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改革研究报告

2024-04-23

学校发展改革研究报告(共6篇)

篇1:学校发展改革研究报告

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课题评审书

三、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背景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

随着社会对劳动者技能素质要求的提高,国家对中职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切的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然而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重任的职业教育却存在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应生产实际的要求;理论性内容偏难、偏多,与实践脱节,实用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中职教育的膨胀发展与社会对技工人才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严重的不适应, 制约了中职教育的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改革是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改变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在职业教育岗位领域中探究与完善。只有不断调查深透研究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及出现动因,以目前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当前社会发展对中职人才的现实需求之间矛盾入手,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分析课程发展趋势的内部动力。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本课题探究的主要项目。(2)所要解决的问题

课题组在充分研究和领会《教育法》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外先进国家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现状和我国先进省市的通行做法,基本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分析出现的问题,并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我校实际,对本校近五年的课程设置进行数据分析、功能研究、效果评估,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而科学的依据。为今后专业设置,教材及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课程改革关系到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是进行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宏观理论导向。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努力解决如下问题:

(1)调查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关系现状。

(2)分析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供求矛盾出现的潜在原因。

(3)分析研究国内省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研究的先进成果,并加以归类总结,分析其发展趋势。(4)分析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原动力,把课程改革落实到位。

(5)结合本校实际,探究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改革新思路。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有研究中,国外推行的世界劳工组织开发的职业培训的技能模块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课程。这一课程模式表明,职业教育课程应从工作需要出发,而不是以存储知识作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它还表明一个技能型的工作、一个工作任务可以按其工作步骤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通过模块的叠加来完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在当时给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很大启示。然而,这一课程是指向职业培训的,针对具体技能的。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校教育,还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而纯粹的针对职业培训的MES模块课程,很难兼顾职业性与教育性。

其次加拿大能力本位CBE(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课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知识点、技能点,包括态度的分析非常详尽,特别是在对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界定和综合之后形成的课程开发表(DACUM),使得这一模式在学校层面的开发比较容易实现。因此,成为当年中等专业学校特别推崇的课程模式,并且直到今天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被称为核心阶梯式的课程也具有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第一年强调宽泛的职业基础(不是普通文化课基础);第二年强调职业大类的内容(不是专业大类的内容);第三年强调职业专门化(不是专业专门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为推广核心阶梯式课程做了很大的努力和尝试,在全国开展了很多典型试验。后来,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被引入我国。澳大利亚培训包实际并非课程,只是一个职业资格标准。在澳大利亚,任何一个机构只要获得了澳大利亚政府的批准,都可以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都可以按照培训包来开发课程。因此,培训包尽管强调了职业本位、能力本位的思想,但依然不是一个可操作的课程开发模式,也并没有给出可操作的开发方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已经开展了10多个年头,发展还不平衡,个别省市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存在着取向不明确,地方性职教特色不明鲜,缺乏总体规划等问题。国内外职教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和改革实践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课程样式和经验。(2)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课程将面临新的改革。努力通过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愈来愈适应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让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为最高目标,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零点对接为指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学校实情,认真开展课程改革,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理论价值

本课题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又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它将全面分析、阐述具有我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同时,还将综合对比引入国外成熟的中等职业教育先进教育教学体系,分析、比较中外中职教育在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差异及结合点;研究先进的教学体系,丰富和完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内容。

2、实际应用价值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复杂、涉及面广。课程改革牵涉到学科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和职业的发展;课程改革还要体现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盘活教学机制,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1)有利于促进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职业教育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毕业生专业面窄、动手能力较弱,不适应企业一线工作,导致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这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国中等职业院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树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强调吸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使人才培养更符合实际需要,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

(2)有利于分析、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3)有利于创建完善可行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顺利培养出出校门即“入门”到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鼓励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查阅国内外先进成功案例,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理论指导。(2)课程改革推动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校各级领导对于此工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务科长亲自主持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资金投入、人员及实验设备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3)本课题组主持人多次参与了国家级、山东省课题研究,并主持山东省职成教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和研究》的调研工作,现已顺利结题,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课题组多数人员具有多年一线的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创业能力。人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

(5)在本校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正在不断尝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德育培育等方面的改革,而且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在探索尝试过程中,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内涵及实施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总结,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四、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课题界定: 本课题的全称是“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旨在通过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分析其问题及成因,拟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课程改革趋势,结合实际,探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课程改革新理念。中职学校:即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的人员,基本学制为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上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

课程:狭义的“课程”概念可以理解为某一学科或某一学习方案的内容及其学习进程。广义的“课程”概念应该指学校主要教育教学内容及相关材料的总和。包括全部学科课程或学习方案的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活动及隐性教育内容(如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研究依据:(1)政策依据

《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发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文件的精神及要求,是从事本研究的政策依据。(2)理论依据

国内外职教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和改革实践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课程样式和经验。(3)实践依据

目前在国内外中职教育中已经产生了许多成熟且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案例,例如:浙江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课程模式;上海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任务引领性课程;广州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体系课程+学科体系课程。在借鉴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经济发展,自己创新和发明,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理论假设:

职业教育首先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谐发展为目的。其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在课程上应更加关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世界职教课程发展趋势,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立足于21世纪初我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力图构建符合专业特点和职业群的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教材系列,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毕业后就可顶岗实习;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创业的能力。研究目标:

(1)调研市场需求,更新教学观念,,实现“就业”与“后续学习”能力的统一。

(2)调研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材内容、教学计划、课时安排等情况,实现专业设置“稳定”和“灵活”,知识结构“宽知识”和“专技能”的统一。

(3)分析职业学校在校生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及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竟争激烈的职业环境,实现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和就业创业课程模式的统一。

(4)探索职业学校课程模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研究内容:(1)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现状的研究。(2)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动因的研究。(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4)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原动力研究。(5)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课题实验阶段(2011年7月—2014年1月)课题实验阶段一(2011年7月—2012年7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制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确定子课题。做好每学期的研究活动计划与总结,组织并召开课题报告会,采用项目教学等形式将课题目标融入实际的教学案例中,总结本阶段的成果,初步撰写子课题报告。依据初步研究结果,调整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课题实验阶段二(2012年8月—2014年1月)依据实验阶段一的成果进行实验效果评价,进一步对子课题进行研究推敲,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结果及时总结,调整对策,完成子课题报告,做好第二阶段的工作总结。(3)结题阶段(2014年2月—2014年4月)研究成果分析并归纳总结,召开结题研究会,整理相关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报结题。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2011年4月—2011年6月:准备阶段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深入学习《职教课程改革研究》《课程导论》等先进理论,探索新型的课程模式,充分了解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

(2)2011年7月—2014年1月:课题实验阶段 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行动研究法、典型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田野调查法等,对五个子课题进行推敲、调研、实验效果分析。

(3)2011年2月—2014年4月:结题阶段

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个相关的研究报告。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校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以及设备配置方面予以了最大支持。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课题成员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多篇教学教育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在论文比赛中获奖。

(3)课题成员都在教学第一线,分别担任着各个专业的教学任务。可以一边从事教学实践,一边研究教学理论,使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得到最好的检验。

(4)课题组成员富有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并能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研究。

(5)市、县两级教科所的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保证了课题的研究质量。

(6)本课题拟用3年时间完成,时间上有保证。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课题成果为研究报告形式,主要由各研究阶段的阶段性报告和综合结题报告构成。在课题预期时间内,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同时认真学习其他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我校开展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情况,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和研究,初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课程改革措施及系列文件。(1)研究报告(2)论文

(3)实验研究的典型个案

(4)数表分析、文字、图片、音像资料(5)获奖证书等 预期完成时间:2014年4月

篇2:学校发展改革研究报告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9-24 14:33:00 ]作者:韩晓黎编辑:studa20

[摘要]本文探讨分析了目前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关键词]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缩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我们积极深入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调研,研究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1.调研内容。(1)调研目前企业人才学历层次和比例的基本情况。(2)调研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规格内涵的介定情况。

2.调研方法:调研组以座谈、数据统计、下发问卷等形式,对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及比例、专业人才比例、企业用工需求、合作办学等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分析

1.学历结构和比例分析。根据对某大型国有企业170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学历结构。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接近40%,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主体。职业学校学生除了能从事该企业基本组装等工种外,在专业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专业技能等级及对应的比例分析。根据对1700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人员根据从事的岗位不同,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分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两种。

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具有三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占21%,中级占46%,初级占22%,无技术资格占11%。企业技术工人持有五个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不同等级对应的比例如下,初级以下占72%、中级占14%、高级占10%、技师占3%、高级技师占1%,从初级到高级技师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布。目前企业的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比例不够合理,初级及以下比例过大。

3.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专业工种分析。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要不断更新、不断升级,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一切促使企业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但职业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同时,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企业急需专业工种有机械加工、农药化工、仪器仪表、锅炉、铸造、焊接、食品加工、话务员和营业员等,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职业学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1.企业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调查显示我市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初、中、高排列为74:16:10,按照国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结构,企业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2%。企业员工缺乏现代企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办学空间,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2.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种和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错位。因为职业学校专业制约和市场用工需求有偏差,导致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受企业的欢迎,造成招

生与就业两大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制约着自身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员工素质有差距。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上进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调查企业中管理岗位的领导往往说不出我市各职业学校的特色或品牌专业,对于曾合作过的学校也只能说出与之合作的几个专业。根据国务院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提高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职业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招生就业,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需要与企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四、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加强校企专业对接。学校要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力求做到“设置一个专业,培养一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按企业需求实现校企联合,松散型、紧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质、重技能的劳动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以就业为导向,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基础,以公益劳动为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突破点,缩短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的时间,使毕业生尽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篇3:学校发展改革研究报告

1当前学校体育的教学现状

1 . 1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重复

体育教学目标和学校体育目标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体育教学属于体育学科的范畴,它是学校体育目标的一个子目标,是具体的,而学校体育包括必修的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的各种竞赛与课余体育训练一系列的内容,其范围更加广阔。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和操作中却总是把两者混淆,拿体育教学目标当成学校体育目标。

1 . 2各阶段教学目标不清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地区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也应考虑到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生理和心理状况有所不同,要按照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例如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偏远地区教学目标的制定就应有所不同。再如在学前阶段,学生的身心还很脆弱,教学目标就应是让学生健康快乐;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教学的目标就应注意到学生一系列生理的和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掌握少量的运动技能的同时又能理解体育的精神。

1 . 3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

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目标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课程目标,都不太切合实际,主要的原因是“脱离了体育课程的本质,夸大了非本质教育功能,目标宽泛,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国家和学校在一定的教育阶段内,特定的体育课程促进该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技术技能和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1]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指体育教学内容要素经过科学的优化组合,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要求下,通过师生双方互动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学生获得一定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方法和原理,为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形成一定的体育思想、行为和意识等方面产生的特定作用,并达到特定的、明确和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

2当前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现状

2 . 1缺乏体育人文理论知识学习

学校体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两项运动技术,还要加强其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如体育原理、体育课程论,都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体育基本的概念、本质的诠释,为体育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总的来说应该综合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来做全面的分析。再次,理论知识的更新,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勿忽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两者应该协调发展,“理论要有效的指导实践, 必须建立在雄厚的学校体育实践基础上”[2],不再一味关注眼前,而是使学生终身受益。

2 . 2以人为本,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我国学校体育对主体的认识大概经历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客体”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到“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主体”的转变,更加体现了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性,突破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但是,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意愿,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1)忽略了学校教育的计划性、组织性、管理性等特点。(2)忽略了我国学校现实的师资和场地器材配置与学生需求的差异性和局限性的特点。(3)忽略了体育课程是“中性”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所以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

2 . 3以健康第一为宗旨, 促进终身体育发展

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应以健康体育为宗旨,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注重学生的身心协调,既要让学生学到体育技能,也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但我们不能把终身体育完全当成是学校体育的任务。增强体质只是学校体育需要奋斗的目标,想要健康,需要关注各方面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3/1是遗传,3/1是营养,3/1是卫生”等等,这都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关键,我们应该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

3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3 . 1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向深层次发展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同样也分三个层次:外层是“物”的部分,即器物,技术方面层次;中层是“心物结合”的部分,即社会组织制度部分;核心层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民族性格等。[4]

学校体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就是要建立系统化的体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学校体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即处理好学校体育内部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学校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外部关系,具体表现在:协调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协调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协调不同学校之间体育的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学校体育一般是由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几个部分组成的。从纵的方面来说,它包括了幼儿体育、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和大学体育。[5]就每一个学段来说,就是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求达到深层次系统化的改革。

3 . 2必须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前面已经说明教师同样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这更加说明了教师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1)专业知识:①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②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③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知识。(2)专业能力:一般能力:①教育能力。②教学能力。③科学研究能力。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特殊能力:①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②体育教师应有精力充沛,体魄健壮。[6]这些教师需要素质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努力的具备这些素质。

3 . 3发展社会资源促进课外活动与课余训练的开展

从现今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差异大,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偏远欠发达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体育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高。所以在现实的条件下,就应该集合社会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上的器材、资金、人员等设施和俱乐部等形式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体育训练发展。

3 . 4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就是对课程和教学的改革,课程问题是任何种类的学校改革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课程体现了教育目标的要求和意志,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要以课程的形式展现出来,一节体育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体现出教师上课的情况,如教师教的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等等,我们往往也是根据一节课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教学的评价和教师教学的评估。所以我们一定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3 . 5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学习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1月7日在给社会各界来信的批示中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全社会要关心和支持。”要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学习氛围,如:更新校领导、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等等,建立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一体化的观念,构建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学习氛围。

4结语

篇4:公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关键词:公立学校;改革;发展

一、研究背景

(一)私立学校对公立学校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迁,而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就导致了私立学校的兴起。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定程度上,私立学校在办学起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对学生个性培养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满足那些对孩子教育要求高且有实力的家长的需求。近些年,不同规模的私立学校竞相兴起,使学生的择校机会增大,而且使公立、私立学校的对比更加明显,这就导致了公立学校在生源上的一些流失,对公立学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公立学校在改革中显现出来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也没有停止过改革的步伐。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教育更趋向于市场化、民营化方向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公立学校进行了转制改革,出现了“公办民助”、和“校中校”等多种形式。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结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致使现在一些公立学校私有化过程比较混乱,公私关系问题不明,造成了“公立不公”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

二、公立学校的价值分析

(一)公立学校的公益性

公立学校是维持教育公益性的有力保障。总的来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中的人,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教育通过向人们传递知识经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使个体不断社会化,从而维系社会的发展。从实质上说,教育并不是以谋求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活动,而应该是以促进人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活动,这也就决定了教育首先应该考虑其公益性的问题。公立学校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办学,学费较低甚至在免费,并且保障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公立学校的公益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会均等。公立学校以机会均等为原则,对所有社会公民都开放。虽然公立学校入学也会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并不会受阶级、种族、性别和贫富等方面的限制,而是坚持入学机会均等,这就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2)国家保障教育经费。公立学校也是国家的事业,国家每年都会有专门的经费来维持和促进学校的发展,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并且会不断改善学校的环境,这就保障了教育的稳定性。(3)对教学质量的保障。由于公立学校是非营利性的机构,所以并不会完全按照投入一产出的模式和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而是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普遍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公立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不同功能的公立学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连续有效的系统,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贯性。

(二)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价值比较

对于公、私立学校的比较问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价值层面去探讨,也就是从学校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两方面的作用来考虑。从社会层面来说,公立学校承担的责任要大于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属于社会公共事业,公益性是其本质特征,所以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是面向公众的,且一般都是免费或学费较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负担,也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而私立学校大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学费相对较高,尤其是一些名气比较高的私立学校都是以“贵族学校”的形式存在,尽管可以提供一些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可是同样只是满足了富人的需求而把穷人阻挡在外。从个人发展层面来说,公立学校有国家的强大支撑,有教育经费的保障,一般比私立学校规模大,受市场因素干扰较少,公立学校作为一个连贯且稳定的系统而存在,会保障学生所受教育的稳定性,而且整个公立学校系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组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会使学生的整个教育更加有效:而私立学校一般靠个人或企业投资,这就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而且私立学校受市场影响较大,所以对于课程设置、教师聘用和生源方面变动较大,并不能完全确保学校的长期运行。而且虽然一些私立学校拥有先进的办学条件,有优秀的师资力量而且可以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这样可能会使学校的教学成绩高于普通学校,可是我们并不能忽视私立学校的办学起点高这一关键因素,所以它并不是一种平均的教育结果,这就使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难以衡量。

三、公立学校的发展建议

对于公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学术界一直也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劳凯声教授把这些建议总结为两种思路,一种是公法学的改革思路,一种是民商法学的改革思路。公法学的改革思路主要是从强调教育公益性方面出发,认为我国的教育主要是靠国家财政经费支撑,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而民商法学的改革思路主要是从市场机制出发,认为应该从现代企业制度中寻求借鉴。不过,我们应该知道,单纯从某一思路出发可能会走向偏激的道路,不管是过分的强调教育的公共作用,还是过分的推崇市场机制,都不可能满足当今时代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试图寻求一种将这两种思路有机结合的方案。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坚持公立学校的公益性,又不能使办学过于死板。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公立学校的改革首先应该坚持其公益性,同时可以引进资本,多元办学。公益性是公立学校的本质属性,因为公立学校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阶级、不论穷富,这也就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同时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单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纯粹教育公有现象已不复存在,一些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参与教育,不过对于公立学校来说,吸收各方面的资本、实现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办学倒也不失为公立学校改革的一条途径。

篇5:学校改革发展规划

办学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的治校方略,创一流学校,育合格人才。

总体目标

确保德育的首要和教学的中心地位,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师素质全优化、教育教学特色化、办学条件现代化。

具体目标和保障措施

一、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目标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达到一流的管理水平。

2.以各方面优良的业绩,创建“县教育系统文明单位”。保障措施

1.坚持制度管理,规范行政管理操作 ①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导向

不断完善和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奖励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

②完善管理机构,实施分层管理

建立校长负责制下的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多层次、立体型的管理网络,明确责任目标,提高管理效率。③加强岗位考评,改革分配制度

1.根据教职工不同岗位,从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提出目标要求,期末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坚持“多劳多酬、优绩优酬”的原则,对“爱事业、满负荷、高效益、多成果”的教职工给予物质奖励,以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坚持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健全管理系统,实现民主管理

健全校长办公会议、行政工作会议的决策系统,重大事项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健全党支部的保证监督系统,参与学校的决策、监督措施的落实;健全教代会民主管理系统,使广大教职工行使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强化校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 落实校务公示制度,通过宣传橱窗、会议座谈、通知文件等渠道,及时报道与公布学校发展变化中的最新信息,增强学校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使广大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3.坚持人本管理,全面关注教师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在政治上引导人、思想上教育人、业务上锤炼人、体制上激活人,全面关心和尊重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情感需求,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展成长的空间、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目标

1.打造一支团结勤奋、廉洁自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班子队伍。2.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业务精湛、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3.培植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型、研究型、改革型相结合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县级学科、学术带头人2-3名。

保障措施 班子队伍建设措施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全体行政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现代教育管理水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

2.加强调查监督,改善工作作风

继续开展推门听课、师生座谈、问卷研查等各类调研活动,深入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一线,察民性、听民声、解民忧,把师生动态为第一信号,师生意愿为第一准则,师生利益为第一目标,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的意见和监督,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带动学校的“三风”建设。

3.加强工作考核,优化管理过程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明确管理目标和责任;加强目标考核、民主测评,不断规范管理行为,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铸造师德师魂 ①加强师德教育

组织以“关爱学生、珍惜岗位”为内容的各种师德教育活动,倡导“爱生、敬业、奉献”精神;开展师生“结对帮教”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签订行风建设责任书,拒绝有偿家教,杜绝变相或变相体罚行为;以“文明施教、精心执教、廉洁从教”的良好师德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

②树立名师典范

通过通报表扬、记功授奖等形式,大力弘扬名师风范,推广成功经验,促使广大教师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追求人生的崇高境界。

③重视社会监督

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强化社会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觉、自律意识。

2.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执教能力 ①营造书香校园

大力倡导“兴读书之风,悟生命之意”,开展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实施学习任务驱动策略,强化教师的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提高教育智慧、改善思维模式。

②开展专家引领

邀请专家学者讲学指导、组织教师教育理论学习、鼓励参加教育培训和学历进修等专业引领活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努力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

③实行同伴互助

开展新老教师“结对互助”、同课头相互听评课、教育教学研究等活动,树立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水平,实现教师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3.实施“名师工程”,构建人才高地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①根据“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成才”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实行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的新老教师“结对帮教”、教育教学工作汇报、行政跟踪调研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跨越式成长。

②组建“教改研修班”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各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或教坛新秀。

三、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目标

1.深化对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及评价的研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教育。

2.杜绝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或有损教师形象的事件发生,确保师生犯罪为零。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争有新的突破。保障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全员育人水平①加强教师德育培训

开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为内容的师德建设活动,增强教师的德育自觉性和责任感;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教育专家讲座、教育交流研讨等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②加强班主任培训

组织班主任业务培训、结对互助、管理论坛、经验交流、业务评比等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促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③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培养

定期开展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他们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加强德育网络建设,构建全程育人机制 ①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网络

由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班级德育工作小组构成,签订德育目标责任书,明确德育目标,细化、实化、优化德育工作。

②构建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德育网络

由学校团委、少先队、年级学生干部、班级班委会构成,通过学生干部参与学校常规管理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

通过家长学校、大家访、班级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邀请派出所、医院等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卫生保健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创新教育,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联教,优化社会的育人环境。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全面育人氛围 以法制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主题教育,以“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校运动会、艺术节等校园文体活动等为载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黑板报等为媒介,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先进典型、传播精神文明,4.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着眼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校领导干部领导创新的能力,不断创新学习的形式和手段。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提高效率,增强效果。

5.加强德育制度建设,规范德育教育工作

完善学校的各类常规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常规检查制、优胜红旗流动制、先进班级评比制、行政值班巡查制、重大事件报告制、责任事故追究制等,严格规范德育工作。

6.加强德育内容建设,丰富德育教育内涵

开展以爱国家、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爱师长等“五爱”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工作,不断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信、实、进”的健全人格。

7.加强德育渠道建设,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①坚持课堂教育主阵地 树立“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教学思想,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②重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通过各种班队活动、校内外德育实践活动、优秀班集体评比活动等,促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③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

加强与各村委会联系,利用村委会的人力、智力和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假期教育活动,保证学生离校不离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8.加强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四、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目标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构建适合实际的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各年级的教学质量保持县上游水平。

3.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保障措施

1.强化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①加强教学目标管理 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根据制度中有关“教学目标管理”的规定及学校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各学科教学计划目标,加强对教师教学目标实施的检查和目标达成的考评工作。

②加强教学“五认真”督查

根据教学“五认真”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学重要环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确保教学常规的严格务实。

③加强行政教学调研

有计划地开展年级、学科等不同层次的行政教学督导工作,通过随机听课、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审视存在不足,研究解决策略,落实整改措施。

2.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①优化课堂结构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研究,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②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树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注重因材施教,观察和分析学生情况,针对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建立符合学生和班级实际的培优补差的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③开发校本课程。

积极挖掘象棋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我校教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现代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使课堂教学更充分地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特征;积极开发和收集各类教学软件、教学课件和优秀案例,不断完善学校教育资源库,实现校内乃至区域内优质资源的共享。

5.实施义务教育,推动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适龄学生学区内就近入学、免费教育;实施扶贫帮困工程,保证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五、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目标

1.构建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2.积极开展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力争研究课题在县、市级获奖,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

保障措施

1.加强校本领导,促进教科研建设

建立一个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教务处一块抓的校本管理网络;实施教研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制的校本教体制,加强对学校教科研的管理、督促和指导,促使校本教研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2.完善校本制度,确保教科研质量

制定和完善教师培训学习制、听课评课制、外出培训交流制、教研课题管理制、科研成果奖励制等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

3.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科研能力

注重校本教研培训与平时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使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化;组织开展课堂观摩、专家讲座、案例分析、讨论研讨、课题研究等多形式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提高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4.加强教育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档次

加强对教研课题的过程管理,确保立项各级研究课题的顺利完成;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教研课题以课程改革为着眼点和研究方向,重点是以转变“教”与“学”方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校本教研机制的研究、以形成学校特色为目标的校园文化研究等。

六、校园建设工作 校园建设目标

做好综合实验楼、教师宿办楼的新建工作。

以新建为契机,大力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特色校园建设,争创绿色学校、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合格实验室。

保障措施

1.加快综合实验楼等建设,迎接学校新一轮发展 根据基建工程的相关规定,对新建工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校园建设,创建特色校园 ①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建绿色学校

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加强教育硬件建设,实现各类教育设施的标准配置,努力创建合格实验室。

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巩固“市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

进一步加强交通、卫生、教学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规避能力;实行人员进出登记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教学秩序。

3.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篇6:学校发展改革研究报告

三、学校体育改革展望

作者:管理员

三、学校体育改革展望

(一)实现人的现代化

学校体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人,亦即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那么,什么是“现代化”呢?美国的著名政治家亨延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思想和行为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而进程,因此现代化是一个在比较中而显出特质的概念。这里,我们不妨就从现代化的特征中来把握人的现代化的含义。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现代化特征有:

i.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化的原动力,它急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与人的关系。工业化是狭义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代名词.z.科学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是现代化工业的理论基础,现代技术是科学知识的转化:科学态度

则是对事实、对规律的尊重:科学方法是科学进步的原动力.它既包括依据可验证的系统方法去解决一种问越的程序,也包括整理原有知识体系,不断创新的革新精神,即科学思维方法。

3.制度化。系指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工作,都有法令规章或标准可循,活动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因此.公平、客观、合理的法制体系的建立,是现代化国家具备的条件之一

a_理性化。在处理关系到利害得失的事情时.能够避免感情冲动,以冷静的头脑、安静的心情、理智的判断来处理事务。国民理性化的程度越高。国家现代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5.民主化.民主化包括各级政府工作的开放性,人民的参与性,教育、就业等机会的平等性,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的思想和惫见,而不论其背景如何、地位高低、收入多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政府的权力结构中,应该由各种出身的人组成,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应以人民的意志为最高准则.6.专门化。社会组织的高度分化.分工细密、职业专精.企业、学校、机关、社会团体、警察等的职能专门化.各司其职.以

往传统社会宗教或社团可以包揽天下事并且具有百事都管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再也行不通了。

7.效能化.狭义的效能化,是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作为现代化特征的效能化含义更为广泛,它还包括手段与目的一致性,包括人的身心的满足与各组织(团体)对社会的贡献。

对个人来讲,效能化则是指普遍的成就取向,通过个人的奋斗和不断自我更新(包括必要的竞争)不断提高和跃进.重成就取向的一个必然结果是重视知识、尊重人才。不学无术,因循守旧、瀚惰是效能化的障碍.8.社会流动化。社会流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赞助式”流动,一种是“竟争式”流动。赞助式流动是社会根据某种偏见“传递身份”,贵族f-弟永远在社会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竟争式流动是根据效能取向,各人凭才能与努力捕捉机遇.流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种流动性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是双向的,即在社会集团关系上是开放的,自由的,在社会等级层方而是可以升降的。

(二埃现学校体育现代化

学校体育如何发展并实现现代化?

伍绍祖同志1991年在全国县级体育工作会上说:“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必由之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必须依靠改革。”改革与发展的协进过程就是体育的现代化过程.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和基本措施可以概括为“六化”,即生活化、普遍化〔大众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法制化.这亦即是国家体育现代化的目标与标志。学校体育现代化无疑应具备这些特征.从现代化的程度上分析,学校体育现代化包括三个层而:第一个层而是学校体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及在体育条件、经费、设备、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先进程度达到或超过现代化的一般特征要求: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而的现代化,包括建立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的学校体育制度、体制与机制,使体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民主政治制度、市场体制以及法制化相契合:第三个层而是在体育价值、体育思想、体育内容以及体育观念等方面的现代化.这方面的现代化要求学校体育体系中能最优化地吸收世界教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研究的先进(由塑胶跑道网球场篮球场专业施工企业中山南方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http://.cn)提供。)

塑胶跑道,塑胶网球场,塑胶篮球场,丙烯酸球场,硅PU球场,体育器材,球场施工,中山南方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革除不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陈旧落后的体育观

念、体育内容、僵硬刻板的体育方法等,为培养体质优良、富有朝气、勇于开拓、富于责任感和创造力的现代化公民做准备.由于学校体育的现代化既是一种目标与标志,又是一种动态性的发展过程,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会对学校体育的目标与特征发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在认识学校体育的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时,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实现,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一种体育的情怀、理想和终极追求。学校体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的现代化,特别是整个社会中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尤其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同时不断变革,创新和完善。

我们看到,由于学校体育具有综合性特征,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那么.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及其历程,不仅能够标志中国学校体育的文明与进步,而且能够综合性地反映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历史进程井成为成功的标志。

上一篇:煤矿企业文化下一篇:《饮一口汨罗江》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