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

2024-04-28

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精选6篇)

篇1: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

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 洞口三中 米湘泉

2012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历经新旧两届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对比2009年历史高考题和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高考题,我感慨很多。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现今的历史高考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更加高了,有这个感觉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可细细想来,这就是高考,我们尽管有很多的不满和怨言,但这是游戏规则,我们与无法改变,在目前的这种形势下,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才是实在的。估计作为新课程实施几年后的高考形势,历史高考命题模式和难度不会有大的变化了,2013年的高考文综历史命题应当是“稳中跟进,稳中应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去应对历史高考,我有一些体会和想法。

首先是教材编写出现明显变化:旧课本编排的逻辑是编年史,很可能编高中教材的老师认为编年史的顺序学生初中就了解过了,高中就出专题史的形式,但是文科的学生初中的时候未必能把历史的东西过的很熟,他们对编年体的掌握是不足够的,但是也不至于把旧的教材拿过来再看一次,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思路,旧教材里我们刚刚说过考点和新教材是有区别的,很多考点在新教材里是找不到的,像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在旧教材里是看不到的,旧教材里又有很多东西可能新课标里不是必修的内容,比如一战和二战,放到选修里了。再把旧教材通读一次可能效率不是那么高。同时,由于把同意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想各领域分开,给学生理解历史根源和影响造成很大困难。例如:在学习必修一《辛亥革命》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没有学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没有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分别在必修2和必修3)。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断层,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其次是高考选题有明显变化, 不管是全国的新课标还是地方卷,他们的情况大概是差不多的,靠纯知识记忆的题目能得分的应该是越来越少了,现在的考试对学生的素质或者处理题目能力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上了考场,所有的题目,选择也好,大题也好,题干通常比较长,不光有白话文,还有文言文,还有表格图象,很多,从来没在课本中读到的东西都需要学生在考试中灵活的分析应用处理这个东西,这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提高了。,2010年去黄冈参加历史高考全国研讨会时,当时的专家报告有一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的学生要考好历史,除了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外,还要是个文学家,数学家,思想家。”我当初不以为意。但是看到2012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后,我才体会这位专家的话确实有道理。2012年的历史选择题呈现出这样的特征:继续考察文化常识;通过新史料、新情境带出历史问题,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能力;命题贴近现实,热点问题冷处理;注重考察书本上的细节,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知识面的广度、深度及活用知识的能力。更突出的很多题目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和理解难度.。有些题目连考后都让我很费解。如全国文综卷第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答案】D(网上给的答案还没有看见原卷)

【解析】本题是一个很令人费解的问题,王阳明的这段话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四民皆是社会所需要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都有利于人民的,特别是阳明先生把商业也归入民生百计的主要一个方面对后世影响较大。故答案理论上应该选C项合适。无论是哪一种解释关于王阳明先生的“四民说”都体现了他关注“民生之计”的一个思想,再者必修3教材上的原始观点也体现了这一个特点,怎么会选择“正心诚意”?这也是考后很多同学追问而我只能牵强解释的一个了。

再次,新课程历史高考对学生答题要求有新标准。现在新课改高考历史主观题中必有的12分SOLO题在老教材时代的高考是没有的。要做好现在的历史主观SOLO必须做到这么一些要求:寓论于史,论从史出”是史与论的基本关系,要明确这一点,才能把握高中历史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套路。“史”包括文字、数字、文物、图表等史料,“论”包括结论、评论、理论观点等。史是客观的,论是主观的。二者应该是一致的,统一的。史论结合能力是历史阐释能力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1、史论结合能力的分类

第一类:夹叙夹议式的史论结合,一边概述史实,一边议论或者下结论。比较适用于大跨度高概括的问答题或者评价题。

第二类:说明论证式的史论结合,类似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关系。它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论证给出的论点,一种是先自定论点再论证,后者难度大于前者。

2、史论结合能力的培养

(1)完整把握“史论结合”的内涵,可以从史论中引出理论,也可以用事实说明理论,还可以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系统而有针对性地落实“史论结合”的相关内容。要深刻理解理论,把握方向,不要出现原则性的错误,有计划,科学的利用教材。要弄清楚理论和史实的辩证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理论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涵盖实施发展的全过程。但是在文综考试的背景下,当时论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时,会出现差距,这就要求同学们对现实和史实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分析。

第二,书本上面的理论是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的产物,而新的史论和史料会不断出现,其结果就会出现书本理论滞后的情况。某些情况下,同学们要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第三,理论和史实的结合应该是具体的,有机的结合。理论对于史实的分析和运用有指导作用,但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绝对不能简单教条的照搬照抄。(3)综上所述,同学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就应该时刻运用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学会用以有史实证明新学理论,用以有理论解释分析新学史实的双面能力,勤于摸索,善于分析,就会在高考前形成较完善的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2012年高考已经过去,对于今年的高考历史题目,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打击和惊叹之外我还想对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提几点建议

(一)、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重在夯实基础。

从2012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看,偏重记忆的选择题大约占1成左右,偏重理解的选择题约占到9四成左右;偏重基础知识的主观题约占四成左右,偏重理解的主观题约占到6六成左右。这就凸现了高考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因此,重视“双基”(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狠抓课本和考标,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要以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形成独特的知识框架;要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要在掌握具体的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2013年高考命题一定会在继续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学科体系整体把握。

(二)、在夯实“双基”基础上,抓好能力培养。

2012年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是让考生通过体验材料所设置的情境、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合理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种试题与新课标倡导的“体验性学习”是一致的,这就昭示2013年高考的历史复习必须变革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局面,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灼见,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复习教学中要强调理解记忆,不能只满足于“是什么?”,还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还有什么”?“怎么做”?把握史实要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评价(性质、影响)等方面去把握。要善于进行横向比较、纵向联系。2013年全国高考命题很有可能借鉴上海、广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试题,通过图片、文物、漫画和诗歌等创设题目意境和背景材料,设置多样化的题型;整个命题会淡化学科知识的深度,重视知识的广度及与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迁移。

(三)、关注社会的进步,把握时代脉搏

高考命题要体现历史知识的传承,也要体现历史学科的进步和时代的要求。要注重社会时政问题与教材知识的有机整合。2012年各地高考试题都隐性或显性地关注社会时政热点、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公共事业、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国家现代化、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都是以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为中心,生发能力、建构历史网络的良好素材。2013年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反映现实的题目应该会出现。

(四)提高人文修养,增强综合素质。

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了对文史常识的考查,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如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帝王谥号题;2008年全国I、Ⅱ卷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题;2008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基本能力测试,对中国别称的考查;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试题对十二生肖的考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B组对端午节的习俗的考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B组对服饰装饰功能的考查;2008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对干支纪年的考查等。它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书本没有明确的表述,却又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文史常识性知识。它给我们的启迪是:重视课外常识,重视文化常识题,注意中华文化中传统性常识的学习与把握。文史常识试题的内容较广泛,包括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音乐文娱、科举官职、文史典籍、史学理论等。在复习备考时,应加多注意,增强复习备考的实效。

同时,我认为提高高中生的人文修养,不仅仅是历史老师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的需要。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应该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复兴,而培养广大高中生的人文基础和素养就刻不容缓了。这里我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也应加大投入和力度。我们在人文领域的缺失和漏洞已经足够大了,该补一补了。

篇2: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

南靖四中 王东建

一、试卷特点

1、稳中求变

文综卷历史试题的“稳”主要体现在非选择题上。无论是题型、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设问,还是考查的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十分平稳的,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文综卷的“变”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2009年福建高考历史试卷运用了大量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灵活,形式多样,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体现了高中历史学科的课改理念。侧重于学科能力的考查。选取上体现了丰富多彩的特点:既有简明扼要的表达,如13,14,17,18题,也有用丰富材料的表达,如19,20,21,22;既有文字材料,如13、14、19和20,21题,也有图表材料,如16和24题;既有原始材料,如14、20、21、22题,也有命题依据历史知识自己或他人概括的材料,如17和18题。在考查知识和角度的选择上,命题者十分重视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13题和23题,是对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

2、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今年的考点数合计有35个之多,是考查知识点数量比较多的一年,也是考查范围比较广的一年。这对于全面、高效地进行高三复习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渗透。

(1)以新课程倡导的文明史观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

新课程三个历史模块实质上是讲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史,六个选修模块主要是文明史重要问题的展开和深化。近年文综材料题命题已明显受到文明史观的影响。(2)考点选择体现了新课改以“课程观”取代“教材观”的基本理念

今年的试题情境化达到了历年文综命题最高比率。从命题数量上看,12道选择题中,以情境切入的有5道,全卷15道历史题中,以情境切入的有8道;从分值看,以情境切入的历史试题达70分之多。情境化试题的增多,其导向是为努力寻找命题与课程改革接轨的契合点和着力点,使高考命题改革与中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合流。

4、凸显专业化

今年试卷中专业化的概念、专业化的叙述、专业化的结论比比皆是。如13题的楚汉之争、18题的“过渡时期”、21题“广义派”、第41题“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及38题、40题选用专业水平较高的历史专著为材料背景等。

二、存在的问题

1、能力要求高

表现为思维能力要求高,脱离了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如16题“报纸号外”、24题“曲线图”和38题“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等,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2、容量大 文字阅读量多,还有2张图片需要分析。考生既要拼思维,还要求速度,使试题测试的效度受到严重影响。

3、难度大

不少题目的设问不是直截了当,而是“转了弯”,甚至是转了几个“弯”,必须调动很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做出。如17题,首先必须明白“集结地”指的是陕北,还必须理解“华北战场友军”的含义,即使明白了其含义,还很难作答,因为还要有比较好的地理知识才行。

三、复习备考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和引领功能是其它任何考试所无法替代的。而且永远只可能是中学历史教学适应高考试题要求的标高,而不可能要求高考命题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现实水平。这应该是一个中学历史教师应有思想准备。我们是要做理性的思考,仔细研究今年的试题,认识其命题的趋势,服务于以后的高考。

从高考改革的方向看,突出能力考核是大势所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力并非空中楼阁,需要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重组再现、灵活应用体现出来。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没有厚实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无源之水。“双基”薄弱,能力就无从谈起,“双基”扎实,能力自然水到渠成。

以今年文综历史卷为例,单纯属于考查记忆的基础题有:13题楚汉相争,18题过渡时期,38题李赀的主张,41题华盛顿和孙中山的修为.(共计29分),其余的主客观题主要考查各种能力,但必须都要有基础知识作为铺垫。我认为备战2010年高考应该从以下4方面落实基础知识。

第一..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作为学习、领会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在心理上对新的课程改革给以认同,增强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第二,我们高中教师在准备高中历史课程时,必须认真的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新课程的历史课程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有深入的理解和了解,使之在时序上、内容上、难易程度上和内在逻辑上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理解和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本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课程标准的法规地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指导教学,全面建构高中历史教学,而不能讲一课备一课。我们在使用教科书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学生的兴趣领域、学生技能水平、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别,对模块与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内各专题之间的顺序进行调整,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裁减、调整或整合,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要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教师也要成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参与者。

第三,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是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教师权威的讲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创建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心态开放、主体性凸显、个性张扬和创造性解放.。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下,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落实“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改变以往历史教学重视量化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的不足和弊端,按照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综合运用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3: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

一、命题的基本趋势

1.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

2.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3.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采用的新材料和营造的新情境将更具人文色彩。考古发现、馆藏文物、影视片断、报纸通讯报道、图表数据、人物言论摘录、电影戏剧、名著、图片漫画、票证、标语、口号、广告、路牌、印章、纪念章、纪念碑、餐具、服饰、谚语、儿歌、俚语、外来语、新词汇、网络语言、对联、建材、民俗、观念等鲜活素材,都将成为高考命题的载体。

4.将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时代主题,强调历史学科“学以致用”“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将更具有开放性,把历史学科能力作为考查重点,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6.将进一步体现学术性。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和史学成果会被大量引进高考试题。同时,会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历史小论文,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近几年全国文综历史试题总体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考查通过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设计注重对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考查题型特点

1. 选择题特点

(1)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组题。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题量分配一般是8题与4题,其中考查比重最大的是中国古代史,一般为4题。

(2)试题选用的材料简短、阅读障碍少。

(3)设问灵活,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思维过程及方法,能力层次要求高,整体难度大大高于地方卷。

2. 材料解析题特点

(1)第40题特点:主题式、跨度大、综合性强,体现“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考查要求。

(2)第41题特点:第一,属开放性试题,内容及形式无定式可循。第二,强调史观与基本史实的有机结合。第三,突出对基本能力的全面、综合考查。第四,一般采取分层评价。

(3)第45~48题特点:第一,突破教材的限制和束缚。考查的历史现象来自材料而非教材,考查内容较少直接涉及教材内容。第二,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原因、背景、措施、特点、作用、意义等方面。第三,突出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以及运用模块主题学习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特点

1. 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

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如2016年全国Ⅱ卷涉及的考点有: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科举制的影响、宋代土地兼并的原因、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根据地经济发展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一五”计划、雅典的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苏联的“一五”计划、美苏争霸、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清政府的军事改革、洪仁玕的政治主张,这些都是中外历史主干知识,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2. 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

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示例1(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解析】第(1)问考查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解答时先提取材料一信息“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垦荒等说明原因,再从“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人均收益递减”“民变”等说明其影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补充说明。第(2)问根据材料二从康有为建议移民、严复倡导兴办现代实业、有人主张“迟婚与节育”说明相应主张;可结合晚清经济发展状况、半殖民地形势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评价。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方面。

该题选取“人口”作为命题话题,呼应了当前社会有关开放二胎、人口老龄化等热点,体现了全国卷鼓励学生用历史知识指导生活实际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全国卷命题的时代性。

(三)考查目标特点

1. 强调能力,凸显历史素养立意,开放方式多元化

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但绝非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试题以知识为载体,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放在看待过程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从不同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上。

从2010年开始,全国卷中增加了开放性的试题;2011年,开放性试题在全国卷中单独成题,共12分,分值很大,是考生得分的重点、难点。从2011年以来,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试题形式不断创新,考查角度不断翻新,命题立意不断提高,成为全国新课标文综卷材料解析题中的最大特色。学科素养在第41题中的表现有: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示例2(2016年全国Ⅲ卷文综第41题)(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呈现,考查中西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通商口岸的设立。要注意题目要求:(1)提取信息,即“自开商埠”的信息;(2)简要分析,可以分析原因、过程、特点、性质、实质、结果、意义、评价等。此题在阅卷中一般要求提取信息准确有效,能从不同角度作出合理分析。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达;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族入侵。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的不同,考查角度新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提取和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必须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 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引导考生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与统一性,感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从中外历史发展中汲取积极进步的养分,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民族观、国家观,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这一要求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示例3(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26题)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有恶的一面,故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欲望,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故选D项。

【答案】D

该题考查对人性的认识,体现了高考试题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3. 运用各种史学范式探讨历史

近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生态史范式等不同史学范式,在近几年的高考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示例4(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2)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属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性著作,它关注传统技术,缺乏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较小;而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更看重理论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其创新度和社会认知度较高,对社会的影响较大;两者出现的背景需要结合17世纪中国、欧洲的相关知识以及材料中提到的两位科学家的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第(2)问,由材料一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当时的中国反响很小,却在19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由材料二可知,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受到欧洲社会的追捧。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钳制人们的思想、封建士大夫愚昧无知、缺乏重视科技的社会风气;而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崛起,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时的欧洲有重视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

【答案】(1)特点:

①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②牛顿: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

①宋应星: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②牛顿: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宋应星: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该题以宋应星和牛顿的科技成果入手,考查17、18世纪中西科技文化的异同,体现了全球史观。

(四)考查形式特点

1. 灵活运用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题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的具体表述,而是突破教材,从新的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材料创建情境,搭建一个测试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试题的选择和运用既有对以前风格的继承,也体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更有利于考生发挥。不追求材料的形式,注重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

示例5(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7题)(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时间“1965年”,联系当时的国际局势——此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且美国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以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并结合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分别从美国战略重心、吸取历史的教训、中国政府的表态、美国的措施等方面作答。第(2)问需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如国内反战因素,国际上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战争的态势等作答。

【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中美大国关系既是当前国际关系热点,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历史知识,但该题考查方式非常新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设计巧妙,考查了考生的基本功底和学科素养。

2. 注重学科内综合

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的掌握情况,引导考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示例6(2016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9题)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A项正确;红军英勇奋战是为了保护根据地,B项不准确;当时革命根据地政权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根据地的安全与扩大,排除C项;材料明确说明的是社会经济存在区域差异,没有体现经济封锁,D项错误。

【答案】A

该题考查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体现了高考试题注重学科内综合的特点。

三、复习备考建议

1.要强化研究意识,做到有的放矢

(1)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明确命题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细化复习目标。

(2)研究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试题,分析命题技巧和评分要求,优化复习策略。

(3)分析学科内容,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为什么考这些内容、考过的内容还能怎么考、还会考哪些内容。

(4)关注前沿研究动态与成果,挖掘和利用其与学习内容的联系,拓展复习视野。

2.要强化规划意识,做到循序渐进

(1)高考备考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要有规划意识,做好整体复习计划。

(2)根据学科特征和现有教材的编写体例,主要开展两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专题式复习,实现基于教材专题的“纵通”,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阶段复习,断代通史式复习,实现基于一定主题的“横通”,包括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最终构建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3)夯实基础与能力训练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3.第41题备考建议

(1)梳理主干知识,强化历史核心概念的学习。

(2)加强多元史观学习,学会用多元、多视角的方法研究历史(分清史实与史识)。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的开放性明确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不要局限于教科书上固有的结论,应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并在答题上尽量做到解释多样化。

(3)要多关注史学前沿动态与研究成果。

(4)加强针对性训练,注重答题技巧与方法的掌握。应该重视对“论证”“对比”“启示”“评价”“认识”等开放性试题的训练,逐渐熟悉题型的特点、摸索答题的规律与方法、培养好答题的习惯与技巧等。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固定答案,但良好的答题规范与方法对得高分很有帮助。

4.选修模块的备考建议

(1)针对选考内容及选考题的要求,从选考指定的四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重点学习。

据统计分析,四个选做题,按照考生选做率和平均得分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第48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7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6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复习要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掌握模块学习的基本思想、框架和方法。

(3)参照全国卷提供的“材料与问题”情境,落实对材料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运用模块主题学习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5.具体训练建议

(1)精选精练,拒绝题海战术;经典试题,反复训练;核心内容,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具体题型,专项训练。

(2)分科训练,注意难度的调控。相对地方卷而言,全国卷总体较难。平时训练和测试时,试题难度要循序渐进,适当加大难度,向全国卷难度看齐。

篇4: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解析】直接阅读材料,概括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即可。

【答案】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9分)

【解析】注意两则材料附注的时间信息。分析原因要结合1946年的时代背景,从抗战后的形势、国共力量对比、民主力量的壮大、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二战后的世界形势等角度分析。分析原因主要依托所学知识(教材内容)。

【答案】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答案与材料的关系】

[材料一\&材料二\&第(2)问第一小问答案\&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由各党派自行提名\&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

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2)——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2),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1),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2),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2)……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解析】本题需要解读材料并结合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来回答。注意材料中的“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以此来对比《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回答本题既需要分析材料,又需要依托教材内容。

【答案】不同: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从“措施”和“目的”两个层面对比作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9分)

【解析】结合凯恩斯主张提出的背景,即一战的教训,以及材料中“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所体现的欧洲一体化精神、“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体现的可能引发战争等角度分析。

【答案】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種罂粟,煎熬烟膏,开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将何所终极。嗣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办理。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

【解析】阅读分析材料,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办吸食者。

【答案与材料的关系】

[\&材料\&答案\&认识\&大为风俗人心之害\&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海口守巡员弁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腐蚀官吏\&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弊将何所终极\&白银外流危及财政\&措施\&查禁海口洋船\&严禁走私进口\&嗣后如有……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拿获究办\&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只准易货,毋许易银\&不许以银易货\&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办理\&惩办吸食者\&]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

【解析】回答评价类试题一般要一分为二,既要分析其积极性,又要分析其局限性。因为本题提供的材料无从体现道光禁烟政策的“缺陷”,新课标教材也没有涉及,致使多数学生无从答出其局限性。

【答案】措施较全面,取得一定成效,虎门销烟;具有正义性;鸦片战争后具有妥协。

Ⅱ备考建议

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继续保持了往年“取材自由、形式灵活”的特点,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全方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大多数题目,学生只有做到对各册教材知识融会贯通,并调动考纲要求的多种能力,采用多种技巧,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命题人员注重题型创新,突出能力考查(如必考部分的观点评论题对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检测学生信息提取、知识迁移、语言组织、价值判断等综合能力,加强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考查。与去年的试题相比,今年的试题尽管继续“超越教材”,但非选择题部分的某些参考答案能从教材中寻找到“痕迹”(去年的试题答案几乎无法从教材中寻找依据)。针对新形势下高考试题的特点,笔者对今后的历史复习备考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拓宽认知空间,开拓历史视野。

新课改实施以来,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就历史学科而言,全国共推出四套新课标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原为大象版)。四种版本的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写人员对课标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历史观点不同等原因,导致四种版本教材的素材取舍、内容详略、语言表述甚至史学观点等方面有较大出入。新形势下的高考不可能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主,高考考的是“历史”而不是“历史书”,这已成为命题人员和相關研究人员的共识。当前的高考命题出现了“去教材化”的倾向,离“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进一步扩大学习的空间和领域,挖掘相关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尤其要拓展课标所包含的隐性探究知识。有鉴于此,建议同学们适当关注一下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以弥补只使用一种教材存在的的知识缺失和观点偏颇。此外,学习时要留意新的历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努力拓宽知识视野(历史小论文题,继去年突出“全球史观”之后,今年侧重体现了“文明史观”——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2.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不要盲目搞“题海战术”。

历史史料浩如烟海,高考命题常命常新,高考试卷尤其是历史科目不可能出现陈题旧题。所以,实行题海战术耗时费力,盲目做题未必高效。虽然新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任何考试策略、技巧只有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历史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条件。

3.注重史料研读,提高感悟能力。

篇5: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

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似D.历史上关系紧密

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只是,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必修2部分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篇6:对2012年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解读

(免费版)

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2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答案】1.C 2.A 【解析】

1.油纸扇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油纸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效能大于实用效能,是一种文化符号,所以与现代钢骨布面扇相比,其具有的文华蕴涵促使走俏国际市场。由于油纸扇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且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因此油纸伞不如现代钢骨布面伞携带方便、适用地广、经久耐用。故选C。

2、欧洲国家与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使欧洲成为油伞市场的基础;同时欧洲西部属于典型的温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空气湿润,既有利于油纸伞的销售,又有利于其保存。中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油纸伞市场不大且不利于其保存(易变脆、开裂)。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组需要掌握油纸伞的双重属性——既是伞(有实用功能),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文化功能)。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其文化蕴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油纸伞重点推销的市场时,需要把油纸伞的实用功能(防雨)和文化蕴涵(与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3~5题。

图1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3.D 4.C 5.B 【解析】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故选D。

4、“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故选C。

5.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④错。故选B。【点睛】第1题从工业选择的区位因素和城市等级两个知识点去分析解答问题。第2题通过题干中“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可知“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为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其既能在乡村务农、又能在集镇务工。第3题采取的有效措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大别山区、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来进行。

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答案】6.A 7.C 8.D 【解析】

6.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关。故选A。

7.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目前该湖盆仍在陷落,河流水不断汇入湖泊,导致湖水深度不断加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区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变化不大;入湖泥沙变化不大,且其变化也不会引起湖水深度增加。故选C。8.结合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导致其与外界水循环作用弱;贝加尔湖位于内陆地区,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湖面蒸发作用并不弱;湖泊面积大,有利于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湖水盐度大小对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影响较小。故选D。

【点睛】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贝加尔湖的认识——断陷构造湖。第2题从题干中的湖底沉积达8千米的沉积物,可是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外力的沉积物堆积速度小于内力的地壳下沉。

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4)。据此完成9~11题。

9.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10.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11.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答案】9.B 10.D 11.B 【解析】

9、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

10、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故选D。

11.这类地下住宅的室温有变化,但是变化小;蒙古包位于地上,和这类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类似于冬暖夏凉的黄土高原的窑洞。故选B。

【点睛】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紧扣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应用:“躲避炎热天气”“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位于天气炎热、景观荒凉的沙漠气候区;地下住宅位于地下,通风透气性差,因此设置了通天井便于通风透气;和黄土高原的窑洞同位于地下,冬暖夏凉。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图8)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8分)(2)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2)有利条件: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地价低)。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投入高)。

(3)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不同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1)题干要求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找出索瓦附近“有利”于卤水蒸发的条件。读图可知索瓦位于南非高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卤水蒸发;附近有盐沼地,说明索瓦附近地势较低,利于卤水汇集。索瓦所在的南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利于卤水蒸发。

(2)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注意题设要求的是“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原料、地价、市场、交通等方面作答。从区域特征看,该地附近有盐沼地,靠近原料地;地广人稀,发展空间广,低价较低,有利于索瓦建纯碱厂;由于非洲地区经济落后,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主要销往距离较远的南非,距离市场远。(3)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同意、不同意均可,但要依据区域特征和材料中的信息,给自己的观点找到科学的证据。若同意,需结合当地发展纯碱生产的不利条件作答,如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若不同意,则要结合当地发展纯碱生产的积极意义作答,如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点睛】(1)抓住题干中的“地形”、“气候”两个答题角度,结合区域特征寻找有利条件。

(2)本题从工业区位因素入手,一定注意抓“社会经济条件”,不要偏题。个别学生为了追求全面,易忽略题干中的“社会经济条件”而出错。学科.网

(3)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观点无对错,关键是要说出支撑你观点的科学论据。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图9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4分)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8分)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4分)【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解析】(1)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而内等压值减少的部分,则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方。

(2)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3个;图中左、右的冷锋和暖锋是因气旋中气流水平辐合,导致冷暖气流相遇而成,北边的冷锋是西北侧的高压(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水平辐散而形成。

(3)从图中看,P点位于暖锋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相应的天气状况(阴、晴、雨、雪等)和气温变化即可。

(4)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致使该天气系统活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锋面气旋这种天气系统。这组题中最难的是第(2)、(4)题。第(2)题中北部那个冷锋的形成解释较难,需要结合第(1)题得出的图示西北部的冷高压作答,即(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第(4)题中解释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难度较大,需要抓住气流水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水平气压梯度力分析,该区域春季南北温差大使得气压梯度力大,导致天气系统活跃。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析】读图结合格陵兰岛区域特征——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等,从生态脆弱、旅行设施维护费用、旅游接待能力、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方面作答。格陵兰岛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点睛】旅游业是当前世界发展较为迅猛的产业,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人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违背了区域地理环境保护要求,出现了过度开发,超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做到可持续发展。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积极影响: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的范围。

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

改进建议: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

上一篇:游鲁迅故里的心得下一篇:教师说课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