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复查

2024-05-03

文明校园复查(共6篇)

篇1:文明校园复查

市级文明校园届满复查材料

享有“高山园林校园”和“山区花园学校”美誉的岚皋县滔河九年制学校属于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始建于1976年,原称滔河中学,于2007年与茨竹小学合并,组建成滔河九年制学校。学校地处大巴山北麓,位于岚皋县城以东32公里处的滔河镇兴隆村二组,服务于滔河流域10个行政村一万余人。学校坐东朝西、依山而建、梯级排列、轴对称分布,占地17388平方米、建筑面积7182平方米,绿化面积10310平方米。学校共设九个教学班,有在校学生四百余人,专业教师三十余人。

近几年来,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先后修建了学生餐厅楼、学生公寓楼、水冲式厕所、学生运动场、教师周转房、启智教学楼,完成了四排青瓦房改造,建成标准化部室23室1部,完全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学校始终以“博学笃行、树德播智”为校训,坚持“为每一位孩子的终身幸福莫基,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乐于奉献、勇于争先”的学校精神。经过历届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人才数千人。先后荣获省级“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市级“农村示范学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县级“教育质量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天的滔河九年制学校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以教研教改为切入点,以“三名”工程为抓手,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办“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理想校园而不懈奋斗。

三)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组织机构健全。

我校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精诚合作,求真务实,廉洁高效,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师德师风好。

我校努力加强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及业务学习,积极开展业务培训,陶冶教师的高尚情操,增强品德的影响力。教职工整体素质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高,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声誉,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三是德育特色鲜明,活动内容丰富。

我校积极开展“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文明教研组”等创建活动;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献爱心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荣辱观”教育活动,并把各项活动贯穿于各项道德实践活动之中。

四是教学中心突出,质量意识巩固。

我校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确立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初步构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研模式,形成了常规化、规范化、层次化、一体化的教科研管理特色。同时,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五是基本建设合理,校园环境优美。

我校非常重视学校基本建设,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努力配置各种硬件设施设备,着力深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使各小学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环保达标。

六是综合治安落实,校园和谐平安。

我校建章立制,依法治教,着力对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常敲安全防范警钟,增强了教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广泛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定期和不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及整改。由于安全工作做得扎实,因此,几年来学校内从未出现安全事故,民事纠纷和违法事件。

篇2:文明校园复查

一、营造绿色环境,实施人文教育。

陵阳中心小学座落于举世闻名的陵阳河文化遗址北侧,始建于xx年,xx年正式搬迁到此。学校占地64亩,总建筑面积43290平方米。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968名。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48名,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0人。

学校在上级的领导与指导下,学校紧紧围绕“崇文尚德,以德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校训、“民主合作,奋进创新”的校风、“平等宽容,和谐互助”的教风、“善思好问,愉悦体验”的学风,先后荣获“市级规范化学校”、“日照市优秀家长学校”、“县级课堂教学示范校”等近30余项荣誉称号。

二、创建绿色学校,丰盈学校内涵

(一)健全组织机构,提供物质保障。

环境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学校重视环境教育,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工作日程。成立创建学校组织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做好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规划与实施,并按计划一步步展开工作,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保证了环境教育在决策、师资、设施和经费上没有后顾之忧。在全校形成了校长亲自管理,分管人员具体操作,全体师生齐动员的良好教育局面。

(二)专题培训学习,提升教师认识。

为了加强师生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我校通过组织的环境教育专题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从中学到了必要的环境知识和开展环境教育的方法,从而在全校范围内普及环境教育理念,使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三)校园环境典雅,文化环保相融。

学校布局合理,校内绿树成荫,幽静恬美。学校注重绿化、美化、净化建设,校内景观树木近千株,绿化面积达5千余平方米;校园文化建设格调高古,两座校园雕塑昂扬向上,藤萝景观翠绿如荫;植物园树木、花草依时令生发,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乐园;家乡文化墙彰显家乡历史悠久灿烂,环保墙展示蓝天碧水美好愿景;学校的两条主路——尚德路、崇文路,古树遮日,意韵隽永;教学楼内名人长廊、经典阶梯时时启智、处处育人。形成“两塑、两墙、两路、两坛、一园、一架”的校园景观格局。

(四)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素养。

1、重视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把环境教育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各学科的实际特点,挖掘环境教育结合点,把环境教育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有效渗透。比如在语文课中,《春天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海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课文,联系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数学课中,学生收集身边的环境数据,并把它们改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如“家庭日均使用垃圾袋的统计”、“小区月用电量的粗略计算”、“一亿张纸有多厚”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即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又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思品课中,让学生走进动植物的世界,培养爱护动植物的习惯;科学课中,老师介绍自然现象、各种动植物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大自然;美术课指导学生绘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诵读文化经典,感悟绿色之美。学校结合新教育实验中的儿童课程,进行“晨诵、午读、暮写”活动时,要求每班学生每天坚持利用早、中、晚各时段的活动中,找寻意境优美之诗词,进行诵读、描绘,从中体验环境之隽美。如学生从《春日》、《咏柳》等脍炙人口的古诗中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万物生长的快意,明白了拥有一个和谐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懂得关爱身边的一草一物。在“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语句中,明白资源的有限,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课外丰富多彩,行知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不仅渗透到各科的日常教学中,而且贯穿于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校充分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卫生示范周”、“文明示范周”、“主题活动月”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举办环保书画比赛、绿色校园黑板报、手抄报设计比赛,以及征文、演讲等比赛,这些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反映了师生们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大大促进了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

(五)开展节能活动,倡导绿色工作。

1、开展回收活动,回馈班级建设。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为当代的学生更应传承。“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个道理学生明白不难,但更重要的是让其付之行动,为此学校要求每个班级为单位,进行日常垃圾分类、收集旧报纸、捡拾饮料瓶桶等活动,其收入用以班级购买图书;实行图书、文具、玩具漂流或捐赠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籍、不用的文具、玩具进行二次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用,让学生体验变废为宝,节约能源节能过程与意义。

2、实行节约办公,倡导绿色工作。学校积极开展节约办学,做到物尽其用,倡导绿色工作。学校在水、电使用等方面采用层层落实责任和环境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总务处制订有节水、节电措施。除正面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外,公共场所的水电使用由后勤专人负责,教室的水电使用由各班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使水电的浪费大幅度减少。教师提倡绿色办公,多使用电子文稿,做到双面用纸;合理使用电器,做到人走灯关、尽量少开空调、节约用水等,这些绿色行为,节约学校办公费用。

(六)探究环境问题,经历感同身受。

1、校外环境探究,宣传环保意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陵阳河污染源》调查,同学们用行动研究的形式,通过实地观察、访问、实验、思考、做方案、提建议等方式,深刻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由四、五、六年级学生组成的课题活动小组,经过细致的讨论,师生共同制定出了课题活动计划和方案;小组的同学实地考察,调查污染的程度。经过实地考察,小组成员亲身体验受到污染的严重性。他们写观察日记――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环境才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接着采访附近居民对河水污染的看法,并整理所收集的意见。小组成员写出活动日记,整理出活动的小结,并将资料整理后向学校、社会宣传,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2、校内制度规范,做到身体力行。学校制定文明礼仪条规和卫生公约,落实“一卫、两岗、三无、四净”制度。“一卫”指绿色小卫士,负责检查个人卫生;“两岗”指文明言行监督岗、环境卫生监督岗;“三无‘指室内外无一片纸屑,无一人说脏话,无一人打架;“四净”是指手、脸、头发、衣服干净。实行督查员制,督查乱扔纸屑、垃圾和说脏话、互相追打的等违纪同学,做到“两带”“四勤”“八不”。两带指带手绢、带废纸袋;“四勤”指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八不”是指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到垃圾、不破坏绿化、不损坏公物、不说粗话、脏话、不带废物品(早点盒、零食袋)进校园。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形成卫生意识、环保习惯。

(七)活动提升行为,行为养成习惯。绿色代表的是纯洁、环保、健康,绿色教育就是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纯洁心灵、文明修养和高尚情操,养成关注、保护、完善人类生存的环境意识、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主要通过社会活动、环保小组活动和少先队活动三个方面的综合实践来培养和提高师生的绿色行为。

1、定期服务社会,宣传绿色行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洁净校园环境”活动。每年的“环境日”都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大扫除,做到室洁角净;随时监控学校周边环境卫生情况,发现脏、乱、差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打扫,并向附近居民提出建议,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经过长期努力,环保意识都内化为同学们自觉的绿色行动。

2、环保小组跟进,室洁园净花红。精细校园花草树木的管理,按区分班管理,负责平时的卫生整平、浇水护理等,通过学生辛勤的劳动,做到草青树绿花红。当校园樱花盛开之时,热烈的粉红色便溢满校园,树下留下了学生赏花的身影。不久那一树鲜红明净的樱桃便俏立枝头,从末出现折花摘果现象。校园里,绿色小卫士检查校园,看看地面是否干净,提醒同学们说话走路轻点,使全校学生养成了讲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的好习惯,养成了弯腰捡纸的行为,保证了校园的整洁、安静。

3、同步主题活动,内化环保意识。少先队根据工作计划,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进行“地球妈妈我爱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低碳节约小公民”、每年的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收获的快乐”等主题活动,并通过演讲、画手抄报等形式倡导学生绿色行为,内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校园绿意无限,师生共享健康。

篇3:构建文明校园,杜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事件频频见诸媒体。提起校园欺凌,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轰动一时的洛杉矶中国留学生绑架并施虐同胞案,涉案3人在达成认罪减刑协议的背景下,被判6到13年监禁,而且在服刑期满后将被驱逐出美国。而被判决者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却认为,法官口中的“校园欺凌”只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抱怨美国法律判得太重。更有意思的是,案发后居然有位涉案学生的父亲试图贿赂受害人,想私下以金钱摆平此事,也被警方逮捕吃上官司。这个案件,引爆了中国教育界对校园欺凌的思考。整个中国社会都应该刷新观念,积极营造对校园欺凌“零容忍”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及时扼杀校园欺凌的“苗头”。

李克强总理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二、校园欺凌泛滥原因透析

1.多元价值观导致对权钱的膜拜与对人权的漠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受到严重的冲击,利益多元化催生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利益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集中显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失范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权力、地位、金钱、颜值受到追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渐趋式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被利益关系所取代,人情变得淡漠,社会公德受到挑战,做好人的空间受到挤压,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对金钱、权力的膜拜盛于对人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尊重。中国留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在美国人眼里是十恶不赦的重罪,可判终身监禁,可在中国的学生和家长的眼中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而已。解决校园欺凌事件主要是批评教育,最多是赔钱了事。被害者合法的人身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能够提供的保护却严重缺失。相反,对于施害者的事后惩处,往往显得更加人性化,从轻发落,孩子接受教育,家长赔钱免责。

2.家庭养育形式造就的性格缺陷。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4+2+1”的家庭结构形式是当前90后、00后孩子典型的家庭结构形式,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层层的保护网中,这张网呵护着孩子童年的成长,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孩子生活在家庭王国中,受到层层保护,要风有风,要雨得雨。于是,一切的付出都开始扭曲了,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支出。这种培养模式慢慢地使孩子养成自私与冷酷的个性,使得孩子在遇到冲突时不能理性解决,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家长们也担心孩子在外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出于一种保护的本能,往往会要求孩子在发生冲突时敢于出击,不要退缩,以免吃了眼前亏。这在思想意识上对子女的欺凌行为起怂恿和默许的作用,从而间接导致欺凌现象的增多。

3.教师权威的丧失与教育惩戒手段的削弱。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家长们的民主法治观念不断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已经上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已被家长们抛弃。而且,家长要求老师们也要与时俱进,教师们必须懂得如何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家长们投诉,“吃不了兜着走”,身败名裂。“严师出高徒”逐渐丧失了市场。教育作为民生的热点话题被社会广泛关注,教育民主遭到哄抬,社会各界都热衷于对教育指指点点,媒体对校园里的那点事格外敏感,教育的神圣外衣被记者尖刻的语言和家长挑剔的眼光撕得支离破碎,“师道”尊严扫地。教师失去了应该获得的尊重和感恩,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也日趋微妙起来。当教育民主泛滥之后,学校和老师不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已经十恶不赦。当教育失去了必要的惩戒功能后,教育也就只剩下了“教育”。当高悬在学生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被摘除之后,小霸王们的任性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使得猥亵和暴力都变得无所畏惧,并在惩戒手段的日益退缩中越发强大起来,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学校秩序。

4.学校救助手段的无力与江湖文化的盛行。随着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和家长维权意识的加强,对孩子们的呵护从家庭延伸到了校园,学校不再轻易责罚学生,孩子们赢得了放纵的空间。但是,在孩子们的江湖世界里,相互碰撞也是在所难免。同学之间发生纷争如何解决?告诉老师并请老师帮助解决成了一种无能的体现。随着教师的权威被推翻,大多数情况下,求助老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会遭到变本加厉的报复。当学校无法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时,学生们会依照自己的经验,用从电视、网络上学来的方法,通过“江湖决战”来解决问题。在孩子们的江湖世界里盛行江湖规则,通过强权来获取尊严并替代老师权威。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信奉这种江湖规则。在此信仰的操纵下,学生间的纷争便有了新的“处理条例”,力量、财富和容貌等世俗社会用来评价判断人的地位的标准,成了这新的“处理条例”的基础,也成了裁定问题归属的新权威。这种江湖式的争端解决机制抛开了解决纷争时该走的正道,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发展到类似江湖纷争的地步,使得单纯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恐怖江湖的阴云。

5.歪曲的成才观助长了畸形心态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升学率是评价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政府、学校、家长对升学率的崇拜导致很多学校对分数的崇拜,学生以分数论英雄,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且成绩好往往一好百好,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被淡化。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没有机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关心,差生们内心希望获得成功的渴望与老师赋予他们的赢得成功的机会形成巨大的离差,他们会试图寻求机会,往往通过欺凌行为来证明他们的存在。

信息时代孩子接受的信息越多,和家长的思想隔阂往往就越深。这种隔阂,本质上是两代人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相互冲突。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但这离不开家长的精心养育。相当多的家长对孩子只是尽了养的义务,并没有尽到育的责任。家长往往通过物质的补偿或放任孩子更多的自由,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许可甚至纵容,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自私与任性,助长了孩子唯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

三、构建文明校园,探寻治理校园欺凌的应对措施

1.重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治校园欺凌的治本之策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国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就特别重视从根源上来寻找解决之道。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进行善良教育。而我们是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民族,信奉“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崇尚“仁、爱”思想。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诚信、友善,助人为乐,和睦相处的道德观念,构建和谐社会。从小教育学生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格的尊重,要乐于帮助他人尤其要帮助弱小者。助人为荣、欺人为耻,培养孩子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2.完善学校安全法律,严格立法惩治。法律是受害者最后一道“护身符”。立法不会彻底消除校园欺凌现象,但是却可以让欺凌者付出惨重的代价,从而起到警示作用。正如美国防控校园欺凌的严格立法足以震慑那些极为放纵的欺凌者。而相比美国法律对校园欺凌的严刑酷法,目前中国法律对施暴孩子的行为要包容得多,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过轻。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豁免,对施暴者过于宽容,对受害者的保护受到漠视。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防控校园欺凌的学校安全法律,采取严格的立法惩治措施,是治理校园欺凌的最重要手段。尽快制定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规,明确监护人、学校、社区、公安、司法等的职责.同时尽快出台新的不良少年教育条例,对不适宜一般学校教育的学生依法进行专门强制教育;司法机关应加大对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件的惩罚力度,各方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法律制度,使之既能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又能有力打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3.给学生一根红线,给老师一把戒尺。教育不是万能的。面对信奉暴力的校园欺凌,老师的空洞说教显得苍白无力,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必须还给教师一把戒尺,赋予学校一定的惩戒职能。当某些行为超越规定的红线时,必须让那些施暴者得到应有的处罚。社会对孩子们的过度宽容导致某些人放纵任性,称霸校园,欺凌同学。哪怕是十恶不赦,也被看成只是孩子的不懂事,批评教育了事。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育成为欺凌者称霸校园快意的陪衬。因此,应该为学生设置一根红线,对于校园暴力到达一定程度的,学校有权采取措施处罚,严重的可以开除,送不良少年管教部门进行强制管教。对于侵犯人权、触犯法律的欺凌者要接受法律的惩罚。教育与惩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筑起校园安全的篱笆墙。要强化道德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他人关爱,培养正义感,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学校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回归教育的本质,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除了学习成绩,还有很多评价人的方式。鼓励学生在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发展特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志愿者活动,学校要予以奖励。通过这种奖励制度,使拥有不同才能和性格的学生们拥有自信。

学校要强化校园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法制意识。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相关安全、法制教育,让学生懂得相应的安全、法律知识,懂得安全防范措施,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身的权利。对教师也要培训如何处理欺凌事件。提高校园的安全保卫措施,制定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学校要坚持“对欺凌现象零容忍”。也绝不允许无视欺凌行为的态度。要进行广泛宣传,学校会根据情况对校园欺凌采取包括开除学籍等在内的严肃处理方式。

还要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5.家校合作,多管齐下。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源于家庭。家庭的教育与熏陶至关重要,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有责任教育孩子要富有爱心,帮助他人,要尊重他人尊重生命。每个家长都必须认识到,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学会对善恶的判断,树立正义感、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弱者的勇气。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正确教育子女,当遭遇欺凌行为时,不要沉默,不要以暴制暴,要迅速报告家长和老师,共同解决。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家长作为监护人也要明确责任。当学生发生欺凌事件时,不光对欺凌者要进行处罚,对家长也要采取相应的处罚,因为家长没有尽到监护教育的责任。

篇4:文明校园复查

一、校本实施,实现礼仪教育的内涵发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开展,才能取得实效。在专家的指引下,学校根据家长素质、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实际,成立了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编撰组,编写了《小学生文明礼仪》校本教材。该教材每年级一册,共八课时,上下学期各四课时。每课由“礼仪小使者”“礼仪活动”“礼仪链接”“礼仪实践”等版块组成。教材以图画、歌谣、童话、故事等为主要呈现形式,寓教于乐,将中华传统礼仪的精华与现代礼仪相融合,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之中,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在整个编撰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了调查、研究、编撰、审核、校对、出版等工作。为保证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经过努力探索,逐步形成了“知礼仪——明礼仪——行礼仪”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文明礼仪教育成为了学校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之一。《小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更加科学、系统,更加具有操作性,也寻找到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内涵发展的载体。

二、活动浸润,展现文明校园的绚丽风采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比如评选“文明班集体”“感动校园好少年”“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观看文明礼仪专题教育片”“写文明礼仪教育体会文章”“出文明礼仪专题橱窗”“做一件讲文明礼貌的事”“教师写一篇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等活动。

以“文明礼仪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为例,活动旨在普及礼仪知识,提高礼仪意识,实践礼仪行为,推广文明形象,让校园洋溢文明之风。活动制定了如下规则:一是在学校能起到文明示范作用:能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礼貌待人,见到教师、客人能主动问好;能自觉遵守校规和班规,课间有秩序,不喧哗、举止优雅大方;注重个人卫生,维护校园环境,见到垃圾主动捡起,不踩草坪;品学兼优,坚持锻炼,文明游戏,生活健康、积极、乐观、向上;尊老爱幼,谦让同学,知错能改,受到同学拥戴。二是在同学中能起到礼仪宣传辐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礼仪实践、宣传活动;积极在家庭中进行礼仪实践、宣传活动;积极参加社区礼仪宣传活动。

活动中,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课、班队活动课、电子屏、板报、广播等进行宣传,让全体学生了解评选标准,明确努力方向。评选活动分班级、年级、学校三个阶段层层选拔,历时两个月。年级选出的礼仪形象大使作为校级候选人进入决赛。决赛中评委根据精神风貌、才艺展示、礼仪知识测试等方面进行评定,最终选出校形象大使。

三、多元评价,引领学生的践行自觉

为了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推进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完善学生评价机制,通过日常评价、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等,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强调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强调评价主体的平等、理解和互动,同时重视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充分发挥了学生、教师、家长和管理者在评价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1. 文明礼仪行为的日常评价

学校对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把他们的表现纳入评比中,让学生的言行举止与班级荣誉息息相关,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教育,天天评比,持之以恒,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修养、高雅的礼仪等。

2. 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性评价

“文明礼仪小天使”系列学习单是学校礼仪教育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每节礼仪课之后,教师都会设计相应的礼仪学习单,让礼仪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通过学习单的完成来促进学生礼仪知识的内化,引导其行为的外显,并通过学习单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乃至社区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学习单的作业设计以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礼仪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作业方式是让学生担任“文明礼仪小天使”,完成一个个小任务。任务的内容有很多,如要求学生向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教师、校工、父母、亲友、邻居、伙伴等)传播礼仪知识,宣传礼仪意义。在传播和宣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陶冶和升华。此外,还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礼仪课上学到的礼仪知识和技能,并把自己在实践中的愉悦体验记录下来,从而激起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和行动内驱力。

3. 文明礼仪教育的阶段性评价

文明礼仪教育的阶段性评价,是学校依据礼仪教育目标体系,对每一项文明礼仪行为目标进行的行为水平界定,并据此制定了与各年级各项礼仪教育内容相应的评价量化表,学校、家庭、社区联手对学生定期进行量化评比,并根据每位学生的分值,对达标学生发放荣誉证。如“升旗礼仪达标荣誉证”“课间文明休息达标荣誉证”“适当做家务达标荣誉证”等等,对于学生而言,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评比,更是一种荣誉,这无形中也成为了学生践行礼仪的动力。

几年来,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了喜人成果。在行为习惯层面,学生能够做到遵法守纪、文明有礼、举止优雅;在社会生活层面,学生能表现出自信大方、热爱生活、奉献社会;在精神生活层面,学生能珍爱生命、热爱学习、追求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 颜雪梅

篇5:文明校园复查

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市教育局评为社会公德教育“先进单位”,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一等奖单位”和“目标任务考评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始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做好文明校园的巩固提高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工作组织领导建设,形成德育教育网络。

学校成立了市级“文明校园”复查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马杰全面负责复查整顿工作,党支部主抓落实工作,工会、团委、办公室、总务处、政教处、教务处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复查整顿工作。工会主要做好教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团委做好团组织建设,抓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负责升国旗仪式;政教处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法纪教育,做好环境卫生工作,负责文明班级、宿舍、三好、优干的评选表彰工作;总务处做好创建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教务处主要抓好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办公室负责基础性资料整理收集及各方协调工作。在复查整顿工作中,各处室积极配合,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在对学生教育活动中,学校形成了德育教育网络。一是领导包年级,科任教师帮教后进生,班主任定期家访,军校共建、警校共建,形成全员教育模式;二是定期分层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三是争取社会各界对学生教育和学校工作的关怀和支持,使“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良好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好教育的活力。德育教育网的建立,形成了学生思想教育的全方位管理机制,拓宽了教育空间。

二、继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抓好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以“学会做人、学会求智、学会健美、学会生活”为育人目标,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突出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突出一个主题──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升降国旗制度,搞好国旗下演讲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学前,德育处、校团委就精心筹划印发本学期《国旗下演讲主题》单,每周一个主题。这些主题紧扣时序特点,关注社会热点,使国旗下的演讲都成为对师生进行教育的大课堂。二是搞好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和班团队活动。三月初,团委组织团员上街道清理环境卫生,进行公德教育宣传;四月份,组织学生参加“党在我心中”、“改革开放成就大家谈”征文活动,有7篇作品分别获区一、二、三等奖;“五四”前夕校团委举办了“缅怀先辈精神,高扬‘五四’旗帜”的主题专栏,展出少先队员、团员习作83篇;五月下旬,学校组成仪仗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参加了陈仓区成立大会,受到领导和群众好评。六月份,组织百名学生上街参加“拒绝毒品”签名和宣传教育活动。

2、狠抓一个教育──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建设良好的校风。我们以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始终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一是对学生的一日常规要求和仪容仪表,坚持日查、周评、期末汇总评比制度;班主任坚持上好班会、晨会,通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答卷,成立文明监督岗,办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专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文明意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二是狠抓校园环境卫生净化,坚持“两打扫一保持”,购置了漂亮的垃圾桶置于校园,学生养成了垃圾归桶的好习惯,校园干净整洁。三是坚持不懈地制止学生进录像厅、游戏厅、娱乐厅和网吧,在学生中开展了“勤奋学习、告别网吧”签名活动。

3、细化一个活动──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做诚信青少年。学校投资3000元,在校园宿办楼醒目位置悬挂公民道德规范内容的铜字标语,让“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每天警省师生的言行。在抓《纲要》实施时,学校提出“三点”策略(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让学生逐步养成“十个好习惯”(说了就要做,耐心听别人讲话,按规则行动,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节约每一分钱、天天锻炼身体、物归原处、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做事有计划、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达到“三别”(向粗鲁、陋习、坏事告别)、“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痕、墙壁无脏印、出言无脏话)。开展了“文明诚信好学生”评比活动。

三、继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科研力度,分层次抓好德育序列化教育。

一是以心理健康教育

实验为龙头,走德育科研化路子,培养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学校除开设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各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充分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教育专题讲座。另外,还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信箱,进行个别帮助和指导,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多渠

道、多途径,全面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潜能,不断走向成熟。经过三年来的课题实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校共有17篇论文获省级奖励,1篇论文获全国奖励,2名老师被评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学校被评为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落实好《陈仓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系列化方案》,月有主线,周有主题,年级有侧重点,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循序渐进,开办了校园广播室在全区内一枝独秀,各班制作手抄报等,营造校园育人氛围。

三是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课的作用,规范班会课教案,坚持班会课教案审查制度,同时组织主题班会观摩活动,3次召开班主任工作汇报会、德育论文研讨会、班级管理研讨会,24名班主任作了经验交流。

四、继续加强安全法纪教育,搞好治安综合治理。

学校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校长全盘负责学校综治工作;副校长具体抓好综治措施的落实、督查工作;总务处负责校舍安全和门卫管理,清除一切安全隐患;政教处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教务处负责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依法执教意识。在综治方面,我们采取了5条措施:一是坚持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全班学生,科任教师帮教后进生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发放安全教育《告家长书》二次,落实了学生校外安全责任;三是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来校作法制教育报告,进行法制教育;四是坚持不懈地制止学生进录像厅、游戏厅、娱乐厅和网吧;五是对严重违纪学生进行校纪处分、跟踪帮教,杜绝了重大违纪事件的发生,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五、以“爱岗敬业”为主题,不断强化师德教育,着力塑造“敬业、爱生、博学、创新”的教风形象。

一是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采用大会专题辅导,分组逐条学习,个人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老师都记了师德教育笔记,最多的学习笔记达3万多字。共写心得体会文章180多篇,不断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开展师德演讲活动,在认真学习师德规范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两次师德演讲交流活动,共有12名教师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了交流。三是开展学生及家长评教活动。四是执行师德目标量化考核制度,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奖励活动,上学期表彰“师德标兵”12人。五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全校96名代课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93名,占96.7。六是推行教师全员竞聘上岗,从教研组长到班主任,从全体科任教师到室部管理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激活了教学管理死水。七是实行教师集体办公,强化落实集体办公制度。八是抓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全校共有县级教学能手46人,有市级教学能手13人,青年教师刘红波说课上省参赛,史永红的政治课被市教研室确定为市级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点评课,还有黄亚军、吕凤凤等教师在全县示教,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六、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搞好党建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抓好自身建设,廉洁自律,坚持“以学习促进步、以团结求发展”的原则,召开支委会和民主生活会,对全体党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学习培训,按计划发展党员、培养积极分子。

党支部充分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为校长保驾护航,支持校长独立的办好学校,团结全体教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在支部领导下,每年召开教职工大会,征求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将收到的教工提案件,转有关处室处理,使教职工提案基本得到了落实。工会组织教工外出参观旅游。在支部的指导下,团委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每年发展新团员300多名,团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活力,学校支部和行政组织廉洁勤政,依法治校,学校无乱收费、乱订滥发教辅资料行为;学校实行了校务公开,上半年共公布收费项目标准、先进评选、职称评定等4次。

七、加大硬件投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营造优美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学校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在经费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学校每年挤出10万元左右,先后接通了北京四中教学网和中国卫星教育教学网,改建了多功能教室,购置了办公设施,新增设了教研组,改善了办公条件;新建扩建了自行车棚,修建了草坪,添置盆花300盆,校园基本上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还投资油漆了校门、栏杆,制作了铝合金玻璃宣传橱窗、胶塑宣传版面、永久性宣传标语等,营造了环境优雅、健康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在区教育局教学质量考评中连续获得一等奖;今年中考成绩和学科竞赛又获得了双丰收。在全校593名考生中,有20人被宝鸡中学录取,达到宝中扩招线的129人;318人被虢镇中学录取,达到虢镇中学扩招线的425人;2005年全国数理化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98人次;各项比率均高居全区第一。宝中入学率全市领先,数学化学竞赛获奖人数全市领先,学校其它工作也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

篇6:文明单位复查材料

学校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好基础”为目标,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发展,努力创办校园环境美、教育手段新、教学质量优、办学特色鲜明、管理水平一流的学校。现借这次文明单位复查机会,我们全面回顾近几年来学校文明创建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简介

达拉特旗第九小学创建于2003年,早期为达旗阳光学校,是由鄂尔多斯市兴达阳光集团投资兴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私立公助学校。2009年9月学校转制为全日制公办小学。2013年5月校名并入全旗完全小学校名序列,更名为达拉特旗第九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15599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649人,教职工106人,其中高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68人,新招聘未定级3人。经过十年的改革、发展,逐步确立 “以生为本、全面育人、尊重差异、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继续推进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争取在校本教研、传统体艺、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逐渐形成特色,努力把学校建成 “鼓舞人、发展人、幸福人”的和谐校园。学校开办了20个兴趣小组,开设了“健美操、羽毛球”两个特色体育课程。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我校始终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遵循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将争创文明单位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臵,逐步树立起文明、健康、活泼、向上的优良校风,创造了优美、温馨、和谐而又充满竞争与合作的文明环境。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学校”、“鄂尔多斯市绿色学校”,旗级“先进教育集体”、“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校园文艺汇演二等奖”、“五好基层关工委达标单位”、创建平安校园先进集体”、“达旗首届小学生汉字听写大会一等奖”、“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小学组第三名”、“达旗第二届汉字听写大赛教师组三等奖”、“鄂尔多斯第二届汉字听写大会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二、创建概况

(一)锐意进取,强化自我,学校领导班子活力不断提升 我们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由校长杨虎同志担任创建文明校园领导小组组长,校党支部书记吕泉溢同志和工会副主席杨福胜同志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德育处主任王治立同志为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研究组、实践活动组,具体负责学校创建工作宣传、研究、实践活动等。领导小组职责分明,从校长到教师进行责任分工,促进创建合力的形成。

学校目前有一套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年龄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重大问题行政会议讨论决定,既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又体现了集体领导。整个班子以“民主、勤政、务实、开拓”为宗旨,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在管理工作中采取人本管理和科学的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体现了高超的领导水平。

(二)以德治校,提倡文明,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全面提高师生文明素质。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为目标,加大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使全校师生的文明素质有显著提高。

1.以师德建设为龙头,构建文明教师队伍。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将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来抓。学校每年开展一次暑假教师培训活动,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学习精神和培训要求,学期中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全校教师实行坐班制和考勤制,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注重教师师表形象,坚持每双周一次教师例会,积极开展师德和教学研讨活动。认真践行“爱心、责任”教育,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对孩子微笑、与孩子交流、帮孩子明理、教孩子求知、让孩子自主、给孩子机会、为孩子着想、替家长分忧”,在全体教师中大力推行“善待学生,礼待家长”的新风尚。

2.以评优争先为动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学校每年均开展“学习型教师”、“阳光办公室”、“明星教师”等各类评选活动;同时实施了教师绩效工作制。此外,我校党支部积极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召开民主生活会,大力开展“共产党先锋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师身边树立了榜样,弘扬了正气,打造出了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3.以养成教育为依托,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学校切实关注班主任、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通过每月工作例会认真开展相关学习和培训活动,严格执行班主任月考核制、“文明中队”管理考核制和学期“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了各项德育工作的管理与开展。大队部以学生养成教育建设为依托,从每一个小环节抓起,按每周常规细化要求,抓实抓好学生常规训练内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了“文明中队”评比,学生之星评选等活动,不断加强了路队、课间活动、卫生、文明礼貌、大型集会等各方面的检查与评比,使学生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4.以文明创建为主题,强调创建和德育工作的有机渗透。学校坚持形式多样的基础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有主题、有质量、有教育性;每双周一次的主题队班会时效性强、教育性强、每月一期的墙报黑板报新鲜、美观、有思想、有内容。少先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 “文明礼仪知识抢答赛”、“我和祖国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等系列主题活动;特别是我校的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活动,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模式,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理工学院政法系大学生志愿者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参与。活动开展一年多以来,共为近百名贫困儿童捐赠书包85个、课外读本300余册;为84名留守儿童义务家教、心理辅导计2000多课时;学校多方面筹集资金20000余元建成一间60平方米的留守儿童活动室,给远离父母亲,缺少关爱的孩子们一个新的小天地。此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也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逐步努力将本项活动打造成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品牌。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育工作质量逐年提升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走一条“科研兴校”的办学道路是我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学校从战略的高度规划教科研工作,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对于我们学校的重要性:一是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二是教科研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三是教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知名度。

1.夯实科研基础,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按教师专业、教师教龄及教学水平等,为教师确定学习内容,夯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水平,并明确要求教师结合学习主题,勤做笔记,勤于反思,勤写体会。每位老师每期至少做10000字的笔记,教学随笔、反思不少于4篇,青年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每期占备课量的一半。同时,教导处还鼓励各教研组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摘记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内容。

2.强化规范管理,提升研究实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学校有完善的教育教学和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制度。通过落实教学常规,抓实课题研究,依托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进行课题申报,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同时通过校本教研,充分结合学校实情,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活动;特别是结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深化教育教研工作,用教研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为教育教学服好务。

3.树立质量效益信念,把握质量生命线。我们充分认识质量和素质的概念,把教育教学质量当做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我们每学期都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知识检测。多年来,全体老师以“高目标、高定位、高质量、高效率”做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狠抓基础知识教学,稳扎稳打,学生的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校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100%,犯罪率为0,本年度两次考试,我校学生参考率100%,优秀率和合格率比去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体育锻炼达标施行面100%,达标合格率95%以上,学生体检合格率100%。相比往年都了大幅度的提升和进步。

(四)美化校园,加强环保教育,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1.加大投入,美化校园环境。

去年我校踏着“建设教育强区,创建合格学校”的春风,对学校硬件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亮化:教学楼外墙改造,校园标语文化建设,增设校园宣传窗,阅览室改造,教室内部装修,增设550套可升降学生课桌椅,扩大学校绿化面积,校园面貌靓丽一新,这片崭新雅致的乐土,成为了九小师生工作和学习的乐园。2.硬件配套齐全,完善教学功能室。

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完善教学设备,各班配臵多媒体电脑,实现“班班通”现代化教学网络体系;高标准健全了学校功能室,设有微机室、多媒体室、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仪器室、体育设备室、播音室、卫生室、图书室、阅览室。保证教学、体育、电教、卫生仪器设施齐全,配备96台学生电脑两个机房,保证学生人人都能上机操作;图书配臵达到所定标准,实现电子借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3.提升品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已有的硬件文化基础上,新生了“制度文化”、“板窗文化”、“板报文化”、“班级文化”、并进一步多渠道、多途径挖掘“文化元素”:一是建设了楼道空间文化,充分利用墙体、墙壁、楼道、楼梯、道路等可用空间,将学校校风校训、办学理念、励志名言、教育格言等布臵其间;二是打造绿色花草带,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特有的靓丽风景线。校园建筑营造了整体美,绿化校园营造了环境美,走廊文化营造了艺术美,建设了一个“会说话的校园”,让学生沉浸于书香校园的浓厚的读书氛围之中,激发其自主读书、快乐学习的意志。

4.节约资源,开展从我做起活动。

我校大力开展“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环境友好型公民”、不乱丢垃圾、节水、节电、废物回收利用等活动。学校经常向学生宣传节水、节电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师生做到人离灯熄、人走水关。并请专人负责维护水电设施,及时对学校电路、水龙头进行修理。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手牵大手,设立环保小卫士,开展主题环境保护活动,将环保深入社区、深入家庭。

(五)群策群力,综合治理,打造真正平安校园

安全、法制等综合治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正常工作与学习,因此,学校领导、教师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做到使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称心。

1.强化领导、建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法制副校长对教职员工和学生不定期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将学校社会化,社会法治性带入校园,带进课堂,带入学生百姓家。一切的一切都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操作执行。让全体师生学会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2.加强教育,建立综合治理教育网络。

我校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抓“五个结合”,即:传授法律知识与提高法律意识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普法教育与依法执教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我校注意协调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三位一体的管理和网络。

3.寓教于乐,坚持多样的教育形式。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进行宣传,利用寒暑假分别发放《告家长书》,提高致家长信进行安全、消防、法律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要求家长签名回执,给学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平安校园”为主题,不断加强学校师生的食品卫生、防火、防盗、交通等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知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开展戒烟、禁毒、卫生保健、法制等教育,积极配合城管、公安部门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校园与学生和谐、安静、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总之,学校以文明建设为发展契机,将秉承以前的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坚持以师生为本,以德育为先,以发展为本。不断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将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与时俱进,不断地迎接挑战,为第九小学教育事业美好的明天再接再厉,策马扬鞭!

上一篇:书海迈步作文下一篇:高一期末语文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