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

2024-05-07

循环(精选十篇)

循环 篇1

循环农业可以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它的作用发挥的很好[3]。第一,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物质转化。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不断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加速物流和能流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第二,开发农村潜在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要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多种方法,除采用供电、供煤等途径外,还建造沼气池,使用节柴灶,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改变靠砍树来解决烧饭燃料问题的做法。第三,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弃物的循环转化。这里的废弃物主要是指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杂草、菜屑等。对于这些废弃物,以前传统的方法是焚烧或作为肥料肥田,这是一种浪费。如果用作物秸秆等来发展畜牧业,再用牲畜粪便制沼气,这样既为农村提供了饲料和能源,又为农业生产增加了肥源。第四,防治各类污染与杜绝资源浪费,使农业生产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五,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和各种生物。

循环农业有五种发展模式[4]。一是“四位一体”型发展模式。此模式是把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结合起来,实现同步产气、积肥,种植、养殖一体,取得物流、能流的综合效益,既可以使食品达到绿色标准,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减少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二是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通过一些处理方法变为有用的资源,实现农业副产物资源化,消除缓解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特点,形成一个在空间上多层次和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能使处于不同生态层的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既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土地资源和矿物质,又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建立一个产业结构,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是农业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该模式采用了生物方法与工程方法相结合的办法,保持农业生态系统良好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五是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利用农村家庭庭院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建立高效农户生态系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以加工业为辅,通过经营种植业、养殖业和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从而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

这些模式在很多地区有所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各地差异较大,地域和资源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目前,陕西某些地区探索四种循环农业模式[5]。“猪—沼—菜”模式。利用猪粪发酵产生的沼气来给大棚加温、增光和做饭烧水,用沼液、沼渣喷洒浇灌蔬菜,大棚菜的内在品质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提高。“猪—沼—苕”模式。猪粪经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用于做饭点灯,沼液和沼渣作为红苕等种植业肥料,秸秆作为饲料养猪,形成“种植—养畜—粪便—沼气—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型产业链条。“猪—沼—果”模式。利用桑叶养蚕,之后的蚕渣喂猪,猪粪排入沼气池发酵,沼气用于蚕室的加温、照明或者用于做饭点灯,沼液、沼渣可以喷洒浇灌桑树、果树,生产出无公害产品。“黄姜纤维—食用菌—纤维碳”模式。主要是用黄姜提取皂素后的废弃纤维或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基料,采用大棚技术调控环境条件,培养生产平菇等食用菌,菌渣生产纤维碳或做农田肥料。这些模式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经济状况方面很有作用。同时也保护了农村的环境,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且充分实现了可持续发展[5]。

伴随循环农业的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及其发展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循环再利用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S原则,把所有物资和能源进行递次和回路循环使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降到最低程度[2]。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它使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规律,使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物质和能量梯次闭路循环利用,使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产品消费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和环境;二是循环经济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三赢”发展;三是循环经济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整体[3]。

循环经济在国外、尤其是德国、日本和美国实践得很好[6]。德国的具体措施是:制定一些法规以规范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设立一些中介组织,发挥其沟通协调能力,使循环经济顺畅进行。同时,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对循环经济的认可度参与度。日本的做法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为了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基础。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系统,保障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企业承担生产者责任,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公众有强烈的环境理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美国的行动是设立循环经济法来约束各类主体的活动。引导公众循环消费,并有实质性成果。政府在调节经济时注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但是中国仍然是传统农业占据主导的社会,所以循环农业需要我们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从传统农业向循环农业转变需要一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在中国不是很具备。首先,发展模式的转变就很困难,很多地区资源贫瘠,人口众多,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而依赖传统农业。另外,循环农业投入资金较大,技术成本较高。对于贫困的农户来说,可达到性较弱。其次,中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没有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其他的支持措施也不到位,循环农业仅在小范围内开展。最后,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不强,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

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才是我们的选择。循环农业可以使环境、资源、社会得到良性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生态、经济、社会三方共赢。在如今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很多的资源、能源问题,可以增加各方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魏传超,陈娟娟.当前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分析[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2).

[2]张昌蓉,薛惠锋.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9).

[3]张翠英.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调研报告[J].滦南县农业服务中心,2006,(8).

[4]史小红.循环农业及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4).

[5]循环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方式——陕西省旬阳县探索四种循环农业新模式[N].农民日报,2008-09.

[6]刘星.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8,(9).

《VB循环――计数循环》说课稿 篇2

一、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技术课堂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要重视建构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程序设计部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及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关于教材

(一) 教材概述

《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包括程序设计和机器人两大部分,第三章程序结构与设计部分介绍的是编写规范程序的基础知识,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程序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经过不同的组合而组成。

(二)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课题是《计数循环》,内容是程序结构与设计中的第三节循环结构部分的第二课时。本节分为三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VB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VB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的基础上,本节课承上启下,通过进一步讲解循环语句的“累加”功能从而加深对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的理解;此后,第三课时通过“定时器循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VB工具箱的控件继续加深对循环语句语法的理解。

(三)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累加器的使用方法,理解计数循环的执行过程。

(2)能使用计数循环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类比加深对循环变量的理解,通过实例训练使学生理解计数循环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通过自我探究“循环体”的执行结果,理解循环体的执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共同探究,体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的实例训练,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维逻辑能力;小组成员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写出For循环语句

教学难点:1、理解循环变量在循环结构中其值的变化关系。

三、关于教法

(一)教学准备

安装有VB软件的多媒体网络机房、PowerPoint课件、自制红心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算法的概念、VB软件的基本操作,还有赋值语句、选择语句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第一课时的讲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循环结构的概念、循环结构的算法流程以及For语句的格式,但对For语句的运用以及For语句执行过程的理解,学生还需要经过本节课的训练才能更加熟知。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取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相结合,并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主、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这节课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受传统数学思维的影响,学生很难理解在循环语句中循环体中的变量值怎么会不断发生变化。鉴于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实践认知、比较迁移等学习策略。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这部分我主要设计一个“抢答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变量地址和变量特性的认识;抢答的题目是:能交换a和b两个变量值的语句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答案后我先不说谁是谁非,而是拿出事先准备的三个玻璃瓶A、 B、C;A瓶装有白葡萄酒,B瓶装有红葡萄酒。让学生回答如何使A瓶装红葡萄酒,B瓶装白葡萄酒。通过点拨学生都能理解通过加一个玻璃瓶C可以使得两个玻璃瓶中酒交换。以玻璃瓶比如变量的地址,以瓶内的酒比作变量的值可以使学生很好的理解变量地址和变量值的关系。

设计意图:受传统数学思维的影响,学生很难理解交换a、b的值需要添加变量c;这里把A瓶和B瓶比作变量的地址、红、白葡萄酒比作变量的值可以形象的类比变量地址和变量值的关系;

(二)认识加深

本环节我主要设计一个“个个都是小裁判”的活动,我先写出三个语句: a=a+b, b=a-b ,a=a-b;让学生做小裁判,判断这三个语句能否实现a、b两个变量值的交换;要求学生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同时指导学生设计出变量值的变化情况表;在学生讨论时我根据最快最对的原则评价出优胜小组并用一个红心进行鼓励,并由该小组向全班分析自己的变量情况表;

变量a 变量b

初值 a1 b1

a=a+b(a值变化) a1+b1 b1(无变化)

b=a-b(b值变化) a1+b1(无变化) a1(a1+b1-b1)

a=a-b(a值变化) b1(a1+b1-a1) a1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变量跟踪表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经过赋值语句的“先计算再赋值”的功能让变量的值发生改变,知道虽然是同一个字母变量,但是,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值是经过赋值号右边的变量值再次计算后的结果;“跟踪变量法”可以使得程序的变量值的变化变得清晰明朗,是读程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本环节不仅让学生初步接触了累加语句s=s+i,同时获得读程序的基本方法;

(三)实例展示

本环节我将设计一个“人人都是小老师”的活动。我要求学生将教材上的实例――求1+2+3+……+99+100的值S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讲解。这个过程就是看着书上的语句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的过程。期间,我将巡视和指导。然后,由同学们自己先推选出几个讲解到位的学生面对全班讲解,最后师生一起找出讲得最棒的“小老师”,由老师亲自奖励一个红心。

本环节里,我将设计一个灵活环节,其灵活环节是:让每个学生在纸上画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量杯;让学生看着图片想象自己在拿着量杯1ml、2ml、3ml……向玻璃杯中倒入液体。以玻璃杯里的液体的体积变化代表变量S值的变化;拿起量杯的.次数代表循环体执行循环的循环次数;量杯中的液体体积代表每次循环执行时循环变量的值;该环节是否讲解将视课堂上学生讲解的情况而定,如果有学生讲解得很形象或者类似我就只是稍作点拨。

本环节的知识点还有一个是需要挖掘的,就是该实例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可以使得学生知道在今后的程序设计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计数循环来解决;该知识点将由师生共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本节课要突破的关键不仅仅让学生会循环语句,更是让学生在今后的程序设计中知道计数循环可解决数据有规律的相加或相乘这一类的问题。该环节中分析问题的特性可以使学生获得找规律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本环节以“人人都是小老师”为目标,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教师则适当引导并巧妙点拨;

(四)实题训练

本环节采取“争做小小程序员”的小组竞赛为活动主题;展示两个问题:(1)宝塔共24层,第一层有2件宝物,第二层有4件宝物……,第二十三层有46件宝物,第二十四层有48件宝物,这座宝塔共有多少件宝物;(2)找出200-300中能被9整除的数;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可相互讨论。我在其中要做的是调控课堂、适时点拨、在线测试、检查成果。最后为小组成员都完成得最好的“小小程序员”小组颁发红心。

为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本堂课的重点,教师事先已经设计好VB窗体,输入和输出部分代码也已建立,只留下循环体语句(不含赋初值语句)让学生完成。

其中宝塔问题是累计求和的计数循环问题。I是循环控制变量,每次加2到48,以布长为2增循环。设计累加器将每层的宝物进行累加,累加器里初始值为0。找出200-300中能被9整除的数是一个既可以用选择语句完成又可以用计数循环完成的。在难度上更高一些;这样在难度上有一定阶梯的问题训练更利于因材施教也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如果单纯讲语句的用法,学生会感觉很抽象,通过典型的体现循环思想的题目边输入语句边理解边巩固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编写语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小组竞赛可以让学生更专心的完成训练。

(四)知识小结

本环节由教师为主,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生的新知识,着重指出在编写循环体时应注意的问题。此时,学生可以一边回忆一边反思自己掌握的新知识,从而进一步理解计数循环语句。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对于初学程序的中学生,难度不宜深,应先培养兴趣,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五)课后作业

本环节属于知识拓展,由教师先点拨一下教材后面的习题,然后课后学生再自己独立完成。同时,作业有一定的弹性,最后的两题是选做题,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设计意图:教材后面的习题在难度上富有层次,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会做,本环节我选择课上先点拨课后再独立完成。

五:板书设计

计数循环――For循环

For i = 1 To 100

s=s + i

Next i

六:作业

循环论•论循环 篇3

不过,我这里想谈的,倒是另一个角度的观察。这11个政权的更迭,越到后来,越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左派的崛起。即以这次法国大选胜出的奥朗德为例,标榜的就是“左”:反对减税,反对减少政府支出,主张重新检讨欧盟25国共同签署的“财政协定”,加入刺激经济增长内容,为此而增加的政府财政赤字,则通过对富人课征高达75%税率的高所得税来挹注。这是1995年前一个左派政府下台之后,时隔17年左派的再度执政。看到了吗?这就是循环,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

中国的哲学观里有周而复始、一元复始的说法,即是循环的概念。经济有循环,社会有循环,政治有循环,国运也有循环。循环现象类似,但内在逻辑却不尽相同,试分别分析如下。

先论经济循环。凡市场经济必有盛衰起伏,经济学家把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即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周而复始,虽然周期的时间长度不一。经济有盛衰起伏,撇开偶然性因素不谈,主要是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完全一致相等。总供给取决于一个经济的资源条件与技术水平,总需求则通常取决于人口、人均所得、国外因素及政策,其中“政策”往往是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许多政府总是对以政策手段来调控总需求水平有着强烈的兴趣与过度的自信,到头来,实际的結果反倒证明政策往往才正是导致经济起伏波动最主要的不稳定来源。所以,欲求经济不要出现过大的循环波动,必须要有极佳的调控能力,但难度极高。

次言社会循环,主要表现在“左”与“右”之间。“左”追求的是公平与正义,“右”追求的是效率与增长,通常难以兼顾。以这次法国大选为例,奥朗德胜出,他一方面强调要增长,这就需要增加政府支出,但钱从何来?在债台高筑情况下,必须向富人课重税,果尔,不免又影响到投资意愿与积极性,最终不利于增长。到那个时候,右派的主张又开始受到欢迎,于是政权再度更替。

有没有“左”“右”逢源的办法?有,当然也是高难度的,那就是把握好“社会主义(追求公平)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原则与分寸,只有少数国家能勉强做到,像北欧一些国家及新加坡。

第三,政治循环,这就是黄炎培先生所谓的“周期率”了。中国三千年历史,二十多个朝代,短数十年,长数百年,也是周而复始。大凡开朝之君,或励精图治,或雄才大略,气象万千,历数代而后,逐渐荒废朝政,甚至腐败荒淫,百姓困苦,然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然后一人脱颖而出,建立新朝,完成一个循环。

当年(1945年)毛润之请益于黄炎培,黄以如何能打破中国历史上的这个周期率,期勉于富有理想性格的共产党员,毛的回应是:民主。这个答案,再正确不过。

经济、社会、政治这三个循环,逻辑、脉络都比较清晰,相较之下,国运这个循环,演变哲理比较隐讳,但也并非全无规律可循。罗马帝国、元帝国、大英帝国……,吸引多少学者专家研究其盛衰之道。其盛也,多与英雄有关,英雄,不世出也;其衰也,则多与规模的持续膨胀扩大有关,当一个国家规模持续扩张到难以用数字来进行管理的时候(黄仁宇的论点),或扩张到它的财政不足以支撑其国防军费的时候(保罗·肯尼迪的论点),即由盛转衰矣。

循环论,论循环。循环者,变也;变者,易也。故此中道理,亦可证之于《易经》。

循环 篇4

近年来,随着华阳集团的发展壮大,其面临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不仅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华阳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减量、循环、再生的原则,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为重点,以产业招商、技术创新为支撑,形成了“创新中循环、循环中增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构建了化工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较好的破解了企业发展难题。

一、新战略推动企业发展转型,产业链建设构筑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随着国内、国际化工行业的激烈加剧,行业盈利能力薄弱,着眼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不断适应国家对化工产业的政策要求,在立体、综合分析华阳集团现状后,公司确立了“整合产业优势、培植化工集群、绿色环保节约、追求效率效益”新的企业发展战略。重点依托现有资源、技术、品牌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将化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长、产品可循环利用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华阳。2005年12月总投资2.2亿元的年产4万吨RT培司、2万吨橡胶防老剂项目开工建设,于2006年6月实现投产。2006年5月28日,总投资11亿元的年产2万吨环己胺、5万吨苯胺、10万硝基苯项目开工奠基;2007年4月30日,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开工建设……

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努力和摸索,华阳集团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产业链条趋于完善,已形成了农药化工、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产业相互支撑、科学衔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煤化工:“合成氨一硝酸一硝基苯(苯胺)一RT培司系列”产业链;盐化工:“离子膜烧碱--氯气--氯乙酸--二甲戊乐灵”和光气系列化产品三大产业链条。三条产业链上的各项目都能实现很好的循环利用,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

二、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

华阳集团在保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着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加注重承担社会责任,把国际上循环经济通行的4R (减量、再生、再利用、再循环)贯穿到全部生产系统。坚持以降低能耗、物耗,再生循环、清洁生产、增加效益为核心,以节能降耗为主线,全方位推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关于节能降耗的相关要求,成立节能领导小组,制定目标,层层分解。大力实施《合理调配峰、谷、平不同时段用电方案》,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严格考核、节奖超罚。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公司环保废水深度治理工程40%的废水可实现循环利用,年节支80余万元。有效利用公司资源实施产业招商,原公司氯碱厂生产烧碱产生的氢气作为废气排放,通过与外商充分洽谈,作为生产RT培司的原材料资源回收利用,每年增加经济效益525万元。另外,环保焚烧炉的废热水用于冬季热水取暖项目改造正在实施中。变废为宝,将遗留的产品废料,经过技术攻关,重新利用,回收资金100余万元。

循环 篇5

肺循环时间2~4s(平均3.6s)

臂至舌循环时间 9~16(平均12)sec

臂至肺循环时间 4~8sec

肺至舌循环时间 4.5~10sec

在人的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当血液流出心脏时,它把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当血液流回心脏时,它又将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8%。血液把氧气、食物、营养素和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并把代谢出来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血液还能保护身体,它能产生一种叫“抗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能黏附在微生物上,并阻止其活动。于是,血液中的其他细胞会包围、吞噬、消灭这些微生物。血液也能够凝结成块,帮助我们堵住出血的伤口,防止大量血液流失以及微生物入侵。

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循环 篇6

一、基本情况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部,陆地面积I. 6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人口923万,设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三个国家级经济园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中国动力城、中国食品谷。201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20.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3.9亿元,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3位、同类城市第10位。

潍坊是一座传统制造业城市,工业占据经济的半壁江山。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01家,居山东省第2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列山东省第5位、半岛城市群第2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0亿元。全市工业基本形成了机械装备、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六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装备、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六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其中,机械、化工两个3000亿级产业,食品、纺织服装两个1500亿级产业。全市过100亿元工业企业共15家,其中潍柴集团突破1000亿元。36家企业40支股票境内外上市。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6个,近10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2013年,全市产业园区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4.5%。

对潍坊来讲,我们正处于“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取得了工业总量过万亿的成绩,但“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散而无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长期的粗放发展使我市面临能源、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产业结构上“三高三低”(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出较低、质量较低、效益较低),产品结构上“三多三少”(中间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和同质化产品多,知名品牌、终端产品和高端产品较少)。表现在工业园区建设上,存在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关联度低、资源集约利用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部分工业园区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制约了工业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制约着潍坊工业的转型提升。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面对这些新的形势、新的常态、新的问题,潍坊市委、市政府从2012年起,启动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战略,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把循环经济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为契机,以园区循环化改造为切入点,着力打造生产、流通、社会三大循环经济体系,培育循环发展模式,加快推动潍坊工业向绿色低碳、循环集约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

坚持现有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新建园区的循环化设计相结合,邀请安永等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园区产业发展进行诊断,明确产业园区功能定位和提升方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0年,全部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等明显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步实现“零排放”。特别是对化工产业发展,明确要求“新上项目生产工艺要确保达到在园区内或企业内部完全消化所产生的‘三废的标准,否则不予立项。鼓励现有企业实施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污染减排等一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逐步实现‘三废就地消化目标。”

(二)强化项目支撑

把园区循环化改造纳入全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重要内容,以项目化方式推进落实,强化跟踪督导,落实项目包靠责任。列入省试点的4个工业园区围绕补链续链、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90个,总投资210亿元。以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依托山东海化集团,探索出了“一水六用、动脉扩张、静脉串联、动态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封闭循环综合利用为特色的生态工业“互联网”。目前,在全区现有企业中,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企业占到了80%,年产值占到全区的85%以上。

(三)强化模式创新

充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结合产业、企业的实际,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创新园区循环化改造模式,增强企业循环发展的主动性,撬动更多的服务型企业参与园区循环化改造。以山东潍焦集团为例,在焦炭产能120万吨/年的基础上,沿煤气、粗苯、煤焦油三条线进行产业延伸。通过煤气非催化转化,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10万吨/年食品级碳酸氢铵生产装置,粗苯加氢精制、煤焦油深加工规模分别达到20万吨/年和50万吨/年,以此为基础,继续向下游粗酚精制、工业萘制苯酐、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取、煤气制LNG等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方向延伸,煤系化产品达到40余种,成为国内产业链最长的焦化企业。临朐围绕铝型材和节能门窗优势产业,先后实施16个关键补链项目,形成了“铝材设备制造—铝材加工—门窗幕墙深加工—铝棒集中采购—废料集中回收利用”的循环生态产业链。

(四)强化服务引导

充分发挥潍坊市循环经济促进会作用,成立循环经济专家库,为园区循环化改造提供智力支持。组织“循环经济专家园区行”活动,深入各园区开展咨询、服务,特别是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和具体项目进行点对点诊断,提出改造建议53条、关键补链项目36个。通过积极组织循环经济的专题培训辅导、开通循环经济公共微信、加强新闻媒体宣传等途径,普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园区循环化改造知识,提高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意识,提升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动力。同时,印发了《潍坊市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创建计划》,全面启动了市级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今年全市预计建成5个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全面提升潍坊循环经济素养。endprint

(五)强化工作协调

为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市政府确定了由市节能减排工作小组组织领导、市节能减排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循环经济主管部门服务指导、县市区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体系。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和园区管委会成立相应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了市、县、园区三级联动机制,并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季督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六)强化政策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一系列关于支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等的政策。市里设立了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纳入国家试点、省级改造试点的园区给予重点支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纳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并赋予一定权重,引导全市重视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

三、几点体会

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普及循环、集约、绿色发展的意识,充分凝聚企业、政府、园区、服务机构的合力,自觉践行循环经济理念,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市场导向,落实项目、落实技术、落实人才,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更大发展。以潍柴为例,充分挖掘机械制造业的循环发展潜力,前端开展绿色研发,生产体系集成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热、中水回用、试车发电、机油回收,后市场开展发动机再制造和排放系统绿色改造,形成了循环发展理念支撑、能源利用精细化管控、绿色研发、先进制造、回收再制造的“潍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倒逼作用。把循环经济的正向引导与政府节能环保的负向倒逼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政策的综合实施效果。一方面对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企业创新循环经济模式进行补助;另一方面利用节能、环保制约的倒逼,加快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自去年9月份全市开展“三八六”环保行动以来,我们把生态环境作为科学发展必须严守的两条“底线”之一,倒逼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减少,使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加快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关停企业582家、生产线128条,在这种形势下,我市工业质量效益大幅提高,1—8月份全市工业利润、利税分别增长12.1%、13.5%,高于全省5. 86和5.05个百分点。

高炉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泵节能改造 篇7

高炉循环水泵房为高炉冷却系统提供冷却循环用水, 是保证高炉设备安全、长寿运行的关键, 其用电量很大。高炉循环水是高炉的血液一刻也不能停, 在实际运行中, 一旦供水泵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高炉生产, 导致高炉非计划性休风。针对系统出现的问题, 车间采取相应的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通过技术改造, 挖掘设备潜力, 达到了节能降耗目的。

该泵站主要水泵有事故用柴油机主供水泵一台, 软水主供水泵3台, 2用1备, 风口小套增压供水泵3台, 1用2备, 风口中套、热风阀供水泵2台, 1用1备, 软水补水泵3台, 1用2备。其中软水主供水泵主要负责高炉炉体冷却及热风阀的冷却, 共有高压供水泵三台。高压水泵型号为DFSS350-510型, 额定流量为2020 m3/h, 额定扬程59m, 配套功率500k W, 日常2用1备。按照水泵额定流量2020 m3/h计算, 两台泵同时开启流量达4000 m3/h以上, 实际流量3400m3/h, 完全满足系统需要流量, 但在实际运行中当阀门开度达到百分之五十时电机实际电流超出额定电流高达44A, 为保证安全稳定运行只能通过关闭出口阀门的方式进行控制, 实际运行中出口阀门开度约30%, 才能保证电流在40A以下。长期这种运行方式使水泵转子承受较大轴向力, 增大了水泵震动及噪音, 降低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造成水泵输水能力降低, 而且由于电流过大给设备稳定运行带来极大隐患。另外直接导致电能的浪费。

水泵是泵站中最主要的设备。水泵的选型配套、安装运行、维护管理的好坏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为了使泵站正常运行, 既保证生产生产的日供水量及系统压力要求, 又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降低生产成本, 决定对水泵进行技术改造。

二、改造技术内容

通过对循环水泵站运行情况的研究, 软水主供水泵属于实际扬程低、而所选水泵扬程偏大、水泵长期偏离高效区运行的情况。改变水泵性能有两种方式, 一是改变水泵转数, 这样就需要加装变频器。但是变频器价格昂贵, 不容易维修, 这样就会占用大量备件费用。而且一旦变频器发生故障将导致水泵停运, 影响高炉生产。二是车削水泵叶轮, 这是一种既简单而又经济的水泵节能措施, 特别适宜于扬程变化很小, 但偏离水泵额定扬程甚远的离心泵。根据水泵叶轮切削定律, 当叶轮切削在很小一个范围时, 水泵性能曲线会发生相应变化。其流量扬程曲线将向左移动且明显变陡, 从理论上说流量减少, 而扬程变化不大, 符合实际改造需要。因此决定对水泵叶轮进行切削处理。

在一定条件下, 叶轮经过切削后, 其性能参数的变化与切削后轮径存在下列关系, 即水泵叶轮切削律:

Q、H、N分别为切削前叶轮直径为D时水泵流量、扬程、轴功率, Q'H'N'分别为切削后叶轮直径为D'时水泵流量、扬程、轴功率。

根据水泵叶轮切削律理论, DFSS350-510型泵比转数ns=3.65n√Q/H3/4=79, 最大允许切削量15%~20%之间。通过计算, 循环泵站三台水泵叶轮直径由原330mm切屑至300mm, 切削量为 (330-300) /330×100%=9%<15%, 在允许车削范围内, 因此采用车削叶轮的节能方法是适用的。

三、运行情况

水泵进行改造投入运行后, 出水阀门打到全开位置, 运行电流33A保持在36A以内。开启1#水泵, 输水量为2000m3/h, 2#水泵输水量为1800 m3/h。由此可见, 改造后2#水泵运行电流降低, 输水量减小, 并且由于阀门处于全开位置, 水泵噪音及震动都明显减小, 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在2#水泵成功改造的基础上, 对1#水泵、3#水泵进行了同样的改造。目前循环泵站3台软水主供水泵正常运行, 电流在正常范围内, 系统流量及压力均满足系统要求。

四、实施效果

按照现场实测数据, 改造后提升泵运行电流由原控制的40A降低为36A。

年节电量:2台×√3×I×U×0.8 5×2 4小时×3 6 0天=2×√3× (4 0-3 6) ×10×0.85×24×360=100万k Wh。

改造后, 设备运转平稳, 备件、材料消耗降低, 出口阀门处于全开位置, 大大降低了阀门结垢及故障的检修率, 年节约备件材料费用和维修费用约几万元。

该项目投资少, 改造简单,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且由于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保证了高炉的正常运行和稳定高产。

参考文献

循环 篇8

关键词:循环机组,循环水回水,余热利用

0 引言

当前火电企业积极进行“节能降耗、降本增利”,除了实施节能改造外,废水废热利用也逐渐被重视。南方电厂循环水一般都采用开式循环,循环水经过凝汽器换热后排走,携带的热量也被带走。某电厂通过充分论证后决定利用循环水回水作为化学原水回收废热,这样既可以提高凝汽器补水温度,同时还可在冬季停运化学反渗透加热器,节省加热蒸汽。

1 改造前概况

(1)某电厂因为机组发电同时还对外供热,机组补水量较大,补水温度的高低对机组经济性有一定影响。

(2)为确保改造效果和收益率,先在3期#5机组循环水系统进行试点改造,3期化水系统安装有3台原水泵,分别对应3台600 t/h机械加速澄清池,原水泵进出口装有联络门,可更改原水泵和澄清池的对应关系。化学制水情况:除盐水150 m3/h,煤冲洗水80m3/h,硫脱300m3/h,工业水350m3/h。

(3)循环水采用开式循环,水源为长江水,在汽机房外设置虹吸井,将循环水回水排入长江。3期循环水温度变化情况:1—12月进水温度18.4℃,出水温度27.7℃,平均温差为9.3℃。可以看出,循环水回水温度全年满足反渗透进水温度要求。

2 改造方案确定和设备选型

2.1 改造前系统运行方式

3期原水泵进水管有2根,分别为3期原水取水管和4期原水取水管,3期原水取水管在1号原水泵侧,4期原水取水管在3号原水泵侧。4期原水取水管为长期停用状态。

原水泵运行方式:1、2、3号原水泵分别对应1、2、3号澄清池,一般为2座澄清池运行,1座澄清池备用。1号澄清池只可制备工业水、消防水,2、3号澄清池可制备工业水、消防水和化学制水用水。为防止供冷却用的工业水、煤冲洗水温度升高,改造仅将循环水回水用作化学制除盐水用水,循环水回水输送至2、3号澄清池。

2.2 改造方案确定

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2套改造方案。

方案1:从#5机组B侧凝汽器循环水出水门前取水,为确保水泵进口压头,取水位置尽可能靠近收球网筒体,取消3号原水泵,新安装1台自吸泵。泵出口就近接引到虹吸井边上的循环水管原水取水门后,并加装1个手动隔离门。

方案2:从#5机组虹吸井前池取水,在虹吸井边布置1台自吸泵,在虹吸井池壁上开孔,入口管道通过此孔向下布置,自吸泵采用露天布置方式,电机上部加装防雨罩。出口管道接引至#7、#8机组化学原水供水门后,泵进出口管路上各安装手动隔离门1个,3号原水泵加装旁路,并安装隔离门。

对比以上2种方案,方案1存在以下弊端:接管距离远,施工费用高,将可能影响到原水取水压头、循环水回水虹吸和胶球系统正常投运,并且必须单侧隔离凝汽器或机组停机方能施工。因此,从安全性、经济性、施工难易度考虑,最终选择方案2。

2.3 设备选型

考虑到虹吸井水位受长江潮位影响很大,且循环水回水为微负压,要求新购买的自吸泵具备一定的吸程,并且在扬程上应该略高于原来的原水泵(改造后新泵替代原水泵运行),流量参照原水泵选取。

3 改造方案的实施

3.1 工期安排

因为取水位置在虹吸井,在机组运行中即可进行改造,工期为设备到货后20天,提前进行自吸泵基础制作和浇灌、养护。

3.2 机务部分施工

(1)为降低新泵安装后的沿程阻力损失,在化学综合泵房3号原水泵进出口母管间加装旁路,安装手动蝶阀2只,并安装压力表和温度表,监控温降和压降情况。(2)为防止新安装水泵破坏虹吸井的虹吸而导致循环水回水不畅,在虹吸井通大气池处安装350WFB-AD自吸泵,同时为减少吸入口损失,在确保管道及附件布置长度前提下,新安装水泵尽可能靠近虹吸井。(3)自吸泵入口管道通过池壁开孔向下布置,在池顶安装固定吊架承受入口管道重量,出入口均安装手动隔离门,出口安装压力表和温度表,监测循环水回收温度。(4)根据长江潮汐表制定施工计划,开洞前水泵必须先就位,同时入口阀门安装完毕,开洞完成后用临时堵板封堵,待下次低潮位时再进行管道穿装。为确保在潮位上涨前完成入口管道安装,法兰焊接好后穿管,穿管结束后直接连接泵入口门法兰。(5)自吸泵出口管道沿泵出口中心线布置,采用地埋方式就近接入#7、#8机组供原水管,出口管道按照地埋管道标准进行防腐。(6)自吸泵泵体注水管道从循环水进水管道上取水,安装隔离阀1只。

3.3 电气部分施工

(1)自吸泵电源取自3期380 V水处理段。(2)在自吸泵附近安装自吸泵就地控制柜,控制柜内安装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3)自吸泵具备就地/远方控制功能,控制电缆接至化学控制室。

3.4 土建部分施工

(1)水泵基础制作、养护:由于松土层较厚,要求对基础进行注浆加固;(2)水泵就位、入口管中心线位置确定之后在虹吸井池壁开洞,穿管后孔洞用堵漏水泥封堵。

4 改造后运行情况及经济性分析

4.1 运行情况

改造结束后,设备投入运行,运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因为新泵扬程高于原水泵,需要控制出口流量和压力,确保澄清池出水效果;(2)根据水质、水温重新调整澄清池加药量;(3)注意原水泵联络门严密性,防止温水串入制工业水的澄清池。

投运以来,设备运转正常,澄清池出水水质合格。改造前后相关运行参数如表1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改造后各项参数达到预定目标。

4.2 经济性分析

本次改造共投资30万元,下面从节约反渗透加热蒸汽(表2)和提高凝汽器补水温度(表3)2方面来进行经济效益计算。根据机组全年制水量,改造后全年节约反渗透进水加热蒸汽费用42.07万元,提高凝汽器补水温度,节约燃煤费用24.33万元,改造投资成本不到一年即可收回,且节能效果显著。

注:(1)计经过澄清池、滤池、化学水箱、预脱盐水箱和除盐水箱及中间管道罐体的热量损失(12—4月期间循环水回水平均温度为22℃,经过上述设备损失温度按5℃计),平均温升约为7℃。(2)标煤单价按740元计算。(3)除盐水制水量425 940 t。

注:(1)根据循环水进水温度、反渗透进水温度、凝水泵出水温度的对比在5、6、10、11月水温受环境温度影响可忽略。(2)除盐水制水量278289t。

5 结语

该电厂#5机组循环改造后系统投运以来运行稳定,达到改造要求,投资少,收益大,对推动电厂节能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循环水回水余热利用改造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循环 篇9

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标准化是循环经济这一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也是助飞循环经济发展及资源循环利用的隐形翅膀。如果没有循环产业链搭建以及循环经济产品的生产,那么标准化就变成了空中楼阁,缺少必要的载体和基础。

目前已初步形成的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是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论内涵和系统架构建立,依据资源循环利用的分类,综合考虑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废物的循环利用方式,同时强调产业层面的共生与链接。

就在循环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标准化以及标准体系建设相关问题,记者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院长、中国能效标识管理中心主任林翎进行了独家专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循环经济强调最大限度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重复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率,并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作为基本原则。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循环经济已经形成了一批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以及被市场所接纳的循环经济产品,积累了一些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和成熟经验,这些都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就此林翎指出,标准化始终将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作为最高目标和基本原则,标准化的完善与应用,可以有效推动循环经济朝着更高层次、更高级别、更高水平发展,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标准化是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产出率的重要手段。”她说:“《标准化法》强调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从这个方面来说,标准化与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而循环经济本身已涵盖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林翎表示,通过简化、统一化、模块化、通用化、组合化、系列化等多种标准化形式,可以减少并尽量避免重复生产,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为了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2014年4月28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2014年第一批15项强制性节能标准,据测算12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有效实施可实现1 100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量,减少烟尘排放1.3万吨;3项强制性能效标准可实现103亿千瓦时的年节能效益,减少烟尘排放4000多吨,效果非常显著。”

林翎指出,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最基本、最优先的原则,这一原则除了要求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以外,还蕴含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产生的内涵,同样也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基本原则。

“标准化是减少污染物产生的重要途径。”她说:“国内外污染物治理的经验表明,终端治理模式只是改变了污染物的物质形态、而不能最终消除污染物,只有源头消减和全过程控制,才是解决污染物产生的有效手段。”

“标准化是减少污染物产生的重要途径。”她说:“国内外污染物治理的经验表明,终端治理模式只是改变了污染物的物质形态、而不能最终消除污染物,只有源头消减和全过程控制,才是解决污染物产生的有效手段。”

她表示,循环经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再利用原则:“例如将能够使用的废旧产品在二手货市场流通,将不能够再使用的经过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进行流程,从而最大限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起到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便需要制定二手货以及再制造产品标准和标识:“一方面要明确产品的质量水平,防止有安全风险或功能缺陷的产品再次流向市场;另一方面要明示产品性质,告知消费者它不是新产品、而是二手产品或再制造产品,并且粘贴标识的这些产品在质量和安全上是过关的、符合标准要求的。”

此外,通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也是减少污染物产生的重要手段,也就是通过消纳废物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就此她特别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减少和消纳废弃物的直接手段,但是如果没有标准化参与其中,却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标准化是技术推广和循环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她指出,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和标准化的规范和引导,标准化是连接循环经济在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纽带,是全面推动节能降耗、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更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旦形成国家标准,所有适用组织都有责任执行标准规定的相关约束条款,从而有助于约束企业行为,促使企业利用技术、管理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她说:“通过对资源循环利用工艺过程的标准化,可以将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最优状态和参数以标准的形式固化下来作为岗位作业标准,可以确保技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可以避免由于技术工艺不稳定导致的二次污染。”

“标准体系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每个分体系又划分为若干个子体系,每个子体系又包括若干标准类目,涵盖了现有、及正在编写和已立项的400多项各级标准。”

她说:“比如在整体框架指导下,废塑料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下又细分成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废旧塑料回收标准子体系、废旧塑料制品再利用标准子体系以及废塑料再生利用子体系4个方面。”

林翎认为,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的必要性体现在3个方面:

首先,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标准缺失、二次污染严重、利用水平较低、技术设备落后、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需要。

其次,中国资源循环利用涉及范围广,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重资源开发和使用、轻废物利用,协调统一难度大,部门和地方主导制定的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往往出现矛盾和重复的问题,给执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能够降低标准制定的盲目性,避免标准项目之间的交叉重复、不协调和不配套的问题,是从顶层上设计、规范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现实需要。

再次,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能够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推进技术研发及中国标准的国际化,使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在国际上获取更大的话语权和支配权。

与此同时林翎指出,尽管资循环经济标准制修订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标准化进展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专业标委会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力度不够。

“过去,由于资源循环利用理论和实践基础的薄弱,建立标准体系的技术条件不足。随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其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需要不断地深化和完善。”

就此林翎强调,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是指导和统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国家标准的立项申报、组织制定主要是由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完成的。据介绍,早在“十一五”期间,受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在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委的推动、及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的指导下,中国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工作便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成立了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委会(TC415)、全国二手货技术标委会(TC440)和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委会再制造分委员会(TC337/SC1)等对资源循环利用标准的制订、修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专业技术委员会。”

“这些专业技术委员会编制了《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等规划指导文件,制定发布了近300项国家和行业循环经济标准,立项70多项相关标准,大大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

林翎表示,美中不足的是,产生量和堆存量都非常巨大的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废物等大宗固废,却仍缺少资源化再生利用的相关标准,极大地制约了这些废物的消纳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此外她指出,政出多门对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利弊参半、甚至弊大于利。

“当前中国与循环利用产品相关的标委会高达10多个、甚至更多,但这些标委会的工作范围主要在新产品质量性能标准的制定、而并非资源循环利用标准,这是导致循环利用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林翎表示,如何通过组织的调整、制度的建立,将分散的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资源整合形成统一合力,是当前最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在涉外领域,虽然已经有几项关于污泥、再生水等国际标准提案,但还远远不够。

她认为,这主要与中国对国际循环利用标准化的跟踪研究不足、将国有新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意识不强、国际标准化人才缺少、国家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原因有关。

就此她强调,随着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更应在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实现突破,实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与修订:“这对于提高中国产品竞争力,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由于现行标准缺失老化滞后、标准交叉重复矛盾、标准体系不够合理以及标准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的原因,现行标准化工作已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有鉴于此,国务院已于2015年3月11日发布了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该文件从顶层对标准化改革提出了重要指导,同时也是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此林翎指出,2016年3月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与《方案》一脉相承,其指导思想正是为了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其核心精神,是要以放、管、服为主线,激发社会团体制定标准、运用标准的活力,规范团体标准化工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磨刀不误砍柴工

《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标准。

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从2007年启动实施,目前已基本建立、健全了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制定了一批填补空白的循环经济标准,创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典型模式,培育了一批循环经济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并利用“互联网+标准”提高了标准化效率。

总体而言,试点单位都根据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循环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系统化与标准化的有机融合,有效支撑了循环经济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各试点单位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方法的经验和做法,也为中国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林翎指出,这种标准体系建立模式主要采用现有范式,很好地实现了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融合,但创新性不强,循环经济产业链特色体现不突出。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标准化基础较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企业,根据其自身业务架构及循环产业链构建了层次结构的标准体系,这类标准体系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特色,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融合性。

据介绍,由于城市和园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较多,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网。部分城市和园区针对其特点,为每类循环产业链各自建立了标准体系,主要也采用了层次结构。

“如河南省鹤壁市围绕煤电、食品加工、建材、金属镁4大产业链,建立了符合地方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其余试点城市和园区采用了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方法,围绕主导循环经济产业链,采用模块化方法建立了覆盖关键节点模块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实践表明这种体系的适用性较强,灵活度较大,也很好地反映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特点。

“如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围绕废旧塑料再生利用产业链,建立包括资源节约和原料采购标准模块(输入端)、破碎标准模块、造粒标准模块、熔制加工标准模块、再生塑料制品标准模块、污染物控制和产品标准模块等的废旧塑料再生利用标准体系。”

截至2014年底,已验收的试点单位共制定循环经济所急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多项,地方标准50多项,企业标准8 000多项,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循环经济标准的空白,循环经济标准实施率从试点前的70%提高到98%以上,有力促进了循环经济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林翎表示,经过多年试点,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标准化典型模式,可向城市、园区和城市复制推广,扩大其示范效应。

据悉,2014年国家标准委向已通过验证的试点单位征集了循环经济标准化典型模式案例,内容主要包括案例基本情况、循环产业链、标准体系、典型经验、取得的效益和效果、模式适用范围、模式特征等,全景式展现了试点单位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效。

经过筛选,最终分城市、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形成了17个典型模式案例,国家标准委已将其集结出版,为正在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的单位以及有意愿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城市、园区和企业提供借鉴。

其中,城市层面包括鹤壁市、太原市、晋城市、渑池县、永兴县5个城市;园区层面包括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南京化工园区、重庆三峡库区、内江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6个园区;企业层面包括南京钢铁联合公司、山西潞安集团、浙江巨化集团公司、泰兴金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合浦东园家酒厂、浙江蓝天生态公司6家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已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相关培训近百场,培训人才超过4 000人。林翎就此特别强调,循环经济标准化人才是此次试点留给各试点单位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是其长期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智力支持。

“试点结束后,这批人才可将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持续开展下去,动态维护单位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不断将单位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转化为标准。”

林翎强调,试点最根本的目的和出发点,是通过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促进试点单位循环经济水平的提升,提高绿色竞争力,增加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据初步统计,已验收单位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得到大幅提升,其中企业达到95%以上,园区达到90%以上,城市达到7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京联合钢铁公司经过3年的试点,实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7%,单位产品耗新水下降24%,通过节能减排增加经济效益7亿多元,超额完成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南京化工园区同试点前相比,园区内生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达到100%,提高了10%;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29.2立方米,下降了37.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6%,提高了19.5%;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100%,提高了8%;工业废气有组织排放达标率达到100%,提高了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率达到100%,提高了18%;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率始终保持为100%。”

就此林翎特别指出,标准化的核心,在于来自实践的经验表征为标准后得到深入、全面的实施。

她透露,早期标准的推广方式主要靠宣贯培训会,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推广范围也有局限性;现在则是通过互联网建立循环经济标准化信息平台,可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广应用有关标准,在便利了企业获取标准的渠道、提高了标准化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对于未来“十三五”期间循环经济及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的工作目标,林翎以“十三五”城市矿产回收利用标准的制订工作为例予以了简答。

“包括制定废金属、废纸、废塑料、报废汽车及废旧机电设备、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铅酸电池、废弃灯具等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处理处置、再生产品等技术标准;以及制定回收网点、回收人员、回收统计、回收运输和监控等方面标准,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体系标准,健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加强废旧商品回收分拣处理设备标准制定;完善覆盖回收、运输、处理、利用各环节的环境管理标准。”

据透露,目前在资源化领域已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评价规范、废弃产品分类与代码、废玻璃分类及代码、废塑料分类及代码、废弃产品分类与代码、聚丙烯(PP)再生料表征等数十项标准正在起草制定中。

循环 篇10

常规制冷循环的制冷性能COP值一般都在2~3之间, 有的甚至小于2, 火用效率不超过15%, 这说明对制冷循环过程的优化与改进具有很大的潜力。由螺杆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可知, 在同一气缸中可实现两次吸气, 且二次吸气压力大于蒸发压力, 并不影响螺杆压缩机的第一次吸气过程, 因而带经济器的螺杆制冷循环较常规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并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本文介绍一种带经济器的螺杆制冷循环, 详细分析其循环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与常规的制冷循环在循环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上的比较, 结合能量守恒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 分析新循环较常规循环在制冷系数上的提高, 并结合现阶段的节能主题分析新循环的节能经济性。

一、螺杆压缩机的结构及性能介绍

螺杆压缩机最早由德国人H.Krigar在1978年提出, 直到1934年瑞典皇家立功学院A.Lysholm才奠定了螺杆压缩机SRM技术, 并开始在工业上应用, 取得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 就有喷油螺杆式压缩机应用在制冷装置上, 由于其结构简单, 易损件少, 能在大的压力差或压力比下工作, 排气温度低, 对制冷剂中还有大量的润滑油不敏感, 有良好的输气量调节特性, 很快占据了大容量往复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 而且不断的向中等范围延伸, 广泛地应用在冷冻、冷藏、空调和化工工艺等制冷装置上。以它为主机的螺杆式热泵从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用于采暖空调方面, 有空气源热泵、水热泵型、热回收型、冰蓄冷型等。在工业方面, 为了节能, 亦采用螺杆式热泵作为回收。目前, 螺杆式压缩机用于越来越广泛, 各种开启式和半封闭式螺杆压缩机已形成系列, 近今年又出现全封闭式螺杆压缩机。双螺杆式压缩机简称螺杆压缩机, 由两个转子组成, 而螺杆式压缩机由一个转子和一个星轮组成, 它们制冷和制热的输入功率已发展到10~1000KW, 基于螺杆式和螺杆式压缩机一系列的优点, 其研究和开发领域十分广泛, 性能优化潜力很大。

螺杆式压缩机是靠气缸中一对含有螺旋齿槽的转子相互齿合, 造成由齿形空间组成的基元容积的变化, 进行制冷剂气体的压缩。

本文重点介绍开启式螺杆压缩机。制冷装置上最先用到的是开启式螺杆压缩机, 以后才发展到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同往复活塞式相比较,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的主要优点是: (1) 螺杆转子压缩气体的运动为旋转运动, 转子转速可得到提高, 因此当输气量相同时, 螺杆式压缩机与往复活塞式相比较, 体积小, 重量轻, 占地面积小, 运动中无往复惯性力, 对地面基础要求不高。 (2) 机器结构简单, 其零件数仅为往复活塞式的十分之一, 而且易损部件少, 尤其是它无吸排气阀门, 无膨胀过程, 简单压力比大, 对液击不敏感。 (3) 有适应广阔的工况范围运转, 尤其是用于热泵机组上, 其容积效率并不像往复活塞式压缩机那样有明显的下降。 (4) 输气量能无级调节, 并在50%以上的容量范围内, 功率和输气量成正比下降。

本文所介绍的带经济器的螺杆式制冷循环, 其压缩机就是开启式螺杆压缩机。开启式螺杆压缩机中间可开口, 有利于压缩机进行中间补气的过程的发生, 进而可以让整个压缩过程相似于两级压缩。

二、经济器的结构及性能介绍

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 其来自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液体分两路进入经济器, 一部分进入管程, 一部分进入壳程。其中进入壳程的这部分制冷剂在热力膨胀阀及电磁阀的控制下进行蒸发吸热, 用来过冷管程中的制冷剂液体, 从而降低蒸发器入口制冷剂的温度以提高制冷效果;然后从螺杆压缩机中段的开口进入压缩机, 与蒸发器进入的制冷剂混合。其实质上是为螺杆压缩机增加了一个补气过程, 把一部分制冷剂先预冷, 然后用来过冷蒸发器入口的制冷剂, 减小其焓值, 增加了整个制冷循环的制冷量, 提高整个制冷循环的制冷性能系数, 从而使整个制冷循环与常规制冷循环相比, 具有了显著的节能优势。

三、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机的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为: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 (状态6) 进入螺杆压缩机, 经压缩后 (状态1) 进入冷凝器经冷却水冷却后 (状态2) 经一次节流进入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中的气态制冷剂 (状态7) 从压缩机中段开口回到螺杆压缩机, 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制冷剂 (状态4) 经二次节流后进入蒸发器, 一个循环完成。

四、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 其来自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液体分两路进入经济器, 一部分进入管程, 一部分进入壳程。其中进入壳程的这部分制冷剂在热力膨胀阀及电磁阀的控制下进行蒸发吸热, 用来过冷管程中的制冷剂液体, 从而降低蒸发器入口制冷剂的温度以提高制冷效果;然后从螺杆压缩机中段的开口进入压缩机, 与蒸发器进入的制冷剂混合。与常规制冷循环相比, 其制冷剂不是全部用于蒸发器中的蒸发吸热。这样蒸发器的供液量减小, 压缩机的压缩接近于两级压缩的过程, 对于螺杆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比常规制冷循环多了一个螺杆压缩机的中间补气的过程, 其lg-p图如下:

五、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的实例分析

1、现取制冷工质为R134a

R134a (1, 3-四氟乙烷, CH2FCF3) 作为R12的替代制冷工质而提出。它的许多特性与R12很接近。近来R134a也被用于离心式制冷机中, 作为R11的替代制冷工质。R134a的临界压力比R12略低, 温度及液体密度均比R12略小标准沸点略高于R12, 液体、气体的比热容均比R12大;两者的饱和蒸汽压在低温时R134a略低, 因此, 一般情况下, R134a的压比略高于R12, 但它的排气温度比R 1 2低, 对压缩机工作更有利。R134a的毒性非常低, 在空气中不可燃, 是很安全的制冷工质;与R12相比, R134a具有优良的迁移性质, 其液体及气体的热导率显著高于R12;R134a的化学稳定性很好, 与其他HFC类制冷工质一样, R134a分子中不存在氯原子, 所以综合以上的各种优点, 本文选择R134a作为制冷工质。

2、现假定制冷工况为:

假设两循环过程制冷剂量总量为1kg;

制冷剂经膨胀机等熵膨胀后至蒸发压力。

蒸发温度为-1 5℃, 冷凝温度为4 0℃

由制冷剂R134a的lgp-h图可得:

P0=0.16MPa, PK=1MPa,

假设中间压力为0.6 M P a, 查制冷剂R134a的lgp-h图可得: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各工况点的焓值为:

h6=3 8 5 k J/k g, h8=4 2 0 k J/k g, h3=260Kj/kg, h4=250 kJ/kg, h5=250 kJ/kg, h7=412 kJ/kg

3、带经济器循环的气液分离器中闪发气态制冷剂质量

由能量守恒方程得:

解得x=0.06Kg

4、带经济器的螺杆制冷循环的制冷量Q0

5、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的耗功率W

6、制冷性能系数COP

六、常规制冷循环的实例分析

1、常规制冷循环的lg-p图如下:

2、既定制冷工况为:

假设两循环过程制冷剂量总量为1kg;

制冷剂经膨胀机等熵膨胀后至蒸发压力。

蒸发温度为-1 5℃, 冷凝温度为4 0℃

由制冷剂R134a的lgp-h图[3]可得:

P0=0.16MPa, PK=1MPa;

查制冷剂R134a的lgp-h图可得:常规制冷循环各工况点的焓值为:

H1=3 8 5 k J/k g, h8=4 4 0 k J/k g, h3=260Kj/kg, h4=260 kJ/kg

3、带经济器的螺杆制冷循环的制冷量Q0

4、带经济器的螺杆制冷循环的制冷量Q0

5、制冷性能系数COP

七、结果比较与节能性分析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 在相同的运行工况和设备参数下, 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性能系数比常规制冷循环的制冷性能系数提高了0.2 8, 这样可以得出带经济器的螺杆制冷循环较常规制冷循环所得到的改善, 性能系数的提高, 及循环流程和设备结构的变化。理论和实践证明, 螺杆压缩机增加经济器补气后, 其容积效率有所降低, 但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 相比于常规制冷循环而言, 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对于在当今世界, 能源相对短缺, 环境污染日益恶劣, 急于开发利用新型能源的情况下, 提高原有工作的效率也是节能的一大重要方法。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循环正是利用了简单的系统循环结构, 达到了相同情况下提高循环制冷性能系数的目的, 使得单位制冷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改善了循环的整体性能, 巧妙的运用了螺杆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具有了显著的节能特性。

八、综述

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因此, 目前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提倡使用清洁优质高效能源, 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对于制冷与空调行业, 应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以及制冷空调技术与相关技术的融合与交叉, 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能源战略新需要。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峻, 为了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索取,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节能己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路线。当前的制冷技术已经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研究领域, 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制冷工程中运用新的节能技术来减少能量的消耗, 提高制冷的效率, 同时也要将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这已经成为整个制冷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带经济器的螺杆压缩制冷循环提高了制冷循环的工作效率, 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主题, 紧跟科技前进发展的方向, 属于制冷节能新技术。

参考文献

[1]陈光明, 陈国邦.制冷与低温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缪道平, 吴业正.制冷压缩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曾丹苓, 敖越, 张新铭, 刘朝.工程热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循环】相关文章:

热媒循环外循环范文06-15

循环水水质对循环水系统运行的影响09-10

循环优化05-01

循环技术05-07

实际循环05-08

价值循环05-12

循环气体05-13

高温循环05-18

热力循环05-21

循环经济05-22

上一篇:临床应用科研能力下一篇: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