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信念与理想

2024-05-06

教育的信念与理想(通用9篇)

篇1:教育的信念与理想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各位老师:

大家好!利用上个假期的时间,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感触颇深。

似淡雅的香茗,胜陈年的烈酒,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无论是 “教育即解放“,还是“真诚的言说”,均在一个个看似轻松的话题中高扬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它像一盏明灯,为我的教育导航。

书中每一篇文章都给我启发,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就是服务!这短短六个字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之时,是否洞察到了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教育并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递,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以自身的真实展现来感染身边的学生。你要学生有爱,教师先得爱学生;你要学生有容人之量,教师先得对学生宽容;你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教师就得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当孩子从你的身上感受到温暖、真诚、仁慈、宽容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开始对人性的光明有所了解和感悟。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教育思考的深刻性,从他的言论中透露着对教育的人性化追求。是的,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但我们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这一点。知识的灌输往往过重地成了主角,而缺少了对孩子个性的培养。正如书中写到的“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1

关爱生命。”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学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质。希望我们能让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是不可缺少的引导者。遇到一位好的老师往往会使这位学生终身受益。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何等重要,这就对我们广大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书中提到了教师需要做到的“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虽只有少少的二十四个字作为概括,但却包含了对教师耐心、宽容、责任、为人、处事等素质的众多要求,这也成为了我们衡量自己的专业成长是否成熟的标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肖川博士那质朴与豪放、灵性与率真、睿智与宽厚集与一身的学者风范,还有他那颗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

教育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书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我认为两者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前者的教育目标更长远,看重的是学生今后的成长的道路;后者也许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为了学生的成绩好一点。这样只求眼前分数的教学是永远也不会是最有效的教学。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学者都指出教育的真谛在于爱,教育的目标是在于人的发展。我想,这本书中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让我们在工作之余对自己的实践作一点点思考,我想只有有了思考,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收获!

篇2:教育的信念与理想

“写作是一种告别自我的方式,过去的感受与思考凝聚在文字里,那是往昔的剪影。洗去昨日的风霜,带着不变的理想,准备着迎接明天,于是又再一次出发,只有目标,没有终点。”静静地读完了肖川博士《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最后一段诗一样的语言,轻轻的将书合上,凝视着那淡雅素洁的封面,我仍然爱不释手。

“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真诚的言说”,那一个个直抵内心的话题、论述,令我读后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把我引入了作者那鲜活、灵动,洋溢着浓浓的人间情怀的教育学的世界,原来教育竟然可以这样的富有诗意!

用肖川博士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是作者“基于个人经验,用心血、用生命、用道义和良知写成的,是十多年来集腋成裘的产物。”的确,透过那亲切自然、热情中肯且又散发理性和诗意的文字,使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对于教育、人生与社会独到而细腻的洞察与体会。首先,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使我对“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与我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书中写道:《学记》有云:„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由于这种文化逻辑,教育只不过是师之恩惠、师之恩荫,学生只有对教师膜拜、景仰的分,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师为其服务。今天,人们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费‟的概念。显然,消费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众。”作者认为,教育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员,并非教育尊严的失落,而不过是培养、造就能够“建国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为“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教育。因此,我认识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应该摆出“居高临下”“师道尊严”之态,而要牢固树立 “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其次,我体味到在教育上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书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死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心无旁骛,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因此我认识到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

篇3:教育的信念与理想

一、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

由于忽视“人”的存在, 我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处于“虚热”状态, 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这可以表述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

(一) 教育理念的缺失。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就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 对理想信念教育及其现象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认识的成果, 是对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1]。传承了古代忽视个体欲求的“笃志”传统, 以及受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倾向的影响, 我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远离人的本体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其教育理念, 无视人在现实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诉求, 个体的幸福和欲望一直得不到关注。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也谈人, 但所说的人是抽象之人、集体之人, 而非具体之人、个体之人。这一倾向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人”的缺场。

(二) 教育目标的缺失。

由于教育理念中“人”的缺场, 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一直游走于较为尴尬的境地。总体来看, 我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重。由于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封闭性、空洞性特点明显, 理想信念教育“大而不当”, 这直接导致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与大学生心理产生较大距离。受教育者也往往觉得目标遥不可及而缺乏认同, 这也削弱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三) 教育内容的缺失。

一般认为,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教育, 以及树立理想和实现的关系教育, 是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内容[2]。然而围绕这一内容展开的理想信念教育却不尽人意。仅就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两课”而言, 其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 单纯局限于书本、课堂等狭小范围来进行理论论证和口头说教, 割裂了理想与人、理想与社会的内容联系, 表面上轰轰烈烈, 实际上收效甚微[3]。

(四) 教育主体的缺失。

关于教育主体缺失的讨论, 是建立在对某种“教育主体论”认同的基础之上的。有学者认为:在同一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一体两面[4]。对这一主体论的认同是我们审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的基础。“一体两面”构成了教育过程中的惟一主体, 师生协同地认识和改造着客体。理想信念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等媒介为背景进行的双向交流过程,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观念共享和思维激活的过程。然而, 在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 “授”与“受”的对立, 往往导致一体两面的紧张、断裂甚至对抗。

(五) 教育方法的缺失。

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际效果, 就得讲究方法。然而, 由于缺乏平等的理念, 我国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存在着教育方法简单、僵化的弊端。目前, 我国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 课时少, 内容少, 方法简单, 严肃有余而亲和力不足, 其效果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甚至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可以说, 寄希望于通过一门课程、一项活动、一次教育就能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无疑是简单和不现实的[5]。

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环境的现代性激变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并存的世界, 就中国的实践环境看, 现代性是一个有待建构或正在建构的现实主题。一方面人们对于民主、自由之类的西方价值崇拜有加, 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着因为引进西方现代性而带来的深刻的社会问题。随着传统的价值秩序的瓦解, 尤其是随着市场、货币、消费、科技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 传统社会中人的心性结构不可避免地遭受着强烈的冲击, 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年轻人, 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外部世界诱惑四处泛滥的全球化时代, 我国高校被动的、滞后的理想信念教育愈发显得羸弱而不敷以应对。

(二) 高等学校的功利性取向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漠视。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6]。从苏格拉底的大学理念开始, 大学一直是作为一种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空间而存在。她的职责是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创新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独立个体。然而, 不知从何时起,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悄然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怪圈:疲于奔命的专业调整, 高校人才的批量生产, 教学、科研的量化管理, 以及大跃进式的发展。在这一片喧嚣中, 大谈理想信念教育并以此来要求我们的学生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种种怪相, 归结到一个哲学命题上就是:我们的大学始终把“人”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 学生个体的困惑迷惘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疏离。

“青春”是个备受赞美的字眼, “青春”是值得骄傲的资本, 然而, “青春”也是多事之秋。当代大学生心中充满了理想与渴望, 却很容易陷入困惑与沮丧的情绪之中。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心智发展不成熟, 这使得社会环境的激变所带来的核心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对他们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常常使学生个体显示出病状化的心理特征, 比如对现实环境的极度悲观失望、自我认知的失调、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等。特别是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增大更是使部分学生对前途失去希望, 恐惧、烦躁的情绪油然而生。而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采取“无差错”的工作方式, 盯着学生不犯错误, 却很少有精力紧密了解、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更不用说对学生个体理想信念的关注与引导。“心无可依, 人无所随”是对当代部分大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的恰当描述。

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建构

“人的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旨归, 也是我们讨论理想信念教育现代建构的前提。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建构是一项长久的、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本文仅以“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客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探讨。

(一) 人学旨归:探索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代建构的前提。

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有依据的、合理的想象或期望,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因而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7]纵观当前社会, 各国对这一议题都十分重视, 只不过其表征形式略有不同。“理想信念”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的概念。虽然理想信念有阶级性、实践性等若干属性, 但“人”是理想信念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也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 “理想信念”一词本身即充满了对人性的眷顾、赞扬与关照。理想信念的这一内在特质, 决定了以哺育、引导为基本功能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可以说, “人的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旨归。把握这一人学旨归, 是我们探索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代建构的前提。

(二)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建构。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我们应把对“人”的深度责任感作为进行现代建构的思维背景和思想坐标, 着重于对人的长远的、整体的关照。如此, 才不致被一叶障目式的眼光所左右, 一味地陶醉于急功近利的虚假繁荣之中。

1. 转变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理念

理想信念教育生成的原点是个体的生命体验。理想信念教育应伴随人的成长缓缓展开, 它需唤起人的主体意识, 提升人的认知水平, 体认人的内在需要, 激发人对基本价值、信仰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的教育应对诸如终极价值、绝对真理之类的东西保持审慎的态度, 不妨向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多元的价值系统和信仰体系, 引导他们去理解这些价值系统和信仰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培养他们对多元的尊重与宽容的心态, 以及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总之,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使人找到自我、成为自我的过程, 如果离开了个体的生活体认, 它必将异化、死亡。

2. 调整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目标

一直以来, 在目标设定上, 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过于强调“理想社会的实现”等远大理想和超然性目标, 习惯性地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来看待, 对人的独特性缺乏应有的尊重。殊不知, 理想信念教育是“取法乎内”的, 是个体内心高层次的渴求, 虽然它的形成或有待于外界情境的培育和触发, 但绝非通过“灌输”而就的。因此, 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应一味重复一些响亮而空洞的辞藻, 而应为个体保留丰富的精神空间, 尊重个体真实的道德体验, 引领个体形成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3. 更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内容

虽然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教条化倾向已饱受诟病, 但谈及如何更新, 教育工作者往往退避三舍。究其原因, 主要是“规避心理”。随着社会开放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以种种新奇面孔借助先进传播工具纷至沓来。面对激变的环境, 教育工作者或是觉得力不从心而疏于思考, 或是虽有自己的思考但因顾忌到诸多“规范”而不愿、不敢去评判, 为了追求“稳妥”, 他们往往是抱着既有的“真理”、“价值”夸夸其谈。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同样需要与时俱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当代性就在于能够不断地正确指认时代本质, 解答时代问题, 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不妨将理想信念教育大胆地置于“当代视野”中去加以追问、研究。

4. 认识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主体

教育是一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事业。“一体两面”应该构成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惟一主体,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需协同地认识和改造思想客体。学生是主体, 又是不成熟的发展中的主体, 他们的成长渴望、价值冲突等需要教师仔细的聆听及悉心的引导。教师同样是主体, 作为“平等的首席”, 他们需要发掘学生生命内在的德性潜质, 不断探索这种潜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并为之创生出各种有利的教育情境以促其成长[8]。理想信念教育正是在师生间长久的精神对话中得以创生的。所谓的“学生的老师”与“老师的学生”将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将是“同时身为学生的教师”与“同时身为教师的学生”这一全新的概念。

5. 研究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方法

教育无定法, 但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一定是坚持对人的价值引导而拒斥宣讲式灌输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 只有将各种选项呈现于面前, 个体才有选择的自由, 才有激起内心冲突的可能, 以及认真判断的机会, 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念。以既定的价值、信念对个体进行灌输、浇铸的举动注定是徒劳的。其这一特质, 也决定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可以通过教学、交往、对话、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个体进行哺育和引导。

总之, 在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 让我们厉行“引进来”和“走出去”方略, 引进生动的生活材料, 走向更加广袤的生活空间。

摘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已成为突出问题。本文以“人”这一现代性的主体要素作为思考的原点, 对其缺失的成因进行探讨, 并从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主体等方面对其进行现代性建构, 以增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力、魅力和实效。

关键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失成因,现代建构

参考文献

[1]李庆华.素质教育视阈下理想信念教育理念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2) :3-5.

[2]崔华前.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内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5, (6) :5-7.

[3]董晓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1) :81-83.

[4]胡弼成.教育主体评议[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2) :66-71.

[5]董晓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1) :81-83.

[6]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6.

[7]罗国杰.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1.

篇4: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篇5: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闫家杨晓芳店中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最近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颇有收获。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近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读着他所写的一篇篇美文,我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然而。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为了避免作业出现错误,任何人不许做题,老师讲了后才做;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

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 欣赏,而不员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中国的教育被人称为“听话的教育”,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主张,习惯于人云亦云了,随波逐流成了一种大趋势。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

由此看来,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还学生真正的自由,让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张扬。

篇6: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本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

我们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教育提倡要“以人文本”,恰恰与生命教育有着相同之处,所以我们的教育离不开生命化的教育,我们必须进行生命化的教育。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别人的生命。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

我们可以通过生命教育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习变得更有吸引力;使学生的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学生的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

篇7: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肖川教授用十年的时间撰写的一本书。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触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意蕴、教育的目标、教育与社会、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等。

读完这本书,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是什么”,二是“我能为教育做些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正如书中所说“把所学的东西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可见,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没有过多的介入,在无形中形成的有价值意义的一项活动。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无法决定孩子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们可以影响他们目睹到什么样的“老师”,身教往往重于言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

如今的教育让人心生恐慌:一方面高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却一年比一年变本加厉。在考试制度的重大压力下,大家看重的除了分数还是分数,于是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家长陪得累。学生没有快乐,教师也没有从寓教中获取幸福,培养出来的大多是一些高分低能的“人才”。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学得再好,他们也只能用于一时。教师虽然只是教孩子一时,但要考虑孩子一生,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职责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他们的终身负责。所以,“我能为教育做些什么”也就是“我能教给学生什么”。教是一种方式,而要教的内容却是值得深思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趋向于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成为“听话的教育”下的完美产品。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我们要注重教育知识,更要注意教育的本质,不可忽视学生作为孩子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出“你怎么现在还不知道好好学习”、“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可是我们有没有试着想一想他们又怎么会突然一下就懂事了呢。成长不是在讲道理和惩罚中实现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遇到困难并且克服困难中偶然有一天所发现的。

过多的重视“教”,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我们是老师,我们说什么都是对的”的一种泥潭。我们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教的过程中,融合“育”,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一种体验。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来自于“教书育人”,“教”的是书,“育”的是人,一旦把顺序进行调整,我想也许就成了“自大狂的课堂”了吧!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扎实自己的教书本领,也要学会驾驭自己的“育人”的引导能力。所以,我们不妨尝试着来一次“育”的情感交流。

肖川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现在人们普遍迷信所谓的‘新’――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于是对于‘新’的鼓噪充斥着我们生活的空间。我并不拒斥‘新’,但问题是,如果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新’没有旧的根基,缺乏对历史的接续,所谓的‘新’,恐怕只是障眼的烟云,而非货真价实的创新。”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在这个大肆宣扬“新”的社会,我们还要保持一份清醒。我个人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近年来,教师的幸福感指数不断下降。一方面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视听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对教师事业的一些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也许来自于现在“问题孩子”的日益见多,比如单亲家庭的普遍存在;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地位俨然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保姆化”,如果就此发展下去,我在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师形象是否还能存在。我们高唱“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可否也为教师多考虑一份,让教师心存一份教育的执爱,社会是否也可以给我们多一点宽容与阳光呢?如果连教师都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他又怎么能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缺陷”呢。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那就是学校。

篇8:教育的信念与理想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标的体现, 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 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树立:坚信党的领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毕生力量。积极倡导我们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信念, 同时又积极引导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自己道德修养的提高。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方面, 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灌输, 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理论基础,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理论教学, 使大学生规范性、理论性、系统性地掌握领会其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 并能在实践中用所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遇到的问题。二是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领导地位和作用, 深刻认识党的崇高历史使命和远大理想, 深刻体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真理。从而激发大学生坚持党的路线方针, 拥护党的领导, 为党的事业刻苦学习,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建设本领的信心和热情。三是加强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通过中国历史,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史的教育, 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 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加强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懂得中国“底子薄, 人口多, 起步晚”这一实际, 纵观国际经济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使大学生承担起振兴民族的重任。通过以上四方面的教育,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确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理想信念是阳光, 学校是土壤, 学生是种子, 老师是园丁, 阳光普照大地, 种子茁壮成长, 园丁辛勤耕耘。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要素, 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才可能使我们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才可能使高水平的人才不辱使命, 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1. 强化科学理论教育, 坚实理想信念的基础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先进典型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支撑,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 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多年来我院十分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加强政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显著成绩,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为培养合格人才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2008年马列主义理论课曾获得陕西省“精品课”荣誉称号, 成为我院第一个省级科研成果。

当然, 加强在校生的政治理论课程教育还是不够的, 列宁曾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 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青年大学生要想承担起国家经济建设的任务, 就必须掌握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 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 这样才能将背得烂熟的现成公式和纲领变成直接建设新社会实际工作组成的活生生的东西, 也才能完成经济建设任务, 做到理论到实践的灵活运用。

2. 拓宽教育途径, 营造理想信念教育氛围

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进行渗透式教育,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形成课内课外的相互补充, 使素质教育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 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极好形式, 使大学生具有社会特质, 更具有学校文化特色。在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中, 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熏陶、自我塑造、自我养成。一是坚持重大节日搞活动, 坚持开学搞典礼, 坚持每周一举行盛大的升国旗仪式, 进行国旗下的领导、老师讲话、学生演讲等形式, 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二是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每届学生举行“心中的祖国”歌咏比赛, 每个学生参加成人宣誓仪式和“青春誓言”集体诗歌朗诵比赛。开展具有重要育人作用的演讲、征文、刊物、书法、绘画、辩论、体育、教室建设、宿舍建设等活动,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寓教于乐, 把教育融入到健康向上的文化之中。三是坚持主题鲜明的班会和团课活动。每周安排一次, 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性地进行讲授和渗透, 同时把学院德育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在主题班会之中。四是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每学期初开展“文明班级、文明责任区和文明宿舍”活动, 每周有警示、鼓励、鼓动作用的大型环境宣传标语。校园、教室、宿舍以及其它活动场所有特色鲜明的宣传教育信息, 创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3. 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 推动理想信念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联结学校和社会的桥梁, 大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 才能真正理解从书本上学到的马列主义理论, 从而转化为内心的理想信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环节, 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 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该创建实践平台,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引导他们走出校门, 深入基层, 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多年来我院先后与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火车站、西安九路公交线路等十几家单位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单位和“院企”共建文明单位。每届学生安排2周军训课, 每学年一周劳动教育课, 每学期假期安排两周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 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要求。返校进行“生活实践, 感悟人生”的征文和演讲比赛。近两年, 学院在毕业班里试行“试工实习”制度, 要求毕业学生在离校前, 结合自己的择业和就业, 在用人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试工实习”, 使他们在“试工实习”中受教育, 长才干, 增强社会责任感, 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4. 提倡自主式养成教育,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大力开展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活动。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三自”教育, 把“三自”教育活动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成立能进行自我教育的文学社、书画社、歌咏队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 建立了能进行自我管理的学院学生会, 系部学生分会和各年级学生支会组织。这些组织在专业文化学习、社会实践、文艺、体育、卫生、纪律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促进、自我提高。在这些学生群体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 他们不但是学习上的优秀者, 而且是生活纪律上的榜样, 也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先进分子。他们中的一部分, 经过党组织的培养, 成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 更是广大同学树立坚定理想和信念的楷模。

5. 注重教管合一, 巩固理想信念教育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厚爱、管教结合的育人原则。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有了理想, 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纪律教育, 严格加强生活纪律管理, 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需要。一是要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入手, 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广泛开展谈心活动, 做到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以行带人。我院多年来一直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配备专门的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实行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和经济困难补助制度, 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关怀, 也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

严字当头、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教管结合是我院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好途径, 也是为铁路事业培养高素质多能力人才的需要。学院先后制定了“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条例”、“学生内务管理条例”、“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大学生行为规范准则”、“学生八项检查评比办法”、“学生道德操行量化考核办法”以及“学生奖励和惩处条例”等二十多项制度和办法, 这些制度和办法的贯彻执行, 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保证、督导和促进作用。

在教育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社会环境里,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积极探讨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 切实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中遇到的思想矛盾, 以确立他们的人生奋斗目标, 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 正确树立马列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创造者, 这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大学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政治观念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 来研究新矛盾, 解决新问题, 探索新思路。

摘要:本文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 论述了把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客观性, 教育途径的实效性。特别强调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载体, 进行强化渗透和自我熏陶是教育的极好方法。同时, 总结了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和体会, 对于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极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篇9: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选择和确立自身信仰的关键时期。研究大学生信仰状况,分析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遇到的挑战,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关于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2009年9月至10月,课题组面向无锡某高校发放了关于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状况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2份。其中男性51%,女性49%;汉族98%,少数民族2%;入学前居住在城市的35%,居住在县城的17%,居住在乡镇的15%,居住在农村的33%;政治面貌为群众的有3%,团员83%,党员14%;本科生占94%,硕士研究生占5%,博士研究生占1%。调查的学生中无论是性别比、民族比、入学前居住区域分布,还是政治面貌、学历分布等,均与该校学生总体状况大体一致。问卷调查还采取信教学生与不信教学生分别作答方式,方便信仰不同的大学生作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回应,作出一定程度的比较。

(二)调查基本结论

在获取数据之后,研究者认真研读、反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信教人数不少,信仰选择多元化。本次调查中,有19%选择了“有宗教信仰”,其中信“佛教”的占45%,“基督教”25%,“伊斯兰教”12%,“天主教”9%,“其他”9%。调查中另有72%的学生回答“身边有宗教信仰者”。基于上面数据可以推测信仰宗教的青年学生存有一定的人口基数。

2.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心态平和、态度同情。认为宗教“它就是迷信”的占5%,“它不是科学”占12%,“它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有教义教规”占74%,“它在我脑中很模糊,我说不清楚什么是宗教”占9%。对宗教总体看法中,选择“有好处”占12%,“有好有坏”占83%。55%的不信教学生认为,与身边的信教者相处不感觉特殊或在意,“非常理解”和“基本理解”宗教徒占82%。

就“宗教信仰会对思想和生活产生何种影响”,选择“使人乐观”的占27%,“会增长智慧”占27%,“会影响工作”占9%。近半数人认为宗教会对思想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这种认可同样也表现在不信教学生身上,33%的人选择“会尝试接受宗教信仰”。

3.渴望理解未来,同时缺少唯物論(哲学)批判精神。对于“宗教信仰与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无抵触”,选择“两者相互补充”占23%,“大部分可以并存,局部对立”占59%,“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占18%。72%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没有冲突”,进一步显示大学生群体对宗教的理性认知的同时,大学生群体对于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缺乏认识,思想立场不明确。同样,青年大学生表现出对宗教知识的渴望,8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缺乏宗教信仰教育,41%的人“想”读一读宗教典籍;20%的人“曾经想过”读一读宗教典籍。

就“是否相信命运”,“相信”占72%,“不相信”占28%。这一数据让人有些意外。研究者进一步考察分析后,认为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以及对自身发展把握不明确的倾向。这一点,可以反映在大学生群体大部分不把宗教理解为“迷信”,对于迷信是持有排斥态度的。

4.信教学生目的单纯,宗教活动场有所限制,活动趋私人化。在“参加宗教活动最主要目的”的选择中,选择“学习宗教知识”占13%,“表达信仰”占29%,“服从权威”占5%,“求神的保佑”占21%,“获得回报”占7%,“其他”占25%。信教学生参加宗教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表达信仰”,其次是“求神的保佑”。与之相对的是,不信教学生对于参加宗教活动的主要原因,“参观浏览”占25%,“祈福”占25%,“好奇”占19%,“陪同他人参加”占14%,“兴趣”占9%,“忏悔”占4%,“其他”占4%。不信教学生半数的也只是因为“参观浏览”和“祈福”。

关于宗教活动场所,信教学生选择“家庭聚会”占15%,“教友聚会”占22%,“正式宗教场所”占35%,“其他”占28%。至于活动频率,“经常”占16%,“偶尔”占57%,“从不”占27%。值得注意的是,有7%的信教学生选择“经常与境外人士一起”参加宗教活动。

5.接受信仰途径多样公开,社会性趋势明显,家庭影响巨大。信教学生就了解宗教最主要途径,选择“选修相关课程,阅读相关宗教书籍”占26%,“通过网络和收听境外福音广播电台”占17%,“通过与教会以及与教职人员的接触”占41%,“私人聚会散发的小册子和传单”占16%。就家人对其信教的态度,选择“漠然置之”的占17%,“坚决反对”占10%,“自己也参加”占36%,“理解、默许”占37%。对于不信教的学生,关于途径的选择,“家人”占11%,“朋友”占12%,“传教士”占9%,“学校”占8%。信教学生和不信教的学生对于家庭的作用和影响都作出相当比例的回答。

通过调研可以得出,目前信教的大学生占一定比例。大学生对宗教的兴趣在增加,接触机会在增多,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更加开放。他们倾向于用平和的方式来把握宗教,对待教徒,看淡无神论与有神论世界观的区别,甚至放弃唯物史观批判精神。有学者用“宗教暧昧”概念来表述人们对于宗教缺乏科学理性的批判态度,甚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趋于认同的态度。这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虽属一所高校内部学生群体现象的特征,但在很多相类似的调研中都得到进一步的验证。有理由相信,这次调查及其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信仰现状。

二、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状况带给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

(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带给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导价值导向功能的挑战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对于宗教认知和情感方面趋于理性化。同时要审慎地把握的是,宗教信仰和文化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步深入的背景下,随同各种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借助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手段渗透到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群体中,尤其是在影响后的家庭继续发生效应,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群体观念结构的形成,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选择,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功能发挥。

(二)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带给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挑战

在本次调查中,青年大学生大部分呈现出很高的信仰追求。信教学生有两成,同时不信教学生中,超过三成会尝试接受宗教信仰。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变化,对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则提出较高的挑战。如何呵护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的自觉性、激发他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是非常迫切的一项工作。

(三)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折射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带来的挑战

调查结论显示,大学生宗教信仰途径具备多样公开、社会性强的特征。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更中的中国,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广阔社会空间。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又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空间。青年学生欣赏并认同这种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氛围,纳入自身文化心理特征中。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方向,审时度势,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便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四)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给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信教学生人口基数不少,其中国内宗教派别大体都有分布,大学生群体在信仰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信仰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该更为细致而全面地分析,实事求是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高校大学生群体信仰的差异性呼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教育公平、依法治教的新视野。如何在国家有关法律条例下,对于信教大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也是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关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的思考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构成,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举共同理想,高扬核心价值,积极引导,依法管理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无论现实怎么变化,旗帜必须高举,道路必须鲜明。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宗教渗透的演进历程、表现特征等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唯物主义观点说明宗教文化,在大学生中培养起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反对迷信的科学精神。

对于信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题主要表现为如何使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在尊重信仰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耐心细致的引导工作,不人为地造成隔阂或对立,引导信教学生立志成才,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高校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健全相应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管理,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二)呵护追求理想主动性,打造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

调查中显示,青年大学生大部分仍有很高的信仰追求,同时当代大学生信仰追求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他们呼唤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时代感的亲和力。

当前,个体广泛参与社会变革,在不同成长阶段中进行主体问答、主体选择,真诚地呼唤主流参照系的出现,这是理想信念教育最大的人本基础。理想信念教育要紧紧抓住大学生成长成才及其实践这一主线,尊重个体,正视多元,包容差异,加强导向,及时解答大学生成长中的疑點、难点和热点,激发他们志存高远的主观愿望和需求。真正成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是善的教育、美的教育,同时又是和谐的教育。

(三)开发德育资源,全程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规划

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排斥牛顿式静态时空观,它强调的是环境各因子共生共存。环境不再是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之外的无涉状态或者被动的因素,而是作为教育双方生活中的蕴含无穷资源的生态环境。

大学四年互相贯通,有机结合。结合大学生发展阶段的特征和主要任务,建立在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基础上,将大学生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全程化理想信念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赵斌.对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透视[J].东华大学学报,2001,(2).

[2]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

基金项目:2010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大学生宗教与信仰问题研究》(SGSY2009ZD047)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理论讲坛稿下一篇:2009第二学期三年级年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