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尼采自传后感

2024-04-26

读尼采自传后感(共12篇)

篇1:读尼采自传后感

读尼采自传后感----

瞧!这个人

说到尼采,大家一定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是止步于此而已,对尼采没有更多的了解。他的生平,他的著作,他最主要的哲学思想······等等。我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瞧!这个人》的,这是尼采在44岁时为自己写的一本自传。这是一本风格极为独特的自传,尼采主要讲述的是自己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而不是自己的生平,也很少提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为了对尼采有更多的了解,于是我又查阅了很多关于他的资料,以及一些名家对他的评价。读完之后,实在受益匪浅。

个人的坚持,志同道合的朋友,无条件支持你的家人,良好的教育,卓越的老师。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成就尼采必不可少的条件。世事无完美,世间万物冥冥之中都遵循着一个守恒定律,有得必有失,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多种疾病缠身,孤独终老,精神奔溃。然而即使这样,他也还是坚强着完成了自己的一部部作品。伟人是绝对有值得人们敬佩的理由的!

尼采在1844年10月15日出生于接近莱比锡的吕肯小镇,父亲起初为他取名威廉,不过后来他放弃了那个名字,改为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他的父亲卡尔·路德维希是路德教派的牧师和教师。我认为父亲的职业与性格对尼采童年的影响是很大的,出身于一个教育家庭对于他善于思考的能力肯定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尼采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但不幸的是,尼采的父亲因脑软化症而在1849年去世,两年后他的弟弟也去世了。1850年尼采全家搬迁到萨勒河畔的瑙堡,与尼采的祖母和父亲的两名未婚姊妹共同生活。由于他的母亲终身未改嫁,因此尼采几乎在一个充满女性的环境中成长。这与他性格上的细腻肯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祖母1856年去世之后,尼采全家搬了出来。

父亲与弟弟的相继离去,无疑加深了小尼采对世界的理解。他比常人更早的懂得了生老病死的不可避免,也更早的获得了一份上帝赐予的坚强。母亲的终身未改嫁,这也潜移默化的对尼采的性格产生了一些影响。整个童年几乎在一个充满女性的环境中成长,这对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吧。

尼采开始就读于一间私立的男子学校,那时的他希望以父亲为榜样也成为一名牧师,因此他时常给伙伴们朗诵圣经里的某些章节为此他获得了小牧师的称谓。他也认识了一些当地的音乐家,开始了他对音乐的爱好。14岁他进入普夫达中学,课程以古典教育为主,且以训练严格出名,这一开始让尼采很不适应。尼采在这段时间也专注于撰写诗赋和音乐。在普夫达中学里尼采接受了希腊和罗马古文学的训练,这也是他首次接触到与家中基督教教育完全不同的环境。

中学时期的尼采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让他有更好的机会了解了这个世界,了解了他想要了解的一些东西。他也开始受周围人的影响而有了一些以前没有过得爱好。

于1864年毕业后,尼采进入波恩大学,开始对神学和古典哲学进行研究。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后,尼采失去了对基督教的信念,停止了对宗教的研究。尼采接着将心力放在研究哲学上,接受弗里德里希·威廉·里奇尔教授的指导,并且在隔年追随他前往莱比锡大学就读。在那里他也认识了后来成为古典学家的同学欧文·罗德,并且发表了第一份文字文学的研究。1867年尼采志愿加入普鲁士军队与瑙堡的炮兵部队服役一年,然而在1868年3月发生的一场车祸却使他无法继续服役。尼采于是继续他的研究,在他研究告一段落的那一年他也认识了理察·瓦格纳。

研究什么,这是尼采自己选择的,因为他的爱好。好的老师与朋友这更加坚定了他的选择,也促进了他研究了成功。

在里奇尔教授的帮助下,尼采得以轻易获得巴塞尔大学提供的古典哲学教授职位,而无需先取得博士学位或教学的证书。在搬至巴塞尔后,尼采宣布放弃他的普鲁士公民权,从此保持无国籍人士的身份一直到去世。尽管如此,他仍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加入

普鲁士军队,担任医护兵职人员。短暂的军旅生涯带给他极大的震撼,让他见识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在从军期间他染上了痢疾和白喉。

1869年至1879年可以说是尼采的一段辉煌的时期,在这教授生涯他先后出版了很多著作,流芳百世。然而在那个时候,有很多作品备受争议,也让他承受了很多。

尼采是一位孤独的哲学家,他的观点与当时大部分的人不同,甚至因此与多年的好朋友也一直保持距离。从1879年开始,由于饱受疾病煎熬,尼采开始四处旅游以寻找气候较为理想的地区定居,从此一直到1889年为止以私人身份游遍了许多城市。1889年1月3日,尼采开始显露出一些精神状况不稳的征兆。有一天在意大利都灵街上引起公众骚动后,尼采被意大利警方带回。后来,尼采的朋友与家人开始带尼采接受精神病医师的治疗。后来回家静养。在1900年8月25日,尼采死于肺炎。

下半生的尼采一方面备受疾病的折磨,另一方面因哲学思想受到各大学者的质疑。然而直到今天,我们才知道,他的哲学研究是多么的重要。

伟人总是那么的孤独,因为他们必须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一切,尽管所有的人都在反对。但只要你坚定着,从未动摇,总有一天会证明,你是对的。尼采的一生都为哲学所奉献,天妒英才,让他疾病缠身。然而坚强如他,从未间断发表自己的学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们能在尼采的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对学说的坚定不移,我们应该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坚定不移的为其付出所有的努力,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收获到我们所期望的一切的;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对他的人生会有很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结交能给与你正面力量的朋友,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对命运的不妥协,即使经受再多的灾难与挫折,我们也不能放弃自己,我们应该勇敢无畏的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大步向前。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篇2:读尼采自传后感

哲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思想艺术,它用语言表达了人们大脑中抽象的思考。哲学也是美丽的画卷,它用思想渲染了整幅人生,赋予了其色彩。以前总以为哲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觉得它很抽象。不知,当一个人渐渐成熟后,当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生活后,当一个人孤独或者快乐的时候,总能对哲学有着深深的理解。一个人只要你有对这个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看法,你就是一个哲学思想者,当然很多时候这些思想有些肤浅,但也是一种思考,这就是哲学。

随着刘老师的推荐,我拜读了几个哲学大师的书,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黑格尔的批判性哲学,尼采对生命的思考等。每读一本哲学书,总被哲学家表达在书中的思想所折服。德国古典哲学思想是世界哲学史上最具魅力的思想之一。其中最为深刻的是尼采的《疯狂的意义》,《疯狂的意义》一书是周国平先生从他本人翻译的尼采的作品中选取的一些篇章和段落编成的读本,内容上表达尼采的重要思想或精彩见解,文体上反映了尼采的风格。

(1)尼采的一生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1。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洛肯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幼年时父亲和弟弟相继离去,造成了尼采忧郁的性格。尼采中学时期钟爱诗歌和音乐,大学时期热爱古文字、文学、古典主义艺术,并开始了哲学沉思。他在巴塞尔大学执教时期,发表了第一步专著《悲剧的诞生》,引来喝彩的同时倍受斥责。后来,尼采辞去教职,开始了漫游生涯,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晚年的尼采无法忍受长期不被理解的孤独,最终失去了理智。

我认为书中下面这个篇章最能概括尼采,概括尼采的一生,概括尼采的哲学。这本书属于最少数人。也许他们都尚未出生。那可能是一些理解我的查拉图斯特拉的人:我怎么允许把自己混同于今天已经有了听众的人们呢?——后天才属于我。有的人将在死后诞生。对于那些人们得以理解我并且必定会理解我的条件,我实在太清楚了。即使只是要受得了我的严肃,我的激情,他们在精神食物上也必须正直到冷酷的程度,他们必须练习在高山上生活——俯视关于政治和利己主义的可鄙的流行废话。他们必须漠然处之,他们必须完全不问真理是否有用、是否会给一个人带来厄运...因为刚强而偏爱今日无人敢问的问题;用于闯禁区;命中注定要入迷宫。来自七重孤独的体验。倾听新音乐的耳朵。眺望最远方的新眼睛。领悟迄今一直缄默的真理的新良知。以及追求伟大风格之经济学的意志:一同保持它的力量,它的奋发...对自己的敬畏;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绝对自由...尼采在描述他的“合格读者”的同时,何尝不是也在描述他自己呢?许多人说尼采是个疯子。确实,尼采疯狂的思想让人难以理解;但是我仍然想要试着去理解尼采。虽然不太可能成为尼采的“合格读者”,我还是选择了《疯狂的意义》,选择了尼采。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接近了尼采,接近了这一位哲学巨匠。无疑,这本书令我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精神为之一振。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叙述我在此书上的收获与感悟:我心中的尼采,疯狂的意义,人生的思考。

但尼采的一生却经历许多坎坷,命运总是在捉弄他,最后他发自内心的呐喊:上帝死了!5岁时他失去了父亲和弟弟,早年生涯中,经历了许多悲痛和苦难,没有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开始他就寻求孤独,从孤独中寻找自己的真实的快乐。尼采哲学思想的形成是一种自我治疗和自我克服的过程,当他建立一种思想时,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到最后自己推翻。《悲剧的诞生》于1872年发表,这是尼采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在这当中形成了他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问题,而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便是: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书中提出的日神和酒神象征着人的两种基本的艺术冲动。日神冲动造成美的外观和幻觉,使人执着人生。酒神冲动通过情绪的放纵造成废人解体、融入宇宙大我的体验,使人超脱人生,从痛苦和毁灭中获得悲剧性快感。尼采的结论是: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行而上活动。

(2)我心中的尼采

尼采是孤独的。他是思想上、精神上的独行者。他的思想具有其他人所未有的预见性。正如他本人所言:我的时代尚未到来。尼采在他的自传《瞧,这个人》中写道:“不管什么时候,人们都需要建立另外的制度,在这些制度中人们过的生活和所受的教育就像我所理解的那样...但是,如果我今天就希望有人能听懂并领会我的真理,那么这与我的本能完全是矛盾的:今天的人们不会听我的,今天人们还不懂得从我这里吸收东西...”之所以尼采如此孤独,是因为尼采所站立的高度,高于时间与空间,高于人类社会,高于人类所看到的一切。由此可联想到站在顶峰的英雄式的寂寞,但尼采不止站在顶峰,尼采立足点的是时代之上,他所看到的是未来。可想而知,一个人活在一个完全不属于他的时代里,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但尼采并不感觉那么痛苦。尽管尼采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及自己是颓废者,是悲观主义者,我还是在为数不多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尼采的积极与乐观。也许,尼采并没有他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悲观。“...世人对我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仅此已表明了我的使命的伟大与我的同时代人的渺小之间的不相称。”“我回首往事,瞻望前程,从未一览无余看到这么多而且这么美的事物。今天,我并非徒劳地埋葬了我的第四十四岁年华,我有权埋葬它了——它内在的生命已经获救,成 为不朽。”虽然尼采饱受冷漠与指责,但他依然能够自夸,并且他的自夸丝毫不令人觉得过分。虽然尼采的生命太坎坷,但他依然赞颂生命的美好,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在饱受疾病的煎熬之下,尼采仍能说道:“疾病反而是生命有力的刺激,生命丰富的刺激。”“血液完全冷了,而我仍然思索着许多的问题....” 尼采其实是一个坚强的人,极其坚强的人。虽然尼采紧绷的神经最后崩溃了。

尼采是矛盾的。从对叔本华狂热信徒到对叔本华悲观哲学的否定,从与瓦格纳成为挚友到反对瓦格纳,尼采的哲学往往建立在他之前所建立的哲学之上。他一直都在一而再,再而三地推翻自己的哲学,不断否定,不断前进。他是如此矛盾的一个人!但矛盾正是尼采的魅力。

(3)疯狂的意义

尼采是一位反基督道德者。他认为在神性之下,人的精神被束缚在一种消极的,颓废的道德之中。而在这种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道德观念之下,疯狂,只是为新思想开辟道路,冲破庄严的习俗和迷信的借口。尼采说到:“一切出类拔萃者不可遏止地要打破任何一种伦理的束缚,创立新的法则,如果他们原先并非真的疯了,则他们除了把自己弄疯或者假装发疯之外,别无出路...”。“既然我们今天也常常明白,派给天才的不是盐粒而是疯草籽,那么,从前的一切思想者便远比我们懂得,凡有疯狂之处也就有天才和智慧的种子...”虽然我们大都不相信“上帝”,但是我们仍然受束缚!可是在我们的这一代人中却少有疯狂。即使出现了疯狂的苗头,也立即被扼杀掉。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活得太过循规蹈矩。我们不敢,也从未曾想过把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新思想表达出来,也许我们未曾有过这样的机会,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我们的思想往往在我们开始思考的那一刻便已被禁锢。我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传承自他人,但我们却一味地接受继而将思想传承下去,即使我们有抵抗和改变的能力。用今天的例子来说,就是——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好好学习,努力读书,但是我们却因此找不到真正的兴趣,找不到真正想要的事业,找不到真正的目标;因为我们所相信的真理,我们不敢质疑,不敢推翻一条存在错误的公式,不敢相信与课本上不相同的实验结果;我们看得太多,听得太多,因而不敢扶起老人,救起“小悦悦”...我们变得更易于接受他人给予的思想,我们变得对知识提不起兴趣,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但是,其实我们都拥有改变的潜质,只是我们都太懒于发掘。

尽管我们像木偶一样没有思想,或是像被灌输了思想的傀儡,我们还是有太多的不满。这些不满一经思考将成为我们内心的新思想。但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有太多不敢触犯的所谓的“道德”。现在这个时代,仍迫切地需要被掀起疯狂的热潮。尽管今天的我们还无力改变,尽管我们仍然必须活得循规蹈矩,但我们的思想可以冲破所有“牢笼”,我们可以疯狂地思考...终有一天,新思想会萌芽。

(4)人生的思考

《成为你自己》是《疯狂的意义》一书中最令我震撼的章节,因为我才发现,现在的我就是文中所提及的大多数人,贪图安逸,拥有惰性的大多数人。如果我没有读到这些文字,我将如同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一样生活下去。我从来没有发现我是如此独特的一个个体,从来没有想到要有任何的改变。“从根本上来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成为真正的自己呢?为什么我们还要用习俗包裹自己,随大流地思考和生活? “我们恰恰生活在今天,并且需要无限的时间才得以产生,我们除了稍纵即逝的今天之外别无所有...”这是多么令人如梦初醒的一句话!这除了很俗套地告诫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今天之外,你还想到什么吗?尼采以那“蔑视”的眼光,站在时间轴之上,看到了生命不断征服的过程。人是应该被超越的。今天的人终会被明日的超人取代,连同今天的人所拥有的信仰和所追求的价值。那么,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事情比自我超越更有意义?生命本来就应该是奋进的,以发展为目的的奋进。今天,已经有很多人达到了所谓的成功,或者在不断地迈向成功,其走向成功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但是他们终究不能成为超人。原因在于,他们只是成为了时代所需要的人。他们终究还是走不出现行的价值。那么,当我们也在走向成功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思考?

在读《疯狂的意义》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在思考着许多问题,至今我还在思考着许多问题。每当我感觉我找到了答案的时候,我又隐隐觉得这还不是答案。哲学的魅力就在于这点吧,以致思想家、哲学家们苦苦追问了几千年!哲学给人的启发是无穷的。当你再次思考的时候,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启发。尼采的哲学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现在,尼采的思想就像点点星火埋藏在我的脑海之中,它们不停地运动着,不时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当我感觉到我在追随尼采的时候,我同时感觉到我不应该被他的思想淹没,而应该站得更高,凭借“蔑视”...但,我才发现,这还是尼采的思想。

人生在哪个环境中是注定的,不可更改的,但在人生长的过程当中,虽然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自己努力改变和调整自己也是重要的因素。尼采由于遭受苦难,从小就开始学会了孤独,就是因为他没有从失去亲人的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使得他自己的内心充满对整个社会和人生的失望。在时间的流逝中过于积累消极的一面,使自己对社会和人生产生了一种抵触。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总有一些不顺利,总会有一些让自己痛苦的事,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爱情,这些都是每个人可能都要面对的事实,但不能把这些悲痛当作一生的负担。

发现一个现象,悲观孤独的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感言要比乐观的人要多的很多,而且很深刻。哲学家也大多出自对人生和社会有深深思考和感悟的人。也许悲观的人生表达出来更容易让人得到同情和反思,更具有思想融合力。

篇3:读诺贝尔自传和遗嘱有感

诺贝尔1833年10月31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892年12月10日逝世。诺贝尔的自传很短,只有6句话,加上标点共108个字。6句话概括为6点:出生、优点、缺点、愿望、罪过、事迹。诺贝尔说他“一生重要事迹:无。”他是个发明家,发明了雷管、发明了达纳炸药和无烟炸药。他的研究广泛,涉及化学、生物学、纤维学、医学、生理学等各个领域,仅发明专利就达350多项。他还是个文学巨匠,写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临终前还创作了戏剧。他也是石油业的大实业家,拥有巨额资产。这不是重要事迹吗?

诺贝尔的遗嘱就一件事:要求遗嘱执行人将他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会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诺贝尔奖的来源。诺贝尔奖按遗嘱颁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对促进全人类文化、科学发展,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这是诺贝尔对人类又一重大贡献。一位英国作家说:“真正伟大的人从不认为自己是伟大”,这话是针对诺贝尔说的,也符合许多“真正伟大人物”的实际情况。诺贝尔把自己的重要事迹说“无”,伟大就伟大在不炫耀,不张扬。

莫言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在获奖前后接受采访时,一直低调回应。莫言说:“心里是高兴的,但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当作怎么了不起的大事情。”莫言知道,“得奖后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容易头脑发昏,容易犯错误,所以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莫言同样谦虚谨慎低调做人。

现实中,有些人热衷炫耀自己有成就、有贡献,而许多真正有成就的人却不会去张扬。这就是自我修养、做人境界高低的差别。没有修养要低调做人很难。故作姿态则更易弄巧成拙。有道德修养的人自然而然选择诺贝尔式的低调做人,他们也因此获得更多人的尊敬。

篇4:读富兰克林自传后感

在赵老师的推荐下,最近开始读了《富兰克林自传》。它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道德真谛,毋庸置疑他是历史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之一。其实整本书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看完,暂且把此阶段的感受记录下来。

纵观富兰克林的一生,并没有太优越的成长环境,应该说是平淡出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手工业家庭,由于家庭困难,他八岁入学、十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助父亲做蜡烛养家糊口。十二岁时,他到小印刷所学徒,当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二年的在校读书时间,但他从未间断过学习。富兰克林到目前为止,给我最大印象是他非常的好学,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忙碌还是悠闲,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这几乎贯穿了他生活的全部,每时每刻这都是他的兴趣所在。爱好学习,使他变得有学问,有修养,于是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提高了自己的朋友圈的品味,更有利于促进自己向前发展。他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一爱好,创造了公共图书馆这一绝妙的想法,至今已在很多国家推广,并且还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方法,为后面它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东西。好学之余,我特别欣赏富兰克林善于思考这一美好的品德,无论是在学习中,或者是在工作中,他总能够开动自己的脑筋,以至于他学得又快又好。善于思考也使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对自己的过往进行总结,让自己在不断的总结中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善于思考也使他在人生的阶段中不断的分清是非,使自己越来越明智,越来越受到别人的尊敬。

而且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这是他的原则,任何时候都要与人为善,把自己置于仁义的前面,从来不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也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愿意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救他们于需要之时,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同时也因为他的正直诚实,也结

识了了很多与自己具有相同品格的人。于是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度过眼前的困难,所以能够在多次的人生曲折中重新站立起来,事业蒸蒸日上,这跟朋友的帮助是脱不了关系的。不仅如此,他还很勤勉,总是让自己处于有目标的状态,不让自己有虚度和空虚的时候。每时每刻都让自己有事情可以做,处于忙碌和脑袋运转的状态。于是他的思维越来越逻辑严明。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启发:“在我看来,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的,与其说是千载难逢的巨大的幸运,倒不如说是每时每刻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琐细的方便。”我认为,这句很有启发性的话提醒了人们:不要只顾那些百年不遇的幸运,而忽略了身边的小事;这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富兰克林的那些造福人类的发明和他成为发明家的原因。

对我而言,《富兰克林自传》这部书激励我向着梦想不断奋进。每个人都会有彷徨和迷茫,但是富兰克林站在历史的舞台上,用他的成就告诉我们,成功不是给畏畏缩缩的人,而是用于拼搏和付出,能够把握自己主宰自己人生的人。

《富兰克林自传》告诉我们:生活的磨砺和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勤奋和知识是步入成功殿堂的阶梯。今天,人们将普通平民百姓称为“草根”,可以说,富兰克林就是从地道的“草根”成长为世界杰出的伟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历经磨难仍具有坚定的信念,他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仍乐观地生活,勤奋地工作、追求知识,他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对自己提出了十三条箴言:节制、少言、秩序、决心、节俭、勤勉、坦诚、公正、中庸、整洁、冷静、节欲、谦逊,是留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于我们生活在浮躁社会的现代人们更是有着清醒剂的作用。

篇5:读科比自传《曼巴精神》读后感

我不看NBA也不懂篮球,但也耳闻科比大名很多很多年了,他于我更像是一个遥远的精神符号,一个人能把一件事从一而终精益求精地完成,本身已经非常了不起。

NBA从来不是什么绅士运动,强烈的身体对抗,快节奏的冷酷无情,不仅是技艺的切磋,耐力的比拼,也是心态的较量,是智慧与胆识的碰撞,需要每一位参与者斗智斗勇。

关于科比最出名的两句话——“反正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和“我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相当精准地体现了“曼巴精神”的独特内核。他有宽广的格局与胸怀、聪明灵活的大脑、钢铁般的意志和极强的进取心,正视一切困难和挑战,积极思考,苦练不辍。他是一位伟大的球员,一个合格的理性乐观派,也是独一无二的永远的“黑曼巴”。越是深入了解,对科比的敬佩之心就越强烈。

科比的一生很短暂,在他走的那一天才开始真正认识他了解他继而爱上他,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想偷懒想放弃的时候就想想科比吧,一切皆如译者所说,“向偶像致敬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他。”

那么,愿“曼巴精神”永存!

篇6:读尼采自传后感

给三星不是因为书不够好,而是意犹未尽。挺薄的一本书,换成纸质可能只有200多页,书中简要介绍了科比的经历和他认为值得提及的,自己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人。他说自己完全感受不到外界压力,因为其他任何人的期望都高不过他对自己的期望。他的字典里从来都没有“够了”。总是渴望变得更好,直到退役挂靴那一天。不管是赢得总冠军,还是一个赛季输掉50场,之后他都一样在球馆里挥汗如雨,雷打不动。很少有人注意到科比的另一面:他在几乎每场比赛之后都参与球迷活动,逐个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整个职业生涯都一以贯之。他深深知道,篮球的影响远不仅限于输和赢。在坚韧无比、几近冷酷的意志力背后,藏着一颗温柔而纯粹的同情之心。

科比会向乔丹学习,会反复研究比赛录像,会深入了解每个对手的行为习惯。人们都说NBA的球赛好看,NBA球员之所以能力超群,比赛之所以赏心悦目,是因为有一群不可思议的疯子在你追我赶,相互激励。

我们经常看到,某个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在提及自己的对手、同事、师长,或者历史人物的时候,大都会给出带有夸赞意味的评价,你可以认为那是高情商,是奉承,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在他眼里看到的更多的是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不断学而得之,这是他们能够达到,甚至超越优秀的关键。很多人都知道科比凌晨四点的传说,但可能不知道背后的原因,他在书中给出了答案,他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寻求平衡,不能牺牲工作,也不能牺牲生活,那就牺牲睡眠。看似合理的理由,却也十分令人钦佩。

篇7:读尼采自传后感

Bestsellers by Bill Clinton,J.K.Rowling and David Beckham are among the books Britons find hardest to finish reading.

Although the average England reader spends more than 4,000 pounds on books in their life-time,55 percent admit they buy them for decoration and have no intention of reading them.

Topping the list of unfinishable fiction is Vernon God Little by DBC Pierre,which 35 percent said they could not plough through,followed by Rowling's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at two (32 percent).

篇8:读尼采自传后感

读完此书,伪科蜜再一次全面深入认识了科比,上一次是他退役刷爆朋友圈之时。这个让我身边男孩子们热血沸腾的男人,这个被封神的NBA传奇人物,可真酷!科比的这本自传很有趣,每个部分的篇幅并不多,但都是他的真知灼见。正是他的坦诚,我们得以窥见他封神背后极度的自律和强大的责任心。他身为“老大哥”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让我这个对篮球略知皮毛的小菜鸟都为之震撼而备受鼓舞。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团队的努力和时代的推波助澜。这个愿意站在巨人肩上摘苹果的男人,这个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奉为金科玉律的男人,这个宏观调控兼顾家庭事业的男人,这个场上黑曼巴场下秒变宠粉狂魔的男人,他用有限生命里极度的精彩照亮了无数球迷。

PS:科比有个绰号叫“黑曼巴”,那是非洲草原上毒性最烈的一种蛇,而科比的精神,也被称为“曼巴精神”,“永不言弃”是科比自己给予这种精神的定义。总的来说,曼巴精神,就是从不退却,从不放弃,从不逃遁,忍辱负重,绝处逢生。请相信偶像的力量!

篇9:读尼采书有感

‚瞧,这个人,快乐的智慧,偶像的黄昏,道德的谱系,恶的彼岸,人性的,太任性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此段话是尼采所述哲学书中封面部分前的言语。我想用其作为此篇文章的开篇第一段,虽然文字中的道理我无法有过明确的体会,更谈不上去诠释什么,但有庆幸有前人在先,思维愚钝的我还是在浑然迷惑中去阅读了书的内容,于是我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

接下来就谈谈对于尼采在人生生存哲学中的领悟。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通过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

尼采在本体论上强调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无意义的生成,由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的生成世界所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著名尼采研究专家乌苏拉〃施耐德这样评价尼采的:‚他的哲学道路是由把世界理解为一种痛苦的解释,由对这样一个痛苦世界的正当性的探讨以及如何摆脱这个痛苦世界,即对‘永恒化’和‘世界美化’的探索所规定的。一再被强调而且当然强调得很有道理的基本思想──上帝死了、超人、末人、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仅仅标志着上述探讨世界

及其拯救的道路的各个阶段。

事实上,尼采的以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的酒神精神,由于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酒神精神的悲剧人生观以正视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以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为目标,而这其中贯穿的则是对人生悲剧性的审美观照。尼采自身对人生悲剧性的敏感和他从叔本华那里所感悟到的人生痛苦之悲切性,使他不得不寻求人生拯救之药方。科学的冷漠和道德的说教都无法让人真正从痛苦中解脱,而唯一能使人从痛苦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的只有幻想。艺术和宗教都起源于幻想,但是,宗教的历史证明,它不仅没有帮助人类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相反却比政治机器和道德观念更强有力地形成了对人的本能的束缚,造成了人之生命被弱化、被毒害的新的痛苦。于是,尼采便在审美领域寻求人生的出路,寻求摆脱痛苦、战胜人生悲剧性的途径。换言之,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

尼采通过永恒轮回达到了对生命的最高肯定。由于永恒轮回,人不仅获得了永恒的欢悦,也不得不承担起永恒的人生痛苦和悲剧。但是,审美的观照正是在个体消解于整体生命,小我融汇于大我的生命轮回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尼采以宇宙生命赋予个人生存意义,要求个人站在宇宙生命的立场上来感受永恒生成的快乐,其中包括毁灭掉有限个体的快乐,无非是要人们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来战胜生命的痛苦,而当你进行这种抗争时,你就是在痛苦中也会感觉到生命的欢乐,这种抗争痛苦而生的快乐乃生命本体的快乐。

在尼采看来,面对痛苦、险境和未知的东西,精神愈加欢欣鼓舞,这就是酒神精神,也就是审美的人生,因为他正是在用美的视野去估价痛苦、险境和未知事物,这种估价激发了他生命的活力。因此,具有审美的人生态度的人不拒绝一切人生悲剧,相反,笑对一切悲剧。‚最富精神性的人们,他们必首先是最勇敢的,也在广义上经历了最痛苦的悲剧。但他们正因此而尊敬生命,因为它用它最大的敌意同他们相对抗。‛我们在悲剧艺术中看到,悲剧英雄用他的毁灭使我们感受到生命本身的不可摧毁,精神为之欢欣。在人生悲剧中,我们自己就是悲剧英雄,我们也要从自身的痛苦乃至毁灭中体会生命的伟大和骄傲。

这样看来人生是一出悲剧,那我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去将这出悲剧演得威武雄壮、高洁豪迈。笑对一切悲剧,乃是人生肯定的顶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愿意魔鬼围绕着我,因为我是勇敢的。勇敢驱逐了鬼魅而自制许多魔鬼,──勇敢需要笑。‛‚站在最高山上的人,笑看着戏台上生命里的一切真假悲剧。‛

一种回避生命的悲剧性质的智慧无权称作智慧,只配称作生活的精明。以无名状,莫思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得精彩。

参考文献:

1、刘烨编译:《尼采生存哲学》 九州出版社

篇10:尼采读后感

“节制,比放纵更接近自由。”

几乎所有人都渴望自由,但坦率地讲,渴望自由,恰恰因为不懂自由。当想到自由,我们往往认为不被人管制,希望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才是自由。恰当这么做时,却发现,并没有自由,反而更担心短暂的放纵后所要面临的工作与生活。但究竟什么是自由?康德说,自由不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节制比放纵更接近自由,早起,早睡,拒绝在手机上浪费时间,不拖延等等。而放纵,只是被欲望支配,一个被支配的行为,这不是自由。所以,自律的人更接近自由,但如果不去踏出第一步,0就永远是0,哪怕0后面是简单的1。正确的事,正确的方向,往往就在痛苦那头。

对于方向

“千年不见光的寂静山谷,不用去做其他,只需一根火把,就能照亮整个幽谷。”

有时难免迷茫,迷茫不是因为没有得到什么,而是迷茫想要得到什么。可当读到这句话时,豁然开朗,其实不需要做别的,只需拿好手中的这根火把,照亮前方的路,至于后面的,随着更深入,也都会慢慢显现。家庭中,做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工作中,勤奋、认真、努力。生命中,善良、真诚、脚踏实地、不卑不亢。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什么,缺的只是一点纯粹,忽然想起《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一句台词:“我是长安的兵,长安兵就是守长安的。”做个纯粹的人不难,无非是拿好手中的火把,一步一步走下去,不东张西望,不胡思乱想,这就足够。或许方向,并不全是一开始就定好的,也有很多是走着走着才出现的,那么,多给自己的火把一点时间,也多给自己脚下的路一点时间。

可能对于读书我的理解很片面,感觉其中如有一二句可以让人享受的句子,就很满足。当然,对于尼采这位被称为人类灵魂之光的哲人,他的思想与精神,可能我不太能全懂,不过有这么几句很受用的,就已足够。

篇11:尼采读后感

死得其所

一开始为了让尼采在“治疗”他的绝望中自愈,布雷尔向他坦诚了自己对病人贝莎的情欲困扰。不料在谈话进行中此种情形愈演愈烈,令他不得不放弃了治疗尼采的初衷,转而全然投入到病人的角色里。而尼采认为,布雷尔的困扰只是潜意识为了逃避“高尚的痛苦”而制造的精神垃圾。他将一些私人的意义联合、附着在贝莎身上,企图以幻想贝莎获得精神上的保护,缓和孤寂感,用幻觉的永恒感来抵抗时间吞食一切的无力感。而不时造访他的噩梦则仿佛验证了这一分析:“布雷尔再度感觉他脚下的地面在液化,在试图找到贝莎的时候,他又一次坠落了40英尺,掉到那块点缀着神秘符号的大理石板上。”(P89)40英尺代表了他的年龄,大理石板象征着墓碑,下陷预示着入土,而寻找贝莎意味着寻求救援。年过四十的布雷尔功成名就,家庭美满,羡煞旁人,可他却觉得了无生趣。他似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一览众山小的同时却意识到自己也许登错了山,但是已经没有力气爬下去从头再来。比起 “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死亡对已经步入中年的他构成了更有力的威胁。

尼采认为布雷尔对死亡的忧惧,源于对于未曾实现自己的生命的认识。“你的胸口胀裂着未曾体验过的人生,你的心脏则在时间流逝中怦然跳着。”(P301)如果一个人从未选择过自己的生活,当有一天他已经不再年轻时突然意识到这一点,自然会感到惊惧。往者不可谏,来者亦不可追,蹲在“错误的”山顶等死,光想象就令人感到绝望。接着尼采又为布雷尔介绍了“永劫回归(eternalrecurrence)”的哲学概念,让他设想这一瞬会永远存在,未实现的人生永不会被体验,未被聆听的内心永远在呐喊……而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唯一的方法是“以你喜爱这个概念的方式来生活”(P306),追求你的人生,成为你的存在。“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P300)这就是尼采所谓的“死得其所”。

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死亡是欧文▪亚隆回避不了的主题。不仅是他,是个人就得面对死亡,哪怕竭力幻想否定死亡,但死亡仍是他的最终归宿。 虽然普世价值存在与否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存在意义的追索却实实在在跨越了文化的藩篱,被全人类共享,并贯穿人类历史,勾通古今智慧,以宗教、哲学、心理学、占星术等等形式传递思考和探索的结晶。虽然书中尼采竭力否认“坦然面对死亡”这个说法,认为这含有“对生命的亵渎”,但其实他那些具有震撼力的理论还是被用来回答了“在何种条件和情形下,我可以无惧于死亡”这样一个质朴的问答题。而且他给出的,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但有这样一个唯一的问题。上帝死了,但我们还得面对时间的审判。“死亡阴影的逼近是一项巨大的恩赐”(P118),它给予我们洞察力和勇气,去重新安排生命中的优先级。先死而后生。

爱与关系

书中布雷尔和尼采分别深陷在各自的情感纠葛中无力自拔,直到他们结合力量找出了根源所在。他们“对欲望比对欲望的对象要爱得更多”(P276),在对象身上投射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意义,他们未曾真正看到过对方,只是藉由与对方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我们这群受苦的同伴,全都无法看到彼此的真相。” (P363)这道出了一些普遍的关系的实质。在个体独立化进程中,个人力量的日渐强大伴随着孤独感日盛一日。个人独立意味着与世界分离,会不断产生无力感和微不足道感。解决方案就是与世界、与他人建立新的联系,以缓解孤独感。 然而,在此种潜意识动机下建立的关系,难道不是一场互相利用的交易?对方在你眼里难道不是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我们身上又在上演多少场以爱为名的自欺欺人?

为了逃避精神孤独而建立的关系既不尊重对方,亦打断了自己的成长过程。“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系。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可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增长。” (P340)所以一种理想的亲密关系,“仅存在于当它对某人的生存不是必要的时候”,而且它应该是“孕育某些更高层次东西的园地”(P307)。

相似的情形出现在孕育和教育后代的问题上,有多少孩子的出生是因为“是时候了”?有多少父母利用生孩子这回事儿来改善夫妻关系、缓和寂寞、延续自己的生命——“为了寻求永生,而把一个人的生殖细胞射向未来——仿佛精子含有你的意识似的”(P318)?又有多少父母教导孩子去完成他们自己受挫的抱负、修补他们自己的缺陷?有多少孩子“因为把父亲扛在背上而被压得抬不起头来”(P296)?也许有多少陶醉在孩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父母,就有多少无辜夭折的人生和荒草丛生的道路。而且悲剧之所以是悲剧,是因为其一再重复。

“要创造孩子,你必须先让你自己被创造。……你作为父母的目标不是去产生另一个自我……那是为了生产一个造物者。”(P307)如果一个人还不能坦然面对死亡的迫近,那么他就很难不利用孩子来逃离被死亡堙没的恐惧,并对其人生指手画脚;他很难将孩子当作另一个个体,令他独立探索自己要走的路。

人可以承受多少真理?

书中布雷尔最后为了寻求自由、追求自己的人生抛家弃子、孤身离开维也纳,在旅途中破灭了对于贝莎和前助手伊娃的幻想,认识到自己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并且除了医术一无所长,在剃掉胡子后倍显老态,走在街上自惭形秽。就在他懊悔、孤独又迷茫时,他年轻的朋友弗洛伊德出现了……你被骗了。这些都是幻觉。布雷尔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所谓的“思想实验”,他请弗洛伊德给他催眠,然后在未让真实的事情发展到一种无可挽回的境地前,去实验一种无可挽回的决定。这招太高杆了。因为他简单地试出了自己的底线。他不是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可以抛弃一切,跑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和土著同居,就为了画画。他不是尼采,无牵无挂,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简直要自绝于社会。他忍受不了寂寞,忍受不了无所事事,忍受不了孤独终老。比起尼采,布雷尔是更接近普通人的人。

所以尼采那招是完全行不通的,他残忍地撕开了布雷尔的伪装,指着鲜血淋漓的伤口说,你害怕是因为你根本没活过!是不是啊?!但是他不给药方,不给治,你问他怎么办?把握自己的人生啊!把握个毛线。现实是,他四十岁了,有老婆,有五个孩子,除了医学啥也不会,也没什么具体的梦想。他之所以是今天这样,也许当初不是自己所选,但无论原因是什么,结果已经注定。你让他把握人生,除了已经有的,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该把握什么。就像我们很多人的父母,他们被教导努力挣钱赡养父母、抚养孩子,他们选择过自己的人生吗?没有。可到了今天,除了按着惯性继续下去,已经没有别的人生了。的确有“花甲背包客”,但那是小众,他们的存在对于大部分人没有指导意义。就像尼采近在咫尺,布雷尔却依旧故我。

还有责任之说,就像布雷尔的妻子对他说:“在我的选择奴役了他人时,我无法去选择自由。”(P313)不过尼采又说:“如果你没有完成你自己,那‘责任’不过是为了你的自我放大而利用他人的婉转说法罢了。”“责任与忠实是遮羞布,是用来躲在其后的帘幕。自我解放意味的是一个神圣的‘不’字,甚至是对责任。”(P307)这些文字确实振聋发聩,然而合上书本,我们面前还有现实。笔者曾经想要去支教,但是家母表示无论如何都无法安心,我如何能无动于衷?又怎能为了寻找自我而令她提心吊胆、终无宁日?确实,责任、忠实、善良,这些都是监狱的栏杆,这些微小的道德能令人麻木,我们首先得认识自己的邪恶,自由是完全的自由,包括你的本能。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我没法承担这样的自由。

所以布雷尔做这样的选择,我觉得可鄙又释然,他说出“生活愉快的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P343)时,我觉得可怜,又不得不同意。自由对于大多数人,依旧还只是一场思想实验。独立这个词语,在面对偌大一个世界时,难免瑟缩。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为过去的选择负责的同时,未来尚待设计,如何以一种爱自己的命运的态度来生活,是值得每个人停下来想一想的问题。

篇12:当尼采哭泣观后感

某年的某天我在北图,一个打折摊位,不太起眼的角落里看到《当尼采哭泣》这本书,因为喜欢哲学因此想着翻看这本书都写着什么东东,直觉让我毫不犹豫拿上就走,当尼采哭泣观后感。看的心境绝对是爱不释手,但也不敢说出来,我觉得每个人的感觉那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可我这样一位水平充其量就是站在心理咨询的门槛边上,脚尖才点着地上还没落脚的人,竟然开始了自己的白日梦。异想天开的想着要当好心理咨询师,要到晚年要写一本象欧文。亚隆写的候维之译的《当尼采哭泣》这样的心理小说。

感谢梦船的推荐,让我得以欣赏《当尼采哭泣》的电影作品,在观赏中感受到视听感官及思维的乐趣。昨晚看《当尼采哭泣》在线磕磕巴巴的看到三点才意犹未尽的爬到床上,几乎没打磕巴就昏昏睡去,一觉醒来神清气爽。想着我也得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电影情节就不祥述了,建议看看这本片子。演员的表演实在觉得言语表达多余,毕竟各有各感受。我的感受就是自己崇洋媚外,心底真觉得好呀好呀就是好!人物角色的气质,内涵及情感表达,这种深度没有沉淀是很难把握的。勾出我的泪水,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当尼采站在钢琴手舞指挥棒,在演绎着瓦格纳的《酒神颂》旋律富于节奏感的听觉的刺激下,尼采近乎精神失常的状态,忘我的表现着那种歇厮底里的激情,嘴里念叨着hate,hate,hate,似乎在穷尽一生的力量去迸发心中那份积郁的情感。我的心似乎在感受到一颗在矛盾,无奈,无助,绝望焦躁的灵魂在嘶吼。它在触动我内心最柔弱的那根弦,那刻影片中的沙美乐的泪在划落,我的泪水也因此在眼眶盘璇,内心感受着自己鲜活的生命在流动着。

一本好的影视作品除了好的内容演员外,声光的运用总是不能忽略的吧!否则肯定会象忘了下鸡精或糖的菜,再好的厨艺做出来的菜,没有调味品的点染,总归落个食之不知其味的下场。制作者遗憾,读者肯定也说不上缺了点什么。庆幸的是这本片子配上的音乐,好象是《安魂曲》《天鹅之死》《酒神颂》与整部片子的内容场景是那么的协调切合,引得人心弛荡漾。

作为一位学习心理咨询的人来说,影片中布雷尔的几次梦和后来让弗洛伊德这位好友催眠,可以看到心理分析的一些技术,观后感《当尼采哭泣观后感》。我自己目前还没机会去学解梦,却因此勾起对解梦知识的好奇。在剧中眼里看着,内心感受着布雷尔这位有着金钱社会地位,功成名就的老男人似乎被一根无形绳索在捆绑束缚他的心灵,也许是后天社会化,道德感,价值观所加负的一些东西,布雷尔就象水煮的青蛙似的在不自觉的迷失了自己。在梦里人性的爱欲,自由的渴望,内心的挣扎释放得淋里尽至,卸下伪装的那是一个鲜活可爱的男人,敢于为爱去追求,只有在梦中的自己才能还其人性的本原,那是悲哀的,然而也幸好那只是一场梦,满足了他对安娜O移情后的爱恋与臆淫,在催眠的过程,他内心潜藏的爱欲、压抑因此得以释放,当他在被催眠中他的思想经历了放下了所有的财产家庭子女,背负着亲情的疏离去找他心爱的安娜o时,现实击垮了他,因为他看到心爱的安娜O对另一个男人说:“你是我唯一的爱”于是彼此亲吻,布雷尔只落个心碎与噩梦的下场了,毕竟那只是梦一场,现实他拥有的一切依旧一如往昔,不同的是他的情绪改变了他以往的观念与思想,他不再对那位为他经营家庭养儿育女的女人视而不见,话说半句嫌多。他学会了与自己的孩子游戏,享受天伦。学会了情感的真实流露。做回了他自己,他拥有着令人羡慕的一切甚至他和弗洛伊德这样的挚友的友谊,真可谓幸福指数在他那发挥到了及至,他可以拥有天堂,也可生活在精神的炼狱中,一切只是一念之差。

看毕该影片我脑海中强烈跳跃着几个词汇就是爱、痛苦、自由,它们如同一首悲怆的协奏曲,似乎是这些东西交织贯穿冲斥着我们的灵魂,谁又能躲过对他们的渴望与逃避,挣扎呢!

助人者自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接纳求助于咨询师的来访者呢?因为助与被助的过程咨询师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

上一篇:三、金融知识部分下一篇:莎车五小2010年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小结