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

2024-05-06

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精选7篇)

篇1: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

枝江一中办学历史能上溯百年吗?

董 云

2005年12月10日枝江一中举行四十周年校庆,当时前来祝贺的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问我,“枝江置县已有千年历史,为什么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才四十年?”来客突然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我还真有的答不出。但这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深深地思索着。2012年我在翻阅1987年12月枝江政协出版的《枝江文史资料》第二辑时,偶尔阅读了张叙芳写的《我的父亲春霆公》和傅义写的《对春师的几点回忆》两篇文章,我对这一问题才有了一点眉目。2012年2月16日我与付伟副书记到宜都二中考察了他们的办学历史,参观了校史展览,收集了二中编辑的部分材料,对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一、看一看枝江一中历史发展脉络。

1、枝江一中的前身——荆南中学。清朝举人,留学日本的张继煦在任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校长期间,与时任湖北军府教育司副司长的枝江同乡时象晋、任职省教育厅的松滋人熊世玉等人联合创办了荆南中学。1912年,荆州府江陵、公安、石首、松滋、枝江、宜都七县旅省人士,利用荆州府存在省府多年的一笔款,成立学校董事会,于武昌牙厘局街牙厘局旧址联合创办了私立武昌荆南中学,以照顾乡土青年入学。从开办学校,到1937年,荆南中学在武昌办得十分成功。

2、迁址办学开创新历史。1937年“七·七”事变后,武汉迭遭日机轰炸,国民政府下令疏散。张继煦为了造福桑梓,办张荆南中学西迁至枝江县城。他们于1937年底将荆南中学的全体师生和教学设备运到枝江县城,即现在的宜都市枝城镇。校址以清乾隆年间“丹阳书院”旧址、“枝江县中心小学”住房和城隍庙为校舍,开启了新的办学历程。在荆南中学迁来之前,松滋、枝江、宜都三县还没有一所中学,学生要念中学,只能负笈沙市、宜昌、武汉。享有盛名的荆南中学来枝江后,三县学生享受了优质教育,受到了地方人士的欢迎。

3、再迁校址艰辛办学。1938年武汉沦陷,湖北省政府和所属机关迁往恩施。这时枝江县城也多次遭日机轰炸,1939年暑假,为了躲避轰炸,张继煦校长在 枝江县城西(今枝城镇)20公里的架锅山,租用曹凡臣的民房及水旱田约四十亩,作为建校地基开始建设新的校园。经过一年建设,1939年秋季,学校迁到架锅山。在办学过程中,1941年国民湖北省实施计划教育,每县设立一所中学,省政府发布省教鄂特施字第663号训令和省府第343次会议做出两条决议,一是所有各县市私立学校一律限令停办;二是各县县中学已开办者,该县境内私立中学由县立中学接收合并办理。荆南中学这时也接到了枝江县政府转发的停办移交的命令。张继煦为了保留荆南中学,想了许多办法,走了众多关系也没有能够实现。荆南中学于1941年正式更名为枝江县立中学,张继煦继续担任校长,只是不再是私立学校。枝江县立中学在架锅山时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开始建有六亩地的运动场。

4、为避难迁址恩施继续办学。1943年5月12日夜,日军突然从沙碛坪渡江南突袭县城,枝江中学200余名师生在张继煦校长的带领下到恩施避难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枝江中学迁回县城原址架锅山办学,张校长继续担任枝江中学校长,并筹划在县城原址重建学校。经过张校长的努力,1946年元月,开始动工新建教学楼和宿舍楼。1946年9月新校建成,蔚为壮观。枝江中学也正式从架锅山迁回县城新校办学。

1945年日寇投降,枝江中学师生欢欣鼓舞,校内政治空气活跃。11月,解放区黄孝县县长刘天明在张春霆校长掩护下化名刘振铎来校任教。1949年县城临近解放,师生心情振奋。国民党在溃逃前夕,疯狂挣扎,镇压师生进步活动。第2军、15军、79军先后强住学校,烧毁教具,抢走图书、仪器,限制师生行动。由于时局动荡,学生流动性较大,一部分学生去襄西分校参加革命,一部分留校坚持斗争。

5、全国解放开启新的征程。1949年,枝江县城解放,枝江中学开始了新的一页。9月1日,光化、三立、丹阳等中学并入我校,学生478人,开设初中7班,师范3班。为适应解放初期国家急需培养大批干部的实际需要,学校开设三个干部短训班,1954年停招。学校使用新教材,增设政治课,成立学生会,实行民主管理,迎来了新纪元。

1955年枝宜并县,“枝江中学”改名为“湖北省宜都县第二中学”。

6、枝宜分县,枝江中学择地续脉发展。1953年枝江县并入宜都县,1963 2 年国务院决定枝江又从宜都分出,以长江为界,枝江在马家店新建枝江县城。1964年枝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城关杨家荡边征地兴建“湖北省枝江中学”。当时因是新建学校,委派当时宜都二中的支部书记李法祥来学校主持“枝江中学”的建设工作。枝江中学在马家店杨家荡边办学四十年后,于2005年9月又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办学。

二、枝江一中能否承续荆南中学这段办学历史。

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为了保持在学校历史追溯问题的严肃性,2002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校庆和校史问题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的建校历史是一个学术问题,进行变更必须经过充分科学论证,必须有翔实的历史记载和依据,要得到高等教育史学界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认可。由某个学校的主体和某个系科发展、衍生而来的不同高等学校,在办学历史上有共同的渊源,但在建校历史和校庆年份的认定上应有不同的概念以示区别;另外,合并高等学校的建校历史和校庆年份确定问题,也须进行科学论证。”

“各地各高校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态度对校史加以确定,不能仅凭主观愿望牵强附会进行变更。”

从教育部文件看,说的是高等学校的校史传承问题,但适合我们中学。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复杂又简单,说复杂主要是中国近代以来层出不穷的社会转型、社会动荡和教育变革,造成荆南中学的办学历史经多次变革和调整,这为学校历史的追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判断两校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无论依据什么标准,都应遵循“整体继承性原则”,即应该综合考虑学校整体的继承关系,而非个别因素的继承关系。在各因素中,主要考虑学校的核心因素,而非学校的次要因素。何谓“学校”?乃教师和学生为了某种培养目标组合而成的教育组织。教师、学生和培养目标(包括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是学校的核心因素,校址、校舍、校名等则是学校的次要因素。因此,判断两校是否有承接关系,应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等多因素的承接关系。

枝江一中现在能否承续荆南中学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应该承续这段历史。其理由有:

1、枝江历史的承续。从枝江市的发展历史看,枝江中学的办学历史是枝江 3 市发展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讲枝江的教育发展历史,必然会说到荆南中学,谈到枝江中学。枝江中学为枝江人民做的贡献永远也不可能磨灭。枝江合并到宜都,又从宜都分开,枝江中学办学地点也必然会发生许多变动,这种变动不应该用地点的变化来否定一段办学历史。从地域看,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才正好延续了“枝江中学”历史。

2、学校领导的承续。枝江与宜都分离后,枝江中学在马家店择地建设,1964年建设学校时从当时在枝城的枝江中学(后改为宜都二中)选派了学校的领导当时的支部书记李发祥来马家店建设枝江中学。李发祥书记是枝江中学历史的最佳传承人。正是他领导12名教师才在杨家荡边建起了新的枝江中学。1966年3月又派枝江县经委主任王国向,宜都二中的党支部书记江学礼组成“四清”工作组进驻学校开展工作。从这两个人的历史可以看出两校之间的联系与承续。

3、从办学性质看。荆南中学从开办的初期就是一所普通中学,虽办学地点多次搬迁,但其办学性质从未改变。枝宜分县后,枝江一中也未改变办学性质,依然是一所普通中学,从这点看,其办学性质一脉相承的。

4、枝江教育文化的承续。枝江置县历史千年,教育发展不可断续。要想继承枝江教育发展历史,最为珍贵的就是地域名——枝江。荆南中学到枝江中学到宜都二中,其枝江地域名没有继承下来,唯有枝江一中能把枝江教育文化传承下去。2005年在新建校区的牌坊上刻上“枝江中学”四个大字,实际上是对枝江教育文化的传承的象征。

2012年2月29日写于办公室

篇2: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

张跟党

济宁故任国也,地当济、光、沂、泗之交。一中乃名校也,校建孔、孟、颜、曾之乡。东文西武,南水北山。济州文脉汇聚,任城形胜独有。泰岱巍峨,云蒸霞蔚;运河绵长,钟灵毓秀。运河逶迤环抱,紫气氤氲东来。迎太白楼之朝晖,送凤凰台之夕照。拥南池之荷净,接墨华之泉碧。山水开画境,柳姿、塔影、泉韵;弦歌立文心,春风、桃李、门墙。塔挽流云,池漾清波,洗春色之不去,任书声之自来。葱茏一方,有坊挺立;地纳万象,昭阳之湖。得风藏水,隐秀开泰。朗朗天光云影,皎皎人杰地灵。

溯源庠序,滥觞官学,植根华夏孔孟古文明;萌于忧患,兴于改革,沐浴市场经济新洗礼。立标准,树规模,嚆矢革命传统教育;出机纾,开风气,桴鼓齐鲁进步潮流。沟通学理,兼设文科理科;合壁中西,并重国学西学。宣秉铎之声,铸弘人之道;严契其学,苍柏其人。是校也,文化历史底蕴丰厚,济州官学省级重点。引导学子,津梁学术;忧乐天下,杖策人生。道德文章,灿若北辰耀宇;为人师表,允称大雅扶轮。“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五学齐倡;“敬业爱岗、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四要首记。校训昭昭,历久而弥新;学风荦荦,规言而矩行。世纪伟业,百年辉煌。发扬光大,立校之本。

忆昔官学曙光,任城长夜破晓。往哲先贤,青莲少陵曾游;激浊扬清,乔羽德广名扬。《让我们荡起双桨》唤起几多童年回忆。一中济济多士,央视李挺,词坛乔翁,更有外交张德广。草长莺飞今又是,一中喜迎百年春。老树著花,宝刀执牛耳;新林吐蕊,东风第一枝。追星赶月,三更灯火五更鸡;面壁破茧,五万学子赴征程。蚓耕坚泥,著书传后世;鹤舞白沙,转变旧观念。

文气凌霄,学脉撼起,凭虚御风,沛乎一中。大象无形,大辩无言,滋兰树蕙,润物无声。入斯地,肃然也;承斯教,陶然也。良骥奋蹄,浩乎彩章造乎高明;大匠运斤,璞玉浑金济以精琢。格物致知,神与物游;缜思明察,志与行合。开拓创新,该古今于遐览;守正求真,励识鉴于敏求。杏坛葳蕤,文隽道长。有薪火之盛,无弹铗之戚;有学术之辩,无门户之见;有特立独行,无随波逐流;有厚积薄发,无虚骄浮躁。师门解惑,呕心沥血,只为学子皆成材;书生报国,慷慨激昂,尽都在三尺讲台。一片赤诚,几许痴迷。

篇3: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

1980年出生的图雅 (戴红) 是一个来自大草原的蒙古族姑娘, 一双大大的眼睛总带着笑意。2002年她来到清华池脚病治疗中心, 从为客人打洗脚水、递拖鞋开始干上了这个平凡而特殊的职业。面对外面充满诱惑的世界, 也曾有人劝她, “整天抱着个臭脚丫子能有什么出息”, 可在倔强的图雅心里却认为“行行出状元, 修脚一样也能有出息”。

愿每个人都能走稳走好

图雅一直深深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脚板, 2003年图雅 (戴红) 开始正式学习修脚技术。她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基本功, 刮竹板, 学习修脚理论知识, 老师傅们看到她专心致志的学习修脚技术很受感动, 便手把手的教她各种持脚法和刀法, 图雅 (戴红) 非常感激, 更加刻苦钻研, 2003年6月通过专业技能考试, 开始上岗为顾客修脚。

在日常工作中, 图雅 (戴红) 热情接待每一位脚病患者, 认真细致的为他们修治脚病, 耐心的为他们解答脚部护理问题。几年来, 经她修治的患者达30, 000多人, 而且许多人专门从外区县坐车来找她修脚, 80%是老顾客。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一位80多岁退休老教师说“戴老师修脚垫, 细心加耐心, 不疼, 5年来我一直找她修脚”;还有一位60多岁的石景山顾客每次都专程坐地铁来找戴红修趾垫 (脚缝中的脚垫) , 她说:“戴大夫修脚后脚不疼了, 心情舒畅, 心脏病也不犯了”;原轻工部一位90多岁的老领导, 每月都请戴红上门修脚, 老人亲切的说:“她让我感受到儿女般的专业服务”。

要成为修脚“女强人”

图雅 (戴红) 为了更好的为顾客治疗脚病, 不断提高自己治疗脚病的技术。练就了双手修脚的绝技。她左右手都可以持刀修脚。在师傅和同志们的帮助下, 她一有空就和他们一起探讨修脚技术, 而且自己不断总结提高。2004年, 她在新世纪杯修脚工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并考取劳动部《二级修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图雅 (戴红) 还坚持到社区义务为老人治疗脚病。身为团干部, 她积极做好团员教育培训工作, 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团员到学校、机关、社区宣传脚病防治知识, 发放宣传品,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义务为方式更好的服务社会。

图雅 (戴红) 在修脚这个不平凡的服务工作中始终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和优质的服务技能为每一个脚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她通过灵巧的双手, 娴熟的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脚病患者解除脚患痛苦, 实现了自己劳动创造财富, 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她是清华池脚病治疗品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一个新时代艰苦奋斗的楷模。

链接:清华池始建于1905年, 前身是个小澡堂, 名叫“小仓浪澡堂”。后来, 经一位姓于的山东回民改建扩大, 创建了“清真清华池”。当时宁夏省主席、军阀马福祥看上这块地, 收购后重新整修扩大建成两层楼房, 使清华池成为规模大、式样阔绰、设备讲究的清真浴池。如今的清华池是在原来的清华池的基础上, 与汇泉浴池、虎坊路浴池合并而成。

清华池拥有北京市最大的脚病治疗中心, 经营面积达8000多平米, 设施先进, 环境优雅, 技术力量雄厚, 拥有脚病治疗专家、高级脚病治疗师、脚病治疗师、修脚师共30余人。

篇4:百年榕树展光辉 特色课程育英才

对于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认知

学校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是根据学校“人人小榕树,棵棵生光辉”的核心理念,为达成“自立、共生、关爱、智慧”现代社会人的培养目标,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人人参与的、多样性的、可供全体学生参与、选择的特色辅助课程。

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开发的基础

学校位于大足区南端,与巴岳山相伴、与龙水湖为邻,是一所具有80年历史的农村学校。校内有一棵150年的挂牌老榕树,老榕树的精神在通小人身上得以展现,80年通小人的德行得到了老榕树的见证,人树相融,天人合一,慈智双运,孝行天下。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树人为责,厚德固本”,定位是“根植苍榕文化,凸显创新精神的品牌学校”,发展目标是“创建大足区精品优质特色农村学校”。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慈智双运,孝行天下”的校训、“和雅博爱,知书达礼”的校风、“取精用弘,悉心栽培”的教风和“孜孜以求,励学日新”的学风,以及学校的主题文化,即苍榕生辉。

学校少年宫课程的开发得益于学校《小榕树 生光辉124卓越课堂》的建设。构建苍榕特色课堂文化:体现四种课堂教学模式,即构建生命的课堂、构建生态心动课堂、构建生活的课堂、构建生本的课堂。学校形成了“124”课堂方案:“1”指“人人小榕树,棵棵生光辉”的办学理念,成就每一名孩子。“2”指教师主导下的提高和学生主体下的成长。“4”指是课堂流程,即:扎根汲养(在目标引领下的自主学习)、茁壮成长(在问题引导下的合作交流)、枝繁叶茂(在教学重点下的探究提高)、独树成林(在目标达成下的创新拓展)。也指课堂的目标: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实践能力。

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建设的实施

少年宫课程的启动 学校成立了少年宫课程领导小组,并成立少年宫课程实施和开发研究团队,制定了开发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在理论和实施两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少年宫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由于少年宫课程是新生的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少年宫课程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及课程理论,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使教师领会了少年宫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辅助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少年宫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让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来,因此学校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有的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去开发;有的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去开发;还有的教师根据区域特点去开发。通过师生的努力,学校开设德育类、艺术类、科技类三个系列十四个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师生喜爱。

少年宫课程的实施 首先是课程管理。学校少年宫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做到了“三落实”:一是课时落实到课表,二是任课教师落实到人,三是检查落实到位,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运作。

其次是培训教师。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依靠任课教师积极参与。为此,学校重视对任课教师的培训。任课教师自学了大量相关的理论、文化知识,并参与了编写特色教材的全过程,对少年宫课程的宗旨有深入的了解,为其开展教学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是开展教学实践。在少年宫活动教学实践中,学校积极践行“人人小榕树,棵棵生光辉”的核心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目前,一至六年级分别必修了孝道教育和丝网花等课程,选修了艺术类、体育类、社会实践类、种植等课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学校的少年宫课程稳步开展。

学校的少年宫课程实施具体分为德育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2011年学校在区级课题《构建以“孝”为魂德育新体系》成功结题的基础上,校长亲自主编《孝道教育蒙学选编》校本教材,以微课程的方式进入必修课堂,开展唱、读、讲、传、评系列孝道教育。学校还在每天下午上课前半小时进行“孝行天下道德讲堂”,讲述身边的故事;开展相关国学经典的学习,各年级学生都有国学规定的学习任务。2012年学校进行区级课题《“苍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研究,艺术类课程以课题为抓手,以活动为依托,以“苍榕大舞台”“大课间”为载体,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

乡村少年宫活动中,学校根据学生喜好及实际情况,开设了舞蹈、葫芦丝、跆拳道、武术队、科技劳作、丝网花制作、乒乓球、书画室、篮球、田径、茶道等14个活动项目。聘请的教师分别为在校教师、顶岗实习教师和志愿者。为了让全校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来,学校每天设置一节活动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节假日对社区孩子也免费开放活动场所。为了锻炼学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展现校本课程的成效,学校每期举办“苍榕大舞台”展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每一名孩子都能走上舞台。

学校少年宫课程还与大课间活动相结合,每天开展40分钟的体育活动,结合孝道经典、学校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流行音乐开展。孩子在玩中运动,在运动中愉悦身心。与此同时,少年宫活动还与社会实践相相合,人人走出校园,开展劝孝、行孝、倡孝活动。孩子们的风采在社区、街头、厂矿、大学、消防队、敬老院等地方充分展现,他们通过公益活动获得了更多的社会阅历。学校自少年宫成立以来,共计有800余人,12万人次参加了少年宫活动。

少年宫课程的评价 少年宫课程的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学校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生参与情况评价,二是课程完成情况评价,三是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评价。学校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并在每期评选出榕树光辉星。对学生的评价具体做法是:一是学习学时评价,二是学习表现评价,三是学业作品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把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起来,展示自己的成绩,并在每期评选出小榕树光彩星。

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实施的成果

形成“5+X”课程模式,改变了单一的课程模式 学校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形成了“5+X”课程模式,走出了自己的一种全新模式。“5”代表国家课程,即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小榕树 生光辉124卓越课堂》完成国家教育的全部内容。此内容班级、年级不动,实施教学大纲,只是教学方式进行改革。“X”,代表全新校本课程,每天进行X种特色课程。即让每一名学生每天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学校特色课外活动,这个活动打破了班级、年级的常规,学生自主选择。

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 目前,学校完成了《孝道文化蒙学选编》和《丝网花制作》《飞驰的双桥》的校本教材编写。另外,葫芦丝、茶道、科技制作、社会实践、苍榕大舞台等教材正在编写中。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少年宫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活动课的实施充分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少年宫活动课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素质,现在学校教师不仅会讲课,而且还会自编教材,通晓了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学校“小榕树 生光辉5+X”少年宫课程的建设,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分不断提高。学校少年宫课程建设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在近几年的综合考核中,学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被评为区优秀单位、区优秀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区最佳文明单位等。学校少年宫课程自开展以来,大足电视台对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录制,连续播报达两周,大足日报、新华网、华龙网、公民导刊、求是先锋、中国梦发展与探索等媒体对学校的少年宫课程文化建设进行了追踪报道。课程文化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家长觉得孩子变得更懂事,更孝顺;老师觉得孩子变得更具表现力,更诚恳,更积极向上,学校更像一个心理疗养院。

少年宫课程是课程开发的崭新领域。学校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做精做强少年宫活动项目,创建学校的办学特色。人人小榕树,棵棵生光辉!

(作者单位: 重庆市大足区通桥小学)

篇5:百年沧桑南城一中110年华诞

——我校隆重举行建校110周年校庆庆典

从风雨中走来,历经无数沧桑与砥砺的我校终于迎来了一百一十周年华诞。12月31日上午,我校110周年校庆盛典在校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参加盛典的有中共南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菊莲,副县长吴薇,县教育局局长王志勇等及我校全体师生四千多人。

9时整,全体宾客和师生就座,会场上礼炮齐鸣,鼓乐震天,隆重的庆典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首先吴县长代表县政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对我校110周年校庆表示了祝贺,肯定了我校长期以来为南城教育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对我校未来发展提出了希望。庆典会上,丁校长展示了原江西省委书记、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万绍芬为我校110周年题写的贺词,宣读了我校57届高中毕业生,著名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写来的贺信。学生代表、老师代表也在会上作了发言。接着丁校长作了主旨讲话,丁校长在讲话中回顾了我校110年峥嵘而辉煌的建校史,总结了我校110年在教育教学等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丁校长表示,南城一中全校教师一定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尽心尽力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不辜负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厚望。他还立足我校校情,展望了我校美好的未来。仪式结束前,陈部长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我校的百年成就,勉励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为开创美好未来,再创一中辉煌而奋斗。

庆典会之后,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师生们登台献艺,用欢乐的舞蹈、嘹亮的歌声、诙谐幽默的小品庆贺母校110周年庆典,为母校送上真挚的祝福。台上歌舞飞扬,精彩纷呈;场下掌声迭起,全场沉浸在一百一十年校庆的喜悦之中。“薪火相传”将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一中人继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的愿景。

篇6: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

——历史展览

●教学目标

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地去进一步感受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情况,培养历史意识。

2.通过相关探究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培养和增强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

●教学建议

1.活动形式

本节活动课教材提供的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还另外尝试其他形式的活动。例如可以围绕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情况,要求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演讲词,开展“演讲比赛”;也可以注意整理发掘民生变迁的趣味话题或内容,撰写相声与小品作品,并进行相关文艺表演;还可以进行“模拟电视访谈”等。

2.教材对本节课活动的内容、任务、目的、成果、过程、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说明或指导,建议教师在以下方面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

(1)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涉及到百年的器物、习俗、环境、服饰、住房、交通、饮食、通讯、娱乐等诸多方面。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要选择好更具体的活动主题。然后对本班或本年级同学中选题情况进行统计归类,按相同题类进行分组,要求同组同学加强协同合作与研究。

(2)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是什么,或相关展览会、或文艺演出、或演讲比赛等。

(3)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明白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简言之,就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百年民生的变迁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历史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与科研的能力。

(4)制定一个较详细和完备的活动过程、步骤的流程表。

如:

(5)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教师要对资料搜集与整理的一些常见方法、历史分析与探索的规律性因素进行说明和指导。

●教学案例

【例1】 “中国女性服装百年时尚回顾”——小型历史学习展览会。

在确定了活动主题后,制定一个流程表,有序地去进行探究活动,最后展示活动成果。

图1清末旗女的旗服和汉女的上衣下裳制女服

(17世纪,随着清军入关,清王朝开始在全国的统治,其妇女着装形式逐渐成为中国妇女着装的流行样式;汉女在继承了明代妇女着装和借鉴满族旗服形式的基础上,流行如上图所示上衣下裳制女服)

图2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女士丝绸旗袍

(这一时期中国女性着装继承了晚清旗袍的样式,同时又有创新和发展,即相对于封建时期旗服来说,着装比较开放、优雅,能更好地展现女性魅力。这也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统治在中国结束的时代反映)

图3“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军事化特征,即所谓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图4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流行的喇叭裤、夹克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从极“左”思潮中解放出来,服装款式借鉴西方样式,体现出新颖、自由、奇特的特征)

图5模特在展示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国服饰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女性着装进一步自由和开放,更加注重人体的线条美,突出了性感主题)

【例2】 车轮滚滚

央视国际《走近科学》栏目2004年09月22日17:1

1解放前

清末时期,北京城基本没有汽车,少数有钱人的代步工具也只是人力车和畜力车。1913年,北洋政府开始提议组建北京电车有限公司。到1921年,北洋政府向法国借款作为官股,并吸收商股,筹办官商合资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1924年12月,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开通。这条从前门至西直门的线路,全长9千米,往返行驶有轨电车10辆,俗称“铛铛车”„„北京的城市公交事业由此起步。

当时,电车公司的车辆大多购自法国,或由法国向日本、英国、瑞士等国家购进。到1930年,北京电车的营运线路已经发展到了6条,线路总长度为39.787千米。1935年初,北平市政府决定开办公共汽车,筹资30万元订购了30辆大客车,目的是弥补市区电车运力的不足,同时发展郊区和游览线路。

但到1949年解放前夕,电车公司没有新增一辆车,也没有新开一条线路,日常运营仅靠贷款修复部分车辆。在册车数虽有141辆,但能够行驶的只有49辆,北平公交运营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建国初期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前门开入,欢呼的群众挤满了街道。这座千年古都迎来了一个新纪元,但昔日辉煌的都城如今却是百废待兴。街道上有人力车,马车,甚至还有轿子。作为公共交通的主力还是始建于1924年的有轨电车。但在解放的时候,只有49辆电车勉强能走,将近100辆电车停在车场里,无法动弹。

但在当时的公共交通条件下,还就是乘坐电车,才能够代步。尤其是西直门一带,劳动群众比较多。他们上天桥,那就得坐有轨电车。由西直门上车,一直坐到天桥一带。

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经过半年的抢修,所有的电车终于又奔跑在长安街上。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许多群众乘坐电车,来到了天安门前,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不久,北京公交开通了贯穿长安街的电车线。每逢周末,市民们都可以乘坐电车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跳舞、参加大合唱。但当时乘坐电车并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那时车门是从来关不上的,就是车在行驶的过程当中,外边还挂着好几个人,甚至车后面,也要挂着几个人,可想而知当时交通的紧张状况。

有轨电车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的上面都有一条像大辫子一样的电杆,接受电流,驱动车辆。电杆与电线会发生碰撞,丁当作响。可是这些在长安街上跑的电车都是法国制造的,已经使用了25年,性能老化,驾驶电车完全是一项力气活。

当时北京的有轨电车以前门为中心,共有10条线路,票价五分。建国后不久,北京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由于有轨电车需要铺设铁轨,这就占用了宝贵的城市道路。电车的运行线路短,不能输送更多客流,从1956年起,所有有轨电车的铁轨都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轨电车,曾经丁当作响的有轨电车从此就从长安街上消失了。

斯柯达

据老司机们回忆,过去培养司机都是由北京公交总公司的驾校培养。那个时候学司机的条件相当高,可不像现在这样人人都能学开车,那时候的青年工人必须要达到北京市劳模的标准,才能够送到驾校去学开车。但在1954年,由于交通事业的发展,进口了大批的车,这就需要大量司机,所以由各个车厂自己来培训。那个时候学开车也挺快,有的司机学了28天半,就出来开车了,社会上都称他们是28天半的司机。很快他们就开上了一种新的公共汽车——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

当时引进的公共汽车是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斯柯达。这被认为是当时最先进的大客车,一次能拉四五十人,由于采用汽油发动机,时速可达60千米。这和以前的电车相比,简直是鸟枪换炮。但当时我国的石油严重匮乏,斯柯达跑起来也很勉强。

当时老百姓就抱怨说,你们这个公交车,是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

九十人推。车一灭了怎么办,发动不起来,就得靠许多老百姓去推。

坐斯柯达,竟然还得随时准备推车,不仅让市民叫苦连天,也让司机们头疼不已。但这可是当时北京城唯一能跑的公共汽车。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被司机们称为“土豆”的客车,竟然创下了一个惊人的纪录。它们最长的使用年限30年,最长的运行里程240万千米才报废,平均斯柯达报废里程180万千米。

算下来,每辆斯柯达绕地球跑了45圈,运送8千万人次。斯柯达车确实到了极限,它也为北京的交通作了贡献。一直到1984年,斯柯达车才从长安街的滚滚车流中消失,但它们创下的纪录,恐怕再也不可能被打破。

其实,斯柯达车还被改装过很多次。最有意思的是在1956年,人们也是敢想敢干,在这个斯柯达车的后面,给挂上了一个拖车,这个拖车跟现在的铰接式的公交车可是不一样,这个铰接是用铰接盘把前后车给它连动起来,它可以通的。当时挂的那个拖车,完全就是另外一个车,用一个牵引杆把它连起来。特别是在长安街沿线跑的这个拖车,很大,相当于一个解放卡车的车身了。但人坐在里面,是非常不舒适,一颠一颠的。可是它能多装人,因为当时我们的公交车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数量还是不够。于是人们迫切地盼望国产的公交车能早点出来。

解放牌汽车问世

1956年7月15日,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长春缓缓开下了生产线,整个汽车城沸腾了。从这些老镜头里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欢欣鼓舞的气氛。第一批驶下生产线的解放牌汽车,是一款以苏联吉斯150为蓝本制造的汽车,载重量为4吨,最大时速65千米。1956年10月,第一批40辆解放卡车就运到北京,由北京客车厂改装成公共汽车。

但这40辆还是比较简陋的,连驾驶室都没动,直接在后边做了一个公共汽车的车厢,也不大,只是4米多长,也就能拉30多人,而且地板也比较高。从这时起,工程技术人员开始仿造斯柯达的样式,打造全金属的公共汽车。

1957年底,解放牌客车终于驶上了长安街。这是第一辆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大客车。从此,它和斯柯达一起,成为北京公共交通的中流砥柱。但在司机们的眼里,开解放车仍然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因为解放客车的发动机噪声特大,密封也不好,一发动,驾驶室里连黑烟都冒出来。

从1960年起,我国的汽油供应又一次遇到严重困难。为了让有限的汽油发挥最大效益,公交司机们想了各种方法。有的司机,为了用脚踩油门的时候感觉更好一点,他就不穿鞋,只穿一个很薄的鞋帮,就跟鞋垫一样,就是为了踩油门的时候能更好地感觉油门的深浅。

为了缓解不断增长的交通压力,长安街开始不断拓宽,1958年,长安街东面的复兴门和西面的建国门相继被拆掉,十里长街开始显现出来。当时在长安街上跑的基本上都是公共汽车,车少,路宽,司机们根本不必担心塞车。但由于公交车的数量太少,在汹涌的人流面前,公交车很快就不堪重负。拥挤,几乎是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坐公交车的写照。北京的公交在重载下艰难前行。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神州大地。古老的北京城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无论是斯柯达,还是老解放客车都已经服役了25年,它们已经到了车辆使用的极限。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设计一种新的公共汽车来取代它们。

这一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后,被定为黄河客车,它将彻底取代老解放。1984年,黄河客车终于出现在长安街上。乘客们第一次发现,现在的公交车似乎比以前的要多出一截。不仅装的人多了,而且上下车也更方便了。

过去,斯柯达车从地面到车厢,有1米1高,乘客一共得踏三步,才能踏到1米1的高度,显然给乘客带来了不便。现代的公交车都没有这么高的地板。黄河客车的车厢高度,只有0.7米高,比斯柯达要低40厘米,乘客上下车变得方便了。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到120

马力,速度更快了。但司机的驾驶环境还是非常简陋。方向盘重,离合器也重,时间一长,司机感觉相当疲劳。

最让人头疼的是,乘车的拥挤状况并没有改变。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也是乘车人最痛苦的时候。长安街上跑着的公交车几乎都挤得满满的,人们像沙丁鱼塞在罐头里一样。以至于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别挤了,别挤了,为什么公交车总是这么挤。

当时北京的客运部门做过调查,在车厢里面一平方米的面积,如果是39号鞋的话,才能码下11双39号的鞋垫,可是实际的调查结果是,一平方米当时要坐13个人。可见当时的公共汽车的拥挤程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古老的北京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北京已经是一座有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的公交车就像忙碌的工蜂,每天要运送数百万次的人流,公交车拥挤不堪的状况会不会得到彻底的改善呢?

巡洋舰

宽阔的街道曾是北京的特征,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赞美道,元大都的一些街道“其宽广的程度,前所未闻”。但是随着北京的快速发展,那些原本为马车和驼队准备的宽阔街道已经变得太过拥挤。原来的长安街就是从西单到东单这一段,既窄又短,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长安街不断拓宽,才变成今天的模样。如今交通部门已表示,北京旧城的路已没有可拓之处。于是北京的公交部门提出,新的公交车必须做到三大:一大就是大容量,就是车身能多装乘客;再一个大就是大马力,速度快;再一个大,就是要大开门,因为人多,只有车门大,才能快上快下。

进入2000年,北京的公交车却面临一个更加严峻的现实。北京市的汽车总数已经超过200万辆,每天早晚,超过80万辆的汽车会行驶在外城和二环之间,这时一场小小的事故,庞大的车队就会立刻被塞得不能动弹。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整个北京城区的道路基本处于拥堵状态,所有的人都叫苦不迭。

技术人员开始希望有一种既能有火车那样的载客量,同时又具有汽车灵活机动性的公交车,这就必须把公共汽车做得非常大。

2000年起,一种全新的大客车,驶上了长安街,它有一个气派的名字——巡洋舰。无论是长度还是容量,巡洋舰都称得上是北京最大最先进的公交车。车上装有液晶电视,随时发布天气和道路信息,售票员也不用大声吆喝。

现在的巡洋舰已经是一辆融合高科技的现代客车。它的心脏是一台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动机,对环境的污染很低,动力强劲,时速高达120千米。司机驾驶时,加速减速,只需要轻踩油门,一次可以运送220人,但这还算不上什么,一种比巡洋舰更先进的客车即将问世。

这是一种低地板的公交车,这种低地板公交车,只有一级踏步,车箱内是平的,车厢最低离地可以达到240毫米。这种车投入使用后,无论对老年人,对儿童,还是对残疾人都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车。

但长安街上的车流与日俱增,要让公交车在滚滚车流中杀出重围,多拉快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不久,北京将在南中轴路上,开辟我国第一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从前门到南郊的德茂庄。这条线路仿效著名的公交城市巴西库里提巴的经验。公交车将在封闭的专用公交车道上行驶。这样几乎不会塞车,或许才能使北京公交车彻底告别55年来的拥挤堵塞之苦。

篇7: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

一、蕴湛涵深

1901年清朝开始实施新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从《钦定学堂章程》到《奏定学堂章程》,清朝完成了对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兴办新式学堂。1905年遵照云贵总督令,云南府在昆明创办中学堂,次年定名为“省会中学堂”,即昆明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成为云南创办最早的近代中学。

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革进取,是为一中文化蕴涵之一。顺应教育改革潮流,除旧布新,以合乎社会要求,人才培养要求,是对一所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清末建立学校,到新中国成立后,一中内外管理的目标不断调整。1923年徐继祖任校长期间,建立新的学校体制。一是机构调整,设教务、训务、庶务三处。二是改三年或四年中学毕业制度为六年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三是采取新学制教科书。四是严抓校风校纪,规定高初中学生一律在校吃住,出早操和早晚自习的考勤和正课一样对待,学期期末算总分时,四个缺席扣总分一分。学生节假日外出,都必须穿制服,如因外出服装洗涤未干,必须请便衣外出假。制度建设保障了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校纪。

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重视节操、崇尚志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为一中文化蕴涵之二。学校根植在社会的沃土中,与祖国命运同呼吸,是一所学校立校生存的根本。一中学生在祖国近代命运多舛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以参战为名,出兵山东,侵占青岛,一中学生呈书巡按使:

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全体学生等,呈为时局危急,恳请增加军事教育以为预防事:窃以国家多难,正国民发奋图强之秋,四邻乡垒,即志士肝脑涂地之际……生等每读报章,一涉国事,未尝不痛哭流涕,抚膺长叹也!昔先儒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等素蒙国家教育,若急难不思尽力,何以对我国家?但生等爱国之心长,而捍卫国家之力短。生等均有当兵资格,如交涉不决裂则已,倘或决裂,则投笔从戎,效命沙场,亦不至与趋势人战等也……

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各班值星生

民国四年五月一日

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报效祖国的深厚情感,力透纸背,读来让人激动不已。当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昆明,一中师生们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撰写文章、散发传单、游行示威,并通电声援北京学生提出收复主权、严惩卖国贼的要求。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中学生在1920年发起组织社会主义研究团体“大同社”。以改造社会为宗旨,讨论有关社会主义知识、国内形势及本省问题,成为云南省第一个社会主义研究团体。1925年在一中建立云南省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共青团云南特别支部,为云南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时期,一中师生参加1945年的“一二·一”运动,1949年卢汉起义后的支前工作,积极投身民族解放及民主运动中,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勇于进取,不怕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为一中文化蕴涵之三。由于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经济落后,教育发展困难重重。缺乏师资,经费困难,图书教具稀缺,甚至学生缺乏课本。在种种考验面前,一中师生通过多方筹措资金,自己动手度过难关。据1938年12月11日《云南日报》报道:疏散到玉溪以后,一中同学从校舍建设到生活,都自己动手,先后开辟了大小总共十个以上的球场,运动场上随时都有同学们在那里运动,不时举办双杠、铁饼、撑杆跳等各种比赛,表现出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

抗战时期,日军轰炸昆明,学校数度搬迁,但是坚持上课。1938年搬到玉溪九龙池,1940年8月玉溪地震,昆华中学从玉溪九龙池搬回昆明潘家湾新校舍,9月学生报到注册开学。1940年10月13日,日本飞机轰炸昆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昆华中学旧址)及清华大学办事处被炸。昆华中学在轰炸后,临时疏散到海源寺一带露天教学,不久改迁澄江办学。1942年由澄江迁回昆明。不论怎样辗转搬迁,不论怎样战火纷飞,不论怎样艰难困苦,都保证学校教学,从不放弃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成就了百年昆一中。

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视野,不断追求进步,是为一中文化蕴涵之四。从1905年建校后,学校就不断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来云南联合办学,一时英才会聚昆明。众多著名教授、学者先后来一中执教,其中有闻一多、吴晗、楚图南、蔡希陶、熊庆来等。他们严谨治学的风范,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形成了优良的传统。

昆一中的百年历程,是伴随着中国和云南教育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留下许多可圈可点的文化蕴涵——近代以来历次教育改革的洗礼,云南地方教育特色,学校制度与组织结构,学校建筑与文物,学校取得的成就和荣誉,文化名流的执教,杰出人物的培养等等。对学校文化传统的总结和提升,有利于当代师生对学校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激励师生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在克服困难和危机中创造出新的学校文化蕴涵。

二、文以化人

“文化”的概念,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视角作了解释,其中涵盖了从文化知识到人文精神的内容。从“文化”到“学校文化”的概念转变,缩小了逻辑的内涵,由一个一般性的定义转变为相对具体的概念。但对于相对具体的“学校文化”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认知。美国特伦斯·E·迪尔教授和肯特·D·彼得森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人员通过共同努力,在处理危机和取得成绩的过程中逐渐创立起来的传统和仪式的复杂模式。”综合诸家的解释,“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建立和发展、管理和被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形成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和传统,并对该集团内全体成员产生一定约束力和道德力量,影响人们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教化作用,《周易·贲卦·彖》中说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意是说,通过观察人类文明的发展,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所谓“化”,即教化;“以文化人”即以学校文化教化、感化和滋养学校成员。“化”的践行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把文的“静”,“化”为动态的管理过程,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使命。二是每一个时代的师生对学校文化的不断创新与传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影响世界,影响教育领域。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大国强势文化的地位,不断进行扩张。如何在新的世界形势下,谋求中国教育的发展,是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一方面,中国教育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文化的传承,保障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一席之地。

学校文化对当代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昆一中百年风雨历程,应对了环境的变迁与挑战,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直保持云南名校的地位与风范。学校传统、立世准则、公众期望等,影响着师生的行为和作风。这一切的背后贯注的是思想的干流、社会角色的定位,以及起决定作用的学校文化。

“文以化人”,如同“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如何传承与发展,赋予时代的新意,让润物的“好雨”不枯竭,需要对“文以化人”的深刻理解,对学校文化历史的开掘,对当代学校文化的发展。

学生、教职员工是学校文化的客体,也是当代学校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主体。学校文化对学校学生、教职员工的感染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力,使师生在“教学相长”中获得生产力的解放,创造的自由与活力,推动学校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不断进步。

三、承熠创辉

古罗马政治学家西塞罗认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一所学校的历史是其生命的凝结,了解和把握这样的生命内涵,有助于师生的成长、有助于学校的成长。历史并不是可有可无、虚无缥缈的,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能深刻影响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赞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C·诺斯关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学说,该学说同样适应于管理学、社会学的研究与应用。每一所学校对管理矛盾的解决、危机应对方式、学生培养目标、师生行为模式、价值观念选择都弥漫着这所学校的历史与文化。从这一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学校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运用,以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文性,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增强内部的凝聚力。为此,我校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 校史的感化。

内容是以形式为载体获得表现,学校历史文化是通过人、活动以及所作用的物表现出来。重现历史,寻找具有文化价值的物,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学校设校史馆,展出各个时期图片、实物,编写昆一中校志,开展校史文物寻找活动,举办校史演讲比赛、校歌集体演唱等活动,使学生、教师与学校产生共情,激发对学校的深厚情感,以达到对师生情感的涵养和教育。

同时,学校将昆一中知名校友诺尔贝奖获得者杨振宁,民主战士闻一多、史学家吴晗、哲学家艾思奇、画家袁晓岑、工程院士戴永年等一系列校友的生平事迹以及对师生的勉励,以“昆一中校友寄语”的形式在校园及各班教室内广为宣传。用校友及学生身边的点滴事迹教育、启发和激励学生。让他们以进入昆一中学习为自豪,努力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勤奋学习。

努力挖掘学校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认真总结学校在各个阶段的办学经验、在各个时期所走过的路程、以及历届校友的典型事迹。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名人就在我们身边,许多知名校友就是从这里放飞理想,走向世界。学校校史成为了学校教育学生、启示后人的一本鲜活的教科书。

2. 前辈对后辈的感化。

百年昆一中,人才辈出。不断诞生的优秀人才,为后辈的成长提供了榜样的力量。学校不定期的请一些有成就的一中毕业生回访母校,请退休老教师讲一中的过去。在浓缩的时空里,同学们和历史握手,与前辈交流,分享他们在一中的成长历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着同学们去奋斗去追求,让自己成为科学家、艺术家……

3. 学校环境的感化。

花草树木是学校环境内容之一。由于昆明特殊的气候环境,适宜许多植物的生长,也养成了昆明人热爱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怀。一位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家长,和孩子共同选择昆一时说道:“我相信,孩子在学校三年,校园里那一棵棵参天大树,那一丛丛竹林一定会给孩子留下些什么。”他的话音落地,立即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不由得想起沈从文先生说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他对故乡多情而生动的描绘,使湘西凤凰古城名扬天下。故乡山水哺育了沈从文,沈从文为凤凰山水注入了文化品味,使凤凰古城具有了别样的情怀,滋养了人们的精神。昆一中的花草树木很有历史渊源,但没有开发利用。我们钟情于花草树木所附载的文化价值,请植物研究所专家做出鉴定,发动学校师生为阿尔巴尼亚赠送的油橄榄、尼克松夫人赠送的松树、二战后日本人为谢罪而栽种的柿子树等等设计标识,通过花草树木联结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去守护自己的家园。

4. 学校价值传承的感化。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危机,如教师的职业倦怠,高考失利、校园安全等等问题。在困难与危机中,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价值观,影响学校的决策。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的空袭,一中迁至玉溪坚持办学,所体现的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价值观,常常激发全校师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升华个体对学校的使命感,进一步发展团结合作、不怕困难的精神。

5. 审美趣味的感化。

审美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善恶美丑的是非观,影响学生的一生。百年学校的生存发展,是一部积极向上的奋斗史,一部矛盾对立统一史,这一切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当代社会转型、新旧思想的交替,人们思想空前活跃,也造成了思想的混乱与迷茫。中学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常规教导方式常常引起学生反感,造成目的与结果的背离。百年一中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形成了一中特有的精神文化:“宽容的品质,自强的精神,和谐的氛围和创造的勇气”, 凝聚成核心价值观:“大器、包容、自主、拼搏和尽责”。学校通过一系列组织活动,使一中的精神文化在有形无形中渗透到学生的生命中,让学生把握方向、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

“人是文化的沉淀”,撇开文化,学校会变得单薄;撇开历史,学校会变得幼稚;这样的学校是经不起风吹雨打,更遑论发展。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并释放为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师生对学校文化价值的认同,影响师生的价值取向、基本信念、精神气质、审美趣味、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在传承学校文化的基础上,要不断创造和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相关文章:

百年一中育百年英才08-03

百年英才靠谱吗怎么样04-28

百年泥小 百年辉煌04-21

百年复旦05-06

百年中行朗诵05-01

百年历史论文题目05-03

百年讲话论文题目05-04

百年辉煌论文题目05-07

百年一瞬论文题目05-08

百年老店介绍范文05-23

上一篇:回味无穷的经典爱情语句下一篇:社团联合会主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