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24-05-07

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精选12篇)

篇1: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

下,我市始终坚持把开展人民调解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调解新理念,构建调解新格局,探索调解新机制,在完善组织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强化调解效力等方面付诸了大量努力,着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之外,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抓好“三项建设”,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

1.以建立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为目标,抓好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一是健全和完善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自然村成立人民调解小组,同时在每个村和社区配备人民调解信息员,形成了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农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民调小组、义务调解员和纠纷信息员四级调解网络体系。二是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着力推进改制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小型企业建立调解组织,尤其是在劳动争议多发、高发企业设立调委会,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稳定的作用。三是稳妥推动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比如,今年全市成立了12个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拓宽了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渠道,深化了人民调解机构的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932个,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149个,村(居)调委会3548个,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性调委会等其他调委会235个,共培养、发展人民调解员16356人,纠纷信息员31000余人,逐步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2.以提高社会矛盾化解能力为前提,抓好人民调解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建立了一支专业化和社会化结合的调解队伍。选举、聘任调解员时,优先考虑有社会经验、懂法律知识的同志,聘请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学教师、退休法官及检察官等为兼职调解员;广泛吸收辖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有威望的老同志、热心调解工作的志愿者加入调解队伍。

二是加强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至今,每年都要组织全市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市、区)也建立了培训师资队伍,对调解员实行岗前培训、定期轮训,并组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法院旁听等活动,提高其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调解技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首席人民调解员制,推进调解员队伍的职业化。

三是广泛整合社会资源。下大力气整合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资源,把律师、公证、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部门整合为调处重大民间纠纷的主要力量,在全市146个乡镇(街道)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全面发挥司法行政各项职能优势。

3.以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为根本,抓好人民调解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统一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要求人民调解员开展工作时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合理、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三项基本原则;要求调解组织基本达到“五有”(工作场所、标牌、印章、调解文书、统计台账)和“四落实”(组织、制度、工作、报酬)的标准,并逐步实现“六统一”(标牌、印章、人民调解标识、程序、制度、文书);建立健全学习、例会、统计、排查、信息反馈、回访记录、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将全国统一的人民调解工作标识、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制度、纪律、纠纷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调委会人员名单、调解受理范围和调解流程、调解场所秩序等内容统一制成上墙板面,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二是保障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市委常委会于通过了由各县(市、区)财政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的意见,市司法局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财政将人民调解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

而在制度上对人民调解经费给予保障。

三是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司法所是代表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的直接部门。国债投资司法所建设五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拨付配套资金537.3万元,完成了146个司法所的建设工程。从调整的县乡机构改革富余人员和招录的公益性岗位中,为司法所充实工作人员,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司法所要求的每所3人。目前,全市146个司法所全部建成,面积均达到100m2以上,已有89个司法所达到省级规范化司法所标准,占到总数的60%。

(二)推动“三个创新”,拓宽人民调解服务领域

1.创新人民调解工作载体,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作用。

认真贯彻调解优先原则,积极开展专项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推动人民调解向深入发展。以“人民调解年”活动为契机,狠抓民间纠纷排查预防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了由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县(市、区)司法局按照纠纷的难易程度和涉及面的大小确定专人进行调处的逐级调处制度;开展了“重大民间纠纷集中调处”活动,建立了重大民间纠纷预警和调处机制、考评督办机制;开展了“我为和谐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了“纪念《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施行二十周年”人民调解专项活动;2010年开展了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设立了由基层、公证、律师、法律援助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对于重大疑难纠纷,通过调动司法资源,及时调解矛盾纠纷。

2.创新人民调解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人民调解工作服务范围。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类社会矛盾凸显,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在有效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等多发性、常见性民间纠纷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主动参与企业改制、土地流转、移民安置、征地拆迁、“三农”问题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预防、调处、化解了大量不安定因素和一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南铁路平顺段开工建设过程中,因占地、拆迁赔偿等问题引发大量矛盾纠纷,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过反复调解,终于使村民得到了合理赔偿;长子县成功调解了石哲镇48户村民与特高压变电站工程的征地补偿纠纷,保障了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目前,全市正着力开展专业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工作,依靠专业化队伍、运用专业化知识,有效化解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赋予人民调解新的内涵。

3.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方法,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积极整合人才资源,着力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和时效性,逐渐形成了“大调解”工作格局。襄垣县司法局组建了由司法助理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担任调解员,公安、法院等单位同志担任法律顾问的“襄垣县人民调解中心”,案件范围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移交的民事案件、轻伤害案件和治安案件,现已成功化解了西营镇砖窑集体上访案件等多起影响较大的案件,2010年7月23日召开的全省行业调解现场会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此外,在全市推行了“一方针、二并举、三调处、四制度、五结合”的“12345”工作法,即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将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举,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并举;对一般纠纷及时调处,突发纠纷预案调处,疑难纠纷会诊调处;在调处过程中严格执行预警制度、报告制度、衔接制度、回访制度;并将内调(厅内)与外调(厅外)、动调(走出去)与静调(请进来)、法调(法律)与情调(情理)、冷调(缓处)与热调(及时)、软调(肯定)与硬调(批评)有机结合起来。

(三)强化“三种宣传”,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社会影响一是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作用。将人民调解与普法宣传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刊登典型案例,宣传在群众中反响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已成功调解的案件,以案释法,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二是依托专项活动扩大宣传。开展了“我为和谐做贡献”活动,组织全市基层调解“双十佳”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市13个县(市、区)进行了巡回演讲报告。开展了“纪念《人民调解组织条例》施行二十周年”人民调解专项活动,13个县区司法局、146个司法所、32个法律服务所、3932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共万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

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引导作用。近几年,我市人民调解工作涌现出龙晓霞、苏建国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受到国家、省、市多项表彰奖励。,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基层调解工作“双十百优”表彰大会,对在基层调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层调解组织和优秀调解员给予隆重表彰和奖励,在全市营造了学先进、促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的人民调解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领导对人民调解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未能把人民调解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重治理,轻防范。二是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及新型经济组织的调解组织建设还不够到位,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三是仍有部分县(市、区)的人民调解指导工作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经费落实困难,基层调委会尤其是村(居)调委会工作经费和人员补贴没有保障,硬件设施欠缺,调解人员应得的补贴得不到兑现,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三、今后重点工作

2010年8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人民调解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规范了人民调解问题。我市的人民调解工作将以此为契机,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民调解法》将在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要广泛开展《人民调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开展行之有效的人民调解专项活动,深入、广泛宣传人民调解职能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调解、主动用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要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要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积极稳妥地发展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重点抓好企事业单位、外来人口聚集地、集贸市场等调解组织的建立,在不同行业和系统建立各类专门调解组织,发展和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切实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多方参与的调解组织网络。要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所有人民调解委员会都要按照“五有”、“四落实”和“六统一”的要求,完善软硬件设施,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格式文书和工作流程。

三是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调解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重视与支持,切实克服“重打轻防”的思想,逐步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逐步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投入,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拨出专项资金保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多次深入基层视察监督人民调解工作,今年9月15日又对全市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对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今后继续给予此项工作更多的关心、支持和监督。我们坚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有效监督下,全市的人民调解工作一定能够充分发挥“金钥匙”和“减压阀”的积极作用,为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我局效能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在市效能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我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实际和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认真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行政流程和执法行为规范为重点,强化领导、精心谋划、及早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通过集中整治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和敬业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以及管理不严、纪律涣散、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等庸懒散慢和行政执法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形成了人人讲效能、处处创效能、事事高效能的氛围浓厚。现汇报如下:

一、统一认识明思路,加强领导强保障

我局结合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精心谋划、认真筹备,统一并提高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形成了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跑项目、争资金、求发展”的总体要求,发挥“六个”表率(既发挥“学习、团结、遵守法规制度、身体力行工作、勤政廉洁和厉行节约”的表率)、建设“六型”机关(既建设“和谐型、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政型”机关)、强化“六个”意识(既强化“项目、大局、敬业、服务、责任和纪律”意识)、发扬“五字”作风和“四个”精神(既发扬“勤、严、细、实、快”的作风和“刻苦学习、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加强“四个”建设(既加强“项目、业务能力、机关和组织”建设)、做到“三个”到位(既做到“领导、人员和措施”到位)、坚持“一个”原则(既坚持“严管理、质为先、慎用钱”的原则)、落实“一个”责任(既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全面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思路,在全市率先掀起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和效能工作热潮。

二、加强教育增素质,狠抓党建建队伍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局党支部的领导下,由党总支负责,坚持每周五下午全体干部职工和每月两次周三下午全体党员以及每月一次中心组集体学习不放松,由局党支部书记、局(所)领导班子成员和总支部书记主讲为主要形式,并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重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学习为重点,狠抓干部职工政治和业务理论学习,全面提升了干部素质,提高了服务水平,增强了服务能力。

三、完善制度抓管理,强化评议促提高

效能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紧密结合局机关实际,对现有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认真梳理,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修订完善。并结合机关实际,按照要求建立了效能建设制度8项。同时将制度落实靠实到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身上,与干部职工考评、考核挂钩,强化了制度落实和机关管理力度。并严格要求干部职工将作风转

变、服务态度体现在工作细节、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中,从点滴、细节做起,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特别是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等8项效能建设制度的建立以及每月召开一次局长办公会(听取当月工作进展及落实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形势分析会(分析形势、重点查找存在的不足、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半年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回顾总结半年全市水保工作,分析形势、查找不足,安排部署推进下半年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为转变作风、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优化流程强审批,狠抓监督促执法

按照全市效能工作打好“五个攻坚战”,抓好24项重点工作的要求,我局紧密结合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严格按照“一法一条例”规定,对监督执法程序进一步进行了优化,为总结全市司法行政预防监督工作的成效与经验,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创新思路,研究制定改进工作的办法和措施,认真开展好“十二五”时期各项司法行政工作。市政府组织市直相关部门组成司法行政联合执法检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4天的司法行政联合执法检查活动。结合司法行政制度的落实情况,下发了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五、真帮实扶抓“双联”,深入群众炼干部

我局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效果作为检验效能风暴成果的重要指标,作为培养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和进一步增进一切为了群众、真诚关

心群众、有效帮助群众的思想感情以及进一步焕发一心谋事、扎实干事、能够成事的创业激情的重要手段,在深入联系村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联系村户和机关及干部实际,制定了“双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干部先后9次深入联系村,送信息、送知识、讲政策、传技术、送物资、解急需。通过“双联”行动增强了干部群众感情,培训锻炼了干部。

六、狠抓公开强监督,廉洁行政保安全

为确保依法、阳光、廉洁行政,我局以向市四大班子、市直有关部门和市电视台、报社以及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发送简讯为主要形式,以党政网站市司法行政子网站为主要平台,全面公开党务、政务,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为更好地宣传新形势下我市司法行政工作,更加便利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准确反映我市司法行政建设成效、工作动态,回顾总结并广泛交流工作经验,深入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司法行政生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3: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柳河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 通化市西北部, 是一个“七山半水二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秀美山区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3345km2, 辖15个乡镇, 219个行政村, 总人口38万人。耕地保有量64923hm2, 基本农田57552hm2, 保护率达88%, 平均年产粮6亿kg, 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全国重点中成药生产县, 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级山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中国山葡萄酒之乡, 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 全国首家造林苗木交易市场, 吉林省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县和省级重点生态县。

2 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 柳河县积极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机制, 全面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 努力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赢”目标。

2.1 强化责任落实, 突出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2.1.1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县、镇 (乡) 、村各级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明确责任人、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村级将保护责任落实到地块, 落实到人。乡 (镇) 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县政府每年组织国土、农牧、统计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 定期对各乡 (镇) 的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并将耕地保护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目标。

2.1.2 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2010年, 柳河县建立了新增耕地储备库, 其中共有7个项目, 可用于占补平衡耕地总面积达到6072hm2。全县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全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块1543块, 面积57552hm2, 保护率达88%。设立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8处, 确保全县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

2.1.3 加大土地整治工作力度

2010年, 柳河县总投资为1.03亿元的水毁耕地复垦项目, 该项目于2011年5月末完工, 共恢复耕地3433hm2, 新增耕地350hm2, 使3000多户农民受益。2011年4月, 柳河县申报了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总规模为78640hm2, 总投资5.0017亿元。该项目通过对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 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改变农村生活面貌, 增加农民收入, 惠及近15万农民, 进一步加快了柳河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2.2 创新工作思路, 积极探索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土地供需矛盾, 2011年, 柳河县依托市场, 积极探索新城区市场化开发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 以新区土地收储作为融资平台, 成功向省农发行申请贷款4亿元, 县财政自筹1.1亿元, 为河北新区低丘缓坡地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河北新区计划建设用地2.026km2, 项目由占地13.13hm2的小山丘——王船口西山所分隔。为了走节约集约之路, 在依法报批征用和缴纳补偿费用的前提下, 决定对整座山丘进行爆破平整并实施收储。通过实施河北新区低丘缓坡地利用项目, 共开发低丘缓坡地多达66.7hm2, 先后为修正药业、雪兰山酒业、葡萄酒研发中心、南山花园、柳河镇工业园区等一批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柳河县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土资源部, 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做出重要批示, 被省国土资源确定为拓展建设用地试点县。

2.3 盘活存量国有土地, 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3.1 从国有闲置土地中挖潜

对停产倒闭企业中闲置、空闲土地进行了详细调查, 建立资源台账。2011年, 柳河县将运输公司、晶珠药业、林业局地段共计1.8467hm2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 挂牌出让实现收益5650万元。2012年将县内5所小学校进行整合, 总面积3.047hm2, 挂牌后实现收益668万元。原客运站整体搬迁后, 以173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卖。2013年, 将县内5宗0.16hm2闲置土地纳入储备库中, 预计实现收益639万元。将原财政局、金源宾馆等0.553hm2的土地纳入储备库中, 挂牌出让后, 实现收益1458万元。切实提高了城区内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

2.3.2 整合乡镇企业用地

鼓励各乡镇腾出效益低的中小项目和废弃工矿地, 为高产高效项目“让路”, 实现土地增值增效。2010年县政府收购原柳河县华龙公司77.07hm2土地。2012年6月将其中的14.047hm2土地以挂牌方式出让给吉林汇源龙韵酒庄有限公司, 获得收益1893万元。收购柳河二化、驼腰岭省矿、原华龙种鸡厂等多块闲置土地, 总计142.8hm2。柳河县通过招商引资已盘活闲置土地92hm2, 切实提高了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与水平。

2.4 加快旧城改造,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为切实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 争创国家级卫生城, 大力开展旧城改造工程。2010年以来, 柳河县先后完成一亩地、张油坊、新立屯、王船口、一中东侧等区域旧城改造工程。完成了龙腾湾、紫玉府、世纪嘉园、林雨佳苑、腾龙湾等多个新区建设, 改善了柳河县城镇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 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2.5 建立健全机制, 严厉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为确保各类土地违法案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查处, 保障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工作顺利开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国土总牵头、乡镇和有关部门联合监管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 确保将各类土地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2011年以来, 柳河县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案件16件, 有效防范了乱占、超占土地现象的发生。

篇4: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根据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市法院于5月底全面启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由于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较好地完成了专项整改活动的开局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为扎实全面开展后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情况

在全市“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我院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传达学习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首先在院领导班子内部统一了思想认识。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指导,使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我院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成立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专项整改活动的日常工作,组织抓好活动的实施和检查,定期调度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经过细致安排,我院专项整改活动组织领导工作大为加强,已形成了院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各党支部牵头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协调配合,全院干警广泛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本次专项整改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保证本次活动得到有序开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我院还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本院机关“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实施方案,确立了本院本次专项整改活动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及方法、部署、考核要求。

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个工作环节薄弱就重点加强哪个工作环节的原则,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我院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本次专项整改活动重点解决四个方面问题。即一是进一步解决少数案件特别是少数民商事案件审判中存在的司法不公问题;二要进一步解决执行难问题;三要下大力气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问题;四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二、学习动员工作情况

1、广泛动员,提高认识

在市委政法委召开全市“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动员大会后,我院立即投入到本次活动的思想动员工作中,先后通过召开院务会、全院干警大会进行思想动员,在全院干警动员大会上,院党组书记、院长*作了动员报告,深刻阐述了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对维护社会稳定、实行公平正义、树立法治权威、提高法院公信力的重大意义。会上,刘院长要求全院干警重点就我院在审判作风、审判质量和效率、规范执行工作、队伍管理和公正司法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查找问题。

2、精心组织,集中学习

在专项整改活动的启动后,我院高度重视活动的学习教育工作,加强了对学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以支部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支部书记牵头,各部门协助参与,集中组织所在支部、庭室干警参加学习的制度。我院还严格实行考勤制度,要求所有学员都要按时参加,对因故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一律要事先向支部书记请假,并及时补课,确保参学率。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指定的学习篇目,原原本本地通读,先后学习了《为人民服务》、十六大报告、胡锦涛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法官法》、三大诉讼法的有关部分、最高法院《两个办法》以及宋鱼水、蒋庆等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并分庭室、分支部进行讨论,加深参学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开门接访,为民司法

结合专项整改活动,我院认真开展“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制定了具体的开门接访实施方法,规定每周二至每周五(召开审委会时间除外),每日安排一名院领导开门接访。活动期间,我院一名院领导因正在北京学习,无法到岗接访,我院及时安排其他院领导替岗准时接访,保证开门接访活动的顺利开展,维护人民群众信访申诉的权利。截止到6月13日,我院在9日内共接待了44人次来访,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快办案进度,帮助当事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接受社会监督,扩大我院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影响,我院还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印发内部刊物,广泛宣传我院开展专项整改活动的重大意义、具体活动形式、取得的效果,为顺利开展专项整改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集中整改工作情况

1、认真查摆,明确重点。针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通过召开三个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渠道,搜集、梳理到的,反映我院在司法行为不规范问题上的各种表现,经院党组研究,明确了集中整改工作的重点。一是重点岗位和环节,即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容易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容易发生地方和部门保护;容易发生有案不立,超过审理期限等工作消极,甚至玩忽职守的这四个岗位和环节。二是重点部门为民商事审判和执行等部门。三是重点问题是司法不公、司法不廉、作风不好、效率不高和司法行为不规范等。

2、为了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在集中整改阶段,我们就开始着手对涉及办案程序和审判执行规则的有关审判制度和工作制度进行修改,发动各庭室和全市各基层法院提出修改意见。目前正在对市法院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规定、司法鉴定工作管理制度、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关于扩大合议庭职权、扩大合议庭职责的意见、案件质量检查办法、对各部门及各基层法院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组织讨论修改完善。

3、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原则,以公开促行为规范,以公开促司法公正。立案方面,向社会全面公开各类案件的立案标准以及程序;庭审方面,提高当庭举证、质证、认证的质量,提高诉讼效率;裁判方面,在公开裁判结果的同时更要公开裁判理由,以理服人;办案质量评价方面,公开办案质量评价标准,为人民群众评价法院工作提供具体依据;执行方面,对于执行立案,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采取执行措施,以及执行中依法作出的决定、裁定等一律全部公开。

4、认真组织民商事和执行案件的检查。为了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拟于6月底至7月初,对全市法院至办结的民商事案件和执行案件办案质量进行一次评查,尤其是要将上级法院改判和发回的案件;当事人多次上访、申诉人案件;下级法院对中院改判或发回重审反映强烈的案件;群众举报反映办案不公、不廉的案件作为评查的重点。评查工作结束后,根据评查出来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改。

5、加强三项活动的结合。当前,市法院正在同时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机关效能建设等三项活动,这三项活动虽各有侧重点,但目标和出发点都是一致的。我院将进一步做好三项活动的结合,统筹安排,综合部署,相互补充,相互穿插进行,在阶段和时间上,“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的同步开展。

篇5: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市人民检察院在创业服务年活动中做到“三个结合”,大力提升创业服务水平。

一是同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教育结合,一起布置,同步实施。在全院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座谈讨论,促

使干警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动“创业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

二是同党员干部遵纪守法集中教育紧密结合。在活动中,要求全(来源:好范文 http:///)体检察干警做到“六个严禁”:严禁超越人民检察院案件管辖范围办案;严禁对证人采取强制措施;严禁非法拘禁、刑讯逼供和采取非法的方法获取证据;严禁超过法定期限和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严禁违反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检察院关于办案安全防范的有关规定办案;严禁坐支、截留、挪用和私分扣押款物。坚持对检察人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表彰奖励、干部使用、职务晋升为杠杆和手段,鼓励先进,弘扬正气,确保检察队伍中不发生违法违纪案件,更好的为创业服务。

篇6: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20年以来,我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672件,疑难复杂纠纷22件,调解成功1668件,调解成功率达99.8%,达成口头协议1120件,书面协议548件,协议履行1668件,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771次,预防矛盾纠纷509件。因**市无铁路通过,故涉铁路矛盾纠纷调处情况为0。

二、安置帮教工作情况

2020年以来,**市司法局把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促进安置帮教各项内容、措施落实。

2020年以来,监所释放监利籍刑释人员共计291人,解矫人员共计199人,其中重点对象51人,失联人员0人。**市司法局严格落实刑满释放人员的对接、管理及失联人员查找工作,实现安置帮教对象一人一档,减少失联人员数量。**市司法局统一印制安置帮教工作档案,分发给各司法所,要求逐一对安置帮教人员信息进行摸排和登记,实现一人一档。

一是及时造册建档。收到监所寄发的通知书和安置帮教办通知后,即着手做好对接准备工作。在对接时,对刑释解教人员在监所的表现情况和家庭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以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及时家访。刑释解教人员回家后,司法所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

三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赠送法律常识读本、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

篇7: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司法局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 以新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站为平台, 加强规范化建设, 开展提升受理时效率、调解成功率和医患满意率专项活动。

滨海新区司法局完善接待、受理、调解、报告、记录、回访等工作, 健全工作台账制度;积极寻求多方协作, 与法院、公证、法律援助、卫生行政及医疗机构加强协调联系, 促进医疗纠纷依法科学高效解决;加强对医疗纠纷的法律服务工作, 赴现场开展宣传、调解、疏导工作;建立“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工作机制, 定期整理、汇总、分析、研究纠纷情况, 向医疗机构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预防医疗纠纷发生。

第一季度, 滨海新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站受理调解申请25件, 主持调解54场次, 调解成功18件, 出具法律效力调解书18份, 赔付金额达80余万元, 经调解疏导防止民转刑事件2起。

篇8: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司法局认真履行职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一、工作情况

(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月23日,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期间,共印发宣传资料5470余份,转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共计475次。从大年除夕开始,每天安排3名干警参与市委政法委对乡镇(街道)的疫情督查,并抽调10余名干警到疫情较重的乡镇(街道)参与一线防疫。

(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定了《丰城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实施意见》,组织了各单位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确认了6个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宣布了3个规范性文件废止。

2.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督促全市行政执法单位按照要求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截止目前,全市行政执法单位按照平均不少于2人/台配备执法记录仪,达标率100%;法制审核人员按照不少于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的5%配齐,达标率100%。将全市行政执法单位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达到100%。梳理出全市调整后的随机抽查事项425项。积极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督促各单位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实行联合执法,要求市直各行政执法单位在制定检查任务时,原则上都要求勾选“参与”联合抽査。同一单位实施的多项检查(执法)能够合并进行的,应当合并进行,减少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对全市行政执法单位分管领导、业务科长进行了培训。

3.做好行政复议应诉。6月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通知》。今年截至8月中旬,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案件16件,不予受理1件,视为放弃复议申请5件,受理10件;未审结6件,作出决定6件(含去年未结的2件)。出现不服去年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而诉讼的案件1件,不服与复议有关一审判决(裁定)而上诉的案件3件,均已审结,胜诉率100%,没有出现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的情况。

(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全市共建立健全调解组织645个,选聘人民调解员2014人。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533次,受理人民调解案件1337件。调解成功1320件,涉案金额2923.03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9%。

2.严抓社区服刑人员管理。采用指纹+人脸识别+手机app自主报告模式,全方位、无死角落实监管措施。今年以来,在矫社区矫正对象736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7553人次,累计解除社区矫正对象3617人次。

3.落实刑释人员无缝对接。积极做好无缝对接工作,今年以来,今年共衔接本省监所释放人员245人(外省13人、本省232人),衔接率100%。

(四)打造全民普法格局。

1、积极推广宜春普法宣传作品。利用剑邑广场人流量较大优势,每天傍晚,安排播放未成年人、防震减灾、粮食流转、电信诈骗、环境保护、劳动法等主题普法作品。运用市人民医院旁交叉路口违反交通规则曝光LED显示频,利用各乡镇(街道)“村村通”,组织各中小学校通过学校LED显示屏或班级班班通、学校广播站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未成年人保护法》、《寻法记》、《套路》、《劳动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普法内容。

2、发挥新媒体优势进行普法。普法办充分运用抖音视频快、短、精的特点,共推出《鄢家爷哇彩礼》《鄢家爷说宪法》《鄢家爷哇民法典》等普法视频,并通过各大平台进行发布。

3.打造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成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建立了一条法治文化长廊。

4.做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总共培养普通“法律明白人”112532人,“法律明白人”骨干11689人。

(五)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1.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购置了36台“服务满意度评价器”,收集群众反馈。

2.进一步规范公证工作。规范公证程序,避免随意简化程序。今年公证处已办结各类公证事项1496件,业务收费87万余元,办理公证援助等公益性案件数62件。

3.维护好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27件,民事案件45件,刑事案件78件,认罪认罚案件361件,非诉讼案件43件,解答咨询3400多条。

4.强化律师队伍建设。全市4家律师事务所及25名律师,2家法律服务所及1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1家公职律师办公室及1名公职律师、1名岗位公职律师全部通过了年检注册考核。组织全市律师共募集疫情防控捐款10.1余万元。

5.做好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截至目前,丰安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类业务量分别为:法医毒物鉴定262例、法医物证鉴定83例、法医病理鉴定71例、法医临床鉴定1559例、痕迹物证鉴定810例。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监督队伍建设需加强。

行政审批改革后执法监督工作的衔接存在滞后的情况,执法监督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执法监督员专业人员偏少。

(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需进一步推动。

丰城市目前有专职律师27人,法援律师4人,两公律师3人,离小康社会律师“万人比”的目标还差很远。8月5日已以中共丰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通知》到各个单位,但收到的反馈较少。

(三)宜春普法作品推广渠道需进一步扩大。

目前只有

乡镇(街道)通过“村村通”参与推广,各市直单位没有完全参与推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复议应诉工作。

出台我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力争实现负责人出庭率100%。将行政机关按期答辩、负责人出庭应诉、履行生效判决及落实司法建议作为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内容,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体系。

(二)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在我市新建设的市民中心旁打造一个市本级宪法主题广场,并将社会热点、难点的法律知识融入其中。

(三)加强《民法典》的宣传教育。

切实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制定下发《民法典宣传实施方案》,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明确分工,明确时间节点,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民法典》宣传。

(四)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确保到年底,全市农村各行政村每10户至少培养1名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且有农村“法律明白人”的户数占农户总户数的50%以上。

(五)成立专职人民调解协会。

成立专职人民调解协会,建立健全专职人民调解员聘用、考评、退出机制。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为每个司法所配备两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法治乡村建设示范点配备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

(六)抓好特殊人群管控工作。

切实抓好境外及外省高风险地区疫情输入防控工作,注意有高风险地区经历史的社区矫正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做到全员登记、全员检测、全程管理。采用基地+企业形式合作建立“两类”人员示范基地,建设集教育学习、劳动、文化创艺、集体食宿、会议交流、心理辅导、综合办公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帮教示范基地。

(七)持续推动公证体制改革。

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扩大受理渠道,深化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扩大公证规模,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招聘新的公证人员。

篇9: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情况汇报

市人民检察院

2006年1-5月工作情况汇报

2006年1-5月,我院在州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执法观,以加强业务建设、队伍建设、保障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努力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为营造延吉市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1-5月,我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推动反腐斗争深入发展

1、狠抓查办职务犯罪大要案工作,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我院始终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作为各项检察业务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给予保障和倾斜。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办案纪律和制度;对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实行流程管理,落实办案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办案安全目标责任状,适时开展“办案大会战”。1-5月,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1件12人,其中贪污案件1件1人,受贿案件8件8人,行贿案件1件2人,挪用公款案件1件1人;大案9件10人;所立案件已侦查终结3件3人,批准逮捕3件3人,移送起诉3件3人。

2、坚持标本兼治,强化职务犯罪预防。我院进一步完善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健全了预防工作网络,稳步推进系统预防、个案预防和专项预防。1-5月,我院共开展重点个案预防5个,并主动参与“延三”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预防。另外,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与市房产局等5个单位设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系点,为这些单位的有关人员上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专题讲座5次,并针对单位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检察建议,同时,我院还在市区显著位置设置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牌,有效地预防了职务犯罪。

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坚持“严打”方针,突出打击重点。我院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延吉”作为首要任务,参加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好审查批捕、起诉职能,把有组织犯罪和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杀人、两抢一盗等严重刑事犯罪作为打击重点,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2006年1-5月,全院共受理公安机关和本院自侦部门移送审查批准逮捕案件133件217人,经审查,批准和决定逮捕115件180人,不批准逮捕12件25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87件283人,经审查,向法院提起公诉176件272人,决定不起诉2件2人。1-5月,我院未发生一起错捕、错诉、漏捕、漏诉案件;批捕案件和公诉案件的准确率均100。

2、积极开展检察环节上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院不断加强来访、申诉接待工作,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2006年1-5月,共受理接待来信来访15件,其中来信10件,来访5件,受理各类申诉案件5件,转办5件,开展举报宣传活动3次,接受群众咨询200人次。开展检察长接待日活动16次,接待日接访案件处理6件。涉检上访大幅下降,未出现越级访和进京上访事件。我院还结合办案开展了“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为延边一中等5所学校的学生上法制教育课5次。

三、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我院在诉讼监督中,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努力维护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

进一步加强刑事诉讼监督。1-5月,共办理立案监督案件11件11人,现已超额完成州检察院下达的全年立案监督任务指标。防止错案6件,提起抗诉1件。

强化刑罚执行监督,1-5月,我院一方面强化对监管场所的集中整治和综合治理力度,集中开展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专项检查,对在押人员集体教育6次,召开敦促在押人员检举、揭发、自首动员会4次,挖掘案件线索2件;另一方面加大刑罚执行监督力度,对刑事判决、裁定进行常规检查15次,发现各类问题3件,向监管部门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件,有力维护了监管秩序。同时根据市委政法委的决定,在延吉市看守所继续试行《刑事提讯提解换押证》制度,即“一证通”制度。通过试行“一证通”制度,羁押流程进一步得到规范,超期羁押现象得到了及时纠正,基本杜绝了超期羁押案件的发生。

注重民事行政审判监督。1-5月,共受理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20件,经审查立案9件,其中提请抗诉9件,法院已改判4件,息数3件。

四、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篇10: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1.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院于2010年11月在德阳法院系统率先引入未成年刑事案件调查员制度。

2.绵竹法院会同共青团绵竹市委制定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审判社会调查员制度规定》,并聘请了10名镇(乡)共青团负责人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审判社会调查员,均委托社会调查员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学习表现、社会交往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非涉案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并在法院开庭时公开宣读,调查员制度使法院对未成年被告人的量刑及对未成年罪犯的帮教更科学、合理。目前,社会调查员参与调查的案件有12件共计25人。

3.社会调查员制度的引入,避免了审判人员先入为主的弊端,保证了社会调查的客观公正,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审判机关公正处理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提供重要依据。

二、少年法庭工作开展情况

1.我院成立了独立的少年审判法庭,探索和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审判、帮教体系。

2.我院选任政治、业务素质好,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的法官办理未成年人案件。

3.创新法庭设置,对适用于简易程序,未成年被告人系初犯、偶犯案件等主观恶性不大,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以“圆桌审判”方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4.注重培育典型事例。对一些教育好、改造好的未成年犯,如在考上大学、改造好自谋职业等典型的,让他们配合我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用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现身说法,可以更好的教育和挽救其他失足青少年,让失足青少年自醒、自尊,洁身自爱,尊纪守法。

5.注重回访帮教。会同团市委等定期到缓刑犯家中、社区、派出所或单位、学校了解情况,在节假日对他们进行看望并与他们座谈交心、沟通交流,为缓刑犯提供帮助,极大地预防了缓刑少年犯重新犯罪。

篇11: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时间:2011年7月28日上午

地点:市中院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市政法委刘祥亮、市中院徐光然、林彦芹、许崇安,各区县综治办主任、法院分管副院长和司法局副局长 主持:徐光然

会议共进行了四项内容,首先由许崇安传达了全省法院司法确认工作会议精神,并宣读了全市11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非诉调解司法确认机制的意见》,第二项经验介绍,第三项刘祥亮讲话,第四项徐光然总结。现将主要的会议精神传达如下;

一、全省法院司法确认工作现声场会议精神

6月2日—3日,省法院在东平县召开了全省法院司法确认工作现场会,省法院刘爱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法院有关庭室、省司法厅基层工作处的有关负责同志及全省名中院分管民事审判的副院长、民一庭庭长参加了会议。会上,部分中院和基层法院就司法确认工作的经验做法作了大会交流,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东平县人民法院司法确认工作专题片,参观了东平县司法确认工作现场。《关于建立非诉讼调解司法确认机制的意见》

由全市11部门联合下发的意见共四个部分。

(一)非诉

讼调解司法确认机制的建立。

(二)非诉讼调解司法确认案件的受理原则及范围。

(三)对非诉讼调解进行司法确认的审理程序。

(四)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二、市中院副院长林彦芹、市司法局副局长武爱民、市人社局副局长张晓惠分别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

三、市政法委副书记刘祥亮作了讲话。

(一)充分认识加强非诉调解司法确认工作的重要意

义,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非诉调解司法确认是指对于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纠纷,经人民调解缰绳和共他调解组织调解达成协议,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共同申请,由人民法院确认法律效力,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司法制度。1是非诉调解司法确认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民经上升到法律层面。2是非诉调解司法确认是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需要。3 是非诉调解司法确认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措施,规范运作,切实推动非诉调解司法确

认工作全面开展。1是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好非诉调解司法确认工作。2是要加强非诉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3是要依法开展好非诉调解司法确认案件的审理工作。

(三)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加快构建适应和谐社会要

求的“大调解”工作体系。1是要加强非诉调解司法确认工作的机制建设。2是要加强对非诉调解工作的指导。3是要健全完善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为主体的“大调解”格局。

篇12: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

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府法制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省政府关于《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围绕《决定》和《意见》所确定的各项任务,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接受监督,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全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各地各部门始终把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把《宪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纲要》、《决定》、《实施意见》的学习培训,作为引导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转变传统行政观念的思想革新运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市举办各级领导干部法制讲座20余场次,近9000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XX法学家巡回报告团成员方世荣、吴汉东先后到荆门为领导干部做依法行政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辅导报告,近2000人次副县级以上干部参加培训。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在任职前均进行法律知识测试。采取专家讲座、以案讲法、演讲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全市130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文明执法教育活动。政府系统组织了大规模依法行政知识竞赛,各县市区和市直所有行政执法机关参加竞赛,8000余人参加书面知识竞赛。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依法行政专题讲座。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市“两报两台”开设法制宣传专栏。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合法行政、合理行政、为行政相对人服务等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增强,执法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进步,执法主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融洽,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决定》和《意见》的要求,我们还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政府法制宣传工作,将法制宣传纳入依法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范围,在两级法制机构和行政执法机关建立法制宣传信息工作网络,及时总结推介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好的作法。今年以来共上报省政府法制办信息63条,国务院法制办采用37条,省法制办采用50条。

(二)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责任制度。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明确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定各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重点工作任务。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首长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指导解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建立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年度考评和依法行政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制度。5月26日召开的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从今年起,市县两级政府将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评范围,各县市区每年向市政府和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依法行政年度工作情况,市直部门向市政府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召XX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两个类别的座谈会,拟定了《县市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标准》、《市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标准》,拟由市政府办公室发文,正在按程序审定。三是建立规范执法行为的主要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究、行政效能监察、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XX市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即将开始执行。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完善了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错案责任追究制。出台《XX市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规定了简易行政处罚、一般程序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复议等五类案件案卷的评分细则。建立政务工作督查制度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市财政局从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完善法治财政制度建设入手,制定了《XX市财政局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规程》,按照检查、审核、处罚三分离的要求,明确各业务单位负责检查、局法制机构负责审核、财政局统一行文处罚。

四是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制度,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要求行政首长亲自研究案件、亲自出庭应诉,将案件裁定结果作为衡量行政机关执法水平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指标。XX市制订了《行政复议流程图》,开通网上受理行政复议。

(三)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一是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保证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市、县两级政府制定了政府工作规则,建立了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制度。涉及社会发展、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通过公开发布征求意见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十分关注对市民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提出意见的办理回复工作。今年市政府确定办十件实事,在提请人大会议审议前公开征询全体市民的意见。XX县拟在新市城区禁鞭和禁止正三轮摩托车从事客运,规定出台前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召开听证会,规定出台后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建立了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市县两级政府法制办主任参加政府常务会议和办公会议,以政府、政府办名义发布的所有非事务性文件都交由法制部门审查。

二是依法界定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按照列明目录、科学排序的要求,对市政府及市直执法机关的执法依据进行全面清理,对市政府及市直57个执法机关的3988项职能逐一审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和政府各部门也对各自的执法权限、执法依据进行了逐项清理,对部门创设的执法依据予以废止,行政机关不得干预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调节或可以通过行业组织、中介机构解决的事项。

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对各执法机关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严格监管,坚决防止已取消的审批事项“死灰复燃”,坚决制止自行设立审批事项。去年,再次对市直45个单位的571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决定取消和合并32项,345项审批项目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由相关单位首席代表审批。完善了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和网上审批。年内还将对全市审批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8月份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并联审批,重点针对建设项目、企业注册登记、外商投资项目等三类涉及多个部门的47项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审批时限平均缩短20%以上。截止目前,已办理联办件81件,开展八小时以外预约服务52人次,办理各类证件64件,办理77家外商投资企业的网上联合年检。上半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办结服务事项21991件,其中即办件11080件,占办件总量的50.4%,承诺件10911件,提前办结9540件,占承诺件办件量的87.4%。四是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公开渠道逐步拓宽。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政府文件、门户网站等形式公开,免费供公众查阅。各地各部门信息公开规定、公开指南、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均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执行。市政府去年办理两件群众要求公开政务信息的申请。五是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建立长效监管模式。市国土资源局以加强动态巡查为切入点,前移执法关口,建立国土资源执法预警机制。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监察网络,层层签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全市聘请1595名国土资源协管员,协管员巡查发现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915起,现场制止违法行为814起,责令整改101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0起。市国税局将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务执行、税收法制五大工作环节全部纳入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执法人员的全部执法过程都处在系统监控之下,执法人员办税行为不符合规定,系统自动提出警告和提醒,在规定时限内不改正的将计入执法过错,实施责任追究。

(四)以加强执法监督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监管,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12件,审查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报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26件。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对2007年12月31日以前市政府和政府办公室发布的36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决定保留193件,废止170件,清理结果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荆政办发2009]34号)进行了公布,在市政府网站和《荆门日报》上向社会公示,并将有效文件进行了汇编。各地各部门也对管辖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二是继续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评估活动。选择社会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开展评估。采取听取执行单位情况汇报、查看相关资料、与管理对象座谈等形式,对《XX市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以奖代补管理办法》、《XX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XX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等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XX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实施近两年来,市审计局组织对964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涉及金额259945万元,审减金额18938万元。

三是认真开展执法事项清理工作。对市直30个行政执法部门的34项职能交叉、多头执法情况进行了处理,明确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清理行政执法主体,经市长办公会审议确认,对市直78个行政执法主体进行公告。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件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对全市办理执法证件的人员逐一清理登记,所有行政执法人员的姓名、单位、执法证编号、执法类型、执法范围、执法期限等都可以在政府门户网上查询。

四是将行政执法责任制纳入工作目标管理。今年2月19日至23日,对43个行政执法单位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情况进行了评议考核,并对评议考核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找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在坚持年度考核的同时,探索建立日常动态的评议考核办法,通过审查行政复议案件、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办理领导批示件和处理群众信访事项等方式,对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XX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的通知》,规定行政处罚备案范围、备案内容、备案程序等,2008年备案案件3643件。市工商局在全市工商系统建立以行政执法责任为核心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将执法责任体系分解为执法机关、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三个层次,将979项行政执法职责全部分解落实到机构、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建立“每月评查、季度抽查、半年检查、年度考评”的评议考核制度。

五是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市监察局加强行政执法、行政效能监察,加大对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的问责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促进行政提速、提质、提效。去年,对23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的38名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出台了《关于在亿元企业、重点项目和窗口单位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工程的意见》,将行政执法行为、特别是主要窗口服务单位服务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的行为作为开展效能监察的重点。XX县聘请25名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监督员,在12家重点企业设立经济环境监测点,对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进行监督,实行举报奖励。

六是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不断强化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去年以来,全市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97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审结。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努力做到案结事了。XX区在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工作中实行现场调查和听证机制、相关部门联动机制、预警机制,及时化解行政争议。坚持行政复议定期回访,监督行政机关自觉履行复议决定。上半年,市政府法制办对去年审结的24件案件逐一进行回访,从回访情况看,当事人都较好地履行了复议决定。针对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法律规定不明确、有法难依等带有共性的问题,法制办与中级法院行政庭联合开展调研,召开4次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就工伤认定、执法程序、证据认定、送达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就部分问题在执法机关、复议机关和诉讼机关形成共识,便于执法机关在工作中参考使用,降低案件败诉率。

我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加以改进的问题。一是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不平衡。个别地方法制机构力量薄弱,指导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力度不够,少数执法任务较少的单位对依法行政工作认识不够,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措施不明确,成效不明显。二是执法责任制落实力度不够。一些部门的执法责任制停留在文字的规定上,部门之间因职能交叉遇事推诿扯皮、部门的内部机构之间责任分工不够明晰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部门重管理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督,行政执法存在程序繁琐、时间冗长、效率低下,或者片面追求法定时限,对相对人服务观念淡漠。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单位执法受到经济利益驱动,以执法为名行创收之实,片面强调本部门利益,越权执法,甚至滥用行政强制措施,滥施处罚。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依靠运动式的突击执法行动。三是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对行政效能的监督和惩罚缺乏应有的措施。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责任追究难以落实。从轻处理的多,真追实究的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着力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决定和实施意见,提高公务人员法律素质,加强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增强法律思维,养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依法行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推进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听取公众意见、集体决定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健全确责、履责、问责机制,明确执法主体,落实执法责任。加强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按照制定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依法行政年度考核细则,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年度考评。

(三)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适当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限,规范审批流程。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不以制定文件的方式违法创设行政权力,不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义务。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规范化,重点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许可等事项、落实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以及征地补偿、房屋拆迁等人民群众关注的敏感事项。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促进文明执法

上一篇:伤感的说说关于爱情女下一篇:农村形势与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