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2024-05-15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通用10篇)

篇1:《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本课时中的滴液实验很难操作!我尝试了把水和油滴到吸水性好的和不好的.纸上以及玻璃上,结果是这样的:在纸上的油散开比较快或者现象不明显,在玻璃上是水散开比较快。

最后交流小结不知道如何小结了。课的最后,要比较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几乎每个班级都有提到流动的快慢,而这恰恰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其实像这样的比较还不如放到这一课来解决比较的好。

篇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立足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采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亲历探究、自主发现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理念,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一,注重评价机制。本节课以多元化的评价为特色,设计了金钥匙的评价主线,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倾听、发言、小合作等几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并且在传统的师对生评价的基础上,尝试了生生的.评价模式,更大层度促进了多元化的评价;此外,本课还对学生在课前的原有知识水平也进行了简单的了解,课后也及时对本堂课学习后知识的水平做进一步的反馈,使得评价不仅仅停留的横向的对比,更有纵向比较。

篇3:《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本课选自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含上、下两册),是一节专题复习课。复习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水、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液组成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以及两个基础实验——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的初步提纯。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复习“水和常用的溶液”知识点,知道水的组成,常用水净化方法,溶液的组成、溶解现象,从而理解水是最重要的溶剂;能灵活应用过滤、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这三种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能应用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进行简单计算;能综合运用知识点创新各类水和常用溶液的分离提纯方法。

●达成目标发掘

达成目标是学习过程中的目标管理,反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是学习过程目标管理的灵魂。教师必须依据课标,从学习内容的分析中加以提炼,确保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对学生来讲,在专题复习课前的自主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自主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复习课的效果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而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可以极大提高课前自主复习和课堂复习的效果。

微课程教学法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 (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等两个循序渐进的阶段:1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由学生在家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将“水和常用溶液”中这些零碎、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大脑中形成一条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串,完成了复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概括性整理和加深阶段。2课堂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复习升华)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教师自主设计的实验流程题(探究烧杯1和烧杯2中溶液成分,检验、鉴别、分离等),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讨论,自主完成设计, 同时在讨论设计中碰撞出很多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使复习获得系统化提高,充分实现复习的目标,进一步锻炼学生信息加工及实验技能的运用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逻辑思维、动手实践、语言表达、自我判断、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简称“任务单”) 是教师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支架与载体。任务单的设计应遵循如下逻辑:1提炼达成目标;2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3根据复习任务给出复习方法建议;4设计课堂复习形式预告。

需要说明的是,本节复习课采用了概念图的设计思路,让学生把课本上下两册所学的知识想办法联系起来,找前后知识的因果关系,从而发现自己在前面学习中的知识薄弱点和思维能力上的不足,查漏补缺,从“横”、“纵”角度将已学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以分类、合并,使之形成知识网络。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协作探究复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解决问题,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还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主体作用,激发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在完成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的设计之后,教师已经能够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教师可以基于自主学习成效完成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然后,从学生视角完成课堂复习形式预告。在复习课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点已有全面的复习和理解,因此,课堂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

2.录制微视频

(1)任务分析与技术类型选择

录制微视频首先需要进行学习任务分析,使设计出来的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因此,微视频的设计要以达成目标和学习任务为依据,为学生课前自主复习提供支架。

由于本复习课是运用微视频去引导学生完成概念图,所以,微视频选择视频多段合成的技术类型。首先利用Inspiration软件制作了5张概念图图片,然后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这5张图片,接着采用手机录制4段以概念图为指导的图片拆解讲述,最后将9个部分内容交叉合成一个8分钟的微视频。

(2)微视频逻辑线索

首先,复习第一部分内容“水的组成”,通过电解水实验图解分析,整理了水的宏观和微观组成及表示、电解水实验、电解水的应用、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书写、电解水实验注意事项等知 识点,然后用一张“水的组成”概念图来总结知识点。

其次,自然引出“生活用水是如何净化的”,通过从水源出发,将河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的过程,突破过滤以及过滤操作进行重点内容的复习,同时整理出水净化的一条主线,并提出净化后的水不是纯净物,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得到纯净物——水”,最后提出蒸馏方案,让学生整理并完成“水净化”的概念图。

再次,复习溶解现象,归纳溶解过程中溶液的热量变化、熔沸点变化,溶液中的微粒,乳化现象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最后,复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曲线图,以及通过溶解度曲线如何选择提纯物质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微视频结束前将整个思维导图呈现给 学生,让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单的任务,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大脑中完成了“水和常用的溶液”知识点的网络图,形成了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图。整个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

3.设计课堂检测和课堂协作探究作业

(1)设计课堂检测的基本思路

普渡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卡皮克 (Jeffrey D. Karpicke)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其研究成果,认为测试对记忆知识有促进作用。反馈不仅能纠正记忆上的错误,而且有助于低信心的正确回答(CorrectResponsewith LowConfidence)的保持。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重复提取”优于“重复学习”。因此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能将所复习内容经历“重复学习”的过程, 再到课堂上接受检测,进行“重复提取”的过程,这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检测的难度与“任务单”和微视频相当,具有行为主义的性质。因此, 检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由于“任务单”采用问题导向策略 (思维导图模式),所以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中体验到课前学习的成就感。进入课堂检测,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为迎接进阶探究的挑战准备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设计课堂协作探究作业的基本思路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没有课堂作业就没有“翻转”;没有进阶,就达不到形成认知结构“顺应”的高度。特别是对复习课作业的深度和广度,不应该只停留在“检测”的水平,而要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循序渐进地提升难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

1.自主学习反馈

各组联络员分发批改后的“任务单”,供学生查看,个别学生完成订正, 本环节1分钟完成。

2.课堂检测

(1)3分钟检测

联络员领取课堂检测单,分发到每位学生。教师打开Flash倒计时器 (预约时间3分钟),学生作答。

课堂检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查漏补缺,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复习成就感。检测难度一般不超过“任务单”难度,但相比新授课而言,该检测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还是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检测。

(2)协作评价

检测结束,联络员收齐检测单,交兄弟组组长互换批改。各小组在协作交流中得出正确答案。联络员回收本组检测单,组长负责记录分数。

检测发现,所有学生都以满分完成了复习检测。说明课前复习已经到位,学生收获了复习的成就感。同时也说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解题能力。

3.课堂协作探究作业

(1)下达协作探究作业

课堂检测结束,联络员将讲台上的协作探究复习作业分发给小组成员,这是学生期待新挑战的一个环节。

学生被要求依次完成三个探究作业,边讨论边实验。六组学生每位成员都要做这三个作业,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三个组完成“探究一、二”的展示,另三个组完成“探究三”的展示。展示形式和发言由各个组商讨进行,形式不限。复习过程中,教师会对学有困惑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2)协作探究过程中的师生行为

学生行为:在协作讨论中,学生轻声交流。小组各成员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完成实验,组长在旁认真记录书写, 联络员将本小组的结论和现象分别与邻组交流,发言人则认真记录综合意见,准备发言稿。每位学生都全身心投入,课堂复习非常有序。

教师行为:教师巡回于各组之间, 不时地用手机拍摄学生作业和讨论的视频或照片。由于预装了Mirror OP Sender软件,所以能实现手机和大屏幕的实时对接,将各组讨论、作业情况即时传送到大屏幕上,使学生对教师在身边指导和拍摄的感觉非常亲切。教师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

(3)协作探究作业思考

布置协作探究作业,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视频内容,而是对视频内容整理识记后的进阶,尤其要注意和视频内容的衔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衔接。因此,对于复习课“翻转”,笔者觉得最难、最费时间的,便是协作探究作业的设计。

设计协作探究复习课作业首先需要将复习所串联的知识点都涵盖到,其次需要综合提炼,并要求教师对中考题型、中考要求有很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再次需要预估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同时预估学生可能会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对未知溶液进行鉴别和分离提纯。在分组辅导过程中适时穿插鼓励,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大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得到发展,形成学生大脑中的个性化思维模式、逻辑思维模式,实现对原有知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从而真正实现对知识点的把握和提升。

4.展示和评价

各组发言人分别上讲台宣读探究成果。与此同时,教师将复习过程中拍摄的分组活动照片和探究作业答案照片依次上传到教室的大屏幕上,方便学生作可视化演讲。果然,三个小组在完成同一组题目时呈现出不同的方法,学生们在相互取长补短中分析、推理、说明、表达……

当发言人发言后,其他组会提出不同的方法,然后发言人加以阐释,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和完善。接着教师用2分钟时间对学生的探究复习过程进行点评。这对教师的智慧是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时刻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各小组协作状况,从学生探究内容、探究形式,以及合作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等方面做好记录,恰如其分地肯定其长处,指出其不足,并向其提出继续努力的建议。

在翻转课堂中,笔者认为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个环节。智慧的教师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对课堂上产生的各种问题及时记录、及时判断、随机应变、点化学生智慧,使教学相长在翻转课堂中生成。

在复习过程中,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调,通过交流讨论、互动合作、师生互评等方法提高学生上复习课的积极性,达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实践证明,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评价不可或缺。只要教师能主动积累经验,多反思、多学习,坚持每堂课认真评价,那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换来的就是学生发展的回报。

●教学反思

1.人人参与,人人评价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翻转课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何在协作探究过程中做到分工合理、评价公正、人人参与、人人评价?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如下三种情况:1一部分学生只当听众不发言;2一部分学生只当观众不讨论不参与;3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听、不看、也不说,完全脱离小组,沉浸于自我学习中。

因此,教师要特别用心,必须想办法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评价。

办法一,强制出镜。在自我展示环节中,爱表现的学生往往“出镜率高”, 而多数学生存在推卸心理,认为教师叫自己的几率比较小,自己在讨论中参与或不参与都无所谓,发言人往往是固定好的几位学生。对此,教师可采用抽签、轮换等强制方法,迫使每位学生都来展示。实践证明,多次展示后,学生再无侥幸心理,而是人人参与,人人乐于表现。

办法二,评价关联。不少学生认为,学生展示是代表小组,结果的好坏,评价的是集体,不具体到个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分摊到自己身上只占一小部分。集体主义感不强,小组意识不浓。对此,教师要处理好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的关系,既要评价小组, 又要评价个人。如果有固定的评价指标,一定要将小组指标分配细化到每位学生。

办法三,教师扫描。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及时观察,聆听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点拨。集中精神观察到每位学生,要对小组讨论的激烈程度、学生个体参与程度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还要排查“吃大锅饭”的听众、观众,对不想动的学生及时记录,随机抽查。

只有积极的团队合作,才可以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

2.平稳翻转,灵动复习

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在平稳中逐步推进,现在又开始尝试复习课翻转,复习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归纳、整理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才是真正掌握的东西。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悟性。教师在课前布置的任务单和微课能帮助学生将遗忘的、未完全掌握和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归 纳、整理,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多次观看教学视频,暂停、倒带、做笔记,从而完成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归纳整理和逻辑性串联。这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翻转复习课中平稳的一部分。

相比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往往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 又要充分提升学生的思维过程,但这两者是很难兼顾的。而翻转课堂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一对一进行点拨和辅导,拓展学生思维,将探究合作作业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彻底,进而让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这是人性化学习的另一个部分,也是翻转复习课中灵动的一部分。

平稳翻转,灵动复习,让微课程教学法走进新授课,也走进复习课。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是新技术遇到新需求时催生出的一种教学结构创新,其价值在于通过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差异化教学和高阶学习,实现教与学整体的效率提升。

篇4:《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关键词:食用油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前处理

中图分类号:TS201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塑化剂(Plasticizer),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有专家认为在国内,人体摄入塑化剂的最大来源是食用油,而食用油中的塑化剂通常为塑料桶迁移到食用油中。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国标GB/T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一种为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3147-2012,通过探讨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食用油中塑化剂检测的准确性的影响,为今后测定寻找适宜的前处理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仪器:Agilent GC-MS(7890A+5975C);美国J2公司全自动凝胶色谱仪(GPC),柱型C0785-04;漩涡震荡仪(IKA,Genius 3);氮吹仪(SA科技,MTN-2800D);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

试剂:邻苯二甲酸酯类标准品(O2Si,1000mg/l,1ml),乙酸乙酯、环己烷、甲醇、乙腈、正己烷(色谱纯,Henewell公司),配制乙酸乙酯+环己烷(50+50);

所有玻璃用具丙酮浸泡过夜,自来水、超纯水冲洗干净,220°C烘2小时,备用。

1.2 全自动凝胶色谱浓缩仪(GPC)条件

(1)净化条件 0-10min,流出;10-30min,收集;30-35min,清洗;

(2)浓缩条件 三个模块加热温度(°C)和真空度(Torr)分别为40,220;55,220;55,220。正己烷定容至2.0ml。

1.3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C;不分流进样;恒流,流速1ml/min;程序升温:60°C,1min; 20°C/min,220°C,1min;5°C/min,280°C,4min;辅助加热器:280°C;溶剂延迟:8min;SIM扫描(121,149,205,223)定量。

1.4标准溶液配制

(1)標准储备液 将1000mg/l,1ml标准溶液倒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润洗三次,一并倒入容量瓶中,正己烷定容至刻度,此溶液为10.0mg/l。

(2)标准使用液 分别取上述标准储备液,逐级稀释,使最终浓度分别为:0.05mg/l、0.1mg/l、0.2mg/l、0.5mg/l、1mg/l、5mg/l

1.5 前处理方法

方法1:精确称取1.000g食用油样品于10.0ml进样瓶中,用玻璃移液管加入10.0ml乙酸乙酯+环己烷(50+50),漩涡混匀,做6个平行。在样品中加入1mg/l标准品1.0ml,混匀,做6个平行。另直接加入10.0ml乙酸乙酯+环己烷(50+50)为空白样,做3个平行。上GPC净化浓缩(收集流分10-30min),上机测定。

方法2:精确称取1.000g食用油样品于10.0ml进样瓶中,用玻璃移液管加入10.0ml乙腈,漩涡2min,离心,取上清液。重复提取两次,合并上清液。氮吹至近干,加入1.0ml甲醇,-20°C冷冻过夜,离心,取上清液,上机测定。样品做6个平行,空白做3个平行,样品加标(在样品中加入1mg/l标准品1.0ml,混匀)做6个平行。

2 结果与讨论

2.1全自动凝胶色谱浓缩仪(GPC)条件的确定

将标准品加入玉米油中,通过谱图大致确定目标物DBP的从凝胶柱的流出时间为10-25分钟。进行分段((8-10min,10-15min,15-20min,20-25min)收集,上机检测,确定GPC的收集时间为10-20min。

2.2空白试验

方法1的空白空白很高,达到了0.353mg/kg,超过了我国对DBP的限量值。可能主要原因为GPC的管路都是用塑料制成,在仪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迁移。方法2的空白只有0.0493mg/kg,可以忽略。

2.3精密度试验

利用方法1和方法2分别对同一种样品进行前处理各6次,据测定结果计算相对标准偏差,从表1可以看出方法2标准偏差小于方法1标准偏差且具有显著差异。

2.4加标回收率试验

在同一样品中加入1mg/l标准使用液1.0ml,分别利用方法1和方法2进行前处理,在相同条件下做3次平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表1可见,方法2样品回收率为97%-110%优于方法1的回收率50%-140%。

3 结语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方法2进行前处理在稳定性、回收率方面都优于方法1。建议在测定食用油中的DBP时用方法2进行前处理。

参考文献

[1]曹九超,金青哲.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污染途径及方法的研究[J].中国油脂,2013,5.

[2]吴丽丽.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标准现状分析[J].塑料工业,2011,39.

[3]GB/T21911-2008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4]SN/T3147-2012 《出口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收稿日期:2015-04-08

篇5:“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望城区星城镇南西中心小学

徐新华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二课时《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一、教材简析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在前一课《水》的学习基础上展开的更深一层次的探究活动,重在让学生对水和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使学生能对水有更多的认识,学生将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密度、黏度、表面张力等)认识水和油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它们都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液体这种物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本课主要进行三个比较活动。一是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食用油,比较从液体的颜色、气味、黏度等外部特征开始,过程与方法是有序有深度地开展的;二是比较它们的液滴和“轻重”,而比较两种液体的“轻重”,实际上是比较油和水的密度;两种液体在玻璃片和蜡纸上形成的液滴不同,液滴的形成跟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同时,水在玻璃片上会浸润,滚动后在玻璃片上形成水痕,在蜡纸上则不会;而油滴在两者上都会浸润;三是观察它们作为液体的共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对科学是好奇同时陌生。他们经过观察植物,饲养小动物,已经掌握了初步用感官观察的方法,在材料单元也已经接触了科学的比较方法;但到现在,仍然没有独立地完成过科学实验。学生操作还很依赖教师的扶持。对于水,学生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在此前一课,学生已经认真地将知道的水写到网状图上,也在实践中辨别出了水,知道将醋、牛奶归为水一类(液体)。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官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五、教学设想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课堂中主要安排两大板块的教学:水与食用油不同点的研究和水与食用油相同点的概括提升,但是这两大板块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入到四个探究活动中的,这四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感官观察水和油、比较水和油的滴液、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比较水和油倒入不同容器中所呈现的共有的现象。根据学生实际与我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我打算将感官观察和滴液观察以及轻重比较作为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而把水与油倒入不同容器所呈现的现象作为演示实验。本课的重点放在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比较,重在培养孩子的描述能力、整理概括的能力,初步构建“液体”概念。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1.同学们,我们知道水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物质,关于水,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出示:水的网状图)

2.知道了水是一种液体,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液体呢?

3.水是液体,油也是液体,他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水和食用油。(板书课题)

(二)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

1.要比较水和食用油,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观察比较呢?

2.同学们用感官观察、比较的同时,及时完成观察记录是一种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知道怎么填写吗?(出示:维恩图)

3.请各组的组长到前面来取材料,拿到材料后就可以观察比较了。4.通过比较,大家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来完成板书。)(1)学生交流水和食用油的不同。

(2)比较水和油的轻重:说说你是怎么倒的?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设计意图:比较水和油轻重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关键,通过出示分别装有水和油的两个透明杯子、搅拌棒,孩子自然想到把它们倒在一起,发现无论怎样搅拌和晃动,油始终漂在水的上面,从而认识到水比油重。】(三)不同滴液的观察比较

1.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其他不同之处吗?请把水滴和油滴分别滴到蜡纸和玻璃片上。(出示:第二份材料)2.学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3.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老师这也有一些提示。(出示:实验提示课件

4、学生实验,将观察到的记录在刚才的实验记录单上。

5、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四)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比较了水的轻重或它们的液滴,谁来说说水是什么形状?(出示装有水和油的试管、圆底烧杯等)

2.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水和油的形状。

3.小结:水和油都不能保持固定的形状,它们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改变而改变。

4.水和食用油有这么多的不同,那有没有相同点吗?(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点一一相对应,共同找出相同点。)5.请同学们把维恩图继续补充和完善。

(五)总结提升

篇6: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二、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三、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一杯水和一杯油。玻璃片,一张报纸,2只滴管(标记上1号,2号),面巾纸。2根试管,1只装水,1只装油,2个塑料杯,两根吸管。两张记录卡。

教师自备: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两根滴管,一张蜡纸,一个天平,分别装有食用油和水的试管,两根吸管,一个塑料瓶,一个烧杯,一根空试管,记录卡,铅笔。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课件逐一展示谜语:

看得见,摸得着,没有颜色,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没有它就活不了。(谜底:水)

颜色黄又黄,跟水一个样。身子比水轻,浮在水面上。(谜底:食用油)学生竞相猜,猜对者给奖励。

水和食用油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液体。它们都是液体,但它们之间有没有相同和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课件出示课题,同时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

2、主要活动

活动

一、用感官直接观察比较水和食用油

(1)询问学生希望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水和食用油。

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给与鼓励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教师引入观察方法,相机板书。

(3)教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和在科学实验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4)学生齐读实验时注意事项(课件展示)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好结果填在记录卡一上。

(5)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活动

二、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液滴形状

(1)教师介绍滴管并示范滴管的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水和食用油在蜡纸上的液滴形状。教师强调滴管单管专用,滴管高度要一样。投影仪展示液滴形状,学生观察回答实验结果。

(2)小组活动,观察水和食用油在玻璃和报纸上的液滴形状,并填写记录表二。(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活动

三、比较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1)教师端起一杯水和一杯油,让学生猜想谁轻谁重?

(2)实验验证谁轻谁重,教师介绍天平,强调注意事项,学生观察。(3)提议学生把水倒入油中或水倒入油中,观察又会有怎样的现象?(4)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卡三(5)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6)教师介绍试管,要求学生把吸管插进装有同样多水和食用油的试管中,观察吸管的高度。

(7)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填写实验结果。(8)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活动

四、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引导学生验证水和使用的相同点。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容器装水和食用油。(2)教师演示从将水和食用油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

3、总结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的形同点和不同点。

(2)课件展示维恩图,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维恩图,让学生明确图上哪些是相同点,哪些是不同点。(3)课外延伸

水和食用油谁会被先点燃? 学生交流后,教师予以鼓励。(4)教师小结

4、板书设计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眼睛看:透明度和颜色 鼻子闻:气味

篇7:《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前四课是认识水,后三课是认识空气,前四课认识和描述水的方法是为后面认识和描述空气的特征打基础的。前四课中,前三课是认识水的特征的,第一课从整体上感知水,让学生通过辨别水在那个袋子中的活动,感到水和醋及牛奶有些相同的地方,后面的分类中将醋、牛奶和水分为一类叫液体。但是具体液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水有哪些特点?学生不清楚也说不出来,这正是学生构建水和液体概念的原点。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通过和食用油比较来进一步的认识水,认识液体之间的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第三课再拿出液体中的一个相同点进行研究:液体流动的快慢是否一样。依托对水的认识,来认识液体。

本课中的活动有两个:观察水和食用油,整理我们的观察结果。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活动有三个层次:1.通过用多种感官进行简单,直接的观察水和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粘度、流动快慢、液滴的不同。直接进行记录。2.通过混合水和油,认识水和油的轻重不同。要进行简单的思维后才能有结果,再进行记录。3.把油和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来考虑水和油的形状。思维的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和同学讨论交流才能完成思维的任务,来完成水和油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的记录。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灵活性也相对较差,书写慢,有很多不会写的字,表达能力也较弱。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会初步运用多种感官来进行观察,也初步学会了用维恩图来对两种物质的相同和不同进行比较,对水和食用油也比较熟悉,但是具体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不清楚。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较,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是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的感官仔细观察油和水,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渗透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

教学难点:有序的观察,并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和交流。分组实验材料:水、油、筷子、蜡纸、报纸、记录表。教师演示材料:简易天平、带有刻度的塑料杯子两个。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液体。

学习新课:刚才大家说出了一些常见的液体,同样是液体,是不是有完全一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教师出示一杯油,和一杯水。板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活动一:运用感官直接对水和油的颜色、气味、黏度、透明度,流动的快慢,液滴的不同进行观察。

将水和食用油这两种液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不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呢?来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比较水和油的相同与不同,教师板书:

“水 “ ”食用油“并画出维恩图。告诉学生一般不用尝的方法。同学们能用上学过的方法来进行观察,非常好,为了观察到更多,给同学们几点建议:

教师提示学生,大屏幕出示:

1、还可以用木棍儿帮忙,来进一步的观察。教师演示用木棍儿帮助观察的方法:搅一搅,看谁流的快,把木棍从杯子中拿出来时,看那种液体从筷子上滴落得快。

2、把观察到的及时的填写在韦恩图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3、观察完后,要用纸及时的把手上的木棍儿上的水或油擦掉。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学生观察并进行填写图表。(维恩图)

组织学生交流,实物台展示。纠正学生不会写的字,并及时进行小结。活动二:对水滴和油滴进行观察

接下来我们对液滴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观察液滴的方法:用筷子沾上一滴水滴在蜡纸的光滑面,再用筷子的另一头沾上一滴油,滴在蜡纸的光滑面,用纸擦掉筷子上的油和水,对蜡纸上的油滴和水滴进行观察。可以从侧面,正面进行观察,看有什么不同。)

教师发放蜡纸,学生进行观察,并填写图表。交流,教师将油滴和水滴的特点板书。活动三:比较油和水的轻重

同学们很棒,来仔细观察,教师把50毫升水倒入盛有50毫升油的杯里,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说一说。

可是油还是不服气,说再来比一次,咱们怎么比?学生说一说。教师演示,用简易天平比较50毫升的油和50毫升的水。

筷子先生也来评理,将两根同样的筷子,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多的水和油的两根同样的试管中。

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筷子在水中站得高?

比赛结果:油轻水重。指导学生把结果填写在韦恩图中。活动四:比较水和油的相同点。

教师出示盛有50毫升水的不同容器,学生思考,水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达成共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油有没有固定的形状?

稍微思考后回答:没有。

这应该算是他们的相同点,他们还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说一说。(如果想不出来,教师可以演示倒水的动作。)

小结:都会流动。指导学生把“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填写在韦恩图中。教师也随机板书。

归纳梳理:整理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认识到了水和油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把这些不同和相同看一遍,并思考,我们对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其他的液体也有吗?如果有的话,譬如都会流动,他们流动的速度一样吗? 学生说一说。

关于液体流动的快慢请大家在生活中关注,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课!

篇8:《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1对水的全面认识

1.1对水的多重视角

当讨论如何正确地对自然的生活基础进行法律调整时,首先必须搞清楚,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法律又是怎么预设这个调整对象,会分别从哪些视角出发?因为不同的视角决定了法律的方向,并影响着聚焦与扩散度及其效力。Winter[1]指出,自然具有作为命运、宝藏、环境、资源、同世界以及作为生物圈的多重特征,水作为自然界中最关键因素,当然具有同自然一样的多面性。

1.1.1 水被视为命运

尽管人类不断借助科学技术来改造包括水在内的环境,但在许多时候,自然长期形成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是人类自己造成或可以改造的,而只是一种承受[1]。“水的尽头就是世界的尽头”,这句阿拉伯古谚语深刻说明了人类对水的依赖。在古代,人类在面对洪水与干旱时,最多可以做到的就是迁移。但人类当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的自然力量,从大禹治水到历尽2 000多年依然在使用的都江堰都说明了人类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水利史。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不断为人类认识,在最近几年,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现代环境保护的思想中产生的人水和谐相处的思想日益被重视,在面对洪水与干旱中,与自然斗争、人定胜天的思想已经逐渐被人遗弃。

1.1.2 水被视为宝藏

工业社会以提高经济生产力为目的,自然资源被完全置于市场的获利期待下,因此要求提高对自然的使用效率,水从“不合理”的私人使用下解放出来,而置于效益最大化的公共使用管理下。在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水法主要对水体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经营用水水源、磨坊驱动力、(污)水排放的媒质以及对那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水运作出规范,主要致力于解决相竞合和冲突的水使用,如不同取水户之间的冲突及上下游的关系。使用效率高的水使用被优先保障,但原有的使用权人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获得赔偿。在这个时期,社会内部对水的崇敬不再起作用,法律致力于促进水使用,水作为宝藏予以分配,而水的有限性和水循环平衡也因此很少被考虑到。

1.1.3 水被视为环境

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无节制地使用甚至耗尽水资源。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法的兴起,自然界的存在与平衡又被赋予新的意义并予以重视。环境是人类生活居所和工作场所,是原料供应者和养料生产者,并供休闲娱乐。由此,水超越了当代社会的意义,水法不再只关注作为短期利益的经济资源之水,而要绝对保障作为人类必要生活基础的水。水治理也超越了水的物质意义,水更是被视为一个系统、一种循环和包括一定相邻土地的空间,水体的概念因此更符合现代水管理的理念。水法不仅要限制水体使用行为,不允许超越一定界限,保障自然环境和人类不会受到过度使用水体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追求较高的保护水平,恢复被破坏的水环境。国际环境立法也开始转变认识,认为水体不仅是宝藏还是环境,各国共同合作也日益加强。当然,此时的水法也仍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的,对环境影响的定义也是从人类的健康和财产所有权的危害出发的。

1.1.4 水被视为资源

此处的资源概念不同于宝藏,该理念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并结合多种水使用利益。资源需要使用成本效益预算进行管理,即不仅考虑水体使用所需要的直接经济成本,还要考虑到保护和维持水体的功能,水体的经济和生态价值都需要予以考虑及平衡。但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水的生态价值还不能予以完全认识,而且水生态价值也需要较长时期才体现出来。此外,对水体价值和水体使用很难用价格来体现,水体作为环境基本要素不能进行彻底的分配,首先要保障生态利益和公共民生。在这个意义上,水体作为资源的理念在现在还未能在政策和法律实践中得到完全贯彻,只在政治理论上起着一定影响。在法律上分析水的经济利益常处于不完整状态,生态并没有真正的利益代表者。

另外,水体还可以从“同世界”和“生物圈”这两个视角来认识,这些观点都是基于生态中心主义的,都将人类社会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有着自己高于人类社会的法则,人类在自然界中不是主人也并非特别友善。这些思想更多只存在于理论讨论中,在现行法律中都还无法得到体现。

1.2国际法和国内法上对水体认识的规定

早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人类环境宣言》现状陈述第三点和原则声明第二点明确指出:“水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和陷于枯竭”,“为了当代和后代的利益”,“必须通过周密的计划和适当管理予以保护” [2]。1992年《都柏林水和可持续发展宣言》原则一明确规定:“淡水是一种有限而脆弱的资源,对于维持生命、发展和环境必不可少。” [3]

1992年《联合国21世纪议程》是对全球21世纪的发展所作的全景规划,其中第18章整章对淡水保护进行了规定。其中18.3项中明确指出:由于世界上许多地区淡水资源普遍稀缺,而且逐渐被破坏,污染日益严重,各种不相容的水使用冲突更加明显,因此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这种统筹规划必须覆盖全部各类淡水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时需要适当考虑到水量与水质两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重视水资源的多部门性质,以及水资源对用水供应、卫生、农业、工业、城市发展、水力发电、内陆渔业、运输、娱乐、低地管理和其他活动的多方面利益用途都必须得到确认。人类对水的利用持续增加,突破了其自然的生态界限,已经威胁到水的自然更新与平衡,威胁到作为生物和人类生存的基础,联合国大会于2010年8月3日通过第64/292号《关于对水和卫生设施的人权决议》,其中第一条即规定,“享有安全和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权利是一项人权,这项人权对于充分享受生命和所有人权来说必不可少。”

在更有约束力的区域及国家法中明确规定了对水的认识。比如2000年欧盟《水框架指令》制订原则第一条就明确指出:“水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应当予以保护、守卫以及珍惜之遗产。”德国《水管理法》第一条规定:“本法之目的在于通过一种可持续的水体管理,保护作为生态平衡中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的生存基础、作为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以及作为可利用资源的水体。”该法明确指出了水相对独立的4个重要功能:作为生态平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基础、作为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以及作为生产可利用的资源。这些法律都强调了对水体的保护。我国水法中没有直接对于水的意义进行明确规定。根据《水法》(2002年)第一条的立法目的规定:“为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第一条的立法目的规定:“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就此,理论界普遍认为这是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分别规范,也即分别从利用和保护两个角度割裂进行的立法。尽管《水法》规定了水保护,但从“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表述来看,“保护”不能得到足够的突出,无法体现出现代水管理从水体使用着手,以保护为基本理念的思想。

在我国水法中的用词上也反映了这种相互之间缺乏内在逻辑和统一的现状。“开发利用”合在一起使用相对是可以理解,但“开发”与“利用”并列就不符合法律的思维,“开发”是出于人类利用的目的而进行前提准备,在整体上是使用的一部分;“利用”是指“利于发挥效用”、“设法为己所用”,而且“利用”这个词本身就具有价值倾向。“节约”原来只是基于“保护”的目的而采取的态度与行为,《水法》第一条的立法目的根本无法体现出现代水管理从水体使用着手,以保护为基本理念的思想。法条不是词汇的堆积,而更需要理性逻辑为前提的思想之精确概括。

1.3对水的进一步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基于水体的多重服务功能变得日益紧张。集中供水、水产品生产、水力发电、内陆航运、休闲娱乐和文化美学等这些水体社会和经济的服务功能每个方面都在有限的水资源下形成冲突。同时,这些社会和经济的服务功能又整体上与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形成竞争。而其他环境媒质(如土地和空气)的生态功能也逐渐受限,同样也影响到水体的生态功能。水生态退化导致资源调节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同样,水生态退化导致水质净化和污染物降解等能力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问题。由此,人们对水管理的认识也逐渐超越了水物质的意义,水管理需要重视包括水中生物和与水接壤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内的更大范围,水需要置于在整体生态系统中予以重新审视。钱正英[4]和汪恕诚[5,6]都提出并强调了“人与河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交织着共同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7]。伴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水体其实已成为整个社会中自然物在各种社会和经济功能及其生态功能的相互竞争与冲突的一个缩影。正如费孝通在《九十新语》中提到的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创始人派克(Park)的社会学公式——“竞争、冲突、调协、融合”,在管理自然资源的多重利用上,也正是这种过程,有待进一步调协和融合。在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和经济服务功能的冲突中,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包括水体在内的整个生态的存在基础,又是水体保障社会和经济服务功能的前提条件。尤其在水质已经严重威胁到水体整体的价值发挥的情况下,水体的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最根本、最直接的法律保护对象。这与当前提倡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基本生存观、协调观和资源观是一致的。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机会,但当人类的行为已经超越了环境的承受力,已经威胁到了环境自身生存时,就自断了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而这又是国际人权法所保障的。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重视资源的代际、地区与部门及个人之间的平等合理分配,这也是现代环境法产生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除了对静态水体的认识外,还需要认识动态的水循环。全球、流域和区域的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水循环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相互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水还有自身的3种形态转变(汽态、流体和固体)和在不同类型水体间流动(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形成运动系统[8];水还通过其流动,实现着陆地与海洋,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水量平衡。同时,天然的水循环与发生在人类社会的人工水循环要进行一定的区别,对两种循环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在此基础上加一个时间轴,人与水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不断变更,日益剧烈的人类活动,甚至危及到了自然水循环的有效维持和运作,生态日益脆弱,导致人类后代的利益也被侵害。

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把水流也同时看作一种能源流与物质流。随着人类加大对于局部地区的改变,比如城市建设、农田开垦等,它一方面在本地区形成一种物质的转移(如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物质交换),同时也通过生态系统,尤其是通过水流形成一种在更大区域范围的转移(如上下游、地表水与海水之间的物质转移)。人口流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这种能源流和物质流的最终驱动力,当人类社会的剧烈变动与自然生态整体的缓慢演变无法协调时,就会造成人类社会巨大的危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贸易也正体现了水资源的另一种流动,对虚拟水以及“水足迹”的研究日益为人们重视。

2对水情形势的科学和全面认识

对水情的认识一方面要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来理解,还要从水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来掌握。当下的水情是前一历史发展时期人类对社会和自然作用的结果,而这又是理性的人类基于现状出发进行水利用和管理的起点。

2.1水情的时代性

任何时期的水情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最基本的水情。首先,水资源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我国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极其缺水,而西南流域的水资源又处于欠开发状态。其次,由于受气候影响,降水季节性不均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春旱,而在夏季雨水充沛,洪水多发,这要求适当进行地域性与季节性调配。另外,用水状况必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是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国家,农业灌溉一直是我国水利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和到2030年将达到人口峰值的中国粮食安全,农业依然是社会发展中的最核心领域,农业用水仍然是水利的重要方面。最后,水运即使在当代中国仍然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运输方式,水运管理自然需要与水利工作达成更紧密的协调。

因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水问题突出,治水在当下中国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对水作为人类的生命线、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的重要性认识,也日益全面与科学。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水情不仅要在较短时间范围内监测,更是要在较长时期内分析与研究。在理解当下水情的特征以及在历史时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前提下,才能为水治理政策与法律提供科学基础。

2.2水情的自然和社会特性

人类面临的水问题主要不是由于水自身的变化,而是作为水的对立面——人类用水急剧变化的结果。在20世纪,人类的淡水使用大约翻了8倍,超过40%的可更新利用淡水资源进入人类使用管理过程中[9]。在我国,人口增长加上急剧推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社会水供应与资源自然供应能力间的矛盾空前尖锐,过度开采和利用水资源已经导致十分严重的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整体上我国水资源问题日趋激化,表现为相互交织的多重危机。这种多重危机主要表现为:洪涝干旱灾害威胁依然长期存在;水资源短缺日趋突出及用水效率低;水土资源开发过度,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体污染危害严重;水生态迅速恶化[10]。

这些多重“水灾害”都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即引发这些灾害的既有自然气候突变造成的自然致灾因子,更有因为人类社会不当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社会致灾因子[10]。随着人类社会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活动不断加剧,社会致灾因子才是水资源极度短缺、水生态系统临近崩溃的主要原因[11]。在这些社会致灾因子中,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体提出的更高要求,对水体造成危害;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不能产生有效的水体管理机制,无法在技术与体制上促进、理顺和保护用水的短期与长期、人类与自然利益之间的一种平衡。

我国水危机是水量不足、水质恶化和水管理不善相互交织产生的。表面上看,表现为在工业化进程中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水利工作当前面临的最急迫问题不是水多和水少,而是水质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水生态退化[12],水污染从根本上威胁着水安全,由此也对传统水利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3,1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主要源头也在不断变化中,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水都有着不同的增长,另外还需要注重点源与面源污染的不同控制手段。但在本质上,我国水危机是一种管理危机[15]。水污染防治难度巨大,淮河水污染治理就是一个证明。而且随着污染情况的变化,水体纳污能力也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及时地掌握整体水情,改变传统水资源管理中只关注水生态系统的供水、水产品提供、水电等社会和经济服务功能,重视水生态系统的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维护、净化环境、物质输送、气候调节等自然服务功能,从实现水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出发,尤其在保障水生态自身能力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优化水资源管理[16]。在人类使用水体威胁到水体自身健康时,现代水利就日益要求在环境保护的理念下进行水体管理。其中作为水情社会性的另一个方面,即人们对于用水的评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水利部门曾预测到2000年我国用水量会达到7 096亿m3,但事实上到2010年也没有达到这个数量。这种认为社会和工业发展必然导致用水增加的错误认识[13,17],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进步不断予以纠正。

2.3水质与水量的统一性

我国的水资源稀缺问题分为水质与水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即水源保护,包括水污染防治、地下水保护和生态用水保障;量的方面,包括需求管理措施、水的时空调节和促进节水和提高水的生产率[15]。水质与水量是不可分的。除了考虑水源地、水源工程、污染物总量控制外,还要考虑供水河道、供水管网、排水许可、污染源治理等,要将污水治理项目及投资作为水资源规划的重点,要从工程、政策、水价等综合措施上进行水污染防治。从德国《水平衡管理法》和欧盟《水框架指令》的发展来看,水量管理已经不是水管理的重点,水质管理才是水管理的核心,而且已经超越水体质量,更是从水体状况和水体特征这些水综合管理的角度着手,水体保护是水法的重点。水体特征不仅包括了水身,还包括与水相接的一定的土地,以及有关的生物圈。在对水体保护的指标上,不仅指水的化学状况更是包括水身的生态状况以及物理状况。现代水利要适用现代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原则,采用预防为主,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源头控制为主的战略转移,进行点源和面源的综合治理,从水物质到水体和流域,再结合水相关设施的3个层面进行协调管理。

然而水质与水量统一管理的理念,在我国政策层面与水利实践中却因体制未能很好落实。面对着环境保护部门的崛起,长期依赖工程的水利部门坚守着水量管理的阵地,仍然坚持认为中国的水问题是水量不足,在水利工作中把水的资源利益与环境利益很大程度上对立了起来,在“水资源”这个概念的使用上,轻视了环境保护的水生态利益,这加剧了水利与环境保护部门的实践分割。而且通过部门立法过程,利益部门不断用法律来披起其看似正常的行政职权划分合理性的外衣。由此,水问题被人为地切割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3方面的危机[7]。区分水量与水质的认识,一方面有利于认清问题的内在结构与严重性,但另一方面却造成本来是作为统一体的水不能统一和系统地予以管理。保证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是最根本的,但也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即人类从大自然汲水或向大自然排放废水,不能超过生态的承受能力,不能破坏水自身的生态环境[10]。

3结 语

早在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就已经明确指出,“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利于水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而现行体系与其所谓的传统体制并没有作重大改变。机构设置是水管理中最重要的人类能动性的集中体现,管理效率不足导致不能及时重新引导和平衡社会对自然水体的影响力,因此,传统水管理体制急切需要创新。现代水利需要将水资源放在一个社会、经济和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系统中,用综合的生态系统方法对水进行高效平衡管理。其主要思想基础是水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更是直接组成环境要素的基本环境媒质,除了针对已经产生的水生态破坏外,更是要采取预防原则为主的综合治理手段。一国水情与其整个系统性的国情相关,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水体环境的恶化是我国人口继续增长、迅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作用结果,是扮演全球经济链中成为世界工厂地位的代价。对水和水情的深入全面理解决定着水管理的理念与手段。在恢复和创造人与水体的和谐关系中,要全面和动态地认识新时期的水情,分析人水关系中不同的保护价值层次,从水质和水量的综合保护出发来制订水管理的理念与措施。

摘要:当代的中国水危机需要现代水管理理念。通过对水和水情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分析,指出水不仅是经济物质,同时更是人类生存基础、动植物生存空间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国际法、欧盟和德国水法中的管理理念比较分析,明确其总的发展趋势,即在生态保护理念下,以环境目标为导向,通过规划措施和综合手段提高水体保护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时期的水管理和水体保护进行法律分析,指出可持续水治理只能以法治为原则,以环境目标为导向,实施综合水体管理。

篇9:《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如颜色、气味、粘稠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是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去实验。我认为在林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优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

本课教学主要从两大板块进行教学的:水与食用油不同点的研究和水与食用油相同点的概括提升。但是这两大板块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入到四个探究活动中的,这四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感官观察水和油、比较水和油的滴液、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比较水和油倒入不同容器中所呈现的共有的现象。

林老师这节课把用感官观察和滴液观察作为分组实验进行探究,突出了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比较、观察和描述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整理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林老师不是将课本知识简单地给予学生,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对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探究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三、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学生的参与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探究”。学生用大量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获取直接的经验,得到知识的提升。在李老师这节课中,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思考、汇报,从而得出水和食用油的不同。体现了学科特点。

林老师的这节课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在用感官观察水和油、比较水和油的滴液时,教师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让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发展。

也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对于三年级学生引导语是否过少了点?有些实验学生不知所措。

2、课堂应变能力稍显不足。除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提问,课堂中灵活应变,反映敏捷,抓准点拨追问的时机,及时进行理答,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篇10: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

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1

《水和水蒸气》作为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内容,这一次把它作为公开课来讲,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通过这段时间对这一课的关注,我在自己学校呢,也讲过很多次,然后总是把控不好时间。通过上一次试讲再加上在4月16日本校赛课中感受到时间的规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熟悉自己教案中的每一步,并且安排好课堂中的每一分钟时间。

这一次我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这一课的实验版块做得不是很好,每次实验时应该先给学生讲好要求,然后再分享实验材料。让学生听清楚之后再进行实验。如果不需要做演示实验时应该放一个简短的视频来准确的告诉学生实验步骤。对于学生的实验小细节需要注意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亲自演示实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对于整个课堂流程不是特别熟悉,比如某些不该重复的地方就不要重复,免得浪费时间,这一点我还需要继续打磨,多多练习。

3.对于语言组织这一块还是有一定问题的,还需要多用我们的专业术语进行课堂操作!其实整个实验流程我还可以做得更精彩一些,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让学生更加容易懂,比如设计实验,我可以准备一张画有实验器材的纸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会连接或者是分配,然后可以揭示我的实验方案,或者是综合几组学生的实验方案再完善来进行实验。并且可以让其他没有被采纳的方案课后来用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4.对于用实验材料引导实验环节,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法,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组的实验,我们不要急着去解答。

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也感谢各位同僚们的建议,我会把大家的建议收集起来,渐渐完善我的不足!

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2

《水和水蒸气》是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中的第六课。我从下雨后,地面上会有一些水洼,一段时间后,水没有了。水到哪里去了?导入本课。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得出水洼里的水蒸发到空气中了。又通过动画显示,让同学们看看水蒸气蒸发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而且是个缓慢的过程。接着就提出“水在什么条件下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由于同学们渴望看见水蒸发的过程,所以这部分的讨论很激烈,很自主。第一想到的是“加热”,并要求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设计对比试验来验证。部分优秀的同学已经能完成这个环节,但仍需继续加强帮助所有同学构建“对比实验”的概念。加热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完成的不错,观察的也很仔细。实验最后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出结论,同学们会说水干了,这时我就进一步指导他们用科学的语言进行归纳“勺中的水完全被蒸发了”。学生还说出了另一个加快蒸发的条件:风。学生是从妈妈晾衣服都放在通风的地方想到的。对这个学生,上课时大力表扬了,表扬他是一个很会观察的好学生。还有一个条件“增大表面积”学生不容易想到,我从洗头发后怎么样干得快?学生想到了“电吹风吹干”这,让学生们从日常常见的现象中总结出该掌握的科学道理。

对于第二个环节:空气中的水。我以问题“空气水蒸气不会满出来吗?”“江河湖泊中的水不是越来越少了!”等引入让学生讨论,通过讲解和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蒸气,水蒸气聚集就会形成小水滴,降落下来。不知道是不是没讲清,但是这部分内容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体现在盛冰的玻璃杯外面为什么有水珠?没有很好的解释。这部分内容下次教学需仔细斟酌。

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3

这一课是整个单元中比较难理解的一课,在五个班的教学中一次比一次理清思绪。

难点一,蒸发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常见的生活实例就是烧热水冒出的“白汽”,在热水壶烧开时,近壶口地方时透明的,而远离壶口的地方开始出现白汽,其实近壶口透明处才是水蒸气,而白汽已经是水蒸气遇到了周围冷空气凝结而成的小水珠了。

难点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实验中,一只勺子加热,另一只勺子放在常温中,发现加热的勺子里的水迅速蒸发了,但另一只勺子并不能看出明显的区别,学生自然认为只有加热才能蒸发,常温是不能蒸发的,其实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蒸发,只是短时间内肉眼不能看到明显的现象。

难点三,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验,其实模拟的就是云的形成,在外罩着的烧杯里凝结了许多小水珠,说明云是小水珠组成的,但是依旧有许多学生认为云是气态的水。看来,实验的运用,还需多思考。

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4

《水和水蒸气》这节课的教学既是跟进课,又是一节教学模式的尝试,在金光涛老师的帮助下将这节课一气呵成。学生收获是比较丰富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授课教师收获都是比较多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提升;

科学课堂应该是具有理性思维的课堂,但是,在教学中我却将这个“理性思维”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价值”,变成了“纯理性思维”。我原以为,在经历了“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白汽是看得见的(可能不是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那么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也会凝结成小水珠——白汽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这样的一个思维推理过程,会达成本课所定的教学目标。但是,事与愿违,引用金老师的话:科学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水和水蒸气》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才一个学期的学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学生在课堂上建构的概念是基于具体形象的事实上的,可是在教学中我却忽略了这点,把学生的起点拔得太高。如果用我的设计到五年级去上,那么这种思维的卷入会更有效,可是面对三年级的学生,这堂课上“砸”了。

其次,是学生的收获;

美国的科学老师在探究“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的时候,把一个地球仪抛向学生,让学生接着。然后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指有几个在陆地上,有几个在海洋上。多么有趣的活动啊!为什么我的课堂不可以这样去做呢?科学课堂应该是“有趣”的,是学生“渴盼”的,我们可无权让三年级对科学充满兴趣的学生,到了五年级,就再无一丝对科学探究的冲动了。如果是这样,那是我们的罪过。

再次,是师生的和谐;

那到底该如何去教?《水和水蒸气》让我不安。认真斟酌了学员们提出的意见,分析了金老师的“事实中的思维”这句话,顿悟!科学课堂就应该是充满着乐趣,在意犹未尽中探究,于是我想这样去教:

1.在黑板上用湿毛巾写一个字,观察水的变化。再分小组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痕,从而讨论水蒸气的特点:看不见

2.端出一盆水(盆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珠子),引导:水蒸气的微粒我们看不见,今天我们把微粒放大,让全班同学都来当其中的一个微粒(珠子送给学生)。让学生举着一粒珠子去模拟水蒸气在蒸发过程中运动的路线,但在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把珠子握在手心里,不让别人看见。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接着,让一个学生用手抓一把珠子(珠子送给学生),讨论:这么多微粒在一起,手握不下让我们看见了,还是不是水蒸气?

(在这个有趣的活动中,丰富了水蒸气到处都有的概念,同时强化了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有很多微粒在一起时,就可能会被我们看见了。我想用这样有趣的活动,学生会在脑海中牢固地建构起“水蒸气看不见,看见了就不是水蒸气”这个概念。)

3.倒一杯热水,观察白汽。

(此时,如果前面这个活动的效果就会迁移到这里,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白汽看得见,就不是水蒸气了,那是什么呢?从而进行更加有意思的探究——凝结实验)

4.凝结实验:探究“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5.解释“白汽”现象。

收获颇多的一节课,也是双赢的一节课!

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5

书本上开头的导入有这样一句话:“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呢?”,“是水渗到土里去了吗?”如果我是三年级的学生我或许完全会这样理解。开头这样的例子还不如换成:“洗好碗后,碗上有小水珠,第二天,水珠还在吗?”这样的疑问学生会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水珠会不见的呢?从而引入课文更适合。

这一课的难点:什么叫做水蒸气。水蒸气是用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而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显示学生都认为开水开了之后的白汽,嘴哈出来的白汽都属于水蒸气。我是通过讲解然后让学生看一段蒸锅冒出来的汽来分析这个是不是水蒸气,通过短片的观看和自己的讲解,学生似乎强扭了这个概念,但是没有用真正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如果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这点会更好,不过我用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以短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也能理解了这个白汽不是水蒸气,同时学会了水蒸气概念,也为前一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为水珠从哪里来这一课有一个概念是直接出现了水蒸气,我个人认为如果学生没有建立水蒸气的概念,直接上这一课,学生会感觉莫名其妙,这个水蒸气究竟是什么东西会有些不太明白。所以,我让把《水珠从哪里来》一课放在了《水和水蒸气》一课之后进行教学,这样的调整我根据自己小时候接受概念的顺序来说,似乎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6

近日,教研组活动,我执教了科学研讨课《水和水蒸气》。以下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分析和反思:对教材的分析:《水和水蒸气》是新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单元的第六课,在前面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讨论过“小水珠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待研究的问题。本课就是针对学生在前一课学习中留下的疑问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解释,从而建立正确的“蒸发”和“凝结”的科学概念。并尝试用新的知识来解释:“冰冻矿泉水瓶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对教学的反思:“水的蒸发”和“水的凝结”现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生活印象的,只是这些认识是非常模糊的、零碎的,难以形成科学的、完整的概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蒸发和凝结的科学概念”就成了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关于“蒸发”概念的建立我是通过一组我事先拍摄的照片来突破的。我拍摄了我家鱼缸里的水在半个月中水位的变化这样一组照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观察,通过这样的观察将原本抽象、难以看见的“蒸发”现象一下子就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水位变化学生感受着“蒸发”现象的发生,同时我拍摄这组照片有一些白天拍的,一些晚上拍的,旨在让学生科学地认识蒸发的产生不只是在白天,晚上也一样有蒸发,从而为他们后续对蒸发现象的观察和解释建构一个科学的概念。化解学生对“蒸发”现象的认识难度。关于“凝结”现象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来突破难点,两杯水量、温度一样的温水上,一杯盖上一冷玻璃片,一杯盖上一热玻璃片,观察冷热玻璃片上分别出现了什么现象。在这部分教材处理上我将传统的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改成了用电热台板加热玻璃片,加热效果好又大大降低了学生实验中的危险性,这一改变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此外,我在课前跟学生接触时,了解到学生对于加快水的蒸发是有一定生活经历的,大多学生都能说上几种生活中的方法,如“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水的蒸发”、“用吹风的方法加快水的蒸发”……,因此,我认为这一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思维难度并不大,学生完全能独立地完成这一活动探究,教学中我有意识滴弱化了这一活动,将这一活动放在学生课后去完成。

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7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水能变成水蒸气有一定的认识,在第一环节:水到哪里去了,没有让学生用浅碟实验,而是提前几天做此实验,拍下照片作为实验资料给予学生感知。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进一步直观地呈现他们认识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

建立了“蒸发”的概念后后,提出一个问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蒸发现象?学生的回答让我认识到,他们对蒸发的理解主要来自课外书籍,因而他们对生活中的认识明显不足,也就是说他们前面所解释的并非他们内化的认知,而仅仅是停留在文字的认识上。意识到这一点,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如:湿头发自然变干,实衣服自然风干等)通过大量的生活例子,使学生的认知与生活现象结合,理解更加深入。

在研究水的蒸发与温度有关时,直接出示装有水的试管,问:我想让试管里的水蒸发得快些,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谈到:放在阳光下、用火烤等,引导学生提炼,这些方法都是使周围的温度升高,进而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本实验,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代替书中的实验,一来觉得更严谨些,二来材料准备更方便些。实验前,简单地讲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前,一方面提醒学生观察哪只试管的水蒸发快,另一方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还有哪些新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不难认识到: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水在受热时蒸发更快。这时还让学生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学生谈到:

(1)水翻腾,冒泡

(2)试管壁有水珠

上一篇: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比赛策划书下一篇:创建书香校园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