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

摘要:通过对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配合农村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建设,在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目标,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在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上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关键词:农村 饮水安全 措施 管理

一、关于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及水质情况调查

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 1.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窖、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 2.关于农村供水水源水质情况调查

农村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村寨分散,文化经济比较落后,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及降水。

1 地面水多采用江、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山区箐沟水,流速较快,流量一般不大,水质较好。而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这是目前农村饮水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采用地下水时,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很多地方基本上就是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饮水之用。 3.危及饮水安全的因素

农村饮水工程按形式可分为:利用小泉小水提饮水,旱井旱池、旱窖供水和以深井、浅井、大口井提水三种方式。通常情况下水源卫生条件较差:以水库为水源取水的供水工程,汛期水体浑浊,加之净化措施少,影响了供水质量;以露天蓄水池为饮用水源的工程,没有较好的保护措施,集雨场卫生条件差,不经处理直接饮用,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而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为: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

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及细菌学四大类指标。 1.对农村饮水的水质要求

2 水的物理性状包括浑浊度、臭和味等各项指标。要求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无不良刺激。

水的化学性状包括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等各项指标。超过一定限量时,将会使水发红发黑,产生异味、异臭,水烧开时产生沉淀,为生活用水所不宜。在农村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铁、含锰和硬度过高,这时需采取除铁、除锰措施。而降低水的硬度则比较困难,在农村中无法实现,遇到此情况只有另择水源。 水的毒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含氟量过高的水,不宜作生活饮用水。

2.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思路

解决农村高氟水问题的主要策略是打深井,对于通过打深井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一些专家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首先来说,打一眼深度超过200米的井,需要穿过不透水层——岩石层,成本非常高,大面积推广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其次,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从地下抽取的是浅层水,在下雨后会及时得到补给。由于深井的深度过深,中间又穿过不透水的岩石层,深处水资源在开采后无法得到地表水的补给,随着开采量的加大,深层水存在枯竭的可能,就像煤矿的开采,挖一点少一点。最后,不能得到及时补给的深层水过度开采后,将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难道没有比打深井更好的办法?一些专家表示,一些地区饮水安全的根本问题在于水污染,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对地表水的净化处理,这也是解决当地农村饮水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过,如果河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处理的难度将比较大,成本也很高,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另外,雨水利用工程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发展方向,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山区的水窖、集雨工程。在高砷水和高氟水地区,收集自然界的雨水进行二次利用是一个解决当地饮水安全的较好途径,而且成本较打深井低,这些雨水如果不收集起来的话,渗入地下后可能又变成

3 了高砷水和高氟水,等于白白浪费了。

三、改善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技术管理水平低,城市集中式给水处理技术并不实话农村分散式给水。因此,急需开发适合我国农村的分散式给水技术,为我国广大农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1.工程措施

第一、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意思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第三、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散式供水工程。对于列入移民计划的村庄,可先修建一些临时供水设施。

第四、加强水质检测建设。为保证饮用水水质,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 2.非工程措施

(1)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

4 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2)资金筹集措施。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五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3)水价调控措施。饮水工程供水水价偏低,是制约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供水水价管理政策,实行保底价、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使饮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4)管理监督措施。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为了保证饮水工程的持续有效运用,保证饮水安全,必须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既要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等方面强化管理,也要加强部门监督、服务等管理功能,还要适当从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农村的饮水安全。

四、农村饮水工程管理

管好用好饮水工程,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饮水工程建成后,必须加强管理。

第一、建立管理责任制。根据工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应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

第二、工程管理。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

(1).取水工程的管理

5 取水工程包括引水渠、管道等,引水渠,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防止进入管道,造成阻塞。排砂孔应定期冲砂。冬季还应防止霜冻损坏管道。一般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畅通,多余的水可放进调节水池内,防止浪费。

(2).净水工程的管理

净水工程在整个工程系统中不可轻视和一部分,为了保持水质良好,过滤池中的砂、碎石填料,每年应清理一次,并按级配要求重新装入新料。沉淀池要经常清淤或冲洗,特别是雨季引水,应防止大量泥砂进入管道,水渠。

(3).配水工程的管理

供饮水用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一至二次,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保持水质卫生。

(4).供水设备的管理

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防止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第三、水质监测管理

给水工程投产后,必须经常化验水质,以确保供水安全。 第

四、管网的养护管理。

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如阀门维修,漏水检查,水管接头松动维修,水管防冻等。

总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

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

6 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饮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的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卫生部和水利部的初步调查,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农村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

参考文献:《云南省农村人畜饮水技术手册》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思考》

《水利水电工程规范》

第二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做好市政协十一届十七次常委会专题议政前的各项工作,7月21日,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雨量210mm,蒸发量达2000mm。尽管银川平原引用黄河水自流灌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表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被誉为“塞上江南”,可是仍有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少质差,浅层地下水含氟、砷、细菌超标,不能作为饮用水。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精神,切实加强农村人畜饮水工作力度,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氟砷病改水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一大批农村饮水工程发挥了良好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按照供水水质、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等四项饮水安全指标评判,2009年底,我市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50.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65.2万人的77%。

1 就目前看,我市基本构建起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管网体系,推行了农村规模化供水,试行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了农村供水入户。基本构建起农村饮水管理体系,由各县市区农村供水管理总站负责监督和指导本辖区人饮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供水水价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让广大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据测算,平均水价在2元/立方米,户均月水费支出在10元左右,国家发改委中资公司开展的饮水安全中期评估显示,我市农村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满意率达到96%。

今年是我市连续第四年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提出了年内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以显示市委政府“保障民生、惠及群众”的信心和决心。经过市水务局的积极协调和争取,今年确定了9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批复解决24万人的饮水问题,其中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15万人,改善提高饮水标准9万人。已下达批复开工建设的四项工程是贺兰洪广常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永宁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灵武梧桐树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灵武郝家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四项工程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2.2万人,饮水受益人口18.9 万人。批复总投资884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475万元,自治区财政投资1062万元,剩余4309万元由银川市和各县市区财政配套及农户自筹。目前,贺兰、永宁、灵武的4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三区和贺兰县习岗人饮项目也在积极协调下达批复, 8月5日前全部开工建设。

兴庆区大兴镇塔桥村饮水安全工程被列为市政协今年的1号提案,在市水务局、市自来水公司、市建设局、兴庆区的

2 共同努力下,目前,从六盘山路延伸至长塔路的管道埋设基本完成,往东由兴庆区水务局负责的长塔路至塔桥村管线铺设工作,待人饮方案批复后,即可招标实施,预计9月底完工。市自来水公司承诺,该工程完成后,村民用水实现同网同水质,并给予一年的优惠水价。一年后实行同网同价,按照供水标准服务。

二、主要问题

(一)建设项目尚有一定的资金缺口。一是饮水安全项目解决的人口从15万人增加辐射受益人口到24万人,这其中增加的资金不仅有国拨资金的缺口,还有市、县两级配套的资金缺口和农户自筹资金,这笔缺口资金在预算中是没有的。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移民吊庄地区群众拿不出足额的自筹资金,其它县市区的贫困户、特困户的自筹资金难以落实,成为自筹资金缺口的重点。同时,吊庄群众和贫困户今后的水费也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三是工程的不可预见费较大。管沟开挖时需要占青苗,破坏现有的柏油(水泥)路面,挖断部分地埋电线光缆,恢复路面、线路以及青苗补偿的资金无处落实。

(二)工程建设保障方面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工程任务艰巨,施工条件复杂。工程点多、面广、线长,且前期需要协调供电、公路、铁路、园林、通讯等多个部门,协调工作量大、协调起来也比较困难。二是宣传动员难度大。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认为自家手压井(地表水)使用方便,对集中安装自来水,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也有“等靠要”的想法,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三是有的县市区政府财政困难,

3 自筹资金难以落实。

(三)运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供水电价不统一。有的县市区执行0.478元/千瓦时的电价,没有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因电价高,导致水费高、水费难收缴等连锁反应。二是技术力量匮乏,难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随着农村饮水工程的深入实施,三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工作需求,人员和技术力量成为农村饮水工程顺利实施的“瓶颈”。

三、对策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饮水是人民群众生存的基本要求。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保障农民饮水安全,维护农民生命健康刻不容缓。为此,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1、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当前和今后,应着力解决进度迟缓、工作不力的问题。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态势和声势,争取项目区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让农民群众明白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力争年内完成市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二是加大领导责任力度。各县市区应成立工作领导班子,具体落实领导、技术、管理责任,加强组织实施。三是加大水利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县乡水利技术人员缺乏是制约饮水安全项目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县市区水务局应利用农村供水管理总站成立之机,选配水利技术人员,同时,加强水利技术人员、供水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四是做好项

4 目监测工作。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切实做好水质水量的监测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二)严格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心工程,只有严格管理才能保证质量。要严把“三关”,严格“四制”,确保工程质量。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规划设计、评审关。项目工程应开展勘测规划设计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专门的中介机构完成初步规划设计,组建专家评审组,对项目规划设计及实施方案进行评审。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批立项,更不能开工建设。二是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建立“业主负责、施工保障、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合格的施工单位、负责的工程技术人员、称职的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严把工程建设各个关口。三是严把交工验收关,坚持报验制。工程竣工后,先由施工单位自验,之后报请项目法人单位验收,由项目法人单位牵头,会同发改、财政、水务、卫生、供水等相关单位联合验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整改或返工。严格“四制”,就是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制。

(三)强化项目资金监管。一是改进资金管理方式。应实行工程建设资金县级报账制,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审签程序。二是加强资金统筹使用。由各县市区政府统一协调相关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建设。三是实行定期审计。审计部门应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责其整改。

(四)妥善解决新增加的潜在的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的24万饮水不安全人口中,其中一部分是属

5 于改善型的。从以往情况看,饮水安全人口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数,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新增加的潜在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不断涌现,有关部门应做好监测工作,及时解决此类问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五)加强管理和服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一是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机制。首先应明确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实管理主体,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制度;其次应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制度,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及维修费用;再次应完善经营管理方式,借鉴成功经验,组建供水公司,依靠供水公司加强管理。二是建立动态检测和举报机制,强化对集中式供水的源水、处理水、末梢水的监测,确保出厂水、末梢水都达到饮用标准,同时,应建立用水举报机制,接受群众监督与举报。三是加大饮水安全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加强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及整改督促,对检测不达标的应责令供水单位及时整改。

第三篇: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

发表日期

作者

来源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不断的发展,农村群众对饮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提高,不仅要有水喝,而且要方便、干净、安全。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实事求是,合理规划,科学调动,在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农村缺水、水体污染、不安全等问题。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方法及制度,真正的让工程服务与群众,让群众得到真正的放心水,舒心水。

关键词:

农村

饮水安全

工程建设

运行管理

1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1 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严重。农村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主要是浑浊度、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超标等,以细菌超标和未经处理的地表水引起的地方病最多,饮水水质不达标,如长期引用这种水,会导致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1.2 群众对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视度不高,这是由于当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认为有水吃足矣,不讲卫生,不谈安全。对于这个问题要由水利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应做好饮水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

1.3 供水工程无沉淀、过滤、等水处理净化措施,即使有净化设施,但受制水成本因素影响,净化消毒施设未能运用,形同虚设。 1.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没有形成统一,存在建后管理跟不上,导致工程运行时间不长就面临报废、重建等现象。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类型及特点

我县以乡镇政府所在地或联村建的分片集中供水工程。此类工程有以下特点:水厂覆盖面大,规模也较大,水厂供水对象以农村居民为主,也有养殖业、企业用水,水厂虽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经济效益相对较好,水质水量及运行管理能够保证,可按市场化运作。在水厂供水属准公益性行为。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技术

3.1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实行工程项目法人制、监理制、投标制,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三控制:即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做好县、乡、村协调工作。

3.2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早日发挥效益,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实施。同时,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和监督,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防止“豆腐渣”工程出现,以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把质量监督工作贯穿到整个工程建设之中。

由县级水利管理部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涉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做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定,奖优罚劣,切实做到把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贯彻到施工生产的全部过程之中,力争以最低的消耗,最经济的手段建造出群众最满意的优质工程;加强材料和设备检查验收工作,任何进场材料由材料员、现场工程师共同进行质量检查,提出质量评价,一经检查出质量问题的施工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最后阶段应逐层、逐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翻修,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关键工种工序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把关;严格按施工程序及工艺标准施工,不蛮干、不凑合、加强工序间交接与成品保护工作,以求一次成活。

3.3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应建立坚持在水源工程开工前检验相关水源水质的制度,并尽量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污染物直接污染。同时,应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对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

3.4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加强水质检测、监测

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资金,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供水水源地的监测工作,为水源水质的准确评价和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源污染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对供水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采取必要的消毒净化措施,保证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3.5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建设饮水工程

根据各地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根据各地水源、用水需求、地形、居民点分布等条件,因地制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既要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

4实现行之有效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4.1牢固树立饮水安全的管理观念和思想;坚持人类顺应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原则;注重以水资源整体效益、持久效益为准则的开发目标;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工程能否持久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因此,为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就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和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用水管理办法,以确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

4.2水资源的不可分割性和水资源逐渐短缺,要求对水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建立相应的饮水安全管理体制,促进从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转变,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处理乡村与城市、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供水与节水等多方面的矛盾关系。

4.3 加强对群众节约用水意识的宣传:水资源的海陆间循环毕竟是有限的,就像煤炭、石油一样。我国近年来人口不断增加、工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人均水需求量的增加,再加上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和国内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等因素,水荒是很正常的。水,是生命的源泉,维持我们的生活,没有水,万物就会消亡,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没有水,就不会有秀美的湖光山色……节约用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该从爱惜一点一滴水做起,牢固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观念,时时处处注意节约用水。 4.4当前基层的技术力量仍是比较薄弱的,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织技术人员不间断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可引进技术人员。组织编写浅显易懂的农村供水工程技术手册和有关培训教材,抓紧培养水处理、供水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骨干,特别要做好对农村水厂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业务考核工作,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知识,提高农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意识。

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期管理工作,有利于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在近几十年内,农村人民对生活要求也会有较快的扩展要求。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必然与原有环境产生大量的矛盾。因此,农村饮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水利建设的建设和管理者,就必须加深对水的自然演化规律的认识,为提高人类自我约束的能力、该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维护农村环境的正常发展创造条件。

5 结束

保障饮水安全,就是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更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所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相信饮水安全工程一定会有更好的绩效,一定会为人民的生存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第四篇: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与问题探究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意义,针对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做出了有益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前言

农村安全饮水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健康等重要信息。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随着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安全饮水得到基本解决。但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持问题严重,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突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逐步实施,为了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一、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意义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影响着千百万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关乎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是,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却相对滞后,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脱节,尤其是作为农民生活重要基础设施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并且逐渐成为影响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居多的发展中国家,5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的稳定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工业化及城镇化的扩张以及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风险之一。目前,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责任划分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严重错位,主体关系不明确,制度约束力不够。鉴于此,针对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和政府起着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各相关部门应提高经营质量,促进管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考虑用水户的实际利益。同时。各地、市、县级涉水单位也应该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各个方面进行监督与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2.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匮乏,水量供应不足,供水保证率低,用水方便程度低以及人均占有量少,水质量不达标。

3.饮水安全意识

公共产品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农民缺乏相关的饮水安全科学知识,以及生活习惯比较落后,健康意识不高。农村公共饮用水安全意识薄弱,农村商品水概念模糊。对水安全管理的参与力度不够,因此,一些地区还没有充分发挥农民集体性组织的作用,对水质关注热情不高,饮水安全的意识较差,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设示范供水管网工程,优化安全调控

建设标准化示范供水站、延伸集中联网式供水管网工程,加强主管网的建设与安全调控。依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优化饮水安全工程管网布局、设计、管道过障碍物的设计,对供水管线长、高差大的供水工程规划安全调控设施,如增加流量监测控制仪、排气阀、安全阀、电磁阀等。

2.构建健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立有效机制,相互协调。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中,应明确各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农村、农民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与责任,利用多种形式支持农村与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设中。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制度中,加强制度的规范性建设,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管,是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制度的有效手段。

(1)加大宣传与引导的力度,提高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与服务意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新兴的民心工程,事实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服务的对象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而该领域通常是政府管理薄弱的地方,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非常困难,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宣传与引导,使得服务能力小断提高。

(2)提高制度的规范意识,加强制度的宣传力度。制度宣传的目的就是使得人们能够对于制度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帮助人们对制度的意图与实施的程度有深入了解。因此,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宣传,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知晓度提高。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结介手机短信,工作人员宣传等多种形式,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创造条件。

(3)借鉴先进管理模式。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借鉴较好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的饮水工程,创建了不同的管理模式。较大的饮水工程成立供水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管理模式的同时,坚持把工程效益和责任人的利益挂钩,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效益。

四、总结

安全饮水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它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农村饮水安全不但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更是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促进农村的安全饮水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文章根据多年来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经验,指出了运行管理中存在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管理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和工程管理执法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快管理人员定编、解决资金不足、成立专业管理队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加强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为搞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饮水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商丘市梁园区自2005 年以来,先后实施了7 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建成供水厂(站)12 处,解决了8.89 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为保证该项工程能够持续发挥效益,水利局积极大胆探索多种形式的工程管理体制。一是在水利局成立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区已建饮水工程管理工作;二是对供水规模在1 万人以上的供水工程由区水利局直接管理;三是对供水规模在5000 人左右的供水站由水利局择优选择承包人承包经营。实践证明,以上几项措施的实施,基本确保了工程正常发挥效益。

一、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

现有供水水厂(站)大多自动化、机电化程度相对较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但要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修养护知识,

而且要具备多种设备的操作技能,以便在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时,能够及时正确处理,保障供水。但是现有水厂管理人员一般是临时抽调人员或农村承包户,没有经过专门的上岗培训,对设备的了解不多,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够自行操作设备,也能对简单的设备故障进行解决处理,但是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设备故障,管理人员并不能自行解决,只能和厂家或供货商联系,由他们派人前来维修。在设备修复之前,水厂无法向用户供水,这种情况有时要持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影响了水厂的连续运行。

二、管理经费不足

因供水厂(站)供水水价是本着保本微利,服务农民的经营方针制定,水费征收标准较低,正常情况下水费收入只能基本维持电费、人员基本工资和机电设备的维修、养护费用。大修费用无法保证,人员工资只能保证基本生活费用,严重影响了工程长期运行。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

水厂管理需要大批管理人员参与,包括机电设备操作员、管网维修养护员和抄表收费人员等。各类管理人员相互协作,分工负责,才能确保水厂的持续稳定运行。但随着大批水厂和供水站的逐步建成和投入使用,需要参与工程管理的人员

越来越多,管理人员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原因在于,水厂管理人员未能定编,仅靠临时抽调人员进行管理,人力资源有限。而水厂经营利润很低,从地方聘请人员管理,工资又难以保障。水厂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大批饮水安全工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工程管理执法体制不完善

饮水安全工程担负着千万农民安全饮水、方便用水的重任,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个别人的偷水行为和对输水管网的破坏,使得水厂正常的供水秩序遭到破坏,也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截至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监管手段对这样的违法行为予以约束,对偷水和破坏行为的处理没有针对性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再加上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纵容了偷水和破坏行为的发生,给水厂供水造成了极大损失。

以上问题的存在,给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也给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持久运行带来了隐患,如不及时解决,国家巨额投入所建设的饮水安全工程将面临瘫痪的威胁。

五、建议

(一)加快管理人员定编工作,解决人员紧缺问题应对已建饮水工程管理体制进行调研,确定合理的工程管理体制,按照不同规模核定岗位职责和管理人员数量,并确保管理人员工资发放,以利于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确定经费来源,设立管理经费和大修费专项资金建立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经费来源,并足额拨付管理和大修经费,是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

(三)成立专业管理队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工程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同时成立饮水安全工程专业管网维修队,掌握管道漏水修补技术,对漏水管道及时修复,降低损耗。

(四)加强工程监管,严肃查处偷水和破坏行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依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配备专业设备,采取有效措施,对私接盗用自来水行为予以调查和处理:对擅自破坏输水管网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厉处罚。

上一篇:前台行政转正工作总结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