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内接法

2024-04-09

欧姆定律内接法(精选12篇)

篇1:欧姆定律内接法

定理:

三角形的外接圆有关定理:三角形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外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外心到三角形各边的`垂线平分各边。

三角形的内切圆有关定理:三角形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是内心。内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任一顶点到内切圆的两切线长相等。三角形顶点到内切圆的切线长,是这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它圆外部分的比例中项。

篇2:欧姆定律内接法

双绞线的接法按照10/100 BASE T的规定应该是有两种固定的标准,这就是T568A和T568B。实际运用当中,大家只要把这两种标准记清楚了就可以和几乎任何人合作组建网络——因为大家都使用这个标准,所以不存在兼容和错误的接法——除非他不遵守规则。

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T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这两种线是怎么用呢?大家知道网线应该是两头都要做RJ45头的。而两种接线的方法就可以做出两种线来——一种是平行线(也叫直连线)一种是交叉线。所谓的平行线(又叫直连线)实际上就是线的两头采用同样的做法——要么两头都用T568A来做,要么两头都用T568B来做。而交叉线就是一头T568A而另外一头就用T568B——也就是两头不一样的做法——但是有一点,请遵循连线的规范。平常实际应用中是怎么使用这两种线的呢?

对于568A和568B,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颜色上的区别,本质的问题是要保证:

(1)

1、2线对是一个绕对

(2)

3、6线对是一个绕对

(3)

4、5线对是一个绕对

(4)

7、8线对是一个绕对

(1)用HUB或交换机相互组网时,一根线的两头必须用同一个标准制作,在同一个HUB或交换机上最好只用一种标准制作网线;

(2)当只有两台计算机不用HUB或交换机时,网线的一头需采用568A标准,另一头则应采用568B标准,这是因为网卡的脚1和脚2用作发送数据,而脚3和脚6用作接收数据引脚。两种不同的标准正好和脚1、2、3、6相对应。

(3)不管两台计算机的物理位置多近,实践证明,网线的长度应大于1.5米,否则也会发生数据传输时断时续的现象。以下情况必须使用交叉线:

1、两台计算机通过网卡直接连接(即所谓的双机直连)时;

2、以级联方式将集线器或交换机的普通端口连接在一起时;

以下情况必须使用直通线:

1、计算机连接至集线器或交换机时;

2、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以Up-Link端口连接至另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的普通端口时;

3、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路由器的LAN端口连接时;

以下情况既可以使用直通线,也可使用交叉线:

1、集线器或交换机的RJ-45端口拥有极性识别功能,可以自动判断所连接的另一端设备,并自动实现MDI/MDI-II间的切换;

篇3:网线水晶头接法

其实双绞线的接法不只有一种,只要方法正确任何一种都能够接通,这里先介绍一下国际标准TIA/EIA568B,在后面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标准586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标准568A: 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下面介绍几种应用环境下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MDI表示此口是级连口,而MDI-X时表示此口是普通口。

1) PC等网络设备连接到HUB 时, 用的网线为直通线, 双绞线的两头连线一一对应即可,此时,HUB为MDI-X口,PC为MDI口。

2)在进行间HUB级连时,应把级连口控制开关放在MDI(Uplink)上,同时用直通线相连。如果HUB没有专用级连口,或者无法使用级连口,必须使用MDI-X 口级连,这时,我们可用交叉线来达到目的,这里的交叉线, 即是在做网线时,用一端RJ-45 plug 的1脚接到另一端RJ-45 plug 的3脚;再用一端RJ-45 plug 的2脚接到另一端RJ-45 plug 的6脚。可按如下色谱制作: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级连HUB间的网线长度不应超过100米, HUB的级连不应超过4级。因交叉线较少用到,故应做特别标记,以免日后误作直通线用,造成线路故障。

另外交叉网线也可用在两台微机直连。

双绞网络线接法纠错:

一直以来很多人(包括网上很多文章)都认为10 Base-T 10M网络使用了网线中8条信号线之4条,而100 Base-T 100M则使用了全部8条信号线(要不怎么那么快呢?)。可是作者前不久在使用一条按所谓10M直连接法(1与3、2与6交换,其余四线接外壳屏蔽)接出的网线时,意外地发现网络正以100M高速传输,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加上好几台机实验验证,终于发现了事实真相,那就是,100M的双绞线与10M的标准接法完全是一样!可惜国内站点的看法(代表大多数人的看法)基本与作者老观点一致,或者是虽有提及,但也是讲得语焉不详,没有深究,所以笔者认为有撰写本文之必要。这就是在某个网站上看到的错误观点:(10Mbps网线只要双绞线两端一一对应即可,不必考虑不同颜色的线的排序,而如果使用100M速率相连的话,则必须严格按照EIA/TIA 568A或568B布线标准制作。)

最后个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实践总结出来的接线方法:其实不必拘泥于以上提到的国际标准的,我们只要按照这种方法,接来都是通的:按照一条彩色线,一条白色线的顺序排好,然后将第4和6号线交换即可。可能我的表达不是很清楚,不知道大家明白没有,这里我举个例子,我的网线都是这样接的,而且通的。我接的是:1.橙色 2.橙白3.绿色 4.蓝白 5.蓝色 6.绿白 7.棕色 8.棕白。而且我的网内有些又是按照上面说的国际标准来接的,网络依然通畅,也就是说只要单根网线的两端一致就可以接通。如果大家不放心的话,就按照上面提到的国际标准接就是了,保证能接好。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褐白-7,褐-8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褐白-7,褐-8B

水晶头平的一面向上,簧片向下,有线的一端向着自己,这时候从左到右就是 1-8的顺序。

先用网钳把网线外皮剥去(注意不要把里面的线芯切断),有的网钳分为压口和剥线口的,有剥线口的就把线塞进去切下就可以不伤害线芯而剥去线皮,没有剥线口的就要小心了

剥去线皮后就露出了八条分一对一对绞在一起的四对线,将每对线分出为一条一条的线,然后按标准顺序排列好,再将线排成一排用手指夹住拉直,再把这八条 线插入到水晶头里,让每条线的线头都能接触到金属脚上就把线连同水晶头插到网钳上的压线口,注意不要让线脱离出来,最后用力压下网钳,一般好的水晶头在压 上的时候有“滴”的一声那就是压好了,质量较差的只能用力压,压好后用手轻拉,如果能拉出来就是没压好,中力拉不出就算接好了,然后将两头接好水晶头的网 线用测试仪测试连通状况,如果连通不了就得重新将接好的水晶头剪掉重接了 .

一般线芯留个1CM就够了,以水晶头能压住外皮为准.

网线如果一头是A一头是B那种用于做两台电脑互联那种的,

而两头是一样的都是A或者都是B(大多数都是B)用于做联网用的也就是一头接在交换机或路由器上。。一头接电脑上那种。。。

T568B标准一般使用较多,在使用三类双绞线、五类双绞线、增强的五类双绞线的网络工程中一般遵循T568B的接线标准,在使用五类双绞线时,其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ps。

通常认为568A和568B该标准对电磁干扰的屏蔽更好.而别的可以通但干扰大.

局域网就是将单独的微机或终端,利用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遵循一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其中,通信线路,即传输介质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从性价比和可维护性出发,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

网线由一定距离长的双绞线与RJ45头组成。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起,成队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在EIA/TIA-568A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有:三类、四类、五类线。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目前已有六类以上线。第三类双绞线在LAN中常用作为10Mbps以太网的数据与话音传输,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标准。第五类双绞线目前占有最大的LAN市场,最高速率可达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标准。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www.windsn.com]

双绞线的标准接法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络的布线,每条双绞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双绞线的标准接法不是随便规定的,目的是保证线缆接头布局的对称性,这样就可以使接头内线缆之间的干扰相互抵消。

超五类线是网络布线最常用的网线,分屏蔽和非屏蔽两种。如果是室外使用,屏蔽线要好些,在室内一般用非屏蔽五类线就够了,而由于不带屏蔽层,线缆会相对柔软些,但其连接方法都是一样的。一般的超五类线里都有四对绞在一起的细线,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明。

双绞线有两种接法:EIA/TIA 568B标准和EIA/TIA568A标准。

将水晶头的尾巴向下(即平的一面向上),从左至右,分别定为1 2 3 4 5 6 7 8,以下是各口线的分布

T568A线序

12345678

篇4:《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内容是《圆内接四边形》,这是继《圆周角》教学内容之后的第二个课时。教学内容是通过上一节所学的“圆周角定理”得出“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其中还需要讲解“圆内接四边形”概念,及例题。

我初步设计的教学方案是:通过习题回顾------引出图形“圆和四边形”------介绍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提出讨论:是否每一个四边形均有外接圆?------引发探讨:圆内接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是什么特殊四边形?为什么?(合作交流)------例题讲解(学生探究)------自主练习------总结归纳------布置自行设计的作业(涉及到圆周角定理及圆内接四边形定理的题目,因课本后没有相应练习)。

开始的教学非常顺利,习题回顾对学生巩固昨天所学起到很好的作用,说明“圆周角”的内容学生应该基本掌握。而且这道题的图形正好出现“圆与四边形”,顺其自然地,我很自然地提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并加以讲解。当我提出问题:是否每一个四边形均有外接圆?此时,学生进入到沉思时间,学生们的思想正在高速运行。令我惊讶的是,短时间中就有学生回答:不一定,理由是必须满足“四个顶点到同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学生的回答让我高兴,说明学生对一个多边形能否有外接圆的要求理解透彻!还说明学生对“圆”的概念理解深刻,还能体现我所教的学生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综合能力强!

篇5:《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教学反思

“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自主探究——课后提升”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内容和教法:

(1)初三学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挑战,容易出现紧张的情绪,紧张的情绪会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以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高效率地达到本节课学习目的.

(2)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认真思考后充分讨论,以便问题能够研究的更深入.

(3)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学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正多边形和圆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应用.再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深化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力求让生生产生共振:

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视为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来源.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本课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表现在:

(1)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数学情境.

(2)以数学知识发生为依托,设计数学情境.

(3)借助多媒体.根据本课内容特点,运用色彩斑斓的图片展示及形象生动的小动画,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改善学习的乏味心理,促进学生的心理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

4.教学效果:

这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篇6:网线水晶头接法介绍

你如果想做一条网线从电脑连接到路由器,就网线两头都按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的顺序做好就可以了。

再给你些理论了,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下:

网线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交叉线,一种是平行线

交叉线的做法是:一头采用568A标准,一头采用568B标准

平行线的做法是:两头同为568A标准或568B标准,(一般用到的都是568B平行线的做法)

568A标准: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标准: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你可以注意下,两种做法的差别就是橙色和绿色对换而已,

如果连接的双方地位不对等的,则使用平行线,例如电脑连接到路由器或交换机

篇7:欧姆定律内接法

蕲春一中高三数学组邓旋

几何证明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最好载体,迄今为止还没有其他课程能够代替几何的这种地位,几何证明过程包含着大量的直观、想象、探究和发现的因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非常有利.本讲主要证明一些反映圆与直线关系的重要定理,提高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和综合运用几何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大多集中在与圆相关的性质定理和相

根据新课程改革考纲的要求,这一讲我们计划安排4 课时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节:圆周角定理一课时.这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复习圆周角定理,会用圆周角定理,并会借助圆周角定理证明角相等,三角形相似等问题.第二节: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一课时.这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复习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会灵活运用定理、证明四点共圆问题及解决角相等的问题.第三节: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弦切角的性质一课时.这节课主要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弦切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判定切线的方法.已知圆的切线时,第一要考虑过切点和圆心连线成直角,第二应考虑弦切角定理,第三涉及线段成比例或线段的积时要考虑切割线定理.第四节: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一课时.这节课主要帮助学生复习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会结合三角形及其相似等知识来证明线段相等或等比例线段问题.复习时,我们主要是通过知识梳理→开心自测→金题精讲→知能演练→课堂小结→能力锤炼等几个环节进行的.由于湖北高考数学试题选考几何证明专题,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中不难看出,以圆为载体的证明题或计算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我们认为: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是重中之重,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是该讲的核内知识,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之前有圆周角定理,它之后还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弦切角的性质、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等.另外,认真落实教材所讲的知识,重视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深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内涵是提高几何专题复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第 1 页

第二节《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是选修4-1第二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标高考试题中的常见考点.以圆为载体的相关问题是新高考命题的潜规则,这是因为:1.根据四点共圆这个条件,可以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容易设置高考题.2.四点共圆时,可充分利用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对角互补、相交弦、切割线、割线定理等证明等式.所以应高度重视对这一节教材中的三个定理和一个推论的复习,关键是要让学生懂得定理的应用.(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圆内接多边形和多边形外接圆的概念;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定理;

2.掌握圆内接四边形判定定理及其推论;熟练运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进行计算和证明.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定理的复习,培养学生应用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复习圆内接四边形判定定理及其推论,促使学生会用定理判定四点共圆; 3.通过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开心自测引入复习,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2.通过证明方法的探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并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态度,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三)教学重难点

1.重 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2.难 点定理的灵活应用.二、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这符合中学生好动厌静的心理特点,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多注意倾听,理顺学生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借助学生的嘴来说,借助学生的脑来想.自己要注意选用示范性强、有一定梯度的2—3道例题进行重点分析、讲评,要善于把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理解,而不是直接强加给学生.要培养学生自己“找路”的能力,在学生迷路时及时给予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针对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主要以下面几个环节进行:知识梳理→开心自测→金题精讲→知能演练→课堂小结→能力锤炼.三、说学法

因为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内容也比较熟悉,但是定理如何灵活地在解题中运用还有一些欠缺,遇到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目标分析意识来解决问题.这节课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新知.四、说教学过程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能力锤炼:

1.如图7,在Rt△ABC中,∠BCA=90°,以BC为直径的⊙O交AB于E点,D为AC的中点,连结BD交⊙O

BCCF

于F点.求证:=.BEEF

篇8:欧姆定律内接法

网上大概有3种方法:

第一种: 网线用超5类双绞线,水晶头接法,两头都使用568B标准,即两头都是 白橙

白绿

白兰

绿

白棕

棕。

第二种:也是网上最多的用超五类线接千兆网线制作方法,一头用568B标准,另一端则相

对于568B标准交叉,交叉原则:1对3

2对6

4对7

5对8 也就是:白绿

绿

白橙

白棕

白兰

第三种:一端按照568A,另一端按照568B标准来接。

针对以上三种方法我们逐一测试:

环境:H3C千兆交换机,P4 3.0CPU 希捷160G 8M 硬盘,超5类双绞线长5米。

按照第一种方法:

文件对拷速度达到20M/S

按照第二种方法:

文件对拷速度达到 32M/S

百兆丶千兆丶网线水晶头接法

百兆接法网络传输线的接法,第一脚—黄白、第二脚—黄色、第三脚—绿白、第四脚—蓝色、第五脚—蓝白、第六脚—绿色、第七脚—褐白、第八脚—褐色,双绞线的两头连线一一对应。

很多没有做过网线的朋友,可能听说过什么586A,586B网线的作法,实际上标准接法T568A/T568B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颜色上的区别,无论是用HUB还是交换机以下方法均可用,具体的做法为:

T568B顺序为: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T568A顺序为: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

当然也要注意:不要在电缆一端用T568A,另一端用T568B,同时只能使用一种规范,否则的话就变成了跨接模式,在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T568B压线方法.

二台电脑直接相连的网线作法:

第一个头: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白.

另一个头: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白。

千兆网线的接法

千兆5类或超5类双绞线的形式与百兆网线的形式相同,也分为直通和交叉两种。直通网线与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一对应的。但是传统的百兆网络只用到4 根线缆来传输,而千兆网络要用到8 根来传输,所以千兆交叉网线的制作与百兆不同,制作方法如下:1对3,2对6,3对1,4对7,5对8,6对2,7对4,8对5。

例如:

一端为:白橙、橙,白绿、蓝,白兰、绿,白棕、棕;

另一端:白绿、绿,白橙、白棕、棕,橙,蓝,白兰;

1: 普通超5类线,线的质量一般,两端均采用586B接法,白橙,橙,白绿,兰,白兰,绿,白棕,棕

线长约5米,能观察到最高19M/s的传输速度

2: 正品六类线,线中间十字塑料隔离架,两端均采用586B接法,颜色参见上面

线长约5米,能观察到最高23M/s的传输速度

3: 跟上面完全一样的六类线,其中一端采用586B接法,颜色见上面,另一端采用下面接法

白绿,绿,白橙,白棕,棕,橙,兰,白兰,也就是网上很介绍应该这样的正确做法

线长约30米,能观察到最高32M/s的速度

4:用普通超5类线,采用与3项完全一样的接法

篇9:欧姆定律内接法

导学目标知识点: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课前导学:

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两个变形式

1、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 2)电压: ; 3)电阻: ; 4)分压规律:。

2、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 2)电压: ; 3)电阻: ; 4)分流规律:。典例分析

例:如图所示,R1=12 Ω,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 V的电压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 V,求R2的阻值。

针对训练

练习

1、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8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如何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练习

2、有一个灯泡,它的电阻是15Ω,把灯泡两端加6V电压时,灯泡能正常工作。如果把灯泡接在7.5V的电源上,仍使灯泡正常发光,应给灯泡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练习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O.5A和6V。求:(1)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2)求R2的电阻值。

典例分析

例2:在图7-23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针对训练 练习

1、将两个电阻R1、R2并联后,再与电池组和开关串联成回路,所示。已知干路电流为I=2 A,通过R1的电流为I1=1.2 A,图7-23 电压为U=24 V,求:R1和R2的阻值是多少?

求:(1)通过R1的电流;(2)通过R2的电流;(3)R2的阻值。

如图电池练习

篇10:欧姆定律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3.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问题,进行电路计算。难点:推导串联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教材P26页,思考下列问题: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点拔: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欧姆定律中的 I、U、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同时欧姆U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R =。(3)

I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二)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按教材图7.2-2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这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现象说明:串联的两个电阻,总电阻比一个电阻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如图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l和R2 , 设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Rl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串联部分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Rl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根据欧姆定律推导R和R1、R2之间的关系。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 „ „ Rn)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

即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三)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把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到教材图7.2-3实验中,我们再观察实验现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现象说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_______

都小。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设各支路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根据欧姆定律推导R和R1、R2之间的关系。对于多个电阻(R1、R2、R3 „ „Rn)并联,同理可以得到: =

即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之和。R

【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P29页的1、2、3、4、5、6题。2.欧姆定律是_____

国物理学家_____

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它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_________

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 成反比。该定律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 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电阻约 Ω。

3、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4、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能大于 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

A.5V B.15V C.30V D.36V

5、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关系是:()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

6、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0.5A,可知它的电阻为 Ω,若给它加上 18 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 A,此时导线电阻为 Ω,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 A,导线电阻为 Ω。

7、要想使1000Ω的定值电阻通过8mA的电流,那么应给它加________V的电压;如果该定值电阻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 mA,那么它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___V。

8、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为原来的2倍 B.电阻为原来的2倍 C.电流为原来的1/2 D.电阻为原来的1/2

9、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A.1 V、0.5 A; B.2 V、0.5 A; C.2 V、1 A; D.0.5 V、1 A。10.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A.0~0.6A,0~3V B.0~0.6A,0~15V C.0~3A,0~3V D.0~3A,0~15V

11.如图所示电路,当图中的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电阻R的阻值是2.6欧,电压表有“+”、“3V”、“15V”三个接线柱,问电压表应使用的是哪两个接线柱?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 A,求:

(1)通过灯L2的电流;(2)灯L1两端的电压;(3)灯L2两端的电压和灯L2的电阻。

13.小灯泡电阻为20欧姆,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是12伏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6伏特,要把这盏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怎样接入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将电路设计出来,并画出电路图。

【要点归纳】

欧姆定律中的 I、U、R的关系是I=U/R,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之和。

【扩展训练】

1.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5Ω,若将R1与R2串联,则总阻值为()

A.20Ω B.15Ω C.10Ω D.5Ω

2.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A.40Ω B.30Ω C.20Ω D.7.5Ω

3.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A.0.25A B.0.5A C.2A D.3A 4.把一个3Ω的电阻和一个6Ω的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图7.2-3),它们的总电阻是多大?如果电源电压为3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多

大?

5.在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篇11:《欧姆定律》教案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 本节课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点内容之一。

2. 本节课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3.本节课的内容: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欧姆定律;(3)欧姆定律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于通过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揭示欧姆定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结合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各量间的辩证关系。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各物理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身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探究中体会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析现象的本质,让学生体会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实验探究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亲身实验、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亲身实验和对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指导好学生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好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实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欧姆定律,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设计

(一)通过播放录像和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的效果是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关键,教科书的节首图是《天鹅湖》的美丽剧照,本意就在于创设一定情境;

1.播放:灯光逐渐变亮,音乐渐起,幽静的湖畔,朦胧的月色,一群美丽的白天鹅,出现在舞台上,随着灯光变化,翩翩起舞。

2.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优美的舞台灯光的变化,演示1:闭合台灯开关,然后调节旋钮,使其亮度逐渐发生变化;演示2:调节录音机的旋钮,使其音量逐渐发生变化;激发学生提出“怎样改变电流大小”的问题,开展实验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想法?

生:学生通过观看录像和演示实验找出共性,经分析思考,明白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从而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影响电流的大小?

(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师:根据经验,你能猜想出哪些因素能影响电流的大小呢? 生: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所以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2.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可能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师:对于学生回答的其他问题,一般都可以归结到电压或电阻,对学生的猜想做相应的引导。

师: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想办法设计实验方案。生: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方案:

1.电阻、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电压,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前两种连接方式中分别改变电阻的阻值,来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生:交流评价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本组的实验方案。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讨论与交流,找出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师:下面我们看一段音频资料,请同学们观察本实验。本实验直接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出两个实验课题,即电流跟电压、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①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保持电阻不变,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通过改变电池的个数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可以通过改变与定值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来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

②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大小。改变电阻阻值,电阻两端电压也随着改变。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对这个实验演示完毕以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两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却是指同一导体而言,即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欧姆定律

师:我们刚完成的探究,就是欧姆当年探究的缩影,最后得出了欧姆定律。但是欧姆当年的实验条件和我们今天相比有天壤之别。

简介欧姆探究过程(看音频资料)。

生:感受科学家探究真理的艰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师:介绍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欧姆定律。

U RI的单位:A; U的单位V; R的单位Ω。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I从欧姆定律表达式,能不能得出电流越大,电压越小,电阻越小的结论? 生:学生讨论分析,理解各物理量间的辨证关系,并回忆旧知识,加深理解。体验各种事物间奇妙的联系。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对于欧姆定律的运用,教科书安排了一个例题,意在让学生明白灯泡上标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实际意义——灯泡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时,能正常发光。

例题: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2.5V 0.3A”,表示加2.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灯泡正常发光,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 对于初学者来说,为了便于分析问题,应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再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这一点特别重要。

这道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如果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值和通过它的电流值,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值。

(五)讨论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

教科书最后安排了一个讨论交流,根据欧姆定律讨论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连接中的特点。电流表电阻很小,根据欧姆定律,直接接在电源两极电流会很大,会烧毁电流表。而电压表电阻很大,直接接在电源两极电流也很小,没有烧毁的危险。活动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阻特点是直接给出的,因此它们的构造并不需要涉及,应主要侧重于从欧姆定律分析两表的连接方式及其限制。

(六)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

编制两类练习题目:一类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达到巩固欧姆定律内容和表达式;另一类是了解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作用,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

2、作业:(1)作业本作业巩固性练习。

(2)讨论题: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来测定一未知的电阻值,请说出实验方案。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求知欲望。

资料来源:http://zhdduya100.taobao.com/QQ:1805986694,597161994 更多资源下载地址:http://zhdduya100.taobao.com/

更多资源下载地址:http://zhdduya100.taobao.com/

资料来源:http://zhdduya100.taobao.com/QQ:1805986694,597161994

篇12:欧姆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3.能够根据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难点:理解各量间的辩证关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2.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欧姆定律

主讲教师:张勇

班级:九年级二班

3.提出猜想。

4.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提出的猜想怎样进行实验?

5.画出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中的电阻成反比;

练习:1.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电压增大到6V,那么它的电流为

;如果要使电流为0.1A,那么电压为

; 2.当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上5Ω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0.6A,那么把电阻改为1.5Ω,则通过的电流为。

6.在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归纳出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7.欧姆定律的运用满足的条件:“同体性”和“同时性”。

上一篇:金猪年手机祝福搞笑贺词下一篇:写钓鱼的作文:钓团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