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助读116-130翻译

2024-05-07

文言文助读116-130翻译(精选4篇)

篇1:文言文助读116-130翻译

文言文助读116-130翻译.txt和英俊的男人握握手,和深刻的男人谈谈心,和成功的男人多交流,和普通的男人过日子。116.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被判罪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准备向朝廷上疏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即使死了也不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当今的人们平日里互相敬慕爱悦,相邀饮宴,追逐游戏,强颜欢笑以示谦卑友好,握手发誓以见肝胆相照,指天画日,痛哭流涕,表示死也不会背弃朋友,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碰上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一般细微,也会反目相向,装出从来不认识的样子。你已落入陷阱,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乘机排挤,往下扔石头,前面说到的那种人都是这副嘴脸。这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去做,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度,也应该感到稍许有些惭愧吧

117

黄仙裳早年参加童子试,被州太守陈澹仙所赏识,后来陈做了给事中,因为犯罪被关押在牢狱中,很贫困。黄卖掉了他靠近城墙的土地,得到了一百两银子,把所有钱都给了陈,还和他一起在监牢里住。陈后来被释放,两人同时离开南京。陈死后,黄赶赴桐乡吊唁他。到的时候,正好是陈的忌日,大哭哀号,把过路人都感动了。

118

季札第一次出使,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119.包惊几对朋友间的友情很忠诚,与吴东湖是好朋友。吴东湖死后,包惊几照料吴家极其周到。后来,当包惊将自己的女儿要出嫁的时候,他听说吴东湖的女儿将要嫁人,但因家中贫穷不能自备嫁妆,他就把自己女儿的嫁妆送给她,自己的女儿晚了一年才出嫁。当时的人们都以此赞扬他。

120.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121.萧何远虑

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诸方面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122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123汗文帝誉周亚夫

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于是让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让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让河内郡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皇帝亲自慰劳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军及其下属骑马送迎。不一会到了细柳军营,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拉弓搭箭,把弓拉圆。皇帝的先遣侍从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遣侍从说:“皇帝将要到了。”军门的都尉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节拿着节杖下诏令给周亚夫:“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的大门。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皇帝就控制马慢慢的走。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行军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皇帝被感动了,改变脸色,显出严肃的样子,手抚车前横木。(皇帝)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完成劳军的礼节就离开了。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本来可以袭击而俘获呀。至于周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称赞了很久。

124疏广论遗产

疏广回归乡里后,每天让家里供给酒肴设酒席,邀请族人老朋友和宾客,相互娱乐.多次询问家里的剩余的钱还有多少,催促家人去买东西回来供给酒肴.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所喜爱相信的兄弟老人说:”子孙后代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几乎是不可以立下这样的基业,如今这样饮食耗费将尽.应该像您家一样,劝说他买田地和住宅.“老人就用闲暇时间给疏广讲了这些话,疏广说:”我怎么是老糊涂不顾念子孙?只是家里本有旧田老宅,让子孙勤于耕作,就足够供其衣食,与普通人相同.如今又增加了这么多赢余的钱财,只能教子孙怠惰罢了.贤能而多有钱财,那么就会捐弃其志向;愚蠢而又有很多钱财,那么就更增加了他们的过错.况且富人,是众人所怨恨的啊;我既然没有用来教化子孙的办法,也不想增长他们的过错而招致怨恨.更何况这些金钱,是圣上用来赡养老臣的,所以我希望与乡党宗族共同享用圣上的恩赐,来过完我的余日,不也可以吗!"于是族人为他心说诚服.后来他就这样终老一生.125杜太后遗嘱

建隆二年,杜太后身体不适,宋太祖侍奉(杜太后)喝药不离左右。(杜太后)病危时,召来赵普进宫接受遗命。杜太后于是问宋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宋太祖呜咽着不能回答。杜太后执意问他,宋太祖说:“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都是因为祖宗和太后您积德啊。”杜太后说:“不是这样的。恰好是由于周世宗让幼小的儿子主宰天下罢了。如果周朝有年长的皇帝,天下怎会被你所有?你死后应当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广阔的地域,要处理的事极多,能够立年长的皇帝,是社稷的福气啊。”宋太祖叩头哭着说:“怎敢不听从教诲。”杜太后回过头对赵普说:“你同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杜太后)命令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誓书的最后写上“臣普书”。(杜太后)把它藏在黄金做的箱子里,命令办事谨慎周密的宫人掌管它

126商鞅事魏

商鞅年轻时喜欢法律学,给魏国相国公叔痤作中庶子,公叔痤知道他贤能,没来得及向国王推荐。公叔痤病了,魏惠王亲自前往探病,他说:“公叔痤病了如果去世,江山社稷该怎么办?”公叔痤说:“我的中庶子商鞅,年纪虽然轻,但有奇才,希望大王与全国(百姓)听从他。”魏惠王默不作声。魏惠王将要走时公叔痤遣走左右的人说:“大王假如不任用商鞅,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出境”魏惠王许下诺言离开了。公叔痤叫来商鞅致歉意说:“今天大王问我可以成为相国的人,我说你,大王脸色上表现出不同意的神情。我应当先君后臣,于是我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商鞅就应当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你可以快速离开了,你将会被捉的。”商鞅说:“你们大王不能以你的言论任用我,又怎能以你的言论杀我?”(商鞅)最终没有离开。魏惠王离开后,对左右的人说:“公叔痤病的很厉害,可悲啊,想让我让全国听从商鞅,”

127楚庄王伐陈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侦察陈国。使者报告说:“陈国是不可以讨伐的。”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城墙高,护城河深,积蓄很多。”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然而财粮积蓄很多,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皇帝!城墙高,护城河深,那么老百姓很疲惫了!兴兵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128

伊犁城里没有井,人们都从河里打水。一个领导说:“戈壁沙漠都是堆积的沙子,没有谁,因此寸草不生。现在城里有许多老树。如果它的下面没有水,树怎么活呀?”于是便把树连根拔起顺着根的走向向下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水

129

有一个郡太守病了,华它认为他的病在十分愤怒的情况下就会痊愈,于是就接受了太守很多的礼物却不给他治病,不多久就不辞而别,留下一封信大骂太守。郡太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杀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使吏不要追赶。太守更加生气,接着吐出很多黑血,病就完全好了。

瘥:(chài 病愈)货(财物)无何(不多久)逐(追赶)嗔恚(chēn huì 愤怒

130曹绍夔捉鬼

洛阳有个和尚,房间里面有一个罄,日夜总是自己发出声音。和尚认为它很奇怪,恐惧而生了病。(他)寻求有道术的人用各种办法来禁止这件事,最终也不能停下。曹绍夔同这个和尚友善,前来探望病情,和尚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他。不一会儿,开饭的钟响了,罄又发出了声音。曹绍夔笑着说:“明天可以准备丰盛的菜肴,(我)会为(你)除去它。”和尚虽然不相信他的话,希望他或许有效验,于是准备了菜肴来招待他。曹绍夔吃完饭以后,拿出怀中的锉刀,在罄的好几个地方磨锉,罄的响声就消失了。和尚问他原因,绍夔说:“这个罄和那个钟振动的频率相同,敲击那个这个就会响应。”和尚非常高兴,他的病也痊愈了。

篇2:文言文助读116-130翻译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象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 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 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国,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膂,)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为自古将帅,大都认为自己是贤能之人,害怕有胜过自己的。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则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孙权推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肃遂代瑜治军。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你现在的才略不再是当年吴下阿蒙(因为吕蒙已学习了大量的知识)。”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吕蒙后来也代替了鲁肃执掌军权。吕蒙在陆口,因有病辞职,权问:“谁可代你?”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曾被他们打败。虽然他们互相推荐引见,而孙权又能委心听之,东吴之所以为吴,并非是偶然的。

60治本在得人

符坚召见高泰,很喜欢他,向他请教治国的根本办法。高泰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办法在于得人才,得人才在于慎重推荐,慎重推荐在于考察这人的真实情况。每个官位得到合适人选,国家却治理得不好的情况,是不会有的。”苻坚(听后)说:“说的真是言词简略而道理深广啊。”

61.齐桓公登门访士

齐桓公要去见小臣稷,一天去三次也见不到。侍从说:“君主要见平民,一天去三次也见不到,就可以不在理会他了。”桓公说:“不是这样的。士人看不起爵位俸禄的,当然会蔑视他的君主;他的君主看不起称霸的君主的,当然也轻视士人。即使小臣稷看不起爵位俸禄,难道我能轻视称霸的大业吗?”然后齐桓公在第五次拜访的时候见到了小臣稷。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情以后,都说:“桓公这样对待平民才士,更何况一国的国君呢?”从那以后大家都相互效仿,有不至的人。

62.陆贽论人才

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不如乡村的人喜欢就任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就会道废,听小人的话那么君子就道消。

甘戊出使齐国,渡河。船夫指着河水说:“这条河流隔开两岸,你不能的本事渡过去,你么能替国王完成出使齐国的任务呢?”甘戊反驳船夫

说:“世间万物,各有所能,比方说,骏马日行千里,可是如果叫它去捕捉老鼠,那它肯定不如一只小猫;宝剑削铁如泥,可是如果木匠来劈砍木柴,那它肯定不如一把斧头。就像你我,要说在江河上行船划桨,我的确比不上你;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你能跟我比吗?”

汉武帝下诏书说:“大概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因此,有的千里马(飞速)奔驰而到达千里(之远),(像)有的(能人)贤士又将肩负世俗的危难然而(能)建立功业美名。(飞速奔驰)使车驾倾覆的千里马,(就像)放荡无拘束的贤士,只在于如何使用他们罢了。命令州郡长官考察并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突出才能,可以作为将相以及能出使极远国家的人。”

65.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起这个职务。”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数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数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篇3:文言文助读116-130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十分感伤,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家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刻苦读书。五年中,竟然不曾(从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慷慨激昂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接待客人?”陈藩说:“大丈夫立身处世,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只会清扫一间屋子 呢?”薛勤认为他有澄清世道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讲究一些小事情。然而内心孝顺恭谨,在家常勤勉地干些苦活儿,不以干劳苦低下的事为耻辱。他能言善辩(有善辩的口才),广泛阅读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到京城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曾经(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志趣高尚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强劲的风吹散绵延万里的巨浪。”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抵御强盗,十几个强盗被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屋。当时天下太平,读书人都把习文考取功名作为正业。宗炳因为一向品节高尚,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崇尚侠义)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乡里人所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篇4:文言文助读116-130翻译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呜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呜,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翻译:两个牧童入山来到狼窝里,窝里有两只小狼。(他们)谋划好分别捉住一只。(他们)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距离几十步远。不久,大狼来了,它钻进狼窝,不见小狼,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脚和耳朵,故意让它号叫。大狼听到叫声,仰头看,愤怒地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又爬又抓。其中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急促地号叫。大狼听到声音四处张望,才看见它,.就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棵树,象刚才那样又刨又叫。先前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转身奔向它。口中声音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几十趟,奔跑渐渐迟缓,叫声渐渐衰弱;不久,(就)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久了便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气息已经断绝了!

【注释】跑号如前状:状语后置。象刚才那样又刨又叫。

162.多多益善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cī]。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翻译:刘邦曾经在闲暇时与韩信论及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各有高低。刘邦问道:“像我,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帅十万人。”刘邦说:“对你来说怎样?”韩信说:“我(统帅士兵)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统帅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控制的原因。而且陛下是(人们)所说的上天赐予(的能力),不是人力(能达到的)。”

【注释】

1.不:通“否”。2.几何:多少。3.将:名做动。4.所以:„„的原因。

163.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翻译: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既差他的亲属追赶羊,又请杨子的童仆追赶羊。杨子说:“哈哈!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邻居说:“有许多岔路。” 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道:“丢了。”杨子说:“怎么会丢了呢?”邻居回答道:“岔路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164.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翻译:赵高想要作乱,恐怕群臣不听从,就先设下计谋试验。他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说鹿是马。”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马来迎合赵高,有说是鹿的。赵高就暗地里给那些认为是鹿的人用刑法惩处。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165.奇货可居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馀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无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於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翻译: 子楚,是秦王妾媵所生的子孙,在诸侯国当人质,车马和日常用度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见到他并很同情他,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占有(囤积居奇)。”于是就前去拜访子楚,劝说到:“我能使你的门庭光大(意译:我能抬高您的身份地位)。”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里知道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如今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十分受宠幸,长期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大王去世,安国君被立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早晚伺候在国君身边的长子和其它诸子争做太子啦。“子楚说:“是啊。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困窘,又在此地客居,没有什么拿来献给亲长和结交宾客的。我吕不韦虽然贫穷,请允许我用千金替你向西方去秦国,游说华阳夫人及安国君,立你为嫡传子嗣。”子楚于是叩头说:“如果(结果)像您的计划那样,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注释】

1.质于诸侯:介词结构后置。

2.吾能大子之门: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事,名做动,游说。4.客于此:客,名做动,客居。5.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定语后置。、6.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以,用;为,替;西,名做状,向西。

166.望洋兴叹

jīng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秋汛按时到来,众多河流汇于大河,直流的河水猛涨,大到在两岸、洲头之间,连是牛是马都看不清楚。在这时候,河伯就洋洋自得起来了,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河水向东行,一直来到北海,向东望去,望不到水边。在这时,河伯才改变了他骄傲的面容,仰望着海洋,向海神感慨地说:“俗语有这样的话,‘听人家讲很多道理,总觉得不如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再说,我曾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见闻不多,伯夷的义气也没什么了不起,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您的浩瀚无穷了,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看一看就危险了。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耻笑。”

【注释】

1.顺流而东行:东,名做状。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意动用法。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167.庸人自扰

陆象先„„为政尚仁恕。司马韦抱贞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史。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也?必责者,当以汝为始。”大吏惭而退。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弟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吏民怀之。

翻译:陆象先„„处理政事崇尚仁德宽恕。司马韦抱贞劝谏说:“你应当严刑拷打惩罚来显示威严,不这样,百姓就会轻忽并且没有畏惧。”陆象先回答说:“政事在于治理罢了,一定要用严刑峻法来树立威严吗?”最终没有听取(韦抱贞的意见),但蜀地百姓得到了教化。陆象先屡次升迁做到了蒲州刺史,兼任河东按察史。小吏犯了错误,陆象先训诫了他就打发他回去了。大吏向陆象先陈述、争辩,认为(小吏)应该受杖打。象先说:“人情大概相差不多,(你)认为他不明白我的话吗?一定要责罚的话,应当从你开始。”大吏惭愧地退了下去。陆象先曾经说:“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端,(只是)庸人扰乱它,制造麻烦罢了。只要使源头澄清,何愁不简明呢?” 所以陆象先所到之处的老百姓和官吏都怀念他。

168.一字千金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翻译:在这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谦虚地对待士人,喜欢结交宾客,来压倒对方。吕不韦认为秦国很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是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士人,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达三千人。这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这班人,著书立说,传播于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每人著录自己的见闻,把它们编集起来,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他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在咸阳的城门上刊布,在上面悬挂着千金的赏金,邀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有能增删一字的就给予一千金。

【注释】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169.入木三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jī窃而读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

翻译:晋朝的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时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他父亲的枕头里看到一本前朝的《笔说》,偷过来研读。不满一个月,书法就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最近看他的书法,就有一种老练的味道。”„„晋帝在位时在北郊祭祀,更换写祝词的木板,(由羲之书写,)工匠刻字,笔迹进入木头有三分之深。三十三岁时,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岁时,写了《黄庭经》。

【注释】

1.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介词结构后置。

2.晋帝时祭北郊: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介词结构后置句。

170.强弩之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qiáng),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上一篇:母爱无私作文550字_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