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庆主题征文

2024-04-30

百年校庆主题征文(精选6篇)

篇1:百年校庆主题征文

二中情,永难忘

作者:姚晓敏

高二(10)班

指导教师:刘小梅

多少次,我寻找着记忆的气息误入梦的缝隙,看见昔日的痕迹:懵懂、无知、忧伤、希望……泛黄的日记,写满了雾的飘逸,笔下翻动的岁月,那便是我与二中永不被淡忘的点点滴滴。

亲爱的二中,在这一刻,我想与你邂逅!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几渡流年,我在这里欢笑,在这里长大、在这里迷惘,也在这里重拾希望。我带着希望在这里一直地寻找着……

历经百年风风雨雨,浮华沧桑的你——二中,是都已经无坚不摧?是否看不清了俗世的无奈?是否得到了灵魂的升华?我想你早已如同一颗千年老树深深地在地下扎根了吧。此生,我因能成为你的一片绿叶而倍感自豪。

谈起你,我真不知该从何说起,因为你带给了我太多太多,然而我无法用我的笔尖一一诉说,但我深知,我与你的这段情永难忘!

二中,那个让我重拾包袱重踏旅途的使者,我爱你。翻开往事,那时正值无知的我,不懂理想,不懂人生。每天都在虚度光阴,苍白的日子一天天在重复。记忆中不清那时有多久没有领略一个完整的清晨、抑或一个完整的黄昏。我总是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适的理由,从不屑求得到任何人的理解,只为了让住在同一个身体里的另一个带有良知的我摆脱罪恶感、继续消磨。我也曾问过自己,究竟一个生为人的的人该如何存活呢?我始终在寻找答案,没有方向地在消极的世界里折腾着、疲惫着。直到我遇见了他——二中!是他用他的一生帮我找到了答案。他的一生呕心沥血。他总是用他的泪水用他的经历教导着无数个和我一样的人。自从踏进了二中,我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然而二中赠予了我一双飞向人生的翅膀这双翅膀一直陪着奔向远方……

风轻花落定,时光踏下轻盈的足迹卷起昔日的懵懂悠然长去,在夜的最后一章,散尽了那段无知的岁月!而如今,我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在二中这个神圣美丽的地方开始努力着……

二中,经历了百年岁月的洗礼,如今早已变得坚不可摧。二中的校园由昔日的简陋变得如今的优美。这里环境说不出的优美,空气总狭夹着一丝平静……任谁看了都由心而发的感叹一声!二中的每个角落仿佛都充满了希望,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模样。我一直一步步地朝着梦的方向前行着,而这里就是我梦想的根据地,我更愿意在这挥洒青春,因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心的狂热。

二中的清晨,总被一丝晨光打破了宁静,鹅黄色的几缕淡淡的晨光映照在充满生机的校园内。我总是带着惺忪的睡眼早早地踏入校园,然后边揉着还没清醒的眼睛爬上几层高的楼梯,每每走到五楼的转角处,总被那升的太阳所折射出的光刺痛双眼,但我总是在努力地睁开双眼,然后欣赏着那一曙晨光。原来那是希望的曙光,我便带着这一丝曙光踏入课室,执笔奋斗,仿佛未来的模样在我的笔尖下定格……

二中追梦的起点;我成长的起点;我人生的起点……岁月竟流逝得如此之快,今年就是你百岁生日了,在此祝福你:生日快乐!此时此刻,对你的情,言语早已无法作出回答,那就让这份情留在我心灵的最深处吧。

你说:当秋风萧瑟,树叶凋谢随风飘落时就是我们分离的时候,而我说:即使我们分离了,对你的那一份情也永远不会忘!

昨夜梦里,我哭了,哭得好狼狈……写到这,我停止了手中转动的笔,轻轻合上书本,眼睛一直注视着窗外……

倾心校园

作者:李美静

高二(10)班

指导教师:刘小梅

它一路同行,是我心中那个避风湾,是停泊着知识的学府,沉淀着文化的瑰宝,静静地,将伴我度过三年的时光。

——题记

十月是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红日,是竞发的弓箭。让我在这激昂的时刻,为它高歌一曲,为这美丽的校园弹奏欢乐的乐曲。

还记得第一次看见您的时候,从外往里,就有一种无法遮掩的文化气息,校门口前那四个大字,扣人心弦,当我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就注定和您——二中种下不解之缘。于是我决定在那张薄薄的志愿书上写上“吴川市第二中学”这几个大字。

终于,斗转星移,花开花谢,美丽的时光定格在那一年,我背上行囊,走进吴川二中的门坎,开始三年的拼搏,在三年的旅途中,为了追逐大学的梦想,即使再汹涌澎湃的激游也覆盖不了我前进的孤舟,为了更辉煌的未来,我心中一直坚守着永不放弃的信念。

感谢二中能给我提供一个座位,让我能得在这汲取知识,遨游在智慧的天空,一步一步地走过知识的长河,并提升自己,并慢慢地实现梦想。

感谢这历史悠久的二中,在这将近一百年来,二中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宝殿。谁也不能更改,是二中,教我在绝望无助时想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领悟到“有志者,事竟成”的意境;是二中,教我即使一路坎坷,也要做一条执着地奔向大海的小溪,必须坚持不懈,最终将会投入胜利女神的怀抱;是二中,教我知道,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我也领悟到了梅的坚持意识,我会继续努力下去。

所以我爱这美丽的校园,当我学习累了的时候,我可以独自漫步在生态园的鹅卵石小路上,接受阳光的洗礼;我可以坐在树荫下,让微风亲吻我的脸颊;我可以抚摸那凋谢的花瓣,感叹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爱这美丽 3 的母校,当我承受不了压力时,我可以在校园的塑胶跑道上,尽力挥洒汗水。当我下完晚自修时,我可以在教学楼上仰望星空,寻找那一颗属于我自己的星,我自己的大学。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这美丽的二中,葱郁的绿色让二中显得有生动;宽敞的校道旁高高耸立的树;富有文化气息的三栋教学楼……这都是二中的美丽。美丽,不需要太多语言。

一个美丽的学府,承载着我的梦。

从此刻启程,不要放弃,不要……

两年可以很充实,很快乐

二中将在这里,为你点燃星星之火,照亮迷失的方向

我们,将在这里,赐予你希望,谢谢你二中!

我流连在树叶葱郁的校园里,我背上悦读的行囊,我嗅到了绿叶的生机和美好的未来,我继续穿梭于美丽的二中。

我爱这美丽的校园

作者:李浩

高二(10)班

指导教师:刘小梅

在粤西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那是我的家乡——吴川。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有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那是我的亲爱的母校——吴川二中,我爱它,它如暖和的阳光,温暖了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我爱它,它如参天的老树,用粗壮而历经沧桑的枝叶荫护了我的成长。

我爱它,它是那么的历史悠久,如百年的陈酿,愈发弥香。我的母校前身为六堡中学,创办于1914年,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市属完全中学。迄今为止,它已积累了百年的办学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百年的奋斗与追求,百年的光荣与梦想,饱经沧桑,承蒙各位领导悉心关怀与几代贤达栉风沐雨。在历经数届师生发愤图强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灿烂的文明之花,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掀开了她新时期的篇章。以其百年累累硕果,带着新时代的崭新面貌,在粤西这片文化厚重土上灿然而立。

我爱它,它是那样的环境优美,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扎根在这乡土里。走进这里,便有一股自然的气息、书香的气息,迎面扑来。新校区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组成。有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生态教育园。其间春意盎然,各种绿意生机勃勃,摇曳生姿;地理园设计精妙,各种地形地貌一览无遗,融世界地理与中华地理为一体,意在实践教学;文化长廊曲径通幽,意境深邃;读书亭造型别具一格,儒雅大气;宽阔的广场中央,有一西式的喷泉如瑰丽的宝石镶嵌其中,呈现出了万众一心,和谐平安的风景意味。除此之外,校园里的设施一应俱全。这无不加强了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科学的设计与求学的精神相连,浑然一体,妙趣横生,环境清净,景色宜人。

我爱它,爱这里的师生之情,同窗之情。每当我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失落、彷徨、无助时,我都感谢我的恩师。若是没有她,我便不可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更不可能练就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的勇气了。在这里,我从不感觉到孤单与寂寞。因为这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同学之间的欢声笑语,一声声问 5 候、一个个微笑……充斥着我的心房,暖暖的、满满的。

我爱这美丽的校园。这里的海风,夹着咸味,吹拂着每个学子的发梢,洒满了这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心在这里是多么的愉悦、多么的安详。

百岁文化工作者

作者:郑上娟

高二(10)班

指导教师:刘小梅

若教育是一本传承与创新的书学校是呕心沥血的作者,那么吴川就是一位栉风沐雨、革故鼎新的百岁文化工作者。他拟笔作剑、以文为武,在百年的荣辱浮沉、风雨兼程里,捍卫着民族的灵魂,彰显着民族的气节,始终屹立不倒,持续发展壮大!

一九一四年,他的诞生为这座海滨之城带来了文化蓬勃的新希望,向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份活力。他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冲天豪气让人敬仰。他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淡泊无私令人自愧。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创新,慢慢有了依恋。花枝下的绿叶与红花不再烂漫,化成肥料变成希望,投注在二中这片土地中。而这片肥沃的土地中,又有多少辛勤的园丁投身于此,多少汗与泪在此挥洒?几代人的奋斗与追求,几代人的辛勤与劳苦,在漫长的世界中,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国家与时代发展的脚步,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

吴川二中保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源流,却也同时拥有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在这,你能领略到各种季节的美妙。春天,踏着曲径通幽的小径,踩着温暖的朝阳,舒适满溢;夏天的风带着大海的味道暖暖吹过,穿过头发,穿过耳朵,那是大自然的触摸;当你在树下休憩,无端惊落了满树的枯叶,那是二中这个老顽童给你的秋的惊喜;冬日的二中,又是另一番景色:康庄的校道,现代的教学楼,迷人的景致都沉静下来,像玩累的孩子甜甜地进入梦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二中凭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充满活力的校园,孕育出灿烂的文明之花,在这繁荣的城市中占据名校之位,吸引广大师生的到来。这 百年的辉煌成绩,并没有让我们二中人骄傲自满,反而促使我们更加发奋图强,以昂扬的姿态分秒与争地与时俱进。教学楼上“今天我以二中为荣,明天二中引我为傲”的标语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自强不息。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在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吴川二中这个知识渊博的百年文化工作者用他执着的信念谱写了一页页的光辉,书写着只属于我们二中人春华秋实的篇章。他用坚实的臂膀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亦将以百年坚定不移的步履在时代车轮的追赶中持续走在前沿。

篇2:百年校庆主题征文

百年来,五中的教师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百年来,五中的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奉献。五中功不可没,历史将铭记五中的辉煌业绩。

“弹指一挥整百年,桃李芬芳春满园”。回顾过去的一百年,总结过去的一百年,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样做无疑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回想起来,建校时的教师,当时不少只有二十多岁,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创建了学校,翻开并谱写了福建省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他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至今,他们大多已离开了我们,但永远活在所有五中人心中!母校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爱校爱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纪念学习的!

五中老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都是刻苦勤奋的。他们是在远远不如今天的条件下学习生活的。许多学生尽管年龄较大,基础较差,但仍然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五中老学生有着艰苦创业的精神。

篇3:百年校庆主题征文

一、VI设计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具体作用

(一) 识别、导向性功能

高校VI设计, 是将学校形象具体化的创作过程。形象得到具体的视觉表现形式, 看得见, 摸得着, 并且是独一无二的, 这样无论是从传播的准确性, 还是从认知的容易性, 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学校整体的视觉形象设计, 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传播, 形成一个统一的、独特的学校形象, 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 达到识别和宣传目的。其次, VI设计是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所有形象要素的整合, 对学校老师和学生个体心理、行为起导向性作用, 学校传达的精神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 凝聚、激励性功能

一套完善的VI设计, 可以培养师生的归属意识, 群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大家在认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凝聚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 并把学校的发展与每位师生的个体发展有机结合, 在心理上由认同转化为行为上的参与, 由参与产生责任感, 进而爆发出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艺术审美性功能

符合审美, VI设计固然不能以观赏价值代替实用价值, 但也不能单单只求实用而忽视了美。由于VI的识别是通过视觉传达完成的, 公众识别的过程, 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美的形象必然吸引更多的眼球, 同时也给人美的享受。

2012年5月, 南通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华诞, 百年校庆不仅是南通大学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也是学校凝聚八方力量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更是各界校友回归母校观看发展成就, 回顾办学历程, 共商学校发展大计的一次盛大聚会。届时, 南通大学将开展一系列庆典活动。围绕此次庆典活动主题的VI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项目。对此, 笔者以南通大学百年校庆VI设计教学实践为例, 运用VI设计的相关理念, 通过对作品的设计分析, 探讨如何通过VI设计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应用来达到和增强校庆的宣传力和感染力。

二、VI设计的基本内容

VI设计主要分为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基础系统主要以标志, 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 整个VI设计是建立在这三大核心构成的基础之上。应用系统主要分为办公用品类、广告宣传类、纪念品类、服饰类和交通类等。

无论是基础系统的运用, 还是应用系统的拓展, VI设计都要突出的将抽象的理念最准确、最形象的表达出来, 使之转化为易被接受和识别的视觉符号系统。

三、VI设计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设计原则

高校VI设计首先从理念建设入手, 反映出鲜明的思想特色与文化个性。如北京大学借百年校庆时机广泛宣传“常为新的, 改进的运动先锋”的精神;清华大学九十年校庆把梁启超“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哲学名言作为一种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南开大学制定“允公允能, 日新日异”的校训;复旦大学制定了“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勤思”。高校VI设计以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为精神内涵, 将具体可见的外在形象与内在观念融为一体。高校VI的设计与实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既要体现视觉设计艺术的一般要求, 又要满足学校时代教育文化的特殊要求。在设计中应关注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一) 文化性

有人说, “文化品位不高的学校, 就象一个爆发户, 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底气, 缺乏底蕴, 比较单薄, 甚至浅薄, 这样的学校给人感觉缺乏教养, 当然谈不上品牌形象”。[1]因此, 文化性对塑造高校形象有着无形的影响力, 它是展示学校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而VI设计是将无形的学校文化转化为有形的视觉形象, 让人切身感知。这就要求设计者关注视觉形象设计的历史延续性, 挖掘学校的文化因素。这里的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办学宗旨、理念、历史、民族情节、人文底蕴及地域环境等。

在指导南通大学百年校庆VI设计实践过程中, 我们时刻关注学校文化元素的提炼。比如, 百年校庆的会徽设计时, 考虑到南通的地域文化以及南通大学的大学文化精神, 故采用汉字“百”以及南通二字的首字母“NT”以及阿拉伯数“100”同构组合变形, 在“百”字上采用写意手法, 该笔画又作为江海的浪涛形象, 寓意南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江海之畔——南通, 而且激荡飞扬, 富有动感。下方的“100”笔画严密规范, 体现严谨治学的态度, “南通大学”是中国教育家、实业家, 南通大学的创办人张謇先生的手写体, 端庄大方, 笔墨有力。色彩上采用中国红和南通特色传统工艺蓝印画布的颜色, 突出学校百年校庆的喜庆气氛, 又彰显南通地域文化。整个标志体型简洁、寓意明确、红蓝对比, 识别力强, 既体现了南通大学“祈通中西, 力求精进”的办学特色, 又衬托出南通深厚的地域文化以及南通大学百年校庆的主题。

(二) 教育性

一套好的高校VI设计要体现学校教育的特色, 让人一看到就能联想到是一个教育机构, 使学校的视觉形象设计有很好的指向性。同时, 学校的视觉形象本身具有教育功能。我们在视觉形象设计中要努力实现这一功能的最大化, 发挥学校视觉形象的教育功能。比如, 在指导南通大学百年校庆宣传海报设计时, 在图形选择上分别选取直尺、树木年轮、结绳和胶片, 这四种物象均有着明显的时间元素, 且对于时间进程有着高度的象征和概括。直尺虽然是长度的一种衡量工具, 但其长度数字却能转为时间数字, 该工具体现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树木年轮记载了时间的历程, 能够让人想到“十年树木, 百年数人”的教育理念。结绳以古老的结绳记事为依据, 体现了南通大学百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间。胶片的历史记录作用更是不言而喻。这些视觉形象象征了南通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理想, 使全校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 时代性

任何设计都离不开时代的影响, 不管是否有意, 人们的设计总会留下时代的特征。VI设计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应用要体现时代性特征, 就是要强调对时代特征的理解和表现, 这实际上也是学校文化对外要求的一种积极反映。在指导南通大学百年校庆VI设计教学实践中, 我们着重体现以下两个时代性特征:1.传统元素的挖掘。当今社会是一个人类情感回归的社会, 重视民族、传统已经成为时代之需, 在设计领域也一度兴起设计回归的思潮。2.现代设计的结合。现代设计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这是以现代审美和技术发展共同促成的时代性特征。以南通大学校庆纪念文化衫设计为例, 从T恤的图案设计上同时贯彻了这两个时代性特征, 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如运用中国飞檐式建筑外形, 中国结的图案, 中国印章的形式以及中国传统玉玺外型等元素, 并通过丝网印刷的传统工艺形式表现。但这些传统元素在运用时, 又以现代表现手法展现。如图形的简洁概括, 运用点、线、面的装饰构成手法, 在图形中多次使用波尔卡点进行装饰, 这是通过现代电脑技术才能实现的一种表现效果, 以及选择T恤作为承载物, 时尚元素和大众文化并存, 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四) 艺术性

虽然视觉符号主要功能在于识别, 但这种识别毕竟是通过视觉传达完成的。换句话, 识别的功能是通过情感的功能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 视觉符号是一种视觉艺术, 而接受者进行识别的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审美的过程。艺术性包括艺术的形式、手法、原则和强化的视觉冲击力。以南通大学百年校庆剪纸纪念品设计为例, 在艺术形式上选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其审美风格独特, 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上利用剪纸的造型语言, 构图简洁, 造型美观, 通过镂空对比体现图案装饰之美。在创作设计中遵循统一与变化, 对称与均衡, 节奏与韵律, 调和与对比, 比例与尺寸, 色彩与联想, 情感与心理等美学原则, 以达到主体视觉现象突出, 图形交错穿插而错落有致, 具有很强的视觉艺术效果。

(五) 参与性

高校VI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师生参与, 不少高校设有VI设计的相关专业, 在高校教师群体思想理论实践指导下, 加上学生的创造力, 完全有能力参与到学校视觉形象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来。此外, 高校VI设计主要受众也是师生。让师生参与高校VI设计与实施既有可能, 更有必要。以南通大学百年校庆为契机, 以教学实践的形式指导学生参与VI设计与实施, 不但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深刻感受和领会百年校庆的重大意义, 见证学校办学成果, 感受大学文化精神, 激发师生主人翁意识。同时, 把参与设计的过程变成接受教育的过程。

因此, VI设计是高校形象塑造的工作重心。一个拥有良好品牌形象的高校都不会轻易放弃VI形象设计的应用。同时, 在VI设计的过程中也应把握住高校形象塑造的独特性, 在设计原则上应注重其文化性、教育性、时代性、艺术性和参与性等特点, 充分发挥和挖掘高校的视觉形象传播资源, 达到提生形象, 打造品牌名校的目。

摘要:VI设计即视觉识别系统, 是高校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相同的使命, 对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南通大学百年校庆VI设计教学实践, 具体分析VI设计在高校形象塑造中体现的文化性、教育性、时代性、艺术性和参与性等设计原则。

关键词:VI设计,高校形象,南通大学百年校庆,应用

参考文献

篇4:校庆“三”“百年”

(一)

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大学生活的母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今年9月8日将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从1962至1968年,我在那里生活了6年(本应1967年毕业,可分配时已到了1968年的夏季)。6年的大学生活让人感慨万千。有幸在历史系目睹大家风采,亲聆教诲,让人终身受益。白寿彝先生(讲授《史学概论》)的高屋建瓴,何兹全先生(讲授《中国历史文选》)的渊博宽厚,杨钊先生(讲授《中国古代史》)的古拙,刘家和先生、李雅书先生(讲授《世界古代史》)的谦和、娴熟,龚书铎先生(讲授《中国近代史》)的深邃,刘宗绪先生(讲授《世界近代史》)的睿智,回味无穷,吸纳不尽。还有些老先生如赵光贤、朱庆永、刘启戈等,因诸多原因有的未上课,有的甚至连面也未曾见过,但那声望却是不胫而走的。

何兹全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蜚声中外,却毫无"大家"的傲气,无论对学生还是同仁,都是诚于心,笑于形,亲敬之感油然而生。90年校庆时同窗好友陈琳国(是何先生的博士弟子)夫妇陪我一起去看望先生,先生虽已80高龄,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一如当年。当时学校流传着一段何先生的佳话:先生为北师大90年校庆捐了一笔钱,他的弟子闻知,建议有关方面不要接受,因为先生生活虽然并不拮据,平日却十分节俭,连皮带断了都要缝好再用,不忍心先生解囊。一向慈祥和善的先生得知此事,斥责弟子们"多管闲事",坚持己意,先生风范,可见一斑。今年5月8日,山西大学百年校庆时,学校请来了何老先生的公子何芳川先生。何芳川专攻世界史,博导、教授自不必说,还是刚卸任的北大副校长。可是当我自我介绍是何老先生的学生时,他马上接口说:"那我就是你的大哥,可以吧?"这不仅使我"升格",更使彼此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在"历史系百年成就展"室,有一幅1982年中国非洲史研讨会在山大举行的照片,他兴致勃勃地寻找着43岁时的"他",不时风趣几句,虽满头白发,却一片纯真。在留言簿上的署名是"后学何芳川"。这次到山西,携夫人同来,但夫人一应开销坚持自付;与陪同相持不下时,每每搬出何兹全先生作"盾牌",声称"家父有言"......早就听说何芳川在北大有"平民校长"之美称,短暂的接触,实实在在地填补了耳闻之"虚"。何兹全先生当年任北师大历史系副主任时,虽无"平民主任"之说,但在我们心中他既是师长也是同行,套用一句时髦的话,那是一种"零距离"的尊敬。在何芳川身上,我看到了又一个何兹全先生。大概这也可以叫作"有其父必有其子"吧。我为此感到骄傲!

或许因自幼喜好文史,在北师大,不仅对历史系,对其他文科系的名家也非常景仰。如中文系的黎锦熙、黄药眠、刘盼遂、穆木天、李长之、葛信益、启功、钟敬文诸先生,政教系的陶大镛、马特,教育系的瞿菊农、朱智贤等众多老先生,虽无缘耳提面命,却心仪久之。每看到他们有新作问世,总要翻看翻看,似乎不懂也是一种满足、一种享受。有一次,我在学校的书店里看到启功先生新出版的一本诗词集,全部手书,甚为喜爱,可惜锦囊羞涩,无缘致喙。当年给我们讲写作课的是中文系的齐大卫先生,尚年轻,但极其敬业,讲授杨朔的《荔枝蜜》,绘声绘色,至今历历在目。我从一个偏远的县城第一次到北京,一切甚感新鲜,头回作文,写了篇大意是北京美、北京人的心灵更美的短文,齐先生在课堂上夸奖了几句,几使我萌生转系的念头。还有教英语的蔡文萦先生,偶尔几句鼓励的话,就使人受益匪浅。历史系资料室的马香雪先生,平常很少说话,只是埋头整理卡片,后来才知他是精通英、法、意等多种文字的行家里手,在翻译方面颇有造诣。时在图书馆政史阅览室工作的杨国昌先生,工作尽职尽责,还经常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直到他当了全国《资本论》研究会的会长,我才知道他原来是经济学专家。

我对陈垣老校长的敬佩之心近乎虔诚。老校长与历史系关系特殊,进校前我就看到过他对历史系毕业生的讲话,听到过"四世同堂"的佳话。到了师大历史系,才逐渐感受到老校长的学识与威望的魅力。大约是1963年,为了鼓励学生读书,在程今吾副校长的主持下,学校搞了个书展,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图书馆大厅中央的一张大圆桌上,密密麻麻摆放着的全是老校长一人的著作,有许多精品是他个人出资印制的。那时,我才开始懂得什么是"学富五车",什么是"著作等身",什么叫"大师"。当时师生中流传着许多老校长如何对史书"如数家珍"的轶事,让人折服,惊叹不已。遗憾的是那时老校长已80高龄,平时住在校外,很少到校,六年里未能亲自聆听老校长讲话。有一次,老校长来校参加声援非洲人民的一个大会,声明是让助手宣读的,我们只能在操场远远地看见他模糊的身影,然而那也是极大的满足,因为老校长是"国宝"级的人物!

北京毕竟是北京。六年里,每逢"五一"或国庆,常有幸远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风采;在历史博物馆,聆听郭沫若先生讲郑成功;纪念"一二·九",在人民大会堂目睹蒋南翔部长做报告;中苏论战,戎子和来校描述如何唇枪舌战;中印边界冲突,从硝烟弥漫的前线回来的解放军军官介绍怎样克敌制胜;柴德赓先生讲《王鸣盛与钱大昕》的口才与风采,陈瀚笙先生介绍印度研究时的厚重与无华,陈强先生表演"黄世仁"的滑稽与可笑,中山公园的音乐会,国庆仪仗队的演练,天安门广场的狂欢......一切好像发生在昨天。有一次,似乎是外交部的乔冠华先生来校做报告,我与一位同窗被安排作记录,两个小时下来,手指发直,可那兴奋却溢于言表,因为头回坐到了主席台的角落。即使是"文化大革命"的日子里,也有国家体操队、乒乓球队、举重队、田径队、战友文工团等各种文艺、体育团体到校表演,有幸目睹王维俭、庄则栋、陈镜开、吴浮山、胡松华等人的风采。记得胡松华演唱时,起初他一首一首地唱"语录"歌,大家则不依不饶地一遍又一遍地鼓掌,直到那清脆嘹亮的《赞歌》回荡在北饭厅,才得以收场。

有位学者曾这样说:"牛津大学的教授是怎样教学生的呢?就是每周把几个学生召集在一起,教授抽着烟,把烟喷向学生,系统地喷了四年,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生。......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一流的学者,就是被这种氛围熏陶出来的。"我想他这里强调的就是一流大学那种宽松、和谐、活泼、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师大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万千的师大学子们就是在这种理念的熏陶下吸纳营养,成长壮大,以母校为骄傲,为母校增光。

在师大的后两年适逢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书是无法念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另一幅景象:"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阴阳怪气,北京五大学生"领袖"的穷争恶斗,学子的无知,老先生的厄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倍受折磨......学业大受影响,却也多了一番但愿以后再也不会有的阅历。

(二)

忻州一中是从1902年成立的"秀容书院"绵延下来的,也跨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1956至1962年在那里的六年中学生活,保留着我青少年时期最美好的记忆。

忻州一中当时叫忻县一中,忻州、定襄合并时又叫忻定一中,校址也多次迁移。在我的记忆中解放时在老城东北角的"火神庙"附近,后迁到老城的西南坡上,到1956年我上中学时刚搬到城北约两三里处。粉红的围墙,整齐的教室,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名目繁多的运动器材,在我幼小的心灵中,那就是童话里的世界。那时,学校和老城之间,全是庄稼地,冬春视野开阔,夏秋一片绿黄。我的家在城内,上下学常是一路小跑,路旁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学校盖大礼堂,我们一趟一趟从附近匡村的砖窑上背砖;学校号召积肥,我们披星戴月,一大早沿着乡间小路拾粪;大炼钢铁,我们曾在上学的路上被拦截到铁厂砸矿石;除"四害"时,我们也曾在上课时间到庄稼地里敲锣打鼓赶麻雀......在那童心正盛的日子里,一切都涂着一层浪漫的色彩。尤其是初中的41班,在同年级8个班中年龄最小,也调皮至极。有的住校生晚上光着屁股在操场周围的杂草丛中捉迷藏;有的竟然爬到宿舍的房顶上东游西逛,到处乱窜!一次上语文课,我们把一位姓李的老先生气得对着窗户讲了45分钟,因为下面一片吵吵声,而他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后来,教代数的董有为先生当了班主任,他管理学生很有一套,不卡不压,不愠不怒,却把一团乱麻拧成了一股绳。一群十四五岁的小孩,无论是全校的歌泳比赛还是广播操比赛,都能捧回冠军奖状,就连踢毽子比赛也让高三的"大"学生"俯首称臣"。有一年冬天,拔河成风,我们班和隔壁高一个年级的同学较上了劲,每逢争夺战,全班齐上阵,硬要把那根又粗又长的绳子盘到我们教室的后边。也许就是这股不服输的精神,调动起了学习的劲头,我们那个班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同年级前茅,就连1962年高考,凡考上重点大学的,都是当年41班那群"调皮小子"。那时候,调皮归调皮,考试却极其规矩,"偷看"比小偷要丢脸万千倍,为大家所不齿。每临考场,必目不斜视。

忻州一中也有一批让人骄傲的老师。也许是处于铁路沿线的缘故,教师来自四面八方,清华、北师大、南京大学的都有,这使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就像一间封闭的房屋开启了许多窗户,射进了缕缕灿烂的阳光。来自清华的罗明昆先生,讲数学干净利落,每节课只讲二三十分钟就交代得一清二楚,余下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交口称赞;语文老师杨廷钧,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提到了《荡寇志》,好奇心竟驱使我千方百计在一位同学家里找到了一册缺头少尾的旧本子,借来浏览;早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院的李良和先生,古文底子很厚,是学校的"活字典",有一年元旦晚会,大家请他吟诗,他双手一张说:"我有两只手,好诗无一首。"虚怀若谷的作风赢得了阵阵掌声;狄子中先生的英语,语法交代得很清楚,1962年高考,考文科的同学凡是上了山西大学的,都念了外语系;章乃彬先生刚从北师大中文系毕业,课余常在操场踢足球,又给我们投射了些许足球文化的影子。那时的老师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些许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山大中文系毕业的王仁玉老师,患风湿病,上课拄着拐杖,但常常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预先把要讲的重点写到黑板上,有时累得满头大汗,但从未见他坐着讲课。有一回,为了鼓励学生练笔,号召大家写"万字文",竟然给我的作文打了99分!那不过是些东拉西扯的东西,可却促使我暗中在语文上使了劲,还悄悄地在《忻定小报》、《云冈文艺》上发表了两三首小诗。遗憾的是上大学后我再没有见过王老师,听说他后来调到太原十中,"文革"中不堪羞辱,切腹自尽。此噩耗曾让我唏嘘不已。我一向对教师动辄斥责学生"笨蛋"、"蠢才"极为反感,因为稚嫩的嫩苗需要的是精心呵护,不是狂风暴雨!王老师是一位深谙教育之道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忻州一中的王法成老校长。我上中学时,他由地区教育局局长调任忻县一中校长。老人学识渊博,治校有方。在新盖的礼堂里,学子们席地而坐,一上午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辩证法;早自习,他会突然随意叫几个学生到办公室,询问英语单词,掌握情况;早晨,我们跑校生拼命地往学校跑,生怕校门口遇上检查迟到的那位个子不高、戴一副深度眼镜、不苟言笑的老人。当时的师生对老校长是畏而敬之。一听说"老校长来了",谁也免不了"心跳脸变色";可是在背后,无人不对老校长的所作所为点头称道。1959年我念高一时,他独具慧眼地把四个班的外语分成了英、俄两个语种,我所在的高16班和17班学英语,这一举措当时在全国也属罕见。我到师大历史系时,全班40位同学,念英语的只有4人,分别来自四川、浙江、北京和山西。那时一起上英语课的还有中文系、教育等系的,几个系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个人。我调到山西大学任教后,通过培训、考试,有幸出国深造,细想起来,与王法成老校长当年的高瞻远瞩不无关系。

早就听说老校长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和外语系,是老资格的"双学位"获得者,早年参加革命,曾任保德县长等,但仅耳闻而已。最近,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出了两本书:《山西大学百年纪事史》和《山西大学百年校史》(中华书局,2002年3月版)。《纪事》在"1938年(民国27年)"条下对老校长有专门介绍,读后方知传言毫无水分,兹照录如下:"王法成(山西大学理学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保德委员会干事、岢岚中心区秘书与组织部长、岢岚专员公署财政科长、保德县长。1946年,国共和谈三人小组抵晋绥时,作中共代表英文翻译。"(见《纪事》第149页)山西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郭贵春先生在为两书所写的"前言"中指出:"面对着国家与民族的危亡,山西大学的师生们、校友们用自己的热血和身躯谱写着抗日的篇章。"大批山大师生、校友"留在了山西,参加了牺盟会、决死队、战动总会"。在他所列的战动总会工作的10人中,"王法成"的名字赫然在目。他还指出,"山西大学的师生们和校友们在抗日前线、在敌人后方、在各抗日根据地,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解放而努力工作者,他们发扬山大光荣的革命传统,为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而英勇不屈地战斗着!"(见《纪事》第5-6页)读到此处,我深深地为我们的老校长而骄傲,为山西大学而骄傲!不幸的是"文革"中,老校长却备受摧残,癫狂而死......

忻州一中的教学设施在当时也属一流。在实验室,我第一次看到了显微镜下的昆虫翅膀;从图书室,我第一次接触了《国语》、《战国策》之类;音乐课上我学会了唱"小杜鹃叫咕咕";体育课使我懂得了打垒球的规则,还迷上了乒乓球,后来又加入了"校队",有幸同当地的高手"过招",如今又成了老年健身的一"宝"!那时,学校给每班配有二胡、笛子等乐器,让学生课余拨弄,同学中能拉个曲、吹个调的大有人在。回想中学时代,只是在高三时为了应考,放弃了一切爱好,"蓬头垢面"在树丛中死记硬背,着实吃了一番"苦",其余的日子都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不像如今的孩子,娘肚子里就得听音乐、学英语,又吃苹果又补钙,操心过度;一背上书包,就重担在肩,如牛负重,将来能否成为贝多芬、张大千姑且不说,先倒失去了一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三)

第三个"百年"校庆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山西大学。它的前身是1902年用"庚子"赔款建立的"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一起,是我国最早的三所大学之一。今年5月8日,浓彩重笔的庆典使山大人感受了百年老校的自豪与自信。

我与山西大学的关系是从1978年调到历史系后开始的。眨眼间,我在这里已度过了24个春秋。这24年,可谓五味俱尝。受"文革"影响,毕业后的我,整整在社会上混了10年,把大学学的一点东西都还给了老师。"文革"后登上大学讲台,又得教世界史,个中甘苦,只有业内同仁可知。山西大学虽然比不上全国的名牌院校,但历史系也有一批功底厚实的老先生。如周传儒、马非百、梁园东、阎宗临、王辑五、罗元贞等长期在历史系执教,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为师生所敬仰。王辑五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53年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他所著的《中国日本交通史》被誉为"至今仍未见可以替代"的著作;另一部专著《亚洲各国史纲要》曾是全国高校的通用教材。何芳川先生在《世界历史》2000年第4期上发表的《迎接中国世界史研究新纪元》一文中指出:"王辑五、何肇发、朱杰勤、陈瀚笙、季羡林、周一良先生的著述,培养了一代年轻的学人,奠定了我国亚洲史研究的最初基石。"阎宗临先生是瑞士伏利堡大学的博士,并曾在该校执教。回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山西大学历史系任教授、系主任等职,在当时"草盛豆苗稀"的世界史园地,荜路褴褛,辛勤耕作,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记得60年代初,有一次舅父马作楫家来了一位老人,见舅母正在厨房操持,便信口吟出"三日下厨房,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的诗句,态度祥和,满口五台话。第一印象是为人和善、学识渊博,事后才知是阎宗临先生。那时我正念高中,敬佩之心自在不言中。可惜我调到山大时,老人已病瘫在床,无缘受诲。罗元贞先生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北大等校教授。先生精于诗词,1952年曾致书毛主席,建议改《长征》诗中的"金沙浪拍云崖暖"句中的"浪拍"为"水拍",毛主席亲笔回函致谢,被师生称为毛主席的"一字师"。江地先生是国内著名的捻军史专家,《剑桥中国史》称他是"治学严谨的中国史学家",在师生中也威望甚高。我第一次给78级上《世界近代史》时,同时上《中国近代史》的就是江先生。当时自己初登大学讲台,和这样一位学界前辈同台"献艺",压力可知。所幸有同事和学生的鼓励,才算闯过教学关。作家韩石山先生曾对系友说过一句话:"能够到山大历史系读书应该感到自豪!"确实,山西大学历史系有一批造诣不凡的学界前辈,也有一批奋发向上的可畏"后生",厚重的文化传承和底蕴是历史系的骄傲,是山大人的骄傲!

在山大历史系,我教世界近代史,懂点英语是情理中事。但过去学过的,经过十年动乱,基本上还给了老师,一切得从头做起。已届不惑之年,却得硬着头皮记单词、练口语,苦不堪言。第一次到北京考EPT,听懂的只有"number one"、"number two"之类......其余一片空白。幸运的是在外语进修班遇到的老师都是山大外语系的英语"高手",诸多外教不说,外语系的常风、高健、彭阜民、聂崇信诸先生,就是颇多建树的专家,从中受惠良多。高健先生辅仁出身,中英文底子很厚,他的译著《英诗览胜》、《培根论说文选》等,颇得世人赞许。彭阜民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尤擅汉译英,他的《郭沫若剧作选》在英译本受到广泛好评。1986年,他到美国访问,在美国人家里做客,主人惊诧地问他在何处学的英语?因为女主人是希腊裔,在美国生活了二三十年,照主人的说法是"也不如彭先生讲得好!"有一年,太原电视台让我翻译电视剧《唐王开基》的剧情介绍,我不谙深浅,冒昧地接受下来。译出后,心里没谱,拿去请彭先生过目,彭先生几乎重译了一遍。我起初把题目译成"How the tang Dynasty was Established"彭先生改为:"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Tang Dynasty"。优劣高下,自不待言。从那时起,我才逐渐领悟到点翻译ABC。

在外语培训班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德高望重的常风老先生,他的学识、风范,堪称楷模。常风先生系榆次常家第15代后人,清华外语系毕业,三四十年代曾协助朱光潜先生主办京派重要刊物《文学杂志》,在学界崭露头角,与钱钟书、萧乾等过从甚密。常先生曾任北大西语系副教授,山大外语系教授、系主任等,淡泊宁静,与世无争,一身仙风道骨。出版的集子取名《弃余集》(1944)、《窥天集》(1944,1998)、《逝水集》(1995)、《彷徨中的冷静》(1998)等,或许不无寓意。钱钟书是先生北大时的同窗挚友,吴晗是其夫人郭吾真先生的清华同学,但常先生夫妇从不向人提起这些;钱钟书先生弃世时,先生发唁电,人们才对此略有所闻。80年代初我听先生讲课时,常先生已70高龄,但精神矍铄,一口流畅的英语连续讲一个上午,不事休息,讲桌上连一杯水都不放,倒常提醒我们随时"方便"。有一次,我对英文《全球通史》里的一段话在理解上有些困惑,便把两种理解的译文附原文呈交先生请教,没想到几天后收到先生复函,钢笔行书密密麻麻两页,详细阐述了他的看法,因为是竖写,行文中的英文是把纸横过来写上去。其不苟精神令人岂止感佩!有一次,某刊物创刊40年,想请先生写几个字,先生坚辞,谦称自己"不会写"。谦恭之风,常萦徊脑际。有一年春节,我去给先生拜年,临行,先生非送到楼下不可,并说"这是我的规矩!"山西大学百年校庆,他虽年迈多病,与外界接触甚少,却与夫人各捐200元,以表心迹。可惜老人未能目睹庆典,以93岁高龄猝然离世!常先生的夫人郭吾真先生是历史系的资深教授,早在1992年,就在收入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慨然解囊,捐资1万元设立郭吾真奖学金,至今已奖励9届,惠及40余位学子。老一辈学者严谨治学、一丝不苟、虚怀若谷、待人以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山大学人的骄傲,也值得我们这些后学者深思!

转瞬间的60个春秋里,18年在学校念书,25年在学校教书;其间,有37年是在上述三所有"百年"历程的老校度过的,这是一件乐事。为庆贺山西大学百岁,我诌了几句打油诗:"坎坷长征路,荆棘世纪程。九曲十八弯,感慨万千重。云横山川晦,天高日月明。海纳百川时,老树沐春风。"我想,大学之"大",不在地盘大小,学生多少,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能容纳千家百派的氛围,让学子们的思想张开翅膀。只有这样,"求实"、"创新"、"勤奋"、"严谨"之类才能真正体现,而不至于流于"套话"!希望我们的学校愈办愈好,我们的后代愈长愈壮!

2002年6月于山西大学

(责编 周边)

篇5:百年校庆征文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学校,只见校园已被彩灯、喷泉和红地毯装扮得喜气洋洋。校园内,小路两旁放满了鲜花,像一个个小孩的笑脸,在欢迎来自海内外尊贵的客人、各界校友、各级领导、各界人士。操场上,舞台更是格外引人注目。舞台前面放着一簇簇鲜花,舞台的背景写着“19xx——20xx”,还有一块巨大的LED屏,随着不同的节目,它会不停地显示出不同的背景。

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四个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献词。林丽校长致辞。校庆分为序曲、流金岁月、校园交响、放飞希望、尾声几个部分。隆重的百年校庆在我们演奏的一首《生日快乐》中拉开了序幕。接着在管弦乐队演奏的激情澎湃的乐曲中,武术队员们用红旗做着表演,动作整齐划一,演出正式开始了。我是乐团中的一名小提琴手,在演奏时,心里很激动,我觉得比以前任何一次排练都要拉得好。虽然我们排练时很辛苦,但是能在学校百年校庆时演出,感到无比光荣和幸福。

然后,老师们为我们带来了激情洋溢的诗朗诵和热烈的拉丁舞。台下同学们纷纷拍起手来。之后,舞台上同学们一会儿唱着“快乐大巴”,一会儿又唱着“让我们走进金色的十月”,为大家献上精彩纷呈的节目。

篇6:百年校庆征文

在这个秋天,在这所古风犹存的小城之中,一所老校,已经整整一百岁了……

楼梯处传来一声声拐杖击地的咚咚和一阵吃力而迟缓的喘息声,一位耄耋老人的身影渐渐浮现。岁月如同无情的刻刀,早已在他的脸上刻下一道道深痕。曾经笔挺的脊梁,也已因为背负了太多的沧桑而变得佝偻。“终于找到了”,他带着喘息轻声道了句。抬起有些浑浊的,又仿佛噙着一丝泪水的眼,看了看门楣上那三个刚劲有力而又不失飘逸洒脱的大字:校史馆。

这是他曾经的学校,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就是这所学校的老校长。

静静走进馆内,看着这熟悉的和陌生的奖牌、奖杯,有的已经生锈,有的因风化而变得陈旧不堪,而更多的,却依然熠熠生辉。老人缓步走到一排奖杯前,伸手抚了抚一只奖杯柄上缠着的早已褪色的红绸,不禁欣慰的笑了,一丝孩子气的得意浮现在他的脸上。想当前,这只奖杯还是他亲手从省长手中领回,在回来的长途汽车上,他双手紧紧抱着奖杯,兴奋的一整夜都没有合眼。百年校史,自己也曾书写过一段光辉。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峥嵘岁月,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人生一世,能留下一丝痕迹,足矣!

退得门来,老人又回头顾盼了一遭,好似依依不舍地回首自己逝去的年华。又回想起今日捧起“杏坛奖”的一刹那,他那曾接过无数荣誉的手,竟头回有些颤抖。毕竟,那沉甸甸的奖杯,如同一张岁月的光盘,刻满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与奋斗。

手抚光滑的墙壁,回首过去秉烛夜读的清苦求学路,老人兀自微笑。年轻时,墙上满是斑驳,而今,人满脸爬满了皱纹,学校倒变得年轻了……

秋风微拂,老人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长廊的尽头。

一阵纷乱的脚步声传来,然而又倏地静止了。一群身着洁白校服的学生,静静伫立在楼梯口,稚气未脱的脸上挂满了庄重,清澈的双眼里洋溢着虔诚。随后,仿佛不愿打扰历史的沉睡,轻轻地,缓缓地走进。

浏览着先辈们光荣的历史,凝视着百年以来学校获得的各项荣誉,阅读着那篇洋洋洒洒的《百年诞辰赋》,孩子们热血沸腾:我们正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的美好即将由我们书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一定要延续先辈们曾经的光荣,为未来的世界涂上一抹属于我们的光辉,为属于我们的时代,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迹!

阳光洒下,“校史馆”三个字愈发显得熠熠生辉。

同学们怀着满腔热情,望了一眼湛蓝的天空。在那里,他们仿佛看到未来:一座座新颖的高楼拔地而起,小型飞行器穿梭在城市的天空,美丽的城市与绿树完美融合。穿过如洗的蓝天上飘着的洁白的云,望到宇宙空间里,千万个星球如地球一般焕发出勃勃生机,无数飞船穿梭在浩瀚的星河……人类进入了和谐发展的新纪元!而这美好的蓝图,正是由他们---新一代莘莘学子挥就!而此时,绿树掩映中依旧静谧的母校,正欣慰地望着他们,含着欣慰的微笑……

同学们离开了,偌大的校史馆内静悄悄的,好似从未有人曾踏破过这沉睡历史的宁静。老校长来了又去,同学们来了又去,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真的吗?

不!

学校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永世不忘的痕迹。而他们,也曾用、在用、也将用自己的双手,为菁菁校园刻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而这所学校和她的学子们,又一刻不停地在慢慢演绎的历史画卷中,挥洒下专属自己的痕迹……

时间知道,知道这一切,知道过去,知道现在,甚至,预知了将来……

上一篇:大学老师“敬业笃行”演讲稿下一篇:假期安全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