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涉世的文言文的鉴赏

2024-04-29

出世涉世的文言文的鉴赏(精选5篇)

篇1:出世涉世的文言文的鉴赏

出世涉世的文言文的鉴赏

不要以为穿上袈裟就能成佛,不要以为披上道氅就能全真,同理,披上件蓑衣、戴上项斗笠未必是渔夫,支根山藤坐在松竹边饮酒吟诗也未必一定 是隐士高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原话是怎样说的吧。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 必绝欲以灰心。

【译文】

超脱凡尘俗世的方法,应在人世间的.磨练中,根本不必离君索居与世隔绝;要想完全明了智慧的功用,应在贡献智慧的时刻去领悟,根本不必断绝 一切欲望,使心情犹如死灰一般寂然不动。

【注解】

了心:了当觉悟、明白解。了心是懂得心的道理。据《淮南子原道训》

夫心者,五岁之主也,所以制使四肢、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 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故心为智力的源泉地。尽心:拿出智慧扩张善良本心:《孟子尽心章上》尽其心者知其性 也。

【评语】

追求形式的本身未必不是在沽名钓誉。就像想明白自己的心性 灵智不在于自己苦思冥想或者如死灰槁木般时才知道。最能说明不必绝人 以逃世,不必绝欲以灰心之理的,就是《孟子膝文公下》所载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于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 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孟子曰: 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 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 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是未可知 也。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履,妻辟鹃,以易之也。曰:仲子,齐 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信之禄而下食也,以兄之室为不 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戚 曰:‘恶用是鞘妒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 曰:是鹊妒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篇2:出世涉世的文言文的鉴赏

关于陈涉世家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如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翻译: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做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陈胜所说的正确。于是二人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在晚上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一样叫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戍卒们夜里都惊慌恐惧。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篇3:文言文的品读鉴赏

一.含英咀华, 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汉语博大精深, 意蕴无穷。文言文更是言简意深, 片语凝神, 它将语言的简洁凝练与思想的辩证圆融有机融为一体, 充分诠释了汉语的魅力所在。因此,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要深入挖掘古典汉语的语言特色, 引领学生含英咀华, 用心体味文言文语言的意蕴, 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祖国乃至世界的现实与未来。

比如在学习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时, 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疏通文本的字词句外, 还要引导学会赏析文本精炼的语言, 品味孟子善于雄辩的语言特色。文本中孟子巧妙运用梁惠王希望有更多百姓归附自己的心理, 有的放矢地向其宣传仁政思想, 引导其施行王道。在对梁惠王进行劝导的过程中, 孟子投其所好以战争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作喻, “循循善诱”地陷梁惠王于自我否定中, 让梁惠王在无力还击的局面下, 自然而然地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只有在认真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才能感受到孟子欲擒故纵, 善于作喻推理, 将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结论, 推行自己思想, 维护自身立场的语言辩论技艺。

二.品读鉴赏, 揣摩人物塑造技巧

翻开苏教版高中教材文言篇目, 我们会感动于蔺相如的智勇双全、顾全大局, 廉颇的忠诚勇敢、知错就改, 屈原的刚正不阿、一心为国, 左忠毅公的求贤如渴、浩气凛然, 也会感慨于项羽的有勇无谋、自矜自夸, 荆轲的用人不善、悲壮苍凉。这些鲜明生动、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 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令人心驰神往, 读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细细品味, 很容易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 这样学生在把握人物性格和揣摩人物塑造技巧的同时, 陶冶了性情, 获得了审美体验, 甚至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进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在塑造“蔺相如”这一形象时, 作者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三件典型事件, 在矛盾冲突中, 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随机应变、胸襟宽广的蔺相如形象。此外作者还通过对话、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从细微处进行补充, 使蔺相如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优秀文言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多种塑造方法, 不仅影响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学创作, 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

三.涵泳心灵, 体悟文言文丰富的内涵

文言文文章不仅有语言音韵之美值得感悟, 人物塑造手法之妙值得品鉴, 更有蕴藉的情感、动人的光辉值得人们去领略、体悟。高中阶段教学的文言作品大多是经历过历史长河的千淘万滤的思想文化精华。因此,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 领会蕴含在文本中的丰富情感和厚重思想, 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感染学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民族文化, 继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品质。

比如李密的《陈情表》中以“孝情”统领, 文章情真意切, 悲恻动人。全文围绕着“孝”和“情”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 祖孙相依为命的凄苦之情, 表达对新朝宠偓的感激涕零以及孝敬祖母的至诚孝心。对于这类传诵千古的古代散文名篇, 要在帮助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 认同中国优秀的文学传统, 体会隐藏在质朴无华文字背后的感情意蕴, 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积淀, 并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面, 如如何理性地继承、发扬、践行孝道等。

文言文出自古人之手, 却能影响至今, 滋养心性, 与生命情怀同在是它的独特魅力。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 中这样诠释生死“人或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这样告诫后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张溥这样阐述烈士之死的意义“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些作品中闪耀着的人性光辉, 可以帮助我们充实人生, 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 加深对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篇4:文言文的品读鉴赏

一.含英咀华,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汉语博大精深,意蕴无穷。文言文更是言简意深,片语凝神,它将语言的简洁凝练与思想的辩证圆融有机融为一体,充分诠释了汉语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古典汉语的语言特色,引领学生含英咀华,用心体味文言文语言的意蕴,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祖国乃至世界的现实与未来。

比如在学习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时,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疏通文本的字词句外,还要引导学会赏析文本精炼的语言,品味孟子善于雄辩的语言特色。文本中孟子巧妙运用梁惠王希望有更多百姓归附自己的心理,有的放矢地向其宣传仁政思想,引导其施行王道。在对梁惠王进行劝导的过程中,孟子投其所好以战争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作喻,“循循善诱”地陷梁惠王于自我否定中,让梁惠王在无力还击的局面下,自然而然地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只有在认真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感受到孟子欲擒故纵,善于作喻推理,将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结论,推行自己思想,维护自身立场的语言辩论技艺。

二.品读鉴赏,揣摩人物塑造技巧

翻开苏教版高中教材文言篇目,我们会感动于蔺相如的智勇双全、顾全大局,廉颇的忠诚勇敢、知错就改,屈原的刚正不阿、一心为国,左忠毅公的求贤如渴、浩气凛然,也会感慨于项羽的有勇无谋、自矜自夸,荆轲的用人不善、悲壮苍凉。这些鲜明生动、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令人心驰神往,读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细细品味,很容易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在把握人物性格和揣摩人物塑造技巧的同时,陶冶了性情,获得了审美体验,甚至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进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在塑造“蔺相如”这一形象时,作者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三件典型事件,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随机应变、胸襟宽广的蔺相如形象。此外作者还通过对话、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从细微处进行补充,使蔺相如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优秀文言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多种塑造方法,不仅影响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学创作,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

三.涵泳心灵,体悟文言文丰富的内涵

文言文文章不仅有语言音韵之美值得感悟,人物塑造手法之妙值得品鉴,更有蕴藉的情感、动人的光辉值得人们去领略、体悟。高中阶段教学的文言作品大多是经历过历史长河的千淘万滤的思想文化精华。因此,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含在文本中的丰富情感和厚重思想,用民族文化的精品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品质。

比如李密的《陈情表》中以“孝情”统领,文章情真意切,悲恻动人。全文围绕着“孝”和“情”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祖孙相依为命的凄苦之情,表达对新朝宠偓的感激涕零以及孝敬祖母的至诚孝心。对于这类传诵千古的古代散文名篇,要在帮助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认同中国优秀的文学传统,体会隐藏在质朴无华文字背后的感情意蕴,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积淀,并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面,如如何理性地继承、发扬、践行孝道等。

文言文出自古人之手,却能影响至今,滋养心性,与生命情怀同在是它的独特魅力。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这样诠释生死“人或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这样告诫后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张溥这样阐述烈士之死的意义“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些作品中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可以帮助我们充实人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在新课标理念广泛深入的今天,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文学教育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地位,重视文言文教学中文学的教育意义,主张从文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文言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艺术手法、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篇5:出世涉世的文言文的鉴赏

一、激发兴趣, 培养美感, 感受古典韵味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欣赏, 教师应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感知到古风古韵的美感。这里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再现历史背景, 让学生进入到作者的状态和思路中去。这样一来, 不但能让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也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 在学习《石壕吏》《卖炭翁》等文章时, 教师可以根据当时唐朝的状态播放“安史之乱”的影视片段:战争残酷, 尸横遍野, 几乎是人人都要参战, 很多父子都被抓做壮丁, 造成了生离死别的惨烈景象。而由此也导致了唐王朝的一蹶不振, 虽然表面上风风光光, 依然是大气凛然的皇朝, 可是内里却是破烂不堪, 百姓们生活很是疾苦。通过这样的镜头, 可使让学生在内心读懂了“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两极分化, 读懂了“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的民间生活, 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状态, 进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而针对写景抒情的文章或者诗词, 多媒体则是激发兴趣、培养美感的最好教具。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词佳句, 直到现在都朗朗上口, 流传不息。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往往会因为对景物的陌生, 而不能快速产生兴趣。这个时候, 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景物图片或者纪录片, 再现这些秀美山川以及人文建筑的风貌。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介绍岳阳楼、醉翁亭、小石潭等的视频, 这样能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产生美感, 由此对文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形象感受, 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品读中思, 朗读中悟, 品味和谐音律

学生的语感是需要在长期的阅读和朗读中自然形成的, 通过一定方式的训练和培养,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字丰富的感悟和领悟能力。对于文言文来说, 多加品读, 能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 尤其是古文所讲究的排比、对仗、押韵, 更是让人在读和听的过程中, 身心得到美感的熏陶。

在读的过程中, 对于一些篇幅比较长而又情感丰富的文章, 最好是由教师进行范读。这样做的好处, 一是可以帮助学生扫清文章中无法识别的生字、不会断句的生词;二是范读时教师的语气、语调以及表情、体态, 能无形中将一种“美”的讯息传递给学生。教师读过之后, 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由于教师的范读已经给学生做了良好的示范, 因此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会很顺利地读完, 并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章的和谐音律美。

文言文之中有很多写景抒情的散文, 这些文章用词精妙, 需要学生在品读中赏析, 并且多读几遍才能领会文章的意境和写作手法。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启发式导读, 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在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 我们会发现文章中的“太守”二字贯穿始终, 竟然出现了8次之多,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反复地使用这个词呢?教师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品读。随着文章的阅读结束, 谜底终于揭开:“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在追随作者思路的过程中, 我们也欣赏到了文章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感受到作者带给我们的无穷滋味。

三、诗词歌赋, 不拘形式, 沉醉诗情画意

从咿呀学语开始, 我们就接触到一些古诗词, 如骆宾王的《鹅》、李绅的《锄禾》等等, 因此对于诗词并不陌生。在我们的课本中, 也有很多的古诗词。小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相对简单, 五言诗或者七言绝句。而到了初中, 篇幅相对较长的律诗、词以及古风的诗多了起来, 这样就需要我们不拘形式, 引导学生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当中,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兴趣转化为求知欲。或者通过改编等方式, 将诗歌转化成情景剧, 引导学生根据内容进行表演。如学习《题都城南庄》《寻隐者不遇》《回乡偶书》等诗时, 采用讲故事的方法, 不但增强了学习效果, 还可以催生学生的自我感受, 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和记忆。此外, 我们还要牢记“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这句名言, 让学生多读, 体会诗中的精炼语言和优美意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定然能喜欢上古诗文, 并且沉醉在古诗文所创设的诗情画意里。

四、类比鉴赏, 拓展延伸, 提升自身修养

在古代文言文的教学当中, 教师的分析引导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让学生举一反三, 将相同写法的文章和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对比鉴赏, 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提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 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例如, 在教学中我将《渭城曲》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等古诗词进行类比, 让学生鉴赏这几首送别佳作,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又如, 让学生对同样是李白诗作的《望天门山》和《早发白帝城》进行类比, 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两首诗在色彩的表现上, 一个明快亮丽, 一个幽静深沉。此外, 具有可比性还有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经历遭遇、语言风格、文章体裁等等, 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作者都是被贬的北宋文学家, 他们的政治抱负都隐含在文章之中, 需要我们去分析和思考, 从中体味到作者的一腔热诚。

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我们还可以延伸一下思路, 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续写或者改写, 通过自己的见解, 来重新设计情节和人物的结局。学生思考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能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风格和技巧, 直观地体验到现代文和文言文之间的区别, 并从中体会到文言文的美。

除了以上所讲的一些内容,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良好的师生关系, 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总之,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多动脑筋去思考, 根据学生的年龄创设符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就一定能带领学生走进古典文化的文苑中, 去体验中国汉语博大精深的魅力。

上一篇:以聆听声音为话题的初中600字作文下一篇:催泪的演讲稿三分钟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