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运输船舶“油改气”技术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4-05-13

内河运输船舶“油改气”技术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精选2篇)

篇1:内河运输船舶“油改气”技术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内河运输船舶“油改气”技术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张永泽教授对船舶“油改气”市场推广商业模式进行了讲解和分析,要集中财力有重点的进行前期推广,产生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要建立改装、维护、加气站网络建设产业链联动,为降低船舶燃料系统改造成本要解决技术定型的问题。在具体实施上,要通过构建自己的采购平台,将产品定型化,降低改装成本;要与主管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取得政府支持,实现政企联动;要在市场推广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中油中泰的企业标准;要与昆仑能源其它控股公司形成加气站网络联盟,确保船走到哪都有气加。

9月9日,福建省投资集团所属中海石油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召开了福建LNG船舶油改气示范项目工作会议,邀请福建省海事局、省交通运输集团、省轮船有限公司等单位,就350吨甲板运输驳船和2万吨级沿海散货船“油改气”项目进行研讨,积极推进沿海船舶LNG的油改气示范项目。这是在城市公交成功推广汽车“油改气”后,福建省节能减排工作又一重大举措。这批示范项目取得成功后,将为今后推广沿海船舶“油改气”积累经验。据测算,船舶动力改为双燃料动力后,在混燃模式下,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减排值将分别达到100%、85%~90%、15%~20%,有助于我省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

一场“油改气”的船舶燃料“革命”正在中国内江船运市场悄然进行。就在上周,国家能源局、中国海事局、中石油、中国船级社等单位组成的“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研究项目”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此前,江苏、江西等长江沿岸各省已纷纷开始了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并开建lng水上加气站。这对lng行业无疑意味着一轮盛宴即将开席。

上述会议决定开展lng燃料动力船舶(船舶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安全性评价及其保障措施研究等6个相关课题研究,以规范我国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确保lng燃料动力船舶营运安全。

此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已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将逐步增加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试点。其中,内河柴油与 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正是5项试点新技术之一。

目前,我国已有多艘船舶正在进行lng作为动力燃料的改建,并已实现拖轮、散货船、游船、渔政船等船型的lng改装试验。而江苏、江西等长江沿岸各省对此尤为积极。

“由于运输成本过高,加之不如槽车业务灵活,2006年后国内液化石油气内江业务萎缩明显。而油价占到道路运输企业运输总成本的30%至50%,内江船运行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在上述背景下,lng有望开启内江船运的新时代。”卓创资讯一位分析师说。

据测算,使用lng清洁能源比使用柴油可节约30%至55%的费用,可大幅降低船舶运输企业运营成本的。随着“油改气”加速推广,对lng需求量将显著增加。

新疆广汇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欣海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通华嘉船务有限公司

内河运输船舶“油改气”技术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1、推广应用技术名称:内河运输船舶“油改气”

2、主办单位:新疆广汇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欣海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南通华嘉船务有限公司

3、核心技术支持单位:北京富地红华动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4、改装施工单位:南通大通船舶工程公司、南通金德钢结构有限公司、南通尧盛钢结构有限公司

5、台架试验单位:淄博柴油机有限公司、维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6、目的:制定内河运输船舶“油改气”方案,报国家相关部门核准。通过一至二条船改装试点,进一步完善船舶“油改气”的技术方案,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资质认可。开拓南通内河运输船舶的“油改气”业务。

项目总负责人:束亚甄

一、总说明

(一)推广应用工作的依据

1、交通部“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

2、国家海事局“关于明确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3、江苏省地方海事局《关于贯彻执行(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4、此项目符合国家关于环保及节约能源的技术政策。

5、此项目符合中国船级社颁发的2011《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的规范要求。

(二)主办单位概况

新疆广汇集团产业涉及清洁能源、汽车服务、房地产等,是新疆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现在启东投资兴建“广汇能源启东综合物流基地”。项目位于吕四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53亿元,注册资金2亿元,占地面积2000亩。一期工程——广汇启东LNG(液化天然气)分销转运站投资15.38亿元,将建设1个LNG卸船泊位、1座5万立方米LNG储罐及LNG装车区、放散火炬等,同时配套建设3.9公里的引桥。具有相当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能承担和胜任本项目的推广大应用工作。是船舶“油改气”推广应用的供气和试点出资单位。

南通欣海设计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船舶设计甲级单位。能承担和胜任本项目的推广应用工作。是船舶“油改气” 技术图纸及其技术文件设计单位。

南通华嘉船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内沿海及内河普通货物运输。公司具有满足经营需要和安全管理要求的经营、海务、船员管理等组织机构,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和系控程序。公司管理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高级技术职称,且长期从事海运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是船舶“油改气”应用船员培训与组织管理单位。

(三)推广应用的条件 随着“气化长江”、“长江绿色物流创新工程”等内河船舶“油改气”项目的逐步推进,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经济、绿色、安全的新型能源逐渐为人所熟知,并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未来绿色能源的首选。

政策支持: 交通运输部发布《“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期将逐步增加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试点,并根据试点应用经验确定推广应用项目。内河柴油和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正是五项试点新技术之一,内河船舶“油改气”项目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技术成熟: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系统是允许柴油机同时使用柴油和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的混合燃料技术。红华船用柴油-天然气(LNG)电控喷射双燃料系统能够在现有的船用柴油机上加装LNG燃料供给系统,将单一的柴油发动机转化为双燃料发动机。柴油变成用于点燃压缩状态下天然气的引燃燃料和部件的润滑剂。通过接收传感器的信号,中央电控单元(ECU)将严格限制柴油的供应量并控制喷射到进气道用于驱动发动机的天然气喷射量。系统可应用在不同型号的发动机上,天然气替代率可达60%----90%。北京富地红华动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从美国H&H公司引进柴油-双燃料喷射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实船试验,其开发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被评为二0 0二年度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可以有效地降低内河运输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内河水运绿色发展。

规范明确:中国船级社《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对以液化天然气等为燃料发动机船舶的气体燃料供应、机舱布置、检测与安全保护、操作与培训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为在我国推广运用气体燃料发动机船舶提供了一个设计、建造与检验标准标准标准标准,以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安全性。2011年四月,江苏省船舶检验局在宿迁召开了《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学习宣贯会。

成功经验:近二年来,细数柴油—LNG双燃料船在国内成功试航的案例,已有不少:

2011年4月8日,由中石油昆仑能源公司承担并组织研发的满载排水量5000吨级的柴油—LNG混合动力改装船在安徽芜湖举行试航仪式。

2011年3月11日,由中国长航集团、北京中兴恒和投资集团及富地石油控股集团共同推进的LNG—柴油双燃料散货船“长讯三号”试航成功。

2010年8月,由江苏省宿迁市地方海事局牵头、北京油陆集团公司出资研发的船用柴油—LNG混合动力改造船——3000吨级“苏宿货1260”号货船在京杭运河苏北段成功试航。同期,由湖北西蓝天然气公司与武汉轮渡公司合作改造的“武拖轮302号”在武汉试水成功

上述讯息表明,现阶段天然气在我国内河船舶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利国利民:经已改装船实际验证,在同等载重和动力的情况下,航行同样距离平均燃料成本可下降30%以上,尾气排放综合下降50%以上。同时,由于天然气燃烧相对充分,其维护保养费用也将有所下降。

各方期待:2012年2月1日,新疆广汇能源集团公司和南通欣海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邀请南通地区船东、船厂、船检、投资公司、柴油机厂等代表召开“柴油—LNG双燃料船应用技术推广应用交流会”。会上新疆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公司营运总监张辉总经理介绍了液化天燃气(LNG)的特性和船舶“油改气”对我国能源战略的意义。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系统”开发单位北京富地红华动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周力总工程师介绍了目前我国船舶“油改气”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应用和节能减排的实效。船舶经营人对此项工程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愿意积极配合做好船舶“油改气”的推进和船舶节能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行工作,并就船舶双燃料发动机使用、维护的安全措施和船员培训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各方一致认为船舶“油改气”是一项利国利民、功泽子孙的大事,希望取得南通地方海事、船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将船舶“油改气”技术尽快在南通推广应用。

二、船舶“油改气”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

(一)该项目的技术图纸及其技术文件的来源

1、北京富地红华动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系统”技术专利。

2、中国船级社颁发的2011《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

3、江苏省船舶检验局2011年9月14日颁发的“现有船改装气体燃料动力船的检验项目及交验方式”的通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7458—1998)

(二)、技术水平

红华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系统是一种外挂式系统,在发动机上的安装除了需要在进气管装入混合器外,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动。系统的安装对发动机在纯柴油状态下的运行没有任何影响,当需要停用本系统时,发动机可以在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使用纯柴油运行,并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与操作与加装系统前一致。

在原有的柴油发动机上加装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系统。具体包括:加装引燃柴油电控子系统、天然气(LNG)供给子系统、双燃料发动机电子自动控制子系统和监测报警子系统。系统在船上的布置将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原则是将LNG罐和减压系统布置在敞开的区域,尽量减少在机舱中的管路和燃气部件,同时管路不穿过其他船舱;电子控制系统也布置在机舱外的敞开区域,机舱内只有与发动机相关的燃气部件及传感器;燃料转换开关一个在驾驶台,另一个在机舱;燃气泄露报警探头在机舱设置2-4个,2在LNG储气区设置2个。当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可执行报警任务并自动切换至油燃料状态、关闭燃气供应或停机等工作。

主要技术指标:

1)该系统适用于柴油机,系统技术适合中国国情; 2)天然气燃料采用压力喷射技术,使空气与燃料充分混合; 3)引燃燃料可精确控制,使排放更干净; 4)系统采用了空燃比控制,使排放更理想;

5)系统采用了全电子控制,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均可获得理想的燃烧状况;

6)天然气燃料的使用率可达80%以上; 7)发动机功率和驾驶性能与原机相同;

8)由于系统的绝大部分部件均已国产化,系统价格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序号 内容 主要指标 备注 1 改装方式 双燃料 替代率 60--85% 与负荷有关 3 动力性 与原机相等 4 驾驶性 与原机相同 排放指标 硫氧化合物百分之百实现了减排,氮氧化合物减排85%-90%,二氧化碳也可以减排15%-20%,同时噪音、烟尘和废油水的排放也大为降低。6 经济效益 25% 7 改造工程量 较小 8 改造周期 1-3个月

(三)市场预测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国家将会加大投入,支持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改装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出台、改装技术的成熟、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导致运输成本的不断加大,船舶“油改气”市场具有广泛的开拓前景。

(四)价格分析 以一艘双主机(X6170ZC-05W)内河运输船为例,额定功率300Kw*2台,油耗200g/Kw.h,每天航行8个小时,一年航行时间为200天计,一年共需耗油料:300Kw*2台*200 g/Kw.h *8h*200天/1000000=384吨。按每吨O号柴油价格为8500元/吨,“油改气”后成本下降25%,则节约油耗成本384吨*8500元/吨*25%=81.6万元.改装费用: 改装一艘双主机(X6170ZC-05W)内河运输船费用大约70万元,一年不到即可收回成本。

三、推广应用计划实施进度计划 步骤 工作内容 2012年 执行单

1、调查研究 广汇、欣海、华嘉

2、技术方案制定 广汇、欣海、红华

3、技术方案审报与审核

4、台架试验 欣海、红华、柴油机厂

5、前期准备与设备订货 广汇、华嘉、红华

6、改装工作实施 大通、红华、船厂

7、改装调试 大通、红华、船厂

8、跟航试运 大通、华嘉

9、总结完善 欣海

10、定点改装手续办理 欣海、大通

11、推广应用宣传 欣海、大通

篇2:内河运输船舶“油改气”技术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条 为加强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提高内河运输船舶技术水平,优化内河运输船舶结构,防止船舶污染环境,提高运输效能,促进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及其他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运输的船舶,但在与外界不通航的封闭性水域内从事运输的船舶除外。

第三条 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机构(以下统称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具体实施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对内河运输船舶检验、交通安全及防止污染水域实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运用经济、技术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水路运输船舶和技术;对正在使用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船舶、不符合安全环保新规范的.船舶、限制过闸船舶和限制在特定通航水域航行的船舶,可以采取资金补贴等措施,引导和鼓励进行更新、改建;需要采取限期淘汰等措施的,应当对船舶所有人给予补偿。

第五条 禁止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挂桨机船在京杭运河、川江和三峡库区水域从事内河运输。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新建、改建挂桨机船在长江干线、珠江干线、黑龙江干线及太湖水域从事内河运输。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新建、改建水泥质船舶、总长5米以上的木质船舶、总长20米以上的挂桨机船舶从事内河运输。

第六条 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应当符合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的强制性要求。

第七条 新建、改建内河客船、危险品船增加运力的,应当按交通运输部有关规定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水路运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报具有许可权限的部门批准。

新建、改建内河普通货船增加运力的,应当在船舶开工建造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水路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对符合条件的内河运输船舶,由规定的发证机关配发《船舶营业运输证》,并注明船舶营运区域和船舶符合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的强制性要求。

第八条 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建造检验,取得船舶检验证书。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建造检验,对符合有关规定的,签发船舶检验证书。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强制性要求的,不予签发船舶检验证书。

第九条 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取得船舶检验证书后,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船舶登记,取得法定的船舶登记证书。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强制性要求、未取得船舶检验证书的,应当不予登记。

第十条 对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应当改建而未改建的内河运输船舶,其《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配发机关应当对其配发的《船舶营业运输证》予以收回。

第十一条 对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的强制性要求的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航道管理机构应当不予办理通过船闸、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手续,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加强对船舶的现场监管。

第十二条 内河运输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对营运中的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和挂桨机船舶申请定期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内河运输。

第十三条 对已经投入营运的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挂桨机船舶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具体时间、航区另行公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交通运输部明文规定已经淘汰的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挂桨机船舶从事内河运输。

第十四条 交通运输部和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内河运输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管理人应当接受交通运输部和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交有关证书、资料或者情况,不得拒绝、隐匿或者弄虚作假。

第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由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按照《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违反有关内河船舶检验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由海事管理机构按有关法规、规章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 交通运输部和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依规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友谊春节祝福语下一篇:错误,有时也能很美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