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教学设计和反思

2024-04-09

风——教学设计和反思(共12篇)

篇1:风——教学设计和反思

《风》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想不想猜啊? 听得见,看不着,只见花草随它摇,谁想抓它抓不到。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风)

2.板书课题:风

提示:第二笔斜勾

3.齐读课题

孩子们可真聪明,一下就猜出了是风。风就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却摸不着,也抓不到它,你们想知道它在哪儿又做了些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到叶圣陶老爷爷的诗中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整体感。1.初读课文:

翻到语文书87页,自由读课文,渗透识字方法。(查字典、问同学、去认字条或查字表中找,猜一猜。)请你用你喜欢的识字方法去读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

a我们来和词语宝宝打打招呼吧!(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教读)。

b现在我们把拼音帽子给它们去掉了,看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c其中有一个字宝宝你们经常见到它,可它觉得你们肯定不了解它。重点指导“游”字,填表格。

c还有一个生字宝宝特别调皮,总是带着它的兄弟出来骗人。用填空题来区别“波”和“泼”字。

d这其中还有一个字宝宝特别希望和我们班的孩子交上好朋友。(教写“戏”字)

生写字,老师点评

三、感知课文内容,品读课文。

1.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现在我们要一起把它们送回家了,同桌两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同桌读)

2.是啊,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风是这样的神秘神奇,老师真想读一读。(师范读)

3.你见过风吗?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齐读)4.要是能加上动作读就更好了。(抽生读)5.全班加上动作齐读。

6.风不仅神秘,还爱和我们捉迷藏,请孩子们默读第一小节,找找我们的风藏在哪儿了,用横线划出来。(提示划完整的句子)谁愿意读一读你划的句子?生读

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找到第二和第三小节中,风藏在了什么地方,用横线划出来。7.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颤动的树叶”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们赶快伸出你们的小手,现在你们的小手就是一片一片的树叶,风来了,树叶在枝头是什么样的?哦,一片片的小树叶在风中微微地、不停地动起来了,这就是颤动。

绿绿的树叶被微风轻轻的吹着,谁能读出来?(风很轻柔,要轻轻地读)8.你们读得真好,让我感觉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风除了让树叶颤动,你们还看到了风吗?

生:看见了,林木点头的时候风正走过了。

师:林木微微点头什么样?你能做出点头的动作吗?(展示PPT上的动画)把你的感受读给同桌听。

师:谁觉得你的同桌读得好的,推荐他来读一读。(评价)

9.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你们能感受到风吗?(能)

因为河水怎么样了?(河水起波——河水泛起了波纹)

师:是什么样的风让河水起波纹的呢?(微风)

师:所以这里也要轻轻地读,谁来试试呢?(指名读)

师:同学们,风会和我们玩快乐的游戏,所以我们读得时候心情是——快乐的。大家试着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读最后一句。(齐读)

四、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叶圣陶爷爷在河面上、在枝叶上找到了风,孩子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看(PPT)

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红旗飘扬

谁也没有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当()的时候,我知道

()。

第二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衣服飘起、裙角飞扬

谁也没有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当()的时候,我知道

()。

第三幅图你看到了什么?——风筝飞起来了

谁也没有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当()的时候,我知道

()。

最后一幅图呢?——风车转起来了

谁也没有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当()的时候,我知道

()。

每一句说了以后,让全班孩子重复一遍。

五、总结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了。

风有时候可爱,有时候还很调皮,你们喜欢它吗?(喜欢)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奇妙的风吧!(给孩子配乐朗读,有时间还可以进行背诵)

教学反思

一、追求教学优美

《风》以儿童的口吻描述大自然风的特征,富有童真童趣,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如何把诗歌中蕴含的优美传递给学生呢?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读,想象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品赏诗句,渐入诗境,生法诗情,进入一个灵动可爱的“风”的世界,真切感受风的淘气可爱。诗歌如此优美,教学寓美于教。

二、追求学生灵气

语文是灵性的,这种灵性潜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也是朴素的,文字常常显得那么的宁静,只有当人们阅读思考,它才能显现丰富的内涵。我想把学生引入自然的树林,小河,波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诱发学生学习的灵气。本想在诗歌创编中让学生闪现指挥的光芒,如“当国旗飘扬的时候,我知道风在跳舞了”这样的句子等,让“风”走近学生的心灵,展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自由的翱翔,使得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灵性和诗意。

三、追求教学扎实

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扎实有效呢?我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把“认字学词”和了“朗读感受”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其教学流程清晰:

(1)积累词语,导入新课

(2)认读字词,感知课文

(3)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4)发展想象,创编诗歌

(5)布置作业,阅读延伸

所有环节,由浅入深,突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性、开放性、实践性。“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正是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风》这首诗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源头就在生活中,就在学生的只是积累里,就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拓展启发学生的思维,构建知识的网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也在考虑以下问题:

1.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调节。

诗歌,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诗歌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通过《风》这一课的教学和思考,我又有了不少的收获。

篇2:风——教学设计和反思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中的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中的内容。旨在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探寻和研究汉字的起源和特点,体验和感受祖先的智慧,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上节课的教学,学生认识到了我们祖先造字是从象形字开始的,在讲解汉字的发展史过程时,学生知道汉字的发展是从甲骨文开始的,中间演变过程有“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在教学中我把“马”字的演变过程出示投影,使学生知道汉字的演变是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了四五千年的时间。我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找出其它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如“鸟、山、水、日、月”等从甲骨文到楷书,使学生明白这些汉字演变过程是逐步从图形走向方块字,从繁到简的转变过程。教学中我以不同的手段激励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汉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让学生认识“百福图”。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字的神奇;二是出示不同国家的文字,让学生找出汉字与其它国家文字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与拼音字母的区别。三是通过拼字和猜字义游戏,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组成和优势,进一步认识汉字的特色,如给出字,让学生组成不同的词。四是猜一猜汉字的谜语,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古老的汉字在当今社会的生命力。

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其不足之处,讲得太多,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较少,突出了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其实除了象形字之外,中国古代造字法还有“指示字”的造字法,如“刃”。“会意字”的造字法,如“明、森”。“形声字”的造字法,如“冰、烈、提、妈、煮”等。然而中国汉字95%以上是以形声字的造字法为主,这一点没有给学生讲明白。此外汉字在当今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如何?汉语言为什么越来越受到联合国的重视,学生了解的不够甚深。

篇3:风——教学设计和反思

寒假里一天, 在大学刚读了一个学期的学生龙 (化名) 到家的第二天即来学校看我, 一见面就兴奋地说:“老师, 我想死您了!”便与我热烈相拥。

面对眼前这个充满阳光、衣着得体的龙, 我想, 一年半前, 我是不可能想到他可以变成这个样子的。

(一) “我是差生我怕谁”的无奈

龙这样描述他一年半前的心态:

我是一名差生, 一名地地道道的差生。

我是谁?我叫“龙”!爸妈说给我起这个名字, 就是希望我能像龙一样, 一飞冲天, 将来能有出息。可常常被老师指责拖班级后腿, 我也在不知不觉中由学习差变成了所有都差———个性超倔, 吊儿郎当, 不遵守纪律, 上课讲话, 时常迟到, 不完成作业, 还跟社会上的人交往密切, 很有江湖哥们义气……老师或父母对我说几句我不乐意听的话, 我就来气, 甚至顶撞他们, 气得他们说不出话来。这时, 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所以, 一般的老师对我都是敬而远之。他们对我失去了信心, 我也就更加随心所欲了。──我是差生我怕谁!

当时龙的人生就像一艘抛锚的船, 风帆低垂, 徘徊不前。我多次找他谈话, 多次一起用餐, 鼓励他好好努力, 想为他抛锚的人生航船重新鼓起远航的风帆, 但每次他都答应得很好, 过不了几天就又故态复萌。看他满不在乎的样子, 我心里暗地着急, 却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

(二) 书信唤醒沉睡的心灵

高三开学初, 学校举行学生军训。可能刚进入高三吧, 开始两天, 龙表现还好, 可第三天军训开始, 就不见他的人影了。我最后在教室里找到他时, 他正和请假的同学下棋。

看到这种情况, 我很生气地问他:“为什么不去军训?”他面无表情地回答:“不想军训。”“有没有向教官请假?”“没有!”回答得非常干脆。我疾步走近他, 原本想拍他一下头, 却“打”了一下他的肩膀, 下手有点重, 我的手都有点发疼。我自己都有些惊呆了, 任教以来, 对学生从来没这样过。他没有争辩, 也没“抗争”, 什么也没说, 就走出了教室。

我还以为他去参加军训了, 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万万没想到, 他并没有回到军训的队列里, 而是坐在食堂的饭桌上, 脚搁在凳子上看电视。见他这样, 我心跳加快, 人都好像处于失重状态。我问他:“你怎么不参加军训?”他回答得很简练:“不去!”“为什么?”“没理由!”我气得只狠很地说了一句“你这样的学生真的少见”, 便撇下他径自走了。

回到办公室, 我思绪翻滚,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老想着怎样处理这件事, 如再找他讲道理, 再面对面交谈, 以他的性格, 肯定没有什么效果。那就试着写信给他, 或许会说得坦然些。

这封信写了满满两页纸, 我对他谈了当时我的心情, 也指出了他平时的优点, 最后写道:

你的这份固执, 或许在老师我这里和在你的父母那里能起到作用。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为你考虑, 为你的学习、为你以后的生活负责, 但是换成别人, 就不见得会理你。你现在也不小了, 这一点我想你能判断, 也能体会……现在到了高三, 凭你的聪明, 你就不会成功?非也, 事在人为。但必须改改这种性格, 改改这种轻率的想法和做法……说老实话, 为了省事, 我可以眼不见为净, 省得我们两人心中老不愉快, 但我是你的班主任, 我不忍心放弃你。除了这一点外, 我没有别的目的, 望你三思!

我把信装进信封, 托一个学生悄悄地转交给了龙。自从他收了我这封信后, 我始终默默地观察他, 虽然老毛病偶尔有犯, 但强度和频率明显变少, 最后我都惊讶于他的转化。

到底是哪股风把他吹醒了?从他毕业前夕给我的一封信中找到了他变化的原因:

我觉得无论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我都好多了, 可能因为大了。你还记不记得, 你以前给我写的那封信!我一直藏着!这是我从小学到现在, 第一封由老师亲手给我写的信!正因为有这封信, 我才会去改变自己的。

我真没有想到, 一封信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它竟能使一个学生沉睡的心灵苏醒!

(三) 颁奖词成为“加油站”

有人说学生的进步是表扬出来的, 学生的脸皮是老师给变厚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 但却不无道理。世界上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 肯定美, 美便越来越多了。龙经过军训的事件后, 言行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 学习也用功了起来, 再加上我和其他老师在他学习方面的帮助, 考试成绩有了一定起色。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他的成绩名次在班级里由原来的倒数第一进步了十四名。虽然总体成绩还不理想, 但对于龙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特殊的学生, 要用特殊的奖励方式进行表彰。我授予他“学习进步奖”, 并配以颁奖词: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一双脚, 越是泥泞的路越是足迹深刻。自强的人, 在生命的波谷扛起苦难, 在命运的低潮坚守希望。静下心来, 就可以闻到花香, 虽暂时落后, 但只要不懈追求、苦苦努力, 就可能是奇迹的缔造者。你以较大的进步诠释了“自古男儿应自强”的古训。

颁奖时, 伴随着《真心英雄》的歌声, 我朗诵着献给龙的颁奖词。喝彩和掌声在教室里响起。龙也抑制不住兴奋和激动, 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次的颁奖, 对龙产生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在以后的日子里, 龙也不负众望, 终于跨进了大学的校门。

二、案例反思

在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交流中, 我就这个案例与同行进行了探讨。下面, 我把同行提出的一些问题及我的回答整理出来, 权当是对这一案例的反思。

问你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接触到很多学生, 其中像龙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大概在其他人身上也有类似事情发生, 你为什么单单选择这个龙的案例呢?

答选择这个案例来写, 一是龙高二文理科分班时分到我任班主任的班级, 相处了两年, 在他身上花费了不少心血, 亲历了他逐渐变化的过程。二是每个班主任可能都会碰到不少所谓的“差生”, 有的班主任经过几次教育无果后就放弃了。有的班主任与其“斗智斗勇”, 身心疲惫, 埋怨自己运气不佳, 接到“烫手的山芋”。但我在这个案例中感觉到班主任只要用真正的爱心和责任感染学生, 再不懂事的学生也会理解你;只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再难转化的“差生”身上也能找到转化的突破口;只要付出双倍的耐心, 帮助他们逐渐克服困难, 是一朵花总有开放的时候, 教育有时到了终端便是耐心了。

问据我所知, 你是个宽厚、性格温和的班主任, 可在案例中怎么会有“打”了龙的肩膀一掌并且下手有点重的事情呢?

答因为我对他和自己都有点失望的感觉。我对他一直很关心, 他犯错误, 我总是做思想工作, 从他进入我这个班级起到事发之前我找他或软或硬的谈话次数, 我自己都记不清了。我没有把他当“差生”看, 对他付出了这么多, 就是石头也能感觉到, 他却还这么不懂事, 一点没有起色。当时这一巴掌, 聚集了恨铁不成钢的冲动, 聚集了对龙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视纪律、没有丝毫敬畏之心的愤怒, 更因为它还包含了我对他高三生活的担忧。

问军训时龙与你发生这么激烈的“顶牛”, 你却没有按常规方法, 拉他进办公室训导或直接送政教处把“皮球”踢给政教处, 而是撇下他径自走了。另外在书信中为何不先指出他的缺点?

答目前, 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有着太多的指责性、强制性、先入为主, 使学生产生戒备、抵触的心理, 致使师生关系紧张。“不通情, 理难达”, “通情”是“阀门”, 只有先打开阀门, 理才能通达。像龙这样的学生, 他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如果再列举一大堆错误、缺点, 非但激不起他的自尊心, 只会加大他对自己自暴自弃的心理暗示, 而且进一步加大他的逆反心理, 会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径自走开, 目的就是能让双方冷静下来, 也可以让我寻求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另外, 人都渴望被肯定, 都希望被赞扬, 所以在信中我就改变常规思维专找他的优点, 让他知道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而是有优点的, 而且还被老师肯定了。这样可以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唤醒他的自尊心, 增强他内心的动力, 从而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用赏识教育, 并不是就没有了批评, 其实批评在赏识教育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只是把批评变成了一种艺术, 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佐证。

问一份书信取得初次成功, 它真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吗?

答这只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也可以说是转变他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书信交流, 在现在通讯这么发达的时代里, 显得尤为珍贵。其效果往往比单纯口头交流好。龙也说:“这是我从小学到现在, 第一封由老师亲手给我写的信!”可想而知, 这封信对龙的震撼肯定不小。另外, 通过书信交流, 一可以避免尴尬, 像跟龙这样的学生再面对面谈话, 可能会话不投机, 造成“顶牛”或“当聋子”, 而书信交流还不会损伤学生的“面子”。二可以留足学生反思的时间, 书信交流是在老师处于冷静、理智的状态下和学生谈心, 写起来可以从容, 字斟句酌。书面语言, 容易修饰、加工、润色……尽情发挥:论理, 可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抒情, 可酣畅淋漓、动入心魄。有些语句, 可使学生过目难忘, 受益终生, 可以反复回味, 即使一时不理解, 转不过弯来, 但说不定有一天就会幡然醒悟。

当然, 很长时间, 我都在回味着这件事。我想, 真正起作用的, 并不是这封信, 而是平时我对他坚持不懈的关心, 如果没有这些真爱和关心作为积淀, 写再多的信也无济于事。这封信, 只是偶然间触动了他沉睡已久的心灵, 才促使他突然转变。

问当龙的学习取得进步的时候, 你为什么对他一改常规的表彰, 而给他写颁奖词呢?

答第一, 龙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实属不易, 这样的学生就要用新颖的形式激励。“响鼓需要重锤敲”, 高品位的德育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感动学生。不感动学生, 教育就停留在管理的层面。感动了, 才能打动;打动了, 才会有行动。感动是一种崇高的养分, 它是情感交流的调节剂, 能够唤醒人的灵魂, 净化人的心灵, 震撼人的道德情感, 更能促使人的道德升华。

常犯错误的学生, 如不及时地肯定, 极易灰心丧气, 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自弃心理, 这时, 为其找一个坚强的“心理支点”就显得极其重要。所谓“心理支点”就是触及人的心灵, 使之获得心理动力, 形成强烈的信念, 在心理和行动上产生极大变化的刺激。比如一个纪念品、一件特殊的事、一本有价值的书等。教师对待出现“反复”的学生切不可持“不可救药”的心理, 应针对实际情况, 努力在学生身上寻找值得肯定的东西, 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巧妙地给其设置“心理支点”, 创造条件改变情境, 转移他们的消极情感, 使他们摆脱苦恼, 重新扬起生活、学习的风帆。

问通过这个案例, 你对班主任工作有什么感触?

答班主任肯定会碰到一些棘手的“德育疑难问题”。班主任是德育重要的实施者, 也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精神关怀主要是关怀学生的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及其成长与发展, 即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成长。现实中, 虽然我们所做的就好像投入时间池塘的石头, 尽管它们本身会消失, 但它们激起的波纹会荡漾开来。的确, 我们投下去的精力、时间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我相信它会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得到回报, 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用一句哈丽雅特·马啼诺的名言与大家共勉:“有什么工作比教师要负更多的责任, 要具备更多的条件, 由此也更加荣耀呢?———是的, 这份责任让我幸福, 让我荣耀。”

篇4:风——教学设计和反思

站在客观与科学的立场上讲,有人指责“黑龙江省输出污染”,这明显是有失公允的。对此,黑龙江省官方通过媒体回应称“我省会接受到南风吹来的污染物”。乍一看,这是在为自己证清白,在为自己解释。但仔细一琢磨,其与“黑龙江省输出污染”说法一样,同样是一种指责,同样是不公允、不科学的。比如“若有污染,也是从南边吹到北边”这样的回应,难免会让黑龙江省南边的吉林与沈阳等省份“躺枪”。至少,类似的“怪风吹”式的官方说法,背离了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最起码态度。

此前,类似的踢皮球、打太极式的治污思维并不少见。比如一出现污染,就称是农民秸秆焚烧造成的;比如城市污染严重,一会说是汽车尾气致祸,一会又称是市民做饭“贡献”;再比如前不久,东北等地出现持续污染天气,有说法是进入冬季,供暖用燃烧锅炉启动之后,煤灰污染所致,但很快,媒体就曝光了不少企业违规排污的事情,其中不乏一些较大的能源企业、国有企业等。之后,环保部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点名与处理。

黑龙江省是不是污染输出省,这是一个扯不清的问题。纠缠于此,没有结果,也不是官方治污的应有态度。相反,这种相互指责、怪风吹,怪别省污染影响了自己的说法与思维,只能让群众感受到官方的推卸责任。继而感到无比的失望;有着如此态度的官方,连最起码的自我反思与整治都没有,又岂能治理好污染,保护生态与环境?

篇5:风——教学设计和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从多个角度感性的认识风,感知风的主要特征。

2、能够大胆的推测与讨论,并用语言将风和自己玩的游戏表达清楚。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风的特征。

1、“风”来了。

——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很特别的朋友!猜猜是谁?

2、“风”在哪里。

——看看风藏在哪里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理解画面,进一步了解风的特性。

——风还喜欢找朋友玩呢,他找到了一个小朋友,看,他来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风是怎样和戈贝托玩游戏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图片

——吹衣服、吹苹果、抢雨伞,认识风的有趣表现,感受风的特性。

三、交流风,回顾与风的故事。<来.源快思教.案网>

——看到戈贝托和风的故事,我也想到风和我玩的故事。

风翻动我的书页、吹着女儿的滑板车往前跑。

——你以前和风玩过吗?谁会把好玩的风的故事告诉大家?

四、我们和风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你们都很喜欢风。你觉得戈贝托呢?他是喜欢风还是讨厌风,我们一起听听看。

五、延伸话题:

——风喜欢和我们玩,我们是那么喜欢风。那么,你也来想一想,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你会害怕风,不喜欢风呢?不喜欢怎样的风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综合教育活动,融合了科学(风的主要特征)、语言(用语言表达图片内容,和自己的游戏等),也是节绘本教学活动,活动中的绘本《风喜欢和我玩》是一本很贴近孩子生活的绘本,故事中的小男孩戈贝托有一个特别的朋友,这个朋友淘气又神奇。他会变“戏法”,还身负特别的本领和威力;他有时温柔,有时也乱发脾气……“呦——呦——呦——”听,那就是他的声音。你一定猜到啦,这个好朋友就是——风!风喜欢和戈贝托玩,他们一起做了许多美妙有趣的游戏!戈贝托和风的故事告诉我们,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一切事物都富有生命力,一切事物都是可爱的朋友!在活动中,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有了质感,甚至有了生命,充满真情,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对风、对大自然产生亲近感。整个活动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孩子参与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带有启发性,引导孩子语言的表达、思维的发散。教师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情感陶冶孩子,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发现、探究、总结。整个活动幼儿很投入,思路随着教师的引导层层深入,活动效果好。

篇6:《风喜欢和我玩》阅读课程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而孩子们对风又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结合绘本《风喜欢和我玩》,开始尝试生成阅读课程《风喜欢和我玩》,首先我们和大一班的老师在一起分析绘本,在此基础上,我们在选择了许多的关于风的相关的活动,并从中选择安排了与风密切相关的内容,时间为期一周,教师将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品绘本、研绘本、演绘本。活动初期主要是品绘本,让孩子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在尝试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理解绘本,简单描述画面内容,了解戈贝托和风之间的故事,感受戈贝托与风之间的朋友之情。在研绘本的过程中充分引导幼儿探索风的知识:风的形成,风的作用与危害,孩子们还尝试了如何造风等科学探索,感受风的奥秘;在演绘本中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画出了很多自己与风一起玩的游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各样的风,还进行小组合作制作了关于风的绘本„„整个阅读课程我们我们分成三个环节进行:品绘本、研绘本、演绘本。

在这短短的一星期中,孩子们与风亲密接触,我们将“主阵地”充分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大胆地说、大胆地想、大胆地做、大胆地玩,只要他们想得出,就让他们去做。因此,他们的探索空间是敞开的,让幼儿真正做了活动的主人。如让幼儿玩风车,感受风速、风向变化对风车的影响时,我没有进行直接的静态知识传授,而是引导幼儿尝试着站在原地、慢慢走、跑起来,观察风车的变化,在幼儿做完实验之后引导孩子说一说发生变化的原因,亲身体验加教师的引导让幼儿轻松地掌握了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在品绘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风的个性:时而调皮,时而温柔„„,在研绘本的探索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各种自然现象,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如,在让孩子们感知需不需要风的活动中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并开动脑筋想出需要风和不需要风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非常的自主、自由的活动,有了宽松的氛围后,孩子们就能更好的发挥,有的孩子在奔跑、有的在用老师提供的一些辅助材料在弄出风来,有的孩子索性脱下衣服扇了起来,这部分孩子都在想办法制造风,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却在躲风,有的都在大型玩具后面、有的都在垫子后面、有的都在墙角边等,孩子们想出各种办法不让自己被风吹到,孩子们分享了大自然的美妙,体验了

大自然的魅力,有了这些经验后,我就与孩子们一起来讨论“风会不会变,怎么变?”“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我们人类利用风来做什么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孩子了解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孩子们在活动中也了解风是怎么形成,知道了很多造风的方法,知道怎样报纸不从身上掉落,知道风能帮我们做什么,和风一起玩树叶,和风一起玩报纸,和风一起吹气球,和风一起玩风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重每个知识点的挖掘,注重材料的多元化,注重孩子在活动中是否收获,是否习得知识,积累经验,所以老师在这方面的工作量比较大,学习表的制作一再修改,为的是让孩子更好理解,家长更好操作,对课题的开展更有价值。

而演绘本活动在活动开展初期也是让我们觉得很为难的,但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玩吹画活动,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吹画的作品也是各有不同,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模仿挂在绳子上的衣物,想想自己被各种各样的风吹过的景象;将自己与风的游戏在纸上呈现,小组合作制定成有趣的绘本;将对绘本的理解通过作品、肢体动作、表述充分演绎出对风的感受„„,这些都让孩子们深深地融入到这个主题中,他们对绘本充满了喜爱之情,对戈贝托与风的游戏充满的向往,对戈贝托和风的朋友之情充满理解,他们将绘本中的朋友关系迁移到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感悟到好朋友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篇7:《风娃娃》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的成功之处是我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

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如:

1、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结交新朋友来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然后,让学生亲切的叫一叫风娃娃,同时让学生对风娃娃的到来说几句欢迎词。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会因为喜欢风娃娃而去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在指导学生朗读风娃娃在田野里和河边两个小节时,我先向学生们提了一些问题:(1)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2)他怎么做?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个段落,这样做效果不错,许多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也能答得上来。

二、我注重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的形式多样化。在教学《风娃娃》这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表演大风车慢慢转动的样子、风娃娃使劲吹风的形态)、说一说(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如大风车被风娃娃一吹后速度加快,风车会对风娃娃怎么说?田里的秧苗喝足了水也会对风娃娃说什么?纤夫得到风娃娃的帮助又是怎么的呢?以使得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2、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新课程指出:第一学段阅读应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如;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我安排了自由地读课文,然后是检查词语。原以为学生能够很快且准确的完成这一环节。但是,问题出现了,很多学生站起来都读不准词语。特别是一个学生在读“行驶”这个词语时,读了几次也不能把这个“驶”的第三声读准,但我并没有这样过去了,我通过学生帮助、教师范读等方法终于使他纠正了读音。虽然这样的做法使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很值得,因为只有读准了词语才能正确地读课文,如果连正确都做不到,谈何有感情地朗读呢。同时,我相信这个学生再读课文的时候他肯定不会读不准这个词了。

3、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个人认为,低段的学生教师应教给她们一些朗读的技巧。比如,在教学“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句子时,我在让学生感悟大风车在转动时很吃力后,问学生词语“慢慢转动”应怎么读?学生回答说:读得慢一些。对啊,这就是朗读的技巧。低段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叫有感情地朗读,仅仅靠感悟是不够的。我们教师应通过感悟后再教给他们一些朗读技巧。如感悟到伤心时,语速可以放慢;感悟到着急时,语速可以快些;感悟到快乐时,语速可以轻快些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划出这些重点词,目的就是让学生注意在朗读时应注意这些重点词语。这样才能有感情地朗读。

当然,这堂课上我的自身语言不够精练,有时不断的重复学生的话,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太高。

篇8:风——教学设计和反思

把课堂还给学生, 不仅仅需要理念上的认识和准备, 还需要具体真实的实践操作。结合本次实际教学过程,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自主探索——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上课前, 我先让孩子们欣赏古诗词配乐朗诵《风》, 再大声地跟读。先让孩子们在情绪上兴奋起来, 调动孩子们想要迫切地进入到学习中去的积极心态, 同时也可以积累古诗词。然后, 问孩子们, 愿意成为一只上天的蚂蚁吗?孩子们一听, 都来劲:愿意!于是, 安排孩子们自己展示预习的生字词, 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在自主学习阶段, 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 (1) 全诗共有几个小节? (2) 在每一节中, 作者是怎样感受到风的存在的?让孩子们读完课文后自由回答, 老师有重点地做好板书, 把孩子们总结到的重要的知识梳理在板书上。孔子曰:“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推行创新教育, 更是起始于问题, 收获于问题。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允许学生质疑, 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 我不求全责备, 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 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 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 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孩子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 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 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永远充满活力。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交换一下, 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所以, 组织学生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了“合作探究”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 注意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 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 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看着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的脸, 看着孩子们闪动着的灵动的眼睛, 这是任何一个老师的讲授都达不到的。孩子们经过充分的讨论达成共识后, 再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到黑板上去展示他们小组的学习成果。看着孩子们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 听着孩子们对每个生字、每个词语清晰的讲解, 此时此刻才真正感受到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 学生的生命是绽放的。同时, 还注意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 拓宽空间促进学生多元探究

“我的课堂我作主”,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在本节课设计中, 我采用情感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讨论辨析法、擂台比武法等, 让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美。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 大大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给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 使课堂成为立体化的交际活动环境, 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参与, 课堂处处跃动着生命的欢愉, 学生在多元的探究中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 巩固提升——把发展留给孩子

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 那简直是愚蠢的事。”作为教师并不要精心去打造自认为充实的课堂教学, 教师只是一个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 职责就是在创设的自然教学环境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 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因此, 在设计“展示与提升”环节时, 我利用课件出示几幅表现风的图画, 让孩子们仿写句子。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 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 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就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想象力丰富, 思路开阔, 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活动中, “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的层次上, 学生已习惯了被动地回答问题, 一下把课堂教学以教师提问为主转为以学生发问为主, 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因此实现转变的关键是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 即应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古语云:“善问者, 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 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 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学生质疑问难并非易事,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办到的, 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激励、引导和培养, 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9:风娃娃教学反思

1、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用猜谜来缓解学生的开始上课的紧张情绪,导入课题时轻松自然。指导读准课题第二个“娃”的轻声读音,体现了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特征。

2、看图说话和感悟朗读的环节相辅相成,加上有趣的课件画面,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细致观察,发挥想象,配上动作,感知文意,在此基础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生字学习多样化。这节课,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词语认读,生字认读,分析字形,带生字的句子朗读,让学生练读等,第一课时做好事板块学习完,自编的一首儿歌我很喜欢,既概括了风娃娃做好事的主要内容,又复习巩固了这节课所学的生字,学生拍手读得有滋有味。应该说读得挺多的,字词学习有层次,学生的识字兴趣很高。整堂课中重视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词句。

4、探究学习自主化。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师生合作引读课文第2自然段:风娃娃来到田野,他看见什么?(生读)风娃娃怎么做的?(生读)结果怎么样?(生读),这一环节教给学生方法,接着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画。风娃娃在河边看到了什么?用横线画出来,风娃娃是怎样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结果怎么样?用双横线画出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发言是积极的。

篇10:风娃娃教学反思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课文中的风娃娃是怎样的呢?欣赏一下课文的插图,你就会看到风娃娃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仔细读课文觉得风娃娃其实就在孩子们的中间。他既可爱有时又有些可气。

教学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透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很快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等。让学生整体的了解课文。之后又问: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学生。

之后又请学生读课文,提出你在阅读时,哪些地方你不懂?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断断续续、纤夫、船帆是什么意思。”等问题。有些问题其他同学明白的,我就请其他同学来解答,有些比较难的,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问题,就由我来讲解。学生能自我提出问题,说明他在阅读时动了一翻脑筋,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寻找答案,但还是不明白。就好象让孩子摘桃子,没摘到,就差跳起来这一步。教师在这时助学生一臂之力,学生主动地听讲,记忆就十分深刻。

篇11:风娃娃教学反思

2.生字学习多样化。这节课,我经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语言环境集中识字,词语认读,生字认读,分析字形,让学生练读等,学生的识字兴趣很高。整堂课中重视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词句。

3.探究学习自主化。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风娃娃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样?(生读),这一环节教给学生方法,之后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发言是进取的。

4.看图说话和感悟朗读的环节相辅相成,加上趣味的课件画面,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致观察,发挥想象,配上动作,感知文意,在此基础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12:风——教学设计和反思

“中国风”歌曲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最为重要的流行音乐类型之一, 作为“中国风”音乐作品的早期开拓者, 方文山自己曾对“中国风”的定义做过概述“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的创作, 或编曲上加入中国传统乐器, 如琵琶、月琴、古筝、二胡、横笛、洞箫等, 以及歌词间夹杂着古典背景元素的用语……只要在词曲中加了这些元素, 不论加入元素的多寡或比重如何, 俱可视同为所谓的‘中国风歌曲’”。[1]

当然, 我们对于“中国风”的定义应该要从音乐与歌词两方面来看, 因为诚如方文山所言“我们所谓的‘中国风’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音乐曲风, 它并不具备可准确归类的特定标准或格式, 它不像一般的节奏蓝调、爵士乐、摇滚乐等可以从节奏的张弛、配乐的种类、和弦的变化等等来作为判断曲风的依据。从没有一种音乐类型是以歌词的涵义来分类, 而“中国风”歌曲却有这种倾向。[2]因此, 正如一开始和曲而歌的古典诗词一样, “中国风”歌词在审美方面也逐渐取得了某种相对独立性, 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

但是, 现代流行音乐本身毕竟是现代文化工业宰制下的产物, 遵从着商品化的逻辑。消费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 也是现代流行音乐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其“中国风”歌词在承继古典文化与近于先锋性的文字浇灌之间的张力, 而忽略了这种表象的平衡之中, 实则充斥了消费社会所固有的媚俗与霸权的基本因素。而这最终可能使“中国风”歌词的创作在消费文化的主导下走向消亡与解构自身的命运。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古典文化

我们不能先在地把“复制”作为一种负性的概念来衡量, 因为模仿是人类永恒的冲动。在西方, 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起, 关于艺术的“模仿说”就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着主流地位。我们这里的“复制”与现代以来电影、唱片、数字化等息息相关, 它涉及到一整套现代产业体系。所谓机械复制, 是指摄影、电影、唱片等用机械或电子手段复制符号的技术。而其作为美学概念, 则是由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

本雅明提出, 复制技术最具革命性的变革是图像复制技术以及声音复制技术。这正是现代娱乐业所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流行音乐作品作为一种完整的商品参与到市场流通的过程当中, 而构成一部音乐作品本身的诸要素, 如图像包装、声音制作、歌词填写等环节自然也被纳入到市场的轨道当中来。

方文山最初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归功于其题材的革命性地扩张。他将传统的古典文化风物大量融入, 并以具象化的表现方式营造时空背景。他将各色人间故事、世俗情绪都纳入这方古典天地中, 信手拈来, 着手成春。在流行音乐歌词过于平白的情爱主题之外另辟蹊径。

对于方文山“中国风”歌词, 笔者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古典返乡, 民族精神, 历史调侃。古典返乡型作品中有从思亲忆家出发兼及表达文化感受的作品, 有重在建构古典爱情理想的作品。前者如《爷爷泡的茶》, 后者如《东风破》;民族精神型作品, 基本是从个体经验出发, 在个体叙述或者具象风物中彰显一种自强精神、民族自信。代表作品如《龙拳》;历史调侃在其创作中早期产生, 但是却预示了其解构欲望的膨胀, 如果结合其非“中国风”的歌词作品来看, 这种倾向更加明晰。

我们应看到这些题材类型的出现, 最迟也是在2004年之前。2001年的古典返乡型作品《上海一九四三》, 2001年的民族精神型作品《双截棍》, 历史调侃出现稍晚, 最迟也要数2004年的《乱舞春秋》。所以说在2004年以后, 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的题材, 基本就没有什么拓展。不论是将军的万丈豪情, 还是侠客的酒醉青楼, 或是书生小姐的闺怨情愁, 这些从中国古典诗词里复制来的人间百态, 在不同作品、不同故事里我们可以找到太多的重合点。

方文山在论及“中国风”的界定问题时, 提到了“仿古诗词的中式词意”。这一“仿”字倒提供给了我们一些信息。所谓“仿”主要体现在三点上, 一是题材内容, 二是意象及语词表达, 三是情感意蕴。方氏“中国风”歌词着力在具象背景的营造上, 其在形式层面的种种仿古的目的都指向歌词中的叙事或抒情。但是其题材上的仿古仍不脱古典的情感模式, 或者说其必要依附于这些模式。因为中国古典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本体, 如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所言, “艺术所展现并打动人的, 便正是人类在历史中所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这个情感的心理本体, 它才是永恒的生命。”[3]方文山作为艺术生产者非常清楚这一心理本体对整个文化产业链的价值, 对于这一心理资源的反复忖度与利用也就成为“中国风”创作难以回避的一条途径。

在文化工业的语境下, 任何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当然流行音乐也包含在内) 都被生产权力所分门别类, 各自取得了相应的次序或者等级标签。而消费大众似乎都会自发地依循着心理需求来选择相应的产品。我们所依据的心理本体在文化工业的操纵下, 已经同历史发生了断裂, 我们的出发点实际上已经处于某种被宰制的状态。我们以为的那些自身真实的需求, 以各种柱状图和百分比的抽象形式在一些大厦里被反复分析讨论过, 它们最终只是以带有极端功利意图的数据形式出现在整个文化工业的全过程里。“中国风”歌词的创作正以某种数据性的功利导向来谋求与大众文化诉求之间的共鸣。

大众在整个文化生产领域, 并非如商业者所竭力宣称的属于强势的一方、被服务的一方, 实际上从这一生产流程的一开始, 大众的行为习惯、思维弱点、价值取向已经被文化产品生产者作为一种要素, 投入到整个生产过程里。无论是各种被依附的古典文化题材还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大众, 都成为商品生产者征服市场、与金钱博弈的工具性存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 大众并不是顾客和上帝, 而是算计的对象和被操纵的工具。[4]

三、符号狂欢=文化深度

在文学作品中, 某些词句或意象的反复呈现, 可以使之产生某种恒定的意义, 强化了情感表现的力度, 以至这意象的形式本身就具有了某种情感和意义, 这是内容向形式的积淀, 这不只表现于具体的文本中, 在整个艺术史或是文化史中都可以见得。例如远古的图腾歌舞和巫术礼仪, 它们将原始人类的散乱的、感性的行为或心理活动规范化、程式化, 从而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符号体系, 而这符号体系本身就已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象的统一体, 从而成为一种艺术。

然而在现代性甚至后现代性的语境下, 我们不得不面临着主体性丧失的困境。在漫长的艺术史中, 先人所缔造的那些饱含主体情感与感性形象的符号, 那些曾经主客体融为一体、难分彼此、浑然圆融的审美境界正在解体。那些主体情感与感性形象相浸润的符号体系正在走向主体的对立面。我们正是存在于被这样的符号所包围着的“景观世界”中, 主体不再具有反思能力, 而是在持续不断地接受着这些符号的定义与象征。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传统, 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所在经历的这个现代性社会都在被定义与象征着。

也就是说文化生产者完全可以通过操纵这些充满先在意义的符号, 来给予接受者、消费者以审美方面的的规定。在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中, 这种符号可以体现为两个具体的方面, 即意象和句法上。我们不难看出, 二者都是着力在歌词的形式层面, 一是视觉呈现, 二是表达方式。在《青花瓷》中, “素胚”、“青花”、“初妆”、“冉冉檀香”、“宣纸”、“釉色”、“仕女图”、“韵味”、“天青色”、“烟雨”、“刻隶”、“青花”、“锦鲤”、“临摹”、“绣花针”、“芭蕉”、“门环”、“江南小镇”、“泼墨山水画”、“墨色”、“青花瓷”等等古诗词意象的再现和堆叠成为中式词风建构的重要基石和主要方面。

当然, 你可以说歌词里回环的那种“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的气质有一种中国古典诗学的基本精神, 但是在流行音乐歌词中, 这种气质也并不罕见, 不只是“中国风”所独有。同时, 精神意蕴的过度重复化也使得这一气质日益浮泛化、表层化。我们考察一番, 会发现能够使“中国风”歌词这一界定成立的根本特质, 似乎只有这样的一套由语词所构筑的符号体系。

就如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说的, 对大众意识来说, 一切也都是从制造商们的意识中来的。不但颠来倒去的流行歌曲、电影明星和肥皂剧具有僵化不变的模式, 而且娱乐本身的特定内容也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 它的变化也不过是表面上的变化。[5]

方文山说“我一直偏好经营与酝酿出一个可以被故事依附的时空, 让歌词文字有一个具象的背景。”[6]这种具象背景时空的营造在其“中国风”歌词中特别突出, 而实现这一技术目标最重要的的手段之一就是细节处理。在“中国风”歌词里, 这种细节手段所倚靠的是如上所述的意象和语词表达所建构起的种种符号体系。文化工业的发展使得很多的技术手段逐渐取得了凌驾于作品本身的强势地位, 在这种强势性、扩张性中, 作品本身所内注的情感或观念亦趋消融了。在以效率至上的商品生产领域里, 作为承载文化内质的物质材料, 这种由语言所构筑的符号体系, 很可能由于生产领域里的速度意识, 导致精神文化的流失, 以语言的狂欢来演绎表象的文化深度。

四、结语

当文本所硬性依附的文化与文本本身产生情感性的断裂, “我”只沉沦于自我表达的快意中, 作为噱头的古典文化无非是作为现代个体情感表达的修饰性工具以及作为消费市场博弈的有效筹码。或者说它精明地操纵着人性中所固有的感伤癖、哀怜癖以及社会人所固有的民族主义的狭隘。

方文山说:“《娘子》的创作真可谓是无心插柳之举, 是因为后来市场上给予我们正面的肯定, 相当程度鼓舞了我们的创作, 才开始刻意维持着每张专辑必有的‘中国风歌曲’……我们的创作因为杰伦首张专辑大卖, 提供《娘子》这首歌以一个绝佳与强势的曝光平台。”[7]也就是说, 在之后被广泛认识的中国风作品, 实则是在现代商业规则的驱动下所精心设计的批量商品。如果是硬性地要把这种批量商品拔高到人类的精神返乡意识、古典文化的复兴这样的层面, 就未免有失偏颇。

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很普通的说法, 已经被带进了行政领域, 具有了图式化、索引和分类的涵义, 很明显, 这也是一种工业化。结果依据这种文化观念, 文化已经变成了归类活动。[8]因而, 我们可以轻易地将很多因素归在文化的名下, 因为文化俨然成了一种可以免费借用的公共权力, 它使得一切以其署名的因素都具有了合理性与超凡性。我们不必苛求文学保持其极端的自律性, 因为自律性本身也是一种规定性。文学固不能摆脱意识形态的渗透, 但却可以对其作出它独特的的反应, 这一独特性也使它区别于历史与哲学。

所以说, 对于以方文山为代表的“中国风”歌词的创作群体来说, 如何在精神性与商品性上达到某种平衡, 如何在形式复制中灌注以深切的历史和人文关怀, 如何使歌词在流行音乐这种俗文化载体上强化其文化价值, 这些都会是长久的课题。这也是我们的文化发展在消费社会中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摘要:现代流行音乐是现代文化工业宰制下的产物, 歌词作为这种文化产品中的重要构成因子并不能逃脱这一强力的宰制, 消费成为现代流行音乐最基本的意识形态。“中国风”歌词在其古典性与先锋性的表象平衡之中, 实则充斥了消费社会所固有的的媚俗与霸权的基本因素, 而语言符号借助文化外衣的狂欢化亦营造出了一种表象的文化深度。文章从机械的形式复制、深层的功利导向、以及在文化工业操纵下大众艺术的顺从本性等维度进行论述, 而这些特征最终可能使“中国风”歌词的创作在消费文化的主导下走向消亡与解构自身的命运。

关键词:中国风,方文山,歌词,文化工业,消费社会

参考文献

[1]方文山.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8.

[2][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4][德]马克思·霍克海默, 西奥多·阿道尔诺.渠敬东, 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5]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7]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上一篇:自信成功的基石演讲稿下一篇:我国银行卡风险问题及控制措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