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农村实践报告

2024-05-13

深入农村实践报告(共8篇)

篇1:深入农村实践报告

一、实习时间及简介:

年月清晨,风和日丽,光阳明媚。我们管理系专业的64位同学在张主任和廖主任等系领导的极力联系和带领下来到了市县镇的各个村进行了分小组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两个半小时路途就到了达目的地,下车后受到了县领导助理,镇长,村委书记,等有关领导的热烈欢迎,他们还对当地的状况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县地处粤北部,市南端。是一个地广山多人少、自然资源丰富,宜林、宜牧、宜采的具开发性的山区县;气候温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该县25℃以下可开发的坡地60万亩,个性是有众多海拔400-600米的高山小盆地,山青水绿,空气清新、无污染源、昼夜温差大,在这么好的环境资源条件下,该县人民开发山区资源,不断扩大蔬菜种植规模的,加强品牌建设,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丰绿”牌蔬菜商标。该县先后被省批准为“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和“广东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其中奶白菜、佛手瓜、四季肉豆角和尖椒四种蔬菜经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小正镇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是奶白菜。

短短的10实习生活中,让我感受到了很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那里也是我美丽的家乡。乡亲们都十分善良,勤劳、纯朴、真诚、到处充满了客家人好客的风俗。我们三三两两的分配到生活条件和沟通潜力较好的各个村的农户家去,跟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感受他们的艰辛,使我了解民情,对蔬菜知识有了必须收获。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很多自我的感悟和深思。

二、采割:

在奶白菜在采割方面我觉得有些浪费,他们割菜时那些脱落的鲜嫩的绿叶片都是扔在田地里由它发霉,腐烂的。而不收集回来晒干、腌酸菜,喂鱼、喂牛猪牛等用。

三、包装和销售:

我认为在包装和销售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的。打包装比较随意,而不分等级包装,把优品和次品分开。应充分的利用当地超多的剩余劳动力,设一个绿色食品包装厂,把蔬菜分好等级,打好小包装。最好有包装标志和统一规格,同时产品还要有质量标准认证。利用该县交通方便的优势(105国道纵贯县境,距广州150公里,距深圳180公里,其中小正镇就在国道旁边,离这从化广州一带最),可设立绿色食品专买市场,进行订单,再有目的的送货上门,而不要盲目性的超多的运往广州越秀市场、江南市场和东莞长坪,然后整车批发给经销商的,销售渠道太单一化了,这样成品高费用大,但是在销售中价格又会低很多。

那里的绿色食品营销方式还是比较跟一般蔬菜营销方式没什么两样的,过于传统。但是当今绿色食品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绿色食品最终应对的是消费者,他们都喜欢选取最好的最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绿色食品的可持续发展必需要大力宣传发展绿色营销,推广绿色包装。“绿色营销”是基于绿色需求、绿色消费而产生的,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绿色营销”则突出其消费过程的“绿色化”;传统营销强调采用各种手段到达营销目标,但忽视了营销手段的负面影响,而“绿色营销”在管理上强调营销手段务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与协调,利于环境的良性发展。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将逐步增长,应用绿色营销来适应绿色需求,推广绿色消费,拓展市场空间已时不我待。因此就应超多投资在销售上,逐步的向绿色营销这条好的渠道发展。

四、信息传递:

由于那里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信息的传达还是比较落后的,还是令人值得深思的。虽然他们都会尽量的想点子,动脑筋,订了些南方农村农民报,看电视的农业新闻中得到一些的有用信息,但这些信息的渠道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从而导致他们对市场需求还不是很了解,他们告诉我,蔬菜价格有时候波动的很大,有时候本钱都挣不回来的,有一阵都没有情绪去打理了。所以我觉得农业部门应多为农民带给一些有用的完整的市场农业信息,改变农民的农业信息弱势。这样绿色食品的发展才会得到更快的提高。还有农村对小孩的教育方面做得不够好,孩子是未来的期望,更就应花多些心思把他们教育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五、总结

这次下乡的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透过对农村生产奶白菜蔬菜的学习,使我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更具体的实际的了解,个性是对蔬菜的生产有了实操性的掌握,还结合了自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跟农民们的蔬菜技术好好交流,相互学习,跟他们生活得很融洽,我感到十分亲切,愉快,他们是那让的善良,热情,真诚,给我留下了完美的回忆。使我更深该的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奋斗过程是如此的之不易,更让我感觉到这个社会知识的重要性之大。总之,这次实习有着十分重大的好处。对我今后的为人处事态度,工作,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也让我觉得自我所肩负的任务之大,并且要努力的用自我所学的知识为国家的农业发展,个性绿色食品的发展效力。

篇2:深入农村实践报告

姓名:田伟班级:食质一班学号:200902192 当我刚听到《深入农村和基层实践报告总结》这项作业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写,因为自己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过,从小爸妈为了让我和姐姐得到更好的教育就把我们接到城里来上学,一晃就是十几年的春秋,除了过年回趟老家,平时基本上没有回去过。我顿时很茫然···灵机一动:去电脑上搜一下。然后自己找到一部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他们大都是去餐馆打工,推销东西或者是学校组织的下乡活动一类的,写的很实际,很真实,我想他们一定是自己亲身体验的结果,我该怎么办那?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接着几天就没有再想这件事。

一次饭桌上我和姐谈论这个话题时,老爸插话说:“那你跟我去干几天吧,让你感受一下你爸爸整天多累,然后回老家住几天,问问你奶你叔等一些邻居他们的生活,一算是对他们的问候,二又能起到深入农村调研的结果······”爸爸的几句话让我领悟很多很多,顿时心里非常高兴,爸爸在老家镇上的计生办工作,我原来帮爸爸填过一些表,是相当麻烦和复杂的,自己不知道真正的在那工作将是什么样的,一丝兴奋,一丝茫然······

来到计生办的头两天,由于对工作不熟悉,我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学习,通过多观察,然后多思考,不懂的就多问,我很快了解并掌握了计生办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等。

之后,渐渐地,计生办的叔叔阿姨开始分配一些任务给我,我虽

然干的慢,但都能够很好的完成,之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核查育龄妇女的资料并录入到电脑的数据库中去。这个工作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很繁琐,需要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刚开始接受这个任务时,我觉得很简单,很兴奋,充满了工作激情,可是,我做了几天之后,不知不觉的热情慢慢消退,烦躁情绪开始产生。我自己也发现了这些不好的变化,我及时进行自我调整,除了鼓励自己,保持平和心态外,我还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进行适当的放松。这些调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有续严谨、认真地工作了。

很快的半个月就过去啦,我又开始回老家小住几天,顺便慰问一下他们,从他们口中得到的大都是现在物价很高,去打工又找不到好工作,庄稼也得不到太多的收入,想做生意吧,又想不到做什么好,大的吧,没有资本,小的吧,又嫌不好干或挣钱挣得少······

在久了城市生活,见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能够有机会去乡下,远离都市尘埃的地方待待,感觉真的很好,那种农村的宁静是能洗涤掉心的浮躁的。每一天醒来,吮吸着新鲜空气,从近到远的晨气让整个乡村弥漫着淡淡的朦胧,你能看到太阳就这样由田地那边一点点地升起,晨曦的一会儿刺眼一会儿隐约,于是田里的颜色也会随之时明时暗。不过一切总归是充满希望的样子。那些骑着车从田间的路飞快地穿过的人,那些平常有蹲着或站着劳作的人的麦田,是那么美好的图景,那么真实的人生。晴天的下午会有光束从田间射过来,你会感觉你身处被田地包围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享受着最单纯最原始的快乐。夜晚,乡亲们会扭秧歌,敲大鼓,那么冷的天,呈现出来的只

是欢声笑语,看着小孩子们欢快的打闹着,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老家玩耍的情形,心里别提多开心。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更好的维持生活,虽然他们偶而也会很无奈,但他们的精神面貌让我感动啦,他们的真实,热情,句句朴素的话语,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以上这些都是在城市呼吸不到的空气。我认为这是一种淳朴的力量,正是这样一种力量使我们的感觉神经苏醒过来,能重新正常的感知周围的世界,让已把懒惰当作习惯的我们能够忽略低温的天气和农户一起劳作,生活,学会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去忍耐,去乐观的生活!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充实了我的寒假生活,更让我在活动中了解了农民们的生活,受到了教育、服务了社会、增长了才干。同时,还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也让我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要想尽快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就绝不能只埋头于书本之中,必须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开拓视野,认识社会,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正确地做人做事,学会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在爸爸单位所做的以及在老家听到的看到的,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篇3:深入农村实践报告

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 要结合自身实际, 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着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踏实工作, 认真完成任务。为此, 根据陇东学院[2009]1号文件《陇东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安排意见》《教育学院党总支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实施方案》及《教育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的主要提纲》的精神和要求, 笔者对我院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情况进行调研。

1 调研时间

2009年3月15日至4月10日。

2 调研内容

在学生管理方面设计学习、生活、教学、资助、制度、其他6项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设计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其他4项内容。

3 调研方式

一是走访上级主管部门, 二是走访市直有关部门, 三是召开教职工座谈会, 四是召开学生座谈会, 五是召开团 (学) 干部座谈会, 六是召开教职工党员座谈会, 七是召开学生党员座谈会, 八是召开班子成员会, 九是召开民主生活会, 十是个别谈话, 十一是发放问卷, 十二是个别走访, 十三是集体深入班级。

4 调研结果

4.1 学生概况

我院教育学院学生数量呈递增趋势。2001~2009年分别是102人、316人、634人、773人、836人、734人、727人、1 162人、1 315人。截至目前, 共有24个教学班, 其中2005级2个班 (文本、理本班) 62人 (男23人、女39人) , 2006级2个班 (文本、理本班) 93人 (男26人、女67人) , 2007级12个班 (文本1~3班, 理本1~2班, 专升本班, “3+2”初等教育文专1~4班、理专1~2班) 568人 (男151人、女417人) , 2008级8个班 (文本、理本班, 专升本班, “3+2”初等教育文专1~3班、理专1~2班) 592人 (男138人、女454人) ;本科484人, 专升本88人, 专科743人。

4.2 学生情况分析

4.2.1 思想状况 (1) 我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绝大多数学生拥护与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 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肯定。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 我院学生能理性看待国家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对保持稳定的政治局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学生关注学校建设和发展, 普遍拥护高等教育改革, 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务实进取的, 成才、成功的愿望和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3) 我院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导向基本认同。他们积极进取, 勇于竞争, 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渴望为国家和社会施展才华。学生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对社会、集体的贡献大小”“取得的社会成就高低”“拥有的物质财富多少”。多数学生把对社会和集体的贡献放在第1位。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关键时刻要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 (4) 我院也有一些学生思想比较消极, 上进心不强,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面临的一些问题, 如缴费上学、毕业不包分配以及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如腐败问题) 等。

4.2.2 心理状况 (1) 我院学生心理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的。

绝大多数学生人格健全,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 意志行动的社会性不断提高, 已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人生观。 (2) 我院学生经过及时、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尤其是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 心理素质普遍提高, 适应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人际关系和谐, 角色认知与角色互换意识提高, 能正确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我院从建立至今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异常患者, 因此, 也没有出现严重危及社会治安、破坏学校秩序、干扰学校工作的事件。 (4) 我院也有个别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例如精神压抑、心情苦闷、厌学、偏执、狂躁、角色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挫折耐受力差、过度依赖、过度焦虑、情感脆弱、有攻击性行为、人际交往障碍、孤独与冷漠等等。

4.2.3 学习状况 (1) 我院学生学习态度总体上是端正的。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刻苦, 能按时上下课, 认真完成作业, 平时坚持上自习。 (2) 我院学生除重视知识学习外, 还重视能力培养与提高, 尤其是从教能力, 普通话、“三笔字”进步明显, 音乐、美术方面提高得较快。 (3) 我院小教专业学生比较重视中文、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学习, 学前专业学生比较重视舞蹈、乐器、手工制作等技能训练。 (4) 我院学生也存在学习动机缺乏、考试焦虑、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比较突出的是, 学生进入大学后松懈下来, 报着“60分万岁”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也想把学习搞好, 但总提不起精神, 厌倦学习, 把学习看成是奉命的、被迫的苦差事, 怕苦怕累, 并经常为自己的懒惰行为找借口;有个别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行为往往表现出从众与依附性, 随大流, 极少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有个别学生学习无计划, 不会利用时间;还有个别学生课前不预习, 上课开小差、不记笔记, 课后不做作业, 把大量时间用于上网或谈情说爱, 影响个人发展。

4.3 调研结果汇总

在学生管理方面共4项内容16条意见和建议。针对学习方面主要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无明确目的, 希望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举办相关知识讲座, 加大公选课比例, 丰富教学内容;课堂纪律较差, 应加强管理;教室少, 晚自习上课占用教室太多, 学生无教室上晚自习;学生间缺乏合作精神, 应积极引导。针对生活方面主要有:食堂饭菜质量差, 价格高, 应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加强学生节能教育, 引进高科技管理手段 (如校园一卡通) ;供电时间太短;获得各种信息的途径太少;澡堂服务差, 太小, 价格高。针对教学方面主要有: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师生交流;下午3学时上课时间太长;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应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计划与考研联系起来。针对资助方面主要有:关注贫困生,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共有2条意见和建议, 主要为修建娱乐场所、活动场所;举办一些大型文艺活动, 丰富校园生活。在其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和指导。

5 建议

5.1 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我院学生管理工作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数量得不到保证。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例, 有学生500多名, 教职工56人, 行政管理人员15人, 专职学生工作人员3人, 专职辅导员4人, 专职分团委书记1人, 行政人员与学生比为3∶100,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比为1∶63;而我院教育学院现有学生1 315名, 教职工30人, 教师24人, 行政管理人员6人 (含3名兼职教师) ,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3人, 行政人员与学生比为1∶219,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比为1∶438。二是个别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三是工作时效没有统一的标准。四是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其他高校, 专职辅导员、分团委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的奖金与所管学生的数量挂钩, 而我院教育学院在这方面没有体现。

5.2 创新学生工作管理制度

创新作为规律, 揭示的是新陈代谢;作为机制, 促进的是推陈出新;作为文化, 导向的是以新取胜;作为战略, 倡导的是持续发展。创新是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其他工作的强大动力。因此, 管理制度创新是搞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制度建设不仅能阐明新行为与创新之间的联系, 而且可确保各级负责人的培训开发和后继有人。制度是深化创新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依据, 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基础工作, 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法不究的现象。建立各级各环节严格的责任制度, 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 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建立教育学院学生工作自主创新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管理模式创新, 二是人才吸纳创新, 三是工作方法创新, 四是竞争机制创新, 五是工作内容创新, 六是自身形象创新, 七是分配制度创新, 八是工作效率创新, 九是可持续发展创新, 十是管理思想创新。总之, 理论无止境、学习无止境、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从另一方面来讲, 制度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在于细、在于实, 在于可操作、管用。

5.3 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一是正确定位学生发展方向,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二是狠抓教学运行过程管理, 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四是加强课外学习指导, 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的课外活动;五是紧跟形势调整教学计划;六是严肃考风考纪, 促进教风、学风的转变;七是开展经常性的学术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5.4 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书画及手工作品展览和升国旗仪式等, 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同时,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团委开展的“新生歌舞大奖赛”、“挑战杯”、“十月礼赞”诗歌朗诵、“金秋放歌”校园歌曲演唱会等主题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使他们在校园的肥沃土壤里按照各自的方向健康成长。二是组织学生长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青年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 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途径。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的育人作用, 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乡村、企业开展“三下乡”活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 不断扩大青年志愿者的服务领域, 在企业帮扶、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活动。倡导新风正气,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产生积极作用。三是鼓励和帮助学生组建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 努力扩大高校团学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 是扩大共青团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由于社团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成果的有效性, 使其在学生中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院现有普通话推广协会、心理健康协会、书画爱好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小学教育研究小组5个学生社团。社团通过各种活动和讲座, 为学生创造了相互接触、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园地, 成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知识的桥梁, 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增强了学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5 学生党支部建设

教育学院学生党组织共建有4个党支部, 截至目前, 学生党员251人,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200多人。学生党员50%以上是学院及学校相关社团的骨干, 在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及班级担任一定职务, 他们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均排在班级前列。在校党委及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党的相关方针、政策为行动依据, 以培养和吸收高素质人才为目的, 以集体的团结为保障, 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各项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

6 问题处理

篇4:深入农村实践报告

关键词:新课程;村校;改革;问题;对策

一、影响农村学校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因素

1、村校教学物资缺乏。我中心小学辖7所村校,部分村学校都没有保证教师教学配套的教具和学生的学具,使老师们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操作载体,很多教师自己制作学具,教具这样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并且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同时教育教学所必需的设备设施也较为缺乏,没有这些设施,老师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使一些课程无法保质保量开设,也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2、过重的教学负担,薄弱的师资队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的全面性、专业性以及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校区部分村校教师信息闭塞,知识面、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教学设备和中心校的教师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上有少数教师工作敷衍,不思进取,混时度日,得过且过,对工作不负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入。多数村校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经调查,有些村校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带3门以上的课程,备3门以上课的教案,精力主要用于应付备课、上课和其他的杂事,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认真审视、分析和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实践,从而影响到自身素质的提高。

3、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能力较弱。由于存在区域差异,进行课程、教育改革时要做好对本区域教育实情的调查研究,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跟风或者完全照搬,忠实地执行,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本地方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特点等,灵活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教育改革。而村校的很多教师们,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比如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可根据不同区域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创设,但很多老师们反而很少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创造。所以往往是差异很大的区域、条件不同的校点,程度不同的学生,但教学的内容、要求、进度,甚至评价的标准等都是一样的,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能力较弱。很多村校对于新课程改革只是劲风吹过表面,没能够深入调查和研究。没能深入探究出适合本校点的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实用性、生成性的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村校教师在表现自己独特课程改革魅力的同时,更要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以促成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二、深化课程改革的对策

1、贴近农村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要密切联系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确定不同的目标要求,调整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施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强化动手和操作能力的训练。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是严格编制管理,保证村校教育的基本师资需要。我校领导要充分考虑本校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的特点,切实落实中心校与村校的师资对等。二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中心校的优秀教师要担负送教下乡的任务,要向农村学校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帮助村校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要把优秀教师在薄弱学校的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评优选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3、加强教学物质建设,将村校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我校要投入教育经费购买教学所需的教具、学具,给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各校点充分的物质保证。选拔优秀教师组建课改团队,并结成对子,消除村校教师对实施课改的畏难情绪。扩大老师们培训的机会,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通过课改团队的引领,送教下村,让村校教师信息通畅,让村校教师少摸黑路。通过课改团队教师的现身说法,让教师们知道课堂上怎样营造一个探索和理解的氛围,怎样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和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及时解决老师们在教学方面的问题。校长要高度重视村校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实施,最终使各村校形成一种关心课程与教学、注重课程与教学改革,积极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4、重视对村校学生家长的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为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拓宽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合力,首先要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邀请家长进行课改。对于推进村校课程改革来说,家长是不可忽视资源,多一个家长就多一位教师。学校要多对村校学生家长进行讲座促更新的他们的教育理念,让家长走进课堂,感受新课改,加强我们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地阐述自己的教育主张,通过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讲解,赢得父母对新改革的支持。另一方面,父母在讨论中也会对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方案。农村地区的父母之所以迷恋于传统教学、反对教育改革,是因为部分父母的教育观念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一旦农村地区的父母接受了现代教育理念,他们将自然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支持者,成为促进学校改革的建议者、推动者。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工作切入点,制定并落实相关规划,扎实推进,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帮助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减轻学校和教师们的压力。

篇5:深入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

查报告

姓名:刘松

专业班级:电科0802班

学号:0812105170

时间:2010年2月10日

深入新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一、调查地点: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

二、方式:在镇政府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放城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

三、基层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缺乏热情和动力,学习自觉性不高。调查发现,43%的干部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理论学习是软任务,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有了实绩,理论学习可要可不要;约37%的干部认为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被工作拖累,抽不出时间学习,很大部分年轻干部认为凭自己所学还可以应付目前的工作,理论学习可学可不学;

55%的干部认为工作做好了,理论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

2、学风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工作效果不明显。理论学习脱离指导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干部处于“工作需要什么学什么”的状态,往往急用急学,断章取义。还有40%的干部学习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为学而学,学习走走形式,摆摆架子;学习为图声势,求虚名,没有学习计划,不做学习笔记,检查时突击补抄,甚至网上下载,应付检查。

3、组织上缺乏科学的安排,形式单一。17%的单位组织干部学习的形式主要就是采取干部集中学和干部自学结合的形式,以领学为主,缺乏调查研究等方式的创新。46%的单位学习的主要内容只注重时事和热点问题,基本没有理论的系统学习。

4、管理上缺乏压力,学习流于表面。调查发现,目前对理论学习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不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多,有约束力的少,没能真正将理论学习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度工作和干部个人工作考核的范畴,致使管理制度缺乏钢性,干部缺乏压力,导致学好学坏、学与不学一个样。

5、培训资源缺乏有效的平台和培训教育队伍,培训效果不明显。从我镇的情况看,目前,学习培训主要依靠党校。但是党校基础设施落后,教学手段装备滞后,教学科研能力不强,只有9名教师,其中还有3名退休人员,无法满足全镇干部群众学习培训的要求。而且培训经费与培训要求比还有差距,尤其在乡镇农村,几乎没有学习培训的专项经费,致使学习教育活动无法开展和组织。

四、加强基层理论学习教育的做法

1、思想上增强自觉性。要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就要创新学习方法、增加学习载体,以此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今年,我们将理论、政策、技术讲座课件制成光碟,利用视频指导干部群众学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对基层单位学习,镇委宣传部只在内容上拿指导性计划,充分发挥干部学习的能动性,鼓励学习形式创新,提高学习兴趣。从调查的情况看,班子成员辅导报告课、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讨论会等形式已成为学习的主要手段,并被干部职工乐于接受。

2、内容上体现系统性。为规范全镇各单位政治理论学习,我镇实施了“月全员政治理论学习指导计划”制度。镇委宣传部围绕镇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理论学习的实际,在月初拿出理论学习指导计划,明确学习要点和参考专题,下发给全村各单位,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进而保证学有内容、学有方向。

3、对象上突出层次性。为在理论学习教育上区分层次,突出学教对象,在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保证各取所需,我镇开设了三种课堂。一是对干部开设“大讲堂”。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全镇干部职工为主要学习对象,学习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旨在提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指导工作的能力。二是对村庄、企业、学校等开设“流动大课堂”。为满足基层分层次理论学习的需求,我镇由宣传部牵头,以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演讲水平较高的镇党校教师和镇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为主体,组建了理论学习服务队伍,采取统一培训、集中备课、分散宣讲的方式为企业、学校、村庄提供理论服务。今年以来,理论学习服务队伍共下基层巡讲近50场,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三是对各村庄开设“农民大课堂”。我镇整合农业、劳动、畜牧、司法等部门力量,成立专家库,将专家信息传送给农民,只要农民有需求,专家随时进行上门辅导。仅今年上半年,全镇就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30多场次,进行上门辅导近200次,约5000人得到了培训,1万人重新找到了工作。

4、效果上讲求实效性。我镇在理论学习教育中不搞简单的说教,注重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好了“三结合”文章。一是把理论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今年上半年,围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应对金融危机、项目建设、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适时组织理论学习教育,及时为干部职工开展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二是把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今年我镇利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围绕镇科学发展确定了五个调研课题,组织干部深入调研,共形成调研文章50多篇。三是把理论学习与典型示范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培植、发现学习认真、学以致用的典型,用典型现身说法,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感召的作用,营造学理论、用理论的浓厚氛围。

篇6:深入农村实践报告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解掌握当前农村现状,摸清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社体部调研服务队利用寒假时间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一厂村进行“服务当地文化经济建设”的社会实践专题调研活动。

据参与调研的同学反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办事处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村级开发力度,全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成效显着,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二、惠农政策深入落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民主管理深入人心,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当然,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民的产业结构单一,只凭农产品挣钱,这样村中农民的收入来源比较少;

二、村中没有经常组织一些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这样村中没有用科技武装农民,农民在生产中走弯路;

三、农民的娱乐生活太单调,村中公共活动场所太少;

四、交通不方便。

据此,同学们总结了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的原因并针对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建议:要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打造农村新经济建立农民新保障,要培养造就新农民,弘扬农村新风尚。

篇7:深入学习桥头堡战略实践报告

深入学习桥头堡战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计电系 网络073班 杨艳清 200716021231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此后,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发改委启动编制指导意见,意味着这一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云南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具有诸多优势:一是区位条件优越;二是资源丰富,生物、能源、矿产、民族文化、旅游等资源富集;三是具有后发优势,特别是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云南发展态势、发展环境、发展条件越来越好。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做出更大贡献。

云南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我国陆上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给云南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桥头堡”是陆桥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重要概念,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内容,具有控制力、发展力和影响力3方面的特征。“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就是要充分发挥云南地缘优势,在中国向西南开放中先行一步,成为我国从陆路沟通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通道;成为交通、电力、通信的门户枢纽;成为我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成为对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当前,云南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开放领域还不够宽、开放层次比较低、开放效益不高、对外开放带动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离桥头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从省内看,一是对周边国家情况研究不深,对合作对象的合作意愿把握不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二是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边境地区开放度不高、人流物流不畅;同时,缺乏对跨国公司在滇设立总部和办事机构的具体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对外开放的集聚效应;四是云南在对东南亚、南亚开放方面具有特殊性,如果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口岸通关等政策一刀切,很难开展大规模的贸易与合作开发。

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尽快争取国家支持,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为发挥桥头堡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要深入研究,创造性地用好用活国家和省内已有的对外开放政策,尤其要克服目前存在的重争取、轻落实的不良倾向;二是完善现有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创造条件推动建立昆明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与南亚国家特别是环孟加拉湾国家的合作机制;三是强化对“走出去”的领导,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充分利用我驻外机构、华人华侨团体等各种资源;四是扩大对外交往和宣传,突出桥头堡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作用。

事实上,“桥头堡”战略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昆交会期间,美国联邦快递集团亚太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云南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辐射功能,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航运输网络,联邦快递将积极开拓云南物流市场。新加坡三德集团更是提前看到“桥头堡”战略带来的投资机会,斥资3000万美元将其中国总部搬到昆明。

《指导意见》指出,云南在利用其区位优势的同时,应鼓励多种贸易方式的发展,促进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外贸总额为61.2亿美元,增幅列居全国第二,对东盟的贸易额则同比增长54.2%。

但云南主要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机电、生活用品的出口,进口的主要是原材料,贸易结构和贸易量和其具有的区位优势不相符。

在《指点意见》中,除发展云南六大支柱产业外,云南将作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以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

据了解,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加工制造业为重点、进出口加工贸易业、进出口商品区、资源性精加工、现代物流业、承接两头在外的产业。

篇8:如何将农村课改引向深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刚颁布, 我们就感到:一种新的课程理念, 一种新的课程策略, 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将挑战现行的教育和当下的教师。2002年, 我校借助校长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财政部、教育部援助西部计划”的校长培训班学习的培训资源, 便开始了“笨鸟先飞”的课改行动。确立了“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根本”的课改行动方针。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等方面, 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 由此拉开了课改序幕, 形成了课改轮廓。

科学定位厘清课改思路

面对全新的、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新课程, 如何让教师快速把握, 有效实施呢?

1. 理性认识, 创新行动, 课改不是想象的那么难。

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既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也是一次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大检阅。它虽没有“请客吃饭”那么简单, 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一是课改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 也不是纯粹的“拿来”, 而是传承中的改革, 借鉴中的创新。二是课改是个渐进的过程, 发展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一改就成。三是课改的实质是对人的尊重, 其操作面不应该超过多数教师的驾驭水平。课改是一种行为, 也是一种意识, 只要“心中有学生, 行动就会有课改”;只要我们不把教育浅化为没有灵性的认知堆积, 用文化眼光、道义承担就能创造性地实施课改;只要我们勇敢地从精英教育、格式化教育、纯“应试”的功利化教育中争脱出来, 自然就会搭上课程改革的时代列车。

2. 因繁就简, 准确切入, 每人研究一个问题。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因繁就简地将繁杂的新课程体系, 分解成新课程与语文教学、新课程与数学教学、新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小问题, 让每位教师集中精力研究学习一个问题, 并负责对其他教师的培训、指导。这样, 既节省了教师的精力和时间, 又保证了学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 专业引领, 榜样示范, 校长是关键。

面对缺乏系统培训和相对封闭的农村教师, 给他们以专业的引领和榜样的示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所主张的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 而是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取长补短, 共同引领。实践证明, 同伴佼佼者的示范与帮助, 同伴间的互动与挑战有利于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的落差。以差别推动进取, 不断促使每一个教师在各自能力的最优区工作, 并通过与自己、与同伴、与课程、与实践的有效对话, 不断地发现差距, 完善自己, 是跨越课改门槛的有效保证。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和灵魂, 课改能否顺利实施,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课改的理解、认同和有效的组织。可以说, 校长的教育理念、课改态度、课程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改态度和学校的课改进程。

4. 个案诊断, 有的放矢, 为课改清障。

(1) 学以致用。改革的力量来自学习,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创新。“教师学习是一种基于案例的情境性嵌入式学习。”这是因为教师的思维过程是注重应用而非纯理论的, 他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 往往是从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 最终又回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上来。我们以问题驱动学习, 以“用”的需要激发“学”的动机, 引导老师们“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 (2) 备课———反思一体化。备课, 一直是大多数老师认为的“苦差事”;课后反思, 老师们也普遍认为是多此一举的“累赘”。面对全新的教材, 不备课不行;要有效地实施新教材, 非备课不可。于是, 我们在指导老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 注重反思习惯的养成, 帮助老师们开发出“教学设计”“课例评析”等教学过程的“附加值”, 并将其投寄给相关的教育杂志……让老师们在渴望认可的期待和成果发表的体验中, 认识备课与反思的价值, 享受工作的收获与欢愉。 (3) 大胆探索, 积极构建新的教育评价。切实可行的教育评价是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根本保证。毋庸置疑, 传统评价是一种置教师于被动、于“工具人”的格式化评价。它仅着眼于教师的过去, 忽视教师的未来需要和主体发展。我们以此为鉴, 建构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过程、方法、结果”三个途径和“自评、互评、集中评”三种办法的多元评价体系。在沟通与交流中评价, 给教师以申辩、展望的机会。让学生在“题库超市”中选择, 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为孩子支撑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立足校本创新课改行动

没有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农村学校, 立足校本实情、盘活校本资源、创新课改行动, 是推进农村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1.立足生本, 一切为了孩子。课改的主体是学生, 课改的实质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无论改革什么, 倡导什么, 最终都应该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学生身上。 (1) “3+X”教学呈现形式, 让课堂充满活力。“3+X”教学呈现形式是我们在课改实践中形成的相对成熟的一点经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追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的基本要求, 又要体现学科教学特点, 如:语文教学的“人文化”, 数学教学的“问题化”, 科学教学的“探究化”等。“3+X”教学呈现形式的实践运用, 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 教与育的契合。 (2) “4+2”课堂结构, “教孩子必学的, 教孩子想学的”。“4+2”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是:在每天的6课时中, 用4课时作为学生必学内容的时间, 2课时为选学时间。“必学内容”按传统班制教授国家、地方两极课程教材。“想学内容”完全根据孩子们的志趣、特长和需要, 开发、设置校本课程, 让孩子们在“课程菜单”中自主学习。“4+2”课程结构的成功实施, 有效地体现了“合格+特长”的时代要求。

2.立足校本, 积极推进村校课改。农村村校分布广、条件差,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头, 也是制约课改的瓶颈。针对这一实情, 我们采取了这样几项措施。一是动员中心校骨干教师与村校教师结成对子, 通过“一帮一”的互助活动, 消除他们对新课程的疑虑和畏难情绪。二是针对村校教师对艺术、英语等学科教学力不从心的现状, 组织中心校年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送课到村校, 解决村校因条件和师资造成的课程空白。三是采用“3+2”学校中层挂职模式, 要求中层领导在中心校工作3天, 到村校工作2天, 全力协助村校工作, 给村校课改注入管理活力。四是依靠各方面的力量, 分期逐校改善办学条件, 为村校课改创造条件。

3.立足乡情, 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有效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水平决定了课程实施的程度。农村教育虽没有信息、师资等方面的优势, 但拥有得天独厚的农村资源, 如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民情乡俗等。我们立足校本乡情, 积极主动地开发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既注重《民间励志故事》《生活与数学》等纸质教材的建设, 更注重实物、视听、实验基地等非纸质课程的开发。如“走进古农具”“野菜生态园”等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既丰富了校本课程内涵, 又促进了三种课程的有效契合。

上一篇:小学美术小组活动计划下一篇:小学生作文—爱如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