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2024-05-12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共8篇)

篇1: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2542 次 更新时间:2013-03-24 22:21:37

进入专题: 法治思维 基层

● 石书军

国道309与河北省省道邢峰线交汇处,有一座千年古城遗址。打开百度键入“午汲古城”,词条显示:“午汲古城”是战国、汉代遗址。午汲镇地处武安市城区西南城乡结合部,毗邻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近年来,由城市西扩南延、经济快速扩张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相互交织叠加,信访事项呈多发、高发,甚至局部爆发态势。在饱尝了“花钱买稳定,越买越不稳”的酸楚以及单纯追求“息诉罢访”对公平正义的浸淫之后,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毅然在镇十八届人代会上,庄严地做出了建设“法治午汲”的决议,开启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法治政府的法制之门。

一、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午汲。

乡镇是国家政权的末梢神经。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确定之后,乡镇建设法治政府,最重要的当是落实,也就是执行,依法行政。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行为监督,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落实法治工作保障”等“规定动作”之中,贯穿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政府”,午汲镇遇到的最大挑战:一是城市征地、拆迁,二是控制来自民间的非法圈占。在此大背景之下,既要完成市委政府交办的城市征地、拆迁任务,成功地控制住来自民间的势头凶猛的非法圈占,又不违法施政、野蛮拆迁保持辖区内的和谐稳定。能否在两者之间求得平衡,时时刻刻都在检验着镇党委政府的执政水平。

西苑大街是武安市西部新城——西苑新区建设中的最重要的道路之一。西苑大街的征地拆迁工作,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起步,中间磕磕碰碰,始终进展缓慢。在建设法治午汲的实践中,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条例》生效后,午汲镇开始尝试用法治的方式解决控制性工程——贾庄段涉及的12户民房的拆迁难题。这是午汲镇首次参照《拆迁条例》精神,试水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从向市政府法制办请示开始,到通告张贴,房屋评估、价格复议等等,“参照”的路子走得一步都不含糊。出人意料的是,依法拆迁贯穿和谐精神,贾庄村所涉12户民房的拆迁工作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部顺利完成。

建设法治政府如何控制来自民间的势头凶猛的非法圈占?午汲探索给出的结论是:打击非法法不容情。贾庄毗邻城区位置优越,少数人打起了贾庄的主意。几乎是一夜间,圈起了上百米的围墙。镇政府得到报告,立即启动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告知,限期自行拆除。这时,当事人玩起来了“躲猫猫”。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镇政府与国土部门联合执法,对非法建筑进行了强拆。建设法治政府以来,类似这样的联合执法行动每年都要进行十多次,但每一次都力求做到执法手续完备,证据充分,避免了程序违法问题的发生。

二、运用法治方式,“三位一体”解决信访事项

依法化解矛盾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午汲镇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巧妙地融合在具体信访事项的处理之中,逢案必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发挥人民调解优势,破解涉“公”信访难题

对一般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涉私信访事项,充分发挥村级治保、民调、治安管理员作用,开展经常性信访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坚持一案一档,对重点人民调解案件进行司法确认。

对涉“公”(注:向村集体主张权益)信访事项,采取“听证会+村民代表大会”方式解决。听证会一般由包村领导干部主持,常年律师顾问与会,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等两委干部、全体村民代表,村内部分有威望的村民参加。程序是:会前准备。通知信访人,要求其作好在听证会上陈述诉求的准备。书面通知村民代表,同时将信访人诉求打印成明白纸一并发给村民代表。印制表决票(视情况而定)。表决票表头格式为:+ + +村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表决票。召开会议。主持人介绍会议议程,村主任简要介绍案件情况,信访人陈述自己的诉求。常年律师顾问解释相关法律,双方当事人当场出示相关证据、必要时实地查看,与会人员阐述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听证意见。至此,如双方接受,会议结束,信访问题解决。如有异议,进行下一步程序:提请与会村民代表表决(人数不少于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村民代表采用秘密划票间的方式进行投票。在镇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当场唱票,宣布投票结果。赞成票超过到会代表半数时,表决事项通过。

将村民代表大会机制引入涉“公”重大疑难信访案件调处,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二十六条,河北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十种事项必须提请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会议授权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涉“公”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共同点就是向村集体主张权益,有的诉求标的还很高。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直接按照信访人的意图将款项支付给信访人,虽然也能息诉罢访,但在每季都要召开的村级民主公开大会上经常受到村民代表的诟病,同时还助长了信访人的漫天要价。将涉“公”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柜架内依法解决,不仅体现了“法”的尊严,还体现了“公”的威力。这一机制还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规范约束少数无理取闹村民的同时,对街(村)干部的行政行为也是一个极大的约束,它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将涉“公”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置于全体村民代表这样一个“阳光环境”之下“晒晒”,合理与否一“晒”自明,有利于净化信访环境,重塑公平正义。长期以来,村民们对少数无理纠缠的上访老户,胡搅蛮缠沾光没够的信访油子,可以说是又气又恨。气得是,我们的干部对这些人一味的迁就,恨的是那些人的胃口永不满足。可在愤恨之余,又找不到参与的途径。事实上村民们对案件的来龙去脉最有发言权,他们最知道案情的本来面目。少数无理取闹之人,根本见不得阳光。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正是抓住了镇村干部“消极保稳定”“花钱买稳定”的心理,进而步步紧逼,动辄就拿赴省进京上访给干部施加,迫使干部答应他们的无理或者是过高的要求。现在好了,有了村民代表大会机制,很多涉公信访案件,作为一项制度必须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而且村民代表大会必须是三分之二的代表参加,所做决议到会人员半数同意才能有效。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代表的参政议政热情。自启动新机制以来,午汲镇先后在5个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7次。北白石村周某云等7个信访事项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机制得到圆满解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敢于负责,依法作出政府具体行政行为

个人之间宅基地纠纷确权是镇人民政府的职责范围。但由于宅基地纠纷直接触动争议双方利益,一般镇村都不愿受理。即便被动受理,也往往怕得罪人,不愿或不敢拿处理意见,生怕惹出是非充当被告。开展法治午汲建设之后,午汲镇将这一“老大难”问题,提到了镇党政联席会议。会前,镇政府法律顾问牵头司法所、土地办、有关村委会等组成专案组,调查取证,形成卷宗,拿出初步意见。然后,将此意见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最终形成村级意见。镇联席会议对村级意见,特别是支持意见的证据,进行认真的审查,必要时请律师事务所进行论证。审查通过之后,形成争议宅基地确权处理决定。

玉泉岭村杨某川为了44年前的一柱房屋拆迁和门前的三十多平米空地儿,与邻居杨某祥打了二十多年的官司,是午汲镇公认的1号信访案件。镇长接手这一棘手案件后,与律师、镇主管领导一起,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走访十多位健在的证人,获得了极为重要的档案证据。最终,镇政府对这个“44年前的房屋拆迁”形成了处理意见。杨某川不服行政决定,提起行政复议。市法制办依法受理,最终维持了镇政府的决定。事隔半年,针对“三十多平米空地儿”镇政府又形成了另一个《土地确权处理决定》。目前,杨某祥已提交行政复议。这桩历史积案,近期可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到位。

(三)善于协调,敢于牵头行政司法案件代理

对不属于镇政府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反复引导信访人自行到相关行政机关,通过行政仲裁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对那些确实没有能力自行维权或对行政仲裁半信半疑的信访人,则采取“代理制”的方法,帮助信访人通过行政仲裁或复议方式,依法维权。

东广村机动地是一件涉及土地承包的群体性信访案件。涉案群体一方76户,另一方188户。该信访事项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其间,围绕该案发生的赴省、进京、冲击党政机关的群体访已不计其数。2010年10月,午汲镇举全镇之力,绞尽脑汁终于将双方引导到了市土地承包仲裁法庭。开庭之日,话不投机引发了群体性冲突。东广村机动地成了邯郸市委重点督办的信访案件。镇长主抓这起案件后,两个多月“网上捞针”。终于,在人民法院报网上找到了一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案例。思想工作、案例学习、协商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普法宣传之后,午汲镇顶住巨大压力,协调市土地承包仲裁法庭再次开庭,取得圆满成功。

肖某军是户籍在店头村的下岗职工,反映的是煤炭局下属企业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联办指定午汲镇负责控访。午汲镇全权代理,通过认真分析案情,找出了合理因素。于是,镇长、包案副镇长亲自出面协调市劳动仲裁部门十几次,并免费聘请律师,为其在劳动仲裁中辨护,维护了肖某的合法权益。

2012年春天,园柏树村委会因发放福利引发出嫁女福利待遇群体性纠纷。出嫁女孔某英姐妹等100多人,另一方1000多人,双方情绪激烈,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镇村干部审势度势认为:此案交法院依法处理最为妥当。于是,反复教育引导,孔某姐妹到法院依法起诉,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四)在法治框架内:疏导缠访闹访无理访,理顺矫正信访人情绪

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三位一体解决农村信访取得一定成效之时,我们对少数游离于法律与公序良俗之间的信访事项;合情不合法的信访事项,信访人要求过高或者有理成分过少、信访人肆意缠访、闹访的信访事项等等,在法治框架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依法考量违法,公序良俗有“理”。西苑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内贾庄村宅基地遗留问题,涉及城镇居民多达305户。市信访联席办针对贾庄宅基地问题专门出台了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240多户接受了《方案》。但仍有60多户对《方案》持有异议,不断上访。为彻底解决这个关乎全市稳定的信访问题,午汲镇彻查了当时的文件。最终,找到了两份有力的政策依据。一份是1990年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局关于农村宅基地问题的通知;一个是1993年国务院116号令。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贾庄宅基地遗留问题属非法无疑,但上访群众情绪激烈拒绝接受。

河北省“城镇三年大变样”期间,依法拆除了一批违法、非法建筑。按照当时的政策,违法非法建筑不予补偿,但对限期自行拆除者给予奖励。事过几年后,当时的领取奖金的拆迁户,以个人损失巨大为由一再上访,要求补偿。对这类信访事项,对这部分信访群众,尽管无奈,也只能小心应对。只有通过法律,假以时日,依法疏导矫正上访人情绪,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依法疏导无理访,不怕招惹是非

信访人群体中确实混进了部分无理取闹之人以及少数信访“掮客”,他们秉持“闹而优则利”思维,严重干扰破坏了信访秩序。对这部分人在坚持依法说“理”说“法”斗争的同时,固定证据依法打击。

建设法治政府以来,午汲镇运用法治思维、逢案必法;运用法治方式,“三位一体”,处理信访事项达二十五起,约占信访总量一半以上,依法对东广村师某等3人进行了拘留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认真学习法律,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

一是对反复出现的信访事项,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如《土地法》、《农村宅基地管理条例》、《劳动法》、《工伤条例》、《土地承包法》以及《土地仲裁法》等,提升干部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处理信访事项和疏导矫正群众情绪的能力,逐步形成“法治成为常态,人治变成例外”的治理氛围。

二是运用互联网查找学习各种案例。案例指导已经成为午汲镇解决信访事项的“锐利武器”。一有信访事项发生,首先想到的是有无类似的案例。玉泉岭村干部王某田因公死亡,我们及时找到了相关案例,以法服人,妥善解决了问题;东广村机动地仲裁更是因为找到人民法院报上的《非家庭承包征地时无获偿权》案例,为十几年的纷争找到了正确的解决路径。

四、几点启示:

1、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有相关政策跟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最大的瓶颈是权力与责任不对等。很多需要依法处理的事项,乡镇没有相应的执法权,此类问题在安全生产监管、土地违法建筑清理、信访案件定性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现实情况乡镇只能依靠联合执法方式解决,而联合执法需要多部门协调,牺牲了执法效率。因此,在乡镇建设法治政府需要界定财权、事权,需要厘清权责关系。总之,需要顶层设计。

2、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必须改革现行信访体制。依法解决信访问题虽是治本之策,但不如“花钱买稳定”那样可以“立竿见影”。因此,“行政治理”当下还很有“市场”,在很多人眼里,依然是法宝,至少现在还不想放弃。然而,“人治”滥用、法治驰废,治国理政成本必然无限上升,地方财政已不能承受之重。斯时,给力法治显得尤为重要。但法显神威,需要营造法治氛围,需要改革信访体制,更需要社会管理法治化的顶层设计。

篇2: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探索文化执法之道

《韩非子》中有句话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核心意思是讲文明重法治的国家,这个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就有了重要保障。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执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执法工作为行政执法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用法治思维行使职权,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推进文化执法工作的法治化,值得认真的思考。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涵义。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法治方式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方式与法治思维是内在和外在的关系,法治方式就是法治思维实际作用于人的行为的外在表现。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文化执法工作中的体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极为重要,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执法作为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依法管理文化市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的重要职责,所以能否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体现在日常的文化执法工作中,直接关乎着我们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到日常的文化执法工作中的关键在于执法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法律意识:

(一)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指人们对法治的思想、观点、心态和对由法治所形成的一种良好状态所追求的理念的总称。法治意识是依法行政的意识支撑,执法人员应有的主要法治意识有:法律至上的意识、职权法定的意识、服务为民的意识、程序正当的意识和权责一致的意识,五种意识不能厚此薄彼,另外要注意部门立法的本位主义、专家立法的理想主义等问题,在整体上看问题。

(二)程序意识。程序就是对做一件事的顺序步骤的规定,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就是做事一定要按规矩做,不能乱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正的结果需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即公正的程序去实现,所以程序最大的价值在于保障公平、促进民主。另外,程序的设置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不是走形式,离开了内容的程序就是形式主义。

(三)证据意识。所谓证据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的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悟。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应当具有: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同时证据是客观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造就了客观事实的绝对性,在行政处罚乃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必须要通过各种证据来查明案件事实。

(四)平等意识。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应是平等的,只是职业不同,在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执法既是监督管理,也是为相对人服务的。执法人员应当把自己摆在和普通老百姓平等的位置上,懂得尊重,注意倾听,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升管理文化市场的觉悟、水平和能力,进而不断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将执法工作艺术化。

综上所述,法治意识是解决能不能做的问题,程序意识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证据意识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平等意识是解决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三、积极探索文化执法工作的法治之道

文化执法部门应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按照法治方式,从转变执法观念入手,积极探索执法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思路,以促进文化执法规范化水平稳步提高,执法形象不断改善。

(一)提升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执法人员必须信仰法治,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尊崇感和敬畏感。执法人员首先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职权法定、依法行权的理念,坚持奉法为先、以法为据、依法办事,在树立法治信仰上发挥带头作用,做到想问题、作决策、抓执行必须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需把对法治的尊崇和敬畏转化为日常工作思维与行为习惯,增强做好文化执法工作的政治使命感和执法责任感。

(二)认真学习法律,锻炼执法能力

执法者,必须将熟悉法律规范、熟练掌握法律执行程序作为最为重要的技能常抓不懈,在思想认识上要重视,要认识到法治思维不仅是法律学者、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士需要具备的一项专业素质,更是文化执法者应当具备的思维模式。为适应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新形势,文化执法人员要紧紧做好提升法治素质、增强法治能力、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法治环境

篇3: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着特权意识和特权行为, 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发挥领导干部的社会服务作用, 侵害国家利益, 同时还会激发多种社会矛盾, 这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悖。为了尽快实现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的强化,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当中第一次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了要求, 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一、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必要性

1. 为“依法治国”提供支持。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要想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确保社会良好发展秩序, 就必须要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领导干部是国家行政机构的地方代表, 对于民众而言, 领导干部所代表的就是国家权利。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不仅能够提高领导干部解决社会矛盾的效果, 同时还能够为地方法治环境的构建带来典范作用, 使民众深刻感受到法治对生活的积极作用, 从而促动民众做一个守法公民, 为“依法治国”提供支持。

2. 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评价领导干部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 同时也是影响地区发展决策的重要因素。在实现法治之前, 我国因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而引发的国家利益受损、民众权益受损的情况屡有发生, 但由于没有法治约束, 许多领导干部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之后, 领导干部的决策不仅有了法治意义上的指导, 同时问责机制也对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约束,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会站在更为科学、客观的角度上来进行决策, 就会避免领导干部片面追求政绩或个人利益而进行决策的情况出现。从领导干部主管角度上来看, 法治席位与法治方式的建设, 能够实现对他们执政能力的提升, 提高了领导干部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策略

1. 建立法治培训机制。要真正实现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的强化, 就必须要先让领导干部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法治的意义。为此相关部门需要建立起法治培训机构, 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 来让领导干部能够真正的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并学会如何正确的利用法治手段来完成对社会矛盾的解决, 为法治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近年来, 党校、干部学院等培养党政领导干部的基地, 已经逐步开展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培训, 培训效果相对较好, 但仍有部分领导特权意识观念根深蒂固。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方式的制度化培训, 来实现一个长期性的教育, 使他们能够真正的从观念上实现改变, 逐步形成法治思维。

2. 建立依法决策机制。建立依法决策机制也是实现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强化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都在领导干部决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权利约束与监督机制, 以至于造成了许多决策性失误, 这既损害了国家利益, 也侵害了公民权益。为此, 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依法决策机制, 以召开听证会来作为监督领导决策行为的重要方式, 确保每一项领导决策都必须要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 从根本上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避免决策失误的出现。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该加大力度推行行政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起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的法律顾问团队, 在制定重大决策时给予正确的法律意见, 发挥出依法行政的积极作用。

3. 建立决策问责机制。建立决策问责机制也是实现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强化的重要途径。在过去几十年, 我国因缺少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而导致领导干部盲目追求政绩、以权谋私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不仅严重损害了政府的社会形象, 同时也造成了国家利益巨大的损失。为此我们必须要建立起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 对领导干部进行一种强制性约束与引导, 俗称“倒逼机制”。为了确保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的有效性, 我们要确保问责机制与法治原则、决策权、决策责任相统一, 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来确保问责机制的有效性。针对政府部门人员结构的特殊性, 还需要建立下级对上级领导干部的问责机制, 为问责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4.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是实现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当中, 为了确保法治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性, 就必须要先建立起法治建设指标体系考核标准和相关程序。在进行考核标准设计时, 一定要明确界定考核主体, 通过实行层级考核的方式来确保考核标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并通过设计层级指标来确保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考核程序设计方面, 应参考法治建设相关内容, 对考核项目予以确立, 确保考核项目与法治建设的相互衔接。考核方式可以从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从根本上保证考核机制的全面、客观、科学、有效。

结语

综上所述,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不仅能够帮助领导干部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社会服务价值, 同时还能帮助领导干部更好的进行自我约束, 避免特权意识、特权行为的出现, 其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实际工作效果, 我们必须要建立起健全的决策机制, 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使领导干部能够真正建立起法治思维并能够用法制方式去处理和解决问题, 为法治社会的有效构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信贵.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建设的具体路径探析[J].领导学, 2013, 10:14-15.

篇4: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人治

1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涵义及关系

1.1 涵义 “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的治国方略,是指依靠法律管理社会、治理国家,追求公平、公正、公开。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基本精神,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包括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1.2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关系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领导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强调以法治支配人们的言行。区别在于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法治思维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法治方式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手段,为实现习近平提出的依法治国指出方向。

2 法治和人治的区别

“法治“和“人治”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第一,法治崇尚法律的权威性,人治则普遍尊崇权力至上。第二,法治注重保障公民权利,人治却漠视公民的合法权利。第三,法治倡导对权力进行有效规范,从而克服消极腐败。然而,人治却主导通过道德来自发调节,结果必然滋生腐败。第四,法治以程序的完善为基本标志,人治则藐视拒斥法治程序,导致领导干部滥用职权。第五,法治主张权力的公开透明,而人治极易导致暗箱操作。

3 探索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途径

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新的问题、矛盾显现,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了行动纲领,表明了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1 要带头学法,做法治的坚定信仰者 完备的法律知识是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学习宪法,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内心拥护法治、信仰法治,自觉维护法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2 要勤于实践,做依法行政的先行者 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关键靠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法律为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处事。依照法律程序或制度规定做好重大问题的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牢固树立为民理念,将法治与德治有效结合起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排除各种违法干扰,确保依法到位②。

4 加强法治教育是基础

4.1 拓展教育形式 在培训方法上注重使用“研讨式”、“现场教学”等现代培训方法,调动学员参训的积极性,实现理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③通过模拟法庭、旁听庭审、参与法律援助等法治实践活动,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体验;同时,把对干部的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法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

4.2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因此,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机构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并将其法治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④

4.3 建立严格问责制度 加强对事后的监督是做好法治构建的重点。因此,首先必须通诺立法的方式对问责主体、程序、方式等进行规范,同时建立重大工程或事件的决策、执法责任的追究机制,以此不断的完善整个行政问责追究制度,逐步推进我国行政问责的法治建立;其次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建立责任明细清单,并将责任分工公开,真正做到责任主体透明,并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官员进行监督。

4.4 建立适于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运用干部成长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特别是法治观念的学习,由此才能更好的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合理运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因此,首先,应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将法治素养作为重要的任职资格条件。其次要大力宣传表彰、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再次,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干部绩效考核。

5 改善法治环境是保证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有不健全的地方,应进一步完善推进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各项立法,如及时出台行政程序法等重点领域的法律,不断提高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立法质量;对现行地方法规进行梳理,理顺上下位法、同位法之间的关系⑤。

6 总结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构建完善的法治环境,才能逐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形成。同时不断提高公民的维权意识,才能倒逼广大的领导干部通过法制思维行使手中的权力。另外还应该加强对新闻工作者在法治方面的教育力度,让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宣传社会的正能量,以此提高青年的法治理念。

注释:

①曹秀伟。

②王陛佳:依法治国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③熊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研究。

④杨曼: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思考。

⑤黄蕊: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朱新现.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J].长白学刊,2015,01:16-19.

[2]傅思明.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5,01:12-17.

篇5: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的理念和法律的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观念和意识。法治方式则是运用法治思维从事法律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发展到今天,相较于道德、宗教和其他社会规范,法律调整具有一般性、逻辑性、稳定性、程序性、可预期性和权力保障性等优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法律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中心环节和主要调整手段。由此,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和主导方式。

分析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内涵,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人民主权,处理好民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树立法治思维,首先要求树立民主思维,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其次要发扬人民民主,科学民主决策;再次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自主权。

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权、完善公民权利体系并监督其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动力。,“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为全面推进人权和公民权利保障提供了雄厚的制度依据。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以法律权利体系的完备为基础,以健全和落实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为抓手。

第三,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要依法实现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平等、规则的平等,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要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四,弘扬理性精神,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值此改革的关键阶段和矛盾高发期,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如城管、警察、工商税务等经常面对各种冲突和问题,对此要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

第五,夯实程序观念和法治精神,遵循正当程序。在现代社会,程序法(立法程序、行政程序、司法程序、选举程序等)是否完备并得到严格的遵守执行,是衡量国家法治文明、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法治实践中,一切事情都按程序办、按规则办,必然会大大降低出现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可能性。

当前法治实践中,要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一、深化改革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革是“变”,法治是“定”,一动一静,二者天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必须妥善、辩证地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一方面,必须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引导改革方向,以法治规范改革程序,以法治确定改革方式,以法治保障改革成果,唯如此才能理顺二者关系。另一方面,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立改废释等多种途径,让改革与法治良性互动。

二、推动发展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人为本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逻辑起点。依法促进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内在要义;处理好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是制度目标;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解决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土地承包转让、林权改革、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优化发展的法治环境,是当务之急。

三、化解矛盾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法治是最大的社会公约数。在法律框架内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惩治各类犯罪、维护政治安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预期、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社会支持,使法治成为社会安定有序的压舱石。要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重视和善用司法作为矛盾终结机制的制度与方法,维护司法尊严、权威和公正。

四、维护稳定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维权与维稳的统一。要把执法司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键是明确执法司法权都由法律授予;没有法律授权,不得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执法司法行为。要把严格公正执法司法与理性文明执法司法结合起来。

篇6: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进十八大报告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规则、理念,随着近年来的推进,正在成为从基层到中央上下一体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工作的时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开。“法治思维”首先是一种法治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的,一个平时没有法治理念的公职人员、领导干部,遇到问题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维。其次是领导干部或者是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此外,“法治思维”还表现为一种行为选择,面临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手段时,领导干部能够首先研判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等。

理论需要联系实际。我们就发生在广东的“乌坎事件”来说,事后有诸多评论认为正是后期地方政府在处理问题时良好的措施以及方法转变,才使得这起备受关注的突发事件得以完善解决。那么在这起事件中又是如何体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呢,我们不妨作一概括:

第一,发生社会矛盾,政府首先积极主动介入,不逃避,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与公众沟通;

第二,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依据相关的法律分析公众的诉求是否合法、合理; 第三,对于合法诉求应依法展开调查,在调查中公众的参与很重要,确保调查的客观、中立;

第四,调查情况清楚后,行政决策或者决定采取和公众民主协商的方式进行,吸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采纳的应说明理由,避免行政专断;

第五,信息及时有效的公开,事件调查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公之于众,确保信息的权威和准确,避免虚假信息扩散,掌握信息主动权;

第六,对于违法行为,不姑息,不放纵,应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法进行,行政权力不干预司法行为;

第七,依法维护村民自治的权利。

法治思维四大评判标准

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下一步在建立“法治思维”、学会“法治手段”方面,最切实的步骤是什么?

从内部环境看:需要通过更多的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来让公务人员了解法律、理解法律。那么,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常态化的、落地的包括新入职的、调任的公务人员在内的具有整体性的法治培训,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支离破碎的。在公务员的任职期间,每年都应该有相应的法治课程。

从外部环境来看:首先是要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

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促进已建立起来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能够在监督合力和实效上不断增强。其次是加强问责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工作,如不断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保证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力有效。

同时,在公务员的晋升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对他们的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如果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甚至可以作为提拔的条件。只有将“法治状况”引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标准之中,并且应该占很大的分量,才能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那么,对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运用应如何评判呢?首先是法治理念的树立。虽然我们处在转型时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法治的发展方向是不能动摇的。其次是法律意识,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甚至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个价值选择。此外,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是否坚持了一些判断标准——第一是职权的运用是否合法;第二是立法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第三是在行政决策时是否体现了民主参与、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审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行政裁量的时候是否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体现了平等的规则。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在“法治思维”的支配和影响下,运用具体的“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不能畏缩不前、灰心丧气,也不能盲目自大、胡冲乱撞。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坚持 “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的重要论断,通过贯彻落实宪法实施工作,保障宪法的“生命”,维护宪法的 “权威”。要高举社会主义人权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要以宪法为核心,以现代宪法所倡导的 “人民主权”、“民主政治”、“限权政府”、“人权保障”、“公正司法”、“法制统一”等等基本法治价值,统率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通过崇尚法治价值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传统,提升法治价值的影响力,逐渐削减各种“非法治价值”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依法办事”、“唯法是从”、“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等具体的政策和规范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各项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一个与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法治小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直指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并成为国家与公民的政治常识。我国已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整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阻碍法治进程的主要问题是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核心是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和司法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形成,不能依靠几个文件和会议,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实践,在“倒逼”机制下,培育和形成法治思维。就我区而言,应重点抓好6个重要环节:

第一,要真抓实干,做到说实话、办实事。

习近平同志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要求我们要避免说空话,说大话,否则就会像赵括一样,只能是纸上谈兵,最终兵败而亡,误己误国。我们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做到说实话、办实事。在法律的框架下,在法治的轨道上,在创新社会管理上真抓实干,努力化解全区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亲情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努力建设“平安颍州”、“幸福颍州”的目标。

第二,要制定“法治颍州”建设基本规划,在顶层设计中贯穿法治思维。区委要统筹安排,尽快出台《“法治颍州”建设基本规划》,《规划》精神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符合宪法和法律法规要求,重点包括依法执政、依法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均应纳入法治轨道。让全区的各项工作步入到正常、有序的法治化道路上来。

第三,要规范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治区理政体现法治思维。党委依法执政,要求政策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要求,加大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的支持力度,从而更好地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司法机关公正独立行使职权。在自身建设上,要看工作运行机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的要求,任何组织和干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触犯法律底线者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政府依法行政,要求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切实依法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还政于民;要有“作茧自缚”的精神,针对部门实际,制定《行政程序规定》,按章办事,规矩自我;要尊重司法权威,坚持行政不干预司法原则,并依法参与诉讼,自觉履行生效判决。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倡导公平交易,优化辖区内企业外部环境。

第四,要维护司法的公正、独立和权威,以司法力量保障法治思维。

全区各级人大、党委、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都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严禁以各种名义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给司法机关创造一个良

好的外部运行环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按照刑事诉讼程序,独立办理刑事案件;法院、检察院严格按照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规定,规范上下级监督关系和领导关系;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生效判决强制执行力度,提升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形成以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依托,司法机关为主导的社会法治模式。

第五,要创新法治教育、法治文化宣传方式,力促社会崇尚法治思维。要加强全区中小学校的法治教育,从小学至中学,都应开设有一定课时的法治教育课;要加强全区国家公职人员法治教育培训,鼓励参加在职大学或研究生法学课程学习,接受系统法律思维训练;要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到广大的农村,要创作法治文化精品,树立法治建设典型。

第六,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业绩考核机制,倒逼运用法治思维。

篇7: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2016年是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党的重要精神,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华全国总工会强调指出,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必须紧紧围绕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的要求,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建设,推动改革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XX市总工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总工会十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推进基层工会民主法制建设、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基层工会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积极组织,深入调研,争取为职工维护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治环境。

一、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能力的现实性

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工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是工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1-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形势下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群众化、民主化优势,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1.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体现了党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我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紧随党治国理政理念、方略的转变,必须以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和要求统领工会工作,深刻理解实施法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坚持依法履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归根结蒂就是推动工会工作融入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中,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并在这个实践和进程中发挥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能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市场化、法治化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市场化、法治化、契约化、多样化。参与协调劳动关系,推进劳动关系的-2-协调、稳定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意味着今后协调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用市场的办法来进行。依法开展集体协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深化发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中华全国总工会专门印发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 年)》的通知,没有法治护航的集体协商很难有效发挥其对协调劳动关系的基础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只有依靠法律武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努力适应劳动关系市场化的新形势,不断推动建立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才能不辱使命。

3.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能力,是工会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工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工会作为职工依据宪法、工会法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增强法治意识,遵守宪法规定,保证宪法实施;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开展维权工作;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帮助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群众通过合法渠道、正常途径合理伸张利益诉

-3-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言以蔽之,在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4.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能力,是充分发挥工会群众化、民主化优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适应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的现实,我国工会相继提出和确立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和“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不仅明确了维权工作在工会工作全局中的地位,而且强调了法律手段和法制保障对于工会履职的基础性作用。

二、工会法治建设现状

此次调研,我们深入到XX市各个街道、乡镇、社区,对法制工会、进行了积极地宣传,并对职工群众提出的一些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和探讨,使法律真正的贴近生活、走进工作、惠及职工,体现了工会“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职工群众知道在受到不法侵害时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对于通过何种手段进行法律-4-维权就知之甚少;还有一小部分职工对法律了解比较少,遇到法律纠纷就完全依靠自己的主张办事了。从这些方面来看,全面开展工会法制化进程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经常性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思想认识比较淡薄,没有认识到工会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性。职工法律意识淡薄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一是少数干部群众认为普法工作开展十多年,但违法犯罪现象仍屡禁不止,因此出现了“法制无用”的模糊认识;二是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法制工作看成是软任务,存在着“法制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其他工作抓好了,看得见,摸得着,有业绩,而法制化工作没有硬指标,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序上难以衡量,不用着急,因而把法制化工作当作可抓可不抓,可多抓也可少抓的事情看待。

(二)侧重单向灌输,忽视了法律素质的养成。用现代法律理念去审视我们现行的法制宣传教育,就不难发现,现行的普法教育活动被简单的认为成就是对法律条文的传授,把教育职工如何履行法律义务、不得违法犯罪放在普法的目标的首位。所以在这种传统理念指引下,普法活动只能定位于职工的知法、守法上,只是注重职工学到多少部法律,记住了多少法律条文,普法也就必然是单纯的、单向的法律知识“灌输”,只是授之以鱼,而忽视了如何授之以渔。

三、新形势下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必须牢牢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性机遇,以强化法治思维为切入点,以提高依法维权能力为着力点,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落脚点,着力强化工会干部法律素质和加强工会法律人才建设,全面提高依法维权能力,把系统的法治思维转化为实际的法治行为,坚持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依法协调劳动关系和参与各项改革,从而把工会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1.树立法治观念。工会工作者是推动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组织职工、依法维权、建设法治工会的重大使命。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就是要求工会工作者,特别是工会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应自觉以法治思维看待问题,以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有法律依据、讲法律程序。法律不仅是各级工会工作者行使权力的依据和“尚方宝剑”,也是他们“为官从政”、尽职尽责的“安全绳”和“保护伞”。各级工会工作者要在努力掌握法律知识上下功夫,把学法、用法放在重要位置、落到实处,重点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6-察条例》《集体合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行政法规,以及一些地方法规。工会工作者,特别是工会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拥护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持法治原则。《劳动法》和《工会法》都明确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应以这一身份,也只能以这一身份参与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生活。按照这一角色规范自己的组织行为,不能超越和背离这一身份去行事。工会作为职工依据宪法、工会法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必须以宪法法律为活动准则,增强法治意识,遵守宪法法律规定,提高依法维权能力,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开展维权工作。

3.做好法人资格确认推进工会法制化建设。工会法人资格确认工作是工会组织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明确了基层工会组织的民事法律主体地位,确认了工会组织的性质和身份,有利于工会组织法制化建设的进一步规范,有利于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观念,有利于帮助和代表职工维权,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工会资产。我们应切实做

-7-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确认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篇8: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基层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刑事和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三位一体

当下, 改革中的中国仍面临着诸多的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大对化解社会矛盾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需灵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这要求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由崇尚“报复性司法”转向倡导“恢复性司法”。而刑事和解制度是恢复性司法理念下最直观的体现, 也是司法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具体实践。

一、刑事和解制度与法治思维的实质契合

刑事和解制度以恢复性正义为核心, 以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为目的, 力图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损害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1]其精髓在于保护被害人, 维护被害人利益。这一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 并被赋予理性的因素, 使之更加实用化并逐渐合理化、规范化, 最终将实现系统化的目标, 其实质是与十八大提倡的法治思维契合的。

首先, 刑事和解程序符合法治思维的合法性要求。

合法性是法治思维的重要内容。新《刑诉法》首次在法典中规范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此前, 有关刑事和解的规定已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之中, 各个地方在司法实践中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另外,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也是刑事和解合法性的理论基础。随着2005年12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 最高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并发布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要求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强化化解矛盾的工作, 并为轻微刑事案件的和解提供了依据。

其次, 刑事和解制度满足法治思维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公平正义是法治思维的价值追求。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执行法律, 那即使刑罚执行完毕, 也无法消除当事双方之间无法磨灭的沟痕, 而刑事和解制度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悔过并弥补的途径, 也提升了被害人在刑事纠纷解决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刑事和解中的赔偿协议是双方合意的结果, 有利于犯罪人积极履行, 保证了对被害人损失的及时赔付, 从而能够解决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经济赔偿难以充分、及时实现的问题。[2]同时, 也使国家公权力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对抗状态得到了消除或者缓解。

二、缺乏内驱:囿于常态的刑事和解的困境

尽管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困境。从当前司法人力和可控资源看, 普遍存在着囿于常态的刑事办案方式, 缺乏组织内部的刑事和解的内驱力。

首先, 办案程序不够规范。虽然刑事和解在实践中早就出现, 但还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程序规范, 也无法保证刑事和解的最终后果。因此, 在实践中, 一些类似的案件最后的处理结果也大不相同, 而这就弱化了法的规范和预防作用, 容易伤及法律的权威性。

其次, 办案周期太长。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 当事双方在案件之初总是带着情绪, 需要时间来安抚、协调。另一方面, 刑事和解工作通常都是单独分别和加害人或者被害方展开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双方的沟通进展迟缓。

第三, 和解方式较为单一。刑事和解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社区矫正等等。但实践中因为经济补偿方式具有立竿见影、操作简便、后续工作少等特征, 因而采用的较多。[3]这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嫌疑人就显得有失公平, 也容易给人一种刑事和解是“花钱买刑”, 是给富人犯罪开辟的绿色通道的感觉。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三位一体刑事和解机制

尽管刑事和解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困境, 但对轻微刑事案件开展刑事和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因此, 我们更应该在实践中摸索、创新以完善检察阶段的刑事和解制度。在新的《诉讼法》起步阶段, 构建“三位一体”刑事和解机制, 是破解刑事和解困境的重要内容。

(一) 要建立起健全的调查机制

这是基于当事人意图和意愿刑事和解要素的而必须解决的。这种案件的调查机制, 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在事前调查方面, 检察人员主要围绕被告人的犯罪动因、赔偿条件、认罪态度和被害人的和解意愿及达成和解的条件进行调查。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否则即便达成和解协议, 也无法体现出尊重新规则的精神。在事中调查方面, 检察人员必须围绕刑事和解的自愿性展开。刑事和解必须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当事人有参加的自由, 也有退出的权利, 同时, 和解协议的内容也必须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在事中调查过程中, 检察人员应注意保持自己的中立地位, 对待双方当事人要做到不偏不倚, 寻求被害人利益、加害人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在事后调查方面, 检察机关就和解协议的达成情况进行事后跟踪调查, 并根据案件的性质、危害后果及赔偿协议履行的情况做出处理决定, 以免加害人在达成刑事和解后不履行协议、或者通过威胁、报复等手段对被害人进行进一步的精神压力。

(二) 相对等效的配套机制

所谓相对等效, 指的就是在《诉讼法》框架下, 探讨完善刑事处罚与刑事和解效果相当。从司法过程看, 这种执行效果无法达成完全等价, 但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新取向看, 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效度相当。这种配套机制是基于刑事和解中的达成度要素而提出的。要完善刑事和解“相对等效”的相关配套机制, 包括被害人国家代偿制度、多元化刑事和解方式等等。被害人国家代偿制度, 是指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力量募捐款项等为主要来源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基金, 通过国家代偿方式对达成和解协议但穷尽手段仍无力赔偿的加害人予以帮助, 以减少不同嫌疑人因赔偿能力的不同而导致的司法不公。在这类案件中, 要考虑被害人是否有无过错, 被害人、加害人家庭条件情况, 以及加害人是否已经尽己所能。而建立多元化刑事和解方式需要从立法上增加非监禁处置措施, 如训诫、具结悔过、社会帮教、劳动赔偿、社区公益劳动等多种和解方式, 以供刑事和解选用, 而这些刑事和解替代方式需要检察机关与公安、社区进行合作。

(三) 要建立案件评估机制

所谓的建立案件评估机制, 就是对已完成的刑事和解案件要总结分析, 并形成一套系统的办案流程并予以制度化。目前, 刑事和解更多的只是个案的经验, 无法直接套用到相似案件中。对案件进行评估, 利于判断轻微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启动和解程序。不是所有的轻微刑事案件都一定可以达成和解的, 对于当事双方心理预期相差较大的案件, 我们不能也不应一味地强求和解。对案件进行评估, 利于和解过程的规范化, 并缩短办案周期。刑事和解的案例现在还不多, 可以将这些个案的特点总结出来, 将案件类型化, 以后再遇到同一类型的案件可以对号入座, 缩短办案期限。对案件进行评估, 还利于将和解经验传承下去。轻微刑事案件的刑事和解对检察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经验的积累, 目前本院能胜任这一工作的只有寥寥几名资深检察人员, 要想更好地开展刑事和解, 有必要对检察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刑事和解是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精神的体现, 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需要重大变革, 符合百姓渴望。作为我国未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新取向, 刑事和解在司法进程中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明友, 钟德刚, 朱德林.轻微刑事案件开展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论坛) , 2008 (18) :22.

[2]蒙振强, 廖显生.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之研究[J].法制与经济, 2012 (10) :31.

上一篇:爱情心理学论文之个人经验下一篇:后备人才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