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

2024-05-06

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通用12篇)

篇1: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

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1.在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等两项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患者至手术室要戴手术室专用帽。

3.固定平车,妥善固定患者,对病重、年老、体弱、幼童给予必要的看护。注意保暖。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情况。4.巡回护士核对患者:①将小通知单与病历核对,内容包括姓名、性别、病室、床号。并检查有关化验结果。带齐术中所用物品,如:X 片、抗生素、化疗药、胸瓶等。②核对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标识),直接询问患者的姓名及手术部位,并检查手术部位标识及是否备皮。了解患者是否需要大小便。③查病历是否有术前用药,是否已给术前用药,并与患者核对。④如有假牙、发卡等要取下。贵重物品如手表、耳环、项链、戒指等要摘下,交与家属收好。推患者至手术间,推运过程中平稳慢行,避免碰撞。将患者移至手术床上,平车放于手术间外指定地点,整理整齐。填写交接单并签字。

篇2: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

转诊(转院)患者交接制度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20日 来源: 编辑:办公室

1.需要转院的患者由主管医生提出、科主任批准,医务处备案,患者所在科室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转入医院同意后方可转院。

2.确保患者转院安全,转院前主管医师须认真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转院。并将风险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3.危重患者转院时原则上派医务人员护送;根据病情准备相应急救物品及药品。

4.患者转院时,应将患者病情和相关病历资料随同转出,以保障诊疗的连续性。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患者,医疗事务中心提前与相关科室联系落实安排,做好转诊患者相关信息登记,并将双向转诊上转单转交给接诊医生:接诊医师根据转诊医生的病情介绍及提供的相关检查和治疗资料对患者进行评估、检查和诊疗。

6.符合下转条件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主管医生填写双向转诊下转单,注明治疗经过和目前病情状况及下一步康复计划,由转诊患者转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事务中心电话通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做好转诊患者相关信息登记。

转科患者交接制度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20日 来源: 编辑:办公室

1.对需要转科治疗的患者,医生须评估患者病情;根据转科医嘱,护士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并将风险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2.危重患者由护士和(或)医生护送,随带患者病历:未用液体至转入病房,做好床头交接班。3.保征转运工具功能完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酌情备带相应急救物品及药品。

4.转入科室在接到患者转科通知后,护士立即备好备用床及必需物品。

5.患者入科时,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6.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身上各种导管交清,患者使用各种仪器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篇3: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

1 重点环节交接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随着医院规模的增长,流程问题不断影响了医院工作质量。人员短缺、交接流程繁琐等问题困扰着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利用精益化管理思想对重点环节交接进行流程优化,缩短患者等候和交接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转科交接应用精益管理实施交接流程优化

2.1 设立流程优化目标:

通过对患者转科交接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病人入住及时性,缩短衔接时间;在医护人员中树立精益管理理念,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2.2 组建改造团队:

根据精益管理,组建起跨部门的业务团队,分析交接流程,将交接所涉及的科室骨干引进团队,对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

2.3 分析流程现状:

通过优化流程,采用“头脑风暴法”等工作方法,对转科交接的环节进行分解,对于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不责备和惩罚护士,而是通过系统分析,发现导致缺陷的根本原因,存在的流程问题成因进行汇总归类[2]。

2.4 优化重点环节交接流程:

针对交接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采取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用精益管理把任务细分,责任到个人。利用精益化管理思想对重点环节的流程进行优化,并设计患者转科交接单。

2.4.1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护理流程:

急诊科患者病情稳定或确诊,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并简单介绍病情,通知医生并做好迎接准备,必要时备抢救物品,护士护送患者至病房,严格交接并让双方签字。

2.4.2 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护理流程:

紧急手术患者,急诊科电话通知手术室并介绍病情,做好手术室抢救和准备,医护送患者入手术室,严格交接并让双方签字。

2.4.3急诊科与ICU交接护理流程:

急诊患者入住ICU,电话通知ICU并介绍病情,护士通知医生备好抢救物品,并护送患者至ICU,严格交接并让双方签字。

2.4.4 ICU与病房交接护理流程:

评估患者病情,护士联系普通病房,完善各项护理记录,医生与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至普通病房,严格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

2.4.5 手术室与ICU交接流程:

术后入ICU,手术室通知ICU,简单介绍病情,同时ICU做好抢救和迎接病人准备,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护理记录,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护送患者入ICU,严格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

2.4.6 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护士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到病房接患者入室,做好交接记录并双签名,患者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术毕与麻醉师一起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做好交接记录并双签名。

2.4.7 病房与病房交接流程:

转出护士接转科医嘱后,通知转入科室,转出科室护士了解病人基本情况,完善各项护理记录,转出科室护士携带患者物品,护送患者到转入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交接,做好交接记录并双签名。

2.4.8 病房与产房交接流程:

急诊产妇或出现临产症状产妇,护送产妇至产房,详细交接产妇病情,做好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产房助产士通知病房,护送产妇至病房,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

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应用精益管理实施交接流程优化的效果评价

3.1 简化流程,缩短交接时间及管理水平较之前有很大提高:

在实施精益管理后,交接时间明显减少,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及积极服务的意识,漏洞出现的次数从8次降低到1次,使护理服务质量得以提升(P<0.05)。

3.2 护士及患者满意度在优化前后的情况:

利用精益管理优化流程前,交接过程给病人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3]。流程优化后,护士满意度从优化前的86.8%提升到95.2%,患者的满意度从优化前的80.2%提升到94.3%,优化后较优化前明显提高(P<0.05)。

4 小结

精益管理强调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不断追求完美服务的工作态度,在转科交接流程优化中,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转科护理交接过程更加便捷、规范。因此,树立精益管理的理念,优化交接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关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护理工作安全高效,才能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顾琴,张红,黄华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09-110.

[2]郭欣,陈赟,施雁.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55-57.

篇4:规范交接流程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规范交接流程;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90-02

全身麻醉后要由手术室送至复苏室复苏,之后再转回原病房或综合ICU,之中要经过两次交接,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心及规范的交接流程,则很容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及矛盾和纠纷。为确保患者安全,应设计交接记录,明确要交接的内容,规范交接程序,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1 全麻术后交接流程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手术室与恢复室的交接

麻醉恢复室是对手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到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恢复室位于手术麻醉科内,手术室、恢复室、麻醉科在行政管理上均属麻醉科主任管理。因此,科室成员之间均由于工作关系,彼此联系频繁,交接班时,经常麻痹大意,疏于交接,甚至迟于交接。有时患者手术结束由手术台过床至复苏室期间,麻醉师、巡回护士由于手头工作未处理完,未能及时到复苏室交接,而由服务中心的运送工人自己护送患者到复苏室,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交接过程中,经常出现引流管标识未贴上、输液通路不畅、三通帽子未复位、患者手术衣裤潮湿、深静脉及外周静脉穿刺处未标识、皮肤受压潮红、所输液体未贴上输液贴、患者所带物品遗留在手术间等。种种情况可能由于责任心不强、交接大意,或者碍于同事间良好关系而发现问题不当面指出,使交接过程不严肃。如:在手术即将结束麻醉师从小管加入舒芬太尼,患者送至复苏室无交接,至复苏室时患者躁动,不能耐受气管导管而予以拔除气管导管,之后由于点滴快速滴入,使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又如,巡回护士未能及时将患者影像资料随患者带至复苏室交班,而在术后整理手术间发现后由运送工人带至复苏室,工人未经查对就放至其他患者床头,引起患者不满。再如,一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送至恢复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巡回护士未进行交接,患者麻醉清醒转回病房后,冰冻结果出来提示乳腺癌要再次进行乳癌根治术,将已清醒患者再次送入手术室,给患者造成极大不良精神刺激。

1.2 恢复室与病房或ICU的交接

患者在复苏室期间,麻醉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而决定是否回科室或转至中心ICU继续治疗。复苏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之间经常就患者意识恢复情况产生分歧,闹得不愉快,影响工作情绪。患者过床时双方不能参与搬运患者,搬运工作由护工或家属等非专业人员完成。如:一进行剖腹探查患者,护士过分依赖护工,过床时一条引流管卡在平车上,护工搬运时引流管脱落。笔者所在科室麻醉护士6人,扣除夜班、夜休2人,白天4个护士上班,床位7张,每日需接收的全麻患者大约50个左右,工作量极大,经常周转不过,麻醉师有时为提高周转率,早送患者回病房而使用麻醉拮抗剂,或推注升压药、降压药而造成患者复苏后意识清醒、生命征平稳的假象。

2 管理的要素包括人员、物品、制度

2.1 人员

包括手术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师、恢复室护士、病房护士、运动途中的运送人员。

2.2 物品

包括运送途中所携带的急救物品及患者相关资料等。

2.3 标准及制度

包括患者出入恢复室标准、拔管指征、护理常规、交接班制度等评价标准以及交接程序与内容等。

3 管理的重点

3.1 管理的基本目标

保证医疗安全,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如拔管指征、出室标准、生命体征情况等。术毕应有足够的观察时间,当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吸空气氧饱和度大于92%再转回原病房。转出恢复室之前提前通知病房护士准备好常规心电监护、给氧裝置等。口腔颌面颈部手术床旁准备气管切开包,使用血管活性剂备好推注泵,腹腔持续冲洗者备好床旁负压吸引器等,同时呼叫电梯工将电梯开至所要楼层,以缩短转运途中时间。转运途中携带轻便急救箱,内有简易呼吸器、50 mL注射器、口咽通气道、吸痰管、拉舌钳等。回原床位搬运之前做到一查二看三整理四搬运,麻醉护士、病房护士均要参与。特殊手术,如颈椎内固定、全髋关节置换等,应有手术医师在旁指导,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3.2 设备要有保证、记录可追溯

转运急救箱、插管盘、喉镜、氧气袋、便携式呼吸机、便携式氧饱和度、便携式监护仪等应有专人保养,每周检查、维修、保养并登记,使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每班认真清点。交接记录要详细,建立手术室与恢复室交接记录本,由巡回护士于手术结束后随患者带至恢复室,双方就患者氧饱和度、血压影像资料、标本、药物以及特殊交班进行确认、签字。在新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对麻醉恢复室有严格要求。包括人员资质要求、书面记录要求、评价标准等对患者苏醒情况具体采用Steward评分并有记录,并要求要有出室标准,转入病房要有交接程序与内容,要求书面记录合格率达到90%以上。麻醉恢复室评估表中,由麻醉医师对麻醉后患者进行评分,包括Steward评分、转运途中氧饱和度情况,是否吸氧、是否出现意外情况,如意识丧失、口唇青紫等。麻醉中液体出入量、携带的引流管及装置、携带的影像资料、标本等有关物品、需注意的事项等,如患者宫腔内填塞纱布数量、患者输血情况。对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引流管、意识、生命体征进行确认、签字。评估单上有手术麻醉师、负责复苏麻醉师、复苏室负责护士、护送人员、病房护士共同签字,以便出现情况可以追溯到责任人。

3.3 提高医务人员对标准的依从性

标准以医学科学理论为基础,参照新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建立科学的交接流程。专业人员和管理者间的共识,会大大提高对所选标准的依从性和管理上的执行力[1]。护士长、质管员定期进行抽查并反馈,出现不良事件进行强化教育并培训。执行标准和测量标准公开、透明,表述准确、操作简单,相关人员既是执行者又是监控者。Steward评分法操作简单,对患者清醒程度、呼吸道通畅程度、肢体活动度进行评分,满分6分,大于4分方能离开恢复室。

4 讨论

今年4月,卫生部制订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新标准对麻醉恢复室提出具体规定。2008年我国出台了《2008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目的是保证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的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2]。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而交接流程安全、规范是医院护理安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医院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和持续改进质量才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社会价值[3-4]。

[参考文献]

[1] 李岩,王东信,许幸,等.全麻术后交接流程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2008,4(12):65-68.

[2] 刘晓敏,韩兴平,刘安敏.ICU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8):95-96.

[3] 窦凤真.增强法律意识规范重病人交接流程[J].当代医学,2011,17(4):123-124.

[4] 戚引芝.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14.

篇5:患者转科交接规范

一、转出患者交接规范

1.主管医师告知患者或家属转科,并开医嘱。

2. 主班护士接到医嘱后告知责任护士,并电话通知转入科室作好相应准备工作,明确患者床位、转科时间,结算本科室费用。

3.责任护士检查腕带,确认患者身份,通知患者或家属转科,并协助患者整理个人用物。

4.责任护士转运前评估患者并做好记录,检查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填写《转科患者交接记录单》。

5.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合适的转运工具,决定护送人员,危重患者医护人员共同护送。

6.护送护士携带患者的所有医疗护理记录护送患者至转入科室。

7.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转运安全,防止坠床、跌倒事件发生。

8.护送护士与转入科室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交接病情、药物、物品、资料。

9.双方护士交接完毕,经核查无误,并在转科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转出科室护士方可离去。交接过程中,如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应协助接收科室共同救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方可继续进行交接。

二、转入患者交接规范

1.转入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安排床位,通知医生,并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

2.妥善安置患者,与护送护士交接,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查看患者腕带,在腕带上更改科室,检查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皮肤、输液、引流管、用药等情况。

3.检查患者当天的治疗、护理完成情况及带入药物、物品及各种病历资料。

4.检查转出科护理表格书写情况,若有疑问立即向转出科护士提问。

篇6: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填空题(100分)

1、接诊新入院病人的病房护士将病人带到准备好的病床及用物的病室内,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的一切准备工作。

2、病人安置好后,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并签字。同时协助病人熟悉环境,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体温、()、()、()、()。

3、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对外伤病人注意(),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4、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须经主管医生开出病人()。

5、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目前的病情;()、()、();饮食;活动;复诊时间;预约等。

6、根据病情需要,必须急诊观察的病人,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小时。

二、简答题

1.急诊留观对象包括什么?

答案

1、抢救;

2、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3、保持体位;

4、转科医嘱;

5、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

6、72。简答题

(1)诊断一时难以明确,离院后病情可能突然变化趋于严重者。

(2)病情需要住院,但无床位且一时不能转出者。

篇7: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转出病区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备。

二、转出病区事先通知转入病区,以便转入病区做好接收或抢救准备。

三、转出前转出病区护士,应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四、转出病区护士做好转科准备,完善各项护理记录,携带患者物品护送病人到转入病区。

五、转出病区护士,与转入病区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及物品,并做好交接记录。

附:转科交接流程

转出病区护士接转科医嘱后

通知转入病区

转出病区护士了解病人基本情况

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转出病区护士携带患者物品 护送患者到转入病区

与转入病区护士进行交接

做好交接记录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

和身份识别措施

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区、产房、手术室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一、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同时使用姓名、年龄、性别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二、检查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专用“腕带”标识。

三、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别、诊断、住院日期等。由病区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四、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五、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六、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七、转科相关制度

(一)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病区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病区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二)转入病区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病区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病区医护人员护送至转入病区。

(三)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病区,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四)转入病区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

(五)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病区医师应向转入病区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六)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八、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

(一)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区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楚患者床号、姓名、性别、病区、年龄、诊断、住院日期、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区与手术室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二)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区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九、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

(一)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病区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臵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二)门诊、急诊患者手术室、病区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门诊、急诊就诊病例;认真与病区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手术室、病区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三)病区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区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区与手术室患者交接记录单。

(四)手术室与科室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区患者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十、附则

(一)对于违反该制度的相关责任人,予以全院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篇8:转科及转院病情病历资料交接制度

急诊抢救患者入院、转诊及转院病情资料交接制度

为了做好急诊抢救患者的入院、转诊、转院病情资料交接,确保患者在交接后接受方医护人员能尽快掌握并熟悉患者的诊疗情况和目前病情,迅速开展后续诊疗,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诊疗,制定此制度。

一、入院病情资料交接

患者在急诊科通过处置、生命指针趋于稳定,但仍需住院观察治疗,或经过48小时留观治疗,仍需继续住院后续治疗的,应转入相应专业住院治疗。

1.1.急诊医师应将患者的急诊病历书写完善,然后复制一份,连同入院证一起交护士或患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后转入住院治疗。

1.2.患者或家属拒绝住院治疗的,应履行告知同意签字手续。

1.3.急诊科医师认为应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或患者及家属不愿进入本院住院治疗,要求转上级医院住院治疗,按转院流程交接和办理。

二、转科病情资料交接

2.1当主管医生发现病人患有其他专业的疾病并需专科治疗时,经科主任同意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诊,双方共同评估病情,确需转科治疗,才可以转科。在会诊或转诊前,要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验检查。对需转科治疗的病员,应告知转诊、转科理由,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做好相应准备,选择适宜时机。对不适宜转诊转科的病员,应告知转诊转科利弊,可能导致的后果,同样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2.2.转科前,由主管医生开出转科医嘱,完成本科所有处置记录,并书写《转科记录》,按照预定时间转科。普通病人由责任护士/值班护士陪送到转入科室,危重病人按《危重病人转运流程》处理。

2.3.转科后,双方科室医护人员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交接,具体操作按照《病人转运流程》和《危重病人转运流程》执行。接诊后医生、护士应立即察看病人,评估病情,修订医疗护理计划。接诊医生在病人转入后半小时内,根据《医嘱制度》开出转科医嘱。并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写好转入记录。

2.4.转科时药物处理

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室及转入科室负责病人交接的护士,应将病人在转出科室当日尚未使用完的所有医嘱药品的名称及数量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交/接患者所带物品栏”中详细记录并做好药品交接。病人转入后,转入科室医生应详细了解病人在转出科室的用药情况及转入时所带人的药品情况,根据病情下达转入医嘱时,临时医嘱注意使用病人转科时所带人的药品,对于不可继续使用的药品,由转入科室护土负责在当日交予药剂科统一处理。对存在质量隐患不可作退费处理的药品,由药剂科回收统一销毁并做好记录。

2.5.病历要求

2.5.1.病人入院2小时以内转科者,转出科可在急诊转入记录上作记录,不必写入院记录,转科后由转入科写住院病历。如果病情危重,应在本科按疾病诊疗规范及时抢救治疗,不要转诊,并请有关科室会诊,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同时在急诊病历上详细记录抢救治疗情况。

2.5.2.病人入院后超过2小时转科者,均由转出科医生书写“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相应的“病程记录”及“转科记录”。除特别紧急情况外,转科前必须完成“转科记录”,“转入记录”应在病人转入科室后8小时内完成。

2.5.3.住院2天(含2天)以上转科者,转出科须写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2.5.4.住院3天(含3天)以上转科者,转出科须写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2.5.5.转科途中的任何病情变化及与转科过程有关的任何特别情况,应记录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转科病历记录应随病人同时移交。

三、转院病情资料交接

3.1.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者,或病人已完成主要治疗须转当地医院就近进行康复治疗者;病人因为交通、医疗保险支付或其他原因要求转院治疗者的,需要转专科医院治疗的如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对不能诊治的病人,如需转往外院诊治,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报请医务科批准,由医务科(或总值班)与转入医院联系,确认接收医院有满足病人进一步医疗服务需求的条件,征得同意后,主管医生书写好转院记录并打印,一式二份,其中一份随同患者转院。

3.2.病人情况不允许转院时的处理:病人转院应符合指征,病人生命指针未稳定或病人在转院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甚至有导致生命危险时,不宜转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转院,但应向患者家属告知清楚并取得同意。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若病情不宜转院,而病人或家属坚决要求转院,按照“患者知情同意”的要求,在《危重患者转运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3.3.转院应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向其交待注意事项、安排好护送医护人员和病人交通。转院时由科室联系总值班或院综合办派出救护车运送病人。

3.4.根据病人情况安排具有相应资历的医生、护士负责转运。经治医生负责写好详细病历摘要,办好有关手续,转诊病历内容包括:病人转院时的病情、治疗经过、有关诊断性检查的情况、诊断、转院理由、接诊医疗机构的名称、转院后的医疗需求,转诊途中的病情变化及救治等,与转诊有关的任何特别情况应记录在《转诊记录单》中,一式两份,一份随病人同时移交,另一份归档到住院病历。到达接收医院后,双方医护人员进行病人病情交接,并签名确认。

3.5.未经科主任同意和医务科批准,病人家属、单位要求转院者,按自动出院处理,并履行好签字手续。

篇9: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修订)

一、门/急诊患者识别:

(一)、门诊和急诊实施《医疗就诊卡》卡号管理,挂号室、门/急诊、入院处处置患者时需核对信息,发现不符应纠正。

(二)、急诊观察室和抢救室的患者实施腕带管理,急诊输液时根据输液执行单核对患者信息,由患者自述姓名及至少一项个人资料(年龄、诊断)。急诊危重患者由急诊护士佩戴腕带,普通急诊患者入院后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佩戴腕带。

二、住院患者识别:

(一)、由入院处为患者编具唯一住院号,住院患者实施腕带管理;病房护士佩戴腕带前核实患者姓名。

(二)、医务人员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发放特殊饮食、手术及有创诊疗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识别方法:2种以上方式(床号+姓名),形式:腕带+询问。

(三)、腕带正确佩戴,原则上佩带在患者“左手”,字迹清楚,松紧适宜,完整可用,字迹模糊及时更换。

(四)、注意腕带佩戴松紧适宜,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五)、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核对腕带、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六)、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有家属在床旁的:腕带+询问,在场家属或知晓者陈述患者的身份(床号+姓名)。无家属在床旁的:腕带+床头卡(床号+姓名)。

(七)、身份不明患者的腕带以“无名氏”表示。

(八)、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并遵守患者识别措施及交接程序。

(九)、有药物过敏的患者在腕带上标识。

(十)、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关键流程患者交接登记及身份识别措施

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一、门诊/急诊与手术室、ICU、病房之间转运患者流程: 1.凡急、危重患者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护送患者做必需的检查。

2.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需急诊手术的患者在抢救同时需做好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医生接患者,必要时护送到手术室。

3.手术医生接患者时,急诊医生应向手术医生做好交接班工作,如:病情诊断、用药处置、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各种管道通畅等情况,并在急诊病历上做好记录。手术护士应再次核对患者资料。

4.需立即送ICU的患者,电话告知ICU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并护送到ICU。急诊科医护人员和ICU医护人员进行交接班,核查患者资料、病情、注意事项等,ICU护士必须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5.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其它各管道通畅,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减少痛苦。

6.送入病房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向病房医护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如病情诊断、用药处置、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各管道通畅情况以及皮肤状况等。急诊科护士填写专科交接记录,转入科室护士核对后签字确认。

7.传染患者按相关管理规范进行处置。

二、手术室与病房、ICU之间转接患者流程

1.患者手术复苏后由麻醉师、手术护士亲自送回病房;危重、全麻、大手术患者由主刀医生或助手、麻醉师、手术护士一起亲自送回病房,并作好交班,填写交接记录。

2.手术完毕需要专人护理或者病情较重必须进行密切监护的患者应当转入ICU,麻醉师电话交代患者情况,让ICU做好接受准备。

3.患者从手术室转移到ICU的过程中必须有麻醉师和医护人员陪同护送,麻醉师必须考虑到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情况,做好充分装备,及时迅速,安全稳当地进行转移。4.患者送至ICU时麻醉师和ICU医生进行交接班,核对患者资料,病情、注意事项等,ICU护士再次核对患者资料,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三、病房与ICU转接患者流程:由医护人员与中央运输一同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与ICU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病房护士填写转科交接记录,双方签字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四、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流程: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确认。

五、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流程: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确认。

六、外院及乡镇医院与急诊科患者转接流程:

外院或乡镇医院转入我院患者,白天通知医务科,节假日及夜间转院通知总值班。总值班通知急诊科患者转诊信息,急诊科做好人员物资技术准备,患者到达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紧急评估患者,初步完成患者身份识别,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分流程进行:

篇10:转院转科流程

转科流程

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室诊后同意,经主治医师批准后由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出记录,由护士通知转入科并按联系的时间转科,转出科室派人陪送病员到转入科,向当班护士交班,当班护士应及时通知接受科医师,重危病人转科必须有医师陪送,并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转入科写转入记录。

转院流程

1、因本院专业限制,对不能诊治需转院的病员,要经科内讨论或科主任同意,由医务处预先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晚上、节假日,应向总值班汇报,由总值班负责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对方同意后转院。

2、病员转院,如估计途中有导致病情恶化以至死亡可能,应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转院。重危病员转院时,科室应派医护人员护送,并随带病史摘要。转院之前,经治医师要与患者或代理人谈话,说明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意外,在取得患者或代理人同意及理解后,在医患沟通书上签字。

篇11: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

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及流程

一、留观制度及流程

1、根据病情需要,必须留院观察的病人,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有下例病情可选择急诊留观:

(一)暂不能确诊,病情又不允许返回者。

(二)诊断明确短期内可治愈者。

(三)符合入院条件病区暂无床者。

(四)其他需要留观者。

3、凡留观病人,应由经诊医师开具留观通知单,办理收住手续后,4、需留观的患者,医生应向值班护士交待病情、观察项目、观察要求、注意事项,按规范下达医嘱,完成病历书写。护士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治疗、护理工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 生,及时、准确完成护理记录。对危重患者,护士应做到“六掌握”:姓名、病情、诊断、治疗及各种检查告指标和心理状态。

5、留观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由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商定陪伴人员,人数不超过2人。非陪伴人员不得在观察室内逗留。

6、留观病人应遵守本院各项规章制度,探视人员和陪伴人员不得在观察室内喧哗和吸烟。

7、患者离开急诊观察室或急诊监护室,应有医师的医嘱,护士根据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费用结算和健康宣教。

8、急性传染病及精神病患者不属留观范畴。

9、对违反上述流程造成后果者,医院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入院制度及流程:

1、病人住院,须持有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署收住院意见的门诊病历,持有效证件、住院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患者或家属要保存好有关收据)。

2、接诊新入院病人的病房护士将病人带到准备好的病床及用物的病室内,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病人安置好后,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并签字。同时协助病人熟悉环境,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4、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对外伤骨折病人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5、病人入院后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及时执行医嘱,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6、对违反上述流程造成后果者,医院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出院制度及流程:

1、患者出院,须由主管医师下达出院医嘱,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办理出院手续可在下达医嘱的当天或第二天办理。

2、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活动;复诊时间;预约等。

3、病员出院时,应交清公物,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并领取出院带药后方能出院。在办理出院手续时患者要认真核对清单,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联系解决。

4、责任护士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并协助整理物品。

5、对违反上述流程造成后果者,医院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转科制度及流程:

1、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须经主管医生开出病人转科医嘱。

2、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并通知病人/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办公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结算病人在本病区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注销各种诊疗卡(床头卡、治疗卡、给药卡等)

4、责任护士征求病人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清点被服,携带病历、药物护送病人至转入病区。

5、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待转入科室接收病历并安置好病人,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后方可离开。

6、对违反上述流程造成后果者,医院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转院制度及流程:

1、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诊治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主管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同意,必要时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2、转院时须同时办好费用结算,有关手续与出院相同。

3、转院必须严格掌握指征,转送途中有加重病情导致生命危险者,应暂留院处理,待病稳定后转院。重症病人转院,病人家属及单位应解决好有关护送问题,必要时应由所在科室派医护人员护送,并与被转医院有关人员做好患者病情及病历资料交接手续。

4、转院时由住院医师写好详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也可按照相关规定复印带走部分病历资料,不得将原始病历带走。

5、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转院的病人,由其本人、家属或单位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相关事宜应请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篇12:转科患者交接流程图

检查时间:2009年6月15日-17日 检查人员:李学全、李文敏 督导记录:

我们用三天时间对内一科、内三科、内二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进行了检查。

我们对这些临床科室检查的内容为:

1、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落实情况,服务流程执行情况。

2、对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3、双向转诊制度及落实情况。

4、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落实情况。

5、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及落实情况。

6、转科、转诊交接制度及落实情况。

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这些科室均能较好的完成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包括对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双向转诊的落实、急诊患者入院制度的落实、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转科、转诊交接制度的落实。

随机抽取这些科室的医师,检查对以上制度的知晓情况,发现基本上均能知晓,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能够按照制度、流程进行。

但是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ICU个别危重患者急诊科入院前未及时联系这些所入科室。

2、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重症患者转入我院神经外科、普外科、内二科、儿科的,病情稳定后未及时转回社区。

3、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诊科等科室转科、转诊交接记录未及时完成。

4、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个别出院病人健康教育的书写记录不完善

5、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普外科、泌尿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所收科室无空床,未在患者入院前告知;

6、内一科、内二科某些患者入院、内一科转外二科前与病史和体格检查所提示的辅助检查不完善;

7、内一科、内儿科、口腔科、内三科由无执业医师执照的医师开具入院证明,入院前缺乏初步的诊治计划、治疗结果等信息的沟通。

8、内一科、内二科患者住院期间请假离院协调不到位; 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相关制度的学习和再领会,提高认识,对医师进行培训;

2、作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加强工作责任心;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好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加强学习,掌握谈话技巧;

5、患者住院期间不得请假离院,如患方有特殊情况,主治医师应加强沟通,在院外发生的一切意外,由患者及家属承担责任,并签责任书。

6、建章立制,明确责任,与奖金挂钩。

定陶县人民医院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督导记录

检查时间:2010年7月14-22日 检查人员:李学全、李文敏 督导记录: 我们通过一周的时间对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进行了检查。

我们对这些临床科室检查的内容为:

1、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落实情况,服务流程执行情况。

2、对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3、双向转诊制度及落实情况。

4、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落实情况。

5、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及落实情况。

6、转科、转诊交接制度及落实情况。

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这些科室均能较好的完成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包括对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双向转诊的落实、急诊患者入院制度的落实、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转科、转诊交接制度的落实。

随机抽取这些科室的医师,检查对以上制度的知晓情况,发现基本上均能知晓,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能够按照制度、流程进行。

但是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内二科、内一科个别患者出院告知不完善,出院带药未及时领取。

2、产科、神经外科、内二科、外二科加床不合理,患者物品安排不合理;

3、儿科、神经外科床位周转不合理,房间正床患者出院后,走廊加床患者未及时调整房间内。

4、重症医学科个别医生由于对患者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了解不到位,导致出院健康教育沟通不佳。

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相关制度的学习和再领会,提高认识,对医师进行培训;

2、作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加强工作责任心;

3、做好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加强学习,掌握谈话技巧; 效果评定: 较前有所改进

定陶县人民医院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督导记录

检查时间:2011年9月10日-15日 检查人员:李学全李文敏 督导记录:

我们通过5天的时间对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进行了检查。

我们对这些临床科室检查的内容为:

1、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落实情况,服务流程执行情况。

2、对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3、双向转诊制度及落实情况。

4、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落实情况。

5、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及落实情况。

6、转科、转诊交接制度及落实情况。

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这些科室均能较好的完成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包括对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双向转诊的落实、急诊患者入院制度的落实、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转科、转诊交接制度的落实。

随机抽取这些科室的医师,检查对以上制度的知晓情况,发现基本上均能知晓,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能够按照制度、流程进行。但是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耳鼻喉科个别自动出院患者未签署自动出院协议书;

2、急诊科对急诊留观患者,急诊医师未按时查房;

3、感染科、内三科、外一科等科室转科、转诊交接记录未及时完成。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相关制度的学习和再领会,提高认识,对医师进行培训;

2、作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加强工作责任心;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评定: 较前有一定改进

龙口市人民医院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督导记录

检查时间:2012年7月21日-26日

检查人员:王书圣、姜文州、任晓、韩世锦、王宝磊、徐秀文 督导记录: 我们通过6天的时间对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进行了检查。

我们对这些临床科室检查的内容为:

1、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落实情况,服务流程执行情况。

2、对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3、双向转诊制度及落实情况。

4、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落实情况。

5、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及落实情况。

6、转科、转诊交接制度及落实情况。

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这些科室均能较好的完成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制度,包括对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双向转诊的落实、急诊患者入院制度的落实、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随机抽取这些科室的医师,检查对以上制度的知晓情况,发现基本上均能知晓,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能够按照制度、流程进行。

但是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内一科个别转科、转诊交接记录未及时完成。

2、内儿科个别医师由于对患者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了解不到位,导致出院健康教育沟通不佳。

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相关制度的学习和再领会,提高认识,对医师进行培训;

2、作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加强工作责任心;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计算机趣味知识竞答下一篇:七夕节送朋友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