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玩吧——浅谈中班区角游戏中教师的隐性指导

2022-09-10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游戏逐渐成为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 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形式。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由于幼儿心理、年龄的特点, 在游戏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他们需要教师从旁协助与指导。作为游戏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 应该把握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在不影响、不干涉其游戏自由性、自发性、自主性、愉悦性的情况下隐性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提供适宜的游戏指导。

1 静静关注, 适宜介入

游戏指导, 观察先行。游戏中幼儿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 才能对幼儿的游戏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才能决定是否介入幼儿的游戏, 以帮助幼儿获得发展, 提升游戏的技巧。

在表演游戏《马驮沙的传说》中, 晨晨和小磊因为游戏角色的分配问题有了争执。“我要做神马”“我也要做神马”两人拽住“神马”的服饰争的面红耳赤。笔者走到他们身边, 批评了他们的行为, 请其他的小朋友帮他们想想解决的办法。有的孩子说:“晨晨上次演过神马了, 这次应该轮到小磊演”。也有孩子说:“两人石头、剪子、布, 赢的演神马”。这样, 笔者将问题抛给小朋友, 鼓励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 充分体现了孩子游戏的自主性。

2 平行游戏, 适当指导

游戏活动时, 教师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参与游戏, 可在幼儿的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 以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 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 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游戏方法, 为幼儿提供游戏经验。

在一次操作游戏中, 笔者为幼儿准备了薯片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物品, 要求幼儿进行纸筒装饰, 可孩子们都不感兴趣。于是我悄悄坐下来, 将彩纸进行剪贴装饰, 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笔筒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 学着笔者的样子粘贴着、创意着。这样的做法隐含了指导, 开阔了幼儿的思路, 让孩子们雀跃欲试。又如, 在玩角色游戏《小米西点》时, 孩子们都在忙着做点心, 出现了店堂冷清没有顾客的现象, 笔者以“客人”的身份加入, 说:“你们今天有优惠活动吗?”这样“点心师”开始与“顾客”互动, 介绍店里的优惠与特色, 游戏得到了深层次发展。这样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幼儿游戏, 在不知不觉中指导幼儿游戏, 这种方式也更易为幼儿所接受。

3 言行暗示, 适时点拨

当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 缺乏目的时, 教师可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 帮助幼儿明确想法, 促进游戏顺利开展在建构游戏《我们居住的小区》中, 悦悦、小锐、鹏鹏一起合作, 用废旧纸盒拼搭了房子、汽车、围墙, 但在组合的环节孩子们觉得不好看, 于是悦悦着急地求助:“老师, 我们搭的小区怎么不像啊?”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 而是问道:“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悦悦马上领会了笔者的意思, 一边动手一边分配起来:“鹏鹏, 你来搭公园, 我和小锐搭个游乐场。”不一会儿, 坐落有致的小区展现在了笔者的面前。孩子们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满足地分享着。

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 而是用暗示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回忆、想象小区的建构设施, 让幼儿在自己动手、动脑中锻炼了创造力, 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4 赏识激励, 适度回应

有的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突出, 如能遵守游戏规则、可以自主解决游戏中的困难、和同伴一起分享游戏中快乐等等。这时, 教师的赏识激励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如:在角色游戏《爱心医院》中, 笔者问“妈妈” (幼儿扮演) :“宝宝发烧了该怎么办呀?”孩子回答:“赶紧喊“爸爸”送我们去医院, 到了医院先挂号再找医生, 医生开药挂水就好啦。”听了孩子一串串来自生活经验的话语, 笔者感动地回应到:“你说得真好, 真实一位有主见的“妈妈”, 相信你的宝宝病赶快就会好的。”在此, 我的回应既肯定了幼儿的表述, 同时又帮助其他幼儿了解帮宝宝看病的顺序和方法, 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又如, 在体育游戏《赶小猪》活动中, 要求幼儿往返绕障碍赶小猪, 快的一对为胜利。红队的小朋友能严格遵守规则, 往返绕障碍赶小猪, 而绿队虽然速度快, 却有的队员返回时没有绕障碍物。笔者表扬了红队, 对孩子们这种认真的态度、良好的品质及坚持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同时也对其他幼儿起到了暗示的作用。

在区角游戏中, 幼儿的发现、需求、想法等会在不经意间流露, 教师要做个有心的观察者, 及时捕捉、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 在幼儿自身需要的基础上组织活动, 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 敏捷地察觉他们的需要, 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 形成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游戏中的教育就是回应性教育, 只有深入地关注和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发展水平及认知需要, 教师才能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地做好回应, 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要。当然, 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关键在于一个“隐”字, 即适宜介入、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度回应。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 满足幼儿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正因如此,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指导文件都强调,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见, 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分组活动的区角游戏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因为在各个平行游戏活动时, 教师能观察到每个孩子不同的智能情况, 了解到每个孩子不同的发展需要, 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中班,区角活动,隐性指导

上一篇: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发展探究下一篇:浅谈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