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知识点

2024-04-30

高中物理竞赛知识点(精选8篇)

篇1:高中物理竞赛知识点

洞一中

物理趣味知识竞赛

洞一中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初赛)

1、想从镜子里看到放大的像应该使用()。A.凸面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2、用手电筒同时斜射在一面镜子和一张灰色纸上,观察发现()。A.镜子亮

B.灰纸亮

C.一样亮

3、一朵花放在夹角为60°两面镜子中间,从镜子里可以看到()。A.2朵

B.4朵

C.5朵

4、在游泳池的水下,仰望水面,水面()。A.清澈透明

B.浑浊

C.像水银一样反光

5、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的彩色是3种光合成的()。A.红、黄、蓝

B.红、黄、青

C.红、绿、蓝

6、黄昏时,太阳呈红色,是因为黄昏时()。

A.太阳发出较多的红光

B.阳光经过空气的路途较长

C.太阳距地球较近。

7、从以下的哪种镜子中看到的像是和你自己一模一样()。

A.平面镜

B.两个相交为90°的平面镜

C.两个相交为45°的平面镜

8、高山上的平均气温比海平面的要低,原因是()。A.高山终年积雪

B.风大、日照少

C.高山的气压低

9、冬天触摸室外的铁器和木材,会感到冷热不一样,那么()。A.木头的温度高

B.铁的温度高

C.铁和木头的温度一样高

10、南极海洋上的浮冰的味道是()。? A.淡的B.和海水一样咸

C.比海水咸

11、两种物质被称为同位素,是因为它们()。

A.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

B.原子核内中子数相等

C.原子核内中子加质数相等

12、大气臭氧层的主要作用()。

A.有助于杀菌

B.反射电磁波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13、冬天下雪后,为了融雪要在马路上撒盐,因为()。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提高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C.盐和冰发生化学反应

14、湖面漂浮着一条船,船里有许多块石头,现在把石头拿出来,丢进水里,湖水水面会有什么变化()。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洞一中

物理趣味知识竞赛

30、两块凸透镜,一个直径比另一个大,在阳光下聚焦,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哪一个凸透镜先点燃火柴()。

A.焦距小的透镜

B.直径大的凸透镜

C.直径小的凸透镜

31、干燥的天气,由于摩擦身体带电,手指在距门把1个厘米时,就会打出电火花,估计此时人体带的电压大约()A.100伏左右

B.1000伏左右

C.10000伏左右

32、如果我们急于喝一杯奶茶,以下哪种冷却方法好()。A.先把热茶冷5分钟,加一匙冷牛奶

B.先把热茶冷2.5分钟,加一匙冷牛奶,再冷2.5分钟 C.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热茶中,然后冷却5分钟。

33、科幻小说中经常用的时光倒流描述,不能实现是依据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A.牛顿

B.普朗克

C.爱因斯坦

34、用以下用哪句话来说明制造磁浮列车的原理更全面、准确()。A.悬浮列车只能利用同种磁极相斥的原理

B.悬浮列车只能利用异性磁极相吸的原理

C.悬浮列车既能利用磁极异性相吸又能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

35、假如在地球上通过地心挖一条贯通的隧道,一个人坠入隧道,如果忽略空气阻力,这个人会()。

A.一直坠入地心,被吸住不再运动

B.向下落,冲出对面的隧道口,来到地球的另一边。C.下落接近对面的隧道口时,又返回向原来的隧道口。

36、一列火车鸣笛通过车站的时候,火车站上的人听到,当()。A.火车驶过的时候,音调不变

B.火车迎面驶来时音调变高,离开时音调变低 C.火车迎面驶来时音调变低,离开时音调变高

37、科学家曾实验把一个铁球从100多米的高塔上,自由下落,观察小球是否垂直下落,结果发现小球()。

A.向东偏离

B.向西偏离

C.向北偏离

38、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A.变长

B.不变

C.变短

39、有两个空心球,外表相同,质量、体积相同,一个是铝球,一个是铜球,同时从一个斜面自由滚下()。

A.两球同时到底端

B.先到底端的是铜球

C.先到底端的是铝球

40、调节交流风扇转速有一个旋纽,它的构造和作用是()。

A.电阻器改变线路中的电阻 B.变压器改变线路中的电压 C.电感器改变线路中的电感

洞一中

物理趣味知识竞赛

答案:

1、B

2、B

3、C

4、C

5、C

6、B

7、B。平面镜照出的人是一个反的,可以用报纸上的字在镜子上照一下试一试,你会发现镜子里的字是反的。偶镜把光线反射两次,所以镜子中看到的是和你一模一样的人。

8、C

9、C

10、A11、A12、C

13、B

14、C

15、A16、C

17、B。抽水是由于大气压力,大气压只能把水提高10米。

18、A。从视角的分析,远处的物体相对观察者移动缓慢,近处的快,所以有旋转的感觉。

19、A。条是由两根面条粘在一起组成的,入油后,相粘的部分不会被油炸硬,因此有膨胀的机会,油饼的外表面被炸硬,不能充分膨胀。20、C

21、B。热空气不可能烫伤,汗水的蒸发可以降低皮肤的温度。

22、A。灼热的铁板会在水滴周围形成蒸汽层包裹水滴,使水滴的蒸发变慢。

23、A。光线进入盒子的小孔后,在里面不断反射,很少有再射出的机会,所以看上去黑。

24、C

25、A

26、C。应为短的一边,这是杠杆原理。

27、B。轻气球照样升空,水电站的发电功率增加一倍,空气和水银的重量均增加,所以气压表不必改造。

28、A29、B 30、B。温度和放大镜的倍数无关,大的凸透镜采光多,聚焦厚温度高一些,点燃火柴快。

31、C

32、A。先将热茶冷却5分钟,然后加入冷牛奶,其效果要比先加冷牛奶,后冷却5分钟要快。

33、C

34、C

35、C。人会不断在两个隧道口不断振动。

36、B

37、A

38、C

39、C

40、C

41、A

42、A

43、C

44、D

45、B

46、B

47、C

48、C

49、D

50、D

篇2:高中物理竞赛知识点

高二物理知识与操作竞赛活动计划与结果

面对21世纪的基础教育,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大面积提高学

生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致力于优秀学生的培养,促使更多尖子学生脱

颖而出。这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物理教

学在“科教兴国”中作用的需要,同时为了在高中部的物理习过程中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我校特举办高中物理知识竞赛活动。

活动主办单位:高二物理教研组

活动具体分工:

试题命制:秦永贵

监考:曹虎林潘芳芳桑小斌秦永贵

阅卷:曹虎林潘芳芳桑小斌秦永贵

活 动 形 式:操作与笔试

活 动 时 间:2013-11-14(星期四)第七节课

活 动 地 点:四楼实验室

活动评奖办法:本次活动拟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予

以奖励(仅设置团体奖)

比赛结果:

一等奖 :高二(3)班高二(4)班

二等奖 : 高二(1)班高二(9)班高二(10)班三等奖 : 高二(5)班高二(11)班高二(12)班

篇3:高中物理竞赛知识点

一、电磁学在物理竞赛中常用的解题方法

通过对近几年高中物理竞赛试题的学习和了解, 发现电磁学部分较为常用的解题方法有图像法、对称法、综合法、微元法、隔离法等。其中, 每种解题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 相应的可用于哪种类型的试题有一定的规律。如跟洛伦兹力相关的试题较适合用图像法进行求解, 与安培力有关的试题往往用微元法进行解题, 与电势有关的试题更多是运用对称法进行求解等等。下面就部分方法结合具体例题进行分析。

二、相关解题方法具体例题分析

(一) 图像法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直接且形象的方法就是图像法, 该方法可以借助几何完整的阐述、表达物理问题, 并借助几何关系使问题有效解决。

案例:如图1所示, 有一个绝缘圆筒容器, 其容器半径为R、轴线为O点。其中, 圆筒内存在匀强磁场, 磁场的方向与轴线平行, 磁感应强度为B, 另外, 在H处有一个小孔, 圆筒在真空环境中。有一带电粒子P, 质量为m、电荷量为q, 以一定速度由小孔进入圆筒, 在经过碰撞之后又从小孔处飞出。假设:筒壁是光滑面, 粒子与筒壁为弹性碰撞, 且粒子的电荷量不会因与筒壁碰撞而变化。如果要使粒子以最少次数与筒壁发生碰撞, 问:

(1) P的速率为多少?

(2) P从进入圆筒到射出圆筒的时间为多少?

分析:根据题意, 带电粒子与筒壁只碰撞一次无法实现, 只发生一次碰撞就意味着粒子只能沿直线运动, 而圆筒内有磁场, 带电粒子会受到洛伦兹力的影响, 则其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那么碰撞两次是否可行?题目中讲到粒子与筒壁为弹性碰撞, 意味着粒子速度大小在碰撞前后不发生变化, 则粒子的运动轨迹在与筒壁的两次碰撞过程中应是对称的。据此, 通过找到圆的三等分点, 描绘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并确定圆心, 依据相应的几何关系即可完成对问题的求解。

2微元法

微元法是指从整体中取某一微小部分作为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其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对象整体得到求解的一种方法。利用微元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通过用简单熟悉的物理定律得以解决。微元法可以将曲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曲线转化为圆或者直线, 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进行处理。微元法解题方式在高中物理中涉及较少, 但在竞赛中会时有考查。

案例:如图2所示, 有一金属圆环水平放置, 半径为a, 另一金属细圆柱竖直放置, 其端面与圆环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圆柱的细轴通过中心O点, 有一均匀导体棒, 质量为m、电阻为R, 放置在圆环所在平面内, 棒的一端套在O点位置, 另一端A沿着圆环可绕细圆柱进行圆周运动。细棒和圆环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 圆环处于恒定磁场中, 磁感应强度大小B=Kr (K>0) , 方向竖直向上, r为磁场中某点到轴线的距离, 导线与圆环之间的电阻、感应电流的磁场等因素不考虑, 问在棒的A端需要多大的水平外力才能维持导体棒以角速度进行匀速旋转。

3综合法

综合法的特点就是从问题中已确定的条件进行切入, 根据已确定条件进行推导, 推导出新的条件后继续往后推, 以需要得到的量为目标, 直到推导出为止。

案例:图3为测定电子荷质比的一装置, 电子从真空玻璃管的阴极K发出, 经过A和K间的电压加速后, 会形成一束电子流, 其进入C、D两极板间时的方向与极板平行。若C、D两个极板间没有电压存在, 电子会出现在荧光屏O点;若在两极板间施加电压U, 则电子会出现在P点位置;若再在极板间施加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电子会返回到O点。已知极板长度l=5mm, C、D间距d=1.5cm, 极板区中点M到O点位置距离为L=12.5cm, U=200V, P点到O点距离为3.0cm, B=6.3×10-4T, 求电子荷质比。

分析:该试题中并没有与荷质比直接相关的物理量, 直接感觉是缺乏明显的解题思路。这时比较适合采用综合法, 我们就根据已知的电子运动情况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 一是在加速电场中的电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是在偏转电场中电子以类平抛轨迹形式运动, 三是以飞出极板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电子的每段过程再结合运动学定律可列出相应的运动方程, 方程中包含电子相关的物理量质量和电荷, 通过对所有方程整理即可求得电子的荷质比。

三、总结

竞赛试题考查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整合及综合掌握能力, 更多考查的是对方法的掌握。竞赛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也有部分知识点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范畴。而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个问题, 首先可抽取部分时间多了解前沿科技知识, 增强对物理知识本身的兴趣和学习的内在动力;另, 在具体的试题练习中, 注重一题多解, 多思考多总结, 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而对于电磁学这部分知识, 还要多观察、多实验, 多观察才能找到规律, 实验往往能直接揭示物理现象并带动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

总之, 无论是竞赛试题还是电磁学相关问题, 重点要多思考, 需敢用批判性的思维来看待问题, 剖析问题, 这样才能开拓思路, 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丽.高中物理竞赛中电磁学的解题方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凌大朋.高中物理电磁学竞赛题解题策略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 (学研版) , 2016, (4) :43-46.

篇4:物理潜能知识竞赛

A.A的势能增大.B的势能减小

B.4的势能减小,B的势能增大

C.A、B的势能均增大

D.A、B的势能均减小

2.如图2所示情景是一种游戏,叫作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游戏者通过a点之前,绳子具有弹性势能

D游戏者到,点时一他的动能为零

3.一质量均匀分布的软铁链,摊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若把它的一端缓缓提起,使另一端刚离开地面,拉力做的功为Wl;若把它从中点处缓缓提起,链条刚离开地面时,拉力做的功为w2,,则().

A.wl=w2

B.wI

C.Wl>W2

D.无法比较

4.如图3.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乒乓球,在离地面相同高度处,分别以u1和U2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且U1>u2(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出瞬间.两球的动能相同

B.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甲球的机械能始终大于乙球的机械能

C.两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甲球动能等于乙球的动能

D.两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达到平衡状态

5.图4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跷跷板的a端,能把站在6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由于存在阻力,故().

A.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

B.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C.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篇5:初中物理竞赛知识点提纲

初中物理竞赛知识点提纲提纲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压力差法)

(2)F浮=G-F(视重法)

(3)F浮=G(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普适公式)

(5)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分压公式)

(7)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 2R=U2/R(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三、知识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

第二章 声现象

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

(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

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雾、露――――液化

(2)雪、霜――――凝华

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第四章 光现象

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5.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26.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7.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28.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29.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30.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3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3.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

(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3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5.平行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 通过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36.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原理);

(2)当f

(3)当u

另:当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来测焦距)

当u=f时无法成像。

37.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38.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眼患者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39.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1kg=1000g 1g=1000mg

40.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1.密度的计算公式。

42.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43.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

44.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第七章 力

45.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7.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8.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9.重力: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第八章 运动和力

50.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1.二力平衡的条件:

(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大小相等;

(3)方向相反;

(4)在同一条直线上。

52.平衡状态:

(1)静止

(2)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 N。

5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大小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第九章 压强

5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大小

55.压强的计算公式。

56.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57.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58.证实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为760mmHg,即1.013×105Pa。

59.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60.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第十章 浮力

61.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6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注意: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63.轮船是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64.求浮力的几种方法:

(1)称重法: F浮=G-F拉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4)漂浮或悬浮法:F浮=G物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65.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66.功的计算:W=FS

67.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8.功率的计算:

(W=Pt)功率的推导公式:P=Fv

69.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且运动速度对动能的影响较大。

70.物体由于高度所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7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和物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72.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7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F1L1=F2L2

7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 F1

(2)费力杠杆:L1F2 费力省距离;(镊子、筷子)

(3)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天平)

75.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

76.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s=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77.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斜面的机械效率

第十三章 热和能

78.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79.分子热运动:

(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80.扩散现象说明: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8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82.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做功和热传递。

83.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3)热量的计算:Q吸=cm(t-t0)Q放=cm(t0-t)

84.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等。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85.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最常见的热机是内燃机,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86.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工作时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7.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

公式:Q=mq(q为热值)。

88.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89.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1)使燃料充分燃烧;

(2)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3)机器零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90.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9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92.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4)导线:连接电路。

93.两种基本电路的连接方式。

94.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选择合适的量程(0~0.6A;0~3A)

95.电流用符号“I”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96.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I串=I1=I2)

(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并=I1+I2)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97.常见的电压值: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一节干电池1.5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手机电池电压约3.7V。

98.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V,还有KV和mV。

99.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2)电压表的“+”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

(3)选择合适的量程(0~3V;0~15V)。

100.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串=U1+U2)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并=U1=U2)

101.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符号Ω。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102.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2)接法:必须“一上一下”

(3)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103.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0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R串=R1+R2(R串大于R1,R2)

105.测小灯泡的电阻

(1)原理:欧姆定律

(2)方法:伏安法。

(3)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②闭合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阻值最大处;③接通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多次测量时从该电压逐次降低。④应多次测量,最后计算电阻的平均值。

第十八章 电功率

106.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符号是W。公式:W=UIt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电功的单位:焦耳(焦,J)。电功的常用单位是度,即千瓦时(kW·h)。

107.电能表:1kw﹒h=3.6×106J

108.电功率定义式:

电功率计算式:

109.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110.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1)原理:

(2)电路图与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相同。

(3)多次测量求出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111.电功率与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

11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113.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开关、用电器、插座、导线等组成。

114.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情况:

(1)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

(2)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

115.触电急救常识: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应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决不能带电泼水救火。为了安全用电,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16.安全用电:

(1)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①短路;②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保险丝的特点: 电阻率大、熔点低。

保险丝的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熔断,切断电路。

(3)电压越高越危险;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注意防雷。

第二十章:电与磁

117.磁现象:磁性、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磁化等

118.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119.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120.电流的磁效应:

(1)实验:奥斯特实验

(2)内容: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2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122.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12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有无铁芯有关。

124.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25.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英国 法拉第)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126.电话: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1)基本结构: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2)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127.电话交换机: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128.导体中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129.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30.光纤通信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131.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32.能源的分类(方式一):

(1)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柴薪等。

(2)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

133.能源的分类(方式二):

(1)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食物、柴薪、地热能、沼气、潮汐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凡是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134.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

(1)裂变:链式反应。

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原子弹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中进行的都是核裂变反应。

(2)聚变:热核反应。

氢弹爆炸的核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

135.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1)利用集热器加热物质;(热传递,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36.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137.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保持不变。

138.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足够丰富;

(2)足够便宜;

(3)技术成熟;

(4)安全清洁。

初中物理知识点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是王道:

对于初中的物理来说,都比较容易,不少都是基本概貌念,主要是让学生先认识一些简单的物理现像,所以基本概念要分清,基本规律要熟记,基本方法要记住。

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有针对性的,能反复让学生理解定义和概念,一定要独立地完成,在做作业时学会思考物理现像和物理的思维方法,不少学生不注意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按质按量完成,而是把时间浪费在课外题上,不注意抓基础,初中是基础的培养。

重视物理过程,重视辅助作图: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论过程,还是实践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

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

1、死记硬背?要得!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页,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论,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2、独立完成一定量初中物理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3、物理记忆以表象为载体,表象是人们过去已经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在活动时,痕迹的再现或恢复就成为表象。如,我们要理解G=mg这个公式,就可以借苹果落地的图像痕迹为载体加以理解:苹果有质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苹果才始终落地。

4、初中物理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自我督查。初中物理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篇6:焦陂职高物理知识竞赛

一、活动名称:物理知识竞赛

二、活动目的:1.增加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2.通过此活动了解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三、活动意义: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增进学生的物理知识,并增进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从生活中学会物理,并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都积极的学习物理,学好物理。

四、活动时间:2011年11月3日

五、活动地点:八(3)班教室

六、活动对象:参赛选手为我校八年级在校生

七、承办单位:焦陂职高理化生组

八、活动要求:1.参赛人数为30人,其中八(1)、八(2)、八(4)各推荐5

人,八(3)推荐15人,由班主任或代课教师推荐,报至理化

生组

2.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3日(周四)上午

3.采用闭卷测试的方式进行

4.不得提前交卷

九、参赛设置:时间:2011年11月3日4:50————6:00

地点:八(3)班

监考教师:王小东,朱红超

阅卷教师:王小东,朱红超

十、奖项设置:采用高分数制,即第一、二、三名,颁发奖品、奖状。第四至十名,颁发奖状。

篇7:趣味物理知识竞赛策划书

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科技协会

2012年3月

活动背景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又有用的自然学科,它研究的类容很广泛。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像一个个的谜。当我们把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识,解开谜底的时候就会感悟到物理现象是十分有趣的,为推广物理知识,使同学们更好的熟悉物理,了解学习生活,以及科研方面的物理相关知识,体验物理的无穷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研精神,并让他们学习些课外科技知识,进行些课外科学实验,以激起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他们发现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决定开展此次趣味物理知识竞赛。通过这些趣味题目和动手操作,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的通过趣味物理知识竞赛的形式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同学们合作交流的能力,拓展同学们的科技知识,发展同学们对物理学科的探索和兴趣,搞好学风建设。活动对象

数理学院学生会科技协会

活动内容

一、前期宣传

1、活动前期宣传

平面宣传(3月 19日):海报二教1张

展板中心食堂1个

宣传单 中心食堂、雨红莲、各宿舍楼下

2、活动后期宣传(总结)

二、报名阶段

时间:2012年3月

方式:

1、通过各班宣传委员报名(可跨班级跨专业报名)

2、外场宣传现场报名

3、网络报名

注:可以3人一队,以队为单位报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报名,报名时填报名表上相关信息。最好以队为单位报名。

参赛对象:重庆邮电大学在校本科生

三、竞赛阶段

时间:3月24日晚

地点:二教

三人一组,可讨论,完成比赛相关试卷。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4名

优秀奖:4名

经费预算

宣传单:200份

试卷:150份

奖状:10张

奖品总计: 100

其他事宜

1、比赛选手应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如有作弊,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2、比赛成绩最后在二教和数理学院公告栏处宣布。

3、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科技协会

篇8:巧记高中物理知识

一、图表记忆

用简明清晰的图表形式对知识进行表解是对知识的一种高度概括,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鲜明的形象识记,是记忆掌握的基础。利用此法进行学习,有增进理解、相互联系,加深记忆,强化学习的效果的作用,比一般的死记硬背更能事半功倍。

例:分子动理论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物体分子势能这两个考点。知识点多,零散,而且较抽象,常常记不清。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总结,我们可画成下图:

记住此图,我们便由图可得到分子动理论和分子势能的一切内容。如分子引力、分子斥力同时存在,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随分子间距r的增大减小得快。当rr0时,分子斥力小于分子引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又由功是能转化量度,当r增大时,分子力可先做正功再做负功,通过功能关系可得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图像。在r=r0,分子势能最小。大量分子间距r大,宏观表现为体积大,又可知:物体分子势能跟体积有关。

一个学生,仅在中学阶段就要学习许许多多的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要记忆很多的概念、规律、公式和数据。仅以高中物理课本为例,学生应该掌握和记忆的物理公式,就达二百个左右(含导出的公式和推导的结论式),何况学生还要在各个学科上“齐头并进”。分散的、片段的、杂乱的知识总是记得不多,也不能长久保持。学生如果抓住了它们的内在规律,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图表化、简明化,就会记得又快又牢。而这种图表化的办法,就是给知识的“珠子”穿上线索。这样,原先想要记住的“一大堆”知识点,只剩下一些图表,就好像四处分散的珠子,用一根线穿起来,一下子就全部提起来了。

二、熟语记忆

汉语是一种表意能力很强的语言,而熟语则是汉语中的一朵奇葩,它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用。若在能对事物概念、规律进行小结时,精心设计,自编一些物理上的“熟语”来理解记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熟语记忆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 总结略语记忆

总结略语即对某些概念规律的概括总结,抓住其关键字而形成“熟语”。例:用伏安法测电阻,有两种接法:安培表内接法与外接法。当被测电阻较大时,电流表的内阻相对可忽略。此时采用内接法,测量结果R=U/I,由于U为电流表和电阻R的总电压,所以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大。若被测电阻较小时。则反之,总结归纳并浓缩为六个字“内大大,外小小”。又如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m、物体的温度t和物体的体积V。可略缩为“内能MTV”;再如光学中,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距将远离凸透镜,且像的大小在变大。当物体远离凸透镜,则反之。总结浓缩为五个字“物近像远大”。通过少少的几个字就可记住一个概念、规律,且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2.“成语”记忆

“成语”记忆是建立在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深层次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师生间共同参与编写,做到思想上共鸣。总结出四个字的“成语”,这类“成语”式的小结的典型例子如电磁感应中的“增反减同”、“来去都难”等,体温计“只升不降”。又如判断波的图像中某一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

通常用波的传播原理。B点是在它前面A点的带动才振动,所以下一时刻要到达A点所能到的位置。可判断B点振动方向为y轴正向,用波的平移法也可得到此结果。但这两种方法学生总是不能记得很好。若将成语“顺藤摸瓜”变为“逆藤摸瓜”,用“逆藤摸瓜”来判断:逆着波的传播方向,摸着波线这条藤,手指的方向即为该点的运动方向。通过此变形的成语。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记牢了。

熟语短小精悍,从记忆学的角度上说,减少了记忆量和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记忆的持久性。因此,熟语记忆是一种高效的记忆方法。但要注意提炼出的熟语应易懂易记,最好是常说常见,能自然而然想起的,如果“熟语”编得晦涩难懂,比文言文还难,效果将会适得其反。

三、比较记忆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是把相似或相近、彼此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容易产生混淆的物理概念、现象,以及规律进行对照,了解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比较,总结其共性,可减少记忆的广度。准确地辩别它们的不同特征,又可加深记忆。比较记忆是学习过程中较常采用、行之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比较记忆形式。

1. 相似比较,认识区别。

如重力与压力,功率与效率,机械能与内能等,这些有着相同字眼的概念,通过比较,能认识其区别,使记忆清晰。

2. 正反对比,揭示本质。

物理规律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有些规律具有可逆性,有些没有,只有从正反两方面辨析,才能深入理解规律的本质,对规律性的知识记忆掌握才能牢固。如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关系,正面分析: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大。若从反面深入研究: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因为晶体有特殊的结构。又如在光学中,从空气看水中物体比实际位置浅,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折射过程光疏介质的角较大(可记为空气角大)。这样加深记忆,使记忆更准确。

3. 易混比较,排除干扰。

根据记忆的特点和遗忘的规律,人对易混的东西随着时间的长久,会相互绞缠,相互交织,最终混为一谈。因此,对易混的知识应进行比较,找其不同点,研究与其有关的记忆方法,利于排除干扰。如: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等,又如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和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大部分学生能记住,但到用时,又分不清是左手还是右手了。这就要求不但简单进行比较,而且要研究记忆方法。认真观察可发现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力”的最后一笔是“ノ”。很像左手手势,所以力用左手定则。而感应电流“流”的最后一笔是“し”很像右手手势,所以感应电流判断用右手定则。通过这样比较再象形记忆,记忆将根深蒂固。

有了巧妙的记忆方法,并及时有效地复习,定能记忆好、掌握好物理概念、规律,学好物理。

摘要:人的一切学习都含有记忆, 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联系。因此,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记忆的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记忆的途径, 提出图表记忆、熟语记忆、比较记忆三种有效记忆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知识,图表记忆,熟语记忆,比较记忆小

参考文献

[1]乔际平.物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2]陈明凯.“五多”法指导学生学物理.中学物理, 2000, (16) .

上一篇:5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的填写与使用说明下一篇:茁壮成长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