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记叙文

2024-04-27

低碳生活记叙文(通用12篇)

篇1:低碳生活记叙文

已进入冬季,时常听到人们在谈论要低碳生活。那何为“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曾几何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思考一下用过的每一度电,可曾想过,有些是没必要的吗?可曾想过,这是一笔划算的浪费吗?

如今我们现在的人口数已达十六?七亿,每天所耗费的能源是多少,这样的一笔能源从何而来,靠地球母亲吗?可我们这个地球母亲所慷慨提供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据有关报道,地球母亲的资源正在减少,有些资源出现了空乏的情况。比方说:我们的电能源,一进入冬季,电能源的供应量远不如人们的需求量,人们为了取暖,没有任何顾虑的使用大功率的取暖器,致使全球的电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困难,所以我们时常出现停电的情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假如我们每天每人节约0?1度电,那十六?七亿人一天可节约多少度电,又可给没电的地方带来多大的方便。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节能,要懂得过低碳生活。

篇2:低碳生活记叙文

播音员的一段话和一组图片让我百感交集:“我们为了追求更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和无限度的经济增长,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并且肆意破坏环境。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往日的几十倍,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地球没几年就会毁灭的。我认为我们应拿出实际行动来拯救地球,保护家园。”

于是我同我的几个好友找到当地政府,向他们建议。政府工作人员原来也是为这忙得焦头烂额,每天大会小会,看到我们来找他们,他们很高兴地接见我们,那一天,我们谈得十分融洽……没过多久,政府就颁布了一本《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这是一本日常行为准则,不遵守是有处罚的,轻则罚款,重则判刑。这套法规颁布之后,严格执行,每个家庭每天都定量地排放温室气体,因此每家都装有温室气体测量计,而且收集起来的温室气体都收集起来再处理;每个人每个月都要植一棵树,砍树要请示政府,经过许多月后才能砍伐,还要付钱;不准人们使用含氟利昂的电冰箱、空调,一旦被发现,就判两年刑并罚两万元作为罚金;谁乱扔垃圾或乱吐口痰罚金两百;上班只有星期一、星期五可以开车,其他时候乘公交、骑单车……

篇3: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报告指出, 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 进而导致海平面升。德国的最新调查显示, 在不久的将来, 图瓦卢—太平洋的一个岛国, 会因为温室效应而被海水淹没。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传染病时有爆发, 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

环境越来越恶化, 必须在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运输方式、居住的建筑物、城市的设计上等进行技术革新, 寻找替代能源, 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从一定意义上说,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延缓气候变暖, 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 体现为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很丰富, 例如太阳能热水器, 农村的小沼气, 运用得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 (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 等, 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 折合标煤约三亿吨;交通领域, 现在电动汽车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 最远可以跑400公里, 如果蓄电池性能再好一点、动力更强一点, 竞争力就会更大。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研发中。

发展低碳经济, 最重要的是减少碳排放, 提高能源效率, 也就是节能减排。政府机关是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者, 应率先垂范。人们常说, 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干部。党政机关要带好头, 自觉从我做起, 从点滴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需要用水了, 立即关掉水龙头;一盏灯能照明, 就不要开第二盏灯;开空调时, 不必将温度设置得太低。同时建立机制, 引导干部职工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 形成人人节约、时时节约、事事节约的新风尚。

节能减排, 是政府的责任, 社会的责任,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 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 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平台。所谓低碳城市, 是指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实现了低碳化的城市。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 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 紧抓低碳变革与中国城市发展这一重大机遇, 加速低碳城市的创建, 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巨大贡献。

我国的许多城市正在进行低碳试点改革。例如:重庆市将低碳试点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相结合, 通过提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比重, 加快建设“宜居重庆、森林重庆”, 从而实现低碳发展。天津市则积极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 形成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优势支柱产业, 它的特点是与新加坡合作, 建设生态城市和低碳示范区。南昌市奉行“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思路, 坚持清洁生产与低碳生活并重, 通过加快实施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行动计划打造低碳生态经济示范城市。

低碳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但普通老百姓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并不深刻, 我们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 建立社会全员联动网络, 形成政府推动、行业带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媒体联动的低碳宣传系统, 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例如:在商场进行低碳商品“规模摆放”, 在社区进行“低碳消费达人”评选活动, 在学校开展“低碳消费”知识竞赛等等。引导公众要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转变传统的以高耗能为代价的“便利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模式, 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做到低碳消费、科学合理消费。

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 低碳生活就是改变生活细节, 养成一些良好的低碳习惯。比如说: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 不仅吸潮, 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还可以擦洗玻璃, 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玻璃清洁剂;出门购物, 尽量自己带环保袋, 减少使用塑料袋, 塑料废物去到垃圾处理厂及堆田区, 一般需要20~30年才能被土壤稀释及完全氧化;出门自带喝水杯, 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夏天开空调前, 先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自然更换, 开空调后调至室温25℃~26℃之间, 这样既省电也低碳;不开汽车而改骑自行车或步行;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 放得过多或过少, 都费电;使用冰箱时减少开门次数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小妙招, 实验表明, 如果每天开冰箱门10次, 每次15秒, 一天碳排放402克, 而每天少开5次冰箱门, 一个家庭每天减排201克碳;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服装在生产、运输过程中, 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 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可节约2.5千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 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发展低碳经济, 倡导低碳生活, 只有落实到现实的行动, 才能营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我们要提高“低碳”意识, 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 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选择“低碳生活”, 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 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加入低碳行列, 我们的生存环境一定会得到改善。

我们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消费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 使中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发展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关乎每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低碳生活代表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 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 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 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加入进来, 共同倡导低碳, 呵护地球。

摘要:节能减排, 是政府的责任, 社会的责任,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 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 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平台。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林汐.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党政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 2010

篇4:过低碳生活,做低碳达人

冰箱门少开快关

冰箱有“电老虎”之称。其实,要想从它的用电量上“剥掉一层皮”,还是有一些简单办法的:使用冰箱时最好减少开门次数,开门动作要快。

如果每次开门1秒钟,将增加碳排放2.68克。每天开10次门,每次15秒,一天碳排放402克。每天少开5次冰箱门,一个家庭每天减排201克。有统计显示,仅在上海一地,只是随手将超市中的冰柜门关上这样的小动作,就可令一年减排4.5万吨二氧化碳。

洗澡水低一度

无论哪种热水器,洗澡水温每降低一度,每人每次淋浴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克。按照每个人洗澡约20分钟算,可节水170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1千克。淋浴时最好用大喷头的花洒,或换一个可以调节水流大小及水柱形状的喷头,这样在洗澡时可以随时控制流量,达到节水目的。如果用浴缸洗澡,只需放1/3或1/4的水就足够了,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多粗粮,免加工

五谷为养,多吃粗粮。我国的传统膳食结构就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养生之道也要求人们“五谷为养,五菜为充”,要节制饮食,清淡为主。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进食250~400克谷类、薯类及杂豆,就是既安全又营养的选择。而这个建议也与低碳饮食不谋而合。一亩耕地用来种植大豆,可获得60千克蛋白质,可满足一个人85天的蛋白质需要;如果用来种粮食配成饲料养猪后再食用猪肉,仅能产蛋白质12千克,满足一个人17天的需要。因此,用全谷替代一部分精米白面,无疑会大大减少自然环境的负担。而且,粗粮未经精细加工,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是精米白面的3~5倍,对预防糖尿病、高血脂更有好处。

少精细,减能耗

多选完整食物,少选加工食物。完整食物,即少加工、少人工添加物、无化学肥料、无农药、天然形态的天然食物,例如吃一个苹果,而不是一杯苹果汁;吃一个马铃薯,而不是一包薯片。摄取完整无害的食物,可获取直接而大量的营养成分,又减少了加工、包装和储藏过程中的巨大能耗,不仅收获健康,还能低碳环保。精细加工、制作繁琐的高加工食物,给地球带来的污染,给环保造成的危害,更是不可计数。

精细加工意味着更多的食品添加剂,这些物质的碳排放量远远高于天然食物。少买瓶装水、袋泡茶、各式饮料。一瓶550毫升的瓶装水的产生伴随着44克二氧化碳的排放。生产相同质量的瓶装饮用水、桶装饮用水及普通白开水的能耗比为1500:500:1,也就是说生产瓶装水、桶装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普通白开水的1500倍和500倍。

旅行时床单别老换

选择目的地住宿时,多考虑小规模酒店或青年旅馆,虽然它们仅提供最基本的设施,但意味着能够消耗更少的能源。一次性洗浴用品、每天的床单换洗与房间的清洁都会造成污染,增加碳排放。因此最好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如果连续住宿几天,可以要求不要更换床单被罩和毛巾。离开房间的时候手动关掉灯和空调等电器。

行李少带点

出行前一定要精简行李,行李少了,路上会更加方便,也就可以多选择步行了。到达目的地旅行时,尽量选择步行或是租借自行车观赏景点,少打车。随身带着水杯,尽量少买瓶装饮料,自带垃圾袋,不要在景点随手丢垃圾。如果开车去郊外旅行,不妨在汽车后备箱里放上一辆折叠自行车,到达目的地,改骑自行车。

篇5:低碳生活记叙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会有碳的排放。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而我们国家发电有80%是靠燃烧煤碳的火力发电。像这样每发一度电,便会排放出400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100度电,那么便会排放出40千克的二氧化碳。40千克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很多,可是全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以3个人一个家庭来计算的话,就有4。3亿个家庭,积少成多,碳排量就很大了。还有,现在富裕一点的家庭大多会购买私家车,不论是什么型号的汽车,都以汽油等为动力,也会增加碳的排放。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它们在生产、加工、运输中也都会有碳排放。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碳排放,一个人所排出的碳,全世界都会受到危害,我们该怎么办呢?完全消除碳排放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减少碳排放,低碳生活。

想要过绿色的低碳生活,我们可以从每件小事做起:绿色用电,我们可以做到随手关灯;绿色出行,我们可以做到少开车,多走路、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绿色用水,我们可以做到节约每一滴水,洗完菜的水可以浇花,拖完地的水可以冲厕所;绿色用餐,不浪费食物,在外就餐时,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带走;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打火机等,尽量做到循环利用。

篇6:低碳生活记叙文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灾害,正不声不响,不紧不慢,不知不觉地向地球人类袭来,我们却往往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听之任之,我们已身处危机却还不能自知自觉自拔,那是何等的危险与悲哀啊!是该大吼一声,猛敲警钟的时候了!

不信你看:一片葱翠的绿叶,一棵嫩绿的小草,一畦长势正旺的绿色庄稼,一泓清碧的江水,一座苍翠的林莽……那也是大自然的杰作呀,是我们可爱的相依为命的绿色家园呀!可是,像春蚕贪婪地吞食桑叶一样,今天绿色正在我们眼前一点点,一片片地消失。空气干燥,能源偏枯,环境污染,生活正在失去它固有的滋润与和谐;大自然植被减少,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人类居住的地盘在一天天缩小;空气臭氧层的破坏,气候的反常,干旱、洪涝、风暴等灾害的频繁,瘟疫、流行病的肆虐与蔓延,人类的生存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呀……

这些自然灾害为什么频繁发生呢?其实这都是我们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是人类让原本美好的绿色家园变得如此荒芜、衰败,四处充满危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为获得眼前的最大利益,不顾一切的开始向地球大量索取资源:开采矿石、砍伐森林、开荒种地、移土添湖……在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断地把废气、废水和废物等排放出来,导致了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等严重问题。

地球从一个没有生命,原始荒凉的星球,逐步演变成为今天这个充满生机,朝气蓬勃、繁延众多物种的生命之舟,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千百万年以来,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让我们的大自然变得和谐,安定。但是,随着人类利用自然能力的增强,滥砍滥伐,大量猎捕,使生物种类大量减少,甚至以每年数十种至数百种的灭绝,让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从而直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工业的突飞猛进,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但许多工厂大量生产出来的汽车等交通工具,虽为人们的出行,货物的流通提供了方便,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但它源源不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却污染空气,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现在的城市正在被烟尘、浊气、病毒包围着,人类却还不自觉的醒悟,让病毒一点一滴地侵蚀着自身的健康肌体。

篇7:低碳,让校园更美丽高三记叙文

“今天,你低碳了吗?”如今,这句话已成为年轻人之间的问候语。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过后,“低碳”一词迅速风靡全球。低碳,顾名思义,就是较低地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通俗地说,就是环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美丽的自然风光总令人向往,而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这美丽的景色慢慢减少,取而代之 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的确,现在我们的环境每况愈下,科学家忧心忡忡地预言,如果人们仍像现在一样不加以保护环境,不久的将来,地球将不复存 在。

然而,铁一样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不少同学仍不闻不问,依然“奢侈”地生活:早上,同学们背着书包来到教室,见桌椅上有一层灰,便 从课桌中取出一张餐巾纸,擦了几下便扔进纸篓中了。擦桌子完全可以用抹布擦,不但擦得干净,而且还环保,一举两得: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一个个飞也似的奔出 教室,却没有人顾及到教室中那还亮着的灯;中午吃饭时,有些同学图方便,明明带勺子,却用一次性筷子吃饭,用一次性筷子不仅浪费,而且不实用,筷子上的刺 不小心还会扎到手。试想一下,如果每人每天都用一次筷子,一年365天,得有多少棵百年大树倒在伐木者那电光闪闪的锯子下!

扪心自问 下,自己是否也想上述表现那样?其实,想做到环保低碳并不难,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尽量乘公交车、步行上下学,少让父母用电动车、摩托车、私家车接 送,电动车上的电瓶扔到水中,再清澈的水也会变得浑浊不堪,扔到泥土中,在肥沃的土地也会变得贫瘠,而摩托车、私家车排放的尾气也会污染环境;遇到上体育 课、做操等时候,我们应关闭教室内的电灯和多媒体,节约用电;饭前便后洗手时,不要补水量开到最大,开到中等量即可,这样,洗一次的水边可以洗两次,如果 次次这样节约,就能节约更多的水。洗完手后,要及时关紧龙头,不再让龙头“滴答”;中午吃饭时,要用勺子,方便了自己,也为环保事业献了一份力,不仅如 此,生活中,我们也要少用一次性产品……为了我们的未来,难道我们不应该倡导低碳生活吗?

低碳,对于点点滴滴的水是一种帮助;低碳,对于校园中的花花草草是一种帮助;低碳,对于我们的生活更是一种帮助!

篇8:树立低碳理念, 践行低碳生活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共识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它严重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 根据IPCC的报告, 从1920年到2000年, 北半球的冰雪覆盖锐减了约400万平方公里, 肯尼亚的冰雪覆盖在过去的100年里消失了92%, 在冰川减少的同时, 地球海平面日益上升, 并且累计超过200毫米。近30年来, 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 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海平面的继续上升使众多岛屿将被淹没, 印尼有关部门预测, 到2030年, 印尼约1.8万个岛屿中的2000个将由于气候变暖而沉没于海底。2010年, 中国经历了罕见的极端天气, 在北京, 以“五一节”为分界, 之前人们皮袄裹身, 之后人们短袖上阵, 春季俨然不存, 而在南方诸省, 雨季则有提前到来之嫌, 洪暴泛滥使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民众的财产损失惨重。在过去的50年里, 极端天气事件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 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明显增加不利于全球的生态平衡, 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低碳, 英文为Low Carbon, 意指较低 (更低) 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 其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而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被称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其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 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清洁能源结构, 追求绿色GDP, 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此背景下, “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而且从国家意识进入日常生活领域。低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二、低碳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类的生存过程, 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须产物, 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 能源作为现代经济的最基本元素, 其需求将不断增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 (EIA) 的报告《国际能源展望2010》, 全球能源需求量从2000年的406万亿英热单位增长至2007年的495万亿英热单位, 然后将进入高速增长时代, 预计将在2035年达到739万亿英热单位。同时美国能源报预测, 最大的能源增长来自于非经济合作组织与发展组织的地区, 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将会比发达国家有更大的能源需求增加量。

正是由于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虽然新增加的能源需求大部分仍由传统的化石能源提供, 但因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有限,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 将分别在今后40、60、100年左右耗尽, 因此人类必须开拓新的可再生能源, 才能保证未来社会能源的供应。

进入2011年以来, 中东各国政治局势紧张, 导致国际油价上涨的同时, 能源安全问题再次为世界所重视。而日本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导致占其发电总量达三成的核电站无法正常运作, 这些电力缺口将由哪些其他供电方式补充, 更是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思考。中东地区之所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冲突最为频繁的地区, 与其地下蕴含的巨量石油资源有着很大关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中东地区的冲突, 其核心是对石油资源的争夺, 背后隐藏的是各国对能源安全的激烈博弈。

维护能源安全, 除了向国外采购, 或者通过军事力量保证能源供应管道顺畅以外, 另一种方法就是大力发展不消耗传统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发展新能源不仅能大幅提高本国的能源供应, 而且不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更加符合当今和平和发展的世界主题。尤其是对中、印等未来能源需求巨大的新兴国家来说, 发展符合“低碳”理念的新兴能源, 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 无疑是当前最为有效且最为现实的能源安全解决方案之一。

近年来, 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重视程度迅速提高, 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暖化”等问题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环保主义者认为, 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们焚烧化石矿物生成的能量和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排放大量增加, 而这些排放的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产生常说的“温室效应”, 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而最为令人震惊的数字是, 人类近100年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100年以前所有的人为活动所产生的排放气体总和, 全球变暖的后果, 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 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也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人们对于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相关环境问题忧心忡忡。当前科学上的一个广泛共识是, 如果不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以内, 那么人类对气候系统的破坏将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 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各种负面影响也将日趋严重。

三、践行低碳经济理念是一种历史使命和责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量是32.5亿吨标准煤。煤炭的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也就是说,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除了总量大这一特点外, 能源消费主体还是以煤炭为主, 我国的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 按照这种发展模式, 如果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 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未来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一些国际机构曾做过统计, 数据显示, 我国的煤炭消费总量约占全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48.2%。由煤炭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就比较严重。这与我国能源禀赋有关,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少油贫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使用存储量多的能源是正常的, 但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付出了不小的环境代价。实现低碳发展,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可以确定的是, 未来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将持续增长。据美国能源署报告, 到2035年, 世界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420亿吨, 其主要增加量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2007—2035年, 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化增长率将达2%, 远超经合组织国家的0.1%, 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年化增长率将更高, 达2.7%,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美国能源署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未来碳排放量形势之严峻毋庸置疑,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量已是势在必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越来越大, 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各项发展目标, 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走低碳经济道路是最佳选择。低碳经济所倡导的低碳发展模式是人类经济未来的必然选择, 也是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国家要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和措施, 如建立新的税费机制, 调整煤炭和清洁能源价格倒挂的现象, 向市场提供更多可替代的清洁能源等等。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主要途径是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而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将“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形成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使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其中, 低碳产业就占据了七大新兴产业的半壁江山, 其中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个产业属于低碳产业的范畴, 而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亦有相当部分涉及低碳产业。

四、低碳理念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发展低碳经济, 不仅需要建立低碳生产体系, 也需要引导建立低碳消费体系。随着低碳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低碳理念在被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 也渗透到了城市、社区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国自古就有崇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低碳既是涉及国家乃至人类发展方式的重大问题, 又是与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事, 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 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 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 其实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不是能力, 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一种习惯。就好像我们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如果可以不需要人工制造气温, 就尽量自然通风、自然采光, 这样的生活就是低碳的。只要建立了低碳的理念, 低碳生活就触手可及, 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生活的细节开始, 实践低碳生活, 为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一份贡献。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 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如下:

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 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间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戒除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 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 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 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这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公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戒除以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奢侈消费”嗜好。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 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 其环境代价就是增排温室气体。

篇9:低碳生活100准则

低碳成了我们的新名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一族群起,俨然低碳时代已经到来。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己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干我们普通民众而言,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我们没有立竿见影地阻止温室效应的力量,但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衣食住行,在生活的小细节上形成自己的绿色生活习惯以下为100项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我们应该注意的低碳行为准则,请结合自身行为,在符合自身情况的准则前面打钩,及格为60分。不及格的同学可要注意咯。

在各大品牌纷纷开始采用有机棉(生产中,以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自然耕作管理为主,不使用化学制品,从种子到农产品全天然无污染生产的棉花)、再生材质当做原料的“绿色”风潮在服装时尚界刮起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绿色的概念不仅仅止于原料,从制造、运输、展售、保存到销毁都应该是“从摇篮到摇篮”的完整循环,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可以注意一些什么呢?

□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四减少购买衣服的频率

□旧衣可以翻新使用,转赠他人或者旧物利用处理

口尽量用手洗代替机洗,并减少洗涤次数

□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强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让衣物自然晾干,如果太阳很好的话,烘干真的没必要

□慎用洗涤品,选用无磷洗衣粉。

□少用化妆品。

□拒用野生动物制品。

□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

□选绿色包装

□少用一次性筷子

□自备餐盒

□自备购物袋

□减少粮食浪费

□减少畜产品浪费

□拒食野生动物

□多吃素菜

□外出吃饭时点菜饭不要过多

□买无公害食品

□认“环境标志”

□认绿色食品标志

□优先购买季节性的农产品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随手关紧水龙头

□避免家庭用水冒、滴、漏

□用盆接水洗菜

□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

□洗澡时适当调低淋浴温度

□洗澡用水及时关闭12,尽量减少使用家用电器

□购买低耗节能灯、LED灯

□节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

□采用节能的健身方式

□饮水机不用时关掉电源

□充电完成后拔下充电器

□装修做好隔音

□随手关灯

□及时拔下家用电器插头

□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

□电脑不用时以待机替代屏幕保护

□调低电脑屏幕亮度

□合理使用空调

□盈使用无氟冰箱

□尽量少用电梯

□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

□双面使用纸张

□用手帕代替纸巾

□使用再生纸

□少用贺年卡

□购买能耗1级家电产品

□购买LED液晶显示器、电视

□使用能耗小的影音产品

□不使用煤炭

□不燃放烟花爆竹

□少吸烟

□不焚烧垃圾

□不焚烧树叶

□不焚烧秸杆

□及时掐灭烟头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

□少用农药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

□少用室内杀虫剂

□不滥烧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回收废塑料

□回收废纸

□回收生物垃圾

□不随意丢弃垃圾

□尽量利用太阳能

□简化房屋装修

□优先购买本地产品

□不过分追求商品的更新换代

□买环保电池

□不乱扔废旧电池

□无污染旅游

□不损坏和践踏花草树木

□家里多种植草木

□支持“减卡救树”活动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每月少开一天车

□选购小排量汽车

□选购混合动力汽车

□驾车时做到平稳起步

□驾车时尽量避免紧急刹车

□驾车时保持经济时速

□驾车滞留超过1分钟时要熄火

□私车定时查尾气

□尾气超标要及时维修

□使用无铅汽油

□倡步行,健身又环保

□短途尽量选择骑行

□长途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

□市内驾车莫鸣笛

□关注汽车低排放技术的新应用

□参与环保宣传

□做环保志愿者

篇10:低碳生活记叙文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准备去上学了。妈妈说要开车送我。我摆摆手,说:“妈妈,开车要用很多汽油,还要排放很多废气,不环保吗。我们走着去吧!”在我的劝说下,妈妈答应走着去了。走在大路上,感觉空气是那么好,只可惜路上还是有很多车来来往往,排放了许多废气。要是大家都不开车该多好呀!这时,我发现路边的垃圾桶里有许多塑料瓶,就想:这些塑料瓶如果烧了,对空气不利,如果埋了呢,又对土壤不利,因该怎么办呢?

突然,我灵机一动:把它们用来做手工不就行了吗?放学回到家,我放下书包把家里的塑料瓶都聚到一起,然后找来剪刀、胶水和卡纸,准备做手工。我先将一只瓶子的两侧贴上长长的椭圆,然后贴上眼睛、鼻子、嘴巴。一只小企鹅就做好啦。我又按这样的方法做了许多东西,例如狮子啦、大象啦、兔子啦、小鸟啦?就这样,许多废塑料瓶在我的改造下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其实,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比如,我们去餐馆就餐,现在餐馆里有许多一次性的餐具,筷子啦、纸杯啦,这些东西都是用木材为原料制成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木材。

曾经有人统计过,仅我国每年消耗的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耗费木材133万立方米,相当于146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使用一次性餐具,天长日久,我们就再也没有森林了,那谁来为我们净化空气呢?所以,我现在已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去餐馆就餐使用餐馆提供的消毒筷、消毒餐具;客人到我家做客,我用玻璃杯给客人沏茶。我也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来抵制一次性餐具。低碳生活,我还倡导节约用水。我们家淘米、洗菜的水是用来浇花的,妈妈说这样不仅节约用水还能给花增加营养;我洗脚的水是用来冲马桶的,洗澡的水是用来洗拖把的;我家的马桶是节水型的、花洒是节水型的、洗衣机是节水型的?

篇11:低碳生活记叙文

我改变了做法,因为这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只有一个地球》,我就深深的感受到以后人类再像我这么浪费资源的话,地球的危机将随时降临。用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中宇航员说的一句话来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这么想,也这么认为。

我们应该节约资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毫升汽油和别的一些我们该节约的东西。而且,“节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尽到的义务。其实,在我学了这一篇课文后,才很惭愧,因为我之前确实有浪费资源的表现,所以我现在要改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以后,每天空调可以不开就不开;电视电脑不看不用时就要关掉;洗澡洗完了就要立即把水关掉。想到这,我特别兴奋,因为意识到自己可以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小事做起去节约能源,与此同时也为爸爸妈妈节约了开支,这种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我心里乐开了花。

然而我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能够这样做当然是好事,可如果别的人没有行动呢?节约能源,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还要号召别人,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地减少地球污染,所以我就写了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样有益的活动中来。

篇12:低碳生活,低碳校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论文

题目:《低碳生活,低碳校园》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1011班

小组成员:

胡言乐(1010311122)

王华(1010311123)

顾正阳(1010311124)

刘诗琪(1010311127)

第1页

低碳生活,低碳校园

作者:李坤、胡言乐、王华、顾正阳、刘诗琪

摘 要:全球气侯变暖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退化、粮食短缺、生态失衡六大基本问题造成了各种灾难性后果,给人以时代性思考。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校园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建设低碳校园,既以环境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又把能源经济学理论作基石,还应遵循生态学的自然规律,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建设低碳校园也具有清晰的实践路线:低碳理念进人心;低碳转型入主流;低碳活动进校园;低碳行为生活化,低碳研究融社会。

关键字:低碳、校园、节能、环保

一、低碳生活,低碳校园的原因

作为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的现代人, 无疑我们是幸运的, 享受着科技带给我们的前所未有的舒适: 冬天有暖气, 夏天有空调, 出入有汽车, 沟通有手机⋯⋯。在科技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欣喜之余,作为工业文明的副产品, 大气中浓度越来越高的温室气体之一——CO2 却让享受着文明成果的人类伤透了脑筋。当前, 全球气候变暖, 各地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虑目前的生态环境。让我们来看看有关资料统计: 人体, 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CO2 1.14kg;使用电脑, 年平均间接排放CO210.5kg;冰箱, 年平均间接排放CO26.3kg;电视,年平均间接排放CO2 1.7kg;汽车, 一台发动机每燃烧1 升燃料向大气层释放CO22.5kg;使用纸巾, 每人每年可排放CO2 0.57kg;喝一瓶瓶装水, 可排放0.044kg 的CO2;坐一次电梯可排放CO2 2.0kg ~6.0kg ⋯⋯。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 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已经基本形成共识, 低碳运动已经成为一场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2009 年12 月7 日, 被冠以“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称号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开幕, 有192 个国家参加, 几乎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政府承诺延缓CO2 的排放, 到2020 年, 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 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随即一股强劲的“低碳”旋风开始席卷中国,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理念迅速渗透到经济运行、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减少CO2 的排放, 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减低碳, 特别是CO2 的排放量, 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减轻全球温室气体效应, 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低成本、低代价、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有2.6 亿多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 5。“打造绿色校园, 践行低碳生活”不但节能环保效益巨大, 而且能够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就牢固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 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推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二、低碳校园的涵义

低碳校园,泛指高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校内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以高校各项活动为载体,建设绿色环保校园、和谐校园为基础;以人类生存发展观念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核心。最终实现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

律,为高校自身和社会提供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帮助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进而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开展的低碳校园建设,涉及到指导思想、目的、基础、核心、教育规律和减排技术创新等方方面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

1、建设低碳校园的理论依据

首先,环境经济学是建设低碳校园的理论支撑。环境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性质是研究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利用;其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其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其学科特点: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因此,认识和理解环境经济学的定义、性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等基本理论,就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坚持节能减排,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认识和理解高校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增强我们建设低碳校园的自觉性。其次,能源经济学是建设低碳校园的理论基石。能源经济学是指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市场、价格、供求关系等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能源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能源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价格和税收;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的内部替代和外部替代;能源的国际贸易等。对于高校广大师生来说,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我们要建设低碳校园,同样离不开能源经济学的理论指导。最后,遵循生态学的自然规律是建设低碳校园的理论法则。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在谈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深刻指出: “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绝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可见,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设低碳校园,既能让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增强生态意识;又会使广大师生在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中,对大自然怀有崇尚、敬畏之心,认真处理好“生物或生物群体与环境的关系”,使低碳校园建设的过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

2、建设低碳校园的现实依据

当今世界,由于二氧化碳超量排放,全球气侯变暖而出现的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退化、粮食短缺、生态失衡六大基本问题日趋严重。它威胁到人类环境的安全健康,造成了资源及生态灾难、经济灾难和社会灾难。科学资料已经证实,在过去100 年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全球平均气温、海平面都上升了一定幅度。科学家、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气侯变化带来的广泛影响。比如,大气污染给我们造成日常生活中的不便;洪水、干旱造成粮食欠收或绝收;地震海啸、沙尘暴、龙卷风造成生命财产的极大损失;暖冬或高温造成用电高峰等等。在这样生存环境严峻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必然会受到现实或潜在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3、建设低碳校园的行为依据

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还没有“习惯成自然”,自觉养成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尤其在环保意识和节约观念上最容易当成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对“常流水”、“常明灯”视而不见。如,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5 年对45 所高校的能耗和水消费的数据统计测算得知,高校人均用水量是145. 2 吨,是全国人均生活用水量的1. 95 倍;人均年能耗0. 775 吨标准煤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 32 倍。如果我国高校能源消耗生均降低15%,水

消耗生均降低15%,以2009 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144. 7 万人测算,全国高校每年可以节能249. 3 万吨标准煤,相当于一个76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全年生活用能总量;全国高校每年节水4. 671 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500万人口城市全年生活用水总量。可见,全国各高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浪费能源、浪费粮食、浪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是多么严重!纠正或根治这种奢侈浪费、不注意勤俭节约风气,大力倡导低碳环保、勤俭节约的正气,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新理念,更加凸显了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三、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路线

1、低碳理念进人心。

近年来,随着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和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的低碳词汇在社会上逐渐流行,在各行业也成了热门话题。但高校是一方铸造精英的沃土,是一个传播知识的殿堂。大部分师生不是学习研究与“低碳”相关的专业,对低碳环保的意识不强,对节能减排不知道如何去做。因此,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路线图,首先要下大力向全体师生宣传低碳理念,普及低碳知识,让以“低碳、节能、节约”为荣的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如,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纷纷设置低碳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环保知识;北京大学成立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为搭建环境教育平台提供有力支持,为师生建设低碳校园的实践行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低碳转型入主流。

高校虽然环境特殊,但也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为社会经济低碳转型提供智力支撑的主体机构之一。因此,高校在建设低碳校园的过程中,要练好内功,增强内部管理实效,逐步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高校低碳管理模式。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硬件建设,特别是对现有设备节水、节电、节材、节耗的改造,促进学校范围内的节能减排,进而为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示范。如,河北师范大学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充分利用市政污水热量供热和制冷,仅冬天供暖一项就节约经费800万元。全校浴室采用太阳能的“空气源热泵”设备节能、节电,降低了消耗,成为石家庄市的节能减排的先进单位。

3、低碳活动进校园。

大学生思想活跃,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大学生通过社团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紧紧围绕建设低碳校园展开。如,北京高校30所大学在校园里开展“健康环保周”,举办的目的在于向北京市的大学生宣扬低碳环保文化,让环保知识走进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在活动中收获快乐、获得知识、增加友谊。通过各种活动,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对低碳行为身体力行:关闭显示器、对水进行二次利用、购买环保节能型商品以节约用电、水,降低能耗;使用双面用纸,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重复使用塑料袋以节约树木、石油等资源,保护环境;自觉对垃圾分类,使资源能够回收并循环使用,不造成浪费。大学生这些力所能及的行为,都起到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这些活动扩大了低碳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辐射力,让低碳校园的建设既有声有色,又扎扎实实。

4、低碳行为生活化。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低碳生活,绿色校园”,这不仅仅

是口号和警示,更是广大师生应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健康生活的追·155·求。建设低碳校园,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低碳生活细则,使师生的言行举止和每日生活力求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把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一张纸这些“善小”的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如,浙江大学的学生将闲置物品回收归档进行物品交换,“融绿色于生活,化低碳为时尚”,在分享与交换中,实践低碳生活的一些基本理念;中原工学院以“爱校园、爱环保”为主题,通过广泛宣传,对废旧物品再创造,用人体行为艺术、落叶送祝福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家共同营造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环境。很多同学把日常生活用品改造成环保用品:有的把废旧电池变成了一架坦克,有的把空矿泉水瓶做成了冲锋枪,有的把啤酒瓶盖变成了花形的杯垫,还有的把饮料瓶组接成变形金刚,广告宣传页做成小房子、玫瑰花、笔筒等。大家意识到,生活垃圾变成宝,就是低碳生活中的绿色环保。

5、低碳研究融社会。

高校始终是为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一支生力军。高校的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效益,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如,由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合作研究的“农村生活垃圾高效能源化和资源化的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课题进行了10年之久,目前已经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该项目得到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和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联合资助。这种联合把高校与政府和社会对接交流,并为其提供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的低碳转型、节能减排的科研成果将会更广泛的融入社会,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等学术科研领域发挥智力支撑和引领作用。

上一篇:选择家具导购培训师的智慧下一篇:六年级叙事作文:扫地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