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的诗歌赏析

2024-04-28

《示儿》的诗歌赏析(共12篇)

篇1:《示儿》的诗歌赏析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对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失地、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示儿》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译文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什么都可无牵无挂。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当宋朝的军*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注释

⑴示儿:给儿子看。

⑵元:通原,本来。

⑶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⑷但:只是。

⑸九州:这里代指中国。

⑹同:统一。

⑺王师:宋军。

⑻北定:将北方平定。

⑼中原:金兵占领的地区。

⑽家祭:家中的祭典。

⑾无忘:不要忘记。

⑿乃:你的。

⒀翁:父亲。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有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篇2:《示儿》的诗歌赏析

示儿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篇3:诗歌的诵读与赏析

一.诵读诗歌的技巧

面对优秀的诗歌作品, 怎么读?这是学生最先需要获得的技能。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符号, 替作者传递心声, 也为自己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在课时不多的情况下, 教师应首先着力于传授诵读技巧, 指导学生在有限的阅读训练中, 读出样子, 读出诗味, 为下面读懂诗意, 进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启迪打下基础。

(一) 确定基调

基调是诗歌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感情或情绪, 或高亢, 或低沉, 或欣喜, 或悲伤。基调的确定, 主要以诗歌的主题以及思想内容为依据, 学生可从诗歌的背景介绍、自读提示或注释中获得。比如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提示中明确指出“……喷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再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背景分析中有这样一段话:此时的诗人因弃官为民穷困潦倒而由上层社会融入百姓之中, 他不仅有对苦难生活的切身体会, 更有对广大人民疾苦生活的理解和挂念。由此, 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郁结之情奠定了全诗沉郁悲愤的感情基调。

基调确定以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用声音表现诗歌的基调, 如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以《再别康桥》为例, 其基调是深沉而略带忧伤的, 所以诵读时总体语速要慢, 声调不能太高, 语气总体较轻。读《沁园春·长沙》则应根据其高昂奋进的基调将声调提高, 多处需要重读, 又根据其深沉的感情, 采用缓慢的语速。当然, 有的诗歌基调会随着诗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诵读时又需灵活掌握。

(二) 注意停顿

掌握好停顿, 既可以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体现诗歌的音乐美 (这是诗味的重要方面) 。又可以给诵读者以思考回味的时间, 便于理解和接受。停顿分为语法停顿和心理停顿。语法停顿是根据诗句的标点符号来处理的, 一般顿号、逗号停顿较短, 分号较长, 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 而冒号、省略号、破折号则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而定。较难掌握的是心理停顿, 心理停顿是根据诗句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或作者的思维线索来处理的, 所以不能一目了然。《再别康桥》中“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节与“但我不能放歌……”一节之间的停顿就要比通常节与节之间的停顿长一些。原因在于这里不仅有语法停顿, 更因作者从“彩虹似的梦”中清醒过来的寂寥以及从“星辉斑斓”的最高潮坠落到沉默的现实中的幽怨, 作者需要时间去接受事实, 适应情感的落差, 读者也应读出这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理停顿。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概念:诵读中的停顿绝不是思维的停顿和情绪的间断, 反而是上下诗文之间思想感情的酝酿或延续。因此语法停顿也好, 心理停顿也好, 都需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上。另外古诗诵读的停顿还有特别之处, 如一般五言两顿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四言一顿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楚辞作品中“兮”字的停顿 (身既死兮‖神以灵, 于魂魄兮‖为鬼雄) 。停顿掌握好方能读出诗歌特有的味道, 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 分辨重音

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读诗也要一波三折。根据诗的内容, 诵读时对诗句中的某些词语必须重读。先不谈轻重之分对表达诗歌感情的重要, 首先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还以“氓之蚩蚩”为例, 若读出“强—弱—弱—弱”的节拍来, 就会很动听, 这种重音的朗读规律是容易掌握的。还有一类词语的重读是由诗人情感的脉搏决定的, 比如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为了表达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以及对涉足官场的悔恨, 必须重读“误落”与“三十”两个词。这种语义的重读需要一番训练, 尤其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二.赏析诗歌的技巧

读诗是为了赏诗。很多教师生怕学生读不懂, 干脆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或收集来的赏析资料和盘托出。学生被动接受, 全无独立思考的时间。对诗歌的赏析是一种再创造, 如果教师讲得太透彻, 反而会占满学生思想的空间, 从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授之与渔”,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 举一反三。所以教师不必把时间花在讲透诗歌上, 而应讲清赏析的要领, 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由于诗歌有着高度的概括性, 一首诗省略了的信息是大量的, 如果就诗的字面理解, 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甚至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有准确地掌握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作者独特的经历。以《死水》为例, 单看表面, 作者描写了一个臭水沟, 可为什么要写臭水沟呢?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有关背景材料, 他们才可能明白这臭水沟象征着腐朽的执政府以及干疮百孔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 作者是怀着无比的痛心和厌恶之情创作这首诗的,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作者以丑为美的写法了。所以要指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解读诗歌, 这是读懂较难诗歌的先决条件。

(二) 抓住关健字

这里所说的关健字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起到纲领作用的。比如《沁园春·长沙》中的“立、看、帐、问”, 这四个动词串起了上阕内容。尤其一个“看”字, 引领了七句, 抓住这几个关键字, 一个面对滔滔江水, 浓浓秋色, 凝神深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顿现脑海;同时, 很容易把握诗文的内在联系, 易于背诵。另一种是文彩飞杨, 收到奇效的关健字, 如“鹰击长空”的“击”, “鱼翔浅底”的“翔”。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讨论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学生就会注意到诗歌炼字的妙处。久而久之, 他们就能自觉赏析这样的关健字了。

(三) 抓住主要意象

有人说: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这里的形象指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诗人通过各种意象和意象群创设一种意境, 让读者置身其中, 与诗人一同呼吸, 一同感受。意象既包含诗歌描摹的外物之形态 (象) , 又包含了作者投射于物象之中的情感意志 (意) 。这二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其中又遵循着以“意”统“象”的原则。“诗歌是主观的艺术。”这句话很有道理。一片落叶在平常人眼中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但诗人看到之后, 或有回归之欣慰, 或有飘零之忧伤。原因就在于诗人用主观情绪来解读眼中物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诗歌的世界中, 一切物象都深深打上了诗人主观意志的烙印。当然, 意象的选择并非随意而为, 诗人会选择那些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象, 这些意象的特征总与诗人的情感有着内在的契合点。以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当学生面对“老水车、矿灯、失修了的路基、搁浅的船”这些意象时, 就会因为陌生而不能了解诗人的情感。学生会想, 诗人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为什么不写灿烂的古代文明, 丰收的麦田, 热火朝天的工业生产, 却要去写一些破旧的、沉重的事物呢?这时, 教师应趁势指导学生解读这些意象的方法。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十年浩劫, 生产停滞, 文明倒退,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似乎就要毁于一旦, 人民对于祖国富强的憧憬似乎已成幻影。舒婷作为一个有个性、会思考的年轻诗人, 对此作了痛苦的反思。她用矿灯来表现中国无数次在黑暗中爬行摸索的艰难, 用老水车的破旧来表现中国沉重的前进步伐, 用路基、船只的废弃来表现祖国停滞不前的现状。通过这样的分析指导, 学生才能明白原来对祖国落后贫瘠的焦虑痛苦也是对祖国的爱, 而且更深沉;学生也能悟出要想准确地解读诗歌意象, 一要抓住创作背景, 二要找准意象的特征。

(四) 抓住诗歌的写作特点

诗歌的写作技巧包括创作风格 (如朴素的、华美的) , 布局谋篇 (如重章复唱, 首尾呼应) ,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写作技巧, 提出诸如“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问题, 会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形象, 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也能对他们的写作有所帮助。例如《硕鼠》一诗, 通篇打比方, 这就是“赋、比、兴”中的“比”。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比”有什么好处, 学生们都知道:把不劳而获, 贪得无厌的奴隶主写成大老鼠, 形象生动, 更具讽刺意味。其实, 这种分析只是个手段, 学生们更大的收获是通过了解人们对老鼠的态度进而领会诗中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憎恶之情;或者让学生们分析这首诗中重章复唱的手法, 也可达到同样目的。

综上所述, 诗歌教学应注重诵读和赏析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渔。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愿意读、会读、读懂。但愿通过教师的导读, 学生们在潜心涵咏之时能够心随声动, 情伴意游, 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罗鲜花《意象与诗歌鉴赏》, 重庆,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8年第16期.

[2].彭静《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2006年.

[3].曹占宏《诗歌赏析从何入手》, 甘肃教育革新, 2009年第1期.

篇4:诗歌的赏析

一、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诗的情意都是凭借诗歌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诗歌的形象包括人、事、物、景等。叙事诗,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人:卖炭翁。事:烧炭——运炭——卖炭。抒情诗,例如:于谦的《石灰吟》物:石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景物描写无不表现游子的悲伤。

二、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诗歌的主旨是抒情言志。所以在诗歌赏析中要着力探究诗歌的情志。例如:柳宗元的《江雪》,通过“独钓寒江雪’’表现了作者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精美的语言,一方面表现在关键的动词上,例如:陈毅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召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加点动词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元帅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另一方面表现在副词上,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副词使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对五位帝王文治不足,武治有余的感慨。

四、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所用的修辞和表达方式。例如:龚自珍的《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风雷”比喻政治变革。“万马齐喑”比喻人才压抑的封建社会。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运用拟人流露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律诗中颔联和颈联都是对偶修辞。

五、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例如:叶剑英的《攻关》:“攻城/不怕/坚,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全诗押an韵。“/”表示节奏符号。上句是按音节单位划分的节奏,下句是按意义单位划分的节奏。

六、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的体类。诗歌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詩、说理诗;从体裁上,可分为旧体诗、新诗。例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从表达方式上是抒情诗,从体裁上是旧体诗。

七、诗歌赏析应注重宏观上整体感悟和微观上从词句入手。根据信息管理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诗歌赏析时,首先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然后逐词逐句推敲深刻含义。

八、诗歌赏析应注重背诵积累诗歌中的名句。例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做到在理解中背诵,在背诵中积累,在积累中应用,在应用中升华。

篇5:《示儿》的诗歌赏析

秋夜示儿辈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吴下当时薄阿蒙,岂知垂老叹途穷。

秋砧巷陌昏昏月,夜烛帘栊袅袅风。

缩项(左鱼右扁)鱼收晚钓,长腰粳米出新砻。

篇6:《示儿》的诗歌赏析

即事示儿辈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今岁霜迟殊未寒,篱东乌桕叶才丹。

病轻渐喜免求药,老甚难夸能据鞍。

邻舍僧贫分米少,酒坊人熟督钱宽。

篇7:示儿原文赏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前言】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翻译】

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一切就都没有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遗憾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鉴赏】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http:///b/410.html,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篇8:浅析英文诗歌的赏析

英文诗歌是用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怀的一种体裁。其语言之精炼、表达形式之精美、情感之细腻往往让人叹为观止。然而, 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和主题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们在欣赏英文诗歌时, 不但应该运用诗歌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它的含义, 还要透过语言本身去揭示诗歌中所包含的主题。本文将简要分析如何运用诗歌的两大主要分析法——文体分析法和主题分析法来更好理解诗歌的美学意义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一、英文诗歌分析法

(一) 文体分析法

文体分析法就是运用英语语言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关注的是诗歌的语言体系和语言特点。若想要更好地运用这种方法研究诗歌特点, 首先应该掌握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 如诗的音步、韵脚和词音象征法。

1. 诗的音步。

诗歌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符流动的节奏性是其音乐性的保障。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相互配合并有规律地进行反复。因此, 诗歌的韵脚和音步是使诗歌读起来悦耳并具有节奏感的关键所在。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英文诗歌中的音步类型有十几种之多, 常见的有如下四种: (1) 抑扬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 前者为轻, 后者为重, 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抑扬格非常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 因此, 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 (2) 扬抑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 前者为重, 后者为轻, 这种音步叫扬抑格音步。英语中读音为一重一轻的单词不多, 所以扬抑格的诗也不多。 (3) 抑抑扬格: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 即轻——轻——重, 这类诗歌所占比重不大。 (4) 扬抑抑格:重——轻——轻是扬抑抑格。同样, 这类诗歌也不是太多。

2. 诗的韵脚。

押韵是指通过重复元音或辅音达到一定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常见的韵脚有如下几种: (1) 尾韵:尾韵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押韵方式。它包括联韵:aabb型;交叉韵:abab型。 (2) 同韵:有的诗押韵, 一韵到底, 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 (3) 头韵:头韵是指一行 (节) 诗中几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 形成押韵。 (4) 内韵 (同元音) :内韵指词与词之间元音的重复形成的内部押韵。

3. 词音象征法。

诗人在描述一个事物或是抒发某种感情时, 有时是通过声音来传达内心感受的, 即词音象征法 (sound symbolism) 。如辅音中的/s/、/z/, 因发出“咝咝”的声音, 在诗句中就有很强的暗示作用, 树叶在风中抖动, 蛇在蠕动等。辅音中/p/、/b/可产生流水声的效果。

(二) 主题分析

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来加以解读和鉴赏, 而评论家们最关注的却是如何解读作者在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个人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在读者中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本文试从托马斯·格雷的《乡村墓园挽歌》为例, 利用主题分析法来诠释这首不朽诗篇。

1. 背景知识。

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的英国正如火如荼地经历着工业革命。一方面, 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带来了无限生机;另一方面, 它却给农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在资本家捕获了商机不断赚取利润的同时, 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的自给自足的安宁生活已不复存在。失去土地的农民要么去城里成为廉价劳动力, 要么困守在农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正是此情此景使作者触景生情, 创作出了这篇堪称经典的《乡村墓园挽歌》。

2. 单词和修辞法的使用对主题的烘托。

第一节至第四节描写的是黄昏中宁静的乡村景象, 充分烘托出乡村的宁静对于农民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塔楼上那只忧郁的猫头鹰在对着月光抱怨是拟人的手法, 用以暗示18世纪英国田园式的农村生活即将被工业化吞噬, 也表达了诗人对此无奈伤感的情怀。第十二至十九节中诗人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一方面充分地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怜悯, 另一方面强烈地讽刺了权贵们尔虞我诈、贪婪无情、虚伪残忍的丑陋嘴脸。

3. 诗人的自由联想对主题的渲染。

在第六、七节是诗人想象长眠地下的农夫生前的生活。几句诗句却能勾勒出农夫生前虽然物质匮乏但却不能不让人艳羡的田园生活:家庭的温馨、收获的快乐以及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然而, 温馨的场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通过这些诗句, 诗人流露出对工业前的乡村的留恋和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4. 现实意义。

通过诗歌诗人把自己对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弱肉强食、资本家对下层劳动人民无情的剥削等社会现象的不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 他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怜悯、对平静的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遭到破坏的惋惜和哀叹也体现在字里行间。

二、小结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析和评论诗歌常使用的两种方法:主题分析法和文体分析法。只有正确使用这两种方法分析诗歌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解读诗歌本身描绘的意境及现实意义, 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鉴赏诗歌, 领悟其精妙所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英文诗歌的两种分析方法:文体分析法和主题分析法, 借此更好地赏析诗歌的含义和主题。

关键词:诗歌,主题分析,文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

篇9:《示儿》的诗歌赏析

关键词:诗歌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54-1

世界上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是诗歌,而中国原本是诗歌的国度。追溯中国诗歌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她就已出落得十分美丽,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乘着明月清风一路走来。沧海桑田,时至今日,中国的诗歌已颇有些落寞,颇有些迷惘,颇有些无耐。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他们照例应当喜欢读诗,应当尝试写诗,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着的情感,和亲密的朋友交换从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吟唱。

一、案例描述

1.通过例题找方法。展示教师结合自身心路历程所写富有真情实感的诗歌《一杯薄薄的思念》,学生聆听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自然而然概括出诗歌的其它特征: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强烈情感。从中了解了诗歌的作用:大多数诗歌是为表达感情。在学生自主把握诗歌特征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试着给诗歌下定义,进而明确诗歌比较权威的定义。在此过程中,我试图带着学生从感性的诗歌走向理性的诗歌,从感性的诗歌自主建构诗歌的概念特点,重视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明确诗歌的定义,即抓住了诗歌的特征,明确诗歌的作用后,下面就进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究诗歌是如何来表达情感的,以余光中名诗《乡愁四韵》为例,探究创作诗歌的方法。具体过程:运用多种朗读手段,在朗读过程创设问题,学生先体会思乡之情,再从意象、修辞、感官、表现手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最终明确赏析现代诗歌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归纳能力的训练。

2.通过习题悟方法。以林徽因经典诗歌《笑》为例,学生在反复朗读、独自思考、合作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展示方法,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清晰流畅地分析丰富优美意象所蕴涵意义,“露珠”的透明、纯洁清新;“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让我们感受到笑的轻盈,如水影,如风声,这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花影”的美丽、温柔、甜蜜;“云的留痕,浪的柔波”使我们感受到这笑象白云飘过一样的淡雅,象柔波起伏在你心头。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优雅、纯洁、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学生对本诗中比喻、拟人修辞,视觉、听觉等感官,想象与联想等表现手法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个个意犹未尽。此时的我才真正领悟到“教会了学生方法,学生想学不好都难”的确切含义。

此时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学语文需要诗歌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诗,他们本身就是诗。他们渴望用诗的甘泉来浇灌荒芜的心田,渴望用诗的色彩来丰富苍白的情感,渴望用诗的旋律来鼓荡单调的思绪,而我们呆板僵化的语文教学却使他们远离了诗。这一堂课,我从学生们睁大的双眼、兴奋的表情、忘我的投入中感到了他们正从文字的表层不断走进文字的内里,去咀嚼,去体会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感到了学生们潜在的诗情在涌动;感到了他们思绪翻飞的力度;更感到了他们生命的活力在迸跳:整个课堂里都充满了诗。学生们感情神态上的种种变化真的令人怦然心动,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苦苦寻觅,用尽心思要达到的课堂教学境界,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盼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

1.教给学生方法。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学生学什么?我认为除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方法。自古以来,学者们就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如孔子提出“学而时习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学习方法;朱熹提出“熟读精思”等学习方法。在《亲近诗歌》这一课中,通过对诗歌文章的比较,明确诗歌的概念和作用,进而探究创作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场中掌握方法,并用所学方法创作诗歌。学生学会创作诗歌的方法后,就能激发他们的读诗兴趣,提高他们的读诗能力,增强他们的写诗素养。一旦学生掌握了读诗写诗方法,笔下就会展开美妙的画卷,在胸中构筑起一片靓丽风景。

2.亲近经典名作。语文是工具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是语言和文学的有机统一,语文归根到底应回归语言的确审美教学,要想有好的效果,必然要引领学生亲近经典名作。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名家名诗,分别是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顾城的《远与近》、林徽音的《笑》,这些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在构思、意境、语言、手法方面堪称中国现当代新诗之典范。学生读这样的作品,即使一知半解,也会津津有味,陶醉其中。这样的经典诗歌,才会给学生带来冲击、带来震撼、带来快乐。在教学中选取更多的经典,显示了一种宽宏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文化胸襟。如果我们放弃了经典阅读,就等于放弃了阅读中最美丽的部分。

3.贯注人生真情。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一直认为,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能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拓宽人的思想,增强人的爱心。学生美好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可以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他们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发愤图强,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此,语文课上我经常要求自己和学生读文章要联系生活体验,读出自己,课堂上,我试图用自我心路“垫底”,“征服”学生的心,用源自自我灵魂的刻骨铭心的真诚,唤醒学生的真爱、学生的真情。我想用自我人生来教书,用自我人生来上课,用自我人生来“挑拣”语文课的内容。

篇10:小学古诗赏析: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

陆游(1125一12),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 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 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 “气吞残虏”,被后人称为“诗魔”。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 ,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 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 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 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 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 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注释】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某些版本为元:本来;原来。在冀教版小学课本中,印为“原”应为“元 ”。(附:“元”同“原”)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a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 州(《禹贡》)。这里代指中国。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头。乃:你,你的

元:原来

但:但是

【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世间一切就与我无关了,死去时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祖国 统一。待到南宋军队收复北方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 的父亲。

【欣赏】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 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 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 ,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 ”,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 ”,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 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 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 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 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篇11:《示儿》的诗歌赏析

作品原文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品注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作品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作品鉴赏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后世影响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其他评述陆诗,特别提到《示儿》诗,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具有宗泽“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此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写:“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

历代爱国诗中,朱自清先生特别推崇《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作者简介

篇12:《示儿》的诗歌赏析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

这是陆游临终时写给自己儿子们的遗嘱,它充分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上一篇:身为中学生 心怀大志向下一篇:大班评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