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

2024-05-02

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精选12篇)

篇1: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

《治驼》说明了办事假如只讲主观动机,不管客观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办糟。一起来看看关于文言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蕴含的道理

一、办事假如只讲主观动机,不管客观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办糟。

二、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以科学有效的措施。

三、一定要分清轻重,不能本末倒置。

四、讽刺了在社会上有像治驼人草菅人命的现象,具有警示的现实意义。

五、做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

六、不负责任的人跟这个庸医多么地相似

教训

一、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以科学有效的措施。寓言中的庸医扬言他专治驼背,经他着手的病人,都能治好。但是他的治疗方法却是用两块木板夹住病人,用人在木板上面踩踏。这显然不是科学的治疗方法。我们每个单位在年初时都会提一些年度目标,向职工展示美好的前景。比如许多单位都会说要改善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福利待遇。这本是个很好的愿望,也是受职工欢迎的愿望。但假如在实现这一目标时,不是通过正规渠道,那就成“庸医”了。

这种例子不是少数。如有的单位通过乱收费来增收,有的通过非法手段来增收。今天报上刊登的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已判刑),就是要求每一个私营业主向纪委缴40万元买一块纪委颁发的保护牌,不买的话就通过种种手段刁难。这样的人不是“庸医”是什么?这样不但没有为职工谋好利益,反而损害了职工的利益。

二、一定要分清轻重,不能本末倒置。寓言中的庸医把病人治死了,驼背的儿子找医生评理,他却说:“我只管把他的驼背弄直,哪管他的死活!”他的错误就在于顾此失彼,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在回答治驼背与救性命这两者之间谁更重要的问题时,他选择了前者,即轻者。而对更重要的“性命”,他却忽视了,因而酿成了把活人治死的恶果。

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也经常要治理一些不良现象,如职工上班不遵守纪律、工作积极性不高、违犯操作规程等等。在出台一项管理措施或有关政策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其实施的后果,避免因为治理了这些问题,又衍生出了其它更加严重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假如发现操作走样,或是因为政策、措施本身不完善,必须及时纠正,以免酿成恶果。假如寓言中的医生听到病人呼救时,能及时停下来,病人就不至于丧命了。

原文

昔有医人,自诩(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一人信焉,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

译文

从前有个医生,自己夸耀自己能治驼背,他说:“背弯得像弓一样的人,像虾一样的人,像环一样的人,假如请我去医治,保管早上治了,傍晚就像箭一样笔直了。”有个人相信了他,就让这个医生给他治驼背。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到门板上践踏。驼背人的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马上就死了。

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告状,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我只管治驼背,不管人的死活!”现在官府当官的,只管钱粮上缴完成,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呢?

篇2: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⑩日,饮酒乐,天雨④。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⑾焉⑤之⑥?”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⑦可不一会期哉?”乃⑧往,身自罢⑨之.(选自《魏文侯书》)

译文

魏文侯与掌管山泽的官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下起雨来。魏文侯正要去赴约,周围的.官员们说:“今天您喝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魏文侯说:“我与掌管山泽的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现在很开心,但是怎么可以不遵守约定?”于是文候前往去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魏国从此开始变得强盛了。——选自《魏文侯书——约不可失》

注释

⑴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邺守。

⑵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⑶期:约定,约会。

⑷雨:下雨. 名词活用动词。

⑸焉:哪里。

⑹之:到……去。

⑺岂:副词。表示反问。可以解释为“难道”、“怎么”。

⑺乃:便。

⑻罢:停止,取消。

⑼是:这。

⑽将:将要,准备。

⑾哉:语气助词,啊。

⑿去:前往。

⒀会:赶赴。

⒁身:亲自。

⒂期:约好。

⒃乐:感到快乐。

道理

篇3:简单的道理

马和驴请老英雄去介绍经验。

“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 ”老骆驼说:“认准目标, 耐住性子, 一步一步往前走, 就到达了目的地。”

“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

“没有了, 就这些。”

“唉!”马说, “我以为它能说出些惊人的话来, 谁知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完了。”

“一点也不精彩, 令人失望!”驴也深有同感。

篇4: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

尽管没人怀疑3D技术是网络游戏的大势所趋。但是另一方面,2D网游在国内仍居于主导性地位。易观国际所做的《2009年中国网游用户调研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网游玩家最喜欢3D画面网游,但只有约三成的玩家是3D网游用户。这也就为国内网游公司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市场观望理由:国内3D网游市场似乎并未真正成熟。虽然《魔兽世界》、《天下2》、《完美国际》等3D网游在国内人气颇旺,但《传奇》、《梦幻西游》、《地下城与勇士》等2D经典网游仍占有更多的优势地位。

存在未必合理,但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相对3D游戏,2D游戏对电脑终端要求较小,这似乎更符合当前国内尤其是二线城市网吧电脑的性能特点。而且某些类型的游戏也更适合于用2D去表现。尽管就一般而言,3D网游在视觉效果上更具优势,但研发和运营的成本也要远远高于2D游戏。一款好的3D游戏投入动辄需要上亿元,这对于追求投入产出比的游戏公司,也是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加之国内游戏玩家总体层次较低,尚且无法支撑起相对高端的3D网游市场,种种因素都促成了当前国内2D网游兴盛不衰的独特局面。

虽然,目前2D网游在国内仍具有一定的强势,但3D网游在世界范围内的突飞猛进却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尤其像《魔兽世界》这样高水平的3D网游,其市场和社会影响力还是相当巨大。例如2009年“魔兽”的停服,就很快催生了“贾君鹏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的无厘头网络流行语。虽然国内3D网游市场的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个趋势却是必然的。是审时度势地把握3D游戏的发展脉搏,抢占先机;还是稳固2D游戏市场,静观其变,亦步亦趋地跟进3D市场,成为国内不同游戏公司心中的权衡选择,而这个选择也很可能关系着这些公司今后的生存发展。

网易的创始人丁磊说过,3D只是一种新手段,并不会取代原来的模式。其实3D也好,2D也罢,游戏背后的高水平策划、成熟稳定的游戏运行、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创性内容等因素仍是决定网游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目前,国内网游市场暂时进入了“调整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众多网游公司把3D网游作为突破口。迎合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网游公司更加注重市场的短期回报,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游戏并不成熟就推向市场,炒作跟风,动不动就冠名以魔兽XX、梦幻XX,结果只能制造出山寨版的3D网游,欺骗了消费者,也扰乱了发展中的3D网游市场。

篇5:郑人逃暑文言文的道理

原文

郑人有逃暑[1]于孤林[2]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3]衽[4]以[5]从阴。及[6]至[7]暮[8],反席[9]于[10]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11]阴,而患露[12]之濡[13]于身。其阴逾[14]去[15],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览·人事部》 [1]

译文

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注释

1.逃暑:避暑,乘凉。

2.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3.徙(xǐ):迁移,移动。

4.衽(rèn):卧席。

5.以:(用)来。

6.及:等到。

7.至:到了。

8.暮:黄昏。

9.席:睡。

10.于:在。

11.从:跟从。

12.露:露水。

13.濡(rú):沾湿。

14.逾:(通假字,通:“愈”),更加。

15.去:离开。

道理

篇6:一毛不拔文言文的道理

我们能够来到人间做人,必定过去世做过不少的功德、善事,并帮助、服务过不少的.人,如果我们过去世一毛不拔,今世就不容易再出生做人了。因此,我们平常就要建立起价值的观念、服务的观念、利人的观念、给人方便的观念。自己要积极从事一些“拔毛”的工作,千万不能做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我不为也”的那种人。 如何做人呢?有时候我们要讲好话,有时候要用金钱布施,有时候为人服务,有时候对自己的所有要能舍得,能“舍”才能“得”;如果你平日一毛不拔,却要想得到利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有“如是因”才能招感“如是果”。我奉劝大家,平常多说一些好话,多做一些好事,这样绝对是不会吃亏的。因为只要你肯播种,只要你肯耕耘,不怕没有收成。希望大家多多“拔毛”、多多服务、多多做功德,必定会有很大的成就。

引证解释

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

宋苏轼《答陈季常书》“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自注:“缺口镊子者,取一毛不拔。”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二回:“ 董超骂道:‘你这财主们,间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他从徽州请了我出来,住了半年,我说:‘你要为我的情,就一总送我二三千银子。’他竟一毛不拔!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清·袁枚《新齐谐·铁公鸡》:“ 济南富翁某,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

《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王明耀是一毛不拔的,也混在里面,白吃白喝。”

篇7:终不知车文言文道理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⑩,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⑦固若是,⑧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14)己,不顾;⑨。及寇兵侵其境,越⑿率⒀敝车御之。车坏⑥,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翻译】:

越国没有车,有一个旅游的越人在晋国和楚国的交接处的郊外弄到一辆车。车轴腐朽并且车轮破败,车辕已经被毁坏了。已经没办法再用了,但是越人的家乡没有这种车。于是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看到的人相信了那个越人的话,以为车本来就是这样造的,就都纷纷效仿做成相似的样子。一段时间后,晋国和楚国的人看到了笑话他们车子的拙劣。越人以为他们在骗自己,没有理会。等到敌人侵入他们的国境,越人带领这破旧的车去抵抗敌人。结果,车都坏了,打仗败给了敌人,但始终不知道真正的车是怎么造的。学习的患处也是这样。

【注释】

①越:越国

②辐(fú):辐条。车轮中连接车毂与轮辋的一条直棍。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其中“輗”是辕端与横木相接的部位,“辕”是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③诸: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个接着一个

⑤绐(dài):欺骗

⑥坏:毁坏

⑦固:本来

⑧效:模仿、仿效

⑨顾:理睬

⑩败:破坏

然:于是

敝:破旧的

及:直到

篇8:鹬蚌相争文言文道理

鹬和蚌都想致对方于死地,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大家应该互相谦让,互相礼让,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嘛。问题似乎并不止于此。因为我们不仅要问了:它们为什么会相争呢?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呀!因为它们都缺乏一颗爱“人”之心,它们只知道爱自己,要消灭对方,结果在不爱对方的、不爱敌人的同时,也不爱了自己,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这才是故事的深意所在呀!只知道爱自己的人,必然导致自取灭亡,与敌人同归于尽。所以要有爱人之心,而这种爱人之心,又不是出自于对自己有好处的思想,而只是爱对方,哪怕是爱所谓的敌人。爱我们的邻舍,爱我们的敌人,这是圣经当中爱的教导。这才是大爱。无大爱之境的人,不理解这种大爱,只会看到这其中的.不可能,而不会看到这其中的可能,不会看到这其中的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

教育孩子只止于表面的现象,而看不到其中的爱的教育,不能挖掘其中的爱的教育。那只是很浅表的教育的境界。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

篇9:赵襄主学御文言文道理

道理:

做任何事,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做学问也是如此,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篇10:千金市骨文言文翻译注释寓意道理

1、原文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者至者三。

2、翻译

古代有个国君想用千金购买千里马,过了很多年仍找不到。一位近侍之臣对国君说:“请让我来找它吧!”国君派遣他出去寻找了三个月,之后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他花费500金买了死马的头颅,回来报告国君。国君非常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白费五百金买这死马的尸骨回来有什么用?”侍臣回答道:“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天下人都一定会认为大王是用重价买千里马的。很快就会有人献马!”果然不出一年,国君得到了多匹别人献来的千里马。

3、注释

1.君人:当君主的。

2.涓(juān)人:宫中管清洁的官。

3.于:向,对。

4.遣:派,派遣。

5.金:指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6.反:通“返”,返回。

7.安事:犹言“何用”;哪里用得着;怎么能够。

8.捐:丢掉,白白花费。

9.对:回答。

10.且:尚且。

11.市:买。

12.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在;是,这。

13.不能:不到,不满。

14.期(jī)年:十二个月叫“期年”,即一整年。

15.三:并非实数,表示很多。

4、寓意道理

《千金市骨》选自《战国策·燕策》。文中叙述了燕王用千金求千里马而不得,而地位卑下的涓人以五百金买得死千里马的马骨,由此引来多人献千里马的故事。文中对“君”与“涓人”两个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且妙趣丛生。“君”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而对“涓人”以五百金得死马首则“大怒”;而“涓人”面对君主的责难却从容应对,并信心十足地预言“马今至矣”。事实证明,“涓人”的做法与预言都是正确的。短短百余字,两人的外在神态、内在特征被描述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喟叹,发人深思。

假若千金才会招来千里马的话,那么千里马的成本可谓相当的高昂,而在拥有一大群千里马后不合理的安置它们,或让其耕于农田,或让其老死槽间,或让其日行十里,这显然就是浪费千里马的脚力了,也有悖于千金市骨的初衷。因此我们不但要树立人才观念,更要合理的优化配置人才,用好的制度发挥人才优势。

这个典故是否属实并不清楚,《战国策》作为史实并不一定靠得住。然而,这个典故的广泛传播,却反映出一种用人的普遍心理。后来人们就以此类比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等爱惜人才行为,看到了这一成语的.正面激励含义,却往往忽略了它有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必须注意到,千金买到的,不是千里马本身,而是千里马的尸首。这就同寻求真正的千里马有了差别。不注意这种差别,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说到底,“市骨”不是需要骨头,但就是因为它出自千里马,所以才有了连带价值。这种价值是一种爱屋及乌的价值,而不是乌鸦本身有价值。假如没有后续的千里马,恐怕那副烂骨头白送也没人要。所以,千金市骨仅仅是打出了一个广告,挂起了一个幌子,上面写的是求贤若渴。是不是真正如此,人们还得看后续行为。如果是买来马骨供奉起来,而活马来了却拒之门外,或者是对着马骨感叹千里马不常有,而让有千里马资质的活马在磨道里转圈圈,这样的千金市骨,人们不会把千里马送来,而且现有的千里马也会离去。现实中的某些高薪招聘,有的根本就不在乎吸引和挖掘人才,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造成轰动效应。再进一步,对自己掌握的人才,不是尽可能让其发挥作用,而是用来给自己当作谈资和显摆的陈列品,那么,你手里永远只有一堆烂骨头,而不能得到真正的千里马。管理者必须清楚,幌子是为了吸引眼球,而目光所及要有后续的实际内容。市骨后,遇到真马必须要动真格。

即便千金市骨产生了正面效应,还必须有相应的恰当使用千里马的办法配套,否则,就有可能由“千金市骨”变为“叶公好龙”。不少管理者开始是真心想吸引千里马,也能够看到千里马的不同凡响。但是,活马的情况是复杂的,不见得每天都能跑千里,有时还会尥蹶子。越是好马,把骑手摔下来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不是好骑手,就不会把速度放在首位,而是把是否驯服听话放在首位。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很快就会对千里马产生焦虑、厌烦甚至畏惧,久而久之,反而喜欢马骨而讨厌活马。活着的有缺点,所以要死的。有些领导人之所以只要死英雄不要活模范,奥妙就在这里。如果仅仅强调千金市骨,就很有可能变为马骨收藏家。当一个领导人变为马骨收藏家后,他属下组织的生命力也就开始凋零。

有了使用千里马的方法配套,企业有可能成为龙腾虎跃的跑马场。但是,这种景象能不能持久,还需要交易之外的措施。“市”是一种交易,交易一旦有效,会使领导人扩大交易的效应,既然千里马能买来,而且买来还跑得不错,那么,很可能会顺理成章走向“有钱能买鬼推磨”,误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这种偏差,管理学界已经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组织行为学有较多研究,这里无需赘言。

篇11:得过且过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道理

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③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翻译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字叫做寒号虫,(它有)四只脚,翅膀肉(很多),不会飞。它的粪便就是“五灵脂”。当夏天时,(它的)羽毛的花纹色彩绚烂,就(对)自己鸣叫说:“凤凰比不上我(美丽)!”等到了冬末严寒的时候,(它的)羽毛脱落了,像刚出壳的.幼雏,就(对)自己鸣叫说:“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得过且过下去。”

注释

①曰:说

②足:脚。

③文采:花纹与色彩。

④比至;等到。

⑤如:像。

⑥遂:于是,就。

⑦得:能够。

⑧且:姑且。

⑨五台山:今山西境内。

⑩五灵脂:一种中药名称。

(11)雏:刚出壳的幼禽。

道理

得过且过的意思是: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

启发与借鉴:

1.得过且过,以为能过得下去便姑且混下去。要是人也像寒号虫,那叫没出息!

2,我们要力争上游,不能得过且过。

作者简介

篇12:亦步亦趋如我作文400字

不管是谁,都不愿意成为别人的影子,不管是谁,都不希望自己,也在这一的环境里面,看到那些属于自己最残忍的美好。

哪怕只是一瞬间,哪怕我们看到的那些所谓的辛酸和疼痛,其实都是一瞬间的成长,变成了我们自己也不愿意去想象的经历。

我只是一直都记得,那个时候的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来给自己赎罪。

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性,我还记得那一次,他们在讨论这些东西,似乎也根本就没有什么一定要讨论的必要,如果你和他们真的是很有缘分,或者是你自己的情商很高,这些东西,你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必要去说这些事情,终于变成了你的麻烦。

这些,多多少少的.,不过也都变成了生活中的小插曲。

我记得,那个时候再说的每一个话题,其实都在这里,让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所有的爱情故事,终于变成了你无法去理解的一个过程吧。

但是,如果你真的愿意把这些全部说的青春,我想这些即便是有些嫌弃的颜色,我想这些终究都会变成一个不被人理解的过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相关文章:

永某氏之鼠文言文道理05-03

文言文的理解06-07

文言文的学习06-05

出世涉世的文言文的鉴赏04-29

文言文教学的反思07-19

文言文的翻译练习07-19

文言文的节奏划分07-19

文言文的快乐教学09-11

未的文言文翻译04-12

死的文言文说法04-27

上一篇:初二历史教学设计下一篇:三年级下期体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