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2024-05-07

六上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精选6篇)

篇1:六上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六上劳动与技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对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

二、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教学措施:

l.认真备课,师生课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劳动工具、学具、制作材料等准备齐全,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认真上课,老师要将重点、难点作反复的讲解、示范,使劳动步骤正确,确保劳动出成果。

3.对学生劳动成果——作业,要及时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学生作业定期展览,使学生获得劳动的快乐,增强劳动的兴趣。

4.开展劳动竞赛,在班级、家庭自觉参加劳动,不断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懂得劳动的意义。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教学内容

课时 家政

8课时 技术初步

8课时

第一单元家政 烹饪

教学内容: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和照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

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

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

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

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

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五、网络学习

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六、课外延伸

当好小小采购员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

二、购物要有计划

1、电脑显示“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

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

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

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 继续看电脑显示

凉拌黄瓜

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

教学准备: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二、总结做法:

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

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

(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四、评比

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布置作业;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学做家常菜。

做什锦菜

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 教学准备:

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厨房用品:菜刀、灯板

4、教师课前制作好一盘什锦菜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请同学品尝。提问:好吃吗?你知道这菜名吗? 出示课题:学做什锦菜

二、看看学学

1、介绍做什锦菜的原料、调料。(同时出示,帮助学生认识)

2、介绍制作方法。

3、将有关的蔬菜出示。

4、让学生说说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状?(学生说教师提示并操作)

5、把这些蔬菜分别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捞出沥干。

6、在炒菜锅里倒入适量的食油,烧热,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会。

7、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等。

8、让学生说说制作的过程。

三、学生做做试试。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品

同学间相互评品,得奖小组谈体会。

五、课外延伸

学做家常菜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及洗涤炊具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让大家向父母讨教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些什么方法?

二、探讨烹调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学生讨论

2、看书本第15页烹调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导学习第15——16页常用烹调作料。

三、网络学习

1、浏览美食长廊网站

2、中华饮食美食文化网

3、餐音世界网站

四、学生谈体会

看了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学交流的?

五、课后拓展,坚持学习做家常菜。

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和照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以备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 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2.交流

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 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 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

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五、网络学习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六、课外延伸

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G形夹、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泡桐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活动过程:

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 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 钉锤的使用 ③ 起子的使用 ④ G形夹的使用

2、观看木制品的制作录像片。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注意点介绍:①衣着

②头发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⑤工具使用

⑥纪律

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模仿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工制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

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学生:角尺、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G形夹、锤子、大头针、泡桐木块、砂纸、乳胶等。活动过程:

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形状,结构……)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 连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 胶合 ② 钉钉 ③ 榫接

3、制作角尺。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把角尺。师:做角尺需分几步完成? 学生交流

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 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从旁指导

设计制作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到的木工知识和木工技术,自己设计、制作一件木工制品。

2、培养学生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及作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其对作品的认知、鉴赏、创造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鸟笼、信插、屏风、笔盒等学生设计的范作。

学生:生活中的木制品(实物或图片),铅笔,直尺等工具及以前做过的木制品。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木工制品实物或图片,引导欣赏作品 师:谈谈设计者的意图与设计方式 师:说说看后自己的感觉 师: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制作启发

2、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木制品,谈谈感受。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

二、讨论设计

1、讨论:①你想做什么木制品 ②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提示构思作品的基本原则。根据讨论情况,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设计:先画成品草图,再商讨制作步骤,画出部件图。标明数据尺寸。设计创作常用技法:①加一加

②减一减

③扩一扩

④缩一缩

⑤改一改

⑥代一代

3、创作:按照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制作。教师指导,学生合作。

4、装饰:“你做得怎样?能不能再装饰或修改一下,使作品更漂亮或功能更多些?”

三、学生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

同组间互相评价自己组内组员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

2、组织自评

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需改进的地方

用塑料材料制作

单元解读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塑料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2. 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简单技巧,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呵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3.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模仿制作。一课时。2. 设计制作。一课时。模仿制作

一、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感知作品(盆景、杯垫、毽子、彩球),了解制作方法,分析制作步骤,熟悉材料和工具。

2. 实践操作,完成作品,并通过评价对作品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3. 培养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范作如盆景、杯垫、塑丝毽子、涤纶彩球各一套。2. 师生共同准备:

(1)塑料的相关知识和资料。(2)假山欣赏图片。

(3)工具:剪刀、美工刀、圆规、毛笔、针、梳子。

(4)材料:泡沫塑料板、各色塑料管、涤纶薄膜、塑料、各色称纸、双 面胶。

三、教学过程。

1. 认识、了解塑料的种类和特点。

(1)一一展示书上的各种物品。问: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2)学生介绍自己对塑料材料的认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了解塑料的发展、性能、特点。对生活的作用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 实践操作,完成作品。(1)展示四种常见的塑料小制品。

观察意识哪个这些作品,说说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 “盆景”选用泡沫材料,采用分割、胶合、挖刻、上色灯操作方法。“杯垫”采用分组捆扎的方法。

“塑丝毽子”采用对折、穿绳、打结、梳丝等方法,将塑料丝绳制成毽子。“

(2)学生制作作品。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学习制作哪件作品? 3. 评价,完善作品。

组内交流作品的制作过程,经验得失。

设计制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塑料手工制品,在讨论中完善作品,并动手制作,完成作品.2.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思考和评估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式塑管小动物,泡沫塑料雕刻工艺品,塑料花等塑料制品。2.学生准备:

3.收集到的各种塑料工艺品,自己制作的小塑料作品,铅笔,尺,白纸,收集到的各种塑料材料等。

三、教学过程。1.欣赏作品。

出示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评价。请你看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提供相关图片,激发创作兴趣。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塑料材料制成不同的作品。

给学生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及作品,让学生谈谈作品的构思、用料及技能技巧上的独特和巧妙,启发创新思维。3.说一说。

阅读书本第40页的“说一说”,回答问题。4.设计制作。

问:看了以上的一些图片,给了你什么启发?你能设计一件塑料手工作品 吗?

学生按以下步骤创作:构思、讨论,设计、画出草图,准备材料、工具,制作、修改。

提醒:在使用美工刀、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5.评议。

展示作品,在小组内交流、评议。作者向全班同学介绍思路和创作过程。6.全课总结。

学生谈体会、感受

香干炒芹菜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摘、炒的技术。

2.让学生通过制作一道炒菜,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判断油温

三、教学准备:芹菜、香干、刀、油、锅、铲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平时中午都会吃炒菜吧?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二)总结做法:

1.香干炒芹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

2.请同学摘芹菜

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4.油温的知识

(三)学生动手操作(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四)评比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香干炒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其他的炒菜。

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

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课题:做蛋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使用电饭锅制作蛋糕,体验动手做蛋糕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

感。

2.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分离蛋黄、蛋清,打发蛋清

三、教学准备:鸡蛋五个、牛奶、色拉油、低筋粉、糖、电饭锅、打蛋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吃什么?你觉得味道怎样?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在家利用电

饭锅就可以做了。

(二)总结做法:

1.看看,说说,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2.说说它的制作流程。

3.请同学说说面粉的知识

4.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四)评比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蛋糕,回家以后,我们可以做给平时为我们操心劳累的父母吃。回家同学们可以再查查,做蛋糕还可以用烤箱。如果再用一些其他的材料还可以做不同口味的蛋糕,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哦。

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课题:电池盒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工具和方法组装一个电池盒。2.学生合作讨论、研究电池盒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认知简单的电路示意图,学会用简易符号表示一条电路的不同部分。4.让学生通过多种材料的制作,激发对木工和电路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认知简单的电路示意图。

三、教具准备:

制作材料:泡桐木若干,木胶,细木棒,5号电池2节,铜丝若干,记录纸若干。制作工具:尺子,记号笔,砂皮纸,尖嘴钳,红、黑接线柱。

四、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我们需要一个“电池盒”。)2.小组观察,讨论研究。(1)观察材料。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2)研究组装。

①把截取好的木板,用细木棒粘木胶粘制成电池盒。

②把黑色、红色接线柱固定在木盒的一端。

③用尖嘴钳把铜丝绕成3个弹簧夹,固定在电池盒两端,其中两根铜丝分别与红、黑接

线柱连接。

④用电池与电池盒组建一个电路。并且说说电是怎样流的?(3)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表示电路?把简单的电路图画在草稿纸上。3.小组合作,安全操作。

分组进行电池盒的制作,教师强调安全、规范操作,同时要关注纪律和卫生问题。

4.小组评价,互动交流。

利用书上的评价表进行小组白评,利用展示交流进行互相评价。

5.活动延伸,强化所学。

(1)挑战:结合“电”的知识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木制品,使它们有的亮起来、有的 响起来?

(2)组织讨论:谈谈各人的想法,使学生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后反思:

课题:兔子灯

一、教学目标:

1.解民间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制作兔子灯,能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三、教学准备:

1.民间艺人制作花灯视频。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提高兴趣。

(1)播放我国南北方张灯结彩闹元宵节的录像片段,感受节日的气氛,了解元宵灯会的由来。

(2)欣赏一组彩灯图片,了解彩灯的造型特征与艺术特色。彩灯的造型特征有几何形的(如宫灯、大红灯笼),有象形的(如荷花灯、鸟儿灯、兔子灯)。(3)介绍制作花灯的三步骤:扎——糊——饰。2.学习制作,研究讨论。

(1)观察教师已经制作好的兔子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2)小组研究讨论兔子灯的制作过程。

(3)看教师展示半成品的兔子灯材料,现场表演扎兔子灯,进一步了解制作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①观看扎制兔子灯,可以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并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②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铁丝扎成兔子的骨架——蒙扎丝网——组装固定——装饰调整——安装兔子灯底座。)3.课堂小结

挑战: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花灯作品呢?

兔子灯

一、教学目标:

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二、教学重点

制作兔子灯。

三、教具准备

1.制作材料:铁丝若干、丝网材料若干、线、胶布。

2.制作工具:剪刀、小刀、强力胶、尖嘴钳、缝衣针、大头针。

四、教学过程

1.“头脑风暴”:在最短的时间内,比比谁说出的花灯多。

2.复习、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铁丝扎成兔子的骨架——蒙扎丝网——组装固定——装饰调整——安装兔子灯底座。)3.学生合作,动手实践。

学生制作兔子灯,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评价,肯定成果。

5.小组评价,互动交流。

利用书上的评价表进行小组自评,利用展示交流进行互相评价。6.活动延伸,延伸所学。

我们要举办一个元宵花灯节,希望同学们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设计、制作出一些更加有创意、更加美观实用的花灯。

课题:手电筒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手电筒,并能使它亮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2.在学习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学习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制作手电筒,并能发出亮光。

三、教学难点

手电筒内部电子元件的连接。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手电筒范作、制作材料及工具。(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收集关于手电筒的知识信息。2.学生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手电筒的结构。(2)掌握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方法。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夜晚在没有路灯的地方行走,我们就非常需要一个好帮手——手电筒。(2)图片欣赏各类手电筒,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

(3)出示教师范作,看,老师运用材料袋中的电子元件制作了一个手电筒。(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手电筒。板书课题:手电筒。2.学习探究,掌握方法。(1)观察范作结构,学生交流。(2)难点突破。

①出示三个发光二极管。我们已经学会了将1个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的方法,现在有三 个发光二极管,这可怎么接入电路呢? ②指名学生演示。③教师评议指导。

(3)学习手电筒的电路图、接线图和实物图。

①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平台,由学生完成线路连接示意图,初步了解各个电子元件的连接步骤。②组织评议。

3.实践操作,分工合作。

(1)学习手电筒手柄内部电子元件的连接。①观察图片,自学连接方法。②提出问题,哪个部分连接比较困难? ③解惑,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2)学习手电筒头部电子元件的连接。①观察图样,分小组尝试制作。②教师指导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的方法。③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视。

(3)学生分组进行手电筒手柄的制作。教师关注学生使用劳动工具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

4.成果展示,交流评议。(1)学生交流展示作品。(2)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3)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设立奖项,评出“合作团结”组、“安全操作”组、“创新设计”组等,激励学生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和获得成功。5.拓展思维,总结课文。

(1)通过制作手电筒,我们已经掌握了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接入方法,如何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更新颖的手电筒?(2)交流评议。

(3)节能环保要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了解绿色节能手电筒的信息。(4)补充信息:太阳能手电筒。

课题:最简单的电动机

一、教学目标:

1、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2、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3、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的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

1、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2、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的实验。

三、教学准备

1.小组准备:锁片已经撬开的玩具小电机、自制教具、一号电池2节、导线、磁铁2块、电池盒、开关、。

2.教师准备:有关玩具小电动机构造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玩具小车引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师:我们的四驱车通上电后,它就会动起来(师演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的吗?

生回答。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认识小电动机的结构。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电动机,请你们给它通上电流,让它转动起来。

生动手让小电动机转动起来。

师:请同学们断开电路。这个小电机真神奇!同学们,你们中有谁知道小电动机里有些什么吗?

生回答,师作评价。

师:这样,我们把它拆开来看一看,小电动机的构造究竟是怎样的?(师指导学生拆电机)

师:我们拆开电动机后发现:我们的小电动机分成了几部分?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部分一部分的来认识!(课件出示)

师:这一部分叫做外壳(板书),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什么?(板书磁铁)

师:这一部分叫做后盖(板书),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两个小的金属片,它的名字叫电刷?(板书电刷)师:这一部分叫做转子(板书),其中这个叫做转向器(板书),它是由三个环状的小金属片构成的圆柱,同学们可以传阅一下,它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资料(课件出示)。

师:读了资料我们就知道:转向器和电刷一起作用就可以接通和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板书)

师:我们接着来认识转子的主要部分,这个是铁芯,这个呢?看着铁芯和线圈,我们就会想到什么呢?对了,我们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师演示,后板书电磁铁。)

(三)师生总结本课内容

最简单的电动机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2、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的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1)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猜测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

师:现在我们完全认识了小电动机的结构。你们能够猜测一下,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吗?

师引导:老师给你们一些小提示:(指着板书)小电动机转子是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什么呢?它的外壳中有磁铁,磁铁本身就带有什么?电磁铁和磁铁,距离那么近,通了电后,它们之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师:现在你们知道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吗?这样,先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想法?

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评价并小结:磁铁和电磁铁之间这种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也就是做磁的相互作用。(板书:磁的相互作用)

(2)检验我们的猜想。

同学们根据我们学到的知识作出了猜测,那我们的猜测对吗?现在我们就来做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课件出示自制教具)(师演示)。

师说明马上断电的原因:如果我们的转子没有动起来,是很费电的。在后面的实验中,如果你们小组的转子没动起来,请马上断电。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给大家演示一遍。

生做实验师指导。

提问:你们的小电动机转动起来了吗?现在证明了我们的猜想了吗?说明小电动机的转动就是通电后磁铁和电磁铁相互作用的结果。(板书)再加上转子和电刷接通和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会让我们的小电动机不停地转动了。

明确:我们现在知道了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老师还有两个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帮老师解决。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玩四驱车,不过有些同学总是嫌自己的车子跑

得慢,我们怎样可以让我们的四驱车跑得快起来呢?

总结:也就是让小电动机的转子转更快!

1、怎样使转子转得更快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方法,并做实验验证!)

生做实验,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师作评价

我们在装四驱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装的车,通电后倒着走,什么原因呢?

总结;也就是转子转动的方向反了!

哪怎样可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这个方法可有两种啊!你们能找到吗?试一试呢?

生做实验,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师作评价

(3)课堂小结?

1、师指着板书小结。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3、师对学生的评价并小结: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4、小组内说说或课外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

篇2:六上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课内外结合,主动调查、采访、收集、汇报,活动形式多样,兴趣空前高涨。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

(一)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让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

因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活动的主题都是学生经过初步调查自己提炼的,源自学生的生活,所以研究内容五花八门,研究范围和活动内容涉及:秦皇岛的历史与现在的资料搜集、对未来的展望、卫生情况的调查,社区的清洁活动。着重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取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并从小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这些活动不是单纯地从知识出发,而是从人的终身发展出发,促进学生建立新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热爱家乡秦皇岛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调查,搜集了解家乡秦皇岛,学生关心家乡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都积极的参与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家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了。

(三)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篇3:六上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1.读懂诗歌, 感受作者对雪人浓浓的眷恋之情。

2. 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懂得感恩。

3.叙事清晰, 结构完整, 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揭示主题

1.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学生用心聆听或跟着哼唱。

2.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 唱出了对妈妈深深的爱。除了妈妈, 还有深爱着我们的爸爸, 每一天我们都是沐浴在他们爱的怀抱中。今天, 让我们一起大胆说出自己的爱。

【设计意图:歌曲的播放, 营造了温馨的爱的氛围, 使学生在动情的旋律中受到感染, 为习作定下良好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 产生爱的共鸣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 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明白小作者对小雪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1) 结合图片, 有感情地读小诗。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上半部分的惋惜、难过、无奈, 下半部分的真情告白。)

(2) 有感情朗读, 表达情感。

2.同学们, 我们每天都沐浴在父母的爱中。“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因为粗心而忽略了平时对父母的关心和问候。“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虽然我们现在还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但是我们可以把内心对父母的爱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雪人》这首儿童诗是本次习作的情感铺垫。提示学生图文结合, 前半部分要读出惋惜、难过的心情, 最后一句要放开声音来读。通过小结, 使学生产生爱的共鸣。】

三、辅助取材, 再现爱的体验

1. 前段时间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爱, 这次活动过后,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小组交流作前提纲, 回忆当时的情景。教师巡视、倾听。

3.全班交流, 教师点拨, 学生借此积累素材。

▲提纲提示:想一想, 回味生活点滴。

(1) 从小到大我们无时无刻不沐浴在爸爸妈妈的爱中。用几句话写一写印象最深的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

预设:生病时……过生日……学骑自行车……

(2) 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纲提示:试一试, 尝试表达爱。

(1) 选择你要表达的对象和表达方式, 提前试一试说出“我爱你 (们) ”。

(2) 选择适合自己的爱的表达方式 (打电话、发短信、写字条、当面说……) 。

(3) 做好充分的准备, 提前预演、创设情境等。

(4) 关注自己的言行和心理变化, 记下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提纲提示:做一做, 大声说出“我爱您”。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表达对父母的谢意与爱意, 写下你的表达方式。

(2) 记下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变化。

▲提纲提示:看一看, 倾观美丽瞬间。

(1) 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父母的反应, 尤其是语言、神态以及动作。

(2) 注意自己当时的语言和心理活动。

▲提纲提示:感一感, 难忘到永远。

(1) 通过这次爱的倾诉, 你有哪些感受或收获?

(2) 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 你将怎样做?

【设计意图:通过习作提纲的引领, 学生会做得更细致, 更有目标性。记下真实的点滴, 学生的体验会更深刻。表达方式的选择, 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表达, 也丰富了作文素材。观察父母的反应, 则让学生在活动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感悟, 使习作内容更加生动感人。】

四、教师总结, 激发表达欲望

篇4:苏教版六上《习作4》教学设计

1. 最近我们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那么你们对剪纸有了哪些了解呢?

2. 剪纸内容多,寓意深,祥和的图案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像娃娃、葫芦、莲花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这篇课文中的剪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 看着这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呢?展开你的想象,让画面在你的眼里活起来。

【设计意图】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剪纸作品,并加以想象,完成一篇习作”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内容入手,展开话题,消除习作的畏惧心理,并从课文中获得启发,读写渗透,为习作做好铺垫。

二、 指导观察,描绘画面

1. 下面让我们欣赏几幅剪纸。(出示习作插图:四幅剪纸)你知道观察的顺序有哪些?(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从主到次等)

2. 让我们选择一个画面来仔细观察,(出示习作插图2)你想按照什么顺序观察,你看到图上有些什么内容呢?

【课堂实录回放】

生:我看到一个少数民族女孩在翩翩起舞。

师:你们刚才都抓住了最主要的部分:少女起舞。再看看次要的角落还有些什么?背景有些什么?

生:少女的头上还顶着三叠碗。

生:她的裙子上有许多花边。

生:她背后有许多小花。

师:有许多庄稼。

师:(出示习作插图1)在这幅剪纸上,你看到什么了?

生:一个小男孩牵着一头骆驼。

生:天上有圆圆的太阳。

生:周围的景色很美,有小草小花,还有几只小鸟。

师:剪纸画面只有黑色,你能想象小草小花的颜色吗?

生:小草是绿色的,小花是五彩缤纷的,鸟唧唧啾啾地边飞边叫。

生:在骆驼的旁边还有几只蝴蝶。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到前面来指给大家看一看蝴蝶在哪里。

生:1,2,3,4,5,6,一共6只蝴蝶。

师:这么多蝴蝶在翩翩起舞。

师:(出示习作插图3)谁能一口气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看你能说出几样。

生:我看到了两个牧童,有一个牧童骑在老黄牛的背上,老黄牛头上还有两只非常可爱的喜鹊。

师:这两个牧童在干什么呢?

生: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拉下面的牧童,牛旁边还有三个字“好朋友”。

师:这三个字不仔细看还真是很难发现,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一起读这三个字。

生:好朋友。

师:谁和谁是好朋友,这就由小朋友自己去想了。第4幅剪纸有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细细观察,小组内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有序地观察,完整、准确地把握剪纸的内容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这里对习作的三幅剪纸插图的观察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握图意的能力,为表达得具体生动、合理的想象做好铺垫。

3. 同学们,有一位同学是这样介绍第2幅剪纸的,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写得好?还有哪些不足?你建议怎么修改?

(出示)今天,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剪纸:一个穿着五彩斑斓裙子的少女,头上顶了三个精致的陶瓷碗,在生机勃勃的麦田边跳着欢快的舞蹈,好像有说不完的喜事似的。

【课堂实录回放】

生:这段话把剪纸上少女的样子写得很生动,比如说“一个穿着五彩斑斓裙子的少女,头上顶了三个精致的陶瓷碗”,这样介绍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我感觉剪纸主要是突出了那个少女,她在跳舞,但是对她跳舞的描写还不够具体。

师:你能不能试一试?

生:少女在生机勃勃的麦田边跳着欢快的舞蹈,她一会儿旋转,一会儿摆动着修长的手臂,裙摆在麦田中飞舞,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师:你对少女动作的描写多么细腻,真美呀!有没有听到她的歌声呢?

生:她一边跳舞,一边欢快地唱着家乡的歌曲,那声音轻快明亮,委婉动听。

师:你真是出口成章。不仅具体地说出了画面上的内容,而且让内容生动、色彩丰富起来。

师:还有谁想说的,看看她的眼睛、神情……,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她的眼睛笑弯了。

生:我似乎闻到了花香。

生:我看到了这个少女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生:我从少女笑得弯弯的眼睛里感受到了麦田周围仿佛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设计意图】老师提供一段话,交流这段话哪些地方写得好,还有哪些不足,怎么修改,这样的设计为把一幅剪纸描写得具体、生动设置了坡度,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交流、修改中学会表达,学会创造。

4. 你们看,剪纸就是这样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请大家从其余的几幅剪纸中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幅,用一段话来介绍。注意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情,争取把内容写得生动具体。

【课堂实录回放】

师:我们请几位同学把写的剪纸画面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描写得好在哪里,也可以提点建议。

生:我写第四幅剪纸:阳光明媚的一天下午,少女正坐在地毯上津津有味地读着《童话大王》,一阵风吹来,她那飘逸的长发在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双手抚摸着书,看得聚精会神,眼睛眨都没有眨一下。毡房边,成千盈百的牵牛花正倾吐着芳香,两只五彩的蝴蝶在门窗上翩翩起舞,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师:他的描绘美得像诗。说说看,他写的这段话好在什么地方?

生:他注意了环境描写。

生:语言优美,用词恰当。

生:最后一段话是用心去体会的。

生:“眼睛眨都没有眨一下”,“看得聚精会神”这句话,注意了神态的描写。

师:他的动作描写怎么样呢?

生:“少女正坐在地毯上津津有味地读着《童话大王》”,这是他的动作描写。

师:是啊,我们要注意环境描写,注意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情。

【设计意图】习作评价不应该仅仅是打个分或评个等级,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学生的习作创造交流展示的机会,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把习作读给别人听,征询大家的意见,通过交流、展示、切磋,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也可以获得宝贵的建议,把文章修改得更好,提高学生习作的成就感,提升表达能力。

篇5:六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目光巡视学具准备,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共处的这一节课愉快而又难忘。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老师也非常喜欢。在旅游的时候,我除了饱览祖国的秀美河山,还会带一些当地的民间工艺品回来留作纪念。今天,我把这些工艺品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欣赏,同学们乐意吗?

老师:介绍民间艺术品(虎枕、蜡染、挂饰、服饰、套娃等)挂件:这是民间的福字挂件,具有辟邪的功能,可保一生平安。虎枕:这是民间小宝宝用的老虎枕头。拖鞋:这是带有吉祥图案的拖鞋。马夹:这是一件小马夹。蜡染:这是一幅蜡染的装饰画

老师: 同学们看这些工艺品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工艺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鲜艳夺目的色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板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三、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艺术和狭义民间艺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民间艺术就是特指的民间美术与工艺。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书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典型而且常见的民间艺术作品,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有哪些种类的民间艺术作品?

2、讨论回答: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我国民间艺术种类很多,典型而且常见的形式有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3、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更是形成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一边欣赏民间艺术作品,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为什么?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课件展示:欣赏民间艺术作品,配播音乐。

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老师:现在我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讨论思考问题。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答题,老师总结

(1)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哪些形象?为什么? 学生: 讨论、发言

老师: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

老虎——镇宅辟邪、护生立子

鲤鱼——年年有余

龟鹤——延年益寿

雄鸡——吉祥如意

牡丹——雍容富贵

石榴——多子多福

另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瓶插牡丹

——平安富贵 娃坐莲花

——连生贵子 蝙蝠和桃子——福寿双全 猴子骑大马——马上封侯 莲花和鱼

——连年有余 玉兰和海棠——玉棠富贵

在民间,逢年过节时,在门上贴上凶神恶煞的门神,在家里贴上年年有余的年画;结婚的时候在窗户上贴上“喜鹊登梅”的窗花;这些不只是为了喜庆、好看,而是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益寿延年、祛病避邪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民间艺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艺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民间艺术究竟使用哪些颜色?又是如何进行搭配的?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课件出示:真虎和布老虎比较

这是生活中的老虎,这是民间的玩具布老虎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布老虎和真老虎有什么不同? 学生:(„„)

老师: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颜色虽然都以黄色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黄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颜色,而是纯度高的原色,显得更鲜艳。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红、蓝、绿色,由于对老虎的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添加,因而产生了鲜艳夺目的艺术效果。

实验分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颜色进行色相、色调、纯度、对比、冷暖 方面的分析)

提问: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哪几种颜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调是什么?

这几种颜色的纯度如何?

这几种颜色的对比怎样?

这几种颜色的冷暖如何?

结论:色相: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色调:以黄色为主色调,添加红绿蓝

纯度:红、黄、蓝(三种原色,纯度高)

对比:黄与蓝、红与绿

(两种互补色对比)

但是表现各不相同,一组为大面积的黄和小面积的蓝,另一组为大面积但分散的红和小面积但集中的绿。

冷暖:暖色 多,冷色少

(以暖色为主)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四种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下面,我们再看看其它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风筝 以蓝色为主色调,运用纯度很高的黄、蓝、红、绿两组互补色进行对比搭配,显得格外醒目。

面具:以黄色为主色调,与蓝色、红色进行对比搭配,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刺绣:绣片以蓝缎作底,以大红为主色调,配以黄、绿、玫瑰红等色,并在花纹的空间钉以金色亮片,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富丽堂皇。

蜻蜓:以 绿色为主色调,和红色、黑色进行搭配,清新亮丽、对比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这四件民间艺术作品主要使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由于主色调不同,使用比例不同,因而效果各异,精彩纷呈。

通过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很多相同之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结论: 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红、黄、蓝、绿四种; 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 彩鲜艳;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

四、学生作业;

我们了解了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今天,我们也可以做一回民间艺人,用所学的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彩绘图形。同学们有兴趣吗?

希望同学们团结合作,涂出有浓郁民间色彩的作品。(老师发稿,小组合作)学生彩绘图形,老师巡视辅导。

课件展示知识窗(同学们可以自学一下,也许对你有所帮助)知识窗:

民间美术中的“五彩”:青、赤、黄、白、黑

年画“点套“口诀:

红靠黄,亮晃晃;

分青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

要想精,带点青;

红忌紫,紫怕黄;

黄喜绿,绿爱红。

五、作业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自评互评,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六、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在民间艺术中经常使用的色彩只有少数的几种,但在劳动人民灵巧智慧的手中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热烈、质朴、纯真的艺术特点,更让我们领略了民间艺术利用强烈对比的色彩搭配方法所形成的辉艳浓郁的艺术风格。

篇6:小学语文六上期末综合试卷参考

yíng rào shān hǘ páng bó juān kè

()()()()

hē hǜ qiǎng bǎo hào hàn fā jiāo

()()()()

二、词语接龙。(10分)

1.海阔天空一空空荡荡一_______ 一___________

2.名副其实一_______一 ________一__________

三、说说下列引号的作用。(9分)

1.“张星”与张钰哲发现的“中华星”一同闪烁在夜空。()

2.许海峰夺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3.她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助人,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8分)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 既……又……

1.()坐在马鞍上,你()可以俯视那清澈的水底。

2.()他贫困潦倒,无人赏识,()他很孤独。

3.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精心呵护我自信心的母亲,()有严格要求我的父亲。

4.它()浑身是刺,貌不惊人,()它的坚忍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美丽。

五、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前后照应的句子。(6分)

1.我像一片云,从四季常青的东海之滨飘到了北京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那是我儿时的乐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动手实践。(5分)

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作一次调查。请写出调查结果并提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大舞台。(24分)

赞美崇高

2000年12月17日,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城,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轮的一场比赛在埃弗顿队与西汉姆联队之间进行。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分钟时,场上的比分仍然是1:1。这时,埃弗顿队的守门员杰拉德在扑球时扭伤了膝盖,球被传给了潜伏在禁区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球场上原本沸腾的气氛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奥离球门只有12米左右,无需任何技术,只需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把球从容打进没有了守门员的大门。那么西汉姆联队就将以2:1获胜。在积分榜上,他们因此可以增加两分,而埃弗顿队之前已经连败两轮,这个球一进,就将是苦涩的“三连败”。

在几万双现场球迷的目光注视下,不,如果算上电视前的观众,应该是在数十万双眼睛的注视下,迪卡尼奥把球稳稳抱到怀中……

掌声,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如潮水滚动的掌声,把赞美之情献给了放弃打门的迪卡尼奥。或者说,掌声是献给迪卡尼奥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的体育精神,公正、争平之外,还有友谊、健康!

1.读下面的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并说明理由。

(1)迪卡尼奥离球门只有12米左右,无需任何技术,只需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把球从容打进没有了守门员的大门。

(2)迪卡尼奥离球门大约12米,只需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把球踢进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在决出胜负的关键时刻,把球稳稳地抱在怀中,他当时心里可能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全场响起雷鸣般的、如潮水般滚动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百花园。(30分)

题目:我的新发现

要求:要写清楚发现的过程,结构清晰,表达明确。

参考答案:

三、1.特指 2.强调 3.特指

四、1.如果……就…… 2.因为……所以……

上一篇:英语口语比赛资料下一篇:2016基层党建调研报告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