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从小学抓起

2024-05-14

廉政教育从小学抓起(通用8篇)

篇1:廉政教育从小学抓起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

[摘 要]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则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论辩能力的培养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论辩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本文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设计特点、儿童心理学的角度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论证了培养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论辩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结合他人已有的与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一条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子。

[关键词] 小学生 ;论辩能力 ;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论辩,即辩论,是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陈述不同的论据以辩驳争论,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分而言之,论指论述说服;辩指争辩反驳。论辩的方法可分为雄辩、诡辩,以及由二者之中派生出来的悖论。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纵观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我们不难看出凡是具备卓越论辩能力的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能凭着纵横捭阖的口才收到出奇制胜、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甚者,凭着出众口才出世入仕,加官进爵。可见,“口才”是“人才”的重要构成因素。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培养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人才,无疑是教育的一大重任。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设计了三个维度,贯穿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领域的课程结构。但是,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论辩能力的培养却不重视或重视得不够。所以我们有必要重申:论辩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学抓起。

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辩是口语交际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基本方法。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育,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良好论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论辩能力的培养这个话题,并不是新兴的,追溯起来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929年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语文科的作业就包括“说话”一项,其中五、六年级规定的训练项目就有“辩论”的练习。此后的各种大纲均有不同的要求。

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称《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阐述:“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 (P2)课程基本理念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样阐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课标》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 (P2)

从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来看,总目标这样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目标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在参与,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实践性。如第一学段目标:“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目标:“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目标:“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以上阐述,我们不难解读《课标》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内涵和要求。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语文能力则包含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能力,任何一方都不是孤立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语文教育必须为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能力服务。

而《课标》中所提到的“讨论”、“商讨”、“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和应对能力”等关键词,其所体现的都是论辩的一种形式。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课标》的要求。

(二)教材的设计意图

根据《课标》的理念及课程设计思路和编排的.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意识地渗透和安排了很多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其中不乏阐述、说服、申辩、反驳等成分。如:20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在入选的课文中,编者也有意编排了关于论辩内容的课文,如:《两小儿辩日》、《矛与盾》、《将相和》、《晏子使楚》等。年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11册积累・运用四P81和第12册积累・运用五P117要求学生能够当众演讲(演讲的主要成分是论述说服)。第九册积累・运用五P108、第11册积累・运用六P118和第12册积累・运用三P74等均有要求学生进行辩论的练习。

可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论辩能力是教材的要求。

(三)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课程标准有“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的要求。

辩论是思想的竞赛,也是说理的竞赛,著名学者余秋雨也说过:“辩论其实就是一场智力游戏。”在辩论过程中需要迅速调集个人的知识储备,具有边听、边整理的能力,判断别人见解正误的能力,确立自己立论的能力,快速组织语言作出针对性讲析的能力等。通过辩论可以锻炼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提高推理演绎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组织学生围绕看法不一致的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语交际的辩论能力。辩论是难度较大的一种讨论形式,正反双方要通过激烈的争辩来捍卫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四)社会和生活的要求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时,毛遂自荐使楚,口若悬河,迫使楚王歃血为盟;战国时,苏秦游说诸侯,身挂六国相印,促成合纵抗秦联盟;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凭着如簧巧舌就说服赵王现出五座城,因而官拜上卿;东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吴主孙权联刘抗曹,终获赤壁大捷;建国初,周恩来奔走各国,谈笑风生,言谈间卷舒风云,树立了中国外交新形象;“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慷慨陈词,雄辩滔滔,唤起千百万人民与法西斯决一死战的信心,扭转了世界局势;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妙语连珠,精心打造“铁娘子”时代……[3](P56)口才在他们那里,已然成为一种攻无不克的法宝。

纵观历史,从斡旋于国际事务的外交家活动家,到驰骋商海的企业家,到谈笑风生、从容不迫的谈判专家,到语惊四座、令人拍案叫绝的演说家,直到讨价还价、分文不让的市井小民,无一不需要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卓越口才。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我渠道性是这一时代的显著特点。

随着传播手段的愈加现代化,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交往的密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人越来越显现出一种长期特有的优势,他们在各种场合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4](P8)。”我国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在《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一文中指出:“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声传技术异常发达,国际间政治的、财贸的、科技的、文化的交流导演频繁,忽视口语的痼疾再不大力纠正,危害三大就不仅仅是对读写有不利的影响而以。”越来越多的人把口才和原子弹、电脑并称为当今社会制胜的三大武器,并提出“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的新理念。

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很大部分是论辩:或论述自己的观点;或说服别人接受某种事理,采取某种行动;或与他人展开辩论以明是非;或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论述说服争辩反驳能力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论辩能力的可行性

拥有卓越的口才――论述说服争辩反驳能力,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和不懈追求的方向,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但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次有趣的测验,题目是:“你最害怕的是什么?”测验的结果竟然是“死亡”名列第二,而“当众演讲”却名列榜首。有41%的人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比做其他事情恐惧[2](P8)。可见,在大多数人看来,当众论述争辩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通常也出现这种情况:低年级的学生还有较多的开口说话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金口难开”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怕“说”或不愿“说”的状况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的学生,好奇、大胆是他们的特点,因此常常口无遮拦,“童言无忌”嘛。年龄越大、年龄越高,他们的阅历也不断增多,就越知道判断是非对错,知道说话要负责任,因此说话也懂得倍加小心。他们有的是因为胆小、害羞而紧张,有的是因为曾经的挫折而自卑,因此约束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和与他人的交往,但是更多的是因为“无话可说”.

可见,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是个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个非常复杂而艰巨的过程。那么,如何实施这一项工作呢?我们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尊重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搭建学生大胆说话的平台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地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从《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的教学建议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程序:敢说――乐说――说对――说好。从小学低中年级的“敢说”、“乐说”、“说对”过渡到高年级的“说好”,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师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观念,当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发展。每节课都要有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和机会,通过提高认识,帮助学生克服讲话胆怯的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激励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一种健康的表现欲,增强学生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让学生有话想说、敢说,自信大方地表达。

(二) 依托教材,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教材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载体。我们可以依托教材,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1、学习相关课文,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篇目涉及各种各样的论辩技巧,如前面所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篇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论辩能力的培养。例如,《两小儿辩日》中刻画了两个小孩敢于质疑争辩的可爱形象,他们能把大教育家孔子问得“不能决也”.不禁使人拍案叫绝――真是后生可畏也!这个教材能给学生树立了“敢说”的典范。再如,《矛与盾》[5](P125),课文本身就是一个论辩的经典案例。利用该文可培养学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论辩技巧。通过学习,提醒学生不要使自己的语言前后矛盾,也不要使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背道而驰,同时抓住对方自相矛盾的语言或自相矛盾的语言和行为,驳斥对方的荒谬和诡辩。而《晏子使楚》和《将相和》则让人体验雄辩语言魅力,从侧面暗示学生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论辩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与论辩有关的课文很多,与这些课文相关的论辩案例也很多,身为人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善加应用,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不同课文,可培养不同的论辩技巧。

2、通过引入课文作者令人拍案的论辩案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第十二册编入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5](P91)。当我们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妨以安徒生的卓绝的论辩案例导入新课: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生活极为俭朴,经常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走来走去。

有一天,一个阔佬望着安徒生那顶破旧帽子嘲笑他说:“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呀?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立即回敬说:“你帽子下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东西呀?能算是脑袋吗?”[7](P108)

整个小学阶段,一共收入近四百名作家的作品(包括“运用・积累”中的文章),其中很多作者都是巧舌如簧的雄辩家,我们可以通过叙述他们引人入胜的论辩案例来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又可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

3、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大快人心的论辩案例,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第11册《狱中联欢》[5](P26)中的江姐,不但是一个令肃然起敬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敢于刚言震敌的雄辩家。

长篇纪实小说《红岩》有一则江姐怒斥敌人的故事:

江姐被捕以后,虽经受严刑拷打却宁死不屈。特务头子徐鹏飞为达到让江姐招供的目的,不惜采用他审讯女犯人惯用的最下流的手段――当众剥光衣服。江姐非但不被吓唬住,反而义正词严地指责徐鹏飞:“我要告诉你,你不要忘记,你是女人养的,你妈妈也是女人,你老婆、女儿、姐妹都是女人,你用这种手段侮辱我,遭受侮辱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世界上所有的女人,连你妈妈在内,也被侮辱了!你不害怕对不起你妈妈、姐妹和所有的女人,那你就来脱吧!”[8](P369)

江姐的这一席话,大义凛然、气贯长虹,威震敌胆,她以浩然正气压倒了敌人的卑劣和嚣张,特务头子徐鹏飞最终不敢再下令剥江姐的衣服。

《一夜工作》中的周总理,他的口才是世界公认的。

有一次,周总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他首先介绍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及对外方针。不料一位西方记者突然问道:“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总理立刻意识到,此问的目的一则讥笑我国穷,一则刁难一下,看总理是否对此心中有数。周总理风趣地回答:“中国人民银行嘛,有18元8角8分。”一时间,全场愕然,不解其意。然后他才细细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十种主辅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总理的应对能力,全场人员无不拍案叫绝。

小学语文涉及的人物很多,关于这些人物的论辩案例不胜枚举,在课堂上引用相关的论辩案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纵横捭阖的论辩能力,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三)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1](P6)

要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老师本身要首先具备这种能力。因此,教师的急中生智应付课堂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起到示范的作用。老师在课堂中应用风趣诙谐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服,进行教育,其作用则更加不言而喻。

1.放大其害,不辩自明

几个学生写作文时,总是忘记放标点符号,多次提醒,不见成效。于是,老师在讲评作文时候引入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土财主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但喜欢卖弄斯文,附庸风雅。为求得来年好财运,大年三十,他特地请来当地一位颇有文采的穷秀才替他写副对联,借以装点门面和祈求吉祥。穷秀才恨透了这位平时为富不仁、欺压乡邻的土财主,因而决定利用对联捉弄一下他。秀才深思良久,然后挥毫泼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披为:人多病少财富。财主审视良久,连连夸奖这是一副绝好的对联,重赏了秀才,随即喝令家人赶紧把它贴在大门两侧。正月初一早晨,当财主一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吃新年的第一顿团圆饭时,忽听门外传来一阵阵哄笑声,财主以为过往行人在夸那副对联,便仔细地听:“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人多病,少财富。”听到如此诅咒,财主气得直跺脚,喝令家人立即把那副对联撕毁。[9](P85)

几个忘记放标点符号的学生和全班其他学生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写作文不放标点符号的毛病也逐渐改掉了。

2.诱导迂回,比喻说服

当老师,难免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如果能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方式,那么,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论辩能力。

有一位老师,他的几个学生有点懒,不想学习古诗文,还口口声声说,脑袋已装满现代文,再也装不下古诗文了。老师感到好气、好笑又有点无可奈何,他突然想到《禅之悟》中的一桩佛家公案。在班会课上,他叫那几个“脑袋已装满现代文”的学生用盆去装拳头大的石头,并且要尽量装满。不久,那几个学生抬着满满的一盆石子进来,老师问,装满了没有,学生都说满了。老师拿一把沙子撒在石子上面,问学生既然满了,为什么还能装沙子呢。学生沉默,过了一会儿,学生报告说装满了。老师不作声,继而叫学生往盆里注水,学生照办,老师又问他们满了没有,这时,学生脸有愧色。老师再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盐,慢慢地往盆里撒,已经注满水的盆子,竟然还能再装几把盐。学生目瞪口呆。事实胜于雄辩,自此,学生们再也不敢说“脑袋已满”之类的话。

(四)开辟语文大课堂,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论辩能力

1.开办讲座,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失败的实践”.因此,介绍传授演讲辩论理论、知识和技巧很有必要。

老师自身向学生传授介绍演讲辩论知识和技巧。名人名家大多是大忙人,不容易请到。特别是边远的地方,更没有条件观摩名家讲座的。如果光等名人名家来给学生传授演讲辩论理论、知识和技巧,是不现实的,也是荒唐可笑的。老师应利用适当时间,向学生传授演讲辩论知识,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把握演讲辩论。观看辩论或讲座的光碟,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辩论或讲座的光盘,要求学生在观看时,要注意环境与人物的对话描写,品味语言内涵和机敏的思辩等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论辩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2.举办演讲辩论比赛,提高学生实际论辩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掌握理论和技巧是不够的,教师要经常组织进行辩论和演讲比赛。要选好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起辩论热情的、有明显分歧能够形成对立面的辩题,并指导学生查找、阅读资料,做好辩论和演讲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是培养学生论辩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喜欢谈论兵法,家中所传的《六韬》、《三略》等书都读尽了。曾经与父亲谈论用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就是赵奢本人也不能驳倒他,他母亲以为将门出虎子,很高兴,但赵奢却认为他不是将才,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并再三告诫他不要当将领。赵奢死后,秦王要攻打赵国,利用范雎的“反间之计”,使赵王疏远廉颇,利用赵括为将。赵括以“我本来不想去,无奈朝中没有超过我的人”为由,不听母亲的劝告,欣然接收了任务,并且在赵王面前稳操胜券地夸下海口。于是照搬兵书布兵列阵,抵抗秦军,没想到很快就落入范雎布下的圈套,不久就一败涂地,自己也中箭身亡。

论辩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的道理。仅仅学习论辩理论,一味研究论辩技巧,如果不去亲身实践、体验,这与赵括纸上谈兵有何区别?又如何谈得上什么辩论能力呢?

开展演讲辩论比赛,老师可以当评委,可以当教练,但更重要的是,老师应该是忠实热情的观众。适时给予掌声鼓励,激起学生表达的信心和欲望,让他们敢于果断地实践。学生只有在辩论实践中,才能真正培养起论辩能力。

(五)拓展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课程资源是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古语云:慧于心而秀于口。为了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就要充分拓展课程资源,既要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又要感受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广开思路和言路。要引导学生多读中外名著,背诵优秀诗文,深记格言警句;阅读报刊杂志上富有时代信息的健康作品;利用图书馆(室)、电脑网络等信息渠道扩大知识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生活积累。这样厚积薄发,在口语交际中就会视角敞亮、滔滔不绝了。

三、结语

当代社会,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应试教育最终必定要让出历史舞台,未来世界必定是素质教育的天下!培养学生论辩能力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是拓宽学生视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论辩能力作为人的素质的重要一方面,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也许,我们可以套用伟人的一句话,“论辩能力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刻不容缓,同时,事实证明,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宿春礼。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3]林语堂。 说话与演讲[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24.

[4]卡耐基。 人性弱点全集[M]. 北京:工业出版社,

[5]崔峦 等。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 谢伦浩 等。 名师教你学辩论[M].大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7] 罗广斌 等。 红岩[M].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4.

[8] 萧荣贵 等。 语文故事[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篇2:廉政教育从小学抓起

前几天,刷到一条画面让我感触颇多,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一家人在客厅里搞笑地聊着天,儿子想吃盘子里的橘子,于是就叫妈妈帮他剥一下,妈妈耐心地剥着橘子皮,待橘子剥好之后,妈妈拿下一瓣橘子,对儿子说:“先拿给爷爷吃吧!”儿子楞在那儿,看了看爷爷,又看了看橘子,良久没有动身。这时他姑姑上来牵他的手对他说:“宝贝,来。我们先给爷爷吃。”然后,儿子一步一步走向了爷爷,说道:“爷爷,给你吃。”爷爷十分高兴地接过孙子的橘子道:“谢谢我的大孙子。”然后妈妈又拿下一瓣对他说:“再给奶奶吃。”。。。就这样,儿子给在场的长辈分了个遍,最后,当妈妈拿下最后一瓣给他儿子吃时,儿子抬了抬小手对妈妈说道:“妈妈,给你。”妈妈十分欣慰地接过了儿子的那一瓣橘子,又重新给他剥了一整个橘子。看到那里,我个性为这母亲感到骄傲,因为她从小就培养了孩子的分享潜力,也预防了孩子构成自私的性格,但现如今的家庭教育,有多少是这样的呢?

见过许多的家庭,当然也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的,他们总是放任孩子,让孩子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即使孩子做的不对,又或者做的事会惹人生气,他们也只是答道:“孩子还小嘛,不懂事,等以后长大了就会好了。”每当我听见这样的话语时,我也会和他们讲述一些道理,譬如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阿等等,可次数多了,他们也会觉得我啰嗦,我也就适可而止了。毕竟每个人影响的周边也就那么几个,你说多了反而别人会觉得你先吃萝卜淡操心了!

篇3:生涯教育须从小学抓起

案例1:朋友的孩子今年读六年级,成绩非常优秀。 一次我到他家做客,和他聊天时不经意地问他:“ 平时喜欢哪些科目,长大了想干什么? ”孩子的话让我很是吃惊:“ 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只是对于不考试的课没那么讨厌。 对于长大以后的事,我觉得很遥远,还没有想过。 ”经过进一步的谈话才发现,他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只是为了得高分让家人开心,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读书做题。 我不禁感叹:自己也当了十几年的老师, 却很少去聆听孩子内心真挚的话语;考试的压力已成为许多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他们每天只是机械地忙着读读背背、抄抄写写,丧失了读书的兴趣,职业意识更是缺乏,甚或一片空白。 长此以往,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势必会产生消极影响。

案例2: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观,笔者围绕 “ 长大后 ,你想从事什么职业 ”这一主题 ,在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想当 “ 教师”的占27.7%,想当“ 警察”的占22.6%,想当“ 医生” 的占16.3%,想当“ 科学家”的占14.5%,想当“ 生意人”的占7.8%,“ 其他”打算的占6.9%,“ 没想好”的占4.2%。 简单分析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的概念并不清楚,只是了解一些常见的职业类别;所设想的职业选择大多受父母所从事职业的影响; 更有一部分学生从未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 还没有确立今后的奋斗目标。

案例3:笔者所在县有2所县直小学、17所农村中心学校,经调查了解,目前已接触并开展生涯教育的学校仅为5所,占学校总数的29.4%。 这5所学校也只是将生涯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 对班主任提出了一些要求, 如每学期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尚未作为课程进行系统的开设,欠缺行之有效的推行措施与评价机制。 生涯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状态,扮演着“ 陌生人”的角色。

教育的要义是唤起生命成长的觉醒。 生涯教育的缺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时代要求相距甚远,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纠正。

一、 催生关注,达成生涯教育理念共识

生涯教育进入我国已十多年, 但在小学的开展实施仍停留于初始阶段,关注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 学校要从培养有用人才的角度出发, 真正认识到生涯教育对提升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性, 积极大胆地进行有益的尝试。

首先,定位生涯教育目的。 小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旨在推动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兴趣、规划人生,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其次,营造生涯教育氛围。 通过悬挂宣传标语、 开辟宣传专栏、设计发放宣传手册、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生涯教育相关知识,让师生、家长、社会了解其内涵,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最大程度的支持。

再次,推动师生内在觉醒。 将生涯教育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开设,每周安排1~2课时,培养一批专门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使生涯教育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唤醒师生的认同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做好生涯准备。

二、 推进阅读,深化生涯教育发展内涵

“ 一个人的 精神发育 史实质上 就是他的 阅读史。 ”阅读是学生自我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良师,也是促其丰富人生经历、 思考未来规划和确立生涯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拓展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课程资源。

一是激发阅读热情。 学校要积极创造阅读条件, 有意识地开展“ 图书漂流”、“ 阅读擂台”、“ 美文朗诵会”、“ 读书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唤起他们的阅读期待,在阅读中品尝到无限的乐趣。 尤其要发挥语文教学主阵地的作用,鼓励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

二是做好读书指导。 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为避免阅读的盲目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推荐一些合适的生涯教育书目, 如低年级侧重于选择图文并茂的读物, 中高年级侧重于选择各种伟人传记、名家名篇名著,指导阅读方法, 要求学生 在认真研 读的基础 上思考体 悟 ,写出读后 感。

三是开展读书交流。 定期召开读书会,互相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思想相对照,在交流研讨中知荣辱、明是非,生成道德感、 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成长的力量,促进其人生观、 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四是建立监控机制。 读书贵在坚持,要适当利用促进阅读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措施, 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 如采用阅读记录袋、读书记录卡等形式,记录学生一个时期内阅读的足迹,以此评价学生的阅读进程与内在成长状况, 从而促进生涯教育的开展。

三、 开展活动,丰富生涯教育实践体验

生涯教育要寓教育于活动。 在设计活动时,主题针对性要强,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不拘泥于简单的职业信息,要扩展到问题解决和社会适应的层面。 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情境游戏、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以低年级学生为例, 他们兴趣还不够稳定,缺乏耐心和毅力,可以开展如下三个层面的活动。

自我认识:我的成长梦———明确“ 我想干什么”

成长后的职业选择往往源于儿时的梦想。 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了解需求, 确立正确的梦想,挖掘兴趣爱好,主动培养自己的特长。 活动中,可让学生以口语形式畅谈自己的梦想, 以作文形式叙述人生的规划, 以绘画形式描绘未来的自己。

职业体验:我的生活观———思考“ 我能干什么”

生活体验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不妨开展诸如买菜、购物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拓展生存技能。 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近距离感受与自己梦想相关的职业, 走访从事这些工作的人, 深入了解该职业的工作环境、知识储备及技能所需等,并通过讨论说出对不同职业的认识,从中思考自己的认同度及向往度。

能力导航:我的才艺秀———知晓“ 我会干什么”

开展才艺展示活动,目的是培养兴趣特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促进个性的发展。 可以是动听的歌声,也可以是优美的舞蹈;可以是精彩的乐器演奏,也可以是绘声绘色的故事表演……其实, 是什么才艺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大胆、自信地秀出自我,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生涯认知探索能力也会向更高的层次攀升。

四、 整合资源,构建生涯教育网络体系

生涯教育理应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需要家长、社会的全程参与,从此学校不再是教育的“ 孤岛 ”。

首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俗话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孩子今后的职业观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影响,学校要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 引导家长摒弃学习是孩子唯一要务的思想, 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爱心、责任、挫折等方面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主动参与到孩子的人生规划中,鼓励孩子发展多种兴趣爱好,使自己的 期望与孩 子的愿望 达成共识 ,并为之共 同努力。

其次,社会教育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 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深化认知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可以走进商场,向售货员学习服务;走上马路,向交通警察学习交通法规;参观消防队,向消防队员学习防火 及逃生知 识 ; 走进工厂 , 感受工人 师傅的辛 劳 ……

篇4:生涯教育须从小学抓起

案例1:朋友的孩子今年读六年级,成绩非常优秀。一次我到他家做客,和他聊天时不经意地问他:“平时喜欢哪些科目,长大了想干什么?”孩子的话让我很是吃惊:“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只是对于不考试的课没那么讨厌。对于长大以后的事,我觉得很遥远,还没有想过。”经过进一步的谈话才发现,他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只是为了得高分让家人开心,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读书做题。我不禁感叹:自己也当了十几年的老师,却很少去聆听孩子内心真挚的话语;考试的压力已成为许多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他们每天只是机械地忙着读读背背、抄抄写写,丧失了读书的兴趣,职业意识更是缺乏,甚或一片空白。长此以往,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势必会产生消极影响。

案例2: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观,笔者围绕“长大后,你想从事什么职业”这一主题,在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想当“教师”的占27.7%,想当“警察”的占22.6%,想当“医生”的占16.3%,想当“科学家”的占14.5%,想当“生意人”的占7.8%,“其他”打算的占6.9%,“没想好”的占4.2%。简单分析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的概念并不清楚,只是了解一些常见的职业类别;所设想的职业选择大多受父母所从事职业的影响;更有一部分学生从未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还没有确立今后的奋斗目标。

案例3:笔者所在县有2所县直小学、17所农村中心学校,经调查了解,目前已接触并开展生涯教育的学校仅为5所,占学校总数的29.4%。这5所学校也只是将生涯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对班主任提出了一些要求,如每学期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尚未作为课程进行系统的开设,欠缺行之有效的推行措施与评价机制。生涯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状态,扮演着“陌生人”的角色。

教育的要义是唤起生命成长的觉醒。生涯教育的缺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时代要求相距甚远,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纠正。

一、 催生关注,达成生涯教育理念共识

生涯教育进入我国已十多年,但在小学的开展实施仍停留于初始阶段,关注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学校要从培养有用人才的角度出发,真正认识到生涯教育对提升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性,积极大胆地进行有益的尝试。

首先,定位生涯教育目的。小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旨在推动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兴趣、规划人生,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其次,营造生涯教育氛围。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开辟宣传专栏、设计发放宣传手册、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生涯教育相关知识,让师生、家长、社会了解其内涵,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最大程度的支持。

再次,推动师生内在觉醒。将生涯教育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开设,每周安排1~2课时,培养一批专门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使生涯教育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唤醒师生的认同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做好生涯准备。

二、 推进阅读,深化生涯教育发展内涵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学生自我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良师,也是促其丰富人生经历、思考未来规划和确立生涯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拓展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课程资源。

一是激发阅读热情。学校要积极创造阅读条件,有意识地开展“图书漂流”、“阅读擂台”、“美文朗诵会”、“读书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唤起他们的阅读期待,在阅读中品尝到无限的乐趣。尤其要发挥语文教学主阵地的作用,鼓励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

二是做好读书指导。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为避免阅读的盲目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推荐一些合适的生涯教育书目,如低年级侧重于选择图文并茂的读物,中高年级侧重于选择各种伟人传记、名家名篇名著,指导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思考体悟,写出读后感。

三是开展读书交流。定期召开读书会,互相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思想相对照,在交流研讨中知荣辱、明是非,生成道德感、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成长的力量,促进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四是建立监控机制。读书贵在坚持,要适当利用促进阅读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措施,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如采用阅读记录袋、读书记录卡等形式,记录学生一个时期内阅读的足迹,以此评价学生的阅读进程与内在成长状况,从而促进生涯教育的开展。

三、 开展活动,丰富生涯教育实践体验

生涯教育要寓教育于活动。在设计活动时,主题针对性要强,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不拘泥于简单的职业信息,要扩展到问题解决和社会适应的层面。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情境游戏、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低年级学生为例,他们兴趣还不够稳定,缺乏耐心和毅力,可以开展如下三个层面的活动。

自我认识:我的成长梦——明确“我想干什么”

成长后的职业选择往往源于儿时的梦想。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了解需求,确立正确的梦想,挖掘兴趣爱好,主动培养自己的特长。活动中,可让学生以口语形式畅谈自己的梦想,以作文形式叙述人生的规划,以绘画形式描绘未来的自己。

职业体验:我的生活观——思考“我能干什么”

生活体验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不妨开展诸如买菜、购物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拓展生存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近距离感受与自己梦想相关的职业,走访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深入了解该职业的工作环境、知识储备及技能所需等,并通过讨论说出对不同职业的认识,从中思考自己的认同度及向往度。

能力导航:我的才艺秀——知晓“我会干什么”

开展才艺展示活动,目的是培养兴趣特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促进个性的发展。可以是动听的歌声,也可以是优美的舞蹈;可以是精彩的乐器演奏,也可以是绘声绘色的故事表演……其实,是什么才艺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大胆、自信地秀出自我,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生涯认知探索能力也会向更高的层次攀升。

四、 整合资源,构建生涯教育网络体系

生涯教育理应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需要家长、社会的全程参与,从此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孤岛”。

首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今后的职业观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影响,学校要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引导家长摒弃学习是孩子唯一要务的思想,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爱心、责任、挫折等方面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主动参与到孩子的人生规划中,鼓励孩子发展多种兴趣爱好,使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愿望达成共识,并为之共同努力。

其次,社会教育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深化认知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走进商场,向售货员学习服务;走上马路,向交通警察学习交通法规;参观消防队,向消防队员学习防火及逃生知识;走进工厂,感受工人师傅的辛劳……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语)生涯教育关乎学生的未来,从小学抓起势在必行。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注重以生为本,把生涯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并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帮助学生提升生涯认知,发展自身潜力,实现幸福的人生。

篇5:印度:IT教育从小抓起

印度的父母以前最希望孩子将来当医生、律师,而现在,如果你问一位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软件工程师”。

印度政府实施IT教育,推广信息技术的计划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大家形成了共识:信息技术(IT)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一些大中城市,开办儿童电脑俱乐部或电脑学习中心,已成为一项新的教育产业。这些电脑学习中心(俱乐部),寓教于乐,让娃娃们在游戏般轻松的气氛中,接触、了解电脑,学会电脑知识。“从小抓起”已经成了信息培训人员的自觉要求和发展产业的“秘诀”。

据调查,在印度的城市,年龄在3―14岁的孩子超过了3500万。私营电脑培训公司,如丽达家庭俱乐部、IT宝宝、未来宝宝、智商星球等,瞄准着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不断扩展着业务,提出的.目标是让高技术伴随孩子们成长。

篇6:廉政教育从小学抓起

——一年级养成教育研讨会活动总结 2013 年 9 月 11 日,我校召开了“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专题会议,一二年级教师以及校委会成员参与了会议,会议由张丽梅主任主持。

会议上,张丽梅主任实行了讲话,强调了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二年级的任课教师传经送宝,做了精彩的发言,几位教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同时,一年级的任课教师结合本班的情况明确了本学期的工作方向。

会议上大家各抒已见,总结了切实可行的做法。大家一致认为:养成教育应该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并善于改变自己,示范教育尤为重要,并教会孩子学会倾听。一定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家长的配合,才能充分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工作。会议的最后由王占华校长做了方向性的引领。

此次活动实效性强,内容充实,教师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从细小处入手,持续提升工作的水平和水平,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得更好。

2013 年 9 月 12 日

所有参会老师在认真倾听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马丽楠老师在介绍经验

篇7:诗意从小抓起

——小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教学

研修过程:

1、查阅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大量古今中外的诗歌篇目。

2、交流现代诗教学的看法。

3、上一节公开课,讨论交流现代诗教学时该注意什么 研修成果: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诗的教学往往被忽视。有教师甚至认为古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丰富深远,教起来有味道。而对现代诗,由于不喜欢,觉得太浅白,或觉得含蓄朦胧难懂,更由于对现代诗的诗质、诗意、诗韵、诗形和诗境不很了解,就觉得没啥可教的。因而造成师生与现代诗的隔膜。但是仅二年级上册选用的现代诗就有《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株紫丁香》、《欢庆》、《假如.》、《“红领巾”真好》、《四季的脚步》等等,大大超过了古诗的数量,由此可知,现代诗的教学已被重新提上语文教育的日程,孩子的诗性也开始受到重视,诗意应该从小抓起。

当代诗是我们现在每一学期开学以来遇到的第一课,开头的第一课讲好与否,会影响到孩子这一学期语文学习的心情。而且当代诗的讲解有难度,想把当代诗讲好,一定需要技术和准备。

现代诗的讲授会有很多的误区。在今天学习王文林老师的一片论文的时候,他就指出了会遇到的种种不足。下面,我先总结一下这些误区:

一、目标的单一

为了强调孩子去读好一句不到位的话,总是说:“你能读得更美吗?但是孩子读来读去还是读不好,但是老师却好像没事似地开始下面的讲解。

二、意境的破坏

笔者举了《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节课中的一个例子:“伟岸和高洁”。有的老师就是强制孩子去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但是孩子理解来,理解去,还是说不好。其实当孩子点出伟岸就是形象伟大,高洁就是高尚纯洁的时候,这已经到头了,如果还想要孩子从中理解到一些什么境界,那是非常困难的。

三、思维容量的不足

笔者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列举了《长江之歌》中的“巨浪荡涤着尘埃”。孩子的理解五花八门,甚至理解到长江是一个洗衣服很便利的场所,因为长江的水量大,可以洗去很多的尘埃。

这就是在现代诗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深有同感,毕竟自己的教学中已经遇到了很多类似于此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有效地解决呢?我现在感觉,就应该返璞归真,回归简单。

现代诗中存在很多的的难点,很多句子有深刻的含义。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能一味去引导孩子进行剖析,那样孩子只会说的五花八门,偏离教学目标的航线。还是举上一个例子,“梅花的高洁”,如果让孩子分析为什么用高洁这个词去形容梅花,能答道点子上的很少。但是如果只问这个词的意思,很多孩子就会答道“高尚纯洁”。我感觉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可以了。就如“巨浪荡涤着尘埃”,孩子能理解什么啊?他们的回答只会向卫生方面胡扯。所以,理解荡涤就可以了,就可达到我的目标。

其实现代诗的教学,归根到底就是这些疑难的词语和就句子不好分析。与

其让孩子胡扯八道,老师找不到解决的途径,还不如避其锋芒,让孩子理解其中的境界就完全可以了。

现代诗的创作在打破了格律诗的“格律”之后,着意于“意象”的创造和情感的渲泄感染。“意象”也只是情感的影子而已,有时并不具实在的“意义”,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现代诗极易与孩子的情感世界产生相遇,诱发情感意义的构建与诠释。

所以,现代诗的教学核心是激发、诱导、张扬小学生的情感智慧。用富有童心情趣的话语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在情绪化的学习中把学生引向与文本的对话,与文本的作者对话。通过情绪化的文本建构逐步意义化的语文学习过渡。在“无知”“无真”的情意活动中完成求善、求美的价值观取向。

归纳现代诗的教学,注意好几个方面:

首先,以读为主,渐入文本

现代诗虽然和古诗不太同,但是还不能缺少指导孩子的朗读。指导孩子多读书,不仅仅是读准字词,读通句子的要求,更是对孩子学习的一种升华。孩子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就会慢慢进入到文本当中。“无知”“无真”,不是说现代诗的教学拒绝“求知”、“求真”,可以无视文本的意义价值,而是要求把文本的意义价值置于人的审美视野中加以适当的解读,赋予其审美的、情感的元素。如《归来》一诗的第一自然段:“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这里的“春天”早已因情感的激越跳动而失却了自然的意义——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也不是与“春天”相关联的具体物相——鲜花、鸣禽。它深切地传达了海外游子踏上故土时如春天般明媚、温暖的心情。再如《大海睡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诗中的大海、风儿、浪儿、月儿、星星等物事,都凝聚了浓浓的亲情爱意。在孩子的心早已幻化作“我”,幻化作母亲。作意义上的解构诠释多此一举。诗的气质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彰显和培养。现代诗的教学宜在此着力。诵读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标。教学时,首先应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把一首诗读“顺溜” 了,诗的大意也理解个八九不离十。之后,并不是“理解”,老师应帮助学生继续诵读,帮助他们读好,读出情来,读出美来。主要包括诗的节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等。更高层次的如诵读的修饰——颤音、滑音(注意不是关于它们的知识,而是学生切身的体验行动。),在变化着的诵读中体验不同的情感意义。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诗末节:“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如在诵读时逐步加强,可以读出少年儿童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迈;如读得坚定有力,则又可以读出一种力量在召唤他们去投身植树造林的光荣行列。现代诗确实不需要讲的,也不能讲。一讲便失去美感,一讲就失去了多元解读的基础。

其次,避其锋芒,该放就放

这一点就如我刚才的理解一样,一些困难的句子和词语就做一定的放弃,让孩子在轻松中去达到教学的效果。模糊思维中,有一个留粗去细的原则,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终是要用文字本身来表达美,以模糊思维为原理的以诗解诗是较为理想教学的方法。

再次,拓展阅读,畅谈感受

现代诗其中蕴含着很多作者的情感,所以在教学的结课处一定要引导孩子做这一方面的完善。即使是新教材,一学期也不过让学生见识几十首诗,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语文教学不同于科学分析,大量的研究、实践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规律,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举多胜少”。这也正符合了模糊理论的精神,模糊思维正是通过对事物多方面的模糊认识的集合,来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思考认识问题的方式。因此,阅读数量的积累,语言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最首要的前提条件。新版教材也特别指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由此可见,语言的精粹――诗歌的学习,必须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在不断的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以典型的模糊思维方式,最终达到对诗境的“感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当然,这里的量不是无选择的堆积,也不是游离于教材的标新立异.漫无目的,而是既有重点、统一点,又有涉猎广度的点面结合。

篇8:教育现代化必须从小学抓起

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 (下册) 中赫然印有:“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 哪个重一些?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 大约有100千克重。鸵鸟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11;85页)

到了三年级 (下册) , 又有诸如“小象出生后, 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刚出生的小象只有100千克重。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62页) ”、“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图……体重/千克 (98页) ”、“1个西瓜重4千克, 4个苹果重1千克, 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109页) ”、“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 如果倒进3杯水, 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 连瓶共重60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 (120页) ”等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2.12)

小学生开始学习“重量”概念, 接受的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启蒙教育, 到中学却要被“洗脑”, 接受一套新的概念:重量是一种力, 重量的单位不是千克, 重量以牛顿来衡量。一个质量是50千克的人, 重量是490牛顿。质量是物质的量, 以千克来表示, 用天平可以衡量物体的质量。凡此种种, 使学生无所适从。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始, 我国推行国际单位制, 在中学物理课程中, 不遗余力地讲: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重量的单位是牛顿。几十年过去了, 收效甚微, 为什么?究其原因, 是社会不配合, 试看社会上铺天盖地的“斤”作重量单位的现象就可想而知了。

“表示物品有多重, 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完全是反科学的。“体重”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必须说成“身体的质量”。

还有: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008.6;40页, 第4题)

“在通常情况下, 体积相等的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少。现有一块9㎏的冰, 如果有一桶水的体积和这块冰的体积相等, 这桶水有多重?”

按:本题前边说“质量”和“千克 (㎏) ”, 后边又问“这桶水有多重?”极不规范。

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008.6;53页, 第4题)

“冰融化成水后, 水的体积变为冰的体积的, 现有一块冰, 融化成水后的体积是30dm3, 这块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 2004.5;75页, 第8题)

“水结成冰后, 体积增加。现有一块冰, 体积是2立方米, 融化后的体积是多少?”

对比这三题, 都有的影子:第1题与第3题确指。

第2题的同义说法是“冰的体积变为水的体积的”, 当指“水结成冰后, 体积增加, 冰的体积变为 (1+) =;以此时冰的体积为单位1 (有11份) , 融化成水后, 冰的体积减少, 水的体积变为冰的体积的”。此题中又冒出个的影子!

要问是怎么来的, 它有什么含义?它在这三题中用法相同吗?

是指:同是10立方分米的水和冰, 水的质量是10千克, 冰的质量是9千克, 冰比水少1千克, 1千克占10千克的, 这说明“体积相等的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少”。

这三题中唯有第1题中的用法是正确的!但仍有令人担忧的地方:如果要问“体积相等的水的质量比冰的质量多多少”, 是否也是多呢?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上述第1题与第2题出自同一本书的同一章, 编者可能是同一人, 有理由认为该编者就是认为“体积相等的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少;体积相等的水的质量比冰的质量多”, 否则怎么会编出互相抵触的第2题呢?第1题说对了可能是幸致。正确的说法是:“体积相等的水的质量比冰的质量多”, 例如10立方分米的水的质量是10千克, 10立方分米的冰的质量是9千克, 比冰多出1千克, 这个比率是以冰的质量 (9千克) 为“单位1”得出的。

以上三题中连单位1都搞错了, 能对得起面向现代化的目标吗?

话已至此, 问题难道还不算触目惊心吗?多年来我们的小学教科书究竟在做什么?简直是在对社会犯罪。教科书定义必须科学, 概念不能似是而非。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教育现代化就是要从儿童抓起。在此, 呼吁小学数学教科书应当介绍“质量”, 用“千克”衡量质量。中学物理教科书既介绍“质量”, 又介绍“重量”, 用“牛顿”衡量重量。中学、大学乃至全社会都应当全力推行国际单位制, 国家用行政立法的手段废除“斤、两、尺、寸、斗、升、亩、公斤、公里”等旧制单位, 采用“千克、米、平方米、立方米、公顷、千米”等公制单位。原有的工具书也应当尽快修订, 做到与时俱进。

对辞书修改的建议:

(1) 以【千克】词条为主, 定义为“质量的主单位, 等于1000克。旧称公斤, 今已主张废弃。”以前定义中的“公制”二字, 似可不必再用, 因为需要大力推行国际单位制, 市制应尽快推出历史舞台。至于“【公斤】”, 让它去“参见【千克】”吧。

(2) 【质量】词条的定义中, 删除“表示质量的单位和重量的单位相同, 用斤、公斤等”, 明确定义“表示质量的单位用千克”。

(3) 【重量】词条的定义中, 明确加上“表示重量的单位用牛顿, 物理学中用公式W=mg表示, 式中W表示重量, 用千克·米 (或Kg·M) 表示, 即牛顿, 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在海平面等于9.8米·秒-2。”

(4) 【比重】词条, 换用【密度】。

(5) 【密度】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

(6) 【体重】词条, 换用【身体质量】。

最后, 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 大力推行国际单位制:

1.计量部门:推行法定单位。

2.工商管理部门:督促力行。

3.各级学校:规范化教科书, 废除旧制单位。

4.出版部门:工具书、报刊都要采用规范的计量单位。

5.媒体广告:加大宣传力度。

6.业务部门:使用法定单位 (例如“千克、千米”等) 。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 (下册)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 (下册)

[3].《数学》六年级 (上册)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

上一篇:小学无聊的暑假作文下一篇:有关树叶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