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阅读笔记

2024-05-01

考研英语阅读笔记(精选6篇)

篇1:考研英语阅读笔记

一.文章的套路结构:(本笔记局限于说明文章,议论文章。)

1. 结论说明型

A.文章开始出现一个结论,后为对他的解释

B.TS(topical sentence即主题句)即为为结论出现支出;注意特别容易的情况是每一段之主题句是该段首句。

C.什么是“判断句”?---通常很重要,判断结论说明型靠判断句,直指主题

a.系表结构:be. remain

b.含有作者的态度和评价,注意可能有自由褒贬词

2.新老观点型

A.判断标志:

文章开始不久就出现了老观点,例如:

it was traditionally assumed?

it was once / usually believed?

Many ××believed that?

Many ××have argued?

It was frequently assumed that?

It was universally accepted that?

过去.传统.大家一致公认的观点,都是老观点。

B.TS:陈述新观点的句子。

C.新观点特征:

对同一focus给出不同的解释。

读到老观点的时候,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新观点可能是什么样子,从而往下有目的地寻找。

3.现象解释型

A.判断标志:首段给出一个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往往很古怪,下文对其做出解释。

B.可能有多种解释,TS:作者给了正评价的解释。

C.需要注意的是:

a.可能先给出几个错误的(作者持负评价),最后一个才是正确的(正平价)。

b.可能所有解释作者全都不喜欢。

4.问题解决.回答型

A.判断标志:

a.手段出现了设问句。

b.首段出现了以下词语:problem difficulty task puzzle 等

B.TS:作者给出正评价的解决方案。

5.其他类的文章

前班部分是以上四种结构之一,后半部分讲了一些与前面无关的内容。

TS在前面,从前面不从后面

二.做题的几条原则

1.先读文章后做题也可以先看题在看文章,建议仔细看全文,才能把握主题不至于上当

2.不能凭印象,或自己的知识背景做题。这点我很有感触,作题不能想当然

2. 做细节题:必须找原文语言重现,正确选项为原文的精确改写。(难大题目用选项中的关键词语,扫描全文,此外在读原文时有意识的记一下

三.平常复习的建议

1.复杂句式――重点训练。推荐王若平的大学难句和考研难句,随便哪本都可以。价格好象是20大元。难句重点训练省略,倒装,复杂从句,等

2. 生词.词组:注意熟词僻义

3. 注意对找主题句绝对敏感;

4.重点把握:A文章结构;B作者态度。

具体作题思维:

下面是我的习惯。希望网友斧正

1. 第一遍读文章的时候,第一段的1-2句要重读,可能出主题,或是1-2句本身是作者要批驳的标把

其后几段

1)例子,注意考 in order to 题型,答案或前或后,例子的目的要比例子本身重要。如果细节题要注意选乡有变化,出题老师不会送分给你

2)“:” “--” 同义重复 “;” 相当于顺接连词

3)顺接连词:moreover ,furthermore等。

a. 前后作者态度一致,可以用于旁证作者态度;

b. 前面如果有不认识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句还可以作挣扎;

c. 如果全段都没有结构连词,则缺省为顺接关系,段首为主句。

4)让步语气:

让步之后必有转折,转折部分一定要读懂强转折很可能出题;

如果转折句没有读懂,则回过头去看让步部分,取他的相反即可这样还是可以读懂句子。

5)观点.说法:

具体内容可以快速略去,关键要把握代表人物.作者态度。作者态度很重要,很可能出题

2.选项处理

1)直选法:精确定位是关键。

2)正确选项必须是原文的精确改写:

a.主动词:与原文同义或者近义;

b.直接宾语;

c.范畴:包括各种状语(时间.地点等).作用范围.人物群体等等。

3.排除法:

1)最重要的是文字对应法;

2)先应该纵向扫描选项,如果在讲同一对象,则先回原文定位,再做选择。

四.重点语言现象

1. 主题句

2. 每段的主体词、关键词(两三个)

3. 强对比(肯定、绝对要出题1)unlike, in contrast to, be distinguish from

2)时间:once, now, new, nowadays, current ideas, until, recently, past,

in 1950’s?

3)最高级,唯一性

最高级:most, uttermost, foremost, least, always, never, first, last, all, every, any, each, none, -est

唯一性:only, sole, unique, exclusively, mere

关联对比词:a. Unlike(相反)b. Contrast c. On the other hand d. On the contrary

4. 强转折

虽然:However/While

但是:But, Yet, Whereas

In fact-Actually2. 强因果

Because/Since/For/冒号/分号

表所以:Thus/Hence/Therefore/Lead to/Result in/Result from/Lie in

表结论:Conclude/Conclusion/Conclusive

表后果:Consequent/Consequence

5. 强调词、强调性语言

1) 最高级

顺序最高级:First

频率最高级:Always/Never

程度最高级:Foremost/Uttermost/Utmost

2) 唯一性

Only/Sole(ly)/Unique(ly)/Exclusive(ly)/Alone(后置)

3) 比较级

More than/Less than/As…as…/Similar to/The same as

慎重对待题肢中的最高级、比较级

6. 专有名词

人名、物种(动植物)、化学物质、地名

Nevertheless-Nonetheless

Rather-Instead

Despite-In spite of

注意:

极端转折(最后半句是想说的)

多重转折三中标点符号

引号(引用某人原话;表强调;表负评价)--易出题

括号、破折号--表插入、补充、解释

6. 判断句(定性结论、提纲挈领)(可能是主题体)

1) 系动词、情态动词

Be/Remain/Seem/Can/Cannot/May/Might

2) 自由褒贬词

例:His (brazen/penetrating) view (successfully/curiously) changed our attitude

第二部分 题目类型

一.主题题型

(一)问main idea, primary purpose,title,etc

1.正确选项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①有focus; ②无细节; ③态度与原文一致

--能找到TS则直接改写,找不到依据这三个特征使用排除法

2.先看选项的主体动词,迅速排除干扰项

①presentation型的文章

present, describe, explain, illustrate, point out?(此只是技巧有时靠不住)

②argumentation型的文章

evaluate, criticize, refute, challenge, counter, correct

--出现了则优先选(此只是技巧有时靠不住)

(二)问focus: 应直接定位TS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后面出现大段无关论述时:主题“从前不从后”;

从面TS已对某事物给了正态度,末尾再作转折,说一些毛病,缺点,这是倒让步,而不是文章的重点,不用考虑!

二.作者态度题型

态度题的做法:

判断依据:

1判断句(系动词、情态动词、自由褒贬词)前面两个好理解,自由褒贬词一说是新东方老师的称呼,这也是他教的方法。通过找它对判断作者态度很有作用,但前提是你对全文的结构逻辑把握的比较好,单纯通过自由褒贬词的判断还是不很保险,但这是一个思路,考研英语的语言难度不是太大,还是好判断的

2某些某些名人说话引号中的形容词或副词表评价(注意我上次改正的帖子,我也贴在这里

所谓名人态度题分两种,

1是问某人态度,可能出某人的ATTITUDE NOT INCLUDE。。。? 2是主题的态度,借名人来造势

这就出现了

1作者的意见和名人的一致,要注意全文的起承转合,比较明显的词FOR EXAMPLE SUCH。。AS 。。SUCH AS。等等很多,自己平常作题时有意识记一下,只要知道下面的话是用来支持观点的,所以我说,例子的的目的要重要于例子本身,这种题容易丢分。

2作者的意见和名人的不一致,有时名人的话只是给文章好开个头,批的就是他。这就是观点对立式主题文章的类型,在文中的明显的词有:IS TEMPTED TO SAY,IT IS PRESUMELY BELIEVEED THAT 。。。等等,平常作题时有意识记一下,注意观点对立式这里就一定出现了意思的强转折,例如HOWER,BUT ,WHILE,ON THE CONTRARY 等等。而且在阐述作者本身观点时可能会有自由褒贬词,一定要小心呀

3一些实义动词表评价,尤其在讲原理,或研究的文章中:(我举了一些实际远不止这么多,建议自己总结一下

a. 负:fail to/overestimate/underestimate/exaggerate/

misinterpret/misrepresent/ignore/neglect/overlook

b. 正:find/discover/show/demonstrate/prove/confirm/determine

4) 让步:前半句是假话;后半句是真正要说的,转折:一般大负小正原则上以大为准兼顾小的,如果选乡中只有大的以大为准。

a. It is true/correct; Of course

b. No doubt; Undoubtedly

c. 助动词do/may/seem/appear

5) 从大不从小原则:从全文来讲,看前面、开头或主题讲的是什么评价。

2. 做题注意事项:

1) 避免极端选项,太激进的选乡,请注意极端选项排除法只是个辅助的方法,适用范围较窄。

2) 混和评价的正确选项的表达方式:

a. …but/and…

如:critical but admiring(大正小负)

correct but limited correct and incomplete

b. 由修饰词所限定的评价词:

partially (correct); qualified (approval)(打了折扣的,有限制的);

guarded (criticism) (慎重的);tentative (acceptance)(暂时的,尝试性的)

reluctant (criticism)(不情愿的);enthusiasm tempered by minor reservation

还有INFER 题我真的对他没什么把握,他对应试者的素质要求很高。

三.该拿分的定位题

--需要重点练习迅速定位.精确改写的技巧!!细节题目有时考的很偏应尽量拿分再次提醒不要用背景知识答题。

1.in order to题型(example的作用?)

①原文先总结,后example,则应该往前定位

标志: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like

②原文先example,后总结归纳,则应该往后定位

标志:thus, hence, conclusion

③如果没有任何标志,则前后为顺接关系,一般为先结论后举例,往前定位

2强对比取非题

①简单强对化

unlike, in contrast to, compared with

②时间强对比---时间可能有变化,比如原文1970S,选项为30 DECADES AGO,等等

3.态度题

4.主题问TITLE题

5,决大多数细节题,关键看你的敏感度和瞬间记忆,作完主题题再查找也可以。

本人做阅读两遍操作

下面说说我的思维过程(很多是新东方教的再结合网友经验):

1第一段详细读,集中最高注意力的读,每一句都读(因为判断套路60%看第一段能做出个预测).

2 每段首句好好读,尽可能多的把握其用意,尤其是和文章结构的关系,在这样结构的文章中充当什么角色 如果这一段写的是观点,则一定要读,不仅要读,还要思考,思考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思考它的启承转合。重点要读读新观点 如果这一段是个研究,试验,则明白它的研究对象, 看到启程转合,凝神静看。放慢速度. 如果这一段写的是观点,则一定要读,不仅要读,还要思考,思考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思考它的启承转合!其中重点读新观点,旧观点略! 如果这一段讲的是个具体的内容,进程,事件,原理...则基本不要读,知道他讲什么就够了!读转折词,这是为了看看是否有意外的观点!没有,则可以做题了! 遇到however ,in fact ,is driven to, purpose of, instead of, not...but..., unlike, contrast. 等等等有指导意义的词组,要慢读,并且使劲记住主体词!

例如涉及到谁,反对了什么。全文中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不读.想一下是针对谁举的例 子就可以,记住,例子的目的远远比内容要重要. 末句之重要!因为文章该结束了,作者一般在这 个时候必须给读者一个交待,所以通常讲出一些比较有指导意义的话! 对于文章末句要予以高度关注,尤其是末断的让步!一般不能撼动前面作者一直持续的态度,只是作者为了严谨客观起见的阐述.

3。同时划记号

如:

主题结构类(主题.organization.各段作用.各段结构.态度.写作;)

in order to题,imply题,所以遇到in order to一定要笔记;

大写名词,斜体字,一定要记

强对比(rather than. unlike.)

列举,3个以上的列举

连词(not..but..; not only..but also.. ;no longer ..but

缺陷,尤其是unless怎样怎样,就更好,一定要笔记

最后还有细节题。这种题型相对有一些难度,但是如果对段落的把握比较好,就好定。这要求在读文的时候有意识记住,对瞬间记忆要求高

4读完后不急作题,花10秒理一下思路和结构,先做主题题 INORDER TO 提等和全文有关的题目

5。细节题目,第二遍查找式阅读因为对主题把握的好,又记录了一些细节,所以相对速度还凑活

后记:

方法不是绝对,怎么方便怎么来,这也是我主持这次讨论的原因,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做个检讨,总结。我的这些意见只提供参考,总之,作题,分析是为了提高分数,方法不是绝对,怎么方便怎么来,但我建议大家还是学会预测。顶级高手确实一遍就过,

篇2:考研英语阅读笔记

1.看似合理,实则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惯用手法:利用生活常识编造选项,把文中事实细节当主旨

应对方法:从文中找依据,找答案,“合理项”不一定就是正确选项

2.偷梁换柱,张冠李戴.

惯用手法:对原句细微处做改动,截取原文词语或结构进行改造,因果倒置,

把A的观点说成B的观点.

应对方法:过于相似的选项不一定正确,“原词越多,对的可能性越小”.

3.用常规含义代替偏用词义.

惯用手法:用常规词义麻痹考生.

应对方法:掌握熟词生义,并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4.过度引申.

惯用手法:备选项虽是由文章推出,但是却超出文章范围

应对方法:切勿过度发挥,一切以原文为本.

二.各类题型的特点及解答技巧

(一)主旨题

1.文章主旨给出的四种形式:文首,文中,文尾,没有明确主旨,需总结.

2.主旨题的解题技巧

*不管它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都作为最后一道题去做,因为做完其他题以后会对主旨的理解有帮助

*着重理解首末段,首末句

*主旨在文章中间的情况(非文首文尾),遇到文章前后段意思转折,提高警惕

3.主旨题的注意事项:

*段落中出现转折时,该句很可能是主题句

*作者有意识的反复重复的观点通常是主旨

*首段出现疑问句时,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

*提出文章主旨时常伴有的文字提示:therefore,thus,but,however,in short等等

4.选项特点:

正确选项特点:不出现细节信息;不含过分肯定或绝对意义的词

干扰项特点:细节信息明显;过于笼统

(二)作者观点和态度题

1.作者态度题的解题技巧

*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要么支持,要么反对,带中立色彩的词最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漠不关心类词语一定不对,既然写文章就不会不关心

*不要把自己的态度揉入其中,也要区分开作者的态度和作者引用的别人的态度

*当作者的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要学会根据作者使用词语的褒贬性去判断作者的态度

*作者观点一般与文章主旨相关联

[注]新趋势:

*不仅局限于作者的态度,而发展到问文中某人对某事物的态度

*选项可能不再是态度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词语,而改为带有程度限制的词

*一般带有绝对化或过于强烈的表示必错,如:strong,complete,entire,enthusiastic等

*持有保留态度的比较客观,常常是正确选项,如:reserved,qualified,tempered,guarded,consent等

(三)词义/句义题

1.对词义考察的两种方式:超纲词义含义推断;熟词生义或是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2.词义题的解题技巧:

*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猜测,两个原则

<1>不管这个词多超纲,根据上下文都能得出其意思

<2>不管这个词多熟悉,都要通过上下文得出其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正确选项不是熟词的常规含义

3.猜测词义的方法:

*构词法:根据词根,词缀判断词义

*词性加搭配:先判断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再看它与哪些词语可以搭配,最后根据自己的常识推测

*找同义词,同义解释,反义词,反义解释:在上下文中找出生词的其他表示方法,由此推断其含义

*找同位词:上下文中有可能有类似生词出现的句子的平行结构,找出其中和生词处于同一位置的词去推测

4.句义题的解题技巧

*正确选项不含有意义过于绝对化的词语,而是使用不肯定语气或意义解释深刻

*含原文词或短语越多,就越不可能是正确选项

(四)推理引申题

1.推理引申题的选项特点与答题技巧

干扰项的特点

*只是原文的简单复述,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把直接表达当作间接推理

*看似从原文推断出来的结论,然而实际上与原文不符,如因果倒置,手段变目的等

*根据考生已有的常识是正确的,但是却不是基于文章,一切以文章为准

*推理过头,引申过渡

正确选项的特点

*不是文中明确说明的内容,没有引申推理就不是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大多含义深刻,不是常识选项

[注意]

*注意那些似乎话中有话的的间接表达句,它们往往采用说半句,打比喻,反着说的方式,让考生有推理的余地

*注意含义深刻或结构复杂的句子.考生对作者表达的意思能不能一下子看透,也是命题点所在

(五)事实细节题

1.事实细节题的选项特点

正确选项特点

*一般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与阅读材料一模一样,而是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表达相同的意思

题干+正确选项的信息值等于或者约等于原文中某句的信息值

体现中心思想,一篇试题的细节与主旨直接关联

干扰选项的特点

*部分正确,部分错误

*是原文信息,但是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

*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

*与原句的内容极为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变动

2.事实细节题的解题技巧

*主旨与细节是相辅相成的,确定了主题,才能深刻理解材料的作用.同样,对具体细节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就能更好的判明主题

*文章的事实细节内容不会孤立的出现,它与前后的内容密切相关,考生要善于利用因果,类比,时间,空间的关系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看细节内容要“跳出来”看,即要对文章的组织结构有很清楚的认识,然后判断这个细节为什么主题服务

篇3:《暗恋者》阅读笔记

一、学而优则仕的幽灵

“学而优则仕”, 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读书人的梦想。“为仕”, 就是为官。官, 在旧时的中国, 既是权力的象征, 也是治理天下的必备要素。特别是旧时的读书人,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也不全是坏事, 因为他们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 只有借助仕途, 否则是无法施展抱负的, 这种本可以理解的知识精英一类的官本位思想, 到了近现代却成了“官位———资源———享乐”的代名词。

尤其是当今社会, 权力代表着一切, 本应在象牙塔中潜心学问的教授们, 也加入到权力争夺的大军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中国的学校的官员一直以“相当于某级”而存在, 比如部级大学校长, 相当于副部级;学校内部也设置了处级主任, 科级处长等职位。这些职位的设置与当下某级官员下台后仍享受某级职务待遇是极其一致的。特权思想的存在, 直接影响到本应该潜心学问, 治理好学校的学校领导, 它“必然带来知识分子目标的偏移、人格的扭曲和价值的失范” (汪政《暗恋者序》) 。

《唱歌比赛》中看似有意思、荒诞的行为, 却正诠释着当今大学知识分子对权力的追求。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为了唱歌, 可放弃自己的正常业务, 其真实的目的是为了博导, 为了当副院长;年轻的宋小吟, 不顾自己孩子的疾病, 甚至将生病的孩子托给别人, 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当工会副主席。众人的积极, 不是为了学院争光, 而是为了区区价值千元的演出服。相对而言, 做得最为冠冕堂皇, 最为隐蔽的是吕步云。先是利用职权邀请人才为学院指导老师, 然后, 又大言不惭的要求大家必须夺得第一名。对于不太合格的人, 也毫不含糊地将其踢出。看似为了“艺术”的背后, 实则是各自在规划着自己的仕途。当大家各自为仕途在奔波, 在追逐的时候, 吕步云则不动声色, 十分平静。直到小说结束, 大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场比赛最大赢家是吕步云, 其他的不过是他实现目标的一个棋子罢了。“他现在已经是副校长了, 升成副厅级”了。

追逐权力的欲望, 让平静校园里的人们的目光游移不定, 他们无法静下来读书, 静下来思考, 静下来探讨, 只是试图借助各种手段来寻求谋取权力的机会;一旦成功, 名利双收。自然他会把这种浮躁的心态传递给同事, 且成为人人效仿的对象, 于是浮躁如同瘟疫一般在知识分子中弥漫开来。那些手中无权的人就拼命地向权力靠拢, 力争使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打捞记》中相公身为大学教师, 却没怎么读过几本书, 也没写过什么像样的文章, 但凭着自己的玩得转, 名利双收, 不仅不到四十就评了教授, 而且还当了博导, 享受国家的专家津贴。大和则靠着进京寻找权力的依靠, 不仅拿下了重点项目, 还有可能被评为博导, 甚至连他送礼的钱也被权力者从项目经费中返还。更可笑的是《主席台》中的朱自明, 为了让儿子看到自己能坐在主席台上, 为了稍稍显示一下自己向权力的靠拢, 拉人凑数也要搞一次所谓的学术报告会, 甚至拉上了食堂的工人师傅。其目的就是要坐一回主席台。第二天晚上, 当他看到“学校电视新闻”中自己坐在主席台上的时候, 他便有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满足和自豪。“他无比高兴, 简直有点心花怒放了。”且不说这次报告会的含金量有多少, 单就朱自明为了向权力靠拢所付出的代价, 就可以看出他内心中该有多么的浮躁, ———为了这次报告会, 他甚至把儿子存钱罐中的用来买玩具的钱都搭上了。对于朱自明来说, 能上主席台已经成了他能在学院生存下去的前提。“这种感受越深, 动力就越大, 行为就越荒唐, 喜剧性也就更为强烈, 对权力崇拜的讽刺当然也更有力。” (汪政《序言》)

二、独立精神的滑坡

对于大学知识分子而言, 人们更看重的是他们的自由独立的精神。知识社会学创始人曼海姆把知识分子比做是“自由漂浮物”。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根基的社会阶层, 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重性。同质性是指他们有大致相近的文化背景, 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异质性指其主张可能迥异, 可以像未附着在“皮”上的“毛”, 在天空自由飘浮。蔡元培治理北大的时代, 强调“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其根本点, 也是强调知识分子应有的自由独立的精神。但当今知识分子在大都成为体制内的“有机成分”的时候, 其独立精神正在逐步的消弱, 以致于成为商业化、政治化、功利化、世俗化的工具。

尤其在今天, 当手中的知识一旦能与物质利益挂钩的时候, 做为大学教授最为为人称道、最为显著的独立精神往往会荡然无存。学术研究、课题实践, 乃至论文发表, 一切都取决于经济价值的大小, 而不在于学问本身。《两个研究生》中的“我”, 论文没有一篇是独创的, 大都是东拼西凑。出版过一部专著, 但把直接引用, 间接引用, 乃至书前书后的序跋, 参考文献拿走, 十八万字的专著, 仅有二万多字是自己独立的写作。自然, 这两万多字中所包含的“独立精神”, 也就要大打折扣;而“我当博导的条件, 竟然是屈从于权力, 交换条件是招收院长的儿子, 完全丧失了自身的立场、原则。更可怕的还在于“象我这样水货博导多得是, 实事求是讲在我们学校一百多位博导中, 名副其实的只有十几个, 其余的跟我一样, 都是水货。”

大学者, 大学问也。梅贻琦说过:“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当大学精英们的独立精神完全丧失时, 人们所期待的大学可以产生传承文明、创造新文明的大师愿望, 便化为了泡影。而一旦独立精神的缺失, 剩下的当然就是屈从。屈从政治、屈从世俗、屈从功利。对于政治的屈从, 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 《暗恋者》中并没有涉及, 可以理解为也是一种屈从。而实质上, 当今大学中缺乏像鲁迅、胡适、蔡元培等等一代精英身上所具有的独立精神,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人们又向社会、世俗低头, 去寻找能为自己带来利益, 享乐的东西。《打捞记》中, 几个人沉迷于麻将, 甚至在外包房玩麻将, 舍不得散场, 而不是坐在书房中做学问、孜孜以求。《天边的情人》中, 钟求实在学术研究方面并不出众, 而关于情人的理论却是一套一套的, 被广大情种们奉为经典。《我的丈夫陈克己》中的董学礼, 在谈到专著时说:“你可以东拼西凑一本专著嘛, 好多教授的专著不都是用剪子加糨糊弄出来的吗?……现在的所谓专著, 十本中间有八本是东拼西凑的。”这里就不仅仅是独立精神滑坡的问题了, 而是更可怕的人格缺失。试想一个教授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精神, 充斥在内心的东西就是屈从、屈从、再屈从, 那么他们身上所担负的文明的传承、民族的复兴的责任还剩多少呢?

陈克己 (《我的丈夫陈克己》) 是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人物。他忠于妻子, 即使糟糠之妻, 也一直相守相望;坚守学术底线, 绝不做东拼西凑的专著。但就是这个令人同情, 让人唏嘘的好人, 其实是最缺乏独立精神的人。因为自己的文章与导师的观点相悖, 既使书稿受到好评, 且有可能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他也绝不拿出来出版, 一定要等到导师百年以后再出版。这里, 他把对导师的培育之恩, 与学术的独立精神相混淆, 毫无坚持真理的勇气。其实他的独立精神的缺失绝不是源自于外部。洪教授也好, 周围同事也罢, 没有人对他施加任何影响, 他完全是自愿放弃学者应有的独立精神。也许有人认为可以说他没有独立精神, 但不能说他有浮躁的心理。其实在他表面看起来平静的背后, 其浮躁的心理是十分明显的。外面的会议不敢参加, 原因是害怕通讯录上填“副教授”三个字。回家走小路、钻树林, 不是因为自己的妻子检废纸而感到丢人, 而是怕别人问起自己职称。当听说洪教授病危时, 他翻出自己的书稿, 只等洪教授归天……可以说在他平静的背后, 一直有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一直在为自己的教授职称而操劳。但上天捉弄人, 意外的车祸, 既结束了一个好人的生命, 也完结了一颗浮躁的心。

三、学术人格的异化

大学教师是学术人格的载体和主体。知识分子虽然不具备道德的优先性, 但作为人类精神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大学教师的学术人格是其对社会发言、成为社会的独特个体的基础。但由于受到社会浮躁的影响, 当今大学中部分知识分子出现了学术人格的异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部分人的身上, 看不到知识分子应有的理性反思, 看不到他们对社会秩序和权力关系应有的批判与匡正;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标新立异”, 其结果自然是脱离现实, 远离了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自然也就毫无价值可言。《粉丝》中的老韦, 表面上清高威严, 最初对所谓的侄子冷眼相看, 对侄子的吹捧还能严正对待, “快打住吧, 太肉麻了。”但随着侄子周人杰把住了老韦的要害, 老韦就变得服服帖帖。老韦写了一本《变态心理探微》, 自然反响者了了, 为了标新立异, 不顾客观现实, 不顾科学。“眼下但是倡导标新立异, 谁头脑发热了, 谁心血来潮了, 谁神经出了毛病了, 都可以创建一门学科”, 由此而杜撰出来的书的价值可想而知, 自然也就没有了反响。而周人杰正是抓住这一点, 又说是他的“粉丝”, 又是请他签名。总而言之, 老韦所需要的一切虚荣, 周人杰都如数送上, 自然也就敲开了老韦的大门。尽管后来老韦知道周人杰不是自己的妻侄, 但因为自身虚荣的需要, 他不仅为周人杰销售产品, 而且还让这个压根看不懂书但却会奉承人的“侄子”成了他的座上宾。《捞尸》中的何日休同样如此。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不去做理性的分析, 却专心研究“死亡哲学”, 并且家中堆满了有关死亡的书籍, 就连墙上的大照片, 也是“一片辽阔的坟地, 墓碑如林, 花圈如海”。这也难怪他在原学校郁郁不得志, 只好另投他门。

在功利化至上的今天, 学问成了个人沽名钓誉的工具, “学术不再以其严谨性和神圣性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牵绊, 学问不再是作为一个人知识修养的标志, 学问几乎成了人们谋取名誉利益乃至人生快乐的一种工具和途径”。如此的“学术研究”, 使部分知识分子的学术人格异化也就在所难免。《暗恋记》中很多篇目都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两个研究生》中的“我”, 出版的专著弄虚作假, 十八万字的书中, 自己仅有二万多字, 课题是靠自己托关系, 送经费弄来的。但还是因为这种学术人格的异化, 使我得了好处, 成了博导, 并且还招了领导的儿子, 与领导搭上关系, 可谓前途无量。《打捞记》中, 相公的博士生涉嫌论文抄袭, 且署了相公的名字, 被记者调查, 被弄得焦头烂额。其实相公看似冤屈的背后, 正是学术人格异化的表现。博士的论文, 哪个敢不署导师的名字, 当今社会中因署名打官司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可见, 大学中导师强迫学生的成果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不是个例。《保卫老师》中的林柏吹, 真是人如其名。虽出版了好几本专著, 但课讲得“东拉西扯, 浮光掠影, 花拳绣腿”。因此他的那几本所谓的专著就该打上问号。而小说的后面, 就给予了回答, 博士写了大部分内容, 林柏吹却偏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前面, 贪天之功, 并且还有脸找博士算帐, 大暴粗口, 骂自己的学生“不要脸”。究竟谁“不要脸”, 读者自己会有公论。

其实知识分子学术人格的异化远不只这些, 特别是近些年, 为了一己之利, 将真正学术世俗化、商业化、虚假化 (不是指署名虚假, 是指学术研究的数据、结论造假, 贻害社会) 层出不穷, 学术化的大学变成了利益化的学校。这些方面小说集中有所涉猎, 但不算突出, 我们期待作者拿起手中的手术刀, 将学术人格的异化全方位的剖析出人, 给当事者以警醒, 给疗救者以靶标, 给社会以希望。

四、学术评价体制的缺陷

当前学术评价制度的设计, 往往是以老师的科研成果来量化教师的一切, 包括工作津贴、职务晋升、课题分配等等。它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出现了偏差。大学在对教师成果的考核中, 尤其以量的要求最为突出, 这自然就带来了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产生。虽然说行为个人负责, 但导向的力量却是强大的, 让当事人无法逃避的。

试想, 在大学中哪种人最容易上位?哪些人最容易晋升?列出几类来, 请大家评判。一类是教书深受学生欢迎, 但发表论文较少的人;一类是教书一般, 但发表论文较多的人;一类是教书敷衍, 但却出版了专著的人, 一类是善于钻营, 出版的所谓专著论文一大堆的人;一类是甘于寂寞, 厚积薄发, 发表论文少而精的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就无怪乎大学教师无论如何要发论文、出专著, 因为有了这些, 就有了晋级的机会, 有了晋级, 自然也就名利双收。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天宝教授, 针对当下的体制造成的弊端指出:“大家在一起谈论的不是房子孩子, 就是如何找关系发论文, 学问连提都不提。”

由于体制的原因, 受到最大伤害的要属陈克己了。当年评教授不需要专著时, 他把指标让给了别人, 再下来评教授则“一定要有一本专著才行”。可自己虽有专著又不敢出版, 怕伤害到自己的老师。因而一天到晚在焦躁不安中度过。他怕开会, 因为通讯录上填“副教授”是一件脸上无光的事, 他怕见人, 因为怕别人问起自己的职称。用他妻子的话说就是“最让陈克己感到没面子的还不是我捡废纸这件事。他最在乎的是他的职称。”尽管陈克己的学生提出可以帮老师弄出一本专著来, 但还能够坚守学术道德底线的陈先生还是拒绝了学生的好意。陈克己最后的丧生, 不只是个人生命的结束, 也是他在现行学术评价体制下的学术生命的彻底完结。试想假若洪教授不死, 再残喘几年, 那么陈克己的专著仍然不能出版, 他的教授评选仍然是遥遥无期, 这和他职称生命的完结又有什么两样呢?

正是由于这种评价机制的弊端, 才诱导了为数不少的知识分子, 只问收获, 不问耕耘。他们难以坐上十年的冷板凳, 难以在浮躁的社会中把持自己, 有的是抄袭剽窃、钱学交易, 项目分赃等学术腐败。具体表现为学生作文, 导上挂名;凭空捏造, 无中生有;东拼西凑, 争当文抄公……这种现象固然源自于他们内心的浮躁, 但学术评价机制设计的不合理, 导致的负面影响, 也不可小觑。

《两个研究生》中的“我”靠东拼西凑, 成了博导, 由一个文抄公, 一下子成为了“国家的栋梁”。《打捞记》中的相公, 因博士生剽窃论文, 且将导师的名子写在前面而接受调查。其实这个没有正儿八经写过什么文章, 一天到晚出没于各种娱乐场所谓的博导及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难道真的不知道博士生的剽窃及论文上的署名吗?《保卫老师》的陈柏吹为了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自己本无多少功劳的论文的第一位, 不惜与学生大暴粗口。更可笑的是《主席台》中的朱自明,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 五十五岁的他只是一个副教授, 为了能坐一次主席台, 在校电视台露脸, 提高一下人气, 可谓殚精竭虑, 最后连儿子的零花钱也被他挪用。终于露了一次脸, 却被儿子骂为“神经病”。

其实由于评价体制的缺陷带来的还不只这些。近年来见诸媒体的国家重点项目芯片制作造假、大学校长虚报成果、师生对簿公堂的案件时有耳闻。就大学日常管理而言, 不少深受学生欢迎, 潜心教学的教师往往是副教授职称却难以提升;而专著颇丰, 名气稍大的博导, 又往往不受学生欢迎。这不能不说由于制度的缺陷, 已经影响到了对下一代的培养, 甚至有些不良习气也开始了承传。《两个研究生》中的两位学生, 连环设计, 谋取利益。《帽儿为什么这样绿》中的“我”的学生陈晓, 为了让“我”评上教授, 甘心给我再戴一顶绿帽子。如果, 沿着这个思路考虑下去, 那结果该是多么的可怕啊!

五、教师自身道德的缺失

社会的发展, 必然带来大学与社会更加紧密的联系, 当生活在象牙塔中的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 他们猛然发现社会现实是如此的美好, 光怪陆离的现象是如此的诱人, 于是以前潜藏在内心中的私欲便如火山爆发式的迸将出来, 而且爆发得更为猛烈, 更为露骨。随着整个社会的开放, 人们对大学教师也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当然也可以说是失望, 他们不再是社会道德的楷模, 也不再是清高特立的化身。“为天地立命,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业已成为一个过去时, 甚至他们比社会走得更远。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办法, 更机巧的谋略, 更多的资源, 让自己的道德滑落得更彻底。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暗恋记》中表现的是十分充分的。具体地说, 主要表现在物欲和情 (性) 欲上。

应该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原先出现的“脑体倒挂”的现象基本上得到了纠正, 大学中的教师群体的收入, 应属于小康水平, 在物质方面国家给予了优厚的政策。但由于私利的无限膨胀, 人们在物质方面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于是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身份优势和知识优势来尽可能的为自身谋取利益。当然正当的谋利无可厚非, 而在浮躁情绪支配下的谋利很难说是正当的。大和进京为自己申请课题, 先是送礼以争取课题;课题有了, 自然经费也有了, 并且得到好处的人还在拨款中将大和的送礼钱也一同拨回。大和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而且是一种空手套白狼式的收获 (《打捞记》) 。小说集中, 许多人为争取教授职称或博导资格, 投机钻营, 除了为名所累之外, 恐怕就是物质利益的驱动, 因为教授比副教授要多大几百块甚至上千块钱。还可以在住房、课题、加工资等等方面占优势 (《帽儿为什么这么绿》) 。这也就无怪乎一些大学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 去评教授, 去争博导。

道德缺乏的另一方面, 也是人们一直诟病的对象, 那就是部分大学教师在情欲方面的不加节制。《电话亭》中, 匡乃吉和朱小尔, 利用白夜教授的好色, 投其所好, 谋取利益;而白夜教授看到朱小尔“眼珠子都会掉出来”。为了得到色欲的满足, 白夜教授与二人展开了可笑的斗智斗勇。《卖豆腐的女人》中的教授, 一直为自己妻子的胸太小而不满, 当看到卖豆腐的女人乳房特别大时, “两颗眼珠子一下子就飞了出去”。并因此而想方设法地勾引, 想入非非地意淫。

《红杏是怎样出墙的》中的梅亢美, 因为看到了教师进修班的美女, 本没有他的课程, 硬是让教学秘书加开了这门课。更可怕的是这位梅教授公开让女学生做他的情人, 当被拒绝后, 又上演了一出跳楼的闹剧。试想当一位知名教授爬到楼顶, 大呼学生名字要她当自己的情人时, 他的道德已经从人人敬仰的高山之上滑落到了道德的圈外。

此外像《吃回头草的老马》中的老马, 《南下记》中的老薛, 《暗恋者》中的傅立石, 《天边的情人》中的锄禾, 《保卫老师》中的陈伯吹等等, 他们虽然表现各一, 情形不同, 但都不约而同的表现出自身道德的缺失, 充满着对情欲的渴望。开放的社会中不断上演的情色故事, 又在他们身上不断上演着。这恐怕不能单纯地归咎于外部的影响, 自身甘愿坠落, 彻底抛弃了自身的职责, 自身欲望基因的存在, 才使他们呈现出各种令人不齿的嘴脸的真正因素。

六、浮躁的延续

如果说中老年知识分子的浮躁, 除了其它所有因素, 可怕的大跃进、荒唐的文革时代及开放之初的脑体倒挂给他们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大的伤痛和记忆的话, 那么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浮躁又该如何去理解呢?物质贫乏的年代, 给知识分子带来的伤痛, 让人记忆犹新;改革开放之初, 大学里授卖饼子的声音犹在耳边回响, 所以一旦有了机遇, 他们内心长期被压抑的浮躁便喷薄而出, 为己谋利, 相互倾轧, 追求名利等等背后, 无外乎是自身的欲望实现最大化而已。可新一代的知识分子, 他们的浮躁, 他们的拼命“钻研”, 他们的计谋迭出, 又是从何而来呢?除了自身的因素外, 他们在大学中的耳濡目染, 对上一代欲望的代代相因, 应该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当下的一些年轻人, 在急速发展变革的面前, 往往束手无策, 他们嫌自己的成功太慢, 怕自己的层次不高, 又无力解决自身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阻力, 于是纷纷效仿, 积极钻营, 而且脑袋之灵光, 智力之非凡, 手段之巧妙, 令人昨舌。

《电话亭》中匡乃吉和朱小尔这一对情人, 为了从教授那里套出试题, 投其所好, 巧设美人计。同时又不想让教授得手, 借助公用电话, 威胁教授, 以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既要得到试题, 又不能让教授占了便宜。当其伎俩被教授识破后, 又故伎重演, 其结果, 读者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帽儿为什么这样绿》中的陈晚, 做为学生, 先是与老师同居, 虽说孤男寡女, 又不违犯法律, 但总让人感到别扭, 尔后更进一层。当她知道手握评职大权的人对自己的美色垂涎之时, 便毫不犹豫的让自己心爱的老师再戴一次绿帽子, 当然, 也为自己的老师挣来了“教授”的头衔。当她游走于心爱的教授与色鬼组长之时, 当他拉关系, 请吃饭, 甚至有些大义献身之时, 你不能不佩服她的胸有成竹与游刃有余。

更令人惧怕的是两个研究生。男的运筹帷幄, 老谋深算, 女的则巧施美色, 投其所好。从表面看两个毫不相干, 甚至还是竞争对象;但暗地里二人狼狈为奸, 相互配合, 唱出了一出绝无仅有的双簧。水向东在幕后策划, 蓝天在前台表演, 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最后逼得老师只能用学生自己命的题考学生;还要在蓝天的威胁之下破格录取了她。可以说一位大学教授在与晚辈的较量中, 彻底败下阵来。这也就无怪乎教授发出由衷的感慨:“从某些方面说, 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我, 简直可以反过来对我进行指导, 我应该拜他们为师才是。”

青年知识分子的可怕之处在于, 他能从根基上伤害到民族的文明。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中, 他们往往会以群体的方式展示出浮躁的一面, 从而彻底溃烂一个民族的肌体。因而, 拯救他们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汪政教授指出:“自梁启超首倡中国少年说之后, 少年、青年、孩子在文学中一直承担着革命与未来的喻义, 岂料百年之后, 天翻地覆, 这一形象可能要发生主题学和美学上的大改变了。他们或许要被赋予沉沦腐朽, 失望与未老先衰的新的定义。鲁迅曾经急切地呼告‘救救孩子’, 这一声音今天又将响起, 不过, 语义已经不复当年。”

七、结束语

大学知识分子, 在看似平静下的浮躁, 其实是一种暗流, 是一种比当今官场、商场中更加可怕的暗流。如果说官场、商场的浮躁还有政令、市场的巨大调节作用的话, 大学的浮躁, 则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机制下的管理模式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快出成果, 多出成果, 出大成果;另一方面部分知识分子为了迎合需要, 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地浮躁起来, 因而, 单靠他们自律式地去净化自己的心灵, 远离浮躁是不可能的。

正因如此, 晓苏在小说中并没有给出治疗的良方, 在这看似悲观、失望、沉重的背后, 实则是作家的一种无奈。如果有人认为单凭作家的一己之力, 就可以拯救一代人的灵魂的话, 那几乎是痴人说梦。但作家的良知又促使他们不能不正视眼前可怕浮躁, 不能不表现浮躁背后的种种丑陋的现象, 以及浮躁可能带来的可怕的后果。所以, 小说更大的价值恐怕如鲁迅先生所说:“揭露其病痛, 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摘要:晓苏的短篇小说集《暗恋者》特别塑造了一批现代社会大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以冷峻的黑色幽默, 拷问当代大学知识分子的灵魂。小说中的各色人物在畸形地追求权力、金钱、美色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是独立精神、学术素养、人格道德的滑坡和沦落, 谈笑间也直抵对当代学术评价体制的质疑和浮躁的物欲社会的反思。

篇4:阅读笔记大集合

豆妈,女儿豆豆,9个月

豆豆4个多月时,我开始为她挑选书籍。对于这个年龄,我觉得应该侧重视觉感,而且最好选择小而轻便的书,可以训练她拿东西的能力。所以我买了婴儿童话故事书小册子,共3本:《小象学飞》《人鱼公主》和《智斗大灰狼》,另有一本《英语ABC》用来熏陶她的英文语言意识。

从没想过当了妈妈后,说话可以如此“卡通”。在给豆豆讲故事时,我尽量讲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极富感情。指着书上的图画我告诉豆豆这是小象、那是小鸟、这是河水……读完一页,边翻页边告诉她:“我们翻一页啊,这页妈妈读完了。”虽然她现在还很小,但似乎懂得跟着我讲故事的节拍走。渐渐地,豆豆也喜欢上这些故事了。有时候我会让她自己拿着书看,豆豆居然还像模像样地看完一面,目光移向另一面,并且很有意识地去翻页。如果她翻页遇到小困难,我会在旁边稍加帮忙,鼓励她自己继续看书。

现在,她最喜欢的故事是《小象学飞》,每次我说到故事里的几处时,她都要“嗯嗯”跟我互动。豆豆还喜欢咬书、撕书、吃书,像小老鼠一样,趁我不注意就咬掉一块。我呢,也将豆豆喜欢的故事全部记下来,这样方便随时随地“拿”出来跟她分享,逗她玩。每次在她不耐烦时,我只要开始讲故事,她就认真地听起来,这真是一件有用的工具!

跟宝宝一起读书,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年轻了,加深了母女感情。如此快乐的事情,多多益善啊!

汽车控和《司机的故事》

乒乓妈妈,儿子乒乓,2岁3个月

小乒乓对汽车特别着迷,他最先认识的司机是一辆大公共汽车玩具里的人偶,小乒乓称它为“爷爷”。从那以后,每当妈妈买个小玩具车回来,他都会往里面看一看,然后说“有爷爷”或者“没有爷爷”。于是当我看到这套《司机的故事》时,想着小乒乓一定喜欢这套关于“爷爷”的故事。

这套书还被冠名为“思维拓展训练”的图画书,但我当时的想法是小乒乓喜欢就好,并没想过这套书对小乒乓能起到思维拓展的作用。小乒乓对书中列出的数字、时间、距离、高度、动物、车辆、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很感兴趣,不仅如此,他还有新的玩儿法呢!小乒乓先从他的汽车抽屉里翻出一个和书里一样的大吊车,紧接着是类似的警车、救护车、小汽车……这还没完,一会儿连飞机、摩托车、赛车、工程车也统统拿出来啦!这一下,小乒乓把自己的阅读天地“拓展”得更大了。

这样的日子太好了

小宝妈,儿子小宝,3岁2个月

每天睡前,都会和小宝一起读故事,这已经是他的一种习惯了。这天讲完了《14只老鼠过冬天》,我们缩在暖和的被子里准备睡觉。小宝突然要求再读一本《14只老鼠去春游》,虽然已进入春天,但天气还没有暖过来,所以我有点不情愿地再从床上爬起来去取书。但小宝说:“妈妈,现在春天了,我想看看关于春天的书。”就这么一句话,我乐颠颠地去取书了。

我想3岁的孩子能感觉到四季的变化,但不见得能记住冬天之后是春天。小宝就是因为喜欢这套14只老鼠,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为了记住书上的每一只老鼠,现在他都可以从1数到6了。不仅如此,每次读完这套书的每一个故事,他都会羡慕地说:“这样的日子太好了!”那是因为小宝和宝爸都感慨于书中一大家子的成员,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在饭桌前吃饭,围着火炉烤火的情景。

看书看到动物园

跳跳妈,女儿跳跳,3岁多

在众多图画书里,跳跳最喜欢《玛德琳》这本书。每次她都会要求我重复读这一段:

裁缝师给孩子们量身做衣服的时候,玛德琳站在凳子上那高昂的自信的头颅和神情。女孩们都比较害怕的老鼠,只有玛德琳敢去抓。那俯下身来趴在地上望老鼠的表情似乎在与老鼠“交朋友”。动物园里,老虎笼前,其他小女孩都躲得远远的,唯她桀骜地叉腰唤一声“喵”。

当我用言语形容那一声“喵”的时候,跳跳说,“妈妈,‘喵’ 是小花猫叫的,你叫‘喵——喵——喵——’。”宝贝说这话的时候,也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有点像书里的小玛德琳。这部分,跳跳印象最深的是动物园里的老虎,她告诉我:“妈妈,动物园里还有狮子啊,熊猫啊,还有鱼,小鱼这么小。”说到小鱼她还会用手比画一点点小的长度。“还有长颈鹿。”接着又用两只手去比画长颈鹿的长。“……还有小猫咪啊,小狗狗啊……”说完,不忘给我模仿了几种动物的叫声。

《玛德琳》就是这样陪伴我的宝贝两年多的时间。在书中小主人公玛德琳的熏陶影响下,我的宝贝也越来越勇敢、自信、乐于助人了。

读了100万次的《活了100万次的猫》

彤彤妈,女儿彤彤,5岁

真应了这书名,《活了100万次的猫》,宝贝就恨不得让我读它100万次了!宝贝一次次地要求我读它,她说:“这个故事太好听了。”我不知道她是否真听明白了什么,只是我知道她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故事,喜欢上了书里面的虎斑猫和白猫。宝贝喜欢的书,对妈妈而言,就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女儿好奇书中国王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她一直疑惑水手与渔夫有什么区别,也很想知道埋猫的马戏场后面是什么样的……她好奇的问题很多。但她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只虎斑猫待在了白猫的身边,和白猫生下了一群小猫,后来小猫们长大了,离开了它们的爸爸妈妈。看到这里,女儿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要离开你一会儿。然后我会回来陪你的。”

在我给宝贝读过N次之后,她自己又翻看了好多遍。她看书的时候很安静,我知道她在用孩子自己的眼光和心理读这本书,感受这本书。

我还是原来的我

小逗逗妈,女儿逗逗,5岁半

《绿笛》这本书,我读得很动情,逗逗也听得很入神,她一反常态地没有在听的过程中去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故事大概是在讲,一条叫绿笛的小蛇,它想尽办法,就是不想长大,不要变绿。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日升月落,月升日落,绿笛变得很绿。也曾挣扎也曾叛逆而最终回归平静,绿笛安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变化。一个晴朗的早晨,两条四处游玩的小黄蛇,发现了绿得不能再绿的绿笛,于是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场景对话,让人回味无穷。

“瞧这个绿绿的老家伙!”其中一条压低声音说:“你说,他到底会不会动呢?”

另一条则不屑地窃笑:“我也很怀疑!”

绿笛心想:“他们多像以前的我啊!而我现在看起来,不就是以前一直害怕会变成的样子吗?”他看着自己又大又绿的身体,慢慢地微笑起来。

“你们愿意跟我一起爬树吗?”他问。

“跟你?”两条小黄蛇大吃一惊。

“是啊!我还要让你们瞧瞧我的‘8字形’特技表演。”绿笛回答,虽然他也有点儿担心会把自己的眼睛戳瞎!

于是,有了上图这么精彩的一幕——

经过一番练习,这三条蛇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三8字队形表演!

在蔚蓝的天空下,绿笛和这两条斑纹帅气的小黄蛇一起跳跃、翻腾、转圈圈。他开心地笑了。

“虽然我长大了而且变得很绿,但是,我还是原来的我!”

绿笛的这一声感慨扣动的不仅仅是我的心弦,也感动了逗逗。读完故事后,逗逗去洗漱,哗哗的水声中,我听到逗逗大声地重复着一句话:“我还是原来的我!”我忍不住跑去问:“逗逗能告诉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逗逗歪着脑袋一笑:“这句话就是说,从小时候开始一直到我长大,我都不会改变的!”

逗逗对这句话的理解,很好地体现了她对故事内容的吸收,也非常准确地表述出了我所理解的这个故事的精髓:无论我们年龄有多大,身躯有多庞大,外形有多沧桑,请不要忘记内心深处的那个真我,记得经常问候那个小小的我。对于同一本书,孩子和成人的理解竟然会殊途同归,这在我和逗逗的阅读时光中,属于不可多得的难得体验。

篇5:高考英语阅读笔记

一. 阅读的整体解题思路:三步走

1. 第一步:通读全文,抓住中心。(不推荐采用先看题目后读文章的做法)

在此过程中,注意把握三个阅读原则:

⑴原则一:1∶1原则(通读时间与做题时间对等)

⑵原则二:首段原则(不要怕重复和回读)首段的作用:①中心段 ②抛砖引玉

⑶原则三:首末句原则,即除首段和末段,其余各段的首末句一定要读懂,其他各句正常阅读

2. 第二步:仔细审题,返回原文。

3. 第三步:重叠选项,得出答案。具体来讲,可以设原文意思为A,选项意思为B

若A=B,则B为正确答案;

若A、B不相关,则B不为正确答案,即原文没有提到的,一定不是答案;

若B为A的反面,即B与A矛盾,则B不为正确答案;

若A的内容包含B,则B为正确答案;

若B的内容包含A,则B不为正确答案,属于扩大范围的错误;

若A、B有交集不重叠,则B不为正确答案。

必须记住:选一个选项应有选的理由,不选一个选项也应有不选的理由。

二. 宏观阅读技巧:

1. 一种文章模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在文章开始提出两个核心概念,随后分段论述。这种文章关键是两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 一种文章模式:出现独句段,即一个句子单独成段。特别是当其出现在文章最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它一般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3. 一种文章模式:层层递进。文章整体或几个段落论述的问题有从抽象到具体、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且各段开始都出现递进词。这种文章的中心或几段的核心观点必然出现在层层递进各段的最后一段。

4. 一种文章模式:问题答案型(question-answer)。文章第一段中出现一个问题,在随后各段提供该问题的答案。这种文章的中心就是该问题最直接最主要的答案。

5. 时文的特点:⑴耸人听闻,吸引眼球 ⑵貌似客观 ⑶抛砖引玉

一般来说,时文的中心会出现在首段的最后一句话或第二段的首句。

三. 微观阅读技巧:

1. 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的作用:

⑴ 句号:用来分割句子。

⑵ 逗号:两个逗号之间或一个逗号之后,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可以先不看。

⑶ 冒号:冒号前后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后面进一步具体说明前面的内容。

⑷ 分号:分号前后是并列关系。包括结构上并列和语义上并列两种。

⑸ 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或一个破折号之后,是补充说明成分,可以先不看。

⑹ 引号:一种是引用别人观点,其作用要么是作为支持的观点,要么作为批判的对象;另一

种是说反话,表示反语。

⑺ 括号:括号内的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解释词义的作用。

2. 长难句解析方法:先抓主干,找出复杂句最核心的成分,再层层扩展。

3. 类比关系:

⑴ 可以把类比看作特殊的例证

⑵ 识别一下,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4. 常见的长难句种的基本语法结构:

⑴ 形式主语或宾语

⑵ 强调结构

⑶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⑷ 同位语从句

⑸ 倒装结构

⑹ 虚拟语气

⑺ 省略

5. 虚拟语气:表达一种反事实假设。

例如:If you were/had come here yesterday, you would have seen that famous professor.

作者用虚拟语气一般表示建议、态度和观点。

四. 九大题型解题思路详解:

1. 细节事实题:

⑴ 标志:

①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

②针对文章中的一句或几句发问

③题干和选项之间是因果关系

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返回原文

①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返回原文

②根据出题顺序返回原文(60%的准度)

③根据题干中的重点词或其同义词返回原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70%的准度)

④找原文中的难句定位,一般来说,难句都是出题点。

⑶ 迷惑人的手段:

①单词替换

②颠倒因果

③扩大范围

④常识判断

2. 例证题:

⑴ 标志:case example illustration demonstration exemplify demonstrate illustrate

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例子支持的论点,而不在于能否看懂例子

⑶ 做题的步骤:

①首先返回原文定位该例子

②然后80%向上、20%向下搜索该例子支持的论点

③在四个选项中寻找与找到的论点表达最一致、意思最接近的一个才是正确答案

3. 词汇题:

⑴ 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某处的单词或词组,要求辨别其意思

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该单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该单词的上下文

⑶ 如果该单词认识,并不超出大纲,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其正确答案是根据上下文推测的一个更加深刻的含义

⑷ 做题的方法: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从上下文进行推理:

①代入替换法

②在上下文中寻找同词性的词或词组

4. 句子理解题:

⑴ 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的一句话,要求理解其意思

⑵ 做题的关键在于:返回原文对出题的句子进行语法解析,要精确理解其涵义

⑶ 做此类题目时重要的并不是上下文,而是句子本身

⑷ 正确答案与原句之间是一种同义关系,其中没有任何推理过程

5. 指代题:

⑴ 标志:在题干中明确指出原文中某处的指代词,要求辨别其指代关系。

常考的指代词有:it that one

⑵ 做题的步骤:

①首先返回原文定位该指代词,并且90%向上、10%向下搜索其指代的词、词组或句子

②然后在四个选项中找出与所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个作为答案

6. 推理题:

⑴ 标志:关键词:infer imply

⑵ 整体思路:

①绝大多数推理题是原文意思的同义表达,正确答案与原文之间没有任何推理关系

②做题时可以寻找四个选项中三错一对的关系

⑶ 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都是成立的推理步骤,那么与原文意思最接近、所用推理最少的选项即是正确答案

7. 作者态度题:

⑴ 标志:关键词:attitude believe deem consider regard

⑵ 作者态度只分为三大类:

①支持、赞同、乐观

②客观、中立

③反对、批评、怀疑、悲观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作者态度

⑶ 有些选项是固定不能作为正确答案的:indifferent subjective biased puzzling

⑷ 识别作者态度有以下方法:

①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名次、动词、形容词、副词

②根据作者举的例子判断

8. 判断题:

⑴ 标志:

①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not ture/correct/mentioned?

②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ure /correct/mentioned except?

⑵ 整体思路:

①首先应判断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

所谓“对”是指符合原文

所谓“错”是指和原文有矛盾,或原文未提及

②每一个选项都应力争返回原文,不能通过印象进行判断

⑶ 特别关注:

①转折处

②最高级

③感情色彩的词(褒贬含义)

9. 主旨题:

⑴ 标志:best title main idea main problem conclusion

⑵ 整体思路:利用宏观阅读技巧做主旨题

⑶ 特别要小心首段、末段陷阱

⑷ 做题的方法:快速作文法:依据选项、快速作文、与原文核对

五. 复习策略和方法:

1. 精读真题:要求做到

标准一:真题中没有任何一个单词是生词

标准二:真题中没有任何一个长句是难句

标准三:真题中每个选项都知道其在原文中的相应出处

复习方法:⑴ 朗读和背诵

⑵ 制作三套卡片: ①单词:正面单词,背面音标及意思

②长难句:正面原句,背面翻译

③精彩表达的积累,用于写作

2. 快速重复背单词:强调背诵的“快”和“重复”

⑴ 要降低一次背诵的期望值,重复是解决遗忘的最好办法

⑵ 背单词不要利用黄金时间和整块时间

3. 定量定范围泛读

⑴ 推荐书目:《大纲》《考试分析》《英语阅读理解高分宝典》《英语考前冲刺》

⑵ 推荐刊物:①《China Daily》主要看的版面:business world economy culture opinion

②《21st Century》

③《英语世界》《英语》《经济学家(economist)》《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⑶ 推荐小说:可以看看海明威的作品

⑷ 推荐语法书:①《中学生英语语法》

②《Cambridge English Grammar》

⑸ 推荐字典:①《牛津高级学习者词典》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②《韦氏大学版词典》

4. 做少量模拟题

⑴ 验证自己在真题中形成的解题思路

⑵ 扩大阅读范围

篇6:考研英语阅读笔记

一、文章不用阅读,直接看题目到文中找寻相关信息;

二、快速阅读分为主旨题和细节题两种:

1、主旨题

(1)问法:

a.This passage gives a general description/idea of…

b.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c.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discusses…

d.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2)解题方式:

区分两种文章形式:

a. 带有:大标题+小标题/黑体字,直接看大小标题或黑体字找主旨

b. 只有大标题,没有小标题:注重首尾两段。

2、细节题

采用定位法,寻找重点信息,具体来讲:

(1)利用数字定位:阿拉伯数字

(2)利用隐含数字定位:隐含数字包括:number, amount, figure, digit, quantity,percentage, rate, ratio, price, fare, fee, discount, count, add up to, amount to, total, more than/less than, about, around, some, …or so, dozen, decade, fortnight等。

(3)利用专有名词定位:首字母大写

(4)利用具体实词定位:用这种词定位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a.该词应该是

一句话的意义重心;b.必须是实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名词短语优

先定位;c.从各段首尾两句着手定位;d.题目顺序基本与文章顺序一致。

(5)利用形容词最高级定位,可能对应于原文中出现以下词的地方:above all,first of all, most importantly, key, top, priority, core, emphasize, stress, highlight

以及强调句、反问句、感叹句、重复等处。

(6)小标题:可帮助确定大致的定位范围

3、辅助法则

(1)道德原则。符合道德标准的陈述一般是Y。

(2)排除法:如与常识不符可排除;绝对化:说法绝对化可排除,即

含all, every, no, never, must, only等词的项可排除。

三、N/NG如何区分

上一篇:阅读社团工作成效下一篇: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