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

2024-05-14

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精选6篇)

篇1: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

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

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十八大提出的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改善干部人事制度”的精神,遵循东莞市教育局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精神,落实我市教育战略,为我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干部保障,结合我校教育工作的实际,现就加强我校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和中央、省委、市委一系列文件要求,加快我校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我校中层后备干部队伍,促进我校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有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胜任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坚持理论武装、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中层后备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提高我校中层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中层干部队伍的补充和调整提供充足的准备。

根据我校目前的机构设置情况,我校计划培养政教、教导、总务、人事、办公室主任的后备干部各两名。

三、选拔条件

我校中层后备干部应具备以下资格: 1.思想端正,热爱职教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工作勤恳务实,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有较强的可塑性。

2.具有三年以上班主任或科级组长工作经历; 3.具有在本校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4.具有在下一级岗位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个别岗位酌情处理); 5.年龄以28至35岁为主体;

6.曾获校级或以上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7.身心健康。

四、原则程序

我校校长后备干部选拔应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以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并按照以下程序选拔:

(一)民主推荐。由学校制定民主推荐表,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人选推荐。

(二)组织考察。对已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学校领导采取个别谈话、民主评议等方法考察其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并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三)讨论决定。集体讨论时,既考虑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情况,也结合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情况和工作需要,从有利于学校领导班子形成合理结构出发选准配好中层后备干部。根据组织考察情况,集体讨论提出中层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名单,并在校内作公示。

五、培养管理

我校将要从各方面加强对中层后备干部的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后备干部的成长。

(一)加强教育培训。凡确定为中层后备干部的人员,将组织其参加市教—2 — 育局组织的各类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有计划地选派中层后备干部继续进行学历深造。

(二)加强实践锻炼。一是加强岗位锻炼。有计划地安排中层后备干部在校内该岗位进行工作锻炼。二是到校外参观学习交流。将有针对性地对中层后备干部进行市内、镇街内参观学习交流。

(三)加强动态管理。凡经实践证明不适宜继续作为中层后备干部的应及时给予调整;对新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及时列入校长后备干部管理。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原则上每三年选拔一次。

(四)坚持备用结合。今后学校提拔中层干部原则上从校长后备干部中选拔。

2016年8月20日

—3—

篇2: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

为了健全学校干部队伍,优化领导群体结构,完善选才用人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满足领导班子新老更替的需要,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坚力量,增强领导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根据上级干部“四化”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原则

(一)德才兼备、任人唯贤;

(二)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三)立足培养、竞争择优;

(四)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五)动态管理、合理使用;

(六)依法依规、民主集中。

二、培养与考察办法

(一)准入对象的条件

1、基本条件:有正气、有才气、有锐气,有团队精神,有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吃苦耐劳,有志于从事学校行政服务工作。

2、资历条件:年龄在45(男)或40(女)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学历合格,教龄5年以上。

(二)准入对象的产生

1、发动部署:通过教职员工大会宣传中层后备干部建设的目的意义,公布《学校中层后备干部培养考察及选拔任用的管理办法》。

2、由全体教职工大会公投,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条件标准和公投票数,研究确定人选。

3、结果公示。对确定人员名单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若无异议,即作为后备人选,填表上报教育局人事科备案。

(三)后备人选的培养

1、集体谈话。领导小组与所有培养考察对象进行集体谈话,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机遇和考验并存的实际状况,并提出中肯的希望与要求。

2、学习培训。鼓励培养对象坚持理论学习、参加业务培训,给头脑充电、为精神加油,引导他们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实践历练。帮教干部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可安排其参与分管一定的工作,或独立承担某一具体项目或条线工作,或分配急、难、重的任务,使其熟悉各种工作规程,掌握工作规律,积累工作经验,在多层面的磨练和考验中丰富阅历,增添才干。

(四)后备人选的考察

考察方式:坚持日常考察与定期考核相结合。⑴日常考察:校级领导跟踪了解培养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及社交圈、生活圈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如实反馈意见:通过个别谈心或诫勉谈话等形式,帮助其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促其健康成长。

⑵定期考核:学校对后备人选的考核与学校干部、教职工考核同步进行;并归档备查。

三、选拔与任用办法

(一)后备人选的认定 培养考察期间,应达到如下要求:

1、学年民主测评个人得分名次位居前1/3。

2、每年在报刊上发表专业文章至少1篇。

3、学年综合考评个人得分排名位于前1/3。

(二)后备人选的使用

1、中层干部原则上均在进入中层后备人员中选用;

2、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拟任人选,务必保证其先进性,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未被定为拟任人选的,在以后的选拔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3、拟任人选定向培养,将考虑个人志愿与工作需要相结合,但个人志愿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否则按落选处理。

(三)拟任人选的培养

1、试用周期:1年。

2、挂职锻炼。了解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有关要求;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就存在问题查找原因,改进措施得力;积累宝贵经验,提高自身的全局意识、政策水平、策划管理、组织协调、解决矛盾、破解难题、口笔表达等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3、列席学校行政会议。了解议事规则及决策程序,积极建言献策,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四)拟任人选的管理

1、考察: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考察结束后,写好述职报告。

2、报批:试用期满后,领导班子充分酝酿,慎重做出是否任用的决定:对不适宜作为中层干部的,取消其资格;胜任现职的,写好任前报告(包括理念、设想、思路、誓言等),报请教育局审批。

篇3: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

1 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按照德能勤技的要求考察一个干部, 要把德做为第一位。德, 即:一个人的人品、性格, 体现在工作中, 是忠诚、敬业、负责、塌实、上进。

忠诚的人, 做事时能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能视企业和工作为第一需要。敬业的人, 会尊重自己的工作, 甚至把它当成自己的私事, 无论怎样付出都心甘情愿, 并且能够善始善终。具有这样品质的人, 会把他的团队视为归宿。负责的人, 从不为自己找借口。工作本身就意味着责任, 如果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而不只是谋生的手段, 把责任根植于内心, 才会使他表现的更加卓越。这样的人, 委以重任, 会让人放心。上进的人, 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只有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在职场的竞争力才会更强。因此, 看一个人能否胜任将来的管理工作, 必须看其学习能力, 看其自觉自愿的学习能力, 只有具有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人, 才有持续提升素质的能力。

2 要察言观行, 注重行动

要挑选识别人才时, 既要察其言, 又要观其行, 但主要应该观其行。

2.1 要看其执行力。

就是能否做到不折不扣地把工作任务落实。走上中层管理岗位, 许多时候不是自己在干, 是指挥、组织下属在完成任务, 但中层管理干部必须具备超强的独立执行任务能力。一些急难任务面前, 一些特殊情况下, 中层就是操作层, 别人都可以不去做, 你必须能冲得上去, 而且不能出现任何庇漏, 这时, 其执行能力至关重要。

2.2 要看其工作效率。

一个慢慢腾腾、马马虎虎的人不会胜任管理工作。保证高效, 是态度积极, 不抱怨,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万事俱备, 一个高效的执行者, 在一件事情具备了60%条件就应该开始工作, 而当条件具备了80%以上再开始工作时, 已经显得晚了。保证高效, 要有条理。有到事事心里有数, 恰当安排时间, 合理分解任务, 化整为零, 分成先后轻重, 掌握节奏, 完成任务。

2.3 要看其主动意识。

就是能否自动自发地工作。要具有自己策划、自行组织的意识。在选择中层干部时, 要有意考察其在老板不在身边时的工作状况, 如果只在领导在时表现才好, 那他是个做样子的人。而只有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一个样, 领导不在也能主动找事做的人, 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 也才更有资格胜任管理工作。

3 要知长识短, 避短用长

选拔中层管理干部, 大多是从基层员工中大量日常的工作中去观察, 要从其大处着眼、长处着眼, 看人的本质。以下三种方法, 可以为我们选人提供一些借鉴:

3.1 加担子看态度。

现有岗位上, 你故意给需要考察的人压担子, 看他的态度, 第一, 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做不到, 却不愿意承认, 故意装着能完成的样子, 这样的人不敢正视不足, 虚伪;第二, 有的人对你安排的工作不满意, 但碍于面子, 不当面说, 却在背后发牢骚, 这样的人“两面三刀”, 不够坦荡。

3.2 从习惯看能力。

要注重观察一个人的学习习惯、情感导向和生理导向的锻炼习惯。这些都是能够体现能力的习惯特征。写诗功夫在诗外, 其实做工作也是这样的。卓越是一种习惯, 好习惯就是能力强的关键。考察习惯无需发生什么大事, 从一些小事就能看出其习惯, 要从大处看事, 小处看人。

3.3 从迹象看潜质。

有时, 事情虽然还没有发生, 迹象其实已经显露。如若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宝马也可能永远在种地。例如:在公众场合能完整表达思想的人, 不管其观点是否正确, 起码有三点值得注意:这人有思想, 在想问题;这人有责任感, 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有组织能力, 能在一个团队里起到鼓动作用。从这些迹象中可以判断其日后的发展轨迹。

4 要具有学历, 更重业绩

学历, 文凭是衡量一个人知识、修养、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 也是能否担任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一个具有重点大学本科学历的员工, 他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一定比一个只受过技校教育的员工强, 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是, 看学历, 绝不能只唯学历, 更要注重业绩。高学历者, 由于其综合素质高, 所以, 往往其绩效也会突出, 其业务能力、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协调解决问题的相关素质都会得以体现, 也很容易被人认可。但如果, 是那种本本主义, 虽然大学本科毕业, 但其实践工作能力超弱, 处理问题一塌糊涂、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说个问题表达不清、与人沟通弄不明白, 你说这样的人谁敢用?当然, 这样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可能只是个例, 但有学历、有文凭, 但表现平平者还是大有人在的, 就是说, 不是每一个具有高学历者都适合做领导。

与其选这种只有学历, 没有能力的人, 还不如在低学历中选拔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人, 虽然他们在知识结构、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 但他们能脚踏实地, 善于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 能够不断改进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善于与人沟通, 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处理问题周到而全面, 其工作绩效十分突出。这样的人更受企业欢迎。

5 要心态良好, 临事静气

管理者要做到“以有事之心处无事, 以无事之心处有事, 以做大事之心做小事, 以做小事之心做大事。”所以, 在选拔中层管理干部时, 要把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为重要的考察项目。

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必须要情绪稳定而乐观。要自己乐观, 情绪饱满, 积极向上。用自己的情绪稳定员工的士气并使员工得到激励。其次是有坚强的意志。做中层管理干部, 上要协调上层领导的关系, 下要指挥高度下属工作, 常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如果一个遇事心里放不下, 动辙灰心丧气的人, 是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该宽容大度。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时候, 善于同别人实行“换位思考”, 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这样心态能使别人感到亲切、温暖、友好, 并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便于赢得别人的信任。

良好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表现是临事静气。面对挑战和困难, 如果领导者首先就痛苦绝望没有了信心, 那么下属肯定就没了主心骨, 事情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所以, 无论事情有多困难, 也无论领导心里有多么焦虑, 表面上一定要镇定自若。静气是一种形象, 是一种影响力。静气是给下属胆和眼, 大家都慌的时候, 管理者不能慌, 大家都看不清未来的时候, 管理者自己要能看到未来, 把信心和希望带给每个人。这是对一个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篇4: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

关键词:高职学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收稿日期:2010-03-12

作者简介:方拥华(1977-),女,江西九江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部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政策的出台,高职院校获得了迅速发展,已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大多数高职院度过了创建之初的“适应生存”关,开始将目标定位于“办出特色”上,有些实力较强的高职院已开始了“创建一流”的探索。而高职院校的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广大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在院校体系中承上启下,是联系领导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令的贯彻者,任务的分配者和落实者,是学校稳步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要求,探讨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问题。

一、高专院校的特点及其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的特殊要求

我国有数百所高等院校,大到国家重点大学,小到地方独立学院,在校内机构设置上基本相同。总体说来,高校是由各院系、各部处组成,学院和部处机关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前沿,由这些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所组成的高校中层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高校中层干部是高校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联系上级与下属的桥梁和枢纽,兼有领导与下属的双重身份,既是接受上级任务的代表者,又是带领群众的组织者,是实施本单位工作的决策者,始终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学校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划,需要中层干部正确的理解、把握和创造性地执行,学校各项重点工作的完成,需要依靠中层干部的落实和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层干部是建设和谐校园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工作,除了有其他行业管理工作的性质外,还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因此,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既需要懂职业教育,又要掌握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而中层干部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发展层次和水平,代表着学校的品牌和形象,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也对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集领导、管理、执行于一身,肩负着比一般领导干部更加特殊的使命。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中层干部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应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政治的坚定性,以及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高校干部还必须德才兼备,把德放在首位。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要善于协调工作,勇于承担责任。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在高校的管理体系中承上启下,承担着学校最为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被称为“兵头将尾”。他们要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思路,通过部门和单位的实际工作,贯彻落实下去。他们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要立足本职,胸有全局,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他们在组织本部门基层教职员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处理好事务性工作,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全面把握一线教师的工作情绪,以较强的协调能力实现上下沟通,才能创造性地实现即定的工作目标。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既要防止单纯强调学术的倾向,也要防止单纯强调管理的倾向。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应该是知识型、科学型的。高校的行政部门不同于政府机关,政府是科层体制,明确要求下级必须对上级负责。高校有着不同于政府的特殊性,高校的行政人员与政府机构的公务员是不一样的。高校的行政人员,要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胸襟,要有尊重科学、崇尚自由与民主的胆识,为教学和学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高职院校是知识密集、人才汇粹的地方。中层干部要管理好知识分子,自己必须具备真才实学,具备广泛、合理的知识结构。一个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如果没有一定的学历层次、学术背景、学风修养以及教学、研究的经历和经验,就难以把握学科发展规律和高职院校工作特点。从高校实际情况看,有一些干部岗位专业性比较强,比如教务处、财务处、科技处的干部以及教学单位的双肩挑干部等,需要配备文化知识较高的人员担任。另一些岗位可以配备一些管理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但是,不论学校哪一部门的干部都要具备现代教育科学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当前高职院校最紧缺的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领导干部。因此,要鼓励高学历高职称、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从事管理工作,提高自己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二、构建公开平等、规范有序的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一)规范推荐提名

候选人提名是选拔任用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的关键环节。《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中要求把民主推荐制度确定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须程序和基础性环节,明确规定多数人不赞成的不列为考察对象。这一规定的原则精神必须贯彻到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提名往往缺乏严格的程序,对于提名的主体、客体、权限、适用范围等没有详细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推荐结果很容易出现一些“感情票”、“关系票”、“利益票”,导致民意失真。按照规定的范围、程序和要求,组织有关方面人员参加推荐,确保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成为规范推荐提名的重点。在具体的推荐方式上,要坚持集中推荐与平时推荐相结合,署名推荐与无记名推荐相结合,个别座谈推荐与会议推荐相结合,一轮推荐与多种类型推荐相结合,等额推荐与差额推荐相结合等方式,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一次推荐定取舍”的弊端。在具体的操作手段上,需特别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在民主推荐前,组织部门要针对干部选拔调整的对象、数量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要结合教学单位、机关教辅单位的工作性质,制定出岗位职务具体标准和岗位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民主推荐的对象、范围、数量和时间。二是要合理界定民主推荐的参加范围及参加推荐的人数和合理比例,学术带头人、教师代表、教代会代表应参与推荐。参与推荐的群众应包括对其了解、熟悉的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知情人。三要科学地设计推荐表。设计的项目要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群众推荐的意见,让与会人员能独立思考和填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四要通过综合评价,科学确定考察对象,对不同方面、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从中获取相对客观的民意,为学校党委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严格科学考察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核心环节之一,考察工作能否做到科学、严密、全面、准确,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选拔工作质量的高低。为了提高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考察制度,增强考察工作的科学性。首先,要建立健全考察综合指标体系,细化考察标准。即明确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将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考察内容细化分解,由此衡量干部德、能、绩、勤、廉等方面的表现,透视其本质、主流和发展潜力。其次,要注重考察方式方法。通过个别谈话、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等方式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征求意见人员范围要涉及主管校级领导、本单位党政领导干部、正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党支部书记和与工作有关联的处室负责人等。第三,要拓宽考察渠道。使考察工作逐步由学校内部向社会延伸,由中、上层向基层延伸,由领导向群众延伸,由一时向平时延伸,由工作向生活延伸。也就是说不但要考察工作圈情况,还要尽可能地考察生活圈和社交圈情况,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考察格局。第四,要全面深入分析考察结果。把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结合起来,不简单地以印象取人;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不片面地以分数取人;把集中考察与平常了解结合起来,不机械地以票取人。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充分运用考察结果,把考察结果作为干部任用时的重要依据。

(三)完善用人的规则和程序

一是要实行党委讨论干部表决制,防止选人用人的偏差。对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要坚持做到多数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部门认真考察的不讨论,集体讨论时多数人不同意的不通过。校党委讨论任用干部时,经过充分酝酿,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拟提拔中层干部表示同意、不同意或缓议,赞成票超过应到会者的二分之一的才能提拔任用,工作人员统计票数后当场公布结果,并建立了校党委讨论干部工作档案。二是要认真落实任职前公示制。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的公示制,是近几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也体现了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的方向。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基本上都采取了公示制,这一制度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欢迎,组织部门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程序办事,不能走过场,切实尊重公示结果。在公示时限上下不打折扣,给群众一个充分了解高职院校中层领导干部任用信息的时间。在公示方法上,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公告,要辅之校园网等其它手段,让更多的“知情人”参与到中层干部选拔工作中来。公示结果无问题,下发任职决定。

三、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一)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选好人用好人,必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日常监督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并完善推荐责任制、考察责任制和干部任免责任制。进一步强调向组织推荐干部必须对推荐的准确性负责,考察干部要保证考察结果的真实性和评价的公正性,保证任免决策的民主性和正确性,以此强化推荐者、考察者、决策者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相应的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依靠制度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时,制定监督管理的实施细则,增强监督制度的可操作性,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确保监督制度覆盖到干部培养、选拔、考核、使用等各环节,避免出现监督“空挡”,使监督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二是必须完善监督制约网络,加强组织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坚持“校务公开”、“系务公开”和“部务公开”制度,特别是涉及人财物及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大问题和师生职工利益的大事都应公开。组织部门要担负起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责任,要不定时地对新任命的领导干部进行跟踪调查,始终使领导干部在组织的监督之下。要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制度以及党内民主生活会的监督功能和防错纠错功能;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全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任用前公示制度,使整个选拔任用过程始终处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干部任期内,也要拓宽、畅通监督渠道,坚持定期组织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到工会、教代会汇报工作,接受评议。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和权力运行始终置于有效的机制保障和制约之下,以避免选拔任用干部出现失察失误,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教职工拥护的领导干部选拔到学校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保证学校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和完善退出机制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还应防止重选拔轻管理的倾向。健全和完善退出机制,也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难点。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应建立起一套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领导干部能“下”的机制,疏通能“下”的渠道。

首先要建立干部正常更替机制。一是对干部实行系统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试用期制和部分干部聘任制,试行最高任职年龄制度。聘任期满,通过组织考察,称职的可以继任或转任。不称职的,则可以“下”。试用制是进一步考察了解干部的有效途径,是对不胜任现职干部早发现、早帮助、早调整的有效方式。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指标必须抓住能集中反映干部素质和水平的关键内容,并尽可能量化、细化,全面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情况。要扩大参与考核的人员范围,提高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做到考准、考深、考细。通过科学的考评、可信的凭据,真正实现干部“能下”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使下来的干部“下”的“顺气”。三是要建立领导干部辞职制。要制定相关政策,对领导干部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原则、条件、程序、处理办法作出系统的规定。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免职、辞职和降职制度的具体条件和实施办法,对政绩平庸者的下岗安置做出明确规定,促进干部正常“下”的运行机制的形成。

其次要制定干部“下”的配套措施。即制定退出岗位后的工作安排、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一是要做好“下”的干部的安置。一方面,对因年龄原因“下”来的领导干部,采取改任调研员、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的方式,让他们协助本级班子开展工作或专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可以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或者平级调整工作岗位,由原岗位调整到适合本人特长的领导岗位。如果以前既从事行政工作又从事教学科研的,可直接免去其行政职务,让其专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从而较好地调动调整下来的干部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作用得以继续发挥。二是要落实好“下”的干部的待遇。对因严重违纪、滥用职权等行为受到纪律处分而“下”的干部,必须降低其工资待遇。对于因量才使用而被安排担任较低领导职务的干部,一般不降低其职级和工资待遇。对那些各方面比较优秀、工作称职,但由于年龄因素和任期因素而“下”的干部,应本着安抚的原则适当予以照顾。通过以上措施,较好地避免了能下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待遇纠纷,势必有效地减轻改革阻力。三是要加强“下”的干部的教育管理。针对“下”的干部怕丢面子,有失落感等思想和周围的一些议论,学校应始终注意通过谈话谈心,做好“下”的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无论对到龄后退休干部、转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还是对能力欠缺或犯错误的干部,在“下”来前都要坚持谈话制,让他们感觉到领导对他们的关怀与重视,有利于他们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对待职务调整,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新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程贞玫.试论高校中层干部的能力建设[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邱铁平.浅议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科技资讯,2007,(33).

[3]龚彩云.高校领导干部“能上、能干、能下”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33).

[4]罗中枢.论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改革和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8,(5).

[5]赵承胜.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探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刘少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9).

[7]张珍.关于建立和完善高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

篇5: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

杨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1994年6月,我光荣地分配到**电力公司工作,先后从事过内线表计工、公安保卫部内勤、外勤干事,计量检定员、水电建安公司文秘、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公司营销策划、现任水电建安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今天,我自愿报名参加集团后备干部的选拔,并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各位职工代表公开演讲:

政治素质好、助推本职工作成绩突出

我兼任着民进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民进绵阳市委文艺总支一支部主委、政协三台县委常委。自身具有的坚强的政治素质,那就是以党为师,在思想上与党同心同德、目标上与党同心同向、行动上与党同心同行。

近十年来,我充分发挥自身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工作能力的特点,妥善地与发改局、国土局,住建局的相关科、股、室联系,办好了公司会仙生态花园、梓州花园、会仙花园、**花园等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立项、规划、确权、营销、办证等。

充分地将民主党派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资源,与自身善于交际、沟通能力强的特点结合起来,用在本职工作,助推公司发展,先后与社保局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历史遗留的13名,零界退休职工脱保问题。我和在公司的其他几位政协委员,积极为推动冬瓜山电站建设所作的提案,得到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县政协领导班子明确,特别要千方百计确保冬瓜山电航工程在年内开工建设。“三岗”建功成绩明显。连年被公司表彰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优秀通讯员;被民进绵阳市委、中国共产党三台县委分别表彰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外干部、民主党派工作先进个人、统战工作先进个人。

组织能力强,敢于担当

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能够熟练草拟各类公文。

2002年6月,我调入建安公司从事文秘工作。在不同时期,紧紧围绕建安公司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起草了多项管理制度,并致力于监督执行。

2007年元月之后,我协助律师工作,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敢于坚持原则。因此,影响了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打击,我没为此而退宿,继续坚定正义的信仰,敢于担当,继续坚持协助律师,参与处理别人不敢做,他人怕做的历史遗留纠纷。(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目前,通过法律途径起诉、上诉、应诉经济合同纠纷共计41件次,其中:设备款结算2件;工程款结算38件,设备租赁案1件;避免公司损失920余万元,直接挽回公司损失66万元。

2008年6月,公司安排我主持临时单位“物业管理部”的工作,主要负责原彩印厂信访、上访安置人员思想稳定、情绪稳定、工作稳定的管理、疏导。为此,我专门组织她们进行10天的学习,与她们交流、谈心,给她们宣讲公司的政策和制度,引导她们的思想和行为紧紧团结在公司。确保了人心稳定和工作质量。后来,她们积极服从公司安排,顺利分流到了不同部门。

创新能力强,善于团结

2010年5月,我被任命为建安公司综合办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的全面工作。我深深地知道,作干部,首先是管好自己、理顺关系。办公室是公司的参谋机构,大多都是幕后工作。怎么调动职员积极性?上任后,我分别与职员交流,获知了她们的特长,知道了她们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抓住了她们都想干工作,不想做懒人的心理。在部门内大胆改革,创新内部管理方式,放权于职员,信任职员,让她们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一岗多能,分工合作、协商处理、制度约束。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从心里得到她们的赞同和团结,事实证明,各岗位人员都很满意,部门工作凝聚力非常坚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职工代表:“心事宜明、才华须韫。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刚才,我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自己过去的工作,基本符合集团后备干部选拔的条件。面对未来,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知识,弥补自我的不足。无论竞聘成功与否,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立足本职,虚心求教,勇攀高峰。

篇6: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试 行)

第一条中层(科级)干部是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是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校级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学校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要求的科级干部队伍,根据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川省委组织部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五条规定》》等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科级干部队伍建设。按需设岗,强化岗位意识,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实施聘任,注意选拔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精干高效、结构合理、有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第三条工作原则

选拔任用工作应当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岗位管理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选聘的原则,注重实绩和潜力、群众公认原则和适当交流轮岗原则。

第四条科级机构的设置及科级干部的职数

科级机构的设置及科级干部的职数,应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设置。设置情况详见《四川省档案学校内设机构及岗位设置调整改革方案》。

第五条任职条件和任职资格

(一)能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政治素质较高,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强。

(二)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政策水平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办事思路清晰,勇于开拓创新,勤奋务实。

(三)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调查研究、文字表达、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四)能自觉接受批评和监督,勤政廉洁,顾全大局,团结同志,服务热情周到,群众基础好。

(五)身体健康。

(六)提拔任副科级干部的年龄一般在40周岁及以下,一

般应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2年及以上工作年限;提拔任正科级干部的年龄一般在45周岁及以下,一般应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可不受工作年限限制及年龄限制。

(七)由副科级提任为正科级,一般应在副科级岗位上工作两年及以上;科级干部任职年龄一般男不超58周岁女不超过53周岁。

(八)在同一职能部门同一管理岗位上任满二届以上的,可交流换岗。

(九)部分科级岗位需要特殊条件的详见《四川省档案学校内设机构及岗位设置调整改革方案》中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及说明。

第六条选拔任用

选拔任用采取党委任命或公开竞聘选用方式进行。任命方式由学校党委、行政按干部考核任用程序直接任命聘用;竞聘选用按照公开竞聘的程序选拔聘用。

选拔任用程序

1.公布选聘岗位和任职条件。

2.组织推荐、群众推荐、自荐。

3.对推荐对象资格审查,提出考察对象。

4.组织考察。

考察要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主要表现、主要特长以及主要缺点和不足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公正的了解,并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5.经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提出任命或聘任建议方案。

6.公示和任命。提拔担任科级干部的,必须进行任前公示。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下发任命或聘任通知。

公开竞聘办法及程序,另行规定。

第七条 校团委、工会、女工委负责人,在代表大会期间,按照相关程序选举产生;闭会期间,参照本细则第六条相关程序执行。

第八条科级干部的任职时间,自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决定之日起计算。由选举产生的,自当选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聘任期限

科级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为三年。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任期内可进行届中调整。对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的,可以降职、免职或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职。被降职、免职、责令辞职后的科级干部,因工作实绩突出,符合任职条件的,可重新聘任为科级干部。

第十条科级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免去现职:

(一)达到任职年限的。

(二)在考核中,经研究认定为不合格的。

(三)由于出国、外出进修学习、下派挂职等原因,离开岗位一年及以上者,应及时免去现任职务。

(四)受工作失误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按规定应当免去现职的。

(五)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

第十一条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原则性、政策性、程序性强,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十

二章《纪律和监督》中第六十三条至第六十九条规定的各项纪律要求,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十二条 学校企业化管理的二级单位,其负责干部的选拔任用参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本条例由党委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档案室解说词下一篇:XX中学2012年度学校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