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

2024-04-15

分化(精选8篇)

篇1:分化

贫富分化和智能分化散文

薛涌说:“这反映了美国社会一个深刻的矛盾:“不仅贫富分化加剧,智能分化或者说教育分化也在加剧。如果说贫富分化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教育分化则是所谓‘起跑线’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更可怕。”“美国的教育条件其实相当好。一流人才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当然就更加一流了。但是,‘失败文化’养育出来的生活态度,则是义务教育乃至大学很难扭转的。美国的精英非常聪明勤奋,不停地创造,昨天是互联网,今天是iPhone、Facebook。但是,论者指出,这些产业利润极大,创造的就业则不多,使得财富更加集中。草根越来越被甩在后面。”“美国的困境,给中国提一供了宝贵的前车之鉴——矫正贫富分化要趁早。如果动手晚了,等形成世代贫困再想办法,那就难上加难了。”

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是已知的,大约为1000亿个,具有极大的信息贮存量。一个信息单位叫做比特,大约相当于一个单词。人脑的容量有一百万亿个比特,这还是较为保守的估计。这一百万亿个比特,究竟有多大呢?它可以装下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藏书内容。何况人类还有潜意识,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感觉和印象。

人脑的功能比现在任何最先进的电脑强大得多。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大脑智力研究所的一些专家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实际上是无限的。实际上,普通一个人能够表达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峰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象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只用了自己大脑的三分之一的功能,而一般人则更少,绝大部分脑细胞仍处于“待业”状态。而且人脑不同于机器,使用久了会有磨损,而是越用越好用,就象有人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和第四门就会容易许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着我们充分利用大脑如此巨大的潜能呢?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人脑的潜能只发挥了不到10%,而90%以上的潜在能力被浪费掉。

儿童生后一年内,神经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是出生后发展最快的时期,脑重迅速增加近900克。3岁时增到1000克,7岁时为1280克,已接近成|人的水平,7岁以后就非常缓慢了。少年儿童时期,特别是婴幼儿阶段,随着大脑高速度发展,人的智力也在高速度发展,在这个年龄阶段,如果环境丰富和教育训练适当那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教育如果失当,即不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错过了适当的教育时机,或措施方法不当,往往产生不一良的后果,使儿童本来具有的发展潜能得不到充分实现。

近30年的研究表明,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对青少年和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估计过低,不相信学生们的学习潜力,采取粗一暴的态度,硬性灌输知识,从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对近千名婴幼儿进行跟踪观察,一直到他们成年,他得到一个引起教育界轰动的结论: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说,如果把17岁时,人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4年即可获得50%,到8岁已获得80%,从8岁到17岁仅获得20%。布卢姆的“5岁前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及“7岁前获得的智力占80%”两个结论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兴趣和重视。可见一个没有受到早期教育和环境丰富刺激的儿童,在学习上要比别的儿童吃力许多倍,那是因为他的部分脑细胞由于没有使用而急剧老化,因而失去功能。

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指出,中学阶段,随着年级增高,年龄增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初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高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成熟期。”初二基本上摆脱了小学生的智力特点,他们的思维形式从经验型思维逐步向理论型思维发展,观察力、理解记忆能力和创造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高二是智力发展的成熟期,它意味着智力的主要成分基本上趋于稳定,基本上完成了向高水平的转化。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占主导,有意记忆和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理论型的一抽一象思维占优势,个人的智力品质已基本定型,智力的个体差异基本形成。

既然“美国的教育条件其实相当好”,为什么教育结果会如此两极分化呢?如果用简单的“贫富分化”来解释,好像并不完全。

教育分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个小孩的教育结果,是三方面的综合结果,而小孩本身的心理状态(持久的上进心、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其基础。人才学研究指出:人才大多出在中等家庭。因为这种家庭环境有利于养成小孩的良好心理状态。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都会破坏小孩的良好心理状态。

薛涌说:“教育分化则是所谓‘起跑线’的问题。”这种“起跑线”是什么?大多数家长认为是“重点学校”问题。其实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综合。其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同样的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当然,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很大。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到初中。但是,家长素质、教师素质、教育方法、社会风气从来没有把小孩的良好心理状态放在第一位,都把“分数”放在首位。用“分数”衡量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同样,社会上衡量人才的标准在人场市场可见一斑:学历、资历。人力资源部门基本是选用奴才,而不懂人才。私人老板宁用裙带,搞亲属集一团一。学术界搞派系、门第。还有“同行是冤家”;宁用奴才、蠢材,不用人才……

许多富家子弟靠“钱”进重点学校,买文凭、学位,又有什么用呢?世界上用钱能买到才能吗?薛涌认为智能分化或者说教育分化是因为贫富分化,但是只能说智能分化和贫富分化有关,智能与财富并不平行。即使是美国,也不是富家子弟成才,中等和较穷家庭子弟智能低下。所以,把智能分化与贫穷分化等同起来是片面的。“起跑线”和成才也不能等同。

篇2:分化

我听到父母的一段对话,说的是冬天跟我住在一起的一些感受。母亲说要是给我帮上一些忙,她就会安心,要是不帮忙,心里就会觉得过意不去,希望不要给我增加麻烦。父亲接过话茬说:她是咱自己的亲闺女,怎么做怎么说都没有什么。

听到这句话时,我内心里一阵不舒服涌上来。我知道,要是以往,我会觉得父母这是不把我当做外人,才会这么说。但是今天亲耳听到,我就是感觉不舒服,很强烈的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都是人到中年了,有自己独立的`家,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近几年,经过心理学的学习,我越来越有独立意识,同时在亲密关系方面进行过一些探讨和努力,也明显有一些进步。父亲的这句话让我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淹没,似乎在他们面前,我完全是一个没有独立的孩子,我只是他们的一部分;似乎我的生命是他们给的,于是,我在他们面前就不是独立的个体,我是做为他们的部分而存在的;似乎他们没有必要跟我划分清楚界限,不分彼此地生活在一起,才是其乐融融的。

但是,我不愿意。

昨天,听家庭治疗大师盛晓春讲《家庭中的权力斗争与心理问题》,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无不是家庭中成员之间彼此斗争走到极致的结果,老师解析了各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系统中的关系变化、力量变化、心态变化,我理解了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的不容易。

我也要斗争,要争取自己的独立,当然我不会盲目去做。那我怎么做呢?

我知道:一个人,从家庭中分化出去,一方面,这个人需要舍得放弃家庭中的一些温暖,放弃在家庭中的一些利益,才有可能往外走,另一方面,他还需要挣脱来自于家庭,尤其是父母的牵扯,集聚起更大的力量,才能真正离得开。

面对父母的牵扯,我无法去改变他们,只是希望自己在挣脱的过程中能意识到他们的牵扯,并集聚够力量来挣脱。

篇3:分化

一、小学英语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探究

面对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 中高年级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学校安排课时量不足。很多学校领导口头重视英语学科教学, 但现实课时安排量却不足, 课程地位不如语数突出。以我校英语学科课时安排为例, 每星期2~3课时教学, 且极少有课外作业, 课外朗读英语的时间更是甚少, 对于语言类学科, 需要大量时间的口语训练和笔头作业, 这是否造成了“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的尴尬教学境况?

(2) 由于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还不够健全, 加之每位学生能力发展各有差异, 对语言学科学习存在思维发展的障碍, 并处于比较典型的以情绪支配意识的年龄阶段, 面对学习上的小挫折, 造成对这门功课的厌学情绪, 久而久之, 他们会逐步放弃该学科学习。

(3) 很多英语教师对该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顾此失彼, 造成了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到目前为止, 很多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感到, 教学目标确定不甚清楚,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操作性不强,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 课堂教学仍侧重于字母、语音等基本知识的训练, 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尚欠缺必要的教学手段。

(4) 师资缺乏, 每位教师课时足、任教班级数众多等客观原因, 缺乏对学困生有效辅导, 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基本 (四会) 单词、基本句子、基本日常交际用语没有很好地落实。

二、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的缓解对策

1.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古人说:“亲其师, 信其道。”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赢得学生的信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英语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 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口语训练,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 很多小学生胆小, 害怕出现表达错误, 有些学生怕张口, 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心理负担, 他们课堂表现不够积极。作为教师,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发言, 为学生自由表达提供舞台, 充分尊重, 信任每位学生, 特别是学习上的后进生, 要与其交朋友, 了解研究他们心理状态, 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课堂上, 要精心地设置有利于后进生参与的情境与活动, 让他们自由发挥, 自由组合。

2. 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位学生, 珍视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面向全体, 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因材施教, 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教师要珍视个体差异, 承认每位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有大有小, 课堂反应有快有慢, 理解与记忆总有强有弱, 表达能力总有高有低。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差异,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 给予不同的指导, 提出不同的要求, 分层辅导, 满足多样化需求。特别对于后进生, 可适当降低问题,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如在牛津教材3B教学中, 在教学“swim”单词时, 对于优等生, 可以从词汇的应用角度出发, 通过句型训练“Do you like swimming?”“Let’s go swimming.”之类的句子,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中等生, 可以组成诸如“like swimming”“go swimming”的词组, 让学生以掌握词组为基础, 学会正确表达;而对于后进生, 可以从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逐步帮助学生学会组词、造句。这样要面向每位学生, 珍视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 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的动力, 提高学习效果。

(1)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对话、阅读教学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将学生置于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氛围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词汇教学时, 可以采用实物、卡片、玩具和简笔画教学, 建立抽象单词与直观实物间的联系, 便于学生更好记忆。在对话教学时, 可以将课堂教学演变为医务室、商场等, 通过情境对话,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情境中应该怎样使用词汇、句型, 让学生自觉、充满兴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2) 灵活采用歌曲、歌谣、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材Fun house版块, 经常出现歌谣、游戏等, 教师可以将这些歌曲、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所学的知识,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篇4:中药公司业绩分化

两年前,多少中药公司为进入医保目录欢呼雀跃,因为进入目录则意味着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张,但是现在他们要面临的情况是药材价格大幅上涨,而那些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却极难进行市场化提价的尴尬。

当年医保的“甜奶酪”如今却变成中药公司手中的“烫山芋”!

10%~400%,这是今年一季度以来中药材的涨幅区间。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天气、游资炒作、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原因,中药材价格进入上涨通道,根据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数据,今年4月该中心所监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同比上涨。

“(当前)个别品类的药品生产企业已经出现倒挂现象,企业选择停产、减产等方式来应对成本的上升。” 东阿阿膠总经理秦玉峰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品牌药企沙龙(以下简称“APS”)上如此表示。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考察全部51家中药类上市公司后发现,业绩分化已经出现,产业链上游企业将会受益于原料价格上涨;那些定价能力不强又面临医保产品提价限制的公司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相应的产业链完善、拥有品牌、并掌握上下游资源的中药企业或许在未来会有较好的表现。

中药材价格飞涨

从2009年甲流引发金银花价格上涨开始,再到2010年初西南大旱令三七身价倍增,这些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中药材价格已经经历了成倍的增长。

今年中药材更是出现不分地域、不分品种全面上涨,涨价范围之广、幅度之大,创十年来新高。

《投资者报》记者从中药协会了解到,三七在2006年时每公斤仅55元,到今年7月初上涨到每公斤350元,而且去年4月曾经达到过最高价每公斤550元,四年时间翻了10倍;黄芪五年前的价格为每公斤7元,现在则是每公斤34元;而太子参四五年前每公斤22元,目前价格涨至240元,据浙江中药材网上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太子参就涨了七八倍。

中药材价格上涨因素,包括过度开采、流通环节加价、天气原因以及人为的炒作等。

国都证券分析师王寅表示,自2000 年以来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大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西南旱灾,使得中药材产量逐年减少。

其次,中药材种植和收割的人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均逐年提高,直接导致中药材贸易成本上升。

因为中药材大多来源于自然生长的植物或动物,相对于更多是依靠流水线和集约化生产的西药而言,中药材手工操作的特点就需要大量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上涨,最终推高了中药材的市场价格。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看来,中药材的属性首先是农副产品,在很多农产品普遍涨价的大背景下,中药材适当涨价有其必然性。

云南白药董事长王明辉7月初在APS上表示,公司去年在原材料采购上的多支出了4000万,加之人力成本上涨、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类生产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难题。

中成药价格的医保“帽子”

药材上涨让中药企业成本大增。但由于目前临床常用的102种中成药都已进入医保目录,这些中成药不能自主调价,让中成药企业“很受伤”。

“目前大型中药品牌药企多数产品都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价格管制,要调价基本不可能,所以中药很难通过提高价格转移疯狂上涨的成本。”江中药业非处方药(OTC)销售部大区总监姜继刚7月13日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表示。

在成本大涨的背景下,进入医保目录的中成药是否在价格上会有所松动呢?《投资者报》记者就此采访发改委价格司,该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没有调价的计划,而且当初设立基本药物目录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药品涨价。

方正证券一名研究员则表示,中药企业曾经因为产品进入医保目录而狂喜,事实上也使多数药企产品销量大增,但中药企业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享受了销量大增的好处后,还要给产品涨价。该研究员表示,“企业只能自行解决成本问题,目前部分中药材价格已有所回落。虽然下半年不会大跌,但一定会有所回归”。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也表示,成本上涨主要靠企业自行解决,尽管进军上游环节有难度,但大家协作解决问题,总能找到解决之道。这从侧面来说,就是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很难涨价。

可见进入医保目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进入目录的产品可渗透的医院终端迅速扩大,相应的消费人群迅速增加,产品销量大增;但另一方面,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也必须接受国家对其最高零售价格的限价管理和医院医疗保险金额的控制。

据统计,除了片仔癀、紫光古汉、莱茵生物、健康元、康美药业等12家中药企业外,大多数中药企业主营产品都进入了医保目录,在叩开医药药房大门的同时,这些企业也不得不承受产品难以提价的阵痛。

中药企毛利普降 转嫁成本难

成本大涨,产品却不能轻易涨价,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一个“面粉贵过面包”的例子是,规格为60片/瓶的复方丹参片成本价3.28元,而产品中标价只有0.95元。

部分产品更是出现停产。由于金银花等中药材的成本高涨,同时由于国家实行“限价政策”,同仁堂自去年底就停产了板蓝根颗粒等感冒药。

受年初以来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大部分中药企业第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毛利率普遍降低。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加快,成本压力加大,利润增速与盈利能力下滑,其中,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两个子行业的毛利率变动最为明显,受到药材涨价影响较大。

2011年1到4月份,医药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077.5亿元,同比增长了28.95%,但是与此同时,4月单月行业毛利率为28.52%,较3月单月的30.94%降低了2.42%。这两个数据说明虽然整体行业份额在扩大,但是毛利却在降低。

另外,根据《投资者报》统计,中成药生产占药企主营收入90%以上的企业共有17家,包括嘉应制药、紫鑫药业、奇正藏药、独一味、同仁堂等公司,其中有10家企业今年一季度及去年全年的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毛利率下滑较为明显的有仁和药业、紫鑫药业,这两家企业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均较去年同期下滑20多个百分点。

当然,对于定价能力强的企业,毛利率却未受到影响,反而逆势上升。比较典型的是东阿阿胶。随着阿胶块的上涨,东阿阿胶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达到66.67%,较2009年一季度(当时中药涨价潮刚刚涌起)上升约22个百分点。只是这样的公司在中药企业中毕竟是少数。

中药公司业绩分化

在成本大涨、价格提升空间受限,以及进军上游药材种植环节短期难有收益的情况下,中药公司业绩分化在所难免,那些中药产业链下游企业成本压力较大。

其中,江中药业在成本压力面前受到的冲击最大。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下降5.19%,而其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只有40.13%,较中药材大幅上涨之前的2009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了近23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在所有中药公司中是最高的。

另一方面,成本的上涨会令中药产业链上游企业显著受益。中药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和贸易、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

而产品多元化,对稀缺中药材资源依赖性小的企业在此轮中药材涨价中影响较小。此外,产业链完善,掌握上下游资源的中药企业也可能有较好表现。

比如,拥有国内最大中药材贸易市场的中药饮片龙头企业康美药业其产业链一体化就是优势所在,公司是目前A 股市场上中药饮片行业产业链最长的公司,业务涉及中药饮片行业的各个阶段,公司的业务范围目前包括中药材市场、中药饮片加工和销售、快消品、新开河品牌红参等精制、贵细药材以及医院等,在各地也拥有在建的物流中心。

受原料涨价影响较小还有具有较强定价权的优质中药企业东阿阿胶和片仔癀。

为了考察51家中药企业在药材涨价潮中的受损受益程度,《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依据主要药品原料涨幅、中成药生产占比、定价能力(包括最近三年毛利率变化以及药品是否进入医保目录)等三大方面进行考察,并给予评分。

篇5:细胞分化教学反思

细胞分化这节内容看似很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很茫然,学起来还相当困难。学生难以接受的原因是,学生缺乏理解相关概念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

1.头脑中没有动物个体发育的概念,无法理解细胞分化的特征;

2.没有基因和基因表达的概念,所以难以理解细胞分化的原因;

3.因为缺乏植物组织培养有关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这个过程模糊不清。

尤其是对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感觉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学习细胞分化时,教师首先应该联系初中学习过得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联系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从个体发育过程中各自制、器官、系统建成的角度来理解细胞分化的重要意义。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节内容,应在学习新内容前给学生适当做一些铺垫。

在新课导入时,先演示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再引导学生思考:构成人体的.的血细胞细胞是一样的吗?由这个问题引出:组成人体的血细胞是不相同的。再结合不同的血细胞都来源于一种细胞----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进行什么细胞分裂方式?自然而然有的学生就有个疑问:为什么来源相同的细胞,它们为何不同?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不同是什么导致的?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1.细胞分化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吗?

2.细胞分化的过程是怎么决定的?

3.细胞分化对生物有什么意义?

通过以上问题来组织学生总结细胞分化的概念。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后,再结合实例简单说明细胞分化的特点。最后通过课件举例说明细胞分化与个体发育的关系,通过比喻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分化与生理活动的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是教学的难点,借助课件和问题串,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全能性及其原因,举例说明细胞全能性特点。再从细胞有丝分裂结果,染色体和DNA数目不变来分析:由于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已经分化的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探究、阅读、讲解、点拨,然后再激发出新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空间,使教师、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要对不同层次的问题、知识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1.对学生已了解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讲解,可通过采取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解答,并相互矫正。

2.对学生未学过但较简单的知识,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学、归纳总结出问题的知识结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学会归纳知识。

3.对学生未知且比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备课中预设的探索情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学习。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认真探索问题、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随时提出质疑性的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可先由同学帮助解决,体现“生生互动”教学策略,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点拨精讲,使抽象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整为零,最终使难点问题得到化解。

篇6:生物教案《细胞分化》

1、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3)说出组织的概念,并知道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懂得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难点

细胞分化过程

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知道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观察了细胞的基本结构,请同学课后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请一些同学展示你所制作的模型,并说明你选用的材料分别代表细胞的哪些结构。

生:争先恐后地介绍,师生共同相互评价。

导入新课

师:播放课件(种子萌发成幼苗鸡,小鸡逐渐长大;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发育成婴儿,婴儿逐渐长大……)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观看画面,讨论问答—一生物的生长现象。

师:生物为什么会生长呢?这种生长现象与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哪些生理功能有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

讲授新课

师:播放课件:变形虫的细胞分裂画面,并在黑板上简单板画。请大家思考:

1.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植物细胞在中部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这样生物体就生长了。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通过细胞分裂还可以进行增殖。

师:播放课件。思考:算一算,一个细胞经一次分裂形成2个新细胞,再经一次分裂,形成4个新细胞,那经n次分裂后,形成了多少个细胞呢?

生:动脑筋计算。汇报结果,2n。

师:你们计算得很正确。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也一分为二,在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经过复制也要分成相同的两份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此两个新细胞的.遗传信息也相同。

师:播放课件。(一个植物细胞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中植物细胞的变化。

生:(讨论回答)①体积不断变大;②液泡由小变大,由多变少。

师:(总结)这个现象就是细胞的生长现象,那细胞生长要不要营养呢?

生:要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转变为自身组成物质。

教师总结:细胞的生长主要是细胞内液泡增大的结果。

师:那么细胞会不会一直生长下去呢?(加以启发引导)肯定不会,要能一直生长下去,我们就不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了。为什么细胞不能永远生长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问题(详看p15)。假设细胞为正方体,当它的边长分别为1微米、2微米和3微米……时,分别计算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

总表面积/总体积=6/1

总表面积/总体积=12/8=3/2

总表面积/总体积=18/27=2/3

总表面积/总体积=24/64=3/8

教师总结:总结分析细胞为什么不能永远长大?

活细胞只有足够的表面积才能从环境中获得充足的营养。当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表面积和体积比太小,细胞就无法生长。

生:恍然大悟。

师:现在你能告诉我,生物体为什么能长大吗?

生:与细胞分裂和生长有关。

师:很好,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多了,细胞体积大了,生物体也就由小长大了。

师:播放课件。(人体的几种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请大家观看画画,思考:我们人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来的,为什么这些人体细胞形态、结构都不同呢?

师:播放课件:细胞分化过程,这群球形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一群圆饼状细胞,一群……。由于功能上的不同,使它们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分化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个细胞群,你再仔细看,这个细胞群中的细胞形态相似吗?

生:相似。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得出组织的概念。

师:请大家阅读p12“干细胞”和p17“癌细胞”,谈谈你的体会。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师:播放课件:比较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分化过程。

总结生物体能不断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分不开,细胞还要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生物体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很不容易,因此,我们要珍爱我们身边的每个生命。

七、板书设计

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生物的生长

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的生长:

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分裂:

八、课后作业

篇7:细胞分化 教案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学了细胞分裂,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这是分化的基础,而分化,又是个体发育的基础,以及后面学习细胞癌变,以及遗传部分的性状表达,都跟细胞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教学难点

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三、教学目标

1.说出细胞的分化的定义。

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习过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对于细胞的分化的例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比较好理解细胞分化对于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建成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法

2、讲述法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问题探讨中白血病患儿,问题:1)为什么健康的人的血细胞数量不会随着血细胞的死亡而减少?

2)骨髓与血细胞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多细胞生物体从小长大,不仅仅数量的增加,还有细胞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分化。即使在成熟的个体中,仍有一些细胞具有差生不同种类的新细胞的能力。

1、细胞分化概念 学生观察图

老师问:如果没有细胞分化,结果是怎么样的?

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分化的实质:

老师问:一个人体全身的遗传物质一样吗?为什么?

不同的细胞有一样的遗传物质,为什么会形态、结构、功能却有很大差异? 早期的胚胎细胞,已经分化发育成各种组织细胞,如果给它一定的条件,这些高度分化的细胞,还能再分化成其他的细胞吗?引出细胞的全能性问题。

3、细胞的全能性

已分化的细胞,仍然肯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老师问: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吗? 动物实验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老师问:分化的细胞,为什么会有全能性? 为什么动物只有细胞核有全能性?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细胞分化

一、细胞分化及其的意义

二、细胞的全能性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篇8:抚平分化,深化课改

一、培养学习兴趣, 促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情感的态度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学习意图不明确, 不思进取;对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与信心, 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经常开小差, 思维反应迟钝, 情绪状况不佳, 作业草草了事。学习效率不高, 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 考试中想作弊。老师进行批评教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甚至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妄自菲薄。究其原因, 造成数学学习分化的内在因素是缺乏兴趣及意志相对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与勇于面对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尽力战胜困难的心理活动, 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始终与不断战胜学习困难相关联, 与小学期间的学习比较, 初中数学难度进一步加大, 改变教学方法的难度随之加大, 教师辅导逐渐减少, 学生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于是, 在衔接过程中, 部分学生适应性较强, 部分学生适应性较差, 表现在学习中情感偏向脆弱、意志不坚, 无法抗拒一些网络游戏, 如果遇到难题和挫折就会退却, 甚至丧失信心, 最终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助力, 能够促使学生尽早适应新环境。如果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浓厚兴趣, 就可以形成相应的求知欲望, 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这样说, 教学的最高层境界就是要能够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话, 教学上就能够无招胜有招。所以, 一旦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 他所任教取得的教学成绩也将呈正态分布, 如果说还是会呈分化状态的话, 那么也会是往优秀方向呈现。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备学生, 特别是考虑数学学习后进生的刚性需要, 尽可能为他们准备一些营养食品, 即, 设计若干简单问题防止优秀生“哄而抢之”, 让其分享获得成功的愉悦;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良性作用, 营造良好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数学的趣味作用;提高教师的艺术魅力, 等等。

我校学生的来源分布较广, 家长不重视教育, 学生的自觉性差。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 每到周一, 作业收交的情况很糟糕。查明原因, 在休息的这两天假期里, 部分学生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 乃至不做作业, 加之部分家长没有辅导能力, 关心不够, 或者不知从哪关心起。出现这样令人尴尬的局面。一直以来, 我坚持把班里的学生按相应的规则分成若干小组, 这样既有利于课堂讨论, 又有助于创造良好的竞争学习环境。同时, 我在周末经常做针对“双基”的测试, 并把每个小组的一周总成绩统计保留, 然后累加形成月总成绩, 以此类推, 最终汇成学年总成绩, 再进行表彰。我且把这个项目美其名曰“拉力赛”, 它涉及小组荣誉, 又因为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如此, 大部分学生就能自觉完成, 即使有个别学生忘掉, 小组其他成员也会不失时机地提醒。这就无形中解决了交作业难题, 营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学生对这个方式很感兴趣, 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理解数学特性, 为其充分巩固旧基础

就数学教材而言, 初中数学较之于小学, 其结构更富有逻辑性、系统性。首先体现在其衔接上, 前面所学的内容为往后的学习埋下伏笔;其次体现在数学技能技巧的掌握上, 已掌握的技能技巧是形成新的技能技巧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的掌握不能达到相应要求, 不能及时掌握, 并形成技能, 将会造成连续性进程中的薄弱点, 不能够跟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导致学习的分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了解数学严谨性、抽象性、应用性的特点。严谨性即数学的逻辑性, 如几何教学中的证明等 (如, 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测算拼图等多种方法, 从理论上给以证明, 才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抽象性表现为对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这一种特性, 它很少具有事物的形象特性, 而是将其过程符号化 (比如说, 加法的交换律以a+b=b+a的形式来体现) ;应用性指数学在学习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应用。在理解数学特性的同时, 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 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理念,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三、加强思维训练, 促其深入接触新领域

数学学习分化比较明显的分水岭是初中阶段。毕竟, 处在初中阶段, 数学课程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针对生理期特点, 初中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迈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期, 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 而且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相对比较大, 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快一些, 部分学生较之缓慢些, 其数学学习接受能力会因此表现出相应差异。年龄特征因素除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未能够很好地依据学情及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活动, 指导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促其抽象思维的发展, 提高学习能力及适应性。在初中数学教材中, 有许多复杂的概念、公理、公式等, 如果靠机械记忆则显然是难以完成的。学生感到中学课程的难度太大, 如果稍稍分心就如堕入五里烟云。

针对后进生难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从初一阶段就开始加强抽象的逻辑能力训练, 并尽可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求知识。如此, 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 还在潜意识中理解了基本的数学思想及方法, 进而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了伏笔。

上一篇:高学历人才的培养使用下一篇:一个环保卫士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