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思考

2024-05-04

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思考(精选6篇)

篇1: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优势,就需要不断进行分析改革。本文着重从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及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方法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加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大。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即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发展目标,从而实现对各项经营项目科学管理。作为企业管理者,只有将企业的经营模式不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才能够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一、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企业如何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赢得发展空间,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的问题。经济管理对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从生产到发展,属于一项科学的管理手段。在现实的社会中,任何企业只有应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才能够促使经济效益与之呈正比例增长,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虽然很多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我就具体的列举出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经济管理思想意识薄弱

企业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因为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经济管理思想意识较弱,因此常常忽视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因得不到企业领导的重视,职权较为模糊,从而无法发挥经济管理的职能,给企业的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2.缺乏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较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一些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缺乏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正是因为这样,企业内部很多职能的划分不够明确,运功常常出现怠工、卸工的现象。不仅如此,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还常常出现脱离实际的现象,也给企业的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3.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目前很多企业仍然使用着传统的经济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在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都没有对经济管理方法进行综合思量,只是一味的借鉴成功公司的经济管理方式,给企业经济管理造成了混乱的局面,让企业在经济效益上不断下滑。

三、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1.加快企业管理层经济管理思想观念的转变,建立经济管理新思维

针对上面提到的企业经济管理层的思想意识浅薄的问题,要想加快企业经济发展,首先就必须转变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思想。为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补充自己经济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

除了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外,管理者还必须学习与企业相关的知识,才能够与实际发展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从而建立起经济管理新思维,才能够将企业管理的更加出色。

2.建立健全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制度依据

一套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有利于企业经济管理顺利进行。只有完善了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才能够让企业的经济管理有据可依。因此,想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经济管理者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用制度来规范工作。

但是企业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其制度除了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以外,还需要紧跟时代的要求,采取积极创新的管理方式,才能够建立起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

3.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

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整合优势资源,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2)加强市场营销,保证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建立新的营销观念。在众多的营销观念中,持续营销就是一种新观念。采用持续营销可以让企业在运转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同时也能够盘活企业的资金,从而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资金支持。

四、结束语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当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便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此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佳伟: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06).

[2]马 威: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的创新探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0(05).

篇2: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思考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综合管理的思考

毛年永华国栋

如果说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那么,管理就是企业的第一要素,而细节则是管理的基础元素。当前,宏观调控的大背景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总趋势,决定了县级供电企业必须始终注重细节管理,着力提高“四化(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作)”水平,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持续发展。笔者结合诸暨市供电局的现状,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综合管理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983年完成企业整顿、1993年通过双达标验收,到2000年命名为国家电力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再到近几年开展的同业对标,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断努力,诸暨市供电局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综合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1978年相比,全局用电量从8193万千瓦时增长到目前的49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从5万千瓦增长到77万千瓦,35千伏等级以上变电所从4座增加到34座,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总结30年的企业管理工作,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制度建设完善,从三大标准到专业规定,涉及企业党政工团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二是日常运行规范,企业对内实行流程时限控制,对外推行供电服务承诺,保证了各项工作进入正常轨道;三是机构设置健全,从管理科室、生产班组到驻外站所,经过2007年的“四定(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定岗级)”改革,明确了部门职责、理清了隶属关系、整合了管理资源;四是管理成效显著,初步建立了一个以500千伏为主网架、220千伏为支撑、110千伏为主体的现代化电网格局,企业先后通过国一流考评、“三标一体”验收,并相继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农电管理标杆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纵观诸暨电力的发展历程,审视用电客户的持续期望,对照先进企业的从严要求,企业管理中的积累性问题、阶段性矛盾还客观存在,主要体现在:

(一)生产经营难以上下联动,营销服务缺乏左右互动。突出体现在:一是各级领导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经营、重营销轻服务一直是供电企业的“短腿”。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经营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但不要否认,受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如何做到互促共进、营销服务如何实现齐头并进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二是牵头部门协调性不够,经过“四定”管理改革,综合管理、生产管理等部门职责定位清晰,但很多情况下牵头部门的组织协调功能有待强化,如何加强有效沟通值得各级特别是部门负责人的反思。三是具体工作责任不落实。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工作作风,导致不少工作存在“布置等于落实、开始就在总结、出事无人负责”的弊端,缺乏理性的主观思考、有效的总结提炼。

(二)粗放管理难以根本改变,大手大脚无法彻底消除。重点表现在:一是方式手段因循守旧,从上到下习惯于“老一套”的工作方式,沉湎于“走过程”的管理手段,大多数人缺乏创新的激情,在制度完善、潜能激发等细节管理上亟待有所创新、打破陈规。二是计划目标不够科学,在计划目标的制定上,喜欢“毛估估”,懒于“做细活”,缺乏科学、严格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工程建设上的设计偏差大、预算不符实等问题就是明证。三是过程管理要求不严。就事前控制和事后考核而言,事中的过程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材料管理、时限管理、后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与我们长期没有改进的粗放管理习惯、大手大脚陋习不无关系。

(三)执行能力不强,工作考核不力。主要出现在:一是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现象依然存在,细节管理十分注重具体工作的一件件完成,上下程序的一项项闭环,这些都离不开严格考核下的执行能力,但实际

状况是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扯皮推诿突出,牵头部门很难对协作部门落实,部门内部难以按进程推进工作,不少工作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现象,这些既与考核措施是否完善有关,更与现在很多人不肯“做恶人”、“唱白脸”有关。二是干部职工危机意识有待提高。电力体制改革风雨欲来,内外经营环境日趋严竣,但一些职工缺乏危机意识,没有竞争观念,工作上得过且过,业务上不求上进,个别职工只讲回报不讲奉献,追求物资利益忽视素质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谐、阻碍了持续发展。

二、加强企业综合管理的几点思考

管理是盯出来的,在很多情况下,管理是对细小环节的持续纠错和不断创新,最终出现由“量”到“质”的巨变。对照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作”的总体要求,笔者认为,加强供电企业综合管理必须致力于细节管理,从一个个细小问题入手,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推动经营管理在创新中巩固基础、精益求精、再上台阶。具体地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提升。

(一)严查习惯违章,防范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的重中之重,也是反映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要围绕“生产安全、政治安全、人员安全和队伍稳定、电网稳定、供需稳定”的目标,牢牢抓住人、设备、管理三要素,确保生产安全可控、在控、能控。当前安全生产的最大风险来自习惯性违章,要从三个细节入手开展反违章斗争:一抓现场,推行标准化作业,严格现场查勘工作,坚持班所长、安全员定期稽查制度,发挥各级安全稽查的作用,从严查处现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无序放纵行为,重点做好防触电、防坠落、防倒杆;二抓班所,按照新颁布的《局安全生产考核奖惩规定》,重点梳理、明确班所安全管理制度、职责,组织“无习惯性违章班级”劳动竞赛;三抓一线,加强农电工队伍和涉电企业队伍的建设,从关心、关怀、关爱入手,通过培训教育,着力提高农电工等的整体素质,着力提高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工作成员等四类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加强台区管理,建设坚强配网

当前诸暨电网已处于高风险运行状态,我们要在加大投入、完善大电网网络结构的同时,高度重视中低压电网的运行分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今年要完成13个2090万元技改项目和6179万元大修任务,以提高中低压电网的健康水平,增强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按照《诸暨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五年规划》的要求,借助镇乡(街道)建设各类新农村示范村的有利时机,重点做好示范先行、提高档次、消除隐患,重点解决供电卡脖子、末端低电压等突出问题,完成5个镇乡、78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非示范村的整改。

在加强中低压电网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要切实加强台区管理。台区作为农村低压电网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在抓好日常规范运行的基础上,要以线损考核为龙头,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停电时户数、无功管理、缺陷消除、表计更换、电费回收、客户投诉等因素,做到责任到人、考核有据,有效提高配网运行的整体水平。

(三)创新工作举措,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要结合实际,瞄准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中的薄弱环节,树立“做好应该、做更好奖、做不好罚”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点是五个方面:一要优化站所管理体制,在试点的基础上,出台供电营业所定岗定员方案,逐步建立与现有供用电业务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同时,从扩大市场业务、方便偏远区域的角度出发,合理增设营业网点,在增供扩销上有新的突破。二要深化SAP项目的应用,在成功应用SAP一期项目的基础上,把项目的物料管理延伸到供电营业所的仓库管理中,同时推进SAP二期项目建设,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并如期上线深化、拓展应用。三要适应生产方式转变,充分考虑110千

伏调度(许可)权限下放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充实检试设备,开展跟班作业培训,在积极应对、主动适应中,充分调动积极性,解放劳动生产力。四要细化全面预算管理,从费用计划的准确性和工程计划的及时性等薄弱环节着手,做好费用的分析、分解与落实,加大资本性投入,正确界定列支渠道,花大力气提高项目的完成率和资金结算率,进一步理顺人财物管理。五要规范多经企业管理,坚持“在发展中夯基础、在规范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五分开”的改革要求和“一厂一策”的指导思想,规范经营管理、实现稳健发展。

(四)改进机关作风,服务基层客户

机关是管理决策和具体实施的龙头,我们要按照把机关建设成为“政策的决策中心、任务的指挥中心、制度的执行中心、问题的协调中心和困难的排忧中心”的指导思想,巩固“四定”改革成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使机关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总抓手和服务客户的风向标。一方面,要重点梳理停限电、业扩报装、客户投诉和信息传递工作流程,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内参”,研究联动考核机制。落实客户委托工程按有关规定、公示收费及售后服务制度执行,严格营业窗口规范设置和资料公布规定,确保“一口对外”、“三不指定”、“规范收费”真正落实到基层、到岗位、到员工,探索并实践方便客户的“一口对外”向“一人对外”的“客户经理”模式转变。另一方面,要以客户满意为工作目标,以满足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为工作抓手,认真查找内部互诺制实施近一年来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薄弱环节的过程监督和检查考核,在现有基础上,推出电费缴纳客户真情回报活动、客户经理制等举措,争取行业和地方各类评比、竞赛、活动等取得靠前名次、较好成绩。

(五)推进班所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以基层班所同业对标和班所建设深化年活动为抓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对标工作机制,健全对标工作体系,落实对标工作责任。重点解决供电方案及答复超时限率、装表接电超期率、故障抢修超时限率、线路功率因数合格率等关键指标,动态管理好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容载比、N-

1、城网手拉手等重要指标。积极深化变线状态检修,研究探索低压配网状态检修的试点,扩大带电作业面和次数,全年目标250次(其中地电位30次),进一步健全基层班所的基础资料台帐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对输配电线路无功优化和防雷击跳闸的方法措施,逐步优化供电网络半径,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和先进节能产品的应用,完成县局SAP项目二期及电网谐波监控与治理等34个、3800万元的科技项目,力争1个集控站、3个开闭所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

与此同时,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干部职工头脑,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加强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培训与培养,以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岗位练兵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完善培训考核体系及效果评估,鼓励、引导相关人员向一线技能人才和各类管理人才发展,关注班(所)长、生产一线员工尤其在基层锻炼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大公开竞聘力度,把握正确用人导向,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组织保证、人力资源、技术支持。

(六)强化内部控制,确保和谐稳定

一要以构建惩防体系为载体,强化制度约束、查漏补缺,切实监管到位、抓小防大。不断开展警示教育,倡导廉政文化,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员都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形象,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进一步推进厂务公开,提高员工的知情面和参与度。二要以三进程审计和全程监控为手段,推行内外审计结合,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防患未然和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在制度、执行上筑好安全发展的“防火墙”。三要以绩效考核为目标,控制用工总量,把好进人关,调整完善劳动组织方式,开展岗位分析评估,科学配置人力资源,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最大限度地规范各类用人用工,规避劳动用工风险。

(七)强化执行能力,形成整体合力

篇3: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思考

一、当前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忽视纳税风险控制

企业的税务管理观念滞后, 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员对税法及相关税务法规的认识不到位, 往往会由于政策差异或认识上的不足受到税务部门相关限制或打击。同时尽管有些企业进行税务管理, 但由于税务筹划是注重在税法允许范围内进行技巧性的减少税款, 因而无法进行企业财务的全部活动。假如企业纳税筹划方法被监管部门认定为偷漏税行为, 那么企业所进行的税务管理将会受到处罚, 进而增加政策及纳税风险。

(二) 税务管理手段薄弱

多数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模糊了税务管理与税务筹划的界限, 把二者等同起来认识, 认为只要搞好了税务筹划就能使税务管理得到有效运用, 但实际上税务筹划只是税务管理的一个环节, 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在进行税务管理时手段单一, 往往运用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方面, 忽视了税务管理的预测协调作用, 使企业税务管理难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用。

二、完善企业税务管理的措施

(一) 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 强化管理意识

我国税法正在不断完善, 体系日趋复杂, 监管也日益加强, 单凭企业会计人员不能满足企业税务工作的需要。因此应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 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高的管理人员, 在稳定税务政策的信息渠道下, 动态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变化, 对企业纳税进行统筹规划, 控制企业税务风险。同时, 企业税务管理部门还有必要定期对企业税收情况进行分析, 建立税负标杆率, 使企业税务走向规范化、合法化的发展之路。

例:某物流企业在建立专门税务管理部门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2005) 》规定, 企业运输和仓储两个服务环节的营业税计征基数, 可以扣除外包业务的营业额, 按差额计征营业税。如某项仓储劳务营业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假设全部外包给其他仓储服务企业的仓储费是80万元人民币, 新的计征基数就由原来的100万元降低到20万元, 意味着营业税缴纳额由原来按5万元变为现在1万元。这对于物流企业改善重复纳税有重大意义。

(二) 积极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 维护合法权益

涉税风险不可避免和消除, 企业在对税务进行规避和防范时, 应该积极面对, 最大限度地把涉税风险降到最低, 或从根本上进行预防。首先, 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当前国家税收政策的研究力度, 防范在政策上给企业税务带来风险;其次, 应保持谨慎态度对待企业纳税筹划, 最好优先选取优惠的政策为主要路径;再次, 建立良好的税企沟通渠道, 在企业发生重大积极事项时, 主动向税务机关进行相关政策咨询, 做好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最后, 企业税务部门更应在完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后, 对企业税务进行评估, 对行业内部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 做到及时了解企业内外部税务动态, 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

例:以从事货物销售为主的中小企业为防止其配合销售实施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和信息等服务按照混合销售的原则计缴增值税, 最好设立单独的子公司, 独立核算, 从而保证这部分劳务收入能按照兼营业务适用税率较低的营业税。

(三) 进行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 降低税收成本

纳税筹划是企业在税务管理活动中,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以降低企业税金、获取企业效益为目的的各种专项税务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能使企业各项涉税业务均能做到未雨绸缪, 确保企业利益。同时在我国税法日趋完善的情况下,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就必须以风险防范为前提, 以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为目的, 把握筹划选择尺度, 制定周密慎重的筹划方案, 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四) 聘请税务顾问及专业机构, 建立税控体系

现在很多专业性的涉税中介业务精通, 对新政策把握准确, 实践经验丰富, 可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税收服务。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 帮助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 鉴于企业税务管理的现状是基础工作欠缺, 企业内部缺乏税控制度, 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 来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将税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 控制企业纳税风险必须统筹安排。

税收成本与纳税风险一样, 均离不开系统的规划和各环节的协同配合。从拟投资设立企业到生产、销售, 最后进入清算, 企业各个环节均有税务筹划的空间, 同时也有不同的纳税风险。企业管理层必须科学决策, 把企业的纳税风险纳入日常管理范畴, 构建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2. 创造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

企业管理层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企业管理层对经济方案进行决策, 应精密地计算各项方案的代价或成本, 在遵从法律的前提下减少纳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

3. 注意税务公共关系处理, 营造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

企业应维护和建立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的渠道, 在企业发生重大的经济事项时, 如涉足新行业、对外投资、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资产处置等, 应首先主动向税务机关征询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 听取税务机关的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蔡昌.税务风险防范、化解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王家贵.企业税务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盖地.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邱红.我国中小企业税务管理对策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1) .

篇4:关于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存货管理;经营活动;市场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加强各国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各企业为了能在残酷的竞争当中生存下来,纷纷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除了传统的提高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之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组织结构也已成为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此外存货管理作为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结合在存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对企业如何做好对存货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一、存货管理的基本定义

存货作为一个基本的财务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将准备销售出去的成品和商品或者是还在生产加工的半成品以一定的标准流程存贮起来的管理活动。此外在企业产品生产以及加工过程中所耗费的原材料以及各种物料也应归纳其中。

一般来讲,存货作为一种企业内部的流动性资产,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存货大约要占据企业全部资产的35%左右。因此在日常生产经营环节中,对其的经营管理以及利用好坏都对整个企业的资金闲置水平以及流动资金的流通效率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它还是一个企业将其内部流动资金的流通以及运作情况真实展现的“晴雨表”,是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被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市场营销的方面来说,存货又是企业物流开展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这个环节中对其成本进行有效降低的内在潜力要比市场营销当中的其他所有环节都要大的多。假如一个企业的物流成本占据整个企业营销总成本的53%,那么存货费用大约就要占据其成本费用的37%左右。而且物流成本又要占企业产品费用的8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有效的降低与控制存货成本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获取经济利润的“第三源泉”。因此在当前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当中,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下去,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产品成本等之外,还应努力的做好对企业存货水平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工作。

二、企业在存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一)没有利用好企业外部的物流资源

在当前企业的存货管理环节之中,往往比较重视企业对其内部物流系统的有机整合与重组,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外部物流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在存货管理这个环节中,已经对其具体的存货计划以及存储过程和采购过程、出库过程等实施了全过程有效管理,并占用了企业内部大量的财力以及物力和人力,这就致使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其他环节上出现的了短暂的“流失”现象,从而对企业正常生产与经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与此同时,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整合以及利用好企业外部的众多物流资源。而且绝大多数的企业根本就没有专门的设立供应链这一物流职能,有一部分企业甚至连这方面的意识都没有。这就导致大部分企业很难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职能整合以及完善和优化物流流程来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增加。

(二)忽略对存货价值形态的有效管理

在现阶段的存货管理过程中,比较过分的强调对存货实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例如企业在对存货的存放以及管理等环节制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规章流程,相比之下对存货的商品价值的管理却不够重视,例如对存货产品的积压以及产品价值贬值等方面做的不到位。进而致使企业在存货管理这个环节中,某些产品的账面价值同其实际价值以及回收的资金出现了较大的出入,根本无法将企业的实际利润以及整体资产真实的反映出来,这就使得企业无法对经营业绩进行正确有效的分析。

(三)存货资金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过大,致使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过慢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当中,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其存货资金在企业总资产当中所占的必烈大约为36%左右。而且部分企业为了避免因出现存货不足而导致丧失一个好的销售机会,一般都会存储较多的产品,而这势必会导致企业在产品储存成本这一块费用激增,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过慢,而且也会致使企业在资金链这一环节上出现一个较为紧张的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存储的产品在其价格上出现“被迫”上涨的局面,而由于市场价格竞争比较激烈,这势必会造成企业商品出现大量积压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陷入到一个相对困难的境地当中。

(四)内部制度比较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对存货进行管理作业过程中,没有一个相对统一、完整的管理机制,而且企业内部控制也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很多主要控制点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不断完善以及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方便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同时也能有效的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但实际情况却是,我国有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这个环节中缺乏系统性以及合理性,有的企业虽然有着相对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企业自身的一些原因,致使企业无法将其内部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五)對存货进行核算计量无法及时准确

在我国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很多由于其存货的种类以及数量都比较多,因此了确保企业能够及时的将其成本反映出来,基本上都会在每月对材料进行审核计算时都会采用已经制定好的计划价格以及计划成本,而并不是采用当下产品的实际价格以及实际成本,从而致使企业每到月底之后对会通过利用材料成本来对实际成本进行相应的调节。

三、做好存货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现阶段企业要想在参考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存货管理作为企业经营以及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是扩大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切实做好企业内部的存货管理工作。

(一)优化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存货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应依据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当前的存货管理制度。在对存货进行日常管理和控制可以采用当下比较先进的存货分级管理的方法。并依据企业以往的历史数据来制定企业现下的存货指标,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将存货资金计划进行逐层分解下派,并做好对相关机构的管理工作。

(二)实施科学、合理的存货规划,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

企业对存货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存货水平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来降低其在企业总资金中的占用率,并使得企业内部存货效益同成本达到一个最优标准。同时企业可以通过采用事前控制的方法,来实现对存货资金的具体占用额进行有效确定。

(三)构建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存货实务,以实现企业损失的最小化

企业应在现阶段生产规划以及实际营销规划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库存水平进行合理制度,来有效的实现库存产品的积压量,以及做好对企业库存实务的管理以及质量管理工作。一是将企业内部实际库存数量同当前的财务账项进行逐项核对,以实现账面金额同实际金额相符,此外也要增强对产品实务的动态管理,以尽可能减少产品的积压;二是在存货管理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存货质量,尽可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性能没有因外界因素而发生残损。另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企业应结合实际存货盘点,来进一步的检查和抽查产品的保存质量。

(四)采取有效措施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合理有效整合,并做好对第三方物流的利用工作

当前,企业应在加强对其内部资源进行合理、有效整合的基础之上,来做好企业内部的存货管理工作。并通过利用现阶段比较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论来对企业在经营以及生产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进行重新有效的合理整合,以使得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其内部的存货管理环节不论是其订单流还是在物流以及资金流等方面都能实现最优组合。此外在当前企业应利用好第三方物流,由于它们是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其工作经验以及运载工具等都比较先进,而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不但能够保证产品的周转速度以及周转时间,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其企业自身的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黄静.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6).

2.蒲晗鈺.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16).

篇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企业内部管理 必要性 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个以企业自身实力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正在和即将形成。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迎接挑战和参与竞争,成为大多数企业必修的新课题。

一、企业内部管理概述

1.企业内部管理的涵义

《辞海》对企业管理的定义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地组织人与物的因素,有计划地指挥、调节和监督其经济活动的各种职能的总称。它产生于企业中共同劳动的需要,但它的性质与目的则因社会制度而异。在社会主义社会,企业管理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和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服务的。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生产(业务)、技术、设备、物资、劳动、成本、财务等方面的管理。

我们认为,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或管理机构为了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有计划地指挥、调节和监督其经济活动而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合理地组织企业内部的人与物的因素的活动。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要求所有的企业以市场主体的角色主动进人市场。市场经济即是一种竞争性的经济,又是一种法制经济,每个企业都必须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意识。只有那些自律意识强,企业形象好,产品和服务质量高的企业,才会在竞争中取胜。

(2)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内部管理不好,生产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在竞争中也就不能取胜。“内抓管理,外拓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措施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重点,抓好质量管理、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和成本管理

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实质和核心。抓质量首先要牢固树立“质量、信用”的观念。企业领导者要成为企业产品质量和信用的第一责任者,要健全以质量否决权为核心的责任制,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大力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IS09000系列标准。抓资金管理,需要从思想上,要树立勤俭办厂的精神,想方设法开源节流。

2.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

要坚决改变用人观念,拓宽视野,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任用一批能人,不拘一格,敢动真格地选好配好企业的厂长(经理)。在选拔和任用企业领导干部时,首先要考虑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负责,把那些既有责任心又有管理能力的人提拔到厂长(经理)位置上,尤其要配备好企业的“一把手”,使其成为率领企业职工奋发向前的领头雁。其次要从德、才、识、体等方面注意发现任用企业各级领导干部。

3.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人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要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用严格的奖惩制度去约束和激励其努力奋斗,充分发挥潜能。人的潜能不会自然发挥出来,而是必须用激励的手

段使其产生“动力”,“动力”的产生是靠人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许多种类。如生理需要、社会需求、物理需要、精神需要去引发。如何才能让员工产生“需要”并且能逐步发展,从“需要”促使其产生心理张力,引起其产生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动机”推动其去“行动”,实现达到“目标”,“目标”实现的同时需要满足,紧张解除,这时又需要使其产生新的“需要”。以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使人不断地被激发,潜力不断地发挥。这每个循环的运转过程都需要企业“帮助”产生,即建立起一个适应我国现阶段员工的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4.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凝聚人心,造就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企业发展就会失去最大的力量源泉。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重大的基本建设来抓,这对于搞活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经济,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篇6:加强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思考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发达国家的施工企业更多地进入我国的建筑市场,如何提高我们的实力与之竞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施工企业的质量更是与施工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而管理和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所以在新形势下,搞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特别是加强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质量管理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质量管理的第一阶段即从19到1940年的质量检查阶段也叫事后检查阶段开始,发展到从40年代到50年代的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最后发展到第三阶段即从1961年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意味着人类对质量管理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如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树立全新的科学质量观,即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那么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呢?我认为应有以下几种具体做法:

一、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大力开展工程创优活动

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职工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施工企业要始终坚持“振兴质量、以人为本、提高质量、教育先行”的方针,把质量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利用报纸、标语等媒介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使全体职工增强质量第一意识、质量取胜意识、质量从严意识、质量自控意识、质量责任意识、质量标准意识、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意识。

上一篇:“房山旅游整体形象口号征集活动”结果公告下一篇: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