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语文作文800字

2024-05-03

高一期末语文作文800字(精选7篇)

篇1:高一期末语文作文800字

自古以来,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家风。尽管现代家庭中的家风若有若无,但无不在生活的细节中显现出来。

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好的家风可以代代相传,影响万代。所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在发扬:诚实守信,艰苦耐劳,勤俭节约,爱国精神,仁爱。

人的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部分人为了追求自己了利益,丢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所以我们应该发现自己的美,提升自己的美,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妈妈经常教导我要有一颗怜爱之心,提升自己的美,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但她平等的对待老王,帮助他,关心他,让女儿送鱼肝油为他治疗眼疾,主动搭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把他当作一个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朋友。老王死后,杨绛深深感到自责,和老王一生的辛苦相比,自己毕竟还有工资,毕竟还能享受一些物质生活,她觉得自己是一位“幸运”而又“愧怍”的人。从她身上我体会到了平等博爱的人格,这就是杨绛的魅力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还要培养勤俭节约、艰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据说,远在天启年间,努尔哈赤引兵犯境,率部将领,在与努尔哈赤对峙时,穿戴盔甲居然是已经锈蚀透了,最后被对方阵中射来的冷箭射穿头盔,当场毙命。史载,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一直勤政理事,鸡鸣就起床,以至夜晚也不睡觉,往往积劳成疾,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宫中从来没有宴乐之事,据说,崇祯曾把宫中万历所储藏的上等辽参在集市上卖掉,换回数万两银子,聊补国用。此外,崇祯生活相当简朴,从不铺张。他很长时间不吃肉,经常只吃几道蔬菜下饭,有时候只是清粥小菜而已。有一次,崇祯接见朝臣时,不慎将内衣袖子露了出来,袖头已经破烂了。

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过分追求潮流,追求时尚,为了满足一颗虚荣心,而浪费钱财。

家风的内涵不仅仅是这些,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至少要做到,勤俭节约,做到诚实守信。

篇2:高一期末语文作文800字

高一期末作文五篇1

姥爷常说,他的财富呀,都在肚子里了!

当年,姥爷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在村里人看来,那可是对先生一样的尊敬。由于没钱继续上学,姥爷便不得不回家务农。沿着前人种玉米的经验,姥爷兢兢业业地种起了玉米。望着田里密密麻麻的玉米杆,姥爷甜甜地笑开了。却不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许多的棒子都没有米,再看看别家,也都有这种情况。姥爷望着手中只有零零散散几个玉米粒的棒子陷入了思索。村民们安慰道:“没事,这是你种的太密了,明年撒松点儿就行了。”姥爷一听,来精神了,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两眼冒着光,慌忙问道:“那要撒多松?”这可把村民们问倒了,一个个七嘴八舌还带手势地比划了养蚕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最后只能说:“估摸着撒就行了!多种几年就知道了。”姥爷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最后,姥爷还是决定用科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姥爷还专门去了城里的新华书店好几趟,一呆就是一个下午,从选种到收割,研究了个透彻。背对着新华书店的大门,迎着柔和的夕阳,姥爷脸上漾出自信的笑容。

终于又到了第二年,姥爷也终于有了用武之时。从选种到播种,一样样做的是细致入微,就连播种事先都是量好了准确的距离,一排排的,要是整齐。本想来帮忙指导一下的村民们,看到了姥爷早一步播好了种,都惋惜道:“你撒得太宽了,明年稍微密一点儿,这样才能长得多啊!”姥爷却一本正经地反驳道:“这样正好,书上就是说要合理密植……”村民们都无奈地摇了摇头,都觉得寻欢作乐是学成书呆子了,不听人言,自有吃亏的时候。姥爷却自顾自地望着玉米笑了开来。

又到了第二年秋天,出乎众人的想像,姥爷的玉米种的虽少,长势却最计人喜,个个饱满多粒,当然价钱也卖得最高,收入当真是比去年多了好多。村民们都好生羡慕,纷纷前来“取经”,姥爷则笑道:“知识还真是财富啊!”姥姥也兴奋地合不拢嘴,一扫之前因收成不好导致的怨气,嘻笑道:“可不是嘛!这书中都给你种出了‘黄金屋’了!”大家笑志了一困。

姥爷还用这次赚的钱买了好几本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美其名曰积累财富。

直至如今,姥爷依然用“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来教育我匀,给我们讲述他年轻时的创业路。

高一期末作文五篇2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给我们知识,给予我们快乐,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一本好书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帮助我们健康的成长。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有我们的古人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也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喜欢上读书的了,只是记得很久远了。在我的床头一共有三本书,分别是我小学、初中、高中看的书。

第一本是《上下五千年》。小学的时候,由于自己比较喜欢历史,想了解古往今来的大事,所以缠着妈妈一定要给我买这本书。到手之后,我就进入了书的海洋。每看一次战役或者介绍一个人,我都仿佛身在其中,欣赏着两方的激烈拼杀,学习着名人的处世之道,也许就是从那本书开始,我喜欢上了读书,并且养成了睡前读一点书的好习惯。这位我的初中历史打下了基础。

第二本书是《骆驼祥子》。一开始我并不喜欢看小说。自从听语文老师介绍过这本书的大概内容之后,我终于决定自己去买一本看看。读此书时,我深深地感到了祥子的悲剧。他就是当时社会的产物。《骆驼祥子》真实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展现了车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我猜想,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不会从一个勤劳的人沦落为社会的垃圾。对于祥子,我感到惋惜、感到同情,也感到无奈。读完此书,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怎样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我懂得了乐观的重要性。

当然,读书并不是读所有的书,要有选择地去读。要读那些有价值的书。读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消遣。当你生气时,读书使你平静,当你愁苦时,读书使你忘忧。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朋友们,拿起你们手中的书,仔细地去品味吧!

高一期末作文五篇3

我曾经多少次幻想着这样一幅画面:我独自一人坐在樱花树下的秋千上,手中拿着一本书,周围什么声音也没有,偶尔能听到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和几声清脆的鸟叫,我沉醉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书海之中。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啊!那个世界没有喧闹,只有平静,没有吵闹,只有我和书。

读书使我改变。书籍是我在这世界上最真诚的朋友。小时候,我很内向,不爱说话,更不愿与人交谈,所以没有小朋友愿意跟我玩。可我特别喜欢看书,不太认识字,就让妈妈给我读。从书中,我学到了很多,渐渐变得活泼起来了。

读书使我成长。当我徜徉在书海中时,总会领悟“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的道理。

当我读到这样的文字:“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然屡经挫败,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我顿悟到: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越挫越勇,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价值,就像诗中写的“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当我读到一位母亲给她20岁女儿写的一封信时,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就像杨子说的“爱有时候是非常非常寂寞的,不可说的。这是一条潜伏在海洋深处的一股暖流,无声息,无波浪的、缓缓的,却是永恒地流动。”是的,让我们让心念乘着翅膀,飞翔在爱的世界里吧。从读书中,让我长大,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让我放纵在无限地扩大的书的世界中。

读书使我快乐。当我心情烦闷时,我总会先想起书,当我沉醉在书的世界中时,总会忘记一切,投入书中的角色中去。当看到书中主人公悲惨的遭遇,我会情不自禁流下悲伤的眼泪,当我看到主人公的有趣的经历,我会忍不住放声大笑。读书是世界上最好的“止痛药”。

读书使我幸福。“一个人能爱而有能被爱是幸福的,曾经爱而又被爱的人生是美好的”,这是杨子送给儿子东东的话。当我读到这句时,心中不自觉涌上一股暖流,这时我才明白我有多幸福,我爱我的亲人,朋友,同样,他们也爱我,我的人生是这样完美。读书带给我幸福的感觉。我爱读书。

书籍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融化心灵的坚冰;书籍是一泓清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书籍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指引着迷茫路途中的人们;书籍是一把金钥匙,为你开启通向成功的大门。

书能给人提供多种意义: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学习的意义,书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书有着说不尽的好处。

韩愈曾说道“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周恩来曾讲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读书伴我快乐成长。

高一期末作文五篇4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在生活中,我也愿作一个美的发现者与歌颂者。

——题记

曾几何时,迷失在城市的喧嚣与匆忙中,时间的洪流早已裹挟着我,将我带离原地——孩提时因看蚂蚁搬家而兴奋一下午,看到偶尔掠过天空的白云而痴想半天的感觉早已“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似乎人越活,离自己的本心越远,生活就愈发退色。

直到有一天,无意间翻开书时,与这样的一句话邂逅——“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我不禁怦然心动,这是一双怎样敏锐的慧眼啊!无意间发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细节——花开,却发掘出了淡雅、温暖到极致的美。望着这句话,我呆了很久,久到我不得不承认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我们缺少一颗柔软的心和一双感知美的眼睛。

从今天起,我要擦亮双眼,敞开心扉,去发现、去欣赏、去享受。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发现原来令我烦闷的雨竟是如此美丽。每一串雨滴的滑落都是绝美的表演,一个个小精灵自天而降,与水面相吻的一瞬,浅浅地漾起了层层涟漪,令人不禁想起擂鼓时穿透双耳的音波。前者轻盈脆弱,后者雄浑威武,如斯轻薄与如斯厚重却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有了如此巧妙的连接,这是自然完美的和谐。善于发现,让我感受了自然的平衡。

“红泥小火炉,青梅置酒樽。”悠闲如许怕只有老舍《济南的冬天》才会有吧!我的家乡不在济南,这里入冬后,便寒风凛冽。听老人说,这里当年还是“黄涝区”,每次黄河一涨水,这片土地就要饱受一次摧残。生活在这儿的人们自然吟不出风流闲雅的诗词,做不出青梅煮酒、围炉赏花的雅事,可他们却用踏实勤劳书写着热爱故乡、美化家园的优美诗句。“现在的光景儿,以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噢!”这是外婆抹着眼泪说出的话。是啊,家乡人的吃穿住行,哪样不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善于发现,让我体会了故乡的厚重与艰辛、进步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清秀的田园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边塞的苍凉浑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旖旎的江南水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国奇特的美丽……善于发现,我从书中游遍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善于发现,让我的心灵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洗礼……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如是说,而我却要用笔端描绘出我的发现,为世上一切真善美唱出我的赞歌。

高一期末作文五篇5

龙应台曾说过,所谓父母就是在小路的尽头越走越远,而你在路的这头,他们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初次读到这段文字时,心像被揪了一下的疼。那一瞬,脑海里闪过了无数的画面,一幕幕,一声声。才发现身边的人早已在无声中教会了我太多做人的道理,他们那牵起我的手掌虽已悄悄撤去,但留在我手心的温暖却足以变成一轮小小的太阳被我紧握,给予我力量……

午后的村庄,天上飘着几朵慵懒的云。路边草丛中,野花黄一朵白一朵的开着。鸡和狗门,漫不经心地走在土路上。风轻轻地吹过一片绿的田野上,遥遥的,移动着一些黑的点子白的点子,那是在地里劳作的大人们。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并没有给予过我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但身边的亲人们却给予了我受益终身的精神世界。

我的祖母是一辈子劳作惯了的人,没什么文化,祖父在我未出生时已去世,家庭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她的身上。常听父亲提起他小时候的种种,略带抱怨的语气好像描绘着祖母对孩子们严苛的教育。她不识字可累死累活的也要供孩子们读书,白日里拼命地劳作,回到家里又要喂饱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祖母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人穷志不能短’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衣服可以破但不能脏,饭可以少吃但绝不可以浪费,祖母有时也会生气,恼了便打,边打边骂;‘你让我怎么向你爹交代/’时至今日,我都能想象出这么一幅画面,那该是一种怎样深深的无奈与痛苦啊?但无论如何在那样一个艰难困苦的年代,那样一个穷苦的家庭,祖母仅仅靠她那双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的重量,而勤俭节约似乎已经成了我们家中不言自明的家风,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

我是祖母从小带大的,现在的她还是闲不下来,虽然脚步已迟缓,但透彻的双眸中隐约还闪动着年轻时倔强的光芒。我曾经偏过头问过祖母‘祖母,你是怎么过来的?’‘挺过来了呗。’她只是微微一笑,皱纹慢慢的聚集,全然没有半点的不甘心与委屈。我紧紧的握住她粗糙不平的手掌,心里默默的念着;谢谢你,祖母,谢谢你教会了我坚强。苦难过后的平静是那么令人珍惜,我只愿牵起亲人们早已被生活磨砺的不平的手掌,继续前行,不论前方是风是雨,是晴是阴。

我明白,庄稼人的淳朴,土地的厚重早已深深的融进了我的血液。是的,我是土地的孩子,我的家庭教会我责任,坚强,爱与感动,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亲切的口语,这简简单单的一个音节中包含了太多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深切情感。它教会了我成长,亲人们教会了我爱。家风有民族最淳朴的精神也有自家最简单殷切的希望。家是我们生活的避风港,累了倦了都有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和一小段可以暂时歇息的时光,它又是我们人生远行的码头,不仅在生活点滴中渗透着家世的影响,更多地是人格与心灵的塑造。

家,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不管你航的多远,行的多久,心中永远会牵挂着它。现在的我在路上看人家墙角的迎春,枝叶繁盛,黄花灿烂,像是太阳的光芒。我无端的长舒了一口气,突然间觉得夕阳无限好,世事真美妙,只因我知道,;

篇3: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liào)铐

(fèn)

(zhuó)有成效

纵横(bǎi)阖

B.(jǐ)予

(jiān)

言简意(gāi)

余勇可(gǔ)

C.(dòng)吓

(cì)候

命途多(chuǎn)

诗味(jùn)永

D.(qí)角

(hōng)笑

方兴未(ài)

时乖命(jiǎn)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他(马克思)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_____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2)他们承诺给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_____。

(3)即便是遭了笞刑,卡西莫多也没有认识到副主教克洛德表面上_____,内心却自私阴险。

A.而且权力文质彬彬

B.而且权利道貌岸然

C.但权利道貌岸然

D.但权力文质彬彬

3. 下列对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后世称为“亚圣”,主张君王应施仁政。《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多才多艺,能诗词。她以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为依据创作,自成一家,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因词作风格相似,与辛弃疾并称“二安”。

C.唐初,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他记述盛会的序文,是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

D.《秋声赋》是欧阳修的名篇,也是宋代文赋的典范。该篇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立意新颖。

4. 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具有可辩性,不超过10字。(6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外一面墙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瞬间,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

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

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怎么那么自信执著!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

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变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1)甲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乙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5.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在送水一幕中,爱斯梅拉达并没有说话,请你以爱斯梅拉达的身份对卡西莫多说一句话,字数在10~20之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巴尔扎克葬词(节选)

雨 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 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中。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6. 作者说“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天才”一词在演讲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揣摩下面的不同译文,任选一句,说说哪种译法更好及理由。(3分)

(1)A. 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B. 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人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句好,理由:

(2)A.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B.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肉搏。

句好,理由:

9. 仿照文中画线语句的结构形式,另写一句话。(3分)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雷雨》的多种阐释(节选)

钱理群

曹禺正是在提醒读者、观众要注意他的《雷雨》的诗性特征:他的主体生命的投入,情感、情绪以及对宇宙间、人的命运中一些不可理解的东西,人的生存困境的形而上的思考与探寻……于是,人们穿透过戏剧的情节,人物的性格,注意到了曹禺的意象与观念。

首先是“郁热”。这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气氛,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雷雨》是一出“夏天的戏剧”。同时,这也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且显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

于是,人们发现,《雷雨》里,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情热”——欲望与追求之中。周冲充满着“向着天边飞”的生命冲动,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追求绝对理想的精神幻梦。繁漪、周萍、四凤则充分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尤其是作者倾心刻画的繁漪,她更有一点原始的野性,更充分地发展了人的魔性。鲁大海也同样满蓄着反抗的、破坏的、野性的力。_____________但所有人物的所有这一切“情热”(欲望与追求),人在剧中又被一种人所不能把握的强大的力量压抑着,几乎每一个人出场时都嚷着“闷”,繁漪更是高喊“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这象征着生命的“热”力的“郁”结。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二者的撞击,就造成了人的巨大的精神痛苦。由此而引发出的,是极端的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近乎疯狂的,白热,短暂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这是一种自我毁灭。

于是又有了“挣扎”与“残酷”的发现。

在整个第三幕里,四凤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这是颇耐寻味的:所有的人都死死地抓住她,借以解救——周冲把四凤看做“引路人”,想仰仗她的帮助,一起走到理想地,因而也是现实中永远得不到的“我们的真世界”里去;鲁妈恳求四凤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使自己永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天又重唤起的噩梦;而周萍,他是把四凤作为能够“把他从冲突的苦海中救出来”的“心内的太阳”的,他要借助于流动在四凤身上的青春的热血,灌注于自己的生命的空壳内,使之有力量打开“狭的笼”,离开“这个能引起人的无边噩梦似的老房子”。在这里,无论是周冲,还是鲁妈,周萍,都表现出一种要从现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的强烈欲念,然而不但他们自身没有自我挣扎、自我解救的力量,而且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也没有发现任何足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的外在力量。于是,他们就只有心造出一个充满美和力的幻影,这就是四凤。而这一切绝望的挣扎又反过来给现实的四凤——一个没有文化,多少有些虚荣心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加以她不可能承受的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前述所有的人的挣扎的努力,在四凤的感觉中都成了一种威逼:周冲逼她一起飞,鲁妈逼她对天发誓,周萍逼她幽会,这都隐含着一种残忍,而且令人恐惧——舞台上那一声声的雷响,正加深着这种恐惧感。这不仅在生理上会造成可怕的后果,而且精神上的压力也已超过了这些善良的男女所能承受的心理极限。于是,他们终于走到了最后——最有理由活着,对于死亡最没有思想准备的四凤与周冲死了,而经历了这一切,最不愿意活着的侍萍与繁漪却偏偏活了下来——这结局是残忍并且令人恐惧的。这样,我们终于把握住了在曲折的情节背后蕴含着的曹禺式的观念:“挣扎”与“残酷”。这在《雷雨•序》里,已有过明确的表述。

这“挣扎”与“残酷”,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悲凉”与“恐惧”,都是曹禺对生命,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审美形态的独特发现。

10. 第一段“曹禺的意象与观念”是指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发“郁热”的?(4分)

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合教材,仿照第三段中对“情热”的几个例释,在横线处填上鲁侍萍或周朴园的“情热”表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颇耐寻味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4. 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季氏将有于颛臾

百忧感其心,万劳其形

B.无乃尔是

是寡人之

C.陈力就,不能者止

不欲与廉颇争

D.则将焉用彼

萍水逢,尽是他乡之客

15.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① 危不持,颠而不扶

② 襟三江带五湖

B.之:① 吾恐季孙

② 乃其一气余烈

C.于:① 而谋动干戈邦内

②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D.以:① 何伐为

② 因为长句,歌赠之

16. 孔子不赞成“伐颛臾”的理由有哪些?请分条概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仿照示例,从下面的文句任选两条加以评点。(4分)

示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评点:季氏借发兵讨伐颛臾以削弱鲁君实力的“醉翁之意”,一语道破;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任意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选择一个造句。(4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翻译下面的文句。(6分)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

秋 声 无 形 也 却 写 得 形 色 宛 然 读 之 使 人 悄 然 而 悲 肃 然 而 恐 真 可 谓 绘 风 乎 矣(钟惺《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修庐陵全集》卷一引)

五、(16分)

2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第二联“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如何描绘了景物的特点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曾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名句填空。(8分,任选8题)

(1)蜀道之难,_____________。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4)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

(6)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_。

(8)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六、(60分)

23. 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著作《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自己全力以赴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 A[B.离间(jiàn)C.隽(juàn)永 D.犄 ( jī )角]

2. C(“但”表转折;“而且”表并列、递进。“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道貌岸然”形容形态庄严,现多讥讽意;“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朴实或文雅有礼貌)

3.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词多婉约;辛弃疾,字幼安,词多豪放,为两派代表人物。并称“二安”,是因号与字,而非风格)

4.(6分)(1)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2)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

5.(3分)提示: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以及场合。

6.(4分)① 高度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 ② 照应本段开头一句话。

7.(4分)① “天才”一词包含了“思想家”、“作家”和“诗人”的意义,是对巴尔扎克最好的评价。 ② 更能表现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

8.(3分,选出好得1分,理由2分)(1)A句,理由:反复强调巴尔扎克是受国家、人民尊重的天才,更能表现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2)A句,理由:“奔向”强调过程,而“奔到”强调结果;B是病句。

9.(句式1分,内容符合要求1分,语句通顺1分)示例:(1)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2)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10.(6分)① “郁热”(或:欲望与追求); ② “挣扎”与“残酷”; ③ “悲凉”与“恐惧”。

11.(4分)① 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气氛; ② 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且显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

12.(2分)(即使是侍萍,周朴园)对充满痛苦的初恋的极其复杂的感情反应,正表明了对曾经有过的情爱的难以摆脱。(周、鲁两人任选其一即可,答案必须包含矛盾、复杂的感情反应以及难以摆脱之煎熬两方面1分,另语句衔接通顺1分)

13.(4分)① 他们都表现出要从现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的强烈欲念,但自身却没有自我挣扎、解救的力量,也没有发现任何外在力量。 ② 四凤是他们心造的充满美和力的幻影,而这绝望的挣扎又反过来给现实的四凤加以她不可能承受的超负荷的精神压力,这是一种“残酷”。(答案必须包括“挣扎”和“残酷”两方面,意对即可)

14. C(职位、位次。A.古代战争、祭祀为军国大事;事物。 B.指责,责备;过错。D.辅助的人;指代对方)

15. B(助词,的。A.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C.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D.介词,“因为,凭”皆可解;连词,表目的,来)

16. ① 先王封国,不可伐; ② 邦域之中,不必伐; ③ 社稷之臣,不当伐。

17.(4分)(1)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将责任推给季氏。(2)孔子抓住了要害,用比喻指出是管理者、辅佐者的过失,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3)一针见血,指出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

18.(4分)“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造句略。

19.(6分,每条2分)(1)所以远方的人不归服,就修整文德教化来使他们臣服。(2)认真地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3)关山路远,行步艰难,有谁来可怜走投无路之人?

20. 秋声/无形也/却写得形色宛然/读之使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真可谓绘风乎矣

21.(1)(2分)“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壮浪形骸的气势,与江流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寥廓高远的境界;又展现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2)(2分)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3)以下两说均可。① 古人说法不正确。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侧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构思巧妙,言有尽而情无穷。 ② 古人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及“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这首诗并不是什么赠别朋友,而是诗人自己在远离故土之际向家乡告别。(4分,意对即可)

22.(8分,任选8题)(1)难于上青天(2)不尽长江滚滚来(3)同是天涯沦落人(4)此情可待成追忆(5)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6)杨柳岸晓风残月(7)怎一个愁字了得(8)秋水共长天一色(9)望尽天涯路

篇4:高一期末语文作文800字

放学了,我兴冲冲地冲进家门,迎面扑来饭菜的香味。我扔下书包,赶到桌前,呦!饭菜都热腾腾地摆着呢!爸爸放下茶杯,到桌前坐定,便笑眯眯地问:“今天讲了什么?” 哎呀,这可是老话题了!今天嘛,呵呵:“政治视野中的历史与现实!今天主要分析蒋介石这个人物。当然啦——”猛一抬头,爸爸的脸上似乎有一种按捺不住滑稽的焦急的神情,哎,肯定有一肚子话想往外倒呢!我们家言论自由,不能不让人说话,对不对?我优雅地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爸爸也不客气,立刻滔滔不绝起来:“蒋介石这个人,自尊心太强,所以他的猜忌心特别重,你看他……”“聪明!我们老师也是这样讲的。老师还把他和毛泽东做了比较,他们俩还是有相似之处的。”“那当然,领袖气质嘛!”妈妈忙里偷闲从厨房探头出来,和爸爸一样一吐为快。“老毛这个人嘛……”说实话,爸爸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没得停了。哎呀呀,大有名家之风,学者之势!讲得可真是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可我呢?也发挥了小迷糊的禀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然心里还偷着乐。

兴许你还不知道,今天吃排骨呦!火候正好,糖醋适当。咬一口,哎呀,学校食堂里的哪能比呀!我的筷子毫不客气,一下,两下,真不错,妈妈做的!可正当我的神思随着那香味飞入那美丽的乌托邦,似乎是一眨眼,眼前那一大碗热腾腾地排骨变成了一碗青菜——继而是妈妈的声音:“别光顾着吃肉,多吃点青菜!”唉,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爸爸不知什么时候讲完了,也应和着:“哎,就是这样,你不是想苗条吗?少吃点肉。”“我才不要苗条呢。”唉,算了,吃素菜,彼此相爱。

篇5:高一期末语文作文800字

但我们这家子却是还有开心的时候呢!瞧,这次有是什么事啊?

我一听,这次竟是选“部长”的事情,你们一定觉得很新奇吧!其实是选放假决定去哪儿玩儿的娱乐部长,安排生活的生活部长,和担心生活而工作的工作部长,经过我、妈妈和爸爸严肃而又认真的讨论后决定了,妈妈开始宣布了,我的心情好紧张啊!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妈妈:“生活部长:妈妈,工作部长:爸爸,娱乐部长:我。”我当时一蹦三尺高,我竟然被上了!

有一次,我这个“娱乐部长”看着大家愁眉苦脸的,便觉得出事了,我急忙说:“大家不能闷闷不乐的呀!”我讲了一个笑话给大家听,爸爸妈妈的眼睛都盯了过来。“有一天,小明去学乖,到了工厂,工厂的人说:“房子要塌了!快跑!”又来到了牧场,牧场主说:“公猪母猪快回来!”最后来到了院子里,有一群小孩在打一位老爷爷,老爷爷说:“别打爷爷,不然不给你们糖吃!”回家后,爸爸妈妈问他今天学到了什么,小明说:“房子要塌了!快跑!”爸爸妈妈跑了出去,小明又说:“公猪母猪快回来!”爸爸妈妈回来后要打小明,小明说:“别打爷爷,不然不给你们糖吃!”小明狠狠的打了一顿。爸爸妈妈听了后是什么表情呢?大家破涕为笑了。

瞧,我们这家有闹开了,我们这个娱乐部长说:“国庆大假因该放松放松,出去玩一玩转一转!”生活部长说:“好不容易国庆节,多在家里学习学习!”这时,最有权威的工作部长发话了:“这些天大家都累了,是应该放松放松了。”这样才避免了一场“战争”。

篇6:高一期末语文作文800字

这是又一篇高一期末考场作文:都说“落叶知秋”,而我的手心恰好飘坠一片叶儿。细数叶纹,不知其间的沧桑穿越了多少春秋。回忆浸在叶的纹路里,身旁的奶奶坐着藤椅,嘴里又开始嘟囔着:“老头子,回家吃饭啦!”我知道,她又想爷爷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记叙性的散文,内容要积极,情感要真挚,不少于800字。

考场优秀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最长情

(高一某考生)

从前的车马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你走了,人家就老了。

——题记

都说“落叶知秋”,而我的手心恰好飘坠一片叶儿。细数叶纹,不知其间的沧桑穿越了多少春秋。回忆浸在叶的纹路里,身旁的奶奶坐着藤椅,嘴里又开始嘟囔着:“老头子,回家吃饭啦!”我知道,她又想爷爷了。

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大多是靠信使联系着。据说,当年奶奶生下大伯后,爷爷便为了养家到城里打工去了。等到大伯长大了,俩老便不用长期分离了。

幼时的我是奶奶带着的。在乡下,人们作息都十分有规律,貌似太阳的东升西落就是人们安排每天事务的自然参照。爷爷吃过早饭后,哼着欢快的小调,肩上扛着锄头到地里去干活,奶奶便老在院子里望啊望。因地离家并不远,待到午时,奶奶便吆喝一声:“老头子,吃饭啦!”

那时的我,听到这句话便手舞足蹈,也跟着奶奶喊:“爷爷,吃饭!”记得那时,这种声音是心里挥不去的快乐。

我日渐长大,他们也日渐老去。父母把我接到深圳后,我与俩老的联系自然就少了。每逢暑假回去看俩老时,我们还没到家门口,便能听到奶奶大声喊:“老头子,回家吃饭啦!你儿子他们到家啦!”

不一会儿,爷爷便又哼着小调,扛着锄头回到家,摸着我的头,慈祥地笑着说:“丫头,又长高啦!”奶奶便笑吟吟过来,轻轻放下爷爷肩上的锄头,说:“是啊!这丫头,长这么快!快,吃饭啦!”

时间貌似真的过得很快,一眨眼我长这么大了,而困扰人类身上的生老病死,同样也不幸地降临在爷爷身上。

爷爷走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年迈的奶奶颤抖地站在已去的爷爷身旁,拄着拐仗,吃力地弯下腰,握住爷爷冰冷的手,哽咽着,却是强忍着泪水,颤抖地说:“老头子,快回家吃饭啦……”我吃惊地望着年迈的奶奶,心里仿佛像被针扎着,不痛但是很难受。我眼眶湿润了,泪水不知该如何落下。

爷爷走后,家里显得非常冷清,奶奶也不再做饭,坐在爷爷留下的藤椅上日复一日地喊着:“老头子,回家吃饭啦!”没过多久,奶奶也去往另一个世界。

疼爱我的老人都走了,我的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空落落的,回到老家,时常幻听到一种声音,微弱却又清晰,仿佛在呼唤,说:“老头子,回家吃饭啦!”

奶奶走的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有这样一种声音,说:“老头子,你快回来吃饭,菜要凉了!”“爷爷,吃饭,我好饿……”

世上最好听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这情话,这声音,够慢,也够爱。

唐某人曰:

一叶知秋飘岁月,细数叶纹道沧桑;太多春秋浸忆海,奶奶嘟囔想爷爷。那藤椅,那呼唤,那慢的乡下,那太阳的东升西落,那哼着欢快小调的爷爷,“肩上扛着锄头到地里去干活,奶奶便老在院子里望啊望。”这一切都化作午时奶奶的一声吆喝:“老头子,吃饭啦!”小小的你也跟着奶奶喊,喊得快乐,却也喊成了你成长中最长情的声音。

“世上最好听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这情话,这声音,够慢,也够爱。”仅就这样的体悟和声音,你对木心先生的《从前慢》就有着足够深情的理解: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首《从前慢》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被人们当成了情诗,广为流传。木心先生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这慢里透着的人性朴素、浪漫、耐性、果决,而且是让人看得懂却深觉文学的魅力。

2018年2月1日星期四,23:42评阅

篇7: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B. 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C. 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D. 倾轧/轧钢 呼吁/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昨天皇马与巴塞罗那欧冠之战所引发的纷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今晨双方都向欧足联提出投诉,欧足联也宣布要调查皇马主帅穆里尼奥的赛后言论,并将于5月6日召开听证会。

B. 高烧不退的通胀预期下,央行今年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一次,央行严控通货膨胀的决心可见一斑。

C. 近日,关于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会导致肝损害的报道不绝如缕,国家药监局表示,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未出现异常情况,该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D. 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对通缉要犯名单上的本·拉登加上“死亡”注记,不过官方对为捉拿本·拉登而悬赏的2500万美元赏金要如何处理一事却讳莫如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从用瘦肉精喂猪、用硫磺熏制漂白食品到在奶制品中加入“皮革水解蛋白粉”,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B.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人家庭的保障工作。

C.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是大家知道的。

D.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强化政府的责任和加大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外表美只是一种花哨的东西,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外表非常漂亮,表面上也是一个“好人”,却是蛇蝎心肠,内心非常丑陋,居然采用卑鄙下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一点罪恶感都没有。而伽西莫多

这两个人,外表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与丑。

(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

的著名小说《》。(2分)

(2) 请在文中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文字,注意内容与上下文相接,语言风格要一致。(4分)

二、 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赜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此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言卒,便求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谓华曰:“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公惜之。”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

时丰城令雷焕,字孔章,博物士也,来访华,华以书生白之。孔章曰:“若疑之,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华闻益怒曰:“此必真妖也。闻魃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不能复别。惟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孔章曰:“千年神木,何由可得?”华曰:“世传燕昭王墓前华表木,已经千年。”乃遣人伐华表。

青衣曰:“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乃发声而泣,倏然不见。使乃伐其木,血流,便将木归。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刺:名片

B. 华无不应声屈滞屈滞:迟钝

C. 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 披:打开

D. 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延:邀请

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 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乃遣人伐华表/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7. 下列选项中,分别表明狐妖才识渊博,心高气傲的一组是(3分)()

A. 子之妙解,无为不可/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

B.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天下岂有此年少

C. 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

D. 披风、雅之绝旨/老狐不智,不听我言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斑狐因为年深日久而能幻化为人形,不听华表木的劝告坚持要去拜谒张华,结果被张华用燃烧千年枯木的方式识破真身,落得被煮的可悲下场。

B. 斑狐幻化的书生年纪轻轻,风流倜傥,举止从容,顾盼生姿,在张华面前纵谈阔论,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引来张华的嫉妒,便怀疑他不是人是妖。

C. 华表木预言,张华才智气度非凡,难以控制,前去拜谒定会遭受屈辱,还有可能有去无回,跟后面斑狐不但惹火烧身,还殃及华表木形成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

D. 千年妖狐太过锋芒毕露,不懂得隐藏,行事随心所欲的个性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3分)

答: ②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3分)

答: ③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4分)

答: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 这首词首尾写现实情,中间写昔日景,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请举出三处。(3分)

答: (3)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3) 时维九月,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登滕王阁序》)

(4)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5)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球,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节)

12. “牡丹的拒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3. 结合全文,由物及人,简要概括作者要赞美人间的什么品格?(6分)

答: 14. 作者在写“牡丹的拒绝”之前为何要盛赞牡丹的美?(6分)

答: 15.对划线句子“况且洛阳牡丹……而名声大噪”,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古代文人被贬的实例来谈。(7分)

答: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向文化奴隶致敬(节选)

吴静男

印证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的事件之一,就是他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天花板上,经过四年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站在脚手架上的米开朗琪罗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仰起头颅,举笔上指,以致《创世纪》完成后,有关部位的关节僵硬变形,再也恢复不过来。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强迫和奴役。

王安忆有一个发现:中国文人的感情本身就是小体积的,我们的感情总是那种一触即发状态的,是即兴的,像我们感情那样细碎,有一些小结构的体裁,就足够对付了。比如,中国古代诗词,讲的是“深哀浅貌,语短情长”,即所谓“空灵”,这种意境具有高级的心智和机巧,使我们认同了这种审美理想,专注于此。然而,这种趣味使那些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痛苦,还有崇高壮美的欢乐,全都温和化,委婉化,并且享受化了。如果米开朗基罗也有中国文人“空灵”的趣味,他的《创世纪》就不必画得那么扎实,减下来的笔触也许让他四个月就能完成创作。他的感觉一定更温和。

逃离或者说背叛,有时又有另一种表达:改变或者说革新,是我们消费时间的一种方式;专注或者说坚持,是我们消费时间的另一种方式。但巨大的制作却要求从始至终对所创作的对象保持“慎终如初”的状态。这是一种很不温和的人生,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很容易让人想起强迫状态下的奴隶。如果不是受到某种强迫,谁都不愿接触这样的人生战斗,也没有信心和技术赢得这样的战争。

所以,像运河、长城、金字塔那样的鸿篇巨制,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大批奴隶的作品,因为它们也意味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灵的冲突,丝毫没有中国文人式的婉约与温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壮怀激烈”,也只是强迫下的结果而非自由意志的表达。我们这样晦暗地去揣测那些伟大工程的制作者,实际上是我们的经历与之截然相反,这样就可以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享受,它是多么光明正大!

然而,那些堪称奇迹的鸿篇巨制是多么地震撼人心,那是一篇篇恒定的专注对转瞬的背叛的胜利宣言,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让我们仰视它们吧。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支持米开朗基罗在脚手架上数年如一日去创世纪的,不是一种相同的激情么?在“耐心”逐渐放逐于当代文化词典的今天,还能够像米氏那样消费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让从众的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摘自《文汇报》)

1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按照王安忆的观点,中国文人的感情体积过小,过于即兴,过于细碎,不足以支付对鸿篇巨制的创作所要的感情。

B. 作者认为,人们把运河、长城、金字塔看作是大批奴隶的作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光明正大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创作态度。

C. 作者在文末点题,对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对“文化奴隶”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D. 本文开篇提出“强迫和奴役”的话题,接着对比论述其难能可贵,在阐析其“震撼人心”过程中表达出对文化奴隶的敬意。

17. 谈谈你对“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8.作者向“文化奴隶”致敬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 七、 作文题(70分)

19. 请以“复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7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人:赵小和)

参考答案

1. B(B项,ào/niù bào/pù zhà/chà;A项,lǚ/lóudú qūn/quān;C项,jī/qǐ jǔ jìnɡ;D项,yà/zhá yù/xū chóu)

2. 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A项,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来越恶化。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3. B (A项,“防止”与“态势”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后一分句杂糅。去掉“是大家知道的”,或者在“为主”后加冒号和“这”。D项,成分残缺,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后面加“服务”)

4. (1) 雨果 巴黎圣母院(2分)(2)示例:虽然是独眼龙、驼背、还跛脚的丑人,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美丽善良,他用自己的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爱着爱斯梅拉达,并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4分,句式不要求一致)

5. C (“披”在此处解为“揭示”)

6. B(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后一个“以”是连词,因为。 B项的“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C项,前一个“其”是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后一个“其”是语气词,表揣测,大概。D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乃”是副词,才)

7. C(A项,后一句是张华的感叹;B项,是张华对他杰出才华的赞赏;D项,是华表木的无奈)

8. B(张华并无对斑狐幻化书生的嫉妒)

9. ①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此处指他年纪轻,1分。“容止”:动静举止,威仪,1分;“雅”:副词,很,1分)

② 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贤”、“善”词类活用,1分;“不能”:古今异义,1分; “矜”:嘉奖,1分)

③ 把华表木点燃了来照书生,竟是一只花狐狸。张华说:“这两样东西如果不碰上我,过一千年也不可能被发现。”于是他就把狐狸煮了。(“以”:表目的连词,“来”,1分;“乃”表判断,译为“是”,1分;“值”:遇到,逢着,2分)

10. (1)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2分)另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1分)(2)别来与长忆;钓鱼竿与钓鱼舟;水云寒与正清秋。(1个要点1分)(3)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2分)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2分)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2分)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2分)

11.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序属三秋 烟光凝而暮山紫 (4) 如今有谁堪摘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2. 洛阳的牡丹在天寒情况下未按时绽放。

13. ①不畏强权 ②矢志不移 ③壮烈高贵(意思接近即可)

14. ①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②引出下文,由牡丹的美引出游人去洛阳观赏牡丹; ③在与下文写“牡丹的拒绝”的对比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牡丹的坚守与高贵。

15. ①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要埋怨,而要立足当今,创造条件,战胜困难与挫折,去开辟美好的未来。②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偏远的永州,却写下了“永州八记”及其它散文,这些作品成了文坛上的不朽之作。

16. A

解析:A项中王的观点只是条件之一,另外一个条件是国人专注“空灵”意境。属于片面判断。

17. 米氏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便没有《创世纪》的问世。(2分)我们如果不能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就出不了鸿篇巨制,也不可能创出自己的世纪。(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为文章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语,我们在解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多义性。要多角度理解“毅力”和“创世纪”。毅力包含“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创世纪”既是特指米氏作品,也是泛指。作答时易忽略泛指。

18. 要点一,文化奴隶的工作态度是专注和“慎终如初”,让人尊敬。要点二, 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中,被艺术强迫浪费时间已经是一奇迹,让人仰视。(要点各2分,结合文章阐述1分)

解析:要求答出文化奴隶致敬的根据,我们只要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论证方面,选出文化奴隶的积极因素,然后整理要点得出答案。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公元290年~306年)任司空。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花狐狸,因为年深日久而能使自己变化莫测,于是便变成了一个读书人,想去拜访张华。它去问墓前的华表:“凭我的才能相貌,可以去见张司空吗?”华表说:“您善于辩解,当然没有什么不可的。只是张公的才智气度,恐怕难以控制,你去一定会遭受屈辱,可能还会回不来。不但会丢了您修炼千年的体质,也会让我深受其害。”狐狸不听华表的劝告,就拿着自己的名片去拜见张华。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于是他就论列起文章的优劣成败,分别评判各个作家的名声和实际,张华还从未听见过这样的评论。等到他再商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三部史书,探求诸子百家的精微义理,畅谈《老子》、《庄子》的玄妙之处,揭示《诗经》中《风》、《雅》的非凡意旨,张华无不应对迟钝、甘拜下风。张华于是叹息说:“天底下哪会有这种年轻人!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于是就打扫了床榻挽留他,并留下人防范他。这书生便说:“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说完,便要求告辞。张华已经派人守住了门,书生没能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又对张华说:“您门口部署了士卒挡道,该是对我有怀疑了吧。我真担心天下的人,将会卷起舌头不再和您说话,足智多谋的贤士,望着您的家门而不敢进来。我深深为您感到可惜。”张华没有理睬他,反而叫人防守得更加严密了。

这时候丰城县县令雷焕,字孔章,是个广闻博见的人,来拜访张华,张华把书生的事告诉了他。雷焕说:“如果你怀疑它是鬼魅或狐狸,为什么不呼猎犬来试探一下呢?”张华就呼猎犬来试探,那老狐狸竟然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狐狸说:“我生来就有这样的才智,你反把我当成妖怪,用狗来试探我,尽管你千方百计来试探我,难道能伤害我呢?”张华听见后更加恼火了,说:“这书生一定是真的妖怪了。听说鬼怪怕狗,但狗能识别的只是修炼了几百年的怪物,至于修炼了千年以上的老精怪,狗就不能再识别了。只有搞到千年的枯木点燃后照它,它的原形才能立即显出来。”雷焕说:“千年的神木,在什么地方能搞到呢?”张华说:“人们传说燕昭王坟前的华表木,已经经历一千年了。”于是张华就派人去砍华表。

上一篇:文明校园复查下一篇:我眼中的初三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