬。因为被记录成文字,得以与这个时代的人保持沟通,并作为文化存储在城市的硬盘里。当一个人关注自己的国家、故乡时,大概不是以全球通行的贸易、GDP、跨国公司为标志物,反而是保持着活力的传统文化习俗,为人注解着来时的路。

看李文玲剪纸

李文玲是青岛市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曾多参加过多国举办的博览瓮也曾在奥运会期间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出访欧洲。在外国人看来,这门“在纸上雕刻的艺术”神奇非凡,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使李文玲享受到艺术家一般的崇拜。

“在英国,一位老太太来找我给她剪—只猫,剪完后她看着‘猫’哭了”。通过翻译得知,这位老人的六个子女都在伦敦工作,而她养了12年的猫不久前死了。后来这位老人又来博览会找李文玲,告诉她自己把剪纸粘在了门口玄关的镜子上,过去猫总喜欢爬在镜子前迎接她回家,现在它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感人故事每次出国都会遇到。

李文玲的技艺比传统剪纸繁复许多,表现力也更强,题材广泛。她的技艺在童年时代无意间承袭自奶奶,直到千禧年青岛市在报纸上广泛征集艺术作品才得以发掘。作为区级非遗传承人,市北区第二文化馆为李文玲开辟了名家工作室,每周二上午是她公开授课时间。

市北区第二文化馆副馆长戴宗迪是书法专业毕业,办公室悬挂着的正是自己的书法作品。3427.33平方米的文化馆在戴宗迪脑海中是一座3D影像,哪个角落是什么展览,哪间教室是什么课程无需查阅。

青岛以艺术之岛著称,音乐、美术、声乐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文化馆名副其实是“市北人自己的艺术馆”,许多人早年并未得到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但在文化馆拾起了艺术之星火。艺术馆有多位业务骨干免费为市民公开授课,比如周四早晨是古筝课,一群退休阿姨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平湖秋月》,十几人合奏带来的愉悦绝非广场舞可比。400多平方米的舞蹈教室是舞蹈课,楼上的美术教室正在讲授素描。在舞蹈教室,李文玲询问戴宗迪:“戴馆长,我整天剪纸坐着不动,是不是也可以来上舞蹈课?”

据戴宗迪介绍,文化馆公开课极受欢迎,几乎课表一公开就报满了。“并不限定年龄,但市北是老城区,老龄人口比例比较大,而且这个时段年轻人一般在工作,所以前来的,老年人居多。”戴宗迪说。

在邻居节走邻居

青岛开埠早,作为城市的历史记忆悠久绵长。邻居来自于城市人的居住方式,这种居住方式又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心灵。大约半个多世纪前,李文玲是邻居们口中“花生铺的孙女”,整条街都是生意人,“皮匠家的”、“车马店家的”、“花生铺的”既是营生又是身份,浓浓的青岛味。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社区的雏形就是一个一个规模宏大的老厂区,街坊四邻彼此相熟情意深厚。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青岛市区北移东迁城市框架纲举目张,老城区格局被打破重塑,原本熟悉的人散落到青岛各城区,老城浓厚的邻居亲情逐渐被城市扩张的理性甚至冷漠取代,邻居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到今年,邻居节走过了11个年头,形成了65平方公里的“邻居圈”,4500多场活动吸引了80万居民的参与。“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坚持了十几年下来,发现邻居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在消除邻里隔阂,和谐邻里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建伟介绍。邻居节一点点消融了陌生人之间的厚厚的墙壁,有一栋楼,一位热心邻居手里拿着整个单元人家的房门钥匙,这在亲人之间都是不可想象的。义务帮邻居照顾老人孩子、调解家庭纠纷、有特长的邻居开班授课、把治安问题化解于无形……类似的事情多到无法统计。

邻居节不失为一个了解青岛的窗口。“守望相助和谐邻里”的主题,既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体现,又反映出现代文明超越血缘的亲情纽带,建立起了陌生人之间责任与信任,浓浓传统味的现代青岛,几乎成了在市北区打开青岛的另一种方式。

来糖球会品民俗

青岛以鲜明的海派文化著称,然而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完好的保存。糖球会、萝卜会、元宵山会是青岛地区悠久的民俗活动,青岛萝卜会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糖球会的来由与萝卜会相似,时间则可追溯至明成化年间。从2013年开始,青岛两大民俗节庆品牌“萝卜会·元宵山会”、“海云庵糖球会”合二为一,形成了集萝卜、元宵、糖球元素于一体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这一大型民俗活动是青岛市的开年第一大节,浓浓的年味和文化味吸引了无数人的参与。市北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张玮说:“中国人有庙会情结,历史悠久的城市一般都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文化内涵,这种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便会与新时代紧密结合,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以文化活动形式承载城市记忆是市北区的独特思路。对于独特的地域文化而言,在全球化大潮冲击下难免凋零,历史中记载着无数并入主流文化的小文化圈,那些文化只能在博物馆或史学家的故纸堆里寻觅。而在融入全球化大潮中,许多地域性文化也在苦苦挣扎,想方设法保存自己的灿烂文明。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方式,以人的代际更迭来保存文化。而另外一些城市也有不错的举措,比如泉州博物馆,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里面的展出白瓷、花灯精美繁复,令前去观摩的戴宗迪一行人叹为观止。不断地在现代居民生活中复制传统节日,将老游戏、老零食、传统技艺贯穿于节会,让老艺人跟着庙会走,既让人们了解传统,也让传统接受时尚,也是极好的做法。

nlc202309031157

北京、杭州、青岛等地都有类似的传统庙会,张玮说:“市北区有这样的基础,一是城区内本土居民居多,邻里构架形式多样;二是老城区承载着最多的城市记忆,比如浮山后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我们以文史馆的形式来保存。而更多的需要‘活’着才会散发魅力的文化,我们就要保持它们的生命力。”

市北拥有许多项“青岛之最”:青岛市数量最多的区内博物馆,参与最广的群众性节会,人口最众的“两端人群”,搬迁改造数量最多的老企业……对整座城市而言,这里牵一发而动全身,市北区的和谐安宁影响着整座城市的生态环境。

打开青岛的另一种方式

老城区该如何转型?这个问题广泛存在于世界城市中。转型没有终点,但看到曙光的城市无非是把握好了几层关系: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人与城、城与城。

层层梳理,老城文脉无论从和谐社会还是区域特色而言都绝不能切断,这是过去通向未来的连接点,是所有人定位这座城市的坐标;人是城的魂,老城住着老人迎接着新人,如何把所有人连接在一起,给他们以认同感并让他们深深认同城市,需要极大的决策智慧;而城市之间存在竞合,老城的历史有时是负累,运用好了反而是巨大的竞争优势,是令其在城市间脱颖而出的最闪光点。近两年成都、西安、武汉、南京等历史悠久的城市厚积薄发便是证明。

这样的智慧在市北区可以看见。作为老城区,市北区居民最为密集,形成了商业的自然聚集,但不可能大拆大建。市北区以特色街为突破口,冲破了老城改造的瓶颈,在全国老城改造中堪称样板之作。

啤酒街管理中心主任陈宁几乎经历了整个历程:“比如啤酒街依托的是青啤的百年文化,台东步行街依托台东自然商业聚集,而天幕城过去是破败的老厂房,目前市北区已经打造出17条成熟完善的特色街。”

以特色街为突破口,区域形象整体提升,商业聚集带来了人流客流,活跃了区域经济,社会管理随之跟进,老城有了新气象。

“在我的理解,民俗传承下来才是文化,因为文化是活的”,陈宁看见外国人在啤酒街也要用塑料袋拎一袋啤酒,还创新地用上了吸管,“我们青岛人只用塑料袋不用吸管,但这个形象确实深入人心了。”

李文玲创作了新作品,名为“梅兰竹菊、琴棋书画”;文化方面在吸取其他城市的民俗保护的好做法,提升自己的文化建设;政府部门在积极地提升邻居节,使这股温暖积极的城市溪流汇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江河;特色街则在学习重庆解放北路等先进的商业街,寻找自己的提升之路。正如前文所言,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文化的继承与传承,对这些生生不息的事情而言,所有走过的路都是新的起点。

篇8: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

那是我五岁的时候。我还在老家上幼儿园。那天奶奶在厨房做饭,发现没有盐,不知所措。这时,我看到奶奶的困难,主动跟她说:“我帮你买盐!”“你?”婆婆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对,就是我!”我自信的回答。婆婆无奈地点点头,为了不伤自尊。

很快,我从街上买了盐,正往回走。突然,我被一块石头绊倒了。盐袋掉在地上摔碎了。闪闪发光的花的盐撒了一地。我顿时慌了,心想:盐掉地上肯定脏了。我得赶紧洗。于是,我匆忙把盐装进袋子里,跑到我家大院的水龙头那里。我打开水龙头,把盐倒进一个盆子里,然后装满水。我用力摇了摇盆子,然后把手伸进盆子里搅拌。但是当我发现盆里的盐越来越少的时候,它终于消失了。我当时哭的很急,我奶奶听到了。

看到这一幕,奶奶开怀大笑,对我说:“傻孩子,记住盐以后是洗不掉的,盐遇水即化。”我擦干眼泪,点了点头。“嗯”

篇9:翻开记忆的相册作文

看,这是我在雪地滑冰时拍的;瞧,这是我们跳集体舞时拍的。这一张照片上,我们正在赏菊;那一张照片我们正在看电影。

这几张照片都是在幼儿园大班时拍的,因为它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所以我特别喜欢。

在众多照片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张,那时,我们四十二个同学正坐在大(三)班的教室里上课,那天我穿了一件黄绿相间的外套,梳着一马球尾辫,戴一个粉红色的头花。因为那是一堂公开课,让爸爸妈妈们都去听课。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但我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紧张和喜悦,玩着面前桌上的玩具。每当老师提问,我总会把手高高举起。老师又提问了,我又一次举起了手,妈妈不失时机地把这瞬时间定格在了照片上。

还有一张,我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做早操,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到位,那么认真。

对了,这张也是那天拍的,我们正在操场是跳绳,我为解跳绳上的那个结而满头大汗,这时我的好朋友走过来,帮我解开了那个结,我正对着镜头挥舞着那条解开了结的跳绳。

每当我看到这些照片,就会想到我的幼儿园,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照片记录了我的成长,相册储存了这一张张记录我成长的轨迹的照片。

篇10:翻开我的相册-记叙文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在这十二年世界的时间,我经历了很多。我经历了自然界的阳光;我经历了那一次次失败;我经历了走的第一步……

而那相册却记忆了我所经历的着一切,我的时间在相册里停息;我的美好事情在相册里留恋。相册记录了我这十二年的经历。

万里长空,向那时空的中转站走去,打开那盼望已久的“橱窗”,回忆起那时间的尽头,无限遐想……翻开那“沉重”的相册。

那一片片树林让我惊讶:我怎么不记得有这样的画面?我怎么不记得有那么清的水,难道十几年时间里地球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短短十几年,为什么地球变化这么大?

再看看下一张吧!

那一池池清水令我惊讶:我何时见过这么美的景色?我何时摸过那么清的水?为什么自己生存的环境被人忽略?自己赖以生存的水被人浪费、污染?十几年时间人们浪费了多少水,不知因为缺水渴死了多少人类的伙伴。但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并没有珍惜这一切。建房的建房,盖塔的.盖塔。虽然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发展了,手里的钱不缺了……可这一切并不代表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喂!你干吗呢?吃饭了!”哦!这我才从这令人沉重的两张“山水”画中清醒过来,小心翼翼地把相册收起来,回想刚才的一切,又幻想未来……

我梦想有一天:兰兰的天空,没有污染,一条条清澈的河流视可见底,街道小区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多么舒服啊!这才是人类应有的生活环境。

这时又传来一阵叫声:“还不吃饭啊!”

篇11:记忆的相册作文

我?当然是翻相册了!

为什么啊?

因为在相册里我可以找到溜走的时间,寻找曾经的快乐.

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了放假,我用了大约15天的时间久写完了作业。

天很热,而且很闷,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不想和朋友们出去玩,我灵机一动,开始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它—相册。

翻开相册,映入眼帘的便是姥爷66大寿时全家欢聚的热闹场面。

那一年,我才4岁!听!厨房传出了劈里啪啦的炒菜声!闻!厨房飘来了垂涟欲滴的香味!终于,我起身走向了厨房,哦!原来是大姨在大展厨艺!二姨呢?哦,原来二姨在洗米;咦,三姨和妈妈那?一问舅妈才知道他们去了菜园,我急忙跑到了菜园,他们在挑菜,我什么都不会做,就只好回屋,就在这时,哥哥要带我和姐姐去买饮料,这次姥爷的66大宴开始了,全家人其乐融融,我们在欢声笑语中讨论着奇闻趣事,屋里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这次寿宴,三姨一家,舅舅一家,大姨一家都不远千里的从山东,福建,辽宁赶回来的。

照片中的姥爷精神抖擞,姥姥也是不甘示弱,打扮的漂漂亮亮!

篇12:记忆的相册作文

我一张一张的翻看,直到看到最后一张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我面色苍白惊慌。这是,我突然想起了当时的情况。

那年暑假,我和姐姐一起到外婆家去玩,可渐渐地,我们突然觉得这里并不好玩了,只能看电视,便失去原有的激情,我在房间里实在呆不下去了,便想出去走走,可是,刚走到房门口,我便退了回来,因为在大门口有一只老鼠,有一句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现在看见它那一双大眼睛,我都不敢向上走一步,我便小声的把姐姐叫了过来,当姐姐看到老鼠的时候,她不仅没有帮忙,还把我向前一推,那老鼠吓得突然到处乱跑,我也吓得脸色苍白,我连忙往后退了几步,就在这个时候,姐姐连忙拿出了她的手机,拍下了现在这一幕,我刚刚反应了过来,可是,那只老鼠以不见踪影。

从那时到现在,那只老鼠的眼神我直到现在都还记得,姐姐把那天拍的照片送给了我,作纪念。

篇13:记忆的相册作文

朦胧间,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了一幅幅画面:那次大雨,我和母亲合打一把雨伞,我的身上没有一丝雨迹,而母亲却湿透了;那次,冷空气来临,父亲怕我冷,急忙把衣服送来;还有那次,我发烧了,父母在我的耳旁嘘寒问暖.....太多太多的事在一瞬间涌出,让我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还记得三岁时,我正在学习走路。不断地摔倒,爬起,摔倒,爬起。爸爸那双温暖的大手总是及时地扶起我。我看出了爸爸对我的鼓励。

四岁时,我不肯吃饭。妈妈追着我满屋子跑。从妈妈的眼神中,我看懂了妈妈的无奈。

五岁时,我在楼下的花园中玩耍,正玩得起劲的时候。忽然我撞到了花坛,摔倒了地上。我立刻嚎嚎大哭。这哭声当然引来了爸爸,爸爸看我磕破了皮,立刻慌张了起来,手忙脚乱地拿出药,可是一碰到我的腿时,就变得轻柔极了,好像我是一块宝玉。从爸爸的动作中,我看出了爸爸的慌张。

七岁时,我第一次来到了校园,我的心中既兴奋又害怕。妈妈认真地对我说:“要好好学习。”从妈妈的话语中,我读出了妈妈的期望。

八岁时,我考了一个一百分,开心地回家和爸爸妈妈报喜。“我家的晓渊真棒!”我知道了爸爸妈妈的自豪。

篇14:记忆的相册作文

记得在我四岁时,爸爸买了许多冰淇淋。我看了很好奇,于是就赶紧拆开了一个冰淇淋的包装。我用手摸了摸,哇,好冷呀!我想:一定是它在冰箱里太冷了,才会这样的,我带它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于是我把冰淇淋放到了院子里。我很高兴,以为它那样就不会那么冷了。 过了一会儿,我到院子里一看,冰块全化掉了!我很伤心,便去问爸爸。爸爸说:冰淇淋就是要在刚拿出冰箱时吃才行,你放在太阳底下,不化掉才怪呢!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记忆的照相机连忙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放进了记忆的相册。

还有一次,那是在秋天,我去奶奶家帮助奶奶割稻子。

奶奶先教我使用镰刀,可我怎么也学不会,所以我只好用手拔。

上午九点左右,我跟奶奶下了地,金黄色的稻子像给田野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可美了!

我们一直劳动了很久,连午饭也是在田里吃的。我高举着我的劳动成果,可高兴了!于是,我记忆的照相机又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上一篇:王几何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雪月纷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