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循环小学说明文

2024-04-19

碳循环小学说明文(精选6篇)

篇1:碳循环小学说明文

碳循环小学说明文

构成生命体最基本的物质就是碳。生命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就是碳的循环利用的过程,这就是碳循环。

最简单的而且能被生物直接利用的碳元素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中的含量为万分之三。它的来源主要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细菌对动植物尸体的分解,及人类对矿物燃料的燃烧利用等。

二氧化碳和水经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生命中最简单的有机物:葡萄糖,并释放氧气。葡萄糖可以直接被动植物利用,经过呼吸作用重新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供它们利用。因此说植物既是二氧化碳的利用者,又是生产者,只不过利用大于生产罢了。那种说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不对的,因为它们同时也在释放二氧化碳。有了葡萄糖这种原始的.含碳有机物,植物再加上其它元素,就可以造出各种营养物质了,如蛋白质,脂肪(油)等。但无论是这些物质的结构多么复杂,最基本的东西还是碳。

二氧化碳被植物捕捉到并被储藏起来,动物吃了植物后经过分解吸收利用,再构建动物的身体组织,同时一部分又会被动物通过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排到外界的环境中。这些废物又会被植物和微生物利用起来。动植物死亡以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变成能被植物利用的含碳物质,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与叶子光合作用生产的葡萄糖一起被储存到植物体内。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时也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到环境中。

一部分动植物的尸体还会被掩埋在地层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数十万年甚至数亿年,形成化石类燃料:煤和石油。这些物质被你们人类开采出来进行利用,又变成生成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界碳循环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将会完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由于我们对煤和石油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又由于植物生长环境的恶化,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的分子量大于空气,就使得二氧化碳分布于地表周围,又由于它的密度大,就相当于在地表面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使得地球吸收的热量不宜扩散,这就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我们要提倡低碳生活。少开一公里车,少用一张纸。虽然这些行为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就可以减缓地球变暖的趋势,我们生存的环境就会有所改善。

篇2:碳循环小学说明文

1、全球性,范围是生物圈。

2、循环性,元素可反复利用。

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篇3:海洋溶解有机碳循环简介

关键词:海洋溶解有机碳,循环

碳作为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是生物圈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载体。工业革命以来, 化石燃料燃烧、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O2, 已有的证据表明,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可能均与大气CO2的升高有关。因此, 全球碳循环日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图1) 。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是地表最大的碳储库之一, 通过海气交换过程直接调节大气中CO2的浓度。有研究表明, 每年约30%的人为CO2被海洋吸收 (Feely et al, 200 4;Rav en an d Falk owski, 1999) , 从而缓和了全球气候的变化, 所以海洋碳循环一直是全球碳循环的焦点和热点。

溶解有机碳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构成了海洋中最重要的碳储库之一。海洋中DOC的储量达到685 Gt (1015 g) , 与大气中C O2的碳储量相当 (Hansell and Calson, 1998) 。DOC的生产与消耗过程发生微小的波动, 都可能影响到海洋与大气间CO2的平衡。因此, 了解DOC在海洋中产生、迁移、转化与去除的循环过程, 已经成为海洋学家关注的热点和面临的挑战之一。 (如图1)

随着DOC测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以及全球海洋联合通量计划 (JGOFS) 、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 (GLOBEC) 、陆海相互作用 (LOCIZ) 和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 (SOLAS) 等重大国际合作计划的实施, 人们对海洋DOC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海洋溶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水平分布上, 海洋DOC的分布特点为近岸、陆架区浓度较高, 大洋区浓度较低, 即呈现河口高于近岸高于大洋的分布趋势。这是由于通常情况下, 近岸受到陆源有机物的影响, 此外, 由于人为和近岸河流输入大量的营养盐, 由此造成浮游植物生长旺盛, 近岸区域中的DOC含量通常要比远岸区域高一些。垂直方向上, 全球海洋都呈现相似的特点, 即100 m以上水体中DOC较高, 100~200 m有一个大的跃层, 跃层以下的深层水中DOC较低, 变化范围小, 性质较稳定。

DOC的季节变化主要与浮游植物的水华相关。高纬度海域由于冬季混合层加深, 深层低的DOC被混入表层, 造成表层DOC浓度较低;而到了春季水体层化, 浮游植物发生水华, DOC浓度显著升高。例如, 罗斯海, 冬季由于垂直混合强烈, DOC浓度最低为42 mol/L;而到了春季水体层化, 发生水华时, DOC浓度升高到65~70 mol/L, DOC浓度升高了15~30 mol/L。中、低纬度海区由于水体较为稳定, 没有水华发生, DOC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2 海洋溶解有机碳的来源和去除过程

海洋DOC的来源主要包括两种: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内部来源与生物过程相关, 包括浮游植物的释放、浮游动物的扑食和排泄、病毒导致的细胞裂解和颗粒物的转化等;外部来源则主要是河流输入、大气输入及海洋底质沉积物输入等 (Hedges, 1 99 2) 。

DOC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共同实现的。深层海水DOC的生物可利用较差, 光化学降解是其DOC移出的主要途径。同时, 异氧细菌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主要分解者, 也是将DOC从水体中移出的主要生物过程。水体中DOC的生物活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被细菌利用的速率及利用量。Hopkinson等 (1997) 利用Georges Bank的陆架水进行的DOM降解实验显示水体中活性DOC占总量的10.4%, 且DOC的初始浓度越高, 其利用速度越快。

3 海洋溶解有机碳的输运

DOC是海洋碳输运的重要载体。当DOC发生垂直方向的输运时, 就构成了生物泵的一部分。全球海洋中、深层水形成的海域是发生DOC垂向运输的主要区域。Hansell (2002) 估算了北大西洋深层水形成时, 由表层向深层输运的DOC达到32 TgC/y;而北太平洋中层水的形成时, 由表层向中层输运的DOC达到13 TgC/y。此外, 垂直对流也是垂向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Ogawa等 (2003) 对东海陆架区DOC垂直储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发现上层水柱 (<200 m) DOC的储量, 春季比秋季增长了16 gC/m2;其中100~200 m水柱DOC储量增长了13 gC/m2, 说明100~200 m增加的DOC储量很有可能来源于上层DOC的垂直输运。Hansell等 (2001) 估算了全球开阔大洋DOC占到生物泵的20±10%。

4 边缘海与开阔大洋溶解有机碳的交换

边缘海是大陆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区域。虽然它的面积只占到全球海洋面积的7% (Gattuso et al, 1998) 但是它的初级生产力可以占到全球的30%, 碳埋藏的贡献可以占到80% (Gattuso et al, 1998) , 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hen (2003) 和Liu (200 0) 等人提出边缘海可以向开阔大洋输送数量可观的有机碳。

Tsunogai等 (1998) 提出了陆架泵的概念, 指出近岸由于气温降低, 海水密度增大、下沉, 从而将无机碳和有机碳沿等密度面输送至大洋。此外, 后人发现一些存在中、深层水形成的边缘海也存在着向开阔大洋的碳输运。例如:Nakatsuka等 (2004) 在鄂霍次克海陆坡处发现从陆架上底层水平输运而来的DOC和POC, 估算的总量分别达到13.6和0.9 TgC/y。Dai (2009) 发现南海中层水DOC浓度要高于西太平洋, 并且计算出DOC的输出通量为3.2±1.7 Tg C/y。研究表明, 全球边缘海向大洋中、深层水输运的有机碳在量级上占到大洋生物泵的20% (Liu et al, 2000) 。

5 展望

海洋溶解有机碳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许多的挑战, 海洋DOC的90%以上是惰性DOC, 循环周期在千年以上, 然而关于其的产生机制还尚不明确。然而, 至今DOC的组分只有10%~20%为人们所知晓。因此, 了解溶解有机碳在碳循环中所起的作用, 需要依靠于新测定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eely, R.A., Sabine, C.L., Lee, K., et al.Impact of anthropogenic CO2 on the CaCO3 system in the oceans[J].Science 305 (5682) :362-366.

[2]Rven, J.A.and Falkowski, P.G.Ocean sinks for atmospheric CO2[J].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22 (6) :741-755.

[3]Liu, K.K., Iseki, K., Chao, S.Y.A Midterm Synthesis of the 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0:187-239.

[4]Hansell, D.A., Carlson, C.A.Net community produc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1998, 12:443-453.

[5]Hopkinson, C.S., Fry, B., Nolin, A.L.Stoichiometry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northeastern U.S.A[J].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1997, 17 (5) :473-489.

[6]Hedges, J.I.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progress and problems[J].Marine Chemistry, 1992, 39:67-93.

[7]Hansell, D., Carlson, C.A.Biogeochemistry of marin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M].Academic Press, 2002:744.

[8]Ogawa, H., Usuui, T., Koike, I.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J].Deep-Sea Research II, 2003, 50 (2) :353-366.

[9]Gattuso, J.P., Frankignoulle, M., Wollast, R., et al.Carbon and carbonate metabolism in coastal aquatic ecosystem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98, 29:405-434.

[10]Nakatsuka, T., Toda, M., and Kawam ura, K.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in the Sea of Okhotsk: Transport from continental shelf to ocean interior[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4.

篇4:我国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关键词:农牧生态系统;放牧土地;碳循环;碳储量

中图分类号: S181.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307-03

收稿日期:20133-06-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D14B13-3)。

作者简介:谭外球(1988—),男,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林牧生态系统碳循环。E-mail:sw0741tanwaiqiu@126.com。

通信作者:王荣,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rfw54@163.com。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上升,排入大气的含碳温室气体也在逐年增加。这使得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原有的碳平衡被打破,直接的后果是严重的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温暖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1-2]。要消除这一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课题,必须深入认识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源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3]。碳循环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研究是了解生物圈的重要途径,对估计CO2及其他含碳温室气体含量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视,CO2作为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其源与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4]。

放牧土地是陆地土地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陆地碳截存以及碳循环研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5]。近年来,放牧土地的碳储量、放牧管理对碳循环及生态过程的效应研究受到了土壤、环境、全球环境变化、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5-7]。由于放牧土地的分布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相关研究暂无明确的定论,但有研究表明,只要放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盖度无明显影响,就不会造成土壤碳的损失,同时由于家畜排泄物的输入使碳周转周期缩短而提高了土壤碳的截存;如果放牧强度过大而引起植被盖度和初级生产力严重下降,土壤侵蚀和矿化就会损失掉大量草场土壤有机碳,其中相当一部分贡献于大气CO2的升高[7-10]。

1草牧生态系统碳循环

1.1草牧生态系统碳循环

草地是全球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中起重要作用[3,11]。草地中储存的碳总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的12.7%,其中90%存在土壤中[12]。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机制之一,也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13]。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已有不少研究,有的研究针对草地生态系统碳评估的方法及意义[14],有的研究围绕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土壤呼吸、凋落物输入与分解、土壤碳库的影响等内容[15],但更多的研究集中在草牧复合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在我国北方广大的草原上,由于风蚀严重,持续放牧对植被、土壤及周围环境有极严重的恶化作用。在广大牧区,畜粪是主要的生活能源。与畜粪的自然分解相比,燃烧利用加速了碳排放,在增加温室气体的同时,也影响了放牧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16]。畜粪是放牧草地生态系统碳素从植物到土壤碳库转移的中间形式[17],目前对畜粪与草地碳源汇的关系仍有争议:畜粪样方的土壤呼吸较高[18-19],但所有畜粪样方都是CO2汇[18]。

1.2草牧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

1.2.1草牧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研究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土壤碳库由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组成,对温室气体及全球变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有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库是大气碳库含量的2.2倍,是陆地生物量的2.8倍;土壤无机碳库与大气碳库相当[20],但由于土壤无机碳的更新周期在千年以上,所以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土壤有机碳动态是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关键,同时土壤有机碳库通过土壤呼吸释放CO2到大气中,这使得土壤有机碳库与大气碳库有直接的联系[21]。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不仅仅是局部环境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其转化日益成为全球有机碳循环研究的热点[22]。

据估计全球农业土壤碳储量为142 Pg C,农田土壤碳储量占土壤碳储量的8%~10%[23]。不同利用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而且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形成,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22,24]。开垦荒地和翻耕农田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目前仅土地开垦一项损失的土壤有机碳就在30%~50%之间[2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农田生态系统有较强的固碳功能[26]。这说明对当前土地如何合理利用亟需开展深入的研究。王明君等研究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含量在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下差异不显著,但重度放牧情况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前者[27]。由于过度放牧,内蒙古锡林河草原40年来土壤表层(0~20 cm)碳储量降低了12.4%[28]。这种影响可能短期内无法立即体现出来[22],短期的重牧对高山草甸的土壤碳储量是有好处的[29],增加的土壤碳主要集中于0~30 cm[30]。在土壤侵蚀比较严重的地区,重度放牧甚至能够保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稳定,而轻牧处理则因为侵蚀作用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另外,重度放牧地区C4植物的增加也有助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稳定[31]。持续放牧草地的土壤表层碳含量低于围封恢复草地,且围封时间长的草地土壤表层碳含量高。这可能是因为围封恢复,不仅能使土壤免遭风蚀,还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输入,显著增强土壤的碳截存能力[9]。但是目前对围封的时间尺度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土地覆盖变化既可改变土壤有机物的输入,也可通过对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改变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从而改变土壤有机碳储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壤储存的碳量和植被生物量减少,使更多的碳素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导致大气CO2浓度的增加,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和与之有关的气候变化。所以,精确估计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是当前全球陆地表层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内容[32]。

nlc202309021049

1.2.2土壤有机碳循环的研究方法土壤有机碳模型是研究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的唯一可用工具。根据国内外发表的土壤有机碳动态的文章可知,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研究方法可分为普通方法、非示踪方法、示踪方法、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23]。

碳素测试是研究土壤有机碳组成及驻留时间的重要手段,针对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目前已成为较成熟的技术。按照测定原理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1)物理分组法:相对密度分组法、颗粒大小分组法;(2)化学方法:氧化法、酸溶液提取法;(3)微生物学方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三氯甲烷熏蒸提取法)、土壤可矿化碳的测定。

2林牧生态系统碳循环

林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33]。林农复合就内容而言与古代农业的发展是基本平行的,但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经过多年的积累研究,根据生产目的的不同,将林农生态系统分为林-农复合型、林-牧复合型、林-渔复合型、林-农-渔复合型、林-副复合型。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林下放牧和养殖方式有助于林地小环境的稳定。当前针对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放牧对林木的影响、放牧对林下植物的影响、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等。例如,黄登峰对南方红黄壤丘陵地区果-草-禽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研究[34]、李双喜对上海崇明地区林-草-禽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等[35]。

对林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研究也有一定基础,如孟庆岩等以我国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过胶-茶-鸡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氮、钾等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的物质循环结构更加合理[36-38],相同能量投入的产出比例也明显上升[39]。目前,国内针对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较少,从已有的针对林牧复合体系的物质循环研究结论可以推测,这一系统类型的研究对全球碳循环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3问题与展望

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依然显而易见:(1)当前关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多集中于草牧、农田等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对于近年新兴的林牧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涉及;(2)针对土壤碳库的研究,目前大部分侧重于土壤呼吸和碳库组分,亟需开展的土壤碳的结构类型和稳定性以及土壤生物尤其是土壤动物的响应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3)我国正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但当前的研究很少涉及林下养殖对林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通量的影响,应当加强以林地生态系统耦合理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的研究;(4)碳循环研究具有全球性,应当加强国际合作,以全球农牧生态系统为背景的碳循环研究;(5)碳循环研究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棘手的全球变暖等问题,应当加强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相结合的研究工作。

当前,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焦点。从《京都协定书》的制定开始,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民众中已逐渐达成共识。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指引人们对当前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并且明确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低碳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碳交易”等新概念随之产生,有关碳循环的新思维模式也逐渐深入人心。在全球范围低碳革命的指引下,人类社会将进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全新时代,通过改变增长模式,应用新机制和新科技,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逐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Canadell J G,Le Quéré C,Raupach M R,et al. Contributions to accelerating atmospheric CO2 growth from economic activity,carbon intensity,and efficiency of natural sink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7,104(47): 18866-18870.

[2]Le Quéré C,Raupach M R,Canadell J G,et al. Trends in the sources and sinks of carbon dioxide[J]. Nature Geosciences,2009,2(12): 831-836.

[3]冷方伟. 东亚地区碳循环研究新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1,38(11):1015-1019.

[4]王邵军,阮宏华. 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 2):113-116.

[5]Reeder J D,Schuman G E. Influence of livestock grazing on C sequestration in semi-arid mixed-grass and short-grass rangeland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2,116(3): 457-463.

[6]Schuma G E,Janzen H H,Herrick J E. Soil carbon dynamics and potential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rangeland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2,116(3): 391-396.

[7]Abril A,Bucher E H. Overgrazing and soil Carbon dynamics in the Western Chaco of Argentina[J]. Applied Soil Ecology,2001,16(3): 243-249.

nlc202309021049

[8]Franzluebbers A J,Stuedemann J A,Schomberg H H,et al. Soil organic C and N pools under long term pasture management in the Southern Piedmont USA[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00,32(4): 469-478.

[9]Wienhold B J,Hendrickson J R,Karn J F. Pasture management influences on soil properties in the Northern Great Plains[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1,56(1): 27-34.

[10]苏永中,赵哈林. 持续放牧和围封对科尔沁退化沙地草地碳截存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3,24(4):23-28.

[11]Hall D O,Scurlock J M O. Climate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of natural grasslands[J]. Annals of Botany,1991,67(S1): 49-55.

[12]Raich J W,Schlesinger W H. The global dioxide flux in soil respir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vegetation and climate[J]. Tellus,1992(44): 81-99.

[13]林慧龙,王军,徐震,等.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研究动态[J]. 草业科学,2005,22(4):59-62.

[14]陈晓鹏,尚占环.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 中国草地学报,2011,33(4):99-110.

[15]范月君,侯向阳,石红霄,等. 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2,21(3):294-302.

[16]徐增让,高利伟,王灵恩,等. 畜粪能源利用对草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12,34(6):1062-1069.

[17]乌云,刘新民. 内蒙古典型草原家畜粪分解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0,39(6):602-605.

[18]Jones S K,Rees R M,Skiba U M,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 managed grassland[J].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5,47(2/3/4): 201-211.

[19]Lee D K,Doolittle J J,Owens V N. Soil Carbon dioxide fluxes in established Switch grass land managed for biomass production[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07,39(1): 178-186.

[20]Schimel D S.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the carbon cycle[J]. Global Change Biology,1995,1(1): 77-91.

[21]杨丽霞,潘剑君. 土壤活性有机碳库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04,35(4):502-506.

[22]王艳芬,陈佐忠. 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地区主要草原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1998,22(6):66-72.

[23]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 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03,34(6):562-568.

[24]赵鑫,宇万太,李建东,等. 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2203-2209.

[25]李凌浩. 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1998,22(4):13-15.

[26]Huang Y,Sun W J. Changes in topsoil organic carbon of croplands in mainland China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51(15): 1785-1803.

[27]王明君,韩国栋,赵萌莉,等. 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07,24(10):6-10.

[28]李凌浩,刘先华,陈佐忠.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研究[J]. 植物学报,1998,40(10):76-82.

[29]高永桓,陈槐,罗鹏,等. 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山草甸两个优势物种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生态科学,2007,26(3):193-198.

[30]Schuman G E,Manley J T,Hart R H,et al. Impact of grazing management on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balance of a mixed-grass rangeland[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1999,9(1): 65-71.

[31]Frank A B,Tanaka D L,Hofmann L,et al.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of northern great plains grasslands as influenced by long-term grazing[J]. Society for Range Management,1995,48(5): 470-474.

[32]张林波,曹洪法,高吉喜,等.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1998,17(4):34-39.

[33]范阿丽. 黑龙江省低山丘陵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1999.

[34]黄登峰. 南方红黄壤丘陵地区“果-草-禽”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研究[D]. 广州:中山大学,2004.

[35]李双喜. 上海崇明地区“林-草-禽”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36]孟庆岩,王兆骞,宋莉莉.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氮循环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5):707-709.

[37]孟庆岩,王兆骞,姜曙千.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物质循环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61-65.

[38]孟庆岩,王兆骞,王宏燕.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钾循环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15-117.

[39]孟庆岩,王兆骞,姜曙千.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能流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2):45-47.

篇5:低碳循环理念与农业高效发展

提要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而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环节。

关键词:低碳 循环 农业 发展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我国农业在世界上创造了用9.1%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的奇迹,但同时,农业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消耗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巨大资源的浪费源,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生态农业理论,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又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构建了循环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但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循环农业已经不能符合低碳经济的需求和内涵,因此,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而且也是建设节约能源、绿色消费、废物循环利用型良好农村的有效路径。

[1]1.推进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农业正处在一个由“高碳”向“低碳”的重大转型期。低碳循环农业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催生的生态革命产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评估报告指出,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在其发表的一份由全球400多位科学家撰写的报告《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2008)》中进一步指出:"世界需要一个从严重依赖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品、对环境破坏很大的农业模式转化为对环境友好、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民生计的生态农业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国土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这一宏

[2]伟目标,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需要全国上下各级组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1.1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低碳农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2009年11月9日, 世界粮农组织呼吁增加低碳农业投资, 认为低碳农业既能遏制气候变化, 又能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指出, 初步估算, 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会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较2000年的5亿 t下降14%~ 23%。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 主要包括稻田CH4排放、农田N2O排放。全球平均而言, 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排放总量的20%,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量的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 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中CH4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活动和能源活动, 而农业活动排放约占50.15%, 农业活动是CH4 的最大排放源, 其中反刍动物排放占29.70%, 水稻种植排放占 19.73%;N2O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活动, 农田直接排放约占60.3%, 间接排放约占19.5%。由此可见, 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很大, 需要从政策和技术等多个层面展开研究。

[3]1.2 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循环农业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 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实现农业系统的光热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污染物最少化目标的农业产业模式通过科技创新, 发展循环农业是应对农业节能减排, 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推进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的问题

2.1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与制度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坚持的方针,因此,低碳循环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也应该是相一致的。但是,我国在低碳循环农业这方面还是缺少中长期的规划与制度保障。虽然我国于2003年1月和2008年8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但是,中国还需更加努力。此外,中国的低碳循环农业缺乏中长期的规划,中国更注重的是短期时间内的规划和效果,在对低碳循环农业的长期规划中没有做出更加长远的打算,中国应将目光放的长远,将低碳循环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低碳循环农业这项利国利民的发展项目与全体人民都有着紧密联系。政府在大力宣传发展低碳循环农业的同时,必须让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脚步跟上人民开展低碳循环农业的节奏。法律是制度,但是制度不一定非得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的机器机关保证实施的代表国家权力和意志的制度。也就是说法律制度是制度当中的一种。而制度可以是任何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是外延,法律制度是制度的内涵,所以在建立低碳循环农业制度保障的过程中,大家都是主人公,我们共同遵守适合我国的一套发展准则。2.2 低碳循环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体系不完善

我国于2011年1月19日正式发布了《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其中写出了多项城市低碳评价的内容及标准,但是在低碳循环农业这一方面,我国还不完全成熟。在监督体系这一方面,我国更是不完善,因为我国耕地面积较大,农民的低碳意识薄弱致使在监督管理这一方面更加不易实施。但是一方面还是需要利用市场机制对农业进行监管,另一方面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对农业审批项目进行监管。使我国的低碳循环农业趋近于规范化。此外,我国还未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来标准低碳循环农业,这也就成为了监管体系的一个漏洞,虽然我国有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农业法》。但在《环境保护法》中仅仅对农业有简单的涉及,并没有推出详细的规定,至于《农业法》,虽然这是至今为止我国出台的较为详细的有关农业的法律制度,但是这部法律的原则性太强,所以可操作性不强。这也使得我国的监管体制得不到完善。除此以外,我国的农村缺乏具体的监管机构,环境监测和检查体系不完整,使得农村环境越发的恶劣。成为低碳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绊脚石。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生产单位基本是农户,而从事生态生产的农户与其他农户的生产仍较为分散、孤立,农村生产还缺乏普遍的组织与支持。分散的农业单位必然给发展的低碳循环农业的组织,教学,后期跟进服务等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农户收入低下,也制约了消费观念的转变。一项调查显示,家庭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人对5%的低碳绿色产品溢价一般不接受,而家庭月收入在8 000元以上的人100%购买过绿色产品。其根深蒂固的粗放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对我国发展低碳循环农业极为不利。

2.3 低碳循环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发展低碳循环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传统的农业形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并且效率较低。但是如果引进是有机械,虽然效率达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却增大了化石资源的使用,使得更多的温室气体被排放到了大气之中。因此,发展低碳循环农业要求更高的技术水平,因而便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实现设备的提高。然而,就目前我国政府对低碳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来说,还远达不到技术提高的水平。一方面投入少,政府对低碳循环农业发展进程支持力度缺乏有力的供给;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使用分散,投入交叉重复。另外,农业项目资金由上级财政拨付专款、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自筹三方面共同负担,但是资金还是不到位。由此可见,政府还是没有将低碳循环农业放到首要位置。另外,我国农业项目较多,资金平均分配到各个项目中便少之又少。相比较西方国家,我国投入的资金较少。

二是科学研究投入不足。因为要发展低碳循环农业,就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石,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使得我国的低碳循环农业水平跻身世界前列,这一方面要求我国政府对此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国打开国门,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的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我国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坚持弥补这些不足,使我国的科技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梯。2.4 低碳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与普及不够

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于低碳循环农业的投入资金不足,低碳循环农业的技术研发便不能有质的飞跃。虽然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但是在农业技术方面,我国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不高,我们需要使用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资金来发展和创新科技,缺少技术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使得我国在低碳循环农业方面设备不够先进,不够完善。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市场和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最用更加突出。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并且基础较差,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技术水平就更显落后了。

对于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由于价钱的关系,使得农民大都不愿使用,也造成了即使有先进的设备也不能普及的现象,他们不愿使用农业贷款,因为在现在的农村,人们还未形成先消费的意识。在技术普及方面,我国缺少低碳循环农业的引导机构来引导农民发展低碳循环农业,每个产业的新兴都需要一个引导机构来进行引导,从而便使得更多的人能掌握发展低碳循环农业采取的措施以及技术。

2.5 农民低碳生产、生活意识淡薄

90%农民并没有过接受高等高等教育,他们完全不了解低碳循环农业是什么,也不了解发展低碳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即使被告知发展低碳循环农业的优点及好处,他们也不能完全接受这一种植模式。据调查,有将近%80的人对绿色产品一无所知,90%以上的农民第一次听说低碳经济,99%的农民对低碳经济闻所未闻。农民对低碳循环农业意识薄弱,也是导致我国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这些农民完全不懂得发展低碳循环农业的意义及其必要性。而与此同时有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加剧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农业模式的调整固然重要,但此外,农村的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再加上没有具体的法律明文对农村的约束,更使得农村的环境越发的恶劣,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会提高,由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那些乡村企业,各级政府对这种乡村企业十分重视,但也是由于这种重视使得这些小企业一味以利润为上,将利益放在了首要位置,忽视了环境。这就会导致农民产生有肉吃也闻不到肉味的社会普遍存在的无奈。除了这些,农民不懂得进行贷款来支持低碳循环农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农民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农民不像城市居民一样,农民将耕地作为自己一生的工作,他们不敢轻易的去尝试新的耕种方法,所以,大多数农民选择使用旧的、传统的、高碳的耕作方式。

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应试制度,城市的孩子包括农村的孩子都不愿意报考农业类学校,认为搞农业没有前途,即使国家采取了农业类学校降分录取的政策,但是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他们不愿意学习农业知识,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型人才。这也是由于人们对农业的了解的不完整,他们的思想依然局限在“搞农业就是种地,没有多大出息”的狭隘思想。而农村城市化正是改变这一观念的良好途径,城乡的不一致性的打破能有效的打碎人们心里的枷锁,因为其实有许多人是对此有兴趣但无奈社会,家庭等原因只能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发展方向,而随大流,以至于才能的埋没。3.低碳循环农业模式

3.1资源节约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模式

该模式立足于适量投入、立体种养、高效利用、固碳减排。以稻田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为例,通过稻田养鸭能显著减少甲烷排放,降低增温潜势,其减缓综合温室效应的潜力是常规淹水稻田的1.6倍左右。

3.2 环境友好型循环利用系统的生产模式

该模式立足于优化环节、合理循环、减少废弃、防控污染。以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为例。该模式以循环农业的理论为指导,以南方特色食用菌产业为核心,通过循环利用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物,形成多途径开发模式。其有效链接可实现每亩栽培草生菌可增产增收100元,同时减少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产业链延伸效益,生产菌渣有机肥每吨利润60元。农作物栽培中菌渣有机肥替代化肥量30%,减少了化肥投入。

3.3 固碳增汇型优化调控系统的生产模式

该模式立足于农林复合、农牧配套、合理调控、促碳中和。以林下经济模式为例,林下发展草菇,原料成本低,可以循环利用,种草菇后的培养基废料可做林地肥料,促进林木生长和增加森林碳汇。

3.4 生态文明型统筹协调系统的生产模式

该模式立足于发挥功能、优势互补、统筹集成、和谐发展。以绿色家园建设为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农业增效增收。已有研究表明,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节柴2000千克以上,相当于3.5亩薪炭林或6亩林地的年产林木蓄积累。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已累计发展到3050万户,年产沼气113亿立方米。

3.5 农业观光休闲模式

近几年到农村观光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度假休闲的一种新选择,观光休闲农业因此获得较快发展。观光休闲的主要场所,有农村天然景观、历史人文遗址、休闲农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特色农业产区、特色产品专业市场、知名度高的乡镇企业等。

4.发展低碳循环农业的新理念

4.1发展低碳循环农业,要树立新的系统观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农业发展与生存环境及人的自身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4.2发展低碳循环农业农业,要树立新的经济观

就是要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 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所定义的经济。这就要求现代农业应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开创新路。

4.3发展低碳循环农业农业,要树立新的价值观

推动低碳循环农业发展则要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要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还需要着重构建能维护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选择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生态环境平衡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4 发展低碳循环农业,要树立新的生产观

低碳循环农业的涵义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农业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要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废弃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可以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内或企业间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与此同时,要用若干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低碳型社会。

4.5 发展低碳循环农业,要树立新的消费观

从事低碳循环农业的区域主要在广大乡村,而从事低碳循环农业的人员主要是广大农民,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人口众多的消费者,为此要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这无疑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创立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适度消费的观念。

5.参考文献

[1]民革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071号。

篇6: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6.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

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8.长期来看,()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A.水电

B.风电

C.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

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A.飞禽走兽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 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A.低碳经济实验区

B.低碳农村

C.低碳工业

D.碳汇减碳

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

A.报纸

B.化肥

C.钢材

D.塑料瓶

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酸钾

D.粉煤灰

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A.造纸

B.汽车

C.建筑

D.运输

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

A.再利用

B.减量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 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18.()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

A.无害化技术

B.环境监测技术

C.再利用技术

19.()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20.()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21.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销售的低碳化

D.消费的低碳化 22.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技术创新

B.设备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改变

23.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

A.二氧化碳

B.甲烷 C.臭氧

D.氧化亚氮、六氟化硫

2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5.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2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效益综合性

2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

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

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

C.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D.可完全直接利用的废弃物 28.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

A.起步阶段

B.发展完善阶段

C.成熟阶段

D.终止阶段

2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E.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等基本条件。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三、判断题

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答案】 ×

3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答案】 ×

3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答案】 ×

34.“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答案】 ×

35.《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答案】 ×

36.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答案】 × √

37.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答案】 ×

38.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答案】 ×

39.“可持续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答案】 ×

40.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答案】 ×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

【答案】 × √

42.“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答案】 ×

43.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答案】 ×

44.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答案】 ×

4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答案】 ×

46.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答案】 ×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答案】 ×

48.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答案】 ×

49.“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答案】 ×

5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答案】

上一篇: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下一篇:单杠跳上支撑前翻下模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